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后语

2022-08-17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首页>>佛学书库>> 斋后语

斋后语

证严法师

目录

缘起

上篇(人间苦相)

中篇(明珠蒙尘)

下篇(尘尽光生)

缘起

一九八九年,

证严上人发表了第一本著作「证严法师静思语第一集」,

出版以来,匆匆已经第十个年头,一九九九年了。

一九六六年,

证严上人开创了慈济世界,「慈善」、「医疗」、「教育」、「文化」志业,

一路走来,也已经第三十三个年头,一九九九年了。

无论是过去的十年,还是过去的三十三年,世界的变化很大。

沉浮在变化里,匆匆忙忙的;全球的人类,已经共同挤到公元二千年的门坎外了。

大家探头望进二千年的门里,也望着二千年以后的未来,

试图探寻,公元二千年以后,我们将会去到哪里?

随着「千禧年」的步伐急促地靠近,人们不安地探询,何处可以找到让我们「心安」的答案?

然而,现代社会一般的价值观,所能提供给我们的答案,

似乎除了造成「忙碌」与「慌乱」以外,也不容易再有其它了。

社会上,如此焦急、忙乱,不安的心情,总是让上人深觉心痛;

因此,只要上人在花莲,无论如何疲累,

在许许多多天未破晓的清晨,总会听见上人轻声透过静思晨语,试图唤醒沉醉的梦魂,抚慰不安的心灵。

就像音符一样的精炼,十年来,这些清晨的话语,谱成一本又一本的著作。

每天,全球各地,总有数不完的访客,志工与志业体同仁,怀抱着疑虑与不安,

殷殷期盼上人的开示

如此疑虑与不安的心情,也总让上人内心不忍;

因此,无论多忙,上人总是耐心而慈悲的教诲,试图轻柔的以智慧的话语,

抚慰不安的心灵,拔除苦痛的根源。

就像利剑一样的精确,十年来,这些坚定与柔美的智慧话语,解除了无数烦恼心灵的苦涌与焦躁;也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化成一本又一本简单易懂的著作。

十年来,上人的著作,超过了二十册。

无数的失望生命,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回头;

无数的禁锢心灵,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开放;

许多的破碎家庭,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和乐;

许多的美善因缘,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具足。

因此,站在这跨越「千禧年」的关键时刻,为了让不安的社会与烦恼的心灵得以平安自在,静思文化有责任将上人在过去十年出版的著作,逐一校对,稍加增删;并结集成套,以虔诚的心,全球发行。

虔诚祝福,全球的读者们,「心安」。

结集成套,分三阶段出版:

一九九九年五月,全球慈济日,出版平装套书二十册;

其中,佛典系列五册,人生系列十五册。

一九九九年八月,

出版精装佛典系列套书五册。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跨入公元二千年的最后一个月,

出版静思语系列七册:

其中静思语第一及第二集,平装精装同时出版;

此外,五册中英文对照的口袋型迷你静思语,也同时平装出版。

静思文化,借着一九九九年【证严上人著作 新版集结发行】,

虔诚祈求二十一世纪的全球人类,

能在感恩的心中,享受「心安」的无限宁静与幸福。

静思文化谨识

上篇(人间苦相)

地震

地块活动若得均衡,就不会碰撞;

人的气若能够「和顺」,就不会互相冲突。

地震是地壳的热能向外散发所造成。地球是活动的,当地块互相碰撞便使地壳发生震动。换言之,地质的热能散发不均衡时就会震动,而「地震」就是它消散热能的方法。就地理学而言,「地动」是很正常的,但是震动时若超过了它的安全程度,就容易造成灾害了。

人世间若是「不动」,叫做「死质的形态」「死的形态」;就像身体一样,有活动时才会不断地新陈代谢,体内的细胞时时刻刻在增殖,同时灭除旧细胞才能再生新的细胞;有新的细胞,才能维护健康的身体。每一个人身体内的细胞,分分秒秒都在生与灭,这种生与灭是无时无刻、让你无法感觉到的。就像地球一样,分秒运转不停,每一个时刻都在动,但是我们毫无感觉。这种没感觉的动叫做「调和」,有感觉动的速度时便是「不调和」。发生不调和时,就会造成灾害。

例如乘车,车不动则我们不会前进,不能到达目的地,但是车子在动时,若突然间失去控制,一碰撞就会酿成车祸,甚至造成前后车互相追撞的情况。所以说,人生本来就是动态的,若超过了「动」的程度,就会产生灾害,为什么会有超过程度的情形发生呢?就是欠缺一分「调和」。地块活动若得均衡 ——「调和」,就不会发生碰撞;人的气若能够「和顺」,就不会互相冲突。

【有感而发】

如遇大地震,人人都要保持镇静的态度。不可慌张,也不可为了表示英雄气慨,而如如不动。

我们要依自己所处的环境,临机应变。譬如:在花莲有空旷的地方可以逃避,应该跑到空旷的地方,以策安全。若在台北就不能跑了,因为台北地区都是高楼大厦,整栋楼房摇摆时,下楼梯非常困难,慌张地往外跑,比坐在原地更不安全,因此,应该就地寻找掩护的物体。

苦难的起源

人间到处都是险恶与苦难,只要是较具常识的有心人,

绝对不会在人间醉生梦死,对世界的苦难视若无睹。

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来人间施教,是为了救度娑婆世界的众生。「娑婆」二字,意为「堪忍」,也就是说,世界堪忍事多,要在人间生存下去,就必须忍受诸苦。

世间的苦难实在很多,有心者只要静下来分析这个世间的形象,从自己本身推及他人,从人生再推广到世间一切,就可知道人世间真是苦空无常、苦难偏多啊!

苦难何其多

看看现在的世界,观察家庭中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可发现许多父子为了财产问题,导致父不慈、子不孝。也有许多人为了家庭问题,闹得母女间的感情非常恶劣,这是一般家庭中,上下伦理的问题,真令人苦恼。

除了家庭问题之外,社会现象也非常严重,每天一翻开报纸,就会带给人一股惶恐不安的气氛,因为现在的社会普遍充斥杀、盗、淫……等不良现象,这些都是陷阱。青少年一进入社会,若生起虚荣心与爱欲心,走错一步,往往很快就会掉落陷阱中,无法自拔。

此外,国际间也经常发生刀兵战乱,国与国互相争战,许多国家因此而牺牲无数的人民,毁掉很多家庭,造成灾难。这些人祸加上天灾,致使惨剧连连,死伤许多生命。

人间到处都是险恶与苦难,只要是较具常识的有心人,绝对不会在人间醉生梦死,毫不开心我们的生活与周围的环境,对世界的苦难更不会视若无睹。佛陀是一位大智慧者,他虽然生在印度的皇宫中,享尽荣华富贵,但是他具有超人的智慧,除了开心自己之外,更关心普天之下的众生。他深深体会到人间必须有圣教,才能够突破世间的苦难,救济人间的险恶与苦患,所以佛陀就是为了救度众生而示现于人间。

人世间,小自个人、家庭,大至世界,哪一天、哪一刻是安稳的呢?因此佛陀以「三界如火宅」来形容我们居住的地方,如同一个起火燃烧的处所,若不赶快寻找一条求生之路,就很容易被困在火宅中。我们若能走入佛教的殿堂里,就可以时时探究世间苦难的来源,了解苦因、透彻苦源后,便能脱离火宅苦海

只因有五浊

我们现在所居住的世界,是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中的「欲界」。欲是我们心中追求物质享受的欲念,众生的日常生活,无不耽恋于欲念,因为充满欲念烦恼,所以才会受尽苦难折磨。

有了欲念就有染污心,众生本来与佛有同等的佛性,佛陀具有清明的智慧,能够透彻人间的真理;凡夫因为有欲念,而染污了自己的心,所以什么事都不清楚,不但在糊涂中过日子,还造了许多业。「污染」与「糊涂」,就是众生与佛之间的差别。污染有五类,谓之「五浊」。

浊是污秽肮脏的意思,反之则为清净,例如将沙石倒入清水中会混浊不清,等到土石沉淀之后又会呈现清净的水面;如果再将澄清的水翻搅摇动,又会再度变得污浊不清。因此,「浊」与「清」是两种对立的现象。

众生都生活在五浊中,因为长期的见解不一致,互相制造分歧的观念,而带来业报;因有生命的存在,所以造成许多烦恼,因有种种烦恼,致使众生互相残杀,而带来天灾、人祸,如此连续不断发生灾祸,最后就会完全破坏。

佛陀来到人间,首先探知问题的来源,再做诊断;诊断世界及众生的问题,然后治疗这些病源。

因此我们应该时时反省,好好学习佛陀的精神,奉持佛陀的教法,为救度众生而努力。

五浊

生在五浊恶世,应时时自我警惕、净化身心。

五浊是指见浊、命浊、烦恼浊、众生浊、劫浊。

一、见浊:众生的见解复杂不单纯,各人有各人的观念、见解,因见解不一致,而招惹许多烦恼、苦厄。见浊即见解不能统一,十个人就有十种见解,个人的习气和生活习惯都包含于「见」。因为凡夫都有不清净的见解,所以称为「见浊」。

二、命浊:命是寿命,众生因有业的牵引而来人间,每个人都受着分段生死的苦恼,为了这一期的寿命,只顾自己的生存、不顾他人而造恶,这种人寿命越长造业越多,所以称为「命浊」。例如平常人为了维持生命,不知吞食了多少生灵,为了自己的生活、性命,不知造了多少恶业。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因为有生命而造了无量的业;不只是人有生命,一切众生都有命,而做人特别苦,有人说:「我真歹命啊!」这就是业,就是「命浊」。

三、烦恼浊:在佛陀的教法中说,人有无量无尽的烦恼,如见惑、思惑等烦恼障,见思烦恼会障碍我们进取智慧,所以也称为「浊」,人之所以不能成圣成贤,原因就在此。尽管我们一心一意想追求圣道,但是智识却不能开通,这就是被烦恼所障碍。为何有此障碍呢?因为不专心精进于正道,却偏向人我是非之计较,积压许多烦恼,因此失去专心进取的智慧。这就是我们被日常的见解与思想所障碍,因此称为「烦恼浊」。

四、众生浊:生是生命,蠢动含灵皆包括在众生中,即使是一只蚊、蝇都有生命,世间所有会活动、有感觉、会求生的东西,都属于众生类,众生一向是弱肉强食的。

有一个喜好养鱼的人,他对鱼非常有兴趣,于是买了一个大水箱,里面的鱼大小不一,五颜六色,应有尽有,而且较美丽珍贵的,一条价值好几万。这些鱼在水箱里悠游自在地生活,依靠吃小鱼来维持生命,正是所谓的「大鱼吃小鱼」。看那些大鱼一张开嘴,就把活生生的小鱼吞进肚里,一口气不知吃掉多少生灵性命?

我觉得很感慨,众生本来是平等的,就是因为众生心你争我夺,才会造成永不停息的刀兵劫乱。共同处在一个水箱的鱼,尚且大鱼吃小鱼,弱肉强食,何况是人类呢?人也是一样强者欺凌弱者。由于众生彼此互相残杀,结果造成世间的灾害,这就是「众生浊」。

五、劫浊:「劫」是长久时间的意思,世界有成、住、坏、空四劫。当几十万亿年前,世界开始形成时,尚无人类历史。然后渐渐繁荣进步、文明发达,这就是「成」与「住」。当文明发展至最尖端高峰时,便会开始慢慢破坏,我们现在的世间,不正是处于最发达,开始破「坏」的阶段吗?再经过几千万亿年之后,世界将会完全破灭一「空」,这种由形成到破坏的长久时间,就是「劫浊」。

【有感而发】

人走路时,前脚向前走,后脚必须放开,并跟着趋前行走;若是前脚行走时,后脚不放开,必然寸步难行。

同理,昨日之事已经过去,不要常常停留在昨天的烦恼,所有的人我是非,在刹那间都成了过往云烟,若是还记得某个人说我的是非,对我不满、对我不利,就会造成烦恼,所以我们若想断除烦恼,就必须尽速将过去种种不好的形相从心中消除。

待人接物也是一样,不能以人我是非之心对人对事,不要想太多未来的事,只要做好现在的事就好了。

生苦

出生的那一剎那,全身所受的痛苦刺激,

如同利刃将身躯一寸寸地切割一样。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有五浊之污染、不清净的苦相以外,与我们切身关联的还有八苦,八苦就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八种苦。

在这八苦之中,最常提到的是生、老、病、死四大苦,因为这是我们身体最直接的感受。

生命存在的苦

生的苦是众苦交集的。每个人初出母胎时,都从母亲十月怀胎的胞衣(子宫)中,赤裸裸地脱离,直接与外界的空气接触,接受风刀解体的苦与痛;所以,新生婴儿都会因极痛的刺激而哇哇大哭。

出生的那一刹那,全身所受的痛苦刺激,如同利刃将身躯一寸寸地切割一样,但是很多人都说:「我已经忘记出生时的感觉。究竟痛到什么程度,现在根本无法体会。」

然而生之苦,除了脱离母体时,那一瞬间的痛苦之外,凡是有生命的存在就有苦,也就是说,自从母亲生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有一口气存在,无时无刻不为生存而承受痛苦,许多烦恼业力都聚集于生命存在时,使我们的一生中诸苦交集。

从过去到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真的没有一点烦恼与痛苦吗?我想,除了重度智障者之外,每个人都会为自己将来的去向而烦恼。

