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旸法师:学禅举要

2024-03-30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禅有如来禅与祖师禅二种不合的阶段。如来禅就是根据佛经所说的禅学事理,即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之后,对金色梵衲摩诃迦叶尊者,传授处死眼藏和衣钵时刻,所说的法语。祖师禅是达摩初祖,航海东来,到嵩山少林寺九年面壁,不立说话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事理。不论是如来禅,或者祖师禅,都是为了开示悟入众生本具佛之知见,这就是明白宗时是无字教,明白教时是有字宗。如何学禅?现举要如下:

(一)调五事

调五事,至于修学禅定最初下手用功的方法,根据圆瑛大师所劝导的法语,特为介绍一下。参禅用功要以修习止观为起点,到了止观功夫用到深时,就会获得定、慧。止观,必须要并重,弗成着重一边。用功时刻,假如止过于观,就会落于昏沉睡觉;若使观过于止,就会偏于掉举狼藉。昏沉与掉举二种情境,都是参禅用功人的缺点,一定要特别留意。在正当参禅的时刻,要调和均等,假如坐禅的时刻,发明昏沉,就要用观照来对治。假如发明掉举,就要用止静来制止。修行止观,第一要寻找一个寂静地方,这样就轻易把心收摄起来。第二要调剂身体,一定要端身正坐,要结跏趺坐,单盘坐或双盘坐都可以。坐的时刻,要不俯、不仰,不偏于东边,不偏于西边。要把身体挺直起来,头要靠于衣领,眼睛打开三分,以看到自己的鼻尖为限。就像佛像的眼睛一样,慈悲垂视,这样就不轻易发生睡眠和狼藉。第三就是要把气息调好。将身中的浊气渐渐地呼出来,把外面新鲜空气逐渐吸进去。第四就是要把鼻息调好。将自己鼻中的进出气息调得纯净,调得不太急,也不太慢。把我们的身体和气息呼吸一切都调剂得如如法法。这些都是要修学禅定功夫的助道人缘。助道人缘的前提具备,可以使我们更好来参禅看话头。第五就是要开始调心用功。究竟要如何调心呢?就是把我们一天到晚,想来想去的第六意识,不令它生起思惟分别。不去思惟善的境界,也不使它生起恶的境界,也不起攀缘外面色声香味触五尘境界,也不使它去攀缘心坎法尘的境界。到这里只是万缘一切放下,一个妄念都不生起,这种境界就叫做止的功夫。

功夫用到身心寂静一念不生,这是很好,可是切切弗成枉然空坐,假如只是静坐,而不去用聪明来观照,这正象夜里一片寂静世界,而没有月亮光明的普照,所以一定要从止起观。观字要读去声。决不是用眼睛观察迟疑器械的观,这乃用聪明观照的观。要离高兴意识提起一句话头,要蓦直地参下去。

(二)参话头与起疑情

在参究的时刻,最重要的,就是用自己本觉理体,生起一种始觉聪明光明,正所谓灵灵不昧,了了常知,要照着这个话头。什么叫做话头呢?如参父母未生以前若何是我本来面貌?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念佛是谁?等等。随你自己欢乐那一个话头都可以。要提起这一句话头,反复来参究。把心光一向照了这个话头。起疑情若何是我本来面貌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念佛是谁呢?参禅人切切要留意,对话头只许起疑情,不许用分别心来解释,所谓拟议与考虑,白云切切里。摇唇与鼓舌,开口落二三。

参禅的人,更要留意到参禅是用一段心光聪明来参,不是用意识来分别。聪明是没有分其余,意识是有分其余,这是分别与无分别二个根本不合的原则。假如一路了分别心,妄想纷纷,扰乱自心,就不能止了,故参禅一定要用聪明来观照,要看一句话头。看话头,就是用一种方便窍门来止息妄心,照明真性。我们能够把这一句话头看得好,就要疑情提得起。疑情提得起,那么妄想心就能够斩得断。用疑情来制伏妄想,就是割断第六意识,不许它妄动。正如《金刚经》讲的要降伏其心。这个疑情与妄想二者之间,绝对是不能并立,有了疑情,就没有妄想,自然有了妄想,也没有疑情。就好象光明与阴郁不能同时存在的事理一样。

参禅最最重要就是起疑情,在我们用功没有亲见本来面貌以前,老是要一向疑下去,若何是我本来面貌?能够一向疑,当然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这个规律,是有一定事理。对一句话头,一段疑情,要抓得绵绵密密,一点都不能放松,要把日常平凡所用的第六意识妄想心,所谓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参禅用功的人,要做一个无心道人,行也不知行,坐也不知坐,熟视无睹,听而不闻,一天到晚,二六时中,无不如是。到这里才是功夫响应了,一向参到山穷水尽处,自然会有转过身来的时刻。待到疑团打破,见性明心,等于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到这里才是知道溪声就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所以十方诸佛,历代祖师,无不从此一门入,超出妙肃静路。《楞严经》说: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皆如来藏妙真如心。总之处处总成华藏界,无一不是毗卢海。参禅之人,还要发大菩提心,要有耐心,切切不能急于求成越快越好,或求什么神通。当心走错路,不时务要凸起金刚眼,亲见本来人。

