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要什么前提
皈依要什么前提
合营前行中的很多观念和理论,是为奠定我们实修的基本,是为进一步的修持所做的准备。事实上,以我们这样的凡夫,从以前世到今生,在现世的每刹那中,赓续地在做作不合的罪业,想要能完全具足「暇满人身」,并理解「寿命无常」、「轮回之苦」、「因果业力」,还要有幸「依止善常识」,其实是极其不轻易啊!要具足这些修行要件,必须从无始劫来,赓续累积浩瀚的福慧资粮,才有可能成熟这种福报。
虽然人生是无常的,但每小我都很执著自己的身体和自我意识,总认为自己的生命是永恒的,很少人能真正接收生命是短暂的事实。每小我都认为别人所遭碰到的不幸,是因为命运运限太差,或福报太薄的缘故。可是,无常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忽然降临在自己身上。面对无常,要有什么心理准备呢?那就是日常平凡要对「人身可贵」、「寿命无常」、「轮回之苦」、「因果不虚」的各种事理,根深蒂固地确切认知,深切反复地思惟,由心中产生真正的出离心,就是很好的心理防御办法。心中有了出离心,就会想修持佛法,努力精进以超脱轮回,获得究竟的解脱。
佛法所说的出离心,并不是要学佛的人舍弃世间所有的一切、抛家弃子、不顾父母、儿女、丈夫或妻子的生活,否定财富、事业的存在等等。出离心的真义,强调以放下心中的执著为主,在行、住、坐、卧中,依照佛陀的教导,如法去修行。对出离心,有了准确的认知和理论基本之后,才可能成为进修佛法的根器。
想要真正修习佛法,进入佛门之始,必须接收「皈依」。一般人想懂得佛法时,会去听闻很多高僧大德宣讲佛教教义,接着,会有皈依的机缘。有些人在这过程中,不仅皈依了,还皈依过很多次;有的人看到别人皈依,也跟着去皈依,然则对皈依的意义照样模模糊糊的。
身为一位佛教徒,基本上对皈依应当要有所懂得。皈依不仅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三宝的佛教典礼而已,尤其在金刚乘中,更将「皈依」算作亲自实修的功课,作为礼敬诸佛和懊悔业障的行持方法。不共前行中所包含的「发菩提心」、「金刚萨埵修持法」、「供曼达」和「上师瑜伽」等加行,全部的基本都建立在皈依上。
◎三种信心
皈依,是进入一切处死之门,而皈依的基本,就是信心。这种信心包括对处死所产生的清净信、欲乐信以及胜解信三种。
佛教徒常说:「我愿意接收上师的保护,愿意接收佛陀的保护,愿意接收佛法的保护,愿意接收僧众的保护。」或是说「我愿意皈依自性本体大坛城,愿意皈依清净的气、脉、明点」等等,假设心中根本不明白或不信任皈依的对境,怎会有真正的皈依呢?又若何能获得三宝的保护呢?就像我们碰到危险急难时,会赶紧找警察来救助,假如我们根本就不信任警察的能力,不服从他们的安排和引导,当然就得不到赞助。所以,在接收皈依之前,发出对上师和三宝忠诚的信心,是异常重要的。
一.清净信
清净信是三种信心中,第一个产生出来的。什么是清净信呢?比如一个本来没有什么崇奉的人,当他走进一座雄伟肃静的大殿,或来到某一个法会场所,看到了慈眉善目的佛菩萨像、清净肃穆的佛塔,或听闻到僧众念诵佛经的梵音时,感触感染到佛陀的伟大,以及佛法广阔深挚的力量时,会认为异常欢乐,甚至高兴到毛发耸立,想要流眼泪,因而由衷生起一种信心。别人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也说不出所以然。这种由清净心激发的信心,就是清净信。就似乎很多人一想到观世音菩萨,立时被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所激动;一想到地藏王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时,也会为他伟大的愿力而落泪一样。这种忠诚的信心,就是一种清净信。
