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若何修行?佛教修行的基本方法

2024-06-03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修行(佛教解释)

修行是一个过程,意思是,经由过程修正言行意,相符特定风格的生活方法。以期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

修行,即一刻接一刻的觉察情感、思惟、言语、行动、念头。有人说:真正的修行就是一个事理:断恶修善、成就太上圣道。其实修行不应该有什么善恶之分,

佛教修行的基本方法(圣严法师

佛教的化世功能,就是以佛法来净化人世,提升人品,使得众生,既得现世利益,也得后世安泰。若何杀青其目的?就是依照佛陀所说的教法去实践、去修行。

佛教基本的修行方法,不出福业、定业、慧业。福业是指布施持戒,定业是指禅定,慧业是指聪明。以修「布施」、「持戒」的功德,可得人天福报,也可进而成就佛果,唯有佛陀堪称福智圆满的人。以修「禅定」的功德,可得现实的心理健康及心理平衡,也可进而于身后直升禅天、梵天、更可成就佛果,唯有佛陀的定境最高,故有「如来常在定,无有不准时」的功力。有了深定、大定,才能有大慈悲与大聪明。以修「聪明」的功德,可于现世少欲知足、少烦恼,进而能得离苦、断苦得解脱,最后可以大智深慧度无量众生。

(一)布施

布施是最轻易的方法,平日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钱也无力的人怎么办呢?那你从旁用嘴说两句好话好了,哑子呢?那就只要心想这是好事,我若有能力一定去做,人家做好事,我也满心欢乐。可是假如有人,不出钱、出力,专门叫人去做好事、协助人,是否也算得是布施?事实上他劝工资善的行为,等于出力的布施。

世界上积德布施的人,并不全是财主,甚至所谓同病才能相怜,自己有苦楚有艰苦,认为需要人家赞助,是以见到别人有苦楚艰苦,便也愿望有人去赞助。有人厌恶不肯出钱做善事、布施的富人,而称之为为富不仁。其实富人的钱,假如不是横财,原是因为舍不得用钱,把一个钱一个钱省下来,积聚而成富人;假如把钱全用了出去,他就成不了财主。所以我们应该劝富人布施,但弗成挖苦他。

布施有二个对象:一是布施贫穷的人,等于赞助需要救济的人;另一是布施宗教团体,等于佛教说的佛、法、僧三宝

佛教说布施三宝比布施穷汉功德来得大。我们用钱救助人,是愿望以一个钱救十小我,照样愿望一个钱救不了一小我?布施给三宝,三宝所做的事是,赞助所有需要救济的人获得佛法。因为人类的真正苦楚,不在于缺少物质。佛教的重点是赞助人们在心理上解决苦楚、解决烦恼,这是彻底解决苦楚的方法。布施给三宝,三宝可以赞助更多的人解决重大的问题,所以布施三宝比布施穷汉的功德来得大。

(二)持戒

持戒不仅仅是守清规的意思。持戒的本意是:所有不该做的坏事应该戒除,已戒除的坏事不应该再做;没做过的好事应该去做,已做过的好事应该持续赓续地做下去。总而言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三)禅定

禅定,分成三个步骤,也可说分为三个阶段,而达到三种不合的境界。第一是身心平衡,第二是物我合一,第三是物我双亡。

身心平衡:就是使我们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理。做到了,我们就是正常而健康的人。物我合一:是一般宗教经验所愿望达到的境界。等于我和世界万物合而为一,凡是中西历史上的大哲学家及大批教家,都可能达到这一阶段。物我双亡:只有禅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禅,就是教你达到无的境界;无,并非等于没有器械,而是没有之中,一切都存在,可又并不等于物我合一。物我双亡是到了真正开悟之后,认为我们这个世界完全是假的,虽然是假的,世界照样照常存在。在此三阶段之中,我们又可以用三个名词来解释。

身心平衡是小我的阶段。等于平常所认为的正常心理状态之下的镇静安逸的自我感。物我合一是大我的阶段。此我的存在和宇宙万物的存在合而为一,不管上帝在我心里或我在上帝里面,都是大我的观念。物我双亡是无我的阶段。既无小我,也无大我,只是清楚地、自然地、活泼地、无碍地存在。

