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什么是禅定?佛教禅定若何修?
禅定(佛教解释)
禅,为梵语dhya^na之音译;定,为梵语sama^dhi 之意译。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狼藉之状态,或曰禅为dhya^na 之音译,定为其意译,梵汉并称作禅定。又色界之四禅与无色界之四定,合称四禅八定。法华经 提婆达多品与坐禅 同义。五家参详要路门附录(大八一六一五上):夫修禅定者,先须厚敷蒲团,结跏趺坐。
禅定是佛教译语中特其余译法,「禅」,这是印度梵语禅那的简称,其义为「定」、「思维修」、「功德丛林」等,故「禅定」是华、梵兼称,这是从其名称上来讲解的。
若从其意义上来说,一个修行人,能摄受狼藉心专注一境,等于所谓「定」;摄心牵挂捆扎一种窍门,能出生各种三昧,等于「思维修」;依于禅定能出生各种功德,即所谓「功德丛林」。总括起来说,禅定是修菩萨道者的一种调心方法,它的目的是净化心理、锻炼聪明,以进入诸法本相的境界。由此看来,禅定是修菩萨行所必经由程的手段;禅味弗成着,死水不藏龙,恰是纠正认手段为目的的缺点。
因禅定未必就是禅宗,所以世界各宗教,凡是有神秘效验的,无非是从禅定的工夫而来,不论他们是用持咒也好、祈祷也好、礼拜也好、诵经也好,所得的结果,多是禅定的感化。
佛教禅定方法
禅定的意思是心无二念,开始演习时必有方法,方法的感化是使得我们的心念由狼藉状态而至集中状态,再由集中状态而至统一状态。到了统一的状态,便称为定,然则统一状态也有不合的层次:由身心的统一,真心坎与外境的统一,再进一步,就是前念与后念的统一。要想达到前念与后念的统一,必须经由前念与后念的连续如项链,一念扣一念,念念同一念一样的念头,然后才能把前后念的距离消化,仅剩下一念的存在,此时等于止于一念,名之为定。到了连此一念也不存之时,就是即定即慧。
初修禅定之时,可有许多方法,举凡礼拜、诵经、念佛、持咒、梵呗、经行等,都为达到安心、静心和净心的目的,主要因为修行而使身心平衡,都是定的功效。假如没有高明专长的师长教师,以上所举各项,都是佛经中处处可以见到的修定方法,安然靠得住而不会产生副感化及后遗症。不过这些均属于散心修定。
假如碰到对禅定已有经验,并对佛法有正知正见的师长教师,就向他们进修专心修定的方法。那是指的禅观法,或被称为止观方法,禅宗则称为参禅的方法。
禅观的方法,一定不离三个原则,那就是:调身的姿势,调息的呼吸,调心的专注。以放松身体的肌肉,也放松头脑的神经为基本的要求。准确的姿势,包括行、坐、立、卧四种,以轻松正直为原则。准确的呼吸,以自然的速度为原则。准确的专注,则以只顾方法不问得失为原则。假如妄图心强,急功好利的心旺盛,便会为你带来魔境的困扰。必须要有佛来佛斩、魔来魔斩的心理准备,才会安然。所谓斩佛斩魔的意思是说,不论可喜或是可怖的任何气象及感触感染出现,都把它算作幻景及幻觉处理。否则若遇恶境易生退心,甚至毁谤三宝,指为修行不得好报。若遇善境易生慢心,甚至传播鼓吹得大神通,证了圣果成了佛,那就太可怜了!(圣严法师)
禅定的释义
禅定,别名「三昧」,所谓「念佛三昧,三昧之王。」「禅」「定」亦即「止」「观」,止是放下,观是识破。禅定是指「心一境性」,让纷乱的思绪镇静下来,外禅内定,专注一境。禅定必须先由「入静」开始,而到「至静」,才能达到「寂静」,此时已经是忘我的境界,从「身空」、「心空」而进入到虚空法界。然而坐禅要进入禅定的境界,也必须要具备「超越的精神」,才能冲破一切心理、心理及潜意识的障碍。
禅的意义就是在定中产生无上的聪明,以无上的聪明来印证,证实一切事物的真如实相的聪明,这叫作禅。
《六祖坛经讲话坐禅品》:「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死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著,就是定。参究禅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
