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宗初探
律宗初探
第一节序言
如来成道记说:净法界事,本无出没,大悲愿力,示现受生。我佛释迦牟尼、他亲证了法事、本来是没有生、没有灭。可是为了大悲心切,度生愿深,是以于无生中示现有生,于无灭中示现有灭。才有从兜率、降王宫、八相成道的一大事人缘,应化事迹,风闻世界,道播四方。
法华经云:佛为一大事人缘故出现于世。就是为开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为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为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总的说来,就是要令众生,人人成佛,个个得道的独一目的。我们要知道,佛陀所说的律学,就是五篇三聚,解脱木叉。就是要达到这个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伟大目的。
其次,在古代印度,当释迦如来降生时期,它的经济文化、学术、扶植等都异常兴旺蓬勃。这时婆罗门的常识界人士,如雨后春笋,到处可见。实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分河饮水,各立门庭。在佛教看来,当时就有以六师为首的九十六种外道,制定了许多修习苦行,来耽搁众生。这为首的六师是一、富兰那迦叶,二、末迦黎拘舍尼,三、删闍夜里罗胝,四、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五、迦罗鸠驮迦栴延,六、尼犍陀若提等。他们提出许多论点和一些规律,例如持牛戒、持鸡戒、拔发、卧刺、投灰、拜水等。有的婆罗门所定的戒律,看起来和佛教戒学相仿佛,甚至跨越,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主如果所修苦行,决不是我佛所教导的戒定慧三无漏学事理,虽然吃一番苦,不能获得了死活、成佛道的真实道果。佛陀出世应迹之后,正如昊日当空、群昏烁破,戒雷震响,法雨遍施,使佛日永耀于中天、慈云普荫于大地。
现在先向人人介绍一位清代高僧玉琳国师的简历。在清朝顺治十五年间世祖章皇帝召国师入宫,在万善殿封他为大觉禅师。后来到了庚子年春天。皇帝又吩咐消磨使者敕赐玉琳国师一只宝贵的紫金钵,两顶法衣,有二十五条四长一短(俗称为祖衣)也就是僧人受三坛大戒时所披的僧伽黎大衣,一是紫色,一是红色。又称为说僧衣,它是僧人讲经说法或在隆重肃静的法会道场中主法大师或住持大和尚所披的。当时皇上又加封玉琳国师为大觉普济能仁国师的光荣称号。到辛丑年春,国师南旋来到浙江杭州邻近的天目寺安住。丙辰年秋天,即康熙十五年八月国师世缘已毕,度生愿满,撤手圆寂,世寿六十有三,僧腊四十有四。
玉琳国师的尊师是一位有道高僧,当时随侍阁下的两位学生就是玉琳和他的师兄岩头祖师,师兄确是一位老实朴素,专事精修,闲静少言,一心用功的和尚,可是玉琳国师拔苗助长,他是一位聪颖玲俐,善说会道的干事专家。是以他能获得师父的垂爱,另眼看待十分欢乐。而岩头祖师则不然,经常被师父当做一个老修行,无所作为的哑羊僧。几年后,有一天玉琳国师广发大心,要想出外去朝山拜顶参访名师,以博见闻,幸得师父赞成,在束装就道之前,去向师兄岩头告假,想不到这老修行别出机杼地赠给玉琳师弟三个锦囊并且嘱咐说:第一个锦囊要等到遭遇最危险的时刻启用,第二个锦囊要等到最重要的关头应用。第三个锦囊要等到最光荣显赫的时刻动用。玉琳国师素来认为这个笨头笨脑的师兄,只会吃饭用功,终日有口难开的老修行,怎么今天变了样子,而且还会有未卜先知这一套锦囊妙计呢?起先玉琳国师照样半信半疑地接收了三个锦囊也并不予以重视,既承师兄慈悲好意只好带在身上就是。
下面好戏来了,请人人谛听会有启发。
这位博学多才的国师动身去朝拜南海普陀山观世音菩萨,当时交通不便船只不多,正巧有一只御船往朝普陀,玉琳便要求搭赴,好在国师人品端方边幅肃静,肌肤净白,如琉璃之美,侍卫者就赞成他的要求,让他登舟坐在船头。行驶不久,忽然暴风大起,乌云盖顶,波浪翻天御船大有覆舟之危。全舱人心惶惶,七上八下,正在此一发千钧的死活关头,国师想到师兄的临别赠言十分重要不得已急速打开那第一个锦囊,一看原来是一张小红纸上面恭楷写着免朝二个字,国师福至必灵,微微一笑,心领神会。他想这只御船一定有顺治皇上在此,海龙王朝拜皇帝所以兴风作浪。想到这里,国师便随手把免朝这个锦囊抛掷水中,当下即见水静无波,逢凶化吉,全船上人特别是顺治皇帝正在坐立不安,精神徬徨之际,溘然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大大出乎料想。就问阁下侍臣,侍臣奏曰,船头上坐有一位中年和尚,在异常危险时刻,我们见他从衣袋里拿出一个红色小锦囊丢进巨浪,立时暴风停止,惊涛退尽,从此一帆风顺,一船生命家当得以保住。皇上得知这个和尚大有事理,是以急速召见,一看异常欢乐。玉琳国师生得相好肃静,不苟谈笑,而内才又是博通群典,对答如流,皇上生大欢乐心,一方面有敬仰之意同时又感师救护深恩故矢志封他为一国师表,是以在朝礼普陀之后,将玉琳和尚随驾同来京城拜为国师。但满朝许多文武大臣人人认为陛下一拜为师,我们文武百官谁可以不下跪,甚至少数几位白头功臣也得下拜,对此心中有些不服,意见纷然,说这位高僧年事尚轻,是否有道,定功若何,必须一试真实。皇上随命令派四位宫女为国师赐浴洗尘以见分晓。当然皇命当从,玉琳暗想一关才过,一关又到,宫女为他沐浴真不平凡,究竟如何才能安然度过这一关,心里切实其实十分重要,幸而第一个锦囊的神算灵异早已铭记心头,此次情急心慌之余只有将一线愿望依靠在第二个锦囊上面,于是急忙打开一看只有一枚小小的绣衣针,国师急速会意,把针暗暗紧握手中,在那蠢然欲动情难自禁的关头,把针向手指一刺,顿然扭转乾坤,心神安定下来,到此赐浴停止,又安度一关,获得宫女们异口同声地赞为罕见,认为难能宝贵,皇上及诸臣乃加倍敬信,这位国师真是道高德重名符其实。遂下圣旨选择吉旦,焚香结坛,举行盛典拜为国师。
国师此时,想到两关已过,第三关又来,怎么办,对师长教师兄的神通既然心悦神服,因之信心百倍,在这登台拜师最最光荣的时刻不能不把第三个锦囊打开,一看是个佛字,他静虑会意一下,快把佛字贴在胸前,便可安心地接收顺治皇帝和文武大臣等的顶礼跪拜。就这样高兴、圆满、胜利地停止了这场经历危险、重要、光荣三关的特大喜事。这恰是一代高僧玉琳国师的光辉事迹。
然则我们应当进一步来探索一下,玉琳国师为什么今生会有这祥大的福德,和琉璃雪白的肃静边幅,据说:国师的前生是住在寺庙里的一个六根缺陷品貌丑恶的和尚,有一次,一位女斋主设斋赡养诸师,每人又亲发一件衣服结缘。当时玉师也在坐就餐,斋主发到他的面前。一见六根不全的玉师,心生厌恶,就不与结缘,玉师当下生大愧恨,深自沉痛,痛恨宿世业障深重,今生感此丑陋恶果,他回想《药师经》中有说:礼拜《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可以报感琉璃身体。所以立下宏誓,自强不息,一心一意,忠诚礼拜《药师经》。前人云:世界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又云有志者事竟成。玉师毕生顶礼,最后拜死在蒲团上,圆寂而逝,拜经功德弗成思议,所以转世即感殊胜福果为一代高僧并得国师称号。
经由过程玉琳国师这一段耐劳修行拜经的故事,可以充分证实戒律在修持上的重要性,它是一切善法的基本。这是以善因而感召的乐果。同时又可以看到岩头祖师老老实实,一心为道的老修行的本来面貌,真是妙在个中矣,决不凡情而能思忖圣人境界,作为我们修道人的一面极好借镜,献给一切持戒修行办道者,以期从中得个消息。
第二节戒律的由来
佛教的戒律,称为律宗。它是中国佛教徒专精戒学的一宗。是佛学生在生活和思惟方面一种极其严肃的要求。
世尊为什么要制定戒律呢?象律藏中所说,佛陀为保护佛法使能久住世间,所以制定戒律。然而,戒律制定,是针对僧团中有罪行为发明而设立的,若是僧团中没有罪行为,就没有制戒的需要,如释种出身的六群比丘,经常勾结在一路,破坏僧团。提婆达多勾结显达多、骞茶达婆离、迦留罗提舍等人决裂僧团。还有十二群比丘尼,被人称为是不护威仪的恶比丘尼。
所以,戒律制定的来由,是为断灭烦恼,趋于佛教修持的目的--涅槃。所谓由戒生定,因定生慧,经由过程修行戒定慧三无漏学,来息灭贪嗔痴三毒,断惑证真,圆成佛学。还有一个来由,那就是保持僧团的纪律与纯洁。所以戒律之中,有为防止烦恼罪行而制定的,别的也有为防社会人士的训斥而制定的。前者如杀、盗等也是一般社会司法所禁止的,后者则佛制戒后,若不遵守才开始有罪的,如不喝酒等。这也就是涅槃经平分的性重戒与息世讥嫌戒。每条戒制定的来由,说得更具体些,如戒文陈述的十利:一、摄取于僧,二、令僧欢乐、三、令僧安泰,四、未信令信,五、已信令增长,六、难调令调顺、七、忸捏者得安泰,八、断现在有漏,九、断未来有漏,十、令处死久住。不难看出,这十利中,第一、二、三、六、七是为僧团的安稳、成长;第四、五则为达到保持僧团信用的目的;第八、九是灭除比丘的烦恼,到达理想境界的涅槃;第十则为自敬律法。佛从正觉到入涅槃四十九年之间,因事制戒,随机散说,而在临入涅槃时,更对阿难说:汝勿见我入般涅槃,便谓处死于此永绝,何以故?我昔为诸比丘制戒波罗提木叉及余所说各种妙法,此即就是汝等大师,如我在世,无有异也。佛又举喻说:如人在阴郁之中,碰见光明。如人在贫穷之时,获得瑰宝。(大般涅槃经卷下)。唐道宣律师于《四分律序》中说:世间王为最,众流海为最,一切众律中,戒经为上最,如来立禁戒,半月半月诵。由此又可以知道戒律和佛自身,具有一致的地位,今后引导教团的,不是佛自身,而是戒律;戒律在世一日,就是佛在世一日。否则,不能持戒,则同堂犹隔万里;为能持戒,则百世何异同堂(见《遗教经》)佛涅槃之后,佛教教团最初和最要的事业,是结集佛的遗教和戒律。依南方所传,第一结集就是王舍城结集所合诵的法藏,是毗尼和昙摩。毗尼就是毗奈耶,义译作律;昙摩就是达摩,义译对法。在这两种法藏傍边,却是先集结毗尼就是律,以持律第一的优波离为上座,替代佛统率大众主持结集事业的大迦叶,就戒律的各条目,询问优波离。优波离应问,一一具答(诵出)制时、制处、人缘、对机、制规、犯戒等等。五百大众,合诵应答的全部,决定他是佛所制,于是毗尼的结集告成。然后才以多闻第一的阿难为上座,结集昙摩。由此可以知道佛学生在佛涅槃之后,对于戒律,也就遵照佛的遗教,把他看作大师,而且依南方所传:佛涅槃后满一百年的第二结集就是吠舍离结集,也是为结集毗尼而举行的。总之,佛教建立在戒律上,戒律是佛教的基本,其他的定慧等学,都是它的上层建筑,假如这个基本不巩固,那佛教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一)五部律
