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暂止漂荡,去河畔做一棵大树,

2024-11-14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护持学佛

相传悉达多太子削发后,先到了跋伽仙人的苦行林,那里的修行者有的披着草衣,有的身着树皮,或躺在泥土里,或卧在荆棘上,以各种苦行熬煎肉体,以求得精神的解脱。悉达多不知足这种做法,滞留一宿便离去了。

悉达多的父亲净饭王听到儿子削发的消息,十分悲痛,经派人劝告无效,便在亲族中遴派了阿若鞒侨陈如、阿说示、跋提、十力迦叶、摩诃男拘利等5人伴随他。悉达多带着5个随从渡过恒河,到了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国王频婆娑罗会见了他,并请他应允,假如得道,请先来度我频婆娑罗。尔后,悉达多寻访隐栖在王舍城邻近山林的数论派崇奉者阿罗逻·迦罗摩和郁罗迦·罗摩子,跟他们进修禅定。然而他们的教义仍然不是真正的人生解脱之道,便离开了他们。

悉达多带领五个随从又来到尼连禅河畔的加阁山苦行林中,和那里的苦行人一路实行极端耐劳的修行。悉达多为了寻求解脱,他静坐思维,身不着衣,不避风雨,每日仅食一麦或一麻,锲而不舍达六年之久,身体已极端瘦削,但仍没有找到真正解脱的方法。于是他悟到:当时印度的哲学思惟中没有真正能使人达到大彻大悟的事理,自己只是一味的苦行是徒劳无益的,于是他决定停止苦行。

悉达多停止苦行后,先到尼连禅河中洗去了他身上6年的积垢,随后接收了河畔牧羊女赡养的牛奶,恢复了体力。随从他的5小我见他这样做,都以为他放弃了信心和努力,便离开了他,前往波罗奈城的鹿野苑去持续他们的苦行。 

佛经上说,悉达多太子站在尼连河畔,手捧铁制的钵多罗(简称钵,削发人乞食盛饭器),默念道:我将此钵投入河中,此钵如能浮出水面并逆水漂行,我就必能在此地彻底觉悟,获得解脱。当悉达多将钵投入水中后,果真铁钵浮出水面,逆水漂行。

悉达多太子独自一人走到一棵枝叶繁茂的毕钵罗树下?拾了一些草叶铺了一个座位,他面向东方,盘腿静坐,当时发下誓愿:“我若不能证到无上大觉,宁让此身破裂摧毁,终不起此座!”他静思冥索,总结以前修行的经历,从新调剂思维方法,深究宇宙间一切现象的规律和人生解脱之道。

佛经上说,魔王害怕悉达多太子真正觉悟,就派了三名魔女(这三个魔女是:爱欲、乐欲和贪欲)来周密献媚,诱惑太子。但太子对魔女淫荡的挑逗熟视无睹,毫不动心。

魔王见魔女引诱没有成功,就带领众魔鬼亲自来到悉达多太子座前。魔王威胁太子说:假如太子不急速回到皇宫去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就让太子粉身碎骨死在树下。悉达多太子专心修行思虑,对魔王的威胁就如同没有听见。魔王命众鬼刀箭齐发,杀向太子。但魔鬼的刀箭却不能挨近太子的身体。这时天空一声巨响,护法天神来赞助太子,将魔鬼全部驱散。

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日(中国阴历)的凌晨,悉达多太子战胜了最后的烦恼,获得了彻底的觉悟而成了大聪明的佛陀。悉达多太子成佛的年纪是35岁(也有说是30岁)。

悉达多太子所觉悟到的真理,就是:①四谛;②八正道;③缘起论;④三法印。

佛陀的意思是“觉者”或“智者”,就是我们日常平凡简称的佛。佛教对佛的解释有三种涵义:①正觉:就是对宇宙间一切事物无增无减地、如实地懂得了,觉察了;②等觉或遍觉:就是不仅自己觉悟了,而且能平等普遍的使别人也觉悟;③圆觉或无上觉:就是自己觉悟和使别人觉悟的聪明和行动、功德都达到了最高和最圆满的地步。

