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道品偈诵释义

2022-05-15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首页>>佛学书库>> 三十七道品偈诵释义

三十七道品偈诵释义

证严法师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行品

第二行品

第三行品

第四、五行品

第六行品

第七行品

结语

序言

依教奉行

信仰要正信,行道要正行。我们信仰佛法,走入佛法心中,行正菩萨道上,就是要一心一意实行佛陀的教法。佛法中最基础,也是学佛者不可或缺的即是「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又称三十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是为追求智慧,进入涅盘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循此三十七法而修行方法。循此三十七而修,即可次第趋于菩提,故称为菩提分法。

三十七道品可分为七秋:

第一科:四念处,又作四念住,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第二科:四正勤,又作四正断——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

第三科:四如意足,又作四神足——欲如意足、念足意足、进如意足、慧如意足。

第四科:五根,根即能生之意,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分为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第五科:五力,力即力用,能破恶成善,包含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第六科:七觉支,又作七觉分、七觉意——择法觉支、精进 觉支、喜觉支、经安觉支、舍觉支、定觉支、念觉支。

第七科:八下道,又作八圣道、八道谛——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维摩诘经》中提到「三十七道品」是趋向菩萨净土的法门路径,对于学佛者,无论是自修或利他,都不能离开三十七道品的教育。三十七道品是在家、出家修行者切实能行的大道,不只是用在口头上,更能实践于行动中,身体力行,达致世界净化的终极目标。

所谓「助」,就是帮助我们认识佛法,进而将佛法的精髓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这三十七种通往真理的道路,引领着学佛者深刻体认佛陀的精神指引,进一步发心立愿「以佛心为自己心」,开发自我的智慧。

佛法生活化的运用,归结来说即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短短的八个字,文浅而言深。凡夫在人间,日常的起心动念难保没有偏邪,思想观念上的一念偏差,言语动作就造作出诸般恶业,恶业恶因轮转不息,恶缘恶果便永无宁日。

有了三十七助道法以为指路明灯,广大有学佛修行者,就能时时生起警惕,观四念处、行四正勤以统摄杂难乱心,以七觉支、八正道的智慧动破无明闇钝,圆满大圆镜智,乘般若舟安渡生死之河,达至涅盘彼岸。

感恩王端正居士及郭孟雍教授的用心,不畏烦劳数次读览拙着《三十七道品讲义》,然后撷取其中要自以为歌词,配上优美而振动人心的乐曲,成为一曲「三十七助道品」偈诵。曲调悠扬,意味可浅可深,端视听者的用心。以歌曲来唱,况味不落凡尘且余音缭绕;以「佛典偈诵」视之,广袤之意境,深刻动人又切实能行,因此不失为方便接引众善男子、善子人,唯吩净化人心,祥和社会,祈求天下无灾难。人间的净土在人心,人心清净有爱,身心苦难的众生就有希望,就能得救。

慈济人用爱铺着路走过来,这条道路即是承自二千多年前佛教示之道——三十七道法。佛陀的教法大家应该时时共修,这首三十七助道品的歌曲,则能帮助大家熟悉其中之精髓,时时唱念,刻刻不愿众生得离苦,大爱包容地球村。

志求佛道者依教奉行,庶乎不空过此生。

四念处

【观身不净】

人生在世几十年,何必斤斤来计较;

了解自我入经藏,天堂地狱在瞬间;

九孔常流不净物,色身犹为载道器;

身怀宝藏不相识,转污染为清净身。

【观受是苦】 

人生叹苦苦何在,亲身入苦去感受;

用心来观受是苦,才能了解何谓苦;

浮生如梦可成真,苦乐忧欣总是幻;

情与无情同有受,无不在于感受中。

【观心无常】

心念所生称为生,心念执着就是住;

反恩为仇称为异,善念灭除就是灭;

观心无常有四相,专一心思来观察;

了解人性入经藏,生住异灭在其中。

【观法无我】

有色无色皆是法,众生皆为法所困;

六根六尘蔽真心,莫使无明驴乱意;

磨砖焉能做明镜,自家宝藏善珍摄;

逶彻宇宙万物理,观法无我唯心造。

四正勤

恒持刹那四正勤,勤须不偏道乃行;

一勤已生善令生,二勤未生恶不生;

三勤未生善令生,四勤已生善令增;

正能破邪力万钧,勤可助道展鹏程;

害人之心不能有,知罪肯忏可重生;

行善之念不可无,从来善道在助人;

无缘大慈来等爱,同体大悲智慧心;

红尘自古苦偏多,四勤拂拭莫染尘。

五根五力

【信根(力)】

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正确信仰根必在,稍有偏差误前程;

无相之相是实相,无所求心是道心;

信解行证不偏离,成佛之道方可期。

【精进根(力)】

我修行是我所得,你用心是你所得;

行兹在兹一念心,把握时间正道行;

凡夫地到佛境界,努力精进不停歇;

有信更要求精进,用心用心再用心。

【念根(力)】

一切举动一念心,治心守意于未萌;

度人先从救心起,培养一分仁德心;

一念含融三千界,守住最初一念心;

万法皆出于一念,我向正道念力行。

【定根(力)】

专一心思求正道,心不散乱就是定;

念兹行兹戒定慧,坚固一念初发心;

挑柴运水无非道,行住坐卧皆是禅;

若将佛法生活化,历历昭然心目间。

【慧根(力)】

智为分明知解心,世间色法分得清;

慧光遍彻天与地,平等大爱众生心;

人人与佛缘平等,佛在自心不远求;

智慧根源四念处,处处当念福慧修。

七支觉

【择法觉支】

观察诸法用智慧,选择教法来修行;

大乘三法善抉择,上求佛道化众生;

学佛要求于内心,分辩是真或是偽;

学习佛陀大悲心,修得七觉正道行。

【精进觉支】

心若专一无杂念,力行正道不间歇;

名利地位都虚幻,善能觉了修道法;

有情众生烦恼多,情难断而爱难舍;

无量心无间断,分分秒秒精进中。

【喜觉支】

有理有道是真法,心得善法生欢喜;

为佛都有而众生,终此生而志不忘;

慈济精神古来有,复古佛陀再世时;

亲身力行佛真理,体悟真法得欢喜。

【轻安觉支】

有形无形都烦恼,起心动念也烦恼;

患得患失来罣碍,千头万绪总烦恼;

心专意解除烦恼,心若能定则轻字;

断除诸见烦恼时,上乘佛界没烦恼。

【舍觉支】

日常生活执着心,舍离所见念着境;

心病还需心药解,把握现在是道心;

人生犹如走绳索,甘愿来做欢喜受;

看得开来相得远,专心一意向前行。

【定觉支】

心住一境不散乱,欢喜自在心能定;

诸禅不生烦恼念,禅在生活日用间;

慈济世界感恩心,爱为天下众生生;

全力奉献无所求,坚定心意道中行。

【念觉支】

一念之心动三千,起心动念刹那间;

相入于心想生思,慈济世界为众生;

但愿众生得离苦,大爱包容地球村;

把握因缘种福田,修成正果在眼前;

但愿众生得离苦,大爱包容地球村;

把握因缘种福田,修成正果在眼前。

八正道

【正见】

心正行正修行人,修行要修无漏道;

心境佛境合为一,真空妙有无上道;

一勤天下无难事,贡高我慢烦恼生;

苦集灭道四谛法,真正宁静是涅盘。

【正思惟】

四谛十二因缘法,三无漏学戒定慧;

用心力行闻思修,累积福缘与慧类;

人在六道中受苦,反复轮回无明起;

如是因缘如是果,日常生活正思惟。

【正语】

最易造业因是口,开口动舌都是业;

远离虚妄不实语,缺角杯子视为圆;

心存道念智慧生,最终目标是修行;

一句戏言种因果,无漏智慧摄口业

【正业】

修身养性来学佛,培养耐心与耐性;

心正念正见解正,无漏智慧修摄身;

道业常在正道中,断除一切邪妄行;

同复清净的本性,娑婆世界好修行。

【正命】

修学佛法在正命,守本分抱欢喜心

有缘感触求真理,回归本性见十相;

学佛要去妄回真,一理通则万理彻;

出自内心本分事,正命慧命自然现。

【正精进】

戒中修定定成慧,专心一意在成佛;

道心不可来间断,发心力行有恒心;

禅在日常生活中,走入众生群中去;

一勤下天无难事,守志奉道正精进。

【正念】

多散众生数息观,多贪众生不净观;

多瞋众生慈悲观,愚疾众生因缘观;

多障众生念佛观,基础在于戒定慧;

请转逆缘为善缘,行兹在兹有正念。

【正定】

摄诸心念正定法,心不移动能静定;

心静定则道能通,正信才能够正定;

万法本来无所住,正住真空道理中;

动静皆寂为贤相,正确修行菩萨道;

慈济世界感恩心,爱为天下众生生;

但愿众生得离苦,大爱包容地球村;

大爱包容地球村,大爱包容地球村。

前言

要创造幸福的人生,唯有从人心起,人人的心念净化,能够做到日日向善,这就是人间的净土。所以人间的净土,一定要人人共同来创造。

智慧是人人与生所具,只因一分杂念,灵觉的本性为愚疾无明所遮蔽,清净光明的智慧便如明珠蒙尘。烦恼垢恶着心,浑浑噩噩是虚度一生,到最后如何是个了局?谁有当下皈投正法,坚持至诚的一念初发心,一路精进不退转,有朝一日必得垢去明存,尘尽光生。

过去,总有太多的妄想,生活中许多的期望,帮本亦是人生前进的动力,但是随着人间欲念横肆,妄想执着纷飞,人心单纯的希望早已染上许多色彩。妄想太多,就有所求不得的通苦,但是疾昧的凡心,明知欲望难求,心念即是不断往外贪取。到头来,浮生若梦一场空,一直到来往生世,生生世世。

除即烦恼牵缠的首务之要,是转变我们的妄想心,使其回归灵明的觉性,明明觉觉,没有虚妄的追求。佛陀一再殷殷叮咛:「守住本心,老实修行。」若能人人动勤守本分,老实修行,就不会有这么多妄想贪著,杂念散心。

学佛,本来就是要清净我们的心性。有的人所追求的修行,是找一个远离人群的地方独修,以为这样就是无所求的清净,事实上,佛陀的教法反指旨引我们,更重要的是「行入娑婆,广度众生」。娑婆世界红尘滚滚,对志求佛道者来说真正是修行的大道场,能深心抱持出世的精神,顾守好自我清净的慧命,舍去贪染愚疾的心态,就能破茧重生,行化人间自度而度人。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但愿诸上善人皆得以此出世脱俗之心,投入红尘万相之中,于众生群中做提灯照路人,缔造慈悲济世之光明世界,共植福慧净土。

第一行品

四念处

【观身不净】

人生在世几十年,何必斤斤来计较;

了解自我入经藏,天堂地狱在瞬间;

九孔常流不净物,色身犹为载道器;

身怀宝藏不相识,转污染为清净身。

很多人认为,学佛是很深奥的法门,那么深,路又那么长,到底要从哪一条路入门呢?其实,佛法是最平易近人的,佛法也是为众生所施设的,佛法最亲近人生。只是,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才能使我们的心与佛法相契?

我常说,佛法要生活化,真正地做到在生活中不离佛法,即能契合众生千差万别的根机。众生有八万四千不同的根机,思想理念皆不尽相同,所以佛陀运用智慧,开启种种方便法门,能适合各人不同的需求,使佛法与我们的生命用生活同行,这叫做佛法生活化。

「三十七道品」的内涵能契合众生不同的根机,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上根利器之人,无非是教导我们如何发心,如何解开人生迷惑,远离颠倒梦想,就能一步踏实地趋向究竟的佛道。

三十七道品的第一科即是「四念处」,指的是集中心念于一处,防止杂念妄想生起,藉以求得真理的四种方法。

人啊!「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业则从哪里造成的?就是我们的身体。人就是因为有这个身体,所以有贪、瞋、痴、慢、疑等等执着,因而造业为断,受苦不尽。我们在解脱这个苦境,首先要从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四种自我观察做起。

我们要时时遇境观心,碰到什么境界,要好好以智慧往内自观。观,就是观想,也就是细心观察的意思,对外在境界的是是非非,我们要清楚明辨,在心中好好咀嚼后才得出结论,这是对境观境,细心地观察一切宇宙人生的道理。

佛陀是觉悟的圣者,心与道完全契合,不只是透彻大地宇宙的真理,同时也突破个人的生理,我们如果有用心去透彻、体会这个身体,就会看清这个臭皮囊是世间最肮脏,最不清净之物,而且也是不常住的。

颠倒人生乐此身

「生命在呼吸间」,人的身体无非只是一层皮肤覆盖着,随着呼吸而存在,健康的时候,我们好好地照顾它,还算掩盖得住这个臭皮囊,但也只是暂时掩盖着。一朝呼吸一出不再进来时,整个身躯就会很快地败坏、腐烂、脏臭不堪。就算活着的时候,亦是「九孔常流不净物」,这些污秽恶臭的东西,无不是从身体产生。到底身体什么可爱之处?其实没什么可爱,但是偏偏有数不尽的颠倒人生,都是为了这个臭皮囊而计较,为了此身而造业。实在是不值得!

从出来以来,我们就开始对自己的身体生起种种执着。看看小婴儿呱呱坠地时,紧跟着放声大哭,因为离开母亲的胞胎接触空气,陡然间,如寒风刺肤、钻髓裂骨之痛,所以他会大声哭嚎。

等到适应了自己呼吸空气,污秽的身体也洗好了,就开始哭着要索求乳汁。食欲,是小婴儿来到人间的第一种欲望,以此为起点,接着又有衣、住、行等等各形各类的欲望,一直到老死,欲望都不会停止。

欲念是人生的一大苦难,而人就是因为有了身体,连带跟着种种欲念纠缠不休。所以学佛,先得时时警觉我们的心念。四念处之「念」就是能观之智慧——常常思考身心的苦难,提起心念来探讨人生,这样才能开启我们的智慧,有智慧的人,即能探究世间万相,解脱人生的苦源。

「处」是所观之处境。要时时反观自己,我们天天对着外境,身心双方都有许多感受,是苦是乐,是欢喜抑或悲哀,这些感受、周围的境界都来自于这个身躯,所以老子曾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这个身体带给我们多少苦恼与障碍啊!因此四处的第一种观法即「观身不净」。

随着寒暑气候的转变,我们身体也要接受变动中的各种不适。身体的苦,天气热时汗流浃背,一天不洗澡就忍受不了那种黏腻汗臭;天冷时,身上的热气容易流失,稍不注意,就不免感冒咳嗽,鼻涕多痰,呕吐不净之物。

人身一不调和,什么脏东西都有会从身上产生出来,实在让人觉得很通苦。尤其我们看到意外事故中,皮破骨断的,伤口散发出恶臭,原本看似健康美丽的外表,也可能变形丑陋。脸色变黄、身体水肿、肚腹肿大、手脚变形,这些疾病的形态只要看到医院里走一圈,就能切实感受到那分痛楚无奈。

所以「观身不净」,到了人生一切苦,不脱离身体的造作,即不再一味贪恋世间的种种欲念,就能好好把握有用之身,付出自己的良能。

苦障消除心自在——黑牛报恩

付出的同时,苦恼与障碍出消除了,我们的心灵就能得到自由。以智慧之眼,用超越的精神来看待这个身体,便不会有那么多计较的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永远都是和乐安详。

在佛陀的本生经里,就有一段温馨故事。

从前,在一个山边的小乡村里,来了一位流浪人,他身无分文,唯一的财产就是一头刚出生的小牛。山村里住了位老婆婆,看到这位疲惫的流浪人,觉得他很可怜,就对他说:「我的房子可以给你住,你付出多少钱都没有关系,欢迎你在这里安定下来。」这位流浪人很感激,就留了下来。

过了一段时间,他的生计还是没有着落,根本无法付房租,尽管老婆婆并不计较,他自己却觉得不好意思,就将小牛留下来,趁着夜里离开了。老婆婆发现流浪人已经离开,留下了小牛,她起了怜悯心,就很细心地照顾这头小牛。小牛在老婆婆如母亲般的照料下,一天天地长大了,成为毛色美丽、体力又强壮的牛。

有一天,一群商人带着五百辆车的货物经过这个小乡村,因为山路坎坷,拖车的牛都很疲倦,走到这里又在渡河,这些牛都已经没力气了。商队中专门照顾牛只的人,看看情况不对,就想:这个地方应该也有群牛,我应该去找些强壮的牛来替换。结果在乡村的牛群中,发现一头毛色漂亮,体格又特别强壮的牛,他就问牧牛的孩童这头牛的主人是谁?牧童说:「主人不在这里,你需要就牵去用吧!」