许多来到这里的人都说:「师父,我想请教您,我该怎么办?」「师父,目前我遇到一些困难……」「我不知如何指导子女……」等等。总而言之,都是为事业、家庭、婚姻而烦恼;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烦恼。一切都因为我们有生命存在人间,累积过去的人我是非,并对未来抱持希望而产生烦恼。

自出世到最终的一天,凡有生命存在的时刻就有苦,不只是初生时那一瞬间的痛苦,而是无时无刻都为了生而受苦,这就是「生苦」。

一个育婴的故事

做人本来就很苦,一出生就遭人遗弃,更是痛苦。

有一天,我到慈济医院探望病患,抵达医院时,他们向我报告说:「有一名刚出生的婴儿,被丢弃在别人有的门口,全身血淋淋,连脐带都尚未处理好,警察人员根据附近居民的通知,马上将这名弃婴送到我们的医院,现在正在婴儿室接受医护人员的照顾。」

这个弃婴长得非常清秀,而陪我同来的小儿科攻生,不断用手去拨开她的眼睛,因为从昨晚被送来医院到现在,她一直都紧闭着双眼。我在旁边站了一会儿,忽然间,这名婴儿睁开了双眼,医师见状就立刻说:「喔!从昨晚到现在,都不张开眼睛,师父来看她才把眼睛张开!」

我就说:「你实在是业重啊!做人本来就非常苦,而你一出生就遭人遗弃,更是痛苦不过幸好你第一眼就看到师父,而且不只我一人,还有其他几位师父。」

这名婴儿往后的人生是福是祸尚未可知,她之所以成为弃婴,原因可能有二:

第一,是未婚妈妈所生。为什么有未婚妈妈呢?因为现在的社会太乱了,一些女孩由于贪玩,一不小心就很容易掉入陷阱,导致终身的遗憾,生下孩子后也不知道父亲是谁?只好将她遗弃。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低能妈妈所生。现在有很多低能的年轻女孩,怀孕后,不知道自己即将临盆,还在外面游逛,小孩已经生出来了,也搞不懂是怎么一回事,连同脐带把全身血淋淋的婴儿拖着走。过去我们帮助的对象,也有这样的个案。所以,低能的妈妈生子后将孩子遗弃在街头,造成弃婴的情形也有可能发生。

「未婚妈妈」真是社会的一大问题。尤其低能妈妈,更是社会的隐忧。因为,低能者大多是因血统的遗传,一个低能者已经造成家庭很大的苦恼,若再增加要如何应付呢?

有一位台北委员跟我说:「师父,我们去访察贫户时,发现有一家庭中的夫妇生了五个孩子,其中有三人精神异常。」

智能不足仍不断地遗传下去,这个家庭除了低能者本身可怜外,更可怜的是其他的家人,他们的负担实在非常重。

五个子女中有三人不正常,为何会如此呢?在佛法中称为业,在生理学上称为基因问题,父母亲的基因不调和,所以结合时造成子女混血上的异常变化。

类似的个案很多,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很苦呢?

老年悲歌

只要生命继续存在,就得面对「老」。

年老时就得进养老院,是不是非常悲悽冷酷呢?

只要生命继续存在,就得面对「老」。比较一下老人与年轻人,当然是年轻人可爱,人的年纪一大,身体机能与脑力就会衰退,对于自己身躯的照料便容易疏忽,而且也缺乏这些活动的功能,于是变得肮脏、邋遢。

有一位企业家陈先生,曾与我谈论到人生的未来与前途,在谈话中他无意间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师父,我周围的人多数年龄都比我大,他们的事业也非常有成就。我常常听他们说——年老令人非常惶恐不安。尽管他们都很富有、地位高、事业庞大,但是他们共同的心声却是担心年老,觉得无比惶恐与孤单……。」

年老时,的确很孤单;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愈先进的国家,老人问题越多。美国的老人福利虽然办得很好,使老年人不必担忧生活问题,但是子女却离得很遥远,一旦有病痛时,不知道有谁能去关心、照顾他们;日本也是一样,不断提倡与建养老院,他们认为一个家庭若有年老的人,就会造成负担与拖累,所以每个家庭都把老人送到养院。这是先进国家严重的老人问题。你们想想看,年老时就得去养老院养老,是不是一件非常悲凄冷酷的事情呢?

老人之悟

曾有一位老年人来到医院养病,他有子女,但是究竟有几位我们不清楚。如今他生病了,还得离开家庭,为什么呢?也许是因为子女没有好好照顾他吧!我们必须明白,年老即是苦。大家应该注意两年事——

第一,年老时,谁都无法让我们依靠,唯有自己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要好好注意自己的身体。

第二,注意自己的心态。人与人之间应彼此善待,不管是俗亲或法亲,一定要时时刻刻警惕自己要有一分修养;若有这分修养,自然能受到子女亲友的关爱,若不肯好好修养,唠唠叨叨难以伺候,便可能受到子女的嫌弃。

现在大家都认为自己还年轻,其实,年老只是一眨眼的工夫,就轮到我们了,所以应该好好珍惜现在,赶紧受持修行

【社会传真】

我们中国人说养儿防老,但是现在的台湾受到西风东进的影响,接受西方的风气习俗,如今每个人都各有各的小家庭,兄弟分家,什么都要分享,只有奉养父母不肯负责,有一个小故事说:

一家三兄弟,自从父亲去世以后,因为争先恐后地抢着瓜分财产,所以由尊长为他们平均分配遗产。为了公平起见,以轮流分配的方式,有田者分田、有园者分园、有地者分地。最后,负责分配财产的尊长告诉他们,还有两样没有分配——一件是猪舍和几支母猪,另外一样是他们的老母亲。

三兄弟一听,马上争抢着分取猪舍和老母亲,却没有人要奉养老母亲。他们的母亲,辛辛苦苦把他们三兄弟抚养长大,结果却没有一个人要争养老母亲,反而争养老母猪,真是老母亲不如老母猪啊!

英雄最怕病来磨

身体一不调和,就会影响精神;

这种身心的痛苦,真是令人日夜难安。

人在健康时总是不懂得爱惜身体,一旦生病,才知道健康的宝贵。病苦在佛教中称为「四大不调和」。

身体有四大「四大」是指地、水、火、风。

地——是坚质之物,例如人身上之皮、肉、筋、骨等都可称为地大。

水——是身中的精血、唾液……等,人的生命必须靠水大的流通才能生存,所谓贫血、高血压,都是由于血液、水分不调所导致的疾病,因此要调和水大才能得到健康。

风——是人的呼吸,有呼吸才有生命,「人命在呼吸间」,在一呼、一吸的气息流通中,人的生命才得以继续维持。

每次我进入加护病房,看见多数的重病患者,都依赖氧气管输送氧气才能呼吸;所以说,欲维持生命就必须使气息流通,如果一瞬间气息不流通、呼吸暂停,就表示生病或病危。

火——火大是指身体的暖气,就是热能。触摸一个活生生的人体,都有体温,表示生命的存在;若用手触摸一个呼吸已停止十几分钟以上的人,就会感觉冷冰冰的,这就是死亡的象征。但是体温必须保持衡定,如果体温太高也是一种病兆。

一个人的身体,一定要四大调和才能称为健康,而地、水、火、风的调和,就有赖我们日常生活的保养了。

人间有地狱

我无法形容生病的苦,但是大家如果到医院看看那些病患,就可以深入体会其痛苦。身体受伤的人就是地大损伤,在外科病房中,可以看见有的人车祸重伤、脑破骨折;有的人脑部钻孔再吊沙包;有的人脚骨上钢钉吊沙包,真像极了铁床地狱。也有锯牙地狱,例如现在医院中有一位年轻病患,因车祸而撞断牙床,整个牙齿都掉光了,每天必须接受牙床与下巴的矫正治疗,其景况如同处在锯牙地狱中。更有内脏开刀、肚破肠流者,这都是人体「地大」受损伤的情形。

若想了解病苦,就多到医院走走、看看,那儿真是人间的地狱啊!

身体一不调和就会影响到精神。多数人的精神,都受外界的环境所影响,而有些人则由于身体的病痛,导致精神上的痛苦,因此,多病痛的人脾气大都也不好,会因病痛缠身久久不能康复,心生厌烦,这种身心的痛苦,真是令人日夜难安。

我常常说:「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健康。」所谓「健康就是财富」,只要身体健康,即使家境贫寒,也能够逍遥自在。否则,即使富有,也因百病丛生而痛苦,所以说,人生健康最幸福。

【社会传真】

台北的一位委员告诉我:「有一位老师,年仅四十一岁,本来身体很健康,忽然间倒地不起,并且昏迷不醒,根据电脑断层的检查报告显示,他的脑部中央出血。进行开刀手术后,至今尚未醒来。」

本来脑充血是一般老年人或高血压患者的问题,现在却不只老年人才会罹患此病。听说这位老师平常从未有高血压现象,而且论年龄他并不老迈,但是生命就是如此脆弱,才转一个身的瞬间,就可能终生昏迷不醒,除了他自己罹患重病之外,更带给家庭一股愁云惨雾。我们的身体,真是危脆不安啊!

死的迷思

「死」真是令人惶恐不安,死亡有哪些痛苦呢?

人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败坏就是死亡;而精神上则是五蕴散离,五蕴包括色、受、想、行、识。当人的心识分离时,就面临死亡的痛苦折磨。

听到「死」真是令人感觉惶恐不安。死亡有哪些痛苦呢?除了身体所有神经细胞破灭时所感受的痛苦外,还有精神上的爱别离苦——与最亲最爱的人永别;六亲眷属围绕身旁,哀嚎痛哭,难分难舍地哀声告别,更增加精神上的痛苦。

人与人之间感情较深者,即使短暂的离别都会依依不舍,何况是死别呢?人常执着于亲子情爱中,临死前若一息尚存、气若游丝,有人就说:「他在等待最疼爱的人、最挂心的人。」一旦他所盼望的人到来,在他耳边说:「我来了!」他就会咽下最后一口气。

死往何处去

这是人在断气前,生离死别执着之苦。而死后的神识(灵魂)茫茫不知所从,随着中阴身七天一次生死,茫然无所依止,那才是真正的苦。

学佛就是要了知生死大事,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从人与事的接触中,磨练动静自得、自在解脱的工夫。

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与人相处,时常会迷失自我。例如大家都知道不可有瞋恨心,而且听课时都知道要有修养,不能发脾气,不可迷惑,要以心转境,不可心被境转。听课时觉得头头是道,但是日常生活中稍有不如己意的事,就起心动念,产生烦恼心;对外在的环境忧前思后,招惹烦恼、心不由己,那么,到最后临终时,也会茫然不知所从。

所以,我们必须勤修戒定慧。心若想常处于定中,则必须善加修持智慧,欲修持智慧者,要好好守持规矩戒律,能守好规矩戒律则心自然常在定中,而能发挥智慧。这些都是一脉相连、息息相关的,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应有的修养,而生活修养就是为了求生死的解脱。所以,生死的解脱,就是我们平时修行的宗旨。

有人说,什么都要学,只有死不必学。我认为这是错误的,「死」一定要学,如此才能得知死往何去,而未来还要做哪些事,这是我们的学习方针;因为,「死」是一门大学问,我们要好好用心去了解。

娑婆世界堪忍事多,我们既然生在娑婆,自然会受生、老、病、死的折磨,所以要专一心志地推究:生从何来?为何会老?如何是病?死往何去?唯有知道苦的根源,才会解脱诸般苦患。

冤家偏聚头

不喜欢、讨厌的人,偏偏相聚在一起,这是非常痛苦的。

现今的世界,彼此互相仇视、怨恨、攻击……,「怨憎会苦」的现象,处处可见。

什么是「怨憎会苦」呢?不喜欢、怨恨称为「怨」;一看到冤家对头就心生气恨,称为「憎」。与不喜欢、讨厌憎恨的人在一起,当然是非常痛苦的,做任何事情都是个大障碍。所以,使人人彼此互爱,将每个人心中的净土推广至社会每个角落,这是很重要的。

佛陀出现人间救济众生,就是希望人人有平和的心,彼此以爱对待,和睦相处。除了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还要推及家庭,一个家庭中,父母、子女、兄弟、姊妹,更要上下和睦、温顺相待,若不能和睦相处,就会互相违逆,家庭也会隐藏不幸的危机。社会也是如此,一个社会,若能人人彼此欢喜,意见一致,珍惜目前的自由与幸福,就会呈现一片安和乐利。

如果能从一个社会再扩展至全天下,使天下和睦安宁,就能化秽土为极乐了。

相爱常别离

有的人虽然相爱,但是为了生活,却不得不两地分隔。

怨憎会苦的相反,就是爱别离苦;怨憎相聚,固然痛苦,但是相爱之人别离也是苦。世间就是这样,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所爱的人却不能共同相处在一起,即使相聚一处,时间也不长久,很快又会离别,所以称为爱别离苦。

有一天我到医院去看看病人,踏入急诊室时,刚好有一个患者被盖上白布,我亲眼看着这层白布覆盖到他的脸上、头上……。

医生告诉我:「这位死者,是早晨八点多病发,送到医院时已经九点多,而且呼吸已经停止。医生们赶紧施以急救,经过半小时后,仍无任何反应,所以正式宣布死亡。」

我看到死者身边的男女老少,每个人都痛哭流涕,这就是死别的痛苦。

另一种是生离之苦。有的人虽然相爱而且安然健在,但是为了生活环境不得不两地分隔。例如:当今有许多父母非常疼爱子女,不断为子女的前途设想,眼看子女在台湾读书的升学压力很大,就认为若能将他们送到国外念书,就不会承受这些教育的压迫感,而且可以造就将来的前途;也有人怕儿子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不能继续升学,又担心兵役年龄到了,会被征召入伍,因为替子女设想考虑太多,所以出现目前在台湾所流行的「小留学生」问题。

子女小小年纪就被送到国外念书,而先生的事业与家庭在国内,身为母亲兼为人妻者就必须两地奔波,有时候想出国照顾子女,却舍不得先生在台湾无人照顾;回到国内照顾先生,又担心子女在国外无人爱护,像这样相爱之人两地分离,是多么痛苦啊!她不但怕子女在外学坏,又怕先生在此变了心,想想,这是不是称为爱别离苦呢?

