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之情 缘于前世因果(献给为情所困、所迷的人们)
《法灭尽经》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经典,逐渐而灭。假如楞严经不灭,处死时代就现前。由此可见《楞严经》之重要性。《楞严经》的全名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或简称为《大佛顶首楞严经》,佛说该经的直接人缘为,阿难化缘时,遭摩登伽女之母以咒摄入淫室,戒体快要被损坏时,佛陀令文殊菩萨持楞严咒前往救护阿难,将阿难与摩登伽女带回。阿难自恨道力未全,请佛宣说奢摩他、三摩提、禅那等诸佛如来得成菩提之最初方便。由此可见,摩登伽女是理解《楞严经》心要的关健性人物之一。
摩登伽女的故事
摩登伽女与阿难的故事主要依据《楞严经》、巴利文经典和大正藏第十四卷的《佛说摩登女经》之记录整理而成。阿难为佛陀的十大学生之一,佛陀三十二相,阿难三十相,由此可见阿难少年英俊,边幅肃静。而阿难陀的年轻貌美,也引起了很多麻烦。据《楞严经》第一卷记载,有次举行大法会后,佛陀带领许多学生接收波斯匿王的赡养,阿难没跟上,于是就零丁到舍卫城街上乞食。走了良久来到一个聚落,钵照样空的,阿难又热又饿又渴。刚好前面有一口古井,一位女子正在那儿取水,阿难走到井边,这名女子抬开端看见这位削发人,面前一亮,心中发出赞叹:多么肃静的比丘啊!一念之间,她心里生起强烈的爱念。
这名女子名叫摩登伽女,属首陀罗种姓。依据印度的传统,首陀罗种姓的工资四种姓4中最下阶级贱民,以清扫街路为业,他们既无权诵经、祭奠,不能与四种姓中的其余三个种姓交往,甚至弗成以直接将水、饭食等物亲自拿其它三种姓的人。所以当阿难向摩登伽女要水时,摩登伽女犹豫不决,不敢把水赡养给阿难。阿难知其原因,安慰她道,佛陀教导四种姓平等,你虽属首陀罗种姓,但一样可以赡养比丘饭食。摩登伽女听后万份高兴,欢欢乐喜地将水倒入阿难钵中,并瞪着大眼注视着阿难,直到他离开。
摩登伽女回家后,便得了想思病,全日思念阿难,饭食无味,从此落空了人生的乐趣,终日不是忧郁,就是沉思。眼看开花一样的娇容日见瘦削,她的母亲宁神不下,再三盘考她究竟有什么苦衷熬煎她。摩登伽女最后才告诉母亲她的心思,母亲设法让她嫁给阿难。母亲知道比丘是神圣弗成犯的,女儿这种爱恋之心,根本弗成能实现。可是女儿死求活求,一心只爱这位比丘。
母亲爱女心切,只好硬着头皮来找阿难,并说,我的女儿对你一见钟情,朝思暮想,我愿将女儿许配给你为妻。阿难说,我所持的戒律弗成以取妻。摩登伽女的母亲请求阿难说,你若不取我女儿,她便会自杀,恳请你求我女儿一命。阿难十分为难地说,我随佛削发,身为比丘,弗成娶亲生子。摩登伽女的母亲回来后将情况如实向摩登伽女说明,并劝告女儿死了这条心。可摩登伽女不情愿,哭着对母亲说,我若不能成为阿难的妻子,便会死去。母亲有大神力,可以求我。母亲答道,世界之道力,无有人能胜过佛与阿罗汉。摩登伽女说,母亲可以念符咒使阿难迷惑,天黑后不许他出门,然后我们便可以成夫妻了。
