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经巡礼--阿含藏》
v目录w
------------------------------------------------------------------
1.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声闻品〔一位具异能者皈佛记〕---------------------------------2
2.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四善聚品〔您知道阎罗王想出家吗?〕------------------------2
3.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四善聚品〔仗佛缘下生人间修行成道的忉利天主〕------3
4.中阿含经卷十九梵天请佛经〔佛与魔波旬的一场文武比试〕--------------------4
5.长阿含经卷十四梵动经〔您真的懂得如何赞颂如来吗?〕-------------------------6
6.增一阿含经卷十八四意断品〔佛会衰老吗?〕---------------------------------------6
7.中阿含经卷六梵志陀然经〔缘何往生梵天〕------------------------------------------6
8.中阿含经卷三十降魔经〔目犍连尊者降魔记〕---------------------------------------8
9.中阿含经卷六瞿尼师经〔无事人最正经〕---------------------------------------------9
10.中阿含经卷二十九说无常经〔世尊赞颂阿罗汉〕------------------------------------9
11.中阿含经卷十三说本经〔施一饭予辟支佛所得的果报〕------------------------10
12.长阿含经卷八散陀那经〔我们修行都有这些垢秽吗?〕------------------------10
13.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增上品〔如何才可免死?!〕---------------------------------13
14.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四善聚品〔我们修行为何没有成就?〕--------------------13
15.增一阿含经卷十六高幢品〔如何是此岸?如何是彼岸?〕---------------------13
16.中阿含经卷三十怨家经〔心生怨恨的后果〕----------------------------------------14
17.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一苦乐品〔修行人应如何看待物质条件〕-----------------14
18.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增上品〔唱诵经呗互相争胜〕-----------------------------14
19.中阿含经卷二十九沙门二十亿耳经〔一位不自誉不慢他的达道者〕------15
20.中阿含经卷九手长者经〔一个在家修行者的典范〕------------------------------15
21.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四意断品〔比丘因病厌世的一则特殊个案〕--------------15
22.长阿含经卷六小缘经〔有关人类的由来〕-----------------------------------------16
诸经巡礼
摘录自台湾《十方》杂志内〈深入经藏〉及〈阅藏笔记〉两栏
------------------------------------------------------------------------------------------------
1.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声闻品〔一位具异能者皈佛记〕
世尊与大比丘众在灵鹫山时,有一天,世尊从静室出来,带着鹿头梵志下山,来到大坟场。世尊就逐一拿起髑髅交给他,并说:你懂得天文及医药,又知晓死因及投生之处,我现在问你,这髑髅是男人还是女人?生什么病而死?有没有药医?投生何处?鹿头梵志就一一接来仔细观察,并用手敲敲看,然后逐项答复,并都得到世尊的确认。现摘录他的答复如下:
一.这是男人的,因众病并发而痛死,应服用诃利勒果,并加蜂蜜;命终生三恶道。
二.这是女人的,还未满月,即因难产而死,应服用好酥醍醐;命终生畜生道。
三.这是男人的,…猛腹泻,应停食三日;命终生饿鬼道,因为临终前一直想着水。
四.这是女人的,产子时气力衰竭,加上饥饿而死;因持戒无缺,命终生人道。(世尊于此补充说:凡是持戒无缺的,命终不是生于人中,就是天上。)
五.这是男人的,无病,为人所害死;因奉持五戒,兼行十善,命终生善处天上。
这时,在东方边境普香山的南麓,有位名叫优陀延的比丘,于无余涅盘界而般涅盘,世尊在转眼之间,已把他的髑髅取来,交给鹿头梵志,并问他:这是男的还是女的?他又用手敲敲,然后说:我观此髑髅,亦不见坐,亦不见断,亦不见周旋往来,所以然者,观八方上下,都无音响,我今世尊未审此人是谁髑髅?在听过世尊的答复后,他感慨地说:我能观察而知道虫蚁鸟兽的来处与雌雄,但我观察这位阿罗汉,却毫无所见,既不知道他的来处,也不知道他的去处,真是奇特!所以如此,乃因诸法之本,出于如来神口,然阿罗汉出于经法之本。世尊说:确是如你所说,即使诸天世人魔若魔天,终不能知罗汉所趣。鹿头梵志遂向世尊礼足并说:我能尽知九十六外道的趣向,却不能分别如来之法的趋向,希望世尊让我在这方面有所成就。世尊说:很好,赶快修行,也没有人知道你的趣向。于是鹿头梵志即出家学道,在闲静之处,思惟道术,即成阿罗汉。
2.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四善聚品〔您知道阎罗王想出家吗?〕
世尊告诉诸比丘:住在楼上的人,可以看见楼下行人的往来;我也是一样,可用天眼看见众生命终之后,投生何处。身口意都行善,不诽谤贤圣,行正见法,与等见相应(等见:即以平等之心看待一切众生),则命终之后,往生天上。行此善法,不造恶行,则命终之后,生于人中。身口意都行恶,造不善行,则命终之后,投生饿鬼之中。身口意都行恶,诽谤圣贤,与邪见相应,则命终之后,投生畜生之中。至于身口意行恶,造不善行,诽谤贤圣,则命终之后,投生地狱之中。
于此,世尊非常详细地说出罪犯在地狱中受报的情形,内容跟其它经典所描述的大略相同,现仅选取两则其它经典所未载者,整理记录如下:
第一则在罪犯受诸苦刑之前,阎罗王同他们会有如下几番问答:
1.问:你前世为人时,难道没看到出生为人处胎之时,极为辛苦,诞生后又要哺乳沐浴吗?都答:看过。再问:那么你为什么不好好修行身口意?都回答:因为愚惑,不知什么是善行。
2.问:你前世为人时,难道没看到老人身体衰弱,行动不便,不再有少壮时的心情?都答:看过。再问:那么你为什么不好好修行身口意?都回答:当时实在不相信自己会老。
3.问:你前世为人时,难道没看到病人卧在屎尿之上,不能照顾自己的生活?都答:看过。再问:那么,难道你不知道自己也会生病死亡?都回答:当时实在还想不到自己会生病死亡。
4.问:你前世为人时,难道没看到人在临终时各种苦痛,意识昏迷,家人围绕而哭的情形?都答:看到。再问:那么,难道你不知道自己也会生病死亡?都回答:当时实在还想不到自己会生病死亡。
5.问:你前世为人时,难道没看到盗贼被捕后,游街示众,并受各种酷刑,乃至砍杀?都答:看过。再问:那么你为什么明知故犯?都回答:因为我实在愚惑。