身体健康的亲人,两地分隔固然痛苦,无常到来而死别更是难以言喻的哀痛,人间总难免有生离死别的痛苦啊!

奈何求不得

每个人每天都生活在追与求之间,

究竟能找到几位如意的人呢?

每个人都是凡夫心,所求永无止境,今日求得一项,明日又想追求另一项;一生之中,每天都生活在追与求之间。尤其是现代的人特别强调「不追求就不能进步」,就因为要追求,所以造成社会人间的痛苦。

偏偏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盲目的追求中,能找到几位事事如意的人呢?多数的追求者,往往事与愿违而痛苦忧恼,此谓之求不得苦。大部分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子女比别人优秀。一班学生四、五十人,他们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是最优秀的一位;一所学校有几千人,几千人的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子女是学校中最优秀的学生;而在几千名的家长之中,有几个人的子女能满足他的要求和理想呢?一个学校有几千名学生,又有多少学生真正努力用功,得到自己满意的分数?

追求到的毕竟是少数,追求不到的必然占大部分,身为父母者因求不到而失望,求学者因得不到理想分数而烦恼,这都是求不得苦。

商场如战场,创事业做生意的人,每个人都抱着战战兢兢的心,如同穿甲戴冑上战场一样,有的人以巨产投资事业,也有人借钱冒险投资,这都是一种赌注,能够赢得胜利的人有多少呢?不论是学业或事业,真正能得到心想事成的,实在没有几人,这就是求不得苦。

修行也是如此,有这么多人想要了脱生死、想要成佛,到底有多少人能够解脱?

两千多年来,除了释迦牟尼佛能够得大涅盘之外,到现在成佛者又有几人呢?所以说,求不到真的是很苦。

善用「色」

「色」对凡夫而言,是一种障碍;

对圣人而言,却是完成志业的凭藉。

五蕴亦称为五阴,「阴」是聚集累积的意思,各种微细烦恼累积在一起,就产生「五蕴炽盛苦」。而「阴」是覆盖之义,遮盖而不得光明称为阴。我们的本性本来是清净光明的佛性,因为有种种烦恼,所以遮盖了这分光明的本性,使良知佛性无法显现出来。五蕴(五阴)所累积的烦恼有五种,包括色、受、想、行、识。

「五蕴炽盛苦」的第一种是色蕴。「色」是踬碍的意思,有物质就会有障碍,例如人之所以有生、老、病、死,就是因为有身躯、生命,所以会有老、病、死等种种痛苦。除了生理上色身的痛苦之外,还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苦,这些虽然是属于精神上的苦,但是也因为人有此身躯才有「追求」的痛苦。

色即是物质,有物质的存在,就会障碍我们的本性,有身躯便会追求外在的物质境界,不论是物质或身躯,凡是看得到、摸得到的东西皆称为「色」。

《遗教经》说:「舍己众他众。」我们若想求得解脱,必须证得涅盘寂静。欲取得寂静要先舍己众他众,所谓「己众」是指眼、耳、鼻、舌、身诸根耽恋于外在的境界,而形成种种色的障碍。人们耳听声、眼视色、鼻闻香、舌食味、身感触,生起贪恋或排斥之感,五根接触外在的六尘,使得内心的意念产生烦恼障碍,此即「己众」。我们若能看透根尘界,五根不招惹烦恼,就可以借五根成就功德

色可以成就功德

三十七道品中也提到五根五力,利用五根成就五力,这都是我们学佛的方法,可以转烦恼为功德,修行必须靠色身,会修行的人能够利用色身完成功德,不善修行的人有了色身就会生出烦恼。

例如,慈济功德会的志业,都是由每一个人的身体、意念完成的,若无这个身躯,怎么有办法成就济世救人的功德呢?

有一位委员的先生曾表示,他是抱持怀疑的心态前来花莲,搭乘火车时发觉,整列的乘客有半数以上是慈济的会员,他感到奇怪,到底那么多人来功德会做什么呢?究竟是什么吸引他们?

等他到达本会之后,他又发现到,这里没有冷气设备,也没有山珍海味,更没有歌唱舞蹈节目表演。他实在不懂,为何大家如此热忱,宁愿汗流浃背,在酷热的天气下,千里迢迢地前来?而且无论他走到何处,都会听到委员、会员们彼此打招呼说:「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有的人回答:「我昨晚回来的。」

有的人回答:「我早上才回来!」他越听越奇怪,不论是委员或会员,口口声声都说「回来」。但是仔细地想一想,他又说了:「难怪啊!大家都这么恳切,原来是把慈济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

是的,慈济就是由这么多爱心人士所组成的大家庭,他们不只有爱心,更能身体力行、殷勤推动,把爱心落实在行动上,凭借的就是色身的推动,所以说「色」可以成就功德。

色也会造恶业

但是若迷迷茫茫地生在人间,就会使「色」身造烦恼,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清明者自然会有佛的涅盘、光明、宁静之境界,能发挥心光照彻娑婆世界;倘若我们清净本具的心被无明烦恼所迷惑,就会在懵懂中醉生梦死,如此,「色」便成为踬碍了。而迷糊与清醒就像一掌之两面,同样是一只手,覆盖就是手背,翻过来就是手心,两者同为手,但是作用却不同,名称也不一样。

所以,同样是身体,若为善就是此身之修行,若造恶业堕落恶道,也是这个身体所造成。因此「色」对凡夫而言,是一种障碍,但是对圣人而言,却是帮助他完成人间志业之凭借。

感「受」

我们的意识非常敏锐,对外在的境界都能感受;

最令人觉得痛苦的是——人我是非的烦恼。

「受」是领悟、感受之意,由第六识所生。第六识即意识,就是今人所说的第六感。眼睛视物、耳朵听声,欢喜或生气都是由意识所分辨,我们的意识非常敏锐,对外在的尘界都能感受。同样听一个人说话,你和我的感受可能不同;无心往坏处想的人,听任何话都是好话,即使对方当面骂我,我也可以往好处想,并以感恩之心来回报他。因为他爱护我,所以勉励我,由于他的勉励,可以使我有成就,这就是无心于是非,故能有意地报恩

无心与有意

若是有心于是非的人,就会有意接受伤害,同样是一句引导、关心、教育我们的话,若要将它当作伤害、讽刺的话,就变成是非了。例如我讲经时,在座听受的几百人,若抱着虔诚敬重之心,则我说的话就会句句入耳、字字入心,会自我反省,进而改过自新。我常提到人有贪、瞋、痴、慢、疑五种大病,并一一分析解释,听受者若是犯有贪求无厌的毛病,听完之后就会扪心自省:「师父是在说我的毛病,贪实在是一种烦恼,是一个苦本,从现在开始,我应该去贪就简——去除贪念并简化自己的生活。」

有一位台东的黄小姐,如今已成为慈济委员。她曾在慈济委员联谊会中发言,说出自己的心路历程,她说在两年前尚未进入慈济时,在一家公司上班,每个月一定要到高雄,到高雄做什么呢?逛委托行,一整天逛街买货,回台东时一定手抱雨、三大包的衣服,每个月都是这样大包小包的满载而归,她还跟她姊姊说:「姊姊啊!我们的钱可以遗失,但是衣服千万不要丢掉。」

爱漂亮是凡夫的天性,她为了爱美,每个月跑高雄跑得非常辛苦,而且她还会晕车,但是她仍然甘愿忍受晕车呕吐的痛苦,去买那几件新衣服。自从她来到慈济以后,便觉得那些行为很无聊,为什么要常常跑高雄买衣服呢?从此,她利用逛委托行的时间来推动慈济志业,介绍慈济,跟许多人广结善缘。不但省钱又没烦恼,生活开始化为简单,去贪就简,而使心灵得到无比的宁静与解脱。

所以说,会听经的人若听到「贪,是烦恼的苦本」,就能深入体会,好好地改过。若是贡高我慢的人听闻佛法,就会以为师父的这句话是在骂我;这是有心接受伤害的人,他认为师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骂他,使他很没面子、很丢脸,不仅不自我反省,反而增其瞋慢心,像这样学佛毫无意义了。

溶化是非的寒霜

同样是一个人说的话,不同心境的人听来会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人以最单纯的心态接受佛法,而且法喜充满,使人生得到丰富的收获。若抱着刚强的性情听佛法,就会曲解佛意,会有非常痛苦难过的感受,觉得每句话都像一支支的箭,穿入心中一样难受。

我们要学得无心接受是非,抱持平常心、感恩心,即使别人有意的伤害,仍然要以平常心去接受。我们若能训练到人与人之间无人我是非,就能真正得到心灵上的宁静。人我是非比风寒雪冻更难以承受,普通人只要心情愉快,即使在大太阳下被晒得汗流浃背也无所谓;若不高兴时,就算在冷气室中也会觉得躁热烦恼不已。

人体意识所感受的外境有很多种,例如寒热冷暖等感觉,但是无论这些饥饿寒冷的感受有多强,最令人觉得痛苦的是人我是非的烦恼,若能超然于是非之外,则寒冷酷热都不会构成问题了。

总而言之,所谓感受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身体接受外境而产生的意识分别,若以欢喜心来接受,则时时法喜充满。

相遇心无痕

杂乱之相映于心底则痛苦,我们应该相过心无痕,

未来的事不要想太多,过去的事不要留太多。

想是思想。想的字形是由「相」字和「心」字构成,我们的六根平时缘于外在的六尘而生思虑,例如眼根见外面的境界则有三种感受——

看见美好、顺眼之事便感觉欢喜;看到不顺眼、不喜欢的东西就会生气,此即乐受与苦受的分别。

还有一种是见物不起欢喜心,也不觉得讨厌,像这样不苦也不乐就称为中受。

大多数的人都生活在「受」之中,「受」是由外在的境界所引起的内心感受,根与尘接触而生感受,根离尘境后,「相」留于心中就称为思想。

人之爱恶各有不同,喜厌之相常常映于心底。若遇自己喜爱的人,一见便起欢喜心;若遇自己讨厌的人,就会莫名地生气。

喜爱的人一离开,便日思夜梦,念念不忘。今日一别,不知明日是否能再相见?纵然能再相见,也不知能否长相厮守?此即思念,亦称为思想。

健康之道

除了对人的执着外,尤有甚者,是对于财、色、名、食、睡产生追求的欲念。人若想求得健康,必先整理自己的思想——心之相。心必须常常保持清净,如果不断将日常生活中或过去与未来的形象深印在心里,就会时常胡思乱想。一个人常胡思乱想,心理必不健康;心理有问题,身体就不会健康。人的疾病大多是心里想出来的,并非身体真有什么大病。大部分人都不善于修心养性,不能将心镜擦拭干净,一天到晚将杂乱之相深印于心,心一动乱,身体的血路循环也会混乱不顺畅。

有一位医生来精舍,诊断一位肝病患者后对我说:「他的肝机能较弱,无法消除疲劳,可能是因为心思较多,忧郁较重,所以导致这种病。」这就是「心相」,心存太多相而无法排除。

最近许多人染患了感冒,根据医学上的研究认为:感冒是因为环境及空气的污染,而导致身体血液循环的不正常。我们居住在空气清新的地方,皮肤血气应该非常顺畅,怎么还会生病呢?其实,多数的病都是由于内心忧郁苦闷而引起的,我常强调:「心若健康身就健康,十分病中有七分是精神上的病,三分是身体上的病。」所以,我们应该少私寡欲,相过心无痕,未来的事不要想太多,过去的事不要留太多,清除一切杂思乱想,莫让「相」覆盖于心上,使心中充满阴霾。

【有感而发】

在这宇宙间,我们可以说生活得非常富裕、丰衣足食,应该让阳光普照大地万物,使其欣欣向荣,莫让阴影遮盖。阴影覆盖则地上之农作物不能茂盛生长。

我们心中的一畦田若播下佛法的种子,也要常常打开心门让佛光照耀,使每一颗佛法善种都能够在此心地中培育、成长。

「行」在迁流造作中

地球不断地运转,世间所有的东西,无不在迁流变化中。

行蕴是迁流造作之意,亦可说是意识思想或行为的造作,而行蕴不只是指人,宇宙大地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行蕴之中。此处之「行」是非常微细的活动,使人不知不觉。

例如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需要不断地运转,否则会自行破灭、无法生存。我们生活在此运转的地球上,却一点也不觉知,从未感觉我们随着地球在转动,因为地球有地心引力,即使倒转时亦不觉得吊挂之苦,而且其运转非常微细,使我们无法感觉。不但地球如此,世间所有的东西,有哪一项不是在「行蕴」中呢?

