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皈依?
什么是皈依
皈依佛:我们皈依佛,向他进修与修学,以他为模范、为导师,这就是 所谓的依靠了。此外,我们凡夫谁也靠不住,因为你今生做人,下平生可能做畜 生,今生做畜生,下世可能做人,在六道轮回里转来转去,今生是大好人,下世可 能坠落,这样的人我们如何依靠呢?所以唯有离开六道轮回,大觉大悟的圣者- -佛陀,才能做为我们的依怙。
我们皈依佛后,应以佛陀为导师,向他进修,如见恩人般,生起恭敬之心而 礼拜他。佛陀在死活轮回,还没觉悟的时刻,所做之一切都是为了众生;佛陀无 量劫努力不懈,修各种的难行、苦行都是为了度化众生;佛陀修行圆满,证得涅 槃,不辞劳苦的为众生阐释佛法,把世间的本相告诉我们,使我们也能解脱生 死,故佛陀对我们的恩重如山,情深似海;如斯伟大的圣者,我们应该答谢他的恩惠。所以我们应该感恩知情,恭敬的心礼拜佛陀。礼拜佛陀并不是向他祈求什 么,而是向佛陀表示崇高的敬意.
一、有关皈依的涵义
很多人认为只要心中有佛就可以了,皈依不皈依的只是一个形式而已,用不着特别强调。说这话的人一般可分为两种,第一种人是可能根本就不懂得佛教,他们凭着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关于佛教的一知半解的常识,经常在酒足饭饱之后,腆着装满了众生血肉的大肚子,抹着两片油光光的嘴皮大吹法螺皮地说道:不都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嘛,管那么多干嘛!这样的人大有人在;第二种人则可暂时归属于佛教徒之列,只不过他们的身份切实其实有些不伦不类:一方面也研读佛经、闻思修行,一方面又认为做一个他们自认为真实意义上的佛子,已是再好不过,没有需要在皈依了。因而一听到有人说皈依发心之类的话,他们便认为那是给劣等基本者的方便语,自己这样的上上利根者根本无须画蛇添足。
对第一种人我们可以反问他们,你自己已经醉得不辨器械,哪里又能知道佛在哪里。在没能搞清楚什么叫佛以及凡夫之前,最好别说醉话或梦呓。对第二种人则须晓之以理:若连皈依都未能如理如法进行的话,你是不是一个佛教徒都已成了问题。别人怎么知道你是外道照样内道呢?况且皈依等于是正式迈入佛门,连门槛都不曾进得,你又若何获取上师三宝的加持与佛法的传承?所谓皈依者乃一切解脱之基,它能令进入佛门之人在相续中逐渐生起宁舍生命不舍三宝的决心,而这一点对任何欲求解脱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在佛经中有一个十分贴切的比喻,一个弱小的孩子,若被狗或者其它动物追逐的时刻,小孩子会认为恐怖,然后他就会呼唤妈妈,并跑到妈妈跟前寻求卵翼。他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他对这些动物有畏惧感,他信任他的妈妈能够救他,所以他不去其余地方,跑到妈妈跟前。
皈依也是同样,我们感到到轮回异常恐怖,因为世间一切所求皆苦。众生沉沦在妄想中。怎么样从轮回里逃脱呢?只有皈依三宝,才能有愿望。其他世间的任何方法,都弗成能让我们获得解脱和成就。即使其他宗教有一些神通、神变,然则他们有一个合营的缺憾,就是不承认无我。从两三千年之前的外道经典,到现在这些外道的经典里,始终找不到宣讲大空性的书本,在这些概念的基本之上,无论修行也好、积德也好,因为没有证悟空性,就只能被束缚在轮回傍边。即使我们修学外道,也没有办法真正从轮回中跳出来。只有佛法才能让我们安然地到达彼岸,趋向涅槃。所以,假如我们对轮回认为怖畏,就只有皈依三宝。
假如我们对三宝建立了这种信任感,就叫做崇奉。这是皈依的基本。崇奉必须要以聪明而崇奉,不能盲目地崇奉。若何以聪明而崇奉呢?首先,就要知道轮回的过患,这是我们在外加行中已经讲的;第二,就是要知道断除流转轮回的主要人缘,不是烧香拜佛等等,而是经由过程所向披靡、弗成摧毁的无我聪明才能够断除。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流转轮回的原因,本来就不是因为其它的某个原因,而是因为我们自己的一个愚蠢的念头我执。现在要断除轮回,就必须培养正知正见,有了正知正见今后,我们就可以用佛教的无我聪明推翻多世累劫傍边积累下来的、根深蒂固的缺点概念。所以,只有佛法才能解决轮回的根源。这样理性地思维,就能对佛法建立正信。