商人们听了就过来拉牛,却拉也拉不动,这位照顾牛只的人好像解牛的想法,就对牛说:「你来帮忙拖车,我给你酬劳。」就开始喊价,一直开价到一千块钱,这头牛才往前移动。他们将牛轭放在牛肩上,牛就将一辆辆的车拖过河,短短的时间内,五百辆车都拖好了。商人们很欢喜,就用一条绳子串了五百块钱,挂在牛的脖子上,然后准备继续上路。

当商队再度启程,这头牛就奔到队伍前挡住去路,而且怎么拖都拖不动。相互拉扯了半天,后来还是管理牛只的人出面调解:「各位,人不能欺骗畜生。我们既然认应给它一千块钱,就要依言履行,还是赶快再补上五百块钱吧!」商人们莫可奈何,只得再补上五百块钱挂在它脖子上,说也奇怪,这头牛就乖乖地让开了,商队也顺利地出发。

牛儿得到一千块钱酬劳,一副快乐的模样快速奔跑回老婆婆的住处,牧童们也好奇地跟着它跑回家。回到家,老婆波看到它脖子上挂着这么多钱,瞪大眼睛望着它,想不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牛儿当然是无法回答,但是身旁的牧童早已七嘴八舌、比手画脚地,将经过告诉老婆婆。

老婆婆听了,马上搂住牛儿说:「『妈妈』知道你的意思,你看我老了,想要赚钱分担我的工作是吗?我的好孩子,下次别再这样了,生活过得去就好。你今天工作得这么辛苦,妈妈好心疼啊!」

佛陀说了这则故事,提醒我们知足最大富,感恩的人最美丽。看看善良的老婆婆,她的悲悯心普及陌生人与动物,而万物有情,连牛儿都懂得回报。所以说「人生在世几十年,何必斤斤计较」,什么事都能看到透彻,知道此身不清净,还有什么好计较的?不如善加利用这个不清净的身体,来超越凡夫的限制,在到圣人的境界,「了解自我入经藏,天堂地狱在瞬间」由凡转圣就在一个心念的转变之间。

环保回收做道场

「身怀宝藏不相识,转污染为清净身」,我们现在推致力环保回收,都会说资源回收、废物再利用。将这个理念运用到我们身上,何不就把不清净的身体废物再利用,转污染为清净的道身——清净载道之身。

中国的儒教注重修身,但是佛教的教育则是指导我们要修心,心不好好自省,好好自我观察,却要从身外去了解,等于是缘木求鱼,了不可及。所以,三十七助道的第一项,就是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好好地省察人身的不清净。

水能载舟,亦能复舟,身体受限于欲念,曾引发很多恶业;若能透彻身体的限制,去掉私欲,将身心奉献于广大的众生,此身则是修行的载道器。「九孔常流不净物,色身犹为载道器」,身内的污秽就如同我们造作的恶业,做恶造善取决于迷悟之间,一旦清净本心,去垢存明,这个色身仍是我成道的利器。

藉形体行菩萨道,藉形体为人间付出。在付出中,使我们心无挂碍,身心轻字,这就是造福修慧,用我们的身体来创造净土,植福人间。

【观受是苦】 

人生叹苦苦何在,亲身入苦去感受;

用心来观受是苦,才能了解何谓苦;

浮生如梦可成真,苦乐忧欣总是幻;

情与无情同有受,无不在于感受中。

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在冷热或晴、雨的气候转变中,不时给我各种「感受」。春来时,气候宜人恬适,不冷不热,大地草木都很繁荣,放眼所及一片青翠,大地一片绿油油,百花盛开,给我温和又适宜的感受。

夏日时,烈日当空,气候炙热难耐,走在外面禁不起日洒就汗流浃背,全身灼热欲焚,好不容易回到家里,非得赶紧大开冷气,以人工的的方式得到清凉。但是忽冷忽热之下,难免身体调和不过来,又病状丛生,真是苦不堪言。

到了秋天,树叶枯黄飘零,大地一片萧瑟,这也是一种感受,让人感觉一切希望逐渐消失。过了秋天,就是冬季的来临,冬雨苦寒,令人恨不得也学着动物冬眠,藉以度过寒冬。总之,大自然的气候变化,带给人不同的感受,而这些感受中,总也是苦多乐少。

放下感受——寒夜敲板声

在精舍的修行道场里,每天早上三点多、四点不到,便要早起上殿课诵,念佛发愿,坚固这一日为众生付出的心志。在寒冷的天候中,听到「叩!叩!」敲板的声音,心中不免立即生出一种感受:外成这么冷,被窝这么温暖,还这么早,想要掀开棉被,也会有一点挣扎。其实这种感受虽是如此,不过,对心念坚定的人来说,要离开安逸的享受一点为难,但是对重视感受的人而言,要他放下贪着温暖的意图离开被窝,那就很难了,这就是感受对人所设的陷阱。

四念处的第二种方法——观受是苦。「感受」的确是一件很奥妙的事,佛陀的教育,也是教我们平时要如何调伏这些起伏不定的感受。我们的感受不离「乐受、苦受」,乐受中有「喜受」,苦受中有「忧受」,另外有不喜不乐之受,这都属于感受的范围,称为「五受」。

看看世间的女子,她们为了身体的感受,时时要逛委托行,精心挑选美丽的服饰,不惜金钱买下各种五颜六色的衣衫,心中想着穿上这些名流服饰时,就像彩蝶飞舞般地令人羡慕,愈想就愈是快乐。

这些人总喜欢花下大笔金钱购买最昂贵的服饰,认定最昂贵就是最好的,而且是最风光的。记得几年前,我们有一位委员家里就是开委托行,她常常进出国门,到外地买回各种名牌服饰。她说这些买回来的衣服挂了出来,价钱都标得很高,一伯件衣服就要几万元,挂上去之后,马上就有了人买走了。

曾有一件衣服,她标价七百元,结果放了半年,有的人看到七百元就拿起来又放回去,有的人根本连看都不看一眼,放了很久的时间都买不出去。她觉得委很奇怪,这件衣服是打过折扣和,为什么大家看了之后都再放回去呢?

虚荣心态——最美的服饰

后来有一位也是开委托行的同业,就告诉她:「你错了!相尽可能把衣服很快地买出去,不是把价钱降底,而且是把价钱提高,很快就会买出去了。」

她觉得这怎么可能呢!同业就说:「不相信,那你标了价钱看看。」原来标价七百的衣服,换成五千元的标签。不料,早上标上去,下午就被人买走了。那一年,我们正筹建花莲慈济医院,在一、二十年前,五千元已经是很大的数目,但是一改标价钱,下午就买掉了。

隔天早上,这位委员送来四千五百元。她说:「师父,我有一件认衣服本来就标七百,半年了都买不出去,后来改标五千很快就成交了。我的心里觉得很不安,所以把四千五百元带来给师父盖医院。」

所以,七百或五千,其实都有是同一件衣服,但是用不的价钱去买,穿的人感受就不同,价钱高似乎也提高了自己的身分,连看的人感受也不会一样,羡慕与嫉妒的心理油然而生。

知道了其中的机巧,才发现这样的心理真是可笑,可是我们不都是常常自坠陷阱,心理的感受时时不得自由,你想,这样苦不苦啊?为了一点虚荣,花费这么多也只是一时的满足,到底值不值呢?

世间上有多少人为了满足所谓的感受,而迷失了自己,爱与恨亦都是在感受中,人生啊!人生的业力都离不开爱与恨,爱一个人的时候,这种感受是不是好过呢?常常看到因为求不得而由爱生恨的例子,那也是苦啊!

所以我常对慈济人说:「我们要发挥大爱啊!」爱人的人要爱得轻安自在,被爱的人没有烦恼挂碍,这样的爱才是真正清净的大爱。假如都是如那种自私占有的爱,实在是很苦,在社会上,多少凶杀、情凶、仇凶的案件,多少惨案都是这种感受中造成的。

温馨之情——捐血捐髓

不过,我们可以感受到慈济的人爱。像我们每日早晨的志工会中,常常可以听到志工们分享温馨的个案,那种感受真好啊!也有志工上台报告,某一天急诊室突然接到一位病患,他因为欠债而被追杀,流了很多血,送来急诊需要紧急大量输血。

医院发出广播,呼吁B型的人赶紧发挥爱心,这位志工听到了,刚好自己是B型,就立刻赶往检验室。到了那里,看到话多医师、护士和行政人员,已经有一大堆大人排长龙等着要捐血。这位志工说,想到要救人,那种感受真好!

慈济推动「骨髓资料库」的建立,帮助血癌病患增加一分生机,捐、受双方经过一年的时间后,可以在我们所举办的「骨髓相见观」活动上见面。每年和骨髓相见欢,总是涌现许许多多生命交会的泪光,几十万人之中,才可能找到这么一个可以配对成功的人。

我常常说,全世界只有他可能救他,大爱、大仁就有大勇,这些捐髓者很勇敢地把自己身上的髓奉献出来。看到原本奄奄一息的命被救了回来,重回健康活泼的生活,现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他高兴与祝福。就算没有救回来,受髓者的家人也一样来到与、现场,感恩捐髓的善心人士,因为他曾经带给他们无助的心一线希望,这已经是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

有一个小小的男孩子在接受捐髓后,头发变成和捐髓者相同的漂亮卷发,血型也变得的捐髓者一样。你想,这不就是再造父母吗?当他们上台时,拥抱得紧紧的,在场的人无不感动拭泪,这种感觉真的很动人。相信捐髓人的心中,当别人有苦难的时候,能够及时去帮助他,一定也觉得救人的感受,真好!

所以感受的苦与乐,其实要看我们是以什么心态、什么行动来面对。世上的人常以自私的心去看待人事,而不是用爱与付出相互对待,难怪说「观受是苦」,因为自私背后总是所求不得,当然也就痛苦不断了。

苦乐忧喜——跟着感觉走

苦受是「五受」中最常见的感受,人生总是带业而来,受到层层苦难的障碍,这都叫做苦受。有一种感受则是「忧受」,内心常常存在莫名的担忧,获得也苦,失去也苦,时时担心忧愁,这就是忧受。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有一位妈妈说:「其实我也很苦,很苦!为什么苦呢?我的苦,不是为了丈夫,不是为了环境,我有好丈夫,也有好环境,我的苦就苦在我的儿子很挑食,都不肯吃饭,两个儿子都瘦巴巴的。」

听到这个个案,我就想,环境太好的孩子常常都会这样,应该带他们到非洲衣索匹亚等地去住住看,肯定不用多久,回来后他绝对不敢说不吃饭。总之,这叫做忧受。时时有很多烦恼,走在路上,怕天会塌下来;走在山路,又担心山崩,这种很忧郁的感受,真的也不好过。现代有很多忧郁症的病患,这种人就是不乐观的人,很容易忧愁烦恼,这都属于忧受,是比苦受更深一层的感受。

「乐受」就是快乐的感受,比如好朋友许久不见,大家碰了面很快乐,可以大声叫,可以互相拥抱,这叫做快乐。「喜受」则比乐受要更深一层,离开了快乐的境界之后,内心还是保持着那分欢喜,有的人快乐到睡觉都会笑,那就是喜。

那种喜悦,尽管离开了当时的境界,事后只要一想到就会起欢喜心,我们常说「法喜充满」,获得法益的喜悦,成为永生难忘的欢喜,因为欢喜的心态又能生出更大的力量,更加法喜无边。这就是喜受。

另一种是「不苦不乐受」,明明其它人都很欢喜,你问他快乐吗?他会说,没什么感觉;别人明明受尽了苦难,你间他会不会觉得心疼?会不会替对方感到痛苦?他会说,我也没有感觉。这种不觉喜也不觉苦的感觉,就是不苦不乐受。

不苦不乐受,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存在。没什么好快乐,也没有什么苦难的,只是很平淡的人生,不苦不乐。这种不苦不乐的人,有的时候他的人生就像一杯白开水,没有什么值得回忆。

这些都是「受」,其实大家可以随时随地于人事物中去感受。总面言之,大部分的人生喜乐较少,苦、忧就比较多,所以才说「观受是苦」,能观受是苦,才能进一步突破感受对我们内心的箝制。

提到乐受,人的一生是不是能永久快乐呢?答案似乎是相反的。常常听到不同的人抱怨不同的苦难,有的人虽然一时快乐,却也常出现「乐极生悲」的情况,看看新闻中常见的例子,有的人兴冲冲地出门旅游,却在途中发生意外,就此天人永隔,在生的家属悲痛欲绝,但是再也唤不回逝去的亲人。

慈济人每每在这样的情况中,迅速赶往安抚,因为「人伤我痛,人苦我悲」。这也都是一种感受。虽然伤在他的身上,他的感受是痛

苦,其实受伤的人是肉体的痛,而看到的人则是出于悲悯之情而心痛。又像慈济人在日常中深入小区关怀,遇到需要帮助的个案,莫不是感同身受,对方受了很多苦难,虽然事情发生在他的身上、他的环境,但是我们的心替他悲苦,所以能化感受为实际行动,想尽办法减轻他的苦痛。

所以我们学道修法,要能跳脱是非。以极微细的智慧去观察,就不会动不动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而造成心灵的折磨。遇到人事问题时,不要将它当作是非,如果真的有是非时,也要当成教育,我们要懂得跳脱,懂得解脱。

感受,确实带给人生很多的困扰啊!社会上流行一句话——「跟着感觉走」,这句话看似率性自在,其实可能隐藏许多危机。有一些不是很好的事,理智上也明知不可行,却因为感受的不断诱引,最后还是跟着感觉走,却不知走上了何种歧途。

透彻虚幻——公主的珠链

佛陀曾经举出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人心随着感受流转,之间所可能产生的荒诞结果——有一位国王,他有一个心爱的小公主,这位小公主生得伶俐、漂亮,年龄才六、七岁。

有一天,宫女陪着她到花园玩耍。来到水边时,小公主看到泉水从高处往下流泻,在水面上产生许多可爱的水沫,一个个水泡被黄昏的太阳一照,现出了七彩颜色,一闪一闪的,真是十分美丽!

小公主看了满心欢喜,对这些美丽的水泡爱恋不已,就命令随侍的宫女说:「我要水中的泡泡,你们把水泡拿来给我。」但是水泡要怎么拿呢?手一碰就破了!可是小公主一直吵着要这个东西。宫女不知怎么处理,只好赶紧向国王报告。国王一听,亲自来到水池边对小公主说:「我的小公主啊,这些水泡没办法拿得起来呀!父王给你别的礼物,你要什么都可以。」

但是无论如何,小公主只是哭闹着要求拿到水泡,一连哭了好几天了,哭得国王方寸大乱,十分心疼,真是无法可想,最后只得盼望会不会有奇迹出现。国王于是贴出告示:有谁能拿出水中之泡,串成珠链者,可以要求任何的赏赐。

刚开始利字当头,许多人都前去尝试,但是谁也没有办法达成任务,将水泡取出串成珠炼。任务失败的结果,国王下令一一惩处,而且随着小公主的吵闹愈来愈凶,国王的处罚也愈来愈重,在国王的命令下前往取水泡的工匠,几乎全被关入牢狱,全国上下惶惶不安。

后来,有一位老人自告奋勇,他来到国王的面前说:「我有办法把公主喜爱的水泡串成一条珠链。」国王听了十分欢喜,终于把紧锁的眉头稍稍舒展。但是这位老人对国王开出一个条件,他说:「要把水泡串成珠炼很容易,只不过我无法选出公主所喜爱的水泡,能不能请求国王,让公主亲自来挑选,这样我就可以串出公主最满意的珠链。」

国王觉得有理,答应了老人的请求,小公主听说有人可以串成水泡珠链,也欢欢喜喜地来到池边。老人手上拿了一条细致的彩线,又把一个精美的小匙递给小公主:「公主啊,我已经准备好了,现在看看公主喜欢哪一颗水泡,用这个小匙捞起来,我就可以为你串成美丽的珠链了。」

小公主很用心地挑选,一会儿就看到一颗又大又圆,晶莹剔透的水泡,于是伸手去捞,「啵!」小匙一碰,水泡就破了。这个不成,小公主耐心地再试另一个,结果破了一个、破了二个,大半天的时间中,所有的水泡都被小公主碰破了。最后小公主累得把小匙丢在一边,停止了捞水泡。

这时老人当着国王的面问小公主:「公主啊!过了大半天了,你怎么没有选出水泡来让我帮你串呢?」小公主也抬头看看国王,就对国王说:「父王,水泡根本就捞不起来嘛!怎么可能串成链子呢?我不要水泡珠链了。」听了公主的回答,国王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位智能的老人接着观机逗教:「公主啊!哪怕美丽的水泡真能串成珠链,那也不是世间最美的东西。世间最美的就是『知足』,就是『感恩』,内心的美才是世间真正的美,这是永远不会抹灭掉的。」小公主也很聪明,了解了求取不可得的东西是痛苦的。

佛陀说完这个小故事,就对所有的弟子说:「大家要知道观受是苦,世间的物质没有一样是永久的,但是众生愚痴,常常执着那是我所爱的,所以使我们苦不堪言。」

人生无常,人的感受亦若是,有时候无常一来,非但没有乐的感受,反而是悲哀的事。佛陀在此,殷殷教导我们心安的道理,把心安住下来,则一草一木皆是如来境界;任何时候,心的感受都会恬适自在,寂静悠闲。所以佛陀不断教导弟子,要好好将我们的心安住在寂静的境界中。

【观心无常】

心念所生称为生,心念执着就是住;

反恩为仇称为异,善念灭除就是灭;

观心无常有四相,专一心思来观察;

了解人性入经藏,生住异灭在其中。

佛陀解释人类心理的变化,时时都在生、住、异、灭四相中轮回不息,喜、怒、哀、乐、爱、恶、欲都是即生即灭,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永远没有暂停的时候。一下子想东、一下子想西,心猿意马,一刻都安定不下来,才生起一念精进的心,跟着又是一念懈怠,所以说「凡夫凡夫,反反复覆」,往往是发心容易恒心难,难怪与解脱之境渐行渐远。

总之,心念无常,有时会听到人家说:「我好感动,好感动!我很想要参与慈济。」旁边就有人说:「师父,他都是随便说一说。」我就会说:「他现在不是随便说,他是认真说,只是过了之后就忘记了而已,做不出来。」所以说不是无心,而是有心,只是做不到「把握当下,恒持剎那」,这也就是心念无常。

要调伏住纷飞的心念,就从四念处的第三个方法——「观心无常」来入门。凡夫在六道三界中浮浮沉沉,有一句话说「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这种人生的欲爱,好像千尺的浪潮滚滚而来,稍一不慎,就会被卷入黑暗的海底,被名利、地位等等所缠缚困扰。

浪涛拍击,灭顶之患

有时我们有了一点好因缘,获得善知识的引导,体会人生是苦,应该追求一个恒常的道理来安住我们的心,解开无明的心结。这些佳语善言我们听得进去,了解之后开始发心,跟着身体力行,做得欢喜又感恩。但是不是能一路向前无退转,步步精进不停滞呢?

