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导的修证窍门

2024-05-26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佛陀教导的修证窍门

释迦牟尼佛平生说的教法,总的说来是说阿罗汉、辟支佛、大乘权教菩萨、实教菩萨实践的四谛、十二人缘、六度、四摄法、三心、四愿各类窍门。现在介绍如下:

第一节声闻行果四谛窍门

(一)阿罗汉的概念

阿罗汉有三层意思

第一杀贼:意即杀掉烦恼之贼。阿罗汉在因地修行灭受想定,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即五阴中的受阴与想阴的烦恼,也就是见惑烦恼与思惑烦恼,断得干干净净,获得我空真智,证入阿罗汉果,了脱分段死活。阿罗汉人子缚烦恼虽断,还有果缚这个色身,他知道五阴之中是无我相可得,可是对五阴之法还未知当体即空,认为实有五阴之法,所以说但知我空,不知法空。是以阿罗汉又叫做愚法声闻,得证有余依涅槃,还要努力进步,加行用功,来灰身泯智,到涉俗利生,从空出假,才能称为大阿罗汉,得证无余依涅槃。这就是杀贼的事理。

第二无生:阿罗汉断了见思烦恼,跳出了三界死活轮回忧?,要经由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三个阶段。

须陀洹初果圣人,还要到天上,人世各七返受生。断除八十八使见惑之外,又断了九品思惑的前六品。斯陀含二果圣人,平生天上,一来人世,进断欲界的后三品思惑。阿那含三果圣人,虽不来欲界受生,但依然住在色界天中进断七十二品思惑,所以说只有阿罗汉果,才是真正无生。这就是无生的事理。

第三应供:就是应当受到天上、人世的赡养,因为阿罗汉,既然证得了道果,堪受人天的敬仰,赡养礼拜,为众生作大福田。我们寺庙里假如有信众打千僧斋时,就会有一位宾头卢颇罗堕尊者化身来应斋主的赡养,令布施的施主得大福田。佛教里有这样四句祝愿的偈文: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布施,后必得安泰。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个学生名叫阿少兔楼陀,我们中国话称为无贫尊者,在因地修行时,做一个耕田的农民。有一天正午,他正在田里种地,带了一包粗米饭菜,用作午餐。正巧来了一位辟支佛游戏神通随缘出现,再到世界上来化现做一个贫僧。他遵守佛的乞食轨制,七世界山一次向施主们乞食。这一天,化来化去,连化七家都没化到,就空钵回来。路过田间,这位农民见到老和尚就问:师长教师父您今天缘法好吗?饭菜化到了吗?老和尚叹了一声说:不用提了,什么都没有化到。农民一听,急速产生同情怜悯的心。想到了今天师长教师父没有化到饭菜,回去就要挨饿七天,再下山来化。是以就发大心,把自己所带的饭菜,诚诚恳恳地双手捧着赡养师长教师父。他以慈悲心接收了这份饭菜。饭吃完今后,就遵照佛陀的教导,念诵祝愿偈文: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布施,后必得安泰。老和尚祝愿完毕,就回去了。再说这位老农民饿了肚子,到下昼收工的时刻,对面忽然跳出来一只金光闪闪的兔子,一跳一跳地跳到农民的背上不肯下来。这位农民吃了一惊,赶紧回家,叫他妻子把背上的兔子捧了下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金兔子呀!从此今后这位农民的家庭生活一天天的幸福起来。这是现世赡养一位辟支佛所得的花报。转生今后做一个名叫无贫尊者。他在九十一劫这么长的时间内,生生世世不受贫苦的果报,享受荣华富贵。这件事说明赡养一位辟支佛所获得殊胜的果报。以上所讲的等于阿罗汉具足有杀贼、无生、应供的三种事理,也是五种不翻之中的多含不翻。

什么叫做五不翻呢?印度佛教经典,翻译到我国,有五种的内容不能翻译。第一尊重不翻。例如般若二个字,假如翻译为聪明,就不敷尊重,所以经中依旧保留般若二个字,假如一定要翻译,翻做净智妙慧(聪明),也只是勉强的翻译。第二顺古不翻。例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假如要翻译成无上正等正觉,即佛的具足名号,但古来译经法师,都保留不翻,表示对佛尊重的意思,所以不翻。第三是多含不翻。例如阿罗汉。因其意义包含有三种事理,所以不翻,又如比丘一词也是多含不翻。第四秘密不翻。例如经中诸陀罗尼,系佛之秘密语,奥妙深隐,弗成思议,故不以义译之。第五此方所无不翻。例如庵摩罗果等,因为这个果品是印度特有,我们中国没有,所以不翻。

(二)四谛法

阿罗汉小乘圣人所修学的是四谛窍门。四谛是苦集灭道四种,是实其实在真实不虚的事理。也是释迦牟尼佛对小乘圣人阿罗汉说的。佛成道今后,经由了三七二十一天的思维研究,观机施教,就到鹿野苑为五比丘说四谛窍门。这就是三转四谛十二行*轮。什么叫做三转呢?

第一示相转:佛对二乘人指导出四谛真实之相。佛说此是苦、强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

第二劝修转:佛说此是苦、你当离。此是集,你当断。此是灭,你当证。此是道,你当修。

第三作证转:佛说此是苦,我已离。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每一谛都有示相、劝修、作证三转,三四十二,因称三转四谛十二行*轮。

使阿罗汉听了今后,发心修行,知苦谛死活,断集谛烦恼,慕灭谛涅槃,修道谛窍门。使他们觉悟,苦是三界内分段,变易死活的苦果;集是三界内见、思二惑烦恼的苦因;灭是三界外涅槃的乐果;道是三界外三十七助道品的乐因。这就是三界内、三界外的二重因果,称为示相转。佛对小乘人指导出苦集灭道四谛的体相今后,又积极地劝勉他们,既知之后,就要精进修行,三十七助道品窍门,断见惑与思惑烦恼,跳出死活轮回,得证不生不灭的涅槃。称为劝修转。因为小乘人,虽然愿意修道或恐半途发生困惑,这样修行是否能够得道呢?所以佛再以自己的经历来作证说:我对于苦集灭道四谛,是完全做到了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的。我就是经由这样修行得成菩提道果的。称为作证转。

四谛窍门的具体内容:

第一,苦谛:是三界内的苦果,苦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

三苦,一、苦苦。众生都受有地大、水大、风大、火大的四大色身。人的色身,是众苦根本,所有各种忧?情况要强迫此身,由这个身体去刻苦。前人说:身是众苦之本。又说吾有大患,唯吾怀孕,吾若无身,夫复何患。狮子峰禅师说:只这色身,唯信身为苦本,纵贪世乐,见知乐是苦因。这叫做苦苦。

二、坏苦。我们现前所受一切情况、无论是苦、是乐、都是生灭无常,虚伪不实,如梦中之境,空中之华一样,幻化非真。即使有些情况所谓是乐,可是乐不长久,乐尽悲生,又是苦楚。须知世界有成、住、坏、空,万物有生、住、易、灭,众生有生、老、病、死,一切都是变更无常,生灭废弛。这叫做坏苦。

三、行苦,即第七识行阴迁流,刹那刹那,念念生灭,时刻一向。如孔夫子,看流水时,感叹地说:逝者如斯乎,不舍日夜。这就是说,行阴迁流之苦,这叫做行苦,除了人道众生具有三苦之外,欲界六欲天天人,也有三苦。色界四禅天的天人,虽然是离欲清净,没有苦苦,可是还有坏苦、行苦。无色界四空天的天人虽然修四空定,照样难免行阴迁流,念念生灭的苦楚。总之三界诸天,就是最高一层叫做非想非非想天的天人,寿命八万大劫之长。然则他们和所有的天人一样,天福一旦享尽,还要腐化下来,随业受报。经里说过:八万劫终是空亡,三千界悉从沦没。又说:布施持戒生天福,尤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时箭还堕,招得来生不如意。

早年有一位皇帝,精晓佛法的行阴事理。有一次下了一道圣旨,召集全国名山古寺大德高僧,来朝晋见。许多大和尚都衣冠齐整来见皇帝,同时陛下又嘱咐侍卫人员说:等到各位高僧来到时,要他们从刀丛之下进来,而且要大振军威。就在这个时刻,许多大和尚忽然听到此事,大吃一惊,十分害怕,纷纷跪下。只剩下一个身穿百衲衣的老和尚,他却安然不动地从刀丛中进来朝见。皇帝问:和尚,难道你不怕死吗?答:我从无量劫以来,也不知受了若干死活,难道今天还怕死吗?皇帝听了这话,异常欢乐地说:你知道行阴了!这就是行阴迁流之苦啊!

什么叫做八苦呢?一、生苦。一小我平生下来就哇哇大哭苦啊苦啊。因为有风刀刮身之苦,更有许多苦楚,唯有婴儿自己知道,他是哑子吃黄连,有口说不出。二、老苦。人生在世都是由少而长,由长而老,这是成长规律。以前有位禅师说得好: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举座,难免老病衰残。说来真是有许多苦楚临身。老年的人,是有着深刻的体会。三、病苦。人生在世,四大不调,百病丛生,不只小病是苦,大病更苦,长年生病,真是苦中之苦,求生不得,求死不成,真是苦啊!医务工作者,更会有深刻体会。四、死苦。人生在世,有生必有死,没有一小我是生而不死的,这是自然规律,千古不变的客观事实。任你纵有千般快乐,可是无常终要到来。所谓浮生易度,岂是久居;幻质非坚,终归磨灭。人至死时,四大分散,百苦临身,无常一到,万事皆休,苦弗成言。释迦牟尼佛有次问几个学生:人命在几许?有的答曰:人命在夙夜迟早间。佛说:纰谬。又问另一个学生,答曰:人命在饮食间,佛说:也纰谬。我们一路来想想到底人命在若干时间里呀!佛最后又问一个学生,那人说:人命在呼吸间。佛说:对了。我们人的生命,实其实在是一息不来,呜呼哀哉,千秋永别,万事皆空。佛经里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佛就是要解决自己和一切众生的生老病死的忧?,果断削发修行。五、爱分袂苦。我们人对于家属父母、夫妻、兄弟、姐妹等都有恩爱。一旦生离死别,真是万分苦楚,所谓回天无术,代替不能,泪如雨下,心似刀割,悲痛惨痛,十分苦楚。前人说夫妻是缘,或善缘,或恶缘,人缘相会。儿女为债,或要债、或还债、无债不来。我愿望人人把这种事理熟悉清楚,自然会心安理得,离烦恼苦,得清净乐。六、冤憎会苦。我们每当看到有冤有仇的人,心中异常苦楚。特别是家属之中的冤家仇人,或仇恨不和,分也分不开,离也离不了,生活在一路惊心动魄,真是苦楚。古今中外,这类事例很多。七、求不得苦。人生在世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欲境,或是财、色、名、食、睡五欲情况,都是有所希求,千求万求,求而不得,真是苦楚。譬如人们求功名显耀,反而名落孙山,求人丁兴旺,反而断子绝孙,求发家致富,反而贫穷困苦,求长命健康,反而夭亡夭折,这是所求不如意,所愿不从心,苦楚万分。八、五阴炽盛苦。这就是色、受、想、行、识五阴烦恼之火,在我们心中焚烧,我们常时认为心中郁塞、焦燥、苦闷,有口难言,说不出的苦楚。上面所讲这八种苦,都是人人亲自感触感染,无法避免的忧?。三界之内的众生,尤其是人道众生,都是随业因而感触感染苦果,不单有三苦、八苦。其实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无量无边的忧?。所谓千人千般苦,个个不相同。大家苦楚大家当,大家死活大家了,大家业报大家受,大家吃饭大家饱,说明无量诸苦,皆由人们起惑造业的结果,要知道苦的来源,须要清楚明了集谛。

第二,集谛:是三界内的苦因,集意谓集聚,把见惑八十八使,和思惑八十一品的烦恼,一切集聚起来而成业因,随业感报,所以招感苦谛三苦,八苦,无量诸苦的苦果。见惑就是由知见方面所产生业因。见惑是以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的五利使为主体。

什么是五利使呢?一、身见:众生因为有了身体,所以就有我见的生起,然后就会产生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的四种烦恼心,这叫做身见。二、边见:就是有了我,所以就产生了断见或常见二种边见,断见认为我们人死后,魂归于地,什么都没有了,一灭永灭了。常见,认为人死后,今生是做人,来生也会做人,生生世世都做人,永远不变。不管是断见,不管是常见,都邑使我们众生做出各种恶业的,故称边见。三、邪见:指否决因果,不信任佛法僧三宝。四、见取见:指非果计果。外道所修各种无益的苦行,取着我见、边见、邪见,未证圣果,妄执已证。五、戒禁取见:指非因计因。外道所修各种苦行,如持牛戒、狗戒、食草、投灰等。缺点执着修此苦因,可获最上涅槃妙果。五利使的功能,起惑力量大,造业受报速度快。