《心经》:「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行深」,等于禅定、深定。观安闲菩萨在禅定中发明,当五蕴皆空也就是「无我」的时刻,一切的烦恼与苦楚就解脱了,观安闲菩萨就是在定中获得这个清净的大聪明而证得大安闲成就。
一般来说,禅定不一定能悟道解脱,但要悟道解脱却离不开禅定。在戒、定、慧的三个阶段中,定从戒至慧的桥梁。
对上根利智者而言,禅定并无一定之形式。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十字街头好参禅。」「如来於二六时中常起观照。」只要念念觉照,当下「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不时刻刻保任,修无修修,行无行行,修一切善而不执著所修之善,断一切恶且故不为一切恶所缚,当下这念心就是归於中道。
禅定的种类
禅定的种类很多,《瑜伽》卷十一《三摩多地》中归纳为四类,即静虑、解脱、等持、等至。
静虑
静虑,为梵语禅那之汉译,即于一所缘境牵挂捆扎寂静、正审思虑之意。静虑有四种,平日所说的四禅。
(一)初禅,离生喜乐。即离欲界诸恶不善法(身恶、语恶),有寻有伺,于寻伺未见过患,及有对治欲界诸恶之善寻伺。喜乐者,已获得所希求之色界初禅定境,心坎喜悦,于喜乐未见过失,一切粗重(身心不安闲性)皆得远离,得广大轻安,身心调畅,有堪能性。此初禅具足五支:寻、伺(为取所缘)、喜(为受境界)、乐(为除粗重)、定(心一境性,为禅所依。)。《瑜伽》卷十一中说,由断除五法、修满五法而证此定。所断五法者:(1)欲所引喜,于妙五欲,或见或闻,或曾领受,忆念欢乐。(2)欲所引忧,即于妙五欲若求不遂,或得已便失,多生忧恼。(3)不善所引忧,即由忧苦的心情而行杀业,甚至起邪见。(4)不善所引喜,即由喜乐的心情而行杀业,或生邪见等。(5)不善所引舍,如任由部属造杀业等,或放任自己,思惟作恶方便,或于诸恶放任赓续;又不善现前,随顺而行。所修五法者:(1)欢,因清净持戒,生起无悔,心意适悦。(2)喜,由正修方便,心生欣悦。(3)安,谓离粗重,身心调适。(4)乐,由离身心粗重故,于诸(欲界)烦恼而得解脱。(5)定,即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专一境。
(二)二禅,定生喜乐。有四支:内等净(为取所缘)、喜、乐、定。即于初禅有寻有伺三摩地相心能弃舍,于无寻无伺三摩地相牵挂捆扎安住;对快速变更的所缘境界能正远离,于较为稳定的境界中安住其心,心坎一味寂静,甚至极寂静。这种舍念正知,离寻伺乱,就是内等净。定者,跨越初禅寻伺有间缺位,能正获得无间缺位。喜乐者,由超越寻伺,离初禅地诸烦恼品所有粗重,有广大轻安,身心调柔,有堪能乐,于彼喜相未见过患。
(三)三禅,离喜妙乐。有五支:舍、正知、念(三者均为取所缘)、乐、定。舍者,于前喜相深见过患,于喜离欲,由离寻、伺、喜故,名之为舍。由有舍故,安居处有正念。正知者,若由失念,或有前喜俱行想及作意现行,急速以慧觉知,方便弃舍。乐者,由离令心踊跃之喜,心坎寂静,便唯有乐受及轻安泰。
(四)四禅,舍念清净。有四支:舍清净、念清净(二者为取所缘)、舍受、定。入此第四禅者,进一步舍断第三禅中之乐。至此,一切寻、伺、喜、乐、入息、前程都断尽无余;心住无动,一切动乱皆悉远离,故说舍念清净。
解脱
解脱类定,包括了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三种,略说如次:
