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解脱方法有哪些
禅意水墨(绘:贤书法师)
解脱的原则是性空,解脱的目的是无我,至于要真正地实际证验解脱的境界,那毫不是单凭空言无补,说说事理就能办到的。因为理论是一回事,实证又是一回事,正像一部历史,虽然记载着古代的事物状况,但这历史记载的本身,毫不等于古代的事物状况;又比如‘美国’这个名词,是指美国那个国家,然则‘美国’这个名词,毫不就是美国那个国家。所以,讲说解脱是不太难的,要实证解脱就很艰苦了。是以,尽管多半的人把大事理讲得滔滔如流,若他们的身心行为只是别的的一副面貌,这就只是发卖常识的理论,而没有获得实际的证验,和由实践而来的心得或功效。
那么,佛教的解脱方法应该如何证验呢?
佛教把实践解脱道的方法称为‘修持’,也绝对重视修持。假如不做修持的工夫,便不能实证解脱的境界;若不实证解脱的境界,毕竟沦在死活境界而不能自立于死活;不能自立于死活的人,即使学佛,即使削发,即使自以为是行了菩萨道,那也仅是种些解脱的种子,等待未来的成熟,现前的成分毕竟照样凡夫。既是凡夫,就不是真正的菩萨,虽行菩萨道,也属人天业。
所以,太虚大师说:‘不登祖位,不能真正的弘扬大乘。’所谓祖位,就是六根清净位,是即将入初地菩萨圣位的候补者。由此可见,我们学佛的人,假如不重建持、不求解脱,光在言语文句上拾一些古圣先贤的牙慧,作为虚伪的成本,那是没有太大意思的。
说到修持解脱道的方轨则不胜列举。比如在《华严经》中,许许多多的菩萨,各有各的解脱门。文殊及普贤两位大菩萨,更是各有无量无数的解脱门。
不过,解脱道的修持,有一个最大的原则,那就是‘戒、定、慧’的三大门径,从这三大门径,就可以进入不受死活束缚的解脱境界,所以称为‘三无漏学’。漏是烦恼死活,是解脱大船的漏水之洞。现在,就让我们介绍三无漏学的修持。
(一)修戒
戒的定义是欠妥作的不能作,应算作的不能不作。总括起来就是《增一阿含经》卷一的迦叶佛偈,也就是一般通称的﹁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以前世中,离现在比来的七尊佛陀,对于学生们所通用的戒律。我们假如确实做到了这样的要求,就是一位标准的清净佛子。事实上,这在三岁的儿童都说得上口,但在八十岁的老翁也不轻易行得贴切,简单之中蕴有严格的要求,那一个凡夫能够完全做到?
是以,释迦世尊的教训之中,戒是分有层次等级的:那就是通俗的五戒十善,半通俗的八戒,出世的沙弥戒与具足戒,以及入世救世的菩萨戒。这些戒的内容,本文限于篇幅,不能广为介绍,如有兴趣,可以另看拙著《戒律学纲要》一书。
在此,只能介绍通俗的五戒十善,事实上,五戒十善是一切戒的基本。能把五戒十善持好了,其他的戒也就轻易持了。所谓五戒十善,五戒就在十善之中,明白了十善,也就明白了五戒。十善的内容,分为三类:1。身业类有三种: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2。口业类有四种:不两舌挑拨、不恶言咒骂、不淫词艳语、不狼藉杂话;3。意业类有三种: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把十善修好,就称为三业清净,假如身、口、意的三种行为不能导入正轨,不能保持清净,那不要说修持解脱,就连一个基本的人格,也是出缺陷的。所以佛教的修持窍门,是以持戒为一切窍门的基本。刚开始不能持得清净,也不要气馁,只要持之以恒,逐渐地成为习惯,久了自然就会清净;如果怕犯戒便不持戒,甚至否决持戒,那就不可了。