例如一棵树、一枝草,无时不在行蕴中。

转眼已长大

一棵树最初是由一颗如毫芒的小种子植入土中,然后发芽成长,这个过程就是行蕴。种子在土中接受土壤、水分、热能、空气的滋养,慢慢地发出新芽,就是一种变动、迁流。嫩芽再冒出土中,就可以见到它一天一天不断地成长壮大,但是用我们的肉眼却无法看到它究竟如何生长,不知是白天或是晚上进行活动。然而在不知不觉中,小小的种子已不断地增长,逐渐地增高长大。

从幼芽长成树苗,从树苗变成大树,几年前是低头看树苗,几年后就要抬头望高树,究竟在什么时候这株幼苗长成大树呢?我想,以我们的肉眼根本无法分辨,这称为行蕴,也就是迁流造作。世间的东西就是这样,连我们所使用的物品也如此,凡是物质皆有成就与破坏之时。

你们所坐的椅子,我所摸到的桌子,在几十年后同样都会慢慢地被虫蛀蚀或自行腐朽,世间没有一件东西不会损坏。总而言之,我们身外之物无一不是在行蕴中,但是这些活动或行动有的无法感觉得到,因为有时是至微至细的「行」。

不谈身外之物,就拿自己的身体为例,我们都无法得知身体何时发生变动:但身体却是每秒都在生灭,不断地迁流变化。

头发也变白

例如几天前才剪指甲,几天后,指甲又在不知不觉中长长了;头发也是一样,十天前才剪头发,在这十天中日夜都看着头发,却不知什么时候又长了,这都是最微细的行蕴。

一个人从孩童至青年而中年,这几十年的时间,日子都是这样过的,究竟是在哪一天长大的,真的无法知道;到底何时变成中年人,也没有感觉;直到老年时期,也不知道是哪一天开始老迈。曾经有一位委员坐在我面前,不停地看着我,然后说:「师父!你的头发都白了。」我才发觉我的头发真的发白了,究竟何时黑发变白发,我确实不知道。这也是行蕴。

光阴要把握

除了物质有行蕴之外,我们的心念、思想同样也有行蕴,我们的烦恼就是随着境界、思想而产生,人的心有生、住、异、灭四相。为什么人的意志会不坚定呢?就是心思烦恼引起的。「修行如初,成佛有余。「我们立志修行时,心思非常积极、意志也很坚定,并且自我约束:必须立志愿、下工夫,要如何奉献,不计较一切……,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心念历经人事的考验而受到影响,于是意志动摇、起烦恼,然后心生懈怠,接着就会停顿下来。这就是心思受外在境界所引诱,以致无法坚定意志,不能坚持到底去实行菩萨道、学习佛陀的智慧。

修行称为学佛,大多数人都是在佛学的边缘绕圈子,只了解佛学的名相,却不能真正体会佛陀的教法;只知道佛法非常深奥,却不知道实行佛法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其实,「佛学」是很复杂的,然而「学佛」真的很简单,只要有一分心念,无所求地奉献,为一切众生修养自己的言语行动,就是学佛。本来是一项很简单的修行方法,却变得复杂化,所以学佛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体会。时日、身心都不断在迁流变化中,能够透彻此事,我们的思想自然能系念于法,也自然会利用时间、发挥功能,将同样会迁流的功能智力集中于行动造作中。

若是凡夫就会随着「行」而耗费时间,因时间累积而增长恶业;若能透彻佛法的精神,就会善用时间成就功德。总而言之,学佛必须透彻根源,这就是行蕴的道理,若能体会了解,就要善加把握时间,调伏自己心猿意马的意志,使一切行动转为功德的修养。莫把「佛学」复杂化,应该将学佛简单化,更要身体力行,不可口头虚论;言谈虚论只是佛学,身体力行才是真正的学佛。

同样是微细的行动,迁流之间,善于造作者就是功德,不会把握的就是造业无量了。

谈心说「识」

与外在境界接触会合时,心中生分别就是「意识」

识是分别的意思。

一般人所谓的第六感,在佛教中称为六识,也就是意识——与外在境界接触会合时,心中生分别之心即是「意识」。「识」就是分别的意思。例如我们面对面而坐,你们的眼睛〔即眼根〕接触到我的形象之时,就会产生意识去分别;我讲话的声音或时钟敲响的声音与你们的耳根接触,你们的意识也会分别。钟声与我的话同样是声音,音量却不同,为什么不是耳朵分别,而是意识在分别呢?

有的人眼睛张着,却对眼前的境界视而不见;耳朵正常,却没有听到外面的声音,耳根虽然安好但耳神经已损坏,眼睛虽然安好但视神经已损坏,所以识就是感触、感官、意的分别。在佛教中有五根、五尘,六根、六尘。所谓五根是眼、耳、鼻、舌、身,再加一个「意」就是六根;五尘是指色、声、香、味、触,若再多一个「法」就是六尘。

一般学术上的心理学、物理学或医学,所能分析的也仅止于此;但是佛法能更深一层地分析。除了六识之外,还有七识、八识,乃至九识。例如想蕴,「想」也是一种意识的分别,就是我们的身体接触外在的境界后,心生出相,所以称为「想」。「识」与此意相同,但是「想」属于第六识。

是谁在造作

佛法中还有第七识,就是离开境界之后,心中还会回顾、盘旋、计划,此称为「思」,「思」与「想」虽然二字常合称思想,其实应该分别清楚,「想」是心缘外境时所接触到的直接感受,称为第六识:「思」是离开形象后,心的造作。也就是说,我们的心上有一畦田,田包含耕耘之义,只要有一颗种子播种下田,农夫就会去造作耕耘。

例如今日某人对我很好,在接受之时就会产生感恩之情,认为对方如此善待我、帮助我,将来我一定要知恩图报,这就是一个善缘福种放入田里,这畦田就是心田;将此种子之因好好地种植于心田上,就会时时刻刻想着如何回报对方,此即是思。

善事如此,坏事亦如此。例如有人受到欺压,常会想:如果我有成功之日,一定要找他报复。恶的种子同样种在心田上,不断记挂着如何报复、报仇……,此亦是思。曾看过一篇报导,报上的标题明显地写着:「二十二年前的恩怨,二十二年后的报复」,所以发生这一件伤害重案,即是二十二年前的冤仇种子埋藏在心田里,一直不断地计昼如何报复,终于有一天,种子现形,冤冤相报,罪业难逃。这也是一种思惟,称为第七识,就是离开外在境界后,常常于心中思惟、计划。

凡夫常种下恩怨的种子,造成「思」的烦恼,而学佛的人却能勤思发愿、坚定意志。一个人立志成贤成圣,也需要有这种思想和思维,善加思考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事必须坚定自己的意志以达到理想,内心一定要有这种坚定的信念,才能够达到圣人的境界。

所以,此「思」字对凡夫而言,是不断地造业,对贤人而言则是不断地精进,这都属于第七识。第七识会令人造作恶业,种下堕落地狱的种子,也可以使人成就功德,获至圣果。因此,这个「思」字对我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若能够时时系心于法,这个法的种子就会在心田中不断地耕作。

人的思想、思维从来不曾停歇或止息,不是向善就是向恶发展,善恶之间都是依循我们思维的方向而决定。

是谁在记录

除了第七识之外,还有第八识。种子播种在心田上需要人的耕作,第七识就是耕作。而第八识则是种子的藏识;任何种子播撒下去都留在心田中,也就是在藏识之中。第七识、第六识与前五识在人生中,是有了形体之后,才开始现形造作;而第八识是「先来后去」的藏识,是一个主使者,称为业识。在六道中都不离开业识,不论为善或为恶,都形成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你上天堂或下地狱,第八识就有这种无形的力量。

例如水,世间上不只是人的身体不能脱离水分,宇宙间没有水的地方就没有生灵。水还包括泡、沫……,一滩水在无风无浪时,澄澈如镜,这就是水的本质;水若清澈无杂质,便可从水面见到水底,水清如镜,但是风一刮起,水一动荡,就会产生水沫。若有更大的风浪,还会产生水泡、水花、波浪……等各种不同的形态,就会有不同的名相,但是其本质还是一样,仍是原来的水。

除了水之外,地球上还有一股无形的雾气,例如宇宙间的水一遇到热,就会形成蒸气向上蒸发,升到空中温度降低,就会凝结为水气,直到愈结愈多,就会形成雨水落到地面上;雨也是水,露也是水,它从地面无形地升上天空,又有形地落回地面,同样是水却不断地循环。

水就如同第八识一样,没有行动,原来就是一泓静止如镜的水,因为有外在种种的因缘与境界,使其不断轮转,变成波浪、泡沫、蒸气、雨水……等种种形态。所以从八识而七识、六识,再往上推至五识,自性本来是静止不动的,因为有众生的这些烦恼,才造成业力。

第八识也可以说是我们平常所言的灵魂。普通人所说的灵魂叫做执意——舍了身体之后,意还执着不舍,在六道中轮回不息,就是第八识。

佛教还可以分析到第九识,第九识就如「热能」,它是完全清净的,到达佛的境界,已经没有烦恼,成为宇宙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众生都是有形、有识、有烦恼的,若能达到佛的境界,就能无形、无识、无烦恼,可以来去自如,不受业力的牵动,这就是第九识。世间法只能解释到第八识,到了第九识的境界,就已经是佛、菩萨的阶段,可以自如倒驾慈航,不受业力所牵引。

我们若能善加注意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动、感受、思想,善加注意身体及外在境界时时刻刻不断地生、灭、变、异,就能觉悟透彻真理。

中篇(明珠蒙尘)

天灾人祸

一片大好的山河,竟由于人祸而引起天灾,

弄得满目疮痍,这是为什么?

一九八六年,云南大火造成无数人的伤亡,使数万灾民无家可归。根据调查起火原因,是由于防火人员的疏忽所致——这组负责森林防火工作的人员巡视山区时,虽然看见一小区的森林起火燃烧,以为只是司空见惯的小火,而没有及时扑灭,大伙就离开现场,丝毫不加理会那不断蔓延的火势,甚至认为中国地大物博,烧掉一小片森林,又算得了什么!

一片大好的山河,竟由于人祸而引起天灾,弄得满目疮痍,造成民生疾苦。为什么说天灾起于人祸呢?我常常说「众生共业」,现在大陆的人民已自顾不暇,哪有办法去兼顾他人,所以在无形中就松懈了关照他人的心态,这就是共业;每个人都在为自己争夺,难免埋没了内心良知而造成人祸、招感天灾。

台湾实在是一个福地,人人自由又丰衣足食,富有的人家可以兼顾贫困的众生。就以慈济志业而言,集合这么多爱心人士的力量,共创善良的福业,有善的共业才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我们应该持续努力,尽量启发人生的良知,这种启发必须依靠大家的爱心,才能遍及社会。

爱河与苦海

爱就是欲的追求,欲就是爱的浪涛;

切莫随着社会潮流,冲进爱河或苦海中浮沉不定。

社会上的物质越来越充足,人的心灵却越来越空虚,为什么呢?有句话说:「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不论物质多丰富,欲念还是无穷尽的,所谓水涨船高,人的欲念无止境,求得一个满足后,后面又有永不满足的欲念推动着我们,水无尽期地追求物质享受与精神依靠,这种生活怎么会不痛苦呢?

夫妻感情不睦,多数都发生在富有的家庭,在富有的家庭中,由于先生事业兴隆,应酬繁多,不能控制自我的色欲,就容易受女色引诱而另筑香巢或金屋藏娇。

对子女要求越高的人,苦恼也越多,什么样的人对子女的期待与希望特别高呢?也是富有的人家。因为有钱,所以贪爱名利,希望子女的学识配合其富有,以满足父母的虚荣心,结果逼得现在的学童苦不堪言。

爱就是欲的追求,欲就是爱的浪涛,我们莫随着社会的潮流,冲进爱河或苦海中浮沉不定,应该自觉自救。

爱之欲其生

有一种人,对自己所爱的人,便愿意无条件地付出。

世间有一种人,所爱的只是自己亲近的人,若不是自己亲近的人,就会将他排除;因此,有自己的和别人的孩子、自己所爱和讨厌的人之分别。

自己所爱的人,便愿意无条件地不断付出。就像一些为人父母的到佛寺时,跪在佛像前,一定都为自己的孩子祈祷,希望佛陀让孩子与自己所爱的人除去一切灾难。有些甚至在佛前祈求:「佛啊,我的孩子若有业,我的先生若有什么不如意,我愿意用我的身躯来负担他们的业;我的孩子病了,我愿意将寿命折给他。」

这种慈母心,对孩子有无限的开心,若不是自己的孩子,就不能发出这分心,甚至对于有怨(上對下心)是非的人,就在佛前咀咒:「佛啊!那个人一再欺负我,不断占便宜,我已经忍无可忍,希望他能早日得到报应。」对自己所爱的人,舍了身命都希望能让他消灾增福;对于自己所讨厌的人,则希望他早日得到报应。这就是对于人的执着,而执着不除,烦恼就无穷无尽了!

青少年问题的省思

为什么青少年犯罪心理,会如此高涨呢?

