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连环画《伽蓝菩萨》文字内容异常精彩
【媒介】
【目录】
【第一篇·持诵篇】
关圣帝君觉世真经
帝君曰。人生在世。 贵尽忠孝节义之事。方于人道无愧。可立于寰宇之间。若不尽忠孝节义等事。身虽在世。其心已死。是谓偷生。常人心即神。神即心。无愧心。无愧神。若是欺心。就是欺神。故正人三畏四知。以慎其独。勿谓暗室可欺。屋漏可愧。一动一静。神明鉴察。十目十手。理所必至。况报应昭昭。不爽毫发。淫为万恶首。孝为百行原。但有逆理。于心有愧者。勿谓有利而行之。凡有合理。于心无愧者。勿谓无利而不可。若负吾教。请试吾刀。敬寰宇。礼神明。奉祖先。孝双亲。守国法。重师尊。爱兄弟。信同伙。睦宗族。和乡邻。敬夫妻。教子孙。时行方便。广积阴功。救难济急。恤孤怜贫。创修寺院。印造经文。舍药施茶。戒杀放生。造桥修路。矜寡拨困。重粟惜福。排难解纷。捐赀成美。垂训教人。仇恨解释。斗秤公平。亲近有德。远避凶人。隐恶扬善。利物救民。回心向道。悛改改过。满腔仁慈。恶念不存。一切善事。信心奉行。人虽不见。神已早闻。加福增寿。添子益孙。灾消病减。祸患不侵。人物咸宁。吉星照临。若存恶心。不可善事。淫人妻女。破人婚姻。坏人名节妒人技能。谋人家当。唆人争讼。损人利己。肥家润身。恨天怨地。骂雨呵风。谤圣毁贤。灭像欺神。宰杀牛犬。秽溺字纸。恃势辱善。倚富压贫。离人骨肉。间人兄弟。不信正道。奸盗邪淫。好尚奢诈。不重勤俭。轻弃五谷。不报有恩。瞒心昧己。大斗小秤。假立邪教。引诱愚人。诡说升天。敛物行淫。明瞒暗骗。横言曲语。白日咒诅。背地谋害。不存天理。不顺人心。不信报应。惹人作恶。不修片善。行诸恶事。官词口舌。水火响马。恶毒瘟疫。生败产蠢。杀身亡家。男盗女淫。近报在身。远报子孙。神明鉴察。毫发不紊。善恶两途。祸福攸分。积德福报。作恶祸临。我作斯语。愿人奉行。言虽浅近。大益身心。戏侮吾言。斩首分形。有能持诵。消凶聚庆。求子得子。求寿得寿。富贵功名。皆能有成。凡有所祈。如意而获。万祸雪消。千祥云集。诸如斯福。惟善可致。吾本无私。惟佑善人。众善奉行。毋怠厥志。
(诵此经者。将经内吾字,我字。敬读帝字。)
【第二篇·开示篇】
印光大师嘉言节录
世乱极矣,人各望治,不知其本,望亦徒劳。其本所在,急宜知之。家庭母教,乃是贤才蔚起,世界宁靖之根本。不于此讲求,治何可得乎?母教第一是胎教,胎教乃教于禀质之初。凡女人受孕之后,务必居心动念行事,唯诚唯谨,一举一动,不失于正。尤宜永断腥荤,日常念佛,令胎儿禀受母之正气,则其生时必安泰无苦,所生儿女必边幅端严,性情慈善,天资聪明。及至初开常识,即为彼说做人之事理,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及三世因果之罪福。六道轮回之转变。俾彼心中经常有所恐怖,有所冀慕。再令念佛、念观世音,以期增福增寿,免灾免难。稍长,即令熟读《太上感应篇》、《文昌阴骘文》、《关帝觉世经》,俾知有所师法,有所禁戒。以为后来读书受益之前导。幼时如是,愈读书愈贤善,不患不到圣贤地位,光宗耀祖也。
日诵经咒节录序云: 修持次序,当以信愿念佛为正行,万善肃静为助修,因附录感应篇,阴骘文,觉世经及净土修持各开示,以为悛改迁善,趋吉避凶,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规矩绳尺。庶可现生即出三界六道之外,直入七宝九莲之中,愿诸修士同加留意!
汝宜每日将《太上感应篇》, 《文昌阴骘文》, 《关帝觉世真经》,日读三五遍,至少须一遍。亦令汝妻日日读之,自可知为人之事理。既知为人之事理,则便可继汝父之家风。凡一切人皆钦仰汝,以为汝父素好善,故有此令郎。此其荣为何如也。光宗耀祖,成家立业,只在能立志学好而已。岂有甚么难行难做处。
——出《三编卷三 复某居士书》
若日说因果报应, 与生徒讲 《感应篇》、 《阴骘文》、《觉世经》。而所作所为,皆与三者相反,则成登埸优人,只供台下人一时悦眼娱耳而已。优人只得优人之值,断无生前没后之真利益也。愿汝深体吾言,则儒佛之心法,及究竟之实益,岂必令前人独得,而汝或不得者哉。
——出《三编卷二 复卓智立居士书》
【第三篇·连环画】
【导言】
皈依是佛教的大门,只有受了三皈依才是真正学佛的人,没有受三皈依,尽管学的很多照样门外汉,不能称为佛学生。同时,三皈是愿也是戒,经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皈”是回归,即反黑为白的意思,黑是黑业,就是不善的,不好的习惯、缺点;白就是善的,清净的行为。从今天开始不再沉溺于酒色财气中,向三宝看齐,向三宝进修,以前的一切坏习惯、坏缺点慢慢改掉,从新做人,做一个清净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品行好的人。“依”是依止、依靠的意思,进修要有偏向、有目标,那我们皈依了要向谁进修、向谁看齐呢?佛就是依止的目标,法是依止的方法,僧是依止的善常识,皈依三宝就是指将身心皈投于这样的清净三宝。
皈依三宝是我们修学佛法的第一步,很多学佛的慈善家说天天上香、供佛、拜佛还有那么多苦楚,那么多灾害、病痛,这些原因从哪来?就是因为对三皈依的内涵不了义,对佛法理解不透,不解如来真实义,到最后背上了严重的双重叠因果!
我们要想多懂一些佛法,应从皈依三宝着手,假如仅仅观望,佛法不是牢笼,而是解脱大道,皈依之后,如会受到约束,佛门也就不能称为解脱之道了。于此我们要存准确的熟悉,如法受持。
关圣帝君慈悲心切,垂训表法,无非是欲令我们生师法心,趋向坦途。我等拙劣凡夫障深慧浅,过恶丛集,多逢忧患,于帝君之悲心悯愿应生感恩想,应生忏愧想,应生见贤思齐想,皈依三宝,勿逸蹉跎!
【伽蓝菩萨的故事第一章皈依三宝】(连环画)
1. 玉泉山别名覆船山,座落在湖北当阳县,东汉末年在山上住着位老和尚,法号普静,是位道德高僧,原为泗水关镇国寺住持,因避祸至此,见山明水秀,便结草为庵,每日参禅悟道,身边有一位小和尚跟随照料 。
2.这一日,正在蒲团上打坐的老和尚微启双目叹道:“阿弥陀佛,好一个忠义丈夫。”小和尚问其起因,老和尚道:“为师在定中见到蜀汉关君候慈爱苍生,仁义参天,英雄陨殁,悲壮物化。”小和尚闻罢顿生敬慕,便缠着老和尚讲述关君候的事迹
3.师徒二人正谈论着,忽然窗外暴风鸿文,接而空中传来雷鸣般的吼啸,震天撼地“还我头来!还我头来!”小和尚吓得赶紧合掌,猛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禅师笑道:“徒儿勿恐,扶为师起来迎接故人。”
4.禅师推开房门举目谛观,但见霞光瑞彩环绕三尊天神,一神骑着赤马,二神阁下相随。禅师认得,恰是关公丶关平与周仓。关公仍然咆哮“还我头来,还我头来。”如雷鸣般震彻山谷。普静禅师将接风向空中一甩唤到:“云长安在?”
5. “何人唤某”关公按落云头,翻身下马。禅师笑道:“君侯不识故人否?”关公近前几步便认出是普静禅师,忙合掌见礼“原来是恩公,何缘至此。”禅师道:“昔时泗水关与君候一别,老衲便云游至此,与徒儿结庐修行。
6.关公感叹道:“昔时某辞曹寻兄,过泗水关时,匹夫卞喜设计于某,幸蒙恩公暗示方识诡计,幸免于难。”禅师摆手道:“君侯言重了,君侯乃盖世英雄,鸿福齐天,老衲岂敢居功。”“盖世英雄 !?”关公苦笑一声,顿然心潮彭湃,举目向空,一段旧事涌漠心头……
7. 荆州城外笙旗飘扬,战马嘶鸣,五万重兵士气如虹。关公端座赤兔立时单手擎刀,怒视城头。城上吕蒙将剑架在关夫人肩上,威胁关公退兵弃城。僵持少焉关夫人道:“吕将军容我到城头与关君侯措辞”吕蒙以为关夫人贪生欲劝关公屈膝投降忙收回利刃。
8. 关夫人手把垛口望着城下的丈夫,子女将士们,泪眼濛濛道:“外子,你是顶天登时的伟丈夫,为妻以君为荣,无憾此生,若来生吾还愿为君妻,侍奉朝暮,孩子们好生孝事父亲,为娘先行一步!”言罢,骤然跃起翻下城墙!
9.“夫人!”关公痛彻肺腹,将士们冒着箭雨抢回关夫人的尸首。关平兄妹三人同时拔出利剑道:“父亲,攻城吧,为娘亲报仇。”将士们愤恺同声“攻城,攻城,攻城。”见城下士气旺盛,城上的吕蒙忙从被押的庶民中抢过一个三四岁的小孩举在空中。
10.吕蒙以全城庶民的性命相要挾,关公无奈,便闭幕将士,令回城与家人团聚,率余下三百人退守麦城。入城后稍适安顿,关公便派廖化去上庸搬兵。是夜关公梦到一龙神拱手见礼道:“吾乃上界乌龙,久附君身,以壮威武,今将军大限己至,吾去矣。”关公惊醒见髯中不见灵须,骇然太息!
11.这日东吴派诸葛瑾来麦城劝降,关公正色言道:“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虽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弗成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汝勿言,速请出城,吾与欲孙权决一死战!”诸葛瑾闻罢便见礼而去。
12.麦城被围困,上庸刘封、孟达不肯兴师。关公便令周仓,王甫守城,亲率关平,赵累突围般兵。乱军中赵累阵亡。关公父子正拼杀间突闻空中呼唤“云长久居下界岂可与凡夫争胜负,玉帝有旨速速归位!”关公闻罢长叹一声,与关平丢刀下马,一道红光冲射霄汉!关公父子大义物化!