悉达多达到了这种觉悟的地步,所以他成佛了。因为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就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因为悉达多是坐在毕钵罗树下成佛的,毕钵罗树从此就都叫做菩提树了。菩提就是“觉”的意思。悉达多成佛的地方,称为菩提伽耶,又称菩提道场和佛陀伽耶。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大悟成佛后,无比的喜悦,佛陀的这种获得彻底解脱的愉快,是弗成能用几句话形容得了的。佛陀从座位上站起来,他在邻近的树下踱步,反复品味着自己所觉悟到的真理,连续在树下呆了3个7日(21天),因为这种获得真理,获得解脱的快乐,使佛陀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他只是认为他的思维在扩大,在升腾,已经和宇宙融为一体了

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成佛后,并不想把自己悟到的真理传授给他人。因为佛陀想到,世上一切众生都是在追求名利和争取自己知足欲望,我静悟到的真理,世人未必愿意接收,或许还要遭到世人的诽谤和讽刺。只要我解脱,永不烦恼,与世无争就算了。然则,天神劝请佛陀慈悲为怀,救济众生,离开苦海

释迦牟尼成佛后,就以大慈悲的心情,博大精深的聪明,不畏艰苦的精神,开始了40年不间断的弘扬佛法,教化众生的活动。他最初说法,是到波罗奈城的鹿野苑,化度随侍过他的5个寺者阿若侨陈如等人。佛陀在鹿野花苑的第一次说法,在佛教称为“初转法轮”。

讲说佛法为什么叫做转法轮呢?“轮”是印度古代战斗顶用的一种武器,它的外形像个轮子。印度古代有一种传说,征服四方的大王叫做转轮王,转轮王出世时,空中就出现此轮,预示他前途无敌,这里用轮来比喻佛所说的法。佛的法轮出现在世上,一切不准确的看法,不善的法都将破裂无余,所以把说佛法叫做“转法轮”。

释迦牟尼当初削发的目的,是为了寻求解脱生老病死等苦楚之道。他在鹿野苑第一次说法时,以浅易的说话,生动的比喻,讲述若何修道才能解脱烦恼永离苦海的真理。

他所讲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四谛;②八正道;③缘起论;④三法印。这些是佛教的根本教义,是释迦牟尼证悟今后所形成的自己独特的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观念。

四谛,也称四圣谛。“谛”是其实和真理的意思。四谛即苦、集、灭、道。

苦谛,是讲世间存在的各种苦的现象,所谓“一切皆苦”。

集谛,是讲造成苦楚的各类原因或根据。

灭谛,是讲苦的断灭,即断灭一切产生苦的原因,达到佛教最后理想的无苦境界

道谛,是讲要实现佛教的最高理想所应遵守的途径和方法。要实现“道谛”,就必须遵守“八正道”。

八正道,也称八圣道、八支正道。主如果解释要实现佛教最高理想的“道谛”,即必须遵守的八种途径:①正见(准确的看法);②正思维(准确的思维);③ 正语(准确的说话);④正业(准确的行为);⑤正命(相符佛教戒律规定的正当合法的生活);⑥正精进(准确的努力修练祛除一切烦恼,达到无忧寂静);⑦正念(准确的思惟,明记四谛等佛教真理);⑧正定(准确的修习禅定)。佛教认为,人们按此来观察、思虑、措辞、行动和生活,就可以达到涅磐的地步。涅磐的意思是圆寂,圆是聪明福德圆满,寂是灭除了一切惑业,永恒寂静,达到了最安泰的解脱境界。

