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念来了当若何?

2023-11-05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五灯会元》中记载药山惟俨禅师的一个公案:一日坐次,有一僧问:兀兀地考虑什么?师曰:考虑个不考虑底。僧曰:不考虑底若何考虑?师曰:非考虑。

这一问答,成为曹洞宗参禅用功的基本。考虑,是有心;不考虑,是无心。从偏于一方而言,有心即病,无心亦病,用以超脱妄念与昏沉的当体,名曰:考虑个不考虑底。换一句话来,即非考虑是坐禅的当体,既离做作的各种妄念,又非无心不思的冥顽状态,是不起心动念,无心而照,照而无心。非考虑的非,不是否定之意,而是指坐禅时灵明寂照的正念。非考虑就是解脱,以此为坐禅的正念、正思维,就是脱表现成地离迷悟、超凡圣,念念悉正,心心皆不染污的心行。日本曹洞宗道元禅师在《坐禅仪》中说:若得此意,则如龙得水,似虎靠山,当知处死自现象前,昏散先扑落。那么,非考虑是什么境界呢?

非考虑是有一个真实不虚的状态,是分别意识不动之前的境界。很多人认为打坐时要没有妄念才好,当妄念来了的时刻,就想要把它去除掉。我们要觉知妄念本身是缘生之法,它不属于我们自己的。什么妄念要来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刻跑掉也不知道。正因为我们的分别意识,事后才知道有一个所谓的妄念。假如还以为有一个我在知道妄念的往来来往,就又添加一个妄念这就是所谓的根本无明修行就是为了要解决这个根本问题。

妄念的生起跟无我的觉知,其实是一体的感化。妄念的本身是意根的感化,其实就是实相。打坐时不要怕妄念的往来来往,因为妄念本身就是我们的实相。也没有别的一个所谓的妄念能让我们知道,因为在每一刻的当下,能和所、根和尘、心和境、妄念和我,本来是弗成分开的,同时往来来往,同时生灭。本来是一体,是我们考虑出这个是妄念,那个不是妄念,其实都是事实之后的意识分别。

非考虑的正念,能让我们去真实地面对妄念往来来往。面对每一个念头,不管是善念照样恶念,不去管它们,甚至不管也不必管,更不必起心对治,对治是经由过程压制念头来断事实上也压不住,宗门中把这种落在二边的对治性的用功夫方法,比作以石压草,毕竟是劳而无功的。只有在真正打坐的当下,才会悟到我们的心量本来是很广大的,应用无穷。六根应目击色,应耳闻声,应鼻嗅香,应舌知味,应身知触,应意知法,一切施为运动,皆是法身。六根本来毫无挂碍,无爱无憎,无得无失,无去无来,平等平等地随缘生灭,都是自然解脱。

曹洞宗祖师认为:打坐的真境界,是在于非考虑的正念。若正念相续,虽行住坐卧,动止威仪,亦不暂离,即可说是大悟的人。非考虑的正念,是正传的坐禅之法。坐的当下就是行威仪,就是的行履。对于非考虑的正念,宏智正觉禅师在《默照铭》中说,应以清净之心,默照内观,彻见法源,无纤毫障碍,廓然亡象。如澄净的秋潭水,如静夜的明月光,澄净孤明,安闲无双。

法是不二之法,不立一法,亦不舍一法。在没有见道之前,修行人很轻易落入二边之中,取一舍一,死力想抓住个中自己认为好的一面,排斥或压制自己认为不好的一面。药山禅师所说的非考虑,教我们远离分别取舍,以无分别心做功夫。所谓无分别心,并不是说如无情之物顽然蒙昧,而是无住生心,无念之念,也就是考虑个不考虑底。

谈及此,末学又想起别的一个公案。药山禅师在马祖座下开悟后,从新回到石头和尚之处。

《景德传灯录》中记载:一日师坐次,石头睹之问曰:汝在这里作么?曰:一切不为。

石头曰 :恁么即枯坐也。曰:若枯坐即为也。石头曰:汝道不为,且不为个什么?曰 :千圣亦不识。

石头大喜,以偈赞曰 :

从来共住不著名,任运相将只么行。

自古圣贤犹不识,冒昧凡流岂可明?

下一篇:南禅七日(11)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