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皈五戒开示
讲于第三届生活禅夏令营
净慧法师
结缘皈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在场的所有的营员,大部分是提议了要皈依三宝的信心,但可能也有一部分还有一些犹豫,还没有完全决定自己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赞助你们来进行选择,所以就举行一个结缘皈依。这种典礼,对于真正提议皈依三宝信心的营员,同样可以真正领受皈依;对于那些还没有完全提议信心、还在犹豫的营员,也可以获得一个增上缘,能够赞助你们在往后人缘成熟的时刻,再来真正地发皈依三宝的心。
今天举行的只不过是一个典礼,实际上我们参加的这些活动,天天都有皈依三宝的内容。比如早上做早课有三皈依;晚上的晚课同样有三皈依;我们讲座开始前唱的《三宝歌》也有皈依的意思,因为歌中唱道: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处。我们假如真正能够口诵心维,那么我们天天至少有四次皈依的机会。佛教异常强调皈依的意义,因为一小我若何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处所,选择什么样的皈依处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佛教在一切活动傍边都以皈依三宝作为一种普遍奉行的典礼。特别是在南传佛教国家,他们的一切活动、一切集会,首先就是皈依三宝、受持五戒,那么一小我在平生傍边,可以说有无数次地实行三皈五戒的机会。在我们中国,因为没有把受持三皈五戒这种仪规形成一种风气,所以人人感到到皈依三宝、受持五戒是一种很陌生的工作。
实际上,我们每小我只有经常反复地来实行皈依三宝、受持五戒的这种典礼,才能够使我们的信根、善根赓续地增长、巩固和提高。因为在最古老的修持窍门傍边有一个五念窍门或者六念窍门,首先就是说要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五念,假如再加一念,就是念天。因为受持三皈五戒能够感得人天的果报,所以要念天。这个五念窍门要不时刻刻反复地进行,才能够起到净化身心、淡化烦恼、开辟聪明的感化,才能够使我们这个散漫的心经常可以收摄住。
什么叫做皈依呢?我们每小我都有一个家,不管走到天际海角,我们心里想起的老是我们的那个家,不管你的家是多么的富有,照样多么的贫穷。富有的家我们固然会想,贫穷的家我们也是只要有机会就想回去看一看。因为我们的人生老是缺乏一种安然感,只有到了自己的家,才感到到异常的亲切、异常的安然,我们的身心才能够真正地放下。这是指我们每一小我世俗的家。那么回到家里今后依靠什么人呢?在孩提时代,我们依靠自己的父母,似乎对妈妈特别地亲切,有了苦楚的时刻,不管是在天际海角,不管妈妈常日对我们的情感是深是浅,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妈妈。因为妈妈代表了人世的至爱,代表了人类的真情,所以我们从还小的时刻一向到妈妈还健在,我们都是以父母作为依靠。当我们成了家今后,这种彼此的依附性就加倍的明显。实际上,从世俗的观念来讲,这也是一种皈,也是一种依,不时刻刻都有个归家的要求,不时刻刻不能离开自己所依附的人。我想,这种归属感和依附感固然是异常的重要,但它毕竟不能够长久地成为我们回归的对象和依附的对象,因为世间的家、世间的父母毕竟有时刻会离散、会分别。我们每小我要真正使我们的心灵宁静下来,使我们的身命安顿下来,使我们没有一种失踪感,那必须要找到我们真正的家,真正的皈依处。
真正的家、真正的皈依处是什么呢?从根本上讲就是我们每小我的自心。我们每小我能够找到我们的自心,能够明白我们的自心,那我们就有了真正的家、真正的皈依处。我们要如何才能够找到自己的家,如何才能够明白我们的心呢?那必须要有一个导师来指导我们,有一种方法来指导我们,有一些同伙、有一些善常识来赞助我们。这就是说在真正皈依自性三宝的之前,首先必须要皈依外在的三宝。外在三宝就是佛教讲的住持三宝,也可以说是一种形象的器械,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好比说我们要皈依的外在的佛,那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因为他在2500多年以前,修行证果,得道成佛,创立了佛教,为我们人类指清楚明了找到自心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佛的言教,那就是我们所要皈依的法。释迦牟尼佛已经圆寂涅槃了,他的法虽然还存在于世间,假如没有人来弘扬讲解,佛法同样不会被世人所懂得,那就要由住持佛法的僧人来弘扬,来引导人人进入佛法之门,进入寻找我们自心之门,这就是皈依僧。假如说不透过外在的皈依,要想找到自己的自性三宝,那是弗成能的。