(一)八解脱:(1)有色观诸色解脱已离欲界得色界定者,为于欲界色(如死尸等相)得观想安闲,而于欲界诸色以光明相专注思惟,而成就观想。(2)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已离色界欲,无色界定不在前,又不思维彼想光明相(属于色界),于外色(属欲界)而作观想。(3)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于第四静虑解脱诸障,令得根本圆满。净,即第四禅中离诸障而舍念圆满清净;解脱者,能解脱净不净变更生起烦恼障;身即意身(体);作证,因为智断而证;具足住,第四静虑根本圆满,为圣所住。(4)空无边处解脱于彼空处已得离欲,即于虚空思维观想。(空无边处定者,即心除遣诸色、想之后,起无边虚空观想而安住之。)(5)识无边处解脱于彼识处已得离欲,即于此识思维观想。(识无边处定,这是先舍前虚空无边处想,即于能观之识起无边行相。)(6)无所有处解脱于无所有处已得离欲,而于识无边思维观想。(无所有处定者,从识无边处求长进时,离其识外,更求余境,都无所得,由此令心安住。)(7)非想非非想处解脱于非想非非想处已得离欲,即遍于想可生处,应作观想。(非想非非想处定,它是从无所有处求长进时,跨越无所有处之想,及识处以下有所有想,名非有想;非无想者,谓非如无想及灭尽定,一切诸想皆悉灭尽,得安闲故。)(8)想受灭(即灭尽定)解脱修习暂背弃受想,令离定障。
(二)八胜处:(1)内有色相观外色少以色界定观于欲界有情诸不净相,及少分资具之好、恶、胜、劣,于彼诸相能随意隐蔽、安闲回转(改变),得如实相。(2)内有色相观外色多以色界定观欲界广大之外色(如宫殿、房舍等),令得清净。(3)内无色相观外色多无色相,即离色界欲,得无色界定。(4)内无色相观外色少。(5至8)内无色相观外色青、黄、赤、白。此八胜处,体等于前三解脱。初二胜处,由初解脱出;次二胜处,由第二解脱所出;后四胜处,由第三解脱所出。由三解脱故,获胜定安闲。此以解脱为因,胜处为果。又此八胜处与修三种缘色解脱作所依止,此即以胜处为因,解脱为果。要之,前解脱中得观想安闲,今于胜处得制伏安闲。
(三)十遍处:即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无边、识无边十种遍处。于所观想之事,能成就普遍广大之境,故名遍处。初八遍处,唯从第三解脱流出,后二遍处,等于空无边、识无边二种解脱。对前八色遍处修习闇练,能引贤圣观想神通,乃于诸事转变神通,其所变事,堪有所用。由识遍处修习闇练,便能激发无诤、愿、智、无碍解等诸胜功德。由空遍处修习闇练,于一切物随其所欲,皆能转空。
修观行者,由解脱胜处遍处,次序递次而进。因先于所缘得思维观想安闲,次能制伏,后即于此遍一切处,则能如其所欲而作观想。遍处、胜处是诸解脱能清净道,是故此三,如是次序递次。 上一页 1 2 梵语三摩地,汉译等持,平等持心之意。此通摄一切有心位中心一境性,亦通散位定,如欲界定。有关三摩地(等持),《瑜伽》卷十二中说有十种,略解如下: (一)三三摩地:即空、无相、无愿三种等持。解有二种: 1.行境别相。空三摩地于远离有情、命者及养育者、数取趣等,即空离蕴我,而心住一缘。空性略有四种:一观察空,谓观察诸法空、无常、无我、无我所;二彼果空,谓不动心解脱,空无贪等一切烦恼;三内空,谓于自身空,无计我我所及我慢等一切僻执;四外空,谓于五欲空无欲爱。初观察空是有学圣者所修,后三空是无学圣人所行。无愿三摩地于五取蕴思维无常、苦,无所愿欲,心住一缘。无相三摩地于五蕴灭思维寂静,心住一缘。2.行别境同相,即依一真如观,而具三义:空性三摩地即于此处无有彼物,由此事理,观之为空。无愿三摩地即所观空,无所希愿。无相三摩地观此远离一切行相。 (二)有寻有伺等三摩地:1.有寻有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寻伺响应者,如初禅。2.无寻唯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唯伺响应者,如中心禅(初禅以上,二禅之近分定)。