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诚罗珠堪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往何处去?
请参考:入母胎的情形
意识接踵灭亡。而末那识、阿赖耶识离开身体。所谓“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身。”
上图:一般人死后会进入中阴状态。(注:念佛人直接往生净土,而极恶之人直接入地狱。都不经由中阴状态。“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中阴身被自身业力(贪嗔痴)所使令,见到有缘的父母同房时的光,便投胎了。自身的业缘是胎儿的需要前提。只有精卵则不能成胎。
人之所以投人胎,就是因为他在中阴身时,见到了有缘父母而心动了,作为第三者加入到同房的父母傍边去了。当汉子射精时,就将其冲到女人的子宫里面去,这就是投胎、住胎,住进去了。
十二缘起支——生命轮回的次序
一、精晓十二缘起支的重要性
十二缘起支是佛教里一个重要的思惟。十二缘起主要讲了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中,欲界里的人或者其它胎生有情,经由前世来到现世再去往后世的三个过程是若何发生的。也就是讲,我们来的时刻是怎么来的,走的时刻是怎么走的。
我们为什么要去懂得“怎么来”“怎么走”呢?因为,十二缘起就如同一向迁移转变着的车轮,从不间断,我们虽然已经来了,然则将来照样会这样走的,走了今后还会重头再来,在从新开始的时刻,我们每一小我都应该有所准备。十二缘起支里所讲的内容是每小我都必须面临的,当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刻,该若何去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异常重要的课题。十二缘起在《现观肃静论》里虽然是一个难题,但那些比较复杂的部分,我们在这里暂且不谈,今朝只讲一些必须进修的关键性问题。
刚才已经提到,十二缘起我们已经经历了成千上万次。虽然经历了成千上万次,然则在这些过程傍边,因为我们没有做任何准备,所以至今它仍然没有停止。没有停止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以前在经历十二缘起时,我们缺少了面对它的方法,以至于直到今天,问题一向未能解决。假如今天再不准备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轮回的轮回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它是决弗成能自己停下来的。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以前曾经讲过,我们不是自愿来的,更不是自愿走的。走的时刻谁都不愿意,即使不愿意也得走。众生走时是不自愿、不自由的。同样,众生来时也是不自愿、不自由的。假如那时可以自由选择,就没有一个众生愿意去作牛、作马,然则,我们却经常看到这些可怜的生命。假如真有自由可言,那么,它们肯定选择做人世的国王,或是天堂的帝释天王等等,而弗成能选择作牛、作马。这就充分辩清楚明了,生命来的时刻不是自由、自愿的,愿意也得来,不愿意也得来,为什么呢?
正如以前所讲的,这不是上帝的安排,佛教并不承认人格化的上帝。然则,我们会尊重各个教派,包括外道和无神论的概念。有些人也许认为这话有些过分,因为无神论认为“不存在轮回”“不存在因果”,这种断见怎么能够去尊重呢?
其实,这个问题在佛经上早已提出,那佛经上的谜底是什么呢?谜底就是,无神论虽然是不准确的,然则,无神论者至少还对生命进行了思虑,从这一点来看,他们比起像畜牲一样只知道吃喝,其它什么都不管,对生命和轮回持无所谓的立场,完全不进行思维的那种人还要好一点。
好在哪里呢?不错,虽然今朝持断见者尚未找到真理,然则经由过程思维的方法,他的看法也会逐渐地转变,这是有可能的。所以,佛教也尊重断见派。而常见派本身就要求信徒积德,所以肯定是要尊重的。不论显宗照样密宗都是这样看待外道的。然则,对于他们的概念,我们仅止于尊重而已,却并不承认。我们承认什么呢?
