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疏
首页>>佛学书库>>大乘起信论疏
大乘起信论疏
西太原寺沙门法藏述
大乘起信论疏卷第一
夫真心寥廓。绝言象于筌蹄。冲漠希夷。亡境智于能所。非生非灭。四相之所不迁。无去无来。三际莫之能易。但以无住为性。随派分岐。逐迷悟而升沈。任因缘而起灭。虽复繁兴鼓跃。未始动于心源。静谧虚凝。未尝乖于业果。故使不变性而缘起染净恒殊。不舍缘而即真凡圣致一。其犹波无异水之动故。即水以辨于波。水无异动之津故。即波以明于水。是则动静交彻。真俗双融。生死涅槃夷齐同贯。但以如来抂世。根熟易调。一禀尊言无不悬契。大师没后。异执纷纶。或趣邪途。或奔小径。遂使宅中宝藏叵济乏于孤穷。衣内明珠弗解贫于佣作。加以大乘深旨。沈贝叶而不寻。群有盲徒。驰异路而莫返。爰有大士。厥号马鸣。慨此颓纲。悼斯沦溺。将欲启深经之妙旨。再曜昏衢斥邪见之颠眸令归正趣。使还源者可即返本非遥。造广论于当时。遐益群品。既文多义邈。非浅识所窥。悲末叶之迷伦。又造斯论。可谓义丰文约。解行俱兼。中下之流。因兹悟入者矣。然则大以包含为义。乘以运载为功。起乃对境兴心。信则于缘决定。往复折征。故称为论。故云大乘起信论。余义下当别辨。将释此论。略开十门。一辨教起所因。二诸藏所摄。三显教分齐。四教所被机。五能诠教体。六所诠宗趣。七释论题目。八造论时节。九翻译年代。十随文解释。
初教起因者。略有十因。一依何智。二示何法。三云何示。四以何显。五依何本。六藉何力。七为何义。八以何缘。九由何起。十几何益。初依何智者。谓依论主洞契心源之智。随机巧妙之辩。十地论云。叹辨才有三种。一真实智。谓无漏智故。二体性成就无量义辨才故。三者果字义成就。复是滑利胜上字义成就故。解云。此初是根本智为依。二是后得智为因。三是言说教为果。是故教起内依智也。二示何法者。谓一心。二门。三大。四信。五行等法。此即是大乘之中起信之法。是所示也。三云何示者。谓以巧便开一味大乘。作法义二种。分一心法。复作二门。析一义理。复为三大。由此善巧而得开示。四以何显者。谓妙音善字譬喻宗因。方令义理明了显现。五依何本者。谓佛圣言。及正道理。定量为本。六藉何力者。谓归命三宝。承力请加。赖彼胜力。有所分别故。能造论。七为何义者。谓助佛扬化。摧邪显正。护持遗法。令久住世。报佛恩故。八以何缘者。谓缘于众生欲令离一切苦得究竟乐故。造斯论。九由何起者。谓由菩萨大悲内融愍物长迷。由此造论。法施群品。十几何益者。略有六种。一未信者。令生信故。二已信者。令得闻慧故。三已闻者。令得思慧故。四已思解者。令得修慧故。五已修行者。令证入故。六已证入者。令圆满故。略有如是十因缘故。令此教兴。更有六因。如瑜伽六十四云。欲造论者。要具六因。一欲令法义当广流布故。二欲令种种信解有情。由此因缘。随一当能入正法故。三为令失没种种义门。重开显故。四为欲略摄广散义故。五为令显甚深义故。六欲以种种美妙言辞。庄严法义生净信故。此论下八因缘等。及十住毗婆沙论。并大毗婆沙等。各有因缘。可寻彼知之。
二明藏摄分齐者有二。初约所诠三故。教则为三。后约所为二故。教则为二。前中为诠三学故立三藏。一修多罗藏。或云素怛蓝。或云修妒路等。并以应语梵名。难得曲耳。此翻名契经。谓契理合机故。名为契。贯穿缝缀。目以为经。佛地论云。贯穿摄持所应说义及所被机故。名素怛蓝。即诠定之教。契经即藏。持业释。二名毗奈耶藏。或云毗那耶。或云毗尼。古翻名灭。谓身语意恶。焚烧行者义同火然。戒能止灭。故称为灭或。云清凉。以能息恶炎炽相故。今翻为调伏。谓调是调和。伏是折伏。则调和控御身语意业。制伏除灭诸恶行故。调伏是行。即所诠戒行。调伏之藏。依主释。以从所诠为名故。三阿毗达磨藏。或云阿毗昙。古译为无比法。谓阿毗云无比。达磨云法。即无分别智分别法相。更无有法能比于此故。云无比法。今译为对法。谓阿毗是能对智。达磨是所对境法。谓以正智。妙尽法源。简择法相。分明指掌。如对面见。故云对法。对法是所诠之慧。即对法之藏。亦依主释。从所诠为目。又或名伏法择法数法通法大法等。并随义之名。如余说。问若此三藏于彼三学各诠一学。何故杂集论第十一云。复次开示三学立素怛蓝。开示戒定名毗柰耶。开示慧学名阿毗达磨。答若依克性门。如前各诠一。若依兼正门。则如集论说。以经宽故具三。律次具二。论狭唯一。亦是本末门。谓经是本。余二次第末也。此论于彼三藏之中。对法藏摄。问如瑜伽八十一云。谓诸经典。循环研核。摩怛理迦。且如一切了义经。皆名摩怛理迦。谓于是处世尊自广分别法相。准此文证。纵对法藏。亦是佛说。此论既是如来灭后菩萨所作。何得亦入达摩藏收。答有二义。一准瑜伽。是彼种类故。入彼摄。二准摩诃摩耶经。佛说马鸣善说法要。既言善说。即是如来悬印所说。故知亦得入此藏收。因此通论。如来说法有其三种。一佛自说。二加他说。三悬许说。此论即当悬许说也。二约所为二故。教即为二者。但根有利钝。法有浅深故。合三藏分为二种。故庄严论第四云。此藏由上下乘差别故。复说为声闻藏及菩萨藏。问。彼三及二云何名藏。答由摄故。谓摄一切所应知义。解云。是故为彼声闻钝根下乘依法执分别。施设三藏。诠示声闻理行果等。名声闻藏。为诸菩萨利根上乘依三无性二无我智。施设三藏。诠示菩萨理行位果。名菩萨藏。问经中为诸缘觉说因缘法。何故独觉不立藏名。答若依普超三昧经及入大乘论。即约三乘而立三藏。今依摄论及庄严论。约上下乘分为二藏。故不立也。问何故二教废立不同。答但彼独觉与此声闻有同有异。谓约教行少分不同。分三乘藏。约彼理果全体不殊故。合为一藏。谓同断我执同证生空。果同罗汉。故不别立。是故经论开合不同。如是此论二藏之中菩萨藏摄。
第三显教分齐者。于中有二。先叙诸教。后随教辨宗。前中此方诸德立教开宗纷扰多端。难可具陈。略述十家。如华严疏中。又古代译经。西来三藏。所立教相。亦有多门。略举五家。亦如彼说。今中天竺国三藏法师地婆诃罗。唐言日照。在寺翻译。余亲问。说云。近代天竺那烂陀寺。同时有二大德论师。一曰戒贤。一曰智光。并神解超伦。声高五印。六师稽颡。异部归诚。大乘学人仰之如日月。独步天竺。各一人而已。遂所承宗异。立教互违。谓戒贤则远承弥勒无著。近踵护法难陀。依深密等经瑜伽等论。立三种教。以法相大乘为真了义。谓佛初鹿园转于四谛小乘法轮。说诸有为法从缘生。以破外道自性因等。又由缘生无人我故。翻彼外道说有我等。然犹未说法无我理。即四阿含经等。第二时中。虽依遍计所执。而说诸法自性皆空。翻彼小乘。然于依他圆成。犹未说有。即诸部般若等。第三时中。就大乘正理。具说三性三无性等。方为尽理。即解深密经等。是故于彼因缘生法。初唯说有。即堕有边。次唯说空。即堕空边。既各堕边。俱非了义。后时具说所执性空。余二为有。契合中道。方为了义。此依解深密经判。二智光论师远承文殊龙树。近禀提婆清辩。依般若等经中观等论。亦立三教。以明无相大乘为真了义。谓佛初鹿园为诸小根说于四谛。明心境俱有。次于中时。为彼中根说法相大乘。明境空心有唯识道理。以根犹劣未能令入平等真空故作是说。于第三时。为上根说无相大乘。辨心境俱空。平等一味为真了义。又初则渐破外道自性等。故说因缘生法决定是有。次则渐破小乘缘生实有之执。故说依他因缘假有。以彼怖畏此真空故。犹在假有而接引之。后时方就究竟大乘。说此缘生即是性空平等一相。是故即判法相大乘有所得等。为第二时非真了义也。此三教次第。如智光论师般若灯论释中。引大乘妙智经说。问此二所说。既各圣教互为矛楯。未审二说可和会以不。答此有二义。谓无会无不会。初无会者。既并圣教随缘益物。何俟须会。即是智论四悉檀中。各各为人悉檀。是故虽有相违。而不可会。亦是摄论四意趣中。众生乐欲意趣。于一法中或赞或毁。是故二说不须和会。二无不会者。通论此二所设教门。了与不了有其二门。一约摄生宽狭。言教具阙。以明了不了。二约益物渐次。显理增微。以明了不了。初中有二。先约摄生宽狭者。依解深密经。初时唯为发趣声闻乘说。第二时中唯为发趣大乘者说。此二各唯摄一类机。摄机不尽。故各非了。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说。此中摄机普该诸乘。故云普为一切乘说。摄机周尽。方为了义。二约言教具阙者。约机取教。则初时唯说小乘。第二唯说大乘。第三具说三乘。前二各互阙教不具。故非了义。后一具三乘。教满为了义。由此等义。是故第三方为了义。戒贤所立依此门判。第二门内亦二。初约益物渐次者。谓初时所说唯令众生得小乘益。益未究竟。故非了义。第二时中虽益通大小。然不能令趣寂二乘亦得大乘。是故此说亦非尽理。第三时中普皆令得大乘之益。纵入寂者亦令回向大菩提故。是故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又云。若以小乘化。我则堕悭贪。此事为不可。是故此说方为了义。二约显理增微者。初说缘生以为实有。次说缘生以为假有。后说缘生方是性空。前二所说显理未周。会缘未尽。故非了义。后一显理至究。会缘相尽。故为了义。由此等义。是故第三方为究竟了义大乘。亦即初唯小乘。次具三乘。后唯一乘故也。智光所立依此门判。由有如此二种门故。是故圣教各依一势以明权实。互不相违。问若如所说。两宗各初唯说小乘。何故华严亦最初说。而非小乘。答此难诸德总有三释。一云。约渐悟机立三法轮有此渐次。若顿悟机。则最初亦说彼华严等。若尔。密迹力士经初时具说三乘之法。此为其渐。为其顿耶。若是渐教。应唯说小。若是顿教。应唯说大。是故难解。一云。若依显了门。则如前有此三法次第。若约秘密门。则同时皆有。若尔。则初时小显而大密。何不以大显而小密耶。又判此显密。出何圣教。理既不齐。又无圣教。故亦难依。一云。但是如来圆音一演。异类等解。就小结集。故唯说小。就大结集故唯说大。就通结集故说三乘。若尔。说华严时。何故声闻不闻自所闻。乃如聋盲无所见闻。是亦难解。今解此难。泛论如来圆音说法。大例有二。一为此世根定者说。二为此世根不定说。初中自有三节。一或有众生。此世小乘限性定者。唯见如来从始至终但说小乘。如小乘诸部不信大乘者是。二或有众生。此世三乘根性熟者。则唯见如来从始至终但说三乘。如密迹力士经。说佛初鹿园说法之时。无量众生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得辟支佛道。无量众生发菩提心住初地等。广如彼说。大品经中亦同此说。是故后时所说皆通三乘。如诸大乘经中说也。三或有众生。此世一乘根性熟者。则唯见如来初树王下华藏界中。依海印三昧。说无尽圆满自在法门。唯为菩萨。如华严经等说。是故诸说各据当根所得。互不相违也。二不定根者有二位。一此世小乘根不定故。堪可进入三乘位者。则初闻唯小为不了教。次唯说大亦非了教。后具说三乘方为了义。故有深密经中三时教也。二此世小乘根不定故。堪可进入一乘位者。则初闻小乘为不了教。次通三乘亦非了教。后唯说一乘方为了教。智光所立当此意也。是故由有于此世中根定不定二位别故。令此教门或有前后。或无前后也。上来总明叙会诸教竟。第二随教辨宗者。现今东流一切经论。通大小乘。宗途有四。一随相法执宗。即小乘诸部是也。二真空无相宗。即般若等经。中观等论所说是也。三唯识法相宗。即解深密等经。瑜伽等论所说是也。四如来藏缘起宗。即楞伽密严等经。起信宝性等论所说是也。此四之中。初则随事执相说。二则会事显理说。三则依理起事差别说。四则理事融通无碍说。以此宗中许如来藏随缘成阿赖耶识。此则理彻于事也。亦许依他缘起无性同如。此则事彻于理也。又此四宗。初则小乘诸师所立。二则龙树提婆所立。三是无著世亲所立。四是马鸣坚慧所立。然此四宗亦无前后时限差别。于诸经论亦有交参之处。宜可准知。今此论宗意当第四门也。
第四教所被机。说有二重。一约权教。即五种姓中。菩萨种姓及不定性。是此所为。余三非此。以无分故。如瑜伽等说。二约实教。一切众生皆此所为。以无不皆当得菩提故。问若诸无姓亦当成佛。何得说有无姓有情。答论有二释。故佛性论及宝性论。同为谤大乘人。依无量时故作是说。非谓究竟无清净性。佛性论第二卷中。判说无佛性是不了教故也。准此当知。永无种姓非尽理说。楞伽文说可知。问如有难言。若诸众生等有佛性必当得佛。则众生虽多。要当有尽。是为大过。又若悉有性。令最后菩萨阙利他行。以无所化诸众生故。阙行成佛。不应道理。又令诸佛利他功德亦则断绝。以无所化机缘感故。如是三难。若为得通。答此所设难。并由妄见众生界故。妄起此难。故不增不减经云。大邪见者见众生界增。见众生界减。以不如实知一法界故。于众生界起增减见。问我所说义扶此经文。何者。若诸众生悉皆有性。并当解脱。则众生有减。今立有此。无性众生常在世间。故无增减。答若尔。汝于有性既起减见。即于佛界必起增见。此增减见不离汝执。当知经意明一切众生一时成佛。佛界不增众生界不减。故彼经云。众生即法身。法身即众生。众生法身义一名异。解云。况众生界。如虚空界。设如一鸟飞于虚空。从西向东。[這-言+至]百千年。终不得说东近而西远。何以故。以虚空无分齐故。亦不得云总不飞行。以功不虚故。当知此中道理亦尔。非有灭度令有终尽。非无终尽。有不灭度。故众生界甚深广大。唯是如来智所知境。不可辄以狂心限量斟酌起增减见。既其无尽。是故三难无不能离。二乘回心者。若不定种姓。未入无余前即有回心。此不待言。若决定种姓。未入无余前定不回心。要入无余。方有回心。以二乘人本来不得无余依涅槃界故。佛性论第三云。二乘人有三种余。一烦恼余。谓无明住地。二业余。谓无漏业。三果报余。谓意生身变易身也。又无上依经胜鬘经宝性论等。广明无漏界中有三种不思议变易生死。谓声闻缘觉大力菩萨。若言此中二乘是不定种姓。理必不然。以未回心。有分段故。回心已去是渐悟菩萨。非二乘故。论说二乘有三种余。非菩萨故。当知定是二乘自位无余依中。大乘说彼有三种故。然彼二乘既不能知此三余故。是故化火烧分段身。入无余依。法尔皆有变易报残。而彼不知。谓为涅槃。而实但是未烧身前。期以灭智所得灭定。法华论云。方便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诸禅三昧城。过彼城已。令入大般涅槃城故。解云。以此当知。二乘无余体虽灭定。亦通方便。故云诸禅也。由彼二乘根有利钝。灭定防心。种有强弱。是故在定。极[這-言+至]八万乃至一念。由佛根欲性智为增上缘力。又由本有佛性之力。令心还生于净土中。逢佛菩萨善友力故。修大乘道。然此利钝迟疾。诸圣教略有七位。谓八万。六万。四万。二万。一万等劫。如次以配四果及独觉人。此五如彼涅槃经说。第六位中。如楞伽云。三昧酒所醉。乃至劫不觉。酒消然后觉。得佛无上身。此亦利于前。不[這-言+至]万劫。第七位如法华第三云。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自于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当入涅槃。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慧。得闻此经。唯以佛乘而得灭度。更无余乘。除诸如来方便说法也。解云。此最利根亦舍分段入涅槃已。即于佛土受变易身。受佛教化入于大乘。亦有人解此经文。是变化声闻。理定不然。若是化作。必为引摄实类众生。若彼众生受此引摄。亦学先入无余涅槃。后方回心。而汝所执无余灰断。即便误彼所引众生。是则诸佛菩萨等。于彼众生使成大怨。何名大悲方便摄化。既无此理。故知入寂回心。定非变化。此上七位并是定性二乘要入寂已方乃回心。不同不定性人未入寂前有回心故。问为一切定性二乘入寂悉皆回心。为有不回者。答一切皆回。何以得知。法华论云。授声闻记有其二种。一者如来。二者不轻菩萨。所授声闻有四种。一决定声闻。二增上慢声闻。三退菩提心声闻。四应化声闻。后二声闻以根熟故。佛为授记。谓应化声闻退已还发菩提心也。决定声闻增上慢人以根未熟。菩萨与记。方便令发菩提心也。解云。决定声闻既在所记之中。故知定有发菩提心。又既但云根未熟。不言总不熟。故知定有性。又彼论云。我不殊汝。汝等皆当作佛者。示诸众生皆有佛性也。解云。此是菩萨与记。明知定性声闻有佛性也。问何故新翻经论说有入寂定性二乘不回心耶。答新经论中。据未入寂定不回心。入寂已去彼不说故。故不相违。又教有了非了。别如佛性论辨。故不可怪。又涅槃经中。言佛性有无。皆不解我意者。明佛性法离有离无。随言执取。是不解意。非谓说有一分无性。佛性论云。是故佛性决定是有。离有离无。此之谓也。是故一切众生皆此所为。余经论皆准此释。
第五能诠教体者。略作四门。一随相门。二唯识门。三归性门。四无碍门。初中有四句。一或唯以名句文为性。以声是依非正体故。唯识论云。若名句等不异声者。法词无碍。境应无别。二或唯以音声为性。名句文等声上屈曲。假立无体故。杂集论云。成所引声。谓诸圣说。三或具前二事。方为其性。维摩经云。有以音声语言文字为佛事。又十地论中说者以二事说。听者以二事闻。谓声名等也。问大乘中声表善恶。声是无记。名句文亦是无记。云何无记为圣教体。答诸佛菩萨后得智说故。俱是善也。十地论名善字等是也。四或俱非二事以为其性。以说即不说故。文字性离故。经云。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此之谓也。于此四句中。别取前三通小乘。具斯四说为大乘。又此四句合为一教。互有无碍。是大乘教也。二唯识门者。谓说者识现为增上缘。令闻者识文义相现。下论云。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又摄论名为言说识。又闻者识上聚集现等。是故一切声名句等。皆是自心之所显现。下论云。唯依心现不离真如。三归性门者。此识无体唯是真如。下论云。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易。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准此而知。四无碍门者。谓于前三门。心境理事。同一缘起。混融无碍。交彻相摄。圆明自在。不相障碍。以为教体。以一心法有二门故。皆各总摄一切法故。思以准之。五教通诸法门者。谓遍于六尘一切所知境总为生解之义。悉为教体。准之。
第六所诠宗趣者。先总后别。总中以一心法义为宗。信行得果为趣。即具境行果三也。此中境有二种。一法二义。如下文辨。行亦二种。一行体。谓四种信心。二行用。谓五门修行。亦如下显。果亦二种。一分果。谓令得入位。二满果。谓成如来。并如下辨。宗之与趣何别老。谓当部所崇曰宗。宗之所归曰趣。二别显宗趣。略有五重。一教义相对。以教说为宗。用义意为趣。如下文令舍言取意等。二理事相对。举事为宗。显理为趣。如下文从生灭门入真如门等。三境行相对。以真俗境为宗。观心行为趣。四证信相对。以成信不退为宗。登地入证为趣。五因果相对。以因为宗。克果为趣。此五亦是从前起后。渐次相由。准释可知。
大乘起信论 第七释论题目者。大者。当体为目。包含为义。乘者就喻为称。运载为功。法喻合举。大乘所信之境。体能为义。起信即能信之心。澄净为性。心境合目故云大乘起信。此即大乘之起信。是对境拣心。非是证等也。又亦起大乘之信。则对宗别行行。非小乘信也。又大者就义。谓体相用三大莫过。乘者约用。谓即佛性三位成运。自性住佛性为所乘。引出佛性为能乘。至得果佛性为乘所至处。三义体用唯一心转。是故亦乘亦大。持业释也。又依杂集论。由与七种大性相应故名大乘。一境大性。以菩萨道缘百千等无量诸经广大教法为境界故。二行大性。正行一切自利利他广大行故。三智大性。了知广大补特伽罗法无我故。四精进大性。于三大劫阿僧祇耶。方便勤修无量难行行故。五方便善巧大性。不住生死及涅槃故。六证得大性。得如来法身无所畏不共法等。无量无数大功德故。七果大性。穷生死际示现一切成菩提等。建立广大诸佛事故。解云。前五约因。后二就果。瑜伽显扬亦同此说。庄严论中。六名果大。谓得法身等。七名事大。谓示成菩提等。余同此也。又有七义释大乘。如十二门论辨。起谓发起。以有本觉内熏为因。善友闻熏用大为缘。于此胜境发希有信能令心净。如水清珠。唯识论中。信别有三。一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三信有能。谓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多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依梁摄论亦有三种。一信实有。自性住佛性。二信可得。引出佛性故。三信无穷功德。至得果佛性。又下文四种信心具寻辨之。何故但明信而不言余行。以是行本故。论为初机故。故下文云。自信己性。知心妄动。修远离行等。又华严云。信为道源功德母等。此中起信。据信成就处说。谓入住不退。使前信心成根不失故也。论者是集议论也。谓假立宾主。往复折征。论量正理。故名为论。是故名为大乘起信论也。
马鸣菩萨造 马鸣之名。依诸传记。略有三释。一以此菩萨初生之时。感动诸马悲鸣不息故。立此名也。二此菩萨善能抚琴。以宣法音。诸马闻已咸悉悲鸣。故立此名。三此菩萨善能说法。能令诸马悲鸣垂泪不食七日。因此为名也。言菩萨者。依诸论解。亦有三释。一云。若具言之。应云菩提萨埵。菩提。此云大觉。即所求也。萨埵。此云有情。即所度也。从境为名耳。若从心说。即唯悲与智也。二云。菩提是所求法。萨埵是能求人。心境合明。人法双称。故云菩提萨埵。三云。萨埵名勇猛。谓有志有能。于大菩提勇猛求故。立此名也。言造者制作也。
第八造论时节者。诸说不同。今依摩耶经云。如来灭后六百岁已。九十六种诸外道等。邪见竞兴。毁灭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马鸣。善说法要降伏一切诸外道辈。七百岁已有一比丘名曰龙树。善说法要。灭邪见幢。燃正法炬。以此经文为定说也。
真谛三藏译 第九翻译年代者。译经纪云。沙门波罗末陀。此云真谛。亦云狗那罗陀。此曰亲依西印度优禅尼国人。景行澄明。器宇清肃。风神爽拔。悠然自远。群藏广部罔不措怀艺术异解。偏素谙练。历游诸国随机利见。以梁武帝泰清二年岁次戊辰。见帝于宝云殿。帝敕译经。即以太清二年。讫承圣三年岁次甲戍。于正观寺等。译金光明经。弥勒下生经。大乘起信论等。总一十一部合二十卷。此论乃是其年九月十日。与京邑英贤慧显智恺昙振慧旻等。并黄钺大将军大保萧公勃等。于衡州建兴寺所译。沙门智恺笔授。月婆首那等译语。并翻论旨玄文二十卷。属侯景作乱。乃适豫章始兴南康等。虽复栖遑。译业无辍。即泛舶西归。业风赋命。还飘广州。属广州刺史穆国公欧阳頠延住制止寺。请译经论。自陈永定元年岁次丙子。至讫泰建元年己丑岁。更译佛阿毗昙经论。及俱舍摄论等。总陈梁二代。敕译经论。四十四部一百四十一卷。然真谛或铺坐具跏趺水上。若乘舟而济岸。接对吏君。而坐具无污。或以荷藉水。乘而度之。如斯神异其例甚多。
第十随文解释者。此论三分。谓序正流通。释有三门。一约论主。二约论法。三约益生。初中三者。论首三颂归敬请加。即是论主起行所依。二从论曰下。为物宣说。正成论主法施之行。三末后一颂。结说回向。即是随行所起大愿。是故三分。但成论主光显佛日法施群生之行愿也。二约法三者。初因缘分。是法起所因。为序。二立义分下。正显所说为正宗。三劝修利益分。叹法胜能。为流通。由此三分令法无失。久住不坠。三约益生三者。一因缘分。举法为机。二立义分下正授解行。三劝修分。举益劝修。令佛种不断。是故三分。方成众生入法之行。上三门中。前一别辨。后二合释。是故五分皆是正宗。以俱是论主正所作故。今但依初门。先解序内三颂。为明归敬辨意分也○今释此文。略作五明。一明诸论有无。二归敬之意。三能归仪式。四所归胜相。五释文。初中。或有具敬三宝。如智论摄论等。或唯归佛宝。如地持论。或但归人法。如十地论。或直说无归。如十二门论。此并作者之意。广略无在。如龙树广论。已具归依。十二门略论。故不别辨。二敬意者。一为荷恩故。谓若无佛说。法起无由。若无其法。无所生解。若无僧传。己则不闻。由此三恩。得成慧悟。今传此法。理须念恩致敬。二请加护故。谓末代浇时传化不易。若不仰请三宝威力。无由自通。故须致敬。三为生信故。谓论主自是不足之人。率己造论。人不信受。要归三宝。示有宗承。令物生信。四敬仪故。谓如世间忠臣孝子。凡有所作。先启白君父。今此菩萨敬重三宝。过于君父。欲作此论。光晖佛日。岂不敬启。五表胜故。谓如成实论说。三宝是吉祥境界。标之在首。以显胜故。六益物故。谓如杂心说。为令众生于三宝中。发心趣求。信解观察。供养归依。是故顶礼。三能归异相者。无过三业。谓表佛天眼见其身礼。表佛天耳闻其语赞。表佛他心知意观察。又若在亦见亦闻处具三业礼。若在唯见不闻处。以身意礼。若在唯闻不见处以语意礼。若抂不可见闻处。唯意业礼。又除三业过。成三业善。表三轮因。故准此也。四显所敬胜相者。明三宝之义。广如别章。五释文者。三颂分二。初二明归敬三宝后一申其敬意○前中亦二。初归命者。显能归诚至。二尽十方下明所敬深广。
