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判教

2024-01-04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第三篇 判教

壹 判教的起源

判教是将陀平生所说的教法,依教说的形式、方法、顺序、内容、意义等,加以判别、解释,以明陀一代教法的真义。

判教在中国特别盛行。这是因为鸠摩罗什译经时代的学者,对于说的经典各有不合看法。罗什圆寂之后,六朝之间,对于经典的翻译更为隆盛,不只有大乘经典,小乘经典也传来东土。在浩瀚不合的大小乘经典中,究竟何者才是代表陀的本怀呢?为了探索其根源,就必须将诸经加以分类判释,评断其思惟内容,以明白法的真义所在,判教的思惟于是兴起。

贰 判教的种类

佛教东传到南北朝两三百年间,三藏教典已大致译出。各家就三藏教典的思惟体系,将释迦如来的一代教法,或依时间的先后,或依教理的深浅,剖断其价值,解释其教相,而建立各自的判教体系。综合各家判教思惟,分列如下:

一、菩提流支的一音教

元魏时代的北天竺人菩提流支,依据《维摩诘经-国品》: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主张陀的教法只有一种,跟着众生各自根器不合,而有各种差异的解释。一音教又分为大小(乘)并陈一音教、圆音异解一音教。

二、慧诞的渐顿二教

隋朝的慧诞法师依据《涅槃经》、《宝积经》等经,主张渐顿统摄一切时教。所谓渐教,是初依小乘教法为依归,渐次修行,趋向大乘;所谓顿教,是不依据小乘,直接顿受大乘教法。隋净影寺慧远、梁的刘?都主张渐顿二教。

三、法敏的二教

唐朝静林寺法敏法师也主张二教,他的二教为:

1.愚昧教:释迦牟尼化身,化身所说的经典,如《法华经》、《涅槃经》,是方便委屈,随顺众生根机,破除其执迷,不直说法性之理,是以称为愚昧教。

2.平等教:法身的毗卢遮那所说的经典,如《华严经》,为直说法性平等之理,是以称为平等教。

四、玄奘的三时教

唐代玄奘大师依据《深密经》、《金光明经》、《瑜伽论》,建立三时教。

1.转*轮:指陀最初在鹿野苑所说四谛教法。说我空法有之教,破众生迷执,为初时有教,如《阿含经》等。

2.照*轮:以般若空慧照见诸法皆空,为中时空教,如《般若经》等。

3.持*轮:是空有圆融并持的真如不空教法,为后时中道教,如《华严经》、《解深密经》等。

别的,北魏的光统律师(即慧光)也主张三种教:渐教、顿教、圆教。对根机不熟的众生,按深浅顺序说教,如先说无常后说常,先说空后说不空,名为渐教;对于根机成熟众生,俱说空与不空、常与无常,名为顿教;对于上上根众生,说如来果德圆满安闲的窍门,称为圆教,如《华严经》就是。立《华严经》为圆教就是以慧光为嚆矢。

五、大衍的四宗教

北齐大衍寺的昙隐律师等人,立四宗教:

1.人缘宗:此宗为法有宗,又称为立性宗,阐释六因、四缘的义理,主张一切诸法各有其体性。也就是一切诸法皆由人缘假合而成,然构成人缘的存在要素则为其实。如毗昙宗、萨婆多部、雪山部、多闻部。

2.假名宗:此宗为法空宗,又称破性宗。主张一切诸法空无自性,一切皆假名施设,皆为假有。如经部、说假部及成实论等。

3.不真宗:又称破相宗、诳相宗。主张一切诸法的存在是如幻而空无实体,其假名之相以不真实故,亦弗成得,如《般若经》的大乘空宗。

4.显实宗:又称常宗、真宗。主张一切存在的本体具有永远不灭的性真如,以此为迷悟的根源。如《涅槃经》的性真理、《华严经》的法界真理。

此外,梁光宅法云法师根据《法华经-譬喻品》引出四乘教──权三乘、实教一乘──以羊车比喻声闻乘,鹿车比喻缘觉乘,牛车比喻菩萨乘,大白牛车比喻为果一乘教。

六、法藏的五教十宗

唐朝的法藏贤首依《华严经》教义,立五教十宗,为华严宗的判教。五教是:

1.小乘教:指《阿含经》、《大毗婆沙论》、《俱舍论》等经教,只说人空,尚未明法空之理。

2.大乘始教:为大乘初门的教法,是以称始教,始说大乘教法的意思。分为:

