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未来解决人类精神问题的必由之路 -智悲佛网

2023-07-19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手机阅读|返回上级

教是未来解决人类精神问题的必由之路

教于汉代传入中国以来,高僧大德傲啸天下,名山古寺独步红尘,为华夏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纵观教,过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未来是解决人类精神问题的必由之路。所以中国教对于中国的发展,应该担负起重要的社会责任。为了完成好这个责任,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一、重开智普及全民学知识是当务之急

教的教法应机施设而言,不应该有现代与传统的分别,教究其根本意趣,它永远是现代的,是当下的。然而后来教式微,各种新学异军突起,加上极左思潮的扫荡和“法轮功”等邪教的污蔑、歪曲,造成了全民学知识与般若智慧的缺乏和错觉。因此,教要彻底地融入当今社会,更好地参与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重开智,普及全民学知识,从而最广泛、最深入地以教的智慧,指导大众建设和谐社会。

(一)开展学普及工作

首先,鉴于中小学是知识启蒙的基础以及大学教育的重要性,应将学列入中小学课程和大学课程。在这方面英国已经走在前头了,它虽是基督教国家,却将学列入了中小学课程。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对于教教育的延续性,应在全国各重点大学设立学系,在各省的大学设立宗教系学专业,或者在哲学系设立教专业。为此,教界应行动起来,为达此目标而不懈努力,特别是作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教界人士,更应该积极提出建议案或提案,以确保学列入中小学和大学课程。

其次,实施学读物的普及计划。如今,虽有许多地方性的赠书中心,但缺乏全国性的赠书中心,所以应尽快将后者设立。同时编写面向儿童、青少年和普通成人的学读物、卡通漫画和《教十万个为什么》丛书。而为满足知识精英的需要,可将《大藏经》化整为零,以单行本形式点校出版。

其三,制作并出售或赠送有教吉祥语和睿语的纪念品和文化用品。例如可以制作、售赠教文化衫,上书“圆融无碍”、“虚空粉碎”等门睿语,署上教单位名称及门标志,以引起人们对学的兴趣。

其四,在各个寺院特别是名山大寺应开展“我就是教”的活动,每一个僧尼都要广泛学习,严以律己,以个人的风采来体现教的精神。既要为游客和香客作义务导游,介绍本寺历史、教教义和常识;又可以因机施教,讲解教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的观点。这样就进行了活泼的化教育,既可使一般游客消除对教的误解和陌生感,增加对教的兴趣和好感;又可使广大信众和香客树立正信,提高信仰素质。

(二)开发教文化游戏软件和游乐设施

一般来说,越有民族性的东西,越有世界性,越值得开发。中国儒道三足鼎立,文化发达。儒家君临天下,道教土生土长,而教在隋唐以后完全中国化,其影响无所不在!放眼世界,中国教的语系和宗派之多可冠全球之首,很值得发扬光大。由于人们具有娱乐、玩耍的天性,所以寓教于乐是一种非常好的普及学知识的手段。例如:可以开发一系列教文化游戏软件,可设计单机版和网络版两大类游戏软件,积极编制《心的历程》、《教三境界》、《陀的世界》和《模仿高僧大德开悟》等的教游戏软件,让玩家在美妙的“3D”效果中,游戏过关,一步步地体会教文化的精神。

再如,可在某中心城市开辟世界教文化游乐园。利用山水之势、蓝天之阔、现代化声光电、电子模拟手段和最新的光脑技术,设置“一小世界演示宫”(展示以须弥山为中心,环以七金山、七香水海、四洲、铁围山的一小世界景象)、“婆娑世界三界六道轮回盘”、“西方极乐世界展示苑”、“成住坏空四大劫模拟宫”(展示门眼中的宇宙生成与演化)、“二十重华藏世界演幻场”(演示门所拟定的高一级空间场域)、“禅宗公案意境”(展示禅师接引后学的大机大用以及学僧触机开悟的灵光闪烁)等教文化游娱项目,在游娱中普及学知识。

