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女性削发平生只能一次,而汉子可以七次
佛教经典中,明确记载女众平生只能削发一次,而男众能削发七次,使得不少人认为,佛教似乎重男轻女,有歧视女性之嫌。事实若何呢,佛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且听小编为你普及常识。
首先,产生这种男女不平等的困惑,其实是不懂得佛教中的“平等”。
《增一阿含经》云:“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削发,同称释氏。”就是不管白种人、黑种人、国王、平民、男、女,人人皆有佛性,佛性平等,人人都可以削发,就像司法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容身点的平等。然则出了家并不是就成了佛,照样要依据佛法的教义,在因地上精进用功,当烦恼漏尽,自然就成道证果,而且这个果位,不会因为男女差别而有所不合,这是因果上的平等。
虽然一切众生皆具有以上两大平等性,然则却因为业缘感召,以前自己所做的善恶业积聚,致使平等傍边有不合的果报差异,例如同样生而为人,然则智愚有别。因为众生根机各各不合,致使佛陀只得巧设方便、应机施教,目的是要让众生都能从不合的果报中解脱,这也是佛陀教化众生最慈悲的精神所在。
佛法中外面看似不合的轨制,其实是佛陀为了让众生能够防非止恶、息灭烦恼,方便不合根机学生修行而慈悲制定的。例如相对于男性,女人对家庭的依附较重、情执也较重,意志没有汉子果断。所以佛陀特别针对女众的习惯,规定只有一次削发机会,愿望女众慎重决定三思而行,也能使女众珍爱削发的人缘;削发,不论男女,都有异常巨大的功德,一人削发,七祖升天,是说一人削发能够使七代祖先得生天界。可见削发的功德有多大。还有,无论男女,削发是大丈夫事,非将相所能为,是说削发不只要有不凡的勇气,也需要有宿世的福报,是以削发今后,能够意志果断,不再朝思暮想,不再牵挂俗世中的情感,放下世缘不退转,安住于僧团用功办道。所以女人能削发,依然是大丈夫,一样是人天师表,这也是功德与法身慧命的平等。
然则,相对于男性,女性毕竟因为心理、心理的不合,女人身心更轻易受到伤害,在很多时刻也轻易遭遇某些人对佛门的歧视、伤害、毁谤。这对于削发的女众和诽谤她们的人,都是不好的业因。
所以,佛陀对女众削发的特别规定,既为保护她们,也为保护僧团,也为保护处死,也为保护众生。
是以这样的规定并非负面,而是慈悲的教化。就像未满20岁者的心智状况还不成熟,所以司法只好规定其不得投票,此规定并非歧视、不公平,而是基于保护全民福祉所设。又如世间的父母,针对贪玩的孩子,特别规定门禁时间,来改良其习惯,没有人会说这父母不公平。
由上可知,众生因为以前世所造善恶业不合,生而果报不平等,大医王佛陀为了教化众生,成就其道业,而定各种轨制,其实是一种“慈悲且聪明的应机施教”!
在这里小编要特别指出,女众削发,不只指的是受具足戒成为比丘尼,也包括受沙弥尼戒的沙弥尼,这就有一个问题,今朝全国多地佛教道场都有“短期削发”学修营之类的活动,或七天,或一月或三月不等,然则都要授沙弥戒,那么女众一旦受了沙弥尼戒,短期削发停止后就要舍戒,意味着此生就再没有削发机会了,所以正信道场一般不接待女众的短期削发就是这个原因,假如确实想体验削发生活,可以受八关斋戒,到时刻舍戒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男性为何可以七次削发七次还俗,小编在今后的常识文章中会为你介绍,敬请经常浏览聪明的传播者:凤凰佛教。
在此节录一段相关经文,个中末后一段尤为关键,请网友卖力读诵仔细思虑: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卷第三十
三藏法师义淨奉制译
尔时室罗伐城有一长者。娶妻未久遂即有娠。月满生女生已父亡。母养既大其母亦终。后时吐罗难陀尼因乞食入其舍。见女问曰。汝属于谁。答言。圣者我无依怙曾未属人。报言。若如是者何不削发。女曰。谁与我削发。尼曰。我能与汝可随我去。彼即随行至尼住处。便与削发。后被烦恼之所牵缠遂便还俗。时吐罗难陀尼。因出乞食碰见其女。问言。少女若何得活。答言。圣者我无依怙辛苦存生。报言。若尔何故更不削发。答曰。我已还俗谁与削发。尼曰我能。即与削发遂行乞食。
长者婆罗门见已皆共讥嫌。诸释迦女能为善事。或时削发而修梵行。或时罢道还染俗尘。随情所为岂非善事。诸尼闻已白诸比丘。比丘白佛。佛作是念。由还俗尼有如是过。从今已去诸还俗尼更不得削发。其长者等善为讥笑损坏我法。是故比丘尼一捨法服已归俗者。不应更令削发。若与削发者师主得越法罪。
下一篇:拜佛时恭敬合掌功德巨大含义深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