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译文与讲解

2024-08-08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

金刚经译文与讲解

蔡汉以整理及注音

第一品法会起因分

【原文】

如是我闻①。一时②佛在舍卫国祗zhī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③,千二百五十人④俱jù。尔时世尊⑤,食时著衣持钵bō⑥,入舍卫大城乞qi食。于其城中次序递次乞已yǐ⑦,还至本处,饭食讫qì,收衣钵,洗足⑧已yǐ,敷fū座而坐⑨。

【注释】

① 如是我闻:如是,这样;我闻,我据说。我听佛这样说,表示经中的话都是佛亲口说的,这是为了增加佛经的可托度。②时:那时。③大比丘众:比丘是梵语,即受了具足戒的男性僧侣,别名乞士。女性叫比丘尼。④千二百五十人:释迦牟尼最初有六大学生,即舍利子、迦叶三兄弟、目连尊者、耶舍长者子;六大学生又收学生,一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个学生。⑤世尊:对佛的尊称,所谓佛为三界之尊,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⑥钵(bō):僧人食具,平日用泥或铁制成,圆形,略扁,小口,平底。⑦次序递次乞已:按顺次挨家挨户乞食。佛乞食是为被乞食者种福,所以不能择贫富,而要按顺序来,即“次序递次”。⑧洗足:佛是光脚乞食的,所以回来要洗足。⑨敷座而坐:整理好座位打坐

【译文】

我听佛这样说。那时,释迦佛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与一千二百五十个大比丘众住在一路。到午时该吃饭了,世尊郑重地披上法衣,手持钵盂,进入舍卫城中乞食。在城中按顺序挨门挨户化缘完毕,返回住处,吃完饭,收好法衣和钵盂,洗净脚,整理好座位,然后打坐。

【评析】

“法会起因”意为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法会召集的原因和背景,“分”相当于现在的“章”、“节”等。第一品讲述了佛是一个平常的人,但在平凡的生活里不时处处在修行,进入境界,穿衣,乞食,吃饭,洗足,敷座,都自然表现乞士的威仪,这就是后来禅宗所谓穿衣吃饭等于道,平常心等于道。第二品善现启请分

【原文】

时长老须菩提①,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②,右膝着地,合掌恭敬③,而白佛言④:“希有世尊⑤,如来善护念诸菩萨⑥,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须眉善女人,发阿耨nòu多罗三藐miǎo三菩提心⑦,云何应住⑧,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rǔ今倾听,当为汝说。善须眉,善女人,发阿耨nòu多罗三藐miǎo三菩提心,应如是往,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顾乐欲闻。”

【注释】

①长老须菩提:须菩提是梵fàn语音译,意译为善现、善吉、空生等,他是佛的十大学生之一,婆罗门种姓,能深入理解佛法的空义,被称为“解空第一”。②偏袒右肩:印度僧侣披法衣时偏袒右肩,形成习惯,后世有许多讲解,其实可能与印度的气候较热有关。③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这也是佛教的规矩威仪。④白佛言:对佛说,白就是措辞,白是南北朝时的说法,即道白。⑤希有世尊:希有即罕见,这是对佛的赞赏。传说佛出生时就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⑥如来:与佛、世尊等一样,是称呼佛的一种名号,佛共有十种名号。这里指释迦牟尼。⑦阿耨(nòu)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梵语,意为无上正等正觉心,即最高的聪明觉悟。⑧住:停住,守护,即后文所谓的 “降伏其心”。

【译文】

这时,长老须菩提融会如来不时在乞食、穿衣、洗足等平常生活中所示现的佛法。在大众中就从座位上站起来,偏袒右肩,右膝跪地,合掌恭敬地对佛说:罕见,世尊!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显现在平常生活中,恰是如来护念一切菩萨,要付嘱一切菩萨的佛法。世尊,假如善须眉善女人,发愿要上求佛果下化众生,辛苦修行,增长智能,发清楚明了如来所付嘱的无上正等正觉心,应当若何安住无上正等正觉心?若何降伏妄心?”佛说:“问得好!问得好!须菩提,正如你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你现在仔谛听,当为你说明。假如善须眉善女人,发清楚明了如来付嘱的无上正等正觉心,应当如同发明无上正等正觉心那样安住无上正等正觉心,应当如同发明无上正等正觉心那样降伏妄心。”“是的,世尊,我们很愿望听佛具体地说明。”

【评析】

本章是讲述善现(须菩提)向佛就教的工作。这一段的“关键词”是“善护念”。一念之间,等于一呼一吸的时间,佛教认为这么短的时间内人就会有八万四千种烦恼。佛要人人修行,根本就是要“善护念”,也就是要让这些烦恼“住”,要“降伏其心”。此即善现(须菩提)向佛“启请”之所得也。

第三品大乘上宗分

【原文】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mó诃hē萨①,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luǎn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②,我皆令入无余涅niè槃pán③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④,即非菩萨。”

【注释】

① 摩诃(hē)萨:即摩诃萨堙,摩诃,就是大,前人曰:“心量广大,弗成测量,乃是大悟人也。”旧译大心、大众生,新译大有情,就是菩萨的另一种尊称。②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佛教认为众生的各类形态和境界。③涅槃(niè pán):梵语,也译作泥洹、泥畔等,意为灭度、寂灭、不生、安泰、清净、解脱、圆寂等,总之是指达到了佛的无念想、无烦恼境界。④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在佛教中叫“我人四相”,指还没有悟道成佛的各类执著。

【译文】

于是佛告诉须菩提:“大菩萨应如是降伏他的妄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的心,如卵生的鸟虫,如胎生的人兽,如湿生的水中动物,如化生的天人等四类欲界众生,爱欲心深重;如有色界天众生虽然已经没有爱欲心,然则还有色相,如无色界天众生不只没有情欲,并且已经空无色身;如有想天众生唯存一念;如无想天众生连一念都不存,寂然不动;如非有想非无想天众生心境寂然不动,而又不像木石那么蒙昧;等等。他们都是虚妄不实的妄想心,我都要使他们入于不生不灭的境界,而灭除妄心。像这样灭度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然而实际上,妄心虚幻有,众生也是虚幻有,本来不生不灭,不待降伏,也不待灭度,没有任何众生得以灭度。你知道为什么吗?须菩提,凡是可以证“我”存在的任何境界,都是我相,比如苦楚或快乐,让自身意识到“我”的存在,假如没有“我”,就不会感触感染苦楚、快乐。其他如救济穷困、慈心不杀、发菩提心等都足以证实“我”的存在,甚至不生不灭境界、无上正等正觉都是“我”所要证取的。假如菩萨有妄心待降伏,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待灭度,就是有我相。凡是能够融会事理,能够取舍任何境界的,就是人相,比如融会了烦恼由“我”相所生,于是不取我相,这就是人相,甚至低等动物只有一点点融会也是人相,假如菩萨心存少悟,以为所悟为实有,虽然不取我相,却有人相。凡是可以证取的境界和能够融会事理证取境界的,除了我相、人相,还有分别一切境界和众生的“觉知”,凡是有情都有此觉知,不论入地狱、上天堂、做畜生、做鬼、做菩萨、做佛,都念念相随,有很多修行人证到这一灵明觉知,以为悟道了,当知这是众生相。假如菩萨以为摒bìng除我相、人相,念念守住此一觉知,就是有众生相。显现这一觉知的,有人称之为本体、上帝、天主,有人称之为梵fàn、真如、自性、法界,如来藏,等等,假如菩萨以为我相、人相、众生相都不是,但守一不生不灭体正好落在寿者相,这是根本大无明,比如人先有了生命,有此寿者相,才怀孕心,然后才有苦楚快乐,然后想要离苦得乐。那么,他就还没有如实融会如来所护念所付嘱的无上正等正觉心,他就不叫做菩萨,还只是善须眉善女人而已。

【评析】

“大乘上宗”就是提纲挈qiè领的意思。“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懂了这一句,就全懂了。这也就是“万法皆空”,或者说“大度无度”,达到了标题所谓的“大乘上宗”。

第四品妙行无住分

【原文】

“复次①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②,行于布施③。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色、声、香、味、触、法④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弗成考虑。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考虑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⑤高低虚空,可考虑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得亦复如是弗成考虑。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⑥。”

【注释】

① 复次:这是连接前后文的关联词,表示“接着说”。②无所住:心不执著。③布施:梵文“檀那”,意译“布者,普也;施者,散也”,以自己的财物、福利施于别人。④色、声、香、味、触、法:这是佛教所谓“六尘”,也是“八识”中的前“六识”,即人的主观熟悉功能和感化的六个方面,由眼、耳、鼻、舌、身、意的 “六根”产生。⑤四维:指四隅、四角,即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里说“四维、高低”,连上前面所说的东、南、西、北四方,就是佛教所谓“十方虚空”,概指全部宇宙。⑥如所教住:照我说的去“住”——降伏己心而修行。

【译文】

其次,须菩提,菩萨既然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于行住坐卧,起心动念时,应当无所住。比如行布施的时刻,应当无所住而行布施,也就是说,不住色相行布施,比如你正在行布施的时刻,看到一朵美丽的花,立时心生贪爱,心住在花朵上,而落空了无上正等正觉心,这叫做住色行布施;假如看到美丽的花朵,花朵固然看到了,却不是以而落空无上正等正觉心,就叫做不住色行布施。比如你正在行布施的时刻,耳朵听到扣人心弦的音乐;鼻子闻到令人垂涎xián的香气;舌头尝到可口的滋味;身体碰触柔细的器械;心里想到可歌可泣的旧事,导致迷失了无上正等正觉心,就叫作住声、香、味、触、法行布施。假如行布施的时刻,音乐固然听到了;香气固然嗅到了;滋味固然尝到了;柔细的感到固然碰触到了;苦衷固然在考虑中,但不是以而迷失无上正等正觉心,就叫作不住声、香、味、触、法行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当像这样行布施,不住于相,比如你正在行布施的时刻,以为做了一件令人赞叹的善行,满心欢乐,所要布施的对象其实令人同情,大发怜悯之心,而所要布施他人的器械,心里却一时割舍不下,导致你迷失了无上正等正觉心,这叫作住相行布施;假如你以为做了一件善行心里固然欢乐,所要布施的对象固然令人怜lián悯mǐn,而所要布施他人的色、声、香、味、触、法等财施或是法施或是无畏施,心里固然盘算着,但不是以染着贪爱不舍,而落空本来如如不动的无上正等正觉心,就叫作不住相行布施。为什么呢?比如你在梦中,拿七宝或身命来布施他人,而实际上那是梦幻,你根本没有在做布施,没有他人接收你的布施,也没有七宝或你自己的身命。假如菩萨于施者、受者、所施物,念念都趣入空,不住相行布施,无上正等正觉心现前,他的福德弗成考虑。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东方的虚空可以考虑它的大小吗?弗成以,世尊。须菩提,南方、西方、北方,四方高低的虚空,可以考虑它的大小吗?弗成以,世尊。须菩提,菩萨不住相行布施,他的福德也是这样,弗成以考虑。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我所教授的心要,安住无上正等正觉心。

【评析】

本章是讲不执著的事理,而妙行,即无住——不滞。布施而无布施心,达到这种境界,才有无量福德,才是“无住”的“妙行”和真佛心。

第五品如理实见分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弗成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wàng。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释迦垂迹

【译文】

须菩提,你的意思如何?可以以为看见我外表的身相,就是看见不生不灭,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的如来吗?弗成以,世尊,弗成以以为看见身相就见获得如来,为什么呢?如来所说的身相,是虚幻的身相。佛告诉须菩提:凡所有现象,都是虚妄wàng的,好比在梦中,你看见山河大地亲朋石友,而实际上并没有。假如见所有现象都是虚幻相,当知一切虚幻现象虽然有生灭变更,而实际上本来就没有生灭,和不生不灭的如来没有两样,那么,你若见诸相是虚幻相,就见到如来了。也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心,当可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评析】

本章说各类表相都是虚妄wàng不实的,这就是真理之表现。“诸相非相”,即要透过“诸相”的外面现象看到实质不是“相”而是“空”,佛的三十二种相都是为引导世俗人进入崇奉的“方便窍门”,进入崇奉后要进一步熟悉到“空”的本质,才算懂了佛教的真谛,也就是见到了真正的如来。这也就是“如理”的“实见”。前人阐释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颂曰:凡相灭时性不灭,真如觉体离尘埃。了悟断常根果别,此名佛目击如来。”

第六品正信希有分

【原文】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①,生实信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③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④,而种善根⑤,已于无量切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甚至一念生净信⑥者。须菩提,如来悉⑦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不法相⑧。”“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不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不法。所以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fá喻⑨者。法尚应舍,何况不法?”