摩登伽女的母亲无奈之下,当阿难再次来到她家门口讨饭化缘时,她便用魔法迷使阿难模模糊糊,情不自禁地进入摩登伽女的家,摩登伽女大喜,把自己打扮得如花似玉,来诱惑阿难。阿难心知不妙,不肯依从。摩登伽女的母亲盛怒,在门前点燃一堆火,拉着阿难的衣服威胁说,你再不服从,便将你投入大火烧死。阿难心中有若难言,痛恨日常平凡不用功,危难之时力不从心。
阿难危难之时,一心念佛,道交感应,佛陀心知阿难熬苦楚难,赶紧吩咐消磨文殊菩萨到摩登伽女家邻近去找回阿难,并且叫所有的比丘要全心一意持楞严咒。此时,阿难正在摩登伽女的室内,期近将破戒时,溘然间清醒过来,立时离开摩登伽女,跑回佛陀的修行地。摩登伽女见阿难溘然离她而去,心中异常难过,来到寺前等阿难。阿难外出讨饭,摩登伽女便傻傻地跟在他后面;阿难吓得不敢出门,摩登伽女便在门外等待。摩登伽女一日见不到阿难,便无所适从,大哭而归。
阿难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向佛求救。佛陀问摩登伽女,你如斯苦苦追阿难,为什么呢?摩登伽女回答道,阿难无妻,而我无夫,我和阿难正好可以结为夫妻,请佛慈悲成全我们的好事。佛说:你真的很爱阿难?摩登伽女说:我真的异常爱他。佛说,阿难没有头发,你若肯剃除秀发,你和她一样了,我才可以让阿难娶你为妻。摩登伽女毫不犹豫地答道,为了阿难,我什么都可以做。佛陀说,那么回家告诉你母亲,剃发后再回来。
摩登伽女回家后,请求母亲为她剃除秀发。摩登伽女的母亲异常悲伤地说,女儿的头发如同孔雀的羽毛,理应小心保护才对。你美若天仙,国中英俊须眉那么多,我一定能帮女儿找一个如意的郎君,又何必苦苦的要嫁给一个沙门呢?摩登伽女回答说,我生为阿难的人,死为阿难的鬼。今生我非阿难不嫁。摩登伽女的母亲一边流泪,一边替女儿剃下秀发。
摩登伽女剃光头发后,高高兴兴地来到佛面前说,我已削发,请佛陀实行您的诺言。佛陀问摩登伽女,你爱阿难什么呢?摩登伽女答道,我爱阿难通亮的眼睛,我爱阿难英俊的鼻子,我爱阿难迷人的耳朵,我爱阿难甜美的声音,我爱阿难高雅的办法,我爱阿难的一切。佛陀问,阿难眼中的眼泪不净,鼻中的痰不净,口中的唾液不净,耳中的耳垢不净,身内的屎尿肮脏不净。婚后行不净污秽,生子后便生老病死等苦,由此观之,阿难的身体有何值得爱的?
为了进一步引导摩登伽女融会不净观,佛陀叫人把阿难的洗澡水端出来,问她:你既然那么爱阿难,这盆水是阿难的洗澡水,你就将它喝下吧!摩登伽女吓了一跳说:佛陀,你是大慈悲者,这么脏的水为何叫我喝呢?
佛说:每小我的身体本来就是这么脏的,现在阿难健康时你就已经嫌脏了,那他将来老死废弛时,你又将作若何想呢?