我们承认的,就是刚才提到的,众生是在不自由的情况下来,在不自由的情况下走。为什么不愿意走照样得走,不愿意来照样得来呢?这是有人缘的,而人缘是可以改良的,因为它是有为法。
宿命论认为,一切都是射中注定的,一旦注定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这是一种外道的概念,佛教却不承认。佛教的概念是:虽然定业是有的,然则所谓的定业也不是没有办法改变,若能证悟空性,或者能厉励懊悔,则定业也会发生变更。正因为一切有为法都不是射中注定的,而是可以改良的、可以转变的、可以控制的,所以,我们要去懂得十二缘起。不懂得十二缘起支,实际上就是不懂得我们自己。
世俗间所谓的伟人,如很多获得诺贝尔奖的、令人尊敬的专家学者,其实他们也只是精晓一些狭窄范畴里的常识,却根本不懂得自己,更不懂得心的奥秘。现在,我们去懂得十二缘起,并非出于好奇,就是为懂得决问题。
首先,我们要找出众生老是情不自禁地穿梭于六道之间的根源到底是什么。根源找到了,就要去祛除它,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地找到懂得脱轮回的前途。所以,今天要讲十二缘起支。
二、十二缘起支的内容概述
下面,简要地介绍一下十二缘起支的内容。
十二缘起支,有小乘的概念和大乘的概念;在大乘的概念中又有唯识和中观的两种概念;在小乘的概念中也有一切有部和经部的两种概念。所有这些概念,只在细节上有些不合,而在关键问题上都是一致的。那么,我们就不讲细节上的差异,只讲它们之间相同的根本问题。
在佛经里将十二缘起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前世,第二个阶段是现世,第三个阶段是下世。
1.前世阶段。在十二缘起支中,哪些是属于前世阶段的呢?十二缘起支中的第一支叫作无明支,第二支叫作行支,“行”的涵义是什么?因为有了无明和烦恼,就会产生一些身、语、意的行动,做作善和不善的业,这些善恶的业就叫作行。第三支叫作识支,它可以放在前世,也可以放在现世。按一般的讲法,识支可以纳入现世,故而前世阶段只有无明支和行支。
2.现世阶段。第一个是识缘起支,第二个是名色缘起支,第三个是入缘起支,第四个是触缘起支,第五个是受缘起支。这五支是属于现世阶段的。
然后再加上爱缘起支,爱就是凡夫的贪欲;取缘起支,取就是为了知足贪欲而作的行为;有缘起支,有就是轮回的因,即善恶之业,三界、三有是同一个意思,是它的果。这三支虽然属于现世,却是后世的因。前面的五支,再加上这三支一共八支,都属于现世阶段。
3.下世阶段。下一世只有两个缘起支,第一个是生缘起支,第二个是老死缘起支,老和死不分开合为一支。为什么其它都是分开的,只有这两个不分开呢?那是因为有些人是老了今后才死,也有些人尚未老就死了,故而是先老抑或先死,这是谁也说不清楚的,所以把这两个放在一路。
以上一共十二支,分成三个阶段。
三、缘起还灭的锁钥
有无明就有行,有行就有识,甚至有生就有老死。前前为因,有了前前的因,就会产生后后的果,这就叫作缘起的流转。若无明停止,则行自然停止,行停止则识停止,识停止则名色停止,甚至生停止则老死停止。这就叫作缘起的还灭。缘起流转是轮回,缘起还灭是解脱。
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的是缘起的流转,而我们需要做的是缘起的还灭。缘起还灭则解脱,缘起流转则轮回。还灭和流转的最关键的问题在哪里呢?就是在第一支无明支上。只要我们有无明,其它的就都弗成能停止。打个比方,若有火车头,后面的车厢就会跟着走;若火车头停下来,或是根本没有车头,后面的车厢就弗成能走。同样的,若十二缘起中的第一个无明支一向下来,后面的就不会停止;无明支若是停下来了,后面的也就无法持续,所以就会解脱。追根究底,照样要推翻无明,断除无明。