(1)相始教:指《深密经》、《瑜伽论》、《唯识论》等,说诸法遍计执、依他起、圆成实三性差别。理事互异,性相不合,虽立百法五性,未言一切皆成的法性,为一分生灭的事相上的赖耶缘起说。

(2)空始教:指《般若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三论体系。虽说诸法皆空的事理,然则尚未言及一切皆成的终教之义。

3.大乘终教:指《涅槃经》、《楞严经》、《大乘起信论》、《空性论》等,说一切众生皆当成的尽理之教;明体相不二,真如是随缘不变的圆熟之教。

4.大乘顿教:指谈吐顿亡、理性顿显、解行顿成,不立阶位,一念不生就是的教法。如《维摩经》的无言沉默、《起信论》的离言真如、禅宗的不立文字等。

5.大乘圆教:指教理行果圆融无碍、圆满安闲、重重无尽的一乘法。分为同教一乘,如《法华经》;别教一乘,如《华严经》。

除了五教之外,法藏别的设立十宗来归摄教法所诠的理趣,也就是各宗所执教义的内容。十宗为:我法俱有宗、法有我无宗、法无去来宗、现通假实宗、俗妄真实宗、诸法但名宗、一切皆空宗、真德不空宗、相想俱绝宗、圆明具德宗。

别的,齐朝的护身寺自轨法师立五宗教:人缘宗、假名宗、不真宗、真实宗、法界宗。前三同于大衍,后二是将大衍的真实宗一分为二,第四为《涅槃经》的说性真理,第五则为《华严经》的安闲无碍法界真理。

七、耆阇的六宗教

南朝陈代耆阇寺的安凛(或作廪)法师立六宗教统摄一代时教。六宗教为:人缘宗、假名宗、不真宗、真宗、常宗、圆宗。人缘宗和假名宗通于大衍的说法。不真宗相当于法相宗,说明诸法如幻化,依他而起,是以不真。真宗相当于三论宗、般若空,说明诸法真实之理等,是以为真。常宗如《楞伽经》、《起信论》所说,真如有恒河功德,恒常不变,故说为常。圆宗如《华严经》所说,法界缘起安闲无碍,具备重重无尽的德用。这是指华严窍门等。

八、晒台的五时八教

晒台智顗大师根据《华严经-如来性起品》的三照三譬、《涅槃经-圣行品》的五味相生譬、《法华经-信解品》的长者穷子喻,剖断陀一代教法,分为华严、鹿苑、方等、般若、法华涅槃等五时;从教导众生的形式方轨则分为顿、渐、秘密、不定等四种类,称为化仪四教;又依众生根机而将教理内容分为藏、通、别、圆等四种类,称为化法四教。以上总称为五时八教。

(一)五时

陀平生说法可用一首诗描写:

华严最初三七日,

阿含十二方等八,

二十二年般若谈,

法华涅槃共八载。

第一华严时,指陀成道最初三七日间开讲《华严经》,是陀从自内证的真如法身所流露,譬如初升的太阳先照高山岳一样,此时只有普贤、文殊等大根性的菩萨才能遭遇法益,而小乘人则如聋若哑。陀知道众生的根机未熟,于是在成道后十二年间讲说《阿含经》。此时的法如同从牛身中方才挤出的牛乳,为五味中的乳味。

第二阿含时,小乘人在第一时听闻大乘华严经教,如聋若哑,不能领受,是以陀以十二年的时间说《四阿含经》。此时譬如日轮渐升,照到幽谷一样;在五味中如同由乳制成的酪味,因为是陀在鹿野苑所说,所以又称为鹿苑时。

第三方等时,第二时中已证悟无学的二乘人,只证得小果,却误以为是究竟之道。陀为破除其偏见,于阿含后八年间说《维摩》、《思益》、《胜鬘》等大乘经典,以引小入大,叹大褒圆。此时譬如日照平地一样,如同将酪味再精制成生酥味。

第四般若时,指方等时之后的二十二年间,陀为了破斥大小乘分其余偏执,于王舍城灵鹫山、室罗伐悉底国给孤独园、他化安闲天及王舍城竹林精舍等四处说诸般若经,以明诸法皆空,融合大小乘于一味。此时譬如上午十点的阳光照射大地一样,如同将生酥再精制成熟酥味。