释尊学生中,最精晓律仪的是优婆离尊者,在首次结集律藏的时刻,由他分为八十次诵出根本律制之后,再传迦叶,阿难、商那和须未田知、优婆毱多等五大尊者。
优婆毱多的门下,又有五位大学生,在八十诵律中,就依各个性情之所近的律法,采集起来,各自成立一部,共为五部,这就是所谓五部律的原始。其五部为:
(1)昙无德部。(2)萨婆多部。(3)弥沙塞部。(4)迦叶遗部。(5)婆苏富罗部等五部。
五部不合的时期,据《大集经》说是佛灭后百年,而大众及上座两部的不合,依《舍利弗问经》、《文殊问经》、《三千威仪经》、《遗教经》以及《异部宗轮论》等经论所载,都说是佛灭后百多年的事;那么,五部律的不合,还要早过大众、上座两部的不合了。
兹将五部律的也许,分述于次:
昙无得部:昙无德原为一比丘名,乃优婆毱多五大学生中的一位。昙摩毱、昙摩德、昙摩屈多迦、昙摩毱多等等,都是同属一人而译名不合。以其就上座部的律藏中,将合于己意的律法,采集成文,随说所止,而为一分:四度完毕,分作四夹,所以便称他所采集的律法,叫做四分律。这种区分,并不是依据义理来分的而是依据当时四次的采集,分作四夹,初分夹二十卷,二分夹十五卷,三分夹十四卷,四分夹十一卷,共为六十卷。《戒本疏》一上说:佛灭百年,兴斯名教,相传上座诸师搜括博要,契同己见者,集为一部,四度传文,尽所诠相,故云四分。
又《资持记》上一之一说:以法正(昙无德)尊者,于根本部中,随己所乐,采集成文,随说所止,凡经四番,一部方成,故号四分,非同章疏,约义制文,所谓四分律宗,就是昙无德律宗,说昙无德为开祖。而由唐代道宣律师大成之。而且,因为《四分律》大弘于我国,所以在我国单说律宗,也就是南山律宗,这是由昙无德部成长的最后结果。
萨婆多部:一般人都说萨婆多部的开山祖师是迦旃延尊者,也就是佛的十大学生中,群情第一之摩诃迦旃延的儿子。《智度论》二上有说:佛灭百年,阿轮迦王作槃闍于瑟大会,诸大法师群情故,有别部名字,从是以来,辗转至姓迦旃延婆罗门道人,聪明利根,尽读三藏内外经书,欲解佛法,故作《发智论八犍度》。又据《三论玄义》说:从迦叶至寝者柯,二百年以来无异部,至三百岁首年月,迦旃延尼子出世,便分成两部,一上座学生们,二萨婆多部。萨婆多部为梵名,意译为说一切有部,且略称为有部,又别名说因部,为小乘二十部派中的一部,立有为与无为一切诸法的实有,而且一一的说明其原因,所以便称为说一切有部和说因部。发智六足等论,都属于这一派的重要典籍。萨婆多部的律典为《十诵律》,共六十卷。为后秦弗若多罗所译,还有译有《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共有九卷,也是萨婆多部的重要律典。
弥沙塞部:弥沙塞(译为广解义)一比丘名,也是优婆毱多五大学生中的一位,《大集经》二十二说:我涅槃后,我诸学生,受持如来十二诸经,诵读书写,不作地相,水火风相,虚空识相,是故名为弥沙塞。又《拾毗尼义钞》上说:弥沙塞者人名,此人禅思入微,究畅玄旨,着青法衣。又说:弥沙塞,此云广解义,亦名不着有无相,法名五分。是以,我们知道,弥沙塞部的基本律法是五分律,在我国译有卅卷为二十部中化地部的律本。所谓化地部者,在玄应《音义》二十三说:化地部,第三百年中,从一切有部出也。梵音摩柯醯奢裟袈,亦名弥喜舍裟柯,此云地,亦教地,或言正地,人名也。但此罗汉,在俗为王国师,匡化土境,故名化地,今入佛法,佛法如地,又匡化之,故以名也。弥沙塞部,也就是后来的化地部,这是不着有无相的一部,所以就占领很重要的地位。
迦叶遗部:迦叶遗也是优婆毱多五大学生中的一位,这五位学生,对于佛教的律藏,各自具着不合的意见,而使律藏分为五部,迦叶遗所组合的,就是这五部中的一部。在《大集经》二十三曾记载佛的预言说:我涅槃后,我诸学生,受诸如来十二部经,书写读诵,说无有我,乃以受者,离诸烦恼,如同死尸,是故名为迦叶毗部。按所谓迦叶毗,就是迦叶遗的异译,玄应《音义》三上说:迦叶毗,亦云迦叶维,亦云迦叶波,亦云柯尸悲与,此云饮光部,此部律,此土无文,迦叶遗部的根本律法,为解脱律,在我国只传有戒本,与五分律相同,而没有律文。所以《戒疏》一上说:迦叶毗,此云重空观,法名解脱,只有戒本,相同五分律。至于对迦叶遗小我的介绍,在《拾毗尼义钞》上有一段话说:迦叶遗者,人名也。此人精进勇决,救护众生,着木兰法衣。当我国最初翻译这个名词的时刻,原是按照迦叶比丘所执的主义而翻译的,其译义为重空观,为解众生空等义,而不是人名的正译,这是我们应该知道的。
婆蹉富罗部:又云婆磋富罗,婆粗富罗(译为犊子),这是从部主立名,其律为《僧祇律》即《摩柯僧祇律》的略称,为五部律中的一部,也就是大众部的律藏,据《资持记》上一之二说:具云摩柯僧祇,此番大众,从众为名,即窟外也。自佛入灭之后,首次结集经律有于窟内,有于窟外,在窟内结集的为上座部,窟外结集的为大众部。所谓大众部律,即僧祇律,为后来犊子部所遵行。《摩柯僧祇律》共为四十卷,为我国晋代高僧法显法师,偕同印度三藏法师佛陀跋陀罗所共译。另有本律的《比丘戒本》及《比丘尼戒本》,《比丘戒本》为佛陀跋陀所独译,而《比丘尼戒本》则为法显法师与觉贤法师所合译的,现在都收存在大藏经律部中。
(二)律教的东传。
佛法传入我国,是从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以白马驮经,入驻洛阳的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为最早。可是在当时,以事属草创,戒本未传,由永平十年起至曹魏嘉平元年(公元67--249年)止,这一段不算短的时间内,是没有举行过传戒法事的,而且自从腾兰二公入灭之后,至汉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的整整八十年间,印度来华的僧侣,几乎象是绝了迹的一般。过此今后,才有如支娄迦讦、安世高、竺佛朔、安玄、支曜、严佛调、昙果、康孟祥、竺鼎力等诸大德,接踵而来,然则,还没有传戒大典的举行。
在我国首次的传戒,是曹魏嘉平中期(公元249--253年)由来自中印度到洛阳的昙摩迦罗尊者所开创,他见着我国当时的僧众,只是剃除须发,身穿缦衣,而没有律法的行持。尊者睹状,深以为虑,誓弘律法,但因各种的所障,徒劳二十一年。至魏少帝嘉平二年(公元250年),才能满其所愿,亲自译出《僧祇戒本》一卷,以作教材,敦请梵僧十位大德,立羯摩法,创立以十大僧传戒本之先例,此为我国授受戒法的开始。
在嘉平年间所传的戒律,是仅依照昙摩迦罗所译的《僧祇戒本》,以及昙谛三藏所译的《羯摩》,《羯摩》就是昙无德部戒律的一种法度模范;所以,在我国所传的戒法,其实是采取《四分律》。然则,对于《僧祇律》,也是随行奉持,并不曾受到限制。
在我国北部,姚秦弘始六年(公元404年),鸠摩罗什法师,才译出《十诵律》五十八卷,昙摩流支、卑摩罗叉更持续翻译,经由三次的译述,才将一部六十一卷的《十诵律》,完全译就。弘始十二年,(公元410年),佛陀耶舍、竺佛念等,又将《四分律》分五次译出。到了东晋安帝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法显从印度将《僧祇律》求来,由觉贤三藏首为翻译,共为四十卷。宋营阳王景平元年(公元423),佛陀什再译就《五分律》三十卷。那末,在五部律中,于刘宋之前,传到我国的,便已经有了三部。其余迦叶遗部,在东魏孝静帝定武元年(公元543年),始译出《戒本》一卷。即所谓《解脱戒本》,广律始终没有译就。当时诸律,互相弘扬,但光大昌行于后代的,却只有《四分律》而已。
在北魏孝文帝的时刻(公元471--499年),有一位法聪律师,本学《僧祇律》,后来精研昙无德部的《四分律》,而辍《僧祇律》的讲授,专力弘扬《四分律》,不过都只是口授,并没有见诸简牍。直到道覆律师,才造疏释文,也不过只有问答,以资决定而已。惠光律师今后,始有章疏,而开四分律藏疏释之风,当时所称的三要疏为:
一、光统疏略四卷。二、智首广疏二十卷。三、法砺中疏十卷。这三要疏为当时所习用,因而有人便为四分律宗,立下了九祖,其九祖为:一、法正尊者--即四分律主。二、法时尊者--为我国四分律宗的初祖。三、法聪律师--为初开之祖。四、道覆律师--作疏问答立义。五、惠光律师--作四分章疏。六、道云律师。七、道照律师。八、智首律师--作广疏二十卷。九、道宣律师--作四分行事钞三卷。
在这九祖之中,从道云律师起,便又出现了流派,在道云门下,有两位贤良学生,洪遵与道洪。洪遵传洪渊,洪渊传法砺,法砺传道成。而道成门下,复出两人,即知足与怀素。知足居西塔,大弘法砺的相部律,而怀素居东塔,即成为东塔律。这样的流衍,在四分律的传授下,便又分成为两派--相部律与东塔律。
再从上第七祖,道照律师传智首,智首传道宣,道宣久居终南山,而成南山律宗,此宗后代久传,至今犹是,所以,道宣律师虽为前此九祖中第九祖,后来律宗隆盛流衍,他竟被称为南山律宗第一位高祖大师的尊者!
