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2022-05-15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首页>>佛学书库>>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济群 法师

2000年讲于苏州定慧寺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处世态度。因为人生观念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处世态度也往往大相径庭。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佛教徒是消极而悲观的。因此,选择佛教作为信仰,只是老年人的事,年轻时是不适合的,除非在事业或情感上遭受了重大打击。由于这种误解,使得许多人自决于佛法智慧与真理的大门之外。再从佛教界自身来说,许多佛教徒因为对经教缺乏研习,未能树立佛法的正见,面对社会的误解,自然也无法分辨。

作为一个佛教徒,应该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来对待修行和日常生活?消极或是积极?禁欲或是纵欲?自利或是利他?这一系列问题,不仅社会对此有诸多争议,即便是学佛者本身,多半也不甚了了,基与此,本次讲座将重点为大家分析"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一、积极乎?消极乎?

 人们总是习惯将佛教徒与消极厌世联系在一起,那么,学佛者究竟是不是消极的?如果是积极的,那佛教徒的积极又表现在哪些方面?要把这个问题弄清楚,首先要探讨一下:什么是消极?什么是积极?

(一)、消极、积极的产生和表现

消极和积极是我们对某件事表现出的态度。当我们对其发生兴趣或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时,就乐于主动参与,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反之,则会有意识地回避、抵抗,表现出消极的态度。

尽管孩子的天性都是贪玩的,但在对待学习的问题上,却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有的孩子觉得读书无用,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对学习难以产生兴趣,因此以消极的态度应付了事。而那些从小好学的孩子,因为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督促,自己就会努力对待。

我们在工作和处世中也会面临类似的问题。同样的事情,落实到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出的态度和行为也会各不相同。

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采取的是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他为了恢复"周礼",为了推行"仁、义、礼、智、信"的政治主张,几乎一生都在周游列国。在他游历期间,遇到很多挫折,包括隐士们的冷嘲热讽,但他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立场,仍"知其不可而为之",积极实施治国平天下的志愿。在理想无法实现时,亦不轻言放弃,转而在学生中推行自己的主张,提出"学而优则仕"的读书观念,由读书进而仕途,进而治国平天下。

与孔子的积极入世相反,历史上还有许多消极避世的隐士,他们无法接受现实社会的污浊,转而寄情于山水之间,过着淡泊无为的生活。《庄子》记载:尧有意将天下让与许由,许由闻听,不仅没有感到欣喜,反而跑到河边将耳朵反复清洗,觉得尧的话玷污了他。

这样的机遇对孔子而言,或许是梦寐以求的,天下唾手可得,正可用来大展鸿图。但人各有志,许由所向往的是逍遥自在的人生,世间功名于他不但毫无意义,且避之尤恐不及。

除了观念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之外,消极与积极的产生,往往与自身的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有的人从小失去家庭温暖,长大后工作不顺利、婚姻不幸福,经历了太多的坎坷和挫折,使他们看不到人生的意义,看不到生存的希望。活着到底是为什么?他们找不到自己的目标。在他们眼里,世上的一切都暗淡无光,甚至使人失去生活的勇气。长此以往,他们的人生态度不免趋向消极。

而在顺境中成长的人,很少经历挫折,对人生充满信心和希望,无论做什么都觉得有意义,他们所表现出的努力进取,就来自于积极的人生态度。

社会环境也是导致不同人生态度重要的因素之一,古人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之说,正是说明了这样的道理:若身逢乱世不妨遗世独立,心游江海;若天下安乐才可出来辅助明君,安邦定国。

由此可见,消极与积极既取决于我们的主观愿望,也和客观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消极与积极是相对的

消极与积极并不是绝对的,由于参照的角度不同,标准也会随之改变。

伯夷和叔齐是历史上两位深受推崇的隐士。当时,周文王想请他们出山讨论伐纣王,可在他们眼中,这却是大逆不道的犯上作乱之举。他们为了遵循儒家的道德观念,拒不出山,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从入世的角度来说,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消极的。但换个角度来看,他们为了忠孝仁义而独善其身,其行为却有着积极的意义。

再如出家人的修行生活,以世俗的标准衡量,无疑是消极的。但以他们追求的人生目标而言,出家不仅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命,更是为了住持正法、荷担如来家业的崇高使命。他们为寻求真理而放弃世间享乐,其选择无疑是积极而自觉的。

所以说,消极和积极不可简单地一概而论。当我们看待任何一个问题的时候,不能局限于单一的角度,只有从多方面地观察、思考,才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反之则会有失偏颇。

通常,在我们的人生中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因为人生始终都处于选择之中,而选择就意味着取舍:在占有的同时也在放弃。

无论我们选择学校、工作还是家庭,都面临同样的问题。高校有几百所,而我们能选择的不过是其中一所,就是在这一所中,能选择的也不过是其中一个专业。生有涯而学无涯,我们的人生是短暂的,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想要。类似的选择,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时时都要面对。而取舍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分配我们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在作出抉择后,对我们所选择的,要积极努力,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上面,而对其它与之无关又足以形成干扰的事情,则消极对待。古人有玩物丧志之说,玩物何以会丧志呢?就是没有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本应消极对待、浅尝即止的事情投入了过多的精力,以至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三)、佛教徒是消极的吗?

为什么社会上很多人会认为佛教徒是消极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是由出家制度引起的误解。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是以孝为本,而孝的核心内容就是传宗接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出家人必须独身,当然谈不上生儿育女;再则,世人多半以地位名利作为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准,认为人生在世或是要荣华富贵,或是要干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方能光宗耀祖,而出家人与世无争,视世间功名如过眼云烟。现代社会是鼓励消费的年代,而佛教徒生活俭朴。尤其是出家人,长年累月住在古老的寺庙里,饮食清淡,衣着简单。很多人对这种少欲知足的生活不理解,觉得佛教徒缺乏常人的生活热情,跟不上社会潮流,与当代生活方式格格不入。因此在人们眼中,出家人的选择无疑是对人生缺乏积极的追求。

同时,确实有些人是在无奈之下出家为僧。或是带着个人恩怨逃避现实,或是在遭遇挫折后对生活失去信心,万念俱灰之下遁入空门,这也是造成社会对出家人产生误解的重要因素。其实这类人在僧团中仅仅少数而已,而且,若是出家的发心不正,即使披上袈裟,在佛门中也不会有太大作为。

再就是从为人处世方面引起的误解。如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人为了跟上时代,一生忧患劳顿,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从佛法的角度来看,这恰恰是世人最大的无明佛陀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正因为看到事物发展的本质,所以佛教徒的处世原则是随遇而安,这也是被世人视为消极的因素之一。

(四)、正确理解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如何才能正确认识佛教徒的人生态度?辩证地说,佛教徒既有消极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从世俗的生活方式来看,佛教徒是消极的;就人生的追求而言,佛教徒则是积极的。

1、佛教徒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每位佛菩萨成就都来自于他们的发心和愿力,正如四宏誓愿所说的那样:"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也是所有学佛者应当树立的人生目标,因为学佛就是要学佛所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常人的目标往往只是局限于个人或家庭,非常狭隘;而佛教徒的人生理想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学佛不仅是为了个人的解脱,还要帮助更多的人寻求解脱。

