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思大师的心性说
1.心即万法之本体
慧思大师对心的理解是宏观的,他既从性寂和性觉这两个角度对心进行剖析,又从体相用等等方面对心作出解释。实际上他所说的心,乃是宇宙万有之本体。这在他的《大乘止观窍门》开卷对心进行的七种释名义中表现得很清楚。今分别引述如下:
(1)此心等于自性清净心。此心从无始劫以来,虽被无明烦恼等一切杂染诸法所遮蔽,本性并没有是以而改变,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所所以清净的。那么,这个心与无明之间的关系又若何?虽然无明能够障蔽自性,然则无明烦恼等等染法,却是与此自性清净心相背离的。无明染法的本体虚幻不实,所以说它是与自性清净心相背离的。既无无明染法与之响应,故名性净。 【《大乘止观窍门释要》影印本,《晒台藏》,湛然寺印行,1996年,27~28页。】此处指出了无明染法无可与心响应,这与早期印度的心性说是相吻合的,心性与无明烦恼不合类,也不相随顺,所以心性本来是寂静的,即可归纳为性寂之范畴。
(2)此心别名真如。所谓真如,指的是山河大地、身心世界一切宇宙万有,都是凭藉这个真心才能生起各种现象,而诸种现象又都是由各类人缘前提所组成,都是没有自性的虚妄法,相对于这种虚妄法来说,此心却是真实的,故名为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以及众生,都是以此清净心作为真实的本体,比如四圣和六凡这十法界,有各种差其余相状,但此真心则是无相的,也就没有差别可言,故名为如。再者,因为一切万法真是这样,只由一个真心的存在而有各种差别法的存在,所以就把这一个真心叫做真如。
(3)此心亦名佛性。他说:佛名为觉,性名为心,以此净心之体,非是不觉,故说为觉心也。【同上书,31页。】乍一看,这似乎可以归纳到性觉的范畴之内,但他又说:不觉灭故,方证净心,将贴心非不觉【同上书,32页。】,并对为何不说是觉,而说非是不觉,作了如下的解释:心体平等,非觉非不觉,但为明如如佛故,拟对说为觉也。【同上书,33~34页。】 这里的佛性具有体、用两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把历史上性寂和性觉这两种心性说都容纳在一路了。他同时还提出本寂和本觉都是指此净心而言,只是从不合的角度来说罢了。
(4)此心复名法身。这个心又可以叫做法身,法就是功能的意思,身就是依靠止住的意思。这个心还可以为一切染法所熏习,就因为能够被染法熏习而随顺于染法,因为随顺染法,而能够摄持这被熏习而来的各类习惯,再依靠这些被熏习而来的各类习惯,从而显现了宇宙人生的一切杂染现象。而这些能够摄持、熏习、显现等等功能,都是依靠这个心而建立起来的,所以从功能和依止这两方面来说,这个心又可以称为法身。如说:即此心机能持、能现二种功能,及所持、所现二种染法,皆依此一心而立,与心不一不异,故名此心以为法身。【同上书,63~64页。】此处从起用的角度加以描述,以此来解释吾人现前的各种烦恼染习与当下心体之间的关系,并指出这种关系是不一不异的,一切染法皆依此一心而立,所以此处之心等于万法之全体。
(5)此心又称如来藏。如来藏指一切杂染清净的万法,其内在的自性都是平等不二的;在不二平等的自性中又能够生起(显现)一切杂染诸法,这一切全部概括在一路,就是如来藏。如他说:能生名如来藏也。【同上书,67~68页。】前面说染习与此心是不一不异的,而此处则更进一步说,这一切染净诸法就是吾人此心中所生出,犹言一切万法全体皆是如来藏,法从心生,离心别无有法。此处着重表现了心的能动性,由寂静或寂灭,表现出觉悟或运动的倾向。如来藏的能生义,乃是慧思大师在引经据典进行论证后的立异,值得我们留意。
(6)此心亦号法界。法就是法尔如是,界就是界限差别,一切万法本来就这样有着各类不合的性质,而这清净的素心也是本来就具足一切诸法的。如他说:以此心体,法尔具足一切诸法,故言法界。【同上书,69页。】这里说的是净心不只是本寂的、觉悟的、能动的,而且这一切动静、非动静,相对、绝对等等,法界全体都是此心具足的,非但具足,而且照样本然的,本来如斯,法尔如是的。这又在界限上超出了前面所说心的五种含义,甚至是总和了前面所说的各类意义。