当怀素撰著《四分律开宗记》,破法砺十六大义的时刻,知足律师的门人定宾律师,又作《破迷执记》一卷,就是要破除怀素的迷心,而救护法砺的大义。知足乃授法大亮,大亮传昙一。昙一讲《四分律》凡三十五遍。昙一弘相部及南山律,而于道宣律师的《行事钞》,曾作有《发正记》,以阐扬其义理,使南山律宗,能大显于后世,开济的功劳,其实应该归之于昙一。
(三)南山律宗
由上节所述,便知律法在我国初传的时刻,是四律杂弘,并没有一个作为中间准则的律法,直到道宣律师,持续智首律师的系统,专弘《四分律》,以树立佛徒的生活规范,才逐渐地建立了我国的中间律法。因为道宣律师,久居终南山中,所以世称为南山律宗,在我国是一派独传。道宣律师所著的《行事钞》,后来为之作注释解的,竟有一百余家之多。
终南山道宣律师,(公元596--667年)丹徒人,俗姓钱,父为陈时吏部尚书。九岁会作诗,当隋朗大兴佛教时,他十五岁削发,次年削发,在长安日严寺依慧真律师受业。十九岁在大禅宗寺依智首法师受具足戒后跟智师听受律学,习《四分律》多年,从而对戒律奠立了基本。
道宣律师经常到处参学,自称居无常师,追千里如咫尺;唯法是务,夸关河如一苇。当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往住终南山,居仿掌谷白泉寺,修习定慧十余年,对律学很有心得,并建立戒坛多处,为众授戒,道师卅年前是博咨广学,卅年后,从事律宗著述。如《戒图经》、《羯磨》、《弘明集》、《释门仪》、《归心仪》、《续高僧传》,《法华经弘传序》等二百多卷。贞观二十一年,住终南山丰德寺写有《新删定四分律戒本》和《四分律比丘合注戒本》三卷。道师许多律宗著作,主要都是根据大乘教义来解释小乘律典。道师认为《四分律》,虽然先属小乘,然则大乘义理也通。所以我们中国得以弘扬和依正,其间曾筑戒坛,溘然有长眉僧人来坛与道宣律师谈道,这一位乃是宾头卢尊者。
又有三果阿那含梵僧来礼戒坛,赞叹曰:佛灭度后,住象法世,兴起毗尼者,唯师一人。当乾封二年,又冥感天人来谈律宗戒相,改正古译的缺点。贞观时代常隐居于泌洲云宝山,有天孺子侍奉阁下,又于西明寺夜行道时,激动北方毗沙门天王遣那叱太子来赠予佛牙以保存供奉。
道宣律师,在佛教文学史上,供献很大,曾参加玄奘法师的译场,唐朝智升律师称他:外博九流、内精三学,戒香芬洁,定水澄奇,存护法城,著述无辍。(引自《开元释教录》)生平衣不离身,每日唯食菜椒,行则策杖,坐不倚床。师精持戒律,盛传西域,当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十月初三日示寂,时年七十二岁。于坛谷石室建塔三所。学生千余人,塔名净光。唐高宗赐号澄照律师。令世界寺院绘像赡养,朝野崇奉,因而南山一宗风行更广,至今削发僧众都以《四分律》为修持榜样。总之,这部《四分律》真是律宗的根本依据。
道宣律师的学生最出色的是鉴真大师(公元688--763年)在扬州大弘南山律,化导一方。后来又把律宗传到日本,获得当时日本天皇的崇奉,在奈良建造寺庙,设坛传戒。他把戒律分为止持与作持二种。止持是比较丘、比丘尼要求不做诸恶的别解脱戒。作持是要求比丘、比丘尼安居、说戒、悔过等行持轨则。
是以南山律宗,成为我国独创,到唐代末季,经由一次教难和五代的丧乱今后,律宗也和以外的各宗一样,出现着衰微的气象。但一到宋代,允堪律师作《行事钞会正记》,元照律师作《行事钞资持记》,大弘律法,而衰颓不堪的南山律宗,又中隆盛起来。至元、明两代,南山律宗的传统,虽然没有中断,但不能以之比前辈的典范,而且典籍又多已失其存在,故又表现着衰微的趋势。
直到明末清初,南京古心律师,徒步到了五台山,得见文殊菩萨于云端,为之授戒,使古心顿悟心地窍门,视大小乘的律法,都似乎从自己胸膛里流出一般。于是他返回至金陵,便在灵谷寺开戒说法,重兴律宗。古心的法嗣三昧律师,再于金陵东南七十里的宝华山,辟一道场,开始建立南山律宗的门户,由他所主持的戒席,竟有百余坛之多,受戒学生满世界,他的著逻辑学生有二人,即香雪律师和见月律师。见月继嗣宝华山的法席,香雪即到常州天宁寺,都是在大弘律宗。
其后见月传定庵,定庵传松隐,松隐传闵传,闵传传珍辉,珍辉传文海,接踵引导宝华山一派,使其不失规模。清世宗雍正十三年,特诏文海入京,主席大法源寺,旋即奉命开了三坛大戒;当时四方乞戒的人们,竟达一千八百一十九人,使宝华山这一派,从此分支于北方,再不局限于南方,而成为全国性了。文海律师主持戒席三十年,得戒学徒遍世界,数逾十万人,南山律宗,乃赖以大兴。宁靖天堂时,宝华山破坏甚大,之后重建,每年戒坛常开,故能得续佛慧命,这其实是南山律宗,对于我国律学的重大供献。不过,南山真脉,却曾一度落空其三大部,直至清末,才由徐蔚如居士从日本请归,重刊于天津刻经处,而缺点特多,令研习者望而却步,于是,便有弘一大师,俗姓李,名叔同,为清末民初一大学者,后削发为僧,法号弘一,发大誓愿,以毕生精力,研究戒法,护持南山律宗,乃遍考中外律丛,校正三大部及其律藏,二十年中,几无日不在律藏中,研讨商量,发扬深显,务期戒律一藏,大著僧海,普及四众,使南山之律,大放厥光,所以,弘一大师,便成为近世对律教很有供献的人物。
南山律宗所弘扬的《四分律》,在我国来说,也确实有其特殊的胜缘,胜过其他诸律而独放异彩,成为我国佛教律仪的中间,这纯系道宣律师努力开创的成果。他对于《四分律》,作了重大的改革。我国的社会以及我国固有文化的性质,都不是仅求自了而已,而是要兼了众生的,可是诸部律法,又大都是属于小乘的即四分律也不例外。不过,《四分律》的含义和感化,是通于大乘的;道宣律师便对《四分律》做了一番融小归大的工作,使其成为大乘律法。
道宣律师在另一方面,也有很大供献,他把释尊的一代教法,融摄判为化教和制教。化教就是理论方面的,制教乃是属于行持方面的。化教是要使研究教义的人们,能够从佛陀的各部经典中,懂得其全部的义理而起信,由信力而趋入于定慧的窍门;制教则是要使佛门徒众能够遵守佛陀所制的戒律,还能契证定慧而得解脱为旨趣,正如我国儒家所谓:礼防于末然之前,而法禁于已然之后的事理是一样的。不过,儒家之说,是只有防,和禁的消极意义,而佛陀之化和制的教义,则除了具有克己心坎的感化而外,还具备了利他的积极感化。
因为上述两项,足见道宣律师给予我国佛教的供献,是异常之大的。
第三节优婆塞、优婆夷所受的三皈五戒
佛陀所制的戒律、是为了教导学生如律受持,约束心身、断罪积德的灵丹妙药。戒规虽对削发的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四众学生制定的,其实对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二众学生,同样是应该遵守的。但在受五戒之前,一定要先受三皈法,就是皈依三宝,为佛学生,积累善根,趋向佛道。然后更进一步受持五戒,为入道的根本行门,有了五戒,方才植下人天福因,打下成佛初步基本。
(一)三皈
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是皈向、依是依靠。但凡是崇奉佛教,受了三皈依法,才算是一个真正皈依佛教的信徒,是佛门的三宝学生。以佛法僧三宝为师,佛是天中之天,圣中之圣,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佛宝赞无穷,功成无量劫中,巍巍丈六紫金容,觉道雪山岳,眉际玉光芒残暴,照开六道昏蒙,龙华三会愿重逢,演说法真宗。法、是经律论三藏,戒定慧三学窍门,能令众生,返妄归真,转凡成圣。法宝实难量,如来金口宣扬,龙宫海藏散天香,觉者诵琅王函、玉轴霞条金写字,似排秋雁成行,昔因三藏取来唐,万古为敷扬。僧、是如法修持,以戒为师,弘宗演教,人天眼目,为世福田。僧宝不思议,身披三事云衣,浮杯渡海刹那时,赴感应群机,堪作人天功德主,坚持戒行无违,我今稽首愿遥知,振锡杖扶携提拔。我们如能发菩提心,皈依佛法僧三宝,一定能灭罪障、增福慧。更有一体三宝和住持三宝的事理,这都是信佛教徒应该皈依的。
(二)五戒
佛教的五戒,是在家优婆塞、优婆夷的受戒条。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削发为不淫戒)四、不妄言,五、不喝酒。而杀盗淫妄四条属于性戒。酒是属于遮戒。这五戒并不仅是在家人应遵守的戒,而是一般佛教信徒应守之道德,不过后来却把这五戒、与削发的戒律比较,而认为它是在家的佛教徒之戒。其实恰是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戒和菩萨戒的基本。真所谓戒为无上菩提本,能生一切诸善法。以菩萨六度万行、诸善功德,都由受持戒法而产生出来的。优婆塞翻为近事男。优婆夷翻为近事女。意思是亲近承事佛法僧三宝的善须眉、善女人。能亲近承事三宝就会广修众善,植种福田,行不时之方便,积各种之阴功。