在十善之中,意业类配喝酒戒,前面的身口两类,配杀、盗、淫、妄的前四戒,就是五戒的范围。犯戒以既成的行为事实为主,所以仅有意念犯戒,不成正罪。但在十善之中,却以意业的主宰力最强,所以佛教的持戒精神,重在心坎的发意,不重肉体的贞操,比如遭人强奸而不受淫乐,便不成犯戒。特别是‘邪见’一项,那是十善的祸首祸首。所谓邪见,就是不信善恶因果,假如不信因果的人,他是不能学佛的。不信因果,未必就是恶人,甚至也可所以善人,然则,最大的恶人,定是不信因果的。不信因果,就不会斟酌到未来的业报问题,业报问题虽属于功利的庸俗的范围,但那确是存在的,并有抑制罪恶感化及鼓励积德感化的。既然否定了业报的观念,巨奸大恶,也就可以随心所欲了。所以,唯有深信因果的人,才能把戒持得清净,才能把心摆得平稳。
戒持清净了,心摆平稳了,然后才能谈到学定的工夫,太虚大师曾说:‘戒为三乘共基。’信佛学佛,假如看轻了戒的持守,便不是学佛法,即使持咒、习定,能够感通神鬼,那也仅是旁门左道而已。(请阅读拙著《戒律学纲要》)
(二)修定
定,也就是禅定,假如说戒是为善去恶,定就是心的收摄,所以禅定的名称叫作禅那(静虑或思惟修),又叫作三昧(等持)。总之,心不狼藉而住于一境的状态,就是禅定。
定的修持,可以说是一切宗教所共通的要求,要想在身心方面获得宗教的显著受用,唯有修习禅定是最好的方法。印度的各派宗教--佛教称他们为外道,都有禅定的经验。据佛经的记载,印度有很多外道,最高的定境能到无色界的四空处定。在中国,太虚大师则说:‘在中国书上,只有老子始有此境。’(《佛学概论》)在西洋的基督教徒,虽然没有打坐的方法,但在他们的祈祷之中,往往能够获得神秘经验,那也算是禅定的一种。所以也有人说:佛教徒离开禅定,或者基督徒离开祈祷,就不能获得宗教的实益。这虽未必是绝对的真理,但也不是没有事理的说法。由此可见,禅定对于宗教价值的重要性了。
因为禅定的感化,在消极方面,可以抑制我执、我欲的奔放;在积极方面,又可以自由开放我们精神生活的寰宇。禅定既是散心的收摄,所以能够防止物欲的泛滥,甚至消除了欲念而进入无欲的状态。禅定的修得也必须是离欲之后的事实,所以在(欲、色、无色)三界之中,欲界天是福报而不是禅定,离欲之后的色界天,才是禅天的开始。是以,要想证得无我,首先要离欲,要想离欲,最好是修定。禅定既可离欲,离欲之后的精神领域,自然是一种自由的领域。
然则,禅的境界有很多,平日所说的是九次序递次定,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色界定,经由无色界的四空定,进入灭受想定(亦称灭尽定),才是解脱的境界,才是罗汉的境界。外道只知修定,而不知性空的无我,所以即使到达第八定,一切物质及妄念都空去了,一个我字还没有空去,所以出不了三界的死活,等他们的定力退失,从定中出来之时,便又回到死活的漩涡中去!
修禅定,不是简单的事,假如知见不正、夹杂妄念,比如为了求生天堂而修禅定,便挟带有情感崇奉的成分,厌此欣彼,所以他的定力只能使他生天,只能使他迷恋定乐而不再愿望解脱死活,这不是佛教愿望的。平日所称‘着魔’,那又是等而下之的一类了,那往往是把幻境认作是神迹,认作是证果。本来,定中就可能出现幻境和定境两种现象。然则,幻境与定境不合,从不净的妄念中产生的是幻境,这在神经系统不正常的人最轻易发明。他们所见的幻境,跟他们常日所想的境物是相同的,只是加倍奇妙化了而已;其实,这是他们心底妄念的反应。未习准时心太狼藉,所以不易觉察,一旦把心稍微静下,微细的妄念便会趁机显现,这在缺少检查力的心态之下,就会以为那是一种神迹。这是很危险的,假如得不到准确的指导和改正,极轻易成为神经错乱的精神病患者了,那是很不幸的!
