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檀(降虎护寺)历代高僧大德的故事
首页>>历代高僧大德的故事(目录)>>智檀(降虎护寺)
智檀
(降虎护寺)
智檀禅师是清朝初年长沙岳麓山万寿寺的沙门。
他俗时姓冯,字香木,晚年又号肺山,汉中(今陕西南郑县)人氏。本来,冯家世代都是书香门弟,男丁无不习儒,借以跻身仕途,搏取功名。但是,智檀却生下来就大异家风,秉性殊姿 —— 在他的额顶之上,天生一粒黑痣,却大如豆实,高于谷粒。有位相面人见了,大惊道:“这小孩松顶之上镶嵌着一枚珠粒,日后一定会成为一代高僧!”
这位相面人所言不差。尽管此时的智檀才年仅九岁,但他早已有意放弃家学,改佛学禅。现在,听得相面人的话,正中自己下怀,学佛之心不觉更加坚定了几分。
当时,正值清朝初年,社会未能平靖,盗贼四出。智檀的父母都先后屈死在贼寇的刀兵之下,他自己也因躲避骚乱而遁迹山野,酷夏炎暑,不觉染上热病。而深山野外,又无处求医,差点丧命。但就在他病恹恹、昏沉沉的时候,突然梦感大慈大悲、慈航普渡的观世音菩萨前来救助自己。智檀不觉惊喜交集,勉强爬起来顶礼膜拜 —— 刚叩头及地,他便从梦中惊醒过来,而他的病也便奇迹般地好了起来。
当智擅长到二十岁的时候,他便告别尘缘,来到明珠院,拜无量和尚为师,剃发修行。一天,他突然听得寺院中有两位僧人在说法对语,不觉驻足而听。只听得其中一位说:“学佛之人,想了却生与死的轮回,一定要四处参禅、习经,博采众长,深究大法;否则,便只是一句空话。”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智檀听到这话,心中不禁呼然为之一动,便决心游方苦行。
最先,他来到终南山(在陕西西安市南)中,苦颂《楞严经》,心中已渐觉有感应;接着又北入长安(今陕西西安),遍投法席,听讲叩问,佛法禅理又渐渐深入一个境界。在长安城里的那些法会之上,偶尔,智檀禅师也应邀代座演论,竟然也颇得大家的推许。但是,过了些日子,他想起自己行脚天下,遍访名师的誓言,不觉对自己留恋都市、行旅不健感到痛悔起来,心想:“难道我的誓愿就此终结了吗 ? 不,决不能!”
这样,智檀禅师便又接着一路颠踣,南下湖广(今湖南、湖北一带)。在这里,他曾与人辨析《圆觉经》大义,互相参证发明,大有收获。当他辨析到“普眼菩萨章”中“根根尘尘,周遍法界,无坏无杂”几句时,突然听得小孩童撞击钟鼓的声音,只觉得音响雄阔,远传四方,便失笑地说:“告讲解大法悟证,原来还是复杂!”说完,走下法席,竟然觉得自己通体舒泰,妙不可言,世界万物,幌若虚无 —— 佛学又大有进境了!
接着,智檀禅师又来到九江(在江西省),参拜竺庵、成复、龙池等诸位大师,颇受指点,机缘精进;自己又不断苦修,不久即能够举头见桂树,佛学禅机融贯心中,仿佛自己一口渊深的井底跳跃出来,稍一抬头,就能回望上天,朗朗乾坤,骄阳辉照;至于那些关节、块垒,无不涣然冰释。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宽广无垠的纯净世界。
清顺治甲午年(公元1654年),智檀禅师已然三十五岁了,但他仍然恭敬地叩参名师。这一年,他又来到宝寿寺,参拜白严禅师,大受白严禅师的青睐,传继衣钵。
接着,他又回身北上,再到湖湘,准备寻觅一处深山严谷,以作自己精修之所。正好,长沙城西的岳麓山,本来是一处风景绝佳的胜地,也建盖了许多佛寺,但是,因为连年战争,人烟稀少,这些佛寺竟然渐渐荒废,被虎狼所占据。智擅禅师知道此事,便只身上山,重修古寺,再现昔日佛法鼎盛。
智檀禅师来到岳麓寺旁,就树构庵,念经颂佛,忘身尘外;到了晚上,他却又如履闹市,经行林莽丛草之中,全然不顾身边四伏的虎狼,不惧不畏,好像与这些凶禽猛兽有什么缘分似的,不过念几句佛经、咒法,便将一只只、一头头凶猛异常、害人伤命的恶兽一一收伏,驯顺听命,如驱鸡鸭。而先前被虎狼所占据的寺院,也在他的努力下,除荒去秽,重新修建。
于是,那些四散他方、流离颠沛的僧众闻风而集,重归寺院,从而使岳麓寺的法音又日胜一日地恢复起来。
这一年,湖湘一带连月大旱,粮食颗粒无收,人民流离失所。智檀禅师特地登坛设法,诵佛念咒,为人民祈祷得大雨倾注,甘露普降。为了表达乡人的钦服、诚谢之意,他们不约而同、勒紧自己的裤带,节省出点点滴滴的口粮和钱财,捐赠给禅师,以作建寺之用。
正好此时,张秉节少师任湖湘巡抚,他便调拨银两,修筑寺中的大雄宝殿;而督抚钜公则又捐助钱财建成法堂、丈室、门庑、庖厨等。这样,被荒芜的古刹基本上又被重新修建起来!