因为社会的论调太多了,所以引起的问题也多。

有一则报导:一个十三岁的小孩杀死哥哥,这实在骇人听闻。

这宗命案的起因,是这个小孩带了一位女朋友回家,她一进门就占用电话,邀约朋友前来相聚。这时,那个小孩的祖母从外面回来,看到这个女孩子在打电话,不经意地对她说:「妳一直占用着电话,我打电话进来都无法接通……。」说了这个女孩几句话而已。

她的孙子认为祖母不给他面子,对他的女朋友不客气,因此恼羞成怒,抓起一把椅子就向祖母丢过去,幸好旁边有人拉住他,祖母也及时闪躲,没有被椅子丢伤。

这个小孩仍不知悔改,气冲冲地带着女朋友出去,直到凌晨才回家。他的大哥知道这件事之后,等弟弟回到家,就赶紧将他拉到房间里,指责他对年老的祖母无礼。

这个小孩不但不接受大哥的忠告,反而大声地顶嘴,大哥劝他音量放低,不可吵醒他人。不料他竟从袋子中拿出水果刀,往大哥的胸膛刺下去,一刀刺进心脏,送医急救已来不及了……。

这是一个青少年犯罪的悲剧。为什么现在的青少年犯罪心理会如此高涨呢?因为社会不当的论调太多了,所以引发的问题也多;假如不是这些不健康的论说,社会也不会发生这么多事情。家庭受社会影响,而社会则受世俗学识所影响,虽然说人需要教育,但若只在口头上喊口号,对整个社会、家庭、人生根本没有帮助。最重要的是要人人安分守己,随分随力去体解实行,智识固然要追求,但是真正地体解才重要,体解之后能真正实行则更可贵。

【社会传真】

台湾的学子,总是背着笨重的大书包,一大清早就从家里到学校,晚上又从学校回到家里,有的学童甚至没有回家就直接去补习班,很晚才回家。第二天清晨,又无法与昨夜应酬至深夜才回家的父母碰面,得不到他们一点温馨的爱,就赶着去上学,等到晚上回来,还是一样不能与外出应酬的父母碰面,虽然是住在同一个家庭里,却罕有见面的机会。这种现象,值得深思!

缘与教

每个人都有种种心理病态,所以要有良好的教育,

用种种方式来调伏。

众生都有种种心理病态,所以要教育再教育。有的人要温柔善顺地去亲近他、教育他,有的人却需要以怒目瞋视的形象去制伏,也有人必须以欲擒故纵的形态……,总而言之,要用种种方式来调伏。

佛陀对众生也自叹有三种不能:无缘的众生,纵然与佛同世并听佛说法,却无法体会佛陀的心,接受佛陀的教育;不但不能接受佛陀的教法,反而起来反抗。

难度无缘人

提婆达多领导的五百弟子,就是反叛佛陀的群众。提婆达多是佛陀的堂弟,而且也是佛陀的弟子,佛陀以爱心教育他,但是他却唆使僧团背叛佛陀,而僧团中,竟然有一愚昧无知者,跟着提婆达多搬弄是非、破坏僧团、扰乱秩序。

至高无上的佛陀,由他亲自教育的人都有这种情形,何况是末法时代,有这么多刚强的众生。以我们凡夫的发心,哪有办法随心所欲,把每个众生都教导得很好呢?

有时候面对刚强难以调伏的人,虽然也会有挫折感,但是若想起佛陀,就会自我安慰:佛陀都会遇到这种事,何况是我?佛陀有无缘的众生不能度,所以我们也难免会遇到不能调伏的众生,还会碰到毁谤、破坏、反抗的人,这就是业,彼此的共业啊!

障碍与助力

所以说「未成佛前,先结人缘」、「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如果在过去生中没有和人结怨因,今日就不会得到恶果。有怨才有恶,如果互相不怨恨,就不会有阻碍、毁谤的恶果。

而菩萨为了救度众生,一定要来来回回与众生结缘,追随众生、引导众生,在此之间难免和众生结缘。当他领导众生时,果报也会显现于前,有阻碍也有助缘——大家能随从响应,就是种善因得善果;受到阻碍,就是种恶因得恶果——菩萨应以智慧加以化解。

净化社会人心的教育要实现,谈何容易呢?但尽管人事如此艰难,我们也必须努力守住自己的岗位,对我们的理想抱着无穷的希望,心甘情愿地献出一分爱心,净化人间。如果能欢喜地做,即使再多、再艰难的折磨,道心也不会退转。

高尔夫精神

喜欢打球的人,再忙、再累,

即使在大太阳底下,也觉得其乐无穷。

现在流行打高尔夫球,生活富裕、地位较高的人都很有兴趣。在高尔夫球场所见到的大多是社会中上阶层的人士,即使事业再忙碌、人再疲累,仍然情愿在大太阳底下打球,而且觉得其乐无穷。

有一位关心儿子的母亲,儿子是位董事长,整天为事业忙碌、身心疲累,但是儿子无论如何疲倦,回家后仍然换上运动服去打球。甚至常常一大清早就背了球袋往高尔夫球场跑,即使烈日当空,汗流浃背,他还是乐此不疲,每次都晒得满脸通红地回家。

做母亲的一看便非常心疼地说:「儿子啊!你不要那么辛苦地去打球嘛!拿钱请人家去打就好了。」

这就是没有兴趣的人所不能体会的地方,有兴趣打球的人甘心付出很多金钱,就只为了——他喜欢打球。但是为人母亲的不能了解其中的快乐,他看儿子这么辛苦,实在非常心疼,所以会说这些话。同样的,我们若能拿出这些打球人士的奋勇精神,一杆打不进,两杆……一直练习,直到一杆进洞,则任何困难皆难不倒我们。

【有感而发】

我们若能够发大欢喜心,为众生做事,即使分分秒秒不得休息,或时时刻刻都在劳动中,也会觉得欢喜,没有丝毫辛苦之念。

英雄何必气短

「愿」一定要靠「力」来推动,才能够达到目标。

我们常提到「愿力」这两个字,做事若只是发愿仍然不足,还必须加上力量,也就是推动的意思。尽管发大愿、立大志,如果欠缺一分推动的力量,则永远不能达成志愿,所以要愿与力相配合,相辅相成。

「力」就是身体力行,除了以欢喜心去做,还必须站起来迈步向前,才能够达到目标。因此,有「愿」一定要靠「力」来推动。

顺利的陷阱

愿力的推动还必须配合「定」,因为有愿无「定」则力不从心。

「定」就是定心,使心不动摇。起步与目标的距离非常遥远,在人生路上难免会有一些挫折及坎坷;面对着这么多的考验,就必须有「定心」。

例如一辆车子行驶于道路上,如果周围都没有任何来往的行人及车辆,而且道路宽敞,那么车子就能顺畅地通行。

但是在平顺之中,驾驶人便容易松懈下来。心情稍微松懈时,就疏于注意路面的坑洞,一不小心,便可能因方向盘失控而冲进坑洞里,造成车毁人伤的危险;或者不自觉地越开越快,甚至超速行驶,这个时候如果叉路上突然出现人、车,就可能来不及煞车而发生车祸等不幸事故,不但伤害别人,而且也害了自己。

修行也是一样,未必环境顺利就有利于修行。因为,过于顺利的环境,容易使人松懈心志,一日一遭受人事是非等委屈,就无法稳定心志而容易迷乱,也就是所谓的「英雄气短」。

学佛修行,一定要发大愿、立定心,才能够好好地行菩萨道。

开车如此、修行如此,做任何事,何尝不需要发大愿、立定心,克服一切困难?

对「镜」说「境」

镜子能够照彻万物,物来则影现,

物去而影不留于镜中,丝毫不受外境所影响。

镜子能够照彻万物,即使多么巨大的境物都能照现,但是却不会被压碎,只要能远离外境,则多么肮脏污秽的东西映到镜子上,镜面还是一样清净;最怕的是把镜子混入垃圾堆中,这样就会染上污秽了。

修行就像无着于镜子一样,虽然能照见周围的污秽环境,但是却不会被污染。

一面镜子不论体积多小,都能把高山巨峰的影像纳入镜中;人的双眼虽然如此微小,也能将外界的景物看得一清二楚。为什么心却不能「量周沙界,心包太虚」?

心镜如果常常擦拭,不让灰尘沾染,则照山山现、照水水现,明朗清楚。

佛陀将最究竟、圆满的智慧,比喻成「大圆镜智」,就是因为圆满的镜面映照外界的景物,能够物来则影现,物去而影不留于镜中。不管是映照何种事物,皆能保持镜面的清净。

我怎么办

为善抱持平常心,才能安然自在;

犯错生出忏悔心,才能清净无烦恼。

做点微末的善事就希望让大家知道,如果不受表扬就会气愤不平、产生烦恼,怎么办?

何不完全舍离善恶之念,以平常心去为善,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认为:这是人生应尽的义务,是我们的本分事,何需人家知道?更何需受表扬呢?

做错事却怕人知道,怎么办?

人都是凡夫,既是凡夫,孰能无过?人自懵懂无知而至体认世事,难道从未犯错吗?可能错而不自觉,也可能明知故犯。不论是有心或无心之过都必须忏悔,才能清净、去除烦恼,何必覆藏罪恶?

心灵的告白

每个人心中都有隐秘,它就像乌云遮月一样,

遮蔽我们清净的自性。

每个人心中都有隐秘,它就像乌云遮月一样,会遮蔽我们清净的自性,「忏悔」就是要拨开这片乌云阴影,也可以称为「心灵的告白」。

心灵上有什么烦恼、错误或罪恶感,将其发露出来,就是「告白」,也可说是精神污染的大扫除。因为人人都有良知,做错事都会耿耿于怀而生烦恼。  扫除精神污染

忏悔就是要洗清心中的污染,扫除精神上的压迫感,所以忏悔有三种好处:

第一:自觉错误。人犯错时,要能自觉错误,才能得救;错而不觉,就永远无法得救。有忏悔心的人,才能自觉错误,所以我们必须时时刻刻自我反省,这是一个人每日的例行事项——忏悔反省,自觉错误。

第二:誓愿改正。自知反省过失、发现错误仍然不够,还要更进一步誓愿改过。有的人犯错时便会向人求饶说:「下次我不敢了,请原谅我……。」等到事情一过去,就忘得一乾二净,仍旧继续犯错。如此,即使自觉、反省也没有用,自觉反省后,一定要自己誓愿改正。

第三:力行正道。要改过向善,必须努力迈向正道,实行真理,远离恶友。一个人尽管想要改过自新,如果身旁都是不良的朋友,往往禁不起他们的软硬兼施或威胁利诱,还是一样同流合污,因此真正想要改过,就必须善加选择环境与朋友,远离邪道恶友,亲近良朋益友,以提升自我。

好朋友能够时常纠正你的错误,帮助你改过自新;坏朋友却会唆使你作恶,迷乱心志,心志一迷乱,则丧心病狂,作奸犯科亦不自觉,所以交友不可不瞋。

一件惨绝人寰的命案

台北板桥曾经发生一件惨绝人寰的命案——

一对年轻夫妇,抚育一位四岁的幼子,开设一间稍具规模的洗衣店。由于事业蒸蒸日上,雇请一位年仅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来店里当学徒。

这个年轻人,常常埋怨工作辛苦,因此耽溺于吃喝玩乐。老板夫妇见他如此堕落,就主动规劝督导。他却怀恨在心,认为老板夫妇刻薄虐待,让他吃尽苦头:于是决定另谋他职。但是和老板订有契约,身分证也由老板暂时保管,必须等合约期满才能离职。

他求去心切便不告而别,到处谋职,却因无身分证而处处碰壁。屡次回洗衣店索讨身分证都遭拒绝,他一气之下杀死三条性命,除了老板夫妇之外,连无辜的四岁幼童都难逃一死。

十几岁的青年,正值黄金年华,前途无量,却因一念之差,一时气愤冲动,铸成惨绝人寰的悲剧,如果当时他的身旁有良友劝导,相信绝不会走上这种绝路。

【社会传真】

曾有一位年轻人对我诉说心事。他说:「师父,我要在你面前忏悔,虽然我有心改过,但是又一再犯错,导致父母、妻子大发脾气。我一时冲动,便在神明面前发誓不再喝酒、犯错。如今我很担心禁不起诱惑,而再犯错、喝酒;因为我必须工作、应酬啊!」

我回答:「创业、工作,并不一定要喝酒,这些都是借口。真正想改过,只在于你本人的志气而已,只要你立定志愿,就不必害怕还会犯错。」

揭开隐秘

不承认错误的人,也就是没有显现其良知,

不肯发露错误与过失。

很多人犯错时,如果有人当面指正他,他都会一再反驳。像这种不承认错误的人,就称为「覆藏」,也就是没有显现其良知,不肯发露错误与过失。

只有心无隐私,自我发露忏悔,才是真正有心改过的人。

慈济委员中便有很多改过向善的例子。他们过去有不良的习气或无意中得罪人而不自觉,经旁人纠正、提醒后,便马上悔改,并且非常感激地说:「谢谢你,以后我如果还有这种情形,你就赶快提醒我,让我能赶紧改正,」这就是自觉错误,而且还请大家帮忙提醒和注意,以便彻底改过自新。

所以,「忏」就是发露之意,将自己的过失公开让大家知道,并发愿改正过去的错误,这就是忏悔;也是发露本身之隐秘,舍弃小我。如果心中常存「自我」,往往会把人我得失摆在面前,不断地计较:唯有放下自我,才能将小我融入大我中,勇敢面对现实,做我们应该做的事。

