大乘无量寿经(第171-175集1998-2006年)

2019-09-01 佛教经咒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请掀开经本,科会第四十九面第三行,我们把经文念一段: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昨天讲「发菩提心」,这一句要是细讲,讲一百个小时也讲不完,我们也只能够略说。昨天把菩提心的体用跟大家介绍过了,菩提心的体是真诚。真诚一定要能体会到真诚的意义,不是我们想像当中的诚恳,那不是菩提心。真诚心,一定要记住,离妄想分别执著才叫真诚心。特别是妄想,妄想是起心动念,所以我们从早到晚六根接触外面境界还会起心动念,这个真诚心就没有了。果然真诚,晚上睡觉不会作梦,会作梦不真诚,真诚心没有了;会作梦还是起心动念。你才晓得这个真诚心难,这是真心。

真心是佛心,真心是我们自己的本性。我们自己的心本来真诚,现在变成不真诚,不真诚就是受了染污。这个染污非常严重,不是这一生才受的,过去生生世世都被染污。所以染污变成我们把自己的真心完全忘掉了,如果不是佛菩萨给我们提起,我们哪里知道还有个真心?充其量知道有个善心。儒家讲「人之初,性本善」,是有个善心,真心不晓得,真心跟善心还是不一样。儒家讲的本性本善,这个本善也有层次不相同,最高的层次是纯净纯善,那是真心,跟我们菩提心讲的真诚心没有两样。真诚心起作用,自受用跟诸位介绍过了,就是清净平等正觉。

一个真正修行人,这一桩事情重要!大乘佛法里面,菩提心是修行的根本,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不发菩提心,决定不能成就。连净宗,净宗叫易行道,还是依靠菩提心,你要是没有菩提心,净宗不能往生,这要明了。净宗发菩提心也有层次不同,所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有四土三辈九品的差别,你要问为什么会有差别?你发的菩提心不一样,有人发得深,有人发得浅,有人发得大,有人发得小,纵然是小、是浅,也行,凡圣同居土下三辈往生也不错。总之你能去得了,所以是一定要发。最浅的就是深信切愿,而把这一桩事情做为我们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来看待,这才叫做菩提心。

譬如,这是从前李老师讲经跟我们讲的,他老人家曾经很感慨的说,今天老师在这里讲经,大家都来听经,他举个比喻,今天晚上就在这个时候你可以赚一百万美金,你要不要去赚?你是来听经还是赚钱?有这么个机会早就赚钱去了,不来听经了。这就是考验你什么?没有菩提心,你的心不真,你的名利没有放下。中国古人讲的义利,义是道义,利是利害,见利就忘了义,义就没有了。听经是义,这个时候有钱赚,那是利,见到利,义就忘掉了,佛也没有了,经也没有了,这怎么能往生?我记得老师还举了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真有其事,我们大家在这儿听经,忽然有个人来告诉你,你们家里起火了,火烧房子,你现在是如如不动在听经还是回家赶快去救房子?你的心一乱,马上就要回去了,你不能成就。因为我们同修当中真有一个人,他家里的人来告诉他家里起火了,他若无其事,就像没事一样,他还是在听经,如如不动,听完了再回家,难,很不容易!

我们发的心,这信愿,真信切愿,至少不会被外面境界动摇,这才能往生。这个菩提心并不是很大、并不很深,但是这种菩提心能生极乐世界,生凡圣同居土。发这种心并不难,我们在《往生传》、《净土圣贤录》,乃至於我们自己在这一生当中,看到许许多多念佛往生的人他们确实是这么个境界。我们要是努力,真正能把万缘放得下,决定不受外面境界影响,能成就,不是不能成就,而且感应真的不可思议。有那么一家人,家里头有个佛堂,家人在佛堂里面做早课,邻居房子烧起来,有人来敲他的门,功课没做完,他依旧虔诚在那里做功课,没有理会。功课做完之后,出门一看,四周围的房子都烧掉了,唯独他一家没烧,他也没有起心动念,感应不可思议!

我们佛家讲感应,如果在科学上讲能讲得通。我们从日本江本胜博士那个水实验,这个道理能讲得通。因为他心清净,心清净,他的磁场好,旁边虽然有灾难,他没有灾难。这一惊慌就麻烦了,一惊慌你的磁场全部都改变,你就不能保护自己了。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希望同学在这一方面要多多去思惟观察、要去体会。我们学佛要能转境界,不要为境界所转。善缘,我们举的例子,你现在有钱赚是善缘,你家里房子烧了是恶缘,善缘恶缘都无动於衷,都不要去理会,你的心定,定能转境界。心里一慌一乱,麻烦大了,那你是被业力所转。境界现前,实在说也等於考验你的功夫,你自己功夫到底到什么程度,不在境界里面你自己体会不到。境界现前体会到自己的定力,戒定慧三学你到什么程度能看得出来。

所以时时刻刻要留意,我们修清净心、平等心、觉悟的心,觉而不迷,就是《无量寿经》经题上的清净平等觉。念念不忘用这个标准来修心,这是自受用;对别人,对一切大众,慈悲心,在经上就是回向发愿心。回向重要,非常重要。回向就是我自己所修学的一切功德,自己不享受,希望这个功德能帮助一切苦难众生,化解他们的苦难,帮助他们离苦得乐。这个好,这个心好!不用自己享受。如果自己有财富,我们的财富要知道能吃得饱、穿得暖,有一个房子可以遮蔽风雨,足矣!不必求奢侈,更不可以跟人家去比赛,那你就错了。我们把多余的节省下来,帮助苦难众生,这个样子,你的福报生生世世享受不尽!千万不要把福报,你有一百年的福报,五十年就享完了,后面虽然有寿命,没福了,我们古德所讲的「禄尽人亡」,为什么?你后面的福报没有了,你五十岁就要死。虽然你寿命是一百岁,你福报享完了,禄尽人亡。

所以真正学佛的人绝不希求福报,但是他福报自然会来。你不求可能来得更多,来得更殊胜。但是你一定要觉悟,你不可以迷惑,来了怎么样?布施,帮助别人。修福积德要有智慧,如果没有智慧,你的钱财被人骗去,他拿去造孽,那你就有过失。所以你要懂得什么样的布施是真实的功德。这个非常非常难讲!我从年轻的时候读印光大师的《文钞》,我觉得他老人家一生所作所为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只有好处没有过失。他做什么功德?印经布施。你看你印经,印经好,这是真实功德。就是说你印的这些经,送给人,他问你多要几本也不妨,你就多给他几套。他拿到外面去卖钱,有没有过失?没有过失,他能卖,有人买他的,买他的他当然去读。他拿去卖的时候,我们就有两种布施;我们的书布施是有法布施,他卖了钱,他得了财可以养活他,我们对他又有财布施。不要怕!我们印的东西是非卖品,怎么他拿去卖?不用去理会,心平气和,欢欢喜喜。这是真实功德,这决定不是坏事情。

如果做其他的修福的事情,就很难讲。所以有很多救灾的事情,我们同学过去很热心做,现在听说灾难不肯做了,什么原因?我们救灾的钱都被人吃掉了,这个很难讲,到不了灾民的手上。可是这个事情要不要做?还是要做,我们自己做,自己发心做,自己有福有功德。他们要是吞没这个财,他有罪过,那个罪过不是我给他的罪过,是他自己造孽。我们并没有把钱送给他去享受,我们这个钱是委托他去救济灾民的,所以各人有各人的因果,你怕什么?放心大胆去做。看到这种事情有弊病在里头,不敢去做了,我们自己修福的机会都没有了、都断掉了,这是错误的;就是各人有各人的因果。

我们新加坡也有一个了不起的人,谈禅法师,不知道你们认不认识。他住在城隍庙,我有好几年没看到他了。这个人生活非常清苦,我对他非常尊敬。在城隍庙摆一个小摊子,卖香、纸钱,他卖这个,你看看那是人家到城隍庙烧香,总是二、三块钱,他做了很多年,大概积了有不少钱。他的钱非常慷慨,都拿去做好事。我知道他盖庙,十几年前,十五年前,我在旧金山遇到他,我们认识是在旧金山认识的。旧金山有一个大觉莲社是他出钱建的,我知道,因为我在那边讲过几次经。大觉莲社一共是七十万建造的,谈禅法师就拿了四十万美金。福州听说有一个西禅寺,西禅寺是他建造的,他好像拿了好几百万美金。他的钱拿出去,以后绝对不闻不问,他只说一句话:各人因果各人负责。交代这一句话就完了,什么都不管了。得大自在!他不操心,他不牵挂。

我送给你,各人因果各人负责。你能够拿去做好事,你有功德,你做坏事,你有罪过;你做得好,我也不居功,你造罪业,将来堕无间地狱,我也不受连累,咱们交代得很清楚,各人自己负责。这个做法很如法,做得很好,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印光大师一生都是印经,印经布施决定没有过失。古大德常常教给我们放生,放生有好处,放生是无畏布施,果报健康长寿。放生一定要素食,不能说我放生还吃众生肉,这怎么讲也讲不过去。所以我们求自己身体健康长寿,没有病痛,布施医药,常常放生。放生,过去我年轻的时候参加很多次,有一次跟道安法师,他老人家带我们一起去放生。我们在上游放生,没有多远那一边有钓鱼的,别人就跟老和尚说:老和尚,你在这里放生,你看人家在那边钓鱼。老和尚说:我们放生有我们放生的功德,他钓是他的罪过,不要去管他。没有放在心上,这就是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各人造各人的业,各人有各人的果报,业因果报丝毫不爽。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智慧,对待一切众生我们总希望一切众生早一天觉悟,早一天脱离六道轮回,早一天圆成佛道。这个愿望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的愿望。我们能跟诸佛如来同心同愿,你说这多殊胜!我们希望成就众生,你就绝对不会害众生,你绝对不会去妨碍众生;你妨碍众生,障碍他、害他,你的回向发愿心跟诸佛如来那就是一百八十度的相违背。这种心才叫做真正慈悲心,佛家讲大慈大悲,大慈大悲,那个大字就是没有条件的。

佛法里面讲慈悲有四等。我们凡夫有慈悲心,不能说没有,很小,就是我喜欢你,我慈悲,不喜欢你,对你没有慈悲,这叫「爱缘慈悲」。父母对子女有慈悲心,爱缘慈悲,是很小很小的慈悲心。能够推己及人,知道爱自己、爱自己的儿女,也能够爱别人的儿女,这个慈悲心就大了,能推己及人,在佛法叫「众生缘慈悲」。这个心量扩大,他能够爱一切众生,能够爱他的同族,爱他的族群,能够爱他的国家,这都是属於众生缘慈悲。菩萨没有爱缘也没有众生缘,菩萨叫「法缘慈悲」。接受佛陀的教诲,佛教他要把心量拓开,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要用清净平等心去怜悯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这是法缘。到如来果地,我们也可以说法身菩萨,那是最高级的,「无缘慈悲」,无缘是没有条件,无条件的对待一切众生,对待一切众生就跟对待自己一样。为什么?到那个境界里头,自他不二,性相一如。所以法身菩萨以上,他们真正叫大慈大悲,没有条件的,帮助一切苦难众生。你对我好,我帮助你,你对我不好,我还是帮助你,甚至於你要陷害我,你要杀害我,我还是帮助你,没有任何条件,这才叫究竟圆满。这是将菩提心自受用、他受用概略向诸位报告。

黄念祖居士在注解里面特别提出,回向发愿心是从真实深信心中,以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愿众生同生极乐国。由此可知,《要解》里面所讲的信愿,就是《观经》上讲的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也就是《无量寿经》里面所讲的菩提心。菩提心跟《要解》里面所讲的深信切愿是相同的。所以真正具足深信切愿,就是决定不被外面境界所转,然后一心称念,这才能往生。

一心称念,我们同学必须要知道经上讲的是一向专念。「一」,非常重要。你看看大乘经上讲佛菩萨所住的环境叫一真法界,我们净宗修学功夫叫一心不乱,你就知道一重要!世出世间一切法,什么人能够抓住一,无论他从事於哪一种行业,或者做某一种学问,他一定能够出人头地。这个一是什么?我们讲专心、专注、专一,一门深入。如果你是三心二意,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欢那个,无论你修什么法门,你的结果是一事无成,这我们不能不知道。你仔细观察世出世间所有成就的,没有别的窍门,就是专攻!古人所讲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他就成功了。

学经教也不例外。前几年我们在此地办了个培训班,培训班教学的方法就是我从李老师那个地方学来的。没有跟老师之前,我们不知道有这个方法,跟到他之后才晓得这个方法果然有效。那就是东西只可以学一门,一门没有学会,决定不能够涉猎第二门。李老师在台中也是办了一个经学班,跟我们这里的培训班意思是一样的。我们同学有二十几个人,教学方法采取私塾的方式,老师一次教两个学生。我们二十多个学生在一起上课,轮到教这两个学生,跟他坐对面,旁边我们那些人等於是旁听,他两个是正式教他的,教讲经。

一个星期上一堂课两个小时,老师把这一段经文详详细细讲一遍给他听,然后叫他复讲。现在人真的比不上古人。尤其我们这一批学生都是在家居士,我们学生里头没有出家人,那个时候我也没出家,我要出家就没有资格参加了,他不敢收我,他收的都是在家居士。在家居士都有工作,不能专心,很困难。一个星期上一堂课,老师虽然讲得很详细,记不住。同学帮助记,每一个同学听老师讲经都记笔记,记完之后把所有笔记都交给他,他们两个人回去整理,到第二天把讲稿写出来;上台讲演四十五分钟,要八千字的讲稿。两个人,一个人讲普通话,讲国语,一个人讲台语,好像是翻译,其实两个人的讲稿一样,上台表演的。这两个人上台是这么个做法的。我们同学统统帮助他。

在上台之前,要先在讲堂里讲一个小座,就是让我们同学听。我们同学听,帮助他改进,批评他,帮助他改进。同学批评完之后,最后老师做讲评,把他改进。改进之后,他回去再去准备,然后上大座。那个时候听众大概有一百多人,对著大众讲经。讲完之后,老师马上把我们这小班同学都召集起来,做讲评,这一次讲经哪些地方讲得不错,哪些地方有缺点要改进,我们是这样学的。

大概学生所选的经典都是小部经。你不会选,老师才帮你选。选的这个经典,最短不能少过三次,你要讲三次就讲完了,像《八大人觉经》三次就讲完;最长不能超过十次,这是老师教学生的标准。通常一般绝大多数都是五次,五次、六次,一个月就讲圆满。这个人学完之后,另外两个同学再来,教那两个,轮流教;二十多个人要教两年,轮流教。但是所有参加的人每堂课都不可以缺席,一定要在那边听,在薰修。所以自己认真学自己这部经,要把这部经讲好,你才能够学第二部。你这部经讲的,老师他来听,听到他不点头,你就没有办法再学一部经。所以很多同学在老师会下的,多少年只学一、二部经,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我在台中李老师会下算是很特别的。因为我是后去的,经学班开班一个月我才去,所以我的名字是排在最后。还没有轮到我,我就出家了,走了。所以我在那个班上全是旁听,可是我的记忆力好,那个时候年轻,我听老师讲一遍,至少能够可以记住百分之九十五,我有这个能力。所以到我上台讲的时候,我会讲得一点不错,这是同学们都不如我的。我有记忆力,我也有理解力,所以学得非常快!我在旁边旁听,比他还有受用,所以在同学当中,我就变成助教了。因为他们,老师讲的有的时候紧张没有听见,漏掉了。漏掉不可以问,你去问老师,老师打人。他手上拿的扇子,打人的,打了你,不告诉你。因为他说过了,我打了你再告诉你,你就不会害怕:不要紧,顶多挨一下打,老师还是教。打了不教,这糟糕,这就没有法子了。这是老师教你要上课的时候全部精神贯注你学东西,你决定不能打一个妄想。老师用这种方法,绝对不重复讲的。所以这同学没有法子,就找我,我给他们讲解。

这是我在那个地方没有出家之前,在班上是一年三个月,十五个月,我学了十三部经。就听老师教的,我一听就会,这十三部经我都能够讲,比他的学生还讲得好。所以我一出家就教佛学院,佛学院一个学期才教一部经,一年两个学期教两部经。我学了十三部经,学生到毕业,我这个经一半还没用上。所以我对李老师那个小班就佩服极了,真管用,真能成就。以后我出家之后,想想还是不够,学得太少了,才学了十三部,不行!所以再回到台中亲近李老师,听他老人家讲这些小部经,小部经大概听了有三十多部。

没有大经做底子,你就很难深入,所以我就找李老师,我想学一部大经。我是准备《法华经》,我带了六、七种《法华经》的注解,带了一堆注解,带到台中想跟李老师学《法华经》。老师告诉我,你想得没错,但是《法华经》分量这么大,至少天天讲也要讲半年,如果一个星期讲一次,大概要三年,哪有这么长的时间?所以他就跟我商量,他现在正在讲《楞严经》,他说你能不能把《法华》放弃,学《楞严》?他说分量差不多。我说也好,但是《楞严经》我没有做准备,所以临时找这些参考书。香港佛经流通处智开法师帮了很大的忙,他替我搜集《楞严经》的古注,居然先后不到一年给我找了二十多种,所以我《楞严经》的注解就非常丰富。

在台中住三年跟老师学《楞严经》。我学的方法,老师是星期三晚上讲《楞严经》,我星期四在莲社复讲,我的听众,七个人包括我一个在内,听众六个人。我们这七个人是很好的朋友,七个人都是学讲经的,所以我在这六个同学面前,每一个星期也是一样的复讲,复讲完了之后,我们大家再研究讨论。所以,老师三年一部《楞严经》讲圆满,我一部《楞严》也讲圆满。以后在台北讲《楞严》,在香港讲《楞严》,我有胆量,这经我已讲过!

一定要懂得专攻,要懂得专一,决定不能分心,一分心就坏了。一门扎根,这个根要深。所以世尊在《金刚般若》上教我们,要深解义趣。这句话很重要,你要能够入得深,体会得深,深了它就通了,就能贯通。我们佛法里面讲开悟,深到相当程度,人就开悟了。悟有大悟,有小悟,有彻悟。彻悟是明心见性,能通教理,也就是说世尊所讲的三藏十二部你全部都贯通,不必要学,一接触你就通了,那是彻悟。大悟,虽然不能够通教理,能通教义,教义是一部分的,譬如佛教十个宗派,你能通一个宗派,触类旁通,能通一个宗派、通两个宗派。这样学习,你才真正能够学到东西,真正得到受用。最忌讳的就是杂、就是乱,一杂一乱就完了,不但是老师没有办法教你,老师常说,诸佛菩萨来教你都没用处,你都学不会。所以最忌讳的是夹杂,这是我们在那个地方学到的。

以后我也教了几年佛学院,教了大概有三、四年,不敢教了,良心责备。因为佛学院上课就跟一般学校一样,他请了好几个老师,开好多门功课。上午前面两个钟点上这一门经典,下面两个钟点又是个老师,又换了功课。这样四年下来,佛学院四年毕业了,学到什么东西?佛法的常识,皮毛常识,一样都不通!所以四年毕业出来上不了台,不要说讲经他不敢,上台做一次讲演都不行,这就是方法不相同!

我跟李老师学了三十多种经论,每一样东西我都能拿得出来,都像样子。什么原因?专攻,譬如一部小经,一个月,这一个月里头只学这一样东西,不学第二样东西。分量大一点的,两个月、三个月,专攻一样,一天到晚想的是一桩事情,不想第二桩事情。这个方法妙极了!同时学很多东西,杂乱了。我们在此地办的培训班,我把这一套方法拿到这边来,果然有效。同学们写了些报告,都说在新加坡受这三个月的培训,比他们过去在中国念四年佛学院收获还大。不是没有道理!所以一定要晓得专精,不夹杂,我们念佛人常讲的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没有不成就的。加上深信切愿,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我们念佛功夫得力,没有别的,就是一向专念,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你能不能有成就,关键在你能不能把外缘放下。念佛堂堂主常讲:放下身心世界。你果然一切能放得下,你就决定有成就。成就的快慢,利根的,《弥陀经》上讲得好「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利根的。这过去真有,真有这种人,一个星期之内成就的。根性再钝的,三年,三年不算长,你看看《往生传》里头、《净土圣贤录》里头,那些念佛的人往生,文字记载的,从初发心到他往生,三年几乎占三分之一,这么大的一个比例。所以曾经有人问过我:是不是他们念三年寿命就到了?他来问我这个问题,我给他的答覆:我不相信。没那么巧,你说偶尔几个人还能讲得通,人太多了,这肯定不是他的寿命只有三年,不是的。那是什么原因?他功夫成就了,他不愿意在这个世间多住,他要早一点去,真去得了!

现在西方极乐世界真的你能去得了,你还会在这个世间受罪吗?这个世间,把全世界的国王、总统给你做,你要跟西方极乐世界一比,你把它舍掉了,这国王有什么意思?苦死了!大梵天王给你做也比不上极乐世界的众生。真能去得了,这个世界,欲界天、色界天绝对不会留恋,你就去了。功夫成就的人,他还不去,成就了还不去,那他有使命。什么使命?多带几个人去,除了这桩事情之外,没有第二桩事情。对这个世间决定没有一丝毫贪恋。所谓是「佛度有缘人」,这个世间还有一些人跟我有缘,什么叫有缘?我劝他,他相信,他能听得进去,他可以修行,这叫有缘人。无缘的是我讲经说法劝他,他不相信,他不能接受,这就无缘。无缘,菩萨就走了,就不住世了,有缘他就住世。

所以凡夫在这个世间是业力受生的,你自己做不了主,也就是生死做不了主;缘成熟了,你不能不来,缘到了你不能不走,由不得自己。修行真有功夫的人,虽然来的时候他不知道,走的时候他清楚,他有这个本事。生死自在!全是帮助众生,决定不是为自己。而且我们佛门里面常常说乘愿再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一边缘成熟,就是你过去生中跟你有缘的人,你看到了,现在这些人个个都有来到世间,你跟他们接触,一见如故,他会听你的、会相信你的,你就自自然然应化到这个世间来帮助他们,乘愿再来。缘尽了,就是该度的都已经度了,没有度的那些人不相信你、不接受你,这缘尽了。缘尽了,菩萨就走了,就示现入灭。就这么回事情。

我们要把六道十法界里面的一切业因果报,要搞得很清楚、搞得很明白,你就不会迷惑。住在这个世间,自行化他。每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不是二利,这个二利就是利他、利自,自利利他。所以要一向专念,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专念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古大德都说「万德洪名」,为什么?这一句名号包括了遍法界虚空界,没有一法漏在外头。所以这个名号是一切诸佛,在无量无边法界里面普度众生的一个总原则、总的方法。所以善导大师讲得好,「诸佛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这一句佛号要念得相应,你不能不懂名号的义趣;它的义理,它的趣向,你要懂得。你要想懂得这一句名号里面的含义,那你就不能不读经,至少净土经论,现在净宗是五经一论,你要能够通达,你对这一句名号念得会生欢喜心。如果你不知道名号的意思,念久了就烦、就讨厌,不想再念了。

很多人念佛,念了二、三年,不再念了,不再想念了,什么原因?不晓得名号的意思,念了枯燥无味,一天到晚念这个干什么?如果你懂得这里面的义趣,声声佛号,上跟诸佛通了,就好像我们这个频道跟他的频道接上了,很有味道。跟诸佛菩萨往来用这一个讯号,常常跟他们往来,下面对九法界众生也是用这一句名号来沟通。所以这一句名号把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障碍全都打破了。现在科学家讲的不同维次空间,这一句名号确确实实能够把不同维次空间全部贯通。我们跟诸佛如来、跟一切众生合成一体,这里头其味无穷,快乐无比!所以你会念到法喜充满,念到常生欢喜心。你不了解你就没有办法。

所以善导讲各人遇缘不同,你要是遇不到一个善知识能把这个经讲清楚、讲明白,那就困难了。古大德的注疏虽然好,注得太深了,我们现在没有汉文的基础,我们看古注看不懂。所以难得黄念祖居士给我们做这么好的一个注解,但是这个注解还是文言文多,白话文少。因为他引用古人的这些经论,他都引用原文,他没有用白话把它解释,白话解释那当然分量就很大。所以这个很难,你要遇到一个人真正把它讲清楚、讲明白,不容易!古人讲经好讲,点到为止,因为大家都有这个程度。现在不行,你怎么点他都不通,所以一定要很费口舌,要很细腻的去讲,他才能够懂得一些,比从前难多了。要讲得很白,讲得很浅,讲得很罗嗦,他才能听懂一点。

所以我跟诸位说过,《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无量寿经》的详细注解,你真正懂《华严》,那你讲《无量寿经》没有问题了,你会讲得很好。《无量寿经》是《华严经》的纲要,大纲。一部《大藏经》就是《华严经》的注解。这正是经上说的,祖师大德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不但佛法如是,佛法真的要通了,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都通。你说你欢不欢喜,全通了!

我们今天没有这么多时间去接触。但是这些年来,我们看到世界动乱,人民太苦了,所以要能够消除这个动乱,要靠教育。但是教育谈何容易?家庭教育,学校的伦理道德教育,社会的伦理道德教育,不可能恢复,佛菩萨来了都做不到,为什么?没人肯听。所以现在唯有宗教,宗教徒里面信神还有一点良心,还能救,这叫一线希望。所以我这些年来对各个宗教都很留意,我要跟他们往来,我要读他们的经典,我要学习他们的经典。不能说我是佛教徒,用佛教徒这个角度来看他们的经典,那你学不到东西。一定要用清净心、平等心,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我读《新旧约》,我就是耶稣的学生;我读《古兰经》,那我就是穆罕默德的学生,不是普通的学生,是最好的学生,我才能学到东西。

这一接触就通了,所以我要是到教堂里面去给他们讲《圣经》,我会讲得很好;我要到清真寺去讲《古兰经》,我会讲得他们个个都点头,确实是贯通的。但是他们的经典,我们中文翻译的是白话文,翻得浅,一般人很难懂得里头的意思。但是佛经这种修养,再去看他的东西,虽是白话文,我也能把它讲得头头是道。所以学问之道,要深要博。一门深入是扎根,根深蒂固之后,就花叶枝条,那就是广学多闻。首先要根深蒂固,然后才广学多闻,你没有这个根,你广学就麻烦了;就像花瓶里面插的花,怎么样去庄严都有限度。这个道理不可以不懂。所以一向专念重要。

这两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是修净土的大根大本。除这个之外,还要助修,你看『修诸功德』,愿生净土。什么叫功?什么叫德?这不能不清楚。简单的讲,功是功夫,德就是你收获,中国人常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下了功夫,你才能收获,收获就是德,这个德跟我们得到的得是一个意思,你有功你才能有德。功德决定是自己修的,我们虽然回向给别人,别人是不是真能得到?至诚的回向是有好处、有利益,不能说他得不到,可是他得到的有限,他所得到的是福德。我们的福德他能得到,真实的功德他得不到。

什么叫真实功德?我们举简单的例子来说,持戒有功,清净平等就是德。我们持戒得什么?得心清净,心平等。我这个清净心没有办法给你,你要自己修,你得不到。修定有功,修定就是修清净平等,有功,开智慧是德。我的智慧没有办法给你,我的清净心没有办法给你,所以你就晓得,功德没有办法给人,福德可以。我的福报现前了。福报真的是从三种布施来的,所以我们不能没有福,佛家常讲福慧双修,这个诸位一定要知道。学佛不能没有福,要有慧,要有福,慧是第一,福也是第一,福也不能摆在第二。为什么?世间众生哪一个不贪图福报?你学佛的人,智慧是不错,都没有福报,人家一看,算了,不要学,那个一点福报都没有,就不能接引众生了。

你要想普度众生,那你要展现出大福报,他看了很羡慕,他要跟你学。所以佛在经上讲,菩萨示现成佛,要用一百劫的时间去修福,修福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每一个相好是福报、福相,他修因修来的。其实在理上讲是不必,佛要做这个样子给我们看,告诉我们修福非常重要,所以佛是相好庄严。阿难尊者的出家,不是别的,就是看到佛的相好庄严他非常羡慕,他知道这个相一定不是父母所生的,一定是修成的,所以他出家跟佛学。释迦牟尼佛问他:你是怎样发心的?他就老老实实说:我是看到世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也想将来修得跟你一样,这样发心的。由此可知,相好福报是接引众生第一个手段。佛要普度众生,没有福,没有相好光明,你怎么度?所以这些我们都要注意到。

小乘修苦行,为什么?那是奠定自己的基础,没有出来教化众生。小乘是自度,还没有发心度人。就好像读书一样,小学,你还没有能力度众生,小学生是严加管教;到你有能力度化众生的时候,那善巧方便,应机随缘说法。你看楞严会上佛所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普门品》里面,你看观世音菩萨,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多自在!所以观世音叫观自在。应以佛身而得度者,他就现佛身给他说法。这个众生欢喜佛,欢喜亲近佛,欢喜佛来教他,他就变现佛的身来教他,满他的愿,他一看生欢喜心。应以菩萨身得度的,他就现菩萨。那我们就要问,基督教的耶稣很多人相信他,对那些人呢?应以耶稣身得度,观世音菩萨就变成耶稣;应以阿訇身得度,观音菩萨就变成阿訇。你们想想对不对?

