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二门”与周敦颐“无极太极”说
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建构了宇宙万物的生成论:无极- 太极- 阴阳- 五行。在他的哲学逻辑结构中,无极、太极的关系是最主要的。张立文师长教师与冯达文师长教师都认为无极是实词,无极是周敦颐哲学逻辑结构的最高范畴与其体系的起点;太极是无极所派生的浑沌未分的器械。自无极而为太极或无极而生太极是一个自无而为有或无能生有的命题【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125~132页。冯达文《宋明新儒学略论》,广东国民出版社,1997年,50~59页。】。我们容身于现代研究者的概念,对无极太极与一心二门进行一些比较。
在周敦颐的无极太极说中,无极是指宇宙入有以前的一种存在状态,而太极则是指宇宙入有但尚未分化的存在状态。然则,这两种状态都不处于时空的范围内,也不是经验常识之对象,从而强化了本源论的超越性。周敦颐以无极为最终本源,就其超越经验层面上的动静对待而言,它其实是绝对地静的。无极就如真如一样,遍宇宙万有、非思念言虑、不生不灭、平等绝对,是以无极相当于无真如门。而太极则是造化的根柢,周敦颐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这是评论辩论太极若何分生阴阳两仪。他在《历本》中解释说:
动而无静,静而无动,物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也。物则不通,神妙万物【 《历本诚下第二》,《周敦颐集》卷二,26页。】。
动而无静,静而无动是指阴阳及由之化生的万物。动而无动,静而无静是指含动静而未动静(未实现出来),这就是指太极。太极仅含有动静之可能、趋向,不是经验常识的对象,所以神也。太极的这些特点与《起信论》的心生灭门相当。在心生灭门中,阿梨耶识含藏万物的种子,具有生起万物的可能、趋向。
在《起信论》中,真如心一方面显示了如实空的特点,从本以来不与染法响应,另一方面显示了自性具足无边清净功德,二者表现了超越真心之肯定,而且是本有、真实、出现。生灭心是不离真如而现,所以含摄有本觉性--开展清净解脱的根据,和不觉性--开展杂染死活一切事象的本源。而从周敦颐的思惟来看,这恰是无极而太极的关系。周敦颐以无极-太极标识本源,恰是确认本源的特点,本源要具有无所不生的功能与特点,它自身便不能具有任何规定性或确定性【冯达文:《宋明新儒学略论》,59~60页。】。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无极而太极与二门十分相似。前人已经指出《太极图说》的宇宙生成论、万物化生论与宗密《原人论》的理论相似【侯外庐等主编:《宋明理学史》,国民出版社,1984年,60页。】,这是说明宋儒对《起信论》思惟的吸引是经由过程禅宗与华严而进行的。而且,周敦颐《太极图》曾吸收佛教禅师的《阿黎耶识图》,这是弗成忽视的。
下一篇:“一心二门”与朱熹的“理本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