13.孙权恐刘备发兵复仇,便取关公首级送与曹操,欲嫁祸予曹操,曹操识破孙权计量,以贵爵之礼厚葬之。留守麦城的将士闻关公父子物化竟舍命相随。王甫跃城自杀,周仓横剑自刎,赤兔马被孙权所获,竟不食东吴草料,绝食自杀,以身殉主!
14 关公思维至此,仰天长叹道:“某与我家兄长三弟桃园结义,誓同死活,匡扶汉室,造福苍生,如今壮未酬身先故,实有不甘。”禅师道:“君候此言差矣,汉室气数已尽,君侯一己之力岂可回天,况万般皆有因果,定业弗成转。
15.关公点头道:“恩公所言甚是,然某心中仍然懊恼,江东鼠辈被信弃义,狙击荆州,亡我将士,分某身首,此恨难平!禅师慰道:“昔非今日,一切休论,后果前因,彼此不爽,君侯今唤还我头来,然则昔时五关六将,颜良,文丑他们的首级又向何人索耶?”
16. 关公释然,顶礼求教。禅师道;君候慧根深挚,不繁多讲,只有一事勿须谨事,君候陨殁成神必享血食,受之则久后必堕三途,若避其祸,须代天行化,觑破为神之险,皈依三宝,汲汲求生净土,以端其向,不时发宏誓愿,以固其基,乃可免于失足之累。”
17. 关公闻罢霍然开朗,法喜充盈合掌顶礼:“蒙大和尚慈悲开示学生如拔云见日,茅塞顿开,铭感五内,愿皈依座下,以尽学生之宜,当死力护持,以助恩师早证菩提。”普净禅师欣然应允,引关公入庵燃香礼佛授与关公三皈依法。
18.至此关公神王玉泉山,娄娄显圣,护国佑民,当地庶民感念关公洪恩便集资修了一座显烈祠,这就是史上最早的关帝庙。后有工资祠堂题联:“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彼苍。”
-
【第二章受持五戒】
【导言】
持戒是末法众生住持佛法的重要前提。戒律是佛法的幢相,关系到佛教的寿命。四众学生能够奉持戒律就是在住持佛法,令佛法在世间发扬光大;假如四众学生不持戒就会令佛教在世间提前消亡。佛、法、僧中的法宝就是戒、定、慧的无漏法,我们应当修学。我们皈依三宝后,不论是要修学什么窍门,都应该进一步去受持戒律,因为戒是一切法的基本,所以佛陀说:“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等于此意。
戒的意义:佛陀在各类不合的人缘下,依据众生不合的根器,制定了各种的戒律。佛陀教导在家的学佛者(男居士称为优婆塞,女居士称为优婆夷)一定要学持五戒,因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与不喝酒,毁犯这五戒中的任何一戒,都可令我们坠落投生恶道。五戒亦是人伦之本。不杀生即仁;不偷盗即义;不邪淫即礼;不妄言即信;不喝酒即智;为一切大众所应遵守。
无论是三国时期的关将军照样现在的护法伽蓝菩萨,都是我们持戒的标榜楷范。“秉烛达旦,不越礼分”,为帝君不【淫】之德。“不违结盟,千里寻兄”此为帝君不【妄】之德。曹操赞叹帝君曰“云长封金挂印,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帝君如斯高风亮节自然违远【盗】业。帝君过关斩将时曾言:“吾非欲沿途杀人,奈事不得已也。”帝君乃古贤再来,福德隆厚,虽交战沙场殁后仍然成神。我等若妄造杀业,待命终时魂堕何途?不得不警思!帝君疆场斩将对错与否我们凡夫的境界是没有资格妄自评判的。帝君现为护法神,执掌诛戮之权,特殊是身份是以不滥杀为持【杀】戒。或许有人会言,我是厨师,也是特殊职业,我可弗成以不滥杀为持【杀】戒。帝君诛戮时法性是清净慈悲的,试问您那一刀下去的当下是什么心性?是残暴狠戾的心性照样习以为常麻木没有感到?况且帝君杀之可度之。您杀之则冤魂环绕纠缠,违缘纠葛,多逢忧患,命终之后果报加倍惨烈。帝君为护法伽蓝乃福德正神,何等肃静,您为厨师与屠夫无易,乃佛制之不正业。怎敢比拟?以凡夫心怎敢妄自涯测圣人的境界?望警之、慎之、思之!明朝初年,关圣帝君降笔劝谕世人修善戒淫,而且云:“吾已皈依观音大士,与韦驮尊天,同护处死,祀吾者勿以荤酒。”此为帝君之持【酒】戒。帝君善巧方便,以身垂范。我等应精进持戒,不失菩提之本,方不负帝恩!
【伽蓝菩萨的故事第二章受持五戒】(连环画)
1.智者大师,讳智顗,晒台开宗祖师。生时神光照室,十八削发,修法华三十日即证法华三昧,判五时八教,撰净土十疑论,劝人念佛,晒台宗思惟波及宗教、哲学、政治、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
2.大师平生建寺三十六所,度僧一万四千人,传窍门生三十二人,募资开凿四百里放生池,著书一百四十余卷,最重要的有“晒台三大部”,即《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 于东土佛教文化崇奉恭献甚丰, 故有“东土释迦”之美誉!
3.隋开皇十二年 大师从浙江来到湖北当阳玉泉山。见叠嶂迴拥,飞泉迤丽,山色如兰,上有紫气,便想在此处建立佛寺。遂上金龙池,向北而来约百余步。见一大乔木婆娑偃盖,中虚如庵,乃 于其处趺坐入定。
4.一日忽然寰宇晦冥!风雨怒号,一条红鳞巨蟒率阴魔列陈,炮石如雨,现各种怖相,袭饶大师清修, 经十七日,大师了无惧色。微启慈目教诲道:“汝所为者,死活众业,贪著余福,不自悲悔!”言讫,众妖俱生忸捏,隐没退去。
5.一夕,云开月明,有长少二人前来拜见。长者合掌道:“阿弥陀佛,讨饶圣师, 学生即关羽也,汉末纷乱,九州瓜裂!曹操不仁,孙权自保。予义臣蜀汉,期复汉室,时事相违,有志不遂。死有遗忠,故王此山。”大师点头赞道 :“尊神忠义千秋,神威浩荡,贫僧钦佩之至!”
6.关公平:“圣师过誉了,学生不过略尽做人的本份,何足挂齿,前番见圣师戒德威祟,克服众魔,学生顿生仰慕,故今携子拜见,平儿见过圣师。”关平上前见礼。大师又一番褒赞。关公平:“未知圣师,何枉神驾?”
7. 大师道:“贫僧见此处秀色风光,祥瑞笼绕,欲建立道场,以报生身之德耳。”关公 道:“此去有一舍,如覆盘,其土深挚,学生当于子平建寺化供,护持佛法。愿师安禅七日,以遂其成。”大师欣然赞成。
8.次日,乌云滚滚风雷交加,奔云闪电,万壑震动,地晃山摇。关公现出金刚大身,巍巍赶过云际,群山踩在脚下,挥动大刀劈开巨岭填入深潭,大叫一口气,万丈湫水化为平陆,开出广大的寺基。又运神通无数石料、木材、砖瓦等少焉备足。
9.关公唤出山神、城隍、地盘等神道:“汝等往昔随某交战为国捐躯而得成神,理应上报佛恩,下安百姓。今圣德高僧欲建道场,弘扬佛法,此乃一大福田,尔等随某建寺赡养,功德无量。”众神领令无有退惰,各显神通,鬼斧神工成就这番大人缘。
10. 经七日,大师出定但见一座雄伟的寺庙矗立面前,霞光万道,异彩千条。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大红廊柱,白玉石阶… 大师十分欢乐,连声赞叹关神的神威。于是大师率领徒众入寺栖身,准备与大众宣讲《法华经玄义》和《摩诃止观》。
11.这一日,一切因緣具足, 智者大师正式升座,开演大法,只见大师一拍振木:“如来不出兴,大千等长夜,佛日既普照,诸法悉昌照,佛法僧三宝,乃死活苦海之舟航,故古之建大功立大业,精忠贯日月,浩气塞寰宇者,多由学佛得力而来。
12.关公率无数神将鬼卒日夜护法,但听大师又言:“蜀汉大将关羽善根隆厚,法器不凡,生为英贤,殁为神明,一心向佛,誓护处死,施大手段,力建此刹赡养。自信法东流,有此举者,不见有双,今在玉泉宣讲法华,此乃一大人缘也。
13.大师望着法座下卖力听法的大众又言:“吾等何能安居宝刹,应生忸捏想,应生感恩想,以精进修持回报神恩,方不负他一片赤胆忠心。”关公闻听不禁垂泪自言道:“圣师言重了,羽若不遇佛法,何有今朝……”
14.关公手捋长髯聆听法语感慨万千便生求戒之念,于是便携关平,周仓按落云头来至大殿内顶礼大师道:“学生今日获闻出世间妙法,愿洗心易念,求受五戒,永为菩提之本。”大师赞成,命门徒们高高燃起香烛,举行一次极为盛大隆重的皈依授戒法会。
15.智者大师张座秉炉后升座谓关公平:“汝能不淫乎?”:关公平:“亦娶也。”师曰:“非谓此也,谓无罗欲也。”关公应道:“能。”大师曰:“汝能不盗乎?”关公平:“何乏我也,焉有窃取哉!”师曰:“非谓此也,谓饗而福淫,不供而祸善也。”关公应道:“能。”
16智者大师又道:“汝能不杀乎?”关公平:“实司其柄,焉曰不杀。”师曰:“非谓此也,谓有滥误疑混也。”曰:“能。”师曰:“汝能不妄乎?”关公平:“我正直,焉能有妄乎?”师曰:“非谓此也,谓先后不合天心也。”曰:“能。”师曰:“汝能不遭酒败乎?”曰:“能。”师曰:“如上是谓佛戒也。”
17.关公顶礼伸谢,从此关公便成为佛门护法伽蓝,功德昭布千里,远近瞻祷,莫不肃敬。隋文帝赐额号为“一音”。后重建改称为“玉泉寺”。晋王杨广亲书“智者道场”匾额。至今仍肃慕肃静香火鼎胜。而后,神州大地关庙林立,后人赞曰:“关帝庙貌遍世界,九州无处不焚香!”