建立无我聪明的方法,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了,所以人人应该会有一些初步的常识。就是无论从大乘的阿毗达摩(《俱舍论》),照样小乘的阿毗达摩入手,再到唯识、中观等等,然后就是密乘,这些系统的常识假如有机会都应当去学,学完今后才能彻底懂得轮回、人生是怎么一回事,只有在这些佛法,也就是刚才讲的俱舍、唯识、中观、密宗的经典里才能找到这些谜底。其它世间的书本虽然成千上万、浩如烟海,即使你黾勉不倦、坐以待旦地攻读,令所有的书本韦编三绝,都始终无法探听到这些谜底。所以,进修这些理论对于我们树立正知正见,有着弗成缺少的感化。假如能依照佛所说的去做,就能断除轮回的根源。这种信任就叫做信心。
佛教同样也讲崇奉。然则我们的崇奉首先不提倡盲目地崇奉,而是让你去懂得这些常识,在懂得常识的同时你自己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信心,这叫做理性的信心,这在皈依之前是异常重要的。为什么呢?因为,假如你不认为佛教有足够的能力赞助我们离开轮回,你就不会去皈依它。只有当你果断不移地信任,惟有佛法才有办法断除轮回的根源,其它世间的学问以及外道都没有这个能力的时刻,假如想解脱,想成佛,你就会心甘情愿地皈依。
要皈依,就应该知道皈依这两个字的究竟涵义。汉地的居士中有一种看法,众所周知,受皈依戒的时刻会举行比较隆重的典礼,凡是参加皈依法会的人都可以取一个法名,发一个皈依证,人人都认为自己有了这个证件今后,就是佛教徒了,从此今后就自称为皈依佛门的居士。
但这是不一定的。为什么呢?因为皈依这两字真实的涵义不在于法会隆不隆重,给你取不取法名,也不在于发不发皈依证,而在于自己心坎深处的一种誓言和决心。有了这个誓言和决心,则无论有证件、无证件,有法名、无法名都无所谓,这才叫做皈依,从此今后才是真正的佛学生。假如没有这样的决心,即使参加了皈依典礼,有了证件、取了法名也不算皈依。
那是什么样的誓言和决心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三宝,三宝就是佛宝、法宝和僧宝。佛宝是什么呢?就是释迦牟尼佛等三世十方诸佛的化身、报身以及法身。凡是佛都属于佛宝,都是我们的皈依处。
第二就是法宝,无论是大乘的法,照样小乘的法,无论是显宗照样密宗,只如果佛所说的法,都叫做法宝。法宝可以分为两部分:证法和教法。证法是什么呢?证法就是戒、定、慧,也就是戒律、禅定和聪明。教法就是三藏的经典。教证二法傍边包括了所有的佛法。
第三就是僧众,大小乘的概念稍有不合,从大乘佛教的角度而言,僧宝就是现在证悟了一地到十地的菩萨,比如说龙树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等,哪怕仅仅是一位菩萨,都叫做僧宝。从小乘的概念来看,僧宝必须是戒律清净的修行者们。比如居士,沙弥,比丘,罗汉,菩萨都叫做僧宝。
作为学佛的人,对佛法不能有偏见及分别心。现在的居士傍边有这样的情况:学密的人认为自己异常了不起,认为显宗看法低劣,没有具体的修法等等;而学显宗的个别人,因为不能理解密宗里的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法,就认为这不是佛法,认为显宗才是处死。进而在众目睽睽中去宣传,诽谤密宗,说密宗不是佛说的法。这些作法都纰谬,都应当杜绝。我们不能有门户之见,应不分大乘小乘、南传北传、藏传汉传,因为众生的基本不合,所接触的修行方法也不合,然则佛法都要一视同仁。
在许多国家,一个城市里设立了各个宗教的中间、寺院、教堂等等,各个宗教之间都能和气相处,我们佛教徒内部就更不能有这样的争辩,同样都是佛法,就绝对不能执着、分别,说那个法不好,这个法不好,肯定就犯了谤法罪。谤法罪比五无间罪恶还严重。所以,绝对不能去毁谤任何一个教派。