在印度男众佛教徒,称为邬婆斯迦。五戒按律称为学处,是信佛教徒所应学之处,又称为学迹。若有善须眉、善女人由此便升大聪明殿。五戒又称为路。就是一切律仪、妙积德法皆由此运转而成。又称为学本。就是诸所应学、此为本故。别名为五大施,就是以摄取无量众生故,成就无量功德故。以能增长各种功德故,这就是三皈五戒的名德性相的事理。
(三)杀盗淫妄的微细分别
对于五戒杀、盗、淫、妄、酒要进一步来分析一下。一是杀戒。杀生有二种不合区分。一是有意要屠杀众生。二是无意之中发生误杀众生,不论是故杀或误杀,同样都是叫做杀生。对持戒教徒说来,都犯了杀戒。在国家庄严的司法,杀人放火同样是犯罪行为,定要定罪,受到科罚。二是盗戒。不与而取之叫做盗,佛教信徒对于他人钱财器械,金银瑰宝不论若干大小,都弗成偷盗。他人不给你,绝对不要暗暗盗取偷盗。可是盗戒,有八种差别,相当复杂。(1)、果真劫取;(2)、秘密窃取;(3)、诈术骗取;(4)、势力强取;(5)、诉讼巧取;(6)、恐吓胁取;(7)、受寄不还;(8)、应税不纳。上面八种就是属于偷盗的范围。三是淫戒,在家居士受持的称为邪淫戒。男女接触,相亲相爱,拥抱交媾,津血混杂,称为淫,而在家信徒受持之戒,叫做邪淫。以在家教友,男婚女嫁,传宗接代,嫡亲所许。合法夫妻嫡亲以外,夫爱他妻,妻爱他夫,贪恋淫欲,称为邪淫。然则邪淫方面,亦有三种复杂情况。按季性一居士在《四十二章新疏》提到:邪淫有二大种,一为非偶间之邪淫。有三:(1)、他夫他妻。(2)、未婚嫁之童男童女。(3)、娼妓等。二为妃耦间之邪淫。有四:(1)、非时而淫,如寒暑白天,以及经期、孕期、疾病中等。(2)、非处而淫,如室以外之所有诸地。(3)、非道而淫,如生殖器之外其他内体局部。(4)、非量而淫,如不问老幼强弱,为过量之房事。上面所说称为邪淫,这是在家信徒所受持的不邪淫戒。四是妄言戒。就是虚妄不实的措辞,叫做妄言,有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四种不合的性质。(1)、妄言就是随意率性随便虚妄不老实的讲话,如看见说没有看见,是说成非,非反而说为是。指鹿为马,纷乱长短。别的一种妄言,就是在修道人所修所证的道果上胡说八道。未得罗汉果位,妄说我已得了罗汉道果。未证得无学圣人道果,瞎扯我已得证了圣人果位。谣言惑众,欺骗众生,妄图赡养,成大妄言深重罪恶,现在世界上竟然就有些人,自说我有神通,我能看见什么,听见什么,许多不实虚妄狂语等就是一例。(2)、绮语,绮就是绸缎绮罗,花纹织得异常花妙,十分好看。这小我说起来好象十分动听,心坎又是另一回事,实是口头甜如蜜,心里利如刀。花言巧语,架词诬控。(3)、恶口,就是以粗恶之言,歪曲咒骂伤人父母,咒诅害人等。(4)、两舌,就是搬弄长短,挑拨造谣,向张说李什么,对李说张什么,无中生有,恶意中伤,使彼此不和,破坏联结。真是罪孽深重,害人不浅。上面所讲叫做妄言戒。这是口的四恶,为佛学生一定要把妄言戒严格受持,弗成毁犯。
杀、盗、淫、妄四条戒法称为性戒,以其本性是恶的缘故。五是酒戒。酒就是平常人们所饮的各类名酒,然则酒是米糟制酿成功的,称为遮恶,修道的人因为吃了酒或饮太多,发生酒醉,头晕脑胀,心神糊涂,就会做出各种不合理工作,讲出许多胡言乱语,发生各种罪罪行动,甚至如上面所讲,因吃酒而破了五戒的故事。现实生活中因吃酒而发闹变乱、车祸等等其实太多了,举不胜举,甚至丧生失命。修心持戒的佛学生要下定决心,坚持不喝酒戒。是一件异常重要的大事,请三思之,这就是五戒的戒条和他的细则。
(四)最初的皈戒学生
我佛始证无上菩提佛道后游方化导到了波罗奈国,有一长者名为耶输伽父、善根成熟,佛陀为他传授三皈五戒清净妙法,是为优婆塞戒的第一信徒。另有一说迦尸罗城,有一位俱犁长者,来到佛所,佛为传授三皈五戒为第一个优婆塞学生。又一次有一位俱迦梨长者,请佛和六位学生午斋赡养,耶舍的母亲亦参加吃饭,人缘成就能见到佛,佛为传授三皈五戒为第一个优婆夷学生。更有一说,如来成道今后,经由七天,在罗闍耶恒河树下当时过路的有二商人。一名提谓、二名婆利迦,他俩发心供佛面蜜,佛就给他们传授皈戒。这二人恰是最早的优婆塞学生。
我们佛教信徒为什么对于杀生、偷盗、邪淫(削发为淫戒)妄言、喝酒、这五种戒都不要去做,都要严格受持。清净勿犯。主要原因这五条罪恶,修行人假如不加制止,不加断除,随意率性去做,愈陷愈深,那么一定依因感果,腐化三途受无量苦,平生又平生,一劫又一劫的难有超生离苦之路。前人云:当思地狱苦,早发菩提心。受持清净戒法,精进勿犯。
我们对于五戒,假如完全受持,则人相具足,知足十善,则天道福果,恒常随从。若是违反那就会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途恶处,万苦交加,苦楚之极。假如我们因为各种缘因,现在只能受持一戒或二戒,当然可以保持人身不失,要知道众生的寿夭高卑,都是由受戒若干而定。若受一戒为一分戒,称为一分优婆塞。或受持二戒,为少分戒,受持三戒为半分戒。受持四戒为多分戒。受持五戒为满分优婆塞或优婆夷。
佛陀制戒第一条就是弗成杀生害命,它的意义异常重要。我们可以想一想,佛教经忏之中,有一本称为《慈悲三昧水忏》,它为什么叫做三昧水忏呢?三昧是佛教的一个主要修行功夫,举例说:在因地念佛用功时刻,提起自性本具聪明,往返光返照,一心念佛,今天念、明天念甚至不时刻刻念,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念到一心不乱的境界,就叫做念佛三昧。水忏的水,指三昧水,忏就是懊悔。例如启请大德法师结坛,依忏仪如法修持,一心礼忏。悔过多生多世以来的业障、罪障、报障、仗佛力慈悲摄受,佛日慈光普照,以达到消除三障,释结解冤的目的。
第四节三昧水忏的威力
下面是水忏故事的由来,请各位好好听一听、想一想,等于悟达国师身患恶疮亦即人面疮的故事,也是一篇饶有趣味的历史教材。在唐朝懿宗皇帝时期他拜了一位国师,叫做悟达别名知尘。这位悟达大师他在早年当小和尚时,在京都寺院里和一个老比丘同居一处,老比丘名叫迦诺迦尊者,后来尊者患了一种迦摩罗疾的恶病、异常肮脏,人人看到这种恶病都害怕,没有人敢来照顾或接近。可是独有同参小和尚悟达,记得佛陀说过百福田中,侍病第一的教导,因而启发大悲心,夙夜迟早不离阁下,亲侍汤药,精进不懈,毫无倦色。迦诺迦痊愈之后深为悟师周密侍候,慈心垂问咨询人的恩情所激动,在两人分其余时刻,尊者恋恋不舍对悟达大师嘱咐说:汝往后弘化利生之日,假如遇有艰苦苦楚之事,需要我赞助时,可以到四川(西蜀)彭州九陇山来找我。悟师说:九陇山高广深邃,恐找寻不易。尊者说我住之处门前有二棵古松,是个明显标志。言毕二师各自器械,分道扬镳而去。悟师就行脚到安国寺卓锡安居,即时大弘法化,普济群生。因为师之年高德劭,所以声名昭著,是以激动了懿宗皇帝亲临法席,面命耳提,深蒙法雨,沾润心田。为表示隆重圣恩,就赐赠沉香精雕法座而拜为国师。当时悟达国师一升宝座。光荣至极,无过于此。再受陛下及满朝文武大臣礼拜,遂心生大欢乐。因为国师一动喜心,七情顿现,便入尘劳,与俗夫无异,是以为多生以来宿世冤业债主,得以报复之机。国师膝盖上立时生出一个人面怪疮来,上面竟长了眉毛、眼睛和口齿,清楚可见。奇怪的是天天要喂它饮食,且每餐都开口吞啖,和一般人没有两样。有时人面疮把牙齿咬紧,格格作声,悟师就疼痛难忍,苦不堪言。到处寻访名医求治,可是群医束手无策可施。这样一天寰宇以前,就是华陀扁鹊再世,只恐难医此冤业讨帐、因果感召的奇疾恶病吧!唯有佛德无边,三昧威神,才是克病之方。悟师在此迟疑不安,心烦意乱的危机关头,溘然记起了往日老同参迦诺迦临别分袂时的嘱咐,便急速准备行装飞速赶到九陇寻找救星。这时正值天色傍晚,四顾茫茫,足下山路曲折、头上霞云朵朵,了望烟雾蔼蔼之中,果有两松挺立青翠魁伟。悟师见此胜境如入蓬莱,不觉怡然自得,诺师之言不虚,则病痊有日矣。一进双松,遥见山间崇楼高阁,金碧辉煌,诚然另一寰宇。不一会,即见二位青衣孺子侧立门首,后面有一位年迈高僧,定晴一看,原来就是心中想拜访的老同参迦诺迦尊者。他正合掌相迎,暂留进宿。悟师当告以遭逢病苦之事,尊者一看,便说此疮名谓人面疮,我有药可治,多请宁神。山边岩下有一泉水,明天把水清洗患处,病可痊愈。次日清晨,即命二童引路,引至泉水所在,便开始用泉水洗疮。立时听到大叫一声,原来是人面疮在发出急叫并能作人的声音说:请老法师慈悲不要洗了。承蒙大德威神之力,为我们解冤释结,十分感谢。然则尊者您是一位大德高僧,见远识广,见闻广博,当曾读过西汉史乘袁盎晁错一传。师说:不错,读过的。人面疮说:大师一定知道袁盎屠杀晁错之事。我今向尊者禀告:悟达就是往日的袁盎,我就是早年的晁错。我被他谋害所以遭遇深冤,当时惨遭科罚,被腰斩于东市,真是冤深如海,怨结万年。所恨累世以来尚未雪我腰斩之冤,报我杀身之仇。他宿植灵根,十世都做高僧,戒律精严,净光和佛光鲜耀,使我无法近身,无缝可寻,等到这一世中,他竟受宠忘忧,享受过奢,名利心起,有损至德,失却肃静,我才获得报冤方便,令他疮生人面痛魔难堪,才觉情愿。现在多蒙迦诺迦尊者洗我以三昧法水,为我解除冤结,祛除深仇于无形,从今今后我不再来伤害于他。悟达国师听了人面疮这番前因后果,报应昭彰,危言耸听的说白,不觉大惊之余,丢魂失魄。赶紧手掬泉水,持续清洗,虽然痛彻骨髓,一时昏厥,待到苏醒,奇怪的是这个晁错冤疮已经平复,不留踪影了。国师这时回头四顾,一片寂寂,迦诺迦也已影踪全无,是知圣贤混迹,应世度生,实非我们凡夫的知见所能了知。