譬如,做恶梦的时刻,我们会认为和日间一样地恐怖和苦楚,那是为什么呢?有了睡眠就产生梦境,然则,给我们带来影响和苦楚的并非梦境,而是我们的执着,是因为我们把梦境当成实有而导致的。假如做梦时不把梦境当真,那么虽然有梦境的现象,却弗成能导致这些恐惧和苦楚。
同样的,在我们流转轮回的时刻,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苦楚呢?就是因为一种执着:本来是如幻如梦的器械,我们却把它当成真实的,所以就有了那么多苦楚。假如我们能够回头,能够证悟它是不其实的、如幻如梦的,这些恐惧、苦楚就都邑消失。轮回虽然不一定会急速停止,但从此今后,它也开始逐渐地消失。譬如做恶梦时,假如我们知道自己在作梦,那么,虽然梦境尚未停止,依然在梦中,然则梦里的恐惧和苦楚就会一会儿消失。在梦中证悟梦境是虚幻的,所以这一切就都停下来了。现在,我们正在轮回的大梦里,若能从中苏醒过来,也就是说,证悟一切是空性的,那么,后面的流转也都邑停止。
最关键的照样无明,无明就是愚痴,有了这样错乱的概念之后,我们就会把所见、所闻都当成真实的,而恰是这种实执,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苦楚。菩萨证悟之后,精晓了一切所见、所闻都是如幻如梦的,所以就没有了苦楚。正因为他没有执着,没有苦楚,所以才能在甚至轮回未空之间呆在这里度化众生;假如他有执着,也同样会有苦楚,那么,他就无法做到永在轮回度化众生了。所以,首先最为关键的问题,照样得断除无明。
断除无明的方法,以前已具体开示过,在此就不再赘述。若简单地讲就是:第一个是出离心,第二个是菩提心,第三个当然是最关键的证悟空性。证悟空性最具体的、如骨髓一般最精华的修法,就是人无我和法无我的修法,不会再有其他的。虽然从理论上讲,还有更多的推理方法,但具体的修法就这两个。这些可以作为前期的修法,为往后修大圆满铺路奠基,最终当然照样要用大圆满的修法来解决问题,这是最好的、最快的、最轻易成功的。所以,首先要推翻无明,也就是推翻人我执和法我执。
四、三个阶段及两对因果
实际上,在十二缘起支傍边有两对因果,然则划分时,并不是将十二缘起分成前后两世,而是分成了三个阶段。
在两对因果中,第一对因果叫作“能引”和“所引”。为什么叫作“能引”和“所引”呢?所谓“引”,是指引来了后世的五蕴,也就是,若没有前面的人缘,后面的人缘就不会产生,后面的缘起支是由它们引来的,所以叫做“能引”。“所引”是指被“能引”所引来的那些人缘,所以叫做“所引”。
第二对因果是“能成”和“所成”。即假如没有这些因,则后世的五蕴是弗成能成立的,因为有这些因,所以就有这些果,因叫作“能成”,果叫作“所成”。
佛所讲的十二缘起支的分别方法,斟酌得异常周密周密,有充分的证据和特殊的意义。在这里我们只是也许地讲一讲,为什么要分三个阶段?前一世为什么只有两个缘起支,而没有其它的?后一世为什么也只有两个缘起支,没有其它的?实际上,这十二个缘起支在每一世中都有。为什么要这样区分呢?这些都是有意义的。
第一个阶段:前世。有了无明,就产生了人我执;因为有了人我执,就愿望自己能够快乐;为了获得快乐,就需要很多能够产生快乐的事物;在去争取这些事物的过程中,就会伤害到其他的人,所以会造业,可能造善业,也可能造罪业。这样就产生了第二个行缘起支。行就是善恶的业。