3.无寻无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寻伺二种俱不响应,于寻伺心生弃舍,唯由一味于内所缘而作观想,又独一味平等显现。此如二禅至有顶(非想非非想处定),唯除无漏诸三摩地。 (三)大、小、无量三摩地:小三摩地者,或由观少色故小,或由思维的范围狭小,如小信、小欲、观想的区域狭小,此属于欲界定。大三摩地者,由观多色名大,但所观色又非无边无际;或由上信、上欲及想诸天光明而令显现等,此属色界定。无量三摩地者,因为无量无边无际观诸色等而名无量定;或由无量无边信、欲等名无量定,如四无量心。 (四)四无量三摩地:即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为所缘之定。四无量心,解释分二: 建立所依及行相:有情有三种,即不苦不乐者、有苦者、有乐者。于不苦不乐者思维与乐慈,于有苦者思维拔苦悲,于有乐者思维其乐不相离而生随喜喜,又即于前三欲与乐等,思维令不坚执、不染污(离贪或嗔)舍。又于一切众生无怨(离恶念头)即慈,无敌(离现乖争)即悲,无恼即喜,不害(离不饶益)即舍。 无量之义:指慈响应等心,即欲利益、安泰之饶益相,一切无量之所显示:所缘广大,利益安泰思维最殊胜,极为闇练,且能得无量果。要之,以强大之心力,于所观慈等相令圆满、普遍、清白,而且专注,即四无量心。又圣者修四无量心达至极境响应之定:修慈者,极于遍净(第三禅);忆念空无边处,修习悲心最为第一;修喜定者,以识无边处为最胜;修舍定者,以无所有处为最胜(因无所有处是无漏心地最为后边故)。 (五)喜、乐、舍俱三摩地:喜俱者,它是初、二禅;乐俱者,是第三禅;舍俱者,是第四禅以上诸定。 (六)四种修定:(1)为得四现法乐住(即四根本禅)修定。即为得四根本定故,修近分定(近于根本定之定),或为令根本定清净圆满之所修习。(2)为得智见(天眼)修定。以四根本定修天眼,故修四根本定及前加行、无间道(即将证根本定之无间断惑之道)所有修定皆属之。修者应先于光明相周密恳切审谛而取。修成后于诸色境能照能观,即见;能知天等诸趣名字、种类等,名智。(3)生分别慧修定。见道前诸心或四无碍解(于法、义、辞、乐说四种无碍智),名分别慧。即为得见道修诸加行道或为得无碍解修四禅,皆属于此。(4)为尽诸漏修定,等于为证阿罗汉所修金刚喻定及加行道。 (七)五圣智三摩地 1.自体智:即法智,在见道前断除烦恼,令定清净,这是圣(善、无漏)、无染、无执。 2.补特伽罗智:即类智,是见道入无相位所得圣定。 3.清净智:即尽智是一来、不还圣者所得之定,能损减贪等烦恼,断尽欲界诸惑。此非世间道(欣上厌下)、寂静(烦恼寂静)、奥妙(于自地烦恼不生爱味)。 4.果智:等于无生智,通不还及阿罗汉所得之定。此得安隐道(所得之道无退转),证心一趣(已得无寻无伺地),现安泰(能得现法乐住),后乐异熟(能引无余涅盘)。 5.入出定相智:即道智,唯在无学位,常处无相心。这是正念而入(善取能入定相无忘失),正念而出(善取能出定相无忘失)。 此五种定,其体是一,而行相分五,故说五行相智。又唯善、无漏,名五圣智。 (八)圣五支三摩地:即四根本禅中所有圣贤心一境性及安立审谛观察,名圣三摩地。四根本定立为四支,依审谛观察法并为断除余结缚,立第五支。 鸠摩罗什译《成实论》中所立圣五支三摩地又与上不合:初、二禅之喜乐合为一,第三禅离喜之乐别为一,第四禅中清净心为第三,依前三支能生明相、观相为二。后观相、明相为因能坏裂五阴。观五阴空,名为观相。能证涅盘,说名为圣。 (九)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指八正道中,前七道支能与圣正三摩地为因、为具。 定因者,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与正三摩地为前导次序递次。