值得留意的是:晒台智者大师所提出 一念三千、十界互具 的理念,与这种概念千篇一律,尤其是专指法界来说,虽然相对于十界互具仍然是朴素的,然则佛教就是称四圣六凡为十法界,特别是心、具、界都已明显的提出,这里的法界是泛指一切诸法,而到了十界互具的提出,则是思惟理论上的一大飞跃,落实得异常周密而具有极强的逻辑性。从这点看,《大乘止观窍门》应成立于智者大师提出十界互具的理论之前,晒台的性具思惟受《大乘止观窍门》的性染性净思惟影响而成,固然可以看其为智者大师从乃师之传承而来,而此处的心、具、界理论,也可以说是智者大师十界互具的思惟渊源。
(7)此心复名法性。一切万事万物,都有它各自不合的性质,净心的本身也具足一切诸法的各类性质。一切差其余诸法都是没有自性的,没有可以作为永恒性的内在自体,所以都只能以这个净心为其本体。
从上述七种解释看,我们可以归纳为三层含义:一是此心本寂的、不动的、无可改变的,二是此心本觉的、能动的、可以随顺一切染净诸法的,三是此心普遍的、容摄的、本然的。由此可见,慧思大师对心的理解是广义的,是作了宏观把握的。总之,他所认为的心就是万法之全体。
2.心即全妄而皆真
现象本是虚妄的,然从心性的角度来看现象,虚幻现象的本体也就成为真实的了,世间与出世间、现象与本质都是相融相摄的,这是慧思大师所主张的心性的现象论。如他在《大乘止观窍门》卷二中说:
以一切世间出世间事,即以彼世间出世间性为体故。是故世间出世间性,体融相摄,故世间出世间事,亦即圆融相摄无碍也【同上书,115~116页。】。
正如倪和清所说:现象世界中之万事万物,各各不合,而皆可圆融互摄,个中事理,晒台说得最明。【《晒台思惟要论》,刊于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授教化术丛刊》第55册,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279页。】法性等于心的异名,一毛孔机能摄一切法性,一切法性也是如斯,相融互摄,圆满无碍。从心的本身来说,一切虚妄现象的当体等于真实的,为了表达这种含义,慧思大师还作了奇妙的比喻:譬如见到黄金所作的蛇,知道它是由黄金所作,就能够明白全部蛇的本身,纯粹都是黄金。再说,黄金也是跟着打金工匠的努力制作之后才变为蛇虫这种外形的。这样就会明白,跟着工匠的技巧处理,就可以用蛇体的黄金来制造成佛像。所以说:藏心如真金,具足违顺性,能随染净业,显现凡圣果。【《大乘止观窍门释要》,310~311页。】 现象可以千差万别,作蛇作佛染净各别,但金体始终毫无变更,此心如金当体即真,即虚妄本身就是真实的。
3.如来藏说
如来藏说在中国佛教心性说中是占领主流地位的,可以说是中国佛教思惟的核心【参印顺:《如来藏之研究》,印顺文教基金会,3页。】。而在慧思大师的诸多心性说中,如来藏说是比较重要的一种,这在他所著的《诸法无诤三昧窍门》中有所说起,特别是在他的《大乘止观窍门》中作了具体的评论辩论。有关他的如来藏说的研究,历来也受到了学界的关注,比较系统地对其进行考察的是台湾的圣严法师。其《大乘止观窍门之研究》一书的第3章,几乎都是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的。慧思大师的如来藏说,主如果持续了《大乘起信论》一系的说法,同时还采用了《胜经》、《佛性论》等各类经论的意见,并在此基本上有所立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如来藏的三义,二是两种如来藏,三是如来藏缘起说。