所以我今天跟世界上许许多多宗教领袖们接触,我说我们每个宗教拜的神是一个神,都是那一个神变的;在佛教里变成释迦牟尼,在你那里变成耶稣,在他那里变成穆罕默德,都是一个人。他们想想也有道理。所以那就不要再打架,不要再毁谤了,毁谤是毁谤自己的神,那还得了!都是一个神变的。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你要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跟他往来,跟他们讲,宇宙之间只有一个真神,这大家都肯定,真神会变面孔。

我们澳洲图文巴市今年是建市一百周年,非常难得,浙江省有一个杂技团要到我那里去做几场表演,庆祝图文巴建市一百周年。我特地要一个项目,叫他表演一个项目,是什么?变脸,四川变脸,变什么?变澳洲人的面孔,变美国人的面孔,变非洲人的面孔,变释迦牟尼佛、变穆罕默德、变耶稣,原来都是一个人,你看他没变。你还不懂吗?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族群,每一个宗教,我们都是一家人。所以我特别要这个,他要做特别的面具,他们在戏台上变花脸的时候,我要变各个宗教不同的面孔,变这个给大家看。

所以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你看千手观音,千手观音菩萨头顶上有三十二个面孔,那是代表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现什么身。所以三十二应不要画古时候那些天人、修罗,不要画这个,画我们这个世间不同的族群,不同宗教的面孔,画这个,这个启发性更大。大家一看,我们是地球人,地球上生的都是一家人,一个真神。因为从前交通不方便,老死不相往来,所以他在很多地方变现不同的面孔;现在交通便捷,大家晓得原来是一个人,不要打架了,不要再吵、再闹了,那就完全错了,应当要和睦相处。

经典,一个神说的,他在东方他怎么讲法,在西方怎么讲法,在阿拉伯世界他怎么讲法,我们多听听就懂得。他讲的内容肯定是相同,讲的方式不一样。大的方向、目标绝对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各个族群生活习惯不一样,文化背景不一样。这是我们了解的,那是细节,总的方向肯定是相同的。仁慈博爱绝对是相同的,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绝对是相同的。这个样子,我们不同的族群、不同宗教才能谈得来,才能谈成一家。

所以要知道断恶修善,要知道积功累德。修诸功德从哪里学起?诸位千万不要忘记,世尊在《观无量寿经》教韦提希夫人的净业三福,你要从这个地方学起。净业三福头一条孝养父母,我们要从这里做起;第二句奉事师长。孝亲尊师,如果这一条做不到,就决定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下下品往生的人都具足这个条件。所以我说净业三福三条,第一条具足,这就是善男子、善女人,下品的,凡圣同居土。你能具足第二条,具足两条,中品的,你生方便有余土。圆满都具足的,上品的,你生实报庄严土。因此,净业三福太重要!

孝亲尊师从哪里做起?佛门里面在家出家,佛都讲得很多,但是散在许多经论里头,所以讲的这个东西它不集中。古大德有把经论上佛教导我们这些教诲,把它会集在一起,《释门真孝录》,那里头统统都是经论所讲的,不能不读。可是流通最广的是《感应篇汇编》,《文昌帝君阴骘文》,这《安士全书》里面的。这道教的两篇东西,文字不长,《感应篇》只有一千三百多个字,《阴骘文》只有七百多个字,注解里头几乎一半以上都是佛经。所以这个好,看这个东西好!这是近代的。古时候,在唐朝时候,这是古大德所会集的,《经律异相》、《法苑珠林》,那也是会集一切经论里面的,都是经论里的原文,他把它分类了,便利我们学习。我们在一个科目里面,就可以把许许多多经论里头佛所讲到的地方,统统我们都能看到。但是现代人编的比古人编得好,真的是后来居上。所以印光大师一生提倡《感应篇汇编》、提倡《安士全书》,那是我们现代修行人奠定基础必读的课本。

说到因果教育,印光大师首推《安士全书》,他说《安士全书》无论在义理、在文字都是第一等的,可以把它当作国文来读,也可以把它当作我们修身的基础科目来修学,我们在这个地方扎根。修什么?就是修净业三福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就用这个。如果出家人,出家人当然要依靠经典,那就是《沙弥律仪》。《沙弥律仪》古今的注解也很多,十条戒二十四门威仪,要从这里真正奠定我们修学的基础,也就是往生的基础。你不具备这个条件,你不能往生,这就是修诸功德。

可是基础的基础,为什么印祖没说?因为他不必要说,中国人早已经在做了,没有一个不做,那是什么?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教,所以祖师就不提了,那是什么?《弟子规》、《三字经》,这些东西,这是基础的基础,可是今天没人学了。因此我们要真正扎根,还要从这里下手,亡羊补牢!现在我们在补习,补习还不算晚,要从《弟子规》上真正下手。《弟子规》上讲的,绝对不是古人定的这些规矩来约束我们,不是,那是性德的自然流露。你果然明心见性,你日常生活自然就是这样的。释迦牟尼佛没有装模作样给我们看,孔老夫子也没有装模作样,自然的流露,你把它纪录下来,就是这个《弟子规》。

最近这几年在中国大陆、在台湾很多地方,连外国也都兴起学习《弟子规》这么一个风潮。可是我上一次到中国大陆去,里面有一些教《弟子规》的老师告诉我,现在学生出问题了。什么问题?学生学了两三年现在不愿意再学了。什么原因我很清楚、很明了,你教的小朋友是在学前的年龄,还没有上幼稚园,三、四岁的时候开始。到五、六岁他上幼稚园了,幼稚园一上,跟那些同学一相处,老师再一教诲,不听你这套了,当然道理!

为什么从前人会学得好,现在人学不好?从前家里面父母是榜样,学校里面老师是榜样,他相信,没有问题!他学的这个东西,看看父母是这么做的,老师也是这么做的,他自然就养成一个习惯。现在看看怎么样?父母不是这么做的,老师也不是这么做的,天天教我这么做,这是为什么?骗我!不要以为小朋友可以欺负,小朋友不好欺,他很聪明。确实他们找出这个原因,所以来问我,是不是要家长跟儿女一起学习?对,完全对,完全正确。而且老师也要跟学生一起学习,建立他的信心。他没有信心,那你这个教学早晚都要失败,不但不能成功,反而有一些副作用,不好的习气,这是我们不可以不知道的。所以这是教学的理念有错误,教学的方法有错误,绝对不是人有问题、教材有问题。人没有问题,教材没有问题,这一定要肯定。

今天还有一些大陆的同修对於社会动乱非常关心,怎样能够帮助社会。帮助社会没有别的,就是要唤醒社会大众明了宇宙人生真相。这是佛法讲的诸法实相,你要真正通达明了,要知道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所以印光法师一生提倡《了凡四训》,真有见地,真有学问。来挽救现代这个社会的狂澜,除了他老人家讲的三本书,《了凡四训》、《安士全书》、《太上感应篇》,这三样东西可以救世界,所以他一生大力提倡。我们也在全心全力做,但是始终做不出效果。

当然现在教化众生,最好的方法是用电视连续剧,这大家都喜欢看的。所以我们也非常感谢马来西亚的同修,他们把《了凡四训》做成了光碟,两片,表演的,电视剧表演的。但是太短了,只有两个小时,两个小时一般电视台都不肯播的,我去问过。电视台要多少集才可以播?二十集以上,你这两集他不愿意播你的。第二次我们在北京做的,也只有六个小时,还是不行。

所以现在我又找到中国演济公传的游本昌先生,他过去到过新加坡,在这里皈依的。所以我就跟他商量,有没有办法把《了凡四训》编成二十集到三十集。他说行,他现在正在搞这个工作。当然二、三十集费用就高了,初步估价告诉我,大概是人民币要六百万到七百万,差不多合美金一百万的样子。我说行,没有问题,这个钱我拿。我说赶快做,我们要满印光大师的愿望,印光大师普度众生的愿望,我们一定要从这个地方来做。但是我给他一个要求,将来你们拍摄的片子要没有版权,有版权不行,我一分钱不拿;没有版权,我负责你们的所有费用。不能有版权,任何人都可以拷贝,任何电视台都可以播放,这个他们要同意。游本昌很不错,他的济公传第二集的版权就送到我们这边来了,所以他的东西是没有版权,这就是真的叫积大功、累大德。

这一套东西出来之后,我们希望将来能够把《文昌帝君阴骘文》也能拍成二十集,把《感应篇》,《感应篇》里面的故事就太多了,可以拍成三十集。在这上面我们花个几百万值得,全世界播放!现在在外国,他们很喜欢中国这些艺术的表演,如果翻成他们的语言,他们并不喜欢。他说还是用中国的,但是底下把内容用文字打出来,在外国用英文打出来,用西班牙文打出来,阿拉伯世界也很大,用阿拉伯文打出来,这他们最欢迎。我们可以朝这个方向去做、去努力。实际上花费不多,普度全世界的众生,为什么不去干?

所以现在不要建道场,你建一个道场,美金也要花好几百万,要在新加坡就不得了,新加坡寸土寸金。我们在澳洲建的这个道场,很多同修都去参观过,我们在澳洲建的这道场,要依美金来算大概只有三百万,不多。澳洲人少土地大,所以土地不值钱,内陆里头一万块钱买很大很大土地。他们那边算英亩,大概此地也是算英亩,我到澳洲去的时候,我们买这个土地大概是一ACRE是一万块钱,就是四万尺,四万尺的土地要一万块钱,往里面去还会便宜。可是在此地那个土地就不得了,就太贵了。我们芽笼的净宗学会,你们诸位同学都看过的,那是个公寓房子,刚刚盖好,我们把它买下来,八层面积六千尺,土地面积六千尺,我们跟他买的时候是新币一千万,合美金七百五十万。我都记得很清楚,我们那个时候总共拿了好像是美金八百五十万。

所以想一想要是能够把佛法,佛法最重要的就是众生能够接触到,能够听到,能够看到,这无过於电视的传播跟网际网路的传播。我们要利用这个工具,把祖师大德悲天悯人、度化众生的意愿,要能够传播给全世界一切众生,普遍的去介绍,这是无量无边的功德。做这桩事情,三种布施都具足了。这里面有财布施,演的内容是法,法布施,真正明白之后,人觉悟了,那是无畏布施。果报是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不求自己就得来了,为什么不干这个事情?

我们今天在这个经本上读到「一向专念」,我们要朝这个方向、朝这个目标。《安士全书》里面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阴骘文》,《阴骘文》教给我们积阴德,做好事不要让人知道。做好事别人知道,大家赞叹你几句就报掉了,你的好事就报掉了。所以好事不要让人知道,愈积愈厚,发起来才大,力量才足。我们要做不好的事情,希望大家都知道,人家看到骂你一句,报掉了,就没有了。这个道理要懂。很有道理,古人说的不是骗人的。我们做的一些不好,希望大家都知道,发露忏悔;做的好事,不要让人知道,这叫积阴德。它第二个部分是《万善先资》,戒杀,实际上就是慈心不杀。讲得非常详细,引经据典,有理论、有很多事实,果报的例子举得很多。第三部分是《欲海回狂》,戒淫。造业里头最严重的一个是杀,一个是淫,这两个是特别提出来细说。第四部分是净土,那是劝念佛的,《西归直指》。所以这一部书要能够拍成四集连续剧,四集很有味道,我们真的可以找人来好好的来写剧本。印祖教导我们这三部书都搬到电视台去,比我们讲经的效果大。我们这里舌头都说焦了,没有人相信,那个表演很多人很有兴趣看,很容易接引众生,所以一定要利用这些工具,用好的工具,好的这些影响,这是印祖教导我们的东西。

今天整个世界最需要的,在过去七十年代,英国汤恩比博士说得很好,他说真正能够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的,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这个话说的,虽然他的身分、地位、影响力很大,当时也引起很大的震撼,现在逐渐慢慢的淡化掉了。可是我们看看现在社会状况,想想他的话很有道理。所以在中国也有人问过我:我们想对於这个社会安定和平多做一点好事,我们要怎么做法?汤恩比这个话就是一个很好的指导原则。儒家的东西不要多,多了没有用,大家学杂、学乱了。只要两种东西就行,一种是《四书》,另外一种是陈弘谋编的《五种遗规》。陈弘谋是乾隆时候的人,他做过两广总督。只要这两样东西,普遍的还是要利用网际网路跟卫星电视来开这个课,讲学,全民教育。这不是对某个人的,对整个社会的全民教育,就讲这两样东西,《四书》、《五种遗规》,就能够救国家,就能够救社会、救世间。他说大乘佛法,大乘佛法里面可以选几种,像《十善业道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这一类的这些小部经典,跟儒释道的理念、修行的方法效果都能贯通,确确实实能帮助这个世间。

近代也有不少有心人,把佛经里面这些教诲分门别类编成小册子,这种做法很好,对现代人来讲非常恰当。我在中国这些书店里面偶然看到,我看到一本书叫《圣贤语》,这里面有五种都是节录,他分门别类,有儒家的,道家的,佛家的,基督教的,伊斯兰的,五种。讲孝顺的,这是一个科目,重要讲孝顺的他都节录在一起,每一家讲的他都集在一起,查考很方便;讲节俭的、讲爱心的,很值得我们做参考,也很值得提倡。所以我们学佛的同学们,你们平常看经典,经典里面好的句子用笔记本节录下来,将来久了就能够编成一册,也把它分门别类,分成几个科目。类别的分法,可以多看看别人怎么分的。

我们净宗,你看看《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那就是分类。《文钞》里头一类一类他把它节录出来了,这是很好的一个范本,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印光大师法语》也是从《文钞》里面节录出来的,它里头也分类,都值得我们做参考。特别是当前社会的需要,这样就更契机了。《五种遗规》里面,它是五大类,第一篇教小朋友的,「童蒙养正」,第二篇是教社会一般大众的,第三篇专门是教女孩子的,「教女遗规」,第四门是教从政的人员,做官的。它也分门别类,也是古圣先贤的教诲它都会集在一起。那是一本非常好的书,精简实用。在现前这个社会,能够推动大家都能够在一块学习,这个社会确确实实能够化解动乱,能够恢复安定和平。

只要社会安定和平,繁荣兴旺自自然然就恢复了。所以真的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是有待我们自己每一个人都懂得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一定要从自己本身做起。我们讲,讲了没有用,讲了我们自己得不到真实利益,一定自己要做。学了之后我就要把它落实在生活上,起心动念不为自己,为社会、为国家、为整个世界。今天一定要晓得整个世界是一家,我们这个国家地区再好,别的地方动乱,影响我们,我们也没有办法安定。所以一定要做整体的来设想,样样都要想得圆满,想到整个世界一切大众的幸福,想到大家的利益。我们认真努力去做,为一切众生修福,为一切众生增福,这样我们这一生活得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以这个功德回向求生净土,决定往生!

后面这一句『愿生彼国』,这一句非常非常重要,一定要有愿。我们的愿不在娑婆世界,不在天上人间,我们的愿一定在西方极乐世界,这比什么都重要。这样我们决定往生。没有往生之前,只要有机会,全心全力为整个人类做出贡献、做出服务。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乘无量寿经(第一七二集)2005/4/6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档名:02-034-0172

拟题:远离是非人我或我有权利不接受染污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掀开经本《科会》第四十九面第一行,经文是「三辈往生」的上辈,从「其上辈者」这个地方看起,我们把经文念一遍: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到这个地方是一段。这品经对於修学净宗的同学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如果真正希望在这一生当中往生净土,那这品经就是关键。诸位能够遇到这个缘分,实在讲是经教里头常说希有的因缘,开经偈上讲的「百千万劫难遭遇」,这是实实在在的事情。这品经里面一共有四大段,第一大段上辈,第二大段中辈,第三段是下辈,最后一段慈舟大师判的科判,一心三辈。这四段经文不长,意思很深,黄念祖居士非常难得把这段经文做了详细的注解,我们在这个地方学习这部经都是依黄老居士的《大经解》。

在古大德对於净土往生有许多种说法,是不是凡夫有分,特别是上品上生?我们知道净土有四土三辈九品,古大德有说,实报土是菩萨往生的,方便有余土是阿罗汉去往生的,凡夫只能够生凡圣同居土。说法不是没有道理,可是我们稍稍涉入经藏的人会有疑惑,什么疑惑?极乐世界号称平等世界,我们凡夫不能够往生实报土跟方便土,只限於凡圣同居土,好像太委屈、太不公平了。所以也有祖师大德,特别是我们净土宗第二代的祖师,唐朝时候的善导大师,传说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果然是阿弥陀佛再来,那善导的话就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这桩事情不但在中国传说很久,在日本、在韩国也有这个传说。我到日本去访问,日本人告诉我:我们日本人也知道善导是阿弥陀佛再来的,智者是释迦牟尼佛再来的。他们对於这两位大德非常尊重,那比我们中国人对祖师的尊重,实在是望尘莫及,我们比不上日本人。到日本,许多寺庙里面看到祖师的塑像供在大殿上,至於彩画的像、油画的像那就更多了。如果诸位有机缘到日本去旅游观光,我相信都能看到,这是人家对於祖师的尊重。

善导大师引经据典辩白古人这一种说法,他老人家讲「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这句话说得太好了。如果你遇的缘很殊胜,你这一生往生的品位就高;缘遇得不殊胜,可能往生品位就低。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这是令我们疑惑从此断除,我们对於净土高品位就产生了很大的期望,我们觉得什么?有分。有分是好事情,是不是真能往生?祖师告诉我们净宗法门是易行道,万修万人去。可是我在早年追随李炳南老师的时候(我跟他学了十年),他常常给我们说:现在念佛人,一万个念佛人当中,真正能往生的只有一、二个,万分之一、二。这话又怎么说?不是万修万人去吗?没错,问题在修,你有没有真修?怎么个修法?这品经跟下面一品,这「三辈往生」,下一品「往生正因」,这里面经典上佛所讲的这些条件,我们有没有具足?四土三辈九品就在这两品经上。如果我们圆满具足,那恭喜你,你生极乐世界是实报土上上品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花开见佛,你就证得法身菩萨果位,那确实是不可思议。如果这些条件不具足,那就难怪了。

现在这个地方上三品的,头一个是『舍家弃欲,而作沙门』。说到这个地方,我要跟同学们谈谈学佛,学佛要怎么个学法?现在我们佛弟子很多,诸位都受过三皈五戒,你们有没有学佛?你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像不像个佛?如果我们还是凡夫不像佛,那你没有学佛,这经上讲的没分。本经所说的下辈往生的,头一个都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我们有没有发菩提心?什么叫菩提心?这个事就难了。像这些与老师关系很大,世法、佛法要成就一定要遇真善知识,头一个条件是你要遇到好老师,没有好老师的调教,你对这个一无所知。

我学佛的因缘跟诸位就不相同,我不是迷信。我从小读书最反对佛教,佛教是迷信。在我那个时代,我今年八十岁了,我那个时代十几岁的时候,这是七十年前,没有讲经的。当时我们不晓得,以后读书才知道在中国大城市里面,像北京、南京、上海这些大都市有一些法师讲经,也不是天天讲。我们住在农村、住在小城市没有人讲经,看到的都是做庙会,都是给死人作超度佛事,做这个。所以我们就感觉得佛教是迷信,不如天主教,不如回教。我在念书的时候跟基督教、回教都接触过,我上他们的教堂、上清真寺,为什么?他们有讲道,到那里听听觉得满有道理。可是佛教里头没有,佛教里面到那里除了念经之外,念了也不懂,念的腔调我们也听不出来,所以是根本就没有兴趣。

以后我学了佛,真是不可思议事情。我学佛,我也讲过很多次,这个因缘是我跟我的老师学哲学,我的老师是方东美先生,这也是很有名的教授。他给我讲哲学概论,最后一个单元讲的是佛经哲学,我感觉到非常惊讶,这佛经怎么是哲学?他告诉我:佛经不但是哲学,是全世界哲学里头最高的东西,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就被他这几句话打动了,佛教里有这么好的东西,可惜现在这些出家人都不知道。从此之后就对佛教产生好感,到寺庙里,我也不参加他们的活动,也不问他们,到寺庙找佛经看。因为在那个时代,这市面上买不到佛经,只有寺庙里头还有藏经楼,到这里面去找,找来之后,我们抄写,我们是抄过经的。因为他的本子借不出去,不让你借出去,所以我们要抄经。接触之后才知道这里头确实有好东西。

接触佛法,我的缘非常殊胜,认识了蒙古一个亲王,满清时代的一个亲王,敏亲王,现在都不在了,我们跟他做邻居。他看到我看佛经,他很有兴趣,有一天他来看我,他说:我听说你在看佛经。我说:是!多久了?我说:差不多一个多月了。看得懂吗?我说:似懂非懂。需不需要一个人指导指导?我说:好,那很难得!我说:哪一位?章嘉大师。我认识章嘉大师是他介绍的,跟章嘉大师非常有缘分。见到章嘉大师之后,我就向他提出几个问题,都给我解答,我说:我现在知道佛教很好,不晓得从哪里入门?他告诉我「看破,放下」。看破放下我也懂得这个意思,我说从什么地方落实?他教我从布施。

我离开的时候,他送一本书给我看,《释迦牟尼佛传》,这个《传》是个画册,画得非常好,是彩色的画册,下面有简单的说明,我看了很欢喜。大师告诉我,详细的传记在《大藏经》。《大藏经》有三样东西,他叫我看两样,一个是《释迦谱》,一个《释迦方志》,都是唐朝时候祖师们编的,根据经论编释迦牟尼佛的传记。《释迦谱》有四卷,分量比较多;《释迦方志》一卷,比较简单。这就是我跟大家讲老师关系重要,你要学佛先要认识释迦牟尼佛,你才不至於把路子走错。

读了释迦牟尼佛传记之后,对他老人家才真正佩服,看破放下,他做出样子给我们看。我们这个世间人追求名闻利养,他是王子,他可以继承他父亲的王位,他出家了,他放下了;这帝王放下了,权位放下了,财富放下了,妻子放下了,他真的放下,真的看破了。我们天天还在追求,头脑里还在想这些东西,错了!佛给我们做了一个好榜样。当时我就想,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动机(这都是示现)做太子的时候出去游玩,看到民间的疾苦,生老病死,想想自己这一生当中,虽然是我们中国人讲「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你也没有办法逃过生老病死,这是他出家修道的动机,这之一。自度当然要度人,我自己想了生脱死,同时也要想到帮助一切众生了生脱死,这个心就是菩提心,这个心非常难得、非常可贵。

出家之后,他过什么生活?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建道场,但是他老人家随缘,如果有人礼请,他答应。像最有名的竹林精舍、只树给孤独园,只陀太子、给孤独长者他们自己的园林,不是供养释迦牟尼佛,是借给释迦牟尼佛住,礼请他到这个地方来讲经说法教化众生。所以佛陀一生,哪个地方有缘就到哪里去,一丝毫都没有勉强;缘尽了,他就离开。他也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那个时候印度并没有统一,都是一些小国,周游列国,随缘教化众生,一丝毫都不勉强。为我们做出来的榜样是修自己,自己修好了才能够教化众生,这是圣人。

我在讲经的时候也常常讲到,自己做到,然后再教人、再说到;说了之后,自己就很认真努力去做,这是贤人。先做到再讲,这是圣人;说了之后真能做得到,这是贤人;说了之后做不到,叫骗人。骗人怎么会成就?骗人怎么能往生?哪有这种道理!一定要做到。在中国儒家也讲到,《大学》里头所说的「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佛家讲修行,儒家讲修身,名称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一定要从自己真修干起。儒家的修身,修身之前正心,心正而后身修;正心之前诚意,诚意之前致知,致知之前格物。你看看修身要经过这么多层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你的身才能修好,佛法也不例外。儒所说的跟佛法都是相同,孔老夫子跟释迦牟尼佛没见过面,也没有通过信,这就是所谓「英雄所见大略相同」。

从哪里做起?从格物做起,物是什么?欲望、物欲,格是格斗。你先要把欲望放下,只要你有欲望存在,你的心就不正,你的身就没法子修。在今天所以这念佛人多,往生人少,问题就出在此地,贪痴慢、五欲六尘你没有放下。内有贪痴慢,外面五欲六尘在诱惑,这起心动念,那就是《地藏经》上所说的「无不是罪,无不是业」。你的心是轮回心,你的业是三途业,你将来也会往生,但不是极乐世界是下三途,饿鬼、地狱、畜生,你到那里去往生,不是极乐世界。这是我们不可以不知道的。

学佛一定要认识释迦牟尼佛,要向释迦牟尼佛学习,他老人家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舍家」。家,大乘教里面讲有四种:第一种就是我们今天一般观念当中的家,你有土地,你有房屋,你有妻子儿女,这个是你的家,这一般人都知道出家是出这个家,其实这个家不重要;第二种家,烦恼是家;第三种家,三界是家,六道轮回是家;第四种,生死是家。你要能够脱离烦恼,你要能够脱离六道,你要能够脱离生死,那你真出家了。所以田宅这个家庭不重要。你看看在《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有很多居士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上上品往生,他没出家,其实他出了家;他田宅、妻子、儿女这个家没出,他烦恼家出了,他三界家出了、生死家出了,生到极乐世界就证法身菩萨果位。所以这个「家」要搞清楚、要认识清楚。