能够一路永不退转的人,就像在大海中搭上了安稳的船只,随着灯塔的指引,加紧全速地往目的地驶去,就算是逆流而上,也终能到达彼岸。而禁不起浪涛的拍击,欲进还退犹豫不决的人,就在反复之中沈沦,难免灭顶的危机。

所以我们的心很重要,要时时自我观察警惕,不要受到别人一点声音,一点形色,就影响我们的道心。凡夫,总是在千尺浪潮中浮沈,茫茫不知方向,以致离岸边愈来愈远,「观心无常」,这是大家要很警惕的。

观心无常,不是只叫别人去观,而是要自己常常自我警惕,我们的心是不是能恒持剎那?凡夫之心无常,我们能超越凡夫,就是建构在志愿坚定的基础上。学佛最重要的是清净本心,将心中的烦恼清除,把善念培养起来,就能慢慢去恶从善,显露内心的大光明。

佛典中有许多对坚定心念的探讨。这里就有一段佛陀与弟子们之间的对话:某一次,佛陀讲说布施的意义,弟子们听了之后不是很明瞭,私底下就三三两两地讨论起来。

佛陀看到大家议论纷纷,就告诉他们:「如果有不明了的地方,你们可以提出来。」于是弟子中有人提出问题:「佛啊!您提到布施,要我们无所求地布施,要我们排开自我去付出,但是,我们又觉得:修行不是要断众生缘才能解脱吗?不断地布施,岂不是一直和众生攀缘不断,这样攀缘,还能了脱生死吗?」

了脱生死,地狱天堂

佛陀露出了慈霭的面容,解答大家的疑问:「所谓的了脱生死,就是做到三轮体空无所求,付出之后轻安自在,没有布施的量、没有受布施者、也没有布施的人,不会把布施这件事放在心里成为烦恼。如果能做到没有得失烦恼,你就能解脱了。」一位弟子很快理解佛陀话中的含意,就说:「我懂了!记得佛陀也曾经说过一个布施的故事,能够证明布施并非攀缘,而是三轮体空的自在。」佛陀点头微笑:「来,将你记得的这个故事,再说出来跟大家分享。」

这位弟子就说:「我曾经听佛陀说——累劫以前,有一位小国家的国王,他有两个孩子,一个非常善良,懂得礼让,又有大布施心能施与一切众生,凡事皆以利他为上,不执着自己的益处。另一个孩子则是贪得无厌,时时嫉妒哥哥受到人民的拥戴。」

这位贪心的弟弟担心哥哥的声望太大,将来王位肯定是哥哥所有,那么自己的势力不就受到威胁了吗?于是想尽办法陷害哥哥,后来哥哥知道弟弟不安心,就主动向国王提出要离开这个国家,到其它地方去参学。」老国王万分不舍,但是太子一再请求,国王了解他的心意,自己也不愿意两个孩子为了王位起干戈,只好默许太子的决定,让他离开。

太子带着太子妃即将启程,谁知弟弟还不罢休,竟然阻止哥哥携带家产离开。他对哥哥说:「要出国游学是你自己的事,应该带着简单的行李就可以,这才是真正成就自己。」单纯的太子一点都不介意,反而认为:身无一物,就是身心自在轻安,这样确实不错!于是只带着家眷就离开了。

走出国门,他们先来到一处人烟稀少的山间安顿下来,男耕女织,过着知足而简单的生活,虽然刻苦,心中却很安然。经过一段时间,太子妃心想:虽然这种生活很安定,终究不是永久之计!太子则是想:我一直待在山上,少与人群接触,这要如何利益人群呢?我应该走入人群,才有机会帮助别人。这对善良的夫妻经过讨论之后,又决定离开山上,移居到聚落之处。

两个人辛动地做着苦工,然而看到贫穷的人,他们同样竭尽所能布施。有一天,看到一个人昏倒路边,夫妻俩就把他带回家,照顾他的生活,为他延医治病,很快地,他们手头的钱都用完了。到了这步田地,夫妻俩还是无怨无悔,太子妃自愿卖身为奴,换取金钱去拯救这位病人。

当时,天神见到夫妻俩布施的大愿如此坚定,觉得十分震惊而感动,决定要成就太子,对他做一个最后的试炼。天神化身为一个普通人,来到太子面前对他说:「像你过着这般刻苦的生活,牺牲自己来帮助别人,何苦呢?你可知道,我有一位朋友,就像你这样喜好布施为善,但是最后的结果又是如何呢?他堕入了地狱啊!我劝你还是顾好自己就好了,别再去做帮助别人的傻事。」

太子听了就问他:「你这位朋友救人之后堕入地狱,那么,请问

那些被救的人后来怎么样了呢?」化身的天神回答:「被救的人啊!反而是得救了,后来都生到天堂了。」太子听了,脸上露出安心的笑容,他说:「只要被救的人能得救,皆得上生天堂,我一个人下地狱又有什么关系,这实在很值得啊!」

一时大地震动,化身的天神五体投地,顶礼赞叹说:「您不愧是一位大菩萨、大觉者,处在五欲炽盛的环境中,心不受污染,道心坚定不动摇。能舍人所不能舍,发好愿救苦众生,『只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这的确是难行能行,很惭愧我还来试探你的道心,请接受我虔敬的贺喜与祝福,将来的你必定成佛。」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佛的弟子重述这段故事后,又请教佛陀:「佛啊!这段故事的含

意,是否就是您平常时时教导我们的——『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佛陀微笑点头:「没有错,一切的佛法旨要,都离不开这八个字。

众生的颠倒,恶缘恶果就是由一念恶念所产生,这分恶念非常可怕,随着恶念而来的恶业,就是未来堕落地狱的根源。所以,比丘啊!定要时时顾好这念心,不生恶念,更要时时精进,众善奉行,将复杂污浊的心念洗涤尽净,世间众生多苦难,你们要去为一切众生解除苦难。造一切善事,一切善业推动,就是真如本心的法轮转动,心善、法轮转,内心污染的恶念自然就消除了。

能日日消除心中的恶念,人与人之间的是非烦恼自然断灭。这就是我长久以来所殷切叮咛的,任何一种法门,都不离开要人人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就是我日常的教法。」这是佛陀对众生最真切的教育。

在以上这段对话中能够了解,心的确是最无常的,变动都只在剎那间,所以我常常说慈济人做慈济事,三十多年如一日,这实在也是不简单。每个人不只是把握当下,最难得的是大家恒持剎那,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所以「观心无常」,每个人应该放下无谓的爱着,择善固执于初发之念,把握恒常立心行愿。

我们要好好地照顾好这一念心。

【观法无我】

有色无色皆是法,众生皆为法所困;

六根六尘蔽真心,莫使无明驴乱意;

磨砖焉能做明镜,自家宝藏善珍摄;

透彻宇宙万物理,观法无我唯心造。

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以及观法无我。

世间有哪一件事物是永久的呢?名,是不是永久的呢?不是。财产、地位是不是永久的呢?也不是。一座房子盖得再富丽堂皇、坚固持久,住在里面的人是不是能永远存在?也不能。总之,人世间生灭无常,绝对没有什么是恒常不灭的,当然也就没有一个东西是我们永远拥有的,就连这个所谓的「我」亦非常住不变。

光说我自己,回首三十几年前刚开始推展慈济志业时,我还很年轻,一眨眼,已经进入老年了,当时陪着我走过草创时期的慈济委员,有的人已经是八、九十岁的高龄,有的人则已不在人世。

想当年,这些老委员的年纪,还不及我现在的年龄,一眨眼,他们已八、九十岁了,是不是换成我已经走到他们当初的年龄!所以说来,真正的「我」在哪里呢?我是年轻的,还是老的?其实我还没老化之前,也是年轻的。到底年轻时的那个是我,还是老来的这个是我?事实上,以后还有更加老化的我。

总之,人生绝对没有「有我」之法,凡夫之所以错认有我,都是心念的执着使然。凡夫执着有我,所以,时时都有「我没空!」「我责任负担很重!」「我非常辛苦!」「我比他能干,我比他……」很多的比较,心念时时处在此灭彼生的比较中,确实是很辛苦。

乞丐王子扮一回

佛陀的教育,指引世人修学佛法,去除我相,扫除人我是非的烦恼。人生就像一个舞台,站上了舞台,有时的扮相是乞丐,再换过戏服,又变成王子;有时扮英雄,有时扮书生。总之,一切的扮相不同,舞台上的动作、形态就不同,到底乞丐是我呢?或是王子才算真正的我呢?其实,万法唯心了不可得,根本没有一个真实的实我。

就像观赏魔术表演,看魔术师双手空空的,盖上一条手巾,一会儿就有小鸟飞出来。看的人想不透为什么软软的手巾中能飞出小鸟,不过变魔术的人可是心知肚明,其中不过是些障眼的手法而已。

记得在很久以前看到一则故事,地点是大陆乡下的一个地方,那时刚好碰上过年,田庄上的人正是农闲之时,大家就会利用过年期间从事一些娱乐。在年初时,他们有一个民俗,全村的人都要来到衙门外,向官员们祝福,道恭喜。

那一天,大家集中在衙门外,时间一到衙门开了,县老爷以及随从们都跟着出来。县老爷在预先设置的典礼场地中间落座,两边则坐着各级官员扈从,大家坐定之后,民众们就开始围近过来,向县老爷等人叩头恭喜。之后,紧接着是余兴节目,让村民们也来同乐一番。

节目进行中,有一对像是父子的人,身上穿着宽大的衣袍,他们挤过人群,来到县老爷面前,年纪老一点的这位就说:「我们父子俩是走江湖讨生活的。刚好在过年之时来到这里,不如就在这边变变戏法,看看你们有什么要求,我都能办得到。」

县老爷想:难得过新年,这么多人在这里热热闹闹的,大家同来娱乐一下也不妨。所以就对变戏法的人说:「你到底能变些什么?」变戏法的父亲回答:「看看县太爷您要我变什么,我就变什么。总是讨个生活嘛!」县老爷再说:「你最拿手的是什么?」他就瞇起了眼睛:「我可以颠倒四季的运行。」县老爷倒也好奇,就说:「这样吧!目前刚开春,到处还有雪花漫飞,但是我现在想要吃颗桃子。」

上天伦桃变戏法

变戏法的人露出为难的脸色说:「县太爷想吃桃子,现在却不是生长桃子的时节,看看四处白雪茫茫,这个时候要上哪里找桃子呢?」这时,在场的人纷纷发出嘘声:「你刚才不是说能四季颠倒吗?原来是骗人的啊!」这位父亲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拗不过众人的嘲笑,就对儿子说:「儿子啊!我们就是以此为生讨个生活,今天既然县老爷出了题目想吃桃子,实在没有办法。不过,父亲说出的话要做得到,只是现在要到哪里去找桃子呢?」

儿子就说:「父亲,这个时候在人间根本找不到桃子,只有天上的王母娘娘那里,才可能拿到桃子呀!」这位父亲脸上露出惊骇又无可奈何的表情,拍拍儿子的肩头:「好吧!哪怕是上天下地,我们也要去偷出桃子来献给县老爷。」儿子点点头:「可是天上太高了,要怎么上去呢?」变戏法的人就从箱子里找出一捆绳子,接着往空中一扔,这条绳子好像是活的一样,往上一抛,绳子就一直往上伸去,最后只剩下一小截留在地面上。

大家看了都开始欢呼:「哎呀!了不起啊!」父亲又开口对儿子说:「儿子啊!本来应该是我上去,但是现在父亲老了,手脚都不灵活,只好让你上去了。」儿子望着看不到尽头的绳子,心里似乎有些害怕:「上面这么高,绳子这么细,万一我掉下来怎么办呢?」

父亲也是一副可怜相,说:「你是我最疼爱的独子,但是,父亲的信用更重要啊!而且在县老爷面前怎么能说谎呢?为了父亲的信用,就算舍命也要上去啊!」儿子明白了父亲的意思,就攀着那条绳子一直往上爬去,一会儿,他的身影消失在空中,又过了许久都没有任伺动静。

忽然间,绳子断了一截掉下来,现场的人一片惊呼,变戏法的人就哭着说:「绳子断了,我的儿子下不来了。」这时,天空中掉下一颗桃子,这位父亲拿起桃子赶紧献给县老爷。当大家惊讶地看着这颗

桃子时,陡然间,天上又掉下一颗头颅。

变戏法的人失去控制地大呼小叫:「这是我儿子的头啊!我儿子因为偷摘桃子,受到天上的刑罚被砍头了!」又一会儿,脚掉下来了,手掉下来了,变戏法的人边哭边把孩子的头颅四肢收进箱子里。现场的人早已经乱成一团。

终于,最后一截绳子也掉了下来,这时候,变戏法的人就把身上的宽大衣袍脱下来,盖在箱子上,大家定下神来,这位变戏法的人露出了微笑,对箱子拍一拍:「孩子啊!我们的任务达成了,来!你可以起来了。」箱子打开,儿子好端端地站了起来。现场的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个故事中,变戏法的人到底使用什么手法,一时也令人觉得不可思议,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障眼法,都是虚幻的把戏。我们的人生还不是如此,没有一件事是切实存在的。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观法无我」,世间法中哪一个是我?我的身体是我吗?头是我吗?脚是我吗?头有头的名称,脚有脚的名称,到底我又是什么呢?身体的哪一部分才是我?

四大分敌此命休

其实,这个我也只不过是一个代名词,没有一个实我。我们的身体是父精母血结合而成,也是四大假合在某段时空中的聚集,地、水、火、风四大一不调和,身体就产生病症,病的终点就是四大分散,也就是死亡。

生老病死,没有永远的实相在。婴儿呱呱坠地,当时称作婴儿,而婴儿的相是我吗?非也。三岁、五岁时很可爱,那是不是我呢?那个时候的幼儿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青少年时,满怀希望、意气风发,那个俊秀的美少年,有一天还是会消失。所以说,过去不可得,未来多渺茫,人生真的是虚幻啊!

