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1. 欲界-四天王天
佛告诉阿难,一切世间的人,不求永恒的真理,不能割舍妻妾的恩爱,但也不犯邪淫,故于心中生明白世间处世之心,命终之后,上升居于天堂,与日月为邻,如斯一类称四天王天。
2. 欲界-忉利天
佛告诉阿难,一切世间的人,不求永恒的真理,对于自己的妻子,淫爱已较微薄,但对修行起居并不拘泥,命终之后,上升居于天堂,此天已超次日月在人世之顶,如斯一类称忉利天。
3. 欲界-须焰摩天
佛告诉阿难,一切世间的人,不求永恒的真理,对于淫爱有需求时则行淫爱,但停止后则不会想念回忆,处在人世间动时少静时多,命终之后,上升居于天堂,此天于虚空中日月所不能照及,因为在此天境之人,本身自有光明,如斯一类称须焰摩天。
4. 欲界-兜率陀天
佛告诉阿难,一切世间的人,处在人世间时大多时以静修身,若有需要时才予以回应世间事,不会违反这样的惯例,命终之后,上升居于天堂,此天与下界如人世及前面所提的天界已无接触,甚至面对劫坏(境界崩殂)所造成的灾害也不会殃及,如斯一类称兜率陀天。
5. 欲界-乐变更天
佛告诉阿难,一切世间的人,处在人世间时本身没有什么欲心,完全是依据对方的应对来行事,当面对灭亡的时刻,其感到如同嚼腊,命终之后,上升居于天堂,此天乃超越前述的境界,如斯一类称乐变更天。
6. 欲界-他化安闲天
佛告诉阿难,一切世间的人,处在人世间时本身没有什么人世间的心,对于在世间行事能够了然超越,命终之后,能够超越世间化现无极的境界,如斯一类称他化安闲天。
佛告诉阿难,这六种天境,虽能脱出形体但心中尚有执着,所以称为欲界。
7. 色界-梵众天
佛告诉阿难,一切世间修心的人,不修禅定无法获得聪明,但若能稳固自己的心念不做淫欲的情事,不论处于静时或动时,都没有任何的心念,各类情爱欲染都无从生起,就不会留在欲界,,此类修行之人必定因其心念投身僧侣梵众,如斯一类称梵众天。
8. 色界-梵辅天
承上段,假如欲望的习惯已经去除,离开欲望的心已经浮现,在各类佛教的规律典礼,能够爱好并乐于去服从,则该修行人能够行僧侣的德性,如斯一类称梵辅天。
9. 色界-大梵天
承上段,假如认为身心都通融圆明,威仪俱全,都能清楚明了各类戒律并能遵守,则该修行人能够管辖僧侣梵众,成为大梵王,如斯一类称大梵天。
佛告诉阿难,此三种殊胜的的天境,一切忧?都不能侵犯,虽不是真正修三摩地,但心中所获得的僻静,各类忧?及五蕴不会从心中起,这种境界可称为初禅。
10. 色界-少光天
佛告诉阿难,其次在梵天中,统理梵人能够圆满梵行(身为僧侣的德性),心中寂然不动自然生出光明,如斯一类称少光天。
11. 色界-无量光天
承上段,在自然生光之后能够光光相照,照耀无尽的十方世界,到处都是如硫璃所成,如斯一类称无量光天。
12. 色界-光音天
承上段,能够吸收护持此圆满的光明,成就自然的本体,化现僻静而应用不尽,如斯一类称光音天。
佛告诉阿难,此三种殊胜的的天境,一切忧虑忧?都不能侵犯,虽不是真正修三摩地,但心中所获得的僻静,已经懂得并降伏初漏(五蕴之始),这种境界可称为二禅。
13. 色界--少净天
佛告诉阿难,再进一步,像这样的天人(居于天堂之人),已具有圆满光明,并懂得个中的精妙,并能够去施行,通晓寂静无争之乐,如斯一类称少净天。
14. 色界--无量净天
承上段,再者,寂静空无现前,激发无有边际的身心轻快安隐,成就寂静无争之乐,如斯一类称无量净天。
15. 色界--遍净天
承上段,一亲自心于十方世界圆明干净,而能成就此德性,如斯胜境现前,归于寂净安泰,如斯一类称遍净天。
佛告诉阿难,此三种殊胜的的天境,具备有浩大的随意顺心,故能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不是真正得三摩地,但在安泰的心中,已经欢乐俱全,这种境界称为三禅。
16. 色界--福生天
佛告诉阿难,再者,像这样的天人(居于天堂之人),各类苦厄不会榨取身心,苦因已尽,但乐非永远常在,久了必定生坏。此时苦乐两种心境立时舍弃,各类烦恼趋灭,纯一之福性生出,如斯一类称福生天。
17. 色界--福爱天
承上段,假如舍得之心圆融,懂得何谓僻静无为,自然无法遮挡福性,在未来可得妙意随顺,如斯一类称福爱天。
18. 色界--广果天
佛告诉阿难,从此天境中有两种不合的路,若于初发心时,有无量净光,福德圆满光明,乃因修行证得而住此,如斯一类称广果天。
19. 色界--无想天
承上段,若于初发心时,乃是对于苦乐厌离,精进的研究若何舍弃心念,从不间断,并能做到舍弃一切道法,身与心具灭,心思凝定,经由五百劫。该人既然以生灭为修行之因,故不能发明清楚明了生与灭的本质,所以会有初半劫灭后半劫生的状况,如斯一类称无想天。
佛告诉阿难,此四种殊胜的的天境,一切世间各类苦乐所不能侵犯,虽不是真正无为究竟不变的天境,但因是有所得的心境且功用闇练,故称为四禅。