出,有「身出心不出」,那就是身出了家,像个出家人的样子,起心动念完全跟在家人一样,烦恼习气一点也没断,心里面还是贪痴慢,毛病习气一大堆,这个不行!这是你没有出,样子出了,这是没有出,不算数。这样出家,从前李老师常讲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不能往生。第二种「心出身不出」,这就是在家真正修行的居士,世间这个家他没有出,他烦恼断了,烦恼轻智慧长,他出烦恼家,他出六道家,他出生死家,这是我们要值得重视的,这是非常值得人尊敬的。第三种叫「身心俱出」,释迦牟尼佛做出样子。心出身不出,在佛陀的时代维摩居士做榜样,维摩居士是心出身不出。

所以佛住世当时是两尊佛,一个是出家佛,一个是在家佛,这诸位要懂得。你看看世尊的弟子,像舍利弗、目犍连这些大弟子见到维摩居士跟见到释迦牟尼佛一样,要顶礼三拜,右绕三匝,要听老师教诲。不能说他是在家人,那不是的,他是佛。这些好样子,佛陀当年在世都做出来给我们看。佛去我们远,时间有三千年了,但是典籍都在,都记在经典里头。所以我们对於在家学佛决定不能轻视,说不定人家的境界、功夫比我高,我不如他。我如果是轻慢他,得罪,这是自己造罪业,那就错了。

所以修行头一个要断烦恼,佛法里面讲断烦恼,儒家讲格物,格物就是断烦恼,要把自己的烦恼习气舍掉,要放下,就是讲的断烦恼障;致知是破所知障,佛法讲二障。你有二障,你不能明心见性,障碍你的悟门,你没有办法开悟,所以一定先从破二障下手,大小乘都不例外。障碍舍离,你的心清净,你的意就诚了,就是真诚心,真诚心才能现前。我们有烦恼、有习气,真诚心是性德,是自性里头本来具有的,透不出来。每个人都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华严经》上说的。我们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所以性德透不出来。

菩提心是性德,菩提心之体就是真诚,儒家讲的诚意。菩提心的用,正心,这个心用得正,对自己是修养自己的德行,提升自己的灵性;对一切众生大慈大悲。在经论里头,像《大乘起信论》,诸位曾经读过,《起信论》里面讲菩提心,直心、深心、大悲心。直心就是至诚心,深心是自受用,慈悲是他受用,对人要慈悲,对自己要清净、要平等。经论所说,现在人很不好懂也不好讲。所以我在十几年前,在美国讲经的时候,我把菩提心讲作五句。经上讲三句,我讲五句。体是「真诚」;深心,我讲了三句「清净,平等,正觉」,这就是深心,讲深心不好懂,我讲清净、平等、正觉,大家就好懂。最后「慈悲」,慈悲是他受用。所以用什么心对待自己?用清净平等正觉,这个对自己,这就是正心。诚意正心,你的身就修了。

修身,身所表现的就是戒律,这个戒律是自自然然的,一丝毫勉强都没有。戒律从什么地方落实?从十善业。十善业是修身的标准,身,不杀、不盗、不淫;口,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不痴,这身修。身修而后家齐,你一家和睦,家和万事兴;团体也是如此,团体上下和睦,这团体就兴旺。如果这里头彼此有意见,彼此有冲突,那是衰相,那不是兴旺的相,衰相,一定要衰。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今天我们讲世界和平,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一定要懂这个道理,一定要依照这个方法来修。

佛法,特别是我们净宗,净宗修学最高的指导原则是「净业三福」。我们净宗学会最早是在美国成立的,我写了一篇缘起,就提出我们修行的纲领,五个科目,不能太多,太多了记不住,没用处,一定要很简单。这五个科目:第一个就是三福,净业三福,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六和,六和敬,第三个是三学,戒定慧,第四个是六度,第五个是普贤十愿。我们就这五个科目,要落实、要做到。

从哪里做起?从净业三福做起。净业三福,佛说得很清楚,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一句话说得重。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修行人能够修到成菩萨、成佛,都是以这个为根基。如果这三条没有,你就根没有了,根坏了。当然,你怎么样辛苦、怎么样勤奋,你收不到效果。原因在哪里?根烂掉了,像树木一样根烂了,现在还有个架子在,不久就倒掉,枯死了。今天我学佛学了五十四年,二十六岁开始学,五十四年。去年我访问梵蒂冈,跟教宗见了一面(现在他也走了),我在教廷里面所看到的,深深感觉到现在这个世界上许许多多宗教跟我们佛教一样,把根本丢掉了。所以回来之后,我就特别加强要救根。

救根怎么个救法?首先你要晓得根在哪里,根就是净业三福。净业三福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们要救这个根。这个根,前面两句落实在《弟子规》,你们想想《弟子规》是不是讲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后面两句「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落实在《十善业道经》。佛在《十善业道经》里面讲得非常好,人天善果,声闻菩提,缘觉菩提,无上菩提,一切佛法都是以十善为根本,十善是基础。所以你有十善、你有《弟子规》,你就有了根,无论修什么法门,你决定会成就。为什么?你是活的,你有根。如果没有根,就像我们花瓶里插的花,很好看,两天就枯死了。

所以这两年我到处在提倡,幸好还有人真跟我学,头一个就是杨淑芬居士,真干,干得很有心得;第二个她的学生,蔡礼旭是她的学生。现在蔡礼旭也有学生,有第四代出来了。他们告诉我现在差不多有二十多个人,都是真正在干,而且讲得都很好。讲得好的标准是要在台上讲,要叫台下听众痛哭流涕,那才成功;如果讲了,下面人听得无动於衷,那不行,你这不行,不及格。一定是自己真做到,真诚心才能感动人,不是言语;言语好,说得天花乱坠,那个没用处,人家听了哈哈笑一笑,走出大门之后忘得干干净净,那有什么用处?所以从这些地方看,这个世界还是有前途。虽然灾难很多,还是有希望!这就是有这些年轻人真正发心干,真正能够依教奉行,非常难得。所以我现在很高兴,从前老是忧虑后继无人,现在看到有这么多,有二十多个了,我随时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我没有忧虑,没有忧虑了,所以是无比的欢喜。

这是劝勉同学们,今天世界灾难很多,诸位都知道,要是如果没有有效的方法来对治。我常常说,这三年来我参加过四次联合国的和平会议,以后我不参加了,我都明白、都看清楚了。联合国从事於世界和平工作,从一九七0年做起,到今年三十五年了。这三十五年当中,诸位可以能想想,这个社会动乱、冲突一年比一年加深,灾难一年比一年严重,这和平工作怎么做的?我们要在这些地方检讨。多少专家学者在会议里面发言,讲得很好听。去年春天(这一年前)我参加在日本开的会,会议里面主讲人是南美洲的主席,联合国驻南美洲的代表(主席),讲得很好,下了台之后我就问他:怎么落实?他一句话都没得说。第二天早晨我请他吃饭,我们谈了一个多小时,怎么落实?《弟子规》就是落实,《十善业道》就是落实。

所以几次会议当中,后面这两次会议,我就特别著重这两样东西,我说这两样东西可以真正帮助世界化解冲突,促进安定和平,他们也很感动。现在我不找他们,他们来找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他们来找我。我说好事情,为了世界和平,为了化解冲突,我们一定是尽心尽力来协助,由联合国带头来做,我们自己就省事。联合国告诉我,世界他们定的是六种官方语言,这六种语言有华语、英语、西班牙语、法语(总部在法国,要法语),有俄罗斯语,有阿拉伯语。他要求我把《弟子规》、把《十善业道经》翻成这六种文字,我答应他了。六种文字翻出来,我是希望能够在半年到一年这工作完成,交给联合国向全世界推动。联合国在世界上所属的学校,与他们有关系学校有八千所,在全世界向这学校推动。另外,我们用卫星电视、用网际网路宣传《弟子规》、宣传《十善业道经》。单靠这个还不够,我们还要组成一个班子到处去表演,去办讲座。

我告诉联合国这些官员,我说以后不要开会,开会劳民伤财。每个人代表上台去讲个几分钟的话,不是主题发言的人,一个人只有十五分钟,你看从多远来,到讲台上十五分钟,时间到了就下台;主题讲演不会超过五十分钟,我是算主题讲演的,只给我五十分钟。听完,听完都忘掉了,谁会记得这些东西,真是「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所以这世界一年比一年乱,和平可望而不可即。我劝他以后不要开会,办讲座,比如说开五天会,不如我们到这上五天课,请二、三位对伦理道德,自己有修行、有心得的,请他来给我们上课,我们还真正得利益。我这一次是特地在我们的学院,我们澳洲净宗学院试办了一次,八天,我找蔡礼旭主讲《弟子规》,一天五个小时,这个课程四十个小时。我邀请那边大学教授、校长到这里来参观,你看看我们是怎么做的,他们看了很受感动。联合国的教科文组织负责教学的这课程这部分的也是一个主席,他到我们那里去参观。我说这个方式你们要能够接受,以后希望我们不开会,办讲座,短期讲座。

我们认真来学习,一定从自己本身做起;你不从本身做起,你讲的这个东西没有人相信。你叫我做,你没有做到,我怎么会听你的?在家庭里面,你教你的儿女做,你做父母的没做到,小孩现在都很聪明,他说你大人在骗我,他不能接受。所以这个课程我们在中国也推行、也办了十几次,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一齐来学。所以我们《弟子规》的教学,不仅仅说是小学生,要他的父母来,要他的老师来,老师跟父母能够配合才会把小孩教好;你父母不肯做,老师不肯做,这个课程决定收不到效果。真的是「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我这个理念,去年一年我到印尼去了六次,跟印尼当局接触很多,跟他们宗教接触很多,他们对於我的想法、做法都能够赞同。政府改选换了,现在的总统还是希望我去访问,而我会抽时间。我希望是印尼真正能够把圣贤教育落实,宗教教育落实,这个国家有无限的前途。他现在的问题就是社会动乱,社会动乱只有教育才能够对治,除教育之外没有别的方法。一定要圣贤教育、要宗教教育帮助他安定社会,使他的国家能够恢复到平静,他的经济贸易自然就成长。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一切都要从自己本身做起。本身不是真干,那就是假的,那真的叫自欺欺人。自欺欺人,你还能想往生吗?哪有这种道理,没这个道理。西方极乐世界,《弥陀经》上说得好,都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想想我们善不善?人家都是上善,我们不善到他那里去,自己也难为情,自己看到这些人也不好意思。所以必须要在我们有生之年,要把自己提升到上善。

《弟子规》的学习,实在说不是一桩容易事情,但是不能不学。不学,我们就没救了,一定要发狠心来学习。听一遍行吗?不行,听十遍也不行!一遍四十个小时。我在澳洲带著我自己几个同修,我听了十遍。我带著大家,我在听,你们跟我一起听;我要不听,他们都不听,你就晓得这东西多难!十遍有没有用?还是没用,为什么?习气还是常常现前,十遍都不行,至少要三十遍。三十遍,差不多是一年的时间,你一天听四个小时,十遍听四百个小时,一年一千二百个小时,三十遍听完。真正听,又要真正努力去做,你才能够收到效果;只是听不肯去做,没用处。你就晓得这个课程,如果不从这里干,我们不能救自己,我们也没有办法帮助这个世间化解冲突,促进安定和平,那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没有实质的意义,比什么都重要!

这就讲到『舍家弃欲,而作沙门』。沙门是梵语,古印度修行人的通称,中国翻这个字翻作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痴,沙门就是这个意思。在佛门里早期,连翻经这些大师自己都非常谦虚称沙门,沙门是很谦虚,是在学习,我天天在学习,学习就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痴。戒学的基础就是十善,十善没有了,戒定你决定没有,这是一定的道理。

所以净业三福第一福是根,根本之根本,有第一福才会有第二福,第一福是第一层楼,第二福是第二层楼,第三福是第三层楼,你没有下面,你怎么会有上面。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就是佛弟子。第一福是人天福报,第二福是小乘,第三福是菩萨、大乘,「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我们总的指导原则。我们不走这一条路,你就无路可走。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三世诸佛都是走这个路而成就的,我们不走这个路,你走哪条路?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只要自己肯用功,自己首先要把这根扎好,那么这个根,根之根是《弟子规》,《弟子规》做到了,《十善业道》也圆满了,世出世间法,无论你学什么,你都会有殊胜的成就。不从这里扎根,你纵然是努力精进,用再长的时间,到最后都是落空。第一个自己该怎么样生死还是怎么生死,第二个世出世法里面,你没有真实的成就;纵然有成就,那都是昙花一现,为什么?没根,禁不起时间的考验,禁不起历史的考验,这不能不知道。

我们再看经里面下一句,这一句就非常重要,这就是专修净土,『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你看看这部经上,三辈,上辈、中辈、下辈,都有这一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我们学佛,第一要敬佛。你看普贤十愿「礼敬诸佛」摆在第一,礼敬不在形式要在实质。实质的礼敬是什么?是依教奉行。我们对佛有信心,对佛的教诲有信心,对经典有信心,你才能够得真正利益。你如果有怀疑,那就不行,菩提心,那就太难太难了。但是你真正能够把《弟子规》跟《十善业道》都做到了,那发菩提心就不难。

菩提心,真诚!前面跟诸位讲过,你的欲望,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痴慢要是不断,你的心不诚,这个东西障碍了你的真诚。所以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一生不建道场。建道场,你的事就多了,古德常常告诉我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又跟我们讲「知事多时烦恼多,识人多处是非多」,你跟很多人接触的时候,是非就一大堆。在这个时代,你真正要想保护你自己的「清净平等觉」,我们这经题上就是「清净平等觉」,深心,你一定要懂得远离,远离是非人我。

所以,我告诉诸位同学,我大概总有四十年不看报纸,为什么?那是染污,那是是非;不看杂志,不看电视。我每天有时间,我是读佛经,读经,看祖师的这些著述,我生活得很好、很自在!你才真正能保护到你自己的清净平等不受染污。现在社会染污非常严重,但是我们自己可以不接受,还有这个权力,我可以不接受,这个道理要懂。这些也都是从前李老师教的,就是学经,经教也应当一门深入,你的心是定的,定能开智慧。如果你学得太多,学得太杂,你分心,你增长分别、增长执著、增长妄想;换句话说,你不但智慧不会开,你心不清净,这个损失就大!所以你一定要懂得怎么个学法。

世间人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信仰,你去问问哪个不贪财?哪个不贪图名闻利养?哪个不贪图享受?这是什么?这劣根性!这不是本性,这习性。无量劫来薰习的烦恼习气,可不是好断的。所以你要是遇不到好的善知识真正来教你,善知识一定是以身作则,我们对他生起信心,以他做榜样来向他学习,能够学习个二、三十年,得受用了,对於老师生感恩之心!把古圣先贤、佛菩萨的教诲统统在日常生活上做到,那你就得受用。如果说做不到,不能落实,那就错了。我们虽然勤苦的修学,没得受用,好像念书一样,很用功,考试都得零分,你不就是这个样子?真正得受用,考试得满分不是得零分。所以佛陀的教诲不能不学。

尤其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的榜样,道场由那些护法居士们他们去搞去!学佛,无论是在家出家,真正想在弘法上要有成就,一定要学到三不管,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这个统统能够放下,你才能一心一意在经教上下功夫,你心地清净,这经文你才会看得懂,你才能看出字字句句无量义!身体力行,那就得受用。讲给别人听,人家能感动,心心相印,什么都要真干。所以我一生没有道场。

往年,我们离开居士林到澳洲,早年在图书馆跟韩馆长出家的,不是跟我出家的,我学印光大师,一生绝对不收出家徒弟,跟韩馆长出家的。韩馆长往生了,这些人走投无路,无家可归,我不能不照顾,这是义务!所以在澳洲建了道场。为什么到澳洲?新加坡这个地方我们没有这个条件,新加坡一定要新加坡的公民才能够在此地拥有土地,建个道场;不是公民,在新加坡不能拥有土地,你只能买楼房。这个地方楼房价钱太高,我们哪有那么多钱?所以没有法子,我们就到澳洲。澳洲地大人少,房地产很便宜。我们在澳洲有许多同学都去过,你看那么样的一个规模,我们花了多少钱?新加坡的钱三百万。如果在新加坡,像我们那么大的规模,加十倍都做不到,这是到那边给他们建的。现在道场我也交给他们,不管了,我说:我八十岁再叫我管的话,你们都没有良心。所以统统交给他们,我不再管了。但是我在澳洲跟政府、跟学术界的关系都非常好,所以我说办事可以用我的名义,不会有障碍,办得很快。这个我可以用名义帮助你,实际上决定不管事。

我们都要这样子学法,自己有这种安定的居住地方,不要认为这是我的家,不是的,舍家弃欲!你怎么可以把这当作你的家?你一有家就坏了,一有家,极乐世界去不了,你这有家了,你还能去得了吗?就去不了。当作什么?修行办道准备往生的一个基地。我们从这个基地一定要达到极乐世界,这就对了,不能有家。那你就没有私心,你就真正一心向道。可是我劝是天天这么劝,他肯不肯听,那是他的事情。你不肯听,将来你要堕落到地狱,你可不能怪我,我的话早讲在先,我不是没有教你;你不肯听话不肯做,那堕落是你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我对得起大家。

第二个我们一定要相信因果,你看净业三福第三福里头深信因果,「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这句话非常非常重要。深信因果这一句落实在哪里?落实在《了凡四训》,我不选高深的东西,都很浅显的东西。你们去学《了凡四训》,你就深信因果,特别要相信「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要相信这个道理。相信这个道理,你的理明白之后心就安了,我们要不要去攀缘?不需要;要不要去找钱?不要。你命里头有的,到时候它就就来了,哪里要去找。

所以我劝我们道场同修绝不化缘,绝不向人要一分钱,你要是懂,真正深信因果,你就相信了。我一生没有向人化过缘,再困难,我没有向人家说:你帮助我一点。没有,没说过,再困难也能平平安安度过,这个多自在。佛教的形象被破坏就是化缘,就是到处问人要钱,所以吓得很多人不敢学佛,学佛人的负担很重,这是我们错误的。释迦牟尼佛在世,学佛的人轻松自在。佛陀每天让大家供养是一钵饭,一钵饭还不是一家的,好多家托起来是才托一钵饭。你们去想想看,佛怎么对人,佛怎么处世,这都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所以决定不能问人要钱,决定不能化缘,决定不能有私财。供养的,这是人家来种福,我们一定要替他做,这个手来,那个手就去,这样就好,你自己身心才真正得到自在,你真的把这东西放下了。这都是属於「弃欲」。

不要搞道场,世间道场很多,你要真正修养你的身心,你要有道德,你要有学问,请你去讲经说法的地方太多了。十几年前我住在美国,有个同修问我,他说:法师,你要不要建道场?我就告诉他,我说:别的地方咱不说,单单讲中国大陆,中国大陆请我去讲经,你们想想看,我想多不说,最少有三百个地方,那应该有。三百个地方请我讲经应该有!我一个地方去讲一个月,我活到一百岁还没讲完,我要道场干什么?作客好,做主人不好!做主人,你看家里事情样样你都要去顾;你做客人多好,打电话不要缴电话费,用自来水也不要去缴费,这多自在!这么好的日子你不过,你为什么要去找麻烦?这就错了。

现在在中国政府对我逐渐也很了解,去年叶局长(我们宗教局局长)参加佛指舍利在香港展览,他很忙,在香港只住一个晚上,头一天去的,第二天早晨他就走了。他约我,他说:我们两个碰头,只有早晨吃早饭这个时间可以。我说行,早晨的时候我就到他住的旅馆跟他一起吃早饭。他就告诉我,他说:法师,你的言论思想决定没问题,但是国内还有一些不法的人假藉你的名义在做非法的事情。他说:这些事情你都不知道,与你不相干,这个我们政府会处理。

我说哪些事情?他说第一个你的书跟光碟在大陆上有很多人大量在翻版,没有拿到政府的准证(好像政府批准的),没有经过批准,这是不如法。另外一个,印的这些东西到外面去卖钱,卖钱是商业行为,他们没有缴税。他说:这个你都不知道,你都不晓得。他说:你不用管这些事情,这个事情是我们政府事情。我说:很好。我说:这是佛教徒最重要的守法,无论在哪个国家地区,一定要遵守当地的法令规章。如果说做犯法的事情,好事要是做犯法的事都变成不好了,都变成恶事。这个道理很深,不能不懂。所以深入经藏之后你就会明了。

佛是世间第一大善人,这是大家都肯定的,佛弟子也是世间的大善人。善人怎么会做犯法的事情?哪有这种道理?世尊慈悲,在《梵网经》里面告诉我们「不作国贼,不谤国主」,这《梵网经》的。我们从前在台中跟李老师学佛,老师常常讲、常常提醒我们,我们的习气很深,喜欢批评人,这错误的。尤其是国主,国主是国家领导人,团体的领导人。这些领导人他也是凡夫,凡夫有时候也有过错。譬如一个家,家长,你是一家的国君;我们这个团体,像道场,道场里面的住持、方丈,这就是国君,他一个团体的领导人;如果是一个县市,这县长、市长他是这个县市的君。不谤国主,你要懂得这个意思。比如这一个家庭,他这个家庭里面,儿女对父亲都很尊敬,你要在儿女面前说你的父亲怎么不好、怎么不好,说他。他对於父亲尊重心没有了,这个家马上就出问题。你这是不在乎,你是破坏他家庭,这个罪过很重,决定不可以做的。你要帮助这个家庭和睦,家和万事兴,你帮助它,你可不能破坏它。

那个「贼」就是贼害,不作国贼,不可以破坏。他纵然有不善,做得不如法都不可以说。为什么?你要晓得,如果是佛门的一个道场,他这个道场有多少信众,有多少信徒,你要是任意毁谤、任意批评,纵然是他做得不对,你批评,对信徒、对道场的主持人产生怀疑,这个道场就被你破坏了。破坏,做这个事情,在《戒经》里面就是破和合僧,破和合僧的罪堕地狱,这人不忍心做的。他做得如法不如法是各有因果,你何必要跟他下地狱?他下地狱,你不要跟著他去,你任意毁谤就是你跟著他去;你下去,我跟你一道去,他这是傻子、傻人!所以决定不会。你不闻不问是养自己的德行。

所以《无量寿经》把净业,口业摆在第一。他讲这三种净业,头一个「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佛把这个摆第一条;第二「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你看他把口业摆在第一,这《无量寿经》。我们在平常所看到都是身口意,身业摆在第一,他这里把口业摆在第一,用意都很深!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懂。所以决定不能够做伤害社会的事情,伤害别人家庭的事情,伤害团体的事情,伤害国家的事情,甚至於今天讲伤害世界的事情不可以做,这个罪过很重很重。第二个是决定不能毁谤领导人,无论是家庭、团体、公司行号,公司行号它的员工很多,这公司怎么样兴?员工对老板尊重、敬佩,这公司一定兴旺;如果员工对老板有意见,轻视他、瞧不起他,这公司必定衰。所以我们学佛的人最重要修养自己的德行,不能有过失,这个过失决定不可以有的。

在《璎珞经》上佛又说了两句话,「不漏国税,不犯国制」,这两句话说得很好,因为《璎珞经》一般讲是在家菩萨戒,著重在在家人的。不漏国税,对国家应当要尽这个义务,第二个是不做犯法的事情,国制就是法律,决定不做犯法的事情。我们佛弟子无论在家出家要能把这四句话都做到,哪一个地方不欢迎你?欢迎你就是欢迎佛法,尊重你就是尊重佛法,佛法才能在世界上兴旺起来。如果我们自己这四句话都犯,我们是在这里灭佛法,是在这个地方做障碍佛法的工作,那就是佛法的罪人,这个道理不可以不知道。都与「舍家弃欲」有直接的关系,这四个字范围非常的广泛。

沙门身心清净,一尘不染,真正能放下,放下得大自在。所以放下,你不能不懂得因果,不懂得因果,你有疑惑、你有顾虑,想放下又不敢。你真正把因果搞懂、搞通了,你就肯放下,知道放下才是得大自在。你命里头有财富,你统统舍掉了,财真的舍掉吗?不会,过几天又来了,愈舍愈多!所以世间人不懂,他认为自己有才干,自己有手段,能够在社会上赚多少钱,其实错了,完全错了。

我是在前年,澳洲格里菲斯大学商学院那个大楼开幕,那个大楼刚刚建好,举行一个剪彩开幕典礼,校长邀请我去参加,我们去道贺。请来美国一位很有名的教授,他已经退休了,现在好像有十几个公司聘请他做顾问,是一个财贸的专家,在开幕典礼上讲话,这是特别请来做一个主讲人。我听了之后,因为我跟校长坐在一起,我就告诉校长,我说:他讲得很好,碰到我这个学生就难了。他说:怎么了?我说:我不相信。他说为什么?他是个经济专家,他没有钱,他还是做教授,每天拿了一点薪水过日子,他要是那么会教人发财,他自己应当发财;他自己没有发财,他讲的那套理论方法,我不敢相信。我们校长也愣住了。最后我就告诉他,我说:这个发财之道我懂得,我去教,学生一定会发财;他去教,他不行,他发不了财。校长就问我,我说:就好比农夫种植,他懂得种植的方法,他讲的是方法,懂得种植的方法,他为什么发不了财?他没有种子。你说得天花乱坠,最后你还是没有办法,没有种子!我说我懂得方法,我种子很多。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

发财的种子是什么?财布施!聪明智慧是果报,法布施是因,它有因有缘有果。所以这些教授们,学校里教的都是缘没有因的,学工商业的学生那么多,几个人发财?为什么?没有因!我命里头没有财,比哪个都不如,一生是贫贱穷困,是这么一个命;而且又短命,寿命只有四十五岁,所以跟了凡先生比差远了,我不如他。我遇到章嘉大师才把我改正过来,所以财富、寿命、聪明智慧都提升了,了凡先生是遇到云谷禅师才知道改过、改变。所以命是自己造的,命可以自己改,你懂得自己改,你的一生前途是无量的光明!你不知道改,没用处,你就是按照你的命运,这一生就走过。所以一定要真正深信因果。

老师教我修这三种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三样布施都要钱,我们哪来的钱?所以老师教我,你布施一分钱,布施一毛钱,尽你自己最大的力量,那个财布施都是圆满的。使我们想到《了凡四训》里面有个小故事,说有个女孩子贫穷的时候布施两文钱,以后她做了皇后,当时寺庙住持给她回向,给她修福;到她做了皇后,再带黄金千两到庙里去布施,老和尚不理她,派个徒弟去给她回向就好了。所以她很奇怪,她说:我小时候到你这个庙里来布施两文钱,你老人家替我回向。老和尚说:那个钱虽然少,你的心地真诚,真诚所以有无量功德,我不给你回向对不起你;现在你布施的钱很多,你有傲慢的习气,你没有那种恭敬心,我徒弟给你回向就可以了。这就是布施不在乎钱多少,你的心真诚,心圆满,所以功德是圆满的。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不是说穷人就不能修福,穷人往往修大福,我布施一块、两块,那个有钱的人在那边布施几万、几十万,比不上我的功德大,真的,一点都不假,所以要学。