归命 前中归者。是趣向义。命谓己身性命。生灵所重。莫此为先。此明论主得不坏信。尽己所重之命。归向三宝。请加制述。故云归命。二归是敬顺义。命谓诸佛教命。此明论主敬奉如来教命传法利生。故云归命。问归命与稽首何别。答智论云。如小乘经中。毗沙门王归命释迦稽首余佛。论主将非为初重后轻。以小乘人偏贺释迦之恩故有斯也。又释。通论。皆具三业。别分。稽首属身。归命是意。三业之中。意业为重。如仙人起嗔令三国人死等。可知○二所敬中亦二。
尽十方 初尽十方者。明所敬分齐。然有二义。一云。非直归于一方三宝。乃欲尽于十方齐敬。二云。于十方内非直各归一二等刹。亦乃一一方所各尽彼方无尽世界一切三宝。何以尔者。显三宝普遍故。敬心广大故。简异小乘故。为论幖帜故。故尽十方也○二辨所敬三宝。于中三。初三句明佛宝。次三句明法宝。后一句明僧宝。
最胜业遍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 初佛宝中。作四门释。一约三业分别。最胜者标佛位也。谓过小曰胜。超因曰最。以障尽德圆果成极位故云最胜也。业者即总举诸佛三轮业用谓最胜之业。最胜即业。二释可知谓遍知意业胜。无碍身业胜。悲救语业胜者。谓结德属人。谓具上诸德之者。所谓佛也。二约二利分别者。最胜业总举。遍知等别显自利德。于中内有遍知之智。外有无碍之色。胜鬘经云。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等。亦同此也。救世等别显利他德。二利圆满之者谓佛也。三约三德分别。一者最胜业是总标。遍知显佛大智功德。二色无碍明佛大定功德。谓依定发通。现色无碍。三救世等明佛大悲功德。摄大乘论明佛受用身功德。唯说此三也。四按文解释者。此中但明报化二身。以法身入法宝摄故。最胜如初释。业谓业用。遍知有二。谓一真智遍知心真如门恒沙功德等。二俗智遍知心生灭门缘起差别等。理量齐鉴。无倒遍知。色无碍者。如来色身自在无碍。乃有多种。如华严不思议法品说。今略辨四种。一大小无碍。谓一一根皆遍法界。而亦不坏诸根之性。又亦不杂诸根之相。二互用无碍。谓诸根相作而不相碍。三理事无碍。谓现色萧然而不碍举体性空。妙理常湛而不碍业用无方。下文云。色即智说名智身等。四应机无碍。谓圆回之身。十方齐应。多机顿感。身亦不分而普现。在此而不碍彼。在彼而不碍此。坐不碍行等。思以准之。救世等者。世谓世间。有其三种。此明众生世间。是所救也。救谓能救。即如来大悲。悲亦有三种。谓缘众生法及无缘。无缘之悲。三中最胜。故云大悲。佛性论云。悲者暂救济不能真实救。大悲者能永救济。恒不舍离者。谓结德属人。可知。佛宝竟。
及彼身体相法性真如海无量功德藏 第二法宝中。泛论法宝有四种谓教理行果。于此四中。教浅理深。行分果圆。今此所归唯取深圆但归理果。是故约彼佛身以明法宝。是果法也。显身之体相。是理法也。文中三句分二。初一标。后二释。初中及者有二义。一是相违义。显此法宝与前佛宝是二事。故云及。二是合集义。非直敬于佛宝。亦乃及敬法宝。此中及言。显佛与法是非一义。彼身体相。显佛与法不相离。是非异义。体谓体大。相谓相大。以用大中辨佛受用变化二身。是故体相二大自是法身。属法宝摄。以彼用大依体相起。会用归本。故云彼身体相也。下二句释中。初法性等者。释体大也。无量功德藏。释相大也。法性者。明此真体普遍义。谓非直与前佛宝为体。亦乃通与一切法为性。即显真如遍于染净通情非情深广之义。论云。抂众生数中名为佛性抂非众生数中名为法性。言真如者。此明法性遍染净时无变异义。真者体非伪妄。如者性无改异。海者约喻释疑。疑云。真既不变。云何随于染净。既随染净。云何不变。释云。如海因风起于波浪。波虽起尽。湿性无变。无变之性不碍起浪。浪虽万动。不碍一湿。是故动静无二法准思之。又释。显此真如具德如海。华严云。譬如深大海。珍宝不可尽。于中悉显现。众生之形类。甚深因缘海。功德宝无尽。清净法身中。无像而不现。又有奇特十种相。并况真如。准释可知。次释相大中。谓此法身如来藏中。含摄蕴积无边恒沙性功德。故云藏。有义。此中亦摄教行二法。谓教含所诠之功德。行摄所成之功德。是故亦云无量功德藏也。当知此中通四法宝俱有含藏。法宝竟。
如实修行等 第三僧宝者。僧通凡圣。宝唯圣位。圣通大小。菩萨为胜。是故此中唯归地上大菩萨僧。谓证理起行名如实修。下文云。依法力熏习是地前行。如实修行是地上行。满足方便是地满位。此中等者。举中等取前后也。又依宝性论。就地上菩萨约正体后得说二修行。彼论云。一如实修行。了如理一味。二遍修行备知一心有恒沙法界。今此文中举正体等取后得。故云等也。依法集经。总括万行为二修行。彼经云。如实修行者。发菩提愿。不放逸修者。谓满菩提愿。复次如实修行者。谓修行布施。不放逸修者。不求报等。此中亦举初等取后。可知。归敬三宝竟○第二申敬意中。余论之首多申二意。谓利自他法久住等。今此文中略申三意。一为益众生故。二为佛种不断故。三为法久住故。即此教法久住。亦是佛种不断。如金刚般若无著论中。由善付属般若波罗蜜流行世间。为佛种不断。文中四句分三。初一举所为人。二明所成益。三成益意。
为欲令众生除疑舍邪执起大乘正信佛种不断故 初中所为众生虽多三聚统收。准下文。正唯为不定聚众生故。下云。为未入正定众生修行信心等。兼为邪定作远因缘。兼为正定具增妙行。别举下文因缘分中六位众生。至彼当辨。二所成益中有二。先令得离过益。后得成行益。初中由疑故迷真失于乐也。由执故起妄种于苦也。十地论中。菩萨三种观于众生起大慈悲。一远离最上第一义乐。二具足诸苦。三于彼二颠倒。解云。真乐本有。失而不知。妄苦本空。得而不觉。于彼得失都无觉知故。令菩萨生悲造论。是故以下文立义分及显示正义。解释如来根本之义。令诸众生正解不谬。以除疑惑令悟真乐。以对治邪执遣其二执。令离苦因。故下云。远离痴慢出邪网等。故云除疑舍邪执也。二成行者。既于真不疑。于邪不执。未知于何乘起行。谓于大乘。以是究竟根本法故。未知于此大乘起何等行。谓起信心行。以信是众行之本故。亦即翻前疑。故云信。翻前邪执故云正。是云起大乘正信也。则以下文分别发趣道相及修行信心分成此行也。三成益意者。谓令众生离过成行。使信位成满。入位不退堪成当果。故云佛种不断。下文云。信成就发心者。毕竟不退。入如来种中。正因相应等。又释。由此所说。令诸众生修行佛因常恒不绝。故云不断。华严云。下佛种子于众生田生正觉芽。是故能令佛宝不断。此之谓也。又释。由此教法流传。如前所释。亦为不断。此当劝修利益分所作也。上来归敬辨竟分竟○第二正宗之中有二。先标益起说。二说有五分下正陈所说。
论曰有法能起摩诃衍信根是故应说 前中论曰者。简论异经之辞也。有法能起等者。标益也。即显所说之义有其胜用。是故应说者。起说也。显能诠之教义要须起也。有法者。总举法义一心二门三大之法。即所说法体也。能起大乘信者。辨法功能。谓约真如门信理决定。约生灭门信业用不亡。约义大中信三宝不坏。此中信根者。谓信满入住。成根不退。根有二义。一能持义。谓自分不失。二生后义。谓胜进上求。又根信相对。影成四句。一有信无根。谓随他言信。二是根非信。谓余慧根等。三亦信亦根。谓此中所辨见理成信等。四非信非根。谓所余法。论主因见此益。是故要须起说。此论上来大乘起信。是故应说是论也。题目依此而立○第二正陈所说。于中有三。先标数。二列名。三辨相。
说有五分。云何为五。一者因缘分 列名中。一言不自起制必有由。名为因缘。章别余段故称为分。
二者立义分 二由致既兴。次略标纲要。令物生信。故名立义分。
三者解释分 三宗要既略。次宜广释令其生解。故云解释分。
四者修行信心分 四释既生解。次宜依解起行。有解无行。是所不应。故有修行信心分。
五者劝修利益分 五虽示行仪。钝根懈慢。次宜举益劝修。故有劝修利益分○三依章辨相中。释五分即为五段。初中二。先标后释。
初说因缘分 释中有四。一问。
问曰有何因缘而造此论 二答。
答曰是因缘有八种 三难。
云何为八 四通答中有三。谓举数。辨相。总结。
一者因缘总相 辨相中。初一是总。后七是别。所以尔者。总通兼正。别为当机。故须尔也。
所谓为令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非求世间名利恭敬故 总中离一切苦者。谓令有情离三苦二死故。得究竟乐者。令得无上菩提大涅槃乐等。非求世间名利等者。有二释。一非欲令其求于后世人天利乐等故。二论主自云。我为益生。故造斯论。非为名利等。此之一门通于一切菩萨之心。非局此论。故云总相。又通此一部论为发起之由。故云因缘总相也。
二者为欲解释如来根本之义令诸众生正解不谬故 别中各别发起下文。别为当机故于中初者。与下立义分及解释分。显示正义对治邪执。作发起因缘。以彼文中说依一心法有二种门。各摄一切法。即是如来所说法门之根本。又生灭门中。本觉名如。始觉名来。始本不二。名曰如来。故转法轮论云。真谛名如。正觉名来。正觉真谛故。名为如来。此即所证真理名如。能证无分别智名来。诸众生未有无分别智时。是如无来也。今以如来依此心成故。名此心为如来根本之义。文中具释此义。令彼地前三贤胜解行位诸菩萨等比观相应。故云正解。即显示正义文是也。此观离倒故云不谬。即对治邪执文是也。
三者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于摩诃衍法堪任不退信故 第二者。与下分别发趣道相而作因缘。以彼文中令利根者发决定心。进趣大道。堪任不退住位故。此当十信终心。自分满足。故云善根成熟。进入十住正定聚中。使前信心堪任不退故也。
四者为令善根微少众生修习信心故 第三者。与下修行信心分中。初四种信心及四种修行文而作因缘。以彼文中令信未满者。修行信心。使满足故。此当十信住心。以信位未满故。云善根微少。令进修向满故。云修行信心也。
五者为示方便消恶业障善护其心远离痴慢出邪网故 自下四种机。当信位初心。何故前三人各以一门摄。此中偏有四者。以前三根胜进易退难。不假多方便助成道力故耳也。此中根劣。退易进难。赖多方便故有四也。四中前三为下中上三人。后一策以勤修三中初者。与下修行信心分中。第四修行末文而作因缘。以彼文中。令业重惑多善根难发众生。以礼忏等方便消恶业障。障轻故。内离顽嚚痴慢。外出邪魔罥网故。云善护其心远离痴慢出邪网也。此当下品也。
六者为示修习止观。对治凡夫二乘心过故 二者。与下第五修行止观门为因缘。以彼文中。双明止观遣凡小二执故。云治心过也。下自广说。此当中品也。
七者为示专念方便生于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 三者。与下修行信心分末。复次众生初学是法下劝生净土文而作因缘。以彼文中。举胜方便令彼观解。分得相应。众生恐后报迁遇缘成退故令往生。使不退也。此当上品。
八者为示利益劝修行故有如是等因缘所以造论 第八者。与下劝修利益分而作因缘。以彼文中。举彼损益劝物修舍。即总策成前诸行也○第三难可知。
问曰修多罗中具有此法何须重说 第四通中文有二。初与彼问辞。二以众生根行下夺彼疑情明须作论。于中有二。初举根缘二相以立宗。二如来在世下别释根缘。
答曰修多罗中虽有此法以众生根行不等受解缘别 前中。初根有同异。后缘有增微○别释中有二。初说听俱胜。经文尚无纸素之传。何况须论。二如来灭下明根缘微劣须经须论。
所谓如来在世众生利根能说之人色心业胜圆音一演异类等解。则不须论 前中初约胜时以明根胜。二能说人下明缘胜。于中三业可知。一音及圆音者有二。初如来一音说一切法。无不显了。故名圆音。华严云。如来于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二如来同一切音。故云圆音。华严云。一切众生语言法一言演说尽无余。以一切音即一音故。云一音。一音即一切音。故云圆音。一一语音遍穷众生界。而其音韵恒不杂乱。若音不遍。则音非圆。若由等遍失其韵曲。则是圆非音。今不坏曲而等遍。不动遍而善韵。此是如来圆音。非是心识思量境界耳○第二劣中四种。初广略二经。后广略二论。
若如来灭后或有众生能以自力广闻而取解者 初自力广闻经得解佛意。不须他论。故云自力。即具文义二持。
或有众生亦以自力少闻而多解者 二亦以自力寻略经文而能解经意。故亦不须他论。此有义持无文持也。
或有众生无自心力因于广论而得解者 三但依经文不能解意。因他广论得解经意。故云无自心力也。此有文持无义持故。
自有众生复以广论文多为烦心乐总持少文而摄多义能取解者 四此人不耐繁文。唯依文约义丰之论。深解佛经所说之旨。故言心乐总持而摄多义。此无文义二持。此文有二。初辨根劣。二如是此论下对此劣根明教之兴。
如是此论为欲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故。应说此论 如是此论文句虽少。普摄一切大乘经论旨。故云总摄如来广大等如理智境故云深也。如量智境故云广也。深广无际故云无边也○立义分中文别有二。初结前生后。二正彰立义。此文有三。初标总开别。二寄问列名。三依名辨相。
已说因缘分次说立义分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法二者义 名中法者。出大乘法体。谓自体故。对智故。显义故。即宗本法也。大位在因。通于染净耳。义者。辨大乘名义。谓何故此心是大乘耶。谓此心内具三大义。故名大也。有二运转故名乘也。即依宗所显差别义理。大位在果。唯取于净也。是故大乘总说有二。谓先显法体。后释义理。收义足也○辨相中二。先法后义。法中亦二。初举法总立。次何以故下开门别立。
所言法者谓众生心 总中三句。初众生心者。出其法体。谓如来藏心含和合不和合二门。以其在于众生位故。若在佛地。则无和合义。以始觉同本。唯是真如。即当所显义也。今就随染众生位中故。得具其二种门也。
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 次摄一切世出世法者。辨法功能。以其此心体相无碍。染净同依。随流返流。唯转此心。是故若随染成于不觉。则摄世间法。不变之本觉及返流之始觉。摄出世间法。此犹约生灭门辨。若约真如门者。则镕融含摄染净不殊。故通摄也。下文具显。
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 三依于此心显示大乘义者。释其法名。谓依此一心宗本法上。显示大乘三大之义。故名此心以为法也○别中二。先责总立难。后开别释成。
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 前中责有二意。一云。心通染净。大乘唯净。如何此心能显大乘之义。又云。心法是一。大乘义广。如何此心能示于义。释意云。大乘虽净。相用必对染成故。今生灭门中。既具含染净。故能显也。以废染之时则无净用故。此释初意也又心法虽一。而有二门。真如门中示大乘体。生灭门中具宗三大。大乘之义莫过是三。是故依此一心得显三大之义也。立别门中。言是心真如者。总举真如门。起下文中即是一法界已下文也。言相者。即是真如相。起下复次真如者依言说分别已下文也。
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 是心生灭者。随熏变动故。总举生灭门。起下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已下文也。因缘者。生灭缘由。故起下复次生灭因缘已下文也。言相者。生灭之状。故起下复次生灭相者已下文也。何故真如门中云即示。生灭门中云能示者。以真如是不起门。与彼所显体大无有异相。诠旨不别故。云即示也。以是不起故。唯示体也。生灭是起动门。染净既异。诠旨又分。能所不同故不云即也。自体相用者。体谓生灭门中本觉之义。是生灭之自体生灭之因故。在生灭门中亦辨体也。翻染之净相及随染之业用。并在此门中。故具论耳。是故下文释生灭门内。具显所示三大之义。意在于此。何故真如门中直云体。生灭门中乃云自体等者。以所示三大义还在能示生灭门中。显非别外。故云自也。问真如是不起门。但示于体者。生灭是起动门。应唯示于相用。答真如是不起门。不起不必由起立。由无有起故。所以唯示体。生灭是起动门。起必赖不起。起含不起。故起中具三大。余如下说。释法毕竟○义大者。起下文复次真如自体相者已下文也。此中有二。先辨大。后释乘。前中亦二。先标后释。
所言义者则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 释中三。初体者。真性深广。凡圣染净皆以为依。故受大名。随流加染而不增。返流除染而不减。又返流加净不增。随流阙净不减。良以染净之所不亏。始终之所不易故。云平等不增减也。
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 相大者。二种如来藏中不空之义。谓不异体之相。故云性德。如水八德不异于水。
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 用大者。谓随染业幻自然大用。报化二身粗细之用。令诸众生始成世善终成出世故也。下文显之。何故唯言善。不云不善者。以不善法违真故。是所治故。非其用也。若尔。诸不善法应离于真。释云。以违真故。不得离真。以违真故。非其用也○乘中二。
一切诸佛本所乘故 先标果望因以解乘。
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 后举因望果以成运。即始觉之智是能乘。本觉之理为所乘故。摄论云。乘大性故名为大乘。立义分竟。
大乘起信论疏卷第二
解释分中有二初结前生后。
已说立义分次说解释分 二正明解释。释文中有三。一标数。二列名。三辨相。
解释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显示正义 列名中。初显示正义者。正释所立大乘法义。
二者对治邪执 次正理既明。情惑斯遣。故有对治邪执。
三者分别发趣道相 邪执既亡。次辨趣正阶降。故有分别发趣道相。○辨相中。释上三名即为三段。初中有二。先总。后别。总者。释上立义分中。众生心摄一切等也。别者。释上立义分中何以故下二门别义也。总中有三。初依法开门。二列其二门。三二门该摄。
显示正义者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 初中言一心者。谓一如来藏心含于二义。一约体绝相义。即真如门也。谓非染非净。非生非灭。不动不转。平等一味。性无差别。众生即涅槃。不待灭也。凡夫弥勒同一际也。二随缘起灭义。即生灭门也。谓随熏转动成于染净。染净虽成。性恒不动。只由不动能成染净。是故不动亦在动门。是故下文云识有二义中本觉是也。上文生灭门中自体是也。胜鬘中。不染而染。染而不染等者。此约生灭门说也。楞伽云。如来藏名阿赖耶识。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等。又云。如来藏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又云。如来藏者。为善不善因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犹如伎儿作诸伎乐等。广如二部楞伽中说。此等并约生灭门说也。然此二门。举体通融。际限不分。体相莫二。难以名目。故曰一心有二门等也○该摄中。初立次释。
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 言各摄一切法者。上立义分中直云摄。今释中云各摄者。以真如门是染净通相。通相之外。无别染净故。得总摄。如微尘是瓦器通相。通相之外无别瓦器瓦器皆为微尘所摄。真如门者。当知亦尔。准以可知。生灭门者。是染净别相。别相之法。生灭所摄。又以此是真如与缘和合变作诸法。诸法既无异体。还摄真如门也。以瓦器收微尘等。以此二门齐摄不二故。得说为一心也。问二门既齐相摄者。何故上文真如门中。唯示大乘体。不显于相用。生灭门中。具显三耶。答真如是泯相显实门。不坏相而即泯故。得摄于生灭。泯相而不存故。但示于体也。生灭是揽理成事门。不坏理而成事故。得摄于真如。成事而理不失故。具示于三大。问前既泯相相不存故。但示于体。亦可揽理理不存故。应但示相用。答不例也。何者。生灭起必赖于真故。揽理理不失。真如未必藉生灭故。泯相不存。泯相不存故。唯示于体。理不失故。具示于三。是故摄义是齐。示义别也○下征责释成。
此义云何 责云。若二门各别。不可相从。若本唯一心。未容影摄。
以是二门不相离故 答中言不相离者。以体相不相离故。如金与庄严具。若以金收具。具无所遗。以具摄金。金无不尽。良以二门一揆全体遍收。此义亦然。思之可见○第二别释中有二。先别辨二门。显动静不一。后从生灭门入真如门下。明会相入实。显动静不异。前中释二门即为二段。真如门中。初标。次释。释中二。初举如体离言。以明观智境。释上立义分中真如义。二复次真如者下。依言辨德。以明生信境释上立中真如相也。初中有二。一总举法体。二问答释疑。初文有二。初正显如体。二以一切言说下会执释名。前中有三。初就实略标。次一切法下。会妄显真。三是故下。结真离妄。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 初中一法界者。即无二真心为一法界。此非算数之一。谓如理虚融平等不二故。称为一。又对下依言有二义故。今约体但云一也。依生圣法故云法界。中边论云。法界者。圣法因为义故。是故说法界。圣法依此境生。此中因义。是界义故也。言大总相者。二门之中不取别相门。于中但取总相。然亦该收别尽。故云大也。此一法界。举体全作生灭门。举体全作真如门。为显此义故云体也。轨生物解曰法。圣智通游曰门。
所谓心性不生不灭 言心性不生灭者。释上法体。谓随妄不生。约治不灭。又修起不生。处染不灭。故摄论云。世间不破。出世间不尽故也○二会妄显真中二句。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 执者云。现见诸法差别迁流。云何乃言性无生灭。释云。差别相者。是汝遍计妄情所作。本来无实。如依病眼妄见空华。故云皆依妄念而有差别。疑者又云。以何得知依妄念生。释云。以诸圣人离妄念故。既无此境。即验此境定从妄生。又若此境非妄所作定实有者。圣人不见。应是迷倒。凡夫既见。应是觉悟。如不见空华。应是病眼。返结准之。故云若离于念则无等也○三结中八句。
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是故者。是所执本空故。真心不动故。由此一切诸法皆即真如也。离言说相者。非在言说音声中故。离名字者。非在文句诠表中故。此二句言语路绝。非闻慧境也。离心缘者。非意言分别故。心行处灭。非思慧境。上来离伪妄故名真。自下离异相故名如。又下三句。展转相释。离世间修慧境。唯正智与相应也。言毕竟平等者。虽遍通染净。而性恒无二故也。所以得无二者。以在缘时始终不改故。云无有变异也。所以在有为中得不变异者。以不同有为可破坏故。此则在染不破。治道不坏也。唯是一心者。结归法体。故名真如者。依义立名○第二会执释名中有二。先释后结。释中有三。初正会治执。二言说极下约名释疑。三此真如体下约相释遣。