【第三章专修净土】
【导言】
初学净土者,宜以培养稳固信愿为要务。信有事信与理信二种。事相上的信是信任二有,即《阿弥陀经》所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理信(或曰智信),是信任西方净土不在吾人介尔一念之外(唯心净土),阿弥陀佛恒在吾人心中结跏趺坐(自性弥陀)。吾人本具阿弥陀佛性德,托彼名号,显我自性等等,兹不广述。愿即厌离娑婆欣慕极乐,要真为死活发出离心,观照此娑婆乱世,如火宅,如监牢,如茅坑,不容一刻的逗留。愿往生心,万牛莫挽。事信与理信均是建立在仰信佛言基本上。佛是具足大悲心者,佛无诳语,佛一切施为,悉皆饶益我等众生。是故随顺佛语,依教奉行。具备这种深信切愿之心态,忆佛念佛便法尔自然。声声佛号,契入弥陀愿海;步步经行,趋近极乐故乡。清凉安泰,庆快生平。这是从净宗信愿核心,言必有中,获得法益。此乃属于般若聪明的范畴。如或未能,便从谨遵净业三福入手,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深信因果,孜孜修福。福德积累到一定程度,便可转化为聪明,所谓福真心灵。有般若聪明,便会厌离三界之苦,油兴欣慕莲邦之乐。是故,净宗念佛窍门接引众生,亦有因材施教之善巧,或事入,或理入。然总不离导归弥陀愿海,蒙阿弥陀佛大慈威神之力加持,成办净业。从修行功课上,应根据自己的工作生活前提,制定一切
实可行的功课。然总以简洁、一门深入为主。每日坚持念佛或一万声,或二三万声,记入功课册。以数量求质量,弗成自瞒自欺。解门,亦先须一门深入,主如果对净土五经一论与中国净宗祖师的著作要熟稔。以此作为辨别长短邪正的坐标,建立净宗正信正见。待到净宗信根深植后,行有余力,可旁涉其他大乘经典,以广见闻。其次须亲近净土善常识,勉策信行,以古为师,如是方可获得真实利益,不致走错路头。勉旃勉旃。
关圣帝君为度众生趋归净土。故现身北京城向谛闲法师求决择开示。是以而知神圣尚皈依我佛 我辈凡夫则更宜及生念佛 以免身后于幽冥界中受无量之苦楚 若因循坐误 迨至死斯将近 欲念佛则力量不足 不念佛则受各种苦楚 呼天不应 悔之晚矣!
【伽蓝菩萨的故事第三章专修净土】(连环画)
1.谛闲法师(1858--1932)浙江黄岩人,号卓三。法师毕生辛苦弘法,诲人不倦,教通三藏,学究一乘,为晒台泰斗。对近代佛教有扶衰起弊之功。且梵行高尚,学生甚众。平生著述宏丰,有《大佛顶首楞严经序指昧疏》等。
2.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年)三月间,谛闲老法师带领倓虚法师等到北京讲经。那时正赶北京的乩坛很盛,有一位姓白的白城隍。在西城琉璃胡同,钱宅降坛,自言天天到法会去听经,个中有听不懂的地方,拟请谛老亲自到坛上开示,法师应允。
3. 这日法师莅临,白城隍降乩道:“大师惠临,为鬼神界开广大方便窍门,感激之至。我现代诸神顶礼。关圣大帝车驾已到 ,诸公叩礼。”又言:“传关圣大帝圣谕:大禅师惠及幽冥,法露普被,圣帝令我等伸谢法师。”世人俱遵 关帝圣谕顶礼叩拜。
4.谛闲法师道:“关夫子虚心了, 山僧忸捏,自无道德,今承蒙白公召请,不得不来。佛
法浩瀚,普利冥阳,入道之门。由信而悟心,自然不起惑业。此“悟心”就是《圆觉经》中之大圆觉海。此理深广恐冥界难以领会,惟有宏宣净土念佛窍门最为契机。
5.白城隍言说念佛十多年,不见阶进,谛贤法师道:“念佛重在发愿。更要运以大悲心,带业往生,见佛闻法,得悟无生忍之后,才能乘大愿船,广度含灵。有此大愿,才能与弥陀愿海响应 。白公应当发广大心,行菩提道,正好可以在幽冥界广劝念佛。
6.白城隍道:“我往日为关帝部将,战殁成神,誉职城隍,京城冥阳众生,俱我子民,尤悯
幽冥饿鬼,其苦甚巨,能念佛者掘指可数,有何妙法能令饱满?”谛老开示道:“要令其得饱,须知有如是因,感如是果。以白公一人的愿力,不能拔济他们的苦。
7.谛老又道:“往日目连尊者的母亲堕入饿鬼道中,尊者以天眼通看见,以神通力至地狱捧食奉母,其母左手执钵,右手遮挡,以防其他饿鬼夺食。而饭到口边,化为火炭,自己也吃不得了。直至此时,悭贪之念还在,怎么能超拔呢!目连看到后,哭诉问佛。
8.佛告目健连尊者:“你母亲罪根深结,不是你一人之力可以得度的,必须仗十方三宝威神及大德僧伽之力,才能度脱。当于七月十五,佛欢乐日,僧自恣日,设盂兰盆供。目连如法修供,他母亲就于这一天得脱饿鬼之苦。
9.谛闲法师道 :“白公可善巧劝他们舍离贪念,等到七月初九日,山僧讲经的时刻,当用观想的力量,令饿鬼都入山门,让他们能得一饱。不知道这个方法能不能救济他们。” 白城隍很欢乐!说是谛老的观想力量,很响应,一定能达到。
10.白城隍又与谛老谈及降乩之事,谛老道:“类似降乩等事多为鬼魅作乱,很少有白公这样的福德正神临坛,山僧来京时见某处济公临坛,济祖乃罗汉应世,见思惑断,即就是游戏神通,也不会天天临坛。”白城隍言济祖临坛一事却是灵鬼假装,一定趋赶。
11.白城隍临坛之后,不一会儿,关圣大帝又临坛。因为他的神力大,生怕扶乩的人撑不住,措辞的时刻,让白城隍从中传达。关帝道“大德先辈,学生顶礼。”谛公平:“岂敢,夫子乃智者学生当先辈,山僧乃智者嫡孙,为落后,夫子有何赐教?”
12. 乩云:关某自玉泉山皈依普静禅师,授戒于智者大师以来,努力护持三宝,现执掌诛戮之权,然因为诛戮甚多,实不忍心令他们沉伦苦海不得超生。故而至今未能忍心独证圣果。欲令他们超拔尽净,然而未知若何成办,愿求法师清诲。”
13.师云:夫子一片苦心,山僧早已知晓。但要想让他们超脱尽净,山僧也不敢尽情吐露。为什么呢?佛力弗成思议,众生的业力也弗成思议。众生的业假如有相,遍虚空界不能容受,佛也无可奈何。既然夫子垂问,山僧只能尽心以答。
14.乩云:“羽洗耳恭闻!”法师开示:诸佛的窍门无量,惟独净土一法,最为宏开方便。然而众生至今还不能尽净。普贤菩萨说,虚空无尽,众生无尽,我愿亦无尽。现在要想超拔尽净,而不忍心独自证果,这是夫子的大愿。”
15.乩云:“恰是 !”法师道:“须使他们自悟自修,心空则法空,识净则苦净。古大德说:“若欲懊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自能销除。”此后,愿望夫子以这份广大心,广大愿,广大行,劝他们发菩提心,信愿念佛方为上上之策。
16.谛老又道:“净土的功德弗成思议。以此弗成思议之法,劝导他们。假如真能受持,今后逐渐地就可以超拔了。尽未来际,他们未尽,夫子的愿力就无尽;他们已尽,夫子的愿力才尽。不只夫子的愿是如斯,山僧的愿也是如斯。
17. 乩云:关某当遵师言,不违誓愿,众生未度尽 ,吾愿亦无尽。周仓将军尚有烦忧之事讨扰圣师。谛老赞道:“周仓将军,山僧晓得,自三国时便追随夫子,千百年来鞍前马后,忠诚无匹,关夫子玉泉山建寺化供,周将军出力非浅,功德无量!”
18. 乩云:“法师谬赞了,周仓汗颜,仓自东吴遇难,每七日即苦楚一次,敢问法师若何解除?”谛老道:“此苦由妄想生,若能以定功涤除妄念,常存忸捏,发露懊悔,把自己的夙现业完全忏净,苦楚自然会消融。”言毕还与周将军授戒说法。
20. 最后谛老又予大众开示净宗法要道:“信愿行三资粮如鼎之三足,相辅相成。以信启愿,以愿导行,以行证所信而满所愿,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如无信愿,纵使念佛念至一心不乱,风雨不入,似墙铁壁也无往生的事理。
21. 白城隍又临坛云:今日劳大师为幽冥放大光明,不只我一人受益,我现代诸神鬼伸谢。大师还有道场,不敢久劳,关圣的车驾已经开赴。诸神也散了。诸位何不致敬。大众礼毕,散坛,护拥谛闲法师回道场。后来,徐蔚如居士,将此事记成一本《显感利冥录》行世。
【第四章护持僧伽】
【导言】
依据佛经教证,赡养如理如法修行的僧众有极大的福报,是以凡是赡养贫苦闭关僧众的施主今生必定要感触感染赡养僧众所带来的各类福报,这也是无欺的因果规律。按照佛陀的教言,僧众肩负着引导众生走向解脱的重任,故而是众生殊胜的福田,每一个在家人都应把赡养护持削发人当成是应尽的义务与光荣的职责。然则因为贪著财物的缘故,如今却很少有人能这样做,这是一个世人皆可现量目睹的事实。喇拉曲智仁波切曾经指出:福德浅溥之人即使是赡养家当,也不会碰到真正的福田。是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能够提议殊胜的清净菩提心赡养真正如理如法闻思修行、戒律清净的大乘僧团的人相续中肯定具有殊胜的福报。很多人以为此生财力雄厚就是有福报,其实财富是相对的,人寿百岁众生的这点财富比较起天人、龙王、人寿8万岁时的福报根本是眇乎小哉的。依据佛经教证,假如能够真正生起出离心等了知若何不倒置之心念,才是真正具有福报之人。有些人在赡养僧众的时刻,经常追求一些世间的名闻利养、家当、长命无病等等不究竟的人天福报,这也是暂时不具足殊胜福报的标志。
僧伽住持处死,续佛慧命,为人中第一福田,至尊至贵;纵使持戒不周,德性有污,在家居士亦不能比,譬如金刚虽有残缺,一切众宝所不能及!往日唐太宗问玄奘法师:‘朕欲斋僧,但闻僧多无行,奈何?’玄奘法师道:‘昆山有玉,混杂泥沙;丽水生金,宁无瓦砾。土木雕成罗汉,敬之则福生;铜铁铸就金容,毁之而有罪。泥龙虽不能行雨,祈雨须祷泥龙;凡僧虽不能降福,修福须敬凡僧。’太宗恍然曰:‘朕自今今后,虽见小沙弥,如同敬佛。’唐太宗固自有宿福,一拨便醒,奘师法师亦可谓善于启发矣。
关圣帝君自隋代皈依智者大师誓愿永护处死,千百年来未改初衷,帝君之福德隆厚且谦尊僧宝,兢兢业业,努力护持。我薄福凡夫更应竭尽谦恭礼让,委屈将护之能事,定会积累难以衡量的世、出世的福德、聪明两种资粮,逐渐圆满佛学生的修行,敬请沉思.!
