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放生:外来动物福寿螺放生3.4.3(2)

2020-01-05 放生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圆 满 放 生》

请先阅读“3.4 外来物种动物的放生”部分。

3.4.3 常见外来入侵动物介绍

(2)福寿螺:见图38。

图38:福寿螺

福寿螺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首批入侵外来物种名单。

福寿螺又名大瓶螺,苹果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

1981年作为食用螺引入中国,现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因其适应性强,繁殖迅速,被认定为危害巨大的外来入侵物种。

福寿螺主要危害水稻、蔬菜、茨实、慈菇、紫云英和甘薯等作物。福寿螺每年4月~6月和8月~10月是产卵和孵化高峰期,也是成螺和高龄幼螺集中危害的盛期。其危害水稻,主要是吞食稻叶,造成少苗缺株,需多次补苗,秧田和分蘖期稻株一般受害率为4%~7%左右,高的达13%~15%;对蔬菜、慈菇、紫云英等的危害率一般为4%~5%,高的达10%~15%,局部田块可达30%以上。

外观特征:头部圆筒形,有前、后触手各一对,头部腹面为肉块状的足,足面宽而厚实。贝壳短而圆,大而薄,壳右旋。螺层一般为6层,第一螺层比田螺大而且扁,形似苹果,故得名苹果螺。螺口为卵圆形,覆有角质层保护。螺体颜色随环境及螺龄不同而异,幼螺体一般呈灰白色;小螺为金黄色,小螺第一螺层背面中部有一大“气泡”,借助浮游和呼吸;成螺多呈深黄褐色,有光泽和若干条细纵纹,螺体左边具一条粗大的肺吸管。成贝壳厚,壳高7cm,幼贝壳薄,贝壳的缝合线处下陷呈浅沟,壳脐深而宽。

鉴别特征:贝壳较薄,卵圆形;淡绿橄榄色至黄褐色,光滑。壳顶尖,具5~6个增长迅速的螺层。螺旋部短圆锥形,体螺层占壳高的5/6。缝合线深。壳口阔且连续,高度占壳高的2/3;胼胝部薄,蓝灰色。脐孔大而深。厣角质,卵圆形,具同心圆的生长线。厣核近内唇轴缘。壳高8cm以上;壳径7cm以上,最大壳径可达15cm。

经验识别方法:

①福寿螺最容易辨认的特征是雌螺可以在水线以上的固体物表面产下“粉红色的卵块”。卵块椭圆形,大小不一,卵粒排列整齐,卵层不易脱落,鲜红色。

②福寿螺与常见田螺的外形区别:

外壳:

福寿螺:壳较大,近圆盘形,有5~6个螺层,体螺层占壳高的89%,螺旋部较小,脐孔大而深,壳口无黑色框边,卵生。螺层第一螺层比田螺大而且扁。

中国圆田螺:外壳6~7螺层,比福寿螺稍小,呈长圆锥形。椎尾长而尖。

中华圆田螺:外壳6~7螺层,比福寿螺更小一点,呈卵圆形。

肉色:

福寿螺:呈黄白色。

田螺:呈青褐色。

福寿螺喜生活在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淡水中,多集群栖息于池边浅水区,或吸附在水生植物茎叶上,或浮于水面,能离开水体短暂生活。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5~32℃,超过35℃生长速度明显下降,生存最高临界水温为45℃,最低临界水温为5℃。在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福寿螺可自然越冬。

放生中的暂养一般应该使用沥水容器,注意保持其湿润。当然,如果数量很少,也可以采用盛水容器注水暂养,但要注意观察,还要注意补充氧气或换水。福寿螺适应最低临界水温为5℃,适合在长江以南的地区放生。

福寿螺具有迁移能力,放生注意事项请阅读前文介绍,主要是要严格选择这样的孤立小型水体:周围没有其它水体和湿地、水田等。放生的数量要严格限制。

(待 续)

下一篇:放生让我戒掉手淫,邪淫,改变人生,找到好工作!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