摩登伽女听了佛的话,忽能观察人身的不净,再也爱不起来─原来阿难的身体一样这么脏,那还有什么可以爱的?从此爱念、贪念都消除了,顿然开悟,真的出了家,证了初果。 上一页 1 2 佛陀告知诸比丘,摩登伽女对阿难一见钟情,死心塌地,单从现世因果来讲,摩登伽女是疯子,阿难是傻子,看起来毫无事理。但从三世因果来说,确是合情合理的。佛陀以其神通了知,摩登伽女在以前五百世中都是阿难的妻子,而且每一世都相敬如宾,互敬互重。更有趣的是他们俩都是好的佛教徒。所以当代一见钟情,异常亲切,显得不合凡响,难分难解。 佛陀在告诫人们人身可贵时说,吾从无数劫,往来死活道,舍身复受身,不离胞胎法。计我所经历,记一不记余。纯作白狗身,积骨亿须弥。以利针地种,无不值我体,何况杂色狗?其数弗成量。尽管人生可贵,但三大阿僧祇劫中,做人的机会也不少,我们在坐的人人曾经不知做了若干次人家的媳妇、丈夫、兄弟与姐妹。今生若有缘相见,自然认为份外亲切。首先见到的可能又成就了另一段夫妻人缘。是以俗话说得好,十年修得同舟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是以今生最终能成家属,其实不轻易,理应珍爱。这是摩登伽女与阿难的故事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 但人这一辈子,有机缘见到前世亲人、甚至是多世夫妻的机会应该不会太少,所以不少人见到某些人时有相见恨晚之感到,事理就在于此!有些人可能在今生当代会碰到很多前世有缘份之人,但作为一个有教化之文明人,总不能见一个爱一个,以免造孽。否则当代会烦恼无穷,苦海无边,下世还要刻苦,其实是不聪明之极!这是摩登伽女与阿难的故事给我们的第二个启示。 也许有人会问,今生为人,若遇不到有缘之人,那会如何?若遇不到有缘之人,也许会独身、或者削发,所以当今独身之人也不少,就是一个最好的见证。若无缘,即使勉强结成家属,在一般情况下,婚姻也不会快乐。这是摩登伽女与阿难的故事给我们的第三个启示。 若何才能化解这种不愉快的终局呢?对婚姻不圆满的夫妻来说,两方首先应熟悉到问题的严重性,勇敢地面对存在的问题,倾慕相谈,然后双方都要加倍努力,珍爱、关心、尊重对方,两方不融洽的关系就一定能获得改良。其次对于那些仍然没有找到理想对象的人来说,若想尽早停止独身的生涯,就要广结善缘。喂麻雀的故事最能说明这一问题。 唐朝时弟兄两一路削发,师兄老实木讷,不会讲法,但讲法时听众很多;而师弟自幼聪明好学,精晓经教,善于措辞,但讲法时无人来听他讲法。师弟认为异常迷茫。于是便去问一位有道高僧。这位高僧劝导他说,听你师兄讲法的人多,那是因为他前世结了很多善缘;听你讲法的人少,那是因为你前世结的善缘少。这位师弟就教说,那么,当代如何才能多结善缘呢?高僧说,若要快,从现在开始,你天天多喂麻雀就可以了。听了高僧的劝导,师弟三十年如一日,天天坚持喂麻雀。二十年后,师弟再次升座讲法,有几千人来来听他讲法,而且都是年青人,二十岁阁下。高僧劝导说,这些年青人都是你喂过的麻雀转世投胎而来,所以来护你的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无缘,只要当代广结善缘,就一定能碰到有缘人,这是摩登伽女与阿难的故事给我们的第四个启示。 在八万四千种烦恼中,以贪瞋痴为其首,称之为三毒;在三毒中,而贪欲又为三毒之首,而贪欲中爱欲最难断!当我们接解事物时,因为人类无始以来的无明,一念妄动而产生三种感触感染:爱好、不爱好和舍受。当我们爱好欢一件事物时,接着下来的一种思维就是想据为己有,贪心自然而产生。贪心生起之后,我们本来清净之心就被贪污染而成为贪心,自利自利之心随之而产生了。这使得一小我的思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更:我们的思维再也无法客观了,而是以自我为中间,以自己的私利为半径划圆。我们为自己筑起了一道墙,墙内是对他有益的事或话,墙外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现实的世界。因为我们的心受到贪的污染,这对我们概念的形成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它制约我们的视野,制约了我们自由观察客观世界的能力,我们眼中的世界从此再也不是客观世界的全部,而是局部,并且带有强烈的小我意义色彩。