再看看我们体内的细胞,时时刻刻都在生灭中,每一分秒不断新陈代谢,这种细微的变化,连我们自己都不知不觉。于是,在不知觉中,有时人的体内隐藏了恶毒的病菌,因缘和合之下就会发病。

根据医学上的研究,现代人闻之色变,却是出现频仍的「癌症」,其实,癌细胞并非只出现于发病者体内,每个人体内都存在癌细胞。这就像是社会、国家一样,如果彼此之间能和平相处,就能和乐共存,相安无事;可是健康细胞的运作一旦产生问题,癌症细胞便会扩散蔓延,形成威胁生命的重大病症。

很多病症或许都不是外来的因素造成,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小乾坤,里面存在着无数众生。这些众生细微得让我们看不到,多得超乎我们的想象,何时会出来作怪,总是无法多做预想,一旦产生又是令人所料未及。

记得花莲慈济医院启业初期,就曾有一个极特殊的案例。这位患者曾经发生车祸,之后就常常头晕,四肢无力,以致原本在山林边的工作也受到影响。几年来每况愈下,看遍台湾南北各大医院,折腾了许多年,情况还是未能改善。后来,南部地区的一位医师建议这位患者:「你住在东部,花莲有一家慈济医院,也有脑神经科医师,你何必舍近求远,不如就近去看看?」

杀生食肉之为患

这位患者反正也无法可施,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就来到我们医院。来了之后,在门诊的问诊中,我们的医师就问他:「你是否吃过生肉,譬如生鱼片,或是其它没有煮过的肉类?」他想了一想,就回答:「生鱼片我没有吃,倒是因为住在山林边,所以也会去打猎,我吃过生的山猪肉。我们是整头猪杀了之后,就用盐巴腌制,想吃的时候,就切下一块来吃,味道很好呀!」

医师一听就做下诊断:「你的症状并非车祸的后遗症,而是脑子里长虫,这是病从口入啊!」于是安排他做了检查,真的在脑部里有一窝虫。找出了真正的病因,接着安排患者接受手术,帮他开脑将虫子一条条夹出来。

我听到这个消息,也到病房去看看他,这位先生就说:「慈济医院的医师很好,你们救了我。」我问他:「现在你的手脚有力气了吗?」又把手伸给他握握看,他用力一握,我说:「会痛啊,果然恢复得很有力气了。」对症施救,他的病很快就痊愈了。

这个个案之后不到一年,又有一位病人,他的肚子胀得很大,后来医师诊断是肚子里长虫,医师为他取出,拉开来竟有一米多长,真的也是耸人听闻。想想,我们的身体真的是一个小乾坤,里面包含了多少东西,我们都未必能掌握。

因此,「我」只不过是一个假借的名词,人的生命属于大自然的共同体,实在不必太执着于我。大家同样生长在地球的这片土地上,这不就是一个共同体吗?我们呼吸着同样的空气,所以说「息息相关」,大家应该把小我看淡,不需要为了名利、地位而生计较,人我是非、明争暗斗其实一点都不需要。

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是视普天下人人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人人的危机,就是我的危机;人人的苦难,就是我的苦难。如果能这样,就是打破小我,融会大我,在大自然中学习最宝贵的生存动力。

观法无我因缘生

观法无我的「法」,是道理,也是方法。「有色无色皆是法」,我们应该心心念念将佛陀的教理放在心中,还要分享给大家听,让大家都能了解万物无常的道理,我们所看得到的一切东西,都是因缘生灭之法的组合。

看看眼前的桌子,它的原料是木材,木材的起源是种子,种子与大地会合,接触空气、雨露、太阳,种种的因缘法组合起来,这颗种子就会成长。一样是因缘法组合成大树,时机一到就被砍伐下来,经过木匠的制作,最后变成一张桌子。

同样的木料,除了变成桌子,也可以有许多其它的用途,不同的因缘就有不同的造就,可以制成器具,也能雕成庄严的佛像供人膜拜,也可以是盖房屋的建材。这也是法,但却非不变的法。

生生灭灭,五蕴中粗细显微的转变,常常只是自己粗心不得察觉。我们学佛,终极的目标就是一个「觉」,因为我们还是不觉,才会执着一切为我所有,以致被自己所埋下的烦恼困扰不休。学佛,就是学习跳脱这种苦恼,既然这个身体中并没有一个真实的我,为何还要冒着风险,为这个身体造业不断呢?

觉悟的人,领受智慧的甘醇;迷而不觉的人,则是苦不堪言。我们要照顾好这一念心,不要常常只是嘴巴上挂着「爱心!爱心!」,我一再说,爱心是爱顾好自己的心,把自己照顾好,才能去照顾、影响他人,这叫做爱心。不是说送东西给人就是爱心。

不要让自己的心常处在动乱之中,既然选择了修行之路、慈济的菩萨大道,我们要恒持剎那。世间上,既然什么都是不定法,都是因缘组合而成,切莫再要深陷自我的樊笼。

金刚经》中提到「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虚幻人生还有什么可执着的?佛陀教导我们以智慧探讨人生,真正能做到「观法无我」,就没有什么好计较与多较。来到世间,上了人生舞台,如何扮演好最佳的角色,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行动,把行动照顾好,方向不要错误,这个人生的角色就成功了。

第二行品

四正勤

恒持刹那四正勤,勤须不偏道乃行;

一勤已生善令生,二勤未生恶不生;

三勤未生善令生,四勤已生善令增;

正能破邪力万钧,勤可助道展鹏程;

害人之心不能有,知罪肯忏可重生;

行善之念不可无,从来善道在助人;

无缘大慈来等爱,同体大悲智慧心;

红尘自古苦偏多,四勤拂拭莫染尘。

接下来是「四正勤」。为三十七道品之第二行品,正是不偏;勤是不懈怠,四正勤即是精于断恶生善的四种修行在目。以上的「四念处」,是以四种观修来了解修行的重点,过去、现在、未来诸佛的教法——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再来讲四正勤,则是实地践履的力行方式。

人从出生来到人间,就开始要不断学习,学会呼吸,学会以气味分辩自己的母亲,以哭闹的方式表达肚子饿、尿布湿了等等。等到大一些就在党说话、学走路,学习一节切生活所需的技能。这些学习大抵都在满足身体上的欲望,皆属于凡夫法。

幸运的人有缘接触深一层的教法,藉以提升心灵、感化他人;迷茫不觉之人,则是浮沈浊流,追求凡夫的欲望,执迷沈迷沦水世难脱。求取生活基本生所需,这是生存必要的条件,但是大多数的人都是超过基本范围,变成了贪取。例如生命体的营养吸收,只要均衡足够就好,许多人却贪图口腹之欲,肚子里不知道吃掉了多少生命!

荤食与素食

曾经看到书本上的一句话,世界上哪个坟墓最大?就是我们的肚子,这个地方不知道埋了多少尸体在里面。几乎是所有的人,晚上都不敢经过坟墓,却没有想过,自己每时每刻都带着坟墓到处跑。难道一定要这样吃尽众生肉才能生存吗?

我们有一位医师的小孩,他的妈妈都叫我师公,她怀了这个孩子之后,奇怪的是,看到荤食就无法下咽,所以从怀孕开始,母亲就改为素食。孩子生下来也一直都是素食,连牛奶都不怎么爱喝,却长得又白又嫩,健康漂亮,身高甚至比同年龄的孩子还要高。

所以,有人说不吃荤食会营养不够,这都是借口,是人的习惯、习性,同时也缺乏一分悲心。这念悲悯心即是「人伤我痛,人苦我悲」,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哪有一种动物不是贪生怕死,哪有一种动物被杀害时不会恐惧痛苦。

人类就是缺少悲心,所以不惜伤害其它生命,来逞一时口腹之快,还觉得是天经地义,这是一开始就培养出贪吃的习惯,造成了以非为是的杀业。从食欲的伤杀,延伸到人与人、国与国、人与自然的争斗,杀戮不停,人类的争战与灾难则永无休止。

很少有人愿意静下心来思虑,这一切人心不平、国际争战,以及天灾不断的起因究为何来?心中只是有很多不满,有很多追求。结果,常常由爱成恨,从欲成贪,不顺意而生瞋,从追求变成痴,贪瞋痴念一起,恶念浸淫日广,后果就益加不能控制。

学佛就是要学戒、定、慧,懂得如何守戒,如何善尽做人的规矩,用心于此三无漏学的修习上。漏是烦恼,无漏就是没有烦恼,所谓的「漏」,即是贪瞋痴的无明遮蔽了清净的智慧,使我们的慧命漏失损耗了。一念之差全盘皆错,再回头,已是一身恶业紧紧缚着。

造善与造恶

身为凡夫,起心动念难免造业,一发现自己产生这种不规则的心念,就要马上以智慧去消除制止。能以戒对治,就不会一发不可收拾,所以佛陀警惕我们,对于生善止恶的四种方向要精动向学。

「一勤已生恶令断」,心里有不规则的念头生起时,马上就以正念、正知、正见的智慧压制下来,让身体不去动作。因为我们都还是凡夫,心中难免会起心动念,恶的心念一起能及时克制下来,就不会造作不好的业。所以说「已生恶令断」。

万一,心里想,身形也造作了怎么办?如果能亡羊补牢,亦时犹未晚。赶快把恶念去除,心中生起善念,引导身形成就善事,这样虽然是兜了一大圈,慢了一步,但是能悬崖勒马,至少得以免去粉身碎骨之患。

「人生最大的惩罚是后悔」,一点点的心念没有照顾好,让它现形造业,最后受到惩罚的还是自己。所以总是要叮咛大家照顾好这一念心,培养好正知、正见、正念,才能行正业,就不会屡屡生起错误的念头。假若一时不察生起恶念,也要赶快对治住;身体有了行动,就马上自我纠正,快刀断乱麻,才不会自投罗网,愈陷愈深。

「二勤未生恶不生」,这是最好的,让我们一生都不后悔。就像开车上路,一路上小心注意,没有漏看路标,没有下错交流道,遵守交通规则一路平安,很快地,就能轻松愉快地到达预先想好的目的地。

「三勤未生善令生」,我们都说要净化人心,大家同样有这番志愿,希望人心净化、社会祥和,才能天下无灾难。这就是「众生共业」的道理,我非常相信这个道理,而且以这一句话为依归。

在我出家之前,从《梁皇宝忏》中看到「众生共业」的理论,就非常相信,毫无疑问。出家之后,承秉「为佛教,为众生」的师训,希望把佛教的精神理念普及于天下众生,使大家共造善业,合心协力去造福人群。好人愈多,福愈大;福大,灾难就少,恶业的侵扰就能减轻,所以我们应该多发心,多发净化人心的心。看看释迦牟尼佛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他们都是闻声救苦、不舍众生。

这是菩萨的心愿,也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一统的一个法,其精神中心,同样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四勤已生善令增」,也就是降伏恶念之后,进一步众善奉行,能「恒持剎那四正勤」,消极地诸恶莫做,积极地众善奉行,善业共聚就能破除灾殃。

凡事不要多计较,这样放松名利的追求,自然能消除人我纷争,心中的贪、瞋、痴、慢、疑亦能二抛弃,免了一天到晚用尽心力,和人明争暗斗。再者,固守好自己的本分,将爱心拓展开来,还能更上一层去帮助别人。

发条的原理

四正勤的道理,其实就像上发条一样,如果绞得太紧,发条断了,整个作用就失去控制,就像我们的恶念一旦掌握不了,恶业随即产生。暂时放松它,就不会反弹回来,也就是「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不生」,恶的方面一放松,它也就没有作用。

接着可以慢慢地转上发条,亦就是「未生善令生」。等到发条上得恰到好处,就能产生顺利的作用,发挥器物的功能,这不就是「已生善令增」。佛陀要我们时时观照自己的心,心是一亩田,播下瓜的种子就出生瓜来,撒下稻种就结出谷子来。因此,今生今世好好地播下善种,好好地守护照顾,将来这粒种子发芽、生根、结穗、开花,即得收获同样美好的食粮与种子。

关于种子的造作,佛陀与弟子们也一起这样的事件——佛陀给孤独园时,与很多比丘同住,有一天,一大早就有许多比丘围绕在一起议论。谈说僧团中有一位比丘,平时巧言令色,听他说话算得十分有理,但是观察他私底下的行径,却与所说和话是两回事。

他常常骗人,做些不法的行为,日子久了,其他的比丘《第二行品》四正勤

恒持刹那四正勤,勤须不偏道乃行;

一勤已生善令生,二勤未生恶不生;

三勤未生善令生,四勤已生善令增;

正能破邪力万钧,勤可助道展鹏程;

害人之心不能有,知罪肯忏可重生;

行善之念不可无,从来善道在助人;

无缘大慈来等爱,同体大悲智慧心;

红尘自古苦偏多,四勤拂拭莫染尘。

接下来是「四正勤」。为三十七道品之第二行品,正是不偏;勤是不懈怠,四正勤即是精于断恶生善的四种修行在目。以上的「四念处」,是以四种观修来了解修行的重点,过去、现在、未来诸佛的教法——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再来讲四正勤,则是实地践履的力行方式。

人从出生来到人间,就开始要不断学习,学会呼吸,学会以气味分辩自己的母亲,以哭闹的方式表达肚子饿、尿布湿了等等。等到大一些就在党说话、学走路,学习一节切生活所需的技能。这些学习大抵都在满足身体上的欲望,皆属于凡夫法。

幸运的人有缘接触深一层的教法,藉以提升心灵、感化他人;迷茫不觉之人,则是浮沈浊流,追求凡夫的欲望,执迷沈迷沦水世难脱。求取生活基本生所需,这是生存必要的条件,但是大多数的人都是超过基本范围,变成了贪取。例如生命体的营养吸收,只要均衡足够就逐渐感到蹊跷,大家觉得有这样的人同在僧团中,实在很不适当,就商量着要推派人选去向佛陀稟明这件事。佛陀听到大家的议论声,主走向前来询问大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大家一听到佛陀问起,虽然不耻那位表里不一的比丘,可是谁也不愿意明指别人之过,又在那儿互相推辞起来。

佛陀就说:「学佛修行,最重要的是坦诚,虽然不说是非,但是也不能隐瞒事实,增长别人的错误。」佛陀鼓励大家要勇敢于面对事实,就人事而说。

修行重坦诚

于是,其中有一位比丘就说:「佛陀,您来常教我们莫论人非,所以大家明知道某某比丘的行为失当,但是又觉得一说出来就是论人长短。所以,我们才相互推派有要向佛陀请示。」比丘于是稟白佛陀:「某某比丘在僧团中,表面上看起来能言善道,但是私德却令人厌弃,言行十分不一致,让大家觉得有损比丘们在外的形象。」

佛陀听说原委,就要大家坐下来,而后对大众说道:「来!我来告诉你们,这就是某某比丘的习气,其实他也心想修行,只是习气难改。不只是在今生如此,前世也一样,即使过去在当畜生道时,就有这样的习惯。」比丘们一听也很好奇,就赶紧请问佛陀:「到底他在畜生道时有些什么习气?」

佛陀随弟子所请,说道:「过去久远劫以前,在山林里有一群山鼠,数量多得无法计算,总之子孙繁茂,很是热闹。鼠群中有一只鼠王,具有大智慧,带领着这群鼠儿悠游于山林中,生活井然有序。早上大伴儿结伴出去觅食,黄昏时,同样成群回归山洞,过着既有规律又丰足的生活。

有一天山林间来了一只猫狸,似乎是从其它山区被追逐到此,所以一副狼狈惊惶的模样。逃到这里终于喘了一口气,等到安定下来,这只坏心的猫狸就开始为自己的生计打算起来,到底要如何谋生呢?

忽然间看到一大群山鼠,这些山鼠很有秩序,鼠王在前面带领,后面的鼠儿就依序进入山洞。这只猫狸灵机一动,这些山鼠就是我最好的食物!让我想想要用什么方法,来取得这群山鼠的信任。想来想去,心生一计,预计第二天依计行事。

隔天,牠一早就站在鼠洞外面,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将三只脚缩起来,只剩一只脚在地上,又把嘴巴张开,如如不动地立在那里。

一会儿,鼠王照例带着鼠群出门,一出山洞,就看到一只奇怪的动物用单脚立在当地:奇怪!这是哪里来的生物?为什么用单脚站立呢?又为什么张着嘴巴面对太阳?大、小山鼠们都搔头想着。

鼠王也觉得很讷闷,就上前去问猫狸:「请问你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你要用一只脚站立?又为何面向太阳,把嘴张开呢?」这只猫狸就自我介绍:「我是从东山来的,名字叫做猫狸,虽然我有四只脚,但是担心如果把四只脚都放下来,会增加土地的负担,因为我不忍心大地还要承受另外三只脚的重量,所以单脚站立。至于面向太阳张开嘴巴,这是在修光明之法,而且我只吃风,其它什么都不吃。」

鼠王听了很感动,的确是个有德有修者,牠关怀大地,而且长年累月只吸收太阳和风的灵气。这样的功夫实在很了不起,真的很令人敬佩。所以鼠王就对鼠儿们说:「我们遇到这位猫狸先生是一位道行高超的修行者,我们要以恭敬心来对待牠。」接着规定所有的鼠儿,每天出门以前都要来向猫狸行个礼,回来时也要向牠问安。

鼠儿们也很高兴能亲近这么一位有德者,大家都乐于遵守鼠王颁下的规定,每天向猫狸行礼问安。于是每日早晨,鼠王照旧在前面带领,鼠群也依序跟在后面前进,奸诈的猫狸就会趁大家不注意,把最后的一只鼠儿抓走吃掉。因为鼠儿的数目很多,刚开始也没有谁发现,每天都会少掉一只山鼠。

一段时间之后,鼠洞里好像比以前空旷了许多,渐渐地才有鼠儿感到不对劲:以前洞里的空间总是很拥挤,现在怎么好像愈来愈宽了,是不是数目减少了呢?牠们就向鼠王报告这件事。鼠王也觉得很奇怪,思前想后,牠才开始怀疑,也许是猫狸在作怪?