【伽蓝菩萨的故事第四章护持僧伽】(连环画)
1.在密宗格鲁派中,雍和宫第一任住持三世章嘉活佛曾与关公有多次护法之缘。昔时章嘉大师路过四川地方一座名叫襄陵的大山,在山下住宿。章嘉活佛(三世)夜里梦见关公对他说:“此山顶上就是我家,请住小憩!”言讫,一步跨上山巅。
2.章嘉活佛也随至到了那里,只见那里有许多华丽的房舍。关公将章嘉活佛请到中心屋中,献上食物,还将妻女引来拜会,说道:“从此地以下汉地皆属关某所辖,给关某赡养食物者在西藏也有不少,特别是后藏的老年高僧几回再三赡养。”
3.关公又道:“今日起,吾做国师的护法,明日途中将遇小难,关某会帮国师消除。”次日途中有猴子从林中抛出一块石头,打在酒保头上,只受了点轻伤。章嘉活佛曾对土关呼图克图说过:“去西藏时,在山底祭礼一只老虎一向把我们送到山背后。”
4.后来章嘉国师患宿疾,似中风,手足麻木,过了良久,又患眼疾,医药罔效,皇帝十分着急,亲自带名医来看望。当时,巴桑曲杰举行天女圆光占卜,幻景中只见章喜国师身边拥聚了很多异常大的蜘蛛,欲与章嘉国师对抗较劲。
5.溘然关公出现,威风凛凛的手持宝剑,将蜘蛛全部赶往他处。那天晚上,章嘉国师梦到关通知布告诉他那些小鬼已被驱逐。并告之自己在皇城外关帝庙栖身。
章嘉国师遂在关帝庙举行了大祭,认定关公为聪明护法,
6.后来章嘉活佛撰文《三界伏魔大帝关云长之历史和祈供法·鼓励事业雨流之雷声》,收集在格鲁派著名的八大叫图克图之一土观却吉尼玛大师的著作中,土观却吉尼玛大师还著《降三界魔·嘉钦护法关云长前赡养金汁法》,作为格鲁派重要护法经典。
6.宁玛派法王阿秋仁波切,一九九九年曾于不动意密法界中,刹那显示出意密伏藏法《关公祷祀所欲赐妙仪轨》并开示,也许意思是说关公与汉地众生具备极大人缘与愿力,对关公的熟悉不能局限于三国时期,是以菩萨于释迦佛时已是一位大成就者。
7. 阿秋仁波切还说:“菩萨对佛陀发愿护持一切守护及振兴佛法、实修实证的佛陀学生,能驱除一切魔障远离身心,护佑一切众生知足愿望,速成佛道。关公为守护汉地之殊胜护法,在遣除违缘增上福报对汉族学生有不共的加持,应经常修持之!”
8.关公护法心切,屡屡显圣,拥护三宝,不拘藏汉,明朝时刻有位真清法师。字象先,俗姓罗,长沙(湖南)湘潭人,十五岁中秀才。十九岁,家里碰到灾害,是以前往南岳衡山伏虎岩,依止宝珠和尚,剃发削发、受具足戒。
9.法师曾经参究『无』字话头,有一天因为所乘之船撞到岸边,而有所省悟。宝珠和尚往生后,真清师就栖身在觉皇寺。他曾经罹患背疾,有一夜梦到关公给他医药,为他诊治,并予安慰。不久痊愈。后南游至晒台山,于是在当地结茅屋栖身。
10.后来真清师又迁往华顶的天柱峰,修习大小弥陀忏六年,余暇时开示晒台宗的十乘观法、说明一心三观的宗旨,前来归附进修的人日渐增多。又应王太初居士之邀,前往往日永明禅师的道场,讲解《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一百日,闻法者皆获益非浅!
11.真清师常日勤于修习五种懊悔,暗里持诵《观无量寿佛经》,以及《梵网经》(心地品)。有一夜,梦见七宝的宫殿美妙绮丽,诸宝行树交错成行,并见到西方三圣,正当真清师礼拜之时,旁边有沙弥拿给他一面牌子,个中写着‘戒香熏修’。
12. 真清师自知是中品往生的瑞相。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获病。当时有人送药石(过午之后的食物)给他,真清师说:“我往生净土的人缘已经成熟了,祥瑞的圣境也已阴郁显现了,不久之后就要辞别这个娑婆世界,我要药石作什么呢?”
13.正月七日,真清师禁食,预期于二十九日往生,又与大众讲说一切法无生的事理,教诲开示甚为恳切。到了二十九日夜里,起身拜别大众说:“吾逝矣!”世人请问:“不知和尚往生净土,居于九品之中的那一品位?”真清回答说:“中品中生也。”
14.大众说:“为什么不是上品上生呢?”真清师答说:“我因持戒的戒香所熏,阶位只在中品。”说完后,安然地往生。过五日后,边幅颜色仍然红润如同在生之时。火化之日,到处充满浓烈的香气,骨头坚硬锵锵有声,时年五十七岁。
15.正如阿秋仁波切所言,实修实证的佛陀学生必获得关公的垂护,遣除违缘,增上福报,直至成佛!关公给予众生的洪恩万灾害酬,关公的神通悲愿如观音地藏分身无量,遍感尘刹,无求不遂,有愿皆从。正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第五章常伴韦驮】
【导言】
护法又称护法神,拥护佛陀的处死。佛陀为挂念末世会有诽谤处死、破坏寺塔者,就派请四大声闻、十六阿罗汉等护持佛法。梵天、帝释天、四天王、十二神将、二十八部众等听闻佛陀说法后,都誓愿护持,这些拥护佛法的众神被称为护法神。护法神不仅充当守护佛教的职责,还负责保护众生,具有息灾、增益、敬爱、降伏等四种济世功德。汉地佛教的护法以伽蓝菩萨(关公)与韦驮菩萨最具代表性。
那么我们在修行的路上若何获得伽蓝菩萨与韦驮护法菩萨的护持,遣除违缘,增上道业呢?当我们清净不染,持戒严谨的时刻,就能摄受护法。虚云老和尚曾经讲过一个公案:昔时佛在世的时刻,有一毒龙在一个地方上兴风作浪伤害众生,当地有五百罗汉以各种神通都不能克服毒龙。后来有僧人路过,就对毒龙说句:贤善远自除去!结果毒龙就走了。事后,世人问他有何神通?僧人说,我日常平凡持戒甚严,对轻戒也不敢违犯,并无神通。这说明严持戒律,则护法威猛,龙天拥护。所以,毒龙敬畏而远离。也就是说,持戒严谨的人,就能摄受世间的一切护法。假如你的戒律不清净,你根本供不起护法。人家不是你养的狗,也不是你雇的打手,你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哪有这样的工作。很多人愚痴的很,自己贪心很重,也不严持戒律,赡养护法一些好器械,就想让护法来护持他,这跟世间的行贿纳贿有什么差别?假如在不持戒律的情况下,护法还来护持他。那么这个护法我们就要打个问号了!不是什么山精鬼怪,就是狐黄白柳,这个不用困惑。因为佛教的护法,他的威力和功德都很大的,昔时都在佛前发过愿,要护持佛法。你有道,他才发心护持你,并不是因为你赡养他一些酒肉,好吃的器械,他才护持你,绝对不是这样的!
我们在修学上路途中英勇精进,踏扎实实的行菩萨道,稳固信愿,老实念佛,精行六度万行。不时处处事事严于律己,用佛法的实践来肃静佛、肃静法,来肃静自己、成就自己,自然能够蒙获伽蓝菩萨与韦驮菩萨及护法诸天的冥冥庇佑,百福并臻,早证菩提!
【伽蓝菩萨的故事第五章常伴韦驮】(连环画)
1.在以前久远劫前,有位转轮圣王膝下一千个儿子,千子学佛各发宏愿,最后的一位王子发愿说:“你们修行成道,弘扬佛法的时刻我做护法,等你们全部成佛之后,我最后成佛。”转轮圣王的千子等于贤劫千佛,释迦牟尼佛为第四尊,发愿护法的就是韦驮菩萨,他最后成佛号楼至如来。
2.韦驮菩萨乃南方增长天王麾下八大将军之一的韦天将军,释迦牟尼佛临涅盘时,亲受付嘱,护持东、西、南三大部洲。关公自皈依智者大师誓愿护法以来,常与韦驮菩萨相伴,保护处死久住,伽蓝安宁。同时又警示修道人,谨遵佛法,又为真正佛子,驱除障碍,助以往生西方。
3. 清朝顺治丁亥年(1647年),尧峰有一行脚僧,夜里去偷韦驮菩萨像前的灯油,口里说下流话:“莫管他娘。”第二天,他忽然自己反缚着,跪在韦驮像前说:“你前天去玄墓偷吃一盘面,我都饶你;现在又偷我灯油,并且口出下流话,罪该死,不能饶恕。”全寺僧众惊恐跪下代为懊悔。
4.他又说道:“假如不是关圣帝君劝解,急速杵死你,现在罚跪一柱香。”香快燃完,世人扶他上禅床。又骂道:“还有两寸香在灰里!”他又还是反绑,跪在床上。世人看灰里果真还有两寸香,等香烧完才松了绑。可见关公与韦驮菩萨厉惩佛门不肖之徒的同时也给予悔改的机会。
5.明朝万历甲寅年,歙县有位名叫奕德的人,跟着他的叔父正鵾,在临塘寺内读书。鵾叩请普门大师有所省悟,于是皈依佛法日夕率领学生们,持斋顶礼四方,奕德深为敬信,发愿书簿大悲经五十卷,金刚经三十卷,蒲月廿九日那天他在琴溪浴澡,溘然暴病气绝。
6.家人抬回来停放尸首于床上,溘然间自言自语的说:“我是佛前左边护法关某,奕德因为误杀了宿冤,被拿入冥府,我以他奉佛许经的善念特来护佑,鵾可以为他念佛诵经,等到初七他便可以还魂,书写经典酬愿,藉此功德冤鬼得以超渡。到初七那天,奕德果真苏醒。
7. 奕德捧着腰呻吟。叔叔问他是何缘故?他说:“我到琴溪沐浴时,见着两小我拿着要命牌来呼唤我去,于是我随早年后,瞥见官署门上扁额题为森罗殿,待我到达时,有提头鬼无数奔向前来殴打,只要念佛则痛可忍,继而知道我前生为将官,误杀了人命八百个。
8,奕德喝胃口茶水持续说:“业满他们向我索陪偿,故诉讼冥司,阎君发怒的说,大辟之刑应下油锅,即有大面碧身的鬼卒,拿一大锅沸油,把我束缚起来将要投下的时刻,殿前忽现金光一道,照得幽黑通明,看见韦驮与关帝在空中,韦驮举起杵入大锅,锅中满生金莲花。”
9.奕德激动万分又道:“阎君合掌顶礼二圣,随即放我回来,命两个黄衣的人送我,经由高耸峻岭时,推我而下所以跌痛了腰,叔叔扶起来伸谢佛菩萨以及韦驮菩萨还有关老爷!”他从此至诚的施写二经,全家都钦奉之至宝,并且广行阴鸷,造桥修路、救难济危、戒杀放生、以报神恩!