刚才我们讲到,属于现世阶段的有识、名色、触等八个缘起支,其实前世也有这八支,但前世阶段为什么不讲这些呢?因为,这八支并不很重要,主要的是无明支和行支。八支中的爱支、取支、有支实际上就是无明支和行支,只是名字不一样而已;其它的识支、名色支等五支,都不是很关键的问题。今天我们会做这样的一小我,不是因为前世有了识、名色、入、触、受支,而完全是因为前世有无明,又因无明而造业的缘故。恰是因为这两个缘起,所以才有了今生一大堆的苦楚。这就是为什么前世阶段没有说起其它的,只讲了这两个缘起支的原因。
后世我们转世时,也有识、名色、入、触、受支等八支,为什么后世只说生支、老死支,也不说这些呢?因为老和死就是生支的过患。我们生下来之后有什么过患呢?有老和死的过患。恰是为了让我们懂得下一世投生的过患,所以只说老死。
第二个阶段:现世。现世的第一支是识支。中阴身的心识融入父母受精卵的时刻,第一剎那的意识(神识)叫作识缘起支,它只有一剎那,没有第二、第三剎那,第二、第三、第四剎那就属于名色支了。
别的一种说法是,假如建立阿赖耶识,那么,识缘起支就是阿赖耶识。然则不建立阿赖耶识的小乘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识就是心识。无论是心识也好,阿赖耶识也好,投胎第一剎那的心就叫作识。
第二支是名色,是从住胎的第二刹那开始算起的。在受精卵逐渐演变形成人体的过程初期,只有胎形,尚未形成真正的身体,只可以称作人体的一种因而已,这就叫作色支(物质)。那名是什么呢?在《俱舍论》里讲,名就是在住胎初期和意识一路的受、想、行(精神)。所有的意识也好,眼识等前五识也好,都不离开受、想、行,这些就叫作名。为什么叫作名呢?譬如说,人的名字也好,物质的名字也好,都没有像物质一样的阻碍,一个事物可以有三、四个名字,它们互相之间是毫无滞碍的;同样的,受、想、行也是没有阻碍(非物质)的,它们是心识的一个过程,所以叫作名。
佛教中讲的人住胎的五个阶段,在《俱舍论》甚至大圆满的续部里都有提到。尤其是在大圆满的续部里,连这五个阶段的细节都讲得异常清楚。这些经论虽然没有用 “细胞”这个名词,实际上却讲到了细胞组合又决裂、决裂又组合的具体而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大圆满里讲得很清楚。这种讲法令学医的人认为异常惊奇,因为这和现代医学的说法相当吻合。个中,从投胎的第二剎那起,直至尚未形成眼根、耳根等六根之前的这个住胎的阶段就叫作名色支,在此时代有一段漫长的过程。
第三支是入支,也可以说处支,在十二缘起支顶用“入”字。入是指眼根、耳根、鼻根等五根刚刚开始形成,虽然逐渐在发育成熟,然则眼睛还看不到器械,耳朵还听不到声音,……,六根尚无法接触到六尘的阶段,这个过程叫作入支。
第四支是触,就是接触(聚合),是指眼根、耳根、鼻根等五根都已经成熟,不仅是成熟,而且能够接触到外境的阶段。为什么叫作触呢?例如,在这一阶段中,在具备了三种缘:第一是耳根;第二是声音;第三是耳识,并且在这三者结合今后,耳朵就可以听到外面或母胎内的声音,而且能够辨别声音的大小。能够辨别外境的这种能力就叫作触。这也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第五支是受。在有了接触今后,就有了苦楚、快乐的感触感染,这些苦乐感触感染就叫作受支。受是指从能够辨别苦乐感触感染的因开始,逐渐成长,直到造业之前的这一阶段。小孩子虽然也会造业,然则大体而言,像成人那样为了自己的生计而去造业的情形,在孩提时代照样比较少的。这一时代有十几年,这一过程叫作受缘起支。
前面提到了两对因果,以上讲的七个缘起支就是个中的一对:无明和行叫作“能引”,它会引起现世的识、名色、入、触、受;什么是“所引”呢?所引就是识、名色、入、触、受,它是由前世的无明和行蕴引起的。这就是第一对因果。