第二天早上要出门时,鼠王就对大家说:「今天我殿后,你们照常向猫狸行礼后继续往前走。」鼠群们都很听话,照着鼠王的吩咐去做。猫狸不疑有他,一样打算重施故技,要抓最后一只山鼠来吃,但是鼠王的行动迅捷,一发现猫狸准备下手,就赶紧跳开,并且放声大叫,所有的山鼠都回过头来,一起对付这只奸诈的猫狸,很快就制伏了牠。

这时,鼠王就对猫狸说:「你用这种欺诈的行为谋生,用虚假的形态欺骗人,这实在是很可耻的事。」佛陀说完故事,回头对比丘们说:「比丘啊,你们知道吗?那只猫狸就是现在这位爱说谎的比丘,而那只鼠王就是现在的我。我时时教育他,他犯了错,还是一样用爱去感化,但是习气难改,到现在他还是余习未除啊!」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应该要好好心生警惕,看看这位比丘应该也很有善根,才能在佛的僧团中出家修行,但是习气却还是如影随形,不容易去除掉。所以,心要照顾好,习气也要调伏好,不好的习惯更要马上戒除。

当然好的习惯就要好好保持,甚至发扬光大,比如为善,不要光是意思意思做一下就好,为善要认真,尤其是要积极认真。所以要将我们的心念放在正确的方向,四正勤的「正」也就是不偏的意思,「勤须不偏道乃行」,我们的方向正确,就能依此正道向前精进。

心正邪不侵

「正能破邪力万钧」——师父不是常跟大家说「心正气盛邪不侵」,只要心正行正,就能破除一切邪障,众人的力量也会因此汇聚起来,成为一股雄大的后盾。慈济的内涵是慈悲喜舍,做法则是诚正信实,这就是我们的力量,每个人都把信实诚正放在心头,时时调适自己,我想,要做什么事都能行得通,而且能得到人人的尊重。

邪恶的人来到我们周围,也会受到影响而改好,所以「勤可助道展鹏程」。一勤天下无难事,方向正确,勤于推动,自然能一步步接近目标,就如大鹏展翼,振翅千里,传播大爱覆护众生。

「害人之心不能有」,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们既已发心行菩萨道,怎么还能做出有损别人的事呢!一切都应该以「利他『为上。不论如何,从前还不了解道理时,可能在不知觉中造下许多错误,现在已经发心学习圣人之道,从前种种就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则譬如今日生,亦即是「知罪肯忏可重生」。

所以佛法中提到忏悔法门,像《梁皇宝忏》、《慈悲三昧水忏》或是每天的早晚课诵,其中都含有忏悔文。这些忏文,不是让我们口头上念一念而已,而是要我们了解,在每一处微细的起心动念间,一不小心就会误蹈祸端造作罪业。忏文中标举的名目,如同一面光亮的镜子,映照出我们不正确的动作,我们藉此以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看到脸上黑了赶紧擦干净,还回清净的面目;衣服穿得不整齐,就赶快整理,使形态端正庄重。

忏,犹如以清水洗去肮脏污垢,我们知道忏悔过去失当之处,知错了,立即发露改过,如果能够做到这样,清净无染的慧命即可重生。一期的生命有限,我们的慧命如能成长,生生世世都能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因而当下就要将自我的慧命启发出来,使其发挥良能。

「行善之念不可无」,时时刻刻都不要漏失行善的念头。慈济乃是大爱的团体,我们要常常培养行善的心,才能引发善行,所以行善的念头不要遗漏掉了。「从来善道在助人」,什么叫做善呢?能去帮助别人就是善。所以,这念助人的心、行善的心,要常常放在我们的意念中。

平等智慧爱

行善的方向千差万别,但都是起于一心一念。「无缘大慈平等爱,同体大悲智慧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智慧所展现的平等爱。人与人之间不分高低,没有肤色、种族、国界、宗教信仰等等之差别,唯一的心念,就是希望使人人幸福快乐,总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看到人人都得到快乐,我们才能幸福快乐。

看看慈济人「水里来,火里去」,发挥普及众生的爱心,只要是脚走得到的、手伸得到的地方,无不想尽各种方法,去帮助需要援助的人。而且抱持平等与尊重的态度,走出国际、深入苦难,以苦难为师,感恩对方的示现,以启发我们内在的爱心泉源,教育我们更开阔的人生体验。所以,一个慈善家面对贫困者,要把贫困者当成菩萨,他们都是示现苦难的老师。

又如到医院从事志工服务,每天接触到不同的病人,病人也是我们的老师,他们显示病中的无奈,让我们设身处地去感受病苦,知道面临生死关头是多么惶恐不安,生离死别又是多么痛苦。所以病人也是我们的老师,志工们能视病如亲,去照顾、肤慰这些身心受苦的病患,从服务中看透生老病死的无常,这不就是「同体大悲智慧心」!

所以说,一切智慧要在大爱中产生;一切的大爱,也是以清净的智慧为力量而推动出去,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佛陀十大圣号中有一者名为「两足尊」,意思就是「福与慧」兼备,就像一个人的两只脚,两只脚都健康,才能走得平稳。

佛是已开悟的圣者,一定是福慧双具。从鹿野苑三转四谛法度五比丘起始,佛陀尽皆以福慧双具的法门来教化众生。一个修行者若只有智慧,尽管能体悟天地宇宙之理,但是缺了福缘,你说的法没有人要听,这样也没有办法救度众生,所以必定要福慧双具。

「红尘自古苦偏多」,红尘滚滚烦恼很多啊!我常常说,我这个修行人,都说修行要看破红尘,才能辞亲割爱而出家。但是我出家之后,偏偏又滚进红尘,时时会务缠身,最重要的是看不尽天下的纷争苦难,愈是有心要去救助,愈是感到苦难不绝,责任层层加重,真的好辛苦啊!

有很多的担忧烦恼,担心受苦的人能不能及时得到援助,担心深入苦难去救人的人能不能平安,很多很多的担心。不过,为了要净化人心,若不处在人群中,又怎么去净化人心呢?

地藏菩萨所发的愿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我们要帮地藏菩萨的忙,虽然没有勇气去地狱,没关系,但是既来之则安之,已经来到人间了,就好好在人间度化,挡在地狱门前,做到让大家「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我们已经知道行善植福的道理,就要赶快走入人群,来帮助其它人断除恶念与恶业,共同努力使社会祥和、天下无灾难。

来到滚滚红尘中,每一个人都是乘着业而来,有的人恶业偏重,很难遇到善知识加以辅导转化,所以就一错再错,遇到的都是坏因缘,他的业就愈造愈多。所以常对大家说要结善缘,才有善知识陪伴我们行走这条人生道路。我们的藏识中,最好不要存有不好的种子在里面,否则来生来世就会由不得自己,随着业力不停流转。

滚滚尘世,自古以来苦难偏多,才更需要我们多发心,走入苦难的境界去度化众生。所以「四勤拂拭莫染尘」,我们的心不要受污染,「多用心」三个字实在是很好用,我们要时时刻刻把心照顾好,有了一点污染,就像一面镜子沾了脏污,要随时擦拭尽净。

因为我们都还是凡夫,尚未达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所以要小心保持「心如明镜台」的清净,亦需时时动拂拭,才能不使染尘埃。凡夫总是要顾好心念,心念顾好了,就能超越凡夫的境地。既然要学佛,心真的要常常顾好,虽然很辛苦,却会有代价,否则剎那之间失去掌握,言行一出就成业种。

守持一念心

修行本来就是要练就这一念心,心念坚定,意志不动摇,才能勇猛精进。在修行的道场中,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如一日,这就是守持一念坚定的心。

佛陀对我们的教育,从四念处到四正勤,无非是教导我们固守心念的方法。心是最无常的,佛陀就教我们时时「观心无常」,无常的心念,离不开两种法,就是善与恶。当然,修行要把心保持于善念,遏止恶念不令产生,亦即「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顾好善念,注意恶念,一点点坏的念头都不要生起。

已生恶令速断,因为我们是凡夫,善恶二念难免会浮浮沉沉,不小心,恶念生起时,我们要赶快令恶念速断。因为恶念一生,恶业就成就了,所以必定要保持善念,注意恶念,所以已生恶令速断,赶快要断除一切恶念。

如果未生恶,尚未有恶念恶行出现,更要注意不令产生,因为心无二用,如果生了恶,善念就断了。所以未生恶,表示善念还存在,我们要注意防患于未萌,恶念还没生起前,就先远离不好的因缘,使恶念没有生出的机会。

若是已经在修行了,就把我们的心安住在修持善法上,「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大的空间可以拓展,把时间精力用来利益人群,其实便是利益自己,所得到的欢喜难以言喻。因此,如果还未生善,要赶快注意善因,把握善缘,让这分善念因缘具足;若是已生善者,就要精进不息,令善速增。

总是说「未成佛前,先结好人缘」,时时结好善缘,善念就会不断增长,形成一种善的循环。所以,要守好这一念善,实在要有很坚定的毅力,我们才能不畏困难考验,坚持断恶修善的心念。「修行乃大丈夫事,将相难为」 ,没有这分毅力,就没有办法保持坚定的意志。

佛世时,佛陀亦时时向弟子们叮咛:「比丘啊!好好顾守你的善念,因为这念心是无常的,无常的凡夫心,要靠我们坚定的意志去盘固。否则,这念心能使我们生天堂,也会使我们堕地狱。」佛陀又说:「以我的智慧来观察,堕落地狱真的也只在一念心,顷刻之间,恶念一生,就堕入泥梨。所以,发心修行的比丘们啊!切记要注意这一念心,千万不要让恶念产生,以免堕入地狱。」

又有一天,佛陀又对弟子们说:「比丘啊!大家要好好照顾好心中的善念。以我的智慧观察,一念善念生,顷刻之间,就能上升天堂,因为上天堂,也就是一念善心所生。」

天人的自救

接着,佛陀举例来说明,一位天人,有一天突然「五衰相现」,也就是说头冠及头上的珠宝饰物,忽然间都坠落下来,完全失去了光辉,衣服变得褴褛、腰带也松掉了,面容的光彩顿时消失,身体也产生不净的汗臭和污垢。

这位天人十分惶恐,害怕自己即将脱离天道,回入六道之中,万一堕落恶道,那要如何是好!愈想愈是惶惑不安,这个时候,该去求谁帮助我呢?谁又能指引我呢?转念间,想起了释迦牟尼佛,佛是一位大智慧者,大觉者,我应该要赶快去请他来指点我,看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脱离五衰形态,不堕入恶趣。

他真的来到佛的座前,向佛陀请示。佛陀慈悲,细心地开导他说:「一切唯心,你现在是天福享尽,五衰相现。因为过去你曾种下恶道之因,如今失去了天福,即将要堕落畜生、地狱道。话虽如此,这个时候你还是要坚定善念,赶快再发善愿,善的力量大,就有机会让你回到天宫再享天福。」

天人听罢,立刻在佛前虔诚发愿:如能脱离恶道,回归天界,从今之后必当守护三宝,造福人群,再也不令这分善念散失。

回去后不久,天人的意识飘飘然的,似乎到了乡下一处马厩前,眼前有一匹母马正要生产,忽然间他投进了马胎,接者母马就生出了小马。天人的意识,觉察到自己投生成了小马,落入畜生道中,他不愿意就此堕落轮回,这个时候一定要自救!

这匹初生的小马就在马厩里乱跑乱撞,一直用力把头撞向围栏,经过一番挣扎,小马出生不久就往生了。

神识安定下来,又恢复成天人的身态。经过这一场生死,天人有了很大的警惕,意识真的是由不得自己,天福享尽,轮回丝毫不爽。好在临堕之际,曾经有这个念头去请教佛陀,佛陀慈悲的开示,总算让他把这一念心固守好,因此,虽然堕入马身,但是他的意志念力还是很强,保持住这分善念,最后才能恢复天人之身。

这都要感恩佛陀的提醒,天人于是再度来到佛前顶礼,而且也向佛陀发愿,他再也不要享乐了,只愿专心护持三宝,守持善法。佛陀亦点头赞许。

说完这个例子,佛陀就对弟子们说:「看啊!这念心就是要自己好好地守持好,恶念不生,善念不断,才能成就圆满的修行。大家要时时多用心!」 一旦发心,要永恒受持,所以常说把握当下,恒持剎那,也就是要发心如初,精勤不懈。以上是四正勤。

第三行品

四如意足

欲念进慧四如意,具足圆满道业立;

欲如意足贵发愿,愿大志坚菩提现;

念如意足在诚正,诚正信实道可证;

进如意足当正勤,拔苦与乐重力行;

慧如意足济苍生,慈悲喜舍放长情;

四如意足系一心,心净一切国土净;

烦恼一念动三千,三千一念由心牵;

毫厘之差谬千里,体解大道无量义。

学佛就是要学得一心宁静,不管是什么境界,要记得「心不随境转」,如果心中宁静,看什么境界都很美,什么样的人事物都值得我们感恩。学佛就是要修学这一个心念。

孔夫子说「学而时习之」,学了之后还要时时熏习,才能在生活中成长我们的智慧,习得圆融圆满的待人接物之道。能深入观察人事物的形相道理,才能应机逗教。

佛陀所云「三十七道品」,旨在教育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以及如何建设自己的内心世界。外在的世界复杂万变,要如何使内心的世界成为复杂中的美景?这当然要具有智慧。所以,佛陀所说四念处,除了观想自身外,又再观想外境,还有彼此之间的感受,并分析物质世界中的种种执着。

在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中用心熏习,预防不法的心态产生,明白人生的方向即是行善止恶,做到「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这就是佛陀的教育。接下来,我们也要注意自我心灵的各种欲念。四如意,道业立

单纯的欲念可视为希望,也就是我们希望的人生方向。修行者企望的人生方向,就是在接受佛陀的教育,而后自度度人,所以「欲念进慧四如意,具足圆满道业立」。

四如意足,如意的意思就是无障碍。要没有障碍,第一要有希望,第二要有正念,第三要精进,第四要有智慧,这样我们就能事事如愿,没有障碍,就像两只脚能平行,即可畅通无阻,所以叫做如意足。四如意足意即进入三摩地(定),使所行无碍的四种方法,即欲如意足、念如意足、进如意足以及慧如意足。

第一「欲如意足」,欲就是希望,这里指的是修道成果的欲望或愿望,与一般凡夫所谓的「欲」念有所不同。这种愿望、希望,是因地到果地之间不能缺少的,我们心中如果没有修行的愿望,就不会立志发心,当然就无法身体力行,这样子哪里会有成佛的可能。所以我们必定要有愿,这是修道证果的一股力量,称为「欲如意足」。

世间人所希求的,不外求事事如意,实在说,若是一味求取名利地位,自私自利而想求事事如意,这只是愈求愈不满足,徒然增加自己的痛苦而已。如若能缩小自我的物欲与爱欲,扩大范围去普利众生,必定能远交近来,聚集同心同道者齐来完成此一大愿。

我们的愿,只要是为了天下众生,只要能把心门打开,不受物欲束缚,自然能够海阔天空。人生之所以有许多求不得、不如意,就是因为受到物欲境界的束缚,如果能扩大心胸,拨开私我的欲求,自然就能海阔天空,任我们适意悠游。所以,学佛要从我们心灵的世界拓展起。

再来是「念如意足」,念就是念念一心,心要常住真理中,念要念念一心。心念一点点都不能偏差,如果我们有正念,念念一心住于真理,要走这条菩萨道路其实也不困难。

凡夫总是杂念多,每样东西都想学,但是每一样都学不齐全,这就是心念散乱了。如果能选择一样自己想学的,就专心在这样,譬如我们学佛,就专心在学佛的道路,慈悲喜舍这么简单的四个大字,我们如果能够依教奉行,自然就能念念一心,如此,心就不会散乱。所以,我们要时时将心灵世界中的烦恼去除。