佛告诉阿难,在此傍边还有五种不还天,鄙人界时九种习惯皆能除尽,无苦也无乐,因为没有舍恋,故心无挂念,能安心立命于一处。
20. 色界-无烦天
佛告诉阿难,因为苦乐两灭故无争斗之心,如斯一类称无烦天。
21. 色界-无热天
能够懂得苦乐天机,勤于研究,如斯一类称无热天。
22. 色界-善见天
对于十方世界能够圆满的懂得清楚的看见,不会被什么尘垢所遮扰,如斯一类称善见天。
23. 色界--善现天
对于苦乐有精辟的看法,没有阻碍,如斯一类称善现天。
24. 色界-色究竟天
能够究竟离开之前所述,懂得物质的本性,有如进入无边的境界,如斯一类称色究竟天。
佛告诉阿难,此五种不还天,前面所说的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四位天王,具有独特的见闻,他人等不能懂得。就像世间,在野外深山,讲道的场地,都有阿罗汉在住持,但世间的常人却不能看见般。
佛告诉阿难,以上这十八天独行而无所窒碍,没有形体的牵累,到此为止的境界称为色界。
其次,佛告诉阿难,再过来更有上层,于色界的边际中,再分有两条路线,若能舍弃心念,发明大聪明开悟,便能离开尘界,成为阿罗汉,进入菩萨的境界,如斯一类称为回心大阿罗汉。
25. 无色界--空处
承上段,若在舍心的过程中,以厌离为成就,感到到身躯是一种障碍,然后以此方法去掉这样的障碍入于空处,如斯一类称为空处。
26. 无色界-识处
承上段,各类障碍既然祛除,便成为无碍无灭,个中只剩下阿赖耶识,存于边际异常微细,如斯一类称为识处。
27. 无色界-无所有处
承上段,空与色既然都已祛除,识心也都灭了,故十方一片寂静,无来无往,如斯一类称为无所有处。
28. 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
承上段,假如识性不动,积极的研究灭性,在无尽中,发明(终了)的特点,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存在与不存在没什么不合,终了与不终了也没什么不合),如斯一类称为非想非非想处。
上述四种境界,穷于研究空界,但不能懂得空的根本事理,故居此天无法再进一层,如斯一类名为不回心钝阿罗汉。
若从无想的境界,进入其他外道的天境,穷于研究空理,迷失无法自拔,便会转入轮回。
佛告诉阿难,在各类天境中,每位天人都是凡夫,都是因本业福报的酬谢,若酬谢完了便坠入轮回。他们的天王就是菩萨在修三磨地的过程中,慢慢的增进,回向圣界的修行路。
佛告诉阿难,在那上述的四空天中,身心都已灭尽,定性已现前,没有业果的显现,从此已至终了,称为无色界。
这些天境都是不懂得妙觉明心的真理,累积了妄想缺点所发生,故形成了三界,并于个中随意沉沦,沉溺于七趣中,(七趣--地狱、恶鬼、畜生、人道、仙道、修罗、天趣),补特伽罗,各自从其属类。
各位网友,在此已谈完了三界,三界就是七趣中的天趣,也就是俗称的天堂,我想人人对于一小我为什么能到天堂,到那一个天堂应该有初步的懂得,有懂得才不会被迷惑,也才能认清准确的途径。
评论三界与社会之宗教现象
讲完了三界,我想人人对天堂一定有了一个普遍性的懂得,世上无论何种宗教几乎都是建立在天堂这样的最终目标上,不论是以耶稣为首的天主教或基督教,或者是以阿拉为首的回教,或者是印度传统的印度教,我国的道教及民间崇奉,无一不是奉劝世人修善者可进天堂,作恶者会下地狱,天堂多么的快乐,地狱多么的苦楚等等,佛教虽也如是说,但他别的点出有比上天堂更进一步的解脱,就是涅槃,超脱死活。
这样的一种论点,当然就会超出人类普遍性的一个范围,而变成了曲高和寡,且轻易有分岐的意见,也因为如斯,佛教在后来所演变的宗派也就多如牛毛了,比如说有禅宗、有密教、有显教、有大乘、有小乘等等。但相对于天主教或回教,则没有这样的困扰,因为目标很清楚,天堂是最后的善终之路,说其实的,站在人的立场,以人的能力来看,目标简单清楚明确,比较具说服力,也比较轻易实现。
天堂--这个概念既然是宗教的重点,就轻易受愚徒拿来应用,假借各类名义说若何若何便能上天堂,藉以骗取财色,蒙昧的信徒因一时的失意无所适从,或者心理上受到伤害为求解脱,或者为求神通好高骛远,所以招致受骗沉沦。
这样的情况若何能够遏止呢?唯有懂得天堂的本质,才能够不致受骗并能揭露骗局,刚好在楞严经中有这样的说法。基本上,这是一种宗教的说法,因为照样没有办法用科学方法查证,所以只能从旁敲侧击的方法来研究,还有,这样的说法能不能被信任,就必须从对释迦牟尼的圣人特质,以小我的概念来评价,故允执厥中的处世立场显得非分特别重要。
总而言之,我照样那句老话,什么时刻能用也不知道,知道总比不知道好,皆下来谈识阴魔,各位可以把先前谈的色、受、想、行、四种阴魔再复习一下,比较能进入状况。
下一篇:威力无比的六道金刚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