【注释】

① 章句:本指经文上的章节语句,这里是指前一品中佛所说的“诸相非相”的话语。②实信:真实的崇奉。③持戒:修持佛教的戒律。戒、定、慧是佛教三学,戒是为防止信徒违背佛法作恶而制定的各类规矩条例。④一佛二佛三四五佛:一劫有一佛出世,这是说经历的劫数还不多。⑤种善根:佛教认为信徒经由过程各类修行培养自己的善性,就像种地植下为善的根苗。⑥净信:佛教认为佛所在的西天是净土,所以有净土崇奉。⑦悉:都,完全。⑧法相、不法相:法相是太执著于佛法的外面事理,不法相是不执著于佛法的事理,但只要有执著或不执著的设法主意,就还没有达到万法皆空的境界,所以说真正的觉悟者应是无法相,亦无不法相。⑨筏喻:将佛法比作过河的竹筏子,意为对佛法也不能执著,要像竹筏子一样,过了河就舍弃掉,这才是真正的万法皆空。

【译文】

须菩提恭敬地对佛说:世尊,能有很多众生,听到这样的言说章句,而生起真实的信心吗?佛告诉须菩提:不要说这种疑虑的话。如来应化身离开这世界今后,第五个五百年开始的末法时期,有持守戒律修福的人,对于这样的言说章句,能生起信心,以此为真实。当知这种人,不只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经在无量切切佛的教化所在,种了很多善根。听到这样的章句,甚至只要一念便已生净信心。须菩提,如来很清楚地知道,也很清楚地看见,像这类众生,都获得悟见如来,弗成考虑的福德。为什么呢?因为这类众生已经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已经没有无上正等正觉法相,也不能说没有正等正觉法相。为什么呢?这类众生假如心存有无上正等正觉可证取,我相还在,就是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假如执取无上正等正觉法相,以为有真实的佛法让他融会,可以依法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人相还在,人相还在的话,事实上我相也还在,也就是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为什么呢?假如以为等正觉法是没有的,我相、人相弗成取,众生相也弗成取,而执取空无相,就是执取不法相,那么我相、人相、众生相都还在,也就是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不应当取等正觉法,也不应当以为既然是虚幻的,那就是断灭的,而执取不法。因为这个事理,所以,如来经常说:你们比丘,既然知道我所说的佛法如同渡筏的比喻,渡过河就要舍筏fá,佛法也是如斯。佛法尚且要舍弃,何况不法呢?

【评析】

本章说真正悟解佛法并不轻易,所谓正信希有。佛认为要完全融会万法皆空的事理并不轻易,但又认为这种聪明一定会被人融会,所以他说要等五百年今后才会有真正的觉悟者。前人有的解释这段对话是“须菩提疑众生不能生实信,故作此问,佛恐沮众生实信之心,且告之以莫作是说”,似乎理解有误。昭明太子给这一段加的标题是“正信希有”,不就是说“正信”即真正的觉悟暂时还很“希(稀)有”,所以要“希”望期待于五百年今后吗?

第七品无得无说分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①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nòu多罗三藐miǎo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弗成取,弗成说。不法,非不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注释】

①阿耨nòu多罗三藐miǎo三菩提:即无上的聪明和觉悟,见第二品注释。

【译文】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吗?如来有所说法吗?须菩提说:如来在鹿野苑yuàn中仙人住处初转,令五比丘证得阿罗汉果以来,宣说各种适应个别差异的无上窍门,也宣说如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经由,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等等。现前也正在演说无上正等正觉法,就我对佛所说无上正等正觉的义趣,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亦无不法相,所说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是面前现象上的事,面前现象上的事是循业所显现的虚幻相,如同梦境中的幻相,实际上什么事也没有。无上正等正觉假如可以证得,而实有真常的无上正等正觉,显然它必有边幅可形容,若可资形容就有一定内涵,若有内涵便有短长、大小、染净、生灭、增减,既可以证得,若不小心便也会落空,这种能得能失的器械,证得它便毫无意义,弗成称呼它无上正等正觉。由此可知,如来只是为了方便论述,取名叫做无上正等正觉,实际上什么也没有,不能用固定的名相和形容词句把它明确表达出来,任何说话说明都只是方便说,学人只可从言说中体悟它的本来面貌,没有内容可使如来做明确说明。为什么呢?如来为了顺应各种不合生活背景和程度的学人,从各类不合角度做各种不合的阐述,教令开悟、破迷发明的,都是弗成取弗成说的无上正等正觉,而所阐述的各种差别法,但有言说,所以说它是虚幻的差别法,也可以说它长短虚幻的差别法。为什么这样说呢?各种差别法是以前现在未来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菩萨以及一切贤圣以弗成取弗成说,无为的无上正等正觉而宣说的,能教令一切众生悟见无上正等正觉心。若见不法非不法即见无上正等正觉心。

【评析】

本章说万法皆空,不要执著教条,“无得无说”即此义。须菩提把握了“万法皆空”的真谛,所以这样回答,难怪他又叫“空生”了。这就是标目所谓“无得无说”,即佛没有“得”无上正等正觉,也没有“说”佛法。但须菩提又说“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就是所谓“方便窍门”了。前人评说:“‘无’为法性,本无浅深定相可取,若有定相,应无差别。有差别者,谓根有利钝,学有浅深,故名差别,既有差别,即无定相也。”

第八品依法出生分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①,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②,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③,甚至四句偈jì④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nòu多罗三藐miǎo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注释】

① 七宝:佛经所说七宝,各经说法稍有不合,按《般若经》,七宝是金、银、琉璃、砗磲(读作“车渠”,一种介壳呈三角形的软体动物)、玛瑙、琥珀、珊瑚。②福德性:指觉悟了佛法后所达到的境界。与经由过程布施所获得的福德比较是更高的境界。③于此经中受持:从这本《金刚经》中修行获益。④四句偈:关于何谓四句偈,古今有多种说法,个中一种说法是弥勒佛回答天亲菩萨,说四句偈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也有说是指《金刚经》第二十六品和第三十二品中的两首偈语。

【译文】

须菩提,你的意思是怎么样?假如有人用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做布施,这小我所获得的福德,多不多呢?须菩提说:很多,世尊。为什么呢?像这种福德只是虚幻相,并不是不生不灭的福德实相,所以如来只能说福德多。假如有人,实践此经中的义理,甚至只是用四句偈语来为他人解释说明,他的福德要胜过用充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来布施所获得的福德。为什么呢?须菩提,以前的现在的未来的一切诸佛,以及诸佛无上正等正觉法,都是从这部经典出生的,假如有人实践读诵此经,就是亲近了无上正等正觉,假如还没有悟道,当可从经义中发明无上正等正觉心。

【评析】

本章说佛法真谛胜过布施,从佛法生发聪明就是“依法出生”。经由过程物质的布施想获得福德答谢,并不是佛追求的境界,只有真正觉悟了佛法,才是真正的福德,这就是所谓福德性。而佛法的真谛就是一个空字,所以最后又说佛法就长短佛法,总之强调一切皆空。而《金刚经》就是最好的空谛经典。标目“依法出生”就是说应该从佛法的空谛生出觉悟,言外之意是不要希冀经由过程布施求得福报

第九品一相无相分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huán①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huán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②,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③ 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④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⑤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⑥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⑦,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 ⑧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注释】

① 须陀洹(huán):梵语音译,“洹”读作“还”。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是小乘初、二、三、四果罗汉位,又叫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和阿罗汉果,即小乘修行的四个阶段,四种境界。②色、声、香、味、触、法:佛教所谓六尘,如同尘土一样污染人的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③斯陀含:前人解释说:“问第二果,斯陀含者,是渐修精进之行,修无漏业,念念不住六尘境界,然终未有湛然清净之心。”④阿那含:前人解释说:“第三果阿那含者,已悟人法俱空,渐修精进,念念不退菩提之心。”⑤阿罗汉:前人解释说:“问第四果阿罗汉者,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实无有法者,谓无烦恼可断,无贪嗔可离,情无逆顺,境智俱亡。”⑥我人众生寿: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⑦无诤三昧:无诤即物我两忘而不争竞不生烦恼。三sān昧mèi又叫三摩地、正定、正受等,指一种专注的静思修行境界。⑧阿兰那:梵fàn语,即无诤。乐阿兰那者,即获得了无诤zhèng三昧的人。【译文】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就是虚幻的佛法。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闻佛声教而证得须陀洹huán果位的人,能作这样的念头:“我获得须陀洹huán果了”吗?须菩提说:不能,世尊。为什么呢?因为须陀洹叫做初入圣如来因地道之流,而实际上并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虚幻中的事,什么也没有,只是名叫做须陀洹。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闻佛声教而证斯陀含果位的人,能作这样的念头:“我获得斯陀含果了”吗?须菩提说:不能,世尊。为什么呢?因为斯陀含还须要一往天上,一来人问才能成就,而实际上并无往来,虚幻中的事什么也没有,只是名叫做斯陀含。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闻佛声教而证得阿那含果位的人,能作这样的念头:“我获得阿那含果了”吗?须菩提说:不能,世尊。为什么呢?因为阿那含不必再来欲界受生,而实际上并没有来,虚幻中的事什么也没有,只是名叫做阿那含。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闻佛声教而证得阿罗汉果位的圣人,能作这样的念头:“我获得阿罗汉道了”吗?须菩提说:不能,世尊。为什么呢?因为其实没有任何什么,可以名叫做阿罗汉。世尊,假如阿罗汉有这样的念头:“我获得阿罗汉道了。”那就是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世尊,佛说我没有人我长短之心,已经证得一切寂然平等的无诤三昧,在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但我不作这样的念头: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假如认为自己已得阿罗汉道,世尊就不说我须菩提是爱好无诤行的修行人。虚幻中的事,什么也没有,我须菩提其实没有任何所行,只是名叫做“须菩提善欢无诤行”。

【评析】

本章说不要执著于各类名相,包括佛教的名相,所以“说一相无相”。佛与须菩提的问答,是从“四向”的修行境界反复说明只有无所执著,才能真正觉悟。一旦执著于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这些所谓果位,就远离了这些果位的境界了。所谓“一相无相”,就是无论哪一个果位的“相”其本质都是“无相”。

第十品肃静净土分

【原文】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①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肃静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肃静佛土者,即非肃静,是名肃静。”“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②,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③。”

【注释】

① 然灯佛:即燃灯佛,别名定光佛,释迦牟尼之前的佛,他印证释迦牟尼将成为佛,是释迦牟尼的师长教师。佛教中说燃灯佛是以前佛,释迦牟尼是现在佛,弥勒佛是未来佛。②须弥山王:须弥山别名弥楼山、妙光山等,佛教认为每一个世界中都有一座须弥山在傍边。③大身:文殊菩萨问佛什么是大身,佛回答说:“非身是名大身,具一切戒定慧,了清净法,故名大身。”大身就是指觉悟了的佛心。

