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生活中的医学 -智悲佛网

2023-12-02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手机阅读|返回上级

教生活中的医学

曹秀伟

一、教生活中的医学概述

生命与健康是人类生活的一个永恒主题。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包括三个方面:即躯体无病痛、精神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教非常关注生命、关注健康,它不但认为个体的生理状况,行为(业)是致病原因,而且还深入分析心理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在疾病产生过程中的作用。这与当前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相吻合的。

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生活的快节奏给人们带来的压力要远远大于以前,因此对疾病的治疗不能只靠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精神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更为重要。

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学者L·A怀特在其名著《文化的进步》中有一句名言:“文化的目的就是满足人类的需要。”[1]一种文化的存在一定有它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教文化存在的目的也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彻底根绝包括病苦在内的人生诸苦是教的根本宗旨,因此教徒的日常生活也要为这个宗旨服务。

教注重调节人的饮食,用食物来治疗人的疾病;教徒的卫生习惯、修行实践中体现了医学养生保健和心理养生的思想;教徒的日常生活与医学是密切联系的,教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的养生保健思想对我们人类的生活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也对我国医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这些思想有一定的现代价值,值得现代社会仿效。

  (一)饮食与医学

保持长寿,增进健康一直是人类的愿望。只有身心健康,延年益寿才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从基本上来说,人的健康要透过营养-食物来维持。日本的日莲大圣人指出:“人类靠食物为生,食物即是财货。所谓生命,乃是一切财货中最重要的财货。”[2]生命是可贵的,为了维持生命,健康适度的饮食是必不可少的。

教认为,人类的饮食和疾病是密不可分的,即所谓“病从口入”。许多疾病的发生就是由于饮食复杂和过量引起的。

而适度的饮食则可以治疗疾病。据《九横经》的记载,有九种原因导致许多人不能长寿,中途夭折。第一,把非食物当作食物吃下去。第二,不计食量,即饮食过量。第三,不按照习惯饮食。第四,食物不消化,有人虽然消化不良,也照样猛吃下去。第五,大小便不定时。第六,违反五戒。第七,亲近恶知识。第八,行为怪僻,违反习俗。第九,不闪避车辆,暴象或酒醉行为。[3]前五项是关于食物的注意事项,只要避免这五项,就能延年益寿。

中医也认为饮食不洁,无节制过多进食或饮食劳累都能导致疾病。现代医学也认为饮食在人体内分解成多种营养成分,机体就利用这些食物的营养促进生长,进行修补,并维持各系统的功能,所以只有进食得当才能保持健康。若饮食不当,就会造成机体障碍而使人生病。教是以饮食心理的健康来达到修行的目的的。

教中有“万物皆药”的思想,教医学把食物当成药品来用,注重饮食疗法。对于病人来说,食物即是药品,对健康人来说才是食物。有时候,一般食物也能当药品用。中医中就有“药食同源”的说法。教认为调五味可以治病。

《摩诃止观辅行》第三十二卷载:“酸味对于肝脏有益,却会损脾脏;咸味对肾脏有益,却会损心脏;辛味对肺脏有益,却损肝脏;苦味对心脏有益,却损肺脏;甘味对脾脏有益,却会损肾脏。”

总之,教认为饮食与人的身心疾病是不可分割的,教的饮食观对中国的医学也产生了影响,对人类饮食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素食,饮茶,戒酒等。当然,饮食不能包治百病,但健康适度的饮食则百益而无一害。

(二)卫生与医学

教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交汇,不断适时调整自己。而教本身有一套严格的清规戒律,要求教徒必须严格遵守。这套清规戒律,对教徒的日常生活做了明确的规定,包括教徒的日常的饮食起居,行住坐卧等修行实践。而且这些清规戒律中也包含了许多医学思想和卫生保健方面的内容。教传入中国的同时也将一些卫生习俗带入了中国,对中国人的卫生习俗或多或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教很注意个人卫生,戒律中的一些要求客观上促进了教僧侣卫生习惯的养成。

先以《灵岩山志》中《堂大众一日行止细则》为例。“每日闻四板即起,穿衣整齐,被条理顺,帐子挂起,小圊后回堂。挂腿子坐,煞四板,听三椎叫香,出堂洗面,照两把半常规。两单分洗,手巾分挂东西檐下。

……受食。食时存五官,去三心。不得碗筷作声,饮食作响。齐已念回堂,途中不得涕唾。有病多痰者须带痰手巾,不得前后左右瞻顾盼视。必须合掌正念。回堂绕三匝。归位念愿消三障四句,礼三拜。收拜垫理置一处。在本位前一进一出,对面抽衣,搭位后竿上,脱袍子卷好,放位后,位上大小垫子理齐。不得放置杂物。