很多人的烦恼都是:「他会,我也要会;他的学问高,我也要去拿文凭。」所以什么都要学,心理难免就会很复杂。所以,我们的发心发愿,一心一志没有杂念,就能念念清净;心无旁骛,就无烦恼。当然,我们也要警惕自己,一旦选择了方向后,定要力行精进。多用心,无难事

只是说「我保持一心,其它的都不必去追求了」,这也同样会使人停滞不前。我们一心一志之后,还要向前精进,所谓「一勤天下无难事」,方向选择对了,继续向前精进,绝对能到达愿望的终点。我们的愿望,就是佛的境界;我们精进的方向,当然就是菩萨的道路,所以一定要精进。

成佛的目标,就是要先得智慧。其实我们与佛的智慧本来平等,佛没有比我们多,我们没有比佛少,佛陀既然这样告诉我们,我们就应该要有信心。只是我们向来处在凡夫地,周围的环境十分复杂,诱惑的事物林林总总,以致人心涣散,方向偏差,因而懈怠堕落。现在我们目标一致,心念不散乱,向前精进不懈怠,智慧自然就会产生。

拨开黑暗,就能彻见光明的真理,这是一定的道理。就像是磨光一面镜子,你下多少功夫去磨,镜子的本质就会呈现多少,等到镜子的本质完全呈现,就能照耀万物。所以,镜子的本质原本就有了,只是要下功夫去磨,这就是佛陀对我们最直接的指引。人人都有这分平等的智慧,很多人也有心要学佛,下坚定决心的也不乏其人,只是大家都不懂得如何用心。

佛世时,某一天在给孤独园中,一群比丘聚在那儿议论纷纷,佛陀就问:「你们在为什么事情议论呢?」其中一位比丘就说:「今天出外去托钵,又听到外人在议论僧团的事。」佛陀就问:「僧团又有什么事呢?」

比丘说:「我们僧团中有一位老比丘,他在外面接受居士的供养,居士要他祝福时,他老是会说出一些不得体的话。人家如果有丧事,他就对丧家说一些喜庆的话;有人喜庆时供养他,请他祝福时,他又说一些不吉利的话。」

佛陀请比丘说出实例。比丘也就举例,有一户人家在办喜事,是主人的儿子结婚,正好老比丘从那里经过,主人也很欢喜,就虔诚地供养他,请他为这对新人祝福。没想到他竟然说:「你们今天办喜事,实在是很可喜的事情,祝福你们能办一百次。」人家结婚都是一生一次,他竟然祝福这对新人结婚一百次。主人当然很不高兴,有些批评的话就传出来了。非今生,遍过去——鲁钝的梵志

佛陀听了,很无奈地摇摇头,就说:「大家可知道,他不只是今生才这样愚钝,从前我也曾费尽心机,但是怎么教他都教不会。」佛陀因而说起这位长老过去生中的故事。

从前有一群梵志一同修行,其中有位梵志特别愚鲁迟钝,怎么教都教不会,渐渐的大家都失去耐心,他就被其它的梵志所排斥。但是他们的教授师却很有爱心及耐心,认为就是因为这位梵志如此愚钝,才更应该教导他。既然跟不上大家的进度,教授师就叫他当侍者,每天跟在自己身边工作,打扫室、内外,侍奉起居等等,以便随时应机教导他。

有一天,教授师受人宴请,回来时已经有点醉意,躺在床上觉得有点低,就对愚钝的梵志说:「来!你帮我把床脚垫高,垫平。」他就赶快找东西来垫。垫好了三个床脚,只剩一脚却找不到东西可垫,看到教授师很累了要睡觉,他也不敢惊动,就拿他的腿去垫床脚。

直到天亮教授师醒来,看到他坐在床边,问明了原委后,教授师摇摇头,觉得这个弟子实在是很憨直。但是,这个举动也令教授师很感动,就思考着要如何教导他,才能把他的愚钝无明扫除。

后来决定让他出外工作,每天回来时,就向教授师报告这一天中所看到的事物,再请他做一些譬喻,以这种生活化的方式来教育他。

一开始的工作是捡柴,在捡柴时他看到一条蛇,教授师就问他:「你能不能把看到的蛇做个譬喻,看看牠像什么?」他想一想就说:「蛇就像铲子的柄。」教授师很高兴:「没错!你比喻得很好。」

另一回他报告教授师说:「报告教授师,我今天出去看到大象。」教授师:「那么,你做个譬喻看看。」因为那一天他回答像铲子的柄,教授师很高兴,所以他又回答:「教授师,大象就像铲子的柄。」

教授师想:象跟铲柄,哪里像呢?啊!象的脚有一点像,象的牙也有一点像,好吧!当成是打禅意,这样的譬喻也还可以。有一天,梵志接受人的宴请,回来后,教授师又问:「你今天受请,吃了什么东西呢?」「是饼卷。」「那你就拿饼卷做个譬喻。」「像铲柄!」教授师一听又是铲柄:好吧!饼卷跟铲柄是有点像,就将就一下吧!

再有一天,梵志又受请,教授师在他回来后又问他:「你记得今天吃了什么东西吗?」「记得,就是乳酪。」「你拿乳酪来做譬喻,看看像什么呢?」不料梵志仍是回答:「像铲柄。」教授师很无奈,就告诉梵志:「乳酪是用煮的,用圆的或四角的容器去制成它的形状,你怎么每一样都说像铲柄呢?」

这位梵志自己也觉得很无奈,问道:「我回答得不对吗?开匪瞪呦癫淌谑Σ皇呛芨咝寺?我希望每一种譬喻都是让教授师高兴的譬喻。」

佛陀说完这个小故事,回头告诉比丘们说:「当初这位梵志求道心切,也有耐心与耐力,只是不能做到一心一志无散乱,对心灵的世界缺乏用心。所以,应对进退就很偏差,过去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真是很无奈的事!」

我们学佛也要学习进退,如何待人接物,这都要靠智能。智慧总是不离开一心,我们所希望的目标在哪里,目标确定之后,就要一心一念向前精进。于心灵世界中时时刻刻自我观照,跟外在的境界也能适切配合,就能到达目标的终点,也就是佛的境界。所以四如意足的第三项是「进如意足」。

进,就是精进,精进就是专念不退却。我们的愿不可稍退,要前进不懈,而且要保持在直道上面,不邪曲,不间断,向菩萨的大道直行。这叫做进如意足。

第四是「慧如意足」,慧即是光明之意。我们内心本具清净光明的智慧,能促使我们依着愿望、正念向前精进,就如灯塔指路,我们的所思所行,也需要智慧光明的引导。身处浊恶世间,犹如暗中行路,这条路要走得安心安稳,必定要有光源照路,才能保护我们不会跌跌撞撞,甚至堕入深坑。

「欲念进慧四如意,具足圆满道业立」,能具足四如意,就具足圆满的道业力,帮助我们导向正道,如此,道业即能具足成就。

「欲如意足贵发愿,愿大志坚菩提现」,欲如意足最宝贵的精神就在于发愿,因为欲就是愿望,人人自己发愿,而且愿大志坚,菩提的智慧即能显现」。我所说的静思语其中有一句,「心要细,气要柔,愿要大,志要坚」,发心立愿的重点就是在这里,一定要由内而外,由小而大层层用心,才能以大愿大志进取佛道。志愿坚,道可证

愿大志坚,菩提觉道很快就出现在我们眼前。再来是,「念如意足在诚正」,慈济的精神是慈悲喜舍,实际的做法则是信实诚正,信实诚正存在于我们的心念,发而为服务众生的职志与作为。能够保持着这样的心念往前直进,「诚正信实道可证」,每个人都可以藉此体证、体悟佛菩萨不舍众生的本怀与真理。所以学道,道就在我们面前,只要诚正信实去行,绝对是指日可待。

「进如意足当正勤,拔苦与乐重力行」,四如意足与四正勤具有不可分割的关连性,我们发愿向前精进,少不了四正勤止恶生善的力量。要拔除众生的苦难,使得众生获致快乐,不能只是用口说说,一定要身体力行,才能真正日起有功。不管众生在哪个地方遭受苦难,我们都要想尽办法亲身到达那个地方,亲手遍布施,以亲切的关怀肤慰受难的心灵。

公元二000年,我们对北朝鲜援助农业肥料,罗明宪居士及宗教处等一行人,不畏路途遥远,他们心系当地的苦难,为了拔除苦难,就算是再困难的任务,他们都一定要去实行。痛苦拔除了,当地的人民才能得到快乐,我们给他们肥料,使他们的农作物得到丰收,就能脱离饥饿、受苦的灾难,露出喜悦满足的快乐。

这都不是用嘴说说而已,而是重在力行,所以说拔苦与乐重力行,只要我们能力所及之处,都要自动自发去付出。因而,「慧如意足济苍生」,我们要如何来救济芸芸苦难的众生?众生的苦难千差万别,有的则是多方面的苦难,我们面对这种千差万别的苦难,想要因病投药使之离苦就乐,唯有发挥大智慧力,始能普济苍生。

像是慈济的志业,从台湾起始,却能受到整个社会的肯定。慈诚队、委员、志工队伍浩荡长,不只在台湾,而且普及到世界许多角落。慈济人,人人都很快乐,人人都是「甘愿做,欢喜受」,做得快乐又轻安,这么一个快乐而真善美的世界,已经散播到全球。

因为人人心中有爱,因为人人心中都有光明,只要我们用这分爱为力量,用这分智慧为前导,人人心中的灯火点燃了,世界就有光亮。运用智慧就能无碍推行,这就是慧如意足。

「慈悲喜舍放长情」,以慈悲喜舍的心,放长情、扩大爱,三十多年直到现在,看看我们的脚步扩及五大洲,超越了国家、种族、宗教等等的隔阂,这不就是放长情、扩大爱!

「四如意足系一心」,欲、念、进、慧四者常常放在心上,「心净一切国土净」,我们的内心清净,所愿所行都在净化人心、祥和社会,以求天下无灾难,则一切国土无不清净。

「烦恼一念动三千,三千一念由心牵」,心中有了无明,就免不了造作恶业,业业相缠,牵扯出烦恼不断。若是追本溯源,好好地固守好心地的平静,自然没有烦恼无明,也没有业障纠缠。个体美,整体美——师公在看你

这里的「三千」表示普遍,代表很大的境界,一点点的烦恼,影响就可能十分巨大。但是如此广大的三千境界,归根究柢也只系于一念,一念心起,是福是祸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像在团体中,不要以为我一个人不好没有关系,其实,之中只要有一个人不好,整个团体的美就被破坏了。这也就是我常常说的,个体美就是整体美,整体美就是因为有个体美。

所以要时时把心照顾好,也要时时照顾好我们的行动。所谓「十目所视,十指所指」,不管有没有人看到,「君子慎独」,在一个人独处时,更要谨慎小心于我们的心行。照顾这一念心,不要认为没有人看到,我的心就杂想纷纷,而后放纵了行动,造成自己都无法预期的结果。

记得台北有一位慈诚队员,每次他来执勤时都很有威仪,很有规矩,回家之后也会跟他的孩子,分享师公今天说了些什么,把孩子也教得很有规矩。

有一天他回到家,可能是一时累了,所以坐在沙发上,就顺势将两只脚放在桌上。他的孩子看到了,就义正辞严地说:「爸爸,师公的眼睛在墙壁上看你。」他马上把脚放下来,还对孩子说:「对不起,对不起!小菩萨,爸爸感恩你!」这就是一念放松。还好他的孩子是位小菩萨,会及时提醒爸爸,否则爸爸的身教如此,孩子怎么能守住规矩。

这虽然是一个小小的例子,却也是见微知着。所以一念心动,行动就会产生,就算是很小的居家活动,我们都要很小心。

「毫厘之差谬千里」,谬,就是错谬的意思。一念偏差,步步皆错,是善是恶,是迷或觉,差别都只是在毫厘之间,如若稍微把持不住,失去了正确的方向,距离目的地就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

「体解大道无量义」,我们要用心啊!好好地深入大直道的法理中,道从一念生,一念则生千千万万的道理,所以无量义就是从一而生无量的意义。《无量义经》云:「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一念好心,就能成就无量的善行。

希望大家时时用心,举止要有轻重,自己要很自爱,这才是自己尊重自己。不要看轻自己,认为自己不轻不重,地球这么大,多我一个也没有加重,少我一个也没有减轻,这样的想法就很消极了。我们应该积极起来,这个世界不能没有我,也不能没有你。

第四、五行品

根五力

【信根(力)】

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正确信仰根必在,稍有偏差误前程;

无相之相是实相,无所求心是道心;

信解行证不偏离,成佛之道方可期。

【精进根(力)】

我修行是我所得,你用心是你所得;

行兹在兹一念心,把握时间正道行;

凡夫地到佛境界,努力精进不停歇;

有信更要求精进,用心用心再用心。

【念根(力)】

一切举动一念心,治心守意于未萌;

度人先从救心起,培养一分仁德心;

一念含融三千界,守住最初一念心;

万法皆出于一念,我向正道念力行。

【定根(力)】

专一心思求正道,心不散乱就是定;

念兹行兹戒定慧,坚固一念初发心;

挑柴运水无非道,行住坐卧皆是禅;

若将佛法生活化,历历昭然心目间。

【慧根(力)】

智为分明知解心,世间色法分得清;

慧光遍彻天与地,平等大爱众生心;

人人与佛缘平等,佛在自心不远求;

智慧根源四念处,处处当念福慧修。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正念,有正念的积极的精进力与定力,才能成就福慧双修的人生。

每个人一定要好好守住五根门,第一要有「信根」,信是信仰,有了正确的信仰,启发人生正向的良能,自然就不会落入错误的方向。假若欠缺正确的观念,方向一偏差,就算你再努力,终究上背道而驰,渐行渐远。看看社会上有多少作奸犯科的人,往往都是出于一念偏差,方向就愈错愈无法回头。

信为道无功德母,长养一切善根,若是信根不具或信力不坚的人,就容易受人煽动, 改变原本积极、善良的初衷。偶尔我也会感叹「善门难开,好事难为」,有的人很用心付出,但是身边的人就会说:「你真傻,赚了钱不会自己花,花自己的钱去做别人的事,这怎么划得来!」听久了,有些人也真的受到影响,生起退心。

所以我们为善也要有定力,少了定力,就容易受摇摆不定,因而丧失了成长慧命的机会。人生有所为、有所不为,可为的事应该要坚定意志积极去做,不要随便受人影响,这样就没有不成功的事。

精进智慧信念定

信心、精进、正念、定力、智慧,此五者称为「五根」,发而为作用则是「五力」,五根五力相互配合,即能成就功德。这五类十种助道之,以信为起始,可见信根、信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信可生精进大力,可生正确观念,进一步培养定力,最后即能从中累积智慧,所以以信心被列为首要。

信要正信,信是学佛向道一条不可偏废的道路。信的方向如果偏差,一生的道业就荒废了,所以把握信根信力非常重要。但是人生几何,光是有信还不够,一定要加上精进根、精进力。才能珍惜时间,向我们选择的正道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否则「道必难会」。

在精进中时时修正自己偏失的地方,这就需要有正念。人们总是一天到晚起心动念不息,假使方向有了偏差,很容易便堕入于邪思邪道,要纠正如此多变的凡夫心,便要令其所见、所闻、所思都离不开正确的一念,这样才不会偏差入邪,所以我们必定要顾好这一念心。

心念一定要正,有了正念,然后要有定力;有了正念,若缺乏定力亦无法坚持。修行的道路遥远漫长,怎么样才能到达觉悟成佛的终点?就是要有坚心一志的定力。

第五类是智慧根与智慧力。智是分别智,就是分别世间种种形相、善恶的能力;慧即是平等慧,对于万事万物能透彻、能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人我一体,就没有什么是非可以困扰我们,这就能由定发慧。

修行如果能到心包太虚,人我之间没有是非,这种超载的境界,不就是佛产境界!所以我们学佛,不要轻视三十七道品这十种方法,五根与五力,亦是修行过程中不可缺少者。

在佛世时有一个小故事,说明根与力之间的关连。

当时,在给孤儿院独园,比丘们时时相互论道,某一次佛陀经过时就问大家:「你们今天要讨论些什么道理,某中有什么无法理解的吗?」比丘们赶紧恭敬地回答:「有。佛陀啊!在僧团里,有一位刚出家的年轻比丘,他虽然发了心,但是经常心神恍然惚,大家问他为什么,他说他的心中有一个影像,永远都无法消灭。」为了这个影子,他的心总是无法安定下来,无法一心定念。