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无有相 初中言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者。明言教非实不可如言取也。但随妄念等者。释成无实所以也。恐诸凡愚闻上真如名。则谓论主自语相违。上文既云离名字相。何故复立此真如名。故今释遣假名非实。不相违也。亦言无相者。遣于相也。良以名依相立。俱是遍计所缘故。楞伽云。相名常相随而生诸妄想。故今双遣也○二别约名中二句。初立名分齐。次立名之意。
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 初中疑云。既绝名相但假立客名者。何故不立余名而唯云真如耶。释云。真如者。是言说之极。谓此名之后。更无有名。则诸名之中。最后边际。故摄论中十种名内。真如名是第十究竟名。故云极也。因言遣言者。立此极名。为遣于名。若无此名。无以遣名。若存此名。亦不遣名。如打静声。若无此声则不止余声。若为存此声数数打静。即自喧故。亦非止声。当知此中意趣亦尔。善须消息○三别约相中二句。
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言此真如体无可遣等者。有二释。一约观释云。外人见前文双遣真如名相。谓真如本体亦是可遣之法。则生断见。故今释云。但遣虚妄名相。不遣真如实法。以是妙智观境故。何以不遣者。下句释云。以一切法悉皆真故。无法可遣也。外人既闻真理不遣。则谓有法可立。当情缘执。故云亦无可立。以离妄情故。何以不立者。下句释显。可知。二约法释云。无可遣者。非以真体遣生灭法也。何以不遣者。释云。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以生灭门中一切染净等法。即无自性。不异真如故。不待遣也。亦无可立者。既诸生灭等法未曾不真故。此真如不待立也。何以不待立。下句释云。以一切法皆同如故。以一切生灭等法本来同如故。此真如未曾不显。更何所立也。又准上文二门。皆各总摄。一切法言。此中应成四句。一约真无所遣。以俗即真故。二约真不待立。即俗之真本现故。三约俗无所乖。以真即俗故。四约俗不待立。即真之俗差别故。由是义故。不坏生灭门。说真如门。不坏真如门说生灭门。良以二门唯一心故。是故真俗双融无障碍也。此四句中前二句在真如门。后二句在生灭门。以此中是真如门故。但有二句耳。
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 当知下第二结离言绝虑也○就第二问答释疑中。先疑真绝修问。后举真劝修答。
问曰若如是义者诸众生等云何随顺而能得入 问中。云何随顺者。问方便观。而能得入者。问正观也○答中亦二。
答曰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亦无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 初中言虽说虽念皆无能所者。明念即无念非灭于念。非灭念故。名虽念。离于断见即无念故。皆无能所。离于常见。于一念间离此二见见此无二之法。故能称顺中道随顺法性也。又亦可虽在于彼言念等中。观此念等常无能所。虽未能离念。而顺于无念。故名随顺。此释方便观也。久观不已。即能离兹妄念契彼无念真理。故名正观。云得入者。观智契入也。十地论云。智者智行处故。又云。是境界难见。自心清净可见此境界不可说也。又华严云甚深真法性妙智随顺入故也。是故当知。虽非妄念境界。不可生于绝分想也○自下第二依言真如中。文有三。初举数总标。二开章略辨。三依章广释。
复次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 初中依言说有二义者。显此二义。若离于言。即唯一味。今既依言故。说有二。不可即随言执取也。但为生物信解故说此文。故地论云。何故不但说无言。示现依言求解故。
云何为二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 言如实空者。此以如实之中空无妄染故。云如实空。非谓如实自空。此则如实之空。依主释也。以妄空故。遂能显示真理。故云显实也。故中边论云无能取所取有。有能取所取无。是名空相故也。
二者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 不空者有二种。一异妄无体故云有自体。二异恒沙有漏烦恼故云具足无漏性功德。故摄论云四德本有故也。佛性论偈云。由客尘空故。与法界相离。无上法不空。与法界相随。彼长行广释。可知○广释中先空内有三。初略明离染。非略能尽故。次广释。非广能周故。后总结。
所言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 前中言一切染法不相应者。总举能所分别皆不相应。离差别相者。离所取相故。以无妄念者。离能取见故。又以妄境从妄念生故。释显空无也。良以倒心妄境情有理无。真如之德。理有情无故。不相应也○广释中。执取虽多。总摄无过此二四句。故广百论云。复次为显世间所执诸法皆非真实。及显外道所执不同故。说颂曰。有非有俱非。一非一双泯。随次而配属。智者达非真。彼论次第广破四宗外道等义也。具如彼说今此论中约外人转计故有此诸句不同彼也。
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 言非有相者。明真离妄有也。惑者云。既其非有。即应是无释云。我非汝妄有故说非有。非说是无。如何执无。故云非无也。惑者闻上非有。又闻非无。别谓双非是真如法。释云。我非汝谓有说非有。非谓法体是非有。非汝谓无。说非无。非谓法体是非无。如何复执非有非无。故云非非有非非无也。惑者又云。我上立有立无。汝并双非。双非若存。即有无随丧。今双非既非。我有无还立。释云。我非汝双非故说非非。非许双是。如何复执。故云非有无俱也。
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 一异等准前可知。
乃至总说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 总结中。妄计尘沙。难可遍历。故今总摄辨不相应。此顺结也。
若离妄心实无可空故 若离下反结也。以对染无说真为空。非无如体以为空也。亦可此文是释疑。疑者闻上真空。则谓拨无真体及恒沙功德。今释。如文可知。是则明空不异不空也○不空文中有四。一牒。二释。三结。四释疑。
所言不空者已显法体空无妄故 初牒前显后。
即是真心常恒不变净法满足则名不空 次正显不空。不空之德。翻对妄空。略论四种。故宝性论云。一者以常故不生。离意生身故二者以恒故不死。离不思议退故。三者不变故不老。无无漏业故。四者清凉故不病。无烦恼习故。此中净法当彼论清凉。以离惑染故。又真心者举体也。常者常德也。恒者乐德也。以离变易苦故。不变者我德也。以非业所系自在故。净法者净德也。
亦无有相可取 释疑中。惑者闻净法不空。则谓同于情执之有。故释云无相可取也。是则不空不异于空。
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 言以离念境界等者。释无相所以也。若妄念所缘。是则有相。既唯真智之境。明知无妄执之相也。释真如门竟。
○第二释生灭门中二。先释生灭心法。后从复次真如自体相者下。辨所示之义。即明此法有显义功能。问何故真如门中不辨所示义大。生灭门中具辨所示大义耶。答以真如门即示大乘体能所不分诠旨不别故不辨也。生灭门中。染净不一法义有殊。故具说之。上立义分中。真如门内云即示。生灭门中云能示者。释义在于此也。就生灭法中有二。先明染净生灭。后四熏习下辨染净相资。前中亦二。先就体总标。后依义别解。总中有三。初标体。次辨相。后立名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 前中言依如来藏有生灭心者。谓不生灭心。因无明风动作生灭。故说生灭心依不生灭心。然此二心竟无二体。但约二义以说相依也。如不动之水。为风所吹而作动水。动静虽殊。而水体是一。亦得说言依静水故有其动水。当知此中理趣亦尔。准可思之。谓自性清净心名如来藏。因无明风动作生灭。故云依如来藏有生灭心也。楞伽胜鬘俱同此说。此显真心随动。故作生灭。非谓举所依取能依。以此门中有二义故。能示三大。是故通摄所依亦入此门也○第二辨相。
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 不生灭者。是上如来藏清净心。动作生灭不相离。故云和合。非谓别有生灭来与真合。谓生灭之心心之生灭。无二相故。心之生灭。因无明成。生灭之心。从本觉起。而无二体不相舍离。故云和合。故下云。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乃至广说。此中水之动是风相。动之湿是水相。以水举体动故。水不离于风相。无动而非湿。故动不离于水相。心亦如是。不生灭心举体动故。心不离生灭相。生灭之相莫非真故。生灭不离于心相。如是不离名为和合。此是不生灭心与生灭合。以是随缘门故。非是生灭与不生灭合。以此非是向本真如门故。非一非异者。真心全体动故。心与生灭。非异。而恒不变真性故。与生灭不一。作楞伽经。以七识染法为生灭以如来藏净法为不生灭。此二和合。为阿梨耶识。以和合故。非一非异。非异门者有三种。一以本从末明不异经云。如来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乃至下云。若生若灭等。梁摄论中亦说。此识虚妄是其性。故说虚妄分别所摄也。又经云。佛性随缘成别味等。二摄末同本明不异者。经云众生即如故。又涅槃云十二因缘即佛性故。又十地云三界唯一心者。彼论释云。第一义谛也。又此论下文云。四相本来平等同一觉云云。前即末之本。本无别本故。唯有生灭。更无别法可相异也。后即本之末。末无别末故。唯有不生灭。亦无别法可相异也。三本末平等明不异者。经云。甚深如来藏。而与七识俱。又经云。何梨耶识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又论云。唯真不生。单妄不成。真妄和合方有所为。此则本末镕融际限不分。故云不异也。第二不一义者。即以前摄末之本唯不生灭故。与彼摄本之末唯生灭法而不一也。依是义故。经云。如来藏者。不在阿梨耶中。是故七识有生有灭。如来藏者不生不灭。解云。此中唯生灭是七识。唯不生灭是如来藏。二义既分。遂使梨耶无别自体。故云不在中。此约不一义说。非谓不和合。何以故。此中如来藏不生灭。即七识生灭之不生灭。故与自生灭不一也。七识生灭即如来藏不生灭之生灭。故与自不生灭亦不一也。此中非直不乖不异以明不一。亦乃由不异故成于不一。何以故。若如来藏随缘作生灭时。失自不生灭者。则不得有生灭。是故由不生灭得有生灭。是则不异故不一也。又此中真妄和合诸识缘起。以四句辨之。一以如来藏唯不生灭。如水湿性。二七识唯生灭。如水波浪。三梨耶识亦生灭亦不生灭。如海含动静。四无明倒执非生灭非不生灭。如起浪猛风非水非浪。此四义中随举一义即融体全摄。缘起义理无二相故。此中且约湿性不失义边。动静不一。故说水不在于浪中。岂可此浪离水之外别有体也。余义准此思之。问既云动静不一。则应云如来藏不在七识中。何故乃云不在梨耶中。答梨耶融动静。动静无二。是梨耶全。既动静分。梨耶无别体。故云不在中也。问梨耶既通动静。不应唯在生灭门。答为起静以成动。无别有动体。是故静性随于动亦在生灭中。非直梨耶具动静在此生灭中。亦乃如来藏唯不动亦在此门中。何以故。以彼生灭无别法故。可思准之。又若一者。生灭识相灭尽之时。真心应灭。则堕断过。若是异者。依无明风熏动之时。静心之体应不随缘。则堕常过。离此二边故非一异。又若一则无和合。若异亦无和合。非一异故得和合也。如经云。譬如泥团微尘非异非不异。金庄严具亦复如是。若泥团异者。非彼所成。而实彼成。是故非异。若不异者。泥团微尘应无差别。如是转识藏识真相若异者。藏识非因。若不异者。转识灭。藏识亦应灭。而自真相实不灭。是故非自真相识灭。但业相灭。解云。此中真相是如来藏转识是七识。藏识是梨耶。今此论主总括彼楞伽经上下文意作此安立。故云非一异也○第三立名。
名为阿梨耶识 然此生灭不生灭。即之义不一。辨之心不异。目此二义不二之心。名阿梨耶识。又阿梨耶及阿赖耶者。但梵言讹也。梁朝真谛三藏训名翻为无没识。今时奘法师就义翻为藏识。但藏是摄藏义。无没是不失义。义一名异也。所摄名藏。谓诸众生取为我故。所以然者。良以真心不守自性。随熏和合似一似常。故诸愚者以似为真。取为内我。我见所摄。故名为藏。由是义故。二种我见永不起位即失赖耶名也。又能藏自体于诸法中。又能藏诸法于自体内。故论云能藏所藏我爱执藏。此之谓也。此依义立名也○第二别解中有三。初释上心生灭。二从复次生灭因缘者下。释上生灭因缘。三复次生灭相者下。释上生灭之相。初中亦三。初开数辨德。二寄问列名。三依名辨释。
此识有二种义 前中言此识有二义等者。此义稍难。今总括上下文略叙其意。余可至文当知。何者。谓真如有二义。一不变义。二随缘义。无明亦二义。一无体即空义。二有用成事义。此真妄中。各由初义故成上真如门也。各由后义故成此生灭门也。此随缘真如及成事无明亦各有二义。一违自顺他义。二违他顺自义。无明中初违自顺他亦有二义。一能反对诠示性功德。二能知名义成净用。违他顺自亦有二义。一覆真理。二成妄心。真如中违他顺自亦有二义。一翻对妄染显自德。二内熏无明起净用。违自顺他亦有二义。一隐自真体义。二显现妄法义。此上真妄各四义中由无明中反对诠示义。及真如中翻妄显德义。从此二义得有本觉。又由无明中能知名义。及真如中内熏义。从此二义得有始觉。又由无明中覆真义。真如中隐体义。从此二义得有根本不觉。又由无明中成妄义。及真如中现妄义。从此二义得有枝末不觉。此生灭门中。真妄略开四义。广即有八门。若约两两相对和合成缘起。即有四门。谓二觉二不觉。若约本末不相离。唯有二门。谓觉与不觉。若镕融总摄。唯有一门。谓一心生灭门也。又若约诸识分相门。本觉本不觉在本识中。余二在生起识中。若约本末不二门。并在一本识中。故云此识有二义也。问此中一识有二义。与上一心有二门何别耶。答上一心中含于二义。谓不守自性随缘义。及不变自性绝相义。今此但就随缘门中染净理事无二之相明此识也。是则前一心义宽该收于二门。此一识义陜局在于一门。问此中本觉与上真如门何别。答真如门约体绝相说。本觉约性功德说。谓大智慧光明义等名本觉故。本者是性义。觉者是智慧义。以此皆为翻妄染显故。在生灭门中摄。以真如门中无翻染等义故。与此不同也。是故体相二大俱名本觉。并在生灭门中。故得具三大也。
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 言能摄一切法者。上二门中云皆各总摄。此中不云各者。以此二义陜于二门故。但明一识由含二义故摄一切。不言二义各摄一切。又上文中但云摄而不云生者。以真如门无能生义故。此识之中以不觉熏本觉故。生诸染法流转生死。以本觉熏不觉故。生诸净法返流出缠成于始觉。依此二义遍生一切染净法。故云能生也。下四熏习中广辨此也。非直相熏能生诸法。亦乃生诸法已不离此心。为此心所摄。如上二门各摄处释也。
云何为二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 第三依名别释中有三。先辨觉。次明不觉。后双辨同异。初中觉者。约净法明心生灭故。于中有二。先略辨始本二觉。后又觉心源下广明二觉。初中有二。先本后始。本中亦二。初显本觉体。二以何故下释本觉名。
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 初中言离念者。离于妄念。显无不觉也。等虚空等者。非唯无不觉之闇。乃有大智慧光明义等故也。虚空有二义。以况于本觉。一周遍义。谓横遍三际。竖通凡圣。故云无所不遍也。二无差别义。谓在缠出障性恒无二故。云法界一相也。欲明觉义。出缠相显。故云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既是法身之觉。理非新成。故云依此法身说名本觉。无性摄论云。无垢无挂碍智名为法身。金光明经名大圆镜智为法身等。皆此义也。
何以故本觉义者对始觉义说以始觉者即同本觉 何以故者。责其立名。有二责意。一云。上开章中直云觉义。何故今结乃名本觉。二云。此中既称本觉。何故上文直云觉耶。进退责也。释云。以对始故说之为本。答初意也。以始即同本者。以至心源时始觉即同本觉无二相故。是故上文但云其觉。答后意也。良以本觉随染生于始觉。还待此始觉方名本觉。故云本觉者对始说也。然此始觉是本觉所成。还契心源融同一体方名始觉。故云以始觉则同本也。问若始觉异本则不成始。若始同本则无始觉之异。如何说言对始名本。答今在生灭门中。约随染义。形本觉说于始觉。而实始觉至心源时。染缘既尽。始本不殊。平等绝言。即真如门摄也。是故本觉之名在生灭门中。非真如门也。
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 第二始觉中。言始觉者牒名也。依本觉有不觉者。明起始觉之所由。谓即此心体随无明缘动作妄念。而以本觉内熏习力故。渐有微觉厌求。乃至究竟还同本觉。故云依本觉有不觉依不觉有始觉也。下文云本觉随染生智净相者。即此始觉也。此中大意明本觉成不觉。不觉成始觉。始觉同本觉。同本觉故则无不觉。无不觉故则无始觉。无始觉故则无本觉。无本觉故平等平等离言绝虑。是故佛果圆融萧焉无寄。尚无始本之殊。何有三身之异。但随物心现故说报化之用。下文更显之耳○第二广显二觉中二。先明始觉。后明本觉。前中有三。初总标因果二觉。次广寄四相释成。后而实无有下明始不异本。
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 前中言觉心源者。染心之源。谓性净也。又粗相之源。谓生相也。始觉道圆同于本觉。故云究竟。此在佛地。不了其源。始未同本。故云非究竟。此在金刚已还○第二约四相别显中。初三相释前不究竟觉。后一相释上究竟觉。于中有二。初正寄四相显其四位。后引经释成心源无念。前中四相义者。先述大意。后方释文。述意者。此中文意将四相粗细配以寄显返流四位。以明始觉分齐。然此四相但约真心随熏粗细差别寄说为四。非约一刹那心明四相也。所以知者。若约一刹那心辨者。如下文中明地上菩萨业识之心微细起灭。于中异灭相等岂凡小能知。又如事识之中粗相生住。地上菩萨岂不能知。是故十地已还具有微细四相。于中灭相岂信地能知。故知文意稍异。今以二门略辨。一总明二别说。总者。原夫心性离念。无生无灭。而有无明迷自心体。违寂静性鼓动起念。有生灭四相。是故由无明风力。能令心体生住异灭从细至粗。经云。佛性随流成种种味等。又经云。即此法身为诸烦恼之所漂动往来生死名为众生。此论下云。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等。今就此义以明四相。既鼓静令动。遂有微着不同先后际异。就彼先际最微名为生相。乃至后际最粗名为灭相。故佛性论云。一切有为法约前际与生相相应。约后际与灭相相应。约中际与住异相相应。二别明者。对彼下文约位别分。生相有一。住相有四。异相有二。灭相还一。生相一者。名为业相。谓由无明不觉心动。虽有起灭。而相见未分。以无明力故。转彼净心至此最微。名为生相。甚深微细唯佛所知。下文云。依无明所起识者。乃至唯佛能知故。即下文三细中初一。及六染中后一。五意中第一。此等并同此生相摄。住相四者。一名转相。谓由无明力。不觉前动相即无动。故转成能见。二名现相。谓由无明依前能见不了无相。遂令境界妄现。此二及初并在赖耶位中。属不相应心。三名智相。谓由无明迷前自心所现之境。妄起分别染净之相。故云智也。四名相续相。谓由无明不了前所分别空无所有。更复起念相应不断。此二同在分别事识细分之位。属相应心。无明与前生相和合。转彼净心乃至此位。行相犹细。法执坚住。名为住相。下文三细中后二。及六粗中初二。并五意中后四。及六染中中四。此等并同是此住相。言异相二者。一执取相。二计名字相。谓此无明迷前染净违顺之法。更起贪嗔人我见爱。执相计名取着转深。此在事识粗分之位。无明与前住相和合。转彼净心令至此位。行相稍粗散动身口。令其造业。名为异相。下文六粗中中二。及六染中初一。并五意后意识。此等并同是此异相。言灭相一者。名起业相。谓此无明不了善恶二业定招苦乐二报。故广对诸缘造集诸业。依业受果。灭前异心令堕诸趣。以无明力转彼净心。至此后际。行相最粗。至此为极。周尽之终。名为灭相。下文六粗中第五相是也。以果报非可断故。不论第六相也。是故三界四相唯一梦心。皆因根本无明之力。故经云。无明住地其力最大。此论下云。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此之谓也。虽复从微至着辨四相阶降。然其始终竟无前后。总此四相以为一念。为粗细镕融唯是一心故。故说俱时而有皆无自立也。然未穷源者。随行浅深觉有前后。达心源者。一念四相俱时而知。经云。菩萨知终不知始。唯佛如来始终俱知。始者谓生相也。终者谓余相乃至灭相也。既因无明不觉之力起生相等种种梦念。动其心源转至灭相。长眠三界流转六趣。今因本觉不思议熏力起厌求心。又因。真心所流闻熏教法熏于本觉。以体同用融。领彼闻熏。益性解力。损无明能。渐向心源。始息灭相。终息生相。朗然大悟觉了心源本无所动。今无始静。平等平等。无始觉之异。如经所说梦渡河喻等。大意如此○次释文中。约寄四相以别四位。四位之中各有四义。一能观人。二所观相。三观利益。四观分齐。
此义云何如凡夫人觉知前念起恶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 初位中。如凡人者。是能观人。位在十信也。觉知前念起恶者。明所观相。谓未入十信已前。广造身口恶业而不觉知。今入信位。能知恶业定招苦报。故言觉知。此明觉于灭相义也。能止后念令不起者。辨观利益。前由不觉常起身口恶业。今既觉故能不造恶。止灭相也。虽复名觉即是不觉者。结观分齐。能知灭相实是不善。故不造恶。名为虽觉。而犹未知灭相是梦。故云不觉。此但能止恶业。故云虽觉。未觉烦恼。故云不觉也。问觉异相等亦不觉后。为何不亦立不觉之名。答若据觉前不觉后亦得名不觉。故下文乃至十地皆不觉。若得觉业不觉惑。正名为不觉。即此文也。以觉与惑正酬对故。非于业也。
如二乘观智初发意菩萨等觉于念异念无异相以舍粗分别执着相故名相似觉 第二位中。能观人者十解以上三贤菩萨。十解初心名发心住。举此初人等取后位。故云初发意等也。以此菩萨虽留惑故不证人空。然此位菩萨于人空实得自在故。与二乘同位论也。觉于念异者。相所观相。如上所说二种异相分别内外计我我所贪嗔见爱等。此二种人共了知故。明本净心为无明所眠。梦于异相起诸烦恼。而今渐与智慧相应。从异相梦而得微觉。故云觉于念异也。观利益者。既能觉异相之梦。故彼所梦异相永无所有。故云念无异相也。以舍粗分别执着相者。释成益相。起贪嗔等名粗分别。着违顺境名执着相。以于异相梦觉故能舍之。而犹眠在住相梦中。故名相似觉。即结观分齐也。以此位中菩萨未至证位。二乘不了法空故。云相似觉。
如法身菩萨等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以离分别粗念相故名随分觉 第三位中。能观人者。初地菩萨证法身遍满义。乃至九地悉同证得。皆名法身菩萨也。觉念住者。觉前四种住相。虽知一切法唯是识故。不起心外妄系粗执分别。然出观后。于自心所现法上。犹起染净法执分别。以彼净心为无明所眠。梦于住相。今与无分别智相应。从住相梦而得觉悟。返照住相竟无所有。故云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也。以离分别粗念相者。显观利益。异前人执及着外境故。今约心但云分别。又异后根本无明生相细念故。云粗念相也。此四种住相中。于初地七地八地九地。各离一相也。下文自当显耳。虽于粗念住相而得觉悟。犹自眠于生相梦中觉道未圆。故云随分。即结观分齐也。