迎向光明

众生的生活,如同处于一层壳中,一片黑暗,没有光明。

每个人都曾犯错,过错有「粗相的过失」和「微细的错误」。

所谓「粗相的过失」,是由于观念不正确,进而做出错误的行为。例如社会上有许多作奸犯科的人,都是因为心理上的缺失,而表现错误的行动,心存贪财之念,则强取豪夺,犯下抢、盗之罪行;心有贪色之欲,则行奸淫之罪业。

因为贪财、贪色等错误心念所引起的身业罪行,就是「粗相的过失」。

所谓「微细的过失」,是心念不正确,但是并未表现于行为;尽管内心充满罪恶感,还不曾造下伤天害理的罪行,这就是存于心而未现于形的过失。

人所造的罪业,都起于错误的观念,这种不正确的心念,一旦失去控制,则会显露于行为上。所以,改正过失的治本之法,需从改变心念做起,而法律的制裁是治标而不治本。它只能在一个人造下罪行后,才将他绳之于法,接受国法制裁。此时,被害人已被伤害,犯罪者也已造罪,即使判罪服刑,仍无法挽回什么,这种治末的行为,对人间实在没有多大的助益。

而宗教确实为治本的大法,不但能使人行为不造罪,还能教人自我反省。众生的生活,如同处于一层壳中,一片黑暗,没有光明,不得解脱自在。

当我们发觉自己有错误的想法时,最好赶紧发露忏悔,忏悔即清净,心中便会觉得非常舒畅,呈现一片清净与光明。

【有感而发】

人如果长期不断地积压烦恼,有时候会爆发出来,所以,必须常常有发泄烦恼和忏悔的机会。

真正的忏悔,是知道自己走错路就立刻调整方向,朝正确的道路迈进。并非只是口中空喊:「我错了!迷路了!」这样无论如何哀叹、喊叫,都只是停留在路口,不能趋向正途。

烦恼向谁诉

我们除了改正自己的行为,

更可以成为倾听忏悔的对象,作众生的知音。

犯错的人,需要有人倾听他的忏悔,佛陀在世时,凡夫是以佛陀及长老为平时求忏悔的对象。现在佛陀、长老都已不在人间,我们必须自我鞭策。除了将自己的烦恼发露忏悔,改正自己的行为之外,更可以成为倾听忏悔的对象,作众生的知音,这就必须具备五种条件。

第一是心得语。要成为别人求忏悔的对象,如果自己没有忏悔的心得,就无法解开别人的心结。所以我们要先审察自己过去的心态,以及进入宗教之门、了解宗教后,心态行为的改变,这些改变就是忏海的心得。总而言之,我们要接受人家问路,必须自己已了解路况,才能指导别人如何行走。

农历二十四日,是慈济每月一次的发放日——发放物品及现金给照顾户。全省各地的委员都回到静思精舍帮忙。发放之后,大家一同坐下,谈谈自己进入慈济的心路历程。很多人过去的生活非常富裕,因而养尊处优,养成娇贵的态度,对家庭没有一分柔和的善念,对丈夫没有体贴的态度。总而言之,过去的生活与观念,都是错误与空虚的,直至踏入慈济世界以后,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观,除了本身的改变以外,还能够把私人的怨憎、人我的是非完全一笔勾消。

他们述说过去的心态,并描述现在快乐的心境,大家都听得非常感动。这就是在众人面前发露忏悔,吐露过去的错误,进而培养柔和善顺的正确观念,这就是改往修来,真正地忏悔,并现身说法,以引导此时正在迷茫、苦恼中的人。这称为忏悔者的心得,也是成为一个倾听者,应该具备的第一个条件。

第二是真实语。向我们发露忏悔者,必须将他的过错,真实吐露出来;而我们身为别人求忏悔的对象,也必须以诚心互相对待,才能使他说出内心真正想说的话。

第三柔软语。除了真实语之外,还必须能说柔软语,一个人在错误、恐惧、惊惶时,必须有人以柔和的言语来安抚他的心,使其心情平静、安稳,不再惶恐不安。

第四是利益语。对一切众生,我们必须鼓励他向上,让他知道人生的价值。人身难得,既得人身并生于世间,就该珍惜;即使犯错,也必须赶紧忏悔,再度发挥功能,以真正具有价值的生命面对真实的人间。必须以积极的形态鼓励人生,不可以消极的态度使人意乱志丧,失去信心,所以我们应该要有这种互相鼓励的精神。

第五慈心语。我们必须以慈心来引导他人,因为凡人大都嫉贤妒能——比自己能干优秀的人,便不愿意把自己所知的好方法教给他,认为他已经比我优秀,若再教他、引导他,他就会超越我。其实,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必须了解,有后面的波浪向前推动,我们才能够前进,不要怕别人比自己优秀,我们要时时鼓励、成就他人,使其达到所追求的目标,如此,他能够得到常识也使更多人可以得到利益,学佛应时时以圆满众生的心愿为目标。

例如地藏菩萨,他常在地狱辛苦地救度众生的苦难,希望苦难的众生能够超越他而成佛得道。如果我们能够抱持这分心,就可以成为别人的指导者,也能成为他人倾诉烦恼的对象。

【有感而发】

心中若有烦恼,如果能向知音吐露,便可以化解这股苦闷之气;所以,心中有烦恼时,必须找一个能了解我们的善知识来倾诉。

回头便离死门关

忏悔,是积极地透彻人生,

突破了小我的「壳」,在大自然的天地里生活。

有的人想跳楼自杀,站在高楼上却不敢往下跳,不跳又觉得非常苦恼,于是打电话向「生命线」求救,说他站在高楼上准备跳楼自杀,结果,劳动消防队员在楼底下准备救生垫及帆布,等他跳楼时随时救援。

也有人服毒自杀后,马上打电话求救说:「我本想寻短见,现在不想死了,但是已经喝下毒药,怎么办呢?请你快点来救我啊!」类似这些情形层出不穷。

有些人一直不敢走入宗教之门,其实,宗教的教育能治疗心理的烦恼。若能够接触正信的宗教,心中的烦恼就能得到解脱,也不会有寻短见的心理,还会将终必一死的身体善加利用,发挥生命的良能以利益人群,反消极为积极。宗教中的忏悔,并非消极地看破人生,一味地想求解脱,而是积极地透彻人生,突破小我的「壳」,就像小鸡破壳而出,能在大自然的天地里生活,不再处于暗无天日的壳中。

洗净尘埃

人的两只脚应该走路,但不应该拖泥带水。

常有人说:「我已经做很多了。」其实这种人一定没做什么事,因为自以为做很多事的人太自满、自大、器量小,像一件器皿,装不了多少东西就满出来了。我们日常使用的器具,如果越深则容量越大,许多东西装进去仍然有余;人也要有这种深广大量的心才行。

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刻刻做好事,但不必常常放在心上,因为我们所做的毕竟有限,即使如古人说的「日行万善」,终其一生也无法将全部的善行积微成山;但是如果一天做了一件坏事,那就成为「恶贯满盈」了。一个人平日做好事是理所当然、应该做的,既是应该做的事,就不算什么,不足为奇;若是做坏事就不应该;不该做的事情,哪怕是一小点,都会破坏自己宝贵的人生与人格。

人的双脚应该走路,但不应该拖泥带水;人生也是如此,时时刻刻警惕自己做好人、做好事,谨慎于修养心性,纵使偶尔沾染一些泥土尘埃,也必须赶紧将它洗净,使心地永远清净光明。

浊水变清水

浊水要经过一夜才能澄清,但是要搅浊它却很快。

记得我小时候,农村还没有自来水,喝的是溪水。往往上游人家洗衣服的脏水,下游的人还得拿来喝。这些水要如何处理才能喝呢?

大家都在晚上提水倒进水缸里,让它沉淀,等到第二天早上水清了,再取水来喝。

浊水要经过一夜的时间才能够澄清,但是要搅浊它却很快;只要手轻轻地搅一下,晚上那段让水澄净的时间,就白白浪费了——全部的清水一下子又变成浊水。人生也是一样,好不容易才将烦恼压制下来,切莫轻易又起心动念。

人一定要经得起磨练,使自己在动乱的境界中不动心。

【有感而发】

水盆中的静水千万不要搅动,否则又会变成污浊之水。我们的心与此相同,思想要镇定,心念要静寂,如此则能常在三味——定中,即使周围发生什么变化,也不会动摇我们的心。

本地风光

心地风光四时皆荣,香风涂除,

只因我们无法感受,才会心外寻境。

很多人喜欢游览名胜,饱览优美的山水风光。

但是,在游览外界的风光时,不要忘了自己优美的心地风光。

游山玩水所见的树木,只不过是土壤水分滋养而成,与四季同荣枯,但是心地风光则是七宝行树四时皆荣,香风徐徐、妙音乐动……。

只因为我们无法感受心地风光,才会心外寻境啊!

人生在世,时日一天一天地流逝,心念一旦松懈,就必须花很长的时间及很大的工夫,才能将此散心收摄起来。我们应该时时刻刻观察自性的风光,外面的景物虽然优美,也只不过是与草木同荣枯,风雨一来就会被破坏。

我们心地中有自性的风光,美丽极乐的境界,应该善加自我建设,即使是地上的几颗石子、几粒沙子,都是金沙布地;一草一木也都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行树,听听外面的鸟鸣声,无不是迦陵频伽共命之鸟啊!心静下来时,所有的风吹树动,无一不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这就是学佛者超然定静的心态。若以凡夫心寻求外在的境界,心一散乱飞驰,想重回超然的定境就非常困难了。

若能尽情欣赏心内风光,那就无处不安乐,无地不是净土啊!

【有感而发】

雨过之后,云开天青,显得无比清凉。我漫步到户外,大地一片清净,回首望望精舍背景,群山青翠明净,真是美景如画。如果在游览车上颠簸摇晃,会比我在这清凉美景中散步更享受吗?

菩萨的心

对于非亲非故者,所起的悲悯之念,就是菩萨心。

有一位住在台北的委员到慈济医院当志工,我问她:「你做得怎样?有何感受?

她回答:「病苦的众生真可怜啊!

这就是对众生起了悲悯之心。要抱持快乐的心情发挥良能,必须先具有这种悲悯众生的心态。

我们医院曾经有两位病重昏迷的患者,虽然躺在床上,却被铁链铐住手脚,手脚稍微活动,铁链就发出铿锵的撞击声。我问在旁看守的执勤警员,为何要将昏迷的病人铐住?他们的回答是:「职务所在,犯罪的人一定要手铐脚链,不管他们是否在昏迷中。」

我们的委员就是看到这种情形,才觉得众生实在真可怜,在病苦中还不得自由。她述说此事时,眼泪禁不住都要流出来了,这种对于非亲非故者所起的悲悯之念,就是菩萨心啊!

做人与成佛

我们若能反观自性,在日常生活中,

言行就不会有错误,举止就可以接引人。

学佛应该先学做人,人若做不好要如何成佛呢?做人一定要认清方向,心不二志,才不会受外在环境所动摇。我们的心若能自在,就能常在「定」中,心常定就不会乱了自己的生活,生活安定就不会乱了人事;人事分明就不会有是非,这都是非常简单的生活道理。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人家交代的事,我们是不是忠实地尽力办好了?在团体中我们是否已守好自己的职责?每日相处的人,我对他是否诚信?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用?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用心学习?

反省之后若问心无愧,也就是找到自己的本性。这样也叫做「观」,所谓「反观自性」,就是要用我们的本性来对待一切众生,绝对不可以凡夫心来互相应酬。我们若能反观自性,在日常生活中,言行就不会有错误,举止也可以引导别人改过自新,如此便可接近贤人的境界。

一步难登天

起步之后,就要继续前进;不怕慢,只怕停下来。

我们看到菩萨,都会起欢喜心。菩萨要让众生欢喜,当然自己须先对一切众生起欢喜心;若能起欢喜心,就会对一切众生具足无限的希望,有希望就能产生力量。

就像地藏菩萨的悲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一样,他要先成就众生,使众生都成佛之后,他才要成佛,这就是对众生寄托无限的希望。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要有所成就,先要帮助别人成就;自己想要通达,也要使人通达。

有许多人刚开始投入一个新环境,从事一项新的工作时,都寄以无限的希望。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因为求好心切、希望过高,不能达到他的希望便心灰意冷地说:「我无法达到原来的目标,我有挫折感、无力感。」就这样退转下来。

其实任何事业,都无法在短暂的时间内就达到理想,必须以长久的耐心与无穷的宏愿持续努力。如果没有这分愿心就会欠缺信心,缺乏信心就无法提起勇气毅力。

我一再强调「心无二志」,要完成一项事业必定要一心一意。既然从事这个工作,就必须不怕苦,有恒心、信心与耐心,从起步一路坚持到终点。我们有一条真正直捷的道路,只怕你故步自封,不肯起步。既然起步了就要继续不断地向前迈进,不怕你慢,只怕停下来,所以一定要有耐心;不怕事不成,只怕没有耐心。

【有感而发】

我们面对着现实的世间、苦恼的人生与世事,有时候的确会使人觉得无可奈何,但是这种无奈,只是一种环境的考验,我们不应该有这种心态。要如何才能消除无可奈何的心理呢?

