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就是幸福的微笑——净慧长老与香港凤凰卫视记者的对话
记者问:现在物资生活丰富了,但人们仍不认为幸福,认为很苦楚。请问大师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物资财富的增长与幸福感的增长并不一致,物资财富只能知足外在的和感官的需求,幸福感则来自于心坎世界。物资生活充分了,心坎却空虚了,就没有幸福感。第二,人们对物资财富有攀比心,我有十块钱,他就愿望要有一百块钱,就会引起心坎的冲突,如何来知足自己的欲望,这种冲突和攀比心就会引起苦楚。
别的苦楚的产生有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内在的原因就是人们对物资追求永远不知足。幸福感要从心坎来培养,要从知足常乐中来培养。外在的原因就是贫富差距太大,现在各类媒体所宣传的排场和现实的距离相差太大,媒体的介绍往往和通俗老庶民的生活有很大差距,电视上有那么好的生活,有那么漂亮的房子,有那么高级的车子,我们这些老庶民都没有,就会引起心坎的不平衡。假如财富分配能进一步地合理化,再加上准确的社会引导,这些问题就会慢慢获得解决,人们的苦楚就会削减。不过人生的苦楚是一个永恒问题,想一劳永逸地让人们心坎都充满阳光,这也许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而已。苦楚是一种现实。苦楚产生的原因也在变更。以前能吃饱三餐就很幸福,现在吃饱了没房子、没车子还会苦楚,这是因为人的欲望无止境。这就要从心理上来疏导,减轻人人精神压力,增加幸福感。传统文化和宗教道德在这个方面能发挥很好的感化。
记者问:请问人应该怎么样才能在生活中保持一种镇静和喜乐?
答:这并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现在媒体报道老是在引导人人要努力,要进步,要成长,要有追求,这本身就造成了人们心理的不平衡。什么时刻才是成长的尽头?什么时刻我们生活才能知足?现在提倡的是永不知足,永不知足就永远有苦楚,现在的思潮就是引导人人天天苦楚,而不是天天幸福。前人讲知足者常乐,这和现在提倡的赓续追求是完全相反的理论。现在全部社会逆向的思维太少,对不健康的社会现象批评的力度不敷。心灵太空虚,心灵的阴暗面太多。我提倡生活禅,就是要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能有觉悟心里就有阳光,有奉献心里就有快乐。有很多人心里有阳光,认为很快乐,那是因为他们有知足感,知道惜福惜缘,才会认为苦楚少,幸福多。
记者问:佛教讲出世,请问若何处理出世与入世的抵触?
答:社会大众对出世和入世往往有一些误解,以为出世就是离开世间,其实即使成了佛也照样在这个世间。所谓出世是指精神的超越,不为物累,以无我无求的心,做自利利他的事。这就是一种出世的精神。世间的人欲望得不到知足,会认为苦楚,那些有出世情怀的人无欲无求,充满幸福感。我们只有把世间的责任和义务做到位了才能出世间,佛教鼓励学佛的人要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就是要有超越的心态,超越长短短长的关系,这样做工作就会很轻松。做工作的目的性越强,苦楚就越多。具有出世情怀的人随缘干事,随缘放下,随遇而安,不要太执着。执着就是一种苦楚。
生活禅就是要在世俗生活傍边修行,在世俗生活中自利利他,这就是在生活中修行,就是在修行中生活。在修行中生活,就是要把出世和入世结合起来,不时观照,不时检查,这就有幸福感,有知足感,就多一些幸福,少一些苦楚。在生活中修行,就是要有感恩的心,要有分享的心,要有包涵的心,要有结缘的心。能怀着这样的心态做人干事,就会有幸福感。把事事都和小我的短长得失挂钩,这样就会很苦楚。不要要求做每一件事都有回报,要有奉献的心。
记者问:我看到一个公案,有位学生问他的师父为什么会这么快乐,师父回答说,我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请这个公案说的是什么心态呢?