情门洞开影幢幢

再问他是什么样的影像?他就说,是一个女人的身影。是不是很很美呢?他又回答:「不是很美,她的身材像水桶一样,看起来不是很美,但是我的心思一直都在这个女人身上,哪怕她长得很丑陋,但是我总是念念不忘她的形影。也就是因为这个形影令我困扰不已,所以我来出家,希望出家后能忘了这个形影,哪里知道出家之后,这个形影还是无法去除,我一直在思念着这个形影。」

比丘们一再劝导他,他都说没有办法,所以比丘们才会议论纷纷。现在佛陀问起,比丘们就请教佛陀:「佛啊!像这样的情形,我们要怎么辅导他呢?」佛陀说:「来!带那位年轻的比丘来我这里。」比丘就把这位初学的年轻比丘带来。佛陀看一看这位比丘,然后慈祥地问他:「年轻的比丘啊!刚才我听大家说起你的情形,你的心中是否真的存有这个形影呢?」

年轻比丘垂下头来,极为惭愧、忏悔地说:「佛陀啊!是真的,我很努力要把她忘记,还是无法忘记,这件事使我心乱如麻,无法理出一个头绪,我好痛苦啊!」佛陀很怜悯他,就对所有的比丘说:「比丘啊!大家要怜悯他,这是他过去生中的习气未断。他真的是很痛苦,不只是今生此世,在过去生中,就曾经有这样的事发生在他身上。」

接着就为年轻比丘与其它大众,说起了过去生中的经过——在过去世一处深山中,有一对婆罗门教的父子在此修行。父亲是一位婆罗门教授,他对自己的修学非常重视,所以把儿子带到山上,希望将婆罗门的教法尽皆传授给他的儿子。

年轻人上山之后,有一天在工作时遇到一位女子,女子的体态肥胖,但是很爱撒娇,年轻人禁下起女子的挑逗,情门一开,就跟女子情投意合。

有一天,老婆罗门看到儿子坐在床上发愣,就问年轻人:「儿子啊!你平时都很勤劳,主动到外面捡柴挑水过生活,最近看你老是无精打采,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呢?」

这位年轻人就老实对父亲说:「我无法去除内心所发出的情感,整个心已经无法收回来了。我认识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要我跟她去群居的地方建立家庭,我很痛苦,因为我舍不得离开父亲您,但是我更无法离开这个女人。她已经跟我约好了地方,我想去跟她会合,到群居的地方过平凡人的生活。」

老婆罗门想:既然儿子的心已动,情念一生,再怎么劝说都没有用,就顺着他的要求让他去吧!他对儿子说:「你既然做了这样的决定,我也无法使你的心意回转。但是如果有一天你改变了心意,要记得,我随时都欢迎你回来,一起修习这种清净行。」

父亲很舍不得儿子离开,儿子此时却是一心一意想要赶去与女子会合,于是匆匆别离父亲,就高兴地去与肥胖的女子会合了。

一到群居之地,女人就说:「我好累啊!帮我整理房间,帮我铺床,我想休息了。」年轻人就开始整理房间、铺床等等,所有的杂事他都做了。女人醒来又说:「我想吃东西,我要吃肉,我要吃鱼……。」她要吃很多东西,都要年轻人去为她打点,从早到晚忙得团团转,一刻都不得休息,每天都是筋疲力倦。

经过一段时间后,年轻人想起了父亲:父亲给我的恩情那么多,带我过着山居生活,无非是要教育我,我只不过做些简单的工作,所回馈的只是这么一点点,父亲对我的慈爱与包容却是无限的。但是这个女人不是我的什么人,我竟然禁不住情欲诱惑,为她百般付出,她却还是不满足。我到底在做些什么?

他若有所悟,于是离开了那位女子,回到父亲的身边。佛陀说到这里,就对比丘们说:「你们知道吗?当时的那位年轻婆罗门,就是现在这位初学比丘;当时那位父亲,就是我释迦牟尼。这位年轻人几世以来,都是因为情的诱惑扰乱了他的心,这种习气的根本未除,所以今生此世虽然发心修行,但是潜藏的烦恼习气还是如影随形。」

去污归真破重浪

由这个故事,我们就知道要有彻底的信根,而且一定要正信,不要迷信,那位年轻人就是迷于情爱,才会累世带着这样的业。我们应该要知道,修学佛法就是要去污归真,去除污染,使心念归于真诚的信仰,有了正确的信仰,才能断除迷邪的心。我们必定要精进,信根信念如果没有时时培养,很容易就被动摇,所以我们一定要精进,朝向正确的佛道实行。

修行更需要正念,如果缺乏正念,外面的境界也很容易摇动我们的意志。所以一定要有坚定的毅力,如果没有坚定的毅力,就会像那位年轻人受到外色所诱惑,就失去修道的意念。

有了正信、精进、正念,当然定与慧也就能水到渠成。学佛就要好好修学五根、五力,信、进、念、定、慧都不可缺少。

我们的心念,就像是海面的波浪,前念接着后念,后念推散前念,念念生、住、异、灭。我们发出一念好心,这个好心却不一定会常常存在,因为正念常常会被恶念推翻;发了一番精进的念头,也常常被一分懈怠的意念所淹没。

所以说,心念的生灭如同后浪推着前浪,这就是凡夫之所以为凡夫之因,因为心意无法坚定,无法按部就班,如此,便无法一步步从凡夫地到达圣人、贤人的境域。

前面已经说过五根、五力,其中的信力确实非常重要,除了信仰正确的佛法,慈悲济世的精神理念,自己也要有一分自信。「三世一切佛,一切唯心造」,别人能够做得好,我们一定也可以,必定要有这分坚定的意志。

学佛不只是一天到晚跟着别人学,我们要有自信——自己也可以以身作则,用身教来感化别人。如果能拿出诚意真心,以真正恳切的心来接受一切教法,自然就会表现在行动上,而且能用身教来引导他人。

过去在日本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位很有地位的人,他的事业开创得很好,累积了许多财富,而这些努力无非都是为了他的儿子,想替儿子打好事业的江山。至于社会慈善的工作,他觉得很没兴趣,没有必要为不认识的人去付出。

谁知人生无常,他爱他的儿子却舍不得磨炼他,只是辛苦自己,日夜在事业上奋斗,终至操劳过度。有一天,他突然一病不起,于是,眼睁睁地看着儿子无法承担家业,自己一手打造的江山无以为继。躺在床上,虽然意识很清楚,身体的功能却不听支配,实在是无可奈何,痛苦万分啊!

儿子接手家业后,生活就只有应酬,花天酒地,因为父亲早就为他铺好了财富与地位,他根本不必辛苦做事,钱财就花用不尽,所以日日高朋满座,一千人等成天只是吃喝玩乐。

金山哪可比亲恩

但是,金山银山总也有坐吃山空的时候。经过三年,家财、事业慢慢地被他散尽,甚至还背负了满身的债务。

他的父亲长年累月卧病在床,就算知道儿子的荒唐,却连心中的着急都无法表达:谁能来教导我的孩子,谁能引导他找回心中的正念呢?就这样,亲戚之间把这个年轻人堕落的消息,传到了他远方的叔叔耳中。

他的叔叔是一位心地善良的长者,因为不忍心大哥的家业败在侄子手上,所以从遥远的地方,冒着冰天雪地的天候,趿着草鞋与厚重的鞋套,来到多年不见的大哥家中。经历风霜雪冻,他的双脚都冻伤了,而且长途地赶路,使得老人疲累不堪。

侄子看到鲜少往来的叔叔,心中倒也有三分畏惧。因为古时候的人对长辈都很敬重,所以尽管他平时花天酒地,无所不为,连父亲都管不了他,但是叔叔的那分威严,使他不由得收敛起来。

看到叔叔一身憔悴,脚部被霜雪冻得肿大不堪,他就殷勤地留在家中招待叔叔,三天不敢出门。这三天的时间,叔叔一句话都没有对他说,只是默默地观察着他。三天之后,叔叔才开口说:「我要回去了。」他在这三天内过着度日如年的日子,听到叔叔要回去了,心里很高兴。

叔叔想从床上下来穿好鞋子,他很吃力地弯下腰,想把鞋套缠好,但是行动却很迟钝。侄子看了,便很自然弯下腰来,替叔叔穿好草鞋,绑上鞋套。

叔叔顺势将手搭在他的肩上,口中说着:「老了,老了!年轻的时候,我应该要好好培养事业,现在老了,什么都不行了。连自己的身体都无法照顾好,何况是其它的事情呢?年轻人啊!要知道老了就没用了。」

年轻人闻言,抬头看着叔叔,叔叔的眼神流露出严肃中的慈祥,他忽然像是触电一样,有一股无法形容的热力传布到他的心中。陡然间,他泪流满面,痛哭失声。往事历历,他反省接手父亲事业后的这段时光,父亲为他打下这么好的事业基础,但是他不曾好好珍惜,却把大好的时光、精神与体力浪费在糜烂的生活。

他心想:有一天我老了,也会像叔叔一样,感汉时光不在啊!

叔叔用心的教育,深深在启发了他,也完全改变了他,此后,他非常努力工作,终于恢复父亲为他打下的基业,并且做一个乐于付出的人,将叔叔给他的关怀与启示不断地分享出去。

这样是信力与正念的重要,有了坚定、精进的信念,即能于正行中开启智慧。

第六行品

七支觉

【择法觉支】

观察诸法用智慧,选择教法来修行;

大乘三法善抉择,上求佛道化众生;

学佛要求于内心,分辩是真或是偽;

学习佛陀大悲心,修得七觉正道行。

【精进觉支】

心若专一无杂念,力行正道不间歇;

名利地位都虚幻,善能觉了修道法;

有情众生烦恼多,情难断而爱难舍;

四无量心无间断,分分秒秒精进中。

【喜觉支】

有理有道是真法,心得善法生欢喜;

为佛都有而众生,终此生而志不忘;

慈济精神古来有,复古佛陀再世时;

亲身力行佛真理,体悟真法得欢喜。

【轻安觉支】

有形无形都烦恼,起心动念也烦恼;

患得患失来罣碍,千头万绪总烦恼;

心专意解除烦恼,心若能定则轻字;

断除诸见烦恼时,上乘佛界没烦恼。

【舍觉支】

日常生活执着心,舍离所见念着境;

心病还需心药解,把握现在是道心;

人生犹如走绳索,甘愿来做欢喜受;

看得开来相得远,专心一意向前行。

【定觉支】

心住一境不散乱,欢喜自在心能定;

诸禅不生烦恼念,禅在生活日用间;

慈济世界感恩心,爱为天下众生生;

全力奉献无所求,坚定心意道中行。

【念觉支】

一念之心动三千,起心动念刹那间;

相入于心想生思,慈济世界为众生;

但愿众生得离苦,大爱包容地球村;

把握因缘种福田,修成正果在眼前;

但愿众生得离苦,大爱包容地球村;

把握因缘种福田,修成正果在眼前。

学佛道上,必定要坚定意志,心定志坚是学佛的不二半门。有云:「学佛乃是大丈夫事,将相难为。」这分苛担是如来家业的坚定心念为匹夫所难当,所以我们必定要有毅力。

佛陀为了坚固众生的意志,使之迈向这条不二法门,所以运用种种方便法,谆谆善诱以为引导。但是,不管是小乘或大乘的教法,均不离四谛、十二因缘,以至六度万行。佛陀说菩萨的净土,就是在三十七肋道品,运用这三十七种方法,从凡夫地走入菩萨的净土。前面已经说了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这就是行道渐进的方法。

接下来还有「七菩提分及八正道分」。所谓七菩提分,又称七觉支、七等觉支、七遍觉支、七菩提分宝、七觉分、七觉意、七觉志、七觉支法、七觉意法,亦略称七觉。菩提就是觉,顾名思义,七菩提就是七种觉悟之法,我们可以此七法来坚定意志。

转迷成悟,心住一境

觉就是不迷,第一要有选择,所以七觉支的第一项即「择法觉支」。

我们在凡夫地,常常都是迷而不觉,所以生生世世流转六道,甚至每一天每一时刻,心念时时受到境界的诱惑,不时生生灭灭、起起落落,没有一刻安定。

要脱离迷惑,一定要选择一条清净的觉道,相对的,清净的觉道,则要以智慧来选择。「择法」,选择正确的道法,择法之后即要精进、坚定去实行,所以常常有人说:「我选择了这个法门,就要永不后悔。」这就是坚定。我们如果选择了一条永不后悔的觉道,自然会走得很欢喜。

希望每天欢喜,就要每日每时每刻,每分每秒精进。所以「精进觉支」,就是敦促我们精进于一条永不后悔的道路,甘愿做而欢喜受,每天都能做得欢欢喜喜,即是精进觉支的极致。欢喜我们有同志同道者,同行在菩萨道上,互相鞭策,彼此勉励。

虽然在凡夫地难免会有烦恼,不过,有了同道者相互扶持,就可以互相善解,然后得到心灵上真正的欢喜,甚至是自在轻安。处在凡夫的境界,而能超越境界,彼此善解包容,去除人我之间的烦恼,心安就身轻,所以身轻心安,就没有种种粗重的烦恼,这就是「轻安觉支」。

再来是「舍觉支」,能舍弃日常生活执着心,舍离所见念着境,舍弃一切烦恼无明,则能使心镜通透证明。舍弃烦恼,一方面能得到轻安,另一方面则是帮助我们达到定静的境界。

「心住一境不散乱,欢喜自在心能定,诸禅不生烦恼念,禅在生活日用间。」挑柴运水无不是禅,起心动念无不是禅,心静念定,耳目所见所闻,无不是自在的美景。此是为「定觉支」。

第七种方法是「念觉支」——烦恼垢尽,心定轻安,这分轻安亦立足于心存正念,时时存正念,就能时时轻安。所以正念很重要。从四念处至七觉支都不离开正念,有正念,才有正定,心念才会定静下来,才能真正舍掉一切人我是非、物欲境界。

七觉支虽然是七种方法,其实都离不开一念——意志。意志的培养,第一就是要选择,选择之后要精进,在精进中自然能得到法喜,时时法喜日日轻安。在轻安中存正念,有正念自然就有正定,有了正定心不动摇,就不受欲念或人我是非、名闻、功利等等的诱惑,舍掉一切心中的执着,自然是更加轻安自在。

说起来很复杂,不过,照这样连贯起来也很简单,只要我们坚定意志,所选择的是正确的道路与方法,其它就没有困难了。

今生难舍,前世夫妻

佛在世时,僧团中同样有一些心存烦恼的弟子,某一次在给孤独园里,比丘们同样遇到一件法友间的问题——当时有一群上了年纪的人,是一群在家修行的老道友,他们在社会上都很有名望,平时的志愿亦相投。同样有一分善心,同样是在事业有成之后勤行布施,常常供养佛僧、布施穷苦,可说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在家修行者。

这群道友常常聚在一起论道,也常常在供养佛僧之后,把佛陀的开示提出来互相讨论。有一天,他们又聚在一起研讨佛法,说着说着,其中一位长者就叹了一口气!