见惑有八十八使,是以三界四谛来分配,是以欲界、色界、无色界,每一界各有苦、集、灭、道四谛,每一谛各具小使若干不合。欲界:苦谛具十使,集谛具七使,灭谛具七使,道谛具八使,一共具足三十二使。色界:苦谛具九使,集谛具六使,灭谛具六使,道谛具七使,一共具足二十八使。无色界:苦谛具九使,集谛具六使,灭谛具六使,道谛具七使,一共具足二十八使。所以三界四谛合起来总共具足八十八使的见惑烦恼。前人对八十八使,作有一首偈子:苦下具一切,集灭各除三,道除于二谛,上二不可嗔。思惑是由思惟方面所生起的业因,是以贪、嗔、痴、慢、疑五钝使为主体。五钝使:一、贪心,指众生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欲境,或者是财、色、名、食、睡五种可欲情况,生起执着贪爱的妄想心。二、嗔心,对违背了我所贪爱的欲境,生起嗔恨心、愤恨恼火。三、痴心,是痴迷蒙昧,不懂事,不明理,事理不明白,长短不辨别,糊里糊涂,昏昏扰扰,做诸恶业。四、慢心,指自高自信,眼下无人,贡高我慢,骄傲自满,自以为是,慢待别人。五、怀疑,对于一切人,一切事都不信任,妄生猜疑。对一切事物心困惑虑,妄生烦恼,长短纷起,做诸恶业。五钝使的功能,起惑力量弱,造业受报也慢。

思惑共有八十一品,是以三界九地来分配,欲界的五趣杂居地,具足九品。色界的四禅天:一、离生喜乐地。二、定生喜乐地。三、离喜妙乐地。四、舍念清净地,每地各各具足九品、四九合成三十六品。无色界四空天:一、空无边处天。二、识无边处天。三、无所有处天。四、非想非非想处天。每一天各各具足九品,四九合成三十六品。这样三界九地,总共合为九九八十一品的思惑烦恼。依惑造业,随业受报,这就是佛教所讲如是因,如是果,因果轮回的规律,这叫做集谛。

第三、灭谛:是出世的果。灭是寂灭,就是罗汉所证的寂灭涅槃。他们在因地之中修行三十七助道品,断除了见思烦恼之惑,灭除了分段死活之苦,所以证入不生不灭的有余依和无余依涅槃乐果,这叫做灭谛。

灭谛是指的灭除烦恼和死活之累,就是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灭去贪嗔等烦恼和气恶诸业,就可以不再受三界中的死活,但还有现在残存的色身,名有余依涅槃;如果灰身泯智,连现前的果报色身也抛弃了,便名无余依涅槃。

第四、道谛:是出世的因,道是道品,就是三十七助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这个三十七助道品,是大乘、小乘共修窍门,不只小乘阿罗汉可依此修行,就是大乘菩萨也要依此道品修行。然则修法不合,理论不合,概念不合。以四谛为例,就有生灭四谛,无生四谛,无作四谛,无量四谛,渐次增进,步步精深。《智度论》说:三十七品、无所不摄,就是无量道品,亦在个中。《涅槃经》说:若人能观八正道,等于佛性,名得醍醐。

现在将三十七助道品作简略的介绍。

一、四念处,念是我们能观照的聪明,处是所观照的境界。以智观境,叫做念处。一、观身不净,我人发心修行,首先要以聪明来观照四大合成的身体,本来就是一个不清净的躯壳色身。从以前方面来观察就是种子不净,它是父母精血结合而成身体。从现在来观察。我们身体是七窍九孔常流不净器械。例如痰泪精液,大小便等各种不净,真是一个皮包脓血的臭皮囊。狮子峰禅师说:叹此身无有是处,奈谁人都被他瞒,筋缠七尺骨头,皮裹一包脓血。这个法语,真是说得很透彻。到了死后,又有未来的不净。有九想观:一膨胀、二青瘀、三坏想、四血涂、五脓烂、六啖思、七散想、八骨想、九烧想。多贪众生要修不净观。这是因病下药对症开方的办法,华陀再世,可以出离死活苦海。二、观受是苦,受是领受,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能够领受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这叫做受。受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舍受三种、当六根缘六尘时,接收不称心,不愉快的情况,心中认为异常苦楚,异常烦恼,这是苦受。假如根尘相对产生称心合意,愉快欢乐的感到,这是乐受。可是世间之乐,乐不长久,乐极生悲,又是苦楚,所以说乐是苦因,假如逢到不苦不乐的坏境,是舍受。这是心中昏晕厥迷,不喜不恶,无所记别、闷闷蒙昧、亦是苦楚。是以说明,凡有领受都是苦楚,所以称为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心指第六意识妄想心,此心生灭一向,缘虑尘境,各种分别,作善作恶。但我们发心修行要以第六意识妄想心为依据,所以此心是善恶的根源,此心以生灭无常为特点。我们修行就是要收住这个心神恍惚,不令它东奔西驰妄想纷飞。《金刚经》说:云何降伏其心。就是要降伏这个妄想心。四、观法无我,法是诸法。世界上所有的有情众生,无情万物总称为诸法。我们以聪明来观察一下,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缘和合虚妄而生,人缘分袂,虚妄幻灭。都是虚妄不实。生灭无常,于诸法之中,本来没有我相可得。众生一贯妄认地、水、火、风四大为身,六尘缘影为心。根本就是缺点的,是妄执心身,以为实我,妄认诸法,以为真实之法。这如同翳目击空华一样,空中从来没有花、因为眼睛生了翳子,所以无中生有,见有空华。生起贪嗔痴三毒三心,做出各种恶业,依因必定感果,有业必定受报。我们能够从观照而获得觉悟,一切诸法无我可得,一切诸法虚妄不实。修无我观,一定可以了生脱死,断惑证真。所以释迦牟尼佛临终时,嘱咐学生要依四念处而住。这四念处窍门的重要性,可以想见。总之佛教所讲的人缘概念,真是普遍真理,无论是大乘小乘,同是一个论点,时节人缘是弗成思议。真所谓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不论是善法恶法,因法果法,佛法众生法,死活法,涅槃法,一切都离不开人缘、因果的规律。

二、四正勤。一、已生恶令断。二、未生恶勿生。三、未生善令生。四、已生善令增长,等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事理。我们以聪明来观察,正好精进,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把四正勤作为助道窍门来勤修苦练、断恶生善,故名四正勤。

三、四如意足,又称四神足。因为它能够发出各种神通妙用,凡是所有的愿求,都能获得一切如意,称心知足。现以修行净土窍门,来解释四如意足事理。一、欲如意足,欣慕西方极乐净土、发愿念佛。二、精进如意足,往生西方就能够获得三种不退,即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圆满证入。三、念如意足。现在所发的菩提行愿,已经恰是念念不舍。四、慧如意足。佛的聪明,能够一天天任运增长。这就是四如意足。

四、五根,五根就是信根、进根、定根、念根、慧根。根有二种意义。一、能持,譬如一棵树有了根,就能生出枝叶,不会枯焦。二、能生,譬如树有了根,就能开花结果获得成熟。一、信根。深信修行正道,以及助道窍门。二、进根。修行正道及助道各种善法勤求不息。三、念根。除多念正道及助道各种的善法外,更没有其它散心杂念。四、定根。收摄其心,要在正道及助道之中,念念响应不使散失放逸。五、慧根。修行正道及助道窍门,能够慧照分明。澫益大师说:我们修观,观照苦集灭道四谛的时刻,慧照分明。观苦谛当体就是法身;观集谛贪嗔痴三毒,当体就是般若妙智;观道谛本来就是解除之因;观灭谛当下就是解脱之果;等于慧根。这就是五根的事理。

五、五力,五力就是五根获得成长和增长,所以就能够具足很大功用。不会为其他困惑懈怠烦恼之所折伏,反而能够摧伏困惑与懈怠等其他烦恼。一、信力。因为信根获得增长,能够深信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事理。能够破除众生不能成佛的困惑,能够破除一切邪见,不会为邪法所动摇。更能够破除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各种烦恼。这叫做信力。二、进力。因为信根精进增长了,能够破除身心方面的各种懈怠。不藏身安身见,能够耐劳忍苦,破除身的懈怠。使心不昏昧,沉没,破除心的懈怠。能够成办出离死活大事,这叫做进力。三、念力。因为念根增长,能够破除空有二边的邪念,成就出世间中道正念功德,这叫做念力。四、定力。因为定根增长,能够一心不乱,破除狼藉心与妄想心;而发出事一心不乱与理一心不乱的禅定三昧。这叫做定力。五、慧力。因为慧根增长,所以能把我们自性慧光,泄漏出来,能够破除三乘圣人所断的见思烦恼和菩萨所断的尘沙无明烦恼。烦恼就是阴郁,只有聪明光明才可以破除阴郁,能够使真正的聪明获得显发,这叫做慧力。

六、七菩提分,又称七觉分,因为五力的慧力,所发生的无漏聪明,有善能觉了,所以才有这个七觉分:一、择法觉分。就是以聪明观察一切诸法,什么是真,什么是伪,我们了知五蕴皆空是真,妄执我法实有是伪,我们用聪明来决定分明色受想行识五蕴,本来无我,不妄执他为我。五蕴诸法本来虚妄不实,不妄执为实。这样简别清楚明了,就与无漏聪明响应。这叫择法觉分。二、精进觉分。我们在精进修道时,能够一心精进永不退失,一心修道不倦不怠,慧照分明,决择正修,不修外道所修的苦行。精进修持六度、四摄等菩萨所修之道。这叫做精进觉分。三、喜觉分。因为慧照分明,善能觉了诸法安住真实之境,生大欢乐,这叫喜觉分。四、除觉分。我们在用功时,能够断除五利使、五钝使的十使烦恼。慧照分明,善能觉了,以真正聪明来破除阴郁烦恼,这叫做除觉分。五、舍觉分。对于现前境界,慧照分明,了知全是虚妄不实,如空华、梦影,都是虚幻不实,永远舍除它,不着于境,这叫做舍觉分。六、定觉分。人在修习禅准时,以聪明来观察了知于四禅四空天人以及外道所修各种世间禅定,都是虚假不实,生灭无常,并非真实,不生各种爱见贪着之心,定力充足。这叫做定觉分。七、念觉分。修行三十七道品,可以出离世间死活轮回,可是在修禅准时,应慧照分明,善能觉了。要使定慧均等,不偏不倚,如车子的两轮,如飞鸟的两翼。假如定力太过,心生昏沉,立时就用择、进、喜三个觉分来端相,提起。假如慧力太过,心生浮动,就用除、舍、定三个觉分来对治、收摄。一定要定慧均等。这叫做念觉分。

七、八圣道分,又称八正道。以修行无漏圣法叫做正、能通涅槃叫做道。一、正见。我们修见四谛无漏行观窍门,要慧照分明,见理准确,修此行观,可以不漏落死活轮回,这叫正见。二、正思维。与无漏心四谛行观响应的思维,以四谛聪明,发动四谛观的觉知,等量四谛之境界,为使智观获得增长,可以断惑证真,入大涅槃,这叫做正思维。三、正语。修四谛观,以无漏聪明舍除四种邪命,1、方口食,如游说四方等,2、维口食,如咒术、算卜等,3、仰口食,如仰观星宿等,4、下口食,如不务正业等,不以四种邪命而自为生活。要收摄口业,不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这叫正语。四、正业。修无漏慧,要消除身根一切邪业,住于清净梵行之中,不做其它杀、盗、淫等不正的行为,这叫正业。五、正命。从无漏慧,消除身口意三业之中的五种邪命,1、诈现异议,做与人不合的奇怪事,使人对他崇奉。2、自说功德,诱动人心。3、占卜命相,预告吉凶。4、高声现威,令人敬畏。5、说所得赡养,以动人心。这五种邪命,都是邪心取利,以谋活命,修行之人,应该住在清净正命之中,以道自活,能够增长法身慧命,这叫做正命。六、正精进。以无漏慧修涅槃道,勤行精进,不疲不倦,念念响应,行智一如,这叫做正精进。七、正念。修无漏慧,要消除妄念,一心专念真如实际,佛果菩提甚至万行肃静的道果。就叫做正念。八、正定。与无漏慧,获得响应,得入正定远离不定、邪定、有漏禅定等、这叫做正定。