无畏布施果报是健康长寿,最殊胜的方法,素食。不吃众生肉,不跟众生结恶缘,这就是真正的无畏布施,这不要花钱的,为什么不干?真的是健康长寿。所以我二十六岁学佛,大概学佛半年我就吃长素,我的素食五十四年了,并不因为素食这个身体就不健康。我在国际上走了很多地方,人家头一个就是羡慕我的身体,问我怎么样保养的,我就是告诉他:很简单的素食,而且吃得很少,决定不吃零食。心地清净,清净慈悲,永远记住别人的好处,不要记别人的不好,我们的心要像一个什么?要像一个琉璃水晶透明的玻璃瓶,里头要装好东西,不要装垃圾。人家一些不好的东西装在我的心里,不就是装垃圾吗?你的心变成大家的垃圾桶,你有什么好处?只记别人好处,决不记别人过失,这比什么都重要。

诸位我听说今天有不少从中国大陆来的,大陆的同胞要记住,大陆上确实像叶局长所说的,打著我的名义到处去骗钱,你们要小心;尤其是化缘的,你们要记住,我一生没有化过缘,哪个人要拿著我的名义去化缘,那个人就是骗子,绝对没这回事情。所以这个要晓得,我一生不盖庙,一生不化缘,一生不会问人家要一分钱,希望你们自己要留意,不要轻易被别人欺骗了。我一生就是讲学、讲经,其他的我不闻不问。

这几年在国际上走动,实在是社会动乱太严重了,没有这个缘分,我们不去攀缘,我不会找事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他来找我,那就是缘成熟,我们要不去认真努力去做,我们对不起他。所以他来找我,不是我找他。我走向国际,最初是学校找我,九一一事件之后,昆士兰大学有一个和平研究中心,校长听说我过去在新加坡团结九大宗教,这个风声不知道他们怎么会知道。九个宗教都不一样,怎么能把它团结起来?所以他要找我,要我提供一点意见给他们的和平中心。

九一一事件之后,他那边有十几个教授,大家在一块研究,就是冷战、热战都不能解决问题,必须要想出另外一种方法来化解冲突,用和平的方法,我们舍弃武力,这是很好的一个想法。所以他邀请我去,我就到学校去跟他们教授开个座谈会,首先听他们报告,才知道他们这个中心,在世界上总共有八个学校有这种中心,专门研究化解冲突,促进和平,我听了非常欢喜。五十分钟报告完了之后,他们请我讲话。我首先就给他说:你们的问题是没有找到冲突的核心,所以你们没有办法化解。冲突的核心是什么?我给他讲:冲突的核心是家庭。你看看今天社会,夫妻不和、父子不和、兄弟不和,他走到社会,他怎么会和谐?关键在这里。我说这还不是真正的因,真正的因还要深入一层,真因是什么?真因是本性跟习性的冲突。中国人念过《三字经》,《三字经》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你的本性是本善,现在你的烦恼习气很多,所以你的自性,烦恼习气是习性,你的习性跟你的本性发生冲突,这不在外面在里面,这才叫真正原因。

讲习性、讲本性很难翻,所以我变通一个方法,我说自利跟利他的冲突,这他们很好懂。任何一件事情摆在面前,你都先想到我自己的利益,那一定跟别人有冲突。如果我们能够反过来,起心动念都能替别人著想,冲突就没有了;念念都是我们的利益,我这个国家的利益,那跟他的国家当然发生冲突。如果念念都是别人国家的利益、世界的利益,冲突自然就没有了、就化解了。他们听了很有道理,所以以后又找我一次,我跟他们做过两次座谈会,他们学校就聘请我做教授,所以跟学校就产生关系。以后国际上这些会议的时候,我代表学校参加,他们邀请不是邀请出家人,没有宗教人士,都是邀请学校,学校有这些教授们、专家来代表参加这个会议。

所以这个观念非常重要,要把它换过来,处处替别人著想,不要想自己。本来没有冲突,哪来的冲突?冲突的起因,原因就在此地,就是妄想分别执著,这是佛经上常讲的。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什么冲突都没有了。所以这些道理我们要懂,我们要落实,从我们自己本身做起。我参加许许多多的会议,大家都很欢喜我,觉得我满面笑容。这个笑不是装出来的,是从内心里面发出来的,欢喜,常生欢喜心。为什么?心里头没有矛盾、没有烦恼,你就很快乐。《论语》里头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个悦是从内心里头发出来的,不是外面的刺激。我们佛法里面讲,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这种快乐是性德,是自性里面流露出来。你自性里头如果有烦恼,如果有妄想分别执著,那就障碍住了,你这种喜悦生不出来。

也有同修来问过我,他说:我很想欢喜,也像你一样欢喜。他说:我就是欢喜不起来。我们真的要能够爱一切众生。去年我写了一幅对联,「爱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他们看了都很欢喜,他说:我那个爱心发不出来,我很想爱他,就是发不出来。他这一问对我也个有启示,我说:有,中国古人就懂得这个道理,爱心有个原点,你找出这个原点,从原点里面去引发,把你自性里面的爱心引发出来。这个原点是什么?伦理教育里头第一句话「父子有亲」,那就是爱心、善意的原点。

你看看今天中午有同修请我吃饭,在灵芝,在座的时候他把小孙子带来,抱在怀里头,四个月大,每个人看了都欢喜。那是爱的原点,没有任何条件。你看小孩他见每个大人都欢喜,他都爱,谁抱他,他都不拒绝,他不会哭也不会闹,每个人都爱他,这是爱的原点。父子有亲,这一种亲爱,中国的教育效果就在此地,这种亲爱保持到一生都不会改变,教育就成功了。没有任何条件,这就是性德,你自性里头本来就是这样的。你有了烦恼习气,你把你自己的性德忘掉了,现在就是怎样能恢复自己的性德,你从这个地方去看,细心去观察。

中国的教育,伦理教育,这是一个点,最原始的一点。从这个点里头发扬光大,他会爱他的父母,父母会爱他的儿女,然后扩大爱家庭、爱兄弟、爱族群、爱你的亲戚朋友邻里乡党,逐渐逐渐扩大到爱一切人。《弟子规》里头说「凡是人,皆须爱」,你就能够爱一切众生。所以你捉住这个原点就行了。可是小的时候没有人好好教你,现在迷失太久了,给你讲,你也很难恢复。所以中国教育之可贵,中国教育里头没有矛盾、没有冲突。伦理教育就是落实在《弟子规》,千经万论统统要落实,不落实就变成玄学,所学非所用,你就用不到,那就没有意义了。学的东西一定要能够落实在生活上,变成自己的生活,我们才真正得受用。

这个欢喜心,我们谚语也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信心、欢喜心是我们一个人健康幸福快乐的根源,你要懂得这个道理。有病需不需要找医生?说老实话,从前的医生可以找,现在医生不能找,没有病一定把他医出病出来;你有病,那就把你医死了。现在的药不能吃,假药,不是真的。我在去年年底随著印尼的宗教访问团到中国去访问,那时候冬天,北方很冷,尤其是在蓬莱,蓬莱仙岛,海风太大了,受了一点凉,受一点风寒。回到澳洲之后,我还讲了一个星期的经,第二个星期就不行,身体就不行了,所以我休息了四个星期才恢复。我不看医生、不吃药,用什么方法?用意念,就是善心善念来调养自己的身体。我们的念头使整个身心的细胞都会有影响,这是日本江本胜博士做水实验很好的证明。

我们的心善良,我们的心欢喜,我们身体每个细胞都能恢复到正常,正常就是健康。所以人千万不能发脾气,发脾气,你的细胞就变形,那就是疾病的一些根源。人常常发脾气,这个人身体一定不好,一定有病,这我们所谓肝火太旺。脾气很大,这绝对不是好事情,要心平气和。古时候读书都说「学问深时意气平」,不会受外面境界的感染。你赞叹我,对你笑笑,并不真的有欢喜心,欢喜也不行,你细胞也会起变形;人家毁谤你,绝对不生气,都是用平常心来对待。平常心是道,平常心是最健康的,所以这是平等。常是保持,保持清净平等是最健康的,要懂得这个道理。

饮食起居,素食,愈简单愈好。对於小动物都不可以杀害,蚊虫蚂蚁都通人情,你跟它讲交换意见它懂得。蚊虫来咬你的时候,布施给它就好了,它也是要来吃一餐,我就供养它。供养它的时候可以谈条件,蚊子咬了很痛,会痒:你咬可以,不可以让我痛,我不要痒。它听话,跟你合作。脸上要是咬了就很难看,是不是?脸部不可以,身上手臂可以,统统听话,很可爱!所以这些小动物,你用诚心诚意,你把它看作菩萨,我们这些小动物,蚂蚁菩萨、苍蝇菩萨、蚊虫菩萨,都听话。我们彼此互相合作,互相照顾。如果说太疲倦,我们有一个居士,他太劳累的时候,他说:今天不行,今天我太劳累了,你不能够叮我,你们要离开,你要让我养几天我再供养你。那些蚊子就真的走了,就不咬他了。

所以不但是动物,树木花草都懂得人情,爱心真的要遍法界,善意满人间,也要遍这些动物植物。所以在佛法里面讲,特别是《华严》讲得清楚,整个宇宙是个有机体。也就是说,一切万物都是活的,都不是死的,连砖头瓦块泥沙,为什么?我们的起心动念它都有感应,我们的善念,它有善的反应,我们的恶念,它有恶的反应。所以你要身体健康,你决定从今之后不发脾气,无论对人对事对物欢欢喜喜,那你一定长寿健康,一定不会去找医生。这是实实在在的,我五十多年这样过来的,我这一生不生病,医院没有我的病历。我也决定不会到医院去,有病,我不找医生,要自己治疗,自己恢复自己的细胞、器官的能力。自己真正做得了主宰,你才快乐!这些理论方法都在大乘经里面,学了要会用,学了,我就很快乐。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乘无量寿经(第一七三集)2005/4/7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档名:02-034-0173

拟题:绝不受外境动摇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掀开经本《科会》第四十九面第三行,我们将经文先念一遍: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我们看这一节经文。『舍家弃欲』,这一句昨天虽然跟诸位说了很多,但是这里面的意思非常之深。为什么念佛的人多,真正往生的人很少?这个事实真相我们不能不知道。如果你不想在这一生往生,那就无所谓,你明不明了没有关系;如果真想在这一生当中往生,那这就太重要了,这两品经比什么都重要。

「舍」,要一切都放下,舍就是放下。佛在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华严经》上告诉菩萨,妄想、分别、执著这三样是烦恼,严重的烦恼。佛教导我们,六道轮回从哪里来的?自性清净心里面没有这个东西,这我们不能不知道。自性清净心是真心,每个人都有真心,十法界依正庄严就像永嘉大师所说的梦境,「梦里明明有六趣」,不但六道是个梦境,十法界也是梦境。如果要说真实,一真法界是真实的,这一真。一就是一心,就是这经上讲的『一向』,一向跟一真,名词不一样,意思是一样的。所以念佛的功夫在哪里?《弥陀经》上讲得好、讲得简单「一心不乱」。我们念佛人这念佛功夫就在一心不乱。一心不乱,诸位想想,你要不能放下,你怎么能得一心?一心真的不容易得到。

我们在经教里面明了这十法界依正庄严缘起性空,它怎么来的?为甚么会有?佛法讲缘起。如果跟你讲真相,《般若经》上所说的「诸法实相」,实是真实,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真相。《金刚经》同学们都念过,《金刚经》讲的是真相,《心经》讲得更简单。我们总结六百卷《大般若》,《金刚经》是六百卷《般若经》的纲领,《心经》是《金刚经》的纲要,我们把它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一切法」,这一切法就是指十法界依正庄严,「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包括我们的身心世界!这是给你讲真的。这个事实真相就在眼前,觉悟的人他认识,迷惑的人他在梦中在作梦,不知道自己是在作梦。

古大德教初学,所以初学我们不能够疏忽,初学是根基。我们今天学佛就是疏忽了基础,没有从基础上扎根,所以我们无论听经听多少年,念佛念多少年,功夫不得力。这些正是《无量寿经》所说的「先人无知,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没人教你,你没有遇到真善知识!昨天我跟诸位报告的,我学佛算是很幸运,遇到好老师。好老师他一生当中不是教我一个人,他教的人很多!这么多学生当中,哪一个听话?听话的人他就得利益,不听话的人,那就没有法子。

我自己学成之后在海外弘法,那个时候多半的时间在美国、加拿大,每年总是回台湾一、二次,回来一定见老师,向老师报告弘法的经过,请老师指导。我感到非常的孤单,希望老师多训练几个学生,我们就有同学,彼此互相协助,对於弘法利生的事情做起来就方便,老师也点头。我讲过很多次,最后一次老师不耐烦,他说:不是我不教,你替我找学生。这句话说了之后,以后再不敢讲了,我到哪里去找学生,找一个百分之百服从的学生,找不到!对老师的话没有怀疑,不打折扣,依教奉行去做,这个学生真的我找不到。从此以后我不再说了,我就晓得非常艰难。

今天这跟著我的人很多,有跟二、三十年的,对我讲的是不是百分之百的理解、百分之百的相信而去做?跟诸位说,一个都没有!教你放下,他偏偏不放下。这都在日常生活当中,佛教给我们放下一切执著,你念佛的功夫就得力。你今天念佛为什么不得力?你有执著。有执著的人很难脱离六道轮回,十法界依正庄严就是从妄想分别执著里变现出来的。所以你没有执著,於一切法都不执著,执著的念头断掉,六道就没有了,你就超越六道了。

所以我们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不要执著,我们念佛就能够得功夫成片,就能够得一心不乱。这个一心不乱功夫浅不是很深,但是往生有把握,生凡圣同居土。如果再进一步,能把分别也断掉,那你往生就生方便有余土;再要是把妄想断个一品、二品,你就往生实报庄严土。这妄想是什么?起心动念,这最难断的,这叫无明烦恼。你会起心动念,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会起心动念,不好断。从起心动念就生分别,从分别就生执著,所以执著是最重的烦恼、最粗的烦恼,粗重。念佛的功夫不要问人问自己,我的妄想分别执著是不是一年比一年淡薄?你一年比一年淡,你就有进步。如果执著,今年跟去年还一样,甚至於比去年还要增长,那就没指望!只能跟阿弥陀佛结个善缘,阿赖耶识里种个金刚种子,这一生不能成熟,这一定要晓得。这说明我们念佛为什么不能得一心,为什么不能够功夫成片。

功夫成片是一心不乱的第一个阶段。如果我们把一心不乱分成三品,上品的是理一心不乱,中品的是事一心不乱,下品的就是功夫成片。什么叫功夫成片?起心动念都是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绝对不会起一个妄念,这叫功夫成片。我们不要说是不念佛的时候胡思乱想,一面念佛是一面就胡思乱想,你还能得一心不乱吗?还能得功夫成片吗?那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天天想往生,那是你打妄想,你真能往生吗?不具备往生的条件。这个条件里头最重要的就是这两句,你们看到上辈有,中辈也有,下辈也有,都有「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一是一个方向,我们现在在这个世间方向太多,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都是我们的方向。你如何能把其他的方向统统舍掉,专门走念佛这个方向,你才能走得通。你要是专注在这个方向,其他方向一定要放下,一定要舍、要放下。

佛法里头,我想很多同学都听说过,古德常常讲八风吹不动。「八风吹不动」要用现在的话来说,不再受外面环境的影响,不受外面环境影响就是古人讲的八风吹不动,你的功夫才叫成片。顺境善缘,佛法讲境就是物质环境、外面环境,讲缘,人事环境。我们生活环境很好,我们相处的、所见的人都是好人,都是善人,你在这里头生欢喜心,生贪恋的心,你就不能往生。你觉得这个地方还不错,还不希望走,念佛功夫再好,不要说一心,功夫成片你得不到。如果是逆境恶缘,我们生活环境不好,日子过得很辛苦,遇到的人也不好,都是跟自己意见相违背,很难和睦相处的。在这种环境里面,人常常生起怨天尤人,总觉得老天爷对不起自己,外面没有一个人对得起我,这个心不能往生。所以善缘恶缘、顺境逆境都会让你生贪痴慢,你的心随著外头境界转,你自己做不了主,你的心不清净,心净则佛土净。

现在我们里面的烦恼非常严重,不是这一生的烦恼,生生世世累积的烦恼习气,外面的环境不好,外面环境都在诱惑你。你只要是六根对六尘境界,眼见色、耳闻声,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都是叫你生喜怒哀乐,都是叫你生贪痴慢。这样的环境里面修行,能够修成功,能够往生,非常了不起。李老师说,他不是讲学别的法门,别的法门就不必说,太难了,就是讲念佛法门;一万个念佛人,真正临终往生只有一、二人而已,万分之一、二!那一、二人是在环境里面能做得了主的,也就是说绝不会受外面境界动摇的,这种人就能往生。

那我们要问问自己,别人赞叹我、恭维我,你会不会生欢喜?别人侮辱你、欺负你、毁谤你、陷害你,你有没有怨恨心?如果你有欢喜、你有怨恨,你的心就被染污了,你的功夫成片就破坏了。换句话说,你不能往生。最低限度的功夫,如如不动,不但如如不动,我在早年离开台湾到新加坡来,我写了六句话「生活在感恩的世界」,好像他们印了很多,我想同学们很多都看过。第一句「感激伤害我的人」,我们要感恩他,「因为他磨炼了我的心智」,这禁得起考验!伤害你的人,你要有怨恨、要有报复,那你完了,你的麻烦大!为什么?你肯定堕三途,来世冤冤相报。冤冤相报就没完没了,彼此双方都痛苦,这个痛苦不是一生一世,生生世世的,何必!我们能够原谅他,成就自己的德行,也成就他的功德。为什么?没有他,我的德行没有经过考验,他是来考验我的,都要把他看作是佛菩萨。善财童子一生成就,他怎么修的?就是这样修的。一切众生都是我的善知识,他用很恶的方法对待我,就像老师,很严厉的老师,看到你都不顺眼,都想打你、骂你、教训你,老师!我们要用感恩的心来对待,你的心智才能够建立。

「感激欺骗我的人,因为他增进了我的见识」。早年,有一年我在旧金山在金山大桥,有一些台湾的同学们初到那边去,我陪他们一道去玩。在那个地方我的钱包被扒手扒去了,一群年轻人把我包围起来,外国人都是说说笑笑的,我也不留心,我的包背在背后,钱包被他拿去了,我很感激他。虽然损失了大概有一千多块美金,现金,我很感激他。为什么?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正是想到中国去旅游,所以这个扒去之后,我就设计了一个腰包(也许有很多人看到,设计一个腰包),就知道防范,他拿去的少,让我警惕。如果他要不偷我的,如果到中国旅行,可能我损失更大,我感谢他!你们能有我这种想法吗?绝对不责备他,我们彼此双方都欢喜,等於说是我丢了这些钱上了这一课,他是我的老师,他给我上课,要让我在外面旅行要提高警觉。你看看,善念跟恶念都在自己一念之间,就看你怎么想法。菩萨跟凡夫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想法不一样,他想法都善,我们要学。

「感激鞭打我的人」,为什么?「他替我消了业障」。这个鞭打不一定是拿著鞭子来鞭你,这就是用种种方法来陷害,使我们会受到伤害。我们这个念头一转,把这恶的都变成善的,这个学佛不能不学。

「感激遗弃我的人」。我们被遗弃,我们离开台湾的时候,离开美国的时候,就像是被遗弃一样,「因为他教导我应当要自立」。所以到最后我们移民到澳洲,我在澳洲告诉大家,我们一生都在外面流浪,现在我们要落地生根,我们在澳洲落地生根。澳洲的条件许可,土地物业都很便宜,比这边便宜多了。这一边高级的住宅区,一层楼房都要卖三百多万,三、四百万。我们在澳洲整个道场,我那个净宗学院整个道场差不多才三百万,你看看我们那里差不多将近三、四个Acre的地,也那么多的建筑物,很多同学们都去过,在新加坡是一层楼房的价值。我住在乡下,我乡下住的土地是二十八个Acre,比居士林要大好几十倍,两栋房子,十个房间,四个大厅,总共价钱多少?八十万。所以我们在澳洲可以落地生根,在新加坡我们就没有力量,现在新加坡寸土寸金。所以这个地方是贵人居住的,贵人居贵地。所以教导我们应当要自立。年轻的时候到处流浪还没有什么感触,年老就不行,年老的时候确确实实要有一个小地方能遮避风雨,能够自立。

第五句是「感激绊倒我的人,因为他强化了我的能力」;最后一句「感激斥责我的人,因为他助长了我的定慧」。一生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这个心境多么快乐。一切人都是佛菩萨,一切人都是我的善知识,这是我跟善财学的。早年我讲《四十华严》,看到善财童子,那是我们的模范。你看看他五十三参,有善缘、有恶缘,有顺境、有逆境,看看他是用的是什么心,怎样在环境当中学习,成就自己的道业,不断向上提升,没有障碍。障碍是生在自己,你自己有分别、有执著、有烦恼,你就有障碍。如果你能把这个东西统统放下,菩提道上一帆风顺,没有障碍。什么样的环境都要经历,善财教给我们叫历事炼心。所以「发菩提心」就比什么都重要。

菩提心,今天简单跟诸位说一说。在《观无量寿佛经》,这是我们净土主修的五经一论,《观经》里面讲菩提心讲了三句「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至诚心是菩提心之体,深心是自受用,就是你用什么心对自己,你用什么样的心对别人,回向发愿心是对别人,他受用。有体有用,体是至诚。《起信论》上讲的跟这个稍稍有点不一样,《起信论》上讲菩提心之体是「直心」,自受用,「深心」,跟经上讲的一样,他受用叫「大悲心」。我们把经论合起来看,意思就很清楚,直心就是真诚心,就是至诚心;深心,经论都是一样的;可是他受用说法不一样,经是讲回向发愿,论是讲大悲,我们就知道回向发愿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就是回向发愿,可是回向发愿的意思好。我们自己所修积一切功德利益,自己不要享受,给别人享受,回向。回向里面虽然是讲三种回向:回向菩提,回向众生,回向实际,最重要的回向众生。我有福让一切众生共享,不要自己去享,这里头真的有快乐,跟菩提、跟实际相应。

古大德对於经论的注解,注得都很多,注得都很深,讲不容易,听当然更难听得懂,里面特别是深心。什么叫深心?古大德有注解,我们在黄念祖居士这《大经解》里面可以看到,他这个注解很值得我们做参考。我跟大家讲菩提心,我讲十个字「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我讲了十个字,这个大家比较好懂。真,那不是假的,诚,则不是虚的。不能够虚假,要用真诚心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要用真诚心来对待。

别人欺骗我,我还用真心对他,这样我不就吃亏上当了吗?对!你想到吃亏上当,你就想到我刚才讲的这六条。学佛学什么?就是学吃亏,就是学上当。吃亏上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绝对不迷惑,糊里糊涂吃亏上当就真的吃亏上当。清清楚楚吃亏上当,你没有吃亏,你也没有上当,而是提升自己的德行,提升自己的境界,哪里会吃亏上当!这个道理不能不懂,不能不学。学了之后,你才会像孔老夫子一样,「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快乐无比!你看看世间人吃亏上当愁眉苦脸,这菩萨吃亏上当欢喜得不得了,他不一样。一个不了解事实真相,一个清楚明了,凡圣不同的地方就在此地。这是我们不能不晓得的。

所以一定要用真诚心对别人,不管别人欺骗我也好,是怎么样对我都好,我们绝不计较,就是学不执著、不分别。这不起心动念是做不到,说实实在在的话,这做不到,只要能做到不执著、不分别,无论跟什么人相处,吃什么样的亏,你都会很自在、都很快乐。为什么?真的要是心里难过,把《金刚经》上几句话念念「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念个几句心就平,不再执著了,心开意解,快乐无比。吃亏上当总是自己业障,业障就消了。业障消了,你说多快乐,心得清净,智慧增长。所以一定要用真诚心,决定不可以有怨恨,不可以怨天尤人。责怪别人,那是很大很大的过失。

在这个地方我们就要常常想到,受到极大的苦难,极大的伤害,我们要想大乘教里面歌利王割截身体,你能够想这个,你就化解了。歌利王割截身体的故事在《大涅盘经》里面讲得很详细,《金刚经》只是提一提而已,但是《金刚经》很多注解说得很详细。这个伤害是最严重的,忍辱仙人没有过失,冤枉,叫冤枉,受的伤害太重了,我们今天讲凌迟处死,不是好好的把你一刀杀死,不是,把你的肉用小刀一片一片割,割死,受这么大的侮辱。忍辱仙人是什么样的心态?一丝毫怨恨都没有,没有怨恨,没有报复,甘心情愿受这个刑罚,而且还发了个愿,将来我成佛头一个来度你。这是我们应当学的。那么样的灾害都能够承受,其他的伤害那都叫鸡毛蒜皮,那算什么!哪有不能忍的道理?这个要懂,这是我们真正向佛学习。

忍辱仙人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前生,他在修菩萨道的时候,没有成佛之前,被歌利王割截身体,这才看出释迦牟尼佛一丝毫恚没有、怨恨没有,他提前成佛了。本来在贤劫千佛,释迦牟尼佛是第五尊佛,第四尊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成佛;结果是在忍辱波罗蜜圆满的时候,他就超前了,他就在弥勒菩萨之前成佛,弥勒菩萨往后,这是《弥勒下生经》里面记载的,往后大概好像是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弥勒菩萨到这个世间来示现成佛,他提前了。

所以忍辱仙人的话兑现了,释迦牟尼佛成佛第一个得度的陈如尊者。在释迦牟尼佛会下,第一个证阿罗汉果,陈如,陈如就是当年的歌利王。不但没有一点怨恨,我成佛头一个度你。你学佛不从这个地方学,你从哪里学?小小不如意就发脾气,心里就怨恨,你学的是什么佛?这就不知道了,这绝对不是学佛。我们在讲堂里这个话不晓得讲多少遍,哪个人肯听?我说的话是真的,没有一个真的在学,都是假的,我也知道!假的也好,阿赖耶识种个善根,知道你这一生当中不能成就。所以善根成熟,生生世世,不是一生。你这一生要听到之后,你马上就回心转意,就依教奉行,是你过去生中生生世世善根累积在这一会下成熟。我们这些人都是没有成熟的,还要薰习,来生恐怕还不能成就,还不晓得要薰到多少生、多少世才会成熟。

不过昨天跟诸位说过,善导大师讲得好,「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如果你遇的缘殊胜,你的善根会提前。善根虽然不够,可以在这一生当中培养,加速度的培养,能够把这个善根提前。这一桩事情我的经验很丰富。我学佛五十四年了,如果真的要像从前算命看相的说,我只能活四十五岁。假如我四十五岁那一年就走了,要是能往生,大概也是凡圣同居土下辈往生,为什么?善根福德因缘都不够标准。这是学佛寿命延长了,多活了三十年,这三十年把我的善根福德大幅度的提升,纵然说不能往生到实报庄严土,凡圣同居土里头上辈往生我有分;方便有余土不敢讲、实报土不敢讲,但是凡圣同居土上辈是决定可靠。我们拿经典来跟自己对照我们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我们有这个把握!