(三)止观双修

止观双修,止观,止字就是寂的事理,观字就是照的事理。我们参禅定要止观双行,寂照并进,这就像飞鸟两个同党一样,车的两个轮盘一样。一定要平均齐等,弗成着重一边。参禅绝对不能够用第六意识。因为意识是修禅人的冤家仇人,我们要谨记《楞严经》里面几句话。阿难尊者请问佛所修之定,释迦牟尼佛在没有对阿难尊者开示定功以前,就先来一个破除第六意识,不只破除意识恶念的一面,而且连意识性善功德的一面,也要破除。把第六意识妄想心破到屁滚尿流。这充分证清楚明了第六意识对参禅人来说,是绝对弗成用的。因为它是众生的死活根本。更要留意的是第六意识,也有惺惺寂寂的功能,这种惺惺寂寂与寂照工夫相仿佛,等于:寂寂惺惺是,无记寂寂非,惺惺寂寂是,妄想惺惺非。参禅用功要回光返照,照彻一心本源。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定慧自然具足。永嘉禅师说:这里悟证与修证的不合,悟证只是明心见性,更需依悟进修;修证就能从体起用,妙用繁兴,弗成思议。有的先悟后修,有的先修后悟,有的悟修同时,边修边悟,边悟边修。所以说,佛本是而须修,惑原空而须断。现举马祖和怀让禅师的一段故事,来说明个中事理。

(四)磨砖不能成镜

马祖名叫道一(公元709--788年)是四川广汉县人,他的容貌生得异常八怪七喇。曾在唐和尚处寂大师那里学过禅理,后来到各地参方访道。弘法利生,大多是在江西,所以人称为江西马祖大师。他少小到罗汉寺削发,后来在渝州圆公律师那里受具足戒。开元时又到湖南南岳山,在一个草庵里安居用功,修习禅定。当时南岳山般若寺的怀让禅师,看到马祖老是关起门来坐禅,韬匮藏珠,不知道他的功夫是否准确。有一天他去敲马祖的门,敲得使人振耳欲聋,于是马祖就出来开门。怀让一见马祖就问:大师为何天天坐禅?一味枯坐,假如不修止观功夫,那是不能成功的。修禅决不是一味枯坐。马祖没有体会大师的开示,又关起门来坐禅。怀让大师生怕马祖坐禅走了错路,所以就想了一个方便办法,引他出来,再进一步劝导他。就拿了一块砖头,天天都在马祖草庵门前磨砖,磨来磨去,声音很响。磨了好多天,马祖天天听到磨砖的声音,使他安不下心来,又开了庵门,出来看看什么人在这里磨砖。一看,原来就是前几天来敲门的那个怀让禅师。马祖就问:禅师!你在这里磨砖,到底为了作什么用处?怀让回答说:哈哈!你不知道么,我磨砖是为了做一面镜子啦!马祖一听认为好笑,就说:禅师,磨砖怎么可以做镜呢?怀让说:对呀!我磨砖不能做镜,那么你在庵里枯坐就能够成佛吗?马祖一听忽然大有启发,如饮甘露醍醐一样,心神愉快,法喜充满。深感劝导之恩,就发心亲近南岳禅师。侍奉阁下达九年之久,不时受到怀让禅师的薰陶、示导,天天都能听到微妙奥旨。于是马祖的道德学问,一天一天的增长起来,禅定功夫大有进步。后来获得怀让禅师的印可说:深得吾心就将处死眼藏,如来心印,传给马祖道一大师。

(五)即心是佛

即心是佛,马祖自从南岳得法今后,起先曾住建阳佛迹寺。后来又到福州去大弘禅宗,普济群生。因他善于随机化导,方便利生,所以四方学者禅和子们,对马祖异常尊重敬仰。有一次从明州大梅山来了一位名叫法常和尚,参拜马祖,请求开示。法常说:请问禅师,若何是佛?马祖说:即心是佛。法常一听,就开了大悟。是以就到四明真归地方去隐居,盖了一个茅篷,就在那里精进修行禅定功夫,一心参禅。过了一段时光,马祖知道法常住茅蓬坐禅,不知他对于即心是佛事理,参到什么程度,悟得彻底不彻底。就派了一个禅和子,到大梅山去访问法常,看看他的功夫,究竟到了什么程度,勘验一下。这位禅和子见到法常就问:禅师,据说你早年在马祖那里,获得什么看法,而来到这里住山参禅?法常说:马祖大师对我劝导说,即心是佛。受教之下,获得好处,所以来住大梅山,清净精修。这位禅和子叫了一声哎呀!说:马祖大师比来说法开示是说非心非佛,不再说即心是佛了。法常大师叹了一口气,说:这个老汉子,胡弄世界人,任从他非心非佛,我这里依然照样即心是佛。禅和子回去今后,就向马祖说上述的情况,马祖听了异常欢乐,认为法常切实其实冲破三关,彻底穷源,脚根点地,悟明心宗,才能够说出这种踏扎实实惊动人天的说话。马祖最后说了一句话:梅子熟已就是说他的功夫已经到家了。我师圆公大师,在参禅修准时刻曾说:梧桐叶落始知秋,佛法休抛世法求,消息不须旁处觅,直于落处见根由。与个中事理,暗通消息。