(1)如来藏三义。在慧思大师看来,如来藏具有三层含义:a.能藏义。一是指如来的果德法身而言,二是众生的性德净心而言。因为这两种德性是平等的,在这平等的德性傍边随缘显现一切诸法,并且这两种德性都包含有染、净两种性质,甚至连染、净两种事相也不会妨碍此二种德性的存在,所以说是能藏,如说藏体平等,名之为如。平等缘起,目之为来。此等于能藏名如来藏也。b.所藏义,指真心被无明烦恼等等杂染诸法所覆蔽,虽被覆蔽,因其自体因为没有任何形象可言,所以也就从来没有改变。尽管其自体没有改变本来性质,还具有染、净等奥妙的功用,所以也可以称为如来藏。c.能生义。真心具有染、净二种功能感化,在受到习惯的熏习之后,便能生起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染、净诸法,所以说具有能生的意思。这里能藏和所藏二种是常见的说法,至于第三种能生藏则是慧思大师的创见,正如圣严法师所说:在此三义中,《大乘止观》的能生藏,和《佛性论》的三义之任何一个,都不能相当。可是,在本书之中的能生藏,它的作者对它用力最多,是以,本书的如来藏三义,毋宁是作者慧思禅师,在其参考经义论证之后,另行整理出来的一个新观念,名之谓能生藏。【圣严:《大乘止观窍门之研究》,东初出版社,1991年,133页。】
慧思大师是从体和用两个方面对如来藏三义进行分析的。能藏是从体上来说,如来的果德和众生的性德都有一个合营的体,此体完全平等不二,能够包含一切染净诸法,从体的能包含的角度来说,名之为藏体。所藏是从用上来说,虽然如来果德和众生性德的体是平等不二的,但平等不二的真心却被无明所覆,而这无明染法的本身也是真心自体所具备的,因为真心自体具备了染净两种功用,所以一切染净诸法,无非是真心自体的妙用而已。能生藏则是综合体、用两者来说的:如来藏是一切众生染净诸法的本体,若离体则一切万法无从生起,所以从体上说有能生的意思;后者,本体虽然不动,但能生起一切世间出世间的染净诸法,是以从用上说有能生的意思。如说:染净平等(体),名之为如;能生染净(用),目之为来。
(2)两种如来藏。他又把如来藏分为空与不空两种来说明。a.空如来藏。从自性空的角度来说,清净心能生起一切杂染、清净等法,然则心体却妙绝染、静之相而清净平等,而且依此心所起的一切染、净诸法也是没有自性的,所以死活、不死活都是弗成得的,都毕竟是空的。如《大乘止观窍门》中说:流转即死活,不转是涅槃,死活及涅槃,二俱弗成得。心性既寂,是故心体空净,所以人缘,名此心体为空如来藏。非谓空无心体也。【《大乘止观窍门释要》,79~80页。】 b.空如来藏。一切诸法都是无自性,但并不否认一切缘起法的存在。所谓不空,是指在缠法身,具备染净二法。净法等于无漏性功德、出障净德。众生皆具备此二种真性净德。假如不具此种净德,凡夫便没有成佛的愿望。正因为众生都具备此无漏的性德和出障的净德,所以从染、净两种角度来说,如来藏都是不空的。由此可见他对不空如来藏的理解有独到之处,尤其是他的染性、染事一说,直接影响到后来全部晒台宗的思惟成长,即性恶说的主张。
(3)如来藏缘起说。这是慧思大师把唯识思惟与实际修行联系起来的重要表现,以如来藏为核心,把死活轮回中的众生与具有真实聪明的果觉佛统一路来,并经由过程观行的实践,使学人达到修行的最终目的--圆成佛道。首先,他把众生分为:身本、身身、心身三种,个中身本就是指如来藏,他在《诸法无诤三昧窍门》卷上说,坐禅的时刻,应该首先观察身本,观察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心,赓续不常、无名无字、无自无他,无生无灭,无来无去。这样观察身本之后,再观察身身以及心身【《大正藏》卷四六,628a~b。】。个中以观察身本为最重要,把如来藏与修行联系得异常密切。
从上述分析可知,慧思大师的如来藏说是延着从理论到实践的思路展开的:如来藏三义,是他对宇宙人生全体本相的把握;两种如来藏,是他对宇宙与人生之关系的透视;如来藏缘起说,则是他对众生若何实践佛法得解脱的总结。这是他立如来藏说的真正目的所在。
4.三性染净说
三性说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理论,特别是唯识学派的根本教义。慧思大师也对三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慧思大师三性染净说的建立,与后来晒台宗性具善恶的主张,有相当密切的关系。这是慧思大师心性说的又一重要内容,在此从三个方面来评论辩论。