历史上有多少高僧大德为了弘扬佛法不辞劳苦、舍生忘死,正是他们不屈的努力,才使得佛法从印度传到中国,乃至世界各地,使更多的人因为听闻佛法而获得解脱。

我们所熟悉的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为将佛法传播到日本,在交通条件极其简陋的时代,六次东渡,其间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随行的弟子相继被风浪和疾病夺去了生命,他本人也因长途跋涉的艰辛而双目失明,但依旧锲而不舍,终于在六十六岁的高龄踏上了遥远的异邦,成为日本律宗的开山祖师。是什么支撑着他在茫茫的大海上漂流?就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传法事大,浩淼大海何足为惧?"在他决定东渡伊始,便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在一次次的挫折中百折不挠,他所凭借的,正是为法捐躯的的赤诚之心,正是普渡众生的积极追求。

2、佛教徒要积极的研究经教,以探索真理为己任

如果说菩提心成佛的种子,那一切善法的修行就是成佛的助缘,愿力还要通过具体的实践去完成。学佛是追求真理的过程,佛法甚深微妙,只有积极研究经教,才能从中探索出人生的真谛。

且不说佛陀在因地时,为求半偈不惜舍身,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翻开《高僧传》,每一位前贤都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当年,玄奘大师在国内遍访各地善知识后,感于汉地流传的佛法义理派别众多,译文尚欠完备,毅然背井离乡,踏上了西行求法的征途。在那样的年代,西去印度谈何容易,往往是"去者成百归无十"。在漫长的旅程中,他无数次死里逃生,终于来到佛法的发源地,又在印度学习了十七年之久。大师的博闻强记和锐利思辩使印度各宗僧众都为之叹服,声誉之隆,一时无双。但大师学法的目的是为了济世度人,为了将佛法的智慧传遍东土。因此,在求得正法之后,再一次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回到汉地,开始了中国佛教史上规模空前的佛经翻译事业。大师的一生都积极致力于经教的研究,以探索真理为己任,真正体现了大乘佛教救世之真精神。

3、佛教徒要积极止恶,积极行善

人间有善、恶两种力量。在我们的人格里,这两种力量也同样存在。在传统儒教中,对人性的善恶始终存有争议,既有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之说,又有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之见,究竟孰是孰非?

从佛法的角度来看,人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在我们的生命中,这两种力量是共同存在的。学佛就是要开发生命中善的力量,使我们的起心动念都和善法相应,使我们的慈悲念念增长。

华严经》中有一著名的偈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当年,白居易在向鸟巢大师问法时,大师正是以此偈作答,可见其重要意义。佛法固然博大精深,但在具体行持中,又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勿因恶小而为之,勿因善小而不为。

声闻乘强调持戒,即"诸恶莫作",事实上,持戒本身就是一种行善的方式。如果每个人都能不杀生,我们就不必担心受到他人的伤害;如果每个人都能不偷盗,我们就可以夜不闭户;如果每个人都能不邪淫,就少了许多家庭纠纷;如果每个人都能不妄语,我们就不必担心上当受骗;如果每个人都不饮酒,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很多悲剧就可以避免。

而菩萨乘更强调"众善奉行",不仅要以持戒来利益众生,还要积极行善。善事不论大小,凡是自己能够做到的,都应随分、随力、随时去做。像观音菩萨那样"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只要众生有困苦,就积极主动地为人分忧解难。对所有众生都视如己出,无有分别,众生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众生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不求回报,不论得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佛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

4、佛教徒要积极完善人格,济世度人

我们要像佛菩萨那样去济世度人,首先必须完善自己的人格。而完善人格,又必须从克服自身的烦恼做起。

众生之所以流转生死,是因为生命中存在着很多烦恼。烦恼是来自于生命的内在,而客观条件只是造成烦恼的外缘。面对逆境是否生起烦恼,与我们的观念和修养有关。一个没有贪欲的人,欲望不会成为他的牵挂;一个没有嗔恨的人,嗔恨的种子不会在他心中发芽;一个没有愚痴的人,无明不会遮蔽他智慧的眼睛。

学佛是一项生命改造工程,佛陀是圆满了断德、智德、悲德的觉悟者。所谓断德,就是断除人类无始以来的贪嗔痴杂染。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本有的清净自性才能得到显现,人格才能得到进一步完善,而这正是济世度人的基础。

行菩萨道,不仅要说法度人,更要以自己的德行和实际行动去感召他人,让所有人感受到菩萨的慈悲和智慧。菩萨的心量是常人难以度量的,菩萨在行布施时,不仅要施舍财物,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布施如此,六度万行莫不如此,为了众生的利益,牺牲一切都在所不惜。所以说,真正行菩萨道就意味着彻底的奉献。这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要尽未来际无有间断,广度众生无有疲厌。

综上所述,作为佛弟子,就是以佛菩萨为榜样,以佛菩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明确人生目标的前提下,积极追求真理,传播真理,从这个意义来说,佛教徒的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二、悲观乎?乐观乎

 生活中充满着悲欢离合,并由此引发我们的喜怒哀乐。当我们处于顺境时,会因事事如意而情绪高涨;当我们处于逆境时,又往往因困难重重而情绪低落,我们的心总是随着外境的转变而起起落落,时而悲观,时而乐观。

(一)、悲观、乐观究竟是什么?

悲观和乐观是我们对待现实生活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悲观的人往往只看到其中灰暗的一面,随时担心失败,因此宁愿不去尝试任何新生事物,尤其遇到困难时,悲观会使人沉溺在挫折中无法自拔;而乐观的人,则会努力寻找其中所蕴含的光明面,从而激励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

曾经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做悲观,一个叫做乐观。他们的父亲希望能够改变一下这样的状况,所以,给悲观的孩子送了一屋子玩具,又给乐观的孩子送了一屋子马粪。第二天,他去检查他的试验结果时发现,悲观的孩子依旧愁容满面,所有的玩具连碰都不曾碰过,因为他害怕把它们弄坏了。而乐观的孩子呢,则在马粪堆里玩得不亦乐乎:"父亲,您一定在里面藏了什么宝贝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的生活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取决于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人生从一张白纸开始,其后发生的每一桩事渐渐在白纸上绘满了轮廓:我们的经历,我们的遭遇……悲观者总是在生活中寻找缺陷和漏洞,所看到的是满目的黯淡;而乐观者则会从中发现潜在的希望,发现亮丽的色彩。

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幕幕悲喜剧,这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莎翁戏剧,既有情节欢快的喜剧,又有结局凄惨的悲剧。悲剧与喜剧的诞生,既是现实人生的真实写照,又在客观上反映了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认识。

(二)、悲观、乐观的产生和表现

人生有悲有喜,但文学作品对现实的反映还停留在生活表层,没有深入挖掘苦乐产生的实质。

悲观、乐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于一般人而言,往往和性格及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

乐观主义者,或者由于天性比较开朗,对什么事情都想得开,看得淡,重视过程多于结果;或者由于对人生无知,没有远大的理想,得过且过;或者由于出生优越,一生不知愁苦,对任何事情都充满自信;或者认为科学至上,对人生抱着必胜的信念……但这几种情况下产生的乐观,基本都属于盲目的乐观。

而悲观主义者,或是因为对自己缺乏信心,被怀疑束缚了自身的发展;或是因为性格的缺陷,对社会及世界采取对立的姿态;或是因为长期生活在逆境中,理想无法实现,自我价值无法得到体现,从而失去生活的信念。