【译文】

佛告诉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以前在燃灯佛的教化所在,对于无上正等正觉法,有所证得吗?世尊,如来在燃灯佛那里,对于无上正等正觉法,那是虚幻中的事,什么也没有,其实没有任何所得。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菩萨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万行来肃静佛土吗?没有,世尊。为什么呢?因为菩萨肃静佛土,如同虚幻中的事,本来没有佛土待肃静,只是名叫做肃静。所以,须菩提,诸大菩萨,知道一切相都是虚幻的,应当如是生无上正等正觉的清净心,不应当住在物质现象上,而想要生无上正等正觉心,一旦住在物质现象上,那是凡夫的虚妄心,不应当住在声音、香气、滋味、细滑、记忆等现象上而生起凡夫的虚妄心,应当无所住,无上正等正觉心自然现象。无所住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也不是什么事都不想,假如什么事都不做如同无色界天人而已,假如什么事都不想,如同无想天人而已,假如心念寂jì然不动,不像木石那样蒙昧,也只是如同非想非非想天人而已,都照样住在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虚妄境界上。应无所住,并不妨碍起心动念,不妨碍行住坐卧。比如镜子,笑容来照显笑容,恶脸来照显恶脸,镜子不留笑容也不排拒恶脸。无物所照时,自然不留一物,混乱现象对镜时,也自然不排拒混乱相,镜子如如不动,不因为混乱现象而使镜子落空本来的清净。更重要的是,镜子从来没有不照物,无物所照时就是照到空境,那也恰是妄想境。是以,当知无上正等正觉心不住虚幻境,住相是虚妄相,不住相时,虚幻相本来没有生灭,和不生不灭的无上正等正觉心没有两样。须菩根,比如有人,他的身体如众山之王的须弥山那样,高广三百三十六万里,你的意思若何?像这样的身体,大不大?须菩提说:很大,世尊。为什么呢?佛说那是虚幻身,只是名叫做大身,事实上这世界上没有那么嵬峨身体的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如同这个事理,是虚幻中的事,假如执取应无所住可以生无上正等正觉心,又落在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当连无住也不住。

【评析】

本章经由过程解构佛本身的肃静,说明佛法的真谛是“肃静净土”。标目是“肃静净土”,佛与须菩提经由过程对话,说明真正的肃静净土就是无所执著,连佛在燃灯佛处获得了佛法没有,菩萨的功德使佛地更肃静了没有这些念头,也不要执著。这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样才能真正熟悉佛法的“大身”——就是“非身”。前人评点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盖此心清净,就是肃静佛土,悉以外饰为哉?七宝宫殿,五彩栋宇,皆外饰也,此凡夫所谓肃静,非菩萨之所谓肃静。欲知菩萨肃静,当于非肃静中求之。”

第十一品无为福胜分

【原文】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①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须眉、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数以万计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须眉、善女人,于此经中,甚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注释】

①宁:设问的语气虚词。

【译文】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的沙数,如沙数那么多的恒河,您的意思怎么样?那么多恒河的沙子,多不多呢?须菩提说:很多,世尊。单单恒河的数量就已经难以估计,何况是河中的沙子。须菩提,我现在明白地告诉你:假如有善须眉、善女人,以七宝充满所说数以万计的三千大千世界来布施,所得的福德多不多呢?须菩提说:很多,世尊。佛告诉须菩提:假如善须眉、善女人,以此经中的事理,甚至只实践四句偈jì语,并讲解给别人听,他的福德远胜前面所说的福德。

【评析】

本章经由过程巨大的比喻说明《金刚经》是佛法宝典,空无才是真福。标目是“无为福胜”,意思是持受《金刚经》中“无”即“空”的佛家根本义理,其所获福德要胜过一切有形的布施等功德。照样强调万法皆空。

第十二品尊重正教分

【原文】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甚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①,皆应赡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学生。”

【注释】

①天人:即天上之人,天界生类之总称。阿修罗:梵语音译,别名无酒神、非天、无善神,据说边幅丑陋,性格好斗,是所谓天龙八部中的第五部。

【译文】

还有,须菩提,随时随地只要一宣说此经,哪怕只说四句偈语,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包括天、人、阿修罗等,都应赡养,似乎佛的塔庙所在地那样。更何况有人完全能够实践修持、读诵。须菩提,你应当知道,此人已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假如是经典所在的地方,就是有佛在,就应当像学生尊重佛那样尊重这部经典。

【评析】

本章赞赏《金刚经》在佛教经典中的至尊地位,是“正教”,当然要顶礼尊重。“尊重正教”,就是尊重《金刚经》,因为这部经典最好地表现了佛法的空无妙理。

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

【原文】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所以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①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弗成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等于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须眉、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甚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注释】

①世界:梵语叫路迦,“世”是时间,“界”是空间。

【译文】

这时,须菩提恭敬地对佛说:世尊,当若何称呼此经,我们要若何奉行实践?佛告诉须菩提:这部经典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用这个名字为经题,你们应当奉行实践。为什么要这样呢?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为令一切有情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智能,远离色声香味触法所引起的各种贪欲烦恼,而到达不生不灭境界,是一种修行窍门,不是玄谈空理。其心如果“若见诸相非相刚见如来”,宇宙人生无一真实,令你离苦得乐的般若波罗蜜也是虚幻不其实的般若波罗蜜,不法非不法。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有所说法吗?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如来没有说。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多不多?须菩提说:很多,世尊。须菩提,这么多的微尘,如来说,是虚幻的微尘,只是名叫上托兜率做微尘。如来说世界,是虚幻的世界,只是名叫做世界。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可以以佛色身的三十二种好相见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的如来吗?弗成以,世尊。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来说佛色身的三十二种好相,就是虚幻相,只是名叫做三十二相。若见诸相非相,当知虚幻相虽然有生灭变更,实际上本来就没有生灭,和不生不灭,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的如来并没有两样。那么,你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鼻子所嗅到的;舌头所尝到的;身体所碰触到的;心里所想到的,无不是虚幻相,无不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的如来。须菩提,假如有善须眉善女人,像数以万计那样多次的以身命来布施。假如别的有人以此经中的事理,甚至只实践四句偈语,并讲解给别人听,他的福德甚多于以身命布施。

【评析】

本章以《金刚经》本身的名相作引子,说明不要执著名相本身,而要把握真谛,这才是“如法受持”。从《金刚经》的名称到世界微尘的名称,再到佛的三十二相,甚至善男善女的布施,都是“名”而不是“实”。那么什么是佛法的实呢?就是《金刚经》里的微言大义——破除了所有“名相”的那个“空”谛。觉悟了这一点,就是“如法受持”。

第十四品离相寂灭分

【原文】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①,涕泪号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往昔来,所得慧眼②,不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罕见功德。世尊,是实相者,等于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③,不足为难。若当下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等于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于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④,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⑤,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⑥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分割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chēn恨。须菩提,又念以前,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nòu多罗三藐miǎo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等于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各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须眉、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聪明,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注释】

① 义趣:义理之所归趋(“趣”是“趋”的通假字),所谓“是所说义,何所归趣”。义即佛法的事理,趣即修持佛法达到的境界。②慧眼:佛教中有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慧眼为空谛一切智,即具有能够熟悉到万法皆空的眼力和聪明。③信解受持:即信解行证,先崇奉佛法,再理解佛法的事理,然后按照佛法的事理修行实践,最后达到觉悟成佛的结果。④第一波罗蜜:即般若波罗蜜,拜见“媒介”。⑤忍辱波罗蜜:即六波罗蜜里的“忍辱”,拜见“媒介”。⑥歌利王:即迦利,古印度乌仗那国王,即波罗奈国王,暴戾lì恣zì睢suī。

【译文】

这时,须菩提听佛演说此经,深切清楚明了个中义理,悲痛地流下眼泪,而对佛说:罕见,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自从我证得照见一切众生根性的慧眼以来,没有据说过像这样的经典。世尊,假如有人能够听到这部经,信心清净,就发清楚明了无上正等正觉心的真实现象,当知这种人成就了第一罕见功德。世尊,无上正等正觉心的真实现象,就是没有任何什么相的虚幻相,所以如来说,只是名叫做实相。世尊,我现在能够听到这样的经典,信解实践,并不为难。假如将来第五个五百年开始的末法时期,有众生能够听到此经,就信解实践,这种人就是第一罕见。为什么呢?这种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为什么这样说呢?我相就是虚幻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是虚幻相。为什么呢?既然我人众生寿者相是虚幻相,离一切诸相就名叫做诸佛。佛告诉须菩提:就是如斯,就是如斯。假如有人能够听到此经,不惊奇我人众生寿者相原来是虚幻相;不恐怖无上正等正觉原来也是梦幻境界;不畏惧无上正等正觉法弗成取弗成说,当知这种人很罕见。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来所说最罕见无上的般若波罗蜜,就是虚幻的第一波罗蜜,只是名叫做第一波罗蜜。须菩提,以实践忍辱之行,到达不生不灭境界,如来说是虚幻的忍辱波罗蜜,只是名叫做忍辱波罗蜜。为什么呢?须菩提,在实践实行傍边,假如有我人众生寿者相,就不能名叫忍辱波罗蜜。为什么呢?比如以前,歌利王为试验我有没有嗔恨心,而割宰我的身体,我在那个时刻,没有我相、没有人相、没有众生相、没有寿者相。为什么呢?因为我的眼睛耳朵四肢,被歌利王一一分割时,假如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当会生起嗔恨心,那么就弗成能在我发誓:“假如我没有起嗔chēn恨心,让身体复元如故”时,身体就真的复元如故了。须菩提,又念以前,五百生作忍辱仙人,在那些时刻,我没有我相没有人相没有众生相,没有寿者相。所以,须菩提,菩萨应当离一切相。发无上正等正觉心,不应当住物质现象上生起妄想心,比如眼睛看见可爱的色相,心知可爱,但不要生起贪爱爱好,看见弗成爱的色相,心知弗成爱,但不要生起厌恶情绪。素来,我们身处清净情况,便想多待一会儿,这已经生起贪爱欢乐心,假如处在污秽huì情况,行动自然快捷,巴不得赶紧离开,这已经生起厌恶心。当我们看到俊男美男,习惯性地多看他一眼,诸君,这是欲心!当我们和面貌可憎的人在一块时,厌恶之情油然而生,这也是欲心在作祟,没有欲心不会有厌恶之情绪。还有,我们见钱眼开,见宝贝便想要拥有,布施时心生不舍,都已经生妄想心,住物质现象上,处在凡夫境界,无上正等正觉心本来如如不动,你自己背离迷失,背离了菩提。不应当住在声音、香气、滋味、细滑、思惟记忆等现象上生起妄想心,比如耳朵听到悦耳的声音,心知声音悦耳,但不要生起贪爱爱好,听到聒guō噪声音,心知聒guō噪,但不要生起厌恶情绪。悠扬的音乐令人情绪波动,所谓陶醉,已经堕在妄想境,假如听到逆耳的声音,心烦不安,都已经无上正等正觉心。常日最常面临的是听到动心的异性声音,你假如认为好听,想多听他一句话,当心,你可能已经堕入欲心,如你认为某人措辞令人厌恶,不必有厌恶的情绪产生,你假如心生厌恶,所发露的无上正等正觉心本来如如不动,在这个时刻,你自己背离迷失,背离了菩提。又比如鼻子闻到香气,心知好闻,但不要生起贪爱爱好,闻到臭味,心知臭味,但不要生起厌恶情绪。借使我们闻到异性体味、食物香气,心生爱好,即时已经落在妄想境界;假如闻到恶臭,心生厌恶,也一样已经住心妄想境界。又比如舌头尝到厚味,心知可尝厚味,但不要生起贪爱爱好,多吃它一口,吃到弗成口的食物,心知弗成尝,但不要心生厌恶。又比如身体碰触细滑,心知细滑但不要生起贪爱爱好,碰触粗劣心知粗劣,但不要生起厌恶心。又比如心里想起美丽的旧事,心知追忆旧事,但不生起贪爱爱好,想到不堪回想的旧事,心知不善,但不要心生厌烦。乱想旧事很轻易迷失,修道难,几乎都是迷失在乱想中,所以要修习禅定,不要染着色、声、香、味、触、法、而生妄想心,应当无离各种贪欲,不贪爱色声香味触法,现前一念清净心,也不染着清净味,就是应无所住的无上正等正觉心。假如心有住相,以为应无所住是住在一种无所住的境界,那就不是安住无上正等正觉心。所谓 “住”如同住房子的“住”,见闻觉知便被约束在房中如井底之蛙。比如眼睛若凝住俊男美男,秀色可餐,心意识便被色欲所困,俊男美男外的事物熟视无睹,听而不闻,触而不觉,识而不知,刹那间堕入痴迷无明中,常人迷而不知返,欲念炽盛,歌诵人世真善美,下焉者邪淫无所不用其极,上焉者诗歌文章,美术图腾,音乐跳舞。修行人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俊男美男固然心旷神怡,不必秀色可餐,乱想淫欲,无非是循业发明的色相,俊男美男非俊男美男,则显无上正等正觉心,俊男美男外的大千世界朗然可见,也一样心旷神怡,心包太虚,无一不是如来。又比如旧事回忆:儿时嬉xī戏、欢笑同学、初恋滋味、倒置爱情、求不得苦、恩怨仇恨、名望利益等等,胡思乱想,刹那间忘记正在听课,正在和亲友交谈,正在和客人接洽商务,面对着师长、亲友、客户,彼所言说断断续续,熟视无睹,听而不闻,触而不觉,识而不知,狼藉无明,全日如斯,经年如斯,毕生如斯,累世如斯。修行人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假如念念分明,旧事如梦如幻,历历所现皆是等正觉心。但假如以为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却住在不住相的清净境界,也如同住房子的住,清净境界外的事物熟视无睹,听而不闻,触而不觉,识而不见,已经昧却“应无所住心”。所以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同样的事理,假如菩萨心住色行布施,布施外的事物熟视无睹,听而不闻,触而不觉,识而不知,昧却无上正等正觉心,很难断除饮食、男女淫欲、睡眠、嗔chēn恨hèn、愚yú痴chī等各种烦恼。因为私心作祟,慈济众生的事业,做起来也就倍感艰苦,但有菩萨心而无菩萨行,福德智能两欠缺,没有各种大能力,泥菩萨过江,自身都难保。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不只是不执著所施物、施者、受者,应当无所住而行布施,所谓不住色行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念念分明,行住坐卧都不昧却无上正等正觉。如来说一切现象就是虚幻相,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又说一切有情众生就是虚幻的众生,若见众生非众生则见如来,诸君,若见如来即发无上正等正觉心,你放眼不见一切诸相吧?不见一切众生吗?任何一相都是如来相,任何一众生都是如来,此时不悟,等待何时?须菩提,如来是说真诚话,说其实话,说如实如理的话,不说欺诳话,不说怪异话的。须菩提,如来所证得的无上正等正觉法,此法没有真实,也没有虚妄。须菩提,假如菩萨的心住于无上正等正觉法,染着法相而行布施,如人走入黑阴郁,什么也看不见;假如菩萨的心里不住无上正等正觉法而行布施,好比人有眼睛,日光明照,可以看到各种的色相。须菩提,未下世,假如有善须眉、善女人能够实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于行住坐卧傍边修行,远离各种贪爱染着,令无上正等正觉心转瞬不昧,教化众生也以布施无上正等正觉法,令一切有情同沾法喜,速证无上正等正觉,而且天天诵读经文不令忘失,以便于为人讲解。如来以佛的智能,清楚地知道这种人,清楚地看见这种人,都可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