教佛的经籍异常繁多,其实不超出四圣谛,而四圣谛所依据的根本道理则是缘起论。佛教的所有教义,都是从“缘起论”这个源泉流出来的。“缘起”也称“缘生”,是“人缘生起”的略称。是佛教全部宇宙观和宗教实践的基本理论。所谓缘起,即诸法由人缘而起,也就是释迦牟尼常说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生起,都存在着互相联系,互为前提的因果关系。佛教的缘起说,主如果以人生问题为中间来谈的,用以解释人生苦楚的原因。

缘起论,是佛教特有的教义,归纳起来,有四个重要的论点:第一个论点是无造物主。佛教既承认“诸法人缘生”,就否定有个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这是释迦牟尼对当时的“种姓轨制”进行批评的新思惟。从中亚侵入印度的白肤色的雅利安人称自己是高尚的种族,而把被他们征服的,深色皮肤的土著民族称为卑贱的种族。他们把种姓分为四等,即婆罗门(祭司,最高尚),刹帝利(王族、武士)、吠舍(农民、手工业者及商人)和首陀罗(奴隶)。他们造出一个“原人”(类似上帝),传播鼓吹婆罗门从原人口中生出,刹帝利从原人臂中生出,吠舍从腿中生出,首陀罗从脚中生出。释迦牟尼否决有一个绝对第一因的血统论,他主张“四姓平等”。

缘起论的第二个重要论点:无常。佛教认为,宇宙间一切现象都是互相依存,没有永恒的实体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都是无常,都表现为刹那生灭的。无常分为:①众生无常。谓人生都是无常的,终归要变更以至于祛除的;②世界无常。谓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无常的,无时无刻不在流动变迁中,最后归于祛除;③诸念无常。谓人们的思维概念都是瞬息万变的,所谓“念念生灭”。佛教无常学说,主如果为否决当时婆罗门教主张宇宙有个最高的主宰叫做“梵”的是永恒常住的理论而提出的。

缘起论的第三个重要论点:无我。佛教根据缘起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由人缘而生,人缘灭则灭,所以就不会有一个自力的,其实的,主宰一切的“自我 ”(即灵魂)存在。佛教认为房子是砖瓦木石的结合体,人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组成的,色属于物质,后四种属于精神。在这样的结合体中,没有常住不变的“我”,所以称“无我”。

婆罗门教主张宇宙间的最高主宰是“梵”,“自我”(灵魂)是梵的化身。佛教为否决婆罗门的这个理论而提出了“诸法无我”,也就是不承认有一个造物主。缘起论的第四个重要论点:因果相续。佛教认为人缘所生的一切法不只是生灭无常的,又是相续赓续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因与果相符,果与因相顺,如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事理一样。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佛教对宇宙万有的总的解释,也可以说是一切法的总轨则。所以无常和无我的教义被称作“法印”。

法印,是佛教用来鉴别佛法真伪的标准。法,指佛教教义,印,喻世俗的印玺,能印证真伪的佛法之印,故名法印。凡相符法印的是佛法,违背法印的则非佛法。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并称三法印。或者加上“有漏皆苦。亦称四法印。 

佛教解释“有漏皆苦”的意义:“漏”就是指烦恼。佛教认为众生不明白一切法都是缘生缘灭,无常无我的事理,而在无常的法上贪爱追求,在无我的法上一味追求“为我所有”,这就引起众生的烦恼。烦恼的种类极多,所以人生的苦也极多,一般地说有八苦。佛说世间有无量的苦,苦不是孤立的自己生起来的,也不是造物主给予的,也不是有时的,而是有人缘的,这就是佛教对苦的缘起解释。 