但悲观和乐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芸芸众生中,绝对的悲观者或是绝对的乐观者都只是少数,大部分人会随着环境的改变、阅历的丰富,在悲观和乐观之间不停地摇摆。

虽说乐观的人相对要豁达一些,对社会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只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若将人生比作河流,这河流中处处隐藏激流和暗礁,谁也无法预料明天等待着他的是什么,突如其来的重大挫折和打击往往会使人变得意志消沉,转而成为悲观主义者。

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世界充满着矛盾和痛苦,充满着疾病和战争,一些哲学家对人生进行深层透视之后,看不到人生的价值,找不到人生的前景。他们认为人生是虚幻而没有意义的,生命的本质是痛苦的。

叔本华和尼采都是悲观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叔本华说:"对于人生来说,所谓的幸福,是意志达到目的的状况,而意志在追求目的时受到的压抑则是痛苦的。所以,人生的幸福是暂时的,痛苦是经常的。因为人的追求没有最后的目标,人的欲望永远无止境。"

对欲望的无止境的追求,决定了人生的痛苦。一旦追求实现了又会如何?是否会带来永远的快乐?遗憾的是,人类从来都是向往得不到的东西,一个欲望得到暂时的满足,新的欲望紧接着又会产生。社会在发展,人的欲望也随之不断提高。如果没有追求又如何呢?就容易对人生产生厌倦,所以人总是在追求和厌倦间痛苦地徘徊着。

人活着,暂时的价值当然是有的,尽管每个人的追求不同,成就不同,但在为自身谋取生存的同时,总会或多或少地对社会作出一定的贡献,但这就是人生的终极价值所在么?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以死亡来衡量,人类的一切奋斗和努力都是徒劳。历史上多少叱咤风云的人物,一旦死后,丰功伟业亦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湮没。即使权倾一时,即使富可敌国,即使名满天下,这一切在死亡面前又显得何等苍白?

从个体生命来说,要面对死亡;从国家民族来看,也会经历盛极而衰乃至消亡的过程;即使我们居住的地球,寿命同样是有限的。面对着终将消失的世界,我们努力的意义何在? 因此,庄子早在两千年前就发出了"人之生也,与忧俱来"的哀叹。因为世界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直到今天,我们依旧摆脱不了对悲观主义的感慨和思索。

相对悲观主义论调而言,唯物主义者基于入世的原则,基于生而为人的自信,提出了较为乐观的论点。康有为即针对庄子的论点批驳说:"吾则以为,人之生也,与乐俱来。生而为人,诸天之物威备于我,天下之乐孰大于是!"西方的哲学萨特也曾提出类似的观点:"人实在就是这样一种东西,通过它,价值得以出现于世。"尽管乐观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的作用,但它的片面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乐观主义的进步观有两大支柱,一是进化论,二是经济决定论。进化论将弱肉强食作为自然界发展的必由之路,由此演变而来的社会进化论,则将先进文明的对落后文明的征服作为人类进步的必由之路。乐观主义者所幻想的进步是着眼于科技的发展,随着工业文明的普及,人类的物质生活固然得到了提高,但并没有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内心困惑,甚至带来了更多的社会问题。因此,二十世纪的思想家大多数抛弃了经济决定论的信仰,可见,我们现有的乐观主义,依旧是轻率而不究竟的。

(三)、佛教是悲观的吗?

为什么人们会认为佛教是悲观的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世人的生活方式来衡量,佛教徒与世无争,不去追逐世间的功名利禄。尤其是出家人,过着简朴、淡泊、少欲知足的生活。

其次,佛教说人生是苦,这在世人看来无疑是悲观的。在人们的心目中,苦就意味着失败和挫折。因此,人们总是以各种方式试图摆脱人生面临痛苦,将希望寄托于对财富和事业的追逐。其实佛教所认识的苦,是佛陀对人生实质的透视。佛陀昔为太子时,外出郊游,见农夫在烈日下埋头苦干,大汗淋漓;耕牛颈上勒着粗绳,稍一迟缓立遭鞭打,以致皮破血流;犁铧翻出的小虫,又被飞鸟争相啄食,生存的残酷使一切生命都陷于普遍的苦难之中。而每个人必然要经历的生老病死之苦更是难以幸免的。

除了观人生是苦,佛陀还要我们时时"念死无常",这在人们的眼中,也是悲观消极的表现。我们平时总是忙忙碌碌,不敢让自己闲下来面对我们的内心。人在年轻时可以寻找很多乐趣来弥补内心的空虚,但现实终究要去面对的,人生的终点是什么?不是我们毕生追求的名利和享乐,而是任何人无法回避的死亡结局。请问明天远还是死亡远?生命是脆弱的,我们谁也无法保证自己可以活到明天,但在我们颠倒的观念中,我们总是拒绝将死亡和自己联系在一起,不愿接受对死亡的正确认识。

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对佛法产生错误的理解。很多人学佛后执著于空,把世界看得很虚无,对人生的种种努力都觉得毫无意义,从而产生悲观情绪。这也是世人对佛教形成误解的原因之一。

(四)、中观的人生态度

那么,佛教徒究竟应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认识世界?准确地说,佛教徒并不悲观、也不乐观,而是中观,即不偏不倚的人生态度。

为什么说佛教徒不是悲观的?因为学佛修行的人,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对未来充满信心,所以佛教徒不是悲观的。在民国年间的人生观大讨论中,梁启超先生提出佛法为人心建设的准则,认为佛教不仅是人类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盖应于此时代要求之一良药"。因为菩萨的救世精神正是积极精进的体现,基于此,他在《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中标举佛教"乃兼善而非独善","佛教之信仰乃入世而非厌世"。

为什么我们又说佛教徒也不是乐观的呢?因为生命的前景虽是光明的,但现实不容我们乐观。

首先,人生的实质是苦。这在佛教的诸多经典中都有说明,如三苦、八苦乃至无量诸苦,大千世界不过是迁流不息、变化无常的苦集之地。世人由于无明,所认为的幸福往往停留在事物表面,不曾触及到幸福背后所隐藏的真相。我们以结婚成家为幸福,不知这正是束缚的开始;我们以生儿育女为幸福,不知这正是牵挂的开始;我们以事业有成为幸福,不知道这正是争斗的开始……面对人生的现实,我们无法乐观。

其次,我们必须正视生命的无常。生命是脆弱的,众生在生老病死中沉浮挣扎,随时都会被淹没。而我们对自己的命运又没有把握,生时尚且不能做自己的主,一旦死亡来临,更没有能力做自己的主人。

第三,我们要看到轮回的现实,只要生命中还有痛苦和烦恼,将永远在六道中生生不已地流转。即使来生能够继续做人,能否生在有善知识的地方,能否听闻到佛法,都是未知数,所以,生命的去向不容我们乐观。

同时,我们还必须正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污浊和罪恶,在这五浊恶世,天灾人祸不计其数,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已经被人类的贪欲破坏得满目苍痍,无量有情都在生死苦海中挣扎。面对这严峻的现实,我们也实在无法乐观。

什么是学佛者应有的中观的人生态度呢?