后来,中丞三韩(今朝鲜国)周公要来做湖南巡抚。一天晚上,突然梦见有位得道高僧在自己的沅芷衙署中求见,畅论佛法,多中心怀。周公心中诧异。等到车驾来到长沙,小憩之余,登岳麓山,拜谒岳麓寺,得以亲见智檀禅师法容,更是大为惊讶:他正是梦中曾经见过的得道高僧。因此,周公便又慷慨解囊,在寺中再建藏经阁。这样,岳麓寺法席齐备,寺规严整,昔日繁茂,毕现眼前。
可是不久,智檀禅师在与周公研习佛经之时,为一句经语“心静自凉”的所悟各一争论起来。周公的脸面很有些难堪,下不了台也面,于是,他便想利用手中大权,罗列罪名,逮捕智檀禅师。有消息灵通的人士出于仰慕禅师的法行,就偷偷地跑来相告,劝他云游天下,暂避一时。但是,檀禅师却不为所动,心无畏惧,慨然正心,说:“祸患的来去自有一定的时节,因缘全在一个人怎么去处决这些祸患。而对我来说,摆脱生死轮回的得力处却正在这祸患之中。祸患能帮助我了却生死轮回这一大关隘,我还躲避它干什么?”执意不避。
不多久,衙役果然手执镣铐,气势汹汹地将智檀禅师给抓了起来,并把他投入到监牢之中。但是,禅师却依然一如平常,面无惧色,任由鞭挞、辱骂,概不入心,又将监牢中分发给的那本来就少得可怜的一点点米饭,施舍给同牢房中食量大,吃不饱的囚徒;并规劝大家诵佛念经,消灾禳祸。
这样过了很久,智檀禅师终于被释放了出来。他却并没有马上就回到岳麓寺去,而是来到云腾寺,诛茅为庵,修习参悟。随后,又南游南岳衡山,到马祖传法院担任了寺院住持。
康熙庚子(公元1720年)的春天,一天晚上,月明星稀,当空辉照。智檀禅师正在寺院中静修,突然,只听得两只老虎厉声长啸,此伏彼起,和契相应,宛若山崩石裂,直入静室。智檀禅师一听,随口念了几声咒语,然后又立起身来,杖策而端坐寺门外,大声呵斥道:“你们俩业根未断,尘缘未了,还敢在这里张狂!”
说来也怪,禅师法音方住,其中的一只老虎已然匍匐地表,呆卧不动;另一只虽然勉强朝禅师坐的地方走来,却全然没有百兽之王的凛凛威风。禅师见状,并不再呵斥,只是命侍僧猛地将钟鼓一敲,但听得法音袅袅,振聋发聩,两只老虎陡然惊起,飞奔而去,立刻,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直到这时,智檀禅师才转过身来,告诫侍僧说:“今天晚上的事情,你知我知,也就行了。你不要再把它告诉别人,又免引起大家的恐惧,以为我妖法惑众。”后来人们再进山朝拜、打柴、入牧,虽也常与猛虎不期而遇,却又发现猛虎不再象以前那样凶猛似,只静立原地瞅着行人,根本没有要追赶、撕吃的意思。渐渐地,人们的胆量也就大了,猛虎果然已被禅师驯服、摄制,不再害人。
第二年,智檀禅师离寺下山,来到衡阳(今湖南衡阳),拜访郡守张公。在张公衙门内,禅师偶然听说城外射杀两只猛虎,心中一惊,想:“会不会是我的护山之虎呢?”不觉惋惜太息,匆辞别张公,奔回山寺。
禅师回到寺中,布坛设法,意欲超度两只老虎。但是,就在这时,突然听得法堂之外有两只考虎互相呼应着长啸数声。禅师听了,不觉大为欢喜,遍告众人说:“我的护山虎好好的活着,原来没有被杀死啊!”
禅师为什么说两只虎是护山虎呢?原来,自从它俩被驯服后,只要是山寺中设坛说法、聚集僧众的日子,或者是新建柱梁、彩刷尘垢的时刻,这两只老虎都会在附近的林莽之中彼此各鸣,长啸不已。刚开始,大家还不怎么在意,以为只是巧合;可是时间长了,竟然屡试不爽,一无例外,人们方始信服。关于这一特殊而神奇的事实,智檀禅师曾经挥毫赋偈,其中有这么两句:
玲珑茅屋无关设,
虎鹿终朝伴作邻。
说的正是这件事。
后来,智檀禅师圆寂西逝,而猛虎也一去不复返,杳无踪影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