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郎加上师 :佛法要义问答:善恶的本质是什么?
问:您可否谈一谈好坏善恶?
答:从佛教的观点来看,好坏善恶是相对的,仰赖其他的因素。一人口中之蜜糖,可能是他人眼中的毒药。善恶好坏不是绝对的,我们必须依据情况来下判断。通常所有可以带来快乐满足的行为或因素即是好的、善的;为我们带来痛苦的任何行为或因素即是坏的、恶的。因此,对于好坏善恶的最终判定,还得根据亲身的体验和感受。我们的心拥有最后的答案。
我认为,心的宁静安祥让我们感到放松,感到快乐满足,这对每一个人来讲,皆是不变的真理。另一个方法是修持利他。万事万物相互依存,我们的快乐满足极需仰赖他人。如果他人──甚或动物──感到满足,流露快乐或良善的情感,我们也将感到幸福愉快。因此,修持利他心乃是关键。
问:彻彻底底从负面自我中解脱是可能的,抑或只是一个神话?
答:不完美与缺陷并非心的固有本质;这种缺陷是可以被灭除的。
问:如果我们去除了身体与心灵,宁静的觉知因而显现。在所有情众身上,都具备相同的觉知。它是了悟自我本体的要素。请加以评论。
答:一般来说,心的相续是存在的;所以,去除身体、心灵,然后获得自我本体是不可能的。如我先前所提及的,根据大乘佛教的教授,即使在证悟的阶段,智慧也是从证悟者本身显露出来。
问:请解释诸如死亡、业等究竟现象的空性。
答:无论任何现象,空性是指现象缺乏自性存在的本质。行为﹝业﹞与死亡也是现象,但不是终极的真理。空性是它们的究竟本质。了解死亡与业是重要的。业是带着动机的行为,也包含了意的行为与身的行为。有行为,必导致一个结果。在佛教之中,业也代表了行为,将带来长期或短期的后果。
例如,我们可以说,在愤怒行为的背后,有一个负面的动机。伴随着邪恶动机而来的粗暴的身的行为,以及负面的意的行为,制造了一种负面、令人不悦的气氛。这是一个短期的后果;在这段期间,行为在心识中留下一个印记﹝或种子﹞。这种印记停留在「我」身上,由心的相续或「我」承载着;当外在的因缘成熟之际,那个印记将发挥作用,使当事人承受业果。
死亡与细微心识的收摄有关。在关于细微心识的八个阶段的收摄之中,对此有更精微的解释。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研究此一特殊的课题。
文:扎西郎加上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