佛教徒要在智慧的观照下如实观察,如理思维,正确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光明面和阴暗面。既看到人生存在的痛苦,又对通过修行所能抵达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

了解人生的真相是为了离苦得乐。佛陀帮助我们正视人生的痛苦,并不是要我们回避痛苦或被动地接受痛苦,而是要进一步找到痛苦的根源,从根本上断除痛苦。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无助地沉溺在痛苦之中,才能积极坦然地面对人生,运用佛法的智慧去改造生命,改善社会。

           

三、禁欲乎?纵欲乎?

 社会上的人普遍认为出家人是禁欲主义者。所以,年轻人听到学佛不免有几分畏惧:学佛后能否结婚?能否继续常人的生活?似乎学佛后就要到深山里与世隔绝,世上的一切都不能拥有,不能享受,很多人因此对学佛望而生畏。其实,这也是错误的理解,佛教并不提倡一味的禁欲。

(一)、什么是欲?

欲就是人类的欲望希求,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上的希求;二是物质上的希求。前者属于心理欲望,后者属于生理欲望。

人类的欲望无穷无尽,所以,经典中将我们这个世界称为欲界。人类的基本欲望可归纳为财、色、名、食、睡五种,生活在欲界的每个人,无不沉溺在对五欲的强烈希求中。

财欲:是人类对财富的需求,所谓"人为钱死,鸟为食亡",人生的一切努力都在围绕着钱财奔忙。

色欲:主要是指对异性的需求。

名欲:是对名誉地位的希求。对某些人来说,生前能光宗耀祖,死后能流芳千古,才是人生最重要的目标。

食欲:是人类对食物的需求。经言,"一切有情皆依食住",食物是众生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通常,我们只是将食简单地理解为饮食,但这里所说的食,包括了断食、触食、思食、和识食。断食是我们的日常饮食,是色身赖以生存的主要条件;触食是我们接触的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也是生存的重要条件;思食是求生的意志和欲望,否则,即使家财万贯,贵为王侯,也照样活得百无聊赖;识食是指精神食粮,我们的精神若是崩溃了,肉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行尸走肉"。

睡欲:是人们对睡眠的需要。就我们平常的人来说,每天要睡八小时左右,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通常情况下,五欲中又以食欲、色欲最为突出,孟子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所存焉"。对食和色的希求是人类欲望中最大的欲望,也是人类得以生存并延续后代的基本手段。但具体到每个人,对待欲望又会有所偏重。爱财的人,觉得拥有金钱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为了挣钱可以不顾一切;贪色的人,为了美色可以将家庭、事业统统抛在脑后;虚荣心特别强的人,为了自己的名声不惜牺牲一切;贪吃如餮餮之徒,只有享用美食才是人生最快乐的事;而贪睡的人,为了睡觉不惜浪费光阴。

五欲是建立在五根的基础上,五根为眼、耳、鼻、舌、身五种器官,是我们感受世界的五种渠道。五根同样充满强烈的需求,眼睛贪著悦目的色彩;耳朵贪著动听的音乐;舌头贪著美味的食物;鼻子贪著芬芳的气息;身体贪著舒适的环境。

而同样在欲界,不同层次的众生,对欲望的需求也不同。天上的众生,欲望就比较淡薄,欲界天有六重天,层次越高,欲望越淡薄。

欲界的众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奔忙于世间,一生劳碌愁苦,举心动念都在造业,为了欲望的满足而欢喜,为了欲望的受挫而颓丧,无非是做了欲望忠实的奴仆!

(二)、欲望的表现形式

欲望的表现形式大体上有三个方面:占有、比较、竞争。

为了生存,我们必须有基本的物质条件。但即使生存问题得到解决,占有欲也不会因此消除,相反,欲望会随着条件的改善而不断提高:希望占有更多的财富,占有更高的地位,占有更大的名望。

除了占有,我们还要为抬高自己、炫耀自己进行攀比。有些人一生努力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却没有想到,超过别人的意义又在哪里?再伟大的人都无法超过所有人,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以说,攀比会使我们背上沉重的负担,使人生处于紧张的拼搏之中。

比较又导致了激烈的竞争,在经济的飞速发展的今天,整个社会都处于强烈的竞争中。竞争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们潜在的力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严酷的竞争又使我们不得不活得更累、更辛苦。

人们不停地占有、攀比、竞争,无非是想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有得必有失。财富得到了,事业得到了,名声得到了,享乐得到了,轻松的心态却失去了,相应的自由也失去了,甚至于我们孜孜以求的幸福也失去了。一个人得到越多,负担也就越重,对得而复失的恐惧也越强烈,所以,现代人的生活正是在物欲的纵容下变得愈来愈复杂,愈来愈艰难。

真正珍惜生命的人,应当懂得享受自然,享受清新的空气,和煦的微风,温暖的阳光,而不是在盲目的占有、比较、竞争中消耗生命。在我们的生命中保有闲暇,就能使心灵获得更自由的空间。有鉴于此,古今一切贤哲都倡导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只有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

(三)、对欲望不同的看法及态度

对欲望究竟应当持有什么态度呢?宗教家和哲人在对待欲望的态度上,有禁欲和纵欲之分。

佛陀在世时,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当时,禁欲为各宗教共同崇尚,他们认为肉体是罪恶的根源,只有以折磨自己的肉体来灭除欲望,死后才能享受天堂的快乐。佛祖未得道时,也曾以为苦修是正途。他来到王舍城郊外的苦行林,亲眼目睹各种奇特的苦修方法:有的忍饥挨饿;有的整天泡在水里;有的整天单足站立;有的裸露身体,在烈日下爆晒自己。佛陀亦身体力行地参与了苦修实践,"或日食一麻,或日食一粟,身形消瘦,有如枯木"。甚至在尼连禅河沐浴时,因虚弱无法上岸,他苦行六年之久,最终意识到苦行不是正道。因为极端的禁欲除了给他带来羸弱的身体,并没有使他通达宇宙人生的真相。

基督教同样认为贪欲导致了人类的堕落,亚当和夏娃本来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乐园中,却受魔鬼的诱惑而偷吃禁果,结果被逐出乐园来到人间,欲望的过患在这个传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所以,在基督教的道德规范中,欲望和虔敬、清净的教徒生活是相互冲突的,人类只有克制自己的贪欲,严格自律,才能获得心灵的纯净。

安底斯泰纳和第欧根尼是古希腊犬儒派哲学的代表人物,他们也竭力推崇禁欲的生活,认为欲望是导致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因此,提出"美德是知足、无欲是神圣"的主张,并亲自参与实践,从无欲的生活中享有轻松和自在。他们所有的财产,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几样东西:一根棍子、一件外衣、一条讨饭口袋、一个喝水的钵。一次,第欧根尼在河边见到孩子用手捧水喝,很受启发,觉得钵也是多余的累赘,索性连钵都扔了。

早期的儒家思想,也有一定的禁欲色彩,发展至宋明理学达到极致,提出"灭人欲,存天理"的哲学主张,认为灭一分人欲,才能存一分天理,道德必须在灭除人性的基础上才能显现。他们甚至主张"饿死事小,失贞事大",对欲望的否定完全走向了极端。

西方哲学经历了中世纪对欲望的否定,到了启蒙主义运动之后,开始肯定欲望的合理性。认为饮食、睡眠及性爱都是人类的本能,这些希求是合理的、道德的,人类完全有理由享受与生俱来的需求。

对欲望的肯定和鼓励,使得近代的科技和经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但由此而来的社会问题也是人类不曾面临的。

(四)、佛教对欲的看法

那么,佛教对欲望所持的看法是什么呢?佛教认为欲望有三性之分,也就是说,欲望包括了善、恶、无记三种。

我们发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种利己利人的欲望是善法欲。虽然发愿是理性的,由意志构成,但也需要欲望的推动。有了明确的愿望后,我们的行为就有了针对性,我们要离苦得乐,要了脱生死,要成佛作菩萨去度化有情,这些欲望就是菩提心,就是成佛的资粮!