然后嚼扬枝,嚼杨枝之事,既为制,又有五利,必遵行。漱口后,大小架房,先换鞋子,事后洗手。大架房尤须洗净。此事所制定,必当遵行。若偷懒不洗,职事查出,须受申斥。洗净后洗手时,以手指蘸碱水擦洗,再在左边汤罐内洗过,再在右边清水罐内荡洗。拭巾后,换鞋子,如小圊。只在右边清水罐荡洗。不用碱水,大小解后回堂。

……若有咳嗽,以袖掩口。若要吐痰,手巾接之。不得吐于鞋底,昏沉被幡拂后,须提神系念……”[4]从这个一日行止细则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僧众是很注重戒律,注意卫生的。从早晨起床,穿衣、洗脸、吃饭都注重卫生,包括饭后嚼杨枝、漱口、洗手等等方面。关于洗手有严格的规定,要用碱水洗。无论是从卫生的角度还是从健康的角度,教徒的这些做法都是比较正确的,这样的卫生习惯的养成,对己对人的健康都是有好处的。

教也注意口腔卫生,东汉传入中国的《说温室洗浴众僧经》已经谈到了用杨枝洁齿,可令人“口齿香好,方白齐平”。《大唐西域记》中也谈到了饭后嚼杨枝。“夫其清洁自守,非矫其志。凡有馔食,必先盥洗,残宿不在,食器不传,瓦木之器,经用必弃,金、银、铜、铁,每加摩莹。馔食既弃,嚼杨枝而为净。”[5]

这段文字除了谈到饭后嚼杨枝外也谈到了吃饭时的卫生习惯。食物吃之前要先清洗,上顿吃剩的食物下顿就不再吃,盛食物的器皿不要相互使用,以免感染,瓦木之器,一旦使用了,就不要再使用,要扔掉。这些戒律和规定,都是从卫生和健康的角度来说的。教的这些规定对身体健康是有益的。

关于教徒的洗浴,教中也有特殊的规定。作为教徒不仅要洗去身体上的尘垢,更重要的是要净心,洗去心理上的尘垢,惟有净心,才能得净法门。洗浴之法,是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满足,而作为教徒更注重的是心理上的满足,精神上的提升。

简而言之,教徒在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卫生保健方面,一是为了身体的健康和保健,二是为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这样的卫生习惯和习俗在客观上丰富了医学保健方面的知识,也对后来的卫生习惯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修行实践与医学

修行实践是教徒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并且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

那么,何为“禅定”?“禅定”是“禅”和“定”的合称,意为“安静而止息杂虑”。何谓“禅”?“禅那”的略称,意译“静虑”、“思维修”、“弃恶”、“功德丛林”等。意思是心注一境、正审思虑。“定”,音译为“三摩地”、“三昧”,指的是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教以此作为取得确定之认识、作出确定之判断的心理条件。

教看来,人的心本来是清静的,只是受到外界物欲及幻想的诱惑才导致心念妄动迷乱,从而产生无尽的烦恼甚至疾病丛生。人的病起于贪、嗔、痴即愚昧无知,无明。因此教养生主要强调一种开悟,强调不被某种欲望所累,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在这种超脱的心理状态之下才有可能防止疾病的发生。

然而,要达到这种状态必须通过修行,通过参禅打坐,即所谓的“禅定”。禅定能摒除杂念,祛除迷妄,能使人专心致志,观悟四谛,获得安乐。家把禅定作为心理锻炼的主要手段,作禅修定,就是通过“以念止念”、“以心治心”的心理过程来增强人体自身生命运动调节控制和运动的能力。[6]彻底根绝病苦在内的人生诸苦,乃为教的根本宗旨。禅定乃是治疗众生心病有效的修行方法。

禅定的修行实践能够治病,通过禅定的方法可以达到养生的效果。禅定养生要练身调行,首先重要的是要调摄精神。有关禅定等修行实践,最有代表性的是止观疗法,也就是说主要是天台宗的止观。

在修习止观的过程,能够将散乱的心渐渐收起来,能够坐下来,闭目返观自心和内心深处,这样能够调摄身心,活络全身气血,因而能够起到防治身心疾病的作用,是一种独特的养生方法,尤其是一种独特的心理养生方法。