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 第四位中。菩萨地尽者。谓十地觉穷故云尽也。此是总举。下二句别明也。方便满足是方便道。一念相应者。是无间道。如对法论云。究竟道者。谓金刚喻定。此有二种。谓方便道摄。及无间道摄。即是此中能观人也。觉心初起者。举所观境。心初起者。明根本无明依觉故迷。动彼静心令起微念。今乃觉知离本觉无不觉。即动心本来寂。犹如迷方谓东为西。悟时即西是东。更无西相。故云心无初相也。前三位中。虽各有所觉。以其动念未尽故。但言念无住相等。今此究竟位中。动念都尽唯一心在。故云心无初相也。离细念者。明观利益。业识动念念中最细。名微细念。谓生相也。此相都尽永无所余。故言远离。远离虚相故。真性即显现。故云见心性也。前三位中。相不尽故不云见性也。前诸位中觉未至源。犹梦生相动彼静心。成业识等起灭不住。今此生相梦尽。无明风止性海浪歇。湛然常住。故云得见心性心即常住也。究竟觉者。前未至心源。梦念未尽。求灭此动望到彼岸。今既梦念都尽。觉了心源。本不流转。今无始静。常自一心。平等平等。始不异本。名究竟觉。即结分齐也○第二引释中有四。初引经。二重释前文。三是故下举不觉之失。四若得下显觉者之得。
是故修多罗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初中言能观无念向佛智者。在因地时。虽未离念。能观如此无念道理。说此能观为向佛智。以是证知佛地无念。此是举因望果说也。若引就位通说者。如金光明经言。依诸伏道起事心灭。依法断道依根本心灭。依胜拔道根本心尽。此言诸伏道者。谓三贤位。起事心灭者。即此论中舍粗分别执着相。是异相灭也。法断道者。在法身位。依根本心灭者。犹此论中舍粗念相。即是住相灭也。胜拔道者。金刚喻定。根本心尽者。犹此论中离微细念。是生相尽也。
又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 重释中言又心起者。牒上觉心初起之言。非谓觉时知有初相。故云无初可知。既无初相。何故说言知初相耶。释云。言知初者。即谓无念。譬觉方时。知西即东。更无西相可知。言知西者。谓即东也。觉心之时。知初动念即本来静。故云即无念也。
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 举失中言是故者。是前无念名为觉故。即显有念不得名觉。以从本来等者。显不觉所以。即金刚已还一切众生未离无始无明之念。故不得觉名。然则前对四相梦之差别故说渐觉。今约无明眠之无异故说不觉。如仁王经言。始从伏忍至顶三昧。照第一义谛。不名为见。所谓见者。是萨婆若故。此之谓也。故说无始无明者。结成不觉义也。此显无有染法始于无明。故云无始也。又无明依真。同无元始故也。
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以无念等故 下显得中。若至心源得于无念则遍知一切众生一心动转四相差别。故言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生住异灭也。以无念等故者。释成上义。疑云。佛得无念。众生有念。有无悬隔。云何能知也。释云。众生有念。本来无念。佛既得彼无念。无念与念本来平等。故云以无念等故。是故得知也。又释云。以四相念中各即无念故。云以无念等也。是故得无念者。遍知四相念也○自下明始不异本。于中初标次释。
而实无有始觉之异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 虽始得无念之觉。然其所觉四相本来无起。待何不觉而有始觉之异。以四相俱时下释成上义。以彼四相一心所成。钩锁连注无有前后。离净心外无别自体。无自体故本来平等同一本觉。然未至此位。随其智力前后而觉。未称法故不得同本。今既四相俱时平等。觉知皆无自体。同一本觉。是故则无始觉之异。问四相云何而得俱时。既其俱时。何故上文觉有前后。答上已辨竟。谓唯一梦心四相流转。处梦之士谓为前后。各各随其智力浅深。分分而觉。然大觉之者知梦四相唯一净心无有体性可辨前后。故云俱时无有自立等也。故摄论云。处梦谓经年。悟乃须臾顷。故时虽无量。摄在一刹那。此中一刹那者。即谓无念。楞伽云。一切法不生。我说刹那义。初生即有灭。不为愚者说。解云。以刹那流转必无自性。无自性故即是无生。若非无生则不流转。是故契无生者方见刹那也。又净名经中。不生不灭是无常义等。楞伽又云。七识不流转不受苦乐。非涅槃因。如来藏者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此等经意并明真心随流作染净等法。染净等法本无自体。无自体故唯一真心。是故四相即一真心。不觉即同本觉。故云本来平等同一觉也。
大乘起信论疏卷第三
第二释本觉中有二。先明随染本觉。后四镜下明性净本觉。又亦可上来总明觉体。此文辨觉相。下四镜文双明体相也。初随染中文有三。初总标。二列名。三辨相。
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与彼本觉不相舍离 初中言生二种者。此二既在随动门中。故云生也。生已不离不动觉体。故云与彼不相离也。
云何为二一者智净相二者不思议业相 言智净相者。明本觉随染还净之相。不思议业相者。明还净本觉业用之相。此之二相若离染缘则不得成。故云随染也○第三辨相中二。先明智净。于中有二。初直明净相。后此义云何下问答释成。前中亦二。初因后果。
智净相者谓依法力熏习如实修行满足方便故 因中依法力熏习者。谓真如内熏之力。及所流教法外缘熏力。此在地前。依此熏力修习资粮加行善根。登地已上。行契证如。故云如实修行。十地行终故云满足方便。此在金刚因位极也。
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净故 果中二。初断果。后智果。由前方便能破和合识内生灭之相。显其不生灭之性。此根本无明尽故心无所合。即显法身本觉义也。即于此时能灭染心之中业相等相续之相。不灭相续心体故。令随染本觉之心遂即还源。成淳净圆智。成于应身始觉义也。然此始觉无别始起。即是本觉随染作也。今染缘既息始还同本。故云淳净也○释疑中初问后答。问中执真同妄难。后简妄异真答。
此义云何 难意云。如上所说。动彼静心成于起灭。今既尽于生灭。应灭静心。故云此义云何也○答中法喻合三也。
以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无明之相不离觉性非可坏非不可坏 答意云。业等染心名诸识相。此等皆是不觉之相。故云心识之相皆是无明。非约心体说也。又更转难云。既言识相皆是无明故说灭者。即应别有体性离于真如。即真妄别体难也。答云。如此诸识不觉之相不离随染本觉之性。以是故云不离觉性。此无明之相与彼本觉之性非一非异。非异故非可坏。非一故非不可坏。若依非异非可坏义。说无明即明。故涅槃经云。明与无明其性不二。不二之性即是实性。若就非一非不可坏义。说无明灭觉性不坏。灭惑之义准此知之○喻中四句。
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而水非动性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 初句真随妄转喻。次水风不相离者。真妄相依喻。水非动性者。真体不变喻。此显非自性动但随他动也。若风止灭下息妄显真喻。此明若自性动者。动相灭时湿性随灭。而但随他动故。动相灭时湿性不坏也○合中次第合之。
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而心非动性若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不坏故 初净心合海也。因无明动者。合风起水成于波浪。以水不能自浪。要因风起波也。风不能自现动相。要依于水方现动也。故动即水。动无别体也。所况可知。俱无形相不相离者。合相依也。以湿全动故。无于水相。以动全湿故。无于风相。心法亦尔。真心随熏全作识浪。故无心相。然彼识浪无非是真。故无无明相。故摄论云。见此不见彼等。又云。若见一分。余分性不异等。又云。即生死故不见涅槃。即涅槃故不见生死等。如摄论第二殊胜后广说。心非动者。合水非动性也。无明灭者。是根本无明灭。合风灭也。相续灭者。业识等灭。合动相灭。智性不坏者。随染本觉照察之性。是合湿性不坏○第二不思议业中。初标后释。释中二。初依体总标。
不思议业相者以依智净相能作一切胜妙境界 谓与众生作六根境界故。宝性论云。诸佛如来身如虚空无相。为诸胜智者作六根境界。示现微妙色。出于妙音声。令嗅佛戒香。与佛妙法味。使觉三昧触。令知深妙法。故名妙境界也○二所谓下别辨。
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 于中四句。一横显业德广多无量。二竖显业根深穷未来际。三显业胜能无功应机。四显业胜利益润不虚。如此则是报化二身真如大用无始无终相续不绝故。如金光明经云。应身者从无始生死相续不断故。一切诸佛不共之法能摄持故。众生不尽用亦不尽。故说常住。宝性论云。何者成就自身利益。谓得解脱。远离烦恼障智障。得无障碍清净法身。是名成就自身利益。何者成就他身利益。既得成就自身利已。无始世来自然依彼二种佛身。示现世间自在力行。是名成就他身利益。问始得自利已方起利他业。云何利他说无始耶。答有二释。一云。如来一念遍应三世所应无始故。能应则无始。犹如一念圆智遍达无边三世之境。境无边故。智亦无边。无边之智所现之相。故得无始亦能无终。此非心识思量所测。故名不思议业也。二云。以无明尽故。始觉即本。然彼本觉无始世来常起业用益众生故。始觉同彼。故亦无始。以一切佛无差别故。无新旧故。皆无始觉之异故。本觉平等无始无终故。故能常化众生。是真如之用故。云不思议业也。此本觉用与众生心本来无二。但不觉随流用即不现。妄心厌求。用则于彼心中称根显现。而不作意我现差别。故云随根自然相应。虽不作意。现无不益。故云种种而现得利益故也。上来随染本觉之相竟○自下第二明性净本觉。亦可是体相合明。于中有二。谓总标别释。
复次觉体相者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犹如净镜 前中以空及镜皆有四义故。取之为喻。一空镜。谓离一切外物之体。二不空镜。谓镜体不无能现万象。三净镜。谓磨治离垢。四受用镜。置之高台须者受用。四中前二自性净。后二离垢净。又初二就因隐时说。后二就果显时说。前中约空不空为二。后中约体用为二。又初二体。后二相。故云觉体相也。又初一及第三有空义。第二第四有镜义。故举二喻○释中别解四义。
云何为四一者如实空镜 初内真如中妄法本无。非先有后无。故云如实空。
远离一切心镜界相无法可现非觉照义故 下释空义。倒心妄境本不相应。故云远离等。非谓有而不现。但以妄法理无故。无可现。如镜非不能现。但以兔角无故。无可现也。非觉照者有二义。一以妄念望于真智。无觉照之功。以情执违理故。如镜非即外物。以彼外物无照用义故。即显镜中无外物体。二以本觉望于妄法。亦无觉照功能。以妄本无故。如净眼望空华。无照瞩之功。亦如镜望兔角。问若然者。何故下因熏习中即现一切世间法耶。答彼约依他似法。是此真心随熏所作。无自体故。不异真如。故彼文云。以一切法即真实性故也。今此约遍计所执实法故。无可现也。问所现似法。岂不由彼执实有耶。答虽由执实。然似恒非实。如影由质影恒非质。镜中现影。不现于质。不现质故。故云空镜。能现影故是因熏也。
二者因熏习镜谓如实不空 第二因熏中释内有二因义。初能作现法之因。二作内熏之因。亦可初是因义。后是熏习义。故云因熏习也。言如实不空者。此总出因熏法体。谓有自体及性功德故○下别释二因。
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不出不入不失不坏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实性故 初中一切世间境界悉现者。明一切法离此心外无别体性。犹如镜中能现影也。不出者。明心待熏故变现诸法。非不待熏而自出也。不入者。离心无能熏故。不从外入也。不失者。虽复不从内出外入。然缘起之法显现不无。故云不失也。不坏者。诸法缘集起无所从。不异真如。故不可坏。如镜中影非刃能伤。以同镜故不可坏也。常住一心者。会相同体。以一切法下释成同镜所由。以于心中显现无出入等故。即无体性。无体性故。本来平等不异真如。故云常住一心乃至真实性故。
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体不动具足无漏熏众生故 又一切染法下释后因义。染法不能染者。以性净故。虽现染法。非染所污。非直现染之时非染所染。亦乃由现染故反显本净。如镜明净能现秽物。秽物现时反显镜净。岂此秽物能污镜耶。若不现染。则无以显其不染也。智体不动者。以本无染。今无始净。是故本觉之智未曾移动。又虽现染法。不为所染。故云不动。如镜中像随质转变。然其镜体未曾动也。具足无漏等者。此本觉中恒沙性德无所少也。又与众生作内熏之因。令厌生死乐求涅槃。故胜鬘经由有如来藏能厌生死苦乐求涅槃也。佛性论云。自性清净心名为道谛也。又十种佛性中业性也。
三者法出离镜谓不空法出烦恼碍智碍离和合相淳净明故 第三中。初标次释。言法出离者。谓真如之法。出于二障离于和合故。云出离。前明在缠性净不空如来藏。今明不空出缠离垢法身。如宝性论云。有二净。一自性净。以同相故。二离垢净。以胜相故。不空法者。出法体也。谓即前因熏。出烦恼等者。粗细染心名烦恼碍。所依无明名智碍。离和合等者。净心出障破业识等和合也。离和合杂相故名淳。无惑染故名净。出无明故名明。谓大智慧光明等故云淳净明也。
四者缘熏习镜谓依法出离故遍照众生之心令修善根随念示现故 第四中。初标后辨。谓即彼本觉出障之时。随照物机示现万化。与彼众生作外缘熏力。故云依法乃至示现故。问前随染中智净与此法出离何别。又前业用与此缘熏何别。答前约随染故还净说为智。即明彼智用俱就始觉说。此约自性故离障显法体。即明此法用俱就法体说。是故前云智。此云法。前云业。此云缘也。然法智虽殊。体无差别。以始觉即本觉故。但今就义开说。故有境智不同也。
○第二不觉中有三。初明根本不觉。二生三种下明枝末不觉。三当知无明下结末归本。又亦可初明不觉体。次明不觉相。后结相同体。前中有二。初依觉成迷。后依迷显觉。亦则释疑也。以彼妄依真起无别体故。还能返显于真。即是内熏功能也。由是义故。经中说言。凡诸有心悉有佛性。以诸妄念必依于真。由真力故。令此妄念无不返流故也。初中有三。谓法喻合也。
所言不觉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念无自相不离本觉 法中。初不了如理一味故。释根本不觉义。如迷正方也。不觉念起者。业等相念。即邪方也。念无自相下明邪无别体不离正方也。即明不觉不离觉也。
犹如迷人依方故迷若离于方则无有迷众生亦尔依觉故迷若离觉性则无不觉 喻合可知。
以有不觉妄想心故能知名义为说真觉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 后文中二。初明妄有起净之功。后明真有待妄之义。良以依真之妄方能显真。随妄之真还待妄显故也○第二末中略作二种释。一约喻说意。二就识释文。初者本觉真如其犹净眼。热翳之气如根本无明。翳与眼合动彼净眼。业识亦尔。由净眼动故有病眼起。能见相亦尔。以有病眼向外观故。即有空华妄境界现。境界相亦尔。以有空华境故。令其起心分别好华恶华等。智相亦尔。由此分别坚执不改。相续相亦尔。由执定故于违顺境取舍追遣。执取相亦尔。由取相故于上复立名字。若有相未对时。但闻名即执。计名字相亦尔。既计名取相发动身口。攀此空华造善恶业受苦乐报。长眠生死而不能脱。皆由根本无明力也。第二释文中有二。初无明为因生三细。后境界为缘生六粗。前中亦二。谓总标别解。
复次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与彼不觉相应不相离 标中言与彼不觉不相离者。明相不离体故。末不离本故。以依无明成妄心。依忘心起无明故也。
云何为三 前中三细即为三。各有标释。
一者无明业相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 初中释内。以依不觉者。释标中无明。即根本无明也。心动名业者。释标中业也。此中业有二义。一动作义。是业义故。云依不觉故心动名为业也。觉则不动者。反举释成。既得始觉时即无动念。是知今动只由不觉也。二为因义。是业义故。云动则有苦。如得寂静无念之时。即是涅槃妙乐。故知今动则有生死苦患。果不离因者。不动既乐。即知动必有苦。动因苦果既无别时。故云不相离也。此虽动念而极微细。缘起一相能所不分。即当梨耶自体分也。如无相论云。问此识何相何境界。答相及境界不可分别。一体无异。当知此约赖耶业相义说也。下二约本识见相二分为二也。
二者能见相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 第二能见相。即是转相。依前业相转成能见。故言以依动故能见。若依性净门。则无能见。故云不动则无见。反显能见必依动义。如是转相虽有能缘。以境界微细故犹未辨之。如摄论云。意识缘三世境及非三世境。是则可知。此识所缘境不可知故。既云所缘不可知。即约能缘以明本识转相义也。
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 第三境界相。即是现相。依前转相能现境界。故云依见故境界妄现。下反举释可知。如楞伽云。譬如明镜持诸色像。现识处现亦复如是。又此论下文明现识云。谓能现一切境界。犹如明镜现于色像。现识亦尔。乃至以一切时任运而起常在前故。此等并约本识现相义说。此之现相常在本识。何况转相业相在六七识耶。此三并由根本无明动本静心成此三细。即不相应心。属赖耶位摄○自下境界为缘生六种粗相。即分别事识也。如楞伽经云。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等。此之谓也。问三细属赖耶。六粗属意识。何故不说末那识耶。答。有二义意。一前既说赖耶。末那必执相应。故不别说。故瑜伽云。赖耶识起必二识相应故。又由意识缘外境时。必内依末那为染污根方得生起。是故次说六粗。必内依末那故。亦不别说。二以义不便故。略不说之。不便相者。以无明住地动本静心。令起和合成梨耶。末那既无此义。故前三细中略不说。又由外境牵起事识。末那无缘外境义故。六粗中亦略不说。亦可计内为我属前三细。计外为我所属后六粗。故略不论也。楞伽中亦同此说。故彼经云。大慧。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何等为三。谓真识。现识。分别事识。乃至广说。经中现识。即是三细中现相也。分别事识。即是下六粗也。所以知者。彼经下释分别事识中。乃云攀缘外境界起于事识等。故知事识非是末那。此论下文并亦同此。宜可记之。释文中有二。谓总标别释。
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云何为六 别释中六相即为六段。各先标后释。此六之中。总有三对。谓初二为一对。谓事识中细惑。执境法为实故。六染中同是法执。地上菩萨所断。亦入下五意内摄。以有依止义故。次二为一对。谓事识中粗惑。于前实境上复起贪嗔等惑。即是下入五意后别明意识。取着转深计我我所等。六染中二乘等所断也。后二为一对。谓依惑造业。苦报长沦也。
一者智相依于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故 初言智相者。谓于前现识所现相上。不了自心现故。始起慧数分别染净执有定性。故云依于境界乃至不爱故也。
二者相续相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故 二相续中依于智者。明起所依。谓依前分别。爱境起乐觉受。不爱境起苦受。数数起念相续现前。此明自相续也。又能起惑润业。引持生死。即令他相续。故下文云住持苦乐等也。故云生其乃至不断故也。
三者执取相依于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着故 三执取相者。谓于前苦乐等境。不了虚无。深起取着。故下文云。即此相续识。依诸凡夫取着转深。计我我所等也。言依于相续乃至苦乐者。是前相续相也。心起著者。是此执取相也。
四者计名字相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 四计名字相者。依前颠倒。所执相上。更立名言。是分别故。楞伽云。相名常相随。而生诸妄想。故云依于妄执等也。上来起惑。自下造业感报。
五者起业相依于名字寻名取着造种种业故 五起业者。谓着相计名。依此粗惑。发动身口造一切业。即苦因也。
六者业系苦相以依业受报不自在故 六业系苦者。业用已成。招果必然。循环诸道生死长缚。故云依业受果不自在也。上来末相竟○当知下第三结末归本。
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 如前三细六粗。总摄一切染法。皆因根本无明不了真如而起。故云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也○自下释所以。
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 疑云。染法多种差别不同。如何根本唯一无明。释云。染法虽多。皆是无明之气。悉不觉之差别相。故不异不觉也。故云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也。上来总释不觉义。即约染法辨心生灭竟○自下第三明染净同异之相。于中有三。初总标。次列名。后广辨。
复次觉与不觉有二种相云何为二一者同相二者异相 辨中初同后异。同中三。初喻次合后引证。
同相者譬如种种瓦器皆同微尘性相 初言同相者。染净二法同以真如为体。真如以此二法为相。故云同性相。种种瓦器譬染净法也。皆同尘性者。器以尘为性也。尘以器为相。故云微尘性相也。
如是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真如性相 合中言无漏者。始本二觉也。无明者。本末不觉也。此二皆有业用显现而非实有。故云业幻。此等合种种器也。皆同真如性相者。以动真如门作此生灭门中染净二法。更无别体故云性也。真如亦以此二法为相。净相可知。其染相者。下文云。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即有染相。
是故修多罗中依于此义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于涅槃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毕竟无得 引证中依于此义乃至涅槃者。依此同相门。如上本末不觉。本来即真如。故说一切众生性自涅槃不更灭度。故经云。一切众生即涅槃相不复更灭。言菩提之法乃至无得者。依此同相门。如上始本二觉。即是真如。故诸佛菩提非修得也。又前约不觉即如故。众生旧来入涅槃。今约觉亦即真故。诸佛菩提无新得也。言非可修相者。望前涅槃非是了因修显故。言非可作相者。望前菩提非是生因所作故。毕竟无得者。此之二果即性净本有故无得也○自下释伏疑。疑云。若众生已入本来涅槃更无新灭。即已同诸佛。何故不能现报化等色身耶。