佛教解释“涅磐寂静”的意义:涅磐是无漏,就是祛除了苦的因和苦的果。也就是祛除了死活忧悲的忧?,人就获得超度了,所以也称灭度。更明确地说:凡是属于不清净的污染的缘尽灭了,没有贪欲,愚痴转变成清净的聪明,这就是涅磐。涅磐的意义也是圆寂,圆,就是聪明福德都达到圆满成就;寂,就是,达到了永恒寂静的最安泰的境界。佛教认为这种境界“唯圣者所知”,是弗成思议的解脱境界。涅磐可以解释为逝世,但不能以世俗所见到的一小我没有了,死了的概念来解释。其实释迦牟尼30岁就已经证得涅磐而成佛了,不过他的肉体照样以前惑业之果的残剩,所以称为“有余涅檠”。直到他80岁逝世,方是入“无余涅磐”。涅磐是佛教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若何才能达到涅磐?就要以戒、定、慧这三学为方法。这是学佛者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 

戒:指戒律。即防止行为、说话、思惟三方面的过失。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三级。五戒是不杀、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不喝酒类。这是削发和在家的皈依崇奉佛教的学生共持的戒。十戒叫沙弥戒,是不满20岁的削发人受的戒。满20岁的削发人才能受具足戒。受具足戒的男削发人称比丘,女削发人称比丘尼。释迦牟尼刚开始传教时,并没形成约制僧团的一定规律,其后跟着问题的发生而随时制成。到释迦牟尼逝世前,具足戒已制定了250多条。

三学中的“定”,是指禅定。即撵走杂念,收视反听,精神上既不瞌睡又不纷弛的安和状态。这是佛教徒必修课程。因为定,身心远离爱欲乐能等而达到完全安静地步,从而产生了聪明。再进一步集中精神思惟、终于能够激发一种无漏(无烦恼)的聪明,完全超脱苦、乐,连自己的存在都忘却,达到舍念清净的境界,即涅磐境界,这就是从“定”而后能引出的“慧。”慧就是聪明,就是通晓了四圣谛的事理,断除迷惑,证悟了真理,获得了真正的解脱。三学概括了全部佛教教义和全部修行窍门。三学中以“慧”最重要,“戒”和“定”都是获得慧的手段。只有获得慧,才能达到最终解脱的涅磐境界。

释迦牟尼得道成佛之后,第一次在鹿野苑,对侍从过他的5人:阿若侨陈如、摩诃男拘利、跋提、阿说示、十力迦叶所宣讲的佛法,就是以上所讲解的法印、四谛、八正道、缘起论等内容。这些只是佛教初期佛法的基本内容。阿若侨陈如等5人听到释迦牟尼的教说,甘拜下风,便都皈依释迦牟尼,成为最初削发的佛学生,后人称这5工资五比丘,这是世间有比丘的开始。比丘是指削发汉子,梵语原义指乞食以自生活,义中还有怖魔、破恶、净命等义。凡三比丘和合共处称“僧伽”,义为众,就是团体。所以俗称比丘为僧人。世俗也称比丘为“和尚 ”,这是印度的鄙谚,义为亲教师,与称师傅相同。会讲经说法的和尚被称为“法师”。

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转法轮这件事,是佛教的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因为从那时起,佛教就开始建立起来了。从那时起,佛教开始具备了组成宗教团体的三个要素:领袖、理论、参加人员。这三个要素佛教称为三宝:佛陀是佛宝;佛所说的佛法是法宝;佛的削发学生的团体——僧伽是僧宝,称之为宝,是因为它能够令大众止罪积德、离苦得乐,是极为尊贵的意思。释迦牟尼开悟得道成为佛陀,形成了自己独特熟悉世界的观念,在鹿野苑初转法轮,使侨陈如等5人皈依佛,成为削发学生,于 是形成了僧伽,所以从此佛教开始具足了三宝,创建起佛教。 

释迦牟尼教化侨陈如等5工资比丘之后,就暂住在鹿野苑,开始在邻近传教。不久,婆罗奈城商会会长俱梨迦的儿子耶舍,因厌倦奢侈豪华的生活,深夜逃到鹿野苑,请求释迦牟尼帮他解脱忧?。释迦牟尼听到耶舍的忧?与自己为太子时相似,十分同情,收为学生。耶舍成为佛陀的第六位比丘。

