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具相即
十界互具因无经论明文,常遭人非议。但在智顗看来,这是随义立名,贵在自得忘言【《四教义》卷一:但使义符经论,无文何足致疑?今一家解释佛法,处处约名作义,随义立名,或有文证,或无文证。若有文证,故不应疑,无文证者,亦须自得。《大正藏》卷四六,723c。】。智顗说十界互具,并不是要抹杀十法界的差别相。其实,他是先要确立它们之间的差别相,然后论证彼此的平等相。十法界指十界众生: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这前六界合称六凡;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后四界合称四圣。智顗认为,十法界各有因果,不相混滥。但他主如果说明十法界彼此相通,可以互相转化。他从事与理两个角度说清楚明了十界互具的来由:
第一,从事的方面看,十法界无非都是由阴入界三科构成的。他在《摩诃止观》里说:十法界通称阴入界。【《摩诃止观》卷五上,《大正藏》卷四六,52c。据《大正藏》本,又此十法,一一当体皆是法界,故言十时界,十时界其义不明,宜作十法界。】也就是说,这些众生的组成要素都是一样的。
第二,从理的方面看,十界众生当体即理,彼此平等不二。智顗说:此十皆即法界,摄一切法,一切法趣地狱,是趣不过,当体即理,更无所依,故名法界,甚至佛法界亦复如是。【《法华玄义》卷二上,《大正藏》卷三三,693c。】站在佛教空如之理的角度来看,十法界自然也是平等不二,甚至连转化都不需要,一法界即具九法界,智顗说:当知法界外更无复有法而为次序递次也。
既然从事、理两方面都可以说明十法界平等不二,彼此可以互相转化,那么,十界互具这样的提法,何必一定要引用印度佛典的原文呢?所以,他说:此十法界皆是十二人缘之所成,故言人缘所生法也。十二人缘并依无明,无明之理体非异念,故言一念具足十法界也。【 智顗:《三观玄义》卷上,《续藏》,台湾新文丰影印本第99册,83c。】恰是这种十界互具,表现了法华圆教的精深。他说:一法界具九法界,名体广;九法界即佛法界,名位高;十法界即空、即假、即中,名用长。即一而论三,即三而论一,非各别,亦非横亦非一,故称妙也。【《法华玄义》卷二上,《大正藏》卷三三,692c。】
有了十界互具这个根本道理,就逐渐衍生一念三千的事理。在智顗的体系里,十界辗转就出现了所谓的百法界。也就是说,众生的一念心生起十法界、百法界。所谓凡心一念即皆具十法界,一一界悉有烦恼性相、恶业性相、苦道性相。若有无明烦恼性相,等于聪明观照性相。【 《法华玄义》卷五下,《大正藏》卷三三,743c。】根据慧思(515~577)十如是的说法,每种法界又都有十种性相、本末究竟等,是以就有了百界千如的说法,所谓一念心起,十界中必属一界。若属一界,即具百界千法【《法华玄义》卷二上,《大正藏》卷三三,696a。】。一念心不仅能生起有情的众生世间,而且还能生起有情的五蕴世间与国土世间。百界千法,这样一来也就变成了一念三千。
从观心实践来看,十界互具还只是逗留在理的层面上,凡夫众生平日理具情迷,看不到十法界交互,即有百法界、千种性相,冥伏在心,虽不现前,宛然具足【智顗:《观音玄义》卷下,《大正藏》卷三四,888c。】的事理。只有他们一念心起,熟悉到一念十界或一念百界,甚至百界千如,才能算是进入了法华圆教的观心实践。这种互具相即,发生在不合等级的生命个体之间,在理或性的意义上使得一切众生达到平等不二,彼此统一相即。
三千大千世界,本来就是佛教对于宇宙世界的统称,智顗给予从新论述,说明一念心可以遍满宇宙,也就是要向人展示一切现象都是一念心里的假相。假如众生能够准确理解一念三千的事理,他也就解脱成道了。因为他在分析三千大千世界的缘起时,自然就会触及到这种假相背后三谛圆融的实相。一念三千的解脱境界,是我们在当下现象世界的体悟。同时,这也构成了晒台宗的宇宙论。
事实上,智顗之所以提出一念无明法性心,重要的原因是要解决当时地论师与摄论师之间关于诸法缘起的争辩。地论师讲法性缘起,而摄论师讲赖耶缘起,也可以说是无明缘起,这在唯识学初传的时代引起了不小的思惟振荡。智顗就把无明与法性同时付与一念心,从而产生了这种独特的宇宙论,我们有时也称之为性具染净或性具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