那是不是所有教派的法都要修呢?不一定。在所有的佛法傍边,我们可以选一种法来进行修持,假如一小我想把八万四千窍门都修完,是弗成能的。不要说修,仅仅是阅读完八万四千窍门的经典,穷其平生也力所不及,所以我们只能从中选择一种修法,能收视反听地修一种法,就等于修所有的法了。
实际的修行和崇奉不一样,要崇奉所有的佛法,但具体修行的时刻就只须修一个窍门,这是异常重要的。
僧众也是一样,无论南传、北传的也好,藏传、汉传的也好,凡是佛学生,凡是修佛法的人,都是我们的道友。都是我们的皈依处。这一点异常重要。
我们的皈依处就是这三个:佛、法、僧。
我们在皈依的时刻,比如说:我给你们传皈依戒,很多人往往会认为凡是受这个皈依戒的人都是皈依我,其实并非如斯。皈依不是皈依一、两个具体的人,而是皈依所有的佛法僧。我只是赞助你们受这个皈依戒而已,所以不能搞错。
二、皈依之方法
第一、合营乘皈依法;诚信佛为本师,法为道,僧众乃为修道之助伴,以此方法而皈依。
第二、不合营密乘皈依法:三门赡养上师、依止本尊、空行为助伴,以此方法而皈依。
第三、殊胜方便之金刚藏皈依法:脉依化身,风依报身,明点依净法身,以此捷径而皈依。
第四、究竟无欺实相金刚乘皈依法:皈依境圣众相续中的本体空性、自性光明、大悲周遍三相无其余聪明,我们为了使自相续,生起这些聪明而反复修持、决定,以此方法而皈依。后面三种皈依是需要一定的修学时间等等的圆满前提。我们今朝适合合营乘皈依。
三合营乘皈依的本体
皈依的本体是什么呢?就是决心。
皈依佛的时刻,就要发誓:
第一、我从今天起生生世世甚至成佛之间,释迦牟尼佛等佛为我的导师,导师是什么呢?就是引导我们奔赴解脱的人。我们就要听佛菩萨们的教诲,他给我们怎么指路,我们就怎么走;
第二,就是除了佛陀以外,其它世间的鬼神,造物主,都不是我们的导师。必须有这两种决心才会有皈依的戒体。比如我们受居士戒的时刻也是一样的,假如你的心里没有发誓不杀生,虽然受居士戒的时刻,你也跟其他受戒的人坐在一路,却不能获得居士戒。因为你心里没有发誓,没有下决心从此今后不杀生。同理,皈依也是要从心坎深处皈依今后,才算真正的皈依。
皈依法的时刻也要发誓:
第一、我从今天起至成佛之间,生生世世将释迦牟尼佛宣讲的法,作为我的道,道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要修的法。必须下这样的决心;
第二、除了佛法以外,不将其他宗教的法,作为我们的道。这两个决心有了今后,就有了皈依法的戒体。
皈依僧众的时刻同样也要下决心:
第一、我从现在起甚至成佛之间,生生世世将学佛的僧众作为我的金刚道友。为什么要将僧众作为金刚道友呢?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假如一小我要走一段既漫长又危险的路,他就应该找一个有能力的同伙结伴而行,才能满有把握,顺利地到达目的地。假如他孑然一身一人独行,就可能会碰到一些事前意想不到,并且单枪匹马难以应对的灾害。同样,学佛的途径也是布满荆棘、坎坷不平并且遥远漫长的。在学佛的过程傍边,我们也需要错误,那谁是我们的错误呢?世间的同学、同事、战友、妻子、丈夫、姐妹、父母等等,虽然他们甚至有可能为了我们而献出自己的生命,但这些跟解脱没有什么关系。假如我们把他们当成道友,他们也不能给我们供给赞助,所以,我们的道友不是他们。只有学佛的僧众才是我们的道友。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能力,让我们顺利地到达彼岸。
第二、就是除了这些僧众以外,修邪魔外道的法或者是不修法的人,他们虽然也同样是众生,比如家里的亲戚同伙等,虽然不是我们的仇敌,但也不能将他们视为我们的道友,要发这样的决心。
修皈依的时刻,要反反复复地锻炼、串习,让自己生起这样的决心。这个方法叫做皈依的修法。有了这样的决心,修法的目的就达到了。
在没有受皈依之前,应当在自己的相续中培养这种决心,这叫做修五加行的皈依,当诚恳精勤地修了很长时间今后,决心就会出来,才去受皈依戒。那个时刻需不需要皈依的典礼呢?照样需要。假如没有传戒的典礼,仅仅有一个决心,还谈不上是戒体。要将发誓转变为戒律,还需要一个皈依的典礼。然则,没有这样的决心,即使有这个仪轨也没有用,有了这样的决心,再举行这样的典礼,就可以获得完整的戒律皈依戒。
