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云老和尚谈“参话头”

2024-04-01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绍云老和尚为虚云老和尚重要学生。现为司空山二祖道场住持、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首座、江苏兜率寺首座、宝峰寺首座、高旻寺首座、香港宝莲寺首座、香港宝林寺首座。

(一九九九年六月三十日绍云老和尚开示于宝林禅寺禅堂)

老和尚慈悲,大和尚慈悲,各位班首师傅和各位法师慈悲:

...

隋唐时代,禅宗盛极一时。一般师徒之间的传法都是以问答形式,透过一问一答就开悟了,真的是以心印心,不立文字。禅人开始之后便到山林静处加功办道,以其所悟的事理印证是否与佛所说的相符。所以那时禅宗出的祖师很多,悟道而不为人知的更数不胜数。

宋代今后,人的根性就逐渐浅薄了,不能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开悟了。开了悟的祖师们于是就各出手眼方法,接引学人参禅

参禅等于参公案、参话头。公案、话头有多种多样,有的参父母未生以前若何是我本来面貌,有的参本来面貌是谁,有的参拖死尸的是谁,有的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近百年来,禅宗道场都以参念佛是谁这个话头最为普遍。

所谓话头,例如念佛是谁四个字是一句话,这句话没有说出来以前是话头,说出来之后就是话尾了。虚云老和尚说:话头就是一念未生之际,等于不生;不掉举、不昏沉、不着静、不失,就是不灭。不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回光返照,这不胜不灭就叫做看话头或照顾话头。我们演习参禅的人,首先要看这一句话头,不能在这个上面考虑卜度,无私乱想,思维念佛是谁,究竟是谁,这样的考虑卜度就不是工夫,而是打妄想了。

现在我们谈谈参念佛是谁的下手方法。念佛的人当然知道念佛,那么反问你是谁在念佛呢?你一定说:是我在念啊!那么又再问你一句:是口念呢,照样心念呢?假如是口念,那么睡着时,你的口还在,为什么不念呢?刚死了后口还在,又为什么不念呢?假如是心念,那你的肉团心能不能念呢?如肉团心能念的话,那么睡着时,肉团心为什么不念呢?死了之后那个肉团心又能不能念呢?又有人说是灵性在念。那么灵性是怎么样子的呢?是长、是短、是方、是圆、是肥、是痩呢?照样青黄赤白色呢?就是在这个不明白之处,要反问自己。这个反问不是要你以话来反问,而是要你以意识反观,就是反观你的话头。集中精神留意力,向自己反问:究竟念佛是谁?

初用功的人,对于这一法没有用过的,是会认为有一点不很安闲。你不要怕,坐下来,把腿子盘好包好,把身体坐得端正直正,你自己默念几声佛号,在默念最后一声时,你把留意力集中在这个谁字上面。这个奇妙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在反观这个谁字时,你的妄想就给挡下去瓦解了。

我们初用功的人,一会儿想把住这个谁字,把时间看长是比较难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办这个事之前,无量劫以来都是随妄想转。你现在要把它扭转过来,不让它打妄想,要把妄想转变到这个念佛是谁的谁字上去,这个不是一会儿就能够办获得的。所以古德说:要生处转熟。熟处转生。这两句话怎么说呢,就是我们无量劫以来打妄想打惯了,很熟,而妄想是很熟。要把这个很熟的妄想慢慢的丢掉,转为生;要把参念佛是谁这一念抓得很紧,转为熟。这样就叫做生处转熟,熟处转生。

我们参禅,参究话头亦复如是。要把我们的留意力完全集中在这个谁字上,不起二念,只是反观这一念谁字。

初参用功的人,即使你想把留意力集中,它老是集中不长久,又被妄想打失了,然则你一觉察到时,就急速赶紧把话头从新再提起来。前人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妄想来了,你不要怕它,不要和它拼命一样,你只要不睬它,不随它转,只要照顾你所参的一句话头就好了。

有些人在这个如意妄想傍边,认为很愉快似的。他们融入妄想了,跟着它转,所以认为很安闲快乐。这个切切不能随它转,任它打啊!不论是好妄想,是坏妄想,一概都不要它,让它跑开,你只要单单的的地,把这个念佛是谁的谁字观察好就行了。

生处转熟。熟处转生。当我们把念佛是谁一念用熟了,妄想便会慢慢削减,心亦会清净了,疑情就会自然现前。当真疑现前时,念念不动,了了常知。假如能够从朝到晚,二六时中功夫都不间断,日久功深,触境逢缘,便能开悟了。

初用功的人还要留意两点:

第一,就是你不参念佛是谁还好,一参心就烦得很,妄想就翻腾得不得了,这个时刻,恰是你用功用得得力之处。你假如不是看这个话头,那打妄想你还不知道呢,所以你不要随它转,也不关键怕它。

当妄想打失了今后,认为安闲,举起话头便要平心静气,就是说心要细。因为心不细,你若骤然将话头一提便轻易上火,气就往上冲。你只要自己觉察到这一念,照顾这一念,谁字还在,你就不要再提了。假如再提,就是头上安头了。

第二,初用功的人参念佛是谁这一句话,搞了几天认为不得力,又来参另一个话头。其实不论哪一个话头,意思都是一样的,似乎这个谁字是叫我们反观留意力。

所以不论如何,参禅一定要有一个长远心。

我们现在举一个例子说明吧!就拿我们云居山的老和尚――虚云老和尚。他白叟家三十一岁在晒台山华顶龙泉庵参偈融镜老法师,教他参一句拖死尸的是谁,一向到五十六岁他白叟家才开悟,像他白叟家那样精进行持都要经由了二十五年。

所以我们现在用功的人,得不到开悟,就是缺少了决定心和长远心。因为这个用功窍门,你只要用久了,所谓:久参有禅。久住有缘。当你参究话头闇练了,这一句话头自然时间保持得长。看话头就是看这句话还没有出来之前这一念,一念不生之前就是话头,若果你能把留意力全部集中在这个话头上,把时间能保持到五至十分钟以上,不打妄想,不起二念,那么你那个心便会慢慢地静下来,时间再长一点,就能认为心念异常安静,身子异常舒服、轻安,头脑也异常清晰,通身高低有说不出的舒服。这个时刻,你就能亲自体验参禅的奥妙之处,如前人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自己若还没有到这一步,别人说的你将信将疑,也不会完全信任的。因为这个禅定境界,就是一切的窍门所必须要归纳到这里的。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只要你用功到了一心不乱,久而久之,你那个心就会出现了无限轻安境界。与参禅的工夫得力,是没有二样的。所以文殊菩萨在《楞严经》上说: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

下一篇: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