亦无色相可见而有见色相者唯是随染业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无可见故 释云。法性自体本无色相可见。如何使现色等耶。故云亦无色相可见。又疑云。若以法性非是色相可见法故不现二色者。诸佛何故现报化等种种色耶。释云。彼见诸佛种种色等者。并是随众生染幻。心中变异显现。属后异相门。非此同相门中。本觉智内有此色碍不空之性也。又亦可本觉不空恒沙德中亦无此色相故。云而见色相乃至不空之性也。何以得知彼法体中无色相者。释云。以本觉智相非是可见之法故也○异相中先喻后合。
言异相者如种种瓦器各各不同如是无漏无明随染幻差别性染幻差别故 合中随染幻差别者。是无漏法也。性染幻差别者。是无明法也。以彼无明迷平等理。是故其性自是差别。故下文云。如是无明自性差别故也。诸无漏法顺平等性。直论其性。则无差别。但随染法差别相故。说无漏法有差别耳。如下文中对业识等差别染法故。说本觉恒沙性德。又由对治彼染法差别故。成始觉万德差别也。如是染净皆是真如随缘显现。似有而无体。故通名幻也。上来染净不同。释心生灭竟○自下第二释上立义分中因缘。于中有二。初明生灭因缘义。后从无明所起识下。显所依因缘体。前中有二。初总标。后别释。
复次生灭因缘者所谓众生依心意意识转故 标中言因缘者。梨耶心体不守自性。是生灭因。根本无明熏动心体。是生灭缘。又复无明住地诸染根本。是生灭因。外妄境界动起识浪。是生灭缘。依是二义以显因缘。诸识生灭相集而生。故名众生。而无别体。唯依心体。故言依心。即是梨耶自相心也。能依众生。是意意识。依心体起故云转。转者起也○下别释中初问。
此义云何 此心作众生义云何也○下别显示。于中有三。先释所依心。次释意转。后释意识转。
以依阿梨耶识。说有无明 初中言阿梨耶者。是上所说心。即是生灭之因。有无明者。于梨耶识二义中。此是不觉义。即生灭之缘。欲明依此因缘意意识转故。言以依等也。上总中略标其因故。但言依心。此别释中具显因缘故。说依心有无明也。问上说依觉有不觉。由此不觉力故。动彼心体令起灭和合。方有梨耶业识等。何故此中说依梨耶有无明乎。答此有三释。一由梨耶有二义故。谓由无明动真心成梨耶。又即此梨耶还与彼无明为依。以不相离故。何者。谓依迷起似故。即动真心起业识。迷似为实故。即依梨耶而有无明也。二云。梨耶有二义。谓觉不觉。前别就其本。说依觉有不觉。今就末位论。故云依梨耶有无明也。此即二义中不觉义。在梨耶中故说依也。三云。此中正意唯取真心随缘之义。此随缘义难名目故。或就未起。说依真如有无明。或约已起。说依梨耶有无明。然此二名方尽其义。故文前后绮互言耳○不觉下次释意转。于中有三。初略明。次广辨。后结归心。初中即明五种识相。
不觉而起能见能现能取境界起念相续故说为意 不觉而起者。所依心体由无明熏举体而动。即是业识也。前依梨耶有无明。即依似起迷。今熏净心成梨耶。即依迷起似。此二义一时。说有前后耳。言能见者。即彼心体转成能见。是转识也。能现者。即彼心体复成能现。即是现识。能取境界者。能取现识所现境界。是为智识。起念相续者。于所取境起诸粗念。是相续识。依此五义次第转成依止。依止此义而生意识等。故说为意。故摄论云。意以能生依止为义也○此意下第二广释。于中二。初标次释。释中五意即为五段。各有标释。
此意复有五种名云何为五一者名为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 初中言无明力者。谓根本无明。即所依缘也。明心不自起。起必由缘。不觉心动者。正明起相释成业义。起动义是业义故。
二者名为转识依于动心能见相故 第二转识中。言依动能见者。依前业识之动。转成能见之相。转识有二。若就无明所动转成能见者。在本识中。如其境界所动转成能见者。在事识中。此中转相。约初义也。
三者名为现识所谓能现一切境界犹如明镜现于色像现识亦尔随其五尘对至即现无有前后以一切时任运而起常在前故 第三现识中。初法次喻后合。言能现一切境界者。依前转识之见。起此能现之功。故现妄境界。以其心体与无明合熏习力故。现于种种无边境界故也。合中言五尘者。且举粗显以合色像。而实通现一切境界。故上法说中云一切也。若依瑜伽论中。则现五根种子及器世间等。今此论中偏就五尘者。以此约牵起分别事识义故。作是说也。任运而起者。非如六七识有时断灭。故简异彼也。常在前者。为诸法本故。明此识在诸法之先。以是诸法所依故。此拣异末那识也。
四者名为智识谓分别染净法故 第四智识者。是事识内细分别。谓不了前心所现境故。起染净微细分别。故云智也。
五者名为相续识以念相应不断故住持过去无量世等善恶之业令不失故复能成熟现在未来苦乐等报无差违故能令现在已经之事忽然而念未来之事不觉妄虑 第五相续者。亦是事识中细分。前六相中相续相也。以念相应不断者。法执相应得长相续。此约自体不断释相续义也。住持已下有释。一但属此相续识。以约其功能释相续义故。以此识能起润业烦恼。能引持过去无明所发诸行善恶业种。令成堪任成果之有。若无惑润。业种焦亡。故云住持乃至不失也。此则引生令熟。又复能起润生烦恼。能使已熟之业感报相应。故言成熟无差违也。如是三世因果流转连持不绝。功由意识。以是义故名相续识。次言念已迳乃至妄虑者。显此识用粗分别相不同智识微细分别故也。二又总辨前五意功能。初住持业果。是前三细功能。属梨耶。后念已未之境。是后二功能。属事识细分也○第三结依心中有二。先正结属心。后此义云何下释疑广辨。初中先顺结三界。后返结六尘。
是故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 前中言是故者。是前一心随无明动作五种识故。故说三界唯心转也。此心随熏现似曰虚。隐其虚体诈现实状曰伪。虚伪之状虽有种种。然穷其因缘。唯心作也。十地经中亦同此说。离彼现识则无尘境。反验六尘唯是一心。故云离心则无等也○释疑中有三。初问。次答。后当知下结也。
此义云何 问意云。现有尘境。云何唯心。
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 答云。以一切法皆是此心随熏所起。更无异体故。说唯心。疑云。何以此心作诸法耶。释云。由妄念熏故生起诸法。故云妄念而生也。又亦可疑云。法既唯心。我何不见。而我所见唯是异心。释云。言异心者。是汝妄念分别而作。故云妄念生也。即分别自心者。既境唯现识。无外实法。是故分别但分别自心。即显无尘唯识义也。心不见心者。既尘无相。识不自缘。是故无尘。识不生也。摄论云。无有少法能取少法故也。能所皆寂故。云无相可得也。中边论偈云。由依唯识故。境无体义成。以尘无有故。本识则不生。此中分别自心者。即依唯识以遣于尘。与中边论上半偈同。心不见心者。依无尘以遣识。与中边下半偈同。此等约行说。故遣依他性也。故瑜伽论云。问诸修观行者见遍计所执无相时。当言入何等性。答入圆成实性。问入圆成实性时。当言遣何等性。答遣依他起性。以此当知。唯识观成。则无有识。楞伽亦云。无心之心量。我说为心量。此之谓也。若依此论。无明动真如。成生灭缘起。无明风灭。识浪即止。唯是真如平等平等也○结中有四。初即结相属心。二是故下举喻以说。三唯心下一句。释外伏疑。四以心生下反验唯心。显境成妄。
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 前中无明者。根本无明也。妄心者。业识等也。以世间一切诸境依此而成。谓即现识等也。若无明未尽已还。此识住持境界不息。故云住持等也。
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 喻中言无体可得者。示此境界离心之外无体可得也。又亦即是心故复无体也。如镜外无影。镜内复无体故也。释疑中疑云。既其无体。何以宛然显现。释云。此并是真心之上虚妄显现。何处有体而可得耶。反验中。疑云。何以得知心上显现。释云。以心生则种种法生等故知也。此中以无明力不觉心动。乃至能现一切境等故。言心生则种种法生也。此则心随熏动。故云生也。若无明灭境界随灭。诸识分别皆灭无余故。言心灭则种种法灭。此则心源还净。故云灭也。既心随不觉妄现诸境。即验诸境唯心无体也。问上说生灭结过属无明。此文辨因缘。云何结属心。答前以无明动彼静心令其生灭故。此生灭功在无明。今此因缘和合道理。以成办诸法。无性义显。不住义彰故。就和合结属于心也○释意识中。初标后释。释中有五。初约人辨粗。二计我下出其惑体。三随事下明执所依缘。四名为下制立其名。五此识下明识起所依。
复次言意识者即此相续识依诸凡夫取着转深计我我所种种妄执随事攀缘分别六尘名为意识亦名分离识又复说名分别事识此识依见爱烦恼增长义故 初中言即此相续识等者。明此生起识粗细虽殊。同是一识更无别体故。即指前第五识也。但前就细分法执分别相应依止义门。则说为意。此中约其能起见爱粗惑相应从前起门。说名为意识。谓意之识。故名意识也。依诸凡夫者简非圣人意识也。以前智识及相续识。通在二乘及地前等菩萨所起故。故今约凡显其粗也。取着转深者。以无对治故。追着妄境转极粗现。故云深也。惑体中。非直心外计境为粗。亦复于身计我。于尘计所。或执即蕴。或执离蕴等。种种妄计。此显计我之相。所依缘者。谓但攀于倒境之事。不了正理故。云随事等也。名意识者。此论就一意识义。故不别出五识。但说意识分别六尘。亦名分离者。依于六根别取六尘。故云分离也。又能分别去来内外种种事相故。复说为分别事识也。下明识起所依者。见谓见一处住地。即见道惑也。爱谓欲色有三爱。即修道惑也。以此见修二惑熏于本识。令变生此分别事识。故云增长也。上六粗中。执取计名及起业相。并相从入此意识中。及后六染中。执相应染亦入此摄。上来广明生灭因缘义竟。
大乘起信论疏卷第四
自下第二重显所依因缘体相。于中有二。初略明缘起甚深。后所谓心性下。广显缘起差别之义。初中二。先标叹甚深。后何以下释深所以。
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 初中言无明熏习所起识者。牒上所说依根本无明起彼静心成业等识也○下正叹甚深。于中初凡小非分。次菩萨分知。后唯佛穷了。
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觉 以彼二乘但觉四住不了无明故。此无明所起之识非其境也。
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发心观察若证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唯佛穷了 菩萨从初正信等者。十信之初创发心时。即观本识自性缘起因果之体。得成正信。故摄论中约彼本识说云。菩萨初起应先观诸法如实因缘。此之谓也。三贤位中意言比观。故云观察。地上证之未穷。故云少分。以其但觉住相不觉生相故。如来四相俱了故。得穷源也○何以故下释深所以。
何以故 先责意云。缘起妙理贯通凡圣。何故说见唯在果人○答中三。初即净常染。二虽有染心下即染常净。三是故下结成难测。故唯佛知。前中三句。
是心从本已来自性清净而有无明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 初缘起体即因也。次发缘起之由即缘也。后显缘起之相。即不染而染也。
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变是故此义唯佛能知 虽有下释缘起甚深义。即染而不染也。胜鬘经云。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乃至结云唯佛能知。楞伽经中亦同此说。故彼经云。如来藏是清净相。客尘烦恼垢染不净。乃至广说。下结云。我今与汝及诸菩萨甚深智者。能了别也○第二所谓下广显缘起差别相。内有二。初显前缘起体相。二不了一法义者下。更重料简。初中有三。初所谓心性等释上不变之义。
所谓心性常无念故名为不变 虽举体动而本来静。故云常无念。显上缘起因体也○二以不达下显上无明缘起之由也。
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 亦释上无明得起所由。以不了真如平等一义故。心不相应忽然念动。名为无明。此显根本无明最极微细未有能所王数差别。即心之惑故云不相应。非同心王心所相应也。唯此无明为染法之源。最极微细。更无染法能为此本。故云忽然念起也。如璎珞本业经云。四住地前更无法起故。名无始无明住地。是则明其无明之前无别有法为始集之本。故云无始。即是此论忽然义也。此约粗细相依之门说为无前。亦言忽然。不约时节以说忽然。以起无初故也○染心者下第三显上缘起相。谓有其染心之句也。于中有三。谓标问别解。别解中。六染即是上意识及五种意。但前明依因缘生起次第义。故从细至粗说。今欲辨治断次第。故从粗至细说。六中各二。初障后治。
染心者有六种云何为六一者执相应染 初执相应染者。是六粗中执取相及计名字相。亦是上意识见爱烦恼所增长义。亦是上四相中粗分别执着相也。但粗心外执。与境相应污其净行故云染也。
依二乘解脱及信相应地远离故 若二乘人至无学位见修烦恼究竟离也。信相应者。十解已去。信根成就无有退失。名信相应。故地论中。地前总名信行地菩萨。无著论中亦同此说也。此菩萨得人空。见修烦恼不得现行故云远离。非约随眠。以留惑故。故摄论云。若不断上心。则不异凡夫。若不留种子。则不异二乘。又二意留惑为自他也。此约终教说。若约始教。初地已上方说留惑。如余论说。今此菩萨非直断四住人执。亦分断无明住地故。此论下文云不了一法界义者。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故。今但为显人我粗执故。不论彼也。
二者不断相应染依信相应地修学方便渐渐能舍得净心地究竟离故 二不断相应者。五意中名相续识。六粗中名相续相。但法执相续生生起不断。不断即是相续名也。从十解已去修唯识观寻思方便。乃至初地证三无性遍满真如。法执分别不得现行。故言净心地究竟离也。
三者分别智相应染依具戒地渐离乃至无相方便地究竟离故 三分别智相应者。是五意中智识。是六粗中智相。以能分别世出世诸法染净。故云智也。是法执修惑。七地已还。有出入观异。故于境界有微细分别。然地地分除。故云渐离。八地已去。无出观外缘境。故于七地尽此惑也。故云无相方便地究竟离也。以二地三聚戒具故。云具戒地。以七地于无相观有加行方便之功用故。云无相方便地。以八地已去于无相无方便功用故。
四者现色不相应染依色自在地能离故 四现色不相应者。是上五意中现识。是上三细中境界相。犹如明镜现色像等。此依根本无明动令现境也。以八地中得三种世间自在。色性随心无有障碍。故云色自在地能离也。以色不自在位现识不亡故。此位中遣彼相也。
五者能见心不相应染依心自在地能离故 五能见心者。五意中转识。三细中能见相。以根本无明动令能见。上文云。依于动心成能见故。第九地中善知众生心行十种稠林。故云心自在。此于他心得自在。又以自得四十无碍智。有碍能缘永不得起。故云心自在地能离也。
六者根本业不相应染菩萨尽地得入如来地能离故 六根本业者。五意中业识。三细中业相。以无明力不觉心动故。菩萨地尽等者。谓十地终心金刚喻定无垢地中。微细习气心念都尽故。上文云。得见心性。心则常住。故云能离也○第二更重料拣中有三。初辨上无明。约治断料拣。二释上相应不相应义。三举上染心及无明。约境成二碍义。前中标释。
不了一法界义者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入净心地随分得离乃至如来地能究竟离故 释中。初粗者至初地离。后细者至佛地尽故也。此即是上染心所依无明住地。能染真如成染心故。上云破和合识者。灭无明故。灭相续心者。断染心故。今无明与染心虽说有前后。然治灭并一时也。
言相应义者谓心念法异依染净差别而知相缘相同故 第二释相应不相应者。六染中前三是相应心。相应有二释。一约王数释。以此三种皆是粗心故。言心念法异者。心谓心王。念法谓心法也。王数不同。故云异也。迦栴延论中。名为心及心所念法也。依染净差别者。是所分别境也。知相缘相同者。若心王知染。心法亦同。心王缘净。心法亦同也。知相即能知同。缘相即所缘同。二约心境相应释。以此三种依境生故。是上文中依境所起六相内摄也。下文云。境界灭故相应心灭。言心念法异者。心谓能缘心。法谓所缘法尘。异谓心境不同也。依染净乃至同故者。谓于染境作染解。于净境作净解。故云同也。
不相应义者谓即心不觉常无别异不同知相缘相故 后三及无明皆名不相应者。亦二释也。初约王数释中。云即心不觉常无别异者。此显根本无明动静心体。即此动心是不觉相。更无王数之别。故云即心不觉常无别异。此翻前心念法异也。不同知相缘相者。既无王数之别。何有同知同缘。翻前可见。以此三种依不觉起。不异不觉故云即也。上文云依不觉故生三相。与不觉不舍离者。是此即心之不觉故云不离。非是相应而不离也。下文亦云。无明灭故不相应心灭。二亦约心境释中。言即心不觉等者。谓此无明即此染心而无别体。不约与外境相应。方为此不觉。但在本心之上。故云即心等也。不同知相等者。拣前相应也。此不相应心既是梨耶识。于中不分王数义。及不与外境相应义。并有觉不觉义等。并与诸论相违。和会如别记中说○释二碍中。先标立。后重释。前中初惑障。后智障。
又染心义者名为烦恼碍能障真如根本智故 前中言染心者。六染心也。能障真如根本智者。显其碍义。谓照寂妙慧如理之智。名根本智。即上文智净相也。染心諠动违此寂静。故名染心为烦恼碍。以烦动恼动故。今此且依本末相依门。以所起染心为烦恼碍。能起染心之无明为智碍。不约人法二执。以明二碍。
无明义者名为智碍能障世间自然业智故 言无明者。根本无明也。能障世间业智者。显其碍义。谓后得如量智。即上不思议业用。以无明昏迷无所分别。违此智用。名为智碍。从所障得名。
此义云何 重释中。先问云。既此无明动静心体成于染心。则无明是细。应障理智。染心是粗。应障量智。
以依染心能见能现妄取境界违平等性故 答中先释烦恼碍。言以依染心能见能现者。后三细染也。妄取境界者。通摄前三染心。以同依境起故。违平等性者。释成碍义。以此染心能所差别。乖根本智能所平等。所以障于理智。
以一切法常静无有起相无明不觉妄与法违故不能得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知故 下释智碍中。言以一切法常静无有起相者。举无明所迷法性。无明不觉妄与法违者。正显无明。违前法性。以不了如法寂静。妄有起灭。与法乖违故也。不能得乃至种种知者。以内迷真理。识外见尘故。于如量之境不能随顺种种知也。此正释障如量智义。上来释生灭因缘竟○自下第三明生灭相。于中有三。初标数起问。二列名略显三广释其相。
复次分别生灭相者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粗与心相应故二者细与心不相应故 前中言粗与心相应者。六染中前三染是心相应。其相粗显。经中说为相生灭也。细与心不相应者。后三染是心不相应。以无心心法粗显之相。其体微细恒流不绝。经中说为流注生灭。此依四卷楞伽。十卷中云。识有二种灭。一者相灭。二相续灭。生住亦如是。经中出名。不别显相。故今论主约相应不相应义。显其二种粗细之心生灭之相○释中有二。初约人对显。后辨相所依。初中对三位人也。
又粗中之粗凡夫境界 前三染心俱名为粗。于中初执相应染复更为粗故。云粗中之粗也。三贤位名内凡。能觉此染故云凡夫境界。
粗中之细及细中之粗菩萨境界 又前三粗中。后二谓不断相应及分别智相应染。是粗心之中稍细。故云粗中之细也。细中之粗者。后三染心俱名为细。于中前二谓能见能现是也。同是不相应故名为细。形后根本业识故复云粗。此是十地已还菩萨位中所知境也。
细中之细是佛境界 细中之细者。谓根本业不相应染。能所未分。行相极细故。唯佛能知耳○自下第二明所依义中二。初顺辨生缘。后逆论灭义。前中亦二。初明通缘。后显别因。
此二种生灭依于无明熏习而有所谓依因依缘依因者不觉义故依缘者妄作境界义故 通而言之。粗细二识皆依无明住地而起。以本无明动起三细。依此三细转起粗心故。以无明通为其本故。云依无明熏习而有也。若别而言之。依无明因生三细不相应心。依境界缘生三粗相应心。故云依因乃至妄作境界义故。此中文少。若具说之。各有二因。如楞伽云。大慧不思议熏及不思议变。是现识因。取种种尘。及无始妄想熏。是分别事识因。解云。不思议熏者。谓无明能熏真如。不可熏处而能熏。故名不思议熏。又熏即不熏。不熏之熏名不思议熏。不思议变者。谓真如心受无明熏。不可变异而变异。故云不思议变。又变即不变。不变之变。名不思议变。胜鬘中不染而染。染而不染。难可了知者。谓此不思议也。然此熏变甚微且隐故。所起现识行相微细。于中亦有转识业识。举粗兼细。故但名现识即是此不相应心也。取种种尘者。即是现识所现种种境界。还能动彼心海起诸事识之浪。故也。无始妄想熏者。即彼和合心海之中。妄念习气无始已来熏习不断。以未曾离念故。此尘及念熏动心海种种识生。以妄念及尘粗而且显故。其所起分别事识行相粗显成相应心也。经中欲明现识依不思议熏故得生。依不思议变故得住。事识依境界得生。依心海得住。今此论中但说生缘。故不论依住。是于细中唯说无明熏。粗中单举境界缘也○第二逆显灭义中二。初正辨。后释疑。
若因灭则缘灭 前中二。先明通灭。谓得对治无明灭时。无明所起现识境界亦随灭。故云因灭则缘灭也。
因灭故不相应心灭缘灭故相应心灭 二别显灭中。先因灭者。以三细亲依无明因生故。无明灭时亦随灭也。后缘灭者。以三粗染亲依境缘生故。境界灭时亦随灭也。此依始终起尽道理。以明二种生灭之义。非约刹那生灭义也○释疑中。先问后答。
问曰若心灭者云何相续若相续者云何说究竟灭 问中言若心灭云何相续者。若境界灭时心体亦灭者。无明三细既其未尽。心体已亡。更依何法而得相续。此疑相应心。若相续云何究竟灭者。若言以心体不灭。令无明得相续者。心体既其不灭。无明则常相续。云何治道得究竟灭也。此疑不相应心。答中双答此二也○有法喻合。法中总说。喻合别说。
答曰所言灭者唯心相灭非心体灭 言唯心相灭非体灭者。境界灭时。唯心粗相灭。非心自体灭。又以无明灭时。唯心细相灭。亦非心体灭。此通答二问也。喻中别显此二。
如风依水而有动相若水灭者则风相断绝无所依止以水不灭风相相续唯风灭故动相随灭非是水灭 如风依水而动者。喻无明风依心体故有动相。此示无明离于心体不能自现动相也。若水灭乃至无所依止者。此示若境果灭时。令心体亦灭者。则无明风无所动故。业等三细则应断灭。以水不灭风相续者。以境界灭时心体不灭故。无明三细则得长相续。良以无明灭故境界灭。非以境界灭故无明灭。由是义故。境界灭时。无明动心。三细相续。此答初问相应心灭义也。唯风灭乃至非水灭者。以无明尽时。业等动相亦随之灭。非静心体而亦灭也。此答后问不相应心灭义。合中次第合前二种心也。
无明亦尔依心体而动若心体灭者则众生断绝无所依止以体不灭心得相续唯痴灭故心相随灭非心智灭 非心智灭者。上文以对不觉故名为觉。则一识有二义。今以对痴故名为智。则一心有体相。不觉痴相转灭成于始觉。本觉智体不灭。与还源无二无别也。上来释染净生灭因缘相竟。
○自下第二明染净互熏相生不断。即显上总中能生一切法义也。于中有四。初举数总标。二列染净法名。三广释染净熏习之义。四明染净尽不尽义。
复次有四种法熏习义故染法净法起不断绝 初中由此染净相资故。得起不断也。
云何为四一者净法名为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为无明三者妄心名为业识四者妄境界所谓六尘 第二中言净法名真如者。此是生灭门中真如。以三义故故云净法。一约体。本来净故。二约体相。以内熏故。令返染成于始净故。梁摄论云。能成立者。谓真如十种功德法。所成立者。谓十种新生正行也。三约用熏故。应机成净缘也。染因名无明者。谓六染及九相等。皆因无明而有也。妄心通事识及业识。今据其本。故但言业识也。妄境谓六尘者。谓事识所缘之境此三皆是染法。由此染法自性差别仗托因缘故。具说三种。净法对染虽成熏义。然其体用竟未曾别。故但明一种○广释中二。先总后别。总中二。先喻后合。