所以寿命还是很重要,这个世间修行比极乐世界修行猛力。古大德讲过,娑婆世界修行一天,认真修行,真修是真干,可以等於极乐世界修一百年。为什么?极乐世界没有逆缘,没有人来磨炼你,这个地方是大起大落。你不会大落,你就大起,一落就是落到三途去了,所以大起大落。西方极乐世界是平平稳稳的,没有什么大起大落,所以他的进度很缓慢。所以这个世界还是有好处,对於真正干的人是有好处。根据经教祖师大德所说的,我们这个世间的人,如果真正是勇猛精进,在这一生当中可以能够把自己提升到实报土上辈往生。

古大德也举例子,像智者、永明延寿、莲池大师他们这些人,那就是提升得很高。所以要注重就在日常生活当中,要真干,修真诚心。别人是虚伪对我,我对人要真诚,不能有丝毫虚伪,不能有丝毫自私自利,念念为别人想,不要为自己想,这在修行当中,这就修正了。没有学佛之前,起心动念总是为自己想,不替别人想;现在我们知道,为自己想,错了!我们念念为别人想,不要为自己想。为别人想是对的,为别人想,你前途是金色光明;为自己想是前途一片黑暗。这个念头要转过来,真诚,真诚是菩提心的基础。

对自己,我们就是用《无量寿经》的经题「清净平等觉」,这就是深心。要修自己的清净心,心清净身就清净。我们希望自己身体健康长寿,做得到,心清净身就清净,决定不受染污,不受外面环境影响。记住古大德的教诲「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这都是帮助清净心的好方法。世间拉拉杂杂的事情不要知道,知道多的时候,你的心就乱了,你心就不清净了;不需要认识的人不要去认识,认识人多是非多,不要去认识。所以诸位同学要晓得、要谅解我,我不认识人,见了面,我认识你的面孔,你姓什么名字叫什么,我从来不问的,绝对不会问你的电话号码,问你家住在哪里,不问这些,这样子心才会清净。所以我有四十年,至少有四十年没有看过报纸,没有看过电视,什么广播统统不知道,每天天下太平,这个日子好。所以你们生在乱世,我生在盛世,我的生活是像极乐世界一样,什么都不知道,好,心清净!所以要保持自己的清净心。

最近这几年参加了很多国际上的活动,那是大慈悲心。看到这个世界的动乱一年比一年严重,外国许多宗教讲的世界末日,那真的不是假话,几几乎乎现在这个社会让我们已经看到末日的现象现前了。我们如何能把这个现象化解,能把它减缓,能把它往后再推迟,这是一桩好事情。没有缘分,我绝对不会去做,佛教我们要随缘不要攀缘。可是我们到澳洲之后,这个缘成熟了,他来找我,不是我去找他。他来找我,我要不做,那慈悲心就没有了,一定要做。

这个缘起,这个缘也很难得,我到澳洲,有同修介绍澳洲布里斯本有一个「多元文化论坛」,是政府官员主持的,阶级并不高,就是等於像县,这县市里面有一个多元文化局。它的局长是犹太人,犹太籍的澳洲人,他也是犹太教,他主持这个论坛。有同修介绍我去跟他认识,他很欢喜,请我在论坛里面做一次讲演,讲得大家听了很欢喜、很满意,就正式邀请我参加这个论坛,那时候我还在新加坡。我记得还有好几次特地为论坛到澳洲去一趟,头一天去参加论坛,笫二天回到新加坡来,还有这么几次。

那以后这就认识了在布里斯本他们那边一些宗教的代表,不是领导人,就认识了很多人。以后格里菲斯大学他们要成立一个多元文化中心,局长把这个事情告诉我,局长叫尤里,他告诉我有这么个事情,我说好事情,当时我就捐了十万块钱澳币来赞助,他欢喜得不得了,我也不知道行情。到后来我才晓得这是我第一笔捐款,而且捐的数量很大,这就跟学校就结了缘。那捐出去之后,我们就不闻不问。以后听说佛光山跟进,好事情,他捐了十五万。过了一年多,我再到那里去的时候,我就问尤里:那怎么样了?你们这中心(多元文化中心)建好了没有?他说:没有。他说:就是你捐的十万,佛光山出的十五万,一年来从来就没有人再捐过。他说很多宗教都说捐,但是钱都没有拿来。我就问他,你这个中心预算是多少钱能够建好?他说预算是一百三十万,我说:好,那你已经有了二十五万,我再给你一百万。这中心建起来。所以他学校对我这很感激。

那校长邀请我,这校长也是很年轻、很有作为,现在他已经调到墨尔本大学当校长,升级了。格里菲斯大学在澳洲大概排名是第十几名的样子,墨尔本大概是前三名。校长就问我,那个时候我讲经弘法四十三年,今年是四十七年(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我还差两年)。校长问我:法师,你在这四十三年当中,有没有遇到问题你不能解答的?我想了一想,好像没有遇到过。他非常欢喜,你才是真正好校长!

这次之后,这校长就发动在学校里面大概就提议赠送我一个荣誉博士学位,并且请我担任学校的荣誉教授。我就告诉他,我说我们出家佛弟子对这个东西没有用处,你送这东西给我有什么用处?我说如果我要是想要,早年,大概总在三十年前,我们韩馆长她的表哥在日本,跟日本学术界很熟,他也是个出家人。那个时候他就跟我讲,在日本大学里面他可以给我拿一个荣誉博士学位,我拒绝了,因为我们要这个东西没用处。所以我也跟校长说。校长说:不行,有用处。我说什么用处?他说:现在国际上很多和平会议来化解冲突,促进社会的安定、世界和平,这些会议邀请的都是专家学者,他不邀请法师。他说:我希望你能够参加,代表我们学校参加。我说:那这个可以,行!所以这样子接受他。所以联合国很多会议,我是代表格里菲斯大学。以后没有多久昆士兰大学来找我,也是聘请我做他们学校的教授。所以我是代表这两个学校在国际上参加化解冲突,促进社会安定、世界和平,搞这个工作。

缘,我们自己不能去攀缘,攀缘就错了,随缘就对了。这个事情真的是今天这个社会非常迫切的需要。上一次好像是去年,大概也是卫塞节的时候,印度教,小印度那边举行有一个宴会,我在宴会上遇到纳丹总统,纳丹总统对我这个情形了解一些,他鼓励我,他说:法师,这个非常重要,你一定要好好去做。所以什么都是缘分。

现在我们在澳洲,澳洲我们的净宗学院原来注册的是宗教团体,这二、三年我们在澳洲所做的、所表现的,澳洲政府,澳洲的一些大学、学术界肯定了我们的学院是学术、是教育,他不看待我们是宗教,他看待我们是搞学术跟教育,所以这个非常难得。我们住在山上,现在政府这些官员跟这些大学里面的校长教授们常常上山来看我,来跟我们研究这些问题。所以佛弟子要认真修行,你具足佛所讲的戒定慧三学,虽然这个世间事情我们不闻不问,但是一接触,我们有戒定慧的能力帮他化解,帮助他解决。

今年这个缘是愈来愈膨胀,这个事情都是意想不到的。现在是联合国来找我,不是我找他,他来找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在澳洲的主席,我们曾经在开会的时候遇到,去年我们在一起相处一个星期就很熟了,他是代表澳洲;希望我们能够把和平的理念,化解冲突、促进和平的构想跟方法得到联合国的重视。他来找我希望我们联名,就他跟我两个联名向联合国提出一份建议,希望联合国能够成立一个,这个名称是我提的,「孔孟大乘教育基金会」。

我们会提出这个名称,这就是受了汤恩比的影响。这在七十年代,汤恩比博士曾经说过「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只有中国的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他这个话几乎现在全世界人都知道。所以我们就用「孔孟大乘教育基金会」来筹募基金,来推动儒佛的教学达到全世界,现在由联合国来推动,这就好办了,这个世界确实就有了一线光明。所以我全心全力来帮助他,我说好事情。今年大概五月间,我还要到巴黎总部去做一次访问,我们澳洲主席他大概四月份,这个月份他就要去,去做这联系的工作,给我安排的应该在五月、六月的样子,希望这个事情能落实。

汤恩比说的话,没错!孔孟、大乘真的能救得了世界吗?你找这些学者专家都跟你高谈阔论,孔子一定是谈到是四书、五经、十三经;讲到大乘,那一定是《般若经》、《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这些大经大论,有没有用?绝对没有用。他讲的话有没有错?讲的话没错,我们对他的理解上有差别。他所讲的这个东西,这像一棵大树一样,那是花果;四书、五经、十三经是儒家的花果,这些大乘经论,这是佛法里头的花果。这个东西拿出来不能化解冲突,也不能促进到和平。你要不相信,我们《华严经》讲这么多年了,你们有没有得受用?你们的冲突有没有化解?什么冲突?昨天我跟你讲,你内心的冲突,一桩事情来的时候是自利还是利他,不就冲突了吗?你这个冲突有没有化解?由此可知,天天讲大乘没用处,化解不了冲突!

什么东西能化解冲突?那个树的根,根是活的。这花朵你采下来插在花瓶,死的,是很好看,不管用。所以我们今天对联合国、对全世界介绍,要介绍孔孟的根、大乘的根。大乘的根是什么?《十善业道》,真管用。孔孟的根是什么?《弟子规》。所以我今天在全世界许许多多重要会议上发言,我都是特别强调介绍这两样东西,《弟子规》跟《十善业道》可以能化解冲突,可以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安定和平,肯定有效。我们也做了好多次实验,讲《弟子规》,讲完之后听众痛哭流涕,你们开会发表那么多讲演,有没有一个人流眼泪的?没有,听了无动於衷。真有感动的,真有忏悔的,当时跪在地下求忏悔,有回头的。

这个东西要天天讲、要详细讲,不但要讲还要做。所以这个课程是全世界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一起学,这个社会问题才能化解,不是一部分人学。一部分人学,那一部分人不学,没用。你说这个地方教《弟子规》,《弟子规》能不能产生效果?我没有看到效果出来,为什么?教小朋友学,父母没有学,教的老师也没有学。别的老师我不知道,我晓得悟忍师,我知道,悟忍师就没有做到。老师都没有做到,你怎么能教学生?教的老师要做到,百分之百做到,父母要做到,小孩肯定会做,你才能把一个人教出来。所以这种讲座一定要有父母,要有老师、有小朋友一起学,才能收到效果。这是我们现在向联合国建议的,希望大力来推动。

联合国在全世界接受他们赞助的学校,小学中学有八千多所,希望利用这个学校开课。这种课程,我们希望学校的老师、学生,家长一起来学习,可以先试办,试办有了效果,再向外推动。希望世界上每个地区我们都要去做,愈快愈好。这样子灾难不能说完全化解,可以减缓,可以延后,这就是无量功德!从哪里做起?从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做起。诸位要知道,菩提心是我们的真心,每个人都有,只是你被五欲六尘烦恼盖覆住了。自私自利的心、贪痴慢的心是什么?是变了质的菩提心,它就是菩提心,变质了,它现在长霉了,发酵了,变质了。我们怎样帮助他恢复正常,这个最重要,这要靠教育。

所以现在我常常讲这中国的教育,在全世界讲教育,中国第一,中国教育有五千年的历史。你就晓得他们中国的教育,它的智慧、它的经验是多么丰富,不可以忽略,这个应当要尊重。它这么长的历史,这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最近,我看到新加坡,好像上个月十五号,报纸上刊的有一篇文章,是德国前总理施密特的一番谈话,里面就讲到这个中国的问题,他认识正确,太难得了,绝不亚於汤恩比。这一边的同学把报纸寄到澳洲给我看,非常难得!他说得非常中肯、非常客观,尊重中国的历史传统。

中国把教育看得第一重要,中国古圣先贤教人什么?所教的就是伦理道德,五伦十义,就教这个,教了五千年。一直到民国初年才忽略了,逐渐逐渐大家把这个事情淡忘了,所以今天遭这么样的困难。现在赶紧要回头,还要把中国老东西找出来,那个东西是宝,可以拯救社会。伦理的教育,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就是这五个纲领。这五个纲领如果诸位懂得能做到、能落实,这个世间绝对没有冲突。冲突还需要化解吗?不需要,没有冲突!这我们不能不重视。

你讲化解冲突用什么方法?伦理道德,自然的调整。我们要知道菩提心里头没有冲突,冲突是什么?冲突都是从妄想分别执著生起,妄想分别执著,佛教我们一定要断掉,儒家也是这个说法。这个说法也是几千年前,绝对不是跟佛学的,但是跟佛经讲的完全一样。你看儒家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跟佛讲的没有两样。所以《弟子规》跟《十善业道经》异曲同工,效果是完全相同的。《十善业道经》,经不长,但是这意思很深很深。你看那么小小的一本,我讲过一遍,讲了好像是八十个小时,讲得很详细。后面这是讲到佛法,是一切佛法的根本,那一部分我们现在介绍给联合国把它删除,只留前面的一半。前面专门讲十善业道,跟《弟子规》可以配合,《十善业道》是纲,《弟子规》是目、细说。

所以我们今天学佛从哪里学起?从《弟子规》学起。你要问为什么从《弟子规》学起?昨天我跟诸位报告过,我们净宗的同学修学指导纲领就是「净业三福」,我就是依这个三条来学的。净业三福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一条里面就落实在这两个教材上,孝亲尊师落实在《弟子规》,慈心十善落实在《十善业道》。我用这两门功课落实净业三福头一条,头一条没有就没有第二条。所以必须在这里扎根。

我要求我们净宗学院同学两年完成,一定要做到;要不做到,再两年。如果一生做不到,你一生就不能升级,你就永远停留在这个地方,一定要百分之百做到,就好像盖大楼一样,这是地基、基础。你基础不稳固,怎么能往上盖?这个道理并不难懂。所以我们净宗学院虽然是讲九年,两年基础教育,三年是本科教育,四年是研究教育。如果这两年达不到我们的标准,那我们上面就不能办,永远停留在基础教育,你再往上办没有意思,学不到东西,那是假的不是真的。

所以我们今天要好好扎根,要从根本上来学习,发菩提心是根,要懂得修清净心,怎样保护自己的清净心,自己要懂得保护。现在这个世间诱惑的力量太强了,这报纸、杂志、广播都是诱惑,一定要知道怎样回避,不受它的诱惑。另外就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闲话是非,张家长李家短,这统统都是染污,都不是清净。所以古大德真正教修行人,教你什么?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你为什么不念佛去说闲话?多言必失,这是古圣先贤的教诲,言语要少。凡是说出来的话要利益对方,要利益社会。如果对人对事没有利益的,你又何必去说?这说话造口业!口业是三业里头最容易造的,不知不觉,果报不堪设想。江逸子居士画的「地狱变相图」,我们居士林也应该要有一张,这一比一的,我看我们这里差不多地方可以能够展览、展示。他这一幅画有六十米长。地狱变相图多看看,我们起心动念不可以不谨慎,不可以不收敛。

再其次「平等心」。大乘经教里,世尊为我们说十法界的因行,十法界是果报,果必有因。因缘无量,哪能说得清楚?所以佛为我们说的无量因缘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选择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佛给我们说。佛法界的因是平等心,平等心是佛心,平等心是真心,纯真无妄,平等心。这个东西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学,我跟人平不平等?总是觉得我比别人高,他不如我,那你就不平等了。为什么不平等?因为有我,我就不平等。法相宗里面所说的,「我」是末那、我执,执著这个身是我,相宗里面讲四大烦恼常相随。你还能平等得了吗?你还能清净得了吗?不平等就不清净。清净跟平等有连带关系,像一湖水一样,水在平等的时候,平等没有风浪的时候,它就清净的,从上面可以看到底;它要起了大风大浪,它不平等了,它里面就有泥沙带著,就不清净了。所以平等很重要。

我们供佛,诸位要知道,供佛最重要的是供水。你没有香没关系,没有灯也没有关系,最重要是供一杯水。水代表什么?清净平等,叫你看到这个水,我的心要像水一样清净,要像水一样平等。它是表法的,不是佛喝的,佛不要!是让我们天天看到之后就想到清净心、平等心,是代表这个意思的。怎样跟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能够用平等心来看待,没有分别就平等,没有执著就清净;有执著就不清净,有分别就不平等。

由此可知,三大烦恼,你能够修清净平等,前面两种烦恼断了。执著是见思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妄想是无明烦恼,无明烦恼不容易断。先破尘沙、见思,见思破了就出六道,六道就不见;尘沙破了,这四圣法界就没有,往上去就是一真法界,就是华藏世界、极乐世界。极乐跟华藏都属於一真法界,不在十法界里面,你就晓得这个心多重要。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有执著、还有分别,自己就要警觉,这不行,这样念佛不能往生。分别、执著全断不容易,总要一年比一年减少,一年比一年淡薄,这样才能带业往生,这就是功夫真正得力,一年比一年少。去年人家毁谤我,我会生气,今年人家毁谤我,不会生气了,进步了;去年人家欺负我,我还想报复他,今年没有了,这念头没有了,进步了。年年有进步,烦恼要年年轻,智慧要年年长。

所以诸位同学要晓得单靠念佛不能往生,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没有发菩提心,只有后头这一向专念,一向专念不能往生。你一定是要这完整的一句,这一定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发菩提心,没有一向专念,也不能往生,那是善心,那是做一些好事,当然大概果报都在天上,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有菩提心没有一向专念,大概都是天道。如果说没有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最多最多也不过是欲界天,色界天没分。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知道。

如果一向专念里面还夹杂著名闻利养,还夹杂著自私自利,你就是一天念二十万声佛号,还是堕三途。这个话不是我说的,是乾隆时代慈云灌顶法师说的。你们看看灌顶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那里面就有。我是在学生时代读到这《疏钞》,我感到很惊讶,因为他讲念佛一百种不同的果报,第一句就是念佛堕阿鼻地狱。我就很疑惑,念佛是好事情,怎么会堕阿鼻地狱?我就拿著这个本子去问李老师,李老师一看,他说:这个大问题!他说:我不跟你一个人说,我讲经的时候跟大家说。我们以后才晓得,一百条最后一条是上上品往生,看你用的是什么心。你拿著佛法欺骗众生,图自己的名闻利养,堕阿鼻地狱,这个我们不能不晓得。念佛是好事情,一定要看他用的是什么心,他的用意何在?他用的是什么手段,他的目的又何在?这里头有邪有正。所以清净平等心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炼,去锻炼。

第三个就是「正觉心」,就是我们经题上「清净平等觉」。所以这部经好,非常非常圆满,真的是显密宗教圆融的一部大经。经文分量不多,教义是无比的圆满,所以古人把这个看作叫中本《华严》,这很有道理。换句话说,这里面跟《华严经》无二无别,只是《华严经》的分量大,这个地方分量小。中本《华严》,那还有小本,小本是什么?小本是《阿弥陀经》,《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所以《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跟《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一部经。讲得简单介绍《弥陀经》,再说详细一点,《无量寿经》,最详细的是《华严经》。我在过去也曾经跟诸位做过报告,你要能把《无量寿经》讲得好、讲得透,那你一定要读《华严》。你没有《华严》的基础,这个经你决定不能够把它讲得透彻。

所以《华严》是佛法里面的根本法轮。一切经都脱不了《华严》的关系,但是要知道一切经落实在十善业道,如果没有十善业道,这一切经都落空了。就像中国古圣先贤教我们,这五教是五个科目,就是五伦;学习的次序也有五个,「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这是明理;理明了之后,要落实在生活上,所以后头有个「笃行」。笃行就是落实,你要不落实,你那个理是空的,空理!那有什么用处?没有用,后头要笃行。大小乘教理那就是讲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后头落实,落实在哪里?落实在十善业道。诸位这一点不可以不知道。没有十善业道,所有佛法都悬空不得受用。

所以我们今天对全世界,因为大家都晓得这大乘佛法跟孔孟之道。我们把孔孟之道就是用《弟子规》介绍,大乘佛法就是用《十善业道》介绍,笃行。唯有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这个学问是真实的,这实学,不说空话,我们真正得受用。从这个地方建立基础,无论你学世法、佛法,你这一生当中决定有成就。学世法,你是圣贤君子;学佛法,你一定是佛菩萨、声闻、缘觉,你决定会有成就。你要不从这根本上结结实实奠定这个基础,那你无论学什么,到后来没有一样有成就,这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正觉,觉而不迷,这是这部经的经题。我们这个经题,「大乘无量寿庄严」是果,这是果,「清净平等觉」是因,修因才能证果。大乘清净庄严是讲的华藏世界、极乐世界,在密法里头是密严世界,果报,都是修清净平等觉而证得。所以清净平等觉是菩提心,菩提心里面的深心,自受用身。清净平等觉是三宝,清净是僧宝,僧这个意思,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清净是僧宝,平等是法宝,觉是佛宝。你看这经题里头具足三宝。清净平等觉也是三学,戒定慧三学,清净是戒,平等是定,觉是慧。你看看三宝、三学具足,这个经上圆圆满满。所以你一看到经题就生欢喜心,圆满具足。经题跟经文的关系,经题像文章的题目一样,经文是经题的内容。

落实在清净平等觉是自受用,提升自己的境界,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后面的慈悲就是《观经》上讲的「回向发愿心」,这是利益众生的。我们成就了,要帮助一切众生,为什么?自他是一体。这个道理大经上佛讲得透彻。整个宇宙是一个法身,你看看经上常讲,诸位也听得耳熟,「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那问你,你有没有分?当然有分,为什么?你是未来佛!三世佛是讲的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谁是未来佛?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共同一法身。佛菩萨的慈悲心就是从这个地方生起来的,所以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一切众生与我同体,共同一法身,同体,不是别人,是一法身;无缘,没有任何条件,没有话好讲的,众生有苦难,你一定要帮助。

苦难里面最严重的是他迷惑,所以救苦救难,最重要的是什么?帮助他觉悟。帮助他觉悟,那你就要教他,你不教他,你就不慈悲;你不教他,你就错了,一定要教他。怎么个教他?你自己一定要做出样子给人看。佛教导我们,佛做了圆圆满满的好样子,我们跟他学习就没错。祖师大德也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我们净土宗最近一代祖师,印光大师,我们提起印祖,大家都非常景仰。我的老师是印祖的学生,老师非常谦虚,多少次给我讲,他说我们是同学,他叫我要学印祖,以印祖为师。印祖虽然不在了,《文钞》在世,依照《文钞》修学就是印祖的学生。

印祖在近代确实有一些做法与别人不一样,第一个他老人家一生不建道场,第二个不收出家徒弟。这是给我们后人做个好样子。为什么不收出家徒弟?不忍心,因为你出家,出家是代表正法住世,代表佛陀的形象。如果你不持戒,你不如法,你破坏佛教形象,这个罪跟破和合僧罪是相同的,堕阿鼻地狱。不给你剃度就是不帮助你到阿鼻地狱去,好事一桩,是这么一个原因。你做得不如法,社会上他不是骂你,他把整个佛教连诸佛如来统统都骂上,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这真叫大慈大悲。

印祖一生,这是李老师也跟他学习的,劝人皈依不劝人受戒,为什么?受了戒他做不到破戒的时候,你要是劝他,你要背因果责任。所以只劝人皈依不劝人受戒。受戒是什么?是你自己发心,皈依是个结缘皈依。真正皈依之后,你开始学习,你能不能学得如法,那是缘分的问题,正是善导大师所说的「总在遇缘不同」。所以对人一定要慈悲,慈悲就是爱护,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很不是容易事情。祖师做出了榜样,我们要跟著学习。

念佛是末法时期唯一得度的法门,印祖教给我们怎么做法?在这个时代在一起共修的人,他老人家主张最好不要超过二十个人,道场不要太大。太大,经营不容易,尤其是过去中国这个地区,一般人民的生活环境都很贫困,没有钱来供养。你道场大,你维持不容易,你必须要攀缘,攀缘就错了,你的心就不清净。二十个人小道场容易维护,真正有成就。这真正成就就是看你这个道场有几个修行人真正往生,我们净宗是以往生为成就,你不能往生不算成就。这些祖师都做出好样子来给我们看,我们要学习,要常常记在心里。你攀缘,你心就不清净,你心就不平等;换句话说,你的菩提心没有了,清净平等觉是菩提心,菩提心没有了,你这一生往生的缘断掉,你说这个多可惜!

总而言之,我们纵然是为社会、为别人,有些很重要的事情我们要做,不能忘失菩提心。如果做这些事情对我们的菩提心有损害,那我们就退回来,我们就不能做,这不是不慈悲,这是什么?所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能力做不到,我一接触这个社会就被污染了,我自己控制不住,那怎么可以做?那不能做。必须像一般所讲的八风吹不动,决定不受外面境界诱惑,不受外面境界影响,你可以做。也就是说,你能够常常保持清净平等觉,你不会失掉,行!那就没有关系。那就是入《华严》清凉大师所说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这个行,这个时候你就有义务、有责任要帮助一切苦难众生。你没有这个能力,还会受诱惑,心还会动摇,那你就不能做,要好好的学习,好好的提升自己的境界,这就没有错处。叫发菩提心,清净平等觉,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慈悲心,佛经上讲的是四种「爱缘慈悲,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无缘慈悲」。法身菩萨是无缘慈悲,权教菩萨是法缘慈悲,我们世间人的慈悲,好像一切都是能为众生想,为世界,为很多大家想,这是众生缘慈悲;在一般人的是,与我有关系的我喜欢他,这是我的亲人、这是我的朋友,我对他有慈悲心,爱缘慈悲,没有离开烦恼习气。所以有这四种,都要能辨别。那对於法缘、无缘,虽然我们现在还做不到,要学习,要知道,对佛菩萨要敬仰。佛菩萨在哪里?佛菩萨就在我们身边,前后左右都是的,只是我们不认识。如果你要把善财童子这五十三参学会了,你就晓得一切众生皆是善友,一切众生皆是佛菩萨,我们的「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这个心自自然然就生起。好,今天我们就讲到这一句「发菩提心」,明天我们再来说「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大乘无量寿经(第一七四集)2005/4/8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档名:02-034-017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掀开经本《科会》第四十九面: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昨天我们讲到『发菩提心』,发心非常重要。「菩提」是梵语,翻成中文是觉悟的意思。我们的真心本性不但是觉悟,而且是圆满的觉悟。所以佛在大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本来是佛,现在不是佛。说实在的来讲,诸佛如来看一切众生确实是佛,那一点都不假,可是我们凡夫自己不承认自己是佛,这就没有法子。这个说法实在不太好懂,我们还是用古大德的比喻来说,古人讲「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把我们的自性真心比喻作黄金,那我们是黄金做的器皿,诸佛如来看一切众生为什么都是佛?他看在质上,无论哪一种器皿,它的体性都是黄金做的,那金就是如来,金就是诸佛。凡夫把体性忘掉,执著了相,看了相。

譬如我们这是用黄金做的佛像,那边放的黄金做了个人像,这边放的黄金做了个畜生像,做一个小狗、小猫,分量完全相等,黄金的分量相等,价值相等,只是做的形像不一样。会看的人说,他看的是黄金,没有两样,再多的现相都没有两样。诸佛菩萨看九法界众生,就像他看他的性,性是法性,这相是法界相,相有差别,性没有差别。所以从性上看,一切众生皆是诸佛如来。众生就不行了,众生把体性忘掉,完全著相,「这是佛,那是人,那是畜生」,这著了相,著相就不见性,迷失了自性,这一迷一切都迷,迷里面才生是非人我,才生贪痴慢,真性里头没有这些东西。

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说得好,自性里头本来无一物。我们迷失自性,这才堕落在虚妄之中。我执法执,是非人我,名闻利养,贪痴慢,都是妄想里面变现出来的,自性里头确确实实没有这些东西。佛看众生的自性,统统是佛性,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自性是永恒的,不会随著情识改变,永远不变,不生不灭。会变的是相,相会变,相有生灭,性没有生灭,这个道理一定要懂。那我们修行才知道要著重在心性,悟明心性,这样子才能超越十法界,不但是六道,这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则能帮助十法界苦难众生,帮助他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菩提心是真心,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昨天跟诸位谈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统是我们自己真心里头原来有的性德,不是从外面来的,只要把烦恼障碍除掉,我们自性里无量的智慧德能相好统统都能够现前。菩提心一定要发,这个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难在什么地方?染污太严重,稍稍不觉察就又堕落到烦恼习气里面去了。所以佛的教诲确实是高明到极处,佛法教诲,现代人所讲,走向艺术化,艺术的教学。现代人样样都谈艺术,而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把艺术的教学真正是做到尽善尽美。诸位读大乘经,特别是《华严》,处处跟你讲表法,表法就是艺术化。从道场的建筑到里面一切的装饰,全是教育,全是提醒我们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处处在提醒我们。

我们供养佛像,不懂得的人说是我们拜偶像,说我们是迷信,这也难怪他,没有人跟他讲解,没有人介绍。我们有机会跟他们接触,我们就会向他讲解。我在印尼,印尼有五个宗教,我去拜访的时候,我都送一张千手观音,所以现在天主教也供养,基督教也供养,伊斯兰教也供养了,很难得,都非常欢喜。千手观音代表什么?代表大慈大悲。一千只眼睛,代表样样都看到;一千只手,看到了,手就要到,就要帮助,表这个意思。哪里真的一个人有千手千眼,那不累死人?你要不相信,你生个四个手、六个手,你看看你就忙得一塌糊涂。所以它是表法的,不是真的,表什么?眼到手到。这个意思他们懂得了都生欢喜心。

我们看到众生有苦难,马上就得去帮助他,表这个意思。手上拿著有许多法器,那是代表什么?代表的万德万能,没有一样不会,样样都会。我们现在人讲多才多艺,这个才艺是要帮助众生,是救苦救难用的,决不是为自己求生活品质的提升,不是的,全是为人。我们把这个意思说出来,大家懂得了,很欢喜接受,它时时刻刻挂在那边提醒我们,看到它,我们要把自己内心的慈悲,就是观音,不是外面观音,外面那个观音像把自己那个观世音、心性的观世音菩萨把它唤出来。谁是观音?自己。所以佛门这个教学就是艺术化。

通常我们所供养的一定是一佛两菩萨,两尊菩萨。佛代表自性,自性是圆满的,代表圆满的自性;菩萨是代表从体起用,起作用,像我们供西方三圣,观世音菩萨代表慈悲,大势至菩萨代表智慧。慈悲一定要有智慧,你的慈悲才是正面的作用;慈悲要没有智慧,要感情用事,麻烦就大了。佛家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同时也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为什么有祸害、下流?慈悲没有智慧,祸害、下流就跟著来了。所以不能没有大势至,没有大势至,观音菩萨也会害人,这一定要懂得。大势至菩萨代表我们现在人讲理智,不是感情。慈悲是真实的爱心,爱心要有智慧、要有理性,不可以感情用事。你看看这三尊像供在那个地方,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一定要落实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你真正做到了。那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身分?是弥陀、观音、势至融合,统统融合在我自己一个人的身上,在日常生活当中表现出来,做出来。对人对事对物,哪有迷信?