阎罗王在每番问答之后都同样说:我相信你所说的话,但为了使你不再犯此罪,现在还是要治你的罪,此罪不是你的父母或社会环境造成的,你本自作,今自受罪。
第二则阎罗王自叹:我当何日脱此苦难〔注〕,于人中生?已得人身,便得出家,剃除须发,着三法衣,出家学道!世尊说:阎罗王也还有这心愿,而你们现都已得人身,出家学道,就应时常检省自己身口意,不要有所缺失,当灭五结,修行五根。
〔注〕长阿含经卷十九《世记经》之〈地狱品〉记载:阎罗王及诸大臣在地狱之中,昼夜各有一半时间,还是要被大狱卒捉去灌铜汁,所经咽腹,无不燋烂;受完刑后,又康复如初,还可与诸婇女共相游戏。
3.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四善聚品〔仗佛缘下生人间修行成道的忉利天主〕
世尊在竹园精舍时,三十三天(忉利天)其中一位天主,身上出现了五种衰亡的现象,即:华冠自萎、衣裳垢坋(即灰尘)、腋下流汗、不乐本位(坐立不安)、玉女违叛。他因此忧愁苦恼,搥胸叹息。天帝释听到了,便问另一位天主:这是什么声音,竟传到这里?他回说:这是因为有位天主已出现了五种衰亡的现象。
天帝释便前去问个清楚,然后说:难道你没听过如来所说偈?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则不死,此灭为最乐。你为什么还要如此忧愁?天主答说:怎么能不忧愁!我命终后,将投生罗阅城猪腹之中,在生时总是吃屎,死时还要被切割。释提桓因于是告诉他:你自行归依佛法众,就不会堕三恶道了。他又问:此事当真?释提桓因答道:确是如此,如来曾说过这个偈颂:诸有自归佛,不堕三恶趣;尽漏处天人,便当至涅盘。
天主于是问他如来的所在,帝释就如实相告。天主说:我现在已没有力气去觐见如来。帝释就告诉他:你可以右膝着地,长跪(即:长身而跪)叉手,向下方世界这样说:唯愿世尊,善观察知之。今在垂穷之地,愿矜愍之,今自归三尊如来无着。他于是遵照所示,向下方长跪,自称姓名,自归佛法众,尽其形寿,为真佛子。如此说了三遍后,他就知道自己不再处于猪胎,而转变为投生长者之家。他即以偈向释提桓因致谢:不止「蒙尊不堕恶」,而且「因彼当见佛」。这天主命终后,果然投生罗阅城中大长者家。当他将近十岁时,帝释就时常来提醒他:你可忆起前生的缘?你自己说过「因彼当见佛」,现在正是去见世尊的时候了,如果不去,日后必会后悔。
有一天,舍利弗尊者入城乞食,逐渐来到该长者家门口,静静地停了下来。长者子看到舍利弗容貌殊特,便趋前问道:您是谁的弟子?奉行什么法?舍利弗就如实告诉他。这小孩即说偈,略如:今欲求何等?与谁在此住?舍利弗也以偈回答,略如:我今不求财,非食非服饰…汝今随我来,俱觐如来容。这小孩听了,就去禀报父母,希望去向世尊礼敬问讯。父母同意后,他即带备香花及白毯,跟着舍利弗尊者一起来向世尊礼足,舍利弗也为他向世尊引介。这小孩见佛相好庄严,百看不厌,即以香花散如来身上,并奉上白毯,再次礼足,然后在一旁坐了下来。世尊知到他已心开意解,就连深奥的「苦集灭道」四谛法,也都为他讲说。他即于座上,得法眼净,并站起来再向世尊礼足,请求准许他出家作沙门。世尊说:夫为道者,不辞父母不得作沙门。他就说:我会征得父母同意。世尊说:现在是时候了。于是他再起来礼佛足,然后回去。
长者子回家向父母禀明出家之意,父母说:我们只有你这个儿子,家里又有很多钱财,况且要作沙门并不容易。他即禀告说:如来出世就像优昙砵花,非常难遇。父母叹息地答应了。他于是向父母行礼,然后辞别。回到世尊处禀告已获得父母同意,世尊即告诉舍利弗:你为这孩子剃度,使作沙门。舍利弗即遵照指示,剃度他为沙弥,并日日教晦。这位沙弥即在闲静处,精勤用功,不久便证得阿罗汉果,于是来向世尊礼足,禀告说:我今已见佛闻法,都无有疑。世尊道:这是么说呢?他即报告如下:
色者,无常;无常者,即是苦;苦者,是无我;无我者,即是空;空者,非有非不有,亦复无我。如是智者所觉知,痛(受)想行识无常;无常者是苦;苦者无我;无我者是空;空者非有非不有。此智者所觉知,此(五)盛阴无常苦空无我非有,多诸苦恼,不可疗治,恒在臭处,不可久保,悉观无有我。今日观察此法,便为见如来已。
世尊听了,即说:很好!你这小沙弥,已经是大沙门了。
4.中阿含经卷十九梵天请佛经〔佛与魔波旬的一场文武比试〕
佛在舍卫国的胜林给孤独园时,有一位梵天在梵天上,生起这样的邪见:此处有常,此处有恒,此处长存,此处是要。此处不终法,此处出要,此出要更无出要过其上,有胜有妙有最者。是时,世尊以他心智,知道这位梵天的心念,即入定,于当地隐没(忽没不现)而来到梵天上。这位梵天看到世尊到来,称呼他为「大仙人」,并说出自己的心念。世尊就告诉他:汝无常说常…汝有是无明。
这时,在梵天众中的魔波旬就告诉世尊:你不要违拗这位梵天所说的话,这就好像有人吉祥事来,而排却之;有人从山上堕,虽以手足扪摸于空,而无所得;有人从树上堕,虽以手足扪摸枝叶,而无所得。此梵天梵福佑,能化最尊,能作能造,是父已有,当知一切众生,皆从是生。此所知尽知,所见尽见。如果沙门梵志憎恶毁谤大地,或水火风神憎恶毁谤梵天,那么,他们命终,都要投生到较为下贱的伎乐神当中;反之,如果他们能分别爱乐称赞大地梵天,他们命终,必定往生最尊贵的梵天当中。…世尊听了,知悉一切,就回答说:你不是梵天,也不是梵天的眷属,却自称是梵天。如果说有魔波旬,你就是魔波旬。魔波旬知道已被世尊识破,愁忧之下,就当场消失不见了。
梵天于是又向世尊说:从前有沙门梵志,寿命极长,而您寿命很短,您连他静坐一刻的所知所见也不知道,像您这样不得要领没有境界,岂不都是大痴?如果有沙门梵志水火风神等,或者您这位大仙人,爱乐称赞梵天,那么,就都为我自在,为随我所欲,为随我所使(意思是说,都可供我梵天随意差遣)。世尊说:您说得没错,但我知道您所从来处,所往至处;随所住,随所终,随所生;若有梵天,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梵天就说:您怎么能知道我的所知所见?又如何知道我像太阳一样,明照诸方,是为千世界?在这千世界中,您可知道没有昼夜的分别?难道您都经历过?
世尊说:是啊!像您们梵天,以及光天、净光天、遍净光天及眷属,有知有见的,我都有那样的知见;就是不知不见的,我也都能知见。梵天,汝不与我一切等,不与我尽等,但我于汝,最胜最上。梵天不服气地答说:您怎能这样说哪?这不是爱说大话吗?…识是有无量境界的,无量知、无量见、无量种别,我各各知别,是地知地。
世尊说:如果有沙门梵志于地有地想,地是我地,是我所,我是地所。彼计地是我已,便不知地;反过来说:地则知地,地非是我,地非我所,我非地所。彼不计地是我已,彼便知地。同理可知:执着净是我已,便不知净;不执着净是我已,便能知净。
这时,梵天才改变态度说:此众生爱有、乐有、习有,汝已拔有根本。所以者何?谓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故。并唱颂:于有见恐怖,无有见不惧;是故莫乐有,有何不可断。
梵天唱完了颂,还想跟世尊比试工夫,于是说:我现在要隐形了。世尊说:您要隐形,那就请便罢!于是梵天就隐起形来,但世尊都能随时立刻指出他的所在,尽管他使出最大的神通,还是无所遁形。他只好又现身于梵天之中。世尊于是说:我也跟您玩玩同样的把戏吧!梵天说:好啊!于是世尊起如是念:我今宁可现如其像如意足,放极妙光明,照一切梵天,而自隐住,使诸梵天及梵天眷属,但闻我声,而不见形。世尊果真都做到了。于是诸梵天及其眷属都大为惊讶:这位沙门瞿昙竟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这时,世尊知道已达到教化的目的,便收起如意足,又在梵天中现身出来。魔王波旬此时又现身于梵天众中,先恭维世尊:大仙人,善见、善知、善达。接着又不怀好意地劝世尊:然莫训诲教呵弟子,亦莫为弟子说法,莫着弟子。莫为着弟子故,身坏命终,生余下贱伎乐神中。行无为,于现世受安乐。大仙人,此唐自烦劳。魔王接着又说:从前有位沙门梵志,就是为了教诲弟子,而受到那样的果报。所以我才来好言相劝,不要徒费心力,不要有所作为,不如及身享受安乐罢!