第三思潮的代表人物马斯洛提出了"自我实现"学说,所谓自我实现,就是欲望的最高实现。当人基本的生存欲望满足后,应当有更崇高的精神追求,进而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类,这也是属于善的欲望。

也有的人为了满足一己私利不择手段,无视他人乃至社会的利益,这样的欲望就属于恶的范畴。战争就是由欲望的极端扩张而引起,为了侵占更多的土地,为了侵占更多的资源,国与国之间战火不熄,使得生灵涂炭,人民流离失所。

所谓无记,是指非善非恶的欲望,如渴了想喝水,困了想睡觉,包括在家信徒正当的家庭生活,都属于无记之列。

由此可见,欲望并非都是坏事,也无须视如洪水猛兽,关键是如何通过正常的渠道,合理的方法去实现自己的欲望。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佛陀在《善生经》中,就为在家众开示了赚钱及合理支配财富的方法,鼓励在家众通过正当谋生技能去获取财富。

(五)、佛教对欲望的态度

佛教对欲望所持的态度是什么呢?同样是遵循中道法门。

佛陀不主张偏离中道的禁欲。他通过六年苦行,体会到一味禁欲对修道并无意义。盲目的自苦,既没有理论根据,也没有实际作用,就好比砂中榨油,不会有任何结果。    

但佛陀也反对放纵欲望生活。他在经典中时时提醒我们要"少欲知足",要我们奉行简朴的生活原则。因为欲望是烦恼的根源,而烦恼能遮蔽我们的佛性和智慧。唯有降低了物欲的需求,才能精勤于道业的修持

1、少欲知足是幸福人生的保障

欲望是无限的,而现实却难以满足人类的所有欲望。面对有限的资源,竞争、对抗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每个人都自私自利,为了获得多于其他人的利益而互相攻击,就会使世界危机四伏。如果能够将我们的欲望有所收敛,那么,因欲望而导致的冲突也就迎刃而解了。

其实,人类维生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并不多,如果生活得简朴些,就可以有更多的闲暇享受人生,而不必为欲望的满足操劳一生。属于生活必需之外的奢侈品,固然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和享乐,但若是耗费一生光阴为其服务,反而成了一种奴役。两千年前,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曾面对繁华的集市发出惊叹:"这市场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呵!"

而今天,随着人类欲望的不断升级,整个社会都陷入了物欲横流的泥淖中。生产力的发展,不但没有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轻松,相反,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繁忙的工作几乎使人类的承受能力达到极限,甚至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想一想:究竟为什么如此奔忙?我们所付出的努力,也许仅仅换来了一些本可以不需要的东西。

所幸的是,已经有更多的人意识到盲目追求欲望所带来的弊病。在西方社会,人们也已开始摒弃豪华的生活方式,简朴正逐渐成为最新的时尚潮流。因为简朴的生活无需太多的时间和劳动就可以获得,从而使人们从激烈的生存竞争中解放出来,呼吸到更自由的空气,体味到更从容的人生。

2、少欲知足是保护环境的手段

少欲知足还具有保护自然的意义。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向自然盲目地索取,大量森林和耕地遭到破坏,使得水土流失,天灾人祸频频发生。所以,当今的有识之士都在为环保而积极呼吁,因为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这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就我们最基本的衣食住行而言,过高的物质要求,也在不知不觉中破坏着地球环境。

其中,人类的饮食方式所造成的污染就是不容忽视的。据有关资料统计,在美国,每生产一磅肉类,需要使用二千五百加仑的水,相当于一个家庭一个月的用水量;而肉食者所需的生活用水,达素食者的十二倍之多。由饲养家禽而产生的排泄物及废水,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更是后患无穷。

而我们对服装的需求,也不再是单纯地为了御寒。裘皮时装的流行,直接威胁到各种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存,使大量动物因为美丽的皮毛而遭到残酷捕杀,严重影响了自然界的和谐和生态的平衡。

我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更在日益提高,即使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房产的开发也同样毫无节制。尤其是近年,不仅城市在向农村扩张,就是在乡村,住宅也在日复一日地侵占着可怜的耕地面积。

而交通工具的普及,使汽车逐渐成为人们代步的首选。汽车在为我们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成了城市空气污染的罪魁,并由此带来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

破坏环境和掠夺资源是向未来的透支,所以,少欲知足的生活对环保具有重要的意义。

3、少欲知足是修行解脱的途径

对于解脱道的修行来说,少欲知足更是必须遵循的生活准则。

欲望被无明滋养着,无休止地追逐着新的境界,使我们的心被它左右而不得自在。欲望越多,由此而来的烦恼也就越多。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克服贪欲,它就会成为我们修行道路上的巨大障碍。因为欲望会烧毁我们的理智,烧毁我们的道德,使人生失去正确的方向。

"戒为无上菩提本",而戒律所规定的,正是俭朴的生活原则。如果欲望减少,我们的执着就会相应减少。正是由于执着,使我们的内心失去了独立,迷失在对外境的攀援中,关心的都是生命以外的东西。只有认识到欲望带来的过患,才不会有追名逐利带来的烦恼,内心才能趋于纯净和安祥。也只有这样,众生原有的佛性、智慧光明才能得以显现,所谓心净则国土净。

           

四、重生乎?重死乎?

 生和死,这是人类无法回避的永恒话题,也是我们每个人最切身也最重大的困惑。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能够进入太空,登上月球,但面对死亡,依旧束手无策。因此,哲学家将生和死定义为人类的两大属性。

(一)、人生的两件大事

在世界上,每天都有无数生命在诞生,也有无数生命在死亡。作为一期生命的开始和终结,生和死贯穿了我们整个的人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对于生死的认识,也建立在它们相互的关系上。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而逆向思维同样成立:未知死,又焉知生?正是死亡的必然来临,才显现了生命存在的价值,促使活着的人学会珍惜人生;也正是由于死亡的必然来临,使人生的一切努力在死亡的阴影下显得虚无。

尽管古今中外的哲人都在思索生死的问题,但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结论。因为能够论说死亡的人,都不曾真正地经历过死;而不得不经历死亡的人,却再也不能够来回答死。正如那个古老的戏言:"死亡其实与我们毫不相干,只要我们在,死就不在;只要死在,我们就不在。"

但是,无论是对死亡的畏惧或嘲弄,都不能使我们从生死中解脱出来。我们如何才能获得完满的生命?而诗人所赞美的"生时丽如夏花,死时美如秋月",是否只是人类的一个美丽梦想?

