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如莲

2024-05-02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佛教中讲修行,就是赓续修正身。口,意三业的行为,把缺点的身口意调剂为准确的身口意。很多人认为,修行是削发人到山里去,或是关起门来在寺院里才能修行。事实上,修行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生射中,意识中、行为中。

修行讲究次序递次,一步一个脚印,忽略不得,更不能跳跃式进步。很多人都在讲一个问,叫顿悟,以为获得聪明是一瞬间的事,却不知自己的根器是否足够,顿悟前的功夫是否做足。所谓顿悟,异常人能顿能悟,不如在通往崇奉的山路上踏扎实实地走。

修行要选对准确的偏向

修行是对自身实行的一系列修正办法,是对身心的一次改造和革命。所以,向内修行,克服自心,自净其意。才是准确的修行偏向,一旦你的修行是为了一些外在的追求,比如放生能积若干功德布施能得若干福报,那么你就偏离了准确的修行偏向。起了向外之心,起了比较之心,磕头白磕,打坐白打,念咒白念、只有回归到自净其意、克服自心这个大偏向上,念念指向自心,法法收摄自我,才是佛学生准确的修行偏向。

人类具有对生命的自我意识,自我改革能力,这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差别,人类对生命的思虑,对生命最终的追求,使人类能赓续进化自身,改造自己:在这个成就二世诸佛的人世,我们经常感叹:人身可贵,佛法难求。众生无量劫的轮回中,能够生为人身是异常可贵的,而修行成佛,则需依仗这个可贵的人身!如今,人身可贵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既然得以生而为人,又得以碰到佛法,并能听闻起信,若不珍爱这个殊胜的人缘,努力修行,精进,自然是万分可惜的工作。

修行要找到准确的方法

有―个学生与师父一路在田里插秧,学生插的秧老是歪歪扭扭的,而师父插的秧却是整整洁齐的:

学生就问师父:您是怎么把禾苗插得这么直的呢?

师父说:很简单,插秧的寸候,眼睛要盯住一个器械,这样就能插直。

学生按照师父说的,又插了一趟,回头看时,发明却是一条曲曲折折的弧线。学生又问师父:我盯着那边吃草的水牛,怎么照样插不直呀?

师父说:水牛边吃草边走动,而你插秧时也跟着水牛动,怎么能插直呢?

学生恍然大悟,选择了路边一棵大树作为参照,插出来的秧就直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选择准确的标准和参照是修行的根本:有苦有乐是人生,有善有恶是世相。修行就要彻底放弃我执的分别心,从二元幻相中解脱出来。每一个个体生命都在主动调剂或被动练习,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师长教师教给我们常识,社会修正我们的行为。待我们成熟后,带领全部团队共修,每进步一步,成长一步都要知道对错,对的坚持,错的修正。

修行要次序递次如法

修行有深有浅,有高有低;有肉体修行,有精神修行;有个体修行,有领众修行。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修行,或多或少都在修行,活着就要修行,只是有的主动修行,有的被动修行,不修行就会被社会淘汰,被自然淘汰。是以,要及早修行,把修行带进生活与工作中。就像日常的开车,要经常保养,经常检查,才能包管上路行驶的安然。假如车子出缺点不及时修理,那日夕要坏在半路上。

人生的途径上,也要时常检查,以保持一颗宁静与觉醒的心;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其实这都不敷,要时刻觉醒。速度越快的交通对象越要检查得勤、保养得好。人也一样,越聪明的人越需要勤修,要加鼎力度修。所谓爬得高摔得重,不巾缺点则可,一失足就是大问题,所以说要居安思危,如履薄冰。

然则,改变与建立一个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也不会立竿见影:人们经常管帐划着下昼静坐,念经,结果到了下昼,义有某种娱乐向你招手,于是你就改变计划,迁延到晚上再去修行;可到了晚间,你又发明有个非看弗成的电视节日或有个异常重要的同伙前来会面,你决定开始修行后。会有各类饰辞出现-即使在理智上知道修行重要,却无法严格履行,因为你是习惯的奴隶,缺乏改变这种习惯的决心和毅力。

若要使修行成为一种习惯,就要强制自己依循。就像在体育练习中,为使一个动作稳定下来,需要很长时间的重复练习,直到让肌肉形成动力定型。或者说让肌肉产生记忆力,这样才能包管每次动作都一致,才能包管在比赛中稳定发挥。修行也是这个事理,要让我们的思维产生修行的汜忆力,也需要赓续地练习这个记忆,最好的办法就是天天在固定的时间,坚持念一部经,或拜佛一百零八次,或持一个咒,或让自己静坐二十分钟。只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修行或静心的方法。坚持下去,一个月、二个月、半年,逐渐地你就会感触感染到修行的益处与功德。修行的功夫上身了,对佛法的理解切实了,心灵才能在信、解、行、证的轮回中赓续地成长。

修行因人而异,可以有历史修行、文化修行、哲学修行、艺术修行。政治修行。司法修行、劳动修行和宗教修行。同时,每小我修行的目标也不尽相同。可以修身,修健康长命;可以修容,修身材容貌;可以修性,修逍遥安闲;可以修定,修淡定安闲;可以修行,修创造奉献;可以教养,修宽广格局;可以修福,修神通福报;可以修道,修解脱成佛。修行就像农民耕田,一分垦植,一分收成。修行要勤奋,还要有方法,更要持之以恒,把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修掉,把阻碍自己成就的恶身分修掉。

佛门修行,有顿有渐,有难有易。禅。净、律,密、教,八万四千窍门,随缘对机。《楞严经》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序递次尽。无论根机多有利,事相上功夫都需次序递次尽除,亦如快车、慢车只是转速之差别,其空间距离不变,缩短的只是时间。在五乘佛法修行中,始终贯穿了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三世因果,从果追因,由因摄果,众生诸苦之因,皆由无明烦恼所致,若要祛除诸苦楚,须溯本清源。

修行就是补漏,用戒定慧补漏;用八正道合营戒定慧,修补我们生射中的贪嗔痴。人有很多陋习,也就是生射中的短板,这些陋习和短板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命质量,妨碍我们的健康、阻碍我们的成功。

在菩提道的修行中,我们始终沿着佛陀的萍踪,一步步接近彼岸;在灵性解脱道上,常能体验到修行所回应的那份喜悦与安闲。这种法喜远远胜过了物质上的快乐。

修行如莲,入污泥而不染;修行如莲,泥莲不二,要换位思虑,不能厚此薄彼,分别执着;修行如莲,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果同时。若干年的修行,只等那一刻,与佛一样,回归本性,法界一体,像历代祖师开悟一般:一念周沙界,日用万般通;湛然常寂灭,常展自家风。

下一篇:你知道楞严经中有多少个淫字吗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