佛教异常强调皈依的传承,因为三皈依是从佛陀在世的时刻就建立起来的仪规,然后经由佛陀的学生,一代一代世世相传。这种传承本身就具备了各种弗成思议的功德和功能,假如我们能够从某一个僧人那里接收这种皈依,那么我们同样可以获得从佛陀开始一向传递下来的那种功德和功能。这种功德和功能对于我们每小我的修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虽然我们每小我自己具备了无边的功德和无上的功能,然则不透过外在的诱发,没有找到一种开辟自己聪明的方法,那么我们本身的潜能潜在的功德和能量,也弗成能发挥出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皈依是十分重要的。
今天虽然是一个结缘皈依,然则我也愿望各位能够透过这个典礼,真正提议回归自己精神家园的信念,使自己在人生刚刚开始的时刻,就能够有一个准确的决定、准确的皈依处,这对于我们每小我往后的进修、工作和事业都有莫大的好处。
可能也有不少同学有这样那样的挂念,比如说,我的生活比较散漫,皈依后能不能按照佛教的要求去生活?假如我们真正有这么一种斟酌的话,我说这种斟酌异常好,为什么呢?至少他不是草率从事,而是斟酌到既然皈依了,我们就要按照佛教的一些基本精神来安排我们的生活。我想佛教的戒律,以及佛教的一些生活习惯,并没有什么特别不通人情的地方,特别是作为在家居士,我们在生活傍边假如能够接收一定信条的约束,对我们每小我的成长来讲是十分需要的。因为我们每小我的生活都应该有一个尺度,尽管有的人担心皈依今后不能够遵守佛教的清规戒律,然则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照样有一个尺度的。佛教的生活尺度和世俗人的生活尺度,特别是对在家教徒来讲,仅仅是在你原有的生活要求上稍微提升一点。把你的生活偏向稍微纠正一下,你就可以获得佛法的受用。
比如说,我们平常措辞比较随便,那么皈依今后,措辞的时刻可以检束一下,实际上这样做对于我们每小我来塑造自己的形象,来完善小我的教养,对于往后在社会上立身处事,都是异常需要的。还比如说有的人嗜好喝酒,假如我们能够接收佛教信条的约束,从今今后就把它戒掉,不只对你的身体健康有益处,退一步来讲也可以减轻你的经济累赘。诸如斯类的一些问题,只要我们真正有决心,有信心,都是很轻易做到的。
作为年轻人来讲,可能比较关心情感生活方面的问题。我想佛教是一个异常合情合理的宗教,对于在家信徒它只要求情感专一。这异常好,对于我们的人生、家庭、事业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有一个同学就几回再三地问我这个问题:他是不是陷入到情感生活里去了?我说这没紧要,应该说是正当的。因为在家居士的五戒仅仅是戒不正当的情感生活,正当的情感生活对于在家教徒来说是允许的。那么我们能够把情感专一了,能够过一种正当的情感生活,这本身是一种净化。因为彼此信任,互相尊重,彼此都承担义务,这种情感生活应该说是相符佛教的五戒精神的。既然相符佛教的五戒精神,那就是一种净化的情感生活。
还有关于吃荤吃素的问题。在佛教的五戒傍边讲不杀生,并没有明确地说不杀生就是吃素。同时一些南传佛教国家从僧人到居士都是吃三净肉。所谓三净肉就是不见杀、不闻杀、不为己杀。那么我们信了佛今后,假设要遵守五戒,因为受家庭情况的影响,工作情况的制约,我们还不能吃素,即使我们自己有这个设法主意一时也难以做到,那就不妨等一等,等前提具备了,等真正有这个信心了,再来吃素也是可以的。佛教五戒的戒杀,主如果教我们不要有意去伤害人命,并且爱护一切动物的生命,这就是杀戒的根本精神。