熏习义者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若人以香而熏习故则有香气此亦如是真如净法实无于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无明染法实无净业但以真如而熏习故则有净用 合中二。谓染净熏也。言熏故有染相者。显真无相随熏现相。又显妄法无体。故但云相。又当相自无返流之用。故云相不云用也。此约随流生灭门说。此释经中如来藏为恶习所熏等。二有净用者。此是生灭门中本觉真如。故有熏义。真如门中则无此义。由此本觉内熏不觉。令成厌求。返流顺真。故云用也。此释经中由有如来藏故能厌生死苦。乐求涅槃也。涅槃经云。阐提之人未来佛性力故。还生善根。彼言佛性力者。即此本觉内熏之力耳。良以一识含此二义。更互相熏遍生染净故也。此中佛者是觉。性者是本。故名佛性为本觉也○自下第二别释中二。先染后净。染中亦二。先略后广。
云何熏习起染法不断 泛论熏习有二种。一习熏。谓熏心体成染净等。二资熏。谓现行心境及诸惑相资等。
所谓以依真如法故有于无明以有无明染法因故即熏习真如以熏习故则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习无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界以有妄境界染法缘故即熏习妄心令其念着造种种业受于一切身心等苦 初中言依真如有无明者。是举能熏之法所熏之法体也。又亦可此中但举能熏无明。然必依真故约本举也。以有无明乃至熏真如者。谓根本无明熏习义也。以熏习故有妄心者。依无明熏动真如有业识心也。以此妄心还资熏无明增其不了。令其转成转识及现识。故云不觉念起现妄境界故。以此境界还熏动心海起诸识浪。缘念彼境。即起事识也。上六粗中。初二名念。中二名著。后二名同此也。谓依惑造业。依业受苦报○自下广释。即明前三种。从后向前次第说也。先明境界熏动妄心。
此妄境界熏习义则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增长念熏习二者增长取熏习 增长念者。谓由境界力。增长事识中智相相续相法执分别念也。增长取者。增长事识中执取相计名字相。谓人我见爱烦恼也。
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业识根本熏习能受阿罗汉辟支佛一切菩萨生灭苦故二者增长分别事识熏习能受凡夫业系苦故 妄心熏中。业识根本熏习者。以此业识能资熏住地无明。迷于无相。能起转相现相等相续。令彼三乘人虽出三界离事识分段粗苦。犹受梨耶变易行苦。然此细苦无始来有。但为拣细异粗故。约已离粗苦时相显处说。事识熏者。以此事识能资熏起时无明。起见爱粗惑。发动身口造种种业。受凡夫分段苦也。
无明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根本熏习以能成就业识义故二者所起见爱熏习以能成就分别事识义故 无明熏习中。根本熏习者。谓根本不觉熏动真如成业等诸识。但今举初故云业识也。所起见爱熏者。谓枝末不觉熏习心体成分别事识。上文云。此识依见爱烦恼增长义故。但末从本生故云所起也。胜鬘中说。无明住地能起一切四住烦恼也。次明净熏。于中有二。先问后答。答中亦二。先略后广。前中亦二。初正明熏习。后自信已性下辨其功能。
云何熏习起净法不断所谓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以熏习因缘力故则令妄心厌生死苦乐求涅槃以此妄心有厌求因缘故即熏习真如 前中二。先明真如内熏无明令成净业。后即此净用返熏真如。增势力。前即本熏。后即新熏。文处可见也○功能中。因果分二。
自信已性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修远离法以如实知无前境界故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熏习力故 因中。自信已性者。十信位中信也。知心妄动下。三贤位中修也。知心妄动无前境界者。是解也。修远离法者。是依解成行。谓寻思等观。唯识无尘等行也。言以如实知无境者。是初地见道证唯识理。异前比观故云如实知也。种种下乃至久远熏习力者。是明十地修道位中广修万行巧显真如也。不取者。所取无相。不念者。能念不生。久远者。三祇熏故也○自下明果。于中有二。初灭惑。后证理。
无明则灭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成自然业 前中。无明灭者。根本无明尽也。以无明灭心无起者。妄心尽也。以无起境界灭者。妄境灭也。即翻前三种染法也。以因缘下乃至自然业者。明证法德。因谓无明。缘谓妄境。心相谓染心。此并尽故。心体转依名得涅槃。起不思议业用名自然业也○自下广中二。先明妄心熏习。后显真如熏习。前中标释。
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分别事识熏习依诸凡夫二乘人等厌生死苦随力所能以渐趣向无上道故 释中分别事识即是上意识也。以此识不知诸尘唯是识故。执心外实有境界。凡夫二乘虽有发心趣向解脱。而犹计有生死可厌涅槃可欣。不了唯心道理。仍复由此作意力故。久后还得菩提。故云分别事识熏习乃至渐向无上道故。
二者意熏习谓诸菩萨发心勇猛速趣涅槃故 意熏习者。若就本而言。名为业识。通而论之。即前五种意也。以诸菩萨知一切法唯是识量。舍彼事识外计分别。既了唯心。趣理速疾。异前渐悟故云乃至速趣涅槃也。问此中妄心既并熏习真如起返流行。意熏既属梨耶。如何能各自发心修行。答前凡夫二乘不觉梨耶。但依分别事识资持力故。而发心修行。以不达本故。向大菩提。疏而且远。故云渐也。此菩萨既了梨耶本识。即依此识资持力。方得发心修行。以了本故。向大菩提亲而且近。故云速也。此约所依相资辨熏。非各自发心等。此如下文证发心中说○真如熏习中有三。初标数。次列名。谓内熏外缘也。三辨相。于中有二。先别释。后合明。前中亦二。先体相。后用大。前中亦二。初正显。后除疑。前中先辨熏习。
真如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自体相熏习二者用熏习自体相熏习者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作境界之性依此二义恒常熏习以有力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 言从无始乃至不思业者。不空本觉名无漏法。此法冥熏众生。非物能了。故云不思业也。此中业者。是冥熏作用也。作境界性者。明非直熏彼妄心令其厌求成能观智。亦乃与其观智作所观境界也。以此二法等者下显熏功能。谓此心境二法。亦可此体相二法。冥熏众生有力故。令起厌求等行。自信等者。明依熏起修行之相也○释疑中二。先问后答。
问曰若如是义者一切众生悉有真如等皆熏习云何有信无信无量前后差别皆应一时自知有真如法勤修方便等入涅槃 问中。初约现在信心有无。后约未来信心前后。内熏既齐。何得如是。皆应一时下结成难。此则执别疑通难。
答曰真如本一而有无量无边无明从本已来自性差别厚薄不同故过恒沙等上烦恼依无明起差别我见爱染烦恼依无明起差别如是一切烦恼依于无明所起前后无量差别唯如来能知故 答中二。初一句通体明内熏不无。后明染净赖缘。显成前后。此文有二。初约染惑。对缘起有厚薄。后约净法。赖缘前后差异。前中言而有无量乃至不同者。谓即根本无明住地本来自性差别随人厚薄。厚者不信。薄者有信。前后亦尔。非彼内熏使之然也。过恒沙上烦恼依无明起差别者。是从无明所起迷诸法门事中无知。所知障中粗分摄也。我见爱染烦恼者。是无明所起四住烦恼。烦恼障摄也。如是下双结于前二种烦恼。皆依根本无明所起。由是义故前后非一。如此惑性差别无量。前后难知。故唯佛能了○下明净法约缘故有前后者。
又诸佛法有因有缘因缘具足乃得成辨 若独内因不假外缘。可如所责。然今外假用熏。及内正因方得成辨。故致前后。不可一时也。是故上开二熏习。不云一也○于中法喻合。法中但明因缘具成得。略无不具失。喻中偏明不具失。略无具缘得。合中双明二义。法喻可知。
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无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烧木无有是处众生亦尔虽有正因熏习之力若不遇诸佛菩萨善知识等以之为缘能自断烦恼入涅槃者则无是处若虽有外缘之力而内净法未有熏习力者亦不能究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 合中众生合前木也。正因合火性。若不遇诸佛菩萨等。合若无人知等也。能自断下合能自烧无有是处。此显阙缘之失也。若虽有下明阙因不成。谓无明厚重之流虽本觉内熏。然未有力故。是故虽遇善友外缘之力。而亦不能令其得道也。此即明因缘互阙之失○若因缘具下明性用相应之得。于中二。初辨具缘。后能起下明熏益。
若因缘具足者所谓自有熏习之力又为诸佛菩萨等慈悲愿护故 益中二。先明自分。以修善根下明胜进也。
能起厌苦之心信有涅槃修习善根以修善根成熟故则值诸佛菩萨示教利喜乃能进趣向涅槃道 示其义教其行。得义利行成喜故也○就用熏中二。初指事总标。后如是外缘下约缘别显。别显中三。谓标列释。
用熏习者即是众生外缘之力如是外缘有无量义略说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差别缘二者平等缘 列中言差别缘者。为于凡小事识熏习而作于缘。谓现形不同故云也。亦可与差别机为缘故也。谓三贤已上乃至诸佛能作此缘。平等缘者。为诸菩萨业识熏习而作于缘。谓唯现佛身平等无二故云也。亦可与平等心机为缘故也。谓初地已上乃至诸佛。要依同体智力能作此缘○释中二。缘即为二分。初中有二。先总后别。总中亦二。初明感用因。后或为眷属下正明用相。
差别缘者此人依于诸佛菩萨等从初发意始求道时乃至得佛于中若见若念 前中言此人者。机欲之人。诸佛菩萨者。出外缘体。从初发意下。明能感缘机修行时也。若见若念者。正明行者之心感用器也。谓见其身形念其功德也。用相中二。初正明差别之用。二以起大悲下辨用之益。
或为眷属父母诸亲或为给使或为知友或为冤家或起四摄 前中二。初五句开总成别。后乃至下摄别成总。五句中。一慈爱以摄生。二居卑以引物。三同类以劝发。四怖之以入道。五直以四法摄令修益。文可知。
乃至一切所作无量行缘以起大悲熏习之力能令众生增长善根若见若闻得利益故 别开中有二。先就根熟不熟开近远二缘。后就前近远复各开为二。各有标释。
此缘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近缘速得度故二者远缘久远得度故是近远二缘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增长行缘二者受道缘 后中增长行者。谓方便行。即自分也。受道者。谓依前方便正观相应。即胜进也。亦可初即四摄利他行。后即三空自利行故也○平等缘中有二。先明能作缘者。
平等缘者一切诸佛菩萨。皆愿度脱一切众生自然熏习常恒不舍以同体智力故随应见闻而现作业 于中愿度生者。平等心也。自然等者。常用应机。以同体智力者。释成常用也。随应等者。显其用相○二明对机显平等义。
所谓众生依于三昧乃得平等见诸佛故 谓十住已去诸菩萨等依三昧力。悉见诸佛身量平等。无有彼此分齐之相。故云平等见也。上来别明体用竟○自下第二约人合释。于中有二。谓标释。
此体用熏习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未相应谓凡夫二乘初发意菩萨等以意意识熏习依信力故而能修行 二释中亦二。先明未相应中三。初约位举人。次辨行劣。后明未相应。行中凡小意识熏。菩萨五意熏。并未契真如。故云依信修行也。
未得无分别心与体相应故未得自在业修行与用相应故 未相应中二。初言未得无分别心与体相应者明无正体智故未与法身体相应。后以无证真后得智故。未与应化身用相应也。
二者已相应谓法身菩萨得无分别心与诸佛自体相应得自在业与诸佛智用相应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习真如灭无明故 第二已相应中亦三。先显人位。谓地上菩萨也。次正辨相应。得无分别心者。谓如理智与体相应也。与佛智用相应者。谓以有如量智故得然也。后明其行胜。初地已上证真如法而修行。非如前位但有信力故云依法力也。自然修行者。八地已去无功用行也。熏真灭妄。显行成也。明净法熏竟上来初别明。次合释。总明第三染净熏义竟○自下第四显尽不尽义。于中二。初明染法违真无始有终后明净法顺理有始无终。
复次染法从无始已来熏习不断乃至得佛后则有断 净法中二。初正显。后释成。
净法熏习则无有断尽于未来此义云何以真如法常熏习故妄心则灭法身显现起用熏习故无有断 释成中。以熏真灭妄。净用无尽故也。文处可见。上来释生灭门中能显义之法竟○自下第二释生灭门中所显之义大。于中有二。初释体相二大。后别解用大。前中亦二。初总标二大名。后别释二大义。义中亦二。先明体大义。
复次真如自体相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 谓人虽就位以分优劣。真体随人未曾增减。故云无增减也。非前乃至常恒者。显不增减所以也。非前际生故常。非后际灭故恒也。凡位为前际。佛果为后际也○从本下释相大。于中有二。初正明性德。二问答重辨。前中亦二。先明德相。后显立名。前中三。初总次别。后结。
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 别中六句。
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 一本觉智明义。二本觉显照诸法义。三显照之时无倒义。四性离惑染义。五性德圆备义。六性德无迁义。
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 下结中。谓性德尘沙。不离真体故云不离也。无始相续故云不断。亦可谓治道不亡也。与体同味故云不异。不异而有恒沙之义故云不思议。唯佛穷达。故云佛法。亦可此是所觉法故也。若此真体无性德者。如来证此不应具德。既证性已万德圆满。即验真如本具恒沙德也。故云满足无有所少。下立二名。隐时能出生如来名如来藏。显时为万德依止名为法身○下重辨中二。初执体疑相难。后相不违体答。
问曰上说真如其体平等离一切相云何复说体有如是种种功德答曰虽实有此诸功德义而无差别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此义云何以无分别离分别相是故无二 答文有二。初明虽差别而不二。后复以何义下。明虽不二而差别。前中亦二。初明实德虽多同一如味。次释成不二。以无分别者。非能分别故。离分别相者。非所分别故。次无能所分别故无二也○无二而差别中。先略后广。
复以何义得说差别以依业识生灭相示 略中疑云。既其不二。何以说别。释云。以依生灭识相恒沙染法。返此表示真如净德恒沙差别。且举其染本故但云业识○广中二。先问对染表示之相。次举彼染法一一对显。
此云何示以一切法本来唯心实无于念而有妄心不觉起念见诸境界故说无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义故 以一切法乃至无念者。举所迷理也。而有妄心等者。依真起妄。谓细粗染心本末不觉也。将欲释净。先举其染对以显之。下诸句例然。云何显者。以心相念起。即是不觉无明故。知心性不起。即是本觉智明。故云大智慧光明义也。
若心起见则有不见之相心性离见即是遍照法界义故 若心起见等者。明妄见不周。心性离见等者。显真照圆明。
若心有动非真识知无有自性 若心有动非真识知者。明妄识倒知。返之即显真照无倒。无有自性者。明妄染无体。返之即显自性清净心也。
非常非乐非我非净热恼衰变则不自在 非常等者。明妄四失。返之即显真如四德。诸惑烧心。是极热恼故。说真如是清凉也。妄染迁改。是衰变相。即返显真如为不变。以业果系缚不自在故。即显真如为自在也。故上文云清凉不变自在义故也。
乃至具有过恒沙等妄染之义对此义故心性无动则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 言乃至具有等者。总举妄染众多。翻对此故。心性不动。即有恒沙德相等也。
若心有起更见前法可念者则有所少如是净法无量功德即是一心更无所念是故满足名为法身如来之藏 言若心有起更见前法等者。明妄心外念。求之不足。如是净法等者。明净德性满无假外求。结名可知○第二用大。文有二。初总明。次此用有二下。别释前中亦二。初对果举因。二牒因显果。
复次真如用者所谓诸佛如来本在因地发大慈悲修诸波罗蜜摄化众生 初中有三。初诸佛乃至化众生者。举本正行也。
立大誓愿尽欲度脱等众生界亦不限劫数尽于未来 次言立大誓愿乃至尽未来者。举本大愿也。于中初广大心。次长时心。
以取一切众生如己身故而亦不取众生相此以何义谓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 取一切乃至真如平等者。举悲智大方便也。亦则不颠倒心。于中取物如己。显悲深也。亦可释前得长时所以也不取物相明智深也。此以何义者。征前悲智深所以也。谓如实知下依真如门答显深也○以有如是下。明牒因显果。于中亦三。
以有如是大方便智 初牒前因也。
除灭无明见本法身 二灭无明见法身者。自利果也○三自然已下正显用相。即利他果也。此中三句。
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即与真如等遍一切处又亦无有用相可得何以故谓诸佛如来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义谛无有世谛境界离于施作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 初明用甚深非待作意。如摄论云。如摩尼天鼓无思成自事等。二即与真如等遍一切处者。显用广大。以称理之用故。三又亦下明用而常寂。于中何以故者。责云。佛具三身。何故乃云无有用相。释云。若废机感。如来唯是妙理本智。更无应化世谛生灭等相。但随缘起用。用即无用。如波即水。故用恒寂也。涅槃经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梁摄论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独存。名为法身。故云谓诸佛如来乃至离于施作也。虽真理妙智本来常湛。而随机感益用无边。即寂而常用。故云但随众生乃至为用别释用中二。先标后释。释中亦二。初正显用相。后问答释疑。前中亦二。一直显其用。二重牒分别。前中二。先明应身。后明报身。
此用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依分别事识凡夫二乘心所见者名为应身以不知转识现故见从外来取色分齐不能尽知故 前中言依分别事识者。凡夫二乘未知唯识。计有外尘。即是分别事识义。今见佛身亦谓心外。顺彼事识分别计度识故说依分别事识见也。亦可此人虽觉六识。不觉知彼七八识。故但依事识也。依此粗识分别佛身。但见应化粗相。不见报身细相。故云名为应身也。以不知转识现乃至不能尽知者。释见粗所以也。迷于唯心故云从外。不达即色是心无有分齐。故云取色分齐不能尽知也。问佛身何故唯众生识耶。答众生真心与诸佛体平等无二。但众生迷自真理起于妄念。是时真如但现染相不显其用。以彼本觉内熏妄心故有厌求。有厌求故真用即现。厌求劣故。用相即粗。厌求渐增。用亦渐细。如是渐渐乃至心源。无明既尽。厌求都息。始觉同本。用还归体。平等平等。无二无别。未至心源已还用于识中随根显现。故云识中现也。问若据此义。用从真起。何故说言转识现耶。答转识即是梨耶中转相。依此转相方起现识现诸境界。此识即是真妄和合。若随流生死。即妄有功能。妄虽有功。离真不立若返流出缠。真有功能。真虽有功。离妄不显。故就缘起和合识中说其用耳。问若据此义。乃是众生自心之中真如之用。云何说言佛报化耶。答众生真心即诸佛体更无差别。故华严经云。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又不增不减经云。法身即众生。众生即法身。法身与众生。义一名异也。既从法身起报化用。何得不是众生真心耶。问义若然者。众生心佛还自教化众生。何故说言佛悲愿力。答即此真心是佛悲愿。谓无缘大悲及自体无障碍愿等。即性起大用也。问众生既无始有心。何不早起化用令灭无明。答未有厌求故。问既元有本觉。何不早熏令起厌求。答无明厚薄不同。因缘互阙不等。此如上说。问若真心即是佛者。何故下文云从诸波罗蜜等因生。答此约本觉随缘义说。然其始觉觉至心源。平等一际。有何差别。上来约终教说。若约始教说者。即以诸佛悲智为增上缘。众生机感种子为因缘。故托佛本质上。自心变影像。故云在自识中现也。余如瑜伽唯识等论说○报身中有三。初约识举人。二身有无量下明所见报相。三结果由因释显报名。
二者依于业识谓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为报身 前中依业识者。十解已去菩萨能解唯识无外诸尘。顺业识义以见佛身故云报身也○所见报相中二。先正后依。
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住依果亦有无量种种庄严随所示现即无有边不可穷尽离分齐相随其所应常能住持不毁不失 正中身无分齐故云无量色。依身有相。相亦无边。依相有好。好亦无尽。然相以表德。令人敬德以念佛。好为严身。令人爱乐欲亲近。依报中言无量种种庄严者。能依无边故。所依土田亦复无边。颇致柯等殊胜之宝。常放光明无碍校饰。故云种种庄严。言随所示现乃至离分齐相者。异前化身分齐之色。由此菩萨知分齐即无分齐故。一一色相皆遍法界。互融无碍。自在难思故。随其所应乃至不毁不失者。随其业行所应感者即皆常住。非三灾等之所坏也。
如是功德皆因诸波罗蜜等无漏行熏及不思议熏之所成就具足无量乐相故说为报身 辨因中。如是依正二报无障碍不思议事。皆因十度深行之熏及本觉不思议熏二因所成。乐相圆备故名报身。故云如是功德乃至说为报身○第二重分别中。先应后报。应中简凡异小。
又为凡夫所见者是其粗色随于六道各见不同种种异类非受乐相故说为应身 如三恶道习。见佛如黑象脚等三尺之身。又如提谓等。以人天位见佛。为树神及天神身等。准此。即六道众生并见佛不同也。皆非出世相故非乐也。如二乘人等见佛为出世。是阿罗汉等圣人身。故云凡夫所见乃至应身○报中简比异证。于中有二。先明地前所见。后显地上所见。
复次初发意菩萨等所见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见知彼色相庄严等事无来无去离于分齐唯依心现不离真如然此菩萨犹自分别以未入法身位故若得净心所见微妙其用转胜乃至菩萨地尽见之究竟若离业识则无见相以诸佛法身无有彼此色相迭相见故 前中言深信真如法少分见者。十解菩萨等依比观门见真如理。是相似觉故云少分。异前十信故复云深。异后真证故但云信。言知彼色相乃至离于分齐者。以见真如异于凡小。是故得知色相等事性无分别也。言唯依心现不离真如者。释无分别所以也。摄论中地上见报身者。彼据证之相应成就处说。今此地前菩萨少分见者。以知色境但是现识不离真如。即无分齐故。得少分见也。既非全见。故不相违。但以异于凡小心外取境见应化故。故约唯心少分明见。言此菩萨犹自分别等者。简异地上也。若得净心下。显于地上所见用相过于地前。故云转胜。渐渐微细。至金刚后。业相都尽。用即归体。故云见之究竟。以穷其源故。若离业识则无见相者。要依业识乃有转相及现相故也。以诸佛乃至迭相见故者。若离业识等无明即唯是真如。故佛无有此彼分别之见也○第二除疑中二。先问后答。
问曰若诸佛法身离于色相者云何能现色相 答中亦二。先释法身能现。后释所现之色。前中亦二。先总。后所谓下别。