10. 台湾林清江是一位忠诚的佛家学生,为人乐善好施,精晓医术,无偿治疗世人疾苦。邻里、乡党、亲戚同伙都称赞他是“第一善人”。在佛门大德李炳南老居士座下听经、念佛,受菩萨戒,朝暮二课从不间断。不只自己精进,对子女教导也十分卖力,建成佛化家庭。
11.在他七十九岁那年,身体老衰,四大不调,医药罔效,虽宿疾亦果断念佛求生西方。阴历十二月二十二日半夜三更,他的孙子林耀堂在他身边闭目念佛,溘然看见一群人要闯入大门来,可是大门左边站立伽蓝关圣菩萨,手拿青龙偃月大刀;右边站着韦驮尊天菩萨,手拿降魔杵。
12.此二尊菩萨分别用大刀与降魔杵把那一群人盖住,赶走。但不久又有大群人再来,亦都被他们赶走。连续三次,皆是如斯。耀堂把此境看得清清楚楚,知道是宿世冤家要来找他祖父清算计帐,被护法菩萨盖住退去。清晨,林居士向世人说:“我今天晚上要往生西方了。”
13.后来又出现了许多殊胜的瑞相,果真承阿弥陀佛接引,顺利圆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又进一步说明关帝和韦驮菩萨赞助真修慈善家往生成佛的大慈悲心。 两位菩萨的慈悲神威是弗成用生灭心去测度的。非但护持处死道场及大士乘愿弘法者,就连通俗真修居士亦慈悲呵护。
14. 印祖在《文钞》中赞曰:关帝在世则精忠贯日月,浩气塞寰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殁后神王玉泉山,隋文帝时,智者大师至玉泉,关帝特运神力,创建寺宇,又求授戒,以为菩提之本,兼愿拥护佛法。故世界丛林,皆谓之为伽蓝菩萨,而与韦驮菩萨,并镇山门。
【第六章龙天出世】
【导言】
慈悲心是大乘的菩提心,大智度论说:“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慈爱众生并授与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铲除其苦,称为悲;佛陀之悲乃是以众生苦为己苦之齐心同感状态,故称同体大悲。有慈悲心,不只自己能离苦得乐,而且能缘起所有的苦楚人都合营离苦得乐。所以慈悲心是我们佛教的宗旨。修行的目的,即修好自己的心坎并激发准确的行为乃至于解脱。而当你流于越修越烦恼的弊端时,就要切切警醒自己是否远离或尚未生起真正的慈悲心,并且要清楚地明白自己又为何不能解脱了。
现在很多人所发的“慈悲心”都不是佛法中的慈悲心。很多人对穷汉有慈悲心,然则对富人没有慈悲心;对大好人有慈悲心,然则对坏人、恶人没有慈悲心;对白叟有慈悲心,然则对年轻人没有慈悲心;对体弱多病的人有慈悲心,然则对身体健康的人却没有慈悲心……这都是分别。这是一种同情心,是世俗有分其余一种慈悲心。每个众生都一样有烦恼和苦楚,他们会在不合的角度、在不合的情况感触感染不合的苦楚。富有富的烦恼,穷有穷的烦恼;富有富的苦楚,穷有穷的苦楚。每小我都有苦楚,都是最可怜的,所以应该对一切众生都发一颗好心,都发一颗慈悲心,不能有分别。“慈悲没有仇敌”,这句话说的特别精华精辟。假如你有仇敌、有仇敌、有外人的分别,你照样没有慈悲心。分别都是自心显现的,都是自己的心。一切的一切——好的感到,坏的感到;好的征相、坏的征相;好的境界,坏的境界,都是因自己的业力所现,因自己的业力所感,都是自己种的因,其余没有!你把心态调剂好了,可以无分别地爱,可以无分别地有情感。放下了一切众生,不放弃一个众生,这才是大慈大悲、大彻大悟。
关圣帝君前身雷首山泽龙神,大慈大悲愍众生,为百姓苍生吸黄河水施助旱灾,不惜触犯天条,无虑自身死活安危,义无反顾,舍身成仁!又犹悯娑婆众生彷徨于魔难傍边求出无径,故示现蜀汉关将军,忠孝节义,代天行化,引领众生趋向坦途,直至时限陨殁,正气归神!帝君平生精忠贯日月,浩气塞乾坤,乃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之伟岸丈夫,万世人极,亘古流芳……
【伽蓝菩萨的故事第六章龙天出世】(连环画)
1.浙江省青田县有位颇有名气的画家名叫李德先,常日敬奉伽蓝菩萨关帝异常忠诚,每逢关帝圣诞,总会聚集好友设醮祈福消灾,杀猪宰羊祭拜关帝。有一天,李德先溘然仆倒在地,蒙眬中看到一位金甲神,将他的灵魂拘往关帝殿。
2.关帝端坐在龙椅上大声斥责:“李德先,你屠杀众生,以酒肉来祭拜我,是要求福?照样要求祸?”李德先惊恐万分忙磕头高呼饶命!关帝又道:“杀生罪孽弥天,果报堪怖。你为何不多看看莲池大师所作的《放生文》,和历代大德所作的《放生篇》?”
3.关帝的话音未落,一位穿白衣服的人便被带了进来,他跪拜哭诉:“李德先杀我性命,求关老爷为我做主”李德先一头雾水道:“你为何诬告,我与你素昧生平,哪里有杀你的事?”白衣人道:“刚才所杀的白羊就是我。”李德先闻罢惊恐不安,垂头不语。
4.关帝道:“你的杀业不只这一件,在阴曹各司都有记录,等你命终时,都得一一了偿,如今暂时先放你回去,愿望你尽速劝告所有信众,弗成再杀生以酒肉来祭拜我,以免增加自己的罪孽,求福未得,反而徒增苦果,上天有好生之德,切记!切记!”于是关帝便令酒保送李德先还阳。
5. 李德先还阳后谨记关帝的教诲,勤奋研读护生的文章,努力积德积善,并劝导方圆邻里,戒杀放生。这一日,县里有为大德罗师长教师出资兴建关帝庙,李德先闻讯欢乐异常,他决定义务绘画关帝庙的壁画,以答谢关帝的恩义,于是就去拜访罗师长教师商谈自己的心愿。
6.原来罗师长教师建庙的人缘也是为了答谢关帝的恩义。罗师长教师夫妻老来得子,都是因为努力积德积善,祈求关帝的结果。二人约谈越投契,当谈到壁画一事李德先道:“我对关老爷的事迹知道的不多,需要深入的进修一下,劳烦您得给我具体讲一讲吧。”罗师长教师沉思片便娓娓道来……
7.汉桓帝时蒲东解县有一高僧法号普静,见性明心,结庐于平溪西,等于后来传授关公幽冥三皈依的皈依师。那时的普静禅师常日参禅悟道之余,尤好下棋,未逢对手。这一天,来了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拜访,棋艺甚是精湛,与禅师对弈半个多时辰未见胜负!
8.约一个多时辰的功夫少年心绪不宁略处败势,普静禅师问道:“小施主,苦衷重重,是何缘故?”少年叹了口气道:“河东比年灾旱,老庶民颗粒无收,苦不堪言,敢问师父是何人缘?”禅师道:“乃共业所感之业果也!”少年道:“愿闻其详,请师开示!”
9.禅师道:“凡下土国民奢侈之极,天必降以饥馑;淫糜之极,天必殆以疫疬;一人暗肆奸谋,独遭水火;一方因袭侵夺,咸受刀兵;此方庶民尚华靡奢,暴殄天物。故遭此灾以彰罪谴。”少年感叹道:“因果不昧,谬误百出,然佛法普渡,定有方便之门,请师父慈悲垂露!”
10. 普静禅师点头道:“精诚极至,金石乃开,勿需诚念懊悔,真心感格神明垂恩!”少年道:“学生听闻雷首山泽龙神甚是灵验,昨日乡民们集聚焚香祈求,依师看这龙神能否施甘霖济百姓魔难?”禅师道:“那就要看他们的人缘了!”禅师垂视棋盘道:“小施主,该你了。”
11. 少年边落棋子边道:“学生曾闻龙神降雨需有天帝圣旨,否则乃是触犯天条的极刑。”禅师沉默点头道:“小施主学识倒也渊博。”少年道:“哪里哪里,听白叟们讲的。谈不上学识,龙神若舍身成仁倒也坦然,只是此番刑亡,未知他会魂归何地,假使误堕三途,岂不悲哉!”
11. 禅师闻言便高低打量一番后几回再三点头道:“善哉!善哉!尊神仁爱苍生,贫僧敬仰!”少年淡然一笑起身顶礼道:“师父慧眼独到,学生不敢隐瞒,某就是雷首山泽龙神,今有忧恼之事,便化身讨扰,唐突之处望祈恕罪!”禅师又落一棋子道:“坐吧,下棋!”少年心领神会。
12. 普静禅师道:“贫僧知晓尊神慈悲心切早已拿定主意,你切宽心,明日行刑,即将断首之时,尊神以神通力将神识灌于龙首,贫僧自由事理保你周全。”少年释怀,合十道:“感恩师父,还有一事请师清诲,学生忧恐投生凡胎因隔阴谜障不忆往昔誓愿,沉沦娑婆,失足三界,求出无期!”
13. 禅师淡然道:“尊神誓愿宏深,贫僧欲闻。”龙神道:“学生汗颜,誓愿宏深禅师面前愧不敢当。从昔至今,学生誓愿努力护持一切处死道场,乘愿大士及一切真修四众。前番护持孔夫子行教,略受《春秋》法益,此番欲投生娑婆,代天行化,演义《春秋》。又恐隔胎谜障,废失誓愿!”