一句老话:守志奉道,发大欢喜心;具足信念,提升勇气,一勤天下无难事。如此,世间就没有所谓无可奈何的事了。

下篇(尘尽光生)

合抱之木发于毫芒

一棵高耸的大树,其根源只是一粒种子。

时间可以使人完成事业,也可以成就个人的道业。每个人自呱呱落地后,历经幼年、少年、中年、老年的人生历程;从幼年开始是学习的阶段,到了中年便是奋斗的时期,而老年时就能享受这段人生的成果,所以说:「时间」可以完成人生的学业、道业与事业。

「慈济功德会的发展,是源自最初的六个人,一针一线地缝制婴儿鞋、累积善款开始,而后呼吁三十个会员组成「慈济」团体。多年来,慈济这个队伍,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开拓了济贫教富的道路。我们已经走了这么长的路途,蓦然回首,慈济队伍竟是如此浩荡,如此长远;会员人数由少增多,道路距离从近渐远,这都是岁月所累积的。

一棵生长在山中的大树也是一样,必须好几个人手牵手才能合抱,它也是靠时间所养成的,「合抱之木发于毫芒」,而这棵大树的「因」却小得有如毫芒。

你们知道「毫芒」是什么?毫芒是比喻最渺小、最细微之物的形容词。一棵巨大高耸的大树,其根源只是一粒微小的种子,这颗渺小细微如毫芒的种子(因),在山林中慢慢生长,渐渐茁壮,终于成为高耸巍峨的大树(果)。这要经过多少个酷暑严冬、多少岁月的累积呢?从「因到「果」,都需要时间来完成啊!

【有感而发】

任何一件事业的成就,都是发自毫芒,从非常细小的事物、最贴近的行为中发迹,经过时间的累积而成。

因是非常细微的种子,果是很庞大的事实。我们的一念心就如一粒种子,所谓「因缘果报」,若要看现在的成果,就必须追究从前播下的那颗种子。所以,务必要警惕当下这一念,多注意自己的心和自己目前的举动。

形直影端

要引领人走正路,自己绝不可走歪斜的路。

我们做事或引领人,绝对不能有差错,有一句话说:「形直无不影端」。

世间一切万物皆有物的形态,阳光或灯光照射下的「影」子,就是那件物的「形」。就像人,人若是直挺,照出来的形影也一定是直的。

要引领人走直路、走正路,自己绝不可走歪斜的路。我们的一念心就如一粒种子,起了一心学佛的动念,即能成佛;但是有的心一动念就可能毁灭世间的一切;这都在于一念之间。「心念」是看不出来的,但是所做出来的事,有时却会惊天动地。

人与事的约束

每一个人除了约束自己外,也要受别人约束。

当年我出戒场时,在台北建国北路的寺院挂单,与慧日讲堂距离不远。有一天慧瑞法师邀我与他到邮局,我正好有一些事情要办,我们就从建国北路走到慧日讲堂,跟师父请假。

到邮局办完事后,我说要顺便到某一个地方,慧瑞法师就说:「刚才你怎么没有跟师父说呢?你没有向师父请假就不能去。弟子不远游,游必有方。」于是我就和他回来,先向师父销假,然后再请假,禀报师父我要去哪里,才又出门。

我对这件事的印象非常深刻,这是出家人修行的规矩。我们若为所欲为,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反正我已经跟你说要出门就是了,不必管我去东西南北。」这就错了!我们要守时、守方向,除了约束自己之外,也要受别人约束,这是「人与事」规则。

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对人有交代;这是修行的规矩。

不灭的光芒

一盏烛火点燃其它的烛光后,它本身的光芒会减少吗?

在《四十二章经》中有一段经文——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

沙门问曰:「此福尽乎?」

佛言:「譬喻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佛陀常常告诉他的弟子:要培养宽大的心胸,而且要身体力行于正道。所谓「道」就是菩萨道,要赶紧发菩提心,好好地行菩萨道。不只自己要行菩萨道,看到有人行菩萨道,也要随喜助人,所以说「助之欢喜」。不只自己做了之后有所得而欢喜,帮助人家行道也能得到欢喜心。

帮助他成就

慈济功德会成立以来,委员们与我同甘共苦,同甘的是享受「为善最乐」这分心灵充实的喜悦;共苦的就是他们不怕辛苦、不断付出。慈济每个月的发放日,花莲委员必须大清早就出去买菜;采买回来,又到厨房里工作。他们的工作主要是让全省各地来的大德安心拜佛、听法;拜佛、听法之后,能安心用餐,以尽地主之谊。这就是见人施道,助之欢喜;看到别人做善事,不但生欢喜心,并发心帮助他完成,这就是「助之欢喜,得福甚大」,可以得到很大的功德。

佛陀这样语重心长地鼓励大家,但是佛陀的弟子听了之后,觉得非常疑惑——有人说:「他修的功德,我见了之后生欢喜心,我也会有功德吗?」也有人说:「他人看到我所做的功德而心生欢喜,我的功德会不会被他分走?」

吉祥的地方

于是,有人问佛:「此福尽乎?(我做了功德,他生欢喜心也有功德,我的功德会不会减少?)」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是。」佛陀的智慧很高,因为弟子不能了解,佛陀就举个例子说:「比如一支蜡烛,只要你将烛火点着,不论有几千几百人手持蜡烛,都靠你的烛火点燃,当这些蜡烛都点着后,你的烛火会减少吗?不会的,不但不会减少,还会增加光明。因为一支蜡烛有一分的光明,千百支蜡烛有千百分的光明」。

世间的灾难与吉祥,都是众生的共业所造成的,我们居住的世间有越多的好人,则此地越吉祥,好人少而坏人多,则此地的灾难就多了。多鼓励人做好事,这样比我们自己做的功德更大,自己做好事自己得功德,即使自己功德很大,而周围坏人多,也会被拖累下去,所以若想住在吉祥地——安稳、多福的地方,就必须鼓励他人共同造福人群。

只有点燃更多的烛光,才有大放光明的喜悦。

【有感而发】

学佛的目的是明心见性,「明心」就是我们的心地能够光明磊落,本性光辉自然能显现出来。就像点燃心地里面这支蜡烛的烛光一样,不只可以照耀自己、了解自己,还能够照耀别人、了解别人。

年轻、健康、贫穷

年轻能拥有多一点的时间来完成心愿;健康则有饱满的精神,可发挥人生的智慧;贫穷则斗志高而易有成就。

时日推移,回顾一下人生的过程,可以知道「人」生活在空间,消逝于时间。每一个人的生命、事业都是在空间与时间中完成的,所以,人人都需要把握时间、利用时间,从时间的累积中成就学业、事业、道业。

如果有来生

美国有一位非常博学多闻的学者,在八十多岁时,慨叹宇宙之间有无穷尽的道理,尽管他以数十年的时间从事研究工作,仍然觉得所学不周;而最遗憾的是他还不能透彻生命的奥泌。他说了一句话:「如果能有来生,我只求三个愿望——一是年轻,二是健康,三是贫穷。「年轻与健康是人人企求的,为什么这位学者还求贫穷呢?当然有他的道理。

求年轻是希望拥有更多的时间。人的身体和精神总是受到岁月的磨损而衰弱,人过了中年以后,就会觉得时间不够用,体力弱、脑力差。年轻时有着无穷的希望及冲劲,也有长久的时间来完成心愿,所以,人到了年老时才知道年轻的宝贵,总希望自己年轻一点,能够有较长久的人生。

第二项是健康。一个人即使年轻,如果身体不健康,则智慧、脑力也无法充足。人一定要善加调节日常生活,不论是睡眠或食量都要有适度的调节,有好的身体就有饱满的精神,才可以发挥人生的智慧效用。

佛陀说:「诸苦患中,病苦为最。」病比老更痛苦、比死更难过,所以身体的健康非常重要。

接着,他所求的就是贫穷。

这一点使我们感到非常困惑,每个人都要求事事如意、生活富有,为什么这位学者却要求贫穷呢?

原来富有的人生容易使人丧失斗志。有很多成功的学者、伟大的人物,都是在贫穷、困苦的环境中产生斗志而有所成就的。例如释迦牟尼佛,他虽然生活在富有的环境中,但是为了完成道业、透彻宇宙的道理,他毅然舍弃荣华富贵的享受,自愿择取常人无法忍受的贫穷——苦行生活。

德雷莎修女

不只是这位学者,就是其它宗教,如基督教、天主教也有同样的情形。譬如近代的德雷莎修女,她可谓是天主教的光荣,我个人也非常敬仰。她只是一位修女,为什么能够得到国际人士的称赞、敬重?那是因为她真正守持天主教的三条教戒——贞洁、奉献与守贫。

贞洁方面,她也一样舍弃了小家庭,出家走入修道院,保持身心的贞洁,这就是他们的规戒。

其次是奉献。我常说,真正的修行人是没有自我的,佛陀就是为了众生而修行、为众生而成佛;德雷莎修女也是为人类而奉献,她把心献给天主、人民,并且走入最艰苦、最困顿的地方,在贫病饥饿的处所,献出她的心力,救济那些穷苦的众生,这就是救贫。

三者守贫,因为身边一无所有,所以她的心一无挂碍。没有事业的牵绊,没有物质的累积,我们的心灵自然没有挂碍。这就是圣者所持有的规戒,也是学者所追求的境界。

看到他们如此致力于入世的志业,我们更应以出世者的精神,坚强而超脱,抱持着只要有一口气存在,就贡献一分力量;一天能够行动,就做一天志业的信念,绝对不可有逃避的心态,要生活在贫而乐道的境况中。孔子称赞颜渊,就是因为他能够安贫乐道。

所以,有智慧的人并不要求财富,也不求享受。他勇于接受各种磨练的环境,因为有磨练的环境才能升华人格。铁块一旦丢入洪炉里,就会被熔化,但光在洪炉里烧熔,仍然无法成器,必须再经过几番锤炼,才能够造就各式各样的器具。所以要成就精纯的人生,除了接受一番磨练,还要再经过无数次的挫折打击,才能真正完成历练的过程。

【有感而发】

我们要好好把握现在,利用环境、时间及健康的条件,除了自性的启发之外,还要赶紧发挥我们的良能,以无牵挂、无污染的感情,奉献给人类一分爱心。

别让生命睡着

让时间空过,浪费人生,将使我们不知何去何从?

人要尽量发挥自己生命的价值,能多付出一个钟头或几十分钟去做有益的事,就是在应用生命价值。

年轻时总是觉得时日还很多,等到年纪稍长时,才会警觉时光不多了,尤其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耗损时,想多利用时间,却已所剩无几了!

我年轻时非常爱惜时间,分分秒秒、点点滴滴都不敢任它随意流逝;尤其是现在这个年龄,更感到时光的可贵,过去已经不敢浪费了,现在我更爱惜它。

当我疲累得坐立不住时,总想躺一躺休息一下?但是一到床上时,我就想到:不对!这个时候不是休息的时间,于是又马上起来。

不但年纪稍长的人要爱惜时间,年纪轻的人,更要把握时间,不要借口:「已忙碌几天了,就要休息几天」应该好好利用人生,发挥生命的良能。

人生本来就是苦多乐少,苦有物质、精神、环境、身体上的苦,和许多不能如意的苦,「苦」完全是由日常生活的人我是非累积而成。除了感情挫折的苦,还有时日空过的苦,总是留给我们一分空虚的遗憾。

人生世间,如果任由时间空过,浪费人生,带给我们的将是不知何去何从的彷徨,这种失落感比什么都苦啊!

【有感而发】

我们要好好做一个耕耘良田的农人,不要浪费时间任良田荒芜。田地不播撒种子就会杂草丛生,杂草一生就变成荒野之地,等明年要耕耘时,就很困难了。

所以我们要好好利用时间,好好地耕耘我们的田地——心田,不要让它杂草丛生。

蜘蛛与蚕

蚕为利益人群而吐丝,蜘蛛却吐丝以捕杀他命,

两者相较,何者可爱呢?

我看了王端正先生的一篇社论,写得很好、举例譬喻恰当,这是一只蚕和蜘蛛的故事。

蜘蛛对蚕说:「你和我虽然都会吐丝,但是我的丝,帮我建立王国,纵横天地之间,而你却作茧自缚,丝尽而死。哈!我的丝有价值多了。」

蚕就回答:「我的丝能够供给人们织布,上至皇帝百官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能有衣可穿,我是牺牲自己、利益社会人群。

而你吐的丝,虽然经纬分明、形状美丽,但是这些丝网只能捕捉蚊蝇小虫。为了自己果腹求生,不惜捕杀他命,这些损人利己的丝,价值何在?」

蚕与蜘蛛两者,一个是为社会人群之利益,不断地吐丝而牺牲自己;另一个则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损害他人,两者比较,哪一个可爱呢?蜘蛛捕食时是一副青面獠牙的模样,而蚕却是如此温顺可爱。

人生也是如此,同样是过日子,何不牺牲享受,利益人群呢!

手脑并用

做事应该手脑并用,觉得某件事需要改善,

就要用心恩考,合力推动。

一件工作,在动手苦干的时候,也要同时动脑,将复杂与浪费时间的工作程序简化,使其一目了然。

有力量固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要有心,因为只靠体力是不够的,还要凭借心力。所谓「四两拨千斤」,有时候用心地动一下脑筋,就可以轻易将事情解决,若不肯用脑思考,只想靠两只手来硬推,不但很辛苦,而且效率不大。做事应该手脑并用,觉得某件事需要改善,就要用心思考,提出建议来互相检讨,合力推动。

【有感而发】

一项事业成功的主因在于带动、领导他人,若只是不断地辛苦工作,却不负起带动的责任,便只有苦劳,而没有功劳;这就像一盘散沙一样,无法凝聚力量。因此,我们除了自己努力工作外,还要培养人事上的和睦,带动其它人一起做。

职业与志业

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会消逝;

应该多为人群服务,开拓大事业。

人生不要抱着「职业」的心理来工作,而要秉持「志业」的精神来服务,将身心投入,不要怕麻烦,把所有的事情都整理妥当,打好基础。

人生并非只为个人眼前立竿见影的事业而努力,应该为将来的目标和大众着想。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会消逝,何不发广大心,多为人群服务,开拓大事业呢?