清净信中所产生的欢乐心,就像一个小孩,良久没有见到自己的母亲,当他一见到妈妈时,心中自然流露出无可言喻的欢乐一样。我们对佛菩萨的喜悦,也是从心中自然发出来的。产生欢乐心,也是具有佛缘的一种象征。《禅定王经》中说,亲近佛门时,有毛发耸立、掉眼泪等等现象,表示这小我心中,已有成佛的种子。我们日常平凡应当用清净感恩的心,经常忆念佛菩萨,不时思惟上师和三宝无边的慈悲和深广的恩义,祈求他们的加持力,庇佑我们以及一切众生。
然则,有些人所生起的清净信,只是短暂的,一时的;当他离开佛堂或寺庙之后,世俗的工作一摊开在面前时,立时就会忘记这些法喜。真正的清净信必须要慢慢培养。
二.欲乐信
第二种信心是欲乐信。欲乐信是什么呢?当我们进入佛门,产生了清净信之后,经由很多法师、道友和金刚师兄弟,讲解因果业报的关系,和六道轮回的苦楚等等事理,我们听闻今后,因为知道六道中恶趣的苦楚,会生起避免堕入三恶道之心;因为明白善趣的好处时,会生起想要精进修行,获得福报的念头。也就是说,因为清楚明了作恶的恶果而生起断除罪行之心;因为知道善法的福报和功德而生起行持善法之心。这种乐善去恶之心,就是欲乐信。有了欲乐信的人,对因果业报,深信不疑,乐善好施,碰到任何外缘,就知道若何舍取,知道若何约束自己。
虽然生起欲乐信,是很难能宝贵的,但因为欲乐信的心中,想要获得的,大多是人天美妙的福报,这是一种为了追求世间的幸福快乐而修行的心态,所以这也是一种短暂性的觉受。欲乐信在碰到挫折苦楚的时刻,就很轻易退失。所以说,虽然生起清净信和欲乐信,十分可贵,但还不敷究竟。
假如我们不时忆念佛菩萨伟大的恩义,多想一想诸佛菩萨利益众生的聪明与善巧,这样就可以保有心中欢乐的清净信,保持积德去恶的欲乐心;假如我们能将这两种信心,长时间地存留在自己的心上,追随佛菩萨和大成就者们的行谊,就不轻易退转了。
三.胜解信
清净信和欲乐信是学佛修行中弗成或缺的,我们将已发出的清净信与欲乐信,在心相续中无间断地思维酝酿,慢慢增长,不让忠诚恳在短暂间消失;在商量体悟佛法义理的同时,深信三宝的功德和加持,无论自己身处于苦楚或快乐中,是贫穷照样富有,身体是健康照样生病,甚至是生照样死,永远将三宝算作是自己独一依附和愿望的皈依处。这种深植心中,对三宝永远果断不移,不因任何无常变更而改变的信心,就是胜解信。
比方,有工资了达到某种目的,很忠诚地去祈求菩萨,然则,结果不只没有如愿,甚至还受到很大的挫折,是以而困惑三宝,认为佛菩萨没有保佑他,对三宝的信心产生了动摇而退转,转而崇奉其它的外道等等,这种受到现实外境影响,而动摇对三宝原来的忠诚恳,就不是胜解信。充满胜解信的人,深信三宝,把自己的一切都拜托给三宝,所作的一切善行,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现世的快乐,而是为了自己,甚至众生,能出离轮回,究竟解脱,为利益众生,愿望成就佛陀的果位。是以,不管在任何时刻,发生任何工作,毫不会因为外在任何身分,产生涓滴负面的影响,阁下自己对上师和三宝的信心。
在三种信心中,胜解信是最忠诚、最殊胜的。因为胜解信是在根本上明白佛法义理,体悟本性之后而生起的稳固崇奉。谁能发出永远不退转的忠诚恳,必定会获得三宝的加持。
关于皈依
什么足真正的皈依?