诸位不要以为修禅定必须要坐在那里的。修禅定有许多方法,静坐只是一种基本方法而已,禅的开悟,并非只靠静坐,只是开始时,需要静坐的基本练习。实际上念佛诵经、懊悔、礼拜、祈祷,无非是要使心力集中,而禅的初步工夫,就是若何练习你的心力集中。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就是心力集中。心无旁鹜,只有一个念头,集中在一个念头,这就禅定的初步工夫。所以诸位弗成把禅定的范围看得太狭小,禅定是包括一切修行方法在内的,禅是通于大小三乘及显密二教的。

(四)聪明

聪明包括有三个项目:闻慧、思慧及修慧。闻慧是经由眼耳所见所闻的一切修行方法而获得的启悟。思慧是看到、听到,或学到器械今后,加以慎思明辨的工夫。修慧是从修行前面所说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及禅定的五种方法中所得的悟境。以上六种修行方法,是一体的,其重心则在聪明上。不过,想要获得真正的聪明,则必须兼修其他的五种方法。假如撇开其他五种,仅修个中一种,譬如说老是打坐的话,纵能开悟,悟也不会深的。

也有人说,削发人不经商,也没有钱布施给人,是不是也修布施功德?告诉诸位,布施并不全是用钱,而且,用钱财布施只是小布施,用佛法聪明布施才是大布施。因为救济人身的艰苦是小布施,救济人心而得解脱死活的苦楚是大布施。昨天与今天,我在此地做的就是大布施。

修行的具体解释

1. 教养德性。

李二和《流浪的梦》:生活是最本真的,修炼是无须讲求形式的。时空中无处不教堂,无处不佛堂;无处不天堂也无处不地狱

2. 为超凡脱俗、摆脱死活轮回而努力实践的各类方法。

《苏菲派经注》(释):苏非派的修行方法不一,可分为肉体修行和精神修行两种。

鄙谚中将修行算作做好事,如认为旧时官厅中权力大轻易做好事救人,故有公门里面好修行之说。明叶宪祖《金锁记》:禁长哥呀!自古道公门里面好修行。《野叟曝言》中狱官见文素臣查出隋氏被女禁虐待,跪地求告道:公门中好修行,望老爷高抬贵手。

道教是以阴阳五行来阐述寰宇万物的规律,以五行生克来平衡修寰宇宇宙万物与人类自然的调和。修行等于调理落,万法不离阴阳五行,五行在天为寒暑燥湿风,在地为金木水火土,在人身为心肝脾肺肾,在佛教为杀盗淫妄酒(贪嗔痴慢疑),在儒教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佛教看五行的阴面=杀盗淫妄酒(贪嗔痴慢疑),儒教看的是五行的阳面=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修行就是用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对治佛教的杀盗淫妄酒,用儒家的温良恭俭让,对治佛教的贪嗔痴慢疑,回归本根, 根在道教的金木水火土 ,也就是五行生克制化的方法。

上一页 1 2

修行的基本阶段

综观修道历史,上千年前自然衍生,修道源于对生命真理的愿望,是一种经由过程修正自己行为的方法,来达到提升精神或神识力量的目的。古代道家经由过程修道方法,实现超脱死活,斩断苦楚不以物累,最终实现不老不死,长生不死与寰宇同在,反璞归真的境界。[2]

修道 【中庸章句】 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弗成转瞬离也;可离,非道也。 【易经系辞传】(上) 子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太上僻静经】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寰宇。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僻静,寰宇悉皆归。。 (综论) 阳:天、日、男、清、动、长、大、凸、明、外、善。 阴:地、月、女、浊、静、短、小、凹、暗、内、恶。 子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则善恶亦是道,善恶源于人心傍边。又中庸云:修道之谓教。是故修道为修心矣。

佛教修行

经典:金刚经心经华严经、涅盘经、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大藏经》等。

基本要理在于:戒,定,慧。戒,借助对世俗物的外在放弃,最终内在放弃对它的欲望。定,心念绝对止息。慧,完全证悟真理。

1、佛教精华《金刚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何以故?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即一切多样、有限和可灭的现象形式世界实乃幻相,完全是虚幻和虚假的。