以上所讲三十七助道品窍门,就是说我们修行道品,一定可以助成佛道,这就是出世间的道谛,依因感果得成灭谛涅槃。

世出世间一切诸法,均逃不出因果二字,所谓果不离因,无因不感果。就四谛来说,苦是集的果,集为苦的因,灭是道的果,道为灭的因。若没有贪等的集因,怎能招感死活的苦果?若无精修道法为因,安得涅槃寂灭之果?故四圣谛,照顺序来说,该是先因后果,则为集苦道灭。因为果易晓而因难知,欲使其易导,所以先示苦相,令其厌离,次示业因,使它断集。继则又先示以涅槃之乐相,令其欣慕。然后再以道法,令其修持。意在要人们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是以之故,而先说果而后说因,故为苦集灭道。

第二节缘觉行果十二人缘窍门

缘觉所修的十二人缘窍门,缘觉是中乘圣人,有缘觉与独觉之分,出生在有佛出世的时刻叫做缘觉,出生在无佛出世的时代就叫做独觉。缘觉闻佛说十二人缘之法,而觉悟无生的事理。独觉无师自悟,在深山栖身零丁修行。

(一)十二人缘

什么叫做十二人缘呢?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一、无明:指人们心中无明烦恼,晦昧空境,无所清楚明了,昏扰扰相,以为心性最初一念叫做生相无明,无明是粗细烦恼迷惑妄心,是分段死活与变易死活的根源。同时也是涅槃解脱,菩提寂静的根本。《楞严经》对于真妄二种根本事理,讲得十分透彻。

二、行:行是业行,因为有了无明迷惑妄心,所以于诸法本来无我妄执有我,本来无法可得,妄执有法。因有我法二执,就起惑造业,就有了业行。无明缘行,是以前惑业的因。

三、识:一刹那之间在父母面前,看到现前欲境,就生起一念爱心,为受生的种子,纳于父精母血之中,而为胞胎。

四、名色:指心法与父精母血的色法,和合成为我们的身心。

五、六入:六入就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因为六根能入于六尘,又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入,六根六尘,互相涉入。譬如眼根能够见色,就入于色尘,其它诸根也是这样的,所以叫做六入。

六、触:三和合是触,因为有了六根,它就能够感触感染和触对六尘境界。触是十二人缘中十分重要的一支,能触是根,所触是境。情况的短长,就会联系到我们根的感触感染,所以前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例如孟母,她为什么要选择邻居呢?这都是充分注解了客观的情况,对我们人主观的意识是起极大的感化。我们经常能够亲近高贤、或大善常识,不时受到至理嘉言的薰陶,那一定是天天向上,步步进步。假如人缘成熟,经常能在名山寺院清净道场,安心栖身,不时刻刻常受佛教的薰陶,即能:名山久住道心生。清净佛地,人缘殊胜。对于所触的情况《遗教经》说:当制五根,勿令放逸于五欲,譬如放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罪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弗成制也。又如恶马,不加控制,将牵人坠于坑阱。能够把住这个触的大关,是一件重要的大事。

七、受:根尘互相触对,一定就会接收所触对的尘境,譬如我们的耳根,对声尘,就会接收各类声音,如笙箫鼓乐,同时吹奏,我们就会同时接收,而且层次分明,清楚明白。以上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世的五支苦果。

八、爱:爱是贪爱,六根既然领受六尘,对于所接之境,妄生考虑分别,对于称意的就欢乐,便生贪爱之心,不称意的就生烦恼厌恶之心。这个贪爱和厌恶之心,它是众生六道轮回的死活根源,发心学佛修行,就是要修这个妄想心。《金刚经》说: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用金刚般若妙智往返光返照降伏妄想。要令它对境不生爱染之心,不起分别之念,心如枯木寒灰,意似寒潭死水,一念不生,万虑俱寂,这就是一刀斩断烦恼因,双脚踢开业障苦。记得古德说:铁牛哪怕狮子吼,好似木人看花鸟,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这里最为吃紧的是无心二字,就是六根对六尘不生贪爱之心,一心念佛或照顾话头,就能降伏其心。日久月深,功夫自然成熟。前人赞无尽意菩萨说:世界无边尘扰扰,众生无数业茫茫,爱河无底浪滔滔,是故我名无尽意。说明爱的感化很大,爱有喜、怒、哀、乐、爱、恶、欲的七种情念。一、喜,成就我所爱的,心中就欢乐。二、怒,夺了我所爱的,心中就要发怒。三、哀,落空我爱的,心中就生悲哀。四、乐,获得我所爱的,心中就生快乐。五、爱,一切情况,对我有利的,心中就生起贪爱,贪得无厌的妄念。六、恶,违背我所爱的,心中就生厌恶。七、欲,服从我所爱的,心中就生贪欲。依此看来,爱切实其实是死活的根本,烦恼的元凶。前人说:踏断脚下红丝线,跳出红莲大火坑。什么是脚下红丝线?就是这个爱字。

九、取:既爱了所贪的五欲境界,就想尽办法把它攫取过来,随心所欲的为我享受,多多益善,贪得无厌,毫无疑问,就会做出各种恶业,假如认为违反我所贪爱的情况,就横生忿恨,不顾一切,随意率性胡为做出许多罪业,所以说取是祸首祸首,我们要时刻把住这个取的关口,能够断除烦恼因。可以免受死活苦,这个取和上面的爱以及最初的无明,这三支叫做烦恼的迷惑因。

十、有:有就是因果不昧的有,对于所爱之境,将其取来,对不爱之境,把它舍掉,是以就做出各种业,真是业海茫茫,忧?无量,有业因一定招感业果,因果定律,涓滴不错。爱、取、有三支是于现世做作的未来三支苦因。

十一、生,根据爱、取、有三支苦因,依因感果,又出世投生

十二、老死,凡有生,一定就会由少而长,由长而壮,由壮而老,步步向前迈进,最后走向灭亡的途径,这是弗成抗拒的客观规律。世界每小我的生老病死苦,正如释迦牟尼佛未削发之前,游四门时看到的那样,真是令人认为万分苦楚。而且这种苦楚,我们每人都是无法解决的,这是因为现在的爱取有三支苦因,而感招未下世的生、老、病、死的苦果。前人有一首偈语:以前二支因,现在五支果,现在三支因,未来二支果。概括的说清楚明了十二人缘三世二重因果,佛对缘觉人说这十二人缘窍门,就是揭示以前、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轮回轮回的规律。总的说来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前人有四句偈:无明爱取三烦恼,行有二支为业道,从识至受并老死,如是七事为苦道。是说十二人缘为惑业苦三道流转的事理。

十二人缘又是一个连环钩锁,互相牵连的关系。更有流转门和还灭门。上面所讲的就是流转门的十二人缘事理。辟支佛在小乘圣人中称为利根。他们听到佛说十二人缘流转门的互相关系,互为因果的事理,觉悟到无明这一支,恰是十二支人缘中心苦因苦果的总根源。无明一灭掉,所有其他的十一支人缘就会一路断灭了。是以辟支佛就下定决心来斩断无明。譬喻砍树一样,先砍树根,树根一断,而整棵大树,便自然倒下。无明灭才能复还真性,灭除烦恼,所以叫做还灭门。这就是缘觉圣人所修的十二人缘的事理。

(二)独觉所修的无生窍门

独觉小乘圣人,是生在没有佛降生的时刻,单靠自己聪明,于生灭法中,觉悟到无生的事理。他没有听到佛的法音,他是一小我住在深山穷谷之中,自己用功修道。独觉辟支佛所修之道,就是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看到万物和树木的荣枯情景。由此联想人的平生也是如斯。真所谓生如逢春百花发,死同黄叶落秋风。独觉的人就是观察平生一灭之中,觉悟到不生不灭的事理。这个真性也是万古常存,不会随事物现象的生灭变更而生灭的。这就是耀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存的真理。所以独觉辟支佛,叫利根小乘人。不论是缘觉,照样独觉的辟支佛,只断见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断了我执烦恼,获得我空真理,证得偏真涅槃,安住方便有余土。这就是独觉所悟的无生真理。

第三节菩萨行的内容--六度窍门

(一)菩萨的概念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略称。意译为觉有情,即觉悟的有情。有情是众生的别称,因为众生有识情。菩萨是大道心众生。不只自利、更能利他。觉有情有三种解释:第一、从自利方面来说,菩萨在因地修行时,已是觉悟我空,法空的有情,不合于凡夫的不觉。虽然断了许多无明烦恼,但没有断尽,就是到了最后的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断尽,所证的觉道还没有获得究竟圆满,所以叫做觉有情。第二、从利他方面来说,菩萨获得觉悟今后,就生起无缘的大慈心和同体的大悲心,再来教化一切众生,觉悟一切有情。他不合二乘圣人的自觉,所以叫做觉有情。第三、是根据自他两利来说,菩萨不只自己上求如来的菩提觉道,而且更能下度十方法界一切有情。这就是悲智并运,真俗融通,所以菩萨同十方诸佛一样,三大阿僧祇劫、修福德、修聪明、更在一百劫之中,深种相好肃静的福田,求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佛果。是以称为觉有情。

菩萨有权教与实教二种。权教菩萨的修行,是处处着相。着相之修、叫做染修。以其不懂得三轮体空的事理,所以只能称菩萨,不能称菩萨摩诃萨(大菩萨)。实教菩萨、在因地修行。是依实相理,修离相行。譬如发心修行布施波罗密,以自性本具的般若聪明,来观照了知三轮体空,一切无着,不住于相。什么叫做三轮体空呢?三轮就是没有能布施的我相,没有受布施的人相,也没有所布施的器械的物相。唯有实教菩萨,才能够称为菩萨摩诃萨。菩萨所修之行,称六波罗密。波罗密,意译到彼岸。实教菩萨能够离相妙修,不着于相,所以从死活此岸,渡过烦恼的中流,得证不生不灭涅槃的彼岸。摩诃萨意译为大,有七种意义。第一、具大根:他从无量劫以下世世生生培养无量的福德善根,真所谓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种诸善根,已于无量切切亿佛所种诸善根。第二、有大智:菩萨发大菩提心、能到十方世界普济群生。终日度生,而不着于度生之相,处处离相、清净无染。第三、信大教:菩萨深信般若大教,破除妄想烦恼、断惑证真、离苦得乐。第四、解大理:若能返迷归悟,发心修行,决定可以成佛。第五、修大行:菩萨能精进勤修六波罗密,以及万行,发三心,修四摄,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忍能忍,离相妙修,中道圆修。第六、经大劫:菩萨是经由三大阿僧祇劫,运智上求佛道以自利,运悲下度众生以利他。三祇修福慧因,百劫成相好果。大愿大行、精进不退。第七、证大果:菩萨最后因圆果满、福慧双足、三觉无缺、万德具足,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果。要具此七大,方才叫做菩萨摩诃萨。然则菩萨修行的窍门是无量无边。如《楞严经》的二十五位大士所修光滑油滑窍门,各各不合。虽然是方便多门,究竟是归元无二,个个都能得证光滑油滑。

(二)六度

六度:菩萨所修的六种窍门,可以自度度他、福慧双修、三学具足。

布施度悭贪:布施意为普舍,人们都有悭吝,不舍,贪得无厌之心。对于钱财物质,不只不肯施舍给人,而且贪得无厌,多多益善,心不知足,惟图多求。是以就挖空心思,想尽办法,甚至杀人放火,谋财害命,不择手段,来贪求财物,做出各种恶业感招恶报圆瑛大师生前劝导学生们说: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我们把这二句话,记在心里,会有好处。菩萨修行布施度,就是对治众生悭贪罪恶之心。布施有三种:一是财施,财施分为内财和外财二种。内财布施,是把自己的头子、脑髓甚至生命,都可以布施给众生。如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之中,发菩提心,修菩萨道时,曾经割了全身的肉,来救度一只老鹰。把自己的身体饲喂饥饿的老虎,救了几只老虎母子的生命。佛经里象这种将生命布施的本生故事很多。外财布施是把自己的金银财宝、饮食医药等等来布施。喜舍赞助他人,使众生生大欢乐,离苦得乐。二是法施。菩萨为了随顺众生根机,常根据佛法教理,善巧方便,不辞疲惫,讲经说法,化导众生。令众生闻法解悟,发心修行,得度悭贪罪恶之心。三是无畏施。菩萨发慈悲心,不恼害一切众生,常与众生各种安泰。众生假如碰到危难苦厄之事,心生怖畏,菩萨就来安慰他,护佑他。救拔众生各种忧?,就象观音菩萨那样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当十方世界众生受诸忧?的时刻,能够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观世音即时观其音声,寻声救苦,使众生解脱各种魔可贵离怖畏。这就是以无畏力,施诸众生。