这时,世尊先指出魔王的意图不良:汝不为我求义故,说非为饶益故,非为乐故,非为安稳故,才会说出那样的话。其实,你心中想的是:此沙门瞿昙为弟子说法,彼弟子闻法已,出我境界。至于你所说的那位沙门梵志,他对外自称沙门梵志阿罗汉等正觉,其实都不是,而我所说的,都是如实而说,若我为弟子说法、若不说者,汝且自去,我今自知应为弟子说法、不应为弟子说法。这时,大概因为丢脸的缘故,魔王就消失了。世尊才接着说:是为梵天请魔波旬违逆世尊随顺说,是故此经名梵天请佛。
然后,经上说:诸梵天及其眷属,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人类的所有宗教中,都有与其信仰对立的各种形式的魔,而且自古以来,神魔一直都在交战,此可常见于各国的文学作品中;但却很少见到宗教学的专著中,有较详细的论述。本经中,梵天居然请魔波旬来助阵,并游说世尊独善其身,这实在是各种宗教中极为罕见的,也许这只能说是联合较次要的敌人来打击主要的敌人。但世尊的见地与功力毕竟比梵天高太多了,所以,梵天最终都由偏见傲慢转化为欢喜奉行。
5.长阿含经卷十四梵动经〔您真的懂得如何赞颂如来吗?〕
世尊与大比丘众来到摩竭国,驻锡在竹林的王堂时,众多比丘聚会于讲堂上,正谈论有位梵志名叫善念,他有位名叫梵摩达的弟子,师徒俩常跟在佛后面行走。善念老是毁谤佛法僧,而梵摩达却总是称赞佛法僧。这是由于师徒俩各怀异心、异见、异习、异亲近故。当时在静室中的世尊,以天耳通故,听到诸比丘的谈论,就走出静室,来到讲堂,在大众前面坐了下来,…问他们…谈论些什么?他们就如实向佛报告。世尊就告诉他们:如果有人随意毁谤佛法僧,你们不得怀结忿心,害意于彼,否则会自陷溺;反过来说,如果有人随意称誉佛法僧,你们也不足以为欢喜庆幸,因为生欢喜心,即为陷溺,况且这只是小缘威仪戒行。凡夫寡闻,不达深义,直以所见,如实赞叹。也就是说,对于这小小因缘,即使得到不解义的人的如实赞叹,也不足引以为善。例如,他们如实赞叹沙门瞿昙:(大意是)不杀、不偷、不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饮酒等。佛接着又说到沙门婆罗门在衣食住行上的种种奢侈现象,以及为利养、邪命自活等种种事情,那些不解深义的寡闻凡夫,会因为沙门瞿昙没有这些情形而赞叹佛法僧,这都是持戒的小小因缘。佛接着告诉诸比丘:只有贤圣弟子才能以甚深微妙,大法光明来赞叹如来:…如来的超卓处,在于虽知〔尽知一切法〕不着,以不着则得寂灭。知受集灭味过出要,以平等观,无余解脱,故名如来。……
6.增一阿含经卷十八四意断品〔佛会衰老吗?〕
有一天,阿难尊者来向世尊礼足后,又双手捧摸如来足,并以口抚触如来足上而说道:如来尊贵的身体怎么变得如此松弛,而不像原来的样子。世尊告诉他:确实如你所说,现在如来身体上的皮肉已没有从前那样结实而有弹性,就像众生为病所困,为死所逼一样,现在如来身体衰微,毕竟是八十岁的年纪啊呀!阿难听了,忍不住悲泣哽噎起来,并感叹道:老了竟会是这样!
7.中阿含经卷六梵志陀然经〔缘何往生梵天〕
佛在王舍城的竹林加兰哆园,与诸大比丘众一齐过夏安居时,在舍卫国的舍利弗尊者也在过夏安居。这时,有位在王舍城过夏安居的比丘,来到了舍卫国,前去拜访舍利弗。舍利弗在问过他的来处后,就依次分别问起世尊比丘众比丘尼众优婆塞众优婆夷众与若干异学沙门梵志,是否安康如常;对于出家在家众,还问起他们是否欲数见佛,尽乐闻法。对这些问题,那位比丘都给予肯定的答复。
但当舍利弗尊者问起他还未出家前已认识的一位名叫陀然的梵志朋友时,所得到的答复是:虽然安康如常,却不欲见佛,不乐闻法,并且不精进,犯于禁戒。彼依傍于王,欺诳梵志居士;依恃梵志居士,欺诳于王。这位陀然梵志用的手法,近似所谓以东墙打西墙、以西墙打东墙的手段。舍利弗听了,等夏安居一过,即前往王舍城,就住在竹林加兰哆园。次日黎明时,舍利弗尊者进入王舍城乞食,乞食完毕,就往陀然家的方向走去。这时,正在泉水边苛待居民的陀然,一见到舍利弗,就立刻从座位上站起来向他致敬问候,并热情地请他到家里接受供养,为他铺好床座,并拿出金盆,请他盥洗后用餐,再三殷勤劝请;但他却再三婉谢:止止陀然,但心喜足。即是说:这情意,他心领就是了。这时,陀然就问舍利弗:您为什么来到我家却又不肯吃呢?舍利弗尊者就把从那位比丘听来的话,反映出来。陀然一听,就讲出一连串理由来:当知我今在家,以家业为事。我应自安稳,供养父母,瞻视妻子,供给奴婢,当输王租,祠祀诸天,祭餟先祖,及布施沙门梵志,为以后生天而得长寿得乐果报故。舍利子,是一切事不可得疑,一向从法。说起自己在家所作所为,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
于是舍利弗向陀然分别提出问题:如果有人为了父母妻子奴婢,以及为了国王升天祖先沙门梵志而作恶,那么,命终因作恶而生于地狱之中,他若向狱卒求情,说他是为父母等等缘故作恶,请求免去刑罚,是否就能得到开脱呢?陀然说:当然不能。
舍利弗又向陀然分别说明:作为享有特权的婆罗门子弟,应该如理如法得到钱财,更应该做福德事业,而不可作恶业。如果能尊重奉敬孝养父母,爱念妻子供给瞻视,尊重供养沙门梵志,那么,便会为他们所爱念,而其德日进,终无衰退。※在这里,舍利弗尊者并没有提及缴纳王租祭祀诸天祖先,为什么呢?不妨一思。
陀然…马上从座而起,向舍利弗致敬并说:我有爱妇,名曰端正,我惑彼故,而为放逸,大作罪业。舍利子,我从今日始,舍端正妇,自归尊者舍利子。舍利弗尊者马上告诉他:汝莫归我,我所归佛,汝应自归。他乃改口说道:尊者舍利子,我从今日,自归于佛法及比丘众。唯愿尊者舍利子,受我为佛优婆塞,终身自归,乃至命尽。※一次归依,即终身自归。现代佛教徒,一见所谓大师或活佛,即一再归依,乐此不疲,好像又多一层保障或加持,这只好说是礼多人不怪了。
且说陀然听了舍利弗尊者的方便说法后,生起了强烈的学法动机,而尊者在王舍城住了几天后,就去到南山村北边的森林中居住。过了一些时日,有位比丘从王舍城来到此地拜见舍利弗。当舍利弗从那位比丘口中,知悉陀然病危,就赶到他家。当陀然远远看到舍利弗前来,就要从床上下来,舍利弗马上阻止他下床,并自己找个位子坐下来,然后问他:所患今者何以,饮食多少,疾苦转损,不至增耶?陀然答说:所患至困,饮食不进,疾苦但增,而不觉损。并说他的头痛,犹如力士,以利刀刺头,犹如力士,以紧索绳,而缠络头;他的腹痛犹如屠牛儿,而以利刀,破于牛腹;他的身体犹两力士,捉一羸人,在火山炙;以上各种痛苦,都只增不减。