至于定境,那是在把心念集中于一点,普化成一片,扩大成一团,把这集中了的不狼藉的心力,融和了外境成为自心的内境,跟着定力的深浅,能把心力扩大开去,感应开去,个中所得的经验,就是定境。神通,是定力的化现,感应力的感化。然则,定境是不允许分其余,只能体会而不能名状,即使说出来,那也变了样的,否则,那就是幻境了。假如定境而有现象的感化,那已是由定力所生的神通了。
修定的方法很多,假如归纳起来,不外是‘止观’的修习与调和。‘止’是心的下落、安定、静止,‘观’是根据这个止的要求而思惟。假如只止不观,便会偏于枯槁而易昏沉,假如只观不止,便会偏于分别而起散心,所以要主张‘止观均等’,才能产生禅的活用,才能进入定的境域。
中国的禅林,有一句名言:‘念佛是谁?’平日被视为禅定的入门工夫。定的工夫,固然要有静坐作为基本;定境的获得,却不一定全靠静坐。所以不称坐禅而称参禅,这个‘参’字,就是‘观’的工夫。参‘念佛是谁?’,就是观‘念佛是谁?’,所以晒台宗修持的场合不称禅堂,而称观堂,浙江的观宗寺就是如斯。
念佛是用心念的,用谁的心呢?我念佛当然是我的心在念,最要紧的关头,就在这个‘我’字上面,从‘我’字上面言必有中地戳下去,问:‘我在那里?’肉体四肢是我?五脏六腑是我?呼吸是我?精神是我?找找看,我的本体究竟在那里?找到最后,毕竟是了弗成得,‘我’既找不到了,妄心也就静止下来。一到心止的时刻,便得身心轻安,离开定境就不太远了。然则一般的心止,未必就是入定,如果工夫不到家,狼藉的分别心一止下来,就会逐渐地入于昏沉状态,那不是定而是枯、而是闷。定不是昏沉,定是精勤不懈地保持着一片空晴明澈的心境。是以,止了之后,如觉昏沉光降,立时复兴观照思惟:‘念佛是谁?’这样连续下去,工夫闇练了,自然会引入定心的。
还有一个公案:中国禅宗的六祖惠能大师,他教惠明参禅,是用这样的指导:‘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貌?’也就是说,当你正在不思善也不思恶的心境之时,那个就是自性本体的显现。试问:我们离开了善恶的一切心念思惟,不就是一片空晴明澈的定境吗?那也恰是一种无我境界的显现。所以禅宗教人参禅,还有一句明训,那就是‘离心、意、识而参’,不依心体、不藉意思、不用识辨,正在此时,那能还存有什么事物在我们的脑中呢?这些都是顿悟的方法,是直下指归的方法,比起止观均等的方法,又更直接了一层,也更精深了一层,这在通俗的人,在短时间内,生怕是用不上力的。所以用止观的方法照样比较安然的。
禅观的方法还有很多。根据唐朝宗密禅师的分类,共有五等: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如来禅。它们的内容颇多,已不是本文的篇幅所能容纳。大致上说,中国的禅宗修的是如来禅,那是一种将定的工夫活现并融和在实际生活中的禅定,所以经中说‘如来常在定,无有不准时’,中国的禅师则说‘饥来吃饭困来眠’,都是禅定的表现。这使得枯坐守寂的小乘禅,全部活了起来。但这也有流弊,因为如来禅虽能与实际生活打成一片,若非上上根机的人,那就用不上力。试问:能有几人做获得心‘常在定’的?定是收摄散心,不受外境的蛊动就是定,谁能如斯了?见色、闻香、听声,甚至触恼等等,能够毫不动心吗?这是很难的教养工夫。假如仅在口头拨弄几则禅宗的公案,焉能算是修禅?所以,安然的修定方法,照样从静坐及止观方面着手。
静坐,不等于修定;修定,最好是请已有禅定教养的人直接传授,否则就轻易出缺点。比如:不净观、慈消极、人缘观、蕴处界观、数息观,这是小乘的五停心观,尤其是不净观与数息观,最受重视。这些观法,在南传的泰国等地,以及现在的欧美,都是在师长教师的指导下进修的。从文字书本上学,那是靠不住的。