(六)团团转与吱吱叫

马祖大师未削发前有几位老同伙。听到马祖开了大悟,到处说法,有问必答,皆大欢乐。人人都认为异常稀奇,心中只是半信半疑。有一天这几位老同伙,约定日期去看望马祖,并请开示,可是又想不出问些什么才好。人人就一边走着一边想,东张西望,溘然看到通衢旁有一只老黄牛,鼻子上穿了一根绳子,缚在大树上面。这头黄牛,闲极无聊,就盘绕着这棵树,先从左边偏向转、转、转,把这根牛绳越转越短,最后把鼻子碰着树上。再回过来又朝着右边偏向转、转、转,把绳子再逐渐放松,后来又越转越紧,最后又把鼻子碰着树上。中心有一位农民说,我们就把这件工作去请马祖开示。人人都异口同声说,这太好了。忽然间飞来一只秋蝉,脚被丝网扳住,飞不以前。当下就吱吱地拼命狂叫。蜘蛛看到秋蝉飞来缠在丝网,立时就赶来开口要把它吃掉。在这一发千钧死活关头时刻,秋蝉用尽全力,向前猛冲,只听到呼噜一声,就离开丝网向前飞去了。这几位农民都说好极了,我们再把这件事去问马祖。人人走到马祖庙里,看到许多善男信女,都在跪拜后坐下听法。农民们也同样地对马祖大师礼拜坐下,有一位农民代表人人请问马祖说:请问和尚,若何是团团转?马祖说:只因绳子赓续。人人听到这句话都认为奇怪得很,难道马祖也看到了吗?又问:绳断又若何?答曰:逍遥安闲去也。人人都说答得对。当下就改变早年半疑半信的心情。缠着又问:请问和尚若何是吱吱叫。马祖说,只因脚下有丝。农民们听到这个回答,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再问:丝断又若何呢?答曰:呼噜飞去了。到这里几位老同伙人人对马祖的回答,甘拜下风,断疑生信,赞叹不已。马祖的老同伙都是就事论事,真是答得好,答得对,一点都不错,所以生大欢乐赞叹。可是马祖大师所回答的,句句都是借事显理,事理双融,依理会心。第一问答是说:我们众生在六道轮回团团转,主如果被业绳子所牵,所以不能解脱。假如发心修行,把善恶绳斩断,自然可以跳出三界,证入涅盘逍遥安闲。第二问答是说,我们众生在六道轮回受了三苦八苦,在那里吱、吱的叫苦。这是因为众生心中一念情丝紧紧的缠住无法斩断。假如我们发菩提心,努力修行,放下万缘,识破一切,斩断情丝,断欲学无为,断惑证涅盘,便得大解脱,岂不是就呼噜的飞去了吗?我愿望人人,把上面所讲这二个公案,要好好体会体会。在这里下一番苦功,一定要把业的绳子斩断,一定要把心里的情丝清除,获得真实的受用,也不辜负马祖大师语重心长的慈悲开示。

上面所介绍的初家传法与二祖以及五家传法与六祖,惠能传法与怀让。南岳付给马祖的法印等许多历史故事,都是禅机公案。外面上看来,只不过几句法语,或随口座谈,一问一答。可是个中奥义玄机,真是妙弗成言,发人省悟。我们能够不于言中撷取,要在言外知归。真所谓阳春布德,花香漏泄于枝梢;素月流辉,波印透开于潭底。这一举一动,片言半偈,扬眉瞬目,竖臂擎拳,在在处处,无不是本地风光,和盘托出。最主要的,只是在于我们体会不体会,能不能一肩担荷,直下承当。迷的人头头错过,悟的人阁下逢源。我们应该到这里,放下草庵,直入宝所。这样才能够看到诸大祖师的一片慈悲心肠,才知道原来本是宁靖无象,一无所有。所以愿望同参道友们,要记得前人的二句话:不于个中起分别,是故此处最吉祥。这究竟是什么?请你参参看吧!能在这里得个消息,那真是恭喜恭喜,不辜负学佛平生,修行一世。

――摘录自明旸法师著《佛法概要》

下一篇:欲明心见性,先改个性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