从以上这些精神来看,受持三皈五戒,应该说是我们每小我都能做到的工作。所以人人思惟上不要有挂念,不要怕受了三皈依今后对自己的生活约束太多。受了三皈依,不管受不受五戒,我都愿望各位按照五戒的精神去生活。我们能够守一条就守一条;能守两条就守两条;能够完全守五条当然更好。个中不喝酒戒实际上包括一切麻醉品,酒仅仅是个中的一种,这条戒应该包括吸毒在内。假如我们能够遵守这条戒的话,对于我们事业的成功、家庭的美满、人生的幸福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正式举行三皈依的典礼。首先我们要懊悔,懊悔的意义,我们来打个比喻。我们的身体似乎是一个茶杯,原来装了一些不干净的饮料,现在我们要从新装上干净的饮料,那么我们必须把原来不干净的器械全部倒出来,再把这个茶杯仔细地清洗一遍。懊悔就是清洗我们的身心,我们的身心清净了,就能够纳受三皈依。所以我们每小我在懊悔的时刻,都要提议至诚恳、殷重心。懊悔完了今后,人人都要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到,这样我们就能够真正达到懊悔的目的。
(懊悔典礼略)
三皈依要重复三遍。每人在听和自己说这三皈依的时刻,要从心坎提议一种观想,想到十方三宝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三宝的功德又能够激发我们自身具足的无量功德。我们在说第一遍的时刻,就想到十方三宝的功德全部都发动起来,在虚空中,在自己的头顶上,如云如盖在加持我们每一小我。说第二遍的时刻,就想到十方三宝的功德都聚集到自己的头顶上。说第三遍的时刻,就想到这种功德从自己的顶门贯穿全身,自己的生命与三宝的功德融为一体。我们能够如是观想,就一定能够获得三皈依的受用。愿望人人卖力地观想,把一切妄想杂念都放下,就似乎自己此刻是入定一样。把这三皈依受完了,你们再很好地体会一下,看看有些什么感到。
(三皈典礼略)
关于不皈依外道典籍,这里要给人人作一点说明。所谓外道典籍,是指佛教以外的指导生命的学说。这些书可以看,然则不能皈依,好比道教的书、儒家的书,我们照样可以看,然则不皈依,就是不以它们作为我们生命的座标、生命的依止,作为参考可以。假设我们要把它们作为生命的座标、生命的依止,那么我们皈依三宝的这种功德就会落空,所以愿望人人能够比较准确地来处理这个问题。
关于四弘誓愿,我们每一天做晚课的时刻都要念到,只有在我们的生命目标上树立了这四种弘誓大愿,那我们才能够有真正的动力来推动我们的进修、工作和事业,也才能够使我们的生活具有目标和偏向。不只是在今天接收皈依的时刻要发这个愿,每一天都要发这个愿。四弘誓愿是每一个菩萨行者修行的起点,修行的最终目的,也是我们修行的全部过程,所以愿望人人要异常卖力地来发这个愿,使我们的全部心识和四弘誓愿密切地结合起来。这样我们在往后修行过程中,就会有一种功能来支持我们赓续地精进,赓续地向上,赓续地取得进步。
三皈依典礼停止了,还有几句话跟各位说一下。我们不管是今天提议了信心受三皈依的也好,照样在这里结缘受三皈依的也好,只如果这一次来这里参加了夏令营,那么我们就是和佛、和佛教结了缘。我们真正有信心受三皈依的,就是真正的三宝学生,是三宝学生就要不时刻刻以自己的言行来光鲜三宝。
这几天讲法的时刻,有不少同学提出了很多问题,个中有一个问题就是说世人老是把佛教算作是消极的、迷信的,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似乎没什么用处。实际上这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我作为一个僧人首先从自己检查,我们佛教界本身,一个是宣传做得不敷,一个是我们用自己的言行来光鲜三宝的功德做得不敷,所以造成世人的各种误解。别的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我们国家从佛教传入今后,就有时刻明显、有时刻不那么明显地存在反佛的潮流。假如没有这种反佛的潮流的话,历史上的三武一宗四大法难就不会出现。佛教的思惟和儒道的思惟有融合的一面,也有互相冲突的一面,所以就造成了这种反佛的潮流。到了现在这种形势更是有所成长,对于佛教有各种的歪曲,有时刻甚至是诽谤,在社会中造成了各种的误导,所以很多人认为佛教是没用处的。
今天我们与佛有缘,与佛结了缘,那么我们就要尽自己的能力,以自己作为一个三宝学生也好,一个与佛有缘的人也好,就要以自身的行为来破除人们对佛教的各种误解。这种误解一方面要靠说话的说明和宣传,更重要的是要靠我们每小我的实际行动来表现一个佛教徒的面貌。我们说佛教很积极、很伟大,佛教关心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然则我们做得不怎么样,那你的宣传、你的说明就不会起什么感化。所以我们愿望每一个佛学生都要以自己的言行来光鲜三宝,切切不能够因为自己的言行不检束而玷污了佛教。这样才能真正在我们佛学生的身上看到佛教思惟的光线,看到佛教积极的感化。这样我们就能够真正使佛日增辉,*轮常转。
下一篇:五戒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