为了纪念这一奇异的遭逢,悟师就在双松圣迹起造一庵,名为招提寺,到了宋代至道三年间,这个寺承皇上恩赐,名为至德禅寺。当时高僧信师得知其事,作了纪述,使后世学者知此史实。悟达国师身历其境,感概万分,懊悔宿世罪障,加倍英勇精进,特记其事,作为忏法,夙夜迟早礼诵,由此传播世界,俾使世人咸知前贤先圣事迹之端详,而各各懊悔自身之业障,解除宿世之冤结。这就是《三昧水忏》的提议人缘,但愿佛陀学生们,善男信女们,能够经由过程历史教训,严净受持不杀生的第一条戒,就教友们三思上述历史故事,虽近似神话,但亦足窥见佛教对不杀生戒的异常重视,凡我教友应该身体力行。
(一)楞严经的业果相续
《楞严经》第四卷三种相续中业果相续文中指出:佛告富楼那尊者说: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赓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又说: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胎、卵、湿、化、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又说: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甚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汝负我命,我还汝债,所以人缘,经百千劫,常在死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所以人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唯杀盗淫三为根本,所以人缘,业果相续。
(二)楞严经的以戒助定
《楞严经》第六卷以戒助定文中提到佛告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死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弗成出。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赓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沙石成故。
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死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弗成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赓续杀,必落神道。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赓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
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死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弗成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赓续偷,必落邪道。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复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赓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言,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我得四果及辟支佛十地等,诸位菩萨。是一颠迦,祛除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说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沦苦海,不成三昧。是故阿难,若赓续其大妄言者,如刻人粪,为旃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上面所引经文,只是抽象的节录一部分。
根据上面所引的《楞严经》这二段经文看来,很清楚的要我们觉悟这杀、盗、淫、妄四条性戒,以及酒的遮戒,对修道教徒说来,长短受持弗成的。所以佛制五戒,乃是律学的基本戒条,也恰是四波罗夷的大罪。
我们把杀生、淫欲这二个戒条,先来研究研究!把上面所讲的以人杀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相杀相生、相生相杀、汝负我命,汝还我债,我负汝命、我还汝债。所以彼此结下深仇,业果不亡。就是经由百切切劫漫长时间,常在死活轮回之中,相续赓续。杀生如斯,因果报应是涓滴不差的。就是淫欲,也是如斯。汝爱我身,我爱汝心,汝怜我色,我怜汝色,男女之间,相怜相爱,永结齐心,爱不能离,难分难舍,前人云: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样一来,就是经由百切切劫俩人当然是常在缠缚死活苦海,无法离开。所以文昌帝君曾经说过:业海茫茫,元凶无如色欲,世间悠悠,易犯唯有邪淫。拨山盖世之雄,坐此亡身丧国,绣口锦心之士,因兹败节毁名。始为一念之差,致令毕生莫赎。可是人们在这个淫欲与邪淫问题上,谁能踏断脚下红丝线,跳出尘凡大火坑。自可使你心身清净,安闲安泰,无挂无碍,逍遥去也。
在五戒之中,前四戒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和不妄言,是和其他宗教的五戒一致的。这是保持社会秩序的根本规范,任何社会,均应由此根本规范而成立。不过,在先后顺序上稍有差异。《摩奴法典》有不杀生、不妄言、不偷盗、不非梵行(不淫)和不贪嗔。《包达夜那法典》有不杀生、不妄言、不偷盗,忍耐和不贪五种。《钱多传耶奥义书》有苦行、慈善、正行、不杀生和实语五种,作为修行人之五大义务。耆那教乃说有不杀生、不盗、不妄言、不淫和离欲五戒。瑜伽派也说有不杀生、不妄言、不偷盗、不邪淫和不贪五戒。在佛教其他的戒律中,也以五戒中的前四戒为最重要之戒。例如前述比丘四波罗夷,是淫盗杀妄之戒,在大乘戒的十重禁戒里,前四戒乃是杀盗淫妄。唯有削发戒时,乃将不邪淫改为不淫。
(三)犯戒感报
现在我再举述一个故事,因为起邪心,动淫念而遭到丧身失命。据说早年有一个持五戒男居土,一天走过深山农村,夜幕降临,四顾不见村住家,行行再行行,急于要找一落脚点借宿一宵,忽见前面不远处露出一间小屋油灯闪闪,便不得已敲门借宿,谁知屋内只有一个中年妇女,便说明来意,妇女说我丈夫是一个山妖罗刹,每夜回来,你住这里会被他吃了。居士说:我是一个佛教徒,受持五戒,有护戒神王,保护我身,可请宁神。妇女就安排他住于近邻室中,受戒居士这夜就一心清净忠诚戒法,到了次日天亮安然无事,就拜别前行。可是这位妇女认为奇怪,每夜罗刹鬼丈夫都要回来,为什么昨夜不见回家呢?希奇希奇!居士边走边想,认为这位妇女说有罗刹丈夫是在骗我瞎扯,不会有这种怪事,同时刹那之间淫业发明,邪心难降,走了好远又回身回来,要求再借一宿,妄言绮语,不怀好意。妇女心想:这位居士是个善良持戒之人,昨夜住此,罗刹不回来了,或许有能克邪的本事,就准许了居士的请求。不幸的是居士今夜来住已是居心不良,故夜间淫心发生发火,将妇女百般调戏,强行邪淫。正在紧急时刻,只听得阴风一阵,山妖破门而入,见情盛怒,不由妒火炽燃,就把居士活活吃了。一条性命呜呼哀哉!这时又惊又怖,含冤莫诉的妇女问罗刹丈夫你昨夜到哪里去了,为何不回家呢?罗刹说:我昨夜回来,才到门口看到房舍光明残暴,眼睛也张不开。似见神王围绕巡罗,急忙之余,连门户也找不到。不得已只好他往,但今夜回来却安然如故,没有光明也没有神王。我们要知道,持戒功德弗成思议,若有居士每受持一分戒,就有五位护法神王随身护佑。受持五戒当然就有二十五位戒神拥护,这位居士第一夜要求住宿,是一心清净,虔持禁戒,自有二十五位神王保护其身,放大光明,罗刹鬼不敢入室。第二夜居士顿起淫秽之念,破了戒法,神王离开,失了光明,乃至惨遭非命,感召恶报。前人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可不慎欤?这个故事,愿望人人好自三思吧,对于修持戒法一定大有助益。