然则,修定的人最好先由静坐着手。静坐时必须留意以下事项:第一,要有一个寂静的情况;第二,要有一个镇静的心境;第三,要有一个平稳的坐姿。不论单腿盘坐、双腿盘坐,或交叉盘坐都可以,主要的是平衡身体的重心,保持着不倒的坐姿。假如年迈的人腿无法盘,也可把两腿垂地,不过那是不能持久的,一则要倒,再则因为血液轮回的受阻而会使腿脚发生不良的后果。还有,两眼的视线,最好要集中在座前的二三尺处之一点,不留意它,也不放弃它,否则,不入昏沉便会散心。眼睛如觉不适,也可暂时闭上后再微启。
假如没有高明的禅师指导,就照上面所说的止观方法演习也可以,但要留意:切切不要愿望从修定的工夫中求得什么神迹,假如先就存了某种杂念,修持之后,一定会出岔子。如果不存杂念也有幻境显现时,那就必须提高警醒,立时回心返照,观察我在那里?我也找不到时,幻境自然消失。或者是对于很可能出现的各种可喜或可怖的幻境,置之度外,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切勿以为是灵验,也别怕它是魔障。
假如有些人不习惯静坐,心太散、意太乱,静不下来,那就另修礼拜、读诵、懊悔、持名念佛等的窍门,这是依附佛菩萨的他力,扶携提拔接引我们本具的自力,选定一门,或选定有连贯性质的数门,比如修弥陀净土的,应该拜弥陀佛像,诵净土经论,念弥陀圣号,观西方乐土的各种肃静,这就是一贯性的窍门。只要恳切持久地修持下去,就会渐入佳境。所以,这也是修定的方便窍门,这是从动中取定的方法。比如《阿弥陀经》的念佛窍门,也在求得一心不乱,那也就是定的一种。
修持,最要紧的是信心、敬心、决心、恒心;死心塌地地信,忠诚皈命地敬,一往无前地行,持久不懈地修。不要三心二意,不要急求速效,每日准时定命地修持下去,平心静气地修持下去,必定会有成效的。即使久修不验,那是工夫不纯,不是佛法不灵。在此,我想顺便一提:时下一般寺院的课诵,往往只顾形式唱念,而不顾心坎教养与陶冶的修持法,其实是极待纠正的。
(三)修慧
慧,是睿智的意思。修持佛法的目的,是在求得解脱,假如只修戒定而不修聪明,照样不得解脱。戒的感化,像是治病的药;定的感化,像是调补的药;慧的感化,像是指导生活的常识。治了疾病,强了身体,还得要有超人的理智,才能做出伟大的事业。所以慧的功用,要比戒定更大。
至于慧的产生,也与戒定有关,平日是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慧又转过火来,指导持戒,指导修定,就这样连环地形成了螺旋状态而向解脱之道迈进。假如只修戒定而不修慧,那就是不得解脱方法的盲修瞎炼!
不过,慧的成长,不一定全部要赖戒定的滋养,所以,平日把慧的来源分为四类:闻慧、思慧、修慧、证慧。从听法(包括阅读)而获得的聪明,称为闻慧;加以自心的思惟而后,所得的心得,称为思慧;再将自己的心得,从事于实际的践履,从实践中所得的心得,称为修慧;若能亲自体验到了这种心得的本来面貌,就是证慧。但我在此必须指出,在这四慧之中,除了闻慧以外的其他三慧,都与戒定有关,特别是与禅定的关系。是以,解脱道的证得,没有这三学的互相为用,根本办不到。虽然有些慧力特别高的人,不必经由呆板的禅定修持过程,一经点破,就得解脱,然则在其解脱之际,仍得有一种定的力用促成,不过那是异常快速的,所以称为电光喻定。由此可见,我们也不必批评不修禅定的人就等于没有修持。前面说过,如来是‘无有不准时’的,真正的大定、深定,毫不限于静坐,《首楞严经》所说的大定,也就是这样的。
本文节选自《法鼓山聪明随身书·学佛入门》
下一篇:佛陀对众生的念头思惟无所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