四皈依的目的皈依的目的有三种
第一种是下等的发心,即愿望这一世能健康、长命、发家,或害怕下一世堕入地狱、恶鬼、旁生等恶道,愿望自己能获得人天的安泰。他恐惧的不是全部轮回,只是轮回里的一部分,所以就皈依三宝。这是最下等的目的;
第二种是中等的发心,即小乘阿罗汉的皈依目的,已经能意识到,全部轮回,从地狱到无色界的三界六道都充满了苦楚,没有可以躲避苦楚的地方,所以他厌离全部的轮回,愿望自己一小我能从轮回中获得解脱,所以就皈依三宝。这是中等的目的。
第三种是上等的发心,也即大乘菩萨的皈依目的。大乘菩萨与声缘阿罗汉合营的地方,就是大乘菩萨同样意识到轮回充满了苦楚,不合的是,阿罗汉是以而愿望自己能得解脱,大乘菩萨却抛下自己的利益,而愿望其他的众生能够解脱。
阿罗汉不是没有慈悲心,他也有慈悲心,但他的慈悲心是如何的呢?佛经里有两个恰到好处的比喻,充分地说清楚明了大乘菩萨与声缘阿罗汉慈悲心的差异。阿罗汉的慈悲心,就象没有双手的母亲,当他的儿子被无情的巨浪淹没的时刻,她虽然对儿子有很大的慈悲心,但因为她没有双手,所以力所不及,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儿子惨遭不幸。阿罗汉的慈悲心就如同软弱无能的母亲,当他看到众生遭受苦楚熬煎的时刻,也生起了悲悯之情,然则他却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去救度他们,只能寻求自己的解脱。
大乘菩萨的慈悲心,却如同勇敢的父亲,当他看到自己的儿子在疆场上寡不敌众、命在夙夜迟早的时刻,知道假如不去救援,自己的儿子,就会被仇敌残杀。是以而生起了难以堪忍的慈悲心,所以就披挂上阵,不屈不挠地去拯救儿子。他不只有极大的慈悲心,而且有所向无敌的能力和勇气。大乘菩萨就如同顽强无畏的父亲,他越感到到轮回的恐怖,就越有勇气和决心,不顾私利、毫不犹豫地去渡众生。这就是形容大乘菩萨与声缘阿罗汉,在慈悲心方面不合的两个比喻。
为什么他们有那么大的差别?这个差其余关键在哪里呢?就在于慈悲心。声闻、缘觉虽然有慈悲心,然则他们的慈悲心深度不敷,所以他不去度众生。大乘菩萨的慈悲心,已经达到了视众生为独子,决不允许自己对众生的魔难视若无睹、袖手观察迟疑,即使粉身碎骨、肝脑涂地,也要拔济众生于水深火热之地的深度,这种义无返顾的决心,已经足够他去度化众生了。所以,大乘菩萨皈依的目的,既不是为了得人天的果报,也不是为了自己小我的解脱,而是想去赞助众生。
五皈依的学处
在不共学处中,分为该戒除避免的事及该奉持的事两种。该避免的事行称为「遮止学处」;该奉持的事行称为「成办学处」遮止学处有三条;
第一因为皈依了佛,我们不宜再依止世间各类天神、地盘公及龙族等等。这些生命形式,不过是与我们一样的凡夫而已,并未超脱死活,所以绝无能力利益我们的来生,亦不堪作我们的依止对象。这些凡夫众生,切实其实有少许能力,但却并无像佛陀般的德性及悲心。在我们赡养这类众生时,他们或许会给少许世俗上的好处给我们;但一旦忘了赡养,他们可能像人类一样小器,立时便会翻脸、施害于我们。如今的人,经常会说;「我既皈依三宝,但我亦皈依道教。它们都是同样导人向善的宗教嘛!」一类的话。作为三宝学生,当然可以尊重别人的崇奉,但若同时亦依止其余宗教或对象,则有违本来对三宝之依止。作为佛教徒,我们亦不宜与父母及家人不调和。假如你的家族一贯有祭天、祭地等传统,我们亦可以介入赡养。在赡养时,我们应以平辈友人的心态作供,奉上生果及茶等,请他们给予世间顺缘或起码不要加害,但我们弗成以由心依止,否则便积下了人缘于未来生为他们的下属,而且亦违犯了皈依佛的遮止学处。
第二皈依处死今后,我们便要依止佛陀的教法行持,不应作与佛法相违的事。在处死中,最中间的基本就是不伤害其它性命,要戒除伤害之事,那怕自己的生命有危险也不做杀生,心坎深处要时刻懊悔累世杀生的罪业。不偷他物小至针线,不贪奸恶邪淫,不说伤害他人的话,不喝酒,能成守此五种律仪,就叫做梵行居士。虽然不能承认戒守全五种律仪,但能戒守一种戒律者为一戒居士,能戒守两种戒律者为二戒居士,能戒守三种戒律者为几戒居士,能戒守四种戒律者为圆戒居士。能戒守五种戒律者为梵行居士。个中各自能戒守哪种就可承认戒守哪一种。