(三)开展网络宣传,全力促成教文化电视频道的开播

法入华以来,便开花结果,流传至今;与之相反的是教在其发源地的衰落与绝灭,直至现代才由境外倒传进入印度。唐宋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教的中心,代表了它的最高水平!今天中国教既有大乘又有小乘,既有显宗又有密宗,既有汉传又有藏传,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正如达摩祖师因为中国文化发达、有大乘气象而来华一样,现代中国更应有“舍我其谁”的王者风范,承担起世界教文化舵手的角色。为了在中国及当今世界弘扬教,应利用现代传媒工具。

首先,应整合教网站的网络资源,建立一个面向全中国、全世界的中国教网站,以文字介绍、音乐、动画等形式进行宣传;同时开辟“教与和谐社会”专栏,发展“正依不二”的教理念,宣传教和谐观,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其次,开播中央电视台新的一套节目,作为教文化专用频道,同时制作国际版节目。将《高僧传》、《五灯会元》等典故事改编、拍摄成电视连续剧。制作教主题的音乐电视、影碟、磁带,在每年的一些菩萨纪念日,分别由各地乐团举办纪念演出,而在

十二月初八日祖成道日由北京教音乐团举办世界教文化电视晚会。

二、以出世的胸怀开展入世的事业,完善人生教与人间

人生教(对个人来说)与人间教(就社会而言),是一体之两面。它源于之本怀,是近代太虚法师集陀的全部教法体系,为适应当代机宜而建立的新的教法体系。由于中国人的灵魂深处需要法的滋润,即使移居海外,国籍改了,但其文化底蕴中仍有光;中国人对情有独钟,千年国风是“家家弥陀,户户观世音”,因此教界必须回应中国人的这种情怀,改变过去过于出世、冷僻的做法,以出世的胸怀开展入世的事业。

(一)由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所以教界应该发挥经中所说的“随所乐求,一切皆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的微言大义,建设化家庭,满足其奋斗理想。

陀曾鼓励家庭生活的如理建立,比如《善生经》就是指导在家人应建立正确的伦理生活的经典。至于标志婚姻形成的婚礼,可以举行化婚礼。可借鉴基督教在教堂由牧师证婚的做法,倡导居士由法师在寺证婚,况且太虚法师曾开此先例。

汉传教居士或信众可在大雄宝殿或观音像前,由法师证婚;藏传教居士或信众可在欢喜前由根本上师证婚,宣誓互敬互爱,以爱情相助,以道情共勉,以期携手走完人生旅程。然后设素宴款客,在庄严优美的曲中饱餐法味。此外,一般的民众,不管有无信仰,也不管信的是什么,只要他愿意,均可举行化婚礼。

因为教与婚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讲因(姻)缘,都是神圣庄严的!况且“不俗即仙骨,多情乃心!”追求生活的圆满是婚姻之目的;追求生命的圆满、达到涅槃的境界是教的宗旨,两者并不矛盾。六祖慧能曾说:“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古德云:“求生时即是往生时,往生时即是度生时。”只要每对莲邦净侣勇猛精进,就能与法界一切眷属,一切民胞物与,同证父母生前本来面目!

(二)积极服务社会,既可在寺举行有益的活动和庄严的仪式,又可派善知识上门授课,以法的智慧建设和谐社会。

例如举办各种主题的生活禅夏令营和冬令营。就拿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主题的生活禅夏令营来说吧,让参加者学会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学会安住当下,觉照当下,把握当下,学会在出言吐语处、举手运足处用功,将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将法变成自己的人格、自己的生命存在。这样他回到社会中就会成为一个和谐的人,无数这样和谐的人集合在一起,无疑就会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

其次,十八岁的公民和受聘的公务员可在殿举行成年仪式与宣誓就职。

其三,举办孕妇胎教活动,让孕妇暂住寺,或诵经观想净土;或什么也不做,让孕妇在圣洁的环境中得到熏陶,在晨钟暮鼓中进行胎教。若不便住寺,可派尼师上门指导胎教,或凭教影碟、音带或电子念机进行胎教。这样就能给胎儿赋予一些神真睿智、云水襟怀,将来生男则渊雅静穆,生女则兰心蕙质。

其四,结合目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问题,教界可派口才出众、理精通的善知识上门授课。虽然法的传播只能在宗教场所,但服务民众、建设和谐社会的授课应不在此例。教界的善知识可到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甚至深入乡村,讲解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三)尽一切办法使民众的身体和谐,开办禅定学习班,推广门养生健身功法。