持戒度毁犯:指菩萨受持佛所制定的清净戒法,释迦牟尼佛在临涅槃时,就嘱咐阿难尊者等诸大学生说:我在世时,你们是以我为师,到我灭度今后,你们要以戒为师,波罗提木叉是汝等大师。因为戒法是得成无上菩提佛果的根本。由戒生定,因定发慧。戒法是三无漏学的基本。是渡苦海的法囊,渡迷津之宝筏,暗室里的明灯。我们对待戒法如同眼睛一样的重要,要不时刻刻加以保护。戒法有大乘戒法与小乘戒法。对待大乘戒法:《梵网经》所说的十重四十八轻的戒法,三聚净戒,以及无作妙戒。什么叫做三聚净戒呢?一是摄律仪戒。是无恶赓续,甚至一点点的小恶,也要去断。星星之火也能把嵬峨的须弥山烧光。二是摄善法戒。是无善不修。不要以为微小之善而不去做,要知道滴水可以成河。三是饶益有情戒。是无生不度,菩萨发大菩提心,万行繁兴,饶益有情,所以称为觉有情。总之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也就是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众生,这是大乘菩萨戒法的精神。小乘戒法:有优婆塞、优婆夷的三皈五戒。三皈:第一皈依佛,以佛为师。第二皈依法,以法为师。第三皈依僧,以僧为师。等于皈依佛法僧三宝,以三宝为师。五戒: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邪淫,第四、不妄言,第五、不喝酒。优婆塞意译为近事男,优婆夷意译为近事女。就是要亲觐承事佛法僧三宝。

八关斋戒:在家的善男信女,于一日一夜,能够受持斋戒,就可关闭诸恶趣门。内容有: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言,五、不喝酒,六、不坐高广大床,七、不着香花?及香油涂身。不歌舞伎乐,不故往观听。八、不非时食,即过午不食。规定阴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如遇月小,即改为二十八、二十九)六斋日,受持此戒。八戒通大小乘,如秉受此戒,发菩提心,即菩萨八戒。

沙弥、沙弥尼十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言,五、不喝酒,六、不坐高广大床,七、不着香花?璎珞,不香油涂身。八、不歌舞伎乐,不故往观听,九、不非时食。十、不捉生像,金银宝贝。

式叉摩那,意为学法女,就是要进求比丘尼戒以前的一段学戒过程中,先受六禁法。第一、不淫欲。第二、不偷盗。第三、不杀生。第四、不妄言。第五、不喝酒。第六、不非时食。能够受持这六种禁戒者,今后才可以受比丘尼具足戒。

比丘的二百五十戒。共约五篇戒法。第一、四波罗夷意译为弃。第二、十三僧伽婆尸娑、译为初残。第三、是一百二十尼萨耆波逸提。第四、八波罗提提舍尼。第五、一百突吉罗。此外加上七灭诤和二不定,共成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共约成五篇戒法,第一、八波罗夷。第二,十七僧伽婆尸娑。第三、二百零八条尼萨耆波逸提。第四、八波罗提提舍尼。第五、一百条突吉罗。此外再加上七灭诤和二不定。共有三百四十八条戒。这是佛在世时,经常教导学生要严持禁戒。持戒修身。归纳起来有四句话: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无益之苦当远离,如是行者得度世。菩萨修持清净戒法,自然也能度脱一切毁戒犯戒的各种罪恶,所以说佛的学生一定要持戒修身,才能够断除烦恼,跳出轮回。所谓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

忍辱度嗔恨:菩萨修忍辱行,能度脱嗔恨之心。前人说: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因为嗔恨心是无明业火。我人嗔心一发,立时怒火冲天,焚烧起来,就不顾一切。什么罪恶言行,都可随之发生。即把许多业障之门,大开特开。是以犯下了弥天大罪,违反了公法人情,造诸恶业。所以佛说: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心中只图报复、雪怨恨,不顾伤人害己,把以前所做的一切功德,善事好事,一笔勾销,一切烧光,付之东流。嗔恨是六种根本烦恼之一,犯罪可能性大,伤害性也就越大。而且我们每小我嗔心习惯最深、大有剑拔弩张之势,所以说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特别留意,每逢可嗔对象到来,要紧紧把住这个关口。要用最大忍力,不要令嗔心妄动放纵。菩萨修行,利己利人,教人修忍辱波罗密,可以度脱嗔恨之心。可是忍辱窍门,从浅至深,有五种不合。

第一、生忍:每当被辱境界到来的时刻,无法回避,无法抵抗,只好顽强起来把它忍耐下去,然则心里认为烦恼难熬苦楚,十分苦楚,故称生忍。

第二、力忍:对于辱境到来,不与他计较,用了最鼎力量,退一步,让三分,把它压了一下。一心念佛名号,仗佛号能力,把忿恨之心,安定了下来,这就象在水下按葫芦一样,不能放手,一放手这葫芦立时就要浮了起来,故称力忍,上述二忍又称事忍。

第三、缘忍:正当辱境现前,我们以聪明往返光返照一下,修人缘观。仔细研究,为什么无故受辱、挨打、挨骂,这里定有各种原因。被人侮辱都是前世人缘感招的恶果,所以今生会随业受报。作受报想,作还债想,自然就把难以忍受的辱境,逆来顺受,心情舒畅,不生嗔恨,故称缘忍,记得前人说:有容德乃大,无欲气骄傲。

第四、观忍:每当辱境发生,就用空观聪明来照察,了贴心出身界,一切诸法本来无我可得。我既然是没有的,哪里还有什么我被侮辱以及所辱的境界呢?这就是能空的我相与所空的辱境二者完全是空的,所以中心的辱相,当然也是弗成得。这样一来,那万恶的嗔恨心,自然就不会发生了。故称观忍。

第五、慈忍:菩萨每逢辱境到来时,不只不生嗔恨心,反而发大慈悲心,哀怜愍念,此人其实愚痴可怜,无理取闹,妄生枝节。现在对我打骂毁辱,我能忍受,若无其事,置而不理,不加报复。假如对待别人随意率性毁辱,一定要受到报复,相打相骂。这其实也就是借别人的手打自己,借别人的口骂自己。更严重的甚至成长到人命伤残,现在受到司法制裁,将来难逃因果报应。是以兴起无缘大慈,发出同体大悲,方便教化,令他觉醒过来,知过必改,从新做人,断恶修善,故称慈忍。这三忍又称理忍。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时,有一次被歌利王割截身体,节节分割。佛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相皆空不生嗔恨,反而发大誓愿。成道今后,先度此王,所以佛在鹿野苑先度憍陈如尊者,憍陈如的前身就是歌利王。菩萨修行发菩提心,一定要经由三难妙行的大关。第一、难行能行。人们做不到的难事,菩萨能做到。第二、难舍能舍,人们舍不得的生命、钱财、菩萨能舍得。第三、难忍能忍,人们忍受不了的困境,菩萨能忍受。早年舍利弗尊者发菩萨心,修三难行,经不起考验。三难之中,只做到难行能行,难舍能舍的二难。在最后难忍不能忍,是以他退失菩提心,做了声闻小乘圣人。到释迦牟尼成佛时,才在佛座下做一个舍利弗尊者。《佛遗教经》中说: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乐忍受,不名入道聪明之人,必须留意:佛教劝人学菩萨修忍辱度,一定要明辨长短,分清善恶。对待善人善事,应该生慈悲心,修忍辱行,对于恶人恶事,应该现威神力降伏魔冤。所以佛教有二句话:见佛则拜,见魔即降。佛陀是慈威并济,折摄兼施。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时,魔王波旬来破坏恼乱,佛显大威力降伏天魔。再如每一座佛教寺庙的天王殿都塑有弥勒菩萨,笑容满面,慈霭可亲,以慈悲心摄受众生;在弥勒菩萨后面站着一位手擎宝杵的韦驮菩萨威严肃穆,洞视十方,见有邪魔破坏佛门,就毫不留情地予以袭击。依此看来,佛教虽是大慈大悲普济群生,但决不是善恶不分,长短不辨,无原则,滥慈悲的垂老好人宗教。

精进度懈怠:菩萨修行,常行英勇精进,果断不移。精进度的感化能使其它五度,都要精进,即对发心布施,持戒修身,修行忍辱,修学禅定,勤求聪明都要精进。菩萨对三聚净戒,更要精进力行,精进摄律仪戒,无恶赓续,精进摄善法戒,无善不修,精进饶益有情戒,无生不度。总之有了精进英勇,一往无前的毅力决心,没有办不成功的工作,就一定能度懈怠心,纵有天大的艰苦,也不能阻碍菩萨的精进毅力。所谓世界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心人精进向前,千军万马拉不回头。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精进英勇,用一只脚站了七天七夜,精进修学,所以跨越弥勒菩萨先成佛道,这就是精进超百劫的故事。《佛遗教经》说: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又说若行者之心,数数懈怠譬如钻木,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阿那律陀尊者欢乐睡觉,每次听佛说法,他老是在睡觉,佛就呵斥他说:咄、咄,何为睡!螺丝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阿那律陀听佛呵斥为螺丝蚌蛤类,所以生大忸捏,自强不息,精进修行,经由七天七夜,不睡觉,是以双目失明。佛就教化他修行乐见照明金刚三昧,用返照自性方法,获得眼根光滑油滑三昧,看得大千世界一切万物,就象手中所拿的庵摩罗果一样的清清楚楚。在佛座下他是天眼第一,所以说我们有了精进之心,就可以度脱懈怠腐化罪恶之心。

禅定度狼藉:众生是心性狼藉,妄想纷飞,心神恍惚,到处奔驰,刹那刹那,念念一向,菩萨修行禅定,能够度脱狼藉之心。禅定意译为静虑,就是寂照的意思,禅定有世间禅定,出世间禅定,出世间上上禅定。

世间禅定:有四禅,四空定。

四禅:初禅离生喜乐地,欲界第六天,他化安闲天的天人,知道有了色欲,照样忧?,心生厌离,发心修离欲定。这个禅定修得成功,就能够上生色界初禅天,离生喜乐地。等于离了欲界之生,获得初禅天的欢乐快乐。因为定中仍有觉观,还要加功进步来灭除觉观理境。才能够得生二禅天,定生喜乐地。因为修习定功,尚有喜心浮动,再来加工进步,来灭除喜心,所以就能够得生三禅天,离喜妙乐地。因为修学此定,依旧存在着乐想浮动。所以更要加功进步来灭除乐想。才能够得生四禅天,舍念清净地,也就是把苦乐二种境界,一切舍除。不只没有苦,连乐也了弗成得。这是色界四禅天所修的四种世间禅定。

无色界四空定。(1)空无边处地,因为色界第四禅天人修行厌离色相。认为照样有所挂碍,所以用定功力量来消色相,归于空寂,到了定力成就,就能够得生空无边处地。(2)识无边处地。因为修行,灭色归空,认为空境过于宽大渺茫,不易缘想。所以就再进步用功,舍空缘识,到了定功成就,就能证得识无边处地。(3)无所有处地。因为修行,认为识心无踪,不易缘想,所以加功进修,把识心舍掉,再来缘无所有,将第七末那的粗浅部分伏而不可,到了禅功成就,就能证得无所有处地。(4)非想非非想处地。因为所修禅定,先是初观识无边处,属于有想方面。就象生了疮一样忧?,更观无所有处定,属于无想方面,就象一个痴呆的人,是以最后再来观非想非非想处定,把识心的粗分部分潜伏不可,叫做非想。可是细分部分,依旧存在,叫做非非想,就象一盏将要残灭的灯光一样,恰是半明半灭的状况,这叫做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定。

上面所讲的色界四禅天四定、无色界四空天四定,以及他们所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十二门根本禅定觉观等,是菩萨发菩提心,普济群生,游三摩地,在三界诸天之中,大权示现,修行禅定,总称为世间禅定。四禅天人、四空天人,八种禅定,在用功时刻,都是有入定、住定、出定的有为功用,没有获得无为功用,对于烦恼之惑没有断掉,死活之苦不能离开。天上福报享尽,还要轮回六道之中,故称世间禅定。