皈依是什么意思
一般信了佛教的人往往谈及我皈依了,在佛教中有皈依的典礼,皈依了某某师父后,给你一个法名,然后就似乎成了佛学生了,告诉人家我学佛了。
至于为什么要皈依?什么是皈依?皈依什么?似乎很少人去沉思,反正人都是糊里糊涂的过平生,莫名其妙的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心不甘情不愿的死去。
在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中,一开始就讲到皈依,释迦牟尼佛说:「如有智人能善思维,观察死活险道之中,莫能过于无所依怙。」这句话说得很严重,佛说假如有聪明的人,能够好好思虑,好好想一想,我们是否曾经静下心来,好好想过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假如没有,那就是佛所说没有聪明的愚人了。
好好观察一下,观察什么呢?死活险道之中,莫能过于无所依怙。什么是死活险道?人生就是死活险道。我们的人生中,最严重的事莫过于无所依靠,佛经形容人生就像在大海中漂荡,波浪澎湃,各种诸难,常有忧患,经常在恐惧害怕中,求吉祥,求安然,求依靠,求安泰。是的,我们的平生都在险难之中,都在恐惧之中,赓续追求依靠,追求安然感,从出生开始,就须要父母作为依靠,须要兄弟姊妹作依靠,长大了,须要亲戚同伙作依靠,所谓在家靠父母,出外靠同伙。娶亲之后夫妻妃耦互相依靠,在谋生工作上也须要靠山,人生处处都须要依靠,,最后年迈了,人生要停止了,照样须要依靠,依靠金钱养老过日子,年迈体衰生病了,须要靠子女照顾。若落空了依靠,则陷入躭心害怕中,最后还得面临灭亡的恐惧,死了之后到那里去?茫茫然无所归依。这个中不分贫贱富贵,人人如斯,无一幸免。
人人都需要依靠,人人也都在追求依靠。反正人活着总须要有所依靠,除了依靠物质,依靠金钱,依靠人之外,人也在追求心灵上的依靠,然而这些都靠得住吗?什么才是我们心坎真正的安然感?什么才是我们真正的依靠?什么才是我们心灵的归依之处?当我们有烦恼苦楚的时刻,当我们有恐惧害怕的时刻,若何获得心坎的安然?甚至是永远而非暂时的安然快乐,这是人生的大问题。
所以,所谓皈依是找到了依靠,如同沉没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救命的浮木;在人生的苦海中,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处。
那么,要皈依什么呢?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佛法僧称为三宝,皈依三宝。
皈依佛,佛在那里?皈依寺庙大殿上的佛吗?不是,那是佛像不是佛。释迦牟尼佛已经不在了,怎会办?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说:「若有善须眉善女人归依佛者,当归依诸佛清净法身。」佛有法报化三身,诸佛清净法身又是什么呢?又在那里呢?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里说:「善常识,慧能惩恶常识归依自身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离财离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故即无爱着,以无爱着,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妄念,虽在自性,自性不染着,名众中尊。凡夫不解,从日至日,受三归依戒,若言归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即无所归,言却是妄。善常识,各自观察,莫错用意。