【社会传真】

假日,我在慈济医院「社会服务部」看到一位在供应部服务的年轻人,就问他:「你今天怎么在这里帮忙?」

他说:「今天是休假日,我必须利用时间来从事社会服务工作。」这种不计较物质上的报酬,只希望发挥良能的愿心,多么可爱又可敬啊!

最有成就感的人

只要有垃圾车经过的地方,所有大街小巷都收拾得一干二净;所以,清洁员最有成就感。

什么样的人最有成就感呢?

我觉得在街道收垃圾的人最有成就感!

第一是他们不贡高我慢,又守本分;

第二是因为他们没有任何优越感及超越的希望。

凭这两样,他们就能安分守己的每天与垃圾为伍,随着垃圾车前进;只要有垃圾车经过的地方,所有大街小巷都收拾得一乾二净,所以我觉得清洁员最有成就感。

植树者的精神

我们不要妄想在树下乘凉享受,只希望树大成荫,

使后代能遮荫乘凉。

我常常告诉弟子们:「你们既然不怕辛苦,跟随师父,就是知道自己不能轻松安闲,所以要有种树人的精神,不论树苗多么幼小,仍然要继续不断地栽种、浇水。」不要妄想树大成荫时在树下乘凉享受,我们唯一的责任是小心栽培,让树木生长茁壮,使后代能遮荫乘凉,这就是种树人的精神。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应该以服务的精神,奉献我们的能力和时间,致力于利益人群的志业。

时间可以成就一切事业,与其无所事事地空过时间,倒不如从事有意义的工作。

君子慎其独

与人相处时,固然要谨慎言行;在独处时,更不能疏忽懈怠。

孔子的弟子颜回,是我很景仰的贤人,他是一位安贫乐道、不争取名利地位而自得其乐的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他最受孔子的赞美。平常他对老师的教诲,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现,但是他私下的生活举止,却能遵循师教,并能闻一知十,发扬老师的精神教育,这就是学以致用。

《论语》中有一段孔子描述颜回的话——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孔子说:「我常常和颜回面对面谈论一整天,他都只是默默地听受,从不曾发言问我一句不了解之处,也从未发言表示领会,或在老师及众人的面前炫耀。老师传授多少,他就领受多少,看起来似乎毫无反应、全无领会,好像一个愚人。但是他离开之后,仔细地观察他的行动,不但平时用功,而且与人交谈时,都能够把老师所讲的道理阐扬得淋漓尽致;他不但在众人之前,将老师的道理以言行阐扬,独处时也非常谨慎,态度丝毫不敢散漫。颜回,实在并不愚笨啊!」

所谓君子者,必须慎其独。与人相处时固然要谨慎言行,在独处时更不能稍有疏忽懈怠,仍要自我警惕,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人生在世,所表现的声与色,会形成一个人的人格,若在言行举止上稍不注意,人格就很容易败坏。所以,我们不但在群众中必须谨言慎行,就是独处时,也不可松懈。

【有感而发】

讲话和举动都是很重要的,虽然说话只是启动唇舌,发出声音,但是有人说出一句话后,可以完成历史上的伟大事业;有的人却因一句话而破坏了修持数十年的形象。有时候一个举动,可以减轻许多人的精神与体力负担;有时却也可能因一个举动,造成许多不可收拾的灾难。总而言之,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是言语或举动,都必须非常谨慎注意。

心安的时刻

人生哪一天没有烦恼,哪一刻没有病痛呢?

只要能付出良能,就是幸福。

生老病死、生离死别的情况,不断在人生舞台上演出。不一定是七、八十岁的老者才会生病,即使是年轻人也随时会遭受病苦。

病魔缠着她

我在台中见到一位病痛缠身多年的小姐,她只有三十岁,发病之初,只是眼下长出一颗小瘤而已,现在已经严重到半边的脸肿胀得垂到胸前来,眼睛也因为大肿瘤的影响而不能睁开了。这几年来,可以想象得出她的父母是如何辛苦地照顾她?而病者又是如何过日子?

我想,如果她卧病在床、完全不省人事,可能会好过一些。但是她的意识却很清醒,并且一再表示她唯一的心愿是想见证严法师。于是,我和几个人一起去看她,见到这么多人,她很激动也很不满。我就告诉她:「大家来看你都是好意啊!」她回答:「世间有几个人像您一样慈悲呢?世间又有谁像我一样悲惨呢?」接着又说:「人们来看我,大都是抱持一分好奇心而已。」言下之意,忿忿不平。

世间苦难的众生何其可悯?她才三十岁,遭遇竟然这么悲惨!尽管这样,她仍然具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并且发愿病好时,要到医院当志工。但是有些佛教徒,不明就里,每天都去帮她念佛,希望她早日往生西方,这让她觉得很困惑。这个例子,让我们深深体会,救度众生除了要有慈悲,还要有智能。

人有生老病死,有身体就有病痛,有爱就有烦恼,人生哪一天没有烦恼?哪一刻没有病痛呢?我认为,只要每一天都能尽量付出我们的良能,为社会、为人群奠定爱的基础,这就是幸福。

人生不是有物质享受就能快乐,也不是有某种力量做我们安全的保障就是幸福。只有良能的付出才是最心安的时刻,我们能使社会幸福,就会得到快乐。如果只是为了自身了脱生死而用功,到底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受益呢?

【有感而发】

有些佛教徒,一听到某人罹患绝症,没考虑到当事人的心态如何?就开始要帮他助念,让他往生。我认为,这种做法应该再教育。我们应该鼓励他对人生有信心和斗志,哪怕剩下最后一口气,也要鼓起勇气去面对。内心不沮丧,也不畏惧,才能安详地走完人生旅程。

济贫教富

贫困的人,需要富有人家的力量,而富有与贫困的人,

都需要佛教的精神教育。

台湾虽然富有的人比比皆是,但是在某些角落也有不少人过着暗无天日、艰困污秽、贫病苦难的日子。这些人所需要的是富有人家的力量,而富有的人与贫困的人都需要佛教的精神教育。

我们必须负起这项责任,搭造贫富之间的桥梁,引导富有者救济贫困的众生。尽管我们的财力不足,但是只要有信心与毅力,就可以不断地引导他们发挥力量,这样心力与财力结合在一起,就可以救度贫苦的众生。

名医与良医

名医易得,但是良医难觅;

合良知与良能,才能成为一个良医。

现在的科技教育发达,要培育名医很简单,普天下的名医比比皆是,只要有心学医,便可在科技教育下,凭借仪器的帮助来了解人体的机能,所以,成就名医并不困难。但是要培育良医便非常困难了;良医必定要发挥良心、医德。

现在是功利的社会,每个人都不断地追求、争取功名利禄,因而迷失自我的良知。我们若希望医院能延请到具有良知、良能的医护人员,来解救天下众生的病苦,唯有再求进步,从建医院进入办教育的志业,如此才能成立教学医院。以宗教的精神来启发、教育学医者的良知;用医学科技的功能来教育、引导他的良能;合良知与良能才能成为一位良医及白衣天使。

凡夫与圣者

本性是没有生灭的,能够反观自照,

光明的本性即可显现。

凡夫除了身体有生死之外,心灵也随着生死不得自由;圣者只有身体的生死,而没有心灵的生死。

我们看看释迦牟尼佛,从三大阿僧祇劫前,就生生世世不断地来人间,而且不曾失去其志愿,身体有一生一世的分别,本性却没有生灭,因为本性无生亦无死。只是一段时间结束时,就要顺应世间法,方便现生死,换上另一个身躯再来。

正因为我们的本性是没有生灭的,所以必须不断地净化自己的人生,使光明的本性得以显现。

借水见月

佛性如明月,凡夫心如水;水静而月现,水动而影乱。

佛性如明月,凡夫心如水;水静而月现,水动而影乱。众生都有佛性,每一个人都有爱心与良知,而且人人平等绝无稍减。

即使是一个犯了罪的人,他的良知善念也不比我们少;他只是一时搅动水面而破坏了月影,而我们比较幸运,水没有受到晃动,心月才能常明。所以,能时常发挥良知的功能,处于静态中就能显现善念。希望我们借水见月,借凡夫之心善加修持,以达到圣者的境界。

一心不二志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一天学一门的话,

需花用多少时日?浪费多少人生呢?

我们既然学佛,就要深刻体会佛陀的精神,一心不二志,实践佛陀的教法。一心不二志就是「直心为道场」,一心一意行于佛道上,不要三心二意,才能很快达到目标。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一天学一门的话,找遍八万四千法门,需花用多少时日?浪费多少人生呢?所谓「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这就是一心不二志。我们若能够一心一意,就不会受周围的环境所动摇了。

【有感而发】

如果要说我有一个法门,那就只有「为佛教、为众生」而身体力行;在日常生活中要缩小自己,包容众生。这就是我们一向的修持法门。既然没有自我,怎么还会去研究我要如何修?如何守呢?我认为:站稳自己的脚步、修养自己的心胸、无代价地付出、不考虑自己的得失,就是正确的法门。

浊世清流

现在的世界实在很乱,而每个人都有安定社会、

平息乱象的责任。

现在的世界实在很乱,不只台湾有民众示威游行,世界各地都发生混乱不安的情形,而教育也亮起了红灯,儿童从十一、二岁开始,讲话都大声叫喊,他们已经不懂得什么是正确的说话态度与礼节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所见、所听到的各种社会或政治团体聚会以及新闻媒体、电视荧幕的画面,每个人讲话都是大声瞋斥吶喊。人与人之间怒目相向,从来没有看过大家以绅士的风度,心平气和,相互尊重地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不论走在街头巷尾的行人或在生意场中做买卖的人,也都是高声喧哗、大喊大叫;而学校里教育学生的老师更是大声斥责,所以,这些学童已经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说话应有的礼貌与态度。他们所接触到的都是互相叫骂、怒吼,彼此对抗,甚至动用肢体暴力……,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和平的境界。

我们承认这个社会确实很乱,而每个人都有安定社会、平息乱象的责任。让我们先端正自己的心思,然后实践力行,善尽自度化他的功能吧!

谁来成就我  让我帮助的人,并不需要感谢我们,

因为没有他们,我们就无法成就菩萨道。

一位医生要成为名医,必定要医治很多病苦的患者,才能累积他的经验,成就一位名医。

我们要圆满布施的愿,也需要有贫困、苦难的众生才能成就。

所以我常常以最虔诚的心勉励大家:让我们帮助的人并不需要感谢我们,而是我们要感谢这些贫困苦难的众生,若没有他们,我们就无法成就菩萨道。  随缘立足

因缘到时我们推不走,缘未到时则无法强求,

我们必须随缘立足。

有一位年轻的比丘,出家已经有几年的时间,当初出家本来是抱着积极的心理追求正道,并且在台湾一处名山宝刹求学、修行。但是几年下来,究竟学佛的目标应该何去何从?心中仍然非常迷惘。他一来就问我,他应该朝哪一个方向去学习、精进?我便鼓励他「精进学佛」。他还说,他要以十年的时间用功,若十年后有所成会再回花莲,因为花莲被基督教、天主教占去了大部分的地方。

我便告诉他:「学佛应该有无常观,要随缘立足;因缘到时我们推不走,缘未到时则无法强求,时间并不是自己所能掌握的,必须存着随缘立足的心念。还有,既然我们学佛,就必须具有宗教者的心量来包容一切,所有的山溪小湖、河流沟渠之水,最后都流入大海,大海的容量没有限量。基督教、天主教都是利益人生的宗教,我们应该尊重包容一切宗教,时时赞美有益人群的组织,绝对不可画分是非的界限,一旦产生一条条的界沟,就无法宽容一切众生了。」

这位比丘听了我的话,觉得这几分钟所得到的心得,不但清晰而且深刻。他说,他已知道该做的事了。

静思再三

一、禅定

二、理想与现实

三、空谈与实行

禅宗说:担柴挑水无不是禅、举止动作无不是禅。并不一定要静静地打坐才是禅定,那称为「坐禅」。

禅的最高境界是一切举止行动、工作休息……都不离开禅的功夫,也就是心无杂念、意无他想。

理想与现实常常遥遥相对,但是不管两者之间的距离有多遥远,只要具足信心、毅力与勇气,再长再远的路途也能到达目的地,再遥远的距离也能连结在一起。这些都需要时间,而在这段时间之内所需要的是信心,因此,我们要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建立自己的信心与毅力。

学佛重在实行,如果缺乏实行的步骤,即使学问再高,也不过是在口头上空谈高论,如此反而会造成宗教的损失,因为论调多则问题也多。

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做一个老实的修行人,安分守己,在日常生活中把握时间多多付出,爱惜自己的秉赋,莫让时间空过,使自己平白地失去磨练的机会。

下一篇:妙高(重振禅宗)历代高僧大德的故事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