出世间禅定、就是罗汉、辟支佛、菩萨三乘圣人所修所得的禅定。阿罗汉、辟支佛、二乘人得证灭受想定,受想已经灭了,第六意识已不起感化。这种定力能断除三界之内的见思二种烦恼,能破除我执,没有破除法执。不能从空出假,入尘垂手教化众生。唯有大乘菩萨所修的禅定,乃是本来具足的自性本定。就象《楞严经》说的首楞严大定,以法界为定之本体,近具六根中心,远遍一切万法,即动即静,事理圆融,没有入定和出定与动静的差别。菩萨与二乘圣人所修所证的禅定,都是无漏禅定,总称为出世间禅定。

出世间上上禅定,是诸佛如来,所修所证的那伽大定,等于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准时。任纵外境千变万化,心坎如同虚空一样,湛寂常恒,不生不灭,不动不摇。这就是达摩祖师的不立说话、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定,六祖大师的自性清净的禅定,往日释迦如来在雪山六年苦行深入禅定。达摩大师在嵩山少林寺九年面壁的禅定、六祖大师在黄梅山一年碾米的禅法是一脉相承。由戒生定,因定发慧,修行禅定能度狼藉之心。烦恼断尽,聪明圆满,就是《楞严经》说的,净极光通晓,寂照含虚空的事理,故名出世间上上禅定。

天龙大师,平常教化众生,是以一指禅的方便窍门。有一日天龙大师正在禅堂坐香时,溘然来了一位尼姑,头戴草笠,右绕三匝后,站立师前,不下笠,不开口,来参天龙和尚。师问:何不下笠?尼答:道得即下,道不得即不下。当时天龙不知所云,于是尼即去。天龙生大忸捏,想明日出外参方寻师学道。正巧,当夜梦见本山地盘告师,不要出走,明日有一位肉身菩萨来为和尚说法。梦醒后天龙知是奇事。次日下昼,果真来了一个禅和子,他名叫俱胝,欲见住持。天龙心想莫非就是昨日所梦的奇事?于是就把尼姑所问之事告知俱胝,请求开示。师云,请你按照尼姑请法典礼,对我问来。天龙就照尼姑问法样子向俱胝请问。俱胝说:何不下笠?天龙说:道得就下,道不得就不下。这时,天龙就放下身心,心神专注地对着和尚,俱胝就以无言而说的方便窍门,忽然举手竖出一指。天龙当看到手指举处,触目会心,溘然大悟,礼谢俱胝和尚。过了不久,这位尼姑又来向天龙求开示,师就把手指一竖,尼姑当下顿然大悟,礼谢而去。从此天龙就以一指禅,开示众生,名闻世界。求法者纷纷而来,天龙老是以一指导人,因而受教获益者甚众。有一次一位道友来参,正逢天龙不在家里。有一酒保,经常看到天龙和尚劝导众生,老是以一指导人。是以他就假装天龙,照样把手指一举,居然也使来参的道友获益非浅,大众都以此事传为趣闻。天龙回来得知酒保代举一指之事,十分欣慰。为了进一步考验,令这位酒保成就法器。就准备好戒刀一把,叫酒保来问:我不在家,你对来参者若何劝导?酒保说:我看和尚说教度人,老是把手指一举,所以我也同样把手指一举。无龙说:现在你举给我看一看。酒保依教把手指一举,正在这时,天龙和尚手持戒刀,猛力一砍,立时酒保手指掉了下来,酒保正在痛时稍有会心,加倍精心参究,有所省悟。天龙知酒保机缘成熟,可成法器,再叫酒保举起手指,酒保将手一举,举起砍指,不见手指,溘然开悟,礼谢和尚。随手把拜垫搬起,负在肩上去了。无龙和尚与酒保都是从一指处,悟解自性清净禅,不立言语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出世上上禅定,是竖臂擎拳,无非妙用,扬眉瞬目,尽是禅机。圆瑛老法师在宁波天童寺修禅悟道时说:山穷水尽回身来,迫得金坚毅刚烈眼开,始识到家无一事,涅槃死活绝安排。正如《牧牛图》说:人牛不见两无踪、明月光含万象空,若识个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这就是禅定度狼藉。

聪明度愚痴:愚痴指众生要祛除无明烦恼,痴迷蒙昧,就要靠聪明光明的般若。般若意译为净智妙慧,简称聪明。是从实相般若本体,生起观照般若妙智。因为有了聪明,所以对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释迦牟尼佛在成道时,就是把八个妄想识心,转成为四个菩提妙智。所以说佛是一位大聪明大觉悟的人。般若妙智是辉天鉴地,耀古腾今,是指佛本来具足的根本智。还有后得智,就是烦恼断尽,聪明圆满,理事成就的聪明,在六度次序递次位居第六,论它的功能感化,实为第一。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度,假如没有般若聪明,那里会发心修行?所以说般若聪明是六度的先导。

聪明也有三种。第一真智,又称实智,是从其如实理所生起的聪明。从实理起,还照于理。就象一个摩尼宝珠的光,依珠所生,仍然返照于珠。所谓真如理体,就是众生本有的真心,圆满周遍。真实不虚,所以叫做真,不变不易,所以叫如。是用如如智照如如理,故名真智。第二俗智,又称权智,意为权巧方便,它能够普照世间、出世间、十法界所有一切诸法,各种的名字,各种的边幅,各种的差别人缘等,没有不照彻清楚明了,这叫做俗谛。第三中智,即中道妙智,不偏不倚名叫中,意即不偏于空,也不着于有。因为空之与有都是属于两边,中智照空的时刻,了知真空不空,具足妙有,全真谛就是俗谛。照有的时刻,了知妙有非有、具足真空、全俗谛就是真谛。真所谓真俗圆融,空有无碍。恰如镜子照器械一样,镜中之像,若说它是空的,而幻像宛然存在;若说它是有的,镜体空无一物,这就是空有互相彰显,真俗本来一致。这种智照称为中智。权教菩萨修行六度以其不能离相,不达三轮体空。唯有实教菩萨修行六度,了知三轮体空,绝相泯心,不见有我能修六度,不见有所度六弊,不见有六度之法。是以实教菩萨所修六度,称为六波罗密。波罗密汉译为到彼岸,菩萨修行六波罗密,就能从死活苦海此岸,渡过烦恼中流,而到达涅槃的彼岸。释迦如来佛花了二十二年漫长时间,说了六百卷的《大般若经》,主如果要用般若妙智,来破除众生的愚痴;破除外道的邪见,拨无因果;破除二乘的法执;破除权教菩萨的着相。所以说般若如大火聚,四边弗成触。不论是六根、六尘、六识、五蕴、一切诸法,如以般若妙智净慧一照,当下万法皆空。这就是《心经》里面说的观安闲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能够度一切苦厄。彻底悟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等于空、空等于色的事理。这就是聪明度愚痴。

(三)四摄窍门

菩萨所修的四摄窍门:有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事,来摄受众生、度脱众生。令众生得蒙胜益,欢乐愿乐接收菩萨的教化。这是菩萨慈悲心切,开设度化众生的四种方法。

布施:菩萨修布施行,能够以各种钱财物质,甚至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和头子、脑髓都可以施舍给予一切众生,知足众生的愿求。不忤逆人们的意志与众生广结善缘和法缘,令他们所求如意、离苦得乐。这样一来,众生就轻易接收菩萨的教化。有缘才能受化得度,无缘见面就会憎恶。佛也有三种不度,一是无缘不能度。二是定业弗成转。三是不能尽众生界。因为世界众生都是依惑造业,随业受报。定业是难以得转。只有依靠诸佛菩萨三昧威力,以及自己忠诚懊悔,会二力于一时,收成效于一念,才能转化,变大为小。如悟达国师,他生了人面疮,只有迦洛伽尊者的三昧水洗涤,方奏奇效,十方世界无量无边。十方众生,也是无量无边。佛虽有弗成思议神通妙力,亦不能把所有众生一切度尽。所以说菩萨发心修布施度,与众生结缘,使众生见到菩萨相好肃静,听到菩萨洪名圣号,心生欢乐,令一切有缘众生,皆得慈航普渡。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的时刻,有一世做一个叶波国、涩波国王的太子,名叫须达拿。这个国家异常强大。可是须达拿太子,性情是仁慈博爱、发菩萨心,广修布施波罗密。有一次他要求父王,把国库里的一部分金银财宝,拿出来让他广修布施给全国国民。国王只有这个太子,对须达拿是爱若掌上明珠,所以就准许了他的要求,知足太子心愿,举行了七天规模盛大的无遮大会。到处张贴公告,全国国民纷纷来求太子布施,太子对所有来求布施的人,都是有求必应,随心所欲,不违人意。全国国民都获得太子布施的深恩厚德,有口皆碑,皆大欢乐。这个国家有一个白象王宝,力大善战,世界无敌,是一个镇国之宝,没有国王敕令,谁都不许带出宫门。太子的布施消息,风闻世界,辗转传到邻国,邻国国王就别有用心的派人来求太子布施白象王宝。太子说:王宝是我国镇国之宝,我无权准许,不能布施给你。来人说:太子发菩提心,满众生愿,不违人意。假如不肯把白象王宝布施给我,你的布施功德不能圆满、无遮大会名不符实。太子在这种情况下,仔细一想佛满众生愿,菩萨发心要难行能行,为了要完成布施功德,当下就准许了。太子亲自把白象王宝牵来,交给邻国派来的使者。许多大臣得知,纷纷申报国王。涩波国王十分愤怒,就把须达拿太子流放到离城六千里之外的檀特山中。太子知足了他布施的愿行,所以身心安泰,安闲无碍。太子的妻子名叫曼坻,子名耶利,女名四厕罗延,他们三人对这祥一个仁贤慈悲的亲人,已是万分崇敬,现在都一心一意要跟随太子去檀特山。太子就对妻子和子女说:你们愿意跟我同去,不只要吃苦,我为了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还有可能把你们三人一路布施给他人。曼坻和子女都异口同声的回答说:只要你愿意这样做,我们一定屈服。太子带领妻子和子女前往檀特山,一路上除了许多受布施的人诚敬送行外,更有许多国民来求太子布施,太子又将自己和妻子四人随身所带的金银财宝,车乘衣服等等都布施得干干净净。他们四人就步行到檀特山安居下来,真是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了,就靠着妻子曼坻去采野果过活,这时有一婆罗门要求布施,太子就将儿女布施给他。曼坻此时,忽然心跳意慌,知有缘故,赶紧回来,只见太子一人独坐无言,不见二个子女。在妻子几回再三追问下,太子说:他们兄妹二人被我布施给人当奴婢了。曼坻闻后大哭,痛不欲生。可是须达拿太子,把亲生子女布施与贫工资奴,这伟大的布施行为激动了忉利天王释提桓因,他就化现一个丑陋难看的中年婆罗门,来求太子布施。太子说:你来迟了,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婆罗门说:只要太子能准许,还有可以布施的。太子说:你要求什么呢?答曰:我年长成人,无力婚娶,要求太子把你的妻子布施给我。太子双目直视着曼坻,难以开口,这时曼坻在旁见此情景,加倍悲哀痛哭。婆罗门又对太子说:你若不把妻子布施给我,就不能圆满你的布施功德。当时须达拿太子为了要圆满布施的大愿大行,把曼坻夫人交给婆罗门带去。立时溘然天摇地动,众鸟飞鸣。这位边幅丑恶的婆罗门,握了曼坻夫人的手,一向往前走了七步,忽然就变成了一个边幅肃静的帝释天王,回过身来,把曼坻夫人交还给太子,就随口赞叹说:善哉善哉,太子善行菩萨之道,真心修行布施波罗密。帝释天王又对夫人说:您有什么愿求吗?夫人曰:我有三个愿求。一、愿父王回心回心,派人来接太子回宫。二、愿一对子女能够早日回到宫中,受诸福乐。三、愿邻国归还白象王宝。帝释天王完全准许了。且说那个婆罗门又把太子的一对子女转卖到叶波国。涩波王知道后,叫孙儿孙女来问,要若干钱才能把你们兄妹二人赎回,孙儿说:以一百两银子赎我的身,以二百两银子赎妹妹的身。国王说:从古以来,都是男贵女贱,为什么今日是女贵男贱呢?孙儿说:我父是男儿,今日还流放在檀特山受诸忧?。宫娥采女是女人,今日都在祖父身边宫中享受福乐,岂不是女贵男贱吗?涩波国王听了孙子这几句动人心弦的话,心里十分难熬苦楚,悲痛万分,想念太子的骨肉之情,立时涌现心头。是以立时命令派人去檀特山,迎接太子与曼坻夫人回宫。邻国国王得知须达拿太子为布施白象王宝给他,因而被父王流放到檀特山刻苦,现在回叶波国来了,所以心生大忸捏,立时派人把白象王宝送回涩波国王。从此今后两国加倍友好联结,变冤家为亲友,不只曼坻夫人的三个愿心都得知足,而须达拿太子的布施波罗密功德,也获得圆满成就。经由过程这个历史故事,使我们更好的熟悉到释迦牟尼佛,多生多世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修行六度万行,肃静国土,普济群生,所以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圣人。这就是佛以布施波罗密来摄受众生。我们能把须达拿太子修行布施波罗密,做到的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忍能忍三个大难关的故事记在心里,作为自己发菩提心,修行布施功德极好的模范。一定是福慧增长,功德无量。