供佛的这些供具要懂得,这供具里面最重要的是供水,水代表什么?代表清净平等,菩提心!看到这个水,我的心要清净,我的心要平等,清净平等是真心,表这个意思的,不是佛菩萨要喝的。所以不可以供茶,茶会有颜色,你不清净,一定要供清水。我们看到之后就晓得它是教我们什么。供灯,灯,现在有很多用电灯,从前用油灯、用蜡烛,表什么?表光明。光明里头还有很深的意思「燃烧自己,照耀别人」。所以灯是代表我们为社会服务、为众生服务,舍己为人。那油愈烧愈少,光是愈来愈强烈,你要懂得这个意思。要不然你那个灯是白点了,那灯点有什么用处?蜡烛是最明显,代表的是燃烧自己,照耀别人。

供花,花代表因,你看植物先开花后结果,花好果一定好。花代表什么?代表善行。你在这个世间行善就是花,你花好,将来就有好果报,善因有善果,恶因则有恶报,所以花跟果是代表因果的。教你看到花、看到供果,你就想到因果,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我们在日常生活起心动念,对人对事对物,就要想到我要种好因,我才有好果报,如果我是恶的因,将来就有恶报,这么个道理。没有一样不是表法的,连建筑物都是的,你看供佛的这个大殿,你在外面看两层,里面是一层,为什么有这种建筑?这代表佛法二谛圆融,外面看有真俗二谛,我们讲有世间法、有出世间法,里面世间、出世间是一不是二,你看这意思多深,没有随便设施的,设施都有很深的意义。你真懂得之后,你才晓得寺院是佛教育的博物馆,你到里面参观,走一趟,你就觉悟了,你就不迷了。

现在很少人明了,实在讲很少人认真去读大经,大乘经上都讲到。尤其是古大德的注疏,怕我们看不懂、不明白,都做了详细的注解。《华严经》,清凉大师的《疏钞》,李长者的《合论》;《地藏经》,我们通常采取青莲法师的注解,《科注》,对这个表法的意思都说得很清楚。佛是教我们念念不忘,时时刻刻要把佛菩萨的教诲落实,变成我们的思想,变成我们的见解,变成我们的言语行为,那我们就真得受用,这佛就没有白学了。你能够依教奉行,那就是孔老夫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一定是法喜充满,你这一生当中一定是幸福美满,远离恶业,远离灾祸。人,无论是哪个地方人,无论是哪一种种族,无论是哪一种宗教,都有趋吉避凶这个意愿。趋吉避凶全在圣贤教诲之中,我们真肯学,真能够把它落实,你这一生当中灾祸远离,吉庆常常遇到。这就是菩提心为什么要发,要发真心。

在这个社会对於发心人产生障碍,而且是严重障碍,这种外缘非常之多,这就常讲:我以好心对人,人家不以好心回报我,我还要用好心对人吗?你们想想要不要?要,还是要用好心对人。为什么?好心后面有好报。别人用不善心对待我,他就没有好的果报,你冷静去观察,他不会有好的果报。那我们也跟他一样,他以不善的心对我,我也用不善心对他,那我们将来的果报也跟他一样,这就错了!我们对於事实真相清楚明白,不能跟他一样。

无论什么人,无论他用什么不好的心态对我,我们总是以真诚心对他,以清净平等心对他,以大慈悲心对他,久而久之,他会被感动,他会回头。这个总得要时间,不能说我今天对他好,他明天就回头了,没那么快!大多数的时候,总得要一、二年,他会感动;有一些烦恼非常深的,得要十年、二十年,他才回头。甚至於最深的,到什么时候回头?到临死的时候,「某人真不错!我这一生都对他不好」,到临死的时候觉悟了,不算迟。所以一定要以善心对人,长时间感化,那你就真的度了一个人。帮助一个人破迷开悟,帮助一个人离苦得乐,这是好事,这是诸佛菩萨所行之事,我们一定要善学,好好的来学习。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里头最重要的是一向专念。我们平常劝人「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话是古德讲的,古人教人都是这个教法,决定不可以同时学两样东西。为什么?同时学两样东西你就分心了,你的精神意志不能集中。现在我们知道学习,你看学校,一般学习都是同时学很多门,这都是从外国学来的。中国古时候不是这种教学法,都是教一门,这一门功课学完了,再能学第二门,绝对不是说同时学几门东西。这是东西方教学不相同的地方。哪一种有效?可以作实验,实验之后,我们才晓得,中国老祖宗的这个方法有效。譬如我们就以现在学校来说,小学生上学,这一个学期,我现在不知道他们有多少门功课。假设他有六门功课,这一个学期大概有二十多个星期,你把这六门功课分开来教,一门一门的教,一门功课大概是两个星期到三个星期,这两个星期、三个星期教一门,这一门教完之后,再教第二门,效果跟每一天学那么多的效果不一样,非常明显!因为他这两个星期、三个星期时间,他头脑里头只有一样东西,他不想第二样东西,他的精神意志完全集中。你看一个学期的课程,同样教完,但这两个学生的学习的心得不一样。这教学方式不相同!

我们学佛修道,我们的课程比学校的要少得太多,要把精神、时间集中,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外面诱惑的力量非常强大,我们稍稍松懈,就会受外境的影响,你很难成就。而且一门深入,契入进去之后,你一定会生法喜,所谓是法喜充满!生法喜,你学习这门东西欲罢不能,不要人督促,你读经读出味道出来,什么味道?悟处,遍遍有悟处,天天有悟处,你怎么会不欢喜?读书读到厌倦,那就是你毫无心得,也就是说你没有悟处。你有悟处,一定生欢喜心;没有悟处,念得就枯燥无味,不想念了。

你看中国儒家,我们讲世间法,世间法的教学也是著重一门深入。儒家教学的纲领,在《三字经》上就有,《三字经》上讲「教之道,贵以专」。教之道贵以专,学之道当然也是贵以专,教、学是一桩事情,都是讲专精,你才能够有收获。在此地,你们有一些同学听过蔡礼旭居士讲的《弟子规》,你们听了都生欢喜心。我是听他的录相带,在香港讲的,一共讲了四十个小时,我听了十遍。从头到尾听十遍,一遍四十个小时,十遍就是四百个小时。为什么听这么多遍?我要带著同学一起听,我不在那里听,他们就不专心,我陪著他们一起听。

蔡居士为我们修学的同学们现身说法,他学这一门功课才两年,不长!能够讲到这样的成绩,没有别的,他就抓住这句话「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就是懂得贵以专。他用一年的时间学习,怎么学习?每一句他都落实在生活上,都做到,你要不落实、不做到,没有用处,真正做到!一年的时间在讲台上练讲,他讲得那么感动人,是什么?他做到了,他讲的是他的心得报告。《弟子规》不长,全文一千零八十个字,三个字一句,三百六十句。我们看看现在一般人学习,为什么不能成功?太杂了、太乱了,没有认真把它落实,关键就在此地。他也是个普通人,不是上上根人,中下根性,就是抓住了方法,古人讲这个方法,他非常认真,不敢疏忽,所以两年时间就有成就。可见得学东西不难!你要是抓不住纲领,不懂方法,那就非常困难,学得很辛苦,拿不出成绩出来。这是示现一个很好的榜样,你们看样子,愿不愿意学成功?我看到这个样子很欢喜,我帮助他,我来做护法,给他作增上缘。

他在中国讲了十几场,时间短的五天,一天讲六个小时,讲三十个小时,五天;长的讲十天,一天四个小时,十天讲四十个小时,讲了十几场,愈讲愈熟,解行相应,愈讲愈欢喜。我跟他讲,我说:你发大心,一生就讲这一门课,不要讲第二门,到全世界去讲。所以在中国讲的时候,我听了很不错,我立刻就通知在新加坡这边的赖居士,请他到这边来讲了三天。马来西亚,我们的净宗学会邀请他讲了三场,有三个地方;印尼也讲了三场,三个地方,每个地方大概是好几天的时间。

这里讲完之后,我就邀请他到澳洲,澳洲在我们净宗学院讲了八天,一天五个小时,八天四十个小时;再让他到墨尔本去讲了两天,十个小时,一天五个小时;雪梨讲三天,十五个小时;布里斯本讲一天,到国外去巡回讲演;今年下半年到南北美洲四个国家已经安排九场。在欧美,这十天的时间太长了,他们没有这样的长假来听,所以我们的时间是有三天到五天,这在外国。全世界去讲,不断的去讲。不在外面讲,那就在家里面培训讲《弟子规》的人才,这也迫切需要。

只有《弟子规》才能够把世出世间法根基扎稳,这扎根的教育。两门功课,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提倡这两门功课?尤其是《弟子规》,这《弟子规》不是佛教。我说:你看错了,《弟子规》是佛教的根。我们净宗修学,不仅是净宗,只要是佛法,无论是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都是建立在「净业三福」的基础上。佛说得很好,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菩萨修行证到如来果位,都是依这个为基础,那你说净业三福多重要!

净业三福第一条四句话,「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我问你怎么样孝养父母?怎样奉事师长?几个人能说得上来?几个人知道怎么做?诸位要晓得,「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就是《弟子规》,那它怎么不是佛法?当然是佛法。弟子是学生,你看看,我们自己称三宝弟子,做弟子的规矩你都不懂,你这个三宝弟子不是真的,愧对三宝弟子,做弟子有规矩!所以它落实了净业三福第一条前面两句。《十善业道》落实第一福后面两句「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所以这两门功课是我们无论是学世法还是佛法,根本、基础在这个地方。你不在这个地方扎根,无论你怎么样精进,你怎么样努力,到最后你是落空。这是至少我学佛五十年,我看得很清楚,凡是有成就的都在这上扎了根;没有这个根基,没有一个有成就。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

尤其是出家同修代表正法久住,我们要表现不好,果报不可思议!所以出家不是一桩容易事情。还有想发心出家的,更应当从这上把基础打好,基础打好之后,你才出家。出家不要求师父,你要求一个师父,我跟你出家,他不答应,你心里多难过!我当年亲近章嘉大师,我向他老人家请教,那时候我才二十六岁,许许多多的行业,走哪个行业比较妥当?章嘉大师劝我出家,他说你走这个路子妥当。又告诉我:出家,你不要去找寺庙,不要去找这些法师,求这些法师给你剃度。我说:那怎么出家法?他就告诉我:你要去找法师,那法师不答应,你会不会难过?我说:会!那怎么办?他教我求佛,这个法子好!我真的是求佛,我听他老人家的话。

那个机缘成熟了,我自己有预感,预感我出家的因缘差不多成熟了,我还向很多朋友说,大概六个月。结果没想到一个月就成熟,到第二个月就有法师来请我出家。他来找我,不是我找他,而且在差不多一个半月的样子,他来找过九次,我看他很诚恳,我就答应了。所以那个时候李老师,我在李老师会下求学,李老师觉得奇怪,他说:怎么人家叫你,你就去了?我说:老师,他来了九次。我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去,他来找了我九次,很诚恳!这是章嘉大师教的,有感应!

出家之后,当然就受戒是一桩大事情,我出家之后,两年才受戒。为什么?等缘分,也要等人来找我,很多地方开戒,我不去报名,我不参加,我要等人来找我。等了两年,果然有人来找我,请我去受戒。人家来找我就是缘统统具足,自己一点不操心;我们找人很困难,处处看人脸色,那不容易!我今天把这个方法传授给你们,我老师教的,你们要想出家,求佛、求感应,决定正确。否则的话,哪个道场适合自己,哪个道场不适合自己,很难选择。所以一切求感应不求人,这是你真的要相信佛菩萨、要相信感应。

老师教我,你选定这个法门之后,一生奉献给佛法,奉献给众生,他说你的一生佛菩萨照顾你,你什么都不要操心,这个日子好过!我相信老师,对老师一丝毫疑惑都没有,依教奉行,所以这一生当中有善缘有恶缘,有顺境有逆境。善缘恶缘、顺境逆境都是佛菩萨安排的,所以我都很欢喜接受。别人受不了的,我很欢喜接受,为什么?佛菩萨替我安排的,安排一定有好处,安排的逆缘恶缘,消我业障,业障消除了就会向上提升。所以有些跟我时间长一点的同学,他们看出来了,他说我每遭遇一次严重的打击,一定是大幅度的福慧都提升,不但智慧提升,福报也提升。一点都不错,每次都是这样,我遇到好几次大的困难,真的是如此。所以我没有怨天尤人,没有一丝毫恚心,我知道佛菩萨的安排比什么都妥善,一切随顺佛菩萨安排,随顺佛菩萨教诲。为什么?诸佛菩萨都是从性德里头流露出来的,随顺佛菩萨随顺自己的性德,不随顺烦恼,不随顺习气,这就对了。所以这里头有理有事,理事圆融。

最重要「一向」,向是方向,我这一生有一个方向,这一个方向就是求生极乐世界,就这一个方向。求生极乐世界,要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哪里?这部《无量寿经》就是阿弥陀佛。你每一天读诵,每一天学习,没有离开阿弥陀佛。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无论我们处什么样的环境,都不离开阿弥陀佛,这就对了,这叫真正学佛。要把经典里面一些道理、理论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把这里面的教训变成我们的生活行为,使自己跟经完全相应,经典跟自己的思想见解言行融会成一体,叫契入弥陀境界。你能够契入弥陀境界,不必完全,能够契入几分,能够契入少分,往生就有把握。如果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经上讲的相违背,那你天天念诵也没用处,你不能往生。

所以经教不是念的,经教是教你要行的。你看看古大德给这个经判教(作注解),部部经都离不开信解行证,行重要!你首先是建立信心,你要理解,有信解之后,要把它落实到生活。证是什么意思?证就是我们从日常生活当中证明佛经上所讲正确的,这就是证。经是我们的生活,经是我们的生命,我们跟它确确实实是一不是二,是一体,完全交融,我们的身心融化在《大乘无量寿》,《大乘无量寿》就是我们自己的身心,这里头就有乐趣了,这不亦悦乎。你要是不能够契入,你哪来的乐趣?这个乐是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之乐,我们也尝到了。你不契入,你尝不到,这个东西不是别人传给你的,这是要你自己行证,你才能得到。

诸佛菩萨对我们的帮助止於信解,他帮助我们信,帮助我们明了,那是解;至於行证,他帮不上忙,一定要靠自己,所以自己要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我们的思想是意的行为,我们的言语,口的行为,我们的造作是身的行为,所以叫身口意三业。我们的三业行为跟经上讲的不相应,你要承认,我错了,不是经错了。现在很多人奇怪的思想,我对的,经错了。佛三千年前讲的,那三千年前的社会跟现在不一样,他讲错了,我现在没错,那就麻烦大!

佛菩萨所讲永远正确的,为什么?他从心性流出,心性流出来的言语文字超时间、超空间,决不受时空范围,所以称之为经。不像现在世间人写的文章,报纸杂志里头的文章,只看一遍就可以丢垃圾桶,没有看第二遍的必要。这个经不行,经永恒不变,经是我们自性的流露。所以我们现在自性迷了,迷而不觉,现在要靠诸佛如来,他们从自性里面东西流露出来,引发我们的自性。我们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靠他来引发,这就对了。所以对他要有信心,不能有丝毫怀疑。

如果有疑惑,不要去想它,不要去分别,不要去研究,愈研究就愈错,这个道理要懂!为什么愈研究愈错?佛讲经是从离妄想分别执著心里面说出来的,我们今天用妄想分别执著心来学它,你怎么能理解?这方法不一样!要怎样才能够真正了解经义?我们也要离妄想分别执著,你就真懂了。我们离一分懂一分,离两分就懂两分。你看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教导我们学习的心态,「离言说相」,教我们听经、看经离言说相;看经离文字相,「离名字相」,名词术语不要执著;「离心缘相」,心缘相,我们绝对不要去想它,你愈想愈错。因为你那个心是分别心、执著心,你会把经典都想歪了;什么都不想,你都老实念佛,会开悟,豁然大悟,明白了,那是真的,那就契入。所以心愈清净,你悟得就愈深,悟的面就愈广,天天有悟处!所以就非常快乐。这个乐绝对不是世间那些娱乐能够相比的,真正有乐趣。

古人求孔颜之乐,孔子、颜回,如来跟法身菩萨之乐比孔子、颜回还要高深,总不出自性。孔颜契入不深,佛菩萨契入深,这个道理要懂,然后你对它才会产生信心。信心,这求解,解不能用妄想,要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古人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有道理,千遍读下去,心定了,用读经的方法修定、修禅定,定能开慧;一千遍念下去之后,这个定的慧发出来了;慧发出来,这个经的意思统统明了了,愿解如来真实义。

所以这个「一向」非常重要,首先要立志,我这一生当中,我有一个目标,有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这是求净土。求净土,净土是从哪里来的?是从清净心变出来的。所以你要晓得,求净土就是求清净心,心净则佛土净,你要懂这个道理。你心不清净,希求往生净土,求不到的,那个错了。所以经论不能不多读,你才了解这个道理,把重要的纲领原则掌握到。到自己稍稍涉入,智慧开了,涉入一分,你就能讲得一分,涉入两分你就能讲得两分。要不要出来讲?要!有人说:我自己学的还没学成,我怎么可以出去讲?等到你学成之后,这个世界已经末日来了,你来不及了。所以现在我们懂一句就讲一句,没讲错;懂两句就讲两句,这是什么?这是弥陀的悲愿,四十八愿,愿愿都是为利益众生,我们自己要到极乐世界去,希望多带几个人去,愈多愈好,自行化他。讲经开智慧,你不讲不开智慧,闭塞的。你愈是讲得多,那智慧就愈开得大,愈开得广。凡是学讲经的人都有这个经验,经本打开,字字句句无量义!

所以诸位同学,这里还有一个秘诀,我没有保留,都贡献给诸位。讲经,这个经要不要预备?要预备。为什么要预备?恭敬,对佛的恭敬,对听众的恭敬,要预备。上了台,你预备那个东西有没有用处?跟诸位说,没用。怎么没有用?就好像大夫看病一样,预备之前研究这些处方,你总不能去看病,先把处方写好了拿去看病。那个病没有看好,怪你没有照我药方害病,哪有这种道理!所以预备是要预备,上台之后可能完全用不上。上台是什么?上台是诊断处方,这个你没法子预备的。所以上台,你看看这些听众,看看他的眼睛,看看他的神情,看看他的表态,就知道他有些什么毛病,那我怎样去帮助他,活的不是死的。所以不能不准备,但是准备的未必会有用处,这一定要知道。

平常我们准备,我们读书充实自己的知识,知识的面愈广愈深愈好,你在临场,你应付才能灵活;你读的东西少,你应付就有困难。所以这个学不是为自己是为大众,广学多闻是为别人;对自己,一门深入。一门深入跟广学多闻有没有冲突?跟诸位说,没有冲突,这你一定要懂得。可是在初学,初学的时候,古人是定了五年,五年不可以广学多闻,一定是一门深入,五年之后才广学多闻,你的基础打下去了,五年不能少!现在的人他不肯,他一开始学就广学多闻,所以自己没有根基,所学的都是一些皮毛、常识,不生智慧,不但不生智慧,把智慧障碍了、堵死了。这就是没有人教导他,这是不善学。善学的人一定先要把戒定慧三学的基础扎稳,佛法里面讲根本智,广学多闻是后得智。学习是有次序的,五年之后,你这个一门深入跟广学多闻可以并重,一门深入是增长自己的戒定慧,广学多闻是应付一些群众。

现在修学的机会是愈来愈困难,愈来愈难得,好在现在科学技术发达帮了忙,问题就是你要会利用。蔡礼旭居士学佛,接触我的时间很少。他说曾经在现场听我讲经,现场人很多,我不认识他,他也没有来找过我。大多数的时间他在电视上学,我们的华藏电视开播三年了,网际网路好像有七年了,他在网路、在电视里面学习。由此可知,学习不一定要到讲堂,远程教学产生很大的效果,反而常常跟在我身边的人学不到东西。这也难怪,跟在身边认为机会很多,今天没学到还有明天,明天还有后天,今年不行还有明年,一直到老死了,那好了,只有下一辈子;这一辈子完了,就下一辈子!所以很难。不在身边,就感觉得这个机缘非常难得,学习的心情不相同。所以往往不在身边的人学得好、学得真有成就。对我们这些讲经的人也是一个很好的鼓励,现场没有人学,我们网际网路播出去之后,有很多人在很认真的学习,这给我们很大的鼓励,我们也觉得真正有人在干,所以我们还是要全心全力来协助他。

在这个地方,居士林建的这个讲堂,这是一个大型的视听讲堂。通常我讲经是一个小的摄影棚,这个摄影棚里面只有我一个人,面对著是录相机。所以我常常讲,我讲经没有听众,我教学没有学生,全都在网路、在电视上。这个环境非常清净,我也习惯这种生活,这个生活对我来讲有十几、二十年了。所以我们储存的录相带数量相当可观,我们的卫星电视二十四小时不停的播放,居然播放了三年,还陆续在播放,这是很不容易的一桩事情。现在我是让蔡礼旭居士这四十个小时的,还有八个小时的《弟子规》,把字幕打上去之后,我们也在电视上播放。

现在我们是非常盼望联合国跟我们的合作,这个合作最快也得要一年,我们虽然提供电视的时间,一天给他十个小时,他们现在没有东西拿出来放。所以现在要找好的老师,要先在摄影棚里面去录相,录相还要经过审查,然后才可以拿出来播放。我们的教学有方向目标,化解冲突,促进社会安定、世界和平。用什么方法?就是我讲的这两部经《弟子规》跟《十善业道》,确确实实能做到,不要高谈阔论。这些儒家四书、五经、十三经,没用!讲得天花乱坠,不切实际。

大经大论我们讲了五十四年,对化解冲突、对於安定和平有没有帮助?没有帮助。为什么原因?太高了。现在社会所需要的是生活教育,是基础,所以教学一样的,一定要从幼稚园教起。我们讲的这些经论都是大学课程,大学课程对幼稚园小朋友讲没有用处,收不到效果。这在佛法讲契机,契机契理才能得受用。这些大经契少数人的机,不是社会普遍机;社会普遍的根机一定是《弟子规》跟《十善业道经》,这我们不能不知道。所以我们自己的方向要确定,也要知道诸佛如来教化众生的方向,我们怎样来配合,帮助诸佛如来教化众生,尽心尽力就是圆满功德,这叫一心专念。

在本宗,净土宗,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这一句从「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是三辈往生里头最重要的一句话,这是全经修学的总纲领,我们一定要遵守。念佛很普遍!现在在中国国内念佛堂也非常普遍。国内有个同学打电话给我,好像是上个星期,告诉我大概是宗教局有一个文件分发到地方,肯定念佛是正法,各地方建念佛堂,由地方政府批准就可以,不用上报了,告诉我有这么一个消息,这好消息。这是这些年来,修净土、念佛同修一定是表现得很好,国家终於给你肯定,好事情。希望以后能有更好的表现,我相信国家会护法、会护持

《无量寿经》,我们晓得在史书上记载,在中国,从汉朝到南宋总共有十二次的翻译。换句话说,这部经有十二种不同的版本。可是在古时候没有印刷术,书都是抄写,分量不多,尤其是遇到战乱,所以这个本子丧失,再找不到了,目录上有,找不到书。现在在《大藏经》里面,保存下来的有五种。五种,这个会集就很有必要,便利我们后人修学。我们看五种本子很麻烦,也不容易找到。第一个会集的是王龙舒,龙舒居士,宋朝时候人。他的会集本叫《大阿弥陀经》,这《藏经》里都收的有。王居士是学者,也是一位佛学家,他一生当中只看到四种本子,现在留的五种本子里面,《大宝积经》里面的一会,王龙舒居士没有看到,所以这个会集就不圆满。

到清朝咸丰年间,魏默深居士作第二次的会集,这个会集,五种本子都看到了,当然比龙舒居士的本子要好;可是依旧有美中不足,取舍欠妥当,而且里面有些文字,魏居士把它改了。这是祖师大德们最反对的,如果任意来改经,每个人将来都要改经,经流传到后代就面目全非,所以决定不能开这个例子。纵然觉得经典文字不妥当,你可以注在旁边,这个字应该怎么样说法,留给人做参考,可不能改动经文,这个连印光法师都有批评。所以我们这最后一次,这民国初年夏莲居居士第三次的会集,这个会集本非常完美。我们把三种会集本对照一下来看,诸位就了解,所以我们遵守这个本子,这个本子是李老师交给我的。