2、《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曰:观安闲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等于空.空等于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甚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甚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宇宙中各类现象事物皆由各类前提组合而成,一切的相都是暂时的组合,不是永远不变,所以叫无常。我们的享受、欲望、作为、看、听、闻、尝、触、感到的一切现象都是虚妄思惟做作的。所经历的一切死活、善恶、苦乐体验都只不过是影子的体验。如斯体验的一切都是虚假的。

3、 净土宗:念佛窍门。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晒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

印光大师指归净土

净土窍门,其大无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极平常,益极殊胜。良(诚然,切实其实)由以果地觉,为因地心[1],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2]。一切窍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罪人,亦可预入个中。统摄律、教、禅、密之宗,贯通权、实、顿、渐之教。于一代时教中,独为特别窍门,其修证因果,不得以通途教义相绳(衡量)。(《无量寿经颂》序)

[1]以果地觉,为因地心:令友所问,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者。以阿弥陀佛所证之菩提觉道,即阿弥陀佛一句万德洪名,包摄净尽。念佛众生,果能恳到执持忆念。则以弥陀果德,感染自己业识妄心。熏之久久,业尽情空。心与佛合,心与道合。全众生心,成如来藏。(印光大师《答丁福保居士代友人问一则》)

[2]因该果海,果彻因源:该,即赅,包括,包含。彻,通。念佛众生的因地之心包含了阿弥陀佛的果觉之海,阿弥陀佛的果觉之海贯通了念佛众生的因地之心源。

念佛窍门,乃律、教、禅、密诸宗之归宿,人、天、凡、圣成佛之捷径。一切窍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小知见人,均谓是愚夫愚妇之窍门。岂知华严会上,善财以十信后心[1],受文殊教,遍参常识,随闻随证。末后至普贤菩萨所,蒙其加被开示,所证与普贤等,与诸佛等。普贤为其称赞如来胜妙功德,令其发十大愿王,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并劝尽华藏世界海诸菩萨,一致进行,求生西方。夫华藏海众,无一凡夫、二乘及未破无明之权(权宜,变通)位菩萨。最下者,即为圆教初住。其人已能于无佛世界,现身作佛,及随类现各种身,以度脱众生。此后从二住,以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位位倍胜。是诸菩萨,皆以十大愿王,求生西方。彼何人斯,敢与彼抗?(致广慧和尚书)

[1]十信后心:十信位的最后阶段,假如再进一步破一分无明,即入圆教初住菩萨位而证法身,从此成为法身大士。

俾带业往生者,直登不退。断惑往生者,速证无生。此全仗阿弥陀佛大悲愿力,与当人信愿念佛之力,感应道交,得此巨益。较比专仗自力者,其难易寰宇悬殊也。然每有愚人,拙劣自居,不敢承当。亦有学者,大乘自命,不屑修习。须知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地狱相现,善友教以念佛,未满十声,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以拙劣自居者,可以兴起[1]矣。《华严》一经,王于三藏,末后归宗,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普惩恶财及华藏海众,一致进行,求生西方,以期圆满佛果。此之窍门,何敢视作小乘?况善财已证等觉,海会悉证法身,彼尚求生,我何人斯(耳),不屑修习?岂但高竖慢幢,直是毁谤《华严》。欲张大乘之虚名,亲造谤法之极祸。(《念佛恳辞》序)

[1] 兴起:因激动而奋起。

大矣哉,净土窍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犹当逊(xn不及)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历劫修证者,益(加倍)宜(应该)挹其高风[1]。普被上中下根,统摄律、教、禅、宗。如时雨之润物,如大海之纳川。偏、圆、顿、渐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大、小、权、实一切行,无不还归此法界。赓续惑业,得预补处[2]。即此平生,圆满菩提。九界众生离是门,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3]。是以《华严》海众,尽遵十大愿王。《法华》一称,悉证诸法实相。最胜方便之行,马鸣示于《起信》。易行疾至之道,龙树阐于《婆沙》。释迦后身之智者,说《十疑论》而专志西方。弥陀示现之永明,著《四料简》而毕生念佛。汇三乘五性[4],总(全部,皆)证真常[5]。导上圣下凡,同登彼岸。故得九界咸归,十方共赞,千经并阐,万论均宣。诚可谓一代时教之极谈,一乘无上之大教也。不植德本,历灾害逢。既获见闻,当勤修习。(印施《极乐图》序)