耶舍的父亲俱梨迦寻找儿子到佛陀处,佛陀向他宣讲了四谛的佛理,富贵并弗成靠,人生最宝贵的是觉悟。俱梨迦受佛启示,也想削发,但商业上又无人治理。佛教导说:崇奉佛法不必一定削发。于是收俱梨迦为第一个在家佛学生,称为优婆塞,义为清信士,俗称居士,意方居家修道之士。

俱梨迦皈依佛陀成为优婆塞(居士)之后,请佛陀到他家受供。释迦牟尼带领6逻辑学生到俱梨迦家中应供时,对耶舍母亲宣讲了佛法,耶舍的母亲愿意皈依佛陀作为在家的信女,佛化的家庭生活。于是佛陀收她为第一个优婆夷——女居士。佛陀告诉说:在家修行的男女佛信徒(优婆塞和优婆夷),遵守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言、不喝酒这五戒,就佛的其他学生一样,在修行中同样可以证得涅檠。 

释迦牟尼化度了耶舍成为比丘,耶舍的父母成为优婆塞、优婆夷之后,佛陀传教的影响逐渐扩大。接着,耶舍的亲朋约50人都受到感召,都皈依佛陀作了削发的学生——比丘。

--------------------------------------------------------------- 

----------------------------------------------------------------

 【我愿暂止漂荡,去河畔做一棵大树,站一千年……】

------------------------------------------

早年有一个很有钱的大善人,做了很多善事,积了很多功德。一日,他在家里读书,溘然看见一小我从窗外走过。他一会儿被那人面相吸引住,追出门去,却已找不见那人了。他爱好那人爱好得要命,从此一心想见那人,走遍世界去寻,却总也找不到。一次在梦中,菩萨问他,他积善很多,有什么要求没有。他说他只想见那小我一面。菩萨说,你若真想见那人,一定要舍弃这一世的人身,投生做一棵大树,五百年后,也许有机会能再会那人一面。他想了良久,因为其实太爱好那小我了,就决定做一棵树。

很快他就死去,转世在河畔做了一棵大树。五百年来,饱尝着做树的苦楚,忍受着风吹雨打,忍受着野兽的熬煎,不能移动,不能措辞,只为了能见那人一面。五百年后终于有一日,溘然见到一小我远远的从河那边走过来,恰是那个他梦寐以求的人。他激动极了,手舞足蹈,使劲地摇着全身的树枝树叶,努力试图引起那人的留意。他是多么想让那人走到他的树荫下,歇息乘凉啊。只见那人向他走了过来,经由他身边,瞧都没有瞧他一眼,径直走了以前。他想大叫,他想追以前,无奈他只是一棵不能移动,不能措辞的树。

他失望,他委屈,不知道为什么五百年还修不到这么一点缘份。当晚又梦到菩萨。菩萨告诉他说,假如他还想见那人,在河畔再做五百年的树,或许会修到一点缘份的。他认为既然已经等了五百年,再等五百年也不算什么。他其实太爱好那小我了。

就这样,他在河畔又站了五百年,饱尝着做树的苦楚,忍受着风吹雨打,忍受着野兽的熬煎,不能移动,不能措辞,只为了能再会那人一面。五百年后终于有一日,那小我又远远的从河那边走过来。这回他没有激动,没有摇枝动叶,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为了这一日,他舍弃了做人的机会,恻恻地做了一千年的树,吃过太多的苦,伤过太多的心。他已经能以镇静的心等待那小我的到来。只见那人向他走了过来,走到他的树荫底,安然坐了下来,一坐就是七七四十九日。

原来那小我就是佛祖释迦摩尼,而这棵树就是那棵菩提树,后来跟佛祖一路成了佛。

菩 提 本 无 树

明 镜 亦 非 台

本 来 无 一 物  何 处 惹 尘 埃 ......

 

下一篇:十三棍僧救唐王是传说照样确有此事?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