这时,舍利弗尊者就告诉陀然:我来问你问题,你就随你所理解的来答,我先问你:地狱畜生,何者为胜?陀然答说:畜生胜也。尊者以这种问答模式,依次问他:饿鬼、人、四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及他化乐天,他都以后后为胜。最后陀然答说:梵天最胜。舍利弗于是告诉他:世尊知见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四梵室,谓族性男族性女,修习多修习,断欲舍欲念,身坏命终,生梵天中。要修习那四种法呢?就是修慈悲喜舍〔注〕,使心分别与它们遍满一切世间。舍利弗尊者教导陀然修梵天法后,就离座而去。
当舍利弗尊者走出王舍城,在前往竹林加兰哆园途中,陀然则努力修习四梵室,断欲舍欲念,果然命终后往生梵天。这时,正在为围绕于前后的大众说法的世尊,遥见舍利弗前来,就告诉诸比丘:舍利子比丘聪慧、速慧、捷慧、利慧、广慧、深慧、出要慧、明达慧、辩才慧。舍利子比丘成就实慧。……
且说舍利弗尊者顶礼佛足后,坐在一旁,世尊就问他:还有比梵天法更为超卓的法,你为什么不拿来教导陀然?舍利弗答说:彼诸梵志长夜爱着梵天、乐于梵天、究竟梵天、是尊梵天、实有梵天、为我梵天,是故世尊,我如是应。佛说:如是。也就是说,佛肯定了舍利弗尊者的应机度化。※古来高僧大德,不肯轻易对人谈真修实证的佛法,就是因为对象根器不合条件不足或因缘尚未成熟。
〔注〕后来大乘法义中之「四无量心」,也是慈悲喜舍,与本经所说‘似乎并非究竟’之「梵天法」,未知是同是异,个中原委,颇堪寻味。
8.中阿含经卷三十降魔经〔目犍连尊者降魔记〕
世尊来到婆奇廋的怖林鹿野园中,大目犍连尊者指导诸比丘为佛搭建「禅屋」,然后在户外经行时,魔王化作「细形」,进入他的腹中。他于是经行到道路的尽头,敷好坐具,结跏趺坐〔注〕,入如其像定,自观其腹,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即出定而告诉魔王:你这波旬快出来!你不要捣乱如来,也不要捣乱如来的弟子,老是搞这些无聊的事,必生恶处,受无量苦。这时,魔王心想:这沙门不见不知,却说这些话!你的师尊有大威神力,都还不能速知速见,何况是弟子!这时大目犍连即说出魔王的心念,魔王才知道他确是有所知、有所见,于是从他口中出来,在他面前现出原形。目犍连尊者于是向魔王说出如下一则往事:
『从前有位如来,名为觉砾拘荀大,当时我(目犍连)是名叫「恶」的魔。我有个名叫「黑」的妹妹,而你就是她的儿子,因此说来,你是我的外甥。
觉砾拘荀大如来有两大弟子,一位名为「音」,是弟子中声音最好的,而且住在梵天上,以常音声,满千世界;另一位名为「想」,善护其身,善摄诸根,立于正念,他乞食‥完毕后,就找个适当的地方,敷好坐具,结跏趺坐,很快就进入想知灭定,那时,路过的行人、牧羊人或樵夫,在山林间看到他入定的情形,往往以为他已命终,就拿些干草木柴盖覆他身上,点火后就离去;但天亮时,他又到村子里来乞食,那些认为已把他火化的人见到他,都惊讶他仍在「想」(活着)。因此他的名字叫「想」。
那时,「恶」魔心自想道:这些秃头沙门以黑所缚,断种无子,学习禅定,就像整日负重,系在枥上的驴子很想吃麦子、又像守在鼠穴旁边的猫子、又像…为捕鱼而守在岸边的鹤鸟,而伺、增伺、数数伺,真不知他们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和目的,也不知他们从何处来、往何处去,也不知他们的「住止」与死生。我宁可教敕梵志居士,一齐来责备打骂精进的沙门,倘若他们生起恶心,我便有机可乘。有些梵志居士果然受了恶魔的教唆,以木杖石头打伤精进沙门,并裂坏其衣服,打破其应供器具。作出这些暴行的梵志居士,是自知将会受痛苦的果报,最终生于地狱之中。那时,正在说法的觉砾拘荀大如来,遥见这些头伤、衣裂、器破的弟子回来,就告诉诸比丘:你们看到没有?这就是恶魔教敕梵志居士的后果!他要你们起恶心,以得其便。你们应该依次广大无边地修慈悲喜舍,无结无怨,无恚无诤,使恶魔无从下手。诸比丘便都如法修行,恶魔也就找不到机会下手。
「恶」魔心想:此计不行,我就教敕梵志居士一齐来奉敬供养礼事精进沙门,如果他们生起恶心,我就得以下手。梵志居士果然听从指示,以衣敷地,甚至以发布地,请精进沙门从上面走过,而且供养饮食,赠予财物,以求利益安乐。他们也自知将受极乐福报,死后因此而生天上。那时,正在说法的觉砾拘荀大如来,遥见这些受到奉敬供养礼事的弟子回来,就告诉诸比丘有关恶魔的诡计,并说:汝等当观诸行无常,观兴衰法,观无欲,观舍离,观灭,观断,令恶魔求便而不能得。他们都认真奉行,恶魔也因此无法得逞。
此时,「恶」魔自忖:只有亲自动手了。于是当音尊者随侍在觉砾拘荀大如来后面入村乞食时,恶魔便化作少年形状,手拿大杖,把音尊者打得头破血流。如来回头见此情形,便说:此恶魔凶暴,大有威力,此恶魔不知厌足。如来话未说完,恶魔即于当场堕入无缺(又名百钉、逆刺、六更)大地狱。狱卒还来跟他说:若订订等共合者,当知满百年。』
目犍连尊者讲述自己昔世为「恶」魔的往事,魔王听完后,恐惧得身毛都竖了起来,即以偈问地狱中详情,尊者即以长偈答复,最后勉以:久作不善行,受报亦当久;魔汝莫厌佛,莫娆害比丘。魔王听了,欢喜奉行。
〔注〕跏趺坐乃佛及佛弟子盘腿而坐之独有姿势。「趺」是脚背,与「跗」字同;「跏」是「加」字之别写,仍取原来加字之意(按:高丽版《大藏经》仍沿用加字),即置放、架起,是把物品置放于高处、上位或将之架起,例如:「加冕」「加冠」。结加趺坐或加趺而坐:即盘腿坐时,把左右两趺架起,置于右左大腿之上。(详见上海辞书出版社:《新编实用汉语词典》1989年及朗文出版社:《中文新词典》第二版)
9.中阿含经卷六瞿尼师经〔无事人最正经〕
佛在王舍城的竹林迦兰哆园时,有位瞿尼师也来到此地。他在无事室,调笑骄傲,躁扰熹忘,心如弥猴,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舍利弗尊者与诸比丘吃过中饭后,因有事聚集在讲堂。而‥瞿尼师比丘‥也正往讲堂走来。当舍利弗遥见他走来时,随机告诉诸比丘,无事比丘,行于无事,应做到下列事项:
1.当学敬重,而随顺观;2.当学不调笑,而不躁扰;3.当学不畜生论;4.当学不骄傲,及少言说;5.当学护诸根;6.当学食知止足;7.当学精进,而不懈怠;8.当学正念及正智;9.当学知时及善时也:不早入村乞食,亦不晚出;10.当学知坐及善坐:不逼长老坐,为小比丘诃〔意谓:年老不堪坐者,不逼令坐;若年少而不肯习坐,为令彼能就道故,应教诃令坐〕。
舍利弗尊者接着又谈到,如果有人来问律阿毗昙、息解脱离色至无色定、漏尽智通等问题时,都要能知道答案,并当学习与他们互相讨论。如果没有做到以上应当学习的事项,就应受到质问呵责〔注〕。
这时,也在大众中的目犍连尊者,就向舍利弗说:但无事比丘,行于无事,应学如是法,非谓人间比丘耶?舍利弗答说:无事比丘,行于无事,尚学如是法,况复人间比丘耶?经上接着说:如是二尊,更相称说,赞叹善哉!……
本经最后还总结舍利弗尊者所说的话,作成偈颂:
敬重无调笑,不畜生论傲;护根食知足,精进正念智;知时亦善坐,论律阿毗昙;及说息解脱,漏尽通亦然。
〔注〕《长阿含经》卷九之〈十上经〉中有如下一段,大意是:八退法(八种懈怠)指出有些比丘不肯精进,就以种种借口,说无法坐禅、经行,而去卧息:1.乞食不得;2.得食;3.做了点事;4.明天要做事;5.今天走了一段路;6.明天要走一段路;7.身体有点毛病;8.病愈不久。精进比丘则能以正念对治:1.乞食不得:身体轻便,少于睡眠,宜可精进;2.得食已:气力充足,今宜精进;3.4.做了点事及明天要做事:废我行道,今宜精进;5.6.今天及明天走了、及要走路:废我行道,今宜精进;7.身体有点毛病:我今得病,或能命终,今宜精进;8.病愈不久:我病初愈,或更增动,废我行道,今宜精进。
10.中阿含经卷二十九说无常经〔世尊赞颂阿罗汉〕
世尊告诉诸比丘,色、觉(受)、想、行、识都是无常,无常则苦,苦则非神,多闻圣弟子应如此深切体认,修习三十七道品,无碍正思正念。能够如是知、如是见,则依次欲漏心有漏无明漏心都得到解脱,而不受后有。在九众生居当中,阿罗汉是第一是大、是胜、是最、是尊、是妙,因为他得到真正的「安稳快乐」。
世尊并说长颂称赞阿罗汉,略如:
成就七觉宝,具学三种学;妙称上朋友,佛最上真子;上下及诸方,彼无有喜乐;能为师子吼,世间无上觉。
※由本经可知,阿罗汉至为尊胜。后来大乘经典如《维摩诘经》《法华经》等,对阿罗汉有所贬抑,说者谓有「回小向大」之义;究其实,阿罗汉岂可谓小?大乘经典自有其发展的思想脉络与时代需要,同时也有其理论堂奥与恢宏旨趣,但阿罗汉毕竟是人间成道的典范!因此,号称大乘的北传佛教地区,所建大小寺庙,虽以供奉诸佛菩萨为主,但大多仍不忘陪祠十八罗汉,甚至有另置五百罗汉堂者。
11.中阿含经卷十三说本经〔施一饭予辟支佛所得的果报〕
佛在波罗奈的鹿野苑时,诸比丘集坐于讲堂,共相谈论:在家居士天天获利百千万倍,跟比丘们的等持戒妙法、成就威仪、入家受食相比,何者为胜?阿那律陀尊者就告诉诸比丘:居士即使获利超过百千万倍,也及不上等持戒妙法的比丘。尊者接着说:忆起多世以前,我在此波罗奈国,是个贫穷的人,以拾荒为生。其时又正值旱灾、霜害、虫害,甚难乞食。有一天早上,我出城去拾荒时,遇到一位名叫无患的辟支佛〔注〕,当时他正持钵入城。到我回来入城时,又遇见他,而他的钵还是空的。大概他见我出城后又回来,应还未吃饭,于是就随后跟来。
阿那律陀尊者继续说:到我回家后,放下担子,一回头,才知道他跟随到了家里来。我当时心想:他一定还没有乞到食物。于是把早已弄好的食物拿出来,请他哀愍接受。他说:请你拨一半到我的钵中,你自己留一半,这样我们都可以活命,岂不很好?我说:我家里有釜灶,有柴又有米,而我饮食是不定时的,您就请慈愍我,接受全部的食物吧!他于是接受了。
阿那律陀尊者接着说:我因布施给他一钵食物,七次受生于天上为天王,七次受生于人间为人王。于今受生于释氏种族中,家世非常富有,又跟世尊出家学道,受到四众敬重,并时常有人请我接受种种供养。当时我若是知道那位沙门是无着真人,所获福报还要加倍!
这时在室中静坐的世尊,因天耳通之故,都听到了诸比丘的谈论,便于晡时(即午后四时)起坐,来到讲堂。诸比丘向世尊报告说:今天在此,是因为阿那律陀尊者就「往昔事」而说法。世尊说:你们要不要听佛就「未来事」而说法哪?大家纷纷表示今正是时。
世尊于是说出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有佛出世名弥勒如来,……并实时付嘱金缕衣予当时在座的弥勒;此时魔波旬现身,欲错乱弥勒如来未来的果证,但最终都无法得逞……。〔从略〕
〔注〕辟支佛:乃无师自悟之圣者,另类佛也;以世无二佛之号,故异名以别之;与佛无殊,只不说法而已。
12.长阿含经卷八散陀那经〔我们修行都有这些垢秽吗?〕
世尊跟大比丘众在罗阅祇毗诃罗山七叶树窟时,王舍城有位散陀那(Sandhāna)居士,喜欢到处走走看,每天都走到城外。有一次,他来到世尊所在处附近,仰头看看太阳的位置,觉得现在去见佛,不是适当时候:这时世尊一定还在静室内三昧思惟,而诸比丘众也当在禅静之中,我不如先到乌暂波利的梵志女林中,到了适当的时候,再去向世尊及诸比丘礼敬问讯。
其时,有位名叫尼俱陀的梵志,与五百位弟子住在这森林中,当时正在一起高声谈论一些「遮道浊乱」的事情。他们平常就喜欢整天谈论国事…或聊些大臣百姓的事,或聊些车马、园林、坐席、衣服、饮食、妇女、山海、龟鳖的事。尼俱陀梵志遥见散陀那居士走来,就叫大家静默下来,并说:这位是沙门瞿昙的白衣(在家)弟子中最优秀的,他一定会到这里来,你们最好静默下来。
散陀那居士来到尼俱陀梵志面前,向他问讯后,就坐了下来,不客气地说道:我师世尊,常乐闲静,不好愦闹。不如汝等与诸弟子,处在人中,高声大论,但说遮道无益之言。尼俱陀梵志立刻反驳:沙门瞿昙,颇曾与人共言论不?众人何由得知沙门有大智慧?汝师好独处边地,犹如瞎牛食草,偏遂所见:汝师瞿昙,亦复如是,偏好独见,乐无人处。汝师若来,吾等当称以为瞎牛,彼常自言有大智慧,我以一言穷彼,能使默然…。
是时世尊在静室中,因天耳通的关系,听到居士与梵志的这番对话,就走出七叶树窟,到乌暂波利梵志女林来。尼俱陀梵志遥见世尊走来,就吩咐大家:不要出声,等他到来,切记不要站起来迎接或恭敬礼拜,也不要请他坐;另弄一个坐席,叫他一边坐好了;等他坐下来,你们应向他发问:沙门瞿昙,汝从本来,以何法教,训于弟子,得安稳定,净修梵行?