[1]挹其高风:挹,这里同揖yī,作zuō揖。对它的高风作揖,即仰慕它的精深。

[2]得预补处:预,参加,加入。补处,平生补处的简称,菩萨阶位的最高位,即等觉位。因经此生的捆扎即可补佛位处,故称平生补处。得预补处,即获得加入到平生补处之位。

[3] 群萌:这里指众生。萌,民。

[4]三乘五性: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五性,定性声闻、定性缘觉、定性菩萨、不定性、无性(即一阐提,意译为信不具、断出世间善根之人)。

[5] 真常:真实常住,这里指不生不灭的佛果。

摘自印光大师《佛法修行止偏法要》[6-7]

念佛窍门,以念止念,至于无念,即妄想离,而佛智现。即经由过程赓续地念记佛的实相、观佛像、念佛名等,达到对现象界的忘记,对真理(佛)的记得。

印光大师开示:

切弗成谓持名一法浅近,舍之而修观像、观想、实相等法。夫四种念佛,唯持名最为契机。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妙境,彻底圆彰。即持名而亲证实相,不作观而彻见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道教,成佛之捷径。今人教理、观法,皆不了明。若修观想、实相,或至著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坠。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与徐福贤女士书)

然念佛窍门,亦有多途,求其妥当,惟有持名。即如观像、观想,亦有流弊。以心地不明,观法不知,或起魔事。若观实相,则谁能彻契?是故念佛之人,弗成务为高远,当事(奉行)实行也。缅甸一后生,念佛甚切,颇现净妙境界,自以为得。光令但期一心,勿希境界,否则难免著魔。今年四月间来信,所有境界,极其险恶。光与彼书,当摄心静念。所有境界,皆作幻化。好勿欢乐,恶勿怖畏,自可祛除。须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若到心佛响应之时,有境界无境界皆可。未到心佛响应之时,妄欲即见胜妙境界,等于招魔之根。(净业社开示法语)

念佛一法,约有四种,所谓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就四法中,唯持名一法,摄机最普,下手最易,不致或起魔事。如欲作观,必须熟读《观经》,深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及心净佛现,境非外来,唯心所现,不生取著。既不取著,则境益深妙,心益精一。能如是则观想之益殊非小小。如观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现,此则全体是妄,与佛与心皆不响应,即伏魔胎。因兹(此)妄欲见境,心益躁妄,必致惹起多生怨家,现作境界。既最初因地不真,何能知其魔业所现,遂大生欢乐,情不自安,则魔即附体,丧芥蒂狂。纵令活佛现身救度,亦末如之何矣。须自量根性,勿唯图高胜乃至求益反损也。善导和尚云:末法众生,神识飞扬,心粗境细,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特劝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接踵即生。诚恐或有不善用心,致入魔境也。宜自详审。又至诚恳切,亦消除躁妄魔境之一妙法也。宜竭尽心力以行之则幸甚。(复吴希真居士书一)

观虽十六,行者修习,当从易修者行。或作如来白毫观,或作第十三杂想观。至于九品之观,不过令人知行人往生之前因与后果耳。但期了知即已,正不必特为作观也。观之理,弗成不知。观之事,且从缓行。若或理路不清,观境不明,以躁心浮气修之,或起魔事。即能观境现前,若心有妄生喜悦之念,亦即因喜成障,或复致退前功。故《楞严》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祈一心持名,以为千稳万当之行。待真心归于一,净境自会现前。(复崇明黄玉如书)

观想本佛所开示,但以世人往往不能彻底息灭妄想,以躁妄欲得之心修观,则甚危险。古今来著魔者,多坐(因,因为)此故。故古德谓,境细心粗,观难成就,或起魔事。非谓毫不许人修观,亦非谓修观通皆著魔也。今以马君一人有效,遂并从上祖师真实为人之语而疑,可见汝与诸友,同皆在重今轻古之流派中。似此看法,必致见异思迁,以求所谓奇特微妙者。异日有提倡高超微妙之余法惑人,于少时间便成佛道之诳言,定当随之而舍此修彼。(复慧昭居士书)

以上摘自印光大师《佛法修行止偏法要》

上一页 1 2

下一篇:“居士五戒”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