次序递次义者,这是说先了知世间实有阿罗汉圣者,便于出离深生希求,获得正见;次当思维若何出离居家迫迮等;从削发后,受学尸罗(正语、正业),修治净命(正命)。 定具者,正见、正精进、正念能为正三摩地作资具。依正见等五,合营闻、思、修,如实了知正见、邪见,甚至正命、邪命。为欲断除邪见等,及为圆满正见等,发勤精进。若由精进,能断所治,集能治法(正见等)令其圆满,等于正念。此正念也等于正三摩地部分。 此三摩地因为是善、无漏,故名圣。舍邪见等令得不生,修正见等令得圆满,是以名正。 (十)金刚喻定:断除有顶(非想非非想处)惑,最后加行道生,最细惑之观行、种子已灭。最后无间道生,最细随眠(烦恼种子)已灭,总此二名金刚喻定。此定是定中之尊,因为能断惑集善,成办无学之果,于有学圣者之修道行中是最尊最胜;又极坚牢,上无烦恼能摧伏之,而能摧伏一切烦恼,如同金刚,能摧坏一切,而不为其所摧坏,由此得金刚之名。 梵语三摩钵底,译为等至,是等引(指胜定地,离昏沉、掉举等,平等能引诸功德)之果,故名等至。此通指一切有心、无心诸定位中所有定体,包括了五现见等至、八胜处、十遍处、四无色定(此三已如前说)、二无心定(无想定和灭尽定)等。这里侧重说明五现见等至和二无心定。 (一)五现见等至:是见道以上的圣者修习五种观行,能亲所见、清楚明了见,故名现见等至。圣者于修道所断烦恼,制伏对治有二:初不净观,为令贪欲不生现行,以四念住(身、受、心、法四种念住)为依止,观察内身各种不净,即内身中毛、发、爪、齿,甚至泪、汗、屎、尿等,属内身污秽不净,此等于初现见等至。第二不净观,也以四念住为依止,观察外身(即死后)青瘀、脓烂等,是外身污秽不净。或观彩画、木、石、泥等所作骨锁(骨人之相),令诸贪欲不起现行,这就是第二现见等至。 圣者又于烦恼修断灭对治,也分二:或观生身展转相续,谓粗观察行缘识等(即十二缘起),这是第三现见等至。或观刹那心识生灭赓续、展转相续,谓细观察有贪心、离贪心等各种心识异生、异灭,迅速流变。等于第四现见等至。 若观察圣者由断烦恼之深浅所得住于世间的情况,等于第五现见等至。观察初二果人,兼住此世、他世(欲界人、天);不还果人,唯住他世(上界色、无色处);阿罗汉都无所住。 (二)无想等至:即无想定,指已离遍净(第三禅)欲,未离上欲(第四禅),永出离想思惟为先,诸心心法灭。修者观想如病、如痈、如箭,入第四静虑,修背想思维,于所生起各种想中厌背而住,唯谓无想寂静、奥妙。于无想中持心而住,如是渐离诸所缘,心便寂灭。于此生中,可入可出;若生无想天者,唯入不出,想若生起,即从无想天中死没。 (三)灭尽等至:即灭尽定,谓离无所有处欲,暂安住想思维为先,诸心心法灭。 若诸圣者,已离无所有处欲,或依非想非非想处相而入于定:先于下地粗想及与无想深生厌舍,尔时唯微细想缘,无相境转,依于彼处思维为先,心求长进,求上所缘,竟无所得;因无所得,灭而不转,心便寂灭。或依灭尽相而入于定:即依无相定(于一切相不作思维),依此为依进趣所缘,因皆灭尽,心便寂灭。 入灭准时,次序递次灭三种行:即身行(进出息)、语行(寻、伺)、意行(受、想)。于初禅时,有寻有伺,至第二禅,无寻伺,名灭语行;第四禅无进出息,名灭身行;甚至非想非非想处,心求长进,竟无所得,因无受想,名灭意行。 出灭准时,触三种触。触为受因,出灭准时,受想当生,故说触三种触。此三种触,由三境生:由有所缘以为境界,名由有境;于此境中无有我慢扰动其心,故说触不动触。由唯有事以为所缘,名由境境;于此境中无贪所有、无嗔所有、无痴所有,是以说为触无所有触。由无相界以为所缘,名由灭境;于此境中不思惟一切相,故说触无相触。 以上四大类型的禅定,个中四静虑是最基本的,它遍通于有漏无漏、大乘小乘,又是其它三类禅定的基本,其它禅定有些是建立在它的基本之上(如八解脱等),或依于它则轻易成功(如三三摩地、四无量三摩地等),故习禅者应先以四禅为初课而次序递次修习之。 上一页 1 2等持
等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