【评析】

本章换一个角度阐述不执著表相、名称才能悟解佛法真谛。本段的标目是“离相寂灭”,即经由过程须菩提和佛的对话,反复说明只要离开“相”而悟“空”,不要“执著”,就达到了佛的境界,否则就是没有觉悟,同时说明持诵《金刚经》就是达到这一境界的捷径。

第十五品持经功德分

【原文】

“须菩提,若有善须眉、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①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切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讲解。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弗成思议,弗成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②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弗成量、弗成称、无有边、弗成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③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讲解。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赡养,当知此处,即为是是,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④,而散其处。”

【注释】

瞿qú昙tán贵姓①初日分:古印度称凌晨为初日分,正午为中日分,下昼为后日分。恒河沙:即像恒河中的沙粒一样多。②大乘:梵语音译摩mó诃hē衍yǎn,用乘载比喻觉悟的境界,自觉且觉他者谓大乘,限于自觉者谓小乘。③小法:指外道法,即非佛法。④华香:华是花的通假字,华香即花和香。

【译文】

须菩提,假如有善须眉、善女人,早上以和数以万计目相等的次数做身命布施,正午以和数以万计目相等的次数做身命布施,下昼也以和数以万计目相等的次数做身命布施,像这样经由无量百切切亿难以估计的岁月,赓续地都以身命布施。但假如别的有人,听到此经,信心不动摇,他的福德就胜过无数次以身命布施的人,更何况书写、实践、读诵,为他人解释说明。须菩提,简要地说,此经有弗成思义,弗成称量,无边的功德,如来为发心,学大乘佛法的人说,为发心学最上乘佛法的人说。假如有人能够实践、读诵,并广为他人解释说明,如来清楚地知道这种人,清楚地看见这种人,都邑成就弗成量弗成称,没有边际弗成思义的功德。像这种人,就是承担如来无上正等正觉的人。为什么呢?须菩提,假如爱好咒术、祈福消灾算命风水,爱好双修采补住空乐境界,爱好长生不老,守住灵明觉知,信以为有道、有真常等小法的人,不知道咒zhòu术、祈福消灾、算命风水、长生不老等只是增长我见,所悟方术、所悟境界只是增长人见,但守灵明觉知,住空东境界只是染着众生见,信以为有道可修、有真常可证,只是增长命者见。有这种知见的人,对于此经就不能听受读诵为他人讲解。须菩提,无论什么地方,假如有此经典在,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都应该赡养,应当知道这地方就是塔庙,都应该恭敬作礼围绕,以种莳花香散布其处。

【评析】

本章再次凸起《金刚经》之伟大,持诵它就是无上功德。强调《金刚经》的无上经典地位,诵读它,宣讲它,接收它,就是无量功德,所以标目为“持经功德”。

第十六品能净业障

【原文】

“复次须菩提,若善须眉、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①,应堕恶道。以当代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祛除,当得阿耨nòu多罗三藐miǎo三菩提。须菩提,我念以前无量阿僧祗zhī②劫,于然灯佛③前,得值八百四切切亿那由他④诸佛,悉皆赡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赡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切切亿分,甚至算数譬pì喻yù,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须眉、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困惑⑤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弗成思议,果报⑥亦弗成思议。”

【注释】

①罪业:罪恶的作为。佛教认为此生的罪罪行为将产生下世的苦果。②阿僧祗zhī:梵fàn文wén音译,印度数目名称,是数量无穷多的意思。③然灯佛:即燃灯佛。④八百四切切亿:数量无穷多之意。那由他:梵fàn语音译,印度数目名称,也是数量无穷多之意。⑤狐hú疑yí:据说狐狸多疑。⑥果报:因果报应。此世之果来源于前世之因,当代之因又导致下世之果。

【译文】

还有,须菩提,假如善须眉、善女人,实践读诵此经,反而被他人轻贱,那是他前世所造的罪业,本来应当堕入恶道,因为当代实践读诵此经,却被人轻贱,以这个缘故,前世应当堕地狱的罪业就祛除了,将来必当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已经经由良久良久了,我在燃灯佛以前,碰到八百四切切亿亿的佛,都一一赡养承事,没有白白空过。然则假如有人,在未下世,能够实践,读诵此经,所获得的功德,以我赡养八百四切切亿亿佛的功德,都不及他的百分之一,也不及他的切切亿分之一,甚至用算数都没有办法比喻的几分之一。因为一切赡养以依教修行最为第一。须菩提,假如善须眉善女人,于未来的末法时期,有实践、读诵此经,所获得的功德,我若一一说出来,只怕有人听到了心里会狂乱,困惑不信,须菩提,当知此经的经义弗成思议,果报也是弗成思议。

【评析】

本章说诵读持受《金刚经》就能洗除自己的罪业——所谓“能净业障”。佛用各类弗成思议的比喻,强调《金刚经》的伟大,当然主要照样说个华夏谅的佛法义理的伟大。告诉人们只要修持《金刚经》就能获得觉悟,比其他一切赡养佛的行为都有效。标目说“能净业障”,意思是修持《金刚经》就能使自身所作各类业和所遇各类障获得洗xǐ涤dí消解。

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

【原文】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须眉、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须眉、善女人,发阿耨nòu多罗三藐miǎo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nòu多罗三藐miǎo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nòu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①,汝于下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下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肃静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肃静佛土者,即非肃静,是名肃静。须菩提,若菩萨通晓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注释】

①授记:梵fàn语和伽罗的意译,十二部经之一。又指佛对发心向善的众生授予将来必成佛的标记。

【译文】

这时,须菩提又对佛说:世尊,善须眉善女人发明无上正等正觉心,了知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再执取邪xié知邪见的禁戒和外道修持窍门,对世尊所说处死深信不疑,淡薄各种贪tān欲yù、嗔chēn心xīn、愚yú痴chī,自然发露了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菩提心,到此时节,应当若何安住菩提心?若何降伏修道难,度众更难的畏惧心理?佛告诉须菩提:善须眉善女人,发露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菩提心,应当生起这样的心:我要救度一切众生,救度了一切众生,而没有一众生实际被我救度。为什么呢?假如菩萨畏惧修道难,畏惧度化众生更难,就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不是菩萨。为什么这样说呢?须菩提,其实没有任何什么,连发无上正等正觉心都没有,梦幻中的事,究竟什么也没有。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在无数阿僧祗zhī劫jié,燃灯佛出现于世时,有任何什么,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吗?没有,世尊。就我懂得佛所说的义理,佛在燃灯佛那里,持五莲花奉上如来,又持身投地布发遮住污泥,赡养圣尊从身上走过,并发誓愿,愿将来之世作佛当如燃灯佛,那是现象上的事,如梦如幻,于无上正等正觉心,没有任何什么,愿将来之世作佛当如燃灯佛,也没有燃灯佛授记,于下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佛说:恰是如斯,恰是如斯。须菩提,我于尔时,心意清净,没有任何什么妄想住相,如来于未下世当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那时刻我假如住相赡养如来,住相发愿将来成佛当如燃灯佛,心里畏惧成佛难,畏惧度化众生更难,以为如来必得真常不灭的无上正等正觉,燃灯佛就不给我授记说:你于下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因为我无所住发无上正等正觉心,融会实无有法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所以然灯佛给我授记,说这样的话:你于下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什么原因呢?所谓如来,就是万法都如其本来的义理,没有任何什么。假如有人说:如来证得真常不灭的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其实没有任何什么,佛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如来所证得的无上正等正觉,无实无虚。假如诸相非相,唯独如来所得是真实,好比梦中所见一切皆虚妄,唯独捡到的金钱不假。这么说,无上正等正觉虚幻而根本没有吗?所说虚幻非虚幻,等于“诸相非相”,假如虚幻是断灭性的,何必辛苦修行?无上正等正觉于是中无实无虚,所以如来说任何一切什么,都是佛法。须菩提,所说任何一切什么,包括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根六尘六识,苦集灭道等四谛法,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人缘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能等六波罗蜜,涅niè槃pán,阿耨nòu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及其他看不到、想不到的任何什么,就是虚幻的任何一切什么,所以只是名叫做任何一切什么。须菩提,比如人的身体长得很大。须菩提说:世尊,如来说人的身体长得很大,比如在梦中,身体长得很大很大,而实际上没有,只是虚幻的长得很大,只是名叫做大身。须菩提,菩萨也是如斯,假如他这样说:我应当救度无量众生。那么,他就不能名叫做菩萨。为什么呢?须菩提,其实没有任何什么,微尘都没有,哪有众生可灭度?菩萨要开悟,破迷发明无上正等正觉心,彻底融会诸相非相,没有任何一法,才名为菩萨,所以佛说任何一切什么,没有我、没有人、没有众生、没有寿者。须菩提,假如菩萨这样说:我难行能行,我难证能证,难度能度,我当以各种功德和智能来扶植未来的佛土,他就不能名叫做菩萨,为什么呢?如来说肃静佛土,就是虚幻的肃静,只是名叫做肃静。须菩提,假如菩萨通晓没有我没有任何一切什么,即知成佛不难,度化众生也不难,如来说他真的是名叫做菩萨。