第五法华涅槃时,陀见众生根机渐熟,于般若时之后的八年,于灵鹫山上说法华,开演十界皆成的真理。后临入灭的一日一夜之间,开演《涅槃经》,说一切众生悉有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之理,是为法华涅槃时。此时如日轮当午照耀大地,如同熟酥再精制而成的醍醐味。

(二)八教

1.化仪四教:化仪四教是陀教化众生所用的典礼,是依《华严经-性起品》日出光照的理论而立顿;依《法华经-五百学生授记品》虽然稍有懈怠,然则毕竟算作,是为渐;依《大智度论》的我在阎浮提,转第二*轮为秘密;更依《维摩诘经》的一音异解,而安立不定教。

(1)顿教:释迦如来四十九年间一代教法,首先在菩提道场宣说自内证的大乘窍门,直接教示众生,相当于《华严经》所说。

(2)渐教:教化的内容由浅而渐深,相当于鹿苑等处说阿含、方等、般若三时所说的教法。

(3)秘密教:陀于说法中应众生的根机能力而说各类法,而众生领受的法益也各有不合,并且彼此互不相知。

(4)不定教: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各类根机的众生虽然同坐一席,然则依大家能力的不合,所体悟的教法也不定。

2.化法四教:化法四教是陀济度众生所用的教法内容,也就是对于界内外各种利钝的根器,以机宜、诱引、弹呵、淘汰等方法,观机逗教所施设的窍门。化法四教是依《大涅槃经-德王品》的四弗成说和〈圣行品〉的四种四谛*轮,更依《法华经-药草喻品》的三草二木,以及《中观-四谛品》的四句为前提而组织成立的,是晒台独特的讲法。

(1)三藏教:略称藏教,指在鹿野苑为三乘人所说的《阿含经》。所化的对象为正化声闻、缘觉乘,旁化菩萨乘。主要说生灭浅近之事,以破斥外道的邪人缘,而后宣扬法正因之理。

(2)通教:以该教为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所共通的大乘初门教,是以称通教。通教有二层意思:1.通入义:钝根菩萨与二乘人同证空理,故通前三藏教。又利根菩萨不仅证空,并且证中道之理,是通入别教或圆教。2.共通义:此教三乘共通,了知色等于空之义,属同一位,故名共通之教。

(3)别教:有不共与历别二义。不共,即不共二乘而独为菩萨说。历别,是由差别面观察诸法,故称别教。此教说明十界诸法、因果善恶、逆顺二观等法,虽然隔历参差,然则体性不外乎为真如平等的法性缘起,不外以染、净二缘而起迷悟及人缘果报的诸法。此教次序递次观空、假、中三谛而悟中道之理,而所悟的中道有别于空、假,所以称为但中。因其观法是次序递次三观,又称隔历三观。

(4)圆教,是大乘教中的实大乘,对最上利根菩萨涓滴不假方便权说,直接说内证究竟真实义的教法。此教不论法界万有诸法,情与非情,而显现全体真如中道。此教观空、假、中三谛之理时,在一谛中互具其它二谛,所谓即空即假即中,三谛相即,所以个中道之理,称为不只中之理。此三观就称为一心三观、不次序递次三观、圆融三观。

化法四教可摄尽陀一代的教说,是以在五时的分配上,初时华严,正说圆教兼说别教;第二时阿含,但说三藏教;第三时方等,大小乘兼说,是藏通别圆四教并谈。第四时般若,是以通、别、圆为教味;第五时法华涅槃,开显真实,以纯一的圆教为教味。

五时八教关系列表如下:

参、结语

我国的判教虽有各家的说法,然则以华严的贤首和晒台的智顗并称为双璧,个中尤其以晒台智顗的判教最为独到。晒台智顗大师的判教,整理了全部佛教的教义,显示了全部教的思惟。把小乘阿毗达磨的教判摄为藏教;在通教中批评了小乘,指导了根本义;把大乘的空观,连通于藏、别、圆三教;又在别教概括了真如缘起的思惟;于圆教中,圆融了事理。不像三论的嘉祥,倾向于破邪否定的一面;也不像地论,把第一道理的有、无,算作独一的目标;又不像三阶教的信行,只依根机作判教。

智顗大师的五时八教,避开了一切极端的倾向,以包涵的立场构成了判教,计划了教义的统一,又胪陈了响应教义的实践方法,形成了晒台教观独到之处。

下一篇:第一篇 三藏十二部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