可是,当世尊走近他们聚集的地方时,梵志们却不自觉地站了起来,逐渐迎向世尊而说道:善来瞿昙,善来沙门。久不相见,今以何缘,而来至此?可前小坐。世尊于是坐了下来,并怡然微笑:知晓他们接到了指示,但却没有照做。
这时,散陀那居士向世尊行礼,然后在一旁坐了下来。尼俱陀梵志也向佛问讯,然后坐下来。他先前要徒众向佛发问的问题,这时却没有人提出来,他只好自己发问。佛说:且慢!我教弟子得安稳处净修梵行之法,又深又广,不是你所能及的。而你的老师与你的弟子们所行的道法,其中有净的有不净的,我都能一一说出来。尼俱陀梵志的徒众们听了,共相议论说:这位瞿昙沙门有大威势、有大神力,问他自己的教义,他却反过来讲别人的教义。
尼俱陀梵志于是请世尊分别说明。佛说:汝所行者,皆为卑陋。离服裸形,以手障蔽;…不受盂食,…不受共食、家食,…不受怀妊家食,见狗在门则不受食,不受多蝇家食,不受请食,他言先识则不受其食;不食鱼、不食肉、不饮酒、不两器食;一餐一咽,至七餐止;…或一日一食,或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一食;…或食牛粪,或食鹿粪;或食树根、枝叶、果实,或食自落果;…或衣树皮,或草襜身,或衣鹿皮;或留头发,或披毛编,或着冢间衣;或有常举手者,或不坐床席,或有常蹲者;或有剃发留髦须者,或有卧荆棘者,或有裸形卧牛粪者;或一日三浴,或有一夜三浴。以无数众苦,苦役此身。佛说到这里,就问尼俱陀梵志:像这样的行者,能称为净法吗?尼俱陀回答说:是,这是净法。佛随即说:你既然说这是净法,那么我就要在你所谓的净法中,指出它的垢秽。…世尊于是应尼俱陀梵志之所请而说道:这些苦行者,若有下列任何一项,就都是垢秽:
一.常自计念,我行如此,当得供养敬礼事。
二.得供养已,乐着坚固,爱染不舍,不晓远离,不知出要。
三.遥见人来,尽共坐禅,若无人时,随意坐卧。;
四.闻他正义,不肯印可。
五.他有正问,吝而不答。
六.设见有人供养沙门婆罗门,则诃止之。
七.若见沙门婆罗门食更生物,就诃责之。
八.有不净食,不肯施人;若有净食,贪着自食;不见己过,不知出要。
九.自称己善,毁訾他人。
十.为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取、嫉妒、邪见颠倒。
十一.懈怠熹忘,不习禅定;无有智慧,犹如禽兽。
十二.贡高、骄慢、增上慢。
十三.无有信义,亦无反复;不持净戒,不能精勤受人训诲;常与恶人以为伴党,为恶不已。
十四.多怀瞋恨,好为巧伪;自怙己见,求人长短;恒怀邪见,与边见俱。
说到这里,佛就问尼俱陀梵志:像这样的行者,还可说是清净吗?梵志答:当然不是清净了。佛说:现在,我可在这些垢秽法中,进一步来说清净无垢秽法。…世尊于是又应梵志所请,说出清净无垢秽法──就是上述十四项垢秽法的反面,也就是说,反其道而行就对了。(此处从略)
尼俱陀梵志听完之后,就问佛:如果能做到这样清净无垢秽的苦行,可以称为「第一坚固行」吗?佛说:还未可以,始是「皮」耳。意谓只是表皮、起步而已。于是梵志又请佛深入一层来讲「树节」。佛于是说:自不杀生,不教人杀;自不偷盗,不教人盗;自不邪淫,不教人淫;自不妄语,亦不教人为。彼以慈心遍满一方,余方亦尔;慈心广大,无二无量;无有结恨,遍满世间。悲喜舍心,亦复如是。齐此苦行,名为树节。接着世尊又应梵志之请,续说「苦行坚固」之义:即做到上述树节之后,还要:自识往昔无数劫事,一生二生,至无数生;国土成败,劫数终始,尽见尽知;又自见知:我曾生彼种姓,如是名字,如是饮食,如是寿命,如是所受苦乐;从此生彼,从彼生此。如是尽忆无数劫事,是为梵志彼苦行者牢固无坏。
接着世尊再应梵志之请,继续说出怎样才算「第一」。佛又从头说起,即在做到上述树节及苦行坚固后,进一步是:彼天眼净观众生类死此生彼,颜色好丑,善恶所趣,随行所堕,尽见尽知;又知众生身行不善,口行不善,意行不善,诽谤贤圣,信邪倒见,身坏命终,堕三恶道;或有众生身行善,口意亦善,不谤贤圣,见正信行,身坏命终,生天人中;行者天眼清净,观见众生,乃至随行所堕,无不见知,是为苦行第一胜也〔注一〕。佛随即告诉诸梵志:于是法中,复有胜者,我常以此法,化诸声闻。彼以此法,得修梵行。
此时,五百位梵志弟子互相议论说:现在看来,佛最高明,我们的师父是比不上的。……尼俱陀梵志即从座位上站起来,想向佛行五体投地礼,佛立即阻止他,并说:使汝心解,便为礼敬。但尼俱陀还是礼敬佛足,然后才又坐了下来。世尊告诉他:不要以为佛是为了利养而说法,如果有利养,全部都归你;也不要以为佛是为了名声、为了要受尊重、为了当领导、为了广收弟子、为了号召大众而说法,你现在的弟子全部还是你的,我说法是为了灭不善而增长善法。…不要以为我把你摆置在「不善聚、黑冥聚」当中,你只要舍去各种不善污黑之法,我自当为你说「善净法」。也不要以为我在「善法聚、清白聚」之中,要贬低你,绝不要起这些念头。你只要在这些善法、清白法中,精勤修行,我自当为你说善净法,以灭不善行,而增益善法。
这时,五百梵志弟子都端心正意,听佛说法,但天魔却来扰乱他们的心志〔注二〕,世尊知道这情形,便跟散陀那居士说:现在我想回去,你也一齐走吧!经文最后是这样写的:尔时世尊以右手接散陀那居士,置掌中,乘虚而归。
※……各种宗教都有神与魔、或上帝与撒旦的对立,但在佛经中,佛似乎也把魔看作应该度化的众生之一,甚至还不愿违背对魔所许下的诺言而般涅盘哪!……
〔注一〕世尊应众苦行梵志之机,为说苦行坚固与第一胜,于晓示修证阶程之同时,亦为「甚深缘起」揭一真章:却原来,缘起性空,须自身作证,方为真契;若只托意于空言,在业识思辨之中作会(举例如下),则「甚浅」缘起而已。早期佛典中多有「甫闻缘起,便得果证」之事,同是缘起法,何以古贤得之即预圣流,今我闻之仍旧凡夫?禅门策励行人精勤用工,曰:「生不知从来,死不知何去,故生死亦事大矣!」语出实有深因。
【举例】“此书桌,乃木、铁、造工、需求等等,各种因缘凑合而成,故知其为缘生也,无自性,毕竟空。”
〔注二〕本经经文由「树皮」「树节」「苦行坚固」一路说到「苦行第一胜」,世尊至此指出「复有胜者」之「善净法」,但最终都未说出善净法之内容。从经文语意推敲:大概天魔也非无事之徒,定必已说到最关痛痒之处,非出手干扰不可矣。未知众苦行梵志在「干扰」过后,会否去向世尊追问:何谓善净法?──他们既能苦行如斯,又已对佛生起敬信,倘若得闻大法,付诸实行,将来果证岂小?天魔能袖手吗?