答:说的是专注的心,不时专注当下,不想第二件事。每时每刻的心都在当下,不想以前,不想未来,不想得,不想失,不想是,不想非,就留意当下。专注当下既能做好当下的事,也能少很多烦恼。我的一碗饭里只有青菜几片,你的一碗饭是大鱼大肉,立时生起了长短心、人我心、攀比心,苦楚立时随之而来。你只专注吃你碗里的饭就好了,不要管别人的碗里是什么,没有分别计较的心,自然就没有苦楚了。
记者问:对通俗人而言,若何处理世俗的生活与日常平凡的修行呢?
答:六祖大师说:欲要修行,在家亦得。在家人同样可以修行,你能尽到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以一颗善良的心、报恩的心去做每一件工作,这就是修行。离开了世间的一切善法就无修行可说,修行就是要尽到世间的责任。现在有些人不愿尽自己的责任,孩子不愿养,公婆不孝顺,家庭不照顾,这不仅不是修行,连最起码的家庭责任和义务都做不到,怎么会快乐呢?
不只自己不快乐,家庭也不快乐,还拖累了社会。
记者问:人人都知道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的公案,请问迦叶会的是什么意?
答:这个公案本身是一种寄意,其含义却非言语所能表述。世尊拈花是一种肢体说话,迦叶微笑也是一种肢体说话,即使是拈花微笑四个字对佛祖来讲也是多余的,你知、我知、天知、地知,佛祖知、迦叶知,如何表达?会心一笑而已。勉强要解释,只能用如斯而已四个字来概括。到底会的是什么意,只有他们二人知道,到达了那个境界的历代祖师都知道。拈花微笑就是禅的起源,禅就是在微笑中产生。我们要用微笑来面对世界和人生,我们就会有幸福。
记者问:请问在中国禅宗成长过程中,有哪些比较重要的里程碑?
答:中国的禅也许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达摩未来中国以前,中国的禅法就很蓬勃,只是还没有形成宗派,仅仅只能称为禅法,这段历史大约有三百多年。达摩来到中国后才标志着禅宗的产生,禅宗的正式成立虽不是从达摩开始,但以达摩作为中国禅宗的开始,达摩就成为中国禅宗第一代祖师。
大体上来讲,中国的禅有禅法和禅宗两个阶段。禅法与禅宗有几点差别。第一,禅法只有师承关系,没有宗派组织,没有形成固定的团体和轨制,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禅宗则不合,它在四祖道信大师时期,基本形成相当的规模,有团体、有轨制、有经济来源、有思惟体系。六祖慧能大师则是禅宗的集大成者。第二,禅法以次序递次禅为主,慢慢渐次而入。而禅宗的思惟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教外别传、见性成佛,是顿悟窍门,即佛经所说的一念响应,顿同佛体,这是最主要的特点。
记者问:昔时禅宗分为北渐南顿,为什么南宗禅在历史的成长过程中会如斯的隆盛,这是否和其自身的某些特点有关?
答:南宗禅的祖师都出自草根阶层,都是在民间弘法。如四祖大师的父亲虽然做过官,但他本人仍然是草根阶层,而且唐太宗几回召他进宫说法都果断不去,五祖和六祖也同样拒绝入宫说法。他们始终保持禅宗平实的本质,保持平民的精神,才能在广大的平民阶层中传播。别的唐朝建立之初,社会存在着一个四处流浪的游民阶层,里面有很多有才干的出色之士,在当时很难找到前途。禅宗寺院在山里开荒种地,自食其力,体验人生的最终关怀,吸引了游民阶层中大量的人才,使禅宗很快形成了规模,聚集了很多人。黄梅在当时是一个很荒僻罕见的地方,四祖寺聚众五百人,五祖寺聚众一千人。这种盛况并非有时,一方面与顿悟成佛的窍门有关,一方面是因为远离了政治中间,并且能自食其力,不受政治干扰,能有自由的寰宇,能呼吸自由的空气。很多研究禅宗史的书,如《中国禅宗通史》,就持这种概念。
也可以说,恰是当时的有志之士投入禅门参禅悟道,成就了禅宗的成长,包括六祖本人,他虽不是游民,但六祖的父亲是从北方流放到岭南。
而北宗禅则主要在朝庭弘法,如神秀大师是两京法主、三帝门师,居高临下,神秀一系接连出了好几位国师。因为和政治联系太密切,朝庭一旦有了变故,教团就会受到政治的牵连。南宗禅则与之相反,主如果在山区的平民傍边弘扬,不受政治的牵连,所以就能成长起来,恰是这个社会的原因促进了南宗禅的成长。当然,慧能的思惟、悟境和人格魅力,促成了南宗禅的迅速成长,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身分。