对待生死的态度,直接关系到我们人生观的确立。

(二)、一般人重生

生,包括外在的生活及内在的生命。

一切生物都有求生的欲望,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类?我们生活在世间,希望拥有更多的财产;希望拥有更高的地位;希望事业能够成功;希望理想能够实现……这一切只有在我们活着的前提下才具有意义,所以说,无论什么样的希求都是建立在对生的希求之上。

从人类早期的生殖崇拜,到古代的炼丹术,乃至现代各种媒体上铺天盖地的保健品广告,都反映了人类对生命的贪恋。因为生就意味着希望:"生命,也许是宇宙之间唯一应该受到崇拜的因素。生命的孕育、诞生和显示,本质上半场是一种无比激动人心的过程。"

拥有生命,的确为人类创造了无限多的可能性。

就佛法的修行来说,人生的获得也是必不可少的首要条件。在六道中,只有人道的众生才有机会依照佛陀的教诲去实践,去证悟。因此,佛经中也将暇满人生作为修行的重要条件。

(三)、一般宗教重死

无论我们如何赞美生命,生命的脆弱并不能因此而有所改变。人命只在呼吸之间,生命从诞生之始,无一日不是在趋向自己的末日。年轻时或许还不能意识到时光无情,一旦步入老年,对死亡的恐惧再也无法回避。所谓"老来岁月增做减",每过一年,便少了一年,每过一日,便少了一日。

正因为任何人都难免一死,死亡才成为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因此,几乎所有宗教都致力于对死亡的关怀。

基督教认为,人生是虚幻不实的,天堂才是永恒的归宿。针对死亡的威胁,提出了神化的永生,正如耶稣之死被宣告为拯救一样,人类也只有通过对上帝的祈祷,才能使死亡成为通往不朽的起点。基督教的信仰,正是建立在这种永生的希望上,在《圣经》中,上帝向他的子民宣告:"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

那么,上帝真的能够吞灭死亡,赋予死亡以新生的力量吗?我们知道,有生必有死,以佛法的观点来说也是同样。所以,基督教对永生的期待仍然是不究竟的。

(四)、有人认为佛教徒只重视死

佛教又是如何看待死亡的呢?

很多人认为佛教仅仅是为亡者服务的,之所以出现这种误会,主要是和弥陀净土在民间的流传有关,同时,经忏佛事的盛行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结莲社创立净土宗以来,念佛往生西方的净土法门至今历久不衰,它的殊胜之处在于可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与纯粹依靠自力的其他各宗相比,更能深入普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尤其是明清以来,其流传之广可以用"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来形容。净土宗的广泛流传,使很多人以为学佛的目的只是单纯的求往生,求来世。

元朝以来,经忏佛事十分盛行。尤其在江浙一带,道场忙于超度亡灵,使寺院几乎失去了教化大众的功能。人们进寺庙烧柱香、拜一拜,只是为了祈求现生的平安吉祥。更多的则是因为家里有了丧事,才想起寺院,请些出家人念经超度,一来希望死者有个好去处;二来对活人有个安慰。

基于以上两点,使社会上那些对佛教没有深入接触和了解的人,以为佛教所关心的只是死亡的问题,以为佛教只是为死人提供服务的。

但我们要知道,虽然净土法门关心死后的去向,提倡借助佛力往生极乐世界,但和基督教所说的进入天国有本质的不同。净土宗是在自力修行的基础上,再借助阿弥陀佛的愿力,也就是说,他力必须通过自力才能实现。

《弥陀经》告诉我们,彼国是"诸上善人集会一处,不可以少福德因缘得生彼"。由此可见,西方净土不是任何人想去就能去的,必须有福报、有德行、有善根的人才有资格往生,福报从哪里来?从人间的修行来,必须断恶修善方能积累往生的资粮,否则只能是缘木求鱼。

(五)、正确理解佛教

佛教对生命的认识,既不同于唯物主义者所认为的断见,又不同于基督教所宣扬的永生。就一期生命而言,虽说是短暂的,但生命就像河流,贯穿着无穷的过去和无尽的未来。生命是永恒的,又是相续变化的。因为生命是变化的,所以才具有可塑性,才能通过修行去改造。所以说,佛教既重视死后的归宿,也关心现实的人生。

1、对死后归宿的重视

《宝蔓论》云:"人住死缘内,如灯在风中"。生命短暂脆弱,死亡之风随时都会吹灭生命之灯。尤其是末法世间的众生,命浅福薄,死缘者多,生缘者少。就是这么短暂的人生,又有几个人能好好利用?"少时心在父母,壮时心系妻室,老则心忧儿孙,一生之中,卒无暇时及法"。虽然我们一生忙碌不休,但死亡来到时,除佛法外一切无益,非但至爱的亲人不能替代,连我们朝夕与共的身体也带不去。

但念死的目的,是为了让众生认识到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宗喀巴大师说:"能知暇满大义利,则知悔作无意义之事,不利于死与法相违之事,绝不乐"。由此可见,有念死之心,才能生起舍世心;有舍世之心,才能生起求法的意乐,利用生前的宝贵时光勤修善法。

2、对现实人生的关怀

(1)五戒十善是幸福人生建立的根本

儒家因入世而提倡人伦,提出了"仁、义、理、智、信"的行为准则。在佛教中,与之对应的有五戒十善。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则又增加了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和不贪、不嗔、不痴。作为佛教徒的基本行为规范,五戒十善正是着眼于现实人生的道德培育。学佛的关键在于实践,尤其是对于在家信徒而言,修行并不仅仅是诵经和念佛,而是要将佛法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所谓"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戒具有防非止恶的功能,能调伏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佛法的一切利益都建立在持戒的基础上。持戒不仅是消极地止恶,同时也是积极地行善。所以说,五戒十善既是佛教徒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也是建立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如果多一个人学佛,多一个人受持五戒,世界就会多一份安宁,多一份和谐,多一份美好。如果全人类都受持五戒,那我们这个世界就是太平盛世,就是人间净土。

(2)菩萨的修行以解除有情的人生痛苦为使命

作为佛教徒,不仅要注重个人的利益与幸福,还要进一步关心众生的利益和幸福,乃至国家的前途,社会的安宁。

大乘佛教所提倡的六度四摄,就是建立在对众生的关怀上。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而四摄则是通过布施、爱语、同事、利行等种种方便善巧来帮助他人,在利益社会大众的同时,成就自己的福德资粮。六度四摄都是以布施为基础,佛教称布施是种福田。世间的慈善事业关心的仅仅是解除人们的贫困,而佛教的布施还包括法布施,因为世人的痛苦不是依靠物质改善就能得到解脱的。

身为佛教徒,应该以众生的利益为利益,以众生的事业为事业。佛陀在因地中,为救度众生而出生入死,他是为救度众生而修行,为众生而成佛。

很多信佛的人,以为拜佛就是恭敬,念佛就是修行,而忽略了利益社会之事,这就偏离了佛菩萨出世的本怀。我们学佛,就是要把佛教的精神发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只是知道了佛法,却没有身体力行地实践佛法,那只是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没有使佛法发挥应有的效用。

近代,太虚大师和印顺法师都极力提倡人生佛教,要求我们运用佛法的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菩萨作为佛法的实践者和推广者,要在利他中完善自己,发菩提心,发大悲心,以解除众生的痛苦为使命。

(3)佛陀在经典中为我们指出的人生智慧

佛教中的很多经典都非常关注有情现实人生的问题。

药师经》是流传甚广的一部重要典籍,经中详尽地讲述了药师佛对娑婆世界众生的无限慈悲。他不仅满足众生对物质的希求,"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还为众生拔除病苦,"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更进一步为众生消灾免难,为众生庄严相貌,求健康得健康,求长寿得长寿。及至众生临命终时依旧不弃不离,根据众生的愿力帮助其往生十方净土。