禅定班可体会禅定中的妙趣,放松身心,调整意态,激发潜能。例如运动员在赛前训练后,可集中在体育场馆或寺坐禅,力求以最好的状态参赛。1986年韩国就采用此法在汉城亚运会上创造佳绩。教界甚至可以针对现代社会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快的特点,推出“做一日出家人”的禅定放松休闲班,让在商海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员,特别是白领阶层,关闭一切现代传媒和通讯用品,来到清静的寺庙,在师父指导下禅定闭关一天,彻底放松,体会大自然的清静及生命的淡泊之美,以使他们尽快恢复疲惫的身心。

谈到养生健身功法,虽然门以证得涅槃境界为宗旨,而不是以延年益寿为目的,但它的修炼功法客观上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为了增强全民体质,应推广这些功法。除继续普及少林武术外,还可推广金刚数息法、六字大明咒修法、“阿字观”超觉记忆法、观想治病法、冥想美容法等。

(四)发挥临终关怀的优势,使临终之人心理和谐有尊严地告别人世。

众所周知,死亡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也是每人不得不面临的一种状态。如何使临终者安详去世,已成为一种潮流、一门学问,甚至是一种职业。教对此有独到的心法,尤其是密宗、净土宗更是擅长此道。所以教界可以设立临终关怀指导服务中心,指导需要帮助的临终者和谐而又坦然地告别人世。

临终者如果是教徒,既可在寺中走完人生历程,由僧尼为其念诵阿弥陀名号,以期得到该愿力的接引,安详地往生极乐世界。若在医院或家中,可派僧尼前去或亲友为其念。上至一心不乱,下至十念成功,若能心心不昧,念念无差,则疑情永断,决定往生矣!临终的病人,在神智尚清、手脚能动的情况下,直须西向正坐,观其弥陀,一心念。亲友中如有临终者,宜发孝顺慈悲心,劝彼念求生西方,并为助念,俾死已即生净土。若有条件的话,可换班念,三班相继,以助净念。不便助念者,可发行念影碟、录音带或电子念机,日夜连放,既持久又省力。

如果临终者不是教徒,可发挥教对于人的心理活动的精辟分析,特别是大乘教唯识学的见解,将它们转化为通俗的语言,对临终者进行心理指导和慰藉。

(五)实现教建筑现代化。在恢复教传统的同时,在城市实现教新构建筑的现代化。

由于法永远是当下的,永远是新的;教传播时,其建筑在当时也是最美、最现代化的!甚至是中外合璧之物。例如塔,就是印度覆钵式墓塔与中国楼阁阙观融合的结晶。所以必须先在城市实现教建筑现代化,然后向农村扩延,实行全面的教建筑现代化。自古迄今,寺的兴造就是对生态环境的点缀与优化,而开展生态旅游是大趋势,寺的兴旺还带来集市的形成、经济的繁荣,带来修身劝善文化的弥漫,潜移默化,纯化民风,可谓功德无量

三、以大乘菩萨道“无我”思想为核心,重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精神

(一)融入雷锋精神、孔繁森精神,形成以菩萨“无我”思想为核心的道德精神。

在现今中国,不仅需要现实的平衡各种关系的可操作的法律,更需要一套立足现在,具有一定超前性的道德思想体系。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外交流的深入,各种思潮蜂拥而起,旧的道德体系被抛弃,新的道德体系尚未建立。有的人信奉“人人皆豺狼”的人生哲学,唯我独尊,在伤害他人的基础上建造自己的幸福大厦;有的人被物欲所牵,醉生梦死,唯利是图,犹如行尸走肉,毫无道德可言;更多的人或轻佻、躁动,或昏沉、迷茫,失去了心灵的安详与独立,信仰危机、道德危机已经影响了我们的事业。

所以,为了拯救心灵,就必须认识扎根于中华民族心田之中的教精神,因为不了解教就不能了解和发扬中国文化,不了解教历史,就不能了解和顺应中国历史的发展。为此应以大乘菩萨道“无我”思想为核心,融入雷锋精神、孔繁森精神,重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精神。三者的共同点在于:高度的精神自觉和道德自励,都能为了大众而粉身碎骨,这是融合的基础。