我们本能地愿望看到或听到墙内对我们有利的事或人,我们疏忽墙外和我们无关或对我们无益的客观世界。所以说,这时我们所看到的外部世界再也不是世界的全部,而是局部,即墙内的世界,而对墙外广阔的空间却熟视无睹,听而不闻。这时我们真的成了井底之蛙,看问题时异常片面。若是色迷心窍,往往使人迷失心智,走向极端,干出异常荒谬之事。庄子试妻的故事最能说明这一点。 有一天,庄子在山上碰到一名女子,蹲在新坟前,拚命摇扇,似乎要把坟上湿淋淋的土煽干。庄子不解她的用意,便开口问她。她表示,坟中葬的是他丈夫,丈夫临终遗言,要等坟上土干后,她才可以改嫁。她等不及了,于是猛煽坟土,让它快干,好追寻第二春。 庄子想到世间居然有此薄情的女子,感叹不已。继而想到,自己的妻子会不会也这样呢?疑芥蒂起,便想试探。 庄子的太太姓田,我们称她田女士吧。夫妻常日情感甚笃,庄子为考验他妻子的忠贞,决定装死试探。 据说庄子急病而亡,包括亲友等四方人士,许多人前来吊唁,个中来自楚国的王孙,长得英俊潇洒,位尊多金,他见田女士新寡,楚楚可怜,便追求她。田女士不堪诱惑,爱上王孙。当晚,酒酣耳热之际,王孙忽然心脏病发,命在夙夜迟早。 田女士吓得惊慌失措,急问王孙若何是好,王孙忍着痛楚,告诉田女士,要用死尸的脑浆才能起死回生。 死尸到哪找,总不能去掘墓吧?田女士转念一想,丈夫不是刚死吗?现成尸首,不用白不用,早年的夫妻恩义,此时早已抛诸脑后,她竟然拿着斧头,劈开丈夫的棺木,准备掏出他的脑浆做药。 不虞劈开棺木,庄子居然回生。田女士羞愧得愧汗怍人,自缢身亡。 同样,摩登伽女见到阿难后,便如同吃了迷魂药。为了嫁给阿难,不惜把自己心爱的头发都剃掉。现实生活中,有些工资情所苦,干出很多傻事,甚真心甘情愿地停止自己的生命。由此可见,爱欲能让人滞迷到何等的程度!这是摩登伽女与阿难的故事给我们的第五个启示。 佛陀是以告诫阿难:慎勿信汝意,汝意弗成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托汝意。 迷恋爱欲不仅给今生带来无限的忧?,而且又有下世报。《楞严经》云:一切众生,从无使际,由有各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是故众生欲脱死活,免脱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死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弗成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赓续淫,必落魔道。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由此可见,爱欲是苦楚、死活之根本。这是摩登伽女与阿难的故事给我们的第六个启示。 《华严经》云:菩萨若离女色,即得亲近诸善常识,复令众生是以离欲,皆住最胜解脱窍门。《佛说四十二章经》亦云: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世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由此可见,远离爱欲是修道之前提。 佛陀教导很多去除爱欲的方法,最著名的是不净观。若能善用不净观,有染着的爱欲就会祛除。 不净观(不净想)为五停心观之一,即观想自他肉体之肮脏、肮脏,以对治贪欲烦恼之观法。人的尸首随时间而变更为丑恶之外形,故在诸经典中皆举有多种不净之观尸法,以治贪欲之心,今列举如下: (一)据《禅法要解》卷上载,若淫欲多者,应修习二种不净观。即:(1)观死尸臭烂不净,取此不净之相,至闲静处以自观不净。(2)虽眼不见死尸,然从师受法而忆想分别,自观身中充满发、毛、涕、泪、汗、垢、痰、耠等三十六种不净物。 同书又举出修习不净观能对治众生对于色、形容、威仪、言声、细滑、人相等六种欲望之执着,且将不净分为厌恶之不净与非厌恶之不净二种。对于执着前五种欲望者,令观厌恶之不净;对于执着人相者,则令观白骨人相。