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白话(第五至十二品)
第五品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弗成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译文: “须菩提!你怎么看?可以凭身体形象见到如来吗?”“弗成以,世尊!不,可以凭身体形象见到如来。为什么呢?如来所说身体形象,本质上不是在讲身体形象。”佛告诉须菩提:“凡是有形象的事物,都是虚而不实的。若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便见到如来了。” 提示: 古德说:“「菩萨但应如所教住」止,一部金刚经,大义已尽,以下是一重一重断疑。”断疑固是,然意义犹未完足。因为,所以然不明,还有困惑。若知其所以然,则困惑自然断除。 此处「身相」与「如来」,即指事物的形象与本性。“本句是向众生发问:可以就汝之身相而得见汝之本性吗?”可用“圆周”代表“身相”,用“圆心”代表“本性”。圆虽有,但心是空的;相虽有,但性是空的;见相即为见性;若要见性,唯有见相。 物质虽然有外表,有形相,但其内无实,心是空的。所以,原子向内无论怎么分,到最后最微小的粒子后,再往里看,就什么也没有了,空空的,没有实体。这个相,是由心中的妄念所现的。要见到佛讲的「如来」或「本性」,我们必须去除心中的障碍,这样才能找回「本性」。这个障碍是什么呢?就是「妄想」、「执著」。佛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聪明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 这个障碍是怎么来的呢?从「无名」来的,佛说“一念不觉而有无名。”「无名」,等于无明。心中有了无明,就会打「妄想」,妄想平生就现出了色相;见到了色相,心中就开始对其「分别」,分别出这个相好,那个相不好后,这就是「执著」这、「执著」那。妄想、执著又反过来增长了无明,使本来清楚明了的本性越来越不清楚明了。破除妄想,破除分别,破除执著都有助于我们去除心中的障碍。凡是有利于破除妄想,破除分别,破除执著的都是菩萨行。 佛在本经中多次讲到「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说明众生对于四相的分别、执著根深蒂固,以为真有其事。这是当下众生的病根,不轻易破除呀。 身相:此处并非单指佛的身相,而是一切事物的身体形象。 如来:指真如本性。是相之本体,本体为空。空不是没有,有,但没有形相。不只找不到、拿不出来,就是想也想象不到。若要知本性若何,只能经由过程讲说其外在形象若何来使人自行体会,却无法直接说出来。 本性:是外部现象的内在决定力量,是事物的根本属性,这个根本属性决定了事物的一切外部现象,没有其它。本性若何,身相就会若何。身相就是本性的表现,所以身相若何,必有何样之本性,性相一如。见相即见性,若要见性需见相。简单来说,要完全懂得一小我若何,只须观察一下他的描写就可以知道了。只是一般人都没有这个能力,所以才说“人弗成貌相”。并非真得弗成以貌取人,是你的能力不可罢了。其实人的一切都写在脸上,别人看不出来,我们就虚伪地活着了。 不也,不,可以:这一句的「不也」,不作完全否定讲,是唯唯否否,“但看执著与不执著。著相者,相即为障碍,而不得见性,故答言弗成。苟不执著,即相可以见性,相如物之外面,性如物之里面,倘物之外面如玻璃明彻,即能见其里面,故答云「可以身相见如来」。” 第六品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切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甚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不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不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不法。所以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不法。 译文: 须菩提向佛就教道:“世尊!将来会有许多众生,有缘听闻到这样的谈吐,能真信任吗?”佛告诉须菩提:“不要这样说。如来圆寂后,第五个五百年傍边,仍然有持戒、修福的人,对于这些事理,能够信任,认为这是真实的。应当知道,这种人不是在一尊佛、两尊佛、三四五尊佛那里培养的善根,已经在无数尊佛那里培养了诸多善根。听到这些事理,甚至仅在一念之中完全信任的人。须菩提!如来都能知道和看到,这些众生,获得了那样无量无边的福德。” “为什么呢?