【评析】

所谓“究竟无我”,其实是说明不要执著名相。标目叫“究竟无我”,意思是只有彻底弄明白“无我”的意思,才算真懂了佛法的大义。佛与须菩提的对话就是反复在说明这个意思。

第十八品一体同观分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①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 “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以前心弗成得,现在心弗成得,未来心弗成得。”

【注释】

①肉眼:五眼之一。五眼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译文】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有看见一切物质现象的肉眼吗?是的,世尊,如来有看见一切物质现象的肉眼。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有看见一切众生苦衷的天眼吗?是的,世尊,如来有看见一切众生苦衷的天眼。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有照见一切众生根性的慧眼吗?是的,世尊,如来有照见一切众生根性的慧眼。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有照见一切实际现象的法眼吗?是的,世尊,如来有照见一切实际现象的法眼。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有无事不知,无事不见,无事不闻,闻见互用无碍的佛眼吗?是的,世尊,如来有无事不知,无事不见,无事不闻,闻见互用无碍的佛眼。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恒河中所有沙子,佛说它是沙子吗?是的,世尊,如来说它是沙子。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一恒河中的所有沙子,有像沙子那么多的恒河,又像那么多恒河所有沙数那么多的佛世界,你说它多不多呢?很多,世尊。佛告诉须菩提:像那么多国土中的所有众生有很多种心,如来具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很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各种心。好比一切泡沫同一海水,但一切众生固执泡沫为己心,与风作浪,生生灭灭的泡沫始终不离海水,海水自然悉知悉见。为什么呢?如来说一切众生各种心都是虚妄心,只是循业所起的一种意识感化,然则众生染着五欲,错谬地以为意识感化为己心,比如与风作浪所起的泡沫,泡沫只是海水波动的现象,泡沫并不是海水的原状,若知各种心是虚妄心,只是假名为心,则见无上正等正觉心,比方泡沫与海水,若知泡沫只是海水的波动现象,但没有海水就没有泡沫,见泡沫则见海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同这番事理,我们缩小心量以泡沫为己心,住心在泡沫上而见不到海水,若不住泡沫则见海水,不住妄想心则显现无上正等正觉心。为什么这样说呢?须菩提,以前心了弗成得,现在心了弗成得,未来心了弗成得,只是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所产生的意识现象,接踵赓续使我们错谬miù地以为己心。诸君!若不住相,见诸心非心,现前便见无上正等正觉心。当知,泡沫虽不是海水的原关,却也是海水啊!还不悟吗?

【评析】

本章说只要把握了空无宗旨,就能超越万相——“一体同观”。说如来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也就是这五种眼从“万法皆空”的意义上说都是一样的,也可以说都不是眼。说多得像无限恒河无限沙数的世界中的无限众生的无限心念如来都知道,其实是说这些心念也都是空无,不应执著。所以说以前、现在和未来的心念都弗成得。这就是标目所说“一体同观”。

第十九品法界通化分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以人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所以人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译文】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假如有人以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这种人以这样的缘故,所获得的福德多不多?是的,世尊,这种人以这样的缘故,得福很多。须菩提,假如以为福德是其实有的,就是着我人众生寿者相,如来就不说得福德多,假如以为福德是虚幻的缘故,如来说他获得的福德很多。

【评析】

法界是梵fàn语yǔ达dá摩mó驮tuó都dōu的de义译,又译法性、实相。一般有两个角度的解释,一是从事实的角度,一是从义理的角度。法即万象各类,界即分界,即所有外界的表现。佛说再大的福德其实也是虚无的,照样强调万法皆空的宗旨。所谓“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即“无”才是根本。这是通遍一切“法界”的真理,故曰“法界通化”。

第二十品离色离相分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①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注释】

①具足色身:即十分完美的身体。色身,佛教称四大(地、水、火、风)五尘(色、声、香、味、触)等色法而成之身,即人有形的肉体。

【译文】

净饭圣王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可以以见圆满的色身就是见佛吗?弗成以,世尊,不应当以见圆满色身就是见如来。为什么呢?因为如来说,圆满的色身,就是虚幻的圆满色身,只是名叫做圆满的色身。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可以见圆满的各种成就,比如三十二相、放光、神通,等等,就是见如来吗?弗成以,世尊,弗成以见圆满的各种成就是见如来。为什么呢?如来说具足,就是虚幻的具足,只是名叫做诸相具足。若见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刚见如来。

【评析】

“离色离相”——不要盲目崇拜佛的偶像,而要融会佛教义理。佛与须菩提的问答其宗旨照样打破对色身、诸相的执著,说明万法皆空,所以标目叫“离色离相”。

第二十一品非说所说分

【原文】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bàng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①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下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注释】

①慧命:法以聪明为寿命,聪明假如损伤,法身也就灭亡。即觉悟空谛的聪明是一切的根本。

【译文】

须菩提,你不要说如来有这样的念头:我当有所说法。不要这样想。为什么呢?假如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就是诽谤佛,不能懂得我所说的义趣。须菩提,说佛法的没有佛法可说,比如在梦中说佛法,实际上没有,只是名叫做说佛法。这时,慧命须菩提对佛说:世尊,有很多众生,在未下世,据说这样的佛法,而生起信心吗?佛说:须菩提,这类人不是众生,也非不是众生。为什么呢?须菩提,众生就是众缘和合而生的意思,如来说是虚幻的众生,只是名叫做众生。

【评析】

“非说所说”——不要讲解佛法,照样在强调空之本心。佛不说法,因为万法皆空,所以标目说“非说所说”,即不说法就是说法。众生是众生又不是众生,照样强调空是绝对的,一切名相都是相对的。前人疏讲解:“佛言彼非众生者,皆具真一之性,与佛同源,故曰非众生。言非不众生者,背真逐妄句,丧己灵,故曰非不是众生。”意为众生和不是众生之间,只在是否觉悟了空谛之一念而已。

第二十二品无法可得分

【原文】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nòu多罗三藐miǎo三菩提,为无所得耶yē?”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nòu多罗三藐三菩提,甚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nòu多罗三藐三菩提。”

【译文】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佛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是梦幻中的事,实际上没有任何所得!恰是如斯,恰是如斯。须菩提,我于无上正等正觉,甚至没有一点点什么可得,只是名叫做无上正等正觉。

【评析】

“无法可得”,是说无是佛法的根本。“无有少法可得”就是“阿耨nòu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空谛的另一种表达法。

第二十三品净心积德

【原文】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nòu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nòu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译文】

其次,须菩提,任何人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都是一样的,没有先后,没有高低,没有大小,阿ē弥mí陀tuó佛fó所证无上正等正觉和释迦牟尼佛所证无上正等正觉没有两样,未来弥mí勒lè佛fó所证无上正等正觉也不会有高下。是以,阿弥陀佛所宣说的无上正等正觉法和释迦牟尼佛所说不会有两样,未来弥mí勒lè佛fó也不会别有所说,三世一切诸佛所证都平等无有高下。还应当知道,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也是平等没有高下。应身佛释迦牟尼是虚幻身,圆满报身卢lú舍shě那nà佛fó一样是虚幻身,清净法身毗pí卢lú遮zhē那nà佛fó也不真,三身都是虚幻身,若以为法身真常,便堕在寿者相中还未见如来;若以为报身佛优于应身佛便堕在众生相中,还未见如来;若以为应身佛释迦牟尼所说窍门不如卢舍那佛,不如毗pí卢lú遮zhē那nà佛fó,便堕在稳固的我相人相中,还未发明无上正等正觉心。诸君当知,无上正等正觉等于法身,离此法身别无应身释迦牟尼佛,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释迦牟尼佛不异法身毗pí卢lú遮zhē那nà佛fó;应身若劣于圆满报身,很显然报身尚未圆满,是故,应身释迦牟尼佛不异报身卢舍那佛,毗pí卢lú遮zhē那nà佛fó所示现无上正等正觉法不会优于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所说佛法也不会劣于卢舍那佛,为什么呢?说法者无法可说,岂有好坏?若人言说诸佛所说法有好坏,即为谤佛。不合程度的有情众生,循业发明不合佛身,法身、报身、应化身非一非异,无非都是梦幻中的知见,无上正等正觉没有高下,只是名叫做无上正等正觉。假如以没有我、没有人、没有众生、没有寿者相的智能,用来修习一切善法,就必定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修一切善法,有八万四千窍门,总要先跨出第一步,才能再走第二步,一向到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第一步善法就是梵fàn行háng清qīng净jìng,远离名闻利养、饮食知足、捐除睡眠、断除淫欲、断除嗔恨、断除愚yú痴chī。以前、现在、未来没有不修梵行而证得阿罗汉、大菩萨、佛,梵行是一切善法的基本。假如以为融会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般若智,用来修习损人利己的双修窍门,或咒术、气脉、算命风水,或世间文艺技巧,并不妨害菩萨行,事实上这些行为必定堕入五欲中,只能成就世间法,哪怕身心清净也只是凡夫境界,因为没有梵行清净之基本,无法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所悟般若智就是偏空智,但能空口说微妙而无般若行。上求佛果下化众生之菩萨行不切实际,最后变成空愿,不了了之。须菩提,所说善法,不舍世间规范,不怪异、没有秘密,不是不择手段达到目的的方便法,如来说这样的善法是虚幻的善法,只是名叫做善法。

【评析】

只有摆脱“有”的执著,才能净心,才是真善。“净心”即心中无我、无人等四相,只要有了这个根本,修任何善法都能觉悟。所以说“是法平等”,说“善法”也是“非善法”。“净心积德”强调的是“净心”。

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

【原文】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xū弥mí山shān王wáng①,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甚至四句偈jì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切切亿分,甚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注释】

①须弥山王:“王”是指须xū弥mí山乃众山之最的意思。

【译文】

须菩提,假如三千大千世界中像所有的须xū弥mí山那样高广的七宝,有人用来布施。但假如另有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甚至只用四句偈语来实践,为他人说明,前面所说的福德不及他的百分之一,百切切亿分之一,甚至用算数譬pì喻yù所不能及的几分之一。

【评析】

诵读《金刚经》就有福,持受《金刚经》就生智。“福智无比”是说《金刚经》的聪明无比,修持《金刚经》所得福德无比。用一个弗成思议的比喻来形容这种无比。

二十五品化天所化分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不凡夫,是名凡夫。”

【译文】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你们不要说,如来有这样的念头:我应当救度众生。须菩提,不要这样想,为什么呢?其实没有众生是如来度的。假如有众生是如来所救度的,那么,如来就有我人众生寿者相。须菩提,如来说有我,就是虚幻的有我,而凡夫却以为有真实的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是虚幻的凡夫。

【评析】

“化天所化”——佛只是启发每小我自己觉悟,是点拨,不是灌注贯注。佛不度众生,因为佛也是空,佛假如有度众生之念,那就不空了,也就不是佛了。凡夫只要无我了,也就成佛了。这就是“化天所化”——就是要修持经典后自己觉悟。