(1)三性的定义。关于三性的定义,历来说法颇多。据圣严法师考察,慧思大师的三性说主如果依陈真谛译《摄大乘论》而来,但又不是完全照搬,而是融摄了《大乘起信论》的一些概念【圣严:《大乘止观窍门之研究》,167页。】,并与止观结合,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惟体系。慧思大师给三性下的定义是:所言总明三性者,谓出障真如及佛净德,悉名真实性。在障之真与染和合,名阿梨耶识,此等于依他性。六识、七识妄想分别,悉名分别性。【《大乘止观窍门释要》,207页。】 所谓出障,等于出离烦恼障和所知障,众生离开了二障之后所显发的真实聪明,以及佛陀的清净果德都是真实不虚的,故名真实性。在障就是还没有出离二种烦恼障,虽然众生流转死活,但其真如自性则永不忘失,自性虽不忘失,然被分别性中所有的无明染法所熏,与染法和合,故名依他性。因为在根本上受到感染,而导致了六、七识的妄想分别,故名为分别性。可以看出,慧思大师对凡圣性相所下的定义是朴实的,把众生界与佛界的关系,作了也许的定位。
(2)三性的染净。三性各具染净说,无疑是慧思大师三性说的重点所在,这与历来其他各宗派所持的观念,或说所表达的方法是有很大区其余。a.两种真实性。自性具足一切事染之违用的,因其违用,因其事染,所以说它是有垢的。同时自性本体却又纯净而无染的,从清净自体的角度看,能熏的垢染其本体是空的,因而其所显现的一切染法之相状也是常寂的,故此也可以证实他就是真实性。二是就诸佛净德的角度,提出无垢净心。b.两种依他性。一是净分依他性。如来果觉的净土也是依他而起的,等于依无漏净法所熏,净法圆满,染事断尽,此时所证得的三身四土就是清净分所依,故名净分依他性。二是染分依他性。从死活轮回的角度来说明,一切变现虚妄的六趣死活等,都是因为无明染法所熏而导致的,这也是自性傍边具备的一种净心本体的违用。c.两种分别性。一是清净分别性。即所谓的分别一切法,不著一切相之分别,自性有利他之德,能度化众生,观机逗教,作各种观察分别,因其依清净依他性而有,故名之为清净分别性。二是染浊分别性。现实世界的各种现象,在凡夫看来都是真实不虚的,而且执著不休,实际上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幻觉罢了,所以这是染浊的虚妄分别。但它也并没有离开我们的自性。慧思大师的三性染净说思路是:一、自性清净心是遍满一切时间和空间的,所以一切的言语动作都是自性的显现,不管是果觉位上的佛陀照样死活轮回中的众生,在体上说都是自性所具备的。二、众生与佛的差别是在于迷与觉的受用方面,诸佛的一切用是净的,众生的一切用是染的。即便如斯,染净的各类功用仍然还都是自性所具备的。三、虽然我们凡夫众生的每一念心都是自性所具备,但染净熏习的不合,而导致了迷与觉的千差万别。所以,仍然需要经由修行,熏习净法,使自己在各类用上也达到与果觉佛的一致性。
(3)入三无性说
用三性说来分析世界与心性的关系,主如果从正面肯定的角度进行的,使学人有的放矢,知所取舍,从而树立准确的崇奉和积极的立场,努力修行达到圆满觉悟。但假如于此又产生法执,则非佛陀本愿,是以佛菩萨祖师大德们又不厌其烦地进行扫荡,从不和的角度来否定人们执著的一切。慧思大师立三无性亦具此意,如他说:上来三番明止观二门,当知观门即能成立三性,缘起为有;止门即能除灭三性,得入三无性。入三无性者,谓除分别性,入无相性;除依他性,入无生性;除真实性,入无性性。【《大乘止观窍门释要》,244页。】他是把三无性的理论放在止观的实践傍边来讲的,经由过程三止三观,对分别性、依他性、真实性等观察,知其一切皆是虚妄不实,有即非有,非有即有,依次而止而观,简择三性都无所得,依此能分别证入三无性。《大乘止观窍门》一书的要旨正在于此。慧思大师学说之立意亦独具一格,时刻不忘以导入禅修为旨趣,颇值得重视。
5.辩证唯心说
辩证是指事物本身成长有其内在的抵触,同时也正因为这种内在的抵触而使事物获得一向地成长;抵触的统一和互动,是一切事物成长的规律。一般人认为佛教是唯心论者,因为《华严经》中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以导致了世人的上述看法。然而,佛经里还说:心本无生因境有,这难道就又成为唯物论者了吗?其实,在《心经》中又说了: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是指色、受、想、行、识,色是指物质世界,后四者都是指精神世界。可见,唯心和唯物这两种主张都不是佛教的根本论调。
