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藏菩萨经浅释(一)
《虚空藏菩萨经》浅释 作者:《僧伽吒经》施食万人共修系列大群 【如是我闻[1]:一时,佛住佉罗底翅山,依牟尼仙[2]所住之处,与无量大比丘众。复与无量无边阿僧祇恒河[3]沙数菩萨摩诃萨俱,皆从他方异佛刹来。尔时,世尊欲为大众说四辩才[4]三明梵行[5]住破恶业障陀罗尼经[6]。】 [1]如是我闻:在佛经的开首第一句,都是“如是我闻”。“如是”,就是“如斯”,“是这样”;“我闻”,就是“我听到”。这一句话是说:“阿难我听佛是这么说的。”表示经的内容是阿难亲自听闻佛说,非从他闻,真实无谬。 [2]牟尼仙:修“寂静行”的仙人的通称。寂静行,谓声闻缘觉求涅盘寂静之行法。《华严经探玄记》卷五:“寂静行有三义:一以彼二乘修离死活杂行故;二令修证人入空寂静行故;三无馀涅盘名寂静,修彼名行。离烦恼曰寂,绝苦患曰静。 [3]恒河:为佛教用语,也做恒河砂、恒砂、恒沙等。恒河,为印度五大河之一。发源于西藏的雪山(喜马拉雅山),向东南流,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嵬峨最雄伟的山脉。它耸立在青藏高原南缘,分布在中国西藏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和不丹等国境内,其主要部分在中国和尼泊尔交代处。 [4]四辩才:利益响应辩才(非晦气益响应)、与法响应辩才(非不与法响应)、烦恼灭尽响应辩才(非与烦恼增长响应)、涅盘功德响应辩才(非与死活过漏响应);虚空藏菩萨经可以修得四辩才,大悲咒也可以修到无量三昧辩才。 [5]三明、梵行:三明是什么?天眼明 ,宿命明 ,漏尽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宿命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宿世的事;天眼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未下世的事;漏尽明是以圣智断尽一切的烦恼;梵行是清净意思。 [6]陀罗尼:意译为总持、能持、能遮。指“总一切法,持无量义”,能令善法不散失,令恶法不起。 【尔时,西方过八十恒河沙世界有一佛刹,名一切香集依,个中众生成就五浊。彼国有佛,名胜华敷藏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7],彼佛今正为诸大众转妙法轮。彼有菩萨摩诃萨,名虚空藏,已从彼佛闻深妙法得诸禅定。时,彼菩萨见于他方无量无边阿僧祇数诸大菩萨,身升虚空往诣东方,又复遥见东方世界有大光明,即便往诣胜华敷藏佛所,头面礼足绕百千匝,胡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见他方无量无边阿僧祇数诸大菩萨,身升虚空往诣东方,又复遥见东方世界有大光明。以何人缘而有斯事?唯愿为我具讲解之。”】 [7]佛有十号: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十个称号,在佛家说是诸佛的通号(又第十一号“如来”),这十个称号显示佛果地上的聪明德能。成了佛,证果,聪明德能无量无边,也是称赞宣说不尽。佛将果地上无量无边的聪明德能,归纳十大类,用这十个称号来表示。 『应供』,供是赡养。佛是一切人中,真实究竟圆满的善人,究竟圆满大聪明、大德能之人,是我们的好榜样、好师长教师,应当接收我们赡养;我们赡养他,这有福报。所以应供,应当接收人天的赡养。 『正遍知』。「知」是无所不知,「遍」是普遍,没有一样他不知道。不只遍知,而且准确的遍知,他所知道的没有涓滴缺点 『明行足』,「足」是圆满,「明」是代表聪明,「行」是代表修学,两样都圆满,这是用佛法名词来讲,性修圆满。明是自性的般若聪明,性德;行是修德。没有圆满的时刻称菩萨,圆满就称佛。也可以看作解行的圆满,「明」是解,「行」是修行,解行的圆满 『善逝』,这一句就是大乘经上常讲的「无住涅盘」。无住涅盘确实是善逝,为什么?他这个「善」,不住死活,不住涅盘,这才叫善。凡夫住死活,不善,死了再投胎,不善。二乘住涅盘,也不善,堕无为坑,不起感化。佛与大菩萨,善。死活、涅盘两边不住,这才真正叫善逝。不住涅盘,所以他随类化身,应以什么身得度,他现什么身。不住死活,虽度众生,虽然化现各种身度一切众生,六根清净,心里面干干净净,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也就是讲不只是於事相上不执著,心理上都不落痕迹,这就是不住死活。诸位要知道,不住死活就是住涅盘,不住涅盘就是住死活。他两边都不住,两边圆融,真正叫「大涅盘」,这是如来果地上的大涅盘;大涅盘是死活、涅盘两边都不住。 『世间解』。「世间」,规模小的是六道,再扩展一点的是十法界,再放大一点的,世出世间,就尽虚空、遍法界,佛都知道,没有一样他不懂得,所以称之为世间解。 『无上士』,士,现在人讲常识分子,古时刻讲读书人,读书明理。读书人里面最高、最上,没有比他更高、更上,今天讲常识分子里,他是达到登峰造极,没有比他更高了。 『天人师』,师是师范。一切诸天,说一个「天」、说一个「人」,把六道、十法界都包括了。他是六道一切众生,十法界一切有情的榜样、模范。 『佛』这个字人人都清楚里面包含自觉、觉他。自己觉悟,赞助别人觉悟,觉行圆满。只求自觉,不赞助别人,这是小乘 『如来』是什么意思?《金刚经》上有一个解释,「如来者,诸法如义」,这个解释好。