13.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增上品〔如何才可免死?!〕
世尊与大比丘众在竹园精舍时,有四位修行善法已得五神通的梵志,聚在一起商议说:「伺命」(意谓死神、鬼差之类)来时,再怎么有权势的人也无法躲避,而我们到时就隐藏起来,使他找不到。后来是:他们有一位飞到空中,有一位潜入大海底,一位穿入须弥山腹中,一位钻入地中最深处的金刚际,结果都还是死了。
这时,世尊以天眼看见这些情形,便说此偈:非海非空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止不受死。并将这些情形告诉诸比丘,期勉他们欲得免死者,当思惟四法本,即: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无我,灭尽为涅盘,便脱生老病死,愁忧苦恼。
14.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四善聚品〔我们修行为何没有成就?〕
世尊告诉诸比丘:我来跟你们谈谈「善聚」,你们要好好思考。所谓善聚,就是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能修行这五根,便成须陀洹,辗转增上,以至不受后有。反过来说,若不行此法者,则不成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及如来至真等正觉也。世尊接着说:若得这五根者,便有四果三乘之道。言善聚者,此五根为上。因此,你们应当学习修行这五根。……
我来跟你们谈谈「不善聚」…就是五盖:贪欲、瞋恚、睡眠、调戏、疑。若有此五盖,便有畜生、饿鬼、地狱之分。诸不善法,皆由此起。因此,你们应当学习力求消灭这五盖。
※以上‥非常重要,……或有一生学佛,而毫无成就者,即由于缺少这五根。…至于五盖,则是把人盖住不得翻身的严重障碍,一般人或多或少有这五盖。世尊此处所说,令人大为警醒。附带一提的是:此处提到「四果三乘之道」,四果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而三乘即声闻乘、缘觉乘、佛乘。阿含经中虽曾提到「菩萨」的字眼〔注〕,但「菩萨道」的充份开演,却要等到大乘经典兴起之后,而到了最后,更提出唯有一佛乘之说。
〔注〕日本学者水野弘元在《佛教的真髓》一书中指出:四部《阿含》之中,《增一阿含》最为晚出,因经中有若干词汇及部份观念为他部所无,例如「小乘」「三乘」「六波罗蜜」等,都是后来才开演之大乘教法所摄。至于「菩萨」一词,最初是对往昔世之释尊或坐在菩提树下即将成佛者之专称,往后则广泛用以称呼发心成佛者;而这种用法,最早是出现于本经卷27〈邪聚品〉第309经:「未发菩萨意,使发菩萨心」。(详见《佛光大藏经》〈增一阿含题解〉)
15.增一阿含经卷十六高幢品〔如何是此岸?如何是彼岸?〕
世尊告诉诸比丘,有三个结使系缚着众生,不能从此岸至彼岸。这三个结使就是:一.身见结:即执着我、人、众生等相;二.疑结:即执着有我无我、有生无生、今世后世等问题;三.戒盗结:即执着我当以守此戒而生豪门或天上。这三结使犹如两牛同一轭,终不相离,使众生不能从此岸到彼岸。世尊说到此,忽然反问:什么叫此岸?什么叫彼岸?然后自答:此岸者,身见是;彼岸者,身见灭是。
16.中阿含经卷三十怨家经〔心生怨恨的后果〕
世尊告诉诸比丘:有七怨家法,而作怨家,谓男女辈,瞋恚时来。意思是说:不论男女,瞋恚起来,就对所怨恨的对象,见不得他好。归纳起来,有以下七种心理状态:
一.不欲令怨家有好色,结果是自己虽然好沐浴、擦香水,脸色还是很难看。
二.不欲令怨家安稳眠,结果是自己睡再好的床与枕头、毯被等,还是辗转难眠。
三.不欲令怨家得大利,结果是搞得自己判断错误,而大为不利,损失惨重。
四.不欲令怨家有朋友,结果是亲朋好友舍己而去。
五.不乐怨家有名称,结果是自己的恶名昭彰,远传十方。
六.不欲令怨家极大富,结果反而是自己大失财物。
七.不欲令怨家身坏命终而至善处,生于天上,结果是由于自己身口意的恶行,命终生地狱等恶趣之中。
怨恨别人,结果反而自己受害,世尊说:这是因瞋恚所覆,心不舍瞋恚故。最后,世尊说出偈颂,勉励诸比丘调御断瞋恚,灭讫无有漏。
17.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一苦乐品〔修行人应如何看待物质条件〕
世尊告诉诸比丘,有四起爱之法,即因为衣服、饮食、床座、医药而起爱,而有所染着。世尊说:如果有比丘有这些染着,我实在不想说他,因为他得不到这些东西时,便起瞋恚,兴想着念。我现在要说的是,这些东西亦当亲近,亦当不亲近,这是怎么说呢?即得到这些东西时,贪爱执着,起不善法,即不可亲近;反之,心不爱着,而起善法,即可亲近。世尊最后说:当亲近善法,除去恶法,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欲使檀越施主,获其功德,受福无穷,得甘露味。
18.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增上品〔唱诵经呗互相争胜〕
某天,一位目犍连尊者的弟子与一位阿难尊者的弟子同意了一项建议,即:同声经呗,谁者为胜?诸比丘知道这事,就去向世尊禀报。世尊就吩咐一位比丘去把这两位比丘叫来,问他们说:你们这些愚人,确实说过比赛念诵经呗的事吗?他们都承认了。世尊即说:你们可曾听我讲过互相竞争的法吗?这种法跟梵志的有什么不同?他们答说:不曾听过如来说这样的法。世尊就说:我从来不跟诸比丘说这些竞争胜负的法,但今天提出来,是想要有所降伏,有所教化。若有比丘在受法时,应当思惟…心意是否与经律相应,如有相应,即当奉行。
这时,世尊说偈如下:
多诵无益事,此法非为妙,犹算牛头数,此非沙门要。若少多诵习,于法而行法,此法极为上,可谓沙门法。又另说偈如下:
虽诵千章,不义何益?不如一句,闻可得道;虽诵千言,不义何益?不如一义,闻可得道。千千为敌,一夫胜之;未若自胜,以忍为上。世尊接着说:
诸比丘当念降伏一切…烦恼,不该再有胜负心、诤讼心的竞赛行为,否则即以律法惩治。这时,两位比丘即从座起,礼世尊足而求忏悔,世尊也接受他们的悔过,而期勉他们不要再有这种过失。
19.中阿含经卷二十九沙门二十亿耳经〔一位不自誉、不慢他的达道者〕
二十亿耳,即沙门Sona,以下音译为索纳
沙门索纳,最为精勤学道,但诸漏心却不得解脱,想要还俗,以家中财富广行布施,修诸福德。世尊知他心意,即教以修行如调弦,应不急不缓的道理。他受教后,依法修行,不久就证得阿罗汉果。〔以上属前经所载〕
索纳尊者既已证道,乃想到要去向世尊求证:自己是否已得究竟智?于是他来向世尊礼敬后,报告(所得)……并说颂,略如:得知如真,从是心解;得心解已,比丘息根;作已不观,无所求作;犹如石山,风不能动。然后‥礼世尊足,绕三圈而去。
世尊在他离去后不久,即告诉诸比丘:你们应该像索纳一样,在我面前说得究竟智。他不自誉、不慢他,随时随地而能说法,陈现法义。你们可不要被痴迷、增上慢所缠住,而‥谓已得究竟智,那实在‥是徒劳‥罢了。
20.中阿含经卷九手长者经〔一个在家修行者的典范〕
佛在阿逻鞞林中时,手长者(Hatthaka)同五百位大长者一齐来到佛所,向佛礼足后坐在一旁。世尊问手长者如何领导此大众,他答道,是遵照世尊所教,以四事摄:即惠施、爱言、利、等利,来领导大众。世尊即说:过去、现在、未来的沙门梵志,要领导大众,都不外乎此四事摄,而且或许还足足有余。世尊接着方便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后,便默然而住。手长者即从座起,礼佛并绕三圈后离去。
手长者回到家的外门,以至中门、内门、室内,好像一直有人为他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于是敷床,结跏趺坐,修起四无量心来〔注〕,他无结无怨、无恚无诤地修慈悲喜舍,遍满一切世界。这时,三十三天都聚集在法堂,对手长者称叹不已,而毘沙门大天王更在破晓之前,来向他通报天上的讯息,但手长者以尊重定、守护定的缘故,默然不语,不观不视毘沙门大天王。
这时,世尊当众称赞手长者,并讲述他来礼佛听法,以至毘沙门大天王报讯等经过情形,更指出他有「七未曾有法」。于是,有一位比丘在黎明时,着衣持钵,前去向手长者复述世尊所说的话。手长者就问那位比丘:当时有没有白衣(在家人)在场?比丘答道:没有。如果有白衣在场,那有什么不妥呢?手长者答说:我是怕如果有人不相信世尊所说的话,便会招致不好的果报;而如果相信的话,便会对我恭敬礼遇,我实在也不愿造成这样的结果。那位比丘在接受供养,并为他方便说法后,就回来向佛禀报。
佛听完后就说:所以我说,手长者有七未曾有法。再者,你们应当知道,他还有第八未曾有法,那就是「无求无欲」。……自8少欲,不欲令他知我少欲;乃至不欲令他知我1有信、2有惭、3有愧、4有精进、5有念、6有定、7有慧。手长者有这「八未曾有法」,但他都不想让人知道。
〔注〕修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竟不须远离兰若,走到红尘堆里、十字街头,前文有陀然梵志,于重病中、临终前闭门修,本文有手长者于床上趺坐而修。两位古德的行仪,大可一新今人耳目!