爱语:菩萨修行,普济群生,一定要以柔嫩和爱语来对待众生。措辞使人听了生欢乐心,愿乐欲闻。佛具足八音四辩,说法利生。八音:一、极好音:跨越其它音声,是最好最好的声音。《普门品》: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二、柔嫩音:能够善顺众生之心,不刚不暴。三、和适音:和雅调适,不粗不燥。四,尊慧音:异常尊重可钦,能够生众生聪明。五、不女音:具足四种无畏,不妖不艳。六、不误音:说理真实,没出缺点。七、深远音:甚深幽远,凡夫小乘莫测其妙。八、不竭音:辩才无碍,说不能尽。这是佛所具足的八种胜妙音声。

四无碍辩。一、法无碍辩。二、义无碍辩。三、辞无碍辩。四、乐说无碍辩。佛具有这四种无碍辩才,所以对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无所不知,善能说法。而且对于一切诸法,浅深义理,讲解分明,圆融无碍。佛对于所有一切音辞,都能善说,说一句话包含无量无边妙理,摄无量义合为一句。这是一多无碍,大小并陈,弗成思议,都能随众生心,对机说法,乐说一切法要。这就是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利行:菩萨教化众生,处处都要把利人工作放在第一位,一举一动都是收视反听为国民办事。也就是把艰苦留给自己,把方便送给别人,但有利益众生之事,无不尽力而为,积极去做,身体力行。这真是先世界之忧而忧,后世界之乐而乐,祖先后己的慈悲心肠。这样就会获得众生优越情感,友好情谊。有了利人的思惟和行动,使众生欢欢乐喜,心甘情愿接收菩萨的教化,依教修行,就会得度。

同事:菩萨普济群生,不只以布施、爱语、利行三种方便窍门教化众生,还要更进一步现同事身,和众生一路工作,一路活动,一路生活,互相亲近,使彼此之间情投意合、情感融洽、心领神会,情同手足一样的亲热。甚至与众生现同类身,随缘去化度众生。《普门品》说:观世音菩萨现三十二应化身,随机说法,甚至天人仙人、鬼道、畜生、马腹、驴胎、观世音菩萨都能随类现身。真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有求必应,无感不通的同事妙行。行同事这窍门,是十分不轻易做到的。一定要有顽强意志,充分定力,才能成功。还要有百花丛里过,叶叶不沾身的崇高风格,才能做到。不然的话,就轻易在溪光山色里,随流逐落花,反受其害。所以《楞严经》说:一切众生,为物所转,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佛教所有一切修行窍门,都要解行并进,理论和实践一致,不能徒事空言。如北宋时,有位人人都很熟悉的文学家苏东坡,他有一位方外亲信的好同伙,就是镇江金山寺的佛印禅师,苏东坡住在镇江焦山定慧寺,佛印禅师住在金山江天寺,有一天苏东坡诗兴勃发,随口吟成一首赞叹释迦牟尼佛的偈子稽首天中天,光芒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东坡居士这首偈子,做好今后,十分自得,立时派书童从焦山送到金山给佛印禅师一阅。心想这首赞佛偈子其实做得太好了,禅师看后,一定是欢乐赞叹表扬几句。那知道事与愿违,拔苗助长。佛印禅师看后,一句话都不说,拿起笔来,就在赞佛偈后面,写了出人意外的放屁二个大字。佛印禅师为什么会这样粗鲁没有礼貌的呢?这是大德高僧权巧方便的度生说法。使人开悟,头头是道,一切法都是佛法,看你善用不善用。书童就把这封信带回焦山,苏东坡早已精力充分,等待听个好消息。书童把信交给东坡,一看,当下他惊心动魄怒火发生发火,就忘其所以从焦山渡江直奔金山,找禅师评理。可是佛印禅师是大善常识,早有先见之明,笑颜悦色地等待兴师问罪。平常两人相见,老是神投意合。今日相见居然竖眉横目,一反往常。东坡居士厉声问:禅师,你为什么在这令人十分尊敬的赞佛偈后,写出这样难堪的放屁二字呀。佛印禅师冷笑地说:东坡居士,你这偈子里不是讲八风吹不动。我现在只用一个小小的屁风,就把你打过江来了。你说得很好,就是做不到。到这时苏东坡晃然大悟地说:上当!上当!禅师与居士,此时彼此会心的一笑。

我们要知道什么叫八风呢!八风就是世界上有这样八种的情况,就象风一样的,它一天到晚随时随地都在我们身边吹来吹去,侵袭着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的八风。第一利风:利是利益,对有利可图的工作,心生欢乐。譬如人作生意赚了钱,心里认为异常高兴,喜笑颜开。这就是被利风所吹动。第二衰风:衰就是衰败,对我晦气的工作,衰败难堪。譬如我们乘车碰着窃贼,把刚刚发的工资偷去,使我这个月的生活成了问题,心里感到到万分难熬苦楚,啼笑皆非。这就是被衰风所吹动。第三毁风:毁就是毁谤,有人对我歪曲毁谤,无故谩骂,说我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听了今后,我心里认为十分生气烦恼,怏怏不乐。这就是被毁风吹动。第四誉风:誉是赞誉,有人在赞赏我,歌功颂德,说我样样都好,捧上九霄。听了今后,心里认为异常欢乐,自得其乐。这就是被誉风所吹动。第五称风:称是称赞,被人当面称赞赞叹,攀龙趋凤,吹嘘捧场,多方赞赏。如说福报好,聪明大,真能干,会干事,往后一定会步步高升,健康长命等等,听了今后,心里万分高兴,笑容满面,异常高兴。不知不觉地被称风吹动了。第六讥风。讥是讥笑,就是被人当面讽刺讥笑,毁谤咒骂,如被人说是坏器械,没得用,软弱无能,狂妄自信、十三点、神经病等,听了今后,心里认为万分烦恼,怒火焚烧,不知不认为被讥风吹动了。第七苦风。苦是苦楚,碰着愁忧悲痛情况,心里认为异常忧?。譬如事与愿违,受尽艰辛,恩爱分袂,冤家路窄,总之是不如意事七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就是被苦风吹动了。第八乐风。乐是快乐,逢到愉快安泰的情况,认为异常称心。譬如家道兴隆,吉祥如意,夫妻和气,孝子贤孙,所求皆顺意,所愿尽从心,喜气洋洋。喜逐颜开。这就是被乐风吹动了。这八种的境风,有很大的威力,无论是那一种风,都能够把人们不知不觉地随风所吹,自然而然地被风所动。这真是心随境转,智被境牵。是以我们众生一天到晚都离不开这八种风,二六时中都在八风之中转来转去,吹来吹去,都受到八风的侵袭和影响,不得安闲安闲,无挂无碍。这就是八风内容。苏东坡赞佛偈切实其实做得很好,句句有理,就是在实际问题上,却又是另一回事。佛印禅师一个屁风就把他吹过江来,这是什么原因呢?很明显,理论不联系实际。这个有趣的故事,包含有异常深刻的事理,就是要人们知行合一,行解响应,特别是我们信佛学佛人,更要做到这点。

(四)菩萨行的思惟

修菩萨行要发三种心。直心:以正直的心,正念真如妙法。我们众生从最初发菩萨心开始,甚至到了最后成佛为止,在这一段漫长过程中,要永远没有弯曲不正直的行为。奋勇向前、从始至终,念念回光返照,处处默契真心。精进修行,心心念念真如妙法,上求佛道。《四十二章经》说: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污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佛遗教经》说: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宜应质直心。当知谄曲,但为欺诳,入道之人,则无是处。

深心:等于乐修一切善法。菩萨要以甚深的信愿乐修一切善法,六波罗密,一切万行,无量福慧,一切都要精进修持。如普贤菩萨所发的十种大愿,依愿而修,稳固不退,英勇精进。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愿王无有穷尽。这就是甚深之心。

大悲心:菩萨以大慈悲心,铲除一切众生苦楚。兴起无缘大慈心,同体大悲心。如观世音菩萨那样以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切切劫化阎浮,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来普度众生。《楞严经》阿难尊者对佛发大誓愿: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菩萨修菩萨行,除具三心之外,还要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菩萨对于十方世界,所有的无边无量众生,都要发菩提心去化度他们。众生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众生。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的众生。现以人道众生来说:吾人的身体是因为地、水、火、风的四大和合组成,故称众生。就是众法和合而生的身心,或称众缘相聚而生,就是由父亲的缘,母亲的缘与自己的业缘三缘会合,才能够生出我们的身体。十方有无量无边的世界,每个世界里面,都有无量无边的众生,所以说众生无边。许多世界里,就有许多的众生,他们都在三界六道中心,受死活轮回的苦楚,也就是三苦八苦,无量诸苦,溘然生天,溘然做人,溘然腐化到地狱、饿鬼等处,受诸忧?轮回六道,苦不堪言。是以菩萨以慈悲心,发大誓愿,一定要去十方世界,普度一切众生,使他们跳出死活轮回,离苦得乐。如阿弥陀佛因地就发了四十八愿,依愿修行,肃静成西方极乐世界,来接引十方世界念佛众生,往生彼国。又如观世音菩萨以大慈大悲的愿心,到处寻声救苦,不时刻刻,倒驾慈航到死活苦海中,普度众生。这是菩萨修行的利他愿行,我们学佛念佛,一定要发大誓愿学菩萨,普渡无边的众生。

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能晕厥扰乱众生的真心。故叫烦恼。因为我们众生心中具足有八万四千尘劳烦恼。总的说来,就是贪心,嗔心、痴心、我慢心、怀疑、不正见心。这六种根本烦恼的迷惑心,依惑造业,所以感触感染死活轮回的忧?。菩萨发心修行,一定要发大誓愿,果断断除所有一切无尽的烦恼,这是斩草除根的办法。无惑就不会功课,无业当然不会受报。所以阿罗汉修四谛窍门,首先就是知苦断集,辟支佛修十二人缘窍门,一下手就要断除无明之惑;《圆觉经》说:永断无明、方成佛道。这是菩萨修行的自利行愿。学佛的人一定要学菩萨发愿断除一切的烦恼。

窍门无量誓愿学:窍门有八万四千窍门,对治众生心中的八万四千烦恼。总括起来,不出戒、定、慧、三种无漏学。由戒生定,因定发慧,有了聪明,即能破除一切无明烦恼,得证无上菩提。我们要想普渡十方世界的无量众生。要想断除一切无明烦恼,要想得成无上的佛果菩提妙道,关键的问题是要精进英勇,修学无量窍门,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此第三誓愿是四弘誓愿中的主要愿王。我们发心学佛要和菩萨一样的发大誓愿,修学无量窍门。

佛道无上誓愿成:佛道就是所证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佛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是跨越九法界众生。正等是跨越罗汉、辟支佛二乘圣人。正觉是跨越菩萨法界。是佛超九界以独尊的万德洪名,如《赞佛偈》说:天上世界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界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所以说,菩萨发菩提心,修菩萨道,要先发大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窍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然后才能自他两利、福慧双修,三学具足,六度齐修,三觉圆满,万德具足,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总之,愿心、愿力、愿王在佛教里是一种异常重要的问题,所谓金刚非坚,愿力最坚,虚空非大,心王最大,等于心真则事备,愿广则行深。菩萨修行一切窍门,都是以愿为先导。普贤菩萨就有十大愿王,阿弥陀佛就有四十八愿,一切诸佛菩萨,历代祖师都有许许多多的发愿文。愿是暗室的明灯,迷津的宝筏,苦海的慈航。一切经律论三藏,戒定慧三学、四谛、十二人缘、三十七助道品、六度、四摄法、三心、四弘誓愿等一切诸法,都是以愿心为先导。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之时,对燃灯古佛面前,对古释迦牟尼佛面前,每次都发了大愿,然后依愿修行,所以才能够成为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降生到世界上来,在印度雪山成佛今后,说法四十九年,所说的大乘教法、小乘教法,最上一乘的教法,从汉明帝始传到中国来,经由许多的法师、尊者和大德高僧,把梵文、巴利文译为汉语。把它概括起来,就是修多罗的经藏,毗奈耶的律藏,阿毗达摩的论藏,也就是戒定慧三学。