教徒的修行实践过程中的这些做法,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修行,但是,这种修行方法客观上起到了调节身心,祛病延年,养生保健的作用。通过禅定内心才能清净,只有清净,精神才能不涣散;惟有精神不涣散,身心才能健康,同时令人长寿。其实家的禅定养生法与中医强调的心理保健道理是相似的,即练身调形,应首先主动地调摄精神。因为精神清净,意志安闲,心神安定的养生心态,可以达到真气调和顺畅而不生病的状态。[7]

二、教生活中的医学对人间教建设之启发

太虚顺应时代的需要,提出了“建设人间教,实现人间净土”的口号。人间教决非特殊教派,而是以人为出发点的适应现代社会、提升现代社会的教理念。[8]人间教强调以人为本,法是陀为人而说的,是为解决人的问题而说的,因此人间教的建设要为解决人的问题而努力。

教徒的日常饮食、卫生、修行实践这几个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医学养生保健思想对人间教的建设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教认为饮食和人类的身心疾病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强调以饮食心理的健康达到修行的目的;教徒不仅注重个人的卫生,也注重公共卫生,尤其强调心理的卫生;教徒的修行实践强调要调摄人的身心,调摄人的精神,通过调摄身心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总的来说,从教生活中的医学我们可以看出教更加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生老病死,关注人的精神的健康,关注心的清静,关注人的完善。因此人间教的建设也应该更加注重人的生命、人的生老病死、人的精神健康、心的清静和人的完善。

教生活中的医学探讨人间教的建设,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发:

一是人间教的建设要体现人间性。

人间教具有强烈的入世性,教的特色是“即世而出世,入世而济世”,教重视生反对死,强调以人的现实生活为本,以活着的人为本,关心人间,建设人间净土,积极入世。教生活中的医学所关注的问题正好是人间生活中重要的问题,即日常的饮食、卫生、修行等方面的问题。生命和健康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也是人间教建设应该关注的永恒主题。因此说人间教的建设要体现人间性,要关注人的生命和健康。

二是人间教的建设要重视精神的主导作用。

当代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经济高速增长,信息处于“爆炸”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的生存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人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人的精神负担也越来越沉重,有的人甚至因为不堪重负而导致精神崩溃。因此在现代社会,精神卫生成为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教的精神安慰和心理调节作用就可以大有所为了,教生活中的医学所体现出来的养生保健思想对现代社会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健康的定义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病痛,更为重要的是还包括精神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教的日常生活的饮食、卫生、修行实践更加注重的是精神的健康、心理的健康,在日常生活中调摄人的精神、调节人的心理,能使人心情舒畅,心态平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从而更加有利于人的健康。因此说人间教的建设要重视精神的主导作用。

三是人间教的建设要符合契理契机的原则,要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所谓契理,就是从根本上说,要合乎法的根本道理,契合法的根本精神,如果违背了这一条,那就不成其为教,当然也就不能发挥作用了。

在契理的同时要契机,所谓契机,就是要随顺时代的变化和大众的不同需要而不断地更新发展自己,并应机接物,方便施教。[9]太虚认为,人世间有三类“苦恼”,即:一曰依外界苦,二曰依内身苦,三曰人群苦。[10]太虚关于人世间的三类苦恼,可以理解为主要有两大原因造成人生的苦恼,一个是内因,就是人的身体以及内心的感受的原因,另外一个是外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因此建设人间教的时候要考虑的契理契机的原则,要与当代社会相适应,要适合当代人的心理,更要考虑到环境等外在的因素,与当时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相适应。其实教传入中国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人间教的建设更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人间教的目的是要立足人间,达成教。在当代,为了更好的推行人间教,我们应该从教生活中的医学吸收借鉴一些有益的东西,使人间教更贴近现实,贴近人生,关怀人生,以人为本,为社会为民众作贡献。

参考文献:

[1] 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智慧的结晶[J].法音,1998(7):21

[2] 刘欣如编著.教医学的奥秘[M].台北:大展出版社,1994:182

[3] 刘欣如编著.教医学的奥秘[M].台北:大展出版社,1994:184

[4] 张一留著.灵岩山志[M].(中国寺志丛刊; 46).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1996:153155

[5] 姚世珍注.大唐西域记注释[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科研处,1984:54

[6] 袁卫玲、邹杰.试论教养心在养生中的表现形式[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4,21(1):16

[7] 袁卫玲、邹杰.试论教养心在养生中的表现形式[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4,21(1):16

[8] 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教智慧的结晶[J].法音,1998(7):17

[9] 洪修平.人间教与都市寺院[A].觉醒主编.都市中的[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44-45

[10] 郭朋.太虚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573

下一篇:中科院院士朱清时以佛法解释物理学语惊四座 -智悲佛网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