「诸法如义」,这个「如」是什么?如就是真如本性。所有一切诸法跟真如本性一切响应,这叫「如来」,这个意思说得异常异常的圆满,从理上讲。说如古佛之再来,是从事上讲。其余意思还很多。 『世尊』(又作“薄伽梵”、“婆伽婆”),佛无论在世、出世间都尊贵,所以叫“世尊”。这也有一个特其余名号,叫“三界独尊号”。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独尊,是指只有佛才是最尊贵的。所以释迦牟尼佛一出世的时刻,就一个手指着天,一个手指着地,说:“天上世界,唯我独尊。”天上边和世界边,只有佛是最尊贵的,所以第十名号叫世尊,别号就叫“三界独尊号”。 “世尊”一号又具六意,今略说: 第一种是安闲,佛陀在每一个地方是很舒服,没有烦恼。 第二种是名称,就是每小我都知道佛陀的名字,他的功德,他的清净行愿,他的慈悲,人人都知道。 第三是端严,就是正直,就是一点都不邪,没有妄想,都很肃静,很正的。 第四种就是炽盛,就是他的功德很肃静的、很圆满的,似乎火那么样放光,很美丽的,很好,人人都要看,看火的光明。 第五,吉祥,世尊这个名字有吉祥的意思。 第六是尊贵,这个尊贵,佛是最尊贵的。所以我们要想尊贵,先要找一个榜样,来学佛这个榜样,最尊最贵最完整的,没有一切的习惯缺点,没有一切的妄想杂念,断尽了所有烦恼习惯,这都远远跨越诸漏已尽,然则没有断除微细习惯阿罗汉的境界了,所以学佛是永无止境的,要自觉在佛陀面前就是一个凡夫而已,随时要保持谦虚,不要学了一点事理就认为自己了不起了,不然就成了执着——《金刚经》:“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诸相具足,是名诸相具足。”。要知道自己的具足,和佛比一比,离的还远哩。 ——《僧伽吒经》:尔时一切大众。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一佛福德有几量也。佛言。善须眉倾听。一佛功德譬如大海水滴。如阎浮提大地微尘。如恒河沙等众生。悉作十地菩萨。如是一切十地菩萨所有福德。不如一佛福德之聚。[8](引用宣化上人对佛“十号”的开示、《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 [8]【如恒河沙等众生。悉作十地菩萨。如是一切十地菩萨所有福德。不如一佛福德之聚。】 譬如恒河里所有沙子数量这么多(比喻无量、无数的意思)的众生都证十地菩萨果位,像这些所有一切的十地菩萨所有的福德,加起来都不如一位佛陀的福德聚集起来大。佛的功德就似乎大海的水滴一样无穷无尽,是真正的“福”、“慧”两足尊。 【时,胜华敷藏佛告虚空藏菩萨言:“善须眉,东方去此过八十恒河沙世界,有一佛刹名曰娑婆,个中众生成就五浊。彼国有佛,名释迦牟尼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今者在于佉罗底翅山,依牟尼仙所住之处,为令法流赓续绝故,为令三宝常住圆滑,为降诸魔建法幢故,为闭死活开般涅槃故,为诸菩萨及以声闻诸来大众欲说四辩才三明梵行住破恶业障陀罗尼经故,欲令十方诸佛刹土一切菩萨,从欢乐地甚至补处,住不共法不随他信,善于方便具无碍辩,如斯大士悉云集故,是以彼佛放斯光明。其诸菩萨见此光已,乘虚而往至彼恶世,为诸众生说破恶业障陀罗尼。彼佛国土亦具五浊,与此世界等无有异。汝今应往娑婆世界,礼拜赡养听受处死,并为彼国诸恶众生[9],说破恶业障陀罗尼。”】 [9]诸恶众生:‘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聪明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贪、嗔、痴为三毒,。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死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1)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获得弗成,否则,心不甘,情不愿。 (2)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性格,不理智,意气用事。(3)痴,不明白事理,长短不明,善恶不分,倒置妄取,起诸邪行 此有两种,痴毒独起,称为独头无明。与贪毒共起,称为响应无明。贪毒等,必与痴毒响应而起也。三毒中,痴毒为最重。 佛曰:“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戒、定、慧“ 等于对治 ”贪、嗔(chen-)、痴“ 的方法。 戒,是指一种有道德的、有规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行为标准,斩断因为沾染爱好外物而生起的执着贪心; 定,是针对心坎的修炼和自我耐性的培养;凡事先自省,向内求;避免外向的急躁和苛求他人激发的嗔恨; 慧,是对于宇宙生命各种实相,有了透彻、圆融的了知,从而离开愚痴;不再惘于事理,迷于因果;善解世间人缘的相续,明白死活流转的根本,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迎接师兄们关注僧伽吒经,虚空藏菩萨共修微信公共号,六时吉祥,南无阿弥陀佛
下一篇:虚空藏菩萨经浅释(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