(四)酒戒
第五戒的禁酒,是佛教戒律的特色,此事已如上面所说,佛教是觉醒之宗教,它最憎恶醉迷。关于这个五戒的内容,当然有适应时代和广义上的各种解释,但此事待下面十善戒条项下,再来论述,今先略述五戒与古来儒教所说五常,有相一致之点。不杀生甚至不喝酒,是相当于仁、义、礼、信、智,这是早在后汉时代,主张儒道佛三教一致的牟子的《理惑论》里所说的。五戒与五常,其精神完全一致。将五常的精神,表现为具体的禁止的条项,乃变为五戒。五戒之中,前四戒的行为本身,是反道德的罪罪行为,但喝酒的行为本身,不一定是罪恶,可是,因为喝酒而能作出其他恶的机缘。是以,前四戒之罪叫做性罪,而喝酒叫做遮罪。
关于喝酒的罪恶,在诸种经律里,屡有所说,《智度论》里,说着喝酒的三十五失,《处死念处经》里,说着喝酒的三十失等,就是这个例。今酒能形成犯其他罪的机缘,因为今日一般犯罪的背后,必有酒与女人二者,即可知之。此事当然有具体的犯罪统计可证。关于此事,《智度论》里,有一有趣的故事,即:有一工资欲喝酒,偷了邻人之鸡,杀死为菜肴,邻女来问,以妄言答曰不知,又趁酒醉强奸之。这样,由喝酒,便犯了偷盗、杀生、妄言和邪淫四戒之罪。如斯喝酒能为犯其他罪之缘,故应戒之。
(五)八戒
在家信徒在规定的期日,特别要为实行严格的宗教生活而守削发人的戒的一部分,叫做八戒或八斋戒。其内容,是于前五戒,再加上①不非时食(下昼不吃器械),②离歌舞观听香油涂身,③离高广大床的三戒。这时,五戒中的不邪淫,当然是不淫的意思。本来是在每半个月的八日、十四日和十五日的布萨日,要严守这个戒,所以一个月有六天的持戒日。是以将其称为六斋日,以今日的话来说,可说是以每日曜日为低廉甜头日,而以宗教的信念,特别励行禁欲的生活。在家人平常是轻易腐化于爱欲与物欲的生活的,所以至少一个月间也要稀有日来过着象削发人的那种禁欲生活,以接近宗教的境界,所以把这叫做近住,是以戒叫做近住律仪。这是接近佛道而住的意思。
第五节削发的五众学生受持戒法
(一)削发的意义
佛陀普济群生,跟他削发学道的有五众学生,一、沙弥(小和尚),二、沙弥尼(小尼姑),三、式叉摩罗(学戒女),四、比丘(和尚),五、比丘尼(尼姑)。前人云:削发乃丈夫之事,非帝王将相之所能为。这是千真万确的事理。我们能够识破尘凡、摆脱世俗,投身于佛门之中,做一个清净无挂无碍的削发人,切实其实是有宿根,有聪明,才能下定决心,斩断俗缘去做和尚,过拿清磬木鱼,青灯独守的耐劳生活,毕生吃素,不能娶亲,遵守佛门寺庙清规戒律,实是难能宝贵受人尊敬的僧伽。
削发,有三种不合的意义。
(1)就是上面所说,割爱辞亲、剃除须发,清居梵刹、持戒修心之士。这是出世俗之家,做一个比丘。这真是一件不轻易而难能宝贵的工作。
(2)就是在出世俗之家的基本上,更进一步努力修行,把自己心中所有见思烦恼,以贪、嗔、痴、慢、疑的五钝使,和身、边、邪、见、戒五利使,用我空聪明来观照、用功修行,功夫成就,把这十使见思烦恼一切断了,坏灭得干干净净,自然就能超越跳出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分段死活苦因苦果,得证偏真涅槃的乐因乐果,这是出三界之家,做一个罗汉。
(3)我们发心修行,证了阿罗汉今后,再精进行道,发广大菩提心,修福修慧,上求如来觉道,下度法界众生。再进一步,运用法空般若妙智,破了尘沙无明烦恼微细之惑。就是把最后生相无明的根本断除,复素心源,究竟清净。《楞严经》云:生灭既灭、寂灭现前的境界。到这里真所谓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清故。五住烦恼,二种死活永亡,成等正觉,圆满菩提,就是称为出烦恼之家。
可是我们在世界上发心修行,用功办道,助道缘少,障道缘多,难进易退,时上时下。经中称为毛稻众生,被风一吹,或东或西,随风所转。前人云:削发一年,佛在心田。削发二年,佛在面前。削发三年,佛在耳边。削发四年,佛在天边。若近若远,步步撤退退却,真是太危险了。我们要记得前人说:削发如初,十分忠诚,万分英勇,能够持久修去,不退最初所发的一念菩提心。那真是成佛有余。我想佛门学生对这些事理一定会有深刻理解。特别是新削发沙弥、沙弥尼加倍要好好留意,永记不忘,幸甚幸甚。
第六节十戒和六法戒
十戒是未成年的削发人,即沙弥所受持的戒。这是在前五戒上面,再加上:①不非时食,②离歌舞观听,③离香油涂身,④离高广大床,⑤离金银宝贝之正戒。削发人不得持有金钱,已如前述。十戒是沙弥戒,故在削发授戒的作法上,本来是授此十戒的,在受戒时,如问:尽形寿不喝酒是沙弥戒,能否守持?就要答说能持。即完成受戒的典礼。
六法戒指男女非达到二十岁者,不得受具足戒,而为僧团的正式削发人,故未满二十者,应受持上述十戒,尤其是对于女子,于其十八、九岁的二年间,特别要她学六法戒,能学持六法戒的人,才可授予具足戒。六法戒的内容,是不淫、不杀、不盗、不妄言、不酒和不非时饮食。这些,都是十戒中的戒,对此六戒,特别要严格修持,以验其根器。据律载:佛为女人特说六法戒,是为要验其有无怀胎的情况。学修此戒的沙弥尼,叫做式叉摩那。
第七节比丘、比丘尼戒
(一)削发僧尼应受的戒法
凡是做一个比丘、比丘尼、都应该要受持戒法。比丘、比丘尼具足戒条数,因为各部律藏的不合,在具体数字上也各有不合,《四分律》是二百五十条(比丘)和三百四十八条(比丘尼),《五分律》是二百五十一条和三百七十条,《巴利律》是二百七十条和三百十一条,《十诵律》是二百六十一条和三百五十四条。其内容,乃由罪的轻重,被分为八类。
第一类是波罗夷法。此被译为断头或被他所胜。这是相当于世间司法的死刑,犯了这个罪的人,是被教团赶出(流放),而落空比丘之资格。波罗夷是被打败或陷入于战败的意思。这类里面,有淫欲、窃盗、杀人和妄言四条。
第二类是僧残法。这是第二类重罪。此罪不会落空比丘的资格,尚留存有宗教上的生命,但关于服罪和免罪等事项,应由僧团而决,属于本项之罪,有下面十三条:(一)有意出精,(二)触妇人身,(三)对妇人发淫猥之语,(四)向妇人说赡养淫欲法,(五)做娶亲之媒人,(六)自作超规定之嵬峨房屋,(七)有施主时,造规定以上之大精舍,(八)以无事实的波罗夷罪,而诽谤其余比丘,(九)取其余事实附会于波罗夷罪,以诽谤其余比丘,(十)欲破僧团的和平,受其他比丘谏告亦不中止,(十一)作如斯(第十条)比丘之友,不屈服僧团之谏告,(十二)对自己之罪,不只不听其他比丘之谏告,反骂其他比丘,而不屈服教团之谏告。(十三)与信者结特殊人情关系。损害清净的崇奉,而不服教团之谏告。犯了以上十三条罪的人,应在二十人以上僧侣中受处分和懊悔。
第三类是不定法。这是不决定之罪。此罪只于比丘而有,比丘尼乃无之。内容有二条:(一)于秘密(隐藏)地方,与妇人零丁(只有男女二人)对坐(坐向);(二)于不隐蔽之场所,与妇人零丁二人对坐。以上二条,被有崇奉的信徒目击时,由其信徒所告,而决定为波罗夷或僧残或单堕等罪,看情形而决(不定)。
第四类是舍堕法。这是对于衣服、钵及其它物品,跨越规定的所有(持有)或有造孽立场时,其物品会被僧团没收,且要于僧侣面前懊悔,此罪有三十条,犯了此罪的人,要于四人以上的僧侣前交出其物品(跨越规定的物品)来懊悔。舍堕的舍是舍物品的意思,堕是堕地狱的罪的意思。
第五类是单堕法。此非如前项有关财物之罪,而是有关妄言、两舌、杀畜生或喝酒等,执着心烦恼之罪,内容有九十条(巴利律是九十二条)。犯了此罪的人,必须于三僧人前懊悔。
第六类是悔过法。这是应向他人告白或忏侮之罪。内容有关食事的四条律而成。犯了此罪的人,应于一人之前懊悔。
第七类是众学法。这并不是罪名,而是规定食饮的方法,说法的方法,或亲近在家人时,应留意的各种威仪作法。违此行为者,成立突吉罗罪。内容有一百条,故云百众学,但《巴利律》是七十五条。有意犯此罪时,应对上座比丘懊悔(对首忏),若非有意触犯此罪时,则于自己心中懊悔(责心悔)即可。
第八类是灭诤法。此亦非罪名,而是规定僧团中所起纷诤的镇灭法。内容有七种方法,故云七灭诤。由此方法,尚未能适当镇静纷诤时,上座即成立突吉罗罪。
(二)持戒得果