然后就是爱支,爱就是爱好世间圆满的贪欲心,在佛经中十二缘起支上用的就是“爱”这个字,意思就是贪欲。
爱之后就是取,取是什么意思呢?取就是为了自己的生计、生活而去做很多营生的工作,它也属于业。因为这样做又会造业,又在准备下一世再回来的身分。现在社会上大多半的成年人天天都在做的,就叫作取。譬如经商,在经商的过程中,会骗钱、打妄言、介入竞争,在竞争的时刻,有意无意之间又会造成很多伤害,做这些就是在造业。
接着就是有支,有可以作两种解释:一是轮回;一是轮回的因,此处解释为轮回的因。轮回的因和行支是一样的,只是用词不合而已,实际上是一回事。行支是上一世造的业,同时又是这一世的因;有是这一世造的业,同时又是下一世的因。有支就是善、恶的业。因为有了爱(贪欲)今后,就会有取和有,也就是去造业。若是这样,下一世再来轮回的因就已经异常完整了:第一个是爱,第二个是取,第三个是有。那么,我们下一世肯定要轮回了。因为,因已经全部具备,怎么可能没有果呢?肯定是有果的。这三支是指从能够做作非梵行,到生命停止之间的过程。以上所讲的,是这一世的八个缘起支。
第三个阶段:下世。然后是下一世的生。生是什么呢?生就是前面讲的识,也就是投胎的第一剎那,这两个是一样的,只是用词不合而已。
接下来是老死,前面所讲的从名色到受之间的全过程都包含在老和死里。
以上这些就叫作十二缘起支。个中现世的爱、取、有这三个缘起支叫作“能成”,而后世的生和老死叫作“所成”,这就是第二对因果。
五、区分两对因果的意义
轮回的因有远因和近因;轮回的果也有远果和近果。远因是什么呢?远因是前世的无明和前世造的善恶业。近因是什么呢?近因是指现世的爱、取、有。远果是指后世的生和老死,而近果是指现世从识到受的五个缘起支。
即使有远因,然则假如近因不具足,也是不会投胎的。也就是说,虽然我们有了前世的因——无明和行支,然则若能在这一世中修行成就,没有了爱缘起支,彻底地断除了对轮回的贪欲心,那么,即使在往昔所造的恶业尚未完全清净的情况下,下一世也不会再投胎转世了。
经书里面讲,木车有两个车轮,若缺了个中一个车轮,车就没有办法行走;同样的,即使以前所有的这些因都存在,但若缺少了贪欲,就不能转世了。
粗大的贪欲要经由过程出离心来解决,细微的当然要经由过程人无我的修法来解决。
阿罗汉有远因,然则没有近因——爱支(贪欲),因为贪欲属于烦恼,而阿罗汉已断尽所有的烦恼。他这一世因为前世的人缘,也会感触感染很多果报,在《百业经》等经书里讲了很多阿罗汉受报的公案。尽管如斯,下一世他却不会再入轮回,因为他没有了贪欲。就是为了让我们懂得这些,所以把十二缘起支分成两对因果。
有人会提出质疑:那么,很多高僧大德已经成就了,为什么还有违缘?还有病痛呢?这有两个可能性。一个可能性可以从十二缘起中看出。虽然高僧大德们这平生修得异常好,已经断除了烦恼,然则以前他们曾经是凡夫,不要说一般的高僧大德,连释迦牟尼佛未成佛前也做过凡夫,在做凡夫的时刻,凡夫人会造业,而因果是永远不会错乱的,不会虚误的。所以,即使是高僧大德,只要他的远因还没有了却、没有还清,那么,这一世他也会感触感染很多苦楚。然则,感触感染这些苦楚是他从无始以来到现在,在全部生命轮回傍边的最后一次。
我们都知道龙树菩萨的故事,乐行国王的太子到他面前索取他的头,龙树菩萨说:“你自己砍断带走吧。”太子用宝剑无论怎么砍他的颈部,都好象在虚空中挥舞般,无法砍断。龙树菩萨就说:“我在五百世以前已完全清净了兵器砍割的异熟果报,然则我曾经在割吉祥草时屠杀小虫的异熟果报还未清净,所以用吉祥草可以砍断我的头。”太子割下一根吉祥草,用它砍断了龙树菩萨的头。也就是说,即使像龙树菩萨这么高境界的人,也照样会受因果报应的。所以,一个可能性是,这些高僧大德、成就者们也许还有最后的一些果报尚未了却。
