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要义问答:顿悟是什么,及如何避免宗教间的争端
问:或许我们无法在三年内证得菩提,但许多上师提及,相对于漫长的修道过程,究竟的证悟可以在一刹那之间发生请就此发表您的意见..
答:顷刻间证悟﹝顿悟﹞确有其例,但唯有依靠众多因缘才得以发生在某些例子中,顿悟在一种看不见的层次下发生当因缘完全成熟,便立即成道,而某种绝妙非凡的心灵经验确实会出现。
问:所有的宗教都倡导慈悲,爱,以及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信念,但为什么人类皆以宗教之名行征战之实,尤其在印度更是如此?
答:在多数的情况下,人们喜欢为自己贴上标签例如,我可以声称「我是一名佛教徒」而沾沾自喜,志得意满人们不特别在乎日常的修持,行为或思维,也..不特意深入探讨佛教的意涵就我的情况而言,佛教引导我,以及我的行为;。佛教是一种思想,一种行为,也是重塑思想行为的方法然而有时候,人们并不如此严肃。认真地看待宗教。因此,如果我无意遵循佛教思想,做出任何行为或者思想的改变,但仍然声称佛教为「我的信仰」那么,我便是在利用佛教,借以取得我所需要的宗教势力。
同样地,当你说:「我是一个基督徒」那么你便是以基督教的一切做为支柱然而,你从未因基督教的传统而深受感动,有所转变当一个完全无知,..失意沮丧或充满恨意的人利用宗教的时候,那便是一场灾难。你应该审视自己,视自己为一个修行者,以及该宗教传统的信徒,才能蜕变成为一个不同的人。
有一些虔诚的修行者出于无知和井底之蛙的心态,仅仅相信自己的宗教,而视其他宗教为邪恶的异端。在某些情况下,此乃宗教教义的产物,但通常是因为信徒缺乏外界接触,缺乏体认,以及缺乏对其他宗教传统蕴含的深刻价值的真正了解。无论虔诚与否,无论亲身奉行实践与否,每一个宗教的信徒应该自我审视,时时与其他宗教沟通交流。今天早上,在德里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宗教会议中,我提及,为了达到和谐共处的目标,首先各个宗教领袖应该常常会面;其次,宗教学者应该经常举行常态性的会议;最后,具有深刻宗教经验的人士应该时常交流。这些工作实属必要,一旦你了解其他宗教所蕴含的深刻价值,以及潜移默化人心的潜能,将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