记者问:禅宗要比净土宗成长得更早,现在佛教界有一种禅净合流的现象,请问这是从什么时刻开始,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答:净土宗要比禅宗成长得更早。净土宗是东晋庐山的慧弘远师所开创,当时也还没有形成宗派,由慧弘远师正式提出净土的念佛窍门,被推为净土宗初祖。关于禅净合流,则首推禅宗的四祖道信大师,他在《入道安心要方便窍门》一文中提出了念佛禅。净土的思惟重在念佛积累往生的资粮,临终往生西方净土。四祖大师提倡念佛禅,却没有提倡要往生净土。他认为念佛的心就是佛心,念佛的人心坎世界就是佛国净土,不必更求往生西方。这是禅宗与净土宗的不合。
到了宋朝今后,很多的禅师在晚年归心净土,这就产生了禅净合流的趋向。以禅宗功夫打基本,作为悟道见性的窍门,其人生归宿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往生净土,这样修行最保险,就不再轮回死活之中。有很多佛经几回再三强调,我们要修行在世间,归宿在净土,这是全部佛教的思惟趋向,也是禅净合流重要的思惟根源。
禅净合流是明清以来佛教修行上的主流。很多禅师开始以修禅为主,临终发愿往生西方。净土宗的历代祖师,也都是以禅为入门,以净土为归宿。禅净合流有很深的思惟根源,通俗地讲,禅净合流就是修行要有双保险。活着的时刻有修行,有戒定慧作依托,就没有人生的苦楚;临终时有阿弥陀佛接引往生,死后就没有轮回六道的危险。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规律,这个世界多苦多灾,人人愿望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是一个没有苦楚的世界。
记者问:您很早就提出禅宗是最适合现代人修行的窍门,请问您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理论,你是看到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而有感而发?
答: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接人心,见性成佛,直截了当,没有太多的规矩约束。现代人追求纯真,有一个能解决当下苦楚的方法就可以了。禅宗不过多地依靠经教,没有太多的宗教形式和仪轨,也不需要天天到寺院里去,这很相符当前中国的国情。假如有很多人经常去寺院,就会被说成是宗教狂热。我们在家里就可以参禅打坐,只要老老实实地按照一个窍门去修就可以了,能当下安顿我们的生命,能当下知足心灵的需求,让生活充满阳光,我们就有幸福感,我们就会活得很高兴。我之所以提倡这个窍门,就是因为禅宗有这些特点。禅宗认为佛就在心中,心等于佛,佛等于心,但用此佛,直了成佛。
记者问:我拜读了您的《禅堂夜话》,里面讲到我们要善用其心、善待一切,这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很艰苦。请问我们应该朝什么样的偏向去努力才能做到这两点呢?
答:善用其心就是要赓续优化自身本质;善待一切就是要赓续调和自他关系。善用其心就是觉悟人生,善待一切就是奉献人生;善用其心就是大聪明,没有大聪明就不能善用其心,不明白什么是善,不明白什么是恶。善待一切就是大慈悲,有了慈悲心才能善待一切,没有慈悲心连自己都善待不了,怎么能善待他人。善待一切就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我们要从这两个偏向去努力,这是人生的两件大事,做好了这两件事,人格也就圆满了。
记者问:很多人对禅仍然充满着困惑。请问究竟什么是禅?
答:什么都是禅,处处都是禅。我们在对话,我在微笑,你也在微笑,你在提问,我在回答,这就是禅。禅充满一切地方,禅就是喜悦,禅就是生命的安祥,禅是生命的关怀,禅是彼此的默契。禅可深可浅。深的禅就是拈花微笑,浅的禅就是饭来吃饭,茶来喝茶。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就是人世好时节。用禅的心来面对世界,日日是好日,人人是大好人。只可惜这一念心转变不过来,这个我放不下。禅是禅,我是我,要紧的是,慢慢缩短我与禅的距离。会心当下等于,何劳心外求玄!
记者:感谢长老的开示!
下一篇:南禅七日(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