我愿望人人发菩提心,能够由经由过程佛教所讲的教理行果,信解修证的事理,由崇奉佛教,而懂得佛教,再来踏扎实实地依教修行。使般若聪明得以常明,菩提道心因而不退,将来决定成就佛果菩提。现在请人人一心恭敬的称念四句发愿文:无上甚深奥妙法,百切切灾害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敬祝人人福慧增长,如意吉祥,身体健康,精神愉快。

第四节佛法的核心--缘起与因果

(一)缘起论

缘起,就是说明一切诸法,都是因为人缘而生起的。简单地说,就是世界上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对的,互相存在的关系和它的一定前提。假如没有这个关系和前提,那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无法生起的。什么叫人缘呢?人缘也就是关系的前提。佛经里曾经说过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这是缘起的定义。说明事物的同时互相依存的关系的事理。

什么是异时互相存在的事理?譬喻种子和芽的关系。因为以前有了种子,所以现在才能有芽的生起,正因为现在有芽生起,以前的种子,才能叫做种子,这就是异时互相存在关系的事理。从另一方面来看,种子灭的时刻,也恰是芽生的时刻,芽生的时刻,也恰是种子灭的时刻。这就证实芽和种子的生灭现象,又是一种同时互相存在的关系。

(二)因果论

这种同时互存和异时互存关系,其实也就是佛教所谓因果的关系。例如种子是因,芽就是果,因为先有种子,然后才有芽的成长,这是异时互存的因果关系。例如以师长教师为主,那么师长教师就是因,学生就是果,相反的如以学生为主,那么学生就是因,师长教师就是果。这是同时互存的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异常错综复杂,从这一角度来看,这一因会产生这一果,然则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一因会产生另一果。总之经由过程正面和不和来说明,事实上是没有一个绝对的因,当然更没有一个绝对的果。所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从来就是这样的,从时间上来说,因为无数的异时因果连续的关系,从空间上来说,无数的互相依存的关系,组织成为一个极其错综复杂的罗网互订交错。这就是因因果果,果果因因,相续赓续,就叫做因果规律。也就象扭转火轮一样的流转一向,终而复始,我记得圆瑛大师曾开示学生说:欲无烦恼须学佛,知有人缘不羡人。我们要切记心中,可以削减许多烦恼,心身获得安闲安泰。佛教除说现世因果之外,还有三世因果,就是,现在世、以前世,未下世因果互存的关系,经中说: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佛说四谛、十二人缘窍门,也就是具体的说明三世因果的事理。依此看来,所谓因果事理,其实就是人缘的道理。这样人缘道理,恰是佛教对于人们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独一准确的解释,这就是佛教的人生观的基本熟悉。

在北京西山辽代建筑的一座佛牙舍利塔里面,发明一块旧砖头上,刻有一首偈子:诸法人缘生,缘灭法亦灭,吾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在缅甸近年拆修一座古塔,砖头上也刻着用巴利文写的这首偈子,这说清楚明了缘起的教义,在佛法中是有着异常重要的地位。然则这四句偈子是佛的学生马胜比丘,在乞食的路上,对舍利弗尊者说的。这里有段历史故事,上面已经讲过,现在就不再重述了。

沙门译为勤息。义即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贪嗔痴三毒是众生最根本烦恼,它能伤害众生法身慧命,所以叫做三毒,也就是众生的迷惑心,依惑造业,随业受报。佛陀发心修道,就是断除三毒烦恼,所谓妄惑断尽,聪明圆满,就是成佛,所以佛称为大沙门。充分辩清楚明了不论是随业受报做众生,或是返妄归真成菩萨道,完全都离不开缘起论,依因感果的真理。这就是依善业得善果,造恶业受恶报,是一条千古不变的规律。其实这种缘原由果的真理是释迦牟尼佛根据世上万事万物,众生世界的发生成长,甚至消亡的历史,在客观现实中得出的根本定论,亦等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若不报,时刻未到的事理。

佛教所讲的缘原由果的教义,是根据鸠摩罗什法师所译的《大智度论》和玄奘法师所译的《俱舍论》等许多经论中说的,佛教的主要教义,就是说明缘原由果的事理。

(三)三法印

大乘和小乘,是佛教的两大批派。小乘的教义,是以四阿含经为依据,说的是三法印,一、诸行无常、二、诸法无我,三、涅槃寂静。而无常无我的事理,就是佛教对于宇宙人生万事万物的解释,也可以说是世界一切诸法的总则。无常就是生灭相续的事理,他不只包括一刹那一刹那生灭一向的意思,而且也包括因果相续的事理。佛教说世界有成住坏空、众生有生老病死,万物有生住异灭,而且是不时刻刻在那里新陈代谢,刹那刹那的在那里变更迁移,这就叫做无常。什么是无我呢?无我也就是对于人生、宇宙、心出身界,一切诸法之中,没有一个我,能够主宰一切的事理。也找不到一个我可得,这就叫做诸法本无我。所以《金刚经》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说明四相皆空,无我可得。众生因有妄想执着的心,于诸法无常,执为真常,于诸法无我,妄执有我,是以就产生了我见、我痴、我慢、我爱、倒置妄想的四种妄心,所以造业受报,依因感果,因果相续赓续,轮回六道之中。我们要解脱人生苦楚,要跳出六道轮回,那就要用无常无我的概念,发心修道,断忧?因,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到了功行圆满,就能够了脱死活轮回,证得不生不灭寂静安泰的偏真涅槃境界。断见思烦恼惑,了分段死活苦,这是小乘圣人三法印的事理。

在这里我讲一个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的时刻,舍全身而求半偈的故事。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劫以前,有一世做一个独觉,在深山穷谷之中,修学苦行。在静坐用功的时刻,溘然间听到远方传来措辞声音。仔细的一听,原来是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这位独觉,听了今后,仔细想了一想,这二句话的事理,对于修行的人来说,真是异常重要。是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生灭之法,就象空中之华、梦中之境、幻化无常、生灭变易。他听到这希有可贵的法语,心中认为异常欢乐,然则认为单是这二句话,个中事理只有一半,下面还有二句。就去寻找这位措辞的人,可是找了良久找不到,后来就在深山大树林中,看见一个暴牙赤目的鬼王,在那里找器械吃。这位独觉就问他:鬼王,你刚才有没有看见什么人在这里讲话?鬼王说:刚才念两句偈子的就是我。独觉说:我认为你念的这二句事理不完整,只有一半,一定还有一半,能不能请你把下面二句再念给我听听?鬼王说:你想再听后面二句,哈哈!没有那么轻易,你知道佛法是难闻的。你想再听后面二句,那么你就应该发赡养心,我才说给你听。独觉为了迫切要求再听下面二句的真理,就对鬼王说:深山之中,荒僻罕见无人,我在这里勤修苦行,吃的器械,什么都没有。你且暂等一下,我到山中去采些生果,来赡养你吧!鬼王说:我不吃生果,我要吃活血的动物。独觉说:嗳!这太为难我了,活血的动物,我不能找给你吃。假如将活血器械来赡养你,我要犯了杀戒,这其实办不到。鬼王说:你办不到,还有二句最最主要的妙法,我也不说了。这位独觉正在为难情况之下,想了一想,这应怎么办呢?为了求法心切,只好不惜身命。于是对鬼王说:好吧!你要吃活血器械,你现在就说给我听,等我听了今后,把我的身体来赡养你吃,既新鲜又活血,你可知足了吧?请你快说。鬼王又说:我不信任,你会把自己的身体给我吃,哪有这么好的人!等我将下面二句佛法说了今后,你逃走了,我岂不是竹篮取水一场空。独觉说我是修道的人,言重如山,从来不打妄言,你说给我听,我一定赡养你。鬼王就把后面二句法语说了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位独觉听了今后,当即开了大悟,深明这首偈子的根本事理。是说修行的人,能够觉悟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无我的,就可以用功修行,把生灭的妄想执着灭掉,等于生灭灭已,当下就证得不生不灭的寂灭涅槃的安泰境界。是以认为法喜充满,得不曾有的殊胜法益。于是就请鬼王坐下,自己跪在地上,把头伸了出来,请鬼王吃吧!刹那之间,鬼王摇身一变,出现一个天人相,合掌恭敬地对独觉说:善哉,善哉。道人,你是善行菩萨之道,是真精迸,是名真法赡养。这几句赞叹的话,讲了今后,这位天人已不见了。然则他所说这几句话,就是以前诸佛所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静为乐的偈子,个中的奥理,就是佛教的根本真理,也恰是三法印的事理。

什么叫做涅槃寂静呢?涅槃意译为圆寂,是真无不圆,妄无不寂的意思;又译为灭度,灭了烦恼障和所知障二种惑障,了脱分段死活和变易死活二种的苦果。涅槃等于佛教修行的人所证到的道果,共有四种不合,第一自性僻静涅槃,人人具足,个个不无的清净本然,不生不灭的自性,在佛、菩萨、辟支佛、罗汉的四种圣人方面,也不会增加一点,在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的六道中,也不会削减一点。平等平等,没有一点差别和不合的地方,这叫做自性的僻静涅槃。第二是有余依涅槃,我们修行,用聪明的火焰,来烧掉烦恼之薪。虽然已经断了见思烦恼的子缚,然则那色身的果缚,仍然存在。因为还有这个身体的躯壳存在,作分段死活的依靠,这就是有余依涅槃。第三是无余依涅槃。我们修行,用聪明的利剑斩断烦恼的毒蛇,把见思二种烦恼斩尽。无因不会感果,这个余依果缚的身体,当然也是要祛除掉。我们的身体,本来就是众苦的根本,身体没有了还有谁来刻苦?二乘圣人能够灰身泯智,灭色归空。这是罗汉、辟支佛二乘圣人所证的涅槃,叫做无余依涅槃。第四是无住处涅槃。我们修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一方面运用聪明,来断尘沙烦恼,可是又不住于不生不灭的涅槃,另一方面运用慈悲来普济群生,菩萨虽然经由在三界六道中教化众生,可是又不住于死活。这真是:任运随缘无挂碍,涅槃死活等空华。这是菩萨所证的涅槃,称为无住处涅槃。小乘三法印中涅槃寂静的事理,就是指第二有余依涅槃与第三无余依涅槃。

(四)一法印

什么是大乘一法印呢?大乘的教义,就是以佛说的《大集经》与《般若经》为依据,一法印就是诸法实相的事理,因为大乘教义是以实相真心为根本。实相真心,就是真如心,实相无有一切虚妄之相。真心就是真实之心,而不是虚妄之心。实相具有三种事理。第一实相无相。它的本体,真实不虚,没有各种千差万别,虚妄生灭的幻想,就是不生不灭,不动不摇的平等一相,就是真谛的事理。第二实相无不相。实相的本体,虽然是空无所有,无一法可得,然则他能够随缘显现千差万别,一切诸相,没有一相而不是实相,这就是头头是道,法法皆真。具足四圣六凡,迷悟因果,万事万物一切诸相,就是俗谛的事理。第三是实相无相无不相。这个实相真心,是不变随缘。正当随缘显现一切诸相的时刻。可是他的本体,空无所有,无一相可得。正当空无所有的时刻,却是真空不空,又能具足妙有。正当随缘现出一切诸相的时刻,然则妙有非有,本体乃是真空。这就是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这种真空妙有的事理就象一面镜子照器械一样,镜子本体是空无所有,又能随缘显现青黄赤白各种颜色,镜子虽显各种颜色,而镜子本来却是空无所有。然则镜中所显现之色,若说他是有一定颜色,又是妙有非有,若说他是没有一定的颜色,又是真空不空。所以说实相真心,恰是真俗二谛融通,空有二相无碍。所以《华严经》说: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我们能够悟明实相真心,无相无不相的弗成思议的事理,回过火来看现在世间的众生世界万事万物,一件件一桩桩都离不开这个实相真心。所以苏东坡说得好:溪声就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这就是实相无相无不相的事理。

修行大乘的教法时,懂得到世界上所有一切诸法,不论是有为法照样无为法,心法或色法等等,都离不开缘原由果的真理,这就是诸法人缘生,缘灭法亦灭的事理。人缘所生的诸法,缘起性空,这叫做色等于空,不是色灭之后,才归于空,而是当体即空,其相虽妄有生灭,其性本真,不生不灭,唯是实相真心。因为实相它能生出一切诸法。譬喻虚空一样,他的本体是空无所有,正因为这样,所以虚空才能随顺明、暗、清、浊各种诸缘,而出现明、暗、清、浊等各种诸相。《楞严经》说:日照则明,云澄则暗,雨晴则清、气凝则浊。都是说明色等于空的事理。龙树菩萨说:人缘所生法,我说等于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中道义,就是实相的即色是空,即空是色的真理。所以大乘菩萨,他虽然证得涅槃,而不住着于涅槃,他所修行六度、四摄普济群生的窍门,又不住着于事相,这都是以缘起性空为基本,而达到真空不空,具足妙有,一切万法,唯是实相随缘显现,这叫做大乘一法印的事理。

小乘三法印与大乘一法印的理论,是佛教教义中,最主要的论点。

第五节台贤两宗对佛法的判摄

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教法,叫做佛教,佛所说的教法,宗旨和目的是什么呢?