答曰即此法身是色体故能现于色所谓从本已来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体无形说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说名法身遍一切处 别中本来色心不二者。谓彼所现报化之色不异法身真心。如波与水本来无二。言以色性即智等者。明色即心显前不二。以色即心故。遂令色相都尽。故就其本但云智身。智谓本觉心智也。言以智性即色故说法身遍一切处者。明心即色显前不二。如水遍在波中故也。
所现之色无有分齐随心能示十方世界无量菩萨无量报身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此非心识分别能知以真如自在用义故 所现色中。以彼真心无碍周遍。所现之色亦复圆融自在无碍。故云所现之色乃至不相妨碍。于中无量菩萨者。亦是报身作用。亦可即是感报身大用之机缘。皆能顿赴故也。以一一诸根皆遍法界。然互不相妨。此真如之用非妄识能知。故云非心识分别乃至用义故。上来释生灭门中法义二重竟。初释真如门。次释生灭门。总是大段第一别释二门。显不一义竟○自下第二二门相对会相入实。显不异义。于中有三。先标。次释。后还总结。
复次显示从生灭门即入真如门所谓推求五阴色之与心六尘境界毕竟无念以心无形相十方求之终不可得 标中言推求五阴色之与心者。色阴是色。余四是心。释中先观色法。言六尘无念者。境从心起。毕竟无体。离心之外无可念相也。言以心无形求不得者。非直心外无别色等六尘。就心内求色等形质亦不可得也。前则所缘无相。此则能缘不生也○自下观心法。先喻后合。
如人迷故谓东为西方实不转众生亦尔无明迷故谓心为念心实不动 合中言心实不动者。推求动念。已灭未生中无所住。无所住故则无有起。故知心性实不动也。
若能观察知心无念即得随顺入真如门故 若能已下结中。即得随顺者。是方便观也。入真如门者。正观也。上来显示正义竟。
大乘起信论疏卷第五
第二对治邪执中有二。初就本总标。二别明障治。
对治邪执者一切邪执皆依我见若离于我则无邪执 二别中有二。初对治离。后究竟离。前中有三。先标数。次列名。后辨相。
是我见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人我见二者法我见 列名中。言人我见者。计有总相主宰。此是佛法内初学大乘人迷教妄起。非是外道等所起也。法我见者。计一切法各有体性。即二乘所起也○辨相中。先人后法。人我中亦二。总标别解。
人我见者依诸凡夫说有五种云何为五一者闻修多罗说如来法身毕竟寂寞犹如虚空以不知为破着故即谓虚空是如来性 别解中。此五种执何别者。初一约果。余四通因果。又初二于空谬执。后三于有倒知。前二中。初一妄执事空以为法体。次一妄执法体唯是空无。执有三中。初执性德同色心。次执法性本有染。后执染净有始终。问此等既并于真如法上计。云何说为人我执耶。答此有二释。一云。此是初学凡夫有人我者作此执。故云人我执也。二云。由如来藏中有二义。一是本觉义。即是当人。于上妄计。故云人执。二是理实义。当所观之法。今据初义故说人执。于此五中各有三。谓初修多罗说等为起执缘。二以不知等正明执相。三云何对治等。辨对治相。初中执相内。言以不知破着等者。以众生执佛色身之碍相故。说法身如空迷说意故。执同太虚。
云何对治明虚空相是其妄法体无不实 治中有二。初明此虚空是妄非真。后唯一真心下。明彼法身是真非妄。前中有三。先立。次释。后结。立中二。先立情有。后体无不实者。立理无。
以对色故有是可见相令心生灭 释中二。先明情有。遍计性中相待而有。妄念所缘故非法身。故云以对色故乃至心生灭也。
以一切色法本来是心实无外色若无色者则无虚空之相 次释理无。本以待色为空。今既唯心无色。何得更有于空。故云以一切色法乃至虚空之相也。
所谓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若心离于妄动则一切境界灭唯一真心无所不遍此谓如来广大性智究竟之义非如虚空相故 结中二。先结情有。若心离于下。后结理无。是真非妄中。言唯一真等者。辨法同喻。以周遍如空故。取虚空为喻。此谓如来等者。简法异喻。谓是如来本觉性智。岂同太虚虚妄法也。
二者闻修多罗说世间诸法毕竟体空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毕竟空从本已来自空离一切相以不知为破着故即谓真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 第二中言乃至涅槃真如等毕竟空离一切相者。大品经云。乃至涅槃如幻如梦。若当有法胜涅槃者。我说亦复如幻如梦也。以不知为破情计有故。即执性德唯是其无。故云以不知等也。
云何对治明真如法身自体不空具足无量性功德故 对治可知。
三者闻修多罗说如来之藏无有增减体备一切功德之法以不解故即谓如来之藏有色心法自相差别 第三中执性德同妄法。
云何对治以唯依真如义说故因生灭染义示现说差别故 对治中言依真如义说者。二之不二也。因生灭染义示等者。不二之二也。如上文云。以依业识生灭相示等也。
四者闻修多罗说一切世间生死染法皆依如来藏而有一切诸法不离真如以不解故谓如来藏自体具有一切世间生死等法 第四中以不解随缘之义。则谓自性有染○治中先夺破后纵破。
云何对治以如来藏从本已来唯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不离不断不异真如义故以过恒沙等烦恼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无从无始世来未曾与如来藏相应故若如来藏体有妄法而使证会永息妄者则无有是处 以如来藏等者。明净德妙有。以过恒沙等烦恼等者。明妄染理无。从无始已下。明妄不入真。若如来藏体有妄法等者。此明纵破。可知○第五内教中说二法。执中亦执二。治中亦治二。谓生死涅槃也。
五者闻修多罗说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依如来藏故得涅槃以不解故谓众生有始以见始故复谓如来所得涅槃有其终尽还作众生 执中闻依真有妄。便谓真先妄后。故起有始见也。如外道立从冥初生觉等。既众生有始而后依真故。证得涅槃者还作众生。成有始之义也。如外道立众生终尽还归于冥名为涅槃。从冥起觉。更作众生。此亦如是○对治中二。先明法体离始。则显生死无初。梁摄论云。生死无初也。后明法体离终涅槃无尽。
云何对治以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亦无有始若说三界外更有众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经说又如来藏无有后际诸佛所得涅槃与之相应则无后际故 前中言外道经说者。如仁王经云。我说三界外别有一众生界藏者。是外道大有经中说。非七佛说也○法我见中亦三。初起执之由。二以说不究竟下次显其执相。三云何下显其对治。文相可见。
法我见者依二乘钝根故如来但为说人无我以说不究竟见有五阴生灭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槃云何对治以五阴法自性不生则无有灭本来涅槃故 第二究竟离中有二。初约法明治。二会释伏疑。前中亦二。初约法总显。二是故下举广类求。
复次究竟离妄执者当知染法净法皆悉相待无有自相可说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非色非心非智非识非有非无毕竟不可说相而有言说者当知如来善巧方便假以言说引导众生其旨趣者皆为离念归于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灭不入实智故 前中言染净相待无自相者。中论云。若法因待成。缘是法还成待。今则无因待。亦无所成法等。准释可知。相待无相待法体本尔。非由悟后方使其然。故云本来等也。智及与识。显上非心。有之与无显上非色。释疑中。疑云。圣者了知诸法离性不可说相。云何乃有种种言辞。释云。假言巧引。旨不在言。于中有三。初正会伏疑。二其旨趣下。辨定圣意。三以念一切法下返以释成○第三发趣道相中有二。初总标大意以显其名。二别开分别。
分别发趣道相者谓一切诸佛所证之道一切菩萨发心修行趣向义故 前中言一切诸佛等者。举所趣之觉道。一切菩萨下。显能趣之因行。欲明菩萨发心趣向佛所证道种类不同故。云分别发趣道相也○别释中三。初标数。二列名。三辨相。
略说发心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信成就发心二者解行发心三者证发心 列名中。信成就发心者。位在十住。兼取十信。十信位中修习信心成就。发决定心即入十住。十住初心。名发心住。即十信行满名信成就进入十住之初。故云发心。解行发心者。位在十回向。兼取十行。十行位中。能解法空。顺行十度。行成纯熟。发回向心。入十向位。故云解行发心也。证发心者。位在初地已上乃至十地。前二是相似发心。后一是真实发心○广辨中。辨上三名即为三段。初中亦三。一明信心成就之行。二显发心之相。三显发心利益。初中二。先问后答。
信成就发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发心 问中三问。一问能修行人。二问所修之行。三得信成就等者。问行成已堪能发心○答中有二。初正答前问。次举劣显胜。谓前信满故进也。后信未成故退。正答中二。先答三问。后结成位。
所谓依不定聚众生 依不定聚众生者。答初问也。分别三聚乃有多门。今此文中。直明菩萨十住已上决定不退名正定聚。未入十信不信因果名邪定聚。此二中间十信位人。欲求大果而心未决。或进或退。故本业经中。十信菩萨如空中毛名不定聚。今依此人明其修行也。
有熏习善根力故信业果报能起十善厌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得值诸佛亲承供养修行信心 有熏习下答第二问。于中先辨行因。谓有闻熏及本觉内熏之力。并依前世修善根力故。能信业果。故舍恶从善修福德分也。言厌生死苦求菩提者。成菩提分及解脱分善也。得值诸佛修信心者。明修行缘。谓约此缘修十种信心行也。
经一万劫信心成就故诸佛菩萨教令发心或以大悲故能自发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故能自发心 迳一万劫下答第三问。于中二。先明时满行成。后约胜缘明其发心。前中言一万劫者。谓十千劫修信心成就也。佛菩萨教令发心等者。谓发十住初心也。如璎珞本业经云。是信想菩萨于十千劫行十戒法。当入十信心入初住位释云。此中言入初住位者。谓十住初发心住位也。以至此位方得不退信心。是故亦名入十信心。非谓十解以前之十信也。何以知者。仁王经云。习种性有十心。已超二乘一切善地。此习忍已前行十善菩萨有退有进。犹如轻毛随风东西。虽以十千劫行正道发菩提心。乃当习忍位。以是文证故得知也。十种心相及诸委曲。如华严疏中说也。胜缘虽多。略举三种。于中一他力。二自力。亦可同下三心。谓教故得直心。护法故得深心。余同也。
如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入正定聚毕竟不退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 如是信心下结位。初入正定聚不退者。显于下无失也。谓入十住初发心住位。不堕凡小之地也言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者。明于上有得也。谓住习种性位。行顺内熏之因。故云正因。又此位已去。定当得果。故云正因。以不更退失故。
若有众生善根微少久远已来烦恼深厚虽值于佛亦得供养然起人天种子或起二乘种子设有求大乘者根则不定若进若退 言若有下第二明举劣显胜。胜者如前进。劣者如此退。摄论云。诸菩萨在十信位中。修大乘未坚固。多厌怖生死。慈悲众生心犹劣薄。喜欲舍大乘本愿修小乘道。故言欲修行别大乘意也。于中有二。初明劣相。后如是等下。结成退失。前中亦二。初内因力微。后或有供养下明外缘力劣。前中四句。初一惑重。后三德薄。薄中。一倒求人天。二异求小果。三犹豫大乘。
或有供养诸佛未经一万劫于中遇缘亦有发心所谓见佛色相而发其心或因供养众僧而发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发心或学他发心 外缘中二。先明行时未满。后遇缘不胜。此中有四句。一观佛色。二供大众。三劣友劝。四学他教。此等并非菩萨悲智之心。故退失也。
如是等发心悉皆不定遇恶因缘或便退失堕二乘地 结文可知○下明发心相中有二。初正明三心。后问答除疑。前中二。先问后答。答中标数及别释。
复次信成就发心者发何等心略说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 释中言直心者。谓向理之心。无别岐径故云正念真如。即二行之本也。言深心者。备具万德。归向心源。故云乐集等也。上来二种。自利行本也。言大悲心者。广拔物苦。令得菩提。故云欲拔等也。即利他行本。妙行虽广。三行统收。故上云略说三也。以此即是三聚戒故。三德三身皆由此故。亦即是彼三回向故。谓初回向实际。次向菩提。后向众生。皆应相配释之○释疑中有二。先问后答。
问曰上说法界一相佛体无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复假求学诸善之行 答中亦二。初正答前问。二重显方便。前中亦二。先喻后合。
答曰譬如大摩尼宝体性明净而有矿秽之垢若人虽念宝性不以方便种种磨治终无得净 合中有三。
如是众生真如之法体性空净而有无量烦恼染垢若人虽念真如不以方便种种熏修亦无得净 初正合前文。
以垢无量无边遍一切法故 修一切善行以为对治 二以垢无量下释修众行所以。
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归顺真如法故 三若人修行下明善行顺真。以诸善行外违妄染内顺真如故○第二重显中有二。初标数。次别释。
略说方便有四种云何为四 释中四门。初一不住道。次二自利行。后一利他。自利中。初断德。次智德。此四门中。各有三义。一列名。二释相。三以随顺法性下明修意。
一者行根本方便谓观一切法自性无生离于妄见不住生死观一切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起于大悲修诸福德摄化众生不住涅槃以随顺法性无住故 初门释相中有二。先智后悲。无住行也。
二者能止方便谓惭愧悔过能止一切恶法不令增长以随顺法性离诸过故 第二门者。则是勤断二恶。止持门也。
三者发起善根增长方便谓勤供养礼拜三宝赞叹随喜劝请诸佛以爱敬三宝淳厚心故信得增长乃能志求无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护故能消业障善根不退以随顺法性离痴障故 第三勤修二善。即作持门也。此释相中有二。初约缘修行。二以爱敬三宝下。辨修行成益。益中亦二。初生智益。次又因佛法僧力下。明灭障益。又敬之与爱成于四句。一爱而非敬。如母于子等。二敬而非爱。如仆于主等。三亦敬亦爱。如修行者于三宝等。四非敬非爱。如怨家等。
四者大愿平等方便所谓发愿尽于未来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皆令究竟无余涅槃以随顺法性无断绝故法性广大遍一切众生平等无二不念彼此究竟寂灭故 第四门中释相内。尽未来等者。长时心也。度一切众生使无余者。广大心也。令得无余涅槃者。第一心也。修意中二。初显顺性。二法性广大下。明起大愿意。亦即常心也○第三明发心利益中有四。初显胜德。次明微过。三通权教。四叹实行。
菩萨发是心故则得少分见于法身以见法身故随其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所谓从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于涅槃然是菩萨未名法身以其过去无量世来有漏之业未能决断随其所生与微苦相应亦非业系以有大愿自在力故 初中有二。初自利功德。谓十解菩萨依比观门见于法界故。云少分见也。亦可依人空门见法身故。二以见法身下明八相益生。即利他功德。十解初发心住中能作此事然是菩萨下明其微过。于中二。先异地上。后异凡愚。前中言未名法身者。以未证真但依信力见于少分故。异于地上也。以其过去下。释异所由。于中初往业未亡。次微苦犹续。下显异凡。既闻业苦未亡。则谓与凡夫无异。今明菩萨于报修短而得自在。不由惑业故云非业系。以留惑益生悲愿之力故。云以大愿等力也○第三通权教者。于中二。先举教。后释通。
如修多罗中或说有退堕恶趣者非其实退但为初学菩萨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 文处可知。如缨络本业经中言。七住已前。名为退分。若不值善知识者。若一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间值恶知识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趣中。乃至广说。今释此经意。是权语。非实退。但恐彼初人令不慢怠故也○第四叹实行中有二。
又是菩萨一发心后远离怯弱毕竟不畏堕二乘地若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勤苦难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从本已来自涅槃故 初于下不恋。二若闻下。于上不怯。以信知下。释不怯所以也。以此即显彼经文是权非实故也○第二解行发心中有二。初总标叹胜。
解行发心者当知转胜 谓前位信满入解。今此行满入向。更深发心。故知转胜○二显其胜相。于中亦二。初举时显胜。
以是菩萨从初正信已来于第一阿僧祇劫将欲满故 谓在十向位中。望于初地。邻而且近。故云将欲满也○二明其行胜。于中二。先总后别。
于真如法中深解现前所修离相 总中言于真如法中深解现前者。明解胜。异前位。故云深也。异后位。故但云解。所修离相者。明行胜别中广约六度明此二也。
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以知法性无染离五欲过故随顺修行尸罗波罗蜜以知法性无苦离嗔恼故随顺修行羼提波罗蜜以知法性无身心相离懈怠故随顺修行毗梨耶波罗蜜以知法性常定体无乱故随顺修行禅波罗蜜以知法性体明离无明故随顺修行般若波罗蜜 谓知法性无悭者。显上深解也。随顺修行等者。显上所修离相也。谓离三轮等相。以十行已去菩萨得法空故。能顺法界修六度等行。即发心所依之解行也。以垢障乖真故。修离障之行以顺如也。余文可知○第三证发心中有三。初通明发心体。次明发心相。三明成满德。初中亦三。先标地位。二明辨行体。即根本智。三明胜用。即后得智。
证发心者从净心地乃至菩萨究竟地证何境界所谓真如以依转识说为境界而此证者无有境界唯真如智名为法身 行体中。以依转识等者。境界即是现识。必依转相起故也。然本智正证之时。实无能所。岂可得说以为境界。今但约后得智中业识未尽故。转现犹存。假就此识说正证中定有真如为所证境也。以后得智反缘正证。亦有现似境故。说转识现也。而实真证能所平等。故云唯真如智名法身也○后得智胜用中有四。初请法上首德。有二句。初正明请法。后唯为下。显其请意。二或示下明随根延促德。有三。先促。次延。各有二。先举用后明意。后能示如是下总结。
是菩萨于一念顷能至十方无余世界供养诸佛请转法轮唯为开导利益众生不依文字或示超地速成正觉以为怯弱众生故或说我于无量阿僧祇劫当成佛道以为懈慢众生故能示如是无数方便不可思议 三而实下明实行不殊德。
而实菩萨种性根等发心则等所证亦等无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祇劫故 于中种性等 即因等也。发心等即行等也。所证等即证真等也。无有下明时等也○四但随下明应机殊用德。
但随众生世界不同所见所闻根欲性异故示所行亦有差别 第二发心相中二。先叹细标数。后列名释相。
又是菩萨发心相者有三种心微细之相云何为三一者真心无分别故二者方便心自然遍行利益众生故三者业识心微细起灭故 释相中。真心者。谓根本无分别智也。方便心者。谓后得智也。业识者。二智所依阿梨耶识。理实亦有转现。但今略举根本细相。此非发心之德。但显此菩萨二智起时。有微细生灭之累。不同佛地纯净之德。是故合为发心相○第三德成满中有二。初正显胜德。次问答除疑。前中初总辨德满位显。二谓以一念下。别明德满。
又是菩萨功德成满于色究竟处示一切世间最高大身 前中言又是菩萨功德成满者。因位穷也。故地论云。一者现报利益。受佛位故。言于色究竟等者。果位彰也。故地论云。二者后报利益。摩醯首罗智处生故。何故他受用报身在此天者。一义云。以寄十王显别十地。然第十地菩萨寄当此天王。即于彼身示成菩提。故在彼天也。余义如别说。
谓以一念相应慧无明顿尽名一切种智自然而有不思议业能现十方利益众生 次别显中。言一念等者。明自利行满。即显上真心于此成也。谓一念始觉至心源时。契于本觉。故云相应。以无明尽故。显照诸法。名一切种智也。亦可前一念相应慧等者。是无间道也。名一切种智者。是解脱道也。自然下。解利他德。显上方便心。明不待功用也。又亦可初智净相。后不思议业相。故云本觉随染所成也○释疑中有二问答。初问上种智。后问上自然业用。初中先问后答。
问曰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如是境界不可分齐难知难解若无明断无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种智 问中二。初陈疑。谓有虚空处皆有世界。有世界处皆有众生。有众生处皆有心行。如是境界分齐难知也。若无明下。正设难。难云。非直外境无边分齐难知。亦复内尽心想。云何得了也。
答曰一切境界本来一心离于想念 答意云。只由内尽妄想心故。能外广知也。于中有三。初立正理。次举非显失。后举是彰得。前中境虽无边。不出一心。既证心源。何不能了。即心之境离于妄念故。尽想念方始能知。故云一切境界等也。
以众生妄见境界故心有分齐以妄起想念不称法性故不能决了 举非中二句。初妄见有限之境。次以妄起想。释成无见所由。即明有妄见故。有所不见也。
诸佛如来离于见相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 显是中。言离于见相无所不遍者。明无妄见故。无所不见也。言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者。佛心离妄体一心源。无始觉之异。故名真实。然此本觉在生灭门中为妄法之体。故云诸法性也。一切妄法。并是本觉佛心之相。相既现于自体之上。以体照其相。有何难了而不了知也。故云自体显照等也。故上文中。辨佛报化之用则在于众生心中。今辨众生妄法则在于佛心之上。良以心源无二故得然也。华严云。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此之谓也。以同体智力。起胜方便摄化有情故。云有大智用乃至名一切种智也○第二问答中。先问后答。问中。先陈疑。后云何下设难。
