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佛陀十号

2023-12-05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第三篇 陀十号

陀十号的定义

我们除了从身来懂得陀以外,还可以从名号来熟悉陀。

因为陀其实是太伟大了,所以世人用各种异名来称扬的巍巍功德,例如:世雄、世眼、世英、天尊、大觉世尊、觉王、觉皇、法王、大导师、大圣人、大沙门、大仙王、大医王、天、日、两足尊、两足仙、天中天、人中牛王、人中龙王、人大军子、能人等等。然而,最通用的尊号有十一种,那就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诸经论往往开合成为十种,例如:《十号经》以世间解、无上士合为一号,《大智度论》卷二十一、《成实论》卷一、《菩萨地持经》卷三都以无上士、调御丈夫合为一号,称为「如来十号」。

陀十号的内容

一、如来

「如」,梵语 tath,又作如如、真如、如实。指万物真实不坏、无有变异的本性。一切法虽有各自不合的属性,如:地有坚性,水有湿性等,然则这些属性都不是实有,都是以空为实体,所以将这种实性称为如。「如」也是诸法的本性,所以称为法性;而法性是真实究竟的至极边际,所以又称为实际。

诸法虽然各有差别,然则理体平等无异,这种理体平等无异的真理,也称为如,又称为真如;此理为一,故称一如。

由此可知,如、法性、实际、真如、一如等等,都是诸法实相的异名。

如来,梵语 tathgata,音译作多陀阿伽陀、多他阿伽度、多陀阿伽度、怛萨阿竭、怛他?多、多阿竭。各类经典对于「如来」有不合的解释,归纳如下:

1.以如实之智,乘如实之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

2.以如实聪明解脱,得究竟涅槃,故名如来。

3.如实觉了真理,故名如来。

4.如实知众生各种欲乐,悉能示现,故名如来。

5.如实成就一切善法根本,断一切不善根本,故名如来。

6.如实为众生指导解脱之道,故名如来。

7.能令众生远离邪道,住于真理正道,故名如来。

8.演说诸法真实空义,故名如来。

9.诸来到三解脱门,也令众生入到此门,故名如来。

10.通晓诸法实相,故名如来。

11.如实修行,来到地,故名如来。

12.以法真理,来到地,故名如来。

13.以权智二足,证至地。《助道经》说:「智度无极母,善权方便父,生故名为父,养育故名母。」聪明善权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出生诸,是以以修习二者而证入地者,称为如来。

14.从如如自性而来,故名如来。

以上是如来的解释。也有人将如来译为如去,这是因为梵语 tathgata可分化为tath-gata (如去),tath-gata (如来)二种。 假如作如去解,则是乘真如之道,往至果涅槃的意思。不管是「如来」也好,或者「如去」也好,的法身体性平等,有如虚空般清净常住,离言绝虑,弗成名状。《金刚经》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道尽境界的甚深奥妙,弗成思议。

二、应供

应供,梵语 arhat或arhant,音译阿罗汉、阿罗诃,又称作应真或应。

阿罗汉具有三种意义:

1.杀贼:贼,指烦恼,能盗走一切善法功德,故名贼。陀断尽一切烦恼,所以称为杀贼。

2.不生:陀证入究竟涅槃,心中不再生无明烦恼,所以称为不生。

3.应供:陀断尽三界内外一切烦恼,智德圆满,所以应受十方众生以饮食、衣服、卧具、汤药、幢幡、宝盖、香、花、灯、?等最胜肃静具礼敬赡养。

阿罗汉虽有三义,但以「应供」能涵盖三义,故一般均以「应供」作为陀的异名之一。

三、正遍知

正遍知,梵语 samyak-sambudha,音译作三藐三陀,又称三耶三檀、正遍智、正遍知、正遍觉、正真道、正等觉、正等正觉、正觉等、正等觉。指陀所证得的聪明正真而又圆满,周遍含容,无所不包。

凡夫俗子的世智辩聪固然眇乎小哉,即使是声闻、缘觉与菩萨,虽然已入圣位,他们的聪明和陀比起来,照样有所不足。《法华文句》卷五和《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八,对于四种圣者的聪明作了以下的比较:

1.声闻的聪明有如萤火:声闻虽观四谛,悟得空理,然则还不究竟,仅能自度,不能度人。有如萤火虫的光线微弱,仅能自照而不能照物。

2.缘觉的聪明有如星光:缘觉虽观十二人缘,悟真空之理,然则对于中道妙谛仍然不能清楚明了。好比天边的星辰虽然发出光线,然则不能照到远处。

3.菩萨的聪明有如月光:菩萨虽然具有聪明,然则惑业未断,所拥有的聪明有若干之别,好比月亮有盈有亏,光线也就强弱不等。

4.陀的聪明有如日光:唯有陀的聪明能觉了诸法实相不增不减,悉知十方诸世界的名号及众生的名号、先世人缘、下世生处,以及一切心相、结使、善根等宇宙诸法,所以称为「正遍知」。