佛教对心和物是站在二者互动的角度来看的,站在体和用这不合的角度。佛教解释心性的时刻,也往往以体和用这两者的关系来说明问题。为了差别辩证唯物论,这里把以此方法来描述心性的论述称为辩证唯心说。慧思大师把唯心分为唯心所作和唯是一心两种,他对这二者的解释是:
唯心所作者,谓依心起于诸法,非有而有,等于从体起用证也。唯是一心者,谓知彼所起之相,有即非有,体是一心,等于灭相入实证也。此明真实性中观行断得也【《大乘止观窍门释要》,290页。】。
这里就是从体和用两个角度来说,并将之统一路来的,站在诸法的立场,诸法是以有的状态出现,这是用,从体观之则是非有的,所所以非有而有。同样,站在心的立场,心是非有的,此为体,从其用察之则又是有的,所以有也就长短有,故说有即非有。此处二者是抵触的统一和互动。从文字外面看,似乎就是持一种唯心论点,但若从其整体的论述情况来看,则又不是简单的所谓唯心论了,他这里所指的心,既与诸法(即物质)相联系,又清楚的表示其各自的个性,既是迥然不合的甚至是相反的两种概念,又是完全统一弗成瓜分的一个整体。
6.假想妙用说
《法华经》中的化城比喻,中国流传的望梅止渴,依现实的眼光看来,都只是一种假想而已,尽管属于假想,照样不无功用的。而慧思大师却把这种假想,经由过程论述而纳入了修习禅法的范围,可见他对心性的理解又自有一层含义。一切皆由人缘而生,一切只能随缘,然而缘也是我们创造的,创造也是一种随缘。慧思大师说:
如斯于大小便处,假想熏心而改变之。其余一切净秽境界,须如是假想熏心,以改其旧相。然初学行者,未得事从心转,但可闭目假想为之,久久闇练,即诸法随念改转【《大乘止观窍门释要》,335页。】。
从面前的生活中净自心想处着手,甚至成贤成圣,修菩萨行,广度众生,圆成佛道,都原谅在这当下一念心性之间。
7.法界法尔说
以上介绍了慧思大师心性说的体、相、用等各个方面,在这里,我们不禁要进一步问:为什么心性会有如斯的微妙功用?前人云:向上一着,千圣不传。然而慧思大师照样把它的内情给道了出来:
一心之中,具有一切凡圣,法界法尔。一一凡圣,各各先后随自种子强者受报,不得一人俱受六道之身,法界法尔。一心之中,一时俱有凡圣,不相除灭,法界法尔。一切凡圣,虽同一心,不妨一一凡圣各自修智,自断其惑,法界法尔。聪明分起,能分除惑;聪明知足,除惑皆尽;不由一心之内,不容染净,故断惑也,法界法尔【《大乘止观窍门释要》,164页。】。
并没有为什么,本来如斯,法尔如是!是以,他指出佛法的根本意趣,乃在于不坏真寂,不坏缘起【《大乘止观窍门释要》,319页。】,这可谓慧思大师心性说的最后定论。
综上所述,慧思大师禅法思惟中的心性说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他的心性说是以指导禅修为目的的,具有独特的思辩方法和深挚的宗教内涵。他的心性说对后世晒台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智者大师的整套教观理论,在慧思大师那里都能够寻找到根源或影子。
慧思大师心性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性染、性净说。很多人都不理解他所提出的性染说,这与他的生活经历有某种联系。他在入居南岳之前,因为提倡大乘法和修习禅定,曾经四次遭到恶(僧)人的伤害,几乎丧命。可见当时的佛门已经是危机四伏,斗诤稳固了。所以,他在忍辱负重的过程中,发清楚明了忍辱应该有三种:生忍、法忍、大忍,而大菩萨修行以大忍为最根本,诸菩萨但观众生有利益处,即便调伏,为护大乘,护处死故,不必一切慈悲软语【《大正藏》卷四六,701c。】。他又例举了《涅槃经》中有一国王为护觉德法师并护处死,杀一国中破戒恶人,令觉德法师得行处死,王死后即生阿[门@众]佛前,作第一大学生,此国王后来成佛,即为释迦佛。所以慧思大师接着说:若有菩萨行世俗忍,不治恶人,令其长恶,废弛处死,此菩萨等于恶魔也。其人命终,与诸恶人俱堕地狱,是故不名大忍。
【《大正藏》卷四六,701c~a。】他对破戒恶人的深恶痛绝,溢于言表。是以,晒台宗所说的性恶,就是指自性具备这种打骂之罪行却能感善果的奥妙功用,如同良医能以砒霜治病,庸医却能用良药毒死人。下一篇:互具相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