除此以外,《善生经》、《十善业道经》也都是佛教关心现实人生的代表经典。

佛教认为人生的一切因果都是互为缘起,命运的好坏不是神的旨意,而取决于自己的行为。佛陀只是告诉我们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告诉我们行善和作恶的结果,告诉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但如何改造自己的命运,还得靠我们自己的努力修行。

佛陀就是以人身成佛的,不是神和上帝的使者。基督教中,人是由上帝创造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上帝手中。而佛教则认为,佛与众生只是迷与悟的区别,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修行开发自身本具的清净佛性,通过改善我们的现实人生而抵达成佛的光明大道。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就是为了让众生都能因为听闻圣教而获得"现生乐,来生乐,究竟解脱乐"。所以说,佛教不仅关心生命的未来,重视死后的归宿;同时也关心现世人生的幸福,关心现实人生的改善。修行是一个取舍的过程,首先要舍去不良的习气和行为,舍去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烦恼,再以佛菩萨们为榜样,依教奉行,在现有生命的"因"上有所变革,使生命得到升华,使生命产生质的飞跃。

           

五、自利乎?利他乎?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都有各自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不论有没有学佛,都不应该放弃自己的责任。否则,纵然修行修得不错,但从利益社会的角度来看,却不曾起到一个佛教徒所应发挥的作用。大乘佛教的修行,要求佛弟子在自利的同时,进一步利益社会大众,这也是佛法在人间弘扬的必由之路。菩萨道的精神正是在利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佛菩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众生,所得到的功德也都回向众生。

遗憾的是,社会上很多人都认为佛教徒是自私自利的人,认为他们抛弃父母妻儿,只图个人清闲,不承担家庭责任,不过问社会疾苦。那么,学佛的人究竟是自利还是利他?

(一)、什么是利益?

世间的人,尽管奋斗的目标不同,但都逃不脱名利二字。正如孟子所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利益是有情生存的基础。即使是出家人,也必须"衣食住用"四事具足才能安心修道。更何况凡夫都是血肉之躯,需要饮食来长养色身,需要服装来御寒,需要住房来遮蔽风雨,还需要适当的生活用具。尤其在今天这个社会,我们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使佛法得到更好弘扬,也需要有相应的科技设备和物质条件。

对利益的追逐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并且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提高了整个人类的生活水准。经济发展的正面意义固然值得肯定,但在另一方面,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和心灵危机也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代。

自我中心主义的盛行,使得自私自利瘟疫般侵蚀着人类的心灵。在个体之间,表现为当代社会的缺乏温情;在群体之间,表现为世界范围内的冲突与战争。在当今世界,基于扩张需要而制造的核武器,已经足以毁灭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可以想象,一旦这些核武器因为某些国家的利益被使用时,势必对整个人类的和平与安定构成莫大的威胁。

这就涉及到义和利的关系。

(二)、义与利的关系

孟子周游列国期间,诸侯们关心的并不是他的政治主张,而是孟子究竟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利益。可孟子却认为:"王何必曰利?"如果只知维护自身利益,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就会更趋尖锐,所以主张以仁义道德来治理国家。

利益和道德是否冲突,是否对立,是否如鱼和熊掌般不可兼得呢?以佛法的立场来看,这两者并不矛盾,关键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去获得利益。

前面说过,人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善的行为不仅对现实人生有利,更能惠及我们的未来。当我们布施的时候,既能在当下给双方带来快乐,而运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获得利益,这善的种子,还会在将来继续开花结果。反之,对人对己,对此世、他世皆无益的行为就是恶行。若是为了眼前的享受去杀人抢劫,不仅今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所造下的恶业还会继续带到我们的来生。佛法的因果观贯穿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过去生种下的因,导致今生的果;今生种下的因,又招感未来的生命状态。如果造恶后不知悔改,就会使生命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善恶行为是和利益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当我们为别人提供帮助时,首先要考虑自己的行为能否给对方带去安乐,既要随顺众生,又不能失去原则,盲目顺从他人的不合理要求。比如吸毒者请你为他提供海洛因,尽管毒品能为他带去暂时的快感,但无论从法律还是健康的角度出发,毒品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如果一味随顺,只能促使他在罪恶的泥淖中越陷越深。所以,当我们利益众生时,要有智慧去分辨是非善恶,不仅让对方得到满足,还要检查这一行为是否符合自他双方的利益。

同样的道理,我们对利益的追求,也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判断和抉择。正当的利益,不仅要使自身得到安乐,使我们周围的人得到安乐,使国家和社会得到安乐,更应该使我们未来的生命得到安乐。

义和利是相互的,义是人类获取利益时所应遵循的标准和原则,而利则是对义的实践所产生的果实。

(三)、佛教徒讲求利益吗?

有些人以为学佛就意味着对世俗责任的放弃。没有学佛前,事业做得轰轰烈烈,学佛后立刻走向另一个极端,事业放弃了,家庭责任放弃了,这种认识实在是大错特错。

如果是通过正当途径和辛勤劳动获得的财富,经典中称作净财。对于这样的净财,作为佛教徒也不必避之惟恐不及。因为财富也是行菩萨道不可或缺的工具,有了足够的资粮,我们才有能力造福社会大众。

对于在家信徒来说,职业的选择非常重要。整个佛法修行的纲领不外乎八正道,它包括了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其中,正见是正确的人生观念,正命则是指正当的谋生手段。

很多在家居士都乐意布施,无论是助印经书还是建寺院、塑佛像,都能慷慨解囊,但却不注意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正当与否。所谓正当,有两个标准,首先看是否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但作为佛教徒来说,还有更高的要求,要根据戒律的规范来衡量。

比如杀生的职业,以世间的标准来看,也是三百六十行之一。但佛弟子若是从事这样的工作就很不应当,会使我们在赚钱的同时,造下了很多罪孽。我在弘法的过程中曾接触到一些在家居士,一方面做很多好事,一方面却在从事着和杀生相关的职业。他们来向我请教:"若是用这些钱去修布施,去供养三宝,将来还会不会遭到恶报?可不可以将功赎罪?"根据因果的规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行善能招感善报是肯定的,但所犯下的罪业也必须由自己来承担,种如是因,得如是果。虽然布施会给你带来财富,但杀生的果报也同样不可避免。就像有些富豪,腰缠万贯却百病缠身,生不如死,到果报现前之时,想用金钱来买健康恐怕也办不到了。所以,我们在选择职业时,一定要符合法律和戒律的规范,在原则问题上切不可掉以轻心。由此类推,与偷盗、邪淫、妄语等戒律所禁止的行为有关的职业都是不如法的,不属于正命的范畴,学佛者不应盲然从事。

佛教强调因果,人生的一切都离不开因缘果报。有句话叫做:"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不管怎样积聚财富,到临终之时,唯一能带走的就是我们造下的业因。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多做善事,就是积集我们的福德。反之,"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通过不正当谋生手段来获取财富,最终将得不偿失。

除了我们在生活中可以获取的利益,佛经中还处处以较量功德的方式告诉我们学佛的利益。《金刚经》告诉我们:"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由此可见,读诵、弘扬佛经的功德不可思量,财施功德有限,法施的功德无量。其他如《地藏王菩萨本愿功德经》、《普贤行愿品》等等,也都有类似的说明。