14. 龙神又落一棋子,峰回路转,扭败势为平局,禅师笑道:“尊神棋艺果真精湛,生怕时至明晨也难见手足。隔阴谜障亦无需忧虑,贫僧自有事理。”龙神起身叩拜道:“禅师恩同再造,学生感激涕零,今夜学生便吸黄河水以赈旱灾,学生别过!”言罢起身隐没而去。
15.是夜,果真风雷交电,大雨滂沱,直下了一天一夜。大地渴止,万物苏醒,庶民欢悦,载歌载舞!这一日普静禅师独步溪岸,溘然一声旱雷震撼华宇,接而见一道红光自空中射向溪岸,禅师俯身拾起一物,竟是血淋淋的一个龙头。禅师将其带到寺庙,放入缸众,合盖持咒超拔七日。
16.七日后闻缸中有声。打开来看,已无一物,而溪东有婴孩呱呱落地之声,发至关道远家。禅师知其故,拄杖过访。微笑道:老衲闻贵府诞一贵子,可否一观?关道远遂抱婴儿与禅师看之,但见其孩竖眼攒眉,超颏长面,遍体赤红。禅师点头赞道:“忠义成性,神圣之质。”
17.关道远乃忠良后裔,先祖关龙逢于夏末两朝为相,乃史上第一位以死谏君的忠臣。关道远的父亲名关审,字问之。冲穆好道,常以《易》、《春秋》训其子,于桓帝永寿二年丁酉卒,年六十八。关道远秉性纯孝于墓地结庐守丧三年。故感得福德神明投胎延嗣,荣宗耀祖,光鲜门庭。
18.自古凡圣人降诞多呈瑞相,闻普静禅师赞叹关道远即言道婴儿降生之时有一条乌龙旋绕屋庭良久方渐隐没,孩子出生便哭泣不止。普静禅师将婴儿抱在怀中对他轻声言道:“代天行化,演义《春秋》”婴孩闻罢竟然破涕而笑。禅师又对关道远嘱咐一番便告辞而去。
19.关道远夫妻为孩子取名关长生。请名师培养,及长,双臂有敌万夫之力。读书明易象,尤好《春秋》。后娶妻胡氏,于光禾戌午岁蒲月十三日生子,取名关平。次年,关长生别父母到郡陈干事。途中遇一相士对他言道:“君禀乾坤正气,后当血食万年。何论名业!殆神相也。”言毕即去。
20. 几年之后,关长生父母接踵故去,因家贫只得葬于废井中。关长生每想起此事便涕泗交下。逢时祭奠,诚敬如在。后来关长生改名关羽,字云长,以寓远举之意。一日因在旅社闻邻人哭泣甚哀。便问究竟,原是贫妇遭到州郡恶霸仗势欺辱。关羽听罢,怒火中烧义愤填膺。
21.于是关羽斩恶霸吕雄为民除害,避官府缉拿奔走琢郡,胡夫人抱子匿母家。后关羽遇刘备、张飞,自愿相投,桃园结义,誓同死活,匡扶汉室,造福苍生。于是与张飞辅佐刘备扶植蜀汉基业,南征北战,经验功劳。后人有诗赞曰:壮哉熊虎将,纠纠汉云长,大义参寰宇,英名播四方。
【第七章代天行化】
【导言】
佛教在传入中国的漫长过程中,以其聪明甘泉绵绵赓续地滋润中华大地,逐渐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在化中国的同时将自身中国化,形成了中国佛教独具的传统。
太虚大师说“仰止为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我们修行首先要把基本打好,万丈高楼要有稳固的地基,所以修行人要消除坏习惯,坏习惯不除,你谈成佛,那是空口说,自欺欺人。我们中国人都崇奉做人应以德为先,从老祖宗孔子开始,祖先们就高度重视德育,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古代道德文明体系,个中以孔子的德育思惟为其核心。孔子德育思惟的全部精髓可以用“礼、义、廉、耻、孝、悌、忠、信”这八个字来概括。
【孝】就是孝顺。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孝顺就是答谢父母养育之恩。【悌】就是悌敬,悌敬兄长。这是作弟弟的本份,悌敬是报兄长的恩。【忠】就是尽忠。尽忠国家,这是作国民的责任,尽忠是报国家的恩。【信】就是信用,信用同伙,对同伙言而有信,行必笃敬,弗成失约用。【礼】就是礼节。见到人要有礼貌,应该鞠躬,不可礼就是野蛮的行为。见到师长要敬礼,见到父母要敬礼。【义】就是义气。要有无所畏惧的精神,无论谁有艰苦,要尽力去赞助,解决问题。对同伙要有道义,无前提支援,绝无妄图之心。【廉】就是廉洁。有廉洁的人,无论见到什么,不起贪求之心,没有想占便宜的心,而养成为国损躯的精神。【耻】就是羞辱。凡是不合事理的事,违背良心的工作,绝对不做。人若无耻,等于禽兽一样。
文圣孔夫子作《春秋》,武圣关夫子演《春秋》。一部《春秋》史卷奠定了关圣帝君的高风亮节,浩然正气!帝君平生《春秋》不释卷,以身践行、八德无亏。所谓‘鸡犬升天,九祖超生,’帝君成圣,关氏宗祖皆超升离苦此甚至孝。①帝君于三国时期立德性范,演义《春秋》之义,此为帝君荣亲之【孝】德;②敬兄友弟、肝胆照人,为帝君之【悌】德;③临难拒降、怒斥吴使,此为帝君之【忠】德;④不违结盟、千里寻兄,为帝君【信】德;⑤秉烛达旦、敦伦有序,此为帝君之【礼】德;⑥不负旧情、华容释曹,此为帝君之【义】德;⑦挂印封金、不眷分毫,此为帝君之【廉】德;⑧父爱如山、拒绝联姻,此为帝君之【耻】德。在中华民族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关圣帝君如同一艘巨轮,为沉沦的魔难众生带来道德的资粮,又承载着众生打破惊涛骇浪直达解脱的乐土彼岸……
【伽蓝菩萨的故事第七章代天行化】(连环画)
1.浙江省画家李德先发心为关帝庙绘制壁画,在整理画稿时,感到自己对关帝的德业懂得的不堪究竟,便再次去向罗师长教师就教,罗师长教师拿出一本书道:“这本王朱旦撰写的《汉前将军壮缪侯关圣帝君祖墓碑记》就记载着一则关帝的孝德的案例。”言毕,罗师长教师便向李德先讲述……
2.康熙十七年戊午,常平村人于昌在关帝家庙读书。此家庙即关帝父亲道远公的旧居。于昌心地纯善,为人笃实。一日正午在书房小睡,溘然梦到关帝呼唤他的名字,并显示“易碑”两个大字,并令他留意观察大殿西面出现之物,发明后立时申报郡守,不得耽搁。他一梦而醒,不解其意。
3.正在此时,有人淘井,并在井中发明刻有文字的大砖,读文字竟是奉祀关帝祖上的名讳。其内容是:“祖石磐公、讳审、字问之,和帝永元二年(90年)庚寅生,居解州常平村宝池里。公冲穆少道,以《易》、《春秋》训其子,卒于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丁酉,享年六十八岁。子讳毅,字道远。”
4.这是帝君祖父,父亲的名讳和生卒年,都久已失传,恐后人不知。是以,关帝示梦于于昌,以表帝君时刻不忘孝亲先祖之美德。于是于昌立时奔告郡守王朱旦,郡守深受激动,作文详记其事,并刻碑立传。这一事宜的发生震动朝野,无不叹为罕见,感仰关帝以身行教的慈悲。
5. 李德先闻罢激动不已。罗师长教师又道:“关帝之孝,何止于此,所谓孝顺有三:一为小孝,甘脂伺候;二为中孝,光宗耀祖;三为大孝,度其灵识超升。帝君之孝乃大孝至终。帝君成圣成贤, “鸡犬升天,九祖超生”世间之孝,怎可堪比。”罗师长教师又予李德先详尽讲述关帝于三国时期的平生德业事迹……
6.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备占据徐州。曹操为了免于将来同袁绍作战时前后受敌,决定先祛除在徐州容身未稳的刘备。因寡不敌众刘备兄弟三人失散。刘备投奔河北袁绍,张飞败走芒砀山。关帝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死守下邳城,曹操敬仰关帝英雄,便派张辽劝降。
7.关帝本不愿屈节,但斟酌到两位皇嫂的安危,便提出三个前提:第一,降汉不降曹;第二,两位皇嫂须俸禄养赡;第三,但知刘备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张辽回报曹操并劝曹操先准许下来,再施厚恩以结其心,何忧关帝不臣服?曹操应允。
8.曹操班师回许昌,途中欲绝关公与刘备之情,便在驿馆安歇时,有意安排关公与两位皇嫂共处一室,并削减灯烛。关公乃秉烛立于门外守护,自夜达旦,毫无倦色,曹操见关帝如斯愈加爱崇。到许昌后曹操拨一府与关帝栖身。关帝分一宅为两院,内门拨老军十人把守,关公自居外宅。
9. 曹操又引关帝朝见汉献帝,献帝封关帝为偏将军。关帝自到许昌,曹操待之甚厚:上马金,下马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又送美男十人,关公尽送伏侍两位皇嫂。关帝每三日到内门外躬身见礼问安。二夫人回问皇叔之事毕,便会说“叔叔自便”,关帝方敢退回。
10.曹操见关公所穿绿锦战袍已旧,便命人制新袍赠与关帝。关帝受之,穿于衣底,上仍用旧袍罩之。曹操笑道:“云长何必如斯节俭?”关公平:“某非俭也。旧袍乃刘皇叔所赐,某穿之如见兄面,不敢以丞相之新赐而忘兄长之旧赐,故穿于上。”曹操叹道:“真烈士也!”