经中只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性不归,无所归处。」这段话对学佛者来说,其实太重要了,佛法不是向外求,而是向自心求。六祖慧能说我们一天到晚说皈依佛,什么是佛?佛在那里?这个问题没搞清楚,就是无所归,那是胡说,话谎打妄言,骗自己,骗别人。六祖慧能要我们每小我自己好好观察,不要用错心思,不要归依他佛而归依自心自性。归依自心自性就是归依诸佛清净法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其实,释迦牟尼佛也是这么说,佛说:「众生悉有如来藏,三宝于是现世间,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佛与众生性不异,凡夫见异圣无差,一切众生夲清净,三世如来同演说, 其性垢净夲无二,众生与佛无差别。」
至于诸佛清净法身与我们的自心自性若何联系上,这是学佛最重要的课题,是般若聪明,我们别的再探索。
其次,皈依法,这个法是什么?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中说,此清净法宝有三种,第一法宝是涅盘甘露解脱,常乐我净而为体性,能尽一切生老病死忧悲忧?。也就是说佛法的真正目的是跳脱死活苦海,没有忧悲忧?,永远在快乐清净中。佛又解释说此第一清净法宝等于摩诃般若解脱法身。这是佛法的大秘密,密宗叫大手印,也是无上大法,禅宗叫心印,明心见性,也是佛教所独有,非其他宗教及外道所有。佛又说此法性清净云何求?无分别智而能证。我们一般人证悟不到怎么办?
没紧要,还有第二法宝,佛说:应知第二法宝者,谓即戒定聪明诸妙功德,所谓三十七菩提分法,谓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见注解)。此三十七法与前清净法宝而为方便,云何方便?以修此法而能证彼清净法身,当知此即第二法宝。佛说得很清楚,修戒定慧,修三十七菩提分法,是证得清净法身的方法。在此要再指出的是学佛是以了脱死活证得清净法身为目的,学佛的重点在实践,在实际修行,没有修行是没有功德的,修什么呢?修戒定慧,修三十七菩提分法。
接下来,佛又说什么是第三法宝?第三法宝就是以前诸佛所说,我亦当如是说,所谓八万四千诸妙法蕴,调伏闇练有缘众生,而令阿难陀等诸大学生一闻于耳皆悉忆持。这又分为五大部分,第一是经,第二是律,第三是论,第四是般若波罗密多,第五是陀罗尼。佛又说此五种藏教化有情,随所应度而为说之,若彼有情乐处山林,常居闲寂修静虑者,而为彼说经藏。像我们乐处繁华都会,常居喧闹不修静虑的人,就很难教化了。即使出了家皈依佛门,住在山林寺庙中,又有几人常修静虑禅定而研读经藏呢?若彼有情乐习威仪,护持处死,一味和合,令得久住,而为彼说律藏。由此可知,若要护持处死,令法久住,团体之中,一味和合,无所争斗,有规律,有次序,必须严持戒律。若彼有情乐说处死,分别性相,轮回研核,究竟甚深,而为彼说论藏。佛教中有性宗相宗之分,唯识法相对我们的心意识分析得十分具体透彻,条理清晰,例如《阿毘达磨法蕴足论》、《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等。苦彼有情乐习大乘真实聪明,离于我法执着分别,而为彼说般若波罗密多藏。佛法到了中国之后,中国人爱好讲究大乘,所谓大乘是自度度他,度他也好,自度也好,须要真实聪明,若没有聪明,自己也陷入别人的烦恼之中;积德没有聪明,好事也成了坏事;若没有般若聪明,那是以盲引盲,瞎子牵瞎子。我们看到不少人爱好到处说法,公开说法,而其所说的是不是佛法?是不是处死?说法人自己能不能离于我法二执?大有疑问,说法人,听法人,可不慎哉?若彼有情不能受持契经、调伏、对法、般若,或复有情造诸四重、八重、五无间罪、谤方等经一阐提等各种重罪,使得销灭,速疾解脱,顿悟涅盘,而为彼说诸陀罗尼藏。佛说假如有人不能受持契经,契经是经藏,调伏是律藏,对法是论藏,对这些经律论以及般若,还不能受持,受是接收,持是抓住掌握;或者犯了许多重罪的人,怎么办?还有一个窍门,就是陀罗尼,又叫总持,就是咒语。看到这里,我们认为佛真是慈悲啊!不舍弃任何一种人,真是令人无限赞叹!