四、明行足

明行足,梵语 vidy-caraa-sapanna,音译鞞侈遮罗那三般那。又作明善行、明行成、明行圆满、明行。

在经典中有多种解释,归纳如下:

1.明,指宿命、天眼、漏尽等三明。三明与六神通的名称虽然相仿,个中仍有如下差别:

(1)二乘及菩萨等圣者只知道自己以及众生以前一世、二世、三世,甚至百切切劫之事,是为宿命通陀能知道无始劫来自己以及众生一切人缘行业,是为宿命明。

(2)二乘及菩萨等圣者只知道众生未来生此死彼之事,是为天眼通陀进一步知道其行业人缘果报及死活相状等事,是为天眼明。

(3)二乘及菩萨等圣者虽断烦恼,犹存习惯,不能了知他人烦恼是否已断尽,是为漏尽通陀则断除一切烦恼习惯,而且了知众生烦恼是否断尽或已断若干,是为漏尽明。

行,指身、口二业。四善六道中,惟有陀的身、口二业圆满无失。

陀具足三明二业,所以称为「明行足」。

2.明,指离诸痴暗,证得果。行,指三学、六度等修行。

陀在因地时,旷劫精进,修诸善业,而得究竟解脱,永离无明烦恼捆扎,所以称为「明行足」。

五、善逝

善逝,梵语sugata,音译修伽陀、苏揭多、修伽多。又称善去、好去。有下列三种意义:

1.指如来进入各种甚深三昧与无量妙聪明之中,是妙往的意思。凡愚六道心中充满贪瞋痴等,所以常流转于死活苦海中,就不是善逝。

2.如来正聪明断诸惑,妙出世间,往至果,故名善逝。

3.如来如实去往涅槃彼岸,不再退没于死活之海。

也有人将sugata,译为善说、好说、善解、善说无患。指如来能依诸法实相,不着于法爱而说,并能善于观察学生的根器,应机说教,令入智。

六、世间解

世间解,梵语 lokavid,音译路迦惫,又作知世间。

世间可分为二种,即:众生世间、非众生世间。如来不只遍知众生、非众生之间的一切相状,而且能如实了知世间的非有常、非无常;非有边、非无边;非去、非不去等,心不着相,如虚空般清净无染。

七、无上士

无上士,梵语anuttara,音译阿耨多罗,又作无上、无上丈夫。具有下列意义:

陀的聪明、禅定、戒行等一切智德圆满,福慧具足,于人中无有过之者,所以称为无上士。

□在诸法中,涅槃法最为殊胜陀不只自己证得涅槃,也教导众生,令入涅槃,所以于众生中,也是最胜无上。

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在众生中无与伦比。

八、调御丈夫

调御丈夫,梵语 purusa damyasarathi,音译富楼沙昙藐娑罗提,指陀善于运用各类方便权巧化导众生,令得当代乐、后世乐,甚至涅槃乐。

九、天人师

天人师,梵语 sasta dena-manusyanam,音译舍多提婆魔□舍喃,又作天人教师。指陀善于教导众生何者应作、不应作,是善、是不善,假如众生能依教而行,不舍道法,就能解脱烦恼。

如来广度一切众生,无有分别,为何说是天人师呢?这是因为人的烦恼较薄,天的聪明较利,二者轻易趣向道,得度者较多,是以以天、工资代表,称如来为天人师。

十、

,梵语buddha,全称陀、驮、休屠、浮陀、浮屠、宝塔、浮头、没驮、勃陀、馞陀、步他。意译为觉者、知者、觉。指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实知见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大圣者。

十一、世尊

世尊,梵语bhagavat,音译作婆伽婆、婆□□帝、婆伽梵、薄伽梵,又称有德、有名声等,世间最尊贵的圣者之意。

婆伽婆含有六义,都含摄在世尊的意译中:

1.安闲:指如来永不被诸烦恼所系绊。

2.炽盛:指如来聪明之火能使三毒永尽无余。

3.端严:指如来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4.名称:指如来的功德殊胜圆满,名闻遍于十方。

5.尊贵:指如来常以聪明方便利乐众生,永无懈怠。

6.吉祥:指如来为一切众生所赞叹赡养。

参 结语

除了上述的通号以外,陀在世间示现的应身,依其特点,也各有各的名号,例如阿弥陀、药师琉璃光等,称为别号。

总之,陀的境界不是言语思惟所能道尽,我们欣慕的断德,仰慕陀的聪明,甚至答谢陀的恩义,应该常念的名号,并且沉思它们的启示,以明心见性、断除烦恼、求得聪明、众善奉行、修习菩提、遍学诸法、端严行仪、弘法度众、自觉觉他、利乐有情等,自我勉励。是心念,是心作,心中常念的功德利益,成只在面前。

下一篇:第一篇 时间(剎那不算短 劫波不算长)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