这些众生,不会再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相续相了。即舍弃了可以执著的现象,也远离了不能执著的现象。为什么呢?这些众生,假使心中还有所执著的现象,就是执著我、人、众生、相续等现象。假如看不破事物的外面现象,就是执著我、人、众生、相续等现象。为什么呢?假如放不下事物的根本属性,照样执著我、人、众生、相续等现象。是以不应该执著有形象的事物,也不应该执著没有形象的事物。因为这个原因,如来常说:你们这些比丘,应当知道我所说的佛法,就如同渡河用的木筏。可以执著的有形事物尚且应该舍弃,更何况是不能执著的无形事物呢!” 提示: 赡养阿罗汉一钵饭,可得九十亿劫不受贫穷的果报。何况是能「生实信」者,以前生中赡养过「无量切切佛」呢?这种人,赡养诸佛所得福德无量无边。然则,佛则在此地讲:闻此章句,「一念生净信者」,就能获得像赡养诸佛所得一样多的福德。 下段中,说清楚明了着相就是有分别。在「法相」和「不法相」两句之间用了一句「何以故」,下句若何成为上句的原因呢?上句说「取法相」是用分别心,为什么呢?因为,下句指出了「法相」有一个对立面「不法相」,对立本身就是分别。同时,佛用高低并列的两句话指出:假如两边都执著,照样分别心。所以,有后一句「不应取法,不应取不法」,意思是要空、有两边都不取,才叫做「无所住」。这与“中庸”的意思不合,因为“中庸”是两边各取一部分,等于佛在此所最为担心的两边都取,那就根本无法离开分别心了。 言说章句:言说,世尊所讲的话。章句,古著述体裁结构。这里代指佛在本经中所讲的事理。 实信:真信任,是指能懂得如是之真实义。 后五百岁:自来有三种解释。一是对如来圆寂之后讲,即指如来灭后之五百年。二是以如来灭后第一五百年为前,第二五百年为中,第三五百年为后。三是说如来灭后第五个五百年,即处死像法各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此正指末法之初五百年。 持戒、修福:这是佛所讲的能「生实信」者的前提。只如果真正爱好持戒、修福的人,他就会真信任佛的话。「持戒」,指果断地遵守佛所制定的响应戒律。「修福」,指佛所讲的「行于布施」,可以得福。 种善根:培养修积德业之心。善根,即善心之根。 净信:心地很清净,且完全信任。 不法:法之本性,就是空,没有形象。空,不能执著。但凡夫之人,却要强立空相,加以执著。 法相:一切能执著的事物的形象。执著,就是看不破、放不下、离不了,等于取,亦是有。 不法相:为不能执著的法之本性所立的形象,即空相。不法相,本来没有形象,不能执著的, 然则凡夫之人,却要强立空相,加以执著。 取相:就是着相,着相就是执著;只要你有分别执著,必定四相都起来了。四相是虚妄的,换句话说,你的生活都在虚妄之中。在虚妄境界里面生活,忧?无尽,祸害无边,这就是六道轮回。 法:「说法」之法,指佛法,是佛所说一切法。此地所指是佛所说的修行成佛的方法。 筏喻:用木筏、竹筏作比喻。籍筏渡河,乘坐而已,不能抓住筏子不放。并不是像平日所讲的过河后再将筏舍弃,而是渡河时心就应该在彼岸,而不能和筏子绑在一路。 第七品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弗成取,弗成说,不法,非不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译文: “须菩提!你怎么看?如来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吗?如来有佛法可以说吗?”须菩提回答说:“按我对佛所说事理的领会,没有一定的说法,可以称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也没有一定的佛法可以宣说。为什么呢?如来所说的修行方法,都不能执著,个中的事理弗成言说,是依众生缘而说的,应当依理而行。原因是什么呢?一切贤者、圣人,都是因其对一切事物不生不灭的本质的熟悉程度的不合而产生的差别。” 提示: “佛法不是定法,却涵盖了一切法。”佛法,非有、非空,即不能执、也无可执,这是只可领悟,弗成言说之事,所以「说法者无法可说」;然则,假如佛什么也不说,我们又怎么清楚明了呢?所以,“佛常以一定法为例将事理说明白,让我们依一法而悟一切法,自悟、自修、自证。” 须菩提尊者依据贤者、圣人存在等级、次序递次的差别这一事实来对「如来所说法」进行了上述的评说,个中的因果关系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佛法讲述的是不生不灭的事实本相,说的就是证「涅槃」之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即空、有两边涓滴不取;在「一切贤圣」傍边,有的为了布施而布施,这是取法;有的唯言说是从,这是谓法可以言说;有的人唯佛所教的定法是从,这是谓有法;有的则无所作为,这是取不法;唯佛与大菩萨方能「无所住,行于布施」。