另一个可能性,可以从下面的例子中看出。释迦牟尼佛成佛今后,弗成能再受任何因果报应,然则,佛陀为了让世人明白因果不虚之理,仍然会示现生病。例如,舍卫城的恶生国王向释迦牟尼佛的故乡进攻,杀死了七万七千释迦族人,当时,全部城市的街道遍布“鲜血”。因为恶生国王命令,只有当城市的街道上鲜血横流的时刻,才能停止屠杀。最后没办法,他的手下只好把很多红色染料倒在水中,把水煮成红色,在途径上倾泻,看上去就像血流漂杵一样,恶生国王这才知足。就在那个时刻,释迦牟尼佛的头也痛起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释尊前生和那些族人合营造过恶业,佛也说:“因彼恶业,虽然我已证得无上菩提,却仍要感触感染头苦楚报。假如我没有获得如斯圆满的功德,那么今天也会被恶生王杀死。”这当然是弗成能的,佛是为了让人们信任因果的存在才示现头痛的。
别的,据《律经》的记载,二千多年前的古印度,冬气象候很严寒,刮风时连竹子都邑裂开,当时,很多比丘都因没有鞋、帽御寒而生病,佛也是以而生过病,生病时也会吃药。有一次佛背疼,就请迦叶比丘念经,这种情况也是有的。但这些都是弗成能的,只是一种示现。因为有这些疑问存在,佛就把十二缘起支分开,成为二对因果。在因果问题上连很多学佛的人都是很含混的,根本不懂得,那教外人士就更不用说了。虽然根本不懂因果是什么,然则很多人胆子很大,照样敢于批驳、批评。若连因果是什么都不懂得,那他批驳什么?批评什么呢?然则,在众生业力现前的时刻,他会有一股莫名的动力和勇气;在某些情况下,魔鬼、魔障也会赐给他们勇气。
在两对因果分开今后,因果、轮回的事理就显露出来:“能成”的主如果欲望,欲望断除之后,就不再有下一世。
六、依十二缘起,反观自省,精进修行
现在我们看看自己,十二缘起支中哪一支没有呢?一支也不少。既然都有,那么下一世持续轮回的准备就已经做得异常充分了,所以我们一定会回来的。回来的时刻会回到什么地方,那可就说不定了,得看善恶业的轻重。若是善轻恶重,则回到恶趣;若是善重恶轻,则回到天趣、人趣,然则,在短暂的利乐以前今后,毕竟照样会腐化的。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再怎么反反复复作人或天人,也没有多大意义,在没有完成了脱死活的义务之前,我们始终是不太安然的,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堕入恶趣。这并不是某些外道所讲的世界末日或审判之类,也不是恫吓人的话,而是轮回中的实际情况。
基本上,我们对于生命两头的认知是比较模糊的,然则现在透过十二缘起支,我们知道了自己是怎么来的,怎么走的,对于生命的两头有了比较清楚的概念:我们虽然不知道前世自己是人照样其他的什么,然则前世一定是有无明的、是有业力的;也不知道后世自己要往哪里去,然而后世一定会有生,会有老和死,这是肯定的。
假如不愿意这样下去,就要把十二缘起还灭。该如何去还灭呢?烧香、拜佛、念咒可以做到吗?它们也可以成为还灭十二缘起支的一种人缘,但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什么呢?是修慈悲心?照样修不净观呢?它们也无法解决根本的问题。根本的问题最后只有依靠证悟空性才能解决。若能证悟空性,则远因、近因都邑停下来;若远因和近因都停下来了,则远果和近果也都邑停下来。譬如,一栋高楼若地基有问题,则整栋大楼都邑倾圯;同样的,首先我们要去破坏无明,把无明祛除之后,全部以无明为基本的轮回大厦也都邑垮下来。
