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幸福
佛陀在《因缘品》中说,即使天上降下金银珍宝之雨,贪婪之人也不会满足。《方广大庄严经》中说,即使一人独享世间一切妙欲,在内心没有满足之前,他仍然会不断地寻觅。
《佛遗教经》中还说:“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快乐。”可惜的是,这种唾手可得的幸福,却很少有人得到。
人的欲望永无止尽。很多企业家和明星享有财富与盛名,却依然苦心孤诣,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因内心没有满足之时,他们时常处于焦虑、空虚和高寒之中。如果有一颗知足的心,即使人生不完美,欲望不能完全实现,也能有则安乐,无则无忧。
诗人徐志摩曾经说,“我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的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得之,我幸”这句话可以用在世间任一方面:财富、地位、情感、健康……如果已经得到,这是你的幸运和前世的福报,你应深心快慰;如果得不到,是你命运多桀,不要怨天尤人,也不必沉溺于对未来的忧虑中,杞人忧天。
达摩祖师也说:“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心无增减”是超越了欢乐和痛苦的大乐境界。得失的云,在我们心的虚空中缘聚缘散,我们的心,不因云至增加了某种品质,不因云去而失去了本性中的某一部分,而是至始至终清澈无垠。
我们对人生的任何一种境遇,应以随缘之心安然处之。就像手中之沙,捏得越紧,它越流失。如果换一种方式,把手掌摊开,细沙会滞留很久。“随缘”不是什么都无所谓,不是懒惰、懈怠和放逸。这是一种愚痴的随缘,并不是佛教所说的“随缘”的意义。
所谓的“随缘”,是指在努力的过程中,对所得到的一切产生一种欣慰感、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是基于一种豁达的认识: 幸福不是靠殚精竭虑而得,而是依靠前世善业的福报、今世的努力等各方面善缘聚合而得。
想到自己无德无能,获取少许也会庆幸;即使一无所有,也不会愤懑难平、忧郁而终,而是竭尽全力,让自己此生成为一个好人。
有了一个美满的家庭、一些财富和荣誉,会不会幸福呢?不会的。佛教讲苦集灭道四种真相,苦和集包括了轮回之苦及痛苦的根源,如果没有通过修道获至涅槃,终有一天,苦因会现前。
当日本发生九级地震时,那些踌躇满志的企业家、学者和艺人,仅仅在一瞬间,就被滔天巨浪卷得无影无踪。劫后余生的幸存者,站在人去楼空的大地上,才知道命运诡异不测,死生变幻迅速。
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佛教的真理,就会知道,对任何一个生命而言,最终都不离痛苦。即使是一位才华横溢、杰出而备受尊敬的人,在死亡面前,生前的一切都会失去意义。与一个人注定要经历的生老病死相比,所有这些快乐,都将成为痛苦。每一次轮回留下的,只有创伤。
世间的快乐是暂时的,而佛教所说的究竟安乐,是获得佛陀的果位,这是最殊胜、唯一的幸福。如《大庄严论经》说: “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
在千千万万错综复杂的思想领域中,能值遇揭示终极真理并详细、清晰、准确地指出超越生死的佛陀教法,我时时有一种非常庆幸、满足的感觉!我遇到任何一个知识分子、普通百姓或街上的乞丐时,都忍不住要告诉他们:佛陀是最伟大的!
我不是因为自己是佛教徒而这么说,而是佛陀的智慧太深邃、太博大、圆满得无法形容。虽说反观自身,自己在见解、修行和行为等各方面都深感惭愧,但佛教完美无缺,是对人类社会最有益的智慧结晶。
下一篇:财产、名声、亲人是否可以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