对应着上述「一切贤圣」对佛所说的证「涅槃」之法的执著程度的差别,产生了不合等级、次序递次的贤者、圣人。 不法:缘生之法,不是真地有这个法。是教人不执著有法。 非不法:也不是没有这个法。是教人不执著空,不能什么工作都不做,心态消极就错了。 贤圣:菩萨有五十一个位次: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个中,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为「贤」;初地至等觉为「圣」;如来为极圣,故云「一切贤圣」。 无为法:末句中的「无为」是罗什法师随顺当时中国人的观念而这样讲的,是道家的说法,原意是清净无为,无所作为,这与它在此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响应的。它在这里讲的意思是「涅槃」,也就是对不生不灭这一事实本相的熟悉程度。不生不灭的事物,《百法》将宇宙虚空归为无为法。 第八品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甚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译文: “须菩提!你怎么看?假使有人将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宝贝拿来布施,这种人所得的福德多不多呢?”须菩提回答说:“很多,世尊!为什么呢?这里所说的福德,并不是就福德的本质而言,是以如来才说福德多。” “假使再有人,从这部经中,受持全部甚至于四句偈等等,为他人讲说,这样获得的福德胜过七宝布施的人。为什么呢?须菩提!所有佛陀,以及众位佛陀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方法,全都出自这部经。须菩提!此处所说的佛陀与方法,并不是指佛陀与方法本身。” 提示: 三千大千世界:可以认为太阳系为一世界,四个一世界称为一个单位世界;一千个单位世界称为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一个大千世界;等于说一个大千世界是10003个单位世界,称这为三千大千世界,并不是三千个大千世界,而是一个大千世界。 七宝:七种宝贝。「七」在经中表圆满之意。《弥陀经》中,七宝为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码瑙,而极乐世界有无数种宝贝,每种宝贝的量也无量无边。所以,七宝泛指一切宝贝。 受持:无任何前提地完全接收,并依教奉行。 四句偈:古印度以四句为一偈,不论句子之长短。和唐诗中绝句相似,不像绝句工整、对仗。 福德性:福德的本性。福德,是指我们可以享受的福,也只能经由过程受用的程度和时间长短来从侧面描述福德有若干。就福德本身而言,是没有形相的,没有大小、若干之分,不能说多与少。 佛、法:指上句中所说的「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这是就相起曰。 非佛、法:这是从本性上来说。本性空寂,哪有什么佛与法;只有从事相上来看,才有佛与法,所以说佛、法都是从事相这边讲的;佛与法本身没有形象,是众生的心识自行变现出来的形象。 第九品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译文: “须菩提!你怎么看?须陀洹能否这样想:我证得须陀洹果了?”须菩提回答说:“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须陀洹名为入流,却无流可入,完全离开了物质、音声、气味、味道、感到、设法主意的束缚,只是假名为须陀洹。” “须菩提!你怎么看?斯陀含能否这样想:我证得斯陀含果了?”须菩提回答说:“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斯陀含名为一往来,其本身已经没有往来的感触感染,只是称为斯陀含。” “须菩提!你怎么看?阿那含能否这样想:我证得阿那含果了?”须菩提回答说:“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阿那含名为不来,也确实不会再来,是以称为阿那含。” “须菩提!你怎么看?阿罗汉能否这样想:我得阿罗汉道了?”须菩提回答说:“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实际上并没有可得之道,称做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这样想:我得阿罗汉道了,就是还执著我、人、众生、相续等现象。 “世尊!