21.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四意断品〔比丘因病厌世的一则特殊个案〕
世尊在祇园精舍时,婆迦梨尊者身得重病,须卧着大小便,想拿刀自杀,却无法自己坐起来,他就告诉侍者:你去把刀拿来,我想自杀,因为世尊弟子之中,得到信解脱的,没有人超过我;但我如今有漏心还是没有解脱,既然如来弟子遇到苦恼时,也有举刀自杀的,我现在就为不能从此岸到彼岸,付出生命。他那出家不久的弟子,既不知从此岸到彼岸,也不知死此生彼的道理,就拿刀给他。这时,婆迦梨因为信心坚固,便举刀自刺,同时想到身为世尊的弟子,应依法而命终,于是便深深思惟:色受想行识这五盛阴集习与灭尽的道理,知道诸有生法,皆是死法,便于有漏心得解脱,于无余涅盘界而般涅盘。
这时,世尊以天耳通而听悉此事,便吩咐阿难把在舍卫城的比丘召集起来,然后一齐前往婆迦梨所住精舍。这时,弊魔波旬也来到此地,虽然各方搜寻,弄得精疲力倦,依然不知婆迦梨神识的下落。世尊告诉诸比丘:你们听到巨大声音,以及奇怪光影吗?诸比丘答说:是的,我们都听见了。世尊说:这弊魔波旬想知道婆迦梨神识的去处。阿难就请世尊明示。世尊说:婆迦梨比丘神识永无所著。阿难又问:他是那一天得到这四谛?世尊说:就是今天。阿难又说:他卧病很久,本是凡人。世尊答说:如你所说,但我弟子之中,信解脱者,此人最胜,当他举刀自刺时,即思惟如来功德,并思惟五盛阴的集灭,诸有习(集)之法,皆悉灭尽,而般涅盘。
※众所皆知,佛教是反对自杀的,故本经显得独特〔注〕。值得注意的是:婆迦梨已得信解脱,才能于自尽临终之际,信心坚固,思惟如来功德,并深熟思惟五盛阴,由久病之苦,而通透集灭,证得无余涅盘。……
〔注〕佛在世时,比丘因故自毁,事虽非常,然亦非罕独。《杂阿含经》(佛光版)卷36第1010经及卷39第1079经就有阐陀及瞿低迦两位比丘,分别因病及为恐退堕而自杀。其中,在瞿低迦自戕之前,魔波旬曾向释迦佛报讯,请佛阻止之,为佛所拒,而瞿低迦最终身死刀下。对自杀一事,在1010经中,佛是这样说的:若有舍此身,余身相续者,我说彼等则有大过;若有舍此身已,余身不相续者,我不说彼有大过也。
22.长阿含经卷六小缘经〔有关人类的由来〕
佛回溯久远的过去,先从人类的由来谈起:天地始终劫尽坏时,众生命终皆生光音天,自然化生,以念为食。光明自照,神足飞空。其后此地尽变为水,无不周遍。当于尔时,无复日月星辰,亦无昼夜年月岁数,唯有大冥。其后此水变成大地,光音诸天福尽命终,来生此间。虽来生此,犹以念食。神足飞空,身光自照。于此住久,各自称言:众生众生。后来,大地涌出酥蜜般的甘泉,那些刚来此地,性情比较轻躁的众生,见了泉水,心中起了念头:这是什么东西?何不尝尝看!于是用手指沾来尝看,愈尝愈觉滋味不错,干脆用手捧起来喝。一执着这种快乐,就贪得无厌了。其它众生见了,也就效法起来。这样不停吃下去,身体就变得粗重,肌肉也变得坚实粗糙,失去了美妙姿色,而且也失去了神足通,无法飞行,只能踏着地面而行了,而身体所发出的光明也逐渐减弱,最后消失了。这时,天地是一片大黑暗。
佛接着说:当知天地常法,大冥之后,必有日月星象现于虚空,然后方有昼夜晦明,日月岁数。尔时众生但食地味,久住世间,其食多者,颜色麤丑;其食少者,色犹悦泽;好丑端正于是始。姿色既然因饮食多寡,而有差别,那么,变得端正的人就有了慢心,轻视丑陋的人;而变得丑陋的人,也起了嫉恶心,憎恨端正的人。于是人与人之间,就起了忿诤。这时,甘泉也就自然干涸了。
佛接着说:其后,此地生自然地肥,色味具足,香洁可食。当时的众生吃了,更扩大了彼此姿色美丑的差距,而互相诤讼。这时地肥不再生出来,却又生出麤厚地肥,虽然比不上前者香美,但也还可口,众生吃了,也因彼此姿色差别的关系,而互相诤讼。于是连这种麤厚地肥也不再生长出来了。后来,大地上又自然生长出一种没有糠糟的粳米,跟地味一样香洁可食。众生吃了以后,便有男女互相共视,渐有情欲〔注〕,转相亲近。其余众生见已,与言:汝所为非,汝所为非!即排摈驱遣,出于人外。过三个月已,然后还归,…昔所非者,今以为是。时彼众生习于非法,极情恣欲,无有时节,以惭愧故,遂造屋舍。世间于是始有房舍。翫习非法,淫欲转增,便有胞胎,因不净生。世间胞胎,始于是也。
从前面一路说到这里,众生的贪瞋痴都已具备了。佛接着谈到当时自然成长的粳米,「随取随生,无可穷尽」,但因有懈惰的人,懒于朝晚去取食,便开始积粮,以致引起别人有样学样,彼此竞相屯积,以至粳米荒秽,转生糠糟,刈已不生。这时,众生见此不悦,遂成忧迷,才回想起当初来到此地,以念为食,神足飞空,身光自照,而一步步地发展到现在连粳米都吃不到了,如何是好?于是大家共同议定:划分私有土地。结果又因有人渐生盗心,窃他禾稼,而互相责骂打架。大家为此而感愁忧懊恼,众生转恶,世间乃有此不善,生秽恶不净,此是生老病死之原;烦恼苦报,堕三恶道,由有田地致此诤讼。于是决议:选出一位有威德的人,专门负责治理这些诤讼,并由大家摊分一些米来供给他生活。于是世间遂有以正法治民的大王出现,这就是剎利种姓〔统治阶层〕的由来。
佛接着谈到,当时有人想到家为大患,家为毒刺,于是舍弃家居生活,而独处山林,静默修道,舍离众恶,于是世间才有婆罗门这个名称。而在这些婆罗门当中,有些不乐闲静坐禅思惟而走入人间,以诵习为业的人,称为不禅婆罗门或人间婆罗门,这是婆罗门种姓〔祭师阶层〕的由来。而当时有好营居业,多积财宝的人,就被称为居士〔杂居或音译为吠舍〕;有多机巧,多所造作的,就被称为首陀罗〔贱民〕。
佛在讲完印度传统的四个种姓以后,又说出第五种,名叫「沙门」:不论是剎利、婆罗门、居士或首陀罗种姓当中,或时有人自厌己法,剃除须发,法服修道,都称为沙门。不论是那个种姓出身的沙门,身口意业是善或不善,都会分别受到乐报或苦报。
佛又说:如果能修七觉意,则不久就可成道,因为法服出家,修无上梵行,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复受有,而成就罗汉。
〔注〕今人受某些西方文化影响,与人交接(尤其是对话)时,须四目互视,方为礼貌;而古德高僧,则常敛目垂睑,中国禅宗丛林高旻寺就有「与人讲话,眼看彼胸;言无口水,低声轻语」等行事细则。
下一篇:没有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