又问曰。若诸佛有自然业能现一切处利益众生者一切众生若见其身若睹神变若闻其说无不得利云何世间多不能见答曰诸佛如来法身平等遍一切处无有作意故而说自然但依众生心现众生心者犹如于镜镜若有垢色像不现如是众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现故 答中有法喻合。以法身普遍众生心中。但有厌求机感即显粗细之用。非由功用也。上文中已显此义也。镜有垢者。明无感佛之机。非谓烦恼现行。以善星等烦恼心中得见佛故。言法身不现者。法身能现报化之用。今据本而言。故云法身不现。如摄论中十二甚深皆是法身之德。显现甚深。彼中言。由失尊不现。如月于破器。释曰。诸佛于世间不显现。而世间诸佛身常住。云何不显现。譬于破器中水不得住。水不住故。于破器实有月不得显现。如是诸众生无奢摩他软滑相续。但有过失相续。于彼实有诸佛亦不显现。水譬奢摩他软滑性故。此中依定得见佛。见佛者。是过去修习念佛三昧。乃于此世得见佛身。非谓今世要依定心方能见佛。以散心中亦见佛故。彼摄论中约过去定习为因。非约现世。此论中约根熟为因。非约惑无。有此左右也。解释分竟。
○第四修行信心分何故来。以上来明其大乘。今为正明起信故来也。于中有三。初就人标意。二约法广辨。三显防退方便。
已说解释分次说修行信心分是中依未入正定众生故说修行信心 初中言依未入正定聚人修行信心者。不定聚人有二。一者修信满足。为说发趣道相令入正定。是前胜人也。二者修信未满。是前劣人。即是此文所为。以四信五行令其修行。使信成满。信成满已还依发趣入正定也○第二广辨中有二。先兴二问。后还两答。
何等信心云何修行 答中先明信心。谓标数。列释。释中四不坏信。
略说信心有四种云何为四一者信根本所谓乐念真如法故 初言信根本者。真如之法诸佛所师。众行之源。故云根本。非直悬起信心。亦乃乐念观察。故云乐念等也○次约三宝胜境以起信心。三宝中各有二。初标所信之胜德。次即起胜因以愿求。文处可见。
二者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愿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诸波罗蜜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诸菩萨众求学如实行故 答修行中有三。初举数标意。次问数列名。三依问别解。
修行有五门能成此信 初中言能成此信者。有信无行。则信不坚。不坚之信遇缘便退。故修五行。以成四信之心。令不退也。
云何为五一者施门二者戒门三者忍门四者进门五者止观门 第二列名中。以止观合修双运不二故。唯有五也○第三别解中二。初四行略明。后一行广说。四中二。初显四行相。后别就进门明除障方便。初中四门即四分。
云何修行施门若见一切来求索者所有财物随力施与以自舍悭贪令彼欢喜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施与无畏若有众生来求法者随己能解方便为说不应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故 施内有三施。谓初财。次无畏。后法。文处可见。
云何修行戒门所谓不杀不盗不淫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远离贪嫉欺诈谄曲嗔恚邪见若出家者为折伏烦恼故亦应远离愦闹常处寂静修习少欲知足头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惭愧改悔不得轻于如来所制禁戒当护讥嫌不令众生妄起过罪故 戒门中亦三。初摄律仪戒。次若出家者下摄善法戒。于中乃至小罪下明护戒心。三当护讥嫌下明摄众生戒。
云何修行忍门所谓应忍他人之恼心不怀报亦当忍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法故 忍中二。初他不饶益忍。二亦当忍于下。明于违顺境喜怒不动其心。安受忍也。利谓财荣润己。衰谓损耗侵陵。毁谓越过凶毁。誉谓越德而叹。称谓依实德赞。讥谓依实过论。苦谓逼迫侵形。乐谓心神适悦。
云何修行进门所谓于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坚强远离怯弱当念过去久远已来虚受一切身心大苦无有利益是故应勤修诸功德自利利他速离众苦 进中亦三。初勤勇精进。二立志下明难坏精进。三当念下明无足精进。以念己长沦虚受大苦。以自勤励修善无厌。是故下总结劝修○第二除障方便中有二。先障后治。
复次若人虽修行信心以从先世来多有重罪恶业障故为邪魔诸鬼之所恼乱或为世间事务种种牵缠或为病苦所恼有如是等众多障碍 障中二。先明内有业障为因。后明外感魔邪恼等。是报障也。
是故应当勇猛精勤昼夜六时礼拜诸佛诚心忏悔劝请随喜回向菩提当不休废得免诸障善根增长故 治中六时礼拜等。总明除障方便。如人负债。依附于王。则于债主无如之何。如是行人礼拜诸佛。诸佛所护。能脱诸障。忏悔下别除四障。一诸恶业障。忏悔除灭。二谤正法障。劝请除灭。三嫉妒他胜障随喜对治。四乐三有障回向对治。由此四障能令行人不废诸行。不趣菩提。故修是四行以对治之。又初一治业障。以止持故。后三长善根。以作持故○止观中有二。先寄问。次释相。释相中亦二初略明。后广说。略中三。先止。次观。后双顺。
云何修行止观门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义故 言止一切境界相者。先由分别作诸外尘。今以觉慧唯识道理破外尘相。尘相既止。无所分别。故云止。此是方便也。顺奢摩他等者。正显止也。奢摩他此翻云止。但今就方便存此方语。约正止。存梵言故也。毗婆舍那亦如是也。以双现前时方正名止观故。今但言随顺耳。
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 言分别生灭相者。依生灭门观察法相故言分别。如瑜伽论菩萨地云。此中菩萨即于诸法无所分别。当知名止。若于诸法胜义理趣。及诸无量安立理趣。世俗妙慧当知名观。是知依真如门止诸境相无所分别。即成根本无分别智。依生灭门分别说相。观诸理趣。即成后得智。然二门唯一心故。是故双运方得名为正止观也○云何下释此双顺义。
云何随顺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双现前故 渐渐修习等。显能随之方便。双现前者。明所随之止观。随相而论。止名定。观名慧。就实而言。定通止观。慧亦如是。如梁摄论云。十波罗蜜通有二体。一不散乱为体。谓止定。二不颠倒为体。谓观慧也○第二广说中有三。先止。次观。后还双运。止中有五。一修止方法。二显止胜能。三辨其魔事。四简伪异真。五示益劝修。前中有二。初明胜人能入。后显障者不能。前中亦二。初托静息心修止方便。二久习淳熟下明止成得定除障不退。前中二。初约外缘。后内安心。
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 前中言住静处者。是修止缘等也。具言之有五缘。一者闲居静处。谓住山林及诸闲静等处。若住聚落。必有諠动也。二者持戒清净。谓离业障。若不净者必须忏悔。三者衣食具足四者得善知识。五者息诸缘务。今略举初故云静处。言端坐者调其身。正意者调其心。调身者。先安坐静处。每令安稳久久无妨。次当正脚或全跏或半跏。若全跏者。先以右脚置左髀上。牵来近身。令脚指与髀齐。次解缓衣带使周正。不令坐时脱落。次以左手置右掌上。累手相对顿置脚上。牵来近身。当心而安。次当正身。先挺动其身。开诸支节作七八反。如自按摩法。亦勿令手足差异。正身端直令脊骨相对。勿曲勿耸。次正头颈。令鼻与脐相对。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次以舌约上齶。次闭眼不令全合。广如天台顗禅师二卷止观中说也。今略总说故言端坐也。调心者。末世行人。正愿者少。邪求者多。谓现寂静仪。苟求名利。心既不正得定无由。离此邪求故云正意。意欲令其观心与理相应。自度度他。至无上道。名正意也。上来总显修止之仪○自下内自安心。明修止次第。于中有二。初约坐修止。后约余威仪修止。前中二。先离倒境。
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来无相念念不生念念不灭 言不依气息者。数息观境。言形色者。骨琐等青黄赤白四相也。空地水等五相。皆是事定所缘境界。见闻觉知是识一切处。通前为十一切处。亦可见闻等是举散心时所取六尘。于此等诸尘推求了达。知唯自心。不复缘托。故言不依。次除依前倒境所生妄想之心亦遣也。故云一切诸想随念皆除。所遣既无。能遣不立。泯然寂静。方名止也。故云亦遣除想。何故乃令能除所除一切心想并不存者。释云。以一切法本来无想。今欲顺于法性故须尔也。念念不生灭等者。转释成法性无相所以也。良以想无自性。穷之即空。故无生灭自体可得。此乃即生无生。即灭无灭故也。如阳炎水本自干耳。
亦常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 言亦不得随心乃至以心除心者。若心外有实境。心缘此境时。抑令不缘不可得。故后以心除之。今既心外无尘。即所取无相。所取无相故。能取自然不得生。何动后心方便除也。心若驰散摄住正念者。初习多驰故摄令住正。何者正念而言令住。所谓唯心无外境也。妄境既无。唯心亦寂。故云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也。
若从坐起去来进止有所施作于一切时常念方便随顺观察 若从坐起乃至随顺观察者。非直坐时常修此止。余威仪中一切时处常思方便。顺于法性不动道理○第二止成得定相中三句。
久习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烦恼信心增长速成不退 初止成。二以心住下明止力附心猛利得定。三深伏烦恼下明伏惑入位。即信满入住。略辨定益也。上来明能入。下显不能。
唯除疑惑不信诽谤重罪业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不能中六种障故不能也。一疑惑者。于理犹豫故。二不信者。是阐提故。三诽谤者。是外道故。四重罪业障者。谓五逆四重人故。五我慢者。是恃我自高故。六懈怠者。是放逸不勤故。是六种人随有一种即不能入也○第二明止胜能中有二。初能生一行三昧。二当知下能生无量三昧。
复次依是三昧故则知法界一相谓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即名一行三昧当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渐渐能生无量三昧 前中三。初立。次谓一切下释显其相。后即名下显其名也。一行三昧者。如文殊般若经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乃至广说。以此真如三昧能生此等无量三昧故。名三昧根本也○第三魔事中二。先略后广。略中亦二。先障后治。
或有众生无善根力则为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乱若于坐中现形恐怖或现端正男女等相 障中魔者天魔。此云障碍也。鬼者埠场鬼也。神者精媚神也。如是鬼神娆乱佛法令入邪道。故名外道。如是三种能变作三种五尘坏人善心。言坐中现形恐怖者。示可畏之身。怖之以失志。或端正男女者。现可爱之形。惑之以生染。言等相者。现非违非顺平等五尘。动乱人心也○当念已下次明对治。
当念唯心境界则灭终不为恼 一切诸境尚唯自心。何况坐中此等诸境。是故观察唯心。魔境随灭不能娆乱。以此唯心非彼所知故。此是通遣之法。别门遣者。治诸魔者。当诵大乘般若及治魔咒默念诵之。埠场鬼者。或如虫蝎缘人头面钻刺[病-丙+習][病-丙+習]。或复击擽人两腋下。乍抱持于人。或言说音声諠闹。及作诸兽之形。异相非一。来恼行者。则应闭目一心阴而骂之。作如是言。我今识汝。汝是此阎浮提中食大火嗅香偷腊吉支。邪见喜破戒种。我今持戒终不畏汝。若出家人应诵戒律。若在家者应诵菩萨戒本。若诵三归五戒等。鬼便却行匍匐而出也。精媚神者。谓十二时狩。能变作种种形色。或作少男女相。或作老宿之形及可畏身相等。非一众多恼乱行者。其欲恼人。各当本时来。若其多于寅时来者。必是虎凶等。若多于卯时来者。必是兔鹿等。乃至多于丑时来者。必是牛类等。行者恒用此时则知其狩精媚。说其名字诃责。即当除灭。此等皆如禅经中及顗禅师止观中广说。上来略明竟○广辨魔事中亦二。先显魔事。后以是义故下明其对治。前中有十事五对。一现形说法。二或令人下得通起辨。三又令使人下起惑造业。四亦能使人下授定得禅。五或亦令人食无分齐下食差颜变。
或现天像菩萨像亦作如来像相好具足或说陀罗尼若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或说平等空无相无愿无怨无亲无因无果毕竟空寂是真涅槃或令人知宿命过去之事亦知未来之事得他心智辩才无碍能令众生贪着世间名利之事又令使人数嗔数喜性无常准或多慈爱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进后便休废生于不信多疑多虑或舍本胜行更修杂业若着世事种种牵缠亦能使人得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复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于定中得自然香美饮食身心适悦不饥不渴使人爱着或亦令人食无分齐乍多乍少颜色变异 如文可见问如现佛菩萨像说甚深法。或是宿世善根所发。云何拣别定其邪正。答此事实难。所以然者。若是魔所作谓是善相而心取着。则堕邪网。若实是善根所发之境谓为魔事心疑舍离。则退失善根终无进趣。是故邪正实难取别。今且依古德相传。略以三法验之。一以定研磨。二依本修治。三智慧观察。如经言。欲知真金。三法试之。谓烧打磨。行人亦尔。难可别识。若欲别之。亦须三验。一则当与共事。共事不知。当与久处。久处不知。智慧观察。今则借此意以验邪正。谓如定中境相发时邪正难知者。当深入定心于彼境中不取不舍。但平等定住。若是善根之所发者。定力逾深善根弥发。若是魔所为。不久自坏。第二依本修治者。且如本修不净观禅。今则依本修不净观。若如是修。境界增明者则非伪也。若以本修治。渐渐坏灭者当知是邪也。第三智慧观察者。观所发相推验根源。不见生处。深知空寂心不住着。邪当自灭。正当自现。如烧真金益其光色。若是伪金即当焦坏。此中真伪当知亦尔。定譬于磨。本治犹打。智慧观察类之以烧。以此三验邪正可得知也。
以是义故行者常应智慧观察勿令此心堕于邪网当勤正念不取不着则能远离是诸业障 第二对治中。言智慧观察者。依自随分所有觉慧。观诸魔事察而治之。若不观察则堕邪道。故云勿令堕于邪网。此是三种验中第三智慧观察也。言当勤正念不取不著者。总显三中前之二法。以此大乘止门唯修理定更无别趣故。初定研。并依本修。更无别法。所以合说。但依本止门。不取不著者。邪不干正自然退散。若取著者则背正入邪。若不取着则因邪显正。是故邪正之分要在着与不着。不著者无障不离。故云远离是诸业障。如智度论云。除诸法实相其余一切皆是魔事。偈云若分别忆想。即是魔罗网。不动不分别。是即为法印。此之谓也○第四简伪异真中有二。初举外内二定以别邪正。二若诸凡夫下对理事二定以明真伪。前中先明邪定。
应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离见爱我慢之心贪着世间名利恭敬故 谓我见我爱我慢之使常相应也。言贪着等者。内着邪定。外贪名利。又但一切禅定不能减损烦恼者皆不可据也○次明正定。
真如三昧者不住见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无懈慢所有烦恼渐渐微薄 谓在定时而不味着。以亡心故不住见。以亡境故不住得。出定亦无恃定之慢。贪嗔痴渐薄。即是正定之相。故云真如乃至渐薄也○第二理事中先明理定。
若诸凡夫不习此三昧法得入如来种性无有是处 谓修大乘菩萨行者。要依此真如三昧。方入种性不退位中。除此更无能入之路。故云若诸凡夫乃至无有是处也。此中种性者。约位在十住已去不退位中辨也○次以修世间下明事定。
以修世间诸禅三昧多起味着依于我见系属二界与外道共若离善知识所护则起外道见故 谓四禅四空等世间诸定及不净安般等但取境相定。皆名世间定也。以味着定境故。不离于我故。云与外道共。共者同得此事定故。以其共故。若得善友护助之力。或可得入佛法。若离善友。则入邪道。也○第五示利益者。后世利益无量无边。现世利益略陈十种。于中二。先总标。后别解。
复次精勤专心修学此三昧者现世当得十种利益云何为十一者常为十方诸佛菩萨之所护念 别解中。初一善友摄护益。以修此真如三昧故。诸佛菩萨法应护念令得勇猛胜进不退也○次四离障益。于中初二离外恶缘障。
二者不为诸魔恶鬼所能恐怖三者不为九十五种外道鬼神之所惑乱 谓初离天魔现形。后离外道邪惑○次二离内惑业障。
四者远离诽谤甚深之法重罪业障渐渐微薄五者灭一切疑诸恶觉观 谓先离恶业。后灭惑障。业中离诽谤等不起新业也。重罪渐薄者。重业轻也○次五行成坚固。
六者于诸如来境界信得增长七者远离忧悔于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其心柔和舍于憍慢不为他人所恼九者虽未得定于一切时一切境界处则能减损烦恼不乐世间十者若得三昧不为外缘一切音声之所惊动 一于理信增。二处染不怯。三不为缘坏。四无世滋味。五得深禅定。别修止门竟○第二修观中有三。初明修观意。次辨观相。后唯除下结观分齐。
复次若人唯修于止则心沉没或起懈怠不乐众善远离大悲是故修观 前中言不乐众善。失自利也。远离大悲。失利他也○第二辨观相中有四。初法相观。即治前失自利过。二如是当念下明大悲观。即治前失利他过。三作是思惟下明大愿观。即成前大悲行。四以起如是下明精进观。即成前自利行。就初中明四非常观。
修习观者当观一切世间有为之法无得久停须臾变坏一切心行念念生灭以是故苦应观过去所念诸法恍惚如梦应观现在所念诸法犹如电光应观未来所念诸法犹如于云欻尔而起 初无常观。二一切心行下明苦观。三应观下明无我观。于中过去无体难追。现在刹那不住。当来本无积聚。但缘集欻有。不从十方来故也。
应观世间一切有身悉皆不净种种秽污无一可乐 四应观世间下明不净观。此四除于常等四倒。配释可知。
如是当念一切众生从无始时来皆因无明所熏习故令心生灭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现在即有无量逼迫未来所苦亦无分齐难舍难离而不觉知众生如是甚为可愍 悲观中。先观众生三世重苦。次难舍下无心厌背故使苦无限也。后众生如是下深发悲心也。
作是思惟即应勇猛立大誓愿愿令我心离分别故遍于十方修行一切诸善功德尽其未来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涅槃第一义乐 大愿观中因悲立愿。初即愿体。二遍于下明长时心。三以无量下明广大心。四令得下明第一心也。
以起如是愿故于一切时一切处所有众善随已堪能不舍修学心无懈怠唯除坐时专念于止 精进可见。
若余一切悉当观察应作不应作 上结中。顺理应作。违理不应作故也。上来别修止观竟○自下第三明双运者。上来始习未淳。故动静别修。今定慧修成。故能双运。于中有三。初总标。次别辨。后总结。
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起皆应止观俱行 别中有二。初约法明俱。后对障明俱前中二。初即止之观。后即观之止。
所谓虽念诸法自性不生而复即念因缘和合善恶之业苦乐等报不失不坏虽念因缘善恶业报而亦即念性不可得 前中言自性无生者。约非有义以明止也。业果不失者。约非无义以明观也。此二不二故云即也。此顺不动真际而建立诸法。良以非有即是非无故。能不舍止而修观。次言虽念因缘即性不可得者。明即观之止。此顺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以非无即是非有故。能不舍观而修止。此说时有前后。然在行心镕融不二。不二之性即是实性。理味在此。宜可思之。
若修止者对治凡夫住着世间能舍二乘怯弱之见 第二对障中。初修止者治于二过。谓正治凡夫人法二执贪乐世间。兼治二乘执五阴法见苦止怖。以止门无生除此等执也。
若修观者对治二乘不起大悲狭劣心过远离凡夫不修善根 次修观者亦治二过。谓正治二乘狭劣之心。令普观众生起于大悲。兼治凡夫懈怠之心。令观无常策修善行。
以是义故是止观二门共相助成不相舍离若止观不具则无能入菩提之道 第三结中言助成等者。如凡夫人。非不乐世间。无以勤修善行。约二乘人。非不怖生死无以起于大悲。是故二行不相离也。言若止观不具不能入菩提道者。止观相须。如鸟两翼车之二轮。二轮不具则无运载之功。一翼若阙则无凌虚之势。故云不具则不能入○自下第三明防退方法。于中有二。先明可退之人。后当知如来下明防退之法前中二。初标行劣。二以住于此下举处释成。
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 以其内心既劣。外阙胜缘。信行难成故将退也○防退法中有二。初通举圣意。后别引经证。前中二。初标圣善巧。二谓以专意下释显巧相。
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 引经证中二。先引经。后常见佛下释经文。
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 言若观法身得毕竟往生等者。但往生之人约有三位。一如莲华未开时信行未满。未各不退。但以处无退缘故称不退。二信位满足已去。华开见佛。入十住位。得少分见法身。住正定位也。三者三贤位满。入初地已去。证遍满法身。生无边佛土。如佛记龙树菩萨等。住初地生净土等也。此中毕竟等。是后二位也○第五劝修利益中有三。初总结前说。
已说修行信心分次说劝修利益分如是摩诃衍诸佛秘藏我已总说 二若有众生下举信谤损益。三当知过去下结劝修学。就信谤中二。初信受福胜。后其有众生下明谤毁罪重。前中先约三慧总举其益。
若有众生欲于如来甚深境界得生正信远离诽谤入大乘道当持此论思量修习究竟能至无上之道 后若人闻下。别显三慧益相。于中初闻时益。
若人闻是法已不生怯弱当知此人定绍佛种必为诸佛之所授记 次假使有人下明思时益。
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于一食顷正思此法过前功德不可为喻 后复次若人下明修行时益。于中三句。一时少德多。二假令下校量多相。三何以故下释多所以。
复次若人受持此论观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无量无边不可得说假令十方一切诸佛各于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叹其功德亦不能尽何以故谓法性功德无有尽故此人功德亦复如是无有边际 第二谤毁罪重中四句。
其有众生于此论中毁谤不信所获罪报经无量劫受大苦恼 一谤成罪重。
是故众生但应仰信不应毁谤 二是故下诫劝止谤。
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断绝一切三宝之种 三以深自害下释罪重意。
以一切如来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萨因之修行入佛智故 四以一切如来下转释断三宝之义。此中二句。初约果人依之得涅槃。后约因人依之得菩提。菩提涅槃即是法宝。佛僧可知。由毁谤乖此。故断三实也。
当知过去菩萨已依此法得成净信现在菩萨今依此法得成净信未来菩萨当依此法得成净信。是故众生应勤修学 结劝中。三世菩萨同行此法。更无异路。故应勤修学也。正宗竟。
诸佛甚深广大义我今随顺总持说回此功德如法性普利一切众生界 偈颂流通中。初二句。结上所说。于中上句结义。下句结文。后二句回向利益。上句明德广。下辨遐沾也。
下一篇:般若心经略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