佛常说我已经完全没有了争斗的念头,一切人中当属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并不这样想: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这样想:我得阿罗汉道了,世尊便不会说须菩提是自得于僻静修行的人。因为须菩提实际上并没有修行之道,所以才说须菩提自得于僻静修行。” 提示: 所谓,即非,是名:名者,假名也,名相也。佛法,本来是不能够用言语来讲说的窍门。然而,如若世尊不讲,我们怎么能清楚明了,所以还得要讲。讲法的时刻,世尊采用的方便说,以定法而道万法。佛所讲的法,都是定法,都有相,都是法相。是以,所谓“名相”是世尊籍相起曰,就相上来为我们讲法;“即非”是告诉我们法相的本体空寂,这是就性体上讲“名相”的本相是当体即空;“是名”即假名,世尊为说法便不得以而立的名相。 何所以假名呢?又何以要称假名呢?虽然我们认为相是真的,“那个器械就是那个器械,为什么要称假名呢?”其实,以如来果地境界来看,即使是以须菩提的阿罗汉境界来看,世尊所说的那些名相及其所指的事物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在一切贤圣的眼里,没有任何事物是真实存在的,所以说法时要称“假名”,只是为了说法而已。虽为说法,但世尊照样要随时说清楚「即非,是名」,是为了不时提醒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忘。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是以,我们应该不时忆起世事无常,经常以《金刚经》为观照,及时修正自己的观念与行持。 须陀洹:梵语,意思是“入流”,小乘初果,还经由天上、人世七次往来才能证阿罗汉果出三界。入流,是入圣人一流,就是前面所讲的一切贤圣之流,不再是凡夫了。 斯陀含:梵语,意思是“一往来”,小乘二果。还要天上、人世一次往来才证阿罗汉果出三界。 阿那含:梵语,意思是“不来”,小乘三果。不用再来人世,就可证阿罗汉果出三界。 阿罗汉:梵语,意思有“杀贼、应供、不生”,小乘四果。具体说就是杀烦恼贼;他是福田,应当接收众生赡养,种福,所以赡养他,让一切众生得福;得无生法忍,真的不生了,不会再到六道里面来轮回。 得道:即道家所说的“得道成仙”之得道。这里是证得阿罗汉果,这是顺应中国人的说法。 无诤三昧:就是不争,一切平等,无不安闲,故能无诤。无诤,则不恼他,意在守护贰心,令不生烦恼。三昧,是梵语,意思是正受,受是享受,正受是正常的享受。这句的意思是,须菩提尊者真正尝到了到与人无争、无不安闲的享受,并且乐在个中。 离欲:阿罗汉本意就是离欲,离开财、色、名、食、睡五欲,见思烦恼完全断除了。 阿兰那:是梵语,意思是寂静,也叫「无事」,「心无事相」、一念不生。行而无道,修而无法,心才清净,所以须菩提并没有修行阿罗汉道,佛才说他「是乐阿兰那行者」。假如心中有一个要得之道,心便不寂静了。所以,应该唯修、唯行,而心中无所求。「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第十品肃静净土分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肃静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肃静佛土者,则非肃静,是名肃静。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译文: 佛问须菩提:“你怎么看?如来以前在然灯佛那里,获得无生法忍没有?”“世尊!如来在然灯佛那里,实质上没有获得无生法忍。” “须菩提!你怎么看?菩萨扶植佛国吗?”“没有,世尊!为什么呢?所谓扶植佛国,本质上不是在扶植佛国,只是假名为扶植。”“是以须菩提!诸位菩萨与大菩萨,应该这样修清净心。要离开物质的束缚而修僻静心,要离开音声、气味、味道、感到、设法主意的阁下而修僻静心,应该放下任何执著而修清净心。” “须菩提!比如有人,身体像须弥山那样嵬峨。你怎么看?这身体大不大呢?”须菩提回答说:“很大,世尊!为什么呢?佛说的不是法身,所以称为大身。” 提示: 在菩萨位上有三个阶段:七地、八地、九地,这三个位次菩萨所证的叫无生法忍。七地是下品,八地是中品,九地是上品;取个中,八地菩萨证无生法忍。 世尊在行菩萨道的时刻,碰到然灯佛,因听闻说法而证得八地菩萨位。八地菩萨地位很高,然则跟佛一比,佛是果位,他照样因位,还没有到究竟圆满的佛果。 若「有」就是有障碍,没「有」就是没障碍。所谓「得」,只是放下了一些执著,本来具有的德能泄漏出来了而已,并不是真的获得了什么器械。什么也没有获得,也没有什么可得之事,“本来无一物”嘛,只有放下而已,所所以“得无所得”。假如你说“我获得了”,那么你只不过是“放下了一些,又拿起了一些”而已,照样没有放下。“放下是真的,得是假的。”因为,“放下”就可以名“得”,这个名就是个假名。