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分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①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②,等于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jì③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注释】

①观:佛教术语,经由过程观察虚妄的表相世界,而达到佛教空谛的聪明。②转轮圣王:据说是刹帝利种姓,即位时东方忽现金轮,凭这金轮降伏四方,所以叫转轮王。③偈jì:梵fàn语yǔ意译,又译颂,四句整洁韵语,用以表达一种对佛法的理解、赞赏。

【译文】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可以佛色身的三十二种好相而观见如来吗?须菩提说:可以,可以,可以佛色身的三十二种好相而观见如来。佛说:须菩提,假如可以佛色身的三十二种好相而观见如来,转轮圣王也具有三十二种好相,他也就是如来了。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就我懂得佛所说的义趣,假如不见诸相非相,不应以佛色身的三十二种好相而观见如来。这时,世尊就用偈jì语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评析】

“法身非相”——不要拜偶像,即使对佛也是如斯。这一段经由过程佛和须菩提的对话,说明不应该执著于“相”的佛家根本事理,即使是佛的三十二种相,也不应该执著,所以标目说“法身非相”,即佛的“法身”不是以“相”来表现的,照样强调万法皆空的真谛。所以最后佛的偈jì语说不能以“色”见我,也不能以“音声”求我,那是“行邪道”,并不能真正熟悉我。第五品等前文中须菩提说不能以身相见如来,这里却又说能够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似乎须菩提的觉悟降低了,似有文本悖谬。所以南怀瑾解释说:“这个问题佛已经提出来好几回了。须菩提被佛这么一问,又昏开端来了,我们假如把佛经算作教导法研究,你看这一位大师长教师大教授,当时的教导法真够厉害,须菩提明明答对,佛又东教西教,须菩提落空自信,谜底也错了。他本来答错的,佛东教西教,他的谜底又变对了,此所谓佛的学生都叫声闻众,跟着佛的声音受佛的教化。”

第二十七品无断无灭分

【原文】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①相故,得阿耨nòu多罗三藐miǎo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nòu多罗三藐miǎo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nòu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注释】

①具足:具备知足。

【译文】

须菩提,你假如这样想:以为如来说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实无有法得无上正等正觉,如来就不辛苦修行,赓续除各种欲贪,不修梵fàn行,不修福德智能,不具足各种肃静相,而得以成就不生不灭的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不要这样想:以为佛得无上正等正觉为无所得,是梦幻中的事,实际上没有任何所得,如来不修习一切善法,不证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不具足各种肃静相肃静佛土,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你假如这样想:发明无上正等正觉心原来没有我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法要也是不法,发无上正等正觉心的人,行为就放纵不拘,染着五欲美其名任运安闲,拨无因果,说任何什么都是断灭的。你切切不要这样想。为什么呢?发无上正等正觉心的人,如同捉米入锅烧饭,逐渐有饭香溢出来,终将煮成饭,用以赡养三世一切佛、一切法、一切僧、一切众生,知足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菩萨愿。如来说实无有法发明无上正等正觉心;实无有法救度一切众生;实无有法得无上正等正觉;所得无上正等正觉甚至无有少法可得;无上正等正觉没有我人众生寿者相,毕竟空,无上正等正觉无实无虚,这是在阐述众生与诸佛不二的清净心,本来无相无不相,如如不动,随顺众生的业力去发明。众生迷失在好利、好淫、好吃、好名、好睡、好痴chī中,昧却本来如如不动的自心,于是错谬miù地以为肉身是己身,妄想心是己心,或以为灵魂是己心,或以为唯识是心源,或以为是神是上帝所塑造,或以为自然生或以为人缘生,各种倒置,受尽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有智能的人发觉病苦,想要离苦得乐,但找不到病源,无法有的放矢,好比要吃饭的人找不到白米下锅烧饭,如来告诉我们病因,是染着贪嗔chēn痴chī,昧却无上正等正觉心,若要有的放矢,得把自心找出来,若要烧饭得用白米,捉错沙子,历经终生也煮不出饭来,不找到无上正等正觉心,累世累劫也都无法出离生老病死苦。以妄想心当做自心来辛苦苦修,白忙辛苦所以才说诸法断灭相,假如发明无上正等正觉心,才知道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无上正等正觉心无实无虚,自然不辞辛苦从修梵fàn行入手,才知道如来是真语者是实语者,无上正等正觉心无实无虚,自然不辞辛苦从修梵行入手,断除一分烦恼便增长一分菩提,便救度一分众生,断尽各种欲贪烦恼,大行菩萨行,完成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悲愿。发无上正等正觉心有三个步骤:第一步要了知世间苦,不错谬地以苦为乐,于是诚恳发愿要找到迷失的自心;第二步因为你发愿要找到自心,如同发心要买白米的人,当你在市廛看到白米时,自然就把白米买回来了,当你发明无上正等正觉心时,自然认得,从此深信无我我所;不再执持邪知邪见不守外道各种禁戒,对佛法诚信不疑,逐渐断除各种欲贪,如鸟飞空如鱼得水;第三步是身心安闲尝到法味,自然普愿一切众生同沾法喜,知足度化众生之菩提愿。摩mó耶yē托tuō梦mèng

【评析】

“无断无灭”——说空又要超越空,对空也不能执著。这一段对话是承接上一段对话的,佛进一步强调对“空”本身也不能执著,所以告诫须菩提也不要说“诸法断灭” 这种把“空”绝对化的话,这就是标目所谓“无断无灭”。前人这样解释:“如来不以具足相故者,佛恐须菩提落断灭见,是故令离两边。”当然也有的版本中第一句话中没有“不”字,那这段话就成这样:“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以具足相故,得阿耨nòu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外面上看似乎更轻易理解。第二十八品不受不贪分

【原文】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①,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②如,是故说不受福德。”

【注释】

①忍:忍耐忤逆之境而不起嗔心,安住于事理而不动心。即忍受不顺利际遇而以佛法超脱。②贪著:贪婪执著。

【译文】

须菩提,假如菩萨以充满恒河沙那样多的七宝世界来布施。又假如有人,知道一切法都没有我人众生寿者相的话,就得以安忍于无上正等正觉心,这位菩萨胜过前位菩萨所得的功德,须菩提,因为菩萨不受福德的缘故。须菩提对佛说:世尊,菩萨不受福德,这话怎么说?须菩提,菩萨所作的福德,不以为真实有,不贪恋执著,所以说不受福德。

【评析】

即使为了佛法,也不要以贪受福德为目的,因为那就违背了佛法真谛。“不受不贪”,因为佛教的根本教义是空谛,福德的心念也要空,当然对一切福德都不应该有接收贪著之心。前人解释说:“不贪世间福德,果报谓之不受。又云:菩萨所作福德不为自己,止欲利益众生,此是无所住心,即无贪著,故云不受福德。”

第二十九品威仪寂静分

【原文】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①,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注释】

①来、去、坐、卧:这是所谓四威仪。

【译文】

须菩提,假如有人说:如来就是有来有去,有坐有卧,平常就是如来,这样的人是不懂得我所说的义趣。为什么呢?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虚幻相,如来实相如如不动,无所从来,也无所去,非平常非不平常,所以名叫做如来。

【评析】

威仪即仪表、言行、风度等外在的表现。“威仪寂jì静jìng”,即真正的威仪是超越威仪的。这是从来、去、坐、卧这四种最日常的行为来说明对任何器械都不要执著。达到这种空掉一切的境界,也就“威仪寂静”了,因为四威仪在心理上都不存在了。前人解释说:“行、住、坐、卧,谓之四威仪。见机能行持人,所谓行、住、坐、卧常若虚空。……如来者,如本性也,本无动静,所以无去无来,故假名(假是“借”的意思,假名即借名)如来。”

第三十品一合相分

【原文】

“须菩提,若善须眉、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等于一合相①。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等于弗成说,但凡夫之人贪著②其事。”

【注释】

①一合相:世界是微尘的集合体,所以称世界为一合相。②贪著:执著于外面现象。

【译文】

须菩提,假如善须眉、善女人,把三千大千世界破裂摧毁为微尘,你的意思怎么样?那样多的微尘多不多呢?很多,世尊。为什么呢?假如只纯真见到微尘浩瀚的外面现象,以为它是实有的,佛就不举说微尘浩瀚这件事例。为什么呢?佛举说微尘浩瀚,是要我们透过最小单位的物质——微尘,知道它是虚幻不其实,只是名叫做微尘,便可直观它的实相,微尘众就是如来。世尊,如来举说三千大千世界,是要我们透过最大单位的物质——三千大千世界,也是虚幻不其实,只是名叫做世界,而直观它的实相,三千大千世界就是如来。为什么呢?须菩提,假如以为世界是实有的,就是执著众缘和合的一种现象,如来说众缘和合的现象,就是虚幻的众缘和合的现象,只是名叫做众缘和合的现象。须菩提,众缘和合的现象,那就是本来没有也本来弗成说的一种现象。然则凡夫只贪恋执著在现象上。

【评析】

“一合相”——世界是微尘之集合,但其本质是空。这一段照样用打比方的方法说明世界之本质是空无的,一切名相都是“假名”,给它个名称,最后仍然要变成空无。这就是佛反复说的“说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的一个三段论法。但没有觉悟的通俗人不懂这一点,为暂时存在的外面现象所迷惑,为那个“一合相”所迷惑,这就是“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第三十一品知见不生分

【原文】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nòu多罗三藐miǎo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①,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②者,如来说即不法相,是名法相。”【注释】

①法:梵fàn语音译达摩mó,意思是通于一切,小的大的,有形的无形的,真实的虚妄的,表现为具体事物的,表现为抽象事理的,等等,通通叫法。②法相:即万法各自表现的特殊现象。

【译文】

须菩提,假如有人说:佛说利益一切众生之我见;发无上正等正觉心之人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众生见;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之寿者见,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这种人懂得我所说的义趣吗?世尊,这种人不懂得如来所说的义趣。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就是虚幻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只是名叫做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而直观它的实相——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发无上正等正觉心的人,对于一切法,都应当像这样的认知,这样的照见,这样的信解,不执著任何什么相。须菩提,所说任何什么相,如来说就是虚幻的任何什么相,只是名叫做任何什么相。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任何什么相都能让你直观如来。

【评析】

“知见不生”——知道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也是应该超越的,因为空才是佛法真谛。法是宇宙万有,法相是宇宙万物万象的表现形式,本节从总结性的高度再次说明不要被外面现象迷惑,归根结底都是虚无。达到了这种境界,对于各类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也就能够超脱,这就是“知见不生”——意思是“知道各类 ‘见’是‘不生’的”。第三十二品应化非真分

【原文】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须眉、善女人,发菩提心①者,持于此经,甚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②。”“何以故?”“一切有为法③,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④。”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yōu婆pó塞sāi、优yōu婆pó夷yí⑤,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乐,信受奉行。

【注释】

① 菩提心:菩提旧译为道,新译为觉,就是觉悟的意思。菩提心就是萌生了向佛觉悟的心思、念头。②如如不动:佛教术语,指达到了觉悟的境界。③有为法:有所作为就有人缘结果,佛教认为这样就永远牵连一向,无法觉悟,所以有为法就是指红尘凡界的一切思惟情感言语行为。④如是观:像这样看。⑤优yōu婆pó塞sāi、优yōu婆pó夷yí:梵fàn语yǔ,指在家修行的居士,男的叫优婆塞,女的叫优婆夷。

【译文】

须菩提,假如有人,以充满无量数世界的七宝来布施。又假如有善须眉善女人,发心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话,实践此经,甚至只用四句偈语来实践、读诵,为他人演说,他的福德胜过七宝布施。那么,若何为他人演说呢?应无所住而演说,如如而不动。因为任何一切可以证取,可以说明的都是有为法,而有为法都如同梦幻泡影,本来弗成取弗成说,又如同水露,如同闪电,虽然出现过,瞬间消失,弗成取弗成说,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听佛所说,人人都很欢乐,并且信受奉行。