析而言之,雷锋精神注重的是热心助人,做好事不留名,一切为了国家、大众的优秀公民的自觉;孔繁森精神强调的是鞠躬尽瘁,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公仆典范。所谓大乘菩萨道,即出世与入世的统一。

首先是对世俗生活的觉悟,并在内心彻底舍弃之达到“自净其意”的境界,无“我执”,无“法执”,完成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越,证入空境。这就是出世,也是常说的小乘成果、罗汉果位。然后在超越诸有、体证诸有空性的基础上,再一次完成了对诸有空性的超越,在智慧上,进入“空有不二”的妙境;在功用上,达到空有互回的化用,对世间一切有情生发出大慈大悲的关爱,这就是所谓的入世,亦即常说的菩萨道。

而大乘菩萨道的“无我”思想,以“地狱不空,誓不成”的大丈夫气概,追求“正依不二”,普度一切众生,善待一切人(正报)和环境(依报)。这里强调的“无我”是教“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之一,也是阐释人生宇宙的三个真理之一,更是印证某种道理是否符合法的出世法的标准之一。“无我”是指事物无有恒常主宰之实体,而不是否认一切,更不是否认因果规律,“无我”也是指没有对自身的执著与贪爱。

(二)以菩萨道“无我”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精神的特征

由雷锋精神、孔繁森精神和大乘菩萨道“无我”思想构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精神,应从完善人类思维模式入手。因为思维模式是轨持一种文化存在和发展内在的最稳定的心灵结构,它决定了道德精神的性质和趋向。

当今主导天下的是西式的“外向型的二元思维模式”,它以主客体对立(即人我、物我对立)为基础,以向外征服为途径,以最大限度地攫取物质的目标,其缺点是明于外而惑于内,强调征服和改造外境,忽视改造和完善人类自身。根据教“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法界圆融”的观念,我们应完成道德从现实“外向型的二元思维模式”向“内向型圆融思维”的转轨。以物我、人我同体一如为基础,以自我改造、自我圆满为主要途径,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宇宙生命之间的圆融和谐为目的。

在实践中,它的主要优点是:尊重生命与环境,利于世界和谐,利于生态环境,利于个体生命的素质。这种道德精神是以“无我”为本,“三轮(我、他、物)体空”涵养安详的心态,圆融无碍、醒梦一如地善待人生,充实地生活在每一秒中,直心助人而不求回报,与人为善出于自然而然的本性而非刻意作为。教认为万物皆是缘起性空的,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假象,虽然存在却非实有,时刻都在生灭变化。每人的“我”也不例外,由于对“我”的执著成为贪欲之源,所以必须摒除,以入“无我”之境,体证自我的空性。不执著“我”,也不执著于“他”,更不执著于物,这就是所谓的“三轮体空”。

比如我们不求名利地帮助过人,事后自己忘了,这就是“三轮体空”。体证一时的“三轮体空”并不难,而需要的是长住于“三轮体空”。与此同时,为了防止执著于“无我”而陷入顽空之中,应进一步净化,最后连“无我”的概念也没有了,这就是做好事不求回报的理论基础。更高尚的是虽无为善之概念,却有行善的自觉。毛主席说:“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种道德精神就是变难为易,变容易为自然,一辈子做好事而并不觉得是在做好事,而是像穿衣、吃饭一样地自然而然。它是一种安详的平常心,一种八风吹不动的磐石心,这心能转物,却不被物所转;做到追求而不强求,看透人生而又珍惜人生,慈悲应世而绝非玩世不恭。这种以“无我”为基石的道德精神一旦建立,就会水涨船高,“无我而无不我”,使得每个“我”得到升华,以致高风飘逸,人人自觉,形成我们民族强大的精神力。

四、结束语

清醒地认识并认真履行中国教的责任,是关系到中国教能否很好地延续慧命的主要问题,希望教四众弟子能在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同时,推动中国教的繁荣!并从领导现代文明、促进文明转型的使命出发,从未来世界的发展着眼,吸收其他文化的长处,总持传统学中的积极因素,依照契理契机的原则,创新出更能适应当代社会的教新形态,以造福于民众,使天下长葆中华禅悦的风采、永享菩提智慧的清凉!

作者:聂朋

来源:《灵山海会》

下一篇:汉藏佛教的沟通:先要做好互译工作 -智悲佛网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