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息妄修心?

2014-09-10 佛教问答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什么是息妄修心?

息妄修心是禅宗北宗神秀所倡导的禅修法门。神秀北宗主要继承了弘忍东山法门重《楞伽》的传统,“持奉《楞伽》,递为心要”。总体上,神秀的禅法主要是按照《大乘起信论》的思想组织起来的,它依《起信论》的“一心二门”而立论,并在方便法门中融入了一定的般若思想。其主要内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了解,一是禅法的理论基础,主要以《观心论》为代表;二是禅法的方便法门,主要体现在《大乘无生方便门》等本子中。前者主要发挥了弘忍的“守本真心”论,后者则对道信的修心五方便作了发展。

神秀《观心论》的宗旨可以说与五祖弘忍的“守本真心”论基本一致,只是论证方法有所不同。弘忍“守本真心”论依据的也是《大乘起信论》的真妄二心说,以妄心不起、真心不失为解脱,主要是就清净的心本体立论的。他强调的是自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为万法之本,诸佛之师,只要守住这一自性圆满的清净心,便能证涅,得佛果,到达解脱之彼岸。而神秀却遵循学道之法,必须“先知心之根源及诸体用,,的思路,依据《大乘起信论》的思想,从体用相即出发,论证了真、妄二心的一体同源、互不相生,并进而强调了息妄修心这一“观心”修行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观心论》可说是立足于“行”而发挥了弘忍的“守本真心”论:“心者,万法之根本也。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万行具备。”此“心”不但是“众善之源”,也是“万恶之主”,因此,修行解脱或沉沦三界,无不依此一心。通过观心的修行,息妄显真,除染还净,了悟本觉真心,即得解脱。由此可见观心的重要性,所以神秀强调,唯观心一法,总摄诸行,是求佛道最为省要的修行之法。

所谓观心,就是要明了自心起用而有染净二心的道理。由于“一切善恶,皆由于心”,依净心而得解脱,依染心则受苦种种,因此,观心之法最终要求能摄心而离诸邪恶,从而断灭诸苦,自然解脱。神秀的《观心论》在强调“心为出世之门户,心是解脱之关津”的同时,更着重说明了“三界轮回,亦从心起”,突出了对真如之体受无明妄心障覆故众生轮回受苦的论述,显示了他的禅法重心在于“息妄”渐修的特色。他要人时刻警惕自己的感情欲望,时刻提防物欲对人心的侵袭,正如那首著名的偈颂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将灭除情欲、物欲,恢复并保持清净的本然之心作为人生的第一要义,要求通过否定尘世生活的价值与意义来保持心地的自然清净,表现出了宗教禁欲主义的倾向。

在强调观心、摄心、去除染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之后,神秀又把观心与念佛联系在一起,以“观心”来统摄念佛法门。他区别了口诵与心念的不同,把念佛解释为“觉察心源,勿令起恶”,“坚持戒行,不忘精进”。他认为,了知自心清净是正念,执著音声之相是邪念。他主张的是正念,即念自性清净心,亦即本觉的真如之体。当神秀将此清净心等同于佛时,他所说的念佛,实际上也就是观心看净。神秀把念佛与观心联系在一起,把向外求佛转为反观自心,从形式上看是对四祖道信“念佛即是念心”的继承,而从内容上看则更多的是对五祖弘忍“守本真心”论的发挥。因为道信的念佛法门有明显的般若倾向,所念之佛或所念之心都有“非名非相”的般若实相之义,所以道信说“无所念者,是名念佛”,“即念佛心名无所念”。但神秀的念佛或观心依据《大乘起信论》而更加突出了“真心”的内容。

神秀禅法反对外在的形式主义的求佛道之行。由于神秀依一心而立净染、善恶、凡圣等的不同,以“观心”这一反身向内的精神活动来“总摄诸行”,统摄佛教的一切修行活动,因而他认为“修造伽蓝、铸写形像、烧香、散花、燃长明灯”,以及“广费财宝,多积水陆,妄营像塔”等都是“背正归邪”的行为,“于真性一无利益”,强调“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他还对佛经中所说的“修造伽蓝、铸写形像”等作了重新解释,认为这些都是佛要求众生观心、修心的方便说法。例如针对修伽蓝,神秀说:“言伽蓝者,西国梵音,此地翻为清净处地。若永除三毒,常净六根,身心湛然,内外清凉,是名为修伽蓝也。”

值得一提的是,神秀的观心法门是主张“顿悟”的。既然“一切善业由自心生,但能摄心,离诸邪恶,三界六趣,轮回之业,自然消灭,能灭诸苦,即为解脱”,那么,要获得解脱,当然就无须累世修行,只需当下观心了。对此,神秀专门从理论上作了说明。他把佛所言的“三大阿僧劫”解释为“三毒心”,认为“佛所说言三大阿僧劫者,即三毒心也,胡言阿僧,汉言不可数,此三毒心于一念中皆为一切恒河沙者不可数也”,只要通过观心而去除一念之中的贪、嗔、痴“三毒心”,就是度得三大阿僧劫了。这样,神秀的观心法门便以去除一念中三毒心取代了累世修行说,把解脱从遥远的未来移到了当世。因此,他的观心法门在强调“时时勤拂拭”的“渐修”的同时,也一再提到“一念净心,顿超佛地”的“顿悟”,认为“悟则朝凡暮圣,不悟永劫常迷”,只要能摄心内照,绝三毒心,那么,“自然恒沙功德,种种庄严,无数法门,悉皆成就,超凡证圣,目击非遥,悟在须臾,何烦皓首?”

当然,神秀北宗的禅法重的是背境观心、息灭妄念的坐禅渐修法,与惠能南宗强调的“直显心性”确实是有很大的区别。神秀在讲顿悟的同时更强调“息妄”的渐修,他把顿悟安置在渐修种种观心的方便法门基础之上,而不像惠能南宗禅那样始终着眼于不假修习、直了见性的“顿悟”,因而他所说的顿悟与惠能的顿悟不同。需要指出的是,在神秀与惠能之时,顿渐仅是不同的禅法所强调的重心不同而已,并没有表现为派系的对立之争。后来由于惠能的弟子神会北上入洛,攻击神秀北宗“法门是渐”,人们才开始以“南顿北渐”来区别南北禅宗禅法上的不同特点7003。不过,就南北禅宗的立足点看,以“南顿北渐”来标明南北禅宗禅法上的差异,倒也是合适的。

(摘自《佛学问答》洪修平、许颖 著)

文:洪修平

下一篇:学问有限能教得好孩子吗?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