人人从皈依开始,受戒、念佛、持戒等等,其实都是行的部分。无论在家的居士,照样削发的法师,若何建立一种对佛法真正的信心,在行持方面真正能够用得上功夫,并保持这种信心不退失?我们知道,全部佛教是以佛法僧三宝来表现的。所谓佛宝,是由各类各样的佛像,大的、小的、木雕的、泥塑的、铜铸的等等来表现;法宝是指经典,藏经阁上供奉的大藏经以及各类各样出版流畅的经典;僧宝,是指受过比丘、比丘屁戒的削发众。
皈依三宝不仅是对居士而言,叫削发众也同样要皈依三宝。皈是回归,依是依靠,我们只有依靠三宝,在佛法的行持上才有力量的源泉。对佛宝和法宝往往没有多大的争议,对僧宝很多人在熟悉上就不是很清楚明了,甚至有误差和缺点。其实皈依僧完是皈依十方法界一切凡夫僧、贤圣僧,而不仅仅是指为你举行皈依典礼的某位法师。皈依典礼是表示,某某法师代表僧团承认你是佛教徒,做一个证实而己。现在还有皈依证,其实是一种凭证,为什么要凭证?是怕皈依的人多了忘记掉,所以发一个凭证给你。这只是外在的皈依,最主如果内在的心有没有皈依,这一点很重要。拿到皈依证并不等于你皈依了,正如拿到戒牒并不等于你获得戒体了,你心坎里真正皈依佛法僧三宝,有证没证都是一样的。
在现实牛活傍边,有不少人皈依今后,他就忘记了僧宝,忘记了僧宝就会逐渐忘记丁佛法,忘记了佛法就会忘记佛教。也就是说假如心坎中没有完整的僧宝概念,就等于心坎中没有完整的佛教概念。假如这样,你是不是一个佛教徒就很令人困惑。比如说你在自已的家里,你对自己家庭里所发生的工作从来不管、从来不关心,那么请问你照样不是这个家庭里的成员?佛教徒也是如斯,好多人学佛时间越长,信心越退失,原因就在这里。他的心坎对佛法的完整概念已经模糊,甚至丧失掉了。
若何在自已的心坎培养出对住持三宝里面僧宝。的信心力量,这一步异常重要。用通俗的话来讲,我们应该找某一位法师认卖力真、实其实布地进修佛法。你必须从这一步开始,否则的话你可能在各个地方看到很多不如意的、看不惯的现象,这佯在你心坎傍边三宝的形象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受到破坏,你对三宝的信心就建立不起来,所以,建立一个完整的三宝概念异常重要,这是我们修学佛法的力量源泉。
在社会上,工人也好、农民也好、医生也好,各行各业想要有成就的话,郁必须要有师长教师做引导,更何况我们出离死活这样一件大事、更需要老帅,需要善常识,需要憎宝。世上虽然也有自学成才的,们他假如碰到问题,一样还要去就教师长教师,况且向学成才的人毕竞是异常少的,你看世上拿硕士、拿博士的,都要经由小学、中学、大学,都必须经由这样的次序递次;在小学、中学、大学,都需要师长教师赞助我们,以使自已成就。我们佛教徒也是如斯,需要很多的师长教师来赞助我们,用他们学佛多年的经验、方法来赞助我们,使我们能学获得正信的佛法,真正地断烦恼、了死活。
既然需要苦常识来引导我们,我们就要鉴别自己最需要的善常识。比方讲你比门走到一个地方迷路了,你要问路,就必须去问一个熟悉这条途径的人,走下去才不会错。问路须问明白人,我们进修佛法也如斯,必须问确实明白这种事理的人,这是很重要的。
知道了善常识的重要性,我们还要留意两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方面是你自己,第二个方面是与善常识,就是与师长教师的关系。
自己这方面是最关键的身分。我们都知道要发心学佛,要修行,要成佛,怎么做才准确呢?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发心。发心就是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求觉悟的心,觉悟就是聪明,一个觉悟的人无论何时何地,他所做的事、所说的活都能够相符佛教的标准,都能为大众所接收。我们没有觉悟,说的话、做的事不只有局限性,有时甚至会是缺点的,这样当然不能获得别人的接收。为什么会错呢?就因为你有烦恼。