现在根据佛说《四十二章经》第三十七章,持戒得果文中提到《僧祇律》说:早年印度波罗奈国有二个和尚,人人约好一路到舍卫国去朝拜释迦牟尼佛。路途很远,气象甚热,二个比丘一老一少在途中走了多天,口渴难熬苦楚,到处都找不到水吃,前行不久,忽然发明前面不远地方有一口水井,心中认为安慰,松了一口气。二位和尚都走到井边,看到井里有水生大欢乐,年少和尚见水就畅饮一顿,吃得很饱,他暗里想到:我吃了水,不只解渴,更能延长命命,不至渴死途中,可以去见佛。老的和尚他看到水,心里记得佛陀曾经说过: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的教导。认为虽是井水,水里一定有八万四千虫。虫虽是微细动物亦有生命,我们吃水也是杀生。老和尚他就遵守佛戒,宁可渴死,果断不吃井水。年少和尚对年迈和尚说:你为什么不吃水?汝渴死在此不获得舍卫国去见佛呵!老和尚下定决心不吃水,不久就因渴极而死了。他死了今后,因为精进修行,严持杀戒,以持戒功德,即生第二层忉利天上,得有神通。当夜就先到舍卫国朝见佛陀,听佛开示法要,当下获得法眼清净,证阿罗汉果。而少年和尚不持杀戒,吃水今后,过了二天来到佛所,礼拜请法。佛问:是一小我来,照样有其他人同来。少年和尚以感叹心情把老和尚不肯饮水而渴死途中之事禀陈于佛。自以为是,不知忸捏。佛说:你是一个愚痴之人不持戒法,你说见我,实是不能见我。佛又将老比丘昨夜已先来见我闻法得道之事说了一番,这位年少比丘生大忸捏,深自懊恼,破佛杀戒,愧汗怍人。由是自强不息,加倍英勇精进,持佛戒法。经由过程这个故事,使我们佛教学生深深体会到持戒犯戒二种思惟和行为,获得二种不合的果报,望自三思,是为至要。所以佛说:若有比丘,于海彼岸,能不放逸,精进不懈,敛摄诸根,虽去我远,我常见彼,彼常近我。
(三)坚持禁戒的模范
据说:早年有一位朝山化缘的和尚,有一天,到了豪富人家,一走进门,正巧在大厅里坐着一位少妇,心神专注地在那里串珍珠,听到门声响,知有人来,昂首一看,只见一个穿僧衣的年轻和尚,手拿一只铜制短序磬进来化缘。少妇急忙溜进后堂,因为仓促之间离开,竟然把正在串联中的一颗大珍珠,随手放在桌上。不虞后来滑到地板上去了,这时天井旁走来一只白鹅,眼看青光闪闪的大珠子,冲上去一口吞下,和尚亲眼目睹这一事实。溘然,少妇想到了这颗名贵宝珠,立时叫女佣来到大厅,可是遍寻不见。主人佣人都在想:除了这个小和尚来化缘,却没有别人来过大厅。随即问小和尚,和尚默不作声,一声不吭,即使世人大声严诘,和尚仍不开口。于是动了公愤,一阵拳打脚踢,这位坚持戒律的尊贵和尚,任你如何困惑,对他无礼,妄施科罚。他时刻不忘世尊以戒为师的教导,宁可有戒而死,弗成无戒而生。所以难忍能忍,一片精诚,坚持到底,不发一言。这只鹅呢,在人多吵闹之中,不巧被人们乱脚踏死。和尚看到鹅已被人踏死,便开口说道:您们别再打我了,珍珠已在这里。人人逼他快把珍珠交出来,和尚说:在鹅的肚子里人人认为哭笑不得,异口同声地说:您为什么不早开口呀?和尚说我是佛学生,要遵守戒规。我若早说,您们势需要杀鹅取珠,我就犯了杀戒。若说不看见,便犯了妄言戒。深觉阁下为难,照样守戒第一。佛经上说: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世人听和尚说到这里,又是忸捏,又是钦佩,一片寂静,世人心中刻划着一个深刻的印象--世尊垂教以戒为师。
(四)《梵网经》、《优婆塞戒经》不合的戒条
若使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二众学生,欲发菩提心,求受菩萨戒,将来能够直趋大乘,广度众生,圆满菩提道果。只是生怕他基本不巩固,徒挂虚名,不能获得真实效益,所以首先要受五戒,以固其根本,然落后一步根据《梵网经》求菩萨戒法。菩萨戒法有十重四十八轻。这才是如律仪合律例的行动。
然则依靠《优婆塞戒经受戒品》所说:对在家二众所传授的菩萨戒,只是六重二十八轻。这是按二部经所指导二种不合的戒品差其余规定。我们要知道在家男女居士受菩萨戒之后,虽然名义上称为《菩萨优婆塞、优婆夷戒》,其实也是以所受的五戒为体,因为这五条戒法,乃是直趋菩萨大乘的阶梯,而在家的善须眉、善女人应该在六斋日,(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月小廿八日起)要受八斋戒以为修行学道,仰慕削发离欲清净生活的主要事理。所以之故,在家二众,要受大乘菩萨戒应先受菩萨优婆塞、优婆夷戒。所以《优婆塞戒经》云,优婆塞戒,极为重要,何以故?是戒能为沙弥十戒,甚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作为根本。
第八节菩萨戒的源流和它的戒相
(一)上中下三品戒法授受不合的事理
中国佛教信徒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比丘尼的四众学生要求受大乘菩萨戒法,究竟是什么时刻才开始呢?据律中提到,是由古代道融和道影二位法师,他从鸠摩罗什法师所翻译的《梵网菩萨戒本》而修行的。但要求对菩萨戒传授和受持的方法和规则,今后就没有再流传于世间了。后来过了相当时刻,又有一位沙门名叫道进,就从昙无忏法师根据《地持经》传授菩萨戒的方法。
上品的菩萨戒法:按《高僧传》卷第二,昙无忏传记说:道进法师受上品菩萨戒的经由事业,最初昙无忏在姑藏之时,有一位沙门名叫道进,他十分忠诚要求昙无忏法师给他传授大乘菩萨戒法。法师说:你要求受菩萨戒,一定多多进行懊悔,把多生以来直至今生所有罪障业障,一切忏得一干二净,才能给你传戒。譬喻净器,才能装人甘露厚味。于是道进法师依教奉行,一心一意努力礼忏,经由七天诚恳懊悔。到了第八天道进以为经由七天的懊悔,业障一定可以消除,由是再到昙无忏处,再次要求为他授菩萨戒。谁知这位大师竟然以另一手段,即以狰狞的眼睛,忿怒的立场不理不睬。这时道进暗自忖想:法师为什么这样含怒不理他,也许是我懊悔不力,业障难消,没有资格深受戒法。从此放下心身,发奋至诚一心恭敬在佛前求懊悔。另一方面依然修习禅定功夫。且忏且禅,经由三年。有一次在修禅定之时,溘然看到释迦牟尼佛与诸大菩萨,显现今朝,为他传授菩萨大戒。当夜,道进法师更有十几位同参道友和他同时梦中见佛,同时也受了菩萨戒法,这种弗成思议感应灵异,就带领同参一路走向昙无忏法师报喜,奇怪的是刚才走了数十步,碰见法师,这时昙无忏看道进等人前来,立时站了起来,连声赞叹说:善哉!善哉!你们已经获得感应,已受到菩萨戒法了。恭喜,恭喜,现在我可以为你们作证清楚明了。就对佛前再具体的为道进法师等十余人正式宣说菩萨戒相。当时又有一位沙门道明法师,年高德劭,名扬关西地方,据说道进等定中梦中获得感应,受菩萨戒奇事,当夜也做了梦。可是道明以为虽然自己削发早,戒腊高,也应该低心下气,要求道进认他做法兄弟,这样一来,道风远播,戒云普被。此后依道进律师求受菩萨戒者有千余人,一向到了现在,削发四众学生受菩萨戒的,莫不以昙无忏律师这一派系流传于世。这是上品的菩萨戒源流。
中品下品的菩萨戒法:按《璎珞经》说:佛子受菩萨戒有上、中、下三品戒法。一者诸佛菩萨现在前受,得真实上品戒。二者诸佛菩萨灭度后,千里内有先受菩萨戒者,请为法师,教授我戒,我先礼足。应如是语:诸大菩萨为师,授与我戒。其学生得证法戒,是中品戒。三者诸佛菩萨灭度后,千里内无法师之时,应在诸佛菩萨形像前,胡跪合掌,自誓受戒,应如是言:我某甲,白十方佛及大地菩萨等,我受一切菩萨戒者,是下品戒。这是根据《璎珞经》,依所从受戒的境界不合,所以才有上、中、下三品的菩萨戒法,这是削发比丘在古代受大乘菩萨戒法的起源。当然也包括比丘尼受菩萨戒法的典礼。
(二)受戒的四种差别
按《行事钞》说:佛教所制定戒学,为学生们传授三坛大戒分有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种。
(1)戒法:就是佛陀针对学生们在僧团里合营生活中心,所违反的那些情况和轨制而制定的许多戒律、轨则,等于五戒、六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三百四十八戒等等戒条名相。
(2)戒体:就是受戒的学生,正当在律师为他传授戒法时刻,贰心中一念忠诚清净之心,万缘放下,一心精专,所取得的防恶的功能力用,称为戒体。
(3)戒行,恰是受戒学生他在获得戒体之后,所发挥出来弗成思议力量,对于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严谨如法行持,纤毫不得有犯,所谓守口摄意身莫犯。任运进修,从有作意的受持功夫渐次增进,甚至达到无作妙戒的行持。
(4)戒相,就是学生在受戒今后,在修持戒律方面,在外身行动方面,在说话讲话方面,在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凡行住坐卧处都要遵守僧团的清规戒律。恰是佛门学生威仪济济,道貌堂堂,行路象一阵清风,谓之行如风。住下就象一棵青松一样雄伟肃静,谓之住如松。坐起来就象铜钟一样稳健实在,谓之坐如钟。卧下去,就象一把弓箭一样,谓之卧如弓,这是一个多么肃静的佛门学生啊!是值得崇奉佛教的道友,一心顶礼,诚恳恭敬的优越榜样。就象佛在世时马胜比丘一样,也象佛未削发前,悉达多太子游北门时所见的那位比丘一样,深受人天的尊敬。凡是一位受戒学生,都要具足这四种优越前提。
(三)《梵网经》的三聚净戒
大乘菩萨三聚净戒的意义,就是发广大菩提心,上求如来的觉道,下化法界的有情。以大慈悲,饶益众生,令诸众生,离苦得乐。如观音、地藏、文殊、普贤大菩萨一样,各随所愿,有求必应,感而随通。菩萨在因地之中,累劫修行菩萨之道,就是以三聚净戒来自利利他,自度度人。什么是三聚净戒呢?