“放下”显然没有“得”,然却是无得而得,是以假名为“得”,谓之得无所得,这样说或许更轻易使人理解“假名”的所以然。 无生法忍:法既然不生,当然就不灭,一切法都是不生不灭,你把它证实、证实,就得无生法忍。「忍」,有赞成的意思。佛说一切法不生不灭,你见到了,确实是不生不灭,佛没讲假话,所以它有认可、有赞成的意思。 肃静:字面意思是使庄重、严整,就是搞国家扶植。《弥陀经》回向偈中有“愿以此功德,肃静佛净土。”一个世界,众生所得功德越大、越殊胜,这个世界就会变的越美好。所以,菩萨皆以自己的功德回向净土,其实并不是为了肃静净土,是为了舍福德而不自受用,以免因享福而腐化。单就事相上说,菩萨确其实肃静佛国土,故称之为肃静。然而,佛国净土并不是真地需要肃静。 须弥山王:即指须弥山,代指身相之大,大到了极处。须弥山,一个单位世界,山下是四世界,太阳系或视为一世界,山腰有四大天王天,山顶是三十三天,玉皇大帝所在中心天即在此山顶。 报身:是多劫勤修六度万行,福慧双严,功行圆满,方能证得,所谓无边相好身也。此身奥妙,虽有形相,然而非地上菩萨不能得见。「甚大」,指明此胜妙大身真实不虚。 法身:真如本身。此身遍恒沙世界,其大无外;遍入微尘,其小无内;无形无相,无数无量。 第十一品无为福胜分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须眉、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数以万计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须眉、善女人,于此经中,甚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译文: “须菩提!就像恒河中所有沙粒,假如有像这些沙粒一样多的恒河,你怎么看?这些恒河中的沙粒,多不多呢?”须菩提回答说:“很多,世尊!单说那些恒河尚且无数,何况是河中的沙粒呢?”“须菩提!我现在实话告诉你:假使有善须眉、善女人,聚集像那些恒河沙粒一样多个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宝贝,用来布施,所得的福德多不多呢?”须菩提回答说:“很多,世尊!”佛告诉须菩提:“假如善须眉、善女人,从这部经中,受持全部甚至仅四句偈等等,为他人讲说,这样所得的福德,就胜过前面七宝布施的福德。” 提示: 大千世界七宝布施,就算能超生天界,天寿尽了后仍不免于向下腐化。而于此经,仅受持一四句偈等等,其福便胜于充满无量无边大千世界之宝布施,何况受持全经者耶!须知金刚般若,直指本性。若能见性,便可成佛。岂只自己了生脱死,令众生了死活而已,实可度无边众生,皆使之成佛。绍隆佛种,莫过此经。其福德之大,弗成思议,岂止胜前满无边大千世界宝施之福德而已! 第十二品尊重正教分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甚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赡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学生。 译文: “其次,须菩提!随时随地讲说这部经,甚至于只讲四句偈等情况下,应当知道这个地方,世间一切天人、人、阿修罗,都应当像对待佛塔、寺庙一样赡养。更何况有人能够受持、读诵全部的经文呢?须菩提!应当知道,这种人成就了无上、第一希有的修行。凡是此经所在的地方,便如同有佛,及尊者学生在。” 提示: 此品经文,说宏扬佛法的处所都能如斯受人尊重,更何况是讲经说法的人呢。这个其实弗成思议,若不是世尊为我们说明,我们怎么也想不出个中的所以然,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样殊胜功德利益,原来就在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傍边成就了。 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也。《弥陀经》云: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甚难希有,即第一希有也。 随说:随者,随缘、不限制之意。处所不定,对象不定,时间不定,真的是随时随地。 天:指生活在天界的天人。 阿修罗:指生活在阿修罗道的阿修罗。 赡养:有事赡养,像香、花、璎珞、末香、涂香、烧香、幡盖、衣服、伎乐、合掌礼拜等;有法赡养,像如法修行、利益众生、摄受众生,甚至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等。 学生:即佛学生,上至等觉菩萨,下至一般的善男信女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