我们刚刚谈到觉悟,你会说我难道没有觉悟吗?能不能讲我没有觉悟?这是个问题。我们怎么觉呢?大部份人所有的,是知觉和感到。知觉和感到不一样,知觉就是我知道了某某人、某某事,然后认为怎么样怎么样,这叫知觉;感到是凭你感性的熟悉,然后你认为若何若何。我们现在仅仅逗留在知觉和感到的基本上,知觉和感到的底线照样贪瞋痴烦恼,照样以根本无明作为底线。假如对我好的、对我有利的,就认为这位法师不错,那你的心底照样以烦恼为根本。假如你真正觉悟,你所做的事、所说的话就会为了人人,为了保护全部佛教的利益与形象。差别就在这里。
所以要能够觉察,我们发心学佛是为自己,照样为了一切众生,根本就在这里。假如是为了自己,那照样贪瞋痴;假如是为了一切众生,那才是真正发心学佛。比如说有些同学爱好打坐,他说打坐身心可以避免很多的躁动,很舒服。假如你天天对这个境界很贪恋,贪恋打坐舒服的那种感触感染,这依然照样一种贪心。同样,假如我们异常爱好做一件事,一向地做,也很可能会引起贪心。比如写宇、画画、看书,甚至拜佛念佛,时间一长也会变成一种习惯,习惯今后,就会认为我天天假如没有念这么多的经,假如没有念这么多的佛,就不会成佛。
我们要断烦恼、要成佛,不在于你念若干句佛号,或念若干部经典,关键的是你用不用心。所以,不是说念得越多越好,也不能说一定要如何才叫做 修行,假如没有聪明做引导,就会变成执著,修行出现误差的大都是过于执着的人。不管做什么事,假如不是用聪明做引导,那么你所做的所有的工作都是以贪瞋痴与无明烦恼为根本的。这方面我们要卖力去讲究,这一步能做好的话,你一天傍边,行、住、坐、卧、衣、食、住、行才能保持正念分明,能够包管用赓续的佛号声降伏我们心坎深处的根本烦恼。
佛教的皈依不是一种形式,更不是一种束缚。心向佛法意味着什么?应该以如何的心态对待皈依和修行?希阿荣博上师就这些问题作了如下开示。
我是在一块被佛法浸润的地盘上出生、长大的。和我一样,在那块地盘上生活的绝大多半人,对佛法都有着果断的崇奉。我们不希求今生的安逸,也不希求下世的享受。佛法没有削减我们的流浪转徙,甚至没有让我们认为自己比别人更优越、更有保障,因为众生平等,皆具佛性。那么佛法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使我们即使一无所有、四处为家,心坎依旧充裕、安详?
佛陀关于无常和因果的开示给了我们无限的勇气和愿望,哪怕最贫穷的、目不识丁的藏民也深信因果并能无惧地接收无常。看看现代社会,人们一切的忧?、挣扎都源自对无常的恐惧,忙忙碌碌无非为回避无常。异常有意思,有的人居无定所地过着安宁的日子;有的人却在豪华室庐里一辈子流亡。
人们回避无常是因为他们不清楚自己所处的真实状况。首先他们认为无常只是人生的一种际遇,像困境,只要找到最佳解决计划,就可以规避。他们很努力地测验考试不合的方法,愿望获得一个一劳永逸的谜底,然后才能安心生活。可是,他们死力排斥的恰是生活本身,除了变更,生活中还有什么呢?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明生射中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四时更迭,人事代谢。我们的身体、情绪、思惟,无一不在变更之中。无常不是人生的一段过渡期,而是整小我生,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必须与它终生相处。其次,人们认为变更会带来苦楚,假如一切都恒常不变就不会有苦楚。其实无常不好也不坏,它既意味着有得就有失,有盈就出缺,有聚就有散,也意味着有失就有得,出缺就有盈,有散就有聚。高兴照样悲伤,全看你的立场和立场,与无常并没有必定关系。无常破裂摧毁了我们对安然感、确定性的幻想,本以为牢弗成破的观念、思惟会改变,本以为相伴毕生的人不是生离就是死别,健康的身体会忽然被疾病打垮,一帆风顺的事业会转眼间破产。当我们意识到自己脚下随时可能踩空时,便本能地想抓住什么。这就是执著的由来。因为我们想抓住、想依靠的器械本质上是抓靠不住的,所以才会苦楚。造成苦楚的并非无常,而是执著。回避无常不仅是徒劳的,也是没有需要的。
下一篇:佛教五戒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