11.关公赴曹操宴请。临散,曹操将俘获吕布所得的赤兔马赠与关帝。关公跪拜称谢。曹操不悦道:“吾累送美男金帛,公都未尝下拜;今吾赠马,乃喜而再拜:何贱人而贵畜耶?”关公平:“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长下落,只需一日便可见面。”曹操愕然而悔。
12.这日张辽登门来试探关公志向。关公平:“吾固知曹公待吾甚厚。奈吾受刘皇叔厚恩,誓以共死,弗成背之。吾终不留此。必立功以报曹公,然后便去耳。”张辽回见曹操具以实告。曹操叹道:“事主不忘其本,乃世界之烈士也!”荀蔼道:“彼言立功方去,主公可不予他立功的机会。”曹操默默点头。
13.同年,袁绍命大将颜良,文丑等人进兵白马(今河南安阳滑县),自率大军进屯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向曹操发动进攻。颜良,文丑河北名将,骁勇无匹,曹军无人能敌。曹操其实无策,只得请出关帝。关帝上阵斩颜良朱文丑,解白马围。袁军大败,于是曹操为关帝讨封“汉寿亭侯。”
14.袁绍闻听爱将颜良,文丑被关公所杀便质问刘备。刘备手札予关公。 关公接信悲喜交加,写了回信。便欲辞曹寻兄。曹操连续几日闭门不见,关公去寻张辽。张辽称疾。关公便手札一封差人去相府送达;又将曹操所赐所有金银置库中,悬汉寿亭侯印于堂上,护送二嫂车仗,径出北门。
15.于是,关帝过关斩将千里寻兄,在黄河岸上遇孙乾,孙乾告诉关帝袁绍生性多疑,刘备已经脱身往汝南会合刘辟,怕关公投袁绍反受其害,才派孙乾在此迎候关帝。关帝便重渡黄河往汝南进发。途中遇周仓,请示两位皇嫂赞成将周仓收于麾下。行走数日,远见一座山城便向路人打听。
16.原来此城被张飞占据,自兄弟失散后,张飞便夺下古城,住了下来。关帝喜出望外欲进城与三弟团聚,没料想张飞误会关公降曹。不容分辩跃马来战。关帝全家莫辩,这时蔡阳追来,关帝回马斩蔡阳,兄弟释疑,张飞请关公进城赔罪。次日关帝留下两位皇嫂,同孙乾持续往汝南寻刘备。
17.关帝到汝南见刘辟,垄都得知刘备又回河北袁绍处。便与孙乾返还河北,几经周折后兄弟三人终于古城相会。后整顿兵马往汝南招兵买马,欲再干一番事业。建安五年七月袁绍兵伐曹操,展开官渡之战,被曹操击溃,自此颓废,势力瓦解,曹操实力从此加倍宏大。
18.关帝与张飞辅佐刘备转战南北,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拜为军师,又联合东吴合营抗曹,赤壁鏖战大败曹军,曹操率残兵仓惶逃窜。行至华容道被关帝横刀立马拦截去路。曹操纵马向前,欠身道:“将军别来无恙!”关帝也欠身答道:“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待丞相多时。”
19.曹操提起昔时优遇关帝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关帝闻罢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道:“四散摆开。”曹操见关帝回马,便和众将一齐冲将以前。后人有诗曰:“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摊开金锁走蛟龙。
20.曹操奔回许昌,留下曹仁据守南郡。东吴都督周瑜进军南郡,大破曹仁。诸葛亮派赵云乘东吴与曹交战的时刻,取了南郡;又用南郡的兵符,调开荆州、襄阳的曹军,不经战斗,得了三处城池。周瑜劳而无功,一气成病。刘备得了荆襄,决计开拓疆土。攻取邻近州郡。
21. 诸葛亮分兵遣将令赵云攻取桂阳;令张飞攻取零陵、武陵。
令关帝攻长沙,关帝大战老将黄忠。黄忠马失前蹄,关帝爱他勇敢,停刀不杀;黄忠也在箭下留情,不射关帝。长沙太守韩玄疑黄忠私通关帝,要将他斩首。大将魏延救了黄忠,杀了韩玄。同黄忠屈膝投降关帝。
22.刘备入主西川,将重中之重的军事要地荆州拜托给关帝镇守。东吴垂涎荆州已久,妄图拉拢关帝便生联姻之念,以关帝之女适孙权之子,关帝忠于刘备更耻于以儿女私交作国家之樊篱,决然毅然拒绝。后鲁肃又向孙权献计,在陆口设鸿门宴迫关帝就范,关帝毫无畏惧仅带随从数人孤军作战。
23.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鲁肃迫在眉睫地直奔主题,关公将话题叉开,鲁肃步步紧逼;话不投契鲁肃欲摔杯为号擒拿关帝,溘然周仓抗着青龙刀闯进来道:“世界地盘,惟有德者居之,岂独是汝东吴当有耶?”关帝假装呵斥周仓无礼,顺势接过青龙偃月刀。周仓退下通知接应的船只泊岸。
24.关帝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手,道:“今天喝酒,我已经醉了,莫要再提荆州之事,担心我这刀伤了故旧之情。改日我再请到荆州赴会,再作商议。”鲁肃被他一提,摆脱不得,早已吓得丢魂失魄,隐藏的刀斧手也只好望洋兴叹。到了船边,关公才放了鲁肃,拱手伸谢而别。
25.这一日,关帝次子关兴的战马受惊,误将小童王鹏撞死,王鹏的祖母误认关兴为关平,便到县衙状告关平,荆州府县衙县令不敢受理此案。老奶奶便告到关府,关帝闻罢盛怒命简雍审理此案,关平为弟弟顶罪供认不讳,即被判斩刑。关兴向父亲说明本相,关帝便释放关平,定罪关兴。
26.张飞闻讯火速赶往荆州求情,关帝不允。张飞又去找老奶奶。老奶奶承认关兴并非有意伤人,她只是痛恨不敢受理此案的官员。于是张飞便带着老奶奶为关兴求情,关帝铁面无情仍然不允。老奶奶便与荆州庶民长跪在法场。关帝见民意难违,才免关兴极刑。择日厚葬王鹏;并接老奶奶到关府安度晚年。
27.荆州城乃自古兵家必争的宝地,曹操早就虎视眈眈,擦掌磨拳。不免难免被动受制,关帝决定出兵伐曹,关帝周密安排并在沿江设置烽火台以防备东吴。建安二十四年,关帝挥军东进,迅速冲破襄阳直逼樊城。守将曹仁急忙手札向曹操乞助,曹操派于禁,庞德,率七军(约三万)增援曹仁。
28.关帝右肩中庞德毒箭,众将进言暂回荆州疗养。关帝言不能因小疮,而误军国大事。众将便四方寻访名医。这日神医华佗来访,华佗为关帝诊治,用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刀刮骨悉悉有声。众将皆掩面失神。关帝与马良喝酒弈棋,全无苦楚之色。华佗赞叹道:“某为医平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
29.关帝伤愈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荆州刺史、南乡太守闻风而降。关帝兵锋所向纷纷倒戈,华夏苦于苛政的庶民群起响应。许昌以南乱成一锅粥,曹家统治濒于瘫痪。一时间关帝威震华夏。降军被收编,稍事整顿关帝大举进攻樊城。于是便谱写了一曲气贯山河的悲壮史歌……
【第七章关经图解】
【导言】
中国历朝历代都把传统文化的承传都摆在第一位。清朝灭亡后最后这一百年,传统文化的承传乱了,人人疏忽了,造成今天社会的动荡。人们的崇洋思惟膨胀,道德理念颠覆,以丑为美,以恶为能,尤以淫风最盛,汉子弄柳拈花,自命风流倜傥;女人红杏外遇,自诩高尚潇洒;好读色情书刊而心摇,喜观欢爱影剧而神飞,情难自禁,越轨频传,一旦难以结合,则悲剧屡生!神圣人伦,沦为兽欲;又多不肖之徒,凌辱妇女,***无辜,其罪不赦,地狱色鬼最多,愿犯者临渊而警,勿失足酿千古遗恨!
再观通街闹市,各类色情行业林立,有明目经营,有暗地断魂者,虽官方严禁,而业者魔高,利欲薰心,不惜以身试法,好色之徒,又趋之若骛,流连忘返,不惜花钱伤身。不幸者染毒遗患,子孙受累,因而导致夫妻失和,家庭破裂者甚多。新闻赓续,丑事连篇,妨害风化案件,琳琅满目,甚至酿成命案,或因畸恋而遭杀身之祸,淫欲害人甚于洪水猛兽,由此可见一斑。古云:‘万恶淫为首,死路弗成走’!
《关圣帝君觉世真经》有印光大师印证确为帝君垂训。《关圣帝君戒淫经》虽无祖师印证,也无人否定非帝君所作。我们更无需辩证是否为关圣帝君亲口垂训,权且视作惩恶的文章来弘扬,观经文内容亦不违帝君思惟,针针见血斥恶,字字珠玑导善。于经文中亦可感触感染到关圣帝君的乾坤正气,昭昭威德。所谓淫为万恶首,淫为万邪首,祸人非浅,移风败俗。信任即便此经非帝君亲作,然帝君观我辈依经教奉行,弃恶向善,长养正气,敦伦尽分,厚培解脱的资粮,亦会于灵霄之中扶须而笑,倍感欣慰……
【伽蓝菩萨的故事第八章关经图解】(连环画)
关圣帝君戒淫经
1.帝君曰:『淫为万恶之首,孝乃百行之先。』淫人者,杀其三世,一经败露,丑行遍传。父不以为女,夫不以 为妻,子不以为母,甚至刀悬颈项, 男女并亡。抛尸露骨,辱及宗亲。问 谁家之女流,全无教诲。问谁氏之男 子,竟类马牛。一或赠芍采兰,两情更密,致使药毒亲夫,官府问罪,极 刑定谳,魂散魄消,父子悲号,母女 抱痛,万人笑骂,悔何及焉。
2.而好淫者恬不知耻,本名教中人,甘 为败常乱俗,或兄占弟媳、弟奸兄嫂、或叔因侄妇而起贪心,侄以婶娘 而成茍合。两下欢娱,只顾面前快 活,半生潦倒,那知身后倾颓,不是 拒却卷烟,就是流为乞丐;不是妻女 酬偿,就是子孙落魄。孤坟野鬼,孰化纸钱,浪子轻狂,孰施菜饭,言念 及此,能不悲哉。
3.更有作苦田家,身成佻达,不思孝亲 敬长,反来钻穴踰墙,南亩东郊,变为枯槁,秦楼楚馆,莫问春秋。卖祖 业而债偿风流,父母之供给尽废;当 嫁奁而醉饱夙夜迟早,儿女之炊火久虚。 阮囊羞怯孽病随身,倒卧街前,亲朋 掩鼻,命延少焉,故旧痛心,遥忆昔时,何堪回想,如斯下落勿庸太息。
4.他如良工巧匠应守规模,或师训不 遵,暗许栈宿之约,友言弗听,顿怀月下之欢。任尔俊女娇娥,难逃铁 网,管他花容月貌,放下金钩,少妇 害羞,有意吊颈自缢,红颜被辱,甘 心跳水投河。恶气难消,转向鬼门哭 诉,冤魂不散,竟来九泉呈词,五殿森罗,法不容缓。铜锤铁铡,血肉淋 漓,剑树刀山,形神零落,一念之 差,毕生莫赎,彼其之子,情何以 堪。
5.所恨者,贸易江湖,浪费无度,挟妓 女以调情,那计更长夜短,恋风花而如意,浑忘月落乌啼,久别家邻,鱼 书鲜寄,长依远地,雁信难通。水败 先天,服药而药弗效;病成后悔,求 神而神不灵。哭向天际,孰来顾盼, 死作异域之鬼,终为异域之魂。千里河山,谁怜枯骨,一堆荒草,莫觅亲 朋,报应昭彰,谬误百出。
6.吾也,丁宁诰诫,属望四民,果能涵 养心性不犯邪淫,则诗礼传家仓箱有庆,名成利就寿考维祺。门楣焕彩, 居然富贵之家;闾里增光,不愧栋梁 之器。庭前生瑞草,兰桂腾芳;户外 起祥烟,桩萱并茂。推原其故半由戒 淫中来。
7.而古来好淫之辈亦不乏其人,夏桀无 道,宠妹喜而废弛江山;商纣不仁,爱妲己而摧残社稷。齐庄公因棠姜废 命,惨弗成言;陈灵公为夏氏亡身, 丑不堪问。其余新台墙茨,濮上桑间 读其诗,未有不指为禽兽,旧事堪 追,一至于此。
8.且吾在汉室,寸心可白,秉烛待旦, 无意曹瞒,斩将夺关,寻兄护嫂,柳下惠坐怀不乱,何等清高;鲁仲连闭 门不纳,何等意义。吾愿少年英俊保 重丹田,不为色欲所伤,寿期耄耋, 不为裙钗所误,德被儿孙。入不闻寡 妇之悲,矢志不移;出不见鳏夫之惨,鹤发童颜。一室太和,不知老之 将至。
9.夫知弟者莫若师,知子者莫若父。吾 见为人师者,读书而外,决不教以保身之学。或因后辈聪明,听其飞扬浮 躁,或因店主爱惜,任他蝶戏蜂狂。 情窦初开,天良渐失,本是玉堂人 物,弄成邪僻儿郎,无论磊落奇才, 一定功名偃蹇,庸师之过,害人不浅。吾又见为人父者,溺爱不明,慢 加惩责,稍有一知半解,逢人便说佳 儿,些微薄技片长,到处争夸令子, 不是成家之器,视为席上之珍,从此 荡检踰闲,越礼犯分,习就一身轻薄,尼姑孀妇随意率性酣眠;装成满口糊 言,柳巷花街随心喜悦。谓夫子教我 以正,夫子未出于正,忍气吞声,如 何终局。
10.吾思名山大川,何地无高明之客,而 谈及戒淫一事,鲜有不以为难者,何也!约略意马难拴,久被尘缘牵罜; 心猿未锁,却为色界羁缠。短长未 分,死心塌地。岂知芙蓉白面,困了 无数英雄,且看美艳红妆,伤了许多 豪杰。戒之戒之祸伊胡底。
11.世界纷纷伦类不一,也有少孤失怙, 削发为僧,也有学道名山,离尘脱俗。理应心如铁石,紧闭禅关,何以 喝酒茹荤,私破早年斋戒,颠鸾倒 凤,图快今日气量气度,污秽莲池,天神 恼怒,打入孽海,永堕沉沦。地狱门 前僧道多,岂虚语哉!岂不信然乎哉!