(1)摄律仪戒:菩萨修行,以戒为本。总摄一切戒律、一切威仪。也就是无恶而赓续,不论大大小小各种恶事罪行,恶言恶语,恶心恶念,一切都要断得干干净净。前人说:一念不生,众戒俱足。三业清净,无恶赓续,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恰是以五戒十善,一切律仪来净化我们自己的心身。凡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持大乘菩萨戒法的人,最最主要一定要收摄一切戒律,断除各种罪恶。自己这样,教化众生也是这样。切弗成以为小恶小罪而不加重视,所谓滴水可以成渠,星火可以燎原,即此意也。摄律仪戒,即包括大小乘之一切戒律而护持之,使一切诸恶,都能拒却。较详言之:律为律法,乃禁止之意,仪即典礼,为法度模范之意。《法苑珠林》曾说:摄律仪者,要义唯有四项:一者不为利养故,自赞毁他。二者不得故悭,不施予人。三者不得嗔心打骂众生。四者不得谤大乘经典。持此四法,无恶不离,故名摄律仪戒。
(2)摄善法戒:菩萨修行,不只要断除诸恶以自利,更要普济群生以利他,那就要总摄一切诸善功德,广植善根,深培德本。无论是大大小小,一丝一毫的善事善业,善言善语,善心善念,一切都要精进英勇,努力去做,但有利益无不兴从。切切不要以为小善而不去做,更弗成以为小德而不去培养。要知道积小善能成大功,下点种必结果实。摄善法戒别名积善戒,使一切善法,都能存于我之一身,而修行一切善事。就是说:身、口、意所作诸业,都是善法。闻、思、修三慧,以及布施、忍辱等六度波罗密,无一不摄于戒之中,故名为摄善法戒。
(3)饶益有情戒:菩萨修行,不单是要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更主要的目的,就是广度无量无边一切众生,也就是无众生而不度。不只是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众生,要赶紧去度。就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三善道的众生也要去度。正如地藏菩萨所发的广大誓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这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宏伟誓愿。削发在家四众学生,要进修大乘菩萨大戒,一定要受持大乘三聚净戒。这是根本戒法。人人都要受持。饶益有情戒,别名摄众生戒。即对于无限无边的众生,都能施之以利益。所谓能摄的善行,就是慈悲喜舍。慈名爱念,因其能给予众生以快乐;悲名怜愍,以其能铲除众生的苦楚;喜为喜庆,庆贺一切众生能离苦得乐;舍名无憎无爱,亦须使得此无憎无爱的解脱,以这样的一些窍门,去济度众生。《瑜伽戒品》说:诸菩萨,依世出世间,各种义利,善为有情说诸法要。先方便说,先如理说,后令获得义利。诸菩萨,若隐若露,显示其有真实功德,令诸有情,欢乐进学。生希有心,勤修正行故以名焉。
上列的三聚净戒,在《华严经》、《梵网经》、《占察经》,《璎珞经》等,都曾有所说明;《瑜伽》和《唯识》等论,也曾予以论述;因为这是三者集聚,所以称为三聚。
(四)《梵网经》十重戒相
第一杀戒,佛言,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甚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甚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心如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二盗戒。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盗。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甚至鬼神主劫贼物,一件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心,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三淫戒,若佛子自淫,教人淫,甚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甚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护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甚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无慈悲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四妄言戒,若佛子自妄言,教人妄言,方便妄言,妄言因,妄言缘,妄言法,妄言业,甚至不见言见,见言不见,身心妄言。而菩萨应常生正语正见,亦生一切众生正语正见,而反更起一切众生邪语,邪见,邪业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五酤酒戒,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缘,酤酒法,酤酒业,一切酒不得酤。酒是起罪人缘,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明达之慧,而反更生一切众生倒置之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六说四众过戒,若佛子口自说削发、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恶,教人说罪恶。罪恶因,罪恶缘,罪恶法,罪恶业,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不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恶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七自赞毁他戒,若佛子,自赞毁他,亦教人自赞毁他,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八悭惜加毁戒,若佛子自悭、教人悭、悭因、悭缘、悭法、悭业,而菩萨见一切贫穷汉来乞者,随前人所须,一切授与,而菩萨以恶心,嗔心,甚至不施一钱一钉一草。有求法者,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许法,而反骂辱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九嗔心不受悔戒,若佛子,自嗔,教人嗔,嗔因,嗔缘,嗔法,嗔业,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顺心,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甚至于非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嗔不解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十谤三宝戒,若佛子,自谤三宝,教人谤三宝,谤因,谤缘,谤法,谤业,而菩萨见外道以及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况口自谤,不生信心,孝顺心。而反更助恶人邪见人谤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九节佛学生对律学要如何信受奉行
(一)戒为无上菩提本
佛教的学生,对于我们教主释迦牟尼佛,当然是十分崇奉和服从。对于佛陀所制定的一切律仪清规戒律一定是绝对依教受持。严洁无犯,四众学生从信受而奉行,最后达到初发心直至圆成无作妙戒。断恶修善,反妄归真,直趋无上菩提大道。
可是佛陀所规定一切戒法,都是以五戒为根本,这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或在家居士不邪淫),不妄言,不喝酒的五条戒法。对我们信佛修心的教友来说,那真是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缺一弗成,是一整体的,互相联系的。从外面上看来,好象这五条戒法是佛家独有的清规戒律,与一般人没有什么关系的,这种设法主意是不准确、不客观的,然则只要我们进一步,仔细地研究一下,耐心的回想一下,一定会有一种新的启发和体会。我认为这五戒是每一小我都需要具备的人生标准的道德观念,和行动说话的准确立场。假如我们做了违反五戒的行为或我们率性妄为,那一定会受到国家司法的制裁,正义国民的责备。
我记得圆瑛师尊曾经教导说:佛教的五戒也恰是和儒教孔夫子所教导的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事理,完全一致的,一、不杀生是仁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正人远庖厨也。二、不偷盗是义也,见利思义,不取非义之财,不与不取。义所当得则得之,义所欠妥得则不得。三、不淫欲或在家不邪淫礼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文昌帝君说:勿贪非义之财,勿饮花街之酒。四、不妄言是信也,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五、不喝酒是智也、酒迷心窍,醉后生非,神魂倒置,晕厥失性。这样看来,佛教的五戒,儒教的五常,名殊理一,异途同归。他白叟家这个开示,其实会发人深省的。
由是而知,佛教律宗的戒法,真是死活海中的一条慈航,迷津途径上的一只宝筏,暗室之中的一盏明灯,渡过巨浪的一个浮囊。佛经说:护戒如护目,皎洁若冰霜,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凡是为佛学生,都应该以清净心身,受持戒法,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使处死久住,佛日增辉。
现在我把以前肃静劫和现在贤劫七佛如来所说的《戒经》。敬录如后,以便信受奉行,敬祝人人同证无上佛菩提,作为我写这篇律宗初探的停止语。
(二)七佛戒经
现在我将《七佛戒经》抄鄙人面,说明戒学是一切诸佛教法的根本。
忍辱第一道佛说无为最削发恼他人不名为沙门
此是毗婆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譬如明眼人能避险恶道世有聪明人能远离诸恶
此是尸弃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不谤亦不嫉当奉行于戒饮食知止足
常乐在余暇心定乐精进是名诸佛教
此是毗叶罗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譬如蜂采华不坏色与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
不违戾他事不观作不作但自观身行若正若不正
此是拘留孙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心莫作放逸圣法当勤学如是无忧闷心定入涅槃
此是拘那含牟尼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一切恶莫作当奉行诸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此是迦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
此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
此是释迦牟尼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于十二年中,为无事僧说是戒经,从是已后广分别说,诸比丘自为乐法乐沙门者,有惭有愧乐学戒者,当于中学。
明人能护戒能得三种乐声誉及利养死得生天上
当观如是处有智勤护戒戒净有聪明便得第一道
如以前诸佛及以未来者现在诸世尊能胜一切忧
皆共尊敬戒此是诸佛法若有自为身欲求于佛道
当尊重处死此是诸佛教七佛为世尊灭除诸结使
说是七戒经诸缚得解脱已入于涅槃诸惑永灭尽
尊行大仙说圣贤称誉戒学生之所行入寂灭涅槃
世尊涅槃时兴起于大悲集诸比丘众与如是教诫
莫谓我涅槃净行者无护我今说戒经亦善说毗尼
我虽般涅槃当视如世尊此经久住世佛法得炽盛
所以炽盛故得入于涅槃若不持是戒如所应布萨
喻如日没时世界皆暗冥当护持是戒如牛戒爱尾
和合一处坐如佛之所说我已说戒经众僧布萨竟
我今说诸经所说诸功德施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
下一篇: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