这个事理只有佛才知道。死活、轮回、因果、意识的本性等等这一切的本相,不仅二、三千年前的那些外道修行人没有掌握,包括现代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也弗成能懂得。所以,他们在这个领域里不是威望,既然他们完全不懂得本相,那么,他们又能批评什么呢?依靠现代的仪器是没有办法来证实和推导人的心坎世界的。譬如,一小我在哭的时刻,用摄影机可以拍到他正在流泪,发出哭声,外在的神色是可以拍下来的,影片里也看得出来;然则拍不下来的,是他在想什么,他是高兴激动地哭,照样悲伤地哭,这在影片里是看不出来的。所以内在的感触感染、精神,是无法透过仪器直接懂得的。
同样的,虽然透过仪器的扫描可以看出,人在苦楚或快乐的时刻,大脑中的某些部位会有异常的脑波产生,然则,我们却无从了知这些脑波产生的原由。除非这人亲自说:“我当时很高兴”,我们才会知道某种异常的脑波是高兴的反应,并由此确定人在高兴的时刻脑部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假如任何人从未说起他当时的情感,光靠仪器能够知道吗?不能。所以说,人生射中的这些最关键的精神层面的感触感染,是没法透过仪器拍得下来、扫描得出来的。所以,这些人自以为懂得这个领域,其实根本就不懂得,连心理学家们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对这个领域的认知是十分有限的。
是以,在这一领域中,我们独一可托的就是佛陀的教言。因为个中的真谛惟佛了知。这从何而知呢?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修行人就是按照这些方法修行成就的。由此可见,这确实是正知正见,是一条准确的途径。
那么,现在我们的义务是什么呢?就是要断除、破坏第一缘起支。在没有破坏它的基本上,磕头、念经、做功德,虽然可以在轮回中享受一些善报,然则它们和第一缘起支没有直接的冲突,所以无法破坏它。如果不愿意流转,那就得用一个和它有直接冲突,并且是异常尖锐的对象去破坏它,这个对象就是证悟无我的聪明,这是很重要的。
说来说去,做的时刻照样要从出离心、菩提心,最后是空性着手。除了这三个之外没有第四个,若这三个中缺少任何一个,那也纰谬,不多不少就需要这三个,这三个就足以推翻第一缘起支。只要破坏了第一缘起支,其它的就都邑塌下来,这是异常重要的,愿望各位抓紧时间,好好修行。
以前也讲过,在座的多半是在家居士,专门修行的时间相对要少一些,然则即使再忙,天天早上一个小时,晚上一个小时的修法是必须的,决弗成能连这点时间都没有。在这段时间里,就从出离心起修,出离心修得差不多的时刻,再修菩提心,出离心和菩提心这二个都修好之后,我们可以把中观的修法作为前期修法,最后正式的修法,假如愿意的话,可以斟酌密宗的修法,这是很快的;假如不想修密宗,因为要修密宗就得接收密宗的灌顶,接收灌顶就需要守戒,假如认为无法守密乘戒,那也可以只修显宗的修法,这样也同样可以解脱,只是速度不是很快。
这些是每一小我都必须要做的事,而且是异常重要的事。假如这一世虽然知道了这些事理,修法也都掌握得清清楚楚,但仍然不修行的话,那么对每一小我来说,都是异常大的损失。譬如,一个作生意的人吃亏了几万、几十万,人人都认为损失很大,然则,钱此次亏了,下一次还可以挣回来;修法却不是这样,若这一次不修,下一次是否还有这样的机会,就很难说了!
其实,近年来这些关键问题我们反反复复不知讲了若干次,我想很多人都已经清楚这些修法了,清楚了之后就要珍爱,就要起修。惟有这样,才能解决死活问题;惟有这样,才不只能度自己,而且也能度其他众生,这是异常有意义的。
下一篇:何谓护法?若何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