【评析】

一切都在变更,是以一切都不真实,这就是“应化非真”。佛最后念四句偈语,是对《金刚经》义理的概括总结。总之一切“有为法”即一切尘凡万象,如梦幻,如泡影,如露水,如闪电,都是转瞬即逝,也就是标目所谓“应化非真”,一切都是变更不居的,是不真实的。你懂得了这一点,你就看开了,你也就觉悟了,你就要修行,要向众生讲解这个事理,你就不再被世俗的功名利禄等所迷惑纠缠,你就不是一个心心念念只想到自己的自私的人和可怜的人,而是一个菩萨,一个佛了。菩萨和佛并不是神,而是每一个觉悟了的人。所以对佛的肃静身相也要破除,所谓弗成以身相见如来。树下出生佛和须菩提经由过程对话讲解《金刚经》的方法是旋立旋破,讲究“清除”,从各个角度打破人的执著心,说明万法皆空。但他们同时强调不能是以执著于“空”和“无”,因为执著于空和无就使空和无成了一种新的“有”,这就着了“空相”,仍然不能解脱,也就是说,“有为法”不能执著,“无为法”也不能执著。所以经文中也有不少对“无为法”的破除,所谓不住“非相”,不住 “断灭相”。这就是所谓不沉顽空,不堕偏枯,不落两边。这样,佛教特别是个中的禅宗,既说万法皆空,但又并不完全否定现实,说万法都是更改不居的,但万法照样存在的,是以又强调要获得觉悟不能离开现实的一切琐细变乱,说一切烦恼皆是菩提,一切世法皆是佛法,说平常心是道,吃饭穿衣就是修行。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觉悟了事理后要从自己做起,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附录

《金刚经》——佛教最伟大的经典“金刚”,金中最坚硬的刚,稳固义。经论中常以“金刚”比喻武器或宝石。以“金刚”比喻武器,乃因其稳固、锐利,而能摧cuī毁huǐ一切,且不被万物所破坏。如帝释天及密迹力士所持之法器,称为金刚杵chǔ,它不会被任何物所摧破损坏,还能摧破一切物。在中国文化中,《金刚经》是影响异常大的一部佛经。千余年来,不晓得有若干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获得感应,因《金刚经》而悟道成道。《金刚经》是佛经典中很特殊的一部,它最伟大之处,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我们研究《金刚经》时,不能将它局限于佛教的范围,佛在《金刚经》里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就是说,佛认为古往今来一切圣贤,一切宗教成就的教主,都是得道成道的;只因小我程度深浅不合,因时、地的不合,所传化的方法有所不合而已。唐朝于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一、《金刚经》简介《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合译本,全名略有不合,鸠jiū摩mó罗luó什shén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梵fàn文wén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金刚指最为坚硬之物,喻指英勇地冲破各类关卡,让自己能够顺利地修行证道;般若为梵fàn语yǔ妙聪明一词的音译,意为“通晓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圆融无碍,适可而止,绝对完全的大聪明”。“波罗蜜”,意指超越死活而度达解脱的彼岸。经者,径也,学佛成佛之路。经题的意义,指以金刚一样无坚不摧的大聪明,破除一切烦恼执著,离开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而完成聪明(到达苦海彼岸)。《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jiū摩mó罗luó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风行(5176字或5180字)。唐玄奘译本,《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共8208字,为鸠摩罗什译本的一个重要弥补。其他译本则流传不广。《金刚经》通篇评论辩论的是空的聪明。一般认为前半部说众生空,后半部说法空。经文开始,由号称佛陀十大学生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发问:当众生立定志向要达到无上圆满的佛陀觉智时,应该将发心的目标定在哪里?假如在实践过程中间不能安住,应该若何降伏?即若何使心灵平和地安住在最终关怀,若何在走向最终目标的过程中,对各类缺点熟悉和患得患失心理进行克服?《金刚经》就是围绕佛陀对此问题的解答而展开的。

二、主要内容

1全经纲领发度尽一切众生之大心。在梵fàn文中,佛陀是觉悟者的意思。小乘以自觉为最终,而大乘的菩萨不仅要自觉,更要“觉他”,故其最终目标是让一切众生成就佛果。根据佛教的哲学基本——缘起论,凡因前提关系而形成的事物,都不存在绝对不变的实体(自性)。是以,要以空观的聪明,破除在“我”、“他”、“众生”、“佛”之间的工资分别。故要尽己所能广度众生,但不要执著于“我”赞助众生的功德。唯心量大者,才有大格局,方能成就大事业。

2观照实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实相,是世界的真实,事物的本来面貌。人在意识中念念不离对象,却以为心的主观构想即等同客观实际,但其实已经背离了事物的真实。以般若观照实相,即对此名相采取不住、不执、不取的如实立场。故《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切法相,甚至连佛的形象、佛土,都是用文字和形象对实相的近似表达,皆非实相本身。《金刚经》卷末著名的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堪称一经之精髓。

3实践宗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上所述,唯有不住相、不偏执,才能把握实相。所以,在实践中应以空灵安闲的心态应对一切法。《金刚经》中以布施为例,评论辩论了若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降伏其心”。布施有三要素(三轮):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财物。一般人心中存在这三种工资的分别,施一钱物,即作一钱物功德想,于是施恩图报,算计冥míng冥míng中所积累的功德。但实际上,应以“三轮体空”的精神去布施。禅宗六祖惠能的得道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本来无一物”,就是《金刚经》离相无住、性空无所得的事理。

4中道方法性空与幻有的辩证统一。“空”,是破除一切名相执著所出现的真实,并非人们所误解的虚无。般若思惟不外说明“性空幻有”,也就是准确处理出世的真理与世间的真理的方法。“性空”,是说一切法都没有其实的自性,故无相、无住,才能把握真谛。“幻有”,是凭借单件关系而暂时存在的现象,故在空的基本上随缘生起一切法,这就是俗谛。若何把握真俗二谛的关系,《金刚经》是这样说的:“佛说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即,佛所说的般若等佛法,是出于广度众生的目的而在文字层面的权且施设,并非实相般若本身,众生藉此文字般若入门,到彻底觉悟佛法时,则一切名相皆可舍弃。《金刚经》是彻底解放烦恼心灵的大聪明,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因为该经文字简洁、思惟深奥,一般人很难周全透彻地舆解其本来含义和价值指向。是以,历史上佛教各派祖师多为此经作注讲解,流传最为普及的就是禅宗惠能的《六祖坛经》。

三、不合版本《金刚经》于公元前994年间(约傍边国周穆王时期),成书于古印度。是如下世尊释迦牟尼在世时与长老须菩提等众学生的对话记载,由学生阿难所记载。今朝中国保存有《金刚经》六种原译(均存于《大藏经》中)如下:1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本2元魏菩提流支译本3陈chén真zhēn谛dì三sān藏zàng译yì本běn4隋suí笈jí多译本5唐玄奘译本6唐义净译本四、《金刚经》的现实意义

1若何理解如来实无说法佛法僧三宝构成了佛教的全体。三宝中的法宝,是指三藏十二部经教。由法的久住,以法为核心,才能造成三宝在世间延续。法的存在是不容困惑的事实,而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更不容否认。然而打开《金刚经》,却多处说到如来无有说法。如经曰:“如来得阿耨nòu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nòu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又曰:“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又曰:“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对于《金刚经》的这种言教,应该作何理解呢?须知诸法真实相弗成言说,《大毗婆沙论》曰:“若可说者,说火应烧舌,说食应除饥。”说火不能烧舌,说食不能除饥,这是以名言离损益,曰弗成说。《理门论》曰:“一切诸法皆有二相,一者自相,现量所得,弗成言说;二者共相,比量所得,即可言说。”但言说并非表诠自体,只是遮诠止滥,如言青是遮非青等。这是以现量境弗成说。《摄shè大乘论》曰:“复次云何得知如依他起自性,遍计所执自性显现而非称体?由名前觉无,称体相违故:由名有浩瀚,多体相违故;由名不决定,杂体相违故。”这是以名义相对假立,故弗成言说。经中对于如来实无说法的解释曰:“如来所说法,皆弗成取,弗成说,不法非不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是以真实法弗成说。《维wéi摩mó诘jié经jīng》说到不二窍门:前诸菩萨依自所解,各各大谈不二窍门;文殊师利则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窍门。于是文殊师利问维wéi摩mó诘jié,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窍门。时维摩诘沉默无言。文殊师利叹曰:善哉,甚至无有文字说话,是真入不二窍门。《瑜yú伽jiā师地论》中以不二为真实义,入不二窍门,即通晓诸法真实相也。一切法既然弗成言说,世尊若何为他宣说呢?《瑜yú伽jiā师地论》曰:“若不起言说,则不能为他说一切法离言法性,他亦不闻,若无有闻,却不能知此一切法离言法性,为欲令他知诸法离言法性,是故于此离言自性,而起言说。”诸法实性是弗成言说的,但不说,众生又焉知离言法性的存在。为令众生通晓离言法性,不得已于无言中而起言说。如来无心说法,不说而说。这从《解深密经》中可以获得谜底。该经在《如来成所作事品》中说:“夫如来者,非心意识生起所显,然诸如来有无加行,心法生起,当知此事,如同变更。曼殊室利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诸如来远离一切加行,即无加行,云何有心法生起?佛告曼màn殊shū室利:善须眉,先所修习言便般若,加行力故,有心生起。善须眉!譬pì正入睡眠,非于觉悟而作加行,由先所作加行势力,而后觉悟。又如正在灭尽定中,非于起定而作加行,由先所作加行势力,还从定起。如从睡眠及灭尽定心更生起,如是如来,由先修习方便般若加行力故,当知复有心法生起。”常人说法,都依心意识寻思而起,分别决定而说。有说法的我相、听法的他相、及法相;地上菩萨虽通晓实相,但说法时我相、法相犹未能泯mǐn;七地菩萨虽能无相说法,但尤有功用行。八地今后始达到无相,无功用行。其说法也,远离心意识寻思,譬如天鼓不敲自鸣,水月无心而现,无说而说。我们倘依常人看法,去理解如来说法,认为如来有法可说,有心说法,那岂非谤佛。所以经曰:如来无有说法。