又观死尸为不坏,能断除威仪、言声二种欲望,观死尸为已坏,则悉断六种欲望。 (二)据《大毘婆沙论》卷四十所举,随观行者之意乐,而有乐略、乐广、乐广略三种之别。又于此三种观法之过程中,各明示初习业位、已熟修位、超作意位等三位,及其观行之次序递次。举乐略观为例,即:(1)先往冢间观察死尸之青瘀等相,复以胜解力移属自身,即观想自身青瘀甚至骨锁,于骨锁中,次序递次观想足骨、腿骨、胫骨、膝骨、髀骨、臗骨、腰骨、脊骨、胁骨、髆骨、臂骨、肘骨、腕骨、手骨、肩骨、项骨、颔骨、齿骨、髑髅等,凡此各种,一切皆称初习业位。(2)于骨锁中,先观足骨、腿骨等,甚至后观髑髅,复于个中除半观半,复除一分,唯观一分,凡此各种,一切皆称已熟修位。(3)以胜解力观察如斯之不净相,遂牵挂捆扎于眉间,湛然而住,复转此念入身念住,辗转甚至入法念住,凡此各种,一切皆称超作意位。 (三)据《俱舍论》卷二十二载,修不净观可对治显色贪、形色贪、妙触贪、供奉贪等四种贪。即:(1)缘青瘀等之相以修不净观,可对治显色之贪。(2)缘死尸被鸟兽所食等之相以修不净观,可对治形色之贪。(3)缘虫蛆等之相以修不净观,可对治妙触之贪。(4)缘死尸不动等之相以修不净观,可治供奉之贪。此外,若缘骨锁以修不净观,则因骨锁中无四贪之境,故能对治上述之四贪。 当摩登伽女迷恋上阿难后,佛陀善巧方便,运用的就是不净观,循循善诱,使得摩登伽女观察到原来阿难的身体一样这么脏,那还有什么可以爱的?从此爱念、贪念都消除了,顿然开悟,真的出了家,证了初果。由此可见,爱欲对人的生心确实有很大的影响力,但也不是弗成以克服,不净观是对治贪爱的法宝。这是摩登伽女与阿难的故事给我们的第七个启示。 般若由修而得,修由思得,思由闻得,由闻、思、修入三摩地,而获得现证三摩地,是真正的聪明。所以归根结底,聪明由多闻来,欲得聪明,就要多多听闻,看经、研究、听讲经、听开示,所以说:修闻增(长)聪明。闻思修是修学佛法的法度模范。不听闻佛法而盲修瞎练,修如盲人提瞎马,半夜临深池,是异常危险的,又如人生病后,不看仿单或不听医生劝告而乱吃药,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异常危险,所以听闻佛法很重要。思的重要性有二。其一听闻佛法后,必须思虑,看看所听闻的法是否是正真的佛法。其二,看看听闻的佛法是否适合自己的修行。如同人生病后,看了仿单后,思虑一下药是否对症。修是最重要的,因为如同病人生后只看仿单而不服药,病永远也无法好。同样,听闻的佛法再多,若无实践,仍无法深受法益。阿难尊者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阿难虽然多闻,然则碰到摩登伽女,仍不能免脱摩登伽女之难。故《楞严经》四卷云: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祇益戏论,汝虽谈说人缘,自然决定清楚明了,人世称汝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又曰: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 当然,摩登伽女与阿难的故事并非证实我们不应该多闻,而是闻的成分过多,修证的成分不足。若多闻是病,佛就不应该说法了。所以我们应该有所熟悉,真正的聪明,并非只是听一听即可的。不听闻而要想获得聪明,生怕是没有那回事的。龙树菩萨说:井里有水,若我们拿根绳子吊了水桶放下去即可汲出水来;就好比我们现在必须假借水管马达,方可抽出地下水,否则即使干渴而死,地下有水,我们仍是吃不到,所以我们不能说只要有水就好,其它器械是无用的。 千经万论,没有说过不需要经由听闻即可开悟的。我们现在的缺点,是听而不修。每部经都是教人修行。譬如《阿弥陀经》,即开示我们念佛窍门。因为我们不照着去做,乃至于听与修,变成了两回事。由此可见,闻思修三位一体才是去除我们心灵上尘垢的重要法宝。这是摩登伽女与阿难的故事给我们的第八个启示。 上一页 1 2这则故事给我们如下四个启示。
1. 男女之情,皆有前世人缘
2. 爱欲为死活之根本
3. 不净观为对治爱欲的方门
4. 闻思修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