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同样的事为何果报不同

2024-03-14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虽然因果不昧,但大善知识的手眼亦不可思议!

南泉斩猫,究竟落不落因果?

当然落因果。但是,做同样的一件事,凡夫与成就者有很大差别。主要有两点:1、所落因果有差别;2、受报方式有差别。菩萨是“心能转物”,来去自如;凡夫是“物能转心”,完全为业所牵。

一、发心不同,果报有别

释尊在《大涅槃经》中说过,他在往昔无量世前做大国王的时侯,曾供养一位婆罗门四十年;但有一天,这位婆罗门说了诽谤大乘佛教的话,世尊说:“我于尔时,立断彼命”。当与会的菩萨问,世尊当年是否已住于“一子地”?(即,等视众生,犹如一子)世尊说,当年已住此地,于一切众生无嗔恨心;但为真实利益众生故,断彼命也。该婆罗门以诽谤大乘之故,命终即堕地狱;在初入地狱的一刹那,忆念起自己是被某大国王所杀。为何被杀呢?是因为自己诽谤大乘佛法。思及此事,立时于大乘法起恭敬心。以此一念恭敬,当下就从地狱中出,生于知足天中。释尊于是说,我不仅没有剥夺他的生命,相反,还增添了他百千岁的天寿。世尊说,我以杀此婆罗门功德故,速超多劫成佛。在相它经文中,还记载过释尊做大商主时,曾有一名恶人欲害五百善士,当时为救护五百善人、兼为遮止恶人罪业故,杀掉了他。以此功德,又超越多劫成佛。

杀生是大恶业,为何释尊行之,反有功德?以发心不同故。我们凡夫所有杀生,皆是从贪嗔痴起,因此成就的都是三恶道的种子。而菩萨杀生,则是出于极大的慈悲心,出于爱护众生、利益众生之心,(如密教中的愤怒本尊,实是慈悲至极,方便化现也)因此成就的是菩萨道,是功德资粮。这和凡夫的杀生有极大差别。

当然,即便如此,因果亦不昧。释尊后来受金戗之报,即为此也。

二、证量不同,于彼众生,利益有差别

菩萨的修行,一切为众生,身语意业,所有功德,念念回向众生。因此,凡与之结缘的,决无空过者。经文上说,就像妙香,如果众生恭敬受持,身染香气;而忿怒击打、乃至以足踏碾,亦染香气。释尊在过去世做仙人时,曾有一青雀在其顶上筑巢,仙人为不惊动恼害彼故,七年中端坐不动。此青雀本于无记中种下了轻慢菩萨的业,但以菩萨摄护故、回心惊悯故,兼与菩萨结缘故,获大福报,多世为王,至佛灭后近千年,仍受国王身(《五灯会元》上有详述)。又:西藏密勒尊者,在初学时,曾受师兄俄巴喇嘛之命,做降雹法,以警示破坏佛法的恶人。当时因普降冰雹,打死幼小生灵无数;尊者以麻袋盛满鼠雀尸体,哭诉于师兄前。俄巴喇嘛告诉他,这些被无辜打死的众生,将会是他成佛时的弟子;而在尊者未成佛前,俄巴喇嘛以成就力,摄受于彼,使其解脱。当时密勒尊者心存疑惑,俄巴喇嘛弹指之间,即使所有鼠雀复生,飞奔四散而去。尊者于彼时,对佛法生大信心,对善知识的成就亦生大信心。(详见《密勒尊者传》)

所以,南泉斩猫,实乃为广大利益众生而行的菩萨法,是从极度的慈悲心中流出的善巧方便,与我们凡夫的行径,可有天壤之别!因此索达吉堪布在《密宗断惑论》中说“小乘中本为根本重罪的杀生,只要由大乘的大悲心或由密乘的大智慧来摄持,也可成为积累资粮的殊胜方便”。我们切不可以凡夫知见来推测圣人的证境,犯下诽谤善知识的过错。

三、大善知识的善巧方便难以测度

在《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参无厌足王,发现彼王坐于高广座上,审判犯人,处以种种酷刑,或断手足,或挖心目......惨不忍睹。善财童子在惊怖的同时,于王退失信心。无厌足王于是带善财童子入己宫室,善财童子见其室容纳一切诸佛净土,事事无碍,无有穷尽。国王告诉他,从我本愿,宁可千万劫处地狱受苦,亦不愿给一虫蚁造成恼害;更不用说杀伤众生了。但是该地世风日下,人民多乐贪嗔痴,喜造无尽恶业;为方便调伏彼等,我化现出许多人,让其犯法,再处以酷刑。彼众生等,因睹惨烈刑罚故,弃恶从善,而我实际不曾杀害众生。可见菩萨的手眼不可思议!但这从另一个角度也证明了因果的可怕,如果不是为避免因果,无厌足王为何要“变出化人”来用呢?

因此,南泉斩猫就更复杂了。因为,菩萨可以“化猫”为用,以助利生事业,其甚深智慧、善巧妙用,谁能测度?从《华严》中,可以看出:很多善知识的境界是凡夫不能揣测的,如婆须密多女,得离欲三昧,而示现贪欲相;凡与之结缘的男子,则获不同程度的解脱。无厌足王,得慈心三昧,而能显现嗔相,利益众生。胜热婆罗门,示现痴相,修外道法,投身扑火,而实能折服一切外道,令入诸佛正见……所以,《华严经》中,善财童子每每对善知识退心时,护法神总要提醒他:“善男子!求善知识莫生疲懈;见善知识莫生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敕皆应承顺;于善知识善巧方便莫见过失!”莫见过失,就是教我们不可以凡量推测圣量,以善知识成就不可思议故。

所以,末学认为,对我们凡夫而言,有两件事要注意:

1、要对如来、善知识生坚固信心,以其境界非凡夫能揣度故。获甚深智慧与功行的佛菩萨、大善知识,心力自在,来去自如,能方便化现种种境界,诱导众生。佛受金戗马麦之报,是为了向我们展示因果报应的真实不虚,并非尚有宿业未了;如果尚有余业,又如何能成佛呢?《菩提道次第广论》上说,证究竟空性,不仅断了烦恼了现行,而且断了一切烦恼的种子,也清净了一切业障的种子。如何还会再受报?但为调伏众生之故,方便示现也。《维摩经》中,如来示现病相,让阿难取乳为药;乞至维摩大士门前,大士呵斥阿难说,快闭嘴,不要让他方菩萨听到你的粗言,而退失菩提心。什么粗言呢,即是说“如来有病,需乳为药”。转轮圣王以小福德,尚且无病,何况如来万德积聚之身?但以佛出娑婆世界,为摄受调伏下劣众生故,方便示现业报故。《大涅槃经》上说:“如来住于大涅槃,处处示现涅槃”,即此之谓也。

2、不可效彷圣人的举动,以因果真实不虚故。古德曾云:“踏破毗卢顶上行”、“一棒打死喂狗”等语,“骑圣像”、“烧舍利”等行,如果未彻悟的人,如果也去说、也去做,决定免不了下无间地狱,以诽谤三宝故。因此,我们凡夫千万要注意这点,不要把自己也当成圣人,我们的种子、我们的业力,与佛菩萨、善知识有天壤之别,不得草草!南泉斩猫得,我们却斩不得!

西藏有句话:“凡夫不能做瑜珈士的行为,瑜珈士不能做大成就者的行为,大成就者不能做佛陀的行为”;汉地也有句话:“发心要大,胆子要小”。因缘果报,明明昭昭,我等初学,焉能不慎!

 

下一篇:归依三宝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