释迦牟尼佛又说:此五法藏譬如乳、酪、生酥、熟酥及妙醍醐,契经如乳,调伏如酪,对法教者如彼生酥,大乘般若如同熟酥,总持门者譬如醍醐,醍醐之味,奶酪酥中奥妙第一,能除诸病,令诸有情解脱死活,速证涅盘安泰法身。
对此五法藏,佛又总结说:「如是教门,能除有情死活烦恼,长夜阴郁,速能出离,证解脱果。譬如明灯能除暗暝,使得见道。佛亦如是燃聪明炬,能照有情十不善暗,使见善道。设彼有情悭吝财宝,闻此法已,便能惠施一切贫穷。若有恶业众生,闻此法已舍恶修善,若瞋恚者便能忍辱。懈怠有情,闻已精进。狼藉众生,闻已寂静。愚痴有情,闻是法已,便发聪明。得聪明已,悉能回心修各种善。又诸有情闻此法已,闭恶趣门,开涅盘路,如同甘露,证解脱果,当知此即第三法宝。」佛这段总结,也是佛法修行的纲要,宜好好体会。
最后,佛对第三法宝作总结说:「是三法寳,一切众生应当归依无为法寳。一切法中最尊最胜,莫过无为。」
第三,归依真实僧宝,在此佛所用的形容词是真实。在归依法宝时,佛所用的形容词是清净,称为清净法宝;这些形容词不是随便用的,都要留意。佛说僧宝亦有三种,第一种是第一义僧,就是诸佛圣僧,如法而住,弗成睹见,弗成捉持,弗成破坏,无能烧害,弗成思议,一切众生良佑福田,虽为福田,无所受取,诸功德法,常不变易,如是名为第一义僧。看了这段解释,为什么要以真实形容僧宝,应有所懂得。世界事很有意思,最真实的却是弗成覩见,弗成捉持;而我们平常认为可以看得见可以把持得住的,都是会变易会破坏的;这些不能永恒存在的事物,我们却把它紧紧抓住不放。什么叫如法而住?本来如是,夲来就是弗成破坏,本来就是常不变易,本来就是如如不动,也就是上面所说的无为法,在佛法中称为第一义谛。第二种僧宝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罗汉、辟支佛、三贤十圣。第三种僧宝叫福田僧,是比丘比丘尼,受持禁戒,清净无染,多闻聪明,能灭众生贪瞋痴暗,能与有情安隐快乐,能满有情一切善愿,能为众生作福田,如是名为第三僧宝。看来要确实做到如斯,也不轻易。最后,佛又说:「是三宝,一切有情云何归依?应作是说,当令归依第一义谛无为僧宝。」
好了,皈依什么?皈依那三宝?佛已经说了,最后,佛又再次丁宁咐嘱。佛说:「若有众生归依三宝,应发是心,我今此身已生人趣,得离八难,可贵今得,以善方便,当习一切胜妙之法。若我违于如是上愿,不求善法,则为自欺。亦如有人乘船入海,至于宝所,空手而归,佛法僧宝,脱苦方便,若不归依,后悔何及,既知是已,当须勉励,精勤修习,速愿成就。」佛说当我们在皈依三宝的时刻,应该想到我现在已经生而为人,人身可贵今已得,中土难生今已生,佛法难闻今已闻,要好好珍爱啊!要好好进修最胜最妙之法!假如我违反皈依时最初的心愿,不好好求法,等于是自己欺骗自己。就似乎乘船到海上寻求宝藏,好不轻易到了宝库,却空手而归。什么是空手而归?凡学佛没有成就,都是空手而归。所以,佛说当须勉励,精勤修习,速愿成就。
佛接着又说:「善法既成,以前罪愆,应当懊悔,使令除灭。」我们现在虽然已学了善法,然则以前曾经犯下许多罪孳,伤害过许多人及其他的生命,假如我们能够静下心来,一一检查,这些罪恶无量无边,如妙高山。懊悔是学佛的前行,懊悔是向善的第一步,不懊悔,修行很难上路。对于以前所犯的罪行,也要勇于承担。佛说:「我于无始为彼怨亲所作诸罪,我愿自受,誓不扰他一切众生。」
最后,佛说:「归三宝已,复发是愿,愿我救蘐一切众生,度死活海,到涅盘岸。」除了自己度脱死活苦海之外,也要救蘐其他一切众生到涅盘彼岸,这是大乘菩萨道的精神,也是佛法的精神。
别的,人人所熟悉的心经也提到依,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倒置妄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学佛的目的是求解脱,解脱靠什么?靠般若聪明。三世诸佛能够成佛靠什么?靠般若波罗密多。所以,般若是佛法的重心,是我们修行成佛之所依。
注解:
三十七菩提分法:佛教教义。亦译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觉支等。指佛陀教导众生修证圣果的三十七种途径和方法。菩提分,意即成就佛教四圣谛的聪明,通向涅盘圣果的途径。分为七科,即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支。亦译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俱舍论》卷二十五称:三十七法顺趣菩提,是故皆名菩提分法。
1.四念住 四种以智观境的方法。
世人攀缘身、受、心、法四境,生起净、乐、常、我四倒置,因而有贪爱等烦恼。为治此四种倒置,以念、慧为体立四念住:
(1) 观身不净,用闻思修所生的能观之智,观察和觉了身内肠胃赤白痰等不净,身外眵泪涎唾等不净,破除净想的倒置;
(2) 观受是苦,用能观之智,观察和觉了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者苦,破除乐想的倒置;
(3) 观心无常,用能观之智,观察和觉了心境生灭无常,破除常想的倒置;
(4) 观法无我,用能观之智,观察和觉了五蕴等法从人缘和合而生,没有自性,所以无我,除破我想的倒置。
2.四正断 四种准确的修行努力:
(1) 于已生的恶法令断灭;
(2) 于未生的恶法令不生;
(3) 于未生的善法令生起;
(4) 于已生的善法令坚住和增广。于此四法戒勉策励,精进修习,为了断恶修善。
3.四神足 四种可以获得神通的定(三摩地):
(1) 欲神足(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由想获得神通的意欲之力提议的定;
(2) 勤神足(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由赓续止恶进善力提议的定;
(3) 心神足(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由心念之力提议的定;
(4) 观神足(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由观想佛理之力提议的定。断行成就是要修行者断除一切障碍三摩地的不善等法,从而转进修习三摩地行,即用欲、勤、心、观四法来激发和修证这四种三摩地。欲等四法,求定称心、趣定安闲,故又称四如意足。佛教认为,修行这些禅定,可得神通变更如意安闲的能力。
4.五根 修行佛教所依靠的五种内在前提:
(1) 信根。信正道及助道善法;
(2)粗进根。修学正道及助道法时,勤求不息;
(3)念根。念正道及助道法更无他念;
(4) 定根。摄心于正道及助道法响应不散;
(5) 慧根。为正道及助道法观无常等十六行。这五种法,皆有能生善法,弗成倾动和势用增上等义,故名为根。
5.五力 五根增长所产生的力用:
(1) 信力。信根增长可破困惑;
(2) 精进力。精进根增长可破懈怠;
(3) 念力。念根增长可破邪思;
(4) 定力。定根增长可破乱想;
(5) 慧力。慧根增长可破烦恼。《大智度论》卷十九:五根增长,不为烦恼所坏,是名为力。
6.七觉支 达到佛教觉悟的七种次序递次或七种聪明:
(1) 念觉支。修行者修学出世法时,常念定慧等;
(2) 择法觉支。对于诸法的真伪,用聪明加以辨别和选择,达到去伪存真;
(3) 精进觉支。以英勇善心,离邪行真;
(4) 喜觉支,因为精进而得悟善法,心生喜悦;
(5) 轻安觉支。赓续进修,断除诸见烦恼和身心粗重,从而轻利安适;
(6) 定觉支。使心专住一境而不狼藉;
(7) 舍觉支。舍弃虚妄诸法而不追忆,心无偏颇。
7.八圣道支
八种通向涅盘解脱的准确方法和途径,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见八正道)。
下一篇:皈依三宝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