佛的思惟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在《法华经》里,佛对舍利弗尊者说:舍利弗你要知道,十方诸佛世尊,他们为什么示现到世界上来呢?要知道,诸佛世尊为了一件大事的人缘,所以到世界上来。佛持续对舍利弗说:什么叫一大事人缘呢?第一是要劝导众生人人本具佛的知见,出现于世。佛知是真知,世界上各类事物,佛都能本本末末详具体细的知道。佛见是真见。世界上无论哪一事物,佛都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懂得。这知见二个字,包括了佛的见、闻、嗅、尝、觉、知六种功能力用,这六种功能力用,是灵灵不昧,了了常知、照天鉴地,耀古腾今。佛具此知见,众生也具此知见,因为众生有了无明烦恼,妄想执着,把本具佛之知见,迷而不知,佛为了要开众生佛之知见,所以出现到世界上来说法度生。比喻金子一样,湮没在矿山之中,只有矿师,他才能够知道,把矿山开了,金子就显现出来了,我们众生,本具佛之知见,只有佛才能知道,所以佛的出世为令众生开了佛知见。第二是指导众生本具佛之知见,所以佛到世界上来。知见就是众生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中心的根性,这个根性,就是佛性,是我们平常日用之中,见色闻声等等感化。第三是令众生悟到佛知见,所以佛出现于世。讲经说法,令众生觉悟到众生与诸佛,名异体同,有迷与悟之别。众生迷的时刻,佛之知见成为众生知见。到了悟的时刻,众生知见,当下就是佛的知见。第四是令众生证佛知见,所以佛出现于世,我们蒙佛开示令悟,应依所悟之道,依教修行,到了功行圆满的时刻,就能够证入佛之知见,达到菩提道果。

释迦牟尼佛,平生说法的一大事人缘,总的说来,就是开示悟入众生本具佛之知见。佛从菩提树下得道今后到双林树下涅槃以前,在这四十九年的时间里,兴起无缘而无所不缘的大慈心,和众生与我同是一体的大悲心,来普度和觉悟一切众生。佛首先现出一千丈高的卢舍那身,即圆满报身。说《华严经》最上一层的圆顿教法,转最高无上的根本*轮。只因教大机小,圆顿大法不能契合于小乘基本的人。因为小乘圣人,有眼看不到佛的千丈卢舍那身,有耳听不懂佛说的圆顿大教。在圆顿教法不契合小乘基本的情况下,佛就实行方便窍门说法利生。从根本起末,隐大施小,开了方便窍门,依次说出小乘、中乘、大乘三大教法。佛最后的目的,是令众生,乘此三乘法的车子,证入佛的果位。这恰是《法华经》里说的兔、马、象三兽渡河,羊、鹿、牛三车出宅的譬喻。

(一)晒台宗对佛法的判摄

晒台宗智者大师的《法华玄义》和《法华文句》,《摩诃止观》三大部,成立了晒台宗的教观,把佛的四十九年所说的教法,判为五时八教,什么是五时呢?第一是华严时,第二是阿含时,第三是方等时,第四是般若时,第五是法华涅槃时。什么叫做八教呢?就是化仪四教: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化法四教:藏教、通教、别教、圆教。这化仪四教和化法四教,合称八教。

五时:第一华严时。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得道今后,用妙观察智、观机施教,对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以及宿世善根成熟的天龙八部,就在雪山一乘寂灭场中,现出千丈卢舍那佛圆满报身,说圆顿修多罗的大教的《华严经》。一共说了七处九会,教导菩萨因地发心修行,一定要以十度万行的因华,来肃静最上一乘的佛果,这是《华严经》的中间思惟。佛得道后,最初说《华严经》,譬如太阳初升,先照高山。《华严经》佛共说了三七二十一天。第二阿含时。阿含经是佛对小乘圣人说的。华严大法不契合于小乘根机的人,罗汉、辟支佛二乘人,虽然在座闻法,教大机小,有眼不见舍那身,有耳不闻圆顿教。佛不得已隐大施小,到鹿野苑去。为五比丘说四阿含经的小乘教法,主要有苦、集、灭、道四谛、十二人缘等小乘教法。譬如太阳照到幽谷。四阿含经就是《中阿含》、《杂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一共说了十二年时间。第三方等时。众机普被曰方,四教并谈曰等。佛看到罗汉、辟支佛,对于四谛,十二人缘教法,都能融会。也能够依教修行,断了见、思烦恼之惑,得证偏真涅槃之乐。他们以得小为足,不肯再去上求佛道,下度众生。不肯从空出假,涉俗利生。沉滞到化城之中,不肯再求进步。所以再说方等《解深密经》、《维摩经》大乘教法。维摩诘居士,善说不二窍门,对小乘人呵斥了一顿。使罗汉、辟支佛自耻小乘,仰慕大乘,发菩提心,引小乘人,入大乘道。繁兴六度万行,趋向佛果菩提。就象太阳普照大地一样,方等教法,共说了八年时间。第四般若时。般若就是聪明的事理,《大般若经》共有六百卷,分为八部般若。阐述实相真空妙理。因为小乘人虽然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可是还有许多疑情和偏见的妄执、不能够立时耗费,所以佛再广谈般若妙慧,予以淘汰。《金刚般若经》是《般若经》的节本,使二乘人断疑生信,绝相超宗。《般若心经》教二乘人以观音菩萨为榜样,修学甚深般若波罗密多时,能够照见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能够度一切苦厄。《智度论》说:般若象大火炬一样,四边都弗成相触,触之则烧,撄之则烂。它能将二乘圣人所有疑情妄执,偏见执着,一切消除干净。回小向大,发四弘誓愿,修六波罗密,直趋无上菩提,就象正中的太阳普照一切。《般若经》共说了二十二年。第五法华、涅槃时。佛最后说《法华经》与《涅槃经》。经由华严、阿含、方等、般若四个时期的说法,发生了很大的功效,许多罗汉、辟支佛以及诸大菩萨,他们根机都在赓续的提高和成熟。佛此时可以在灵山会上畅谈本怀,称性说法,使二乘人会权乘归于实教,了知妄心等于真心。说出以前长劫以来的早已成佛的远本,显示幽微弗成思议的甚深妙道,令上中下三根众生都能获得殊胜的利益。佛给他们授记作佛,同时佛又说明他以前所说三乘教法,都是随机说法的方便窍门。《法华经》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佛说完《法华经》看到还有少数众生末曾得度,所以接着再用一天的时间,说了《涅槃经》说明遗余的教法,使应度众生,皆能得度。机薪既尽,应火潜辉。佛说完《涅槃经》后,就入大涅槃,证得不生不灭常寂光净土。《法华》、《涅槃》共说了七年时间、对佛平生说法的内容和时间,概括为四句偈:最初《华严》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七年。

八教:什么叫八教呢?八教有化法四教,化仪四教。第一化法四教,一、藏教:藏即经、律、论三藏阐述的人缘生灭四谛,佛最初对二乘钝根的人说四阿含经思议十二人缘和事六度等教法,正面教化二乘罗汉、辟支佛,同时也兼化菩萨。二通教:是佛对三乘人所说的教法,正面为了教化菩萨,同时也兼化二乘圣人。施设无生四谛,不生灭十二人缘和理六度等教法,以无言说之道,说诸法当体即空。对钝根来说,是对藏教的深化,对利根来说,是通后别教、圆教。可见通教是三乘圣人,共修的教法。三别教:是佛别对大乘菩萨而说的教法,不是为二乘圣人而说的。差别于前面藏教与通教,同时又不合于后面的圆教。施设无量四谛与不思议的十二人缘等中道妙理。四圆教:佛对最上乘利根的人,施设无作四谛与不思议不生灭的十二人缘中道实相妙理,无碍窍门等教法。晒台宗以藏、通、别、圆四教来判释佛的一代大乘小乘的教法,故称为化法四教。第二化仪四教,指佛教化众生的典礼。一顿教:顿是顿超,佛对顿超的大机众生,堪受大乘诸教,就说圆顿大教。二渐教:佛对钝根众生,不能一会儿接收大乘诸教,所以就逐渐地,一步一步的,先说小乘教,然后再渐次增进,引导他们,进入大乘教法。渐教有初中后,即佛在鹿野苑说的四谛窍门,为渐教之初,然后再说方等,为渐教之中,后来又说般若,为渐教之后。三秘密教:佛对秘密众生之机,说秘密教法,佛能够令在会的大众、同时闻经、人人彼此不知,但又各得其益。还有神咒、密咒。义理虽然不知,只要忠诚诵念,就会得大感应,得大利益。四不定教:佛能令在会大众,闻大乘教,证大乘道,闻小乘教,证小乘道,彼此各各相知,各得不合利益。等于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上面所说的就是南方的晒台宗智者大师对佛平生教法的判释。

(二)贤首宗对佛教的判摄

贤首宗是贤首大师创立的。他把佛的一代时教,判为三时五教。

三时:第一、日出先照时,佛为圆顿大根众生,转无上根本*轮,名叫直显教,为令这圆教一乘人等,转同成别,就象太阳初出先照高山一样,如《华严梵网会》。第二、日升转照时,佛为下中上三类众生,转依本起末*轮,名叫方便教,为令彼等三类众生,转三成一。这就象山地高低不平,所以日照时刻,就有先后。照时也有三转。初转:佛为下根众生,转小乘*轮,名隐时教,令凡夫与外道,转凡成圣。这就象太阳初升时刻,只能照到黑山,就是阿含会。中转:佛为中根众生,转三乘*轮,名引摄教,令三乘人,转小乘成大乘。这就象太阳升起之后,照到高原一样,就是方等深密会。后转:佛为上根众生转大乘*轮,名融通教,令三乘人,能转权成实,就象太阳升到中天,普照大地,这就是妙智般若会。第三、日没还照时,转摄末归本*轮,名开会教。令偏教五乘人等,能够转偏成圆,就象太阳落山时依旧还照高山一样的,这就是佛说法华涅槃会。

五教:就是小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一、小教:又称愚法小乘教。佛对罗汉、辟支佛小乘人,但说人空,不说法空。只说六识与贪嗔痴三毒,以建立染法与净法的根本。以此简别邪正,明辨长短,分清欣厌,析了因果,称为小教。二、始教:佛说诸法皆空,指有遮遣,而没有表相的大乘空宗,又称分教,指广谈法相的大乘有宗,主张众生有成佛与不能成佛的差别。定性声闻,与辟支佛并邪定聚的外道阐提,这三种人是没有佛性,不能成佛。简称为三无二有故名分教。三、终教:又叫实教。佛说众生本具的如来藏心,随迷缘转智成识,变现的第八阿赖耶识本无自性可得,所以说一如一切皆是如,即众生与佛一体的真心。是以定性声闻,辟支佛,与无性阐提外道,三种人都能成佛。这种说法,才能穷尽大乘极教的事理,称为终教。又是以教多谈法性,少说法相,纵使讲到法相,也要会相归性,所以又称实教。四、顿教:是指修行。不依地位渐次差别,也不谈法相,唯是辨明真理的事理。所以说五法(名、相、妄想、真智、如如)三自性皆空。(第六识偏计执性,第七识依他起性,第八识圆成实性)。八识(眼、耳、鼻、舌、身、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二无我俱遣(人无我,法无我)。呵斥教法,远离妄念,要绝了差别之相,耗费生灭之心。一念不生,当下就是如如的佛。这叫做顿教。五、圆教:是总摄一真法界,佛法性海,圆融无碍的教义,所以能够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轮。身毛尘刹,能互相涉入,重重无尽,事相与事相之间,都能够融通无碍,所以说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等于一位。十信知足,就能够收摄五位,跨越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获得究竟成佛。这就叫做圆教。以上所讲的就是北方贤首宗贤首大师对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来一代教法的判释,晒台和贤首的判教,使我们对释迦牟尼佛平生的言教,一目了然,明如指掌,为佛教教理研究立下了不朽的功劳。

下一篇:圣贤之道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