2从无所得中求证佛法佛法的体验应该从何处得入呢?这是每一个学佛的人都关心的问题。世间上的人,老是带着有所得的心在人生的舞台上生活着,他们一向地追求,愿望获得常识,获得文凭,获得工作,获得财富,获得爱情,获得家庭,获得同伙,获得地位,获得声誉,获得健康,获得长命,获得成就,等等。然而,接触了佛教,他们又带着同样的心态进入佛教,那些一般的信众,当他们在菩萨面前点上一炉香,摆上几个生果时,就向菩萨提出无穷无尽的要求,仿佛是在与菩萨做贸易似的。世人一向地追求,无止地步占领,可是世间上到底有哪些器械能够究竟属于我们永远拥有的呢?你看那些财富终归会消失,地位要落空,家庭会分离,情感会变更,同伙全交恶,常识会落伍,甚至我们最亲爱的身体,并不会因为我们一向在忙于为它吃,为它穿,为它住,各种爱护,各种疗养,它就永远地跟跟着我们,而在几年或几十年之后,它必定也要离我们而去。《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所有相,是说世间的任何现象包括肃静的、丑陋的、染污的、清净的、平常的、神圣的、善良的、罪恶的等其实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虚妄不实。因而,我们在修学佛法中,不能以有所得的心,去取着任何一种相。我们起心着相,这个心必定是妄心,那个相也必定是妄相,似有得,实乃无得。菩提涅槃是从无得中证得的。《心经》有一句话:“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矨碍。”无智亦无得,是心空境寂,以无所得故,妄心妄境皆不显现,能所双亡,此时般若智始得现前。故《大般若经》曰:“一切法不生则般若生,一切法不现则般若现。”由般若现前通晓诸法实相,消除二障,引导万行,自然成就阿耨nòu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与《心经》在思惟上属同一体系。经曰:“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甚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曰:“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萨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下世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在常人的观念里,以为成佛一定也是成就个什么器械,或者认为获得什么。其实,这是缺点的。佛陀在这里以自己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例,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成就,确实不是获得什么。如有某种真实有自性法,为如来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我就有我所执了,燃灯佛也就不会给我授记。说我在未下世中作佛,号释迦牟尼。因为当时现觉我法性空,不见有能得所得,离一切相,燃灯佛这才为我授记。本经又举声闻四果为例。经曰:“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实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故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从世俗世间来看,有果位高低之分,有断惑若干之分,有往来来往生灭之分。然而在平等的法性上,却无这许多差别。须陀洹,汉译入流;斯陀含,汉译一来;阿那含,汉译不还;阿罗汉,汉译无生。这些所谓的入流、一来、不还、无生,都是从世俗谛来说的。在法性中,岂有入与不入、来与不来、还与不还、生与不生的现象呢?诚如经中所言:我得阿罗汉者,即有我为能证,无生法为所证。假使我法、能所的二见不除,就是执著我等四相的死活人,哪里照样真阿罗汉?有学者参访禅者。问:道在何处?师曰:道在今朝。问:我为何不见?禅师曰:有我故不见。问:禅师见否?禅师曰:有你有我辗转不见。问:那无我无你呢?禅师曰:无我无你又当谁见。从这段公案中可以获得两条启示:一、我相不除,不能见道。二、道弗成以以我们世间的见与所见而论。达摩见梁武帝。帝问:云何是胜义第一义?达摩答曰:廓然无圣。帝问:对朕者谁?达摩曰:不识。禅者老是以本分事相见。在法性上,既不存在圣凡的差别,更没有识与所识的差别。这正表现了般若无所得的境界。

3般若正观《金刚经》旨在反应般若在成佛中的功用,以般若而正观诸法实相,以般若引导万行。《金刚经》作为般若体系的经典之一,处处都表现出般若正观的感化。如经中所言:“如来说微尘,即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如来说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所言善法者,即非善法,即名善法。”“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等等。这种三句的公式,几乎遍布全经。那么,这种三句的公式究竟蕴含着什么内容呢?在理解这个公式之前,首先要知道般若经教的核心思惟——缘起性空。佛法以为世间万物都是缘起。《阿含经》曰:“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世间灭。”又曰:“诸法人缘生,诸法人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来说。”又曰:“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缘起是人缘和合而起,因是亲的前提,缘为疏的前提,不论小如微尘,照样大如宇宙,无不是人缘的假合。缘起,说清楚明了万物都是互相依附的存在。诸法缘起的思惟,佛陀在般若经教中,又作了进一步说明,即缘起性空。缘起已如上说的性空,是相对自性有而言。声闻乘中的有部,就是主张自性有。如《大毗婆沙论》曰:“我有二种:一者法我,二者补特伽罗我。善说法者,唯说实有法我,法性实有,如实见故。”又曰:“诸法实体恒无转变,非因果故。”又曰:“未来诸法集现在时,若何聚物非本无今有?现在诸法集散往以前时,若何聚物非有已还无?答:三世诸法,因性果性,随其所应,次序递次排立,体实恒有,无增无减,约依感化,说有说无。”有部在分析世间诸法时,发清楚明了事物只有单一不变的实质曰自性。此自性恒常不变,因而提出三世实有、法体恒有的自性有思惟。可是依般若智来观察缘起现象,都无自性。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曰:“舍利弗!一切法异常非无常。……色异常非灭,何以故?性自尔。受、想、行、识异常非灭,何以故?性自尔。甚至意触人缘生受,异常非灭,何以故?性自尔,所以人缘故,舍利弗!诸法和合生,无自性。”又曰:“但有假名,都无自性。”又曰:“诸法都无和合自性,何以故?和合有法自性空故。”诸法由缘起故无自性,从缘起性空观察一切法,异常非灭。《大智度论》曰:“性名自有,不待人缘,若待人缘,则是作法,不名为性。诸法中皆无性,何以故?一切有为法皆从人缘生,人缘生则是作法;若不从人缘和合则是无法。如是一切诸法性弗成得故,名为性空。”自性是自有的,不待人缘而存在,假使依人缘和合存在,那必定是没有自性。《迥诤论》曰:“若法依缘起,即说彼为空,若法依缘起,即说无自性。诸缘起法,等于性空,何以故?是无自性故。”《中论》曰:“如诸法自性,不在于缘中,以无自性故,他性亦复无。”又曰:“众缘中有性,是事则不然。”又曰:“若汝见诸法,决定有性者,则为诸法,无因亦无缘;不曾有一法,不从人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世间万事万物无不缘起,那么也无不性空,缘起与自性是对立的,弗成信任缘起有,又承认自性有。明白了缘起性空的事理,从熟悉上就能建立中道的正观。在《中论》中有一首著名的偈子:“人缘所生法,我说等于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这是从缘起法显示中道正观。缘起法是无自性的,所以但有假名;缘起法是无自性的,所以等于空。空,所以无自性,是假名的缘起。从缘起有、无自性空、幻化有中,建立中道的熟悉。中道是远离二边的。《中论》曰:“不生亦不灭,不常亦赓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人缘,善灭诸戏论,我稽jī首礼佛,诸说中第一。”从缘起的中道正观,照见诸法,不落自性的生灭、断常、一异、往来来往的边见戏论。《大智度论》曰:“菩萨住二谛中,为众生说法,不只说空,不只说有;为着有众生故说空,为取着空众生故说是有,有无中二处下染。”说空是为了清除有见,说有是为了对治空见,远离二边之见,方能妙契中道实相。现在,再往返想《金刚经》的三句公式。如“所谓世界”者,是说缘起的世界;“即非世界”者,是说世界的无自性的,空的;“是名世界”,世界虽然是无自性的,空的,但假相宛然。熟悉缘起而自性空,自性空而又然假有,这就是中道正观。《金刚经》告诉我们:对待一切的一切,甚至无比尊贵的般若经教,我们都应作如是观。

4无住生心禅宗的六祖惠能,从听闻《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悟道。无住生心,是般若窍门修行的精要。无住是相对住着而言。世间的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执著。他们老是处在赓续执著状态中,如执著身体、执著服装、执著家庭、执著声誉、执著饮食、执著器具、执著财富、执著地位、执著友谊等等。因为对六尘境界的执著,使六根在缘六尘境界时,六识蒙尘劳的染污,以至我们本来清净的自心,落空清净。执使我们心坎落空自力。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人们,为了生计的快乐,就要一向地去接独外境。这里我们不妨对一个世俗人,关于他的平生成活来个透视:他从早上起床开始锻炼,吃饭,上班,下班,吃饭,教导孩子,看电视,聊天,玩电子游戏,搓麻将,睡眠,等等。可以这么说吧,一般的世间人,只要他还有感到,身体或者精神总难平息下来。因为经久以来对外境的攀缘,使得逐渐对外境产生依附,而心坎不知不觉中就落空了自力。唯有在外境的刺激下,心坎才会平衡,才能充分。执著于外境使我们迷失了自已。世间上的人,一天到晚关心的是什么?关心的都是生命以外的器械,那就是怎么样追名逐利,改良吃的、穿的、住的、用的。眼睛一向地追逐色相,耳根一向地追逐音乐,鼻子一向地追逐香味,舌头一向地追逐厚味,身体一向地追逐好触。他们很少能够去考察生命的内在,只知道跟着欲望而奔忙。因为一味执著外境,结果迷失了自己。是以现代人尽管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物质情况中,依然认为空虚、失踪、无聊、孤独。这都是因为迷失了自己的缘故。执著使我们产生心坎的不安。经常听到许多人说:活得很累。又说这种累不是身体上的累,而是精神的累赘。是啊!平常人只知道身体不能累赘太重的劳动,却不知道无形的精神,也不能累赘太重。那精神的累赘是来自于什么呢?是执著。我看镜子,它之所以能够清晰地照一切影像而不留痕迹,为什么?因为它不执著。我们的心坎具有镜子的功用,但又不像镜子。当我们的心在缘境界时,总爱好对顺境进行执著,因为执著的关系,在思维上就留下累赘,执著越强,累赘就越重。这就使得我们产生很累的感到;又因为执著的关系,外境的变更,随时都邑引起我们心坎的不安。所以,你别看许多人外面很神气,但心坎里总有许多器械在困扰着他,始终活得不安宁。《金刚经》的修行,就是叫我们不执著。当然要做到不住,先要有般若正观的基本,熟悉到世间的缘起、无自性、空、幻化有。因为我们对诸法有了如实的观察,自然就不轻易被世间的假相所迷惑。因而本经告诉我们:在度生时,不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能广度无量众生;布施时,要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才能成就无限布施;发阿耨nòu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住色身相,才能成就胜义发心;见如来时,弗成以身相见如来,不住色身相,才能见如来真身;修福德时,清楚明了福德者,即非福德,不住福德相,方能成就无量福德;菩萨壮严国土,不住壮严国土相等。经曰:“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各种色。”又曰:“若心有住,即为非住。”不住相的修行,能够消除我们心灵上的累赘,能够使我们拥有一颗自力的心,能够使我们削减无谓的妄念,能够使我们解脱烦恼,能够使我们通晓宇宙人生的真实。

5《金刚经》的受持功德《金刚经》称:“当知是经弗成思议,果报亦弗成思义。”可见受持本经功德之殊胜。下面分别说明。一、增长福德:人生的幸福是基于福德。由有福德才能处处须遂,心想事成。受持《金刚经》能增长我们的福德。经中前后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校量,恒河沙等七宝布施校量,恒河沙等身命布施校量,每日三时以恒河沙等身布施校量,又以佛陀曾经得值八百四切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赡养承事的功德校量,都不及受持《金刚经》四句偈功德之大。因为财富的布施,身命的奉献,那都只能给人以短暂的赞助。而受持或为他人讲说本经,却能令处死久住,启发人们的正知正见,健全人的品德,引导他人向上增进以至解脱成佛,由此而得彻底的安泰,所以非财施所能及。二、消除业障:我们这个世界是业的世界,因为以前生中所造善恶业的不合,构成了世界的千差万别。因为我们无始贪嗔痴,造下过许多不善业,所以现实的生命总有许多缺陷及困扰,诸如天灾人祸、身体病弱、诸事不顺等。受持《金刚经》却能消除业障。经曰:“善须眉,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随恶道;以当代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祛除,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些人没有受持《金刚经》本来安然无事,可受持本经之后,反而遭到他人的轻视,没有关系,这恰是在业障。受持本经三途恶业都能消除,其他小业障就不必论了。三、开辟聪明,通晓实相:《金刚经》称曰般若波罗蜜,重要在于开聪明,《般若经》曰:“菩萨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本经处处教我们无住,无住是为了成就般若。经曰:“随说是经甚至四句偈等……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又曰:“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成就第一希有之法,是乃成就聪明,通晓实相。四、消除烦恼:《金刚经》中虽然不曾出现“烦恼”二字,但般若窍门处处都在解脱烦恼。经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相乃烦恼生起的根本,消除四相,自然解脱烦恼。本经旨在成就聪明,聪明就是断除烦恼。住相能引起烦恼,本经要我们不住一切相,烦恼自然不生。五、成无上道:学佛是为了成佛,佛陀汉译曰觉者、智者,是聪明的成就。《心经》曰:“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nòu多罗三藐三菩提。”本经曰:“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多此经出。”成就般若,方能成就无上佛道。

 


下一篇:弗成不知:与“盂兰盆节”有关的三个重要概念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