我为了取信於大众,把五种原译本、三种会集本,把它合起来印成一本《净土五经读本》,我们这边图书馆有,让大家把原译本跟三种会集本都能看到,然后都好,你喜欢哪个本子,你就选哪个本子,依教奉行,统统能成就。不必批评这个本子有瑕疵,那个本子有问题,用不著批评。你这一批评,你的心就不清净,心净则佛土净,你的心就不清净了,所以一批评就不能往生了,这个要知道。要知道众生根性不相同,爱好不一样,我喜欢这个本子,他喜欢那个本子,都好,都值得赞叹,不必要牵强你一定要学我的本子,不可以。如果要是真的牵强,释迦牟尼佛一生何必说这么多经?说这么多经就是应付不同根机,这是佛的大慈大悲,应机说法。我们都要懂得这些意思,然后你才能够随顺众生。

我跟许多宗教往来,跟他们往来,这里面都是很多很虔诚的宗教徒。我说:大家承不承认宇宙之间只有一个真神?他们都承认,宇宙之间只有一个真神,那个真神是我们宗教的真神,这个真神是宇宙的造物主,这大家共同承认的。我说:好,你们说造物主,譬如说基督教的,他说是他们的上帝;《古兰经》,伊斯兰教里面说他们的安拉,安拉就是上帝;我们中国人讲的是盘古开天地。我说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还是他们大家合作共同来造的?因为宇宙只有一个,到底是哪个造的?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大家就认真去思惟。我就告诉他们:没错,是一个真神,一个真神造的。但是这一个真神在不同的族群,因为从前交通不方便,资讯不发达,所以这个真神能够变化、能分身,你们相不相信?相信。我说相信就好了,这个真神在基督教就变成耶稣,在佛教就变成释迦牟尼,在伊斯兰教就变成穆罕默德,一个人。你要批评这个人,你就批评真神,这大家就摆平了。

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共同的信仰,然后知道是一家人!我说不同的宗教,我们同一个祖先、同一个真神,我说我们的关系,那不是堂兄弟就是表兄弟,总是一家人!全世界宗教是一家人。他们都能够赞同我的说法,我走了许多国家地区,跟宗教这些人士接触,还没有反对的,这个出乎我意料之外,我想总会有反对的,没有遇到反对的,都能承认。在日本,中村康隆老和尚他今年一百零一了,去年一百岁,去年我跟他见面。第一次跟他见面,我跟他谈了这个问题,很难得,老和尚说:全世界宗教的创始人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统统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他那些徒弟告诉我,他说老和尚一生没有说过这个话,今天对你说出这个话,我们感觉得很惊讶。所以我们的想法、看法是相同的,整个宇宙是一体。

人与人之间,人与一切众生之间,在大乘教里说「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这佛在经上常讲。你了解事实真相,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自然就流露,自然你就会关怀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有苦难,你一定是全心全力去帮助他。那个救苦救难,苦难的根本要知道,苦从哪里来?迷来的,你对於事实真相不了解,苦从这里生!乐从哪里来?乐从明了,事实真相都明白,你就离苦了。由此可知,离苦得乐一定要破迷开悟,破迷开悟一定要好好的教导,然后你才了解宗教的性质是什么。

宗教的性质,用现在的话来说,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我在学佛之初,是我刚刚出家的时候,向中国佛教会提出来,我提出正名,儒家讲的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我们先要做正名的工作。佛教是什么?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对九法界至善圆满的教育。我最早提出来的。让社会大众真正认识佛教是什么,至善圆满的教育。现在我们跟许许多多宗教交往,我们用一句话建立共识:所有宗教都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这现在大家都能接受。

凡是相信宗教的,都会相信经典里面所说的,包括佛教经典都不例外,说什么?说我们都是有罪业,生死凡夫。这是确实的,宗教里面都讲轮回,都讲人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过去生中无量劫来,我们造的业有善有恶,总是恶多善少,从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所以流转在六道。恶业多,所感的果报三恶道,善业感三善道。佛在经上的比喻很好,在三恶道的时间长,在三善道的时间短,所以佛把三恶道比喻我们六道众生的老家,三善道是你出来观光旅游,时间很短!没有多久你又要回老家去了。这个比喻比喻得很好。

所以真正觉悟之后,我们怎样脱离生死轮回,这才是真正聪明人。了解事实真相,才知道脱离生死轮回的重要性。只有自己能脱离,才能帮助在轮回当中苦难众生,这些苦难众生与我们生生世世都有缘分,有缘,你就有机会帮助他,所谓是「佛不度无缘之人」。那我们首先要度自己,度自己,菩提心,一向专念,这是根本,真的是大根大本,我们不在这上面下功夫,那就错了。我们想出离没有能力出离,所以一定要发心。

心发不出来,你就多念大乘经,用大乘经薰习自己,渐渐要持戒,这是根本。所以《弟子规》是最根本的东西,要认真学。学的时候,我们无论在什么地方有规有矩,你的心才定,心定了就开智慧,那经你就会念懂,你就明白了。明白之后,你会修行,就是把错误的行为把它修正过来。修行是修正错误的行为。我们的思想,错误的思想修正过来,错误的见解修正过来,错误的言语、错误的种种行为都要把它修正。

《弟子规》是帮助修行最好的方法,我们从这里下手。然后进一步再依戒律,以戒律为标准。开头用《弟子规》,不用《弟子规》,你用戒律你做不到。做不到之后,人往往就把戒律丢掉,不要了,只学经不学戒,那就错了。就好像经是定学,我只修定,我不持戒,不持戒你怎么会得定?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我们今天这个戒不能成就,就是因为没有《弟子规》的基础,《弟子规》是根本戒律,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学。《弟子规》等於说幼稚园的课程,我们现在一下就要学中学、学大学,这个东西不理会,怎么念也不能毕业。如果是那么简单的话,小朋友六、七岁就念研究所多好?几年之后,他能不能拿到博士学位?他念六十年也拿不到。凡事都有程序、都有次第,不能够躐等,这不可以不知道。

人与人相处,烦恼习气很重,总有傲慢,殊不知傲慢是大烦恼。贪痴底下就是慢,你就晓得这个东西多严重。人,无论是世法是佛法,为什么学不好?就是这个东西障碍了,傲慢。孔夫子说得好,他说假设这个人他的才华像周公一样,周公,圣人,是孔老夫子一生最佩服的人,也常常赞叹的人。说假设有个人像周公一样,有这样的才华,可是他有个毛病,什么毛病?骄傲,「使骄且吝」,吝是吝啬,他傲慢,他吝啬,夫子说「其余则不足观也」。那不必谈了,这个人是假的不是真的。那周公有没有傲慢?周公有没有吝啬?没有。佛法是要超越生死轮回,所以这个慢烦恼要断。儒家没有讲超越六道,所以他对傲慢没有说断,但是他也提出严重警告,在《礼记》里面「傲不可长」。傲慢是人都有,与生俱生的烦恼,不是学来的,你生生世世带来的,叫俱生烦恼,只要是众生都有这个傲慢的习气。傲慢希望能把它伏下来,不可以增长。儒家教育「欲不可纵,傲不可长」。

读书、修道,真正成绩在哪里看?在心平气和。古人讲的「学问深时意气平」。你修行有功夫,一定对人很和气,我们一般人讲没有火气。火气很大,常常容易发脾气,那个人没有道心,那个人没有修行,那个人也没有学问,这一定要懂得。学问跟学识是两回事情,学问里头有道德,学识里头不一定有道德。他学的东西很多,他不一定有道德,但是学问里头有道德。所以真正做学问的人心平气和,修道、学佛那就更不必说了。你看佛在经上常讲「一念心起,百万障门开」,所以你发脾气,你对人发脾气,对方伤害少,我常常讲,顶多你伤害他三分,对自己的伤害七分。你们都没有算这个帐,算这个帐,这划不来,我们的损失太大!我们损失七分,他才损失三分。你真正想通了,明白事实真相了,你就不会发脾气了。

所以培养,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人对事一片和气,肯定人性本善,这是非常非常重要;肯定人人都有佛性,我们要以这个心态对一切众生。他都有佛性,他都是本善,他今天所作一切不善是一时迷惑。所以我们一定要从自己本身修起,这比什么都重要。从本身修起,第一个受影响的家庭,你一家和睦。现在的家庭问题非常严重,夫妻不和,离婚率那么高,他不知道离婚的厉害。离婚,我看多数都堕地狱,罪很重!不是两个人的事情,你破坏了整个社会的和谐,你破坏了世界的安全,你这个罪有多重,你有没有想到?两个人不和就可以分开,后果不堪设想。如果你再有小孩,小孩变成单亲,没有圆满的双亲之爱,他将来养成一个很不好的习性,在这个社会上容易做下犯罪的事情、伤害社会的事情,你要不要负责任?你才晓得这个问题严重。

家庭就像我们一个人身体上的细胞一样,我们一个人好比是世界,好比是这个社会、是这个国家,家庭是社会组织里的基本组织,这个细胞要是坏了,坏得太多,生命安全就受到威胁。你就晓得社会的安全受到威胁,国家的安全、世界和平受到威胁,谁做的?你们两个一分离就造成这么重大的伤害,这几个人知道?夫妻怎么不和?为什么会不和?那你为什么会结婚?所以你要想那个因,结婚之前彼此都看到双方都是美到极了,一点缺陷都没有。结婚之后,天天看对方的毛病,愈看愈不顺眼,麻烦就来了,都是从一念妄想生的。如果你是永远保持看对方的优点,不看对方的缺点,夫妻好合,家和万事兴。你要说是对方一点优点没有,那你应该认命,你为什么嫁给他?双方都认命,认命就好了,这个事情也能摆平,这叫齐家;家齐而后国治,这社会安定、世界和平。

我们今天看全世界,全世界的人都讲人权,人权会把人类带向末日。这都是外国人想出的花样,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听到说人权,中国人讲道德、讲伦理,才有真正幸福美满。外国人天天喊人权,每一个人都没有安全感,每一个人都不晓得自己活在这个世间是为什么?人权是一句空话。佛告诉我们,人活在世间是为什么?叫「人生酬业」,你过去造的善因,你来享福的;你过去做的恶业,你来受罪的。这佛讲的,佛说得清楚、说得透彻!

我们今天学习这一句经文,要真的把它搞清楚、搞明白,我们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真的生出来了,你的家庭怎么会不和睦?你这个家庭怎么会不兴旺?尤其伦理的教育,伦理教育是从家庭讲起的,从夫妇讲起的。「夫妇有别」,别是分别,这夫妇两个人成了一个家庭,中国古时候家庭,上有父母,有兄弟,有子女,大家庭制度,不是像现在小家庭,大家庭。你进入这个家庭,成为家庭里面的一分子,你要懂得怎么样去做人。

家庭里面两桩大事情:第一桩大事情是维持家庭的生活,第二桩大事情是教育底下一代,两桩大事!你底下没有好的后代,你的家庭幸福从哪来?你家庭兴旺从哪来?一定要好的后代。所以夫妇有别,任务有别。在古时候,男子出去谋生,维持家庭生计,妇女在家庭里面教育子女,后代全靠这个做太太的,一家有没有前途全靠她。你们要去念《印光大师文钞》,你看印祖在《文钞》里讲多少次,家庭妇女之权第一大,社会的安危,国家的兴亡,操在谁的手上?操在家庭妇女手上,现在人哪里懂得?你家的好儿女,代代出贤人,这个社会上才会有圣人出现!

圣人从哪里来?你教出来的。怎么个教法?统统都是《弟子规》。所以父母要学《弟子规》,统统做到了,给儿女做榜样。小孩一出生,眼睛才张开,他会看,他会听,他就在学习,大人什么样子,他统统看到了,统统听到了,所以教育从这开始。到六七岁的时候,根深蒂固,他很懂事,这时再送到学校给老师教。所以最重要的基础教育是父母教的,不是别人教的。这是夫妇有别,差别就在此地,他有不同的任务。今天没人懂得,所以家不家、国不国,天下大乱。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乘无量寿经(第一七五集)2005/4/9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档名:02-034-0175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掀开经本《科会》第四十九面三辈往生,上辈这一段: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经文字字句句含无量义。这一小段我们讲了好几天,还有许多同学来问我,我们修净土早晚课应该怎么定法?其实经上讲得这么清楚,你看看修净业的人,这两句话非常重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佛门里面的早晚课诵,诸位要知道,那不是佛定的,那是历代祖师大德为当时、当地道场同修的需要而制定的,所以每个道场并不完全相同。能不能成就?只要符合这个原则决定成就,那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没有不成就的。因此,我们一定要记住,佛常给我们讲,佛没有定法可说,佛总是应机说法,你是什么样的根性,你喜欢什么,他就给你说什么,成功失败就是「一向专念」,这个才重要。

我遇到很多同学,在国内、在国外,那个「一向」他没有,今天听这个人说哪一种念佛方法好,他心就动了,明天听那个人说又一个方法,於是始终在怀疑,学了几十年,这个心还不一定,你念一辈子都不能成就。佛在经上给我们讲得好,一向,我就一个方法念,什么方法?念得我自己欢喜,念得我自己心清净,这个方法对我就适合,契我的机。契我的机,不一定契你的机,这个一定要懂。就好像我们吃东西一样,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不能说我说这个好吃,你吃未必好吃。譬如中国四川人喜欢吃辣的,愈辣愈好吃,我们不行,受不了!所以各人口味不一样,各人根性不相同。

我们所修的法门要知道一个原则,这原则是念得我心会清净。我用这个法门修学确确实实烦恼轻、智慧长,它对我就有用处、有好处,不必轻易羡慕别人,跟著别人学,那就坏了。不仅仅是看到其他宗派生起羡慕的心,念佛人遇到参禅的,他就想去参禅去;遇到学密的,他又去念咒了,这怎么会成就?即使是净宗,每个道场修行方法也不尽相同。念佛堂有人喜欢念得慢,我从前初学佛的时候跟忏云法师,忏云法师念佛就念得很慢,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要念一、二分钟,很慢。他动作都慢,拜佛也慢,我们已经拜了五、六拜,他一拜还没拜完。但是他很好、很开明,我们早晚课都在一起做,早晚课很简单,念一部《弥陀经》,三遍往生咒,佛号念得不多,大概一串念珠一百零八声,再就做一个回向就完了。早晚课的时间很短,但是课诵完之后,他老人家教我们拜佛,拜三百拜;所以早晨拜三百拜,中午规定拜二百拜,晚上也拜三百拜,一天拜八百拜,很有受用。

那时我刚刚学佛,拜佛消业障,拜佛对身体也好,也是很好的运动,真收到效果,我在山上住了五个半月,拜了十几万拜。他也跟我们一起拜,我们拜三百拜,他大概一百拜都拜不到,他的动作很慢,各人拜各人的。我们这里面拜得最快的,达宗法师,现在我不知道在不在,他是每天拜一千二百拜,非常好。所以是法师也很开明,就是课诵的时间短,一起做,做完之后各人做各人的;诵经也是各人念各人的,不出声。那时住茅蓬,茅蓬只有五个人。真的是环境非常清净,现在想想,像这样的道场就很不容易再遇到了。

凡事都是缘分,缘殊胜,自己一定要认识,一定要把它抓住,真正用功。真用功,真正是一向专念,佛菩萨加持,这是一定的道理,决定有感应。如果说没有感应,我们自己心不够真诚,至诚感通,真诚到极处决定有感应,这是我们决定不可以怀疑。我学佛,这是年轻的时候三个老师,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章嘉大师教我「看破,放下」,李老师教我「至诚感通」,那时候跟他学讲经。

讲经不是容易事情,这是我们有发心学讲经的同学你要注意,要特别留意。经是出世间法,出世法跟世法是相通的,从事相上讲没有差别,世出世间这差别在用心。如果你还夹杂著妄想分别执著,那就叫世间法,念佛也是世间法,讲经还是世间法,不是出世间法。如果你能够离妄想分别执著,幼稚园那个课本,「小猫叫,小狗跳」都是出世间法。世出世间法在心不在法,这事相里头没有世出世间,在用心。换句话说,你是轮回心,你所造的全是轮回业。如果你是菩提心一向专念,你所造的一切都是净业,与西方净土相应,心净一切都清净。这个道理,我们在《华严经》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你就明白了,这是给我们做出最好的示现。

早年方东美先生给我介绍他老人家一生最欢喜的《华严经》,他说《华严经》,他是学哲学的,《华严经》是全世界最好的哲学概论,这里面有理论、有方法,后面还带表演,五十三参做出来给你看,世间的教科书哪有这么样完美的,做出来给你看。我们读了之后才恍然大悟,世出世间是在心。所以你要会用心,大乘教里常说:哪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是!会用什么心?会用菩提心,一向专念,没有一法不是佛法。不会用心,你还有自私自利,你还有名闻利养,你还有贪痴慢,那祖师就问你:哪一法是佛法?三藏十二部都不是佛法,《华严》、《法华》都不是佛法。为什么?轮回心。要知道你还有自私自利、还有是非人我、还有名闻利养,这是轮回心,六道轮回从这个地方生的。

出家,前面讲过了,讲得很清楚,四种出家。出是什么?放下。形式的家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烦恼是家,六道轮回是家,三界就是六道,六道轮回是家;生死是家,你还有生死。所以大乘教里面教我们出家,如何超越烦恼,出烦恼,如何出离三界六道,如何出离生死。三界六道里头两种生死:一种叫分段生死,一种叫变易生死,我们这两种都有。分段生死,就是我们寿命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大家好懂;变易生死,变是变化,易是改变,我们一年衰老一年,这就是变易。如果给你细说,我们人是一天比一天老,不是一年一年,一天比一天老,一天跟一天就不一样;佛再给你讲,那是刹那刹那不一样,一小时跟一小时不一样,一分钟跟一分钟不一样,一秒钟跟一秒钟不一样,变易生死,一定要觉悟!这是决定留不住的。我们要提高警觉,要抓住宝贵的时间认真学习,希望在这一生当中能够超越,了生死出三界。

确确实实在十法界里面,我们超越轮回、超越六道,生到四圣法界,四圣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佛。这个佛是十法界里面的佛,天台家说「相似即佛」,还不是真的,相似即佛。为什么?他分段生死没有了,他有变易生死。这个变易生死完全是善的,不是不善的,也就是说他的境界不断向上提升。四圣法界里面,见思烦恼断了,也就是佛法从纲领上来讲的,身见,身见是执著这个身是我,这个念头没有了。身见、边见、戒取见、见取见、邪见,这就是见解上五种错误,这个断掉了。思惑也有五种,五大类,贪欲、恚、愚痴、傲慢、对圣教的疑惑,这个也断了,贪痴慢疑也断了。这个人就出离三界,六道里面的业因就没有了。因断掉,果当然就没有了,六道轮回的果没有了。永嘉所说的「觉后空空无大千」,说「梦里明明有六趣」,就好比梦醒,六道轮回没有了,这现象没有了。

但是有四圣法界,有声闻、有缘觉、有菩萨、有佛,这些人在四圣法界里面断尘沙烦恼、断无明烦恼。尘沙要断尽,无明破一品就行了,破一品超越十法界,他就生到华藏去了。华藏世界,华严世界,这是一般所谓八万四千法门他们最后到什么地方往生?到华藏世界往生。极乐跟华藏没有差别,如果我用比喻来说,好比华藏是新加坡,这个城市是华藏,极乐世界在哪里?极乐世界在乌节路,最繁华的、最好的。所以极乐跟华藏是一不是二,这我们要知道。所以取极乐就生华藏。

我们不容易,在这一生当中得人身,遇到大乘又遇到净宗,这真是希有难逢,希望我们要珍惜。怎么去法?一定要心清净,心净则佛土净。怎样才能达到清净?古德常讲「放下万缘、放下身心世界」。这个话很多人听错,以为放下怎么样?我什么事都不要干,这就错了。放下不是在事上放下,事要做。如果说是你每天,你是一个家庭主妇,你放下了,好了,你也不烧饭,你也不管家,你家里面先生也不顾,儿女也不管,你统统放下了,这个佛教大概政府决定要取缔,为什么?人人都学佛,会亡国、会灭种,这还得了!哪有这个道理。释迦牟尼佛要是真的放下了,他就不要讲经说法,他每天讲经八个小时,很辛苦,没放下。佛出家给我们示现他在教学,讲经就是上课教学,每天八个小时,四十九年没有休息,也没有听说放假过。可见得他选这个行业,这敬业的精神值得我们佩服,我们要学习。

放下是什么?放下是心里头不执著,心清净。放下什么?放下名闻利养,放下是非人我。世间人工作,他求的是报酬;诸佛菩萨为一切众生服务是义务,义工,义务不求报酬,过最简单的生活。所以用现在的话来说,放下名闻利养,放下贪痴慢,这就对了。我常常讲十六个字,放下自私自利,起心动念为一切众生服务,要积极不是消极。所以这个放下,诸位一定要清楚,不是说什么事情都不做。我如果说是放下,一切都放下了,我何必到这里来讲经?你们都放下了,何必到这里来听经?我们都没有放下,事跟理一定要通达、要明了。

佛教是教育,是释迦牟尼佛的教育,我们简称为佛教。释迦牟尼佛的教育,教的是什么?教的是诸法实相,《般若经》上讲的,就是教我们要真正认识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实相就是真相。我们对宇宙人生,宇宙是我们生活环境,人生是我们本人,佛教我们不是别的,教我们要了解自己,要了解我们生活环境的真相,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解自己什么?了解自己就是明心见性,了解生活真相,我们的生活真相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时间三世,空间十方,十方三世无穷无量,无量无边的佛国土,无量无边的众生,都是我们的生活环境。佛说到最后,无量的时空、无量的世界、无量的众生跟我们自己是一体,所以佛家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我们跟一切众生同体,慈悲没有条件,叫大慈大悲,没有条件。儒家也讲,《弟子规》上不是大家都念过吗?「凡是人,皆须爱」,跟我们这个慈悲很接近。

学佛,修净土要真信切愿,真信切愿就是无上菩提心,这都是古大德讲的。因为有时候我们怀疑,看到那些老公公、老太婆念佛往生,这样的人生活非常贫穷,也不认识字,也没有念过书,什么经教都不会,居然他在念佛堂念了一年、二年,他坐著往生、站著往生。经上讲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一向专念,我们没有怀疑,大概他一向专念,发菩提心他没有,他跟本不懂得什么叫菩提心,他为什么会往生?这个事情很多!真的,益大师给我们说的话就对了,我们的疑惑就解除了。

真信,他对於净宗一丝毫疑惑都没有,非常恳切的一个愿望。你看恳切的愿望求生净土,这个世间世缘他真的放下了,为什么?在这个世间日子过得太辛苦了,贫穷下贱,太辛苦,一心一意只求生极乐世界,只求见阿弥陀佛。你们想想看,他这一个心与我们讲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相不相应?他虽然没有学过,统统具足。细心去观察,你问他什么叫菩提心,他不懂,他说不出来,可是细细去观察,他都做到了,但他并不知道那是菩提心,所以他跟佛相应,真的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他念佛没有妄想,为什么没有妄想?他对这个世间没有指望。甚至於这个世间人谁也不尊重他,谁都讨厌他,阿弥陀佛看中他,把他接去了,都是增上缘。如果这个地方有很多人看中他、欢喜他、尊重他,他就去不了,他对这个世间有留恋。所以我们看到真正往生的人,你细细观察,这一类的人不少,他的净土缘成熟了。所以深信切愿就是无上大菩提心,是益大师讲的,在《弥陀要解》里面说的。

我常常劝同学,这个话都非常重要,我也不晓得说了多少遍。我们的障碍,毛病习气太重,真正想学,真正想在这一生成就,我讲了三桩事情:第一个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控制的念头不能有,不可以有。控制的行为可以,譬如你是一个家长,你对你的儿女要管教,你不管教不行,他学坏,那个管教就是控制,心里头不能有。事上我要帮助他,我要成就他、要照顾他,这是责任;可是不能把这个放在心上,放在心上,错误。放在心上,你极乐世界去不了,心不清净,用清净心来帮助别人。支配的念头不能有,第三个占有的念头不能有。你对於一切人事物,你有控制的念头,你有支配的念头、有占有的念头,你怎么能往生?这个念头是轮回心的根。

纵然做一些善事,在佛门里面,像布施做了善事,也不要放在心上。我们新加坡有一个法师,谈禅法师,你们有没有人认识?这个法师很了不起,做了很多好事,没人知道。我大概是二十多年前在美国认识他,在旧金山,旧金山有一个大觉莲社,也常常请我去讲经。大觉莲社买这个道场的时候,那时候是美金七十万,谈禅法师捐了四十万,他们自己筹备三十万,把这个道场建起来。谈禅法师钱拿出去之后,只说一句话「各人因果各人负责」,以后再不问了,不闻不问,心清净。听说以后在中国福州有个西禅寺,西禅寺我听说他拿了两百多万美金把这个道场恢复,也是不闻不问,告诉大家「各人因果各人负责」,心地清净。

他的钱可不是简单得来的,他不是化缘,他在新加坡城隍庙,城隍庙摆一个小摊子卖香、卖蜡烛、卖纸钱,你看看一块、两块那个时候,他一分钱都没用,统统存起来,存到几百万美金去做好事,不闻不问。新加坡有这样的人,不容易!自己的生活非常节俭,喝水喝自来水;我去看他,临时在旁边买一杯矿泉水,招待贵宾的,我们看了很感动。你看看对佛法上布施很慷慨,心地清净,一尘不染,绝对没有说我拿这么多钱给你建道场,我还要问问、还想控制支配,没有,一点意思都没有,这是我们要学习的。我大概也有三年没跟他见面了。所以这都是为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无染的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他的生活很快乐。物质条件在我们看非常差,过最低水平的物质生活,非常快乐。

一向专念,还要具足心愿解行要同佛,我们学经教学的什么?就是学这个,我们的心要像佛心,这没有话说,每个人心都是佛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真心,这个心是一样的,生佛平等,生佛不二。现在我们讲心要同佛,这个心是讲念头,心虽然是一样,念头不一样,每个人想法、看法都不相同。现在我们学经教就是要修正,我们的起心动念要像佛。佛是什么心?佛是平等心,佛是慈悲心。菩提心虽然讲五个: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在一般讲,这两种是表现、落实在事相上,非常重要,以平等心、慈悲心处事待人接物。菩提心这十个字五句,每一句都圆满具足其他的四句,清净里面有真诚,清净里头有平等、有正觉、有慈悲;慈悲里面有真诚、清净、平等、正觉,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本经所说的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也不例外,每一愿一定具足其他四十七愿,少一愿,你这一愿就不圆满,这一定要懂得。

我们的愿同佛,我们的心(就是起心动念)同佛,我们的解(解是认知)同佛,我们的行为同佛,心愿解行都同佛,这叫相应。佛门里常讲: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什么叫相应要懂。所以我们不可以瞧不起老阿公、老太婆,不能瞧不起他,往往怎么样?他们念佛相应,这四个条件他都具足,心愿解行,我们自以为聪明,念念都不相应。要冷静细心去反省、去思惟观察,你会发现,我们念佛为什么不相应,为什么功夫不得力,这是障碍,这是过失。如果不把过失找出来,不把它改正,这一生往生没指望。换句话说,一定要懂得把轮回心修正为菩提心,我们的功夫才会得力。