说到利益,还涉及到思想境界的问题,即不能对我们所做的一切有所执著。社会上的人每做一件好事,总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叹和恭维,要知道对名的希求也是我们修行的障碍。若为人读诵、讲解经典时有心追求利益,那么所得就很有限。反之,如果没有掺杂私心杂念,得到的功德和利益就会象虚空那么广大。

正如《金刚经》所说:"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佛陀要求我们在布施时做到"三轮体空",首先要没有布施的我,若是菩萨在布施时"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会生起贡高我慢,对被施者失去平等之心,所做的一切也只能招感人天福报,和菩萨道的修行是不相应的;其次是没有接受的对方,作为菩萨,不管受施者是冤是亲,都应一视同仁;第三是不计较布施的物品,无论贵重与否,只要对方需要就慷慨施予。如果能做到施者、受者、施物三方都空的话,布施的行为才是圆满的。不执着功德,不等于没有利益,相反,正因为不着相,所得到的利益更是不可思议。只有本着无所得的心,所修的善法才是清净无染的。

(四)、学佛仅仅是自利吗?

在世人眼中,佛教徒的清净无为似乎是自私自利的表现,这种看法实在有失偏颇。

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之分。乘是指运载的工具,小船只能自己乘坐,大船则能帮助更多的人到达彼岸。在学佛的人中,每个人的因缘和发心都不同。其中有偏向自利的发心,如声闻缘觉的修行,也称小乘;也有偏重利他的的发心,如菩萨道的修行,也称大乘。

以发心来衡量,声闻乘发的是出离心。由于"观三界如火宅,视生死如冤家",因而生起极大厌离之心。他们急于脱离生死,认为成佛之道遥远难行,只求灭除烦恼,证得涅槃,不再来生死中轮回。声闻乘的修行内容主要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由持戒而后生定,又由定而生慧,将生命内在的智慧开发出来,从而证得宇宙人生的真相。这样的小乘行者亦被称为"自了汉",和菩萨的发心相比,他们的确有相对自私的一面。

而菩萨乘更强调的是菩提心,因为佛陀出世的本怀是为了救度一切众生。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成佛后,为众生说法四十九年,使无数众生因听闻佛法而获得解脱。诸佛菩萨无量无边的功德,都是由菩提心而生。所以,对于修学佛法的人来说,发心是至关重要的。

学佛发心要大,要"志当存高远",但落实到具体的修行,则须严格依照次第,由人天乘进而声闻乘,最后进入菩萨乘。地基打得越牢固,发展也就越稳妥。人天乘是三乘佛法的基础,就像太虚大师所说的那样:"人在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在藏传佛教中,将三乘归纳为三士道。下士道相当于人天乘,修学要领为受持五戒十善,念死无常及归依三宝,因为"五戒十善,是通往人天去路的护照"。中士道相当于声闻乘,由怖畏恶趣而生起极大出离心,依戒定慧三学成就声闻缘觉的果位。上士道相当于菩萨乘,从菩提心出发,广修六度四摄、四无量心等善法,成就圆满佛果。

大乘与小乘的区别也是在于发心,而不是修学的法门。五戒十善虽是人天乘的善法,但若是以大乘的发心来修,不是着眼于人天福报,而是以利乐有情为己任,一样可以作为成佛的资粮。

菩提心就是自利利他之心,就是自觉觉他之心。我们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就不能仅仅满足于自身的解脱,还要以六度四摄帮助众生觉悟,使众生共同离苦得乐。所以,菩萨是在利他中完善自身,在利他中积累成佛的资粮,最终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所以说,一味的自利不是真正的佛弟子所应追求的,因为学佛就是要学佛所行,而每一位佛菩萨的行为,都体现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五)、自利与利他

自利就是一切行为都从个人利益出发,反之,利他就是处处为别人着想。

1、自利与利他的关系

很多人总以为自利与利他是矛盾的。若是满足他人的利益,必然会伤害到自己的利益,反之也是同样。那么,自利与利他究竟是不是对立的呢?

对利益的追求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一方面,利己的行为会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对他人的伤害,在整个社会都奉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今天,急功近利的自私行为比比皆是:假药的泛滥危害了众多病患者的健康;工农业的污染破坏了地球的环境;对暴利的牟取使不法商业行为充斥市场……更有甚者,将自己的幸福完全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如战争的发动者,为了实现个人称霸世界的野心,不惜侵犯别国的领土和主权,使无数人丧身于战场,给人间造成了惨痛的灾难。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个人利益与他人的利益是完全对立的。

但另一方面,正当的利己行为同时也可以利益他人。就我们的生活方式而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早已成为历史,每个人的生存都必须依赖他人的劳动成果,在此同时,我们的劳动也在被更多的人分享,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的人,都不能脱离相互依存的关系。

2、众生只知自利,因此不得解脱

世人由于对我的执著,而进一步执著于我的钱财、我的事业、我的家庭,念念都以自我为中心,由此而生起种种分别,将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分得清清楚楚。只要于我有利,就用尽心思去争取,如政界的勾心斗角,商界的尔虞我诈,即使在被称为"象牙塔"的校园,人们也常常为了职称的评定、待遇的高低而明争暗斗。

所有的社会问题,都离不开利益的争斗。众生凡事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结果造下很多恶业。却不曾想到,我们追求的任何利益,都不能逃脱无常的结局。俗话说:"富不过三代",正代表了财富的无常;"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则代表了权利与地位的无常;至爱亲朋的反目,又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无常。

世间有很多人,在得失计较中失去了心境的安宁,只知自利,乃至损他,舍不得把身心献给社会,舍不得对他人付出爱心。也有很多人,生活条件非常优越,却只知道挥霍享乐,不懂得布施修福,终日在醉生梦死中消耗自己的福报。或是一生以守财为乐,使财富失去了应有的用途和意义。这些人就是太看重自己的利益,虽然拥有物质的富足,但在精神上却贫乏得可怜。世间财本应为世间所用,财富要用来多行布施,广结善缘,用得有智慧,用得有意义,才是修福的正当途径。

所以,作为佛弟子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将眼光局限于个人。正因为能舍,才能有所得。

3、菩萨只知利他,而得大自在

诸佛菩萨正是以利益众生为己任,在利他中成就自己,最终获得解脱自在。所以说,我们为他人所作的一切,无不是在成就自己的道业。

利他是大乘佛法的要领,我们的起心动念都以此作为参照。如果学佛只是为了自利,为了自己寻求安乐,所修的善法也只能带来人天福报。一旦把自私的我打破,就能容纳他人,容纳社会大众。如果我们能够将利他的精神发挥到这种程度,就是具足了菩提心,思想行为就是在向佛菩萨靠拢。

身为佛教徒,应该本着无我的精神,以众生的利益为利益,以众生的事业为事业。将每个众生的需要当作是自己不容推卸的责任。佛陀在因地的修行中,不计代价地付出,唯一的愿望就是救度一切众生。所以说,诸佛菩萨都是为众生而修行,为利益众生而成佛。

只有具足了奉献的精神,才能升华自身的人格,才能真正将佛法运用在生活中,实现"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悉离苦"的菩萨行愿。

下一篇: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