12.晚近以来,洋风新潮,凌袭中土,男 女变相,衣冠怪异,廉耻尽抛。有以裸露招摇,乱爱种孽,未婚失贞者; 或经营百业,耍千奇花招,隐藏诲淫 迷涡。若干志士沦落其间;无尽学子 浪荡忘返。万商可营,淫业孽重,阿 鼻惨刑严罚,子孙恶报臭名赓续。莫谓徜徉断魂,寻欢可乐。纵以银钱交 易,灵性难免污秽,虽无观察迟疑耳目, 暗室自感亏心,邪思既起,恶念滋 生,身家丧失清白,心田毒苗生根, 万世孽业从此纠缠,累劫轮回无休矣。
13.幸而迷途未远,今非昔比,有志圣 贤,悛改不吝,则弥天之罪一悔便消;倘畏难茍安,一日便深一日,知 味不舍,今年缓在明年,毫不屈服, 身犹未了,一棺长盖,除死方休,恶 名永传,千古流为话柄,恶迹难掩, 四方播为嘉话。生儿不像贤,不如无后之为快,无如江河易改,本性难 移。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 迷。吾也现身说法,望尔推陈出新, 如遵圣训是行,吾当保尔箕畴五福; 如其不支不蔓,吾当保尔颂祝三多;如其美玉无瑕,定许晒台接引;如其 洁清自好,定许九泉来迎;水火刀 兵,全家尽免,虫蝗瘟疫,一概潜消。
14.回想好色狂徒,眼瞎耳聋,定是前生 孽重;足跛手断,必定隔世仇恨。冷庙凄凉,无衣无食;破窑昏暗,受饥 受寒;穷极无聊,何由懊悔。汝等生 长中邦,不类戎狄,何不以此为鉴, 反朴归真,言言药石,亦当奉为准 绳,字字珠玑,岂可置之高阁。吾也不才,临坛垂训,唤醒迷人,如有佩 服志心,吾当增福延寿,如有口讲指 画,吾当削罪消愆。如不以吾为妄 谈,吾在灵宵感激;如不以吾为邪 说,吾在金阙弥缝。或立意不甚精详,还望才人校正、或措词未尽纯 粹,更祈名流批评。
15.嗟尔世人,夙夜迟早焚香,诵吾桃园经 卷,晨昏顶礼,读吾血心谕文。汝既能敬吾为神明,吾岂不以汝为赤子。 汝既想离开苦海,就该斩断邪魔,汝 既思克盖前愆,就该消除孽障。汝不 听吾相劝,吾亦无可若何。刀山任尔 受,油锅任尔滚,血河任尔溺,铁水任尔吞。那时纔想读吾戒淫经,怕的 不能出火坑。那时纔想读吾戒淫训, 怕的不能上天庭。吾在灵霄怕尔恨, 你在地狱受惨刑。要脱不得脱,要行 不得行,改也改不及,悔也悔不赢,受尽诸般苦,发放变畜生,披毛又带 角,鸟兽与同群,依然刀下死,锅煎 并火焚,何时纔了却,始得转人生。 一失人身万灾害,何如修积上云端, 前车既败后车戒,方是长生不老丹。
16.曩者飞鸾显化,疑信相参,故尔劫运 频临,干戈扰攘,乾坤倒置,兆姓贻殃,灯火辉煌,到处开坛阐教,城邻 踊跃,各团讽忏礼经,无非亡羊补 牢,挽回天意。吾也不辞苦口说法度 人,如有视为具文,立见灾殃并至。 如有指为荒缪,立见霹雳分身。一片婆心,八仙拱手,满腔热血,五老昂 头。不嫌浅陋,遍示苍生,付之枣 粟,辄生厚望。
【附录】
一、印光大师释疑:为何关帝现身,向谛闲法师求决择开示?
接手书,并《显感利冥录》,不胜欢乐。知谛公此番讲经,比前次更觉光辉。因一一看毕,即送余人。多有见闻,深为诧异。私相谓曰,谛公已证圣果,关帝尚未明心。光闻而谓之曰,此事须从白关用心处究,则事理两当,绝无滥圣屈贤之失。白公且置弗论。夫关帝者,在生时乃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之大丈夫。殁后皈依智者,愿为伽蓝,护持佛法。自智者至今千三百余年。世界丛林之主人,多有法身大士,乘愿宏法者。关帝一一护持亲近,岂至于今,尚有未了,而求决择开示于谛公。何聪明如帝君,而复愚钝不蒙法益之如是乎。是大有说。现今时价末法,僧多败类。只知著一件大领,即名为僧。僧之名义事业,多多了无所知。在俗之人有信心者,纵能研究佛法,终皆下视僧侣。其不信者,见彼游行人世,造各种业之僧,遂谓僧皆如是,佛法无益于国,有害于世。因有此种我慢邪见下劣等知见故,关帝护法心切。以京师乃世界枢机之地,高人名流,咸来莅止。遂现身说法,请谛公之开示。祛彼在家我慢邪见之凡情,振兴劣僧无惭无愧之鄙念。前人称如来不捨穿针之福,曰如八十翁翁作舞,为教儿孙故。光于关帝此举亦然。此虽系盲猜瞎断,若质诸关帝谛公,当皆点头微笑,不露否否不然之声迹矣。如上所说,且约迹论。至于关帝谛公之本,唯关帝谛公自知,光何能测度而评论之哉。根敏道心虽切,恐规矩不洞,不解用功轨则。祈教以量力而为,弗成强勉硬撑,乃真心身受病,遂难亲获法利矣。闻某某不善用心,致吐血不止,因而反成废弛。初学人皆须以此意告之。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与四明观宗寺根祺师书 ”
二、恩威并施利群萌
佛祖统纪智者大师传、 及印光祖师文钞云:“ 关帝曾现灵受归戒于智者大师,愿为伽蓝神,护法护人。凡敬信者,无不蒙显神灵,玉泉山志,载之甚详。”关圣帝君原已由儒入道,又先以身示范,崇奉佛教,受持归戒,愿为护法。复大慈悲,亲降觉世真经,以觉世救人,令皆回心向道,悛改改过,满腔仁慈,恶念不存,一切善事,信心奉行,人虽不见,神已早闻,加福增寿,添子益孙,灾消痊愈,祸患不侵,人物咸宁,吉星照临,富贵功名,皆能有成。我作斯语,愿人奉行,言虽浅近,大益身心,戏侮吾言,斩首分形。又云:若负吾教,请试吾刀。既蒙令即回心回心,趋向佛道,并以刀示警,恩威并施,使皆敬畏奉行,祸灭福臻。凡我中外男女同胞,不论已信任何宗教,或尚未信教者,既皆崇奉上帝及关帝,自应奉行上帝与关帝之身教言教,回心向道,惟深信佛,定蒙垂佑,福寿同增。若敢戏侮或违负关帝言教,必遭恶报,后悔莫及。请即持诵关圣帝君觉世真经,自会回心信佛,而悛改改过也。
——出 优婆塞湖北通城惕园毛凌云纂述
三、乌龙兆梦
关云长公美髭髯,内有一须尤长,二尺余。色如漆。索而劲。常自震动,必有大交战。公在襄阳时,夜梦一青衣神,辞曰:我乌龙也。久附君身。以壮威武。今君事去矣,我将先往。语毕,化为乌龙,驾云而去。公寤而怪之。至夜,公与吴兵对。天曙,捋须,失其长者。公始悟前梦辞去者是须也。叹数已定,将奈之何!至晋太始元年,樊城大旱,祈雨无验。有司梦黑衣神,自称须龙:能为我立庙,我当致雨以救民。有司焚香告诉。至午、果雨。雨霁,淡云中乌龙现身。有司遂为创祠。掘址,得一长须,意即龙也,因以塑于龙神颔下,题其祠额曰须龙祠。夫英雄之体,为神物之所托,且经久不变,岂凡情可涯测哉?
——出《西湖关庙广记·灵应》
【后记】
【功德芳名】
普为 出资*流畅 者回向偈曰
读诵*受持
愿以此功德 消除宿现业
增长诸福慧 圆成胜善根
所有刀兵劫 及与饥馑等
悉皆尽灭除 人各习礼让
读诵受持人 辗转流畅者
现眷咸安泰 先亡获超升
风雨常调顺 国民悉康宁
法界诸含识 同证无上道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内部资料 没有版权
下一篇:佛说施灯功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