净宗在大乘教里面称之为易行道,这个易行道比起其他法门容易,但是也不是你想像当中那么样的容易,比较容易。这是因为其他的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都要断烦恼,要断,这个太难!如果真的说是断烦恼这才往生极乐世界,我们现在这个世间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做到。净宗是叫带业往生,不要断,不要断怎么样?要伏住,就是说你要能把烦恼控制住,不让它发作,这样就能往生。伏烦恼比断烦恼容易太多了,断是真难,伏可以做得到。所以他要求我们要伏烦恼。

伏烦恼的方法很多,最方便、最简单、最容易就是用一句佛号。可是这一句佛号,你一定要在日常生活当中会用,怎么个用法?这就讲念佛,这真念佛。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境界,眼见色、耳闻声,接触之后念头就起来,什么念头?烦恼!顺自己意思,贪心就起来,我很喜欢,贪恋,这个贪烦恼,你赶快用一句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打掉,这叫念佛。古德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起是肯定的,你是凡夫,哪有不起念的?不起念,那你是佛菩萨再来,你就不是凡人。不如意的就生恚,讨厌,只要这个念头一起来,不管是喜欢也好、讨厌也好,这都不是正常的,这都是轮回心,这一句阿弥陀佛把它压下去。要养成一个习惯,始终从早到晚时时刻刻保持什么?保持平等心,一般讲平常心。

对於一切人事物不生贪恋、不生恚、不生疑惑,这就是你把烦恼伏住了。伏住的时候要功夫成片,功夫好的可以自在往生。所以往生极乐世界真的不难,功夫好的,什么叫自在往生?想什么时候往生就什么时候往生,我们讲生死自在!生死自在要什么样的功夫?不是很高,你要想念到一心不乱,那功夫高,为什么?一心不乱,见思烦恼断了,相当於阿罗汉,事一心;如果念到理一心不乱,相当於法身菩萨,明心见性,那当然更没有问题了。所以极乐的殊胜,殊胜在烦恼不断,只要能控制。这控制当然也有三辈九品,这是你戒定的功夫有等级不同,戒定功夫深,很容易控制住,那就生死自在。

住在这个世间,为什么?有这个功夫可以马上走,大概都可以走,可是有一种情形之下就不能走,这个情形就是还有许多人需要你给他服务,那你就要帮助他。你要是讲:我不管他们,我走了。你还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西方极乐世界不收留你。这个地方人不相信你,不喜欢看到你,这时你可以去;这个地方还希望你来教他的时候,你还得多住几天,这就是缘,叫法缘。有缘就住,没有缘就走。在古时候真正到达这个境界人真的不少,我们看得很清楚。

现在这个世界比从前不一样,现在交通便捷,诸位想想,两百年前从中国到新加坡要坐帆船,那时候没有轮船,两百年前,要坐好几个月。写一封信回家,至少要二、三个月才会收到,哪有现在这么方便?所以菩萨示现在这个地方,缘尽的时候他就走了。现在由於资讯发达,交通便捷,这个地方没有缘,别的地方有缘,你还是不能走,这个道理要懂。譬如新加坡没有缘,印尼的缘成熟了,到那里去,别的地方缘成熟了。什么时候这个世界上的缘都没有了,那你可以走了;还有缘的话,你就不能走。所以佛法确实通情达理,真的在这个世间为一切众生做好样子,确确实实做到一尘不染,心地清净,但是随缘帮助一切众生,尽心尽力。

今天中午,我们跟新加坡九大宗教聚会,我每一次从新加坡经过都通知他们在一起聚一聚。今天谈到是新加坡政府可能要建立赌场,今年谈这个问题谈得很多,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害?我听他们大家发表高见,眼前是好像有一点小利,长远不利,长远是决定不利的。人设赌场,从佛法来讲,最大的不善就是引发每个人的贪心。我建赌场把你们的贪心全部勾出来,贪心增长,这不是好事情。

贪是烦恼的根,世尊在经上告诉我们,每个众生的烦恼无量无边。佛在讲经教学的时候,无量无边烦恼没法子讲,所以把它归纳,归纳成八万四千,八万四千确实是有数字的,不是随便说的,八万四千烦恼。所以佛有八万四千法门,对治烦恼的。对於教初学,那个八万四千是教菩萨的,教法身菩萨的,教我们凡夫太多了,我们没法子接受。所以教凡夫把八万四千烦恼再归纳,归纳为百八烦恼,一百零八,叫百八烦恼。百八对於初学的人还是太繁太多,记不住,所以再归纳,归纳成二十六,六个根本烦恼,二十个随烦恼。随烦恼我们不谈它,单谈六个根本烦恼,贪、、痴、慢、疑、恶见,恶见就是见惑,通常合起来讲见思烦恼,归纳起来六条。恶见开起来是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又开成五个,十条,见思烦恼。六个根本烦恼再归纳,归纳成三个,叫三毒,贪痴三毒。贪痴再归纳成一个就是贪,贪是根。你贪的都来了,你就不会发脾气,贪不到才发脾气,才会有。所以到最后归纳就是贪。

贪是烦恼的根,是生死的根,你说这个事情多麻烦!古圣先贤的教诲是教人防范,息灭贪痴,勤修戒定慧,从小就开始教;对於物质欲望,自己要能够克制,不受外界的影响,成就自己的德行。现在整个社会跟我们的想法相反,鼓励人增长贪痴,为什么?他才好赚钱。我举一个例子,明明这件衣服可以穿三十年,每个人的衣服都要穿上三十年,服装店都关门了。你看看他们天天设计新花样,这个衣服买来还没穿两天,新的样子来了,那个时髦,这个已经不流行了,赶快再去买。你辛辛苦苦赚的钱都去供养他了,你知道吗?我过去也问,我说:你怎么这么傻?他说:不行,这个样子穿出去,人家会笑死你。我说:你错了,笑死的是他,他死你不死,你为什么怕人笑死?自己上别人的当,自己不知道,所以一定要聪明。

如果我们懂得节俭,我们的日子很好过,过得很快乐;天天跟人比赛时髦,你就累一辈子、苦一辈子,真可怜!早年我住在美国,美国人就不行,我们住的那个小区收入不高,大概一个月收入在两千块钱的样子,我们住的这个地区。如果这个地区有一个家在公司里头位子提升,一个月可以拿到三千块,他住不了两个月他就搬家,他要搬到三千元那个区去住,表示他的身分提高,所以永远累死。你住在这里不很好吗?一个月多一千块的收入,你过得多自在,他不,他始终就要吃这苦头,他不肯把那个苦头放弃,我们看到是很感叹。所以看到外国人,人家都说美国人富有,我看到美国人很可怜。

我记得我第一次到中国,那是跟韩馆长一道,她去访问她的家乡大连,还有不少亲戚朋友。我记得那一次我们大概有三十多个人,有三桌,圆桌三桌。吃饭的时候,他们看到我们从美国回来非常羡慕,我就告诉他:美国人的生活不如你们。他说我说妄语。我说:好,我问问你们,你们在座的这些人,哪一个是负债过日子的?他们彼此看看,一个都没有。我们中国人讲「无债一身轻」,没有负债的。美国人哪一个不负债?住的房子很好,向银行、保险公司赊帐赊来的;车子开得不错,也是赊帐的;家里所用的一切都是保险公司赊的,都是银行赊的。每天拼命工作什么?还债,天天在还债。如果工作没有了,房子、汽车马上被没收去拍买。你们过的是这种生活吗?大家想想我这话有道理。我们虽然好像形式上比他贫,贫而乐;他好像富,负的是一身债,他是「富债」。负债过日子,我们中国人是决定不肯干的,决定不肯干。

所以人负债,他的心怎么会清净?心怎么会平等?他哪个地方有乐趣?所以他的快乐,我常常用比喻说,好像是服毒、打吗啡,他是那个乐,跟我们中国人的乐趣完全不相同。中国人生活的快乐,他们体会不到,这是真的,这是社会不一样。所以要是走西方这种经济路子,将来就像他们一样,苦不堪言。所以东方的文化,中国的文化几千年确确实实是教你得到真正的家庭和睦,家庭快乐,这是人生。中国的教育目的就是要达到这个,让你一家和睦相处,快乐的生活,我们现在讲是幸福快乐,你真正能得到。这个乐不一定是富有,不一定地位很高,孔夫子当年在世的时候也很贫穷,他的学生颜回,那是所有学生里面物质生活条件最差的一个,但是颜回是最快乐的一个。所以真正的乐趣与物质生活不相干,他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不是物质生活能够相比的。这些道理我们都要懂得。

在黄老居士这个注解里面,这一品经注得非常之多,由此可知,这品经是非常重要,这个注解希望诸位自己去看。行门里面,在日本有一派叫「本愿念佛」,我听说过,也有一些同学学这个法门,来问我。祖师提倡这个法门正确的,后人修学这个法门误解了,本愿,他只著重一愿,第十八愿,临命终时十念一念必定往生极乐世界,只有这一愿,其他的都没有。诸位想想,你看看「三辈往生」这一品里面,相不相应?明明这里面写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他十念一念就算他是一向专念,没有菩提心。是什么心?侥幸的心理,侥幸的心理怎么能往生?一定要把经搞清楚、搞明白。古大德这一念为什么能成就?一念里面他具足一切愿,四十八愿,他第十八愿为主,这一愿具足其他四十七愿,那行,那当然没有问题,第十九愿就是发菩提心,这个道理不可以不懂,决定不能把意思错会。

天亲菩萨是念佛往生的,他念佛往生的这些事迹、方法传下来了,就是《往生论》,《往生论》也可以说是天亲菩萨修净土法门的心得报告,他怎么修的。这个也很值得我们做参考。他有五门:第一个,礼拜、拜佛。礼拜实在讲好处太多,人的身体是一部机器,机器要动,不动它就生锈、就坏了,所以身要动;可是心要清净,心不是物质,这一定要懂得,心不是物质,所以心是清净的。佛家讲养生之道,所以它表法,你看看他用轮、用法轮,用这个来表法。轮就是圆,圆的周,圆周一定要动,它才能够产生作用;圆心可不能动,心要一动,圆周就破坏了。圆周是我们的身体,我们现在人他颠倒了,身要不动,心在胡思乱想,你怎么会不生病?当然会生病。

我想你们同学们至少也念过中学,中学几何里头讲圆,你那个圆心常常动,那个圆能不能画得成?画不成。心不能动,心动身就坏了,什么毛病都是因为你心动你才生。所以你有病,你要想恢复健康,治你的病,从哪里治?心不动,修清净心,你这个身体毛病很快就会恢复。这也是个秘诀,实在讲很平常的道理。你只要懂得这个道理,你就可以百病不生,健康快乐,修清净心,所以心不能动。这拜佛就能收到这个效果,拜佛,身动心不动,心是定的,身在动,与这个轮相相应,养生之道无过於这个方法。我有一年在洛杉矶,有一位同修身体不好,他来问我,他已经六十岁了,我叫他拜佛,我说:你一天拜一百拜,早晨拜五十拜,晚上拜五十拜,坚持绝不中断。第二年我到洛杉矶,他来看我,很快乐,他说:法师,我身上的病都没有了。他说拜佛非常之好,一天拜一百拜。

拜佛的时候,心里面默念阿弥陀佛,不要出声,你在拜佛的时候出声,伤气。念佛的时候最好止静都不出声,出声念佛在什么时候?在经行,绕佛的时候,绕佛出声好;止静、睡眠,心里面佛号不间断,不出声。所以,天亲菩萨他每天拜佛。那么究竟拜多少?看我们的时间,看我们的工作。我有多少时间,不计数也没有关系,不计数计时,我拜二十分钟,我拜半个小时或者拜一个小时。在出家人多半烧香,一支香,拜一支香,在中国,长香一个半小时,很长的香要一个半小时。一切念头放下,拜佛是很好的修行方法,与净宗法门相应。

第二,赞佛。我们持佛名号就是赞佛,恭恭敬敬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是礼敬的意思,我们讲敬礼、恭敬、皈依、皈命,有这些意思在里头,所以冠上这两个字好。称佛的名号,就是赞佛。声声要提醒自己,「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无量觉,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无量觉,也就是说对於一切万事万物觉而不迷。觉的是什么?《金刚经》上说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就觉了。这个相有没有?有,不要执著。所有一切现象,佛告诉我们可以受用不能执著,执著,你就错了。好像我们看电视、看电影,画面可以欣赏,可不能执著,那个东西你得不到的。你要以为那个东西你得到,那是错误;可以欣赏、可以受用,不能执著,这就对了。你不执著,不生烦恼,你受用它,不起副作用。从这个地方学习,对人也好,对事也好,都不要执著。譬如你做生意,赚钱不生欢喜心,蚀本一点烦恼也没有,为什么?缘,缘聚缘散,平等的,功夫就在这里练。觉而不迷,这句佛号提醒我们念念觉而不迷。

佛的名号都是从性体上说的,就是自己的真心,自己的本性,本来是觉而不迷的。自性起用就是大慈大悲,就是智慧。所以大势至菩萨表智慧,观世音菩萨表慈悲,菩萨就是从体起用。佛号念完之后,一定观音菩萨三称,大势至菩萨三称,后面一般人还念清净大海众菩萨,那是什么?在我之前往生的,将来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同一个处所生活、修行,彼此都是同参道友,我们也不能把他忘掉。这种念佛就相应!所以天亲大师的赞叹就是念佛,口业。

第三门,发愿。发愿是意业,心里头只有这一愿,愿生净土,只有这一愿。诸佛接引众生,阿弥陀佛接引一切众生,我们也要随缘,随缘随分把净宗介绍给别人就是接引。当然接引,一定这个众生过去生中也是修净土的,与净土有缘,这一生当中他很容易接受,你介绍他,他就接受。介绍他都不相信,他不能接受,这是与净土没有缘。没有缘也要接引,怎么接引?合掌阿弥陀佛,就接引了,他听进去,一历耳根永为道种,这一生不能成就,来生后世遇到净土缘的时候,他就会相信。所以说是没有善根的帮助他种善根,已经有善根的帮助他善根增长,常常存这个心,希望一切众生都生净土。生净土成就快速殊胜,这是其他法门都没有办法相比的。

第四个法门是观察。观察是用智慧观察,观什么?这要读经,观察西方世界依正庄严,我们常常会生起向往之心;观察这个世间五浊恶世,观察这个世间众生造业受报,轮回无尽。看清楚、看明白了,不想在这里住了,你才能够把这世间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所以你要观察。两个世界可以对比,还是到极乐世界好,到那个地方跟著阿弥陀佛,那个地方叫极乐世界。你看在我们这个世界有国家,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国家,没有听说西方世界哪个人做国王、做总统,没有,西方世界没有。西方世界只有老师、学生,阿弥陀佛是老师,往生到那边去的,无论是早去、晚去的,从前去的、现在去的,统统是同学。莲花化生,无比的殊胜,真的是平等世界。

心清净就平等,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就平等。诸位要知道,我们这个世间人的相貌都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你的念头不一样,相从心生,就是念头,念头不一样,相貌就不一样。到西方极乐世界,大家相貌统统一样,为什么?你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没有别的,所以个个人相貌都跟阿弥陀佛一样。於是我们的疑问来了,到那时候张三、李四不认识,到底是哪一个?到极乐世界你就有神通,面貌虽然是一样,你决定不会认错人。六种神通都具足,《无量寿经》上都说过,我们都念过了,六种神通具足,这很不可思议的。而且这智慧能力之强,这是一切经里头我们都没有看到的。

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不得了!阿惟越致是圆证三不退。圆证三不退,圆是圆满,圆证三不退,那是什么样阶级的菩萨?古大德告诉我们,七地以上,这是圆教不是别教,跟《华严》一样!所以益大师说得好,他说:说你是凡夫,你不像,你是七地菩萨的智慧神通;说你是菩萨,你的烦恼没断,你还是凡夫一个。所以说,什么都不能称,真是妙极了。到极乐世界,你的智慧神通,阿弥陀佛加持的。自己虽然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得佛力加持,这个能力现前;如果不得佛力加持,你自己要慢慢修,你要把你的烦恼断尽,这个能力才现前。

极乐世界不需要断烦恼,只要伏住,到极乐世界那个环境里面,你的烦恼生不起来。你说我们这个地方人容易生贪心,极乐世界人没有贪心,为什么?要什么有什么,要多少有多少,你还贪什么?我们这个世间,实在讲对我们生命最重要的东西是空气,五分钟没有空气,你就没有命了。什么人贪空气?什么人把空气装起来储存下来、放一下?没有!西方极乐世界物质,你看这个世间人贪黄金,人家黄金铺马路的,我们现在柏油铺马路,你们会不会在街上柏油拿回家珍藏起来?没有!物质太丰富了。我们这个世间人贪图宝石,人家宝石是建筑材料,是做房屋东西用的,它太多!所以你什么都不想要了,你的贪心起不来;个个人都是慈悲,所以你的恚心生不起来;诸佛菩萨、清净海众,一个个都是无量智慧,所以你的愚痴也起不来,贪痴都起不来。环境太好了!我们这个地方环境会让我们生烦恼,西方世界环境是帮助我们把烦恼统统断除,你说这个地方你不去,你到哪里去?

这是观察,观察阿弥陀佛,观察诸大菩萨,我们要向佛学习,向菩萨们学习,这就对了;决定不要向众生学习,你在这个世间向这些众生学习,那你就出不了轮回。不可以的,决定要向佛菩萨学习,要仰慕佛菩萨。

第五门,回向。所有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不取一切世间果。我们对这个世间一无所取,真正要做到「於人无争,於世无求」。今天我们几个宗教在一起谈,都谈到世间人有贪心,开赌场总是想去赚钱,侥幸的心理去赌,还不都是贪心!人要没有贪心,赌场开得再多,没人进去,进去的人,那都是贪心。所以到赌场里去看一看,哪个贪心最重你就统统看出来了。

财,财富是世间一切众生所追求的,五欲里头排在第一位,财色名食睡,它排在第一位,财,都贪财!财能够贪得到吗?如果贪心可以得财富,诸佛如来都皈依你了。诸佛如来也想财,贪不到。不是说你贪就可以得到,贪得不到。佛在大经上给我们透了一个讯息,我们要很认真的把它记下来。《华严经》上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个讯息好,一切众生包括我们在内,我们有如来的智慧、有如来的德行、有如来的相好,财属於相好。但是后头佛有一句话说「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

你看看,《华严经》上讲的华藏世界,《净土经》里面讲的极乐世界,人间天上的富贵,哪一个能跟它相比?你今天说你的财富很多,你的黄金能不能铺马路?极乐世界黄金铺马路。你说你家珠宝很多,人家珠宝是建大楼的,建楼阁,建筑材料!你怎么能跟它相比?没法子相比,那是什么?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求的。不是说是阿弥陀佛、毗卢遮那在我们这儿夸耀他的富贵,不是的,他说我们每个人跟他统统一样,没有差别。差别在哪里?他的妄想分别执著断掉了,自性里头这性德完全显示出来。我们今天是因为妄想分别执著把性德障碍住了,虽有,透不出来,道理在此地。

好比你家里头真的是富贵,亿万财富,但是你现在流浪在外面,身上一文都没有,想吃一点东西还要临时去打工,要不然你没饭吃,就这么个道理。所以佛教给我们,这六道凡夫,你还没有见性,不但是六道,十法界都没有见性,见性就出离十法界。十法界里面这些人,这生活都要靠打工,你自性里面的财宝你拿不出来,虽有,不起作用,你要去做零工,去生活。那做零工的财富,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这个世间拥有亿万财富的人。你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你就不会羡慕他,过去生中修的。

中国人算命,好像外国人也算命,你命里头有财库。有一些很高明的人算得很准确,你命里头有多少,财库里头有多少财,你在这一生当中,无论做什么事,从事哪一个行业,那是缘。命里面财富是因,你做哪个行业那是缘,因缘聚会果报就现前,你的财富就现前,是这么回事情。你命里面那个财富从哪里来的?过去生中修的因。佛告诉我们,财富是果报,财布施是因,过去生中你财布施修得多,所以这一生当中,无论从事哪个行业,你就赚得很多。可是我们看到今天人赚钱,有人赚得很容易,有人赚得很辛苦,这个与布施有关系。有人布施很痛快、很欢喜,他将来赚钱就很容易、也很欢喜,一点都不操心;有人布施很勉强,人家劝他,是布施了,布施之后又后悔,好难过,他还是会赚钱,赚得很辛苦。什么样的因,什么样的果报,丝毫不爽。我们懂得这个道理,那我们的布施要痛快、欢喜,你得来的财富就很容易,一点都不要操心。

我在香港讲经的时候,有个陈朗老居士,这个老居士好像是去年往生了,也八十多岁了。他这一生专门学的是算命、看相、看风水,在香港很有名气。香港有一个很有财富的李嘉诚,我也跟他见过面。李先生在没有发迹的时候,年轻刚刚出来做生意,陈先生就看到他,就遇到他,给他看相、给他算命,谈得很投机,陈先生问他:你将来希望拥有多少财富你就满足?李嘉诚跟他讲:我有三千万就满足了。陈老先生告诉他:你的命里头不止,你将来是香港首富。所以李先生一生,等於说就是请陈老作顾问,大大小小事情都向他请教。

命里头有财富,无论做什么生意他都赚钱;你命里头没有,没有,偷也偷不到、抢也抢不到,还没有偷、抢到,警察已经把你抓去。所以偷来的、抢来的还是你命里有的,你不偷、不抢它自然也来,你说你不冤枉吗?所以古人讲「君子乐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天经地义之道理。人生活在世间,确确实实「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如果你真的懂得,你心安理得。一般讲认命,认命这个人很消极,他才不消极,他的日子过得很快乐,理得心安,虽然贫穷,他贫穷有乐趣。

命里没有财富,可不可以致富?可以,你们看看《了凡四训》就明白。了凡先生的命里头财运、官运都很有限,遇到云谷禅师,云谷禅师教他一套方法,命运就改变了,每年收入大幅度的增加;命里没有功名,功名也有了。那个时候讲功名是考举人、进士,他命里头没有,他命里面读书最高的只到贡生,秀才里面是高等的,没有举人的命。你看他以后考举人考中,考进士考了三次,第三次也考中。寿命也延长了,算命给他说寿命五十三岁,他活到七十四岁。

命运自己可以改造,你只要懂得理论跟方法,为什么?我们这一生的命是前世所修的,所以说注定的。注定不是别人注定,是自己定的。自己定的自己可以改,自己可以修,《了凡四训》很好的榜样。另外还有一位俞净意先生,他有一篇《遇灶神记》,不是他自己写的,他同乡,一个学者替他写的。他那个改过、改造命运这个效果超过了凡先生,很可惜就是他没有详细的把它流传下来,了凡先生他写得非常详细。所以命运操纵在自己手上,不在别人!我们要想改造命运不是不可能,而且是轻而易举,你懂得理论、懂得方法,你知道怎么做。你想得财富,你就修财布施,不要怀疑。我的财好不容易赚到,我这布施出去了,什么时我再能赚回来?你有这个念头,这就不行了,你的命运改不过来。慷慨大方,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自自然然感应现前。所以千万不要去计较,不要有怀疑,对佛菩萨要有坚定的信心,佛教我这么做,我就老老实实这样做,没有怀疑。

我这个人,命是比什么人都差,命里头财库是空空,生活是非常艰苦;命也短,从前算命都说我过不了四十五岁。我好像是在五十岁左右的时候,那时候护持是韩馆长,韩馆长有一天跟李建兴的媳妇到关西找一个摸骨算命的,很灵,把我的八字也送到那边去让他们去算。她们拿到我这个八字,就问她们两个人,他说:这个人还在吗?是不错,他问这句话就不错了。这个人还在吗?她说还在!他就感到很惊讶,他说:他做什么的?他出家!那另当别论。确实是如此。

我最初接触佛法,实在讲,在没有接触佛法之前,有一位老先生,朱镜宙老居士,他是浙江人,送我一本《了凡四训》。我那个时候二十几岁,看到这本书非常感动,了凡先生的毛病我统统具足,决不输给他;了凡先生的优点、福报我都没有,所以我比他差一大截。以后遇到佛法,这是得到一个转机,实在讲,基本的信念是章嘉大师给我培养的,许许多多这基本的理念都是他教给我的;改造命运也是他教给我的,他教我修财布施、修法布施、修无畏布施。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我对於老师有坚定的信心,老师不会骗我。我依教奉行,天天做、年年做,永远没有休息,做到今年五十四年,这果报你们诸位都看到了。我没有钱,不缺钱,要多少就会有多少,但决不是我用,都是为佛法、为众生,感应不可思议;聪明智慧,确实我自己感觉到不是年年增长,月月不一样,你听我讲东西你就晓得,月月境界不相同;健康长寿,你们是看到的,我八十岁了,无畏布施。

无畏布施里头最重要的,素食。诸位要知道,素食是无畏布施,不吃众生肉,不跟众生结冤仇,绝不伤害众生,连蚊虫蚂蚁都不伤害。蚊虫来叮到手上,它还不是饿了想吃一顿吗?那我们慈悲供养它一顿就好了,欢欢喜喜的,不能一巴掌把它打死,不可以,那你就错了。健康长寿从这里来的。而且现在我们懂得这些小动物都有灵性,可以沟通,我教了一些人都有效。譬如晚上房间蚊子来了,你可以跟它商量,我愿意供养你,可是不可以叮在脸上,叮在脸上,明天早晨出来难看,你要给我保存一点面子,它就不会叮你脸上。在叮到的时候有痛会痒,跟它谈条件,可以叮、可以吃,不能叫我痛,不能叫我痒,都做到,它都做到,合作,很合作!

你不要看这些小动物,它有灵性,像蟑螂、蚂蚁统统都有灵性,都很好商量,决定不能伤害。你要伤害它,它常常来骚扰,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小动物尚且如此,何况对人?人与人之间,冤家宜解不宜结,怎么样不愉快,那总不是这一生结的怨,那就是过去生的,欢欢喜喜接受,没有怨恨,没有报复。他对我不好,我对他更好;他毁谤我,我赞叹他,时间久而久之,人还是有良心,他还会回头。所以绝对不跟人对立,他跟我对立,我不跟他对立,这样就对了。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跟许许多多不同的宗教往来,不同的族群往来。有很多人问我,你用什么方法跟他们相处得这么好?很简单,真诚,没有自私,念念为他们著想,尽心尽力的帮助他们,谁不欢喜?你帮助别人,里头附带条件,人家就不喜欢了。我们帮助任何人,不附带任何条件,没有任何希求,所以大家都欢喜,大家就处得很好。人与人当中处得不好,一定是利害冲突,我们对人只有利没有害,所以冲突就不会发生。这些道理都要懂、要学,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磨炼。这些全都是天亲菩萨「五念门」里面的回向法门,回自向他。回向法门成就自己的真实功德,也就是成就自己的清净平等觉。你要是不回向,总以为这功德我自己有,我不肯给别人,错了,功德也要布施出去,也愈施愈多;不肯布施,你的功德就很有限,功德也要布施。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下一篇:大乘无量寿经(第166-170集1998-2006年)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