大家见他这样,都关心地问他为何叹气?这位长者便语意深长地说:「在座的大家都已经上了年纪,看看我们庸庸扰扰一生,在世间忙忙碌碌,虽然家境都很安定,怎奈岁月不待,我们的生命到底还剩下多少?与其等待生命的终结,何不现在就舍去家庭,到僧团中随佛陀出家,以求取永生的慧命。」

长者这么一说,其实这些道友们心中都有同感,年龄一大把了,真的也要为未来着想,所以他们也都同意选择出家。说做就做,于是他们一起来到佛陀面前,向佛陀请求出家,佛陀慈悲也就允其所请。

孰料出家之后,这一群向来在家中享受惯了的年老比丘,相对于过去富有物欲的生活,忽然间出家,要与僧众们同样过着三衣一钵的清贫生活,实在是很困难。尤其是每一天的作息,每天都要出外托钵,这让他们最觉得难以适应,久而久之,他们干脆自己在精舍附近盖了个小精舍,脱离僧团独立生活。

但是,这群人要如何独立生活呢?当时其中一位比丘就说:「我家夫人很会料理家事,也很会料理饮食,我回家去拜托太太为我们张罗三餐。各位觉得好不好?」

大家一听全都点头赞成。能从这位比丘的俗家每天送伙食过来,真是两全其美的方法,所以大家共同合资,每天的伙食就由这位比丘俗家的太太来张罗。这样的安排确实不错,每天的饭菜都很可口,大家也觉得十分适意。

可惜过了不久,这位夫人就往生了。夫人往生之后,这群老比丘们每日的饮食顿失着落,少了这么一个人为他们料理,他们的生活好像忽然间没有了头绪,所以大家都悲伤地哭了。愈哭愈伤心,大家互相拥抱大声哭叫。哭声传回到僧团所在的精舍,僧众中有人就循着声音去寻找,结果发现这一群初出家的老比丘,就问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们为什么事痛哭流泪呢?」

其中一位老比丘就激动地说:「向来我们生活的依怙者,忽然间往生了。我们不知道怎么办,所以很惶恐、很悲凄。」前往探查的比丘听了,也不知道要如何劝解。回到精舍,大家就集中在法堂议论:「既然这群老人已经来出家了,就应该在僧团中生活,现在他们在精舍外独立生活,而且又发生这种事,到底要如何劝导他们呢?」正在议论时,佛陀来了,就问他们:「发生什么事了呢?」

比丘们把这件困扰的事向佛陀禀告。佛陀听了摇摇头,很慨叹地说:「比丘啊!这件事不只是发生在现在。」话说从前,在一个海边的树林里住着一群小鸟,其中有一对鸟夫妻,牠们很相爱,每天都出双入对一起去觅食。

有一天,附近的村庄中因为海龙王圣诞,村民们家家户户都准备了丰盛的东西,来到海岸边祭把,有乳酪、米饭等等很多食物.祭拜完后,村民回去了,东西就放在原地,这对鸟夫妻看到海岸边有这么多食物,就飞过去吃乳酪、吃饭。口渴了,那里有酒,就把酒当成水喝了。喝了之后有点醉意,这两只鸟又饱又醉,就在海面上飞翔游戏。

剎时间,突然有一波大浪掀起,母鸟来不及飞走,硬生生被大浪卷走。公鸟在海面上不断地找啊!飞啊!却再也见不到母鸟的影子,牠一直不肯放弃地找啊,找啊!不断发出悲鸣的声音。

其它的鸟儿听到了,都围过来关心,知道母鸟不见了,一群鸟儿就随着公鸟在海面上不断地飞啊,飞啊!不断地悲鸣。这时,其中有一只鸟就说:「平常母鸟很温驯,都会为别人设想,是鸟群中最受喜爱的,现在不幸被海浪卷走了,我们大家赶快合力把海水吸干,看能不能找到母鸟?」一群鸟也认为有理,大家就用力地吸,希望把海水吸干。

但是,鸟怎么能吸干海水呢?虽然牠们很努力,已经吸得两颊都酸痛了,尤其是海水很咸,吸久了口渴了,就到海岸边休息。回头一望,海面上还是一波波的巨浪翻涌,出了这么大的力气来吸海水,还是无济于事啊!

道心不坚,法喜难生

佛陀说到这里,就对比丘们说:「比丘啊!以前的这对鸟夫妻,其中的公鸟就是现在请夫人料理伙食的老比丘,而那只母鸟就是侍候他们,帮他们料理生活的夫人。他们生生世世就有这种愚痴,虽然有那分追求佛法的道心,能够选择正法,但是他们欠缺精进心,因而无法生起法喜。

他们虽然懂得出家,但是没有精进心,也不得法喜心,所以他们的身心无法轻安,心念就无法坚定。不能舍弃世俗生活的结果,到头来,还是一样苦恼不堪。」

学佛就是调适心念,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处在人间,一定要有宽阔的心胸。例如看到别人有成就,自己也觉得光荣;见到人家快乐,就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刻,这就是宽阔的心胸,也就能时时「轻安自在」。

但是凡夫心,总是嫉贤妒能,看到别人表现优秀,心里就不舒服;别人的能力好,就忍不住嫉妒。这种凡夫心态实在狭窄可怜,无法容纳好的人,优秀、成功的人,当然也就接触不到美好的事物。

佛陀在世时,有一次来到一个城市。城里有一位长者很善良,有爱心,可惜受到城里尼犍外道所左右,常常灌输他不正确的观念,所以长者一直无法接触正法,修习正道。只是一味愚迷地信奉、护持这个外道团体。

佛陀慈悲,觉得这么好的人,信仰却偏差了,实在值得怜悯,就决心到城中去度化他。

尼犍外道听到这个消息,知道佛陀要来就很紧张,他知道佛陀与弟子们一旦入城,自己的学说就站不住脚了,城里所有的人,一定都会受到佛陀感化而归向佛。如此一来,自己的声望势必受到打击。

尤其失去善心长者的护持,自己和跟随众又何以为生?所以就先下手为强,赶紧去对长者说:「听说瞿昙沙门带着弟子们往城里来了,你可知道,这个僧团是一个非道的团体,他们都是抛弃父母、抛弃妻子、家庭,到处东奔西走的人。这些人行于非道,都是不吉祥的人,如果让他们进入城中,就会降下五谷不登、气候不顺的灾祸,对人民的损失很大。我们要赶快想办法,阻止瞿昙的僧团入城。」

长者一听,内心很惶恐,如果真像尼犍外道所说的,那真的是很不吉利。于是赶紧问道:「那么,以你的意见,我们要如何防止瞿昙的僧团入城呢?」

尼犍外道就对长者说:「我知道他们的生活形态,僧团所到之处,需要休息的地方,山林树下、有清水的地方,是他们最喜爱的。我们可以把丛林全砍伐掉,让他们没有地方住;在清水的源头,也用污物堵死,让他们来了没水可喝。出入的城门再放一些刀枪器械来抵挡,这样就能阻止他们进来。」

长者觉得这也是一个办法,就叫人将茂盛的树,全都拦腰砍下半截;在清净的水源头,也塞进一些很脏的东西,又在出入的要道,置放刀枪弓箭来吓阻僧众们。

佛陀一路走来,就听说长者的举措,但是慈悲的佛陀,却更加生起悲悯,觉得凡夫实在是很无知!因此,虽然是心痛,他还是一样继续向前行。

几天后,佛陀来到这个城市,进入城里,果然每条水道不是堵塞住了,就是受到污染。僧众们来到郊外,树木也果真都被砍断,没有树叶可以遮蔽,但是,他们还是在这里住下来了。

弃恶就善,大地祥和

说起来很不可思议,一天、二天、三天,四天、五天,到了第七天,已经剩下半截的树身不断发出新芽,树叶不断生长,树枝也不断蔓延出去,不久,又长出许多茂盛的绿叶。虽然有几天缺水,但是第四天后天空就下起雨了,水源头的污染物全被冲得干干净净,水流清澈无比。

树木生长绿叶,水沟满了,野草野花摇曳生姿,整个市郊生机勃勃,尤其是结穗的稻、麦也都饱满下垂,一片丰收的气象。人民惊觉僧团的到来,带来多么吉祥的瑞相,跟尼犍外道说的完全相反。原来大家都被骗了!

长者看到这样的景象,也明白自己过去的迷误,就带着欢喜的心,与城中的百姓一起来到树林下瞻礼佛陀。佛陀庄严地坐在那里,看到长者与人民到来,就微笑地向大家招呼。

长者看到佛陀,不由自己地五体投地,礼敬佛足。佛陀微笑颔首,开始为大家讲说「五戒十善」之法,也对大家分析,信仰一定要有正知正见。长者等人心开意解,即向佛请求皈依,舍弃偏邪的外道,成为佛教的护法

这段故事是个很好的例证,哪怕是修行者,也可能产生偏差。当初印度的许多外道教徒,虽自以为是在修行,却缺乏「七觉支」的思想指引,以致选择错误,不得正见正行,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哪里能够舍弃物欲,得到真正的欢喜与轻安自在。

不过,不管遭受什么样的毁谤障碍,佛陀还是以平常心冷静面对,以慈悲与智慧一一开导施教。

佛陀说:「人啊!往往都是心理作祟。魔并不在身外,多数都是心魔。」人有心结,心中嫉贤妒能,怕别人比我们优秀,怕别人比我们受尊重,这都是凡夫的心态。

佛陀的教育是慈悲。慈,就是让人快乐;悲,是拔除人的苦难,能让人人得到欢喜,快乐自在,人与人之间能尊贤敬老,这就是佛陀对我们的教育。不要常常站在凡夫地,用凡夫的心来看待一切。打开心门,你会看到海阔天空!能面对境界而不受障碍,降伏内心的魔障,距离佛道的目标就愈来愈近了。

举出这个例子,我们就知道七菩提分,在生活中是相互连贯的。起于择法,只要我们认为是正确的选择,就要尊重自己的选择,并且时时刻刻鞭策自己精进求法,有精进才有感受的欢喜,才能得到轻安。在日常生活中存正念,不被周围的环境所摇动,才能生出定力,帮助自己舍弃过去、现在的烦恼。

因此,这分坚定的意志非常重要,尊重自己所选择的道路,那就要精进不息。万法唯心,大家既然选择了这个法门,就要时时用心。

第七行品

八正道

【正见】

心正行正修行人,修行要修无漏道;

心境佛境合为一,真空妙有无上道;

一勤天下无难事,贡高我慢烦恼生;

苦集灭道四谛法,真正宁静是涅盘。

【正思惟】

四谛十二因缘法,三无漏学戒定慧;

用心力行闻思修,累积福缘与慧类;

人在六道中受苦,反复轮回无明起;

如是因缘如是果,日常生活正思惟。

【正语】

最易造业因是口,开口动舌都是业;

远离虚妄不实语,缺角杯子视为圆;

心存道念智慧生,最终目标是修行;

一句戏言种因果,无漏智慧摄口业。

【正业】

修身养性来学佛,培养耐心与耐性;

心正念正见解正,无漏智慧修摄身;

道业常在正道中,断除一切邪妄行;

同复清净的本性,娑婆世界好修行。

【正命】

修学佛法在正命,守本分抱欢喜心;

有缘感触求真理,回归本性见十相;

学佛要去妄回真,一理通则万理彻;

出自内心本分事,正命慧命自然现。

【正精进】

戒中修定定成慧,专心一意在成佛;

道心不可来间断,发心力行有恒心;

禅在日常生活中,走入众生群中去;

一勤下天无难事,守志奉道正精进。

【正念】

多散众生数息观,多贪众生不净观;

多瞋众生慈悲观,愚疾众生因缘观;

多障众生念佛观,基础在于戒定慧;

请转逆缘为善缘,行兹在兹有正念。

【正定】

摄诸心念正定法,心不移动能静定;

心静定则道能通,正信才能够正定;

万法本来无所住,正住真空道理中;

动静皆寂为贤相,正确修行菩萨道;

慈济世界感恩心,爱为天下众生生;

但愿众生得离苦,大爱包容地球村;

大爱包容地球村,大爱包容地球村。

但愿众生得离苦,大爱包容地球村;

大爱包容地球村,大爱包容地球村。

学佛就是要学得心静,要如何调整我们的心思业行,这就是修行最重要的目标。

佛陀成道之后,好几次回到他的国家迦毘罗卫国,每一次回去,国内的大臣、长者、贵族都踊跃前来听法。大家每一次闻法亦皆法喜充满、皆大欢喜,所以佛法在佛陀的出生地非常兴盛。人人口口相传,知道人生最快乐的就是内心的欢喜,内心的欢喜则来自于佛陀的教法,所以能得到法喜充满,这是人生最快乐的事。

很多人接受佛法后改变习气,原来的生活形态因而改善。但是当时的印度,除了四姓阶级之分,男女之间的地位更是不平等,大多数的女人都没有亲闻佛法的机会。于是有很多妇女就感叹:「我们到底是因为造了什么业而生为女人,以致不得亲近圣者,听闻佛陀的教法?」

这些声音慢慢传到皇宫里,释迦佛的姨母摩诃波闍波提觉得十分同情,下一次佛陀回宫说法时,她就提出这个问题来请示佛陀:「佛陀啊!迦毘罗卫国的男人,能有机会听到佛陀说法,使得他们改变习气,过着快乐的日子。但是,还有很多充满烦恼的女人,她们十分自卑自怨。为什么她们无法同来听法呢?」

佛性平等——妇女亲聆佛法

佛陀听了摩诃波闍波提的疑问,就向国王请求,下令传达国内所有的妇人,都能前来听法,因为佛性平等,妇女也应该有修持佛法的权利。国王接受了佛陀的建议,就下令家家户户,不分男女贵贱,凡是有心之人,都有听闻佛法的机会。

此令下达,许多妇女同来听法,佛陀即为她们分析「四圣谛」——苦、集、灭、道及「八正道」等等的道理。

人生生命无常多变,所以有种种苦难,苦的原因来自于集,集了种种善业与恶业,造善业得福报;造恶业得恶报,所以在社会上有人是贵族;有人是贱族,有人富贵,有人贫穷,这都是过去生中所造业因,今生所受之果。

过去造恶业的人,今生集了种种苦因,以致生活困窘,心灵不安,现在懂得了这个道理,就要好好地忏悔迁善,以灭除过去的恶业,断除贪、瞋、痴、慢、疑等等恶习恶念。

消灭恶念,一定要修行于道,我们要修一条康庄大道,修一条直往菩萨、佛境界的觉道,这条觉道其中包含八种方法,称为「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为通向涅盘解脱之正确方法与途径。

这八种正业,就是用来灭除八种邪业,邪,就是恶;正,就是善。我们一定要用正确的见解来面对人生,否则见解一偏差,方向差毫厘而失千里,所以有句话说:「苦在哪里?烦恼在哪里?一切只是观念而已。」

八正道分

观念就是见解,我们的观念如果正确,见解就没有偏差,见解不偏差,行为就会正确。在人我事物中,最重要的就是见解观念,我们一定要好好地注意自我的观念见解,必定要正确,所以需要的是「正见」。包括我们的信仰在内,都要合于正知正见。

正见之后再深入,要具备「正思惟」,光是看到事物表面所得悉的印象,如果没有经过缜密的思惟,只是一时的见解,这样不会深入。我们常说「把握当下,恒持剎那」,当下就把握当然是正确的,不过,我们更要恒持剎那,这一定要透过缜密的思惟,才能把握住正确的事物。如果欠缺思考,思想往往就会偏差;思想一偏差,行动、方向就会错误,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正思惟。

再来要「正语」。常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所以我们要好好修口业,说话不要开口恶言,或是绮语、两舌、妄语,这都不是一个修行者应该有的。修学佛道要真实语,要柔软语,所说的话要诚信不欺,不得搬弄是非,这都叫做正语。

平时用来沟通的语言不一定要很深,只要让人听得懂,体会得到,要能引导人向正道走,不要让人迷惑。如果对方产生迷惑时,我们就以正见、正思惟化深为浅,好好来引导他。口中所说的都是好话,可以解除他人心中的烦恼,可以打开人的心结,不只是一时,还可以循循善诱,让他跟我们一样就于正道。

语言是度众的工具,我们要劝诱人,就要使用语言与众生沟通,有互相的沟通,才有办法转变,所以我们要时时深思,然后深入浅出,用可以影响人、转化人心的语言去教导众生。平时说话,不要说一些没有用的话,浪费时间,也伤人感情;我们说话要多思考,怎样才能让人心开意解,让人欢喜,自己也能轻安。

如果谈人是非,不只是伤害别人,自己也受伤害,说了一些不利于他人的话,自己也会耿耿于怀,所以我们说话要用心。在十善业、十恶业中,身三、口四、意三,口业就占了四分。

只不过是开口动舌而已,影响就这么大,所以我们要时时用心啊!「正语」是这么重要,大家说话要很慎重,说话也代表我们的人格。语言是人我之间的桥梁,也是结好缘的关键之一,所以请大家不要说没有用的话,无意义的话不要说,这就是学佛,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得到的,必定要很慎重。

还要有「正业」,业就是造作的意思。做什么事是对人有利益的,对人有利益的事我们去造作,这就是福;如果对人无利益,一切的造作一偏差,那就是恶。业的包含面森罗万象,我们的月常动作中,开口动舌、举步动足、起心动念,所显现的一切动作,都包括在行业之中。

我们既然学佛了,一切的动作一定要很慎重,不要做损害别人,也不利自己的事。要为人群谋福利,要帮助有所需要的人,维持生活的行业就要好好选择,选择不损害众生身心的行业,并且取诸社会,用诸社会。

一切造作无不是在业中,我们所选择的生活形态必定要很慎重。人在世间一定要生活,生活就要谋生,谋生创业懂得选择正确的事业,就能对人群、对自己都有利益,绝对不要为了自己一时的利益,而去从事损害别人的事业,这就叫做正业。

接下来的「正命」,是我们生活在世间的目标,以及生命的价值观。有的人以名闻利养为生命的价值,这是大大的错误。生命真正的价值,是能利益众生,这种生命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生命,所以活在人间,却不懂得好好运用宝贵的生命,就是空过人生。

难得来人间,得了人身实在是不简单。有一句话不是说「人身难得,一