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群情
不用群情
若人得般若,群情心皆灭;譬如日出时,朝露一时失。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假如一小我获得了般若聪明,从我见、我执所生出的群情心就没有了,好比凌晨太阳一出来,露水都不见了。
般若本身不是用说话讲的,即使说是获得了文字般若、说话三昧,照样以说话来表达,用文字做对象。但以文字说话做对象,是为了利益众生,因材施教,不是为了自己要申述什么真理。所以,获得般若的人,心中朗朗乾坤,对任何现象皆不需揣摩,当下就明白。若是哲学家及科学家,则需靠理论表达,分析实验。彻悟今后的圣者,对于宇宙人生,都是如实观、如实知、如实说。是直观而不是直觉,无相无不相,是如实相;无念之念,等于般若。既然如斯,已不需要群情、辩论、争辩,因为一切都已清清楚楚,还要群情什么?然则未得般若聪明的人,仍需要思辨的逻辑,才不致陷于盲从、迷信、迷惑。
凡是辩论的、评论辩论的、争辩的、计较的、衡量的、分析的、综合的,都叫群情心。这些都邑因无我聪明的出现而消失,好比太阳一出来,朝露就被蒸发了。佛见人就说法,但不要认为他爱好群情。佛的大学生中有群情第一者,他是为了使人人对佛所说的法理解得更透彻,是为了赞助别人而不是表现自我。是以直到今天,西藏的喇嘛对群情依然很重视,用群情杀青祛除群情的目的,使讲的人不会似是而非,听话的人也轻易进入主题。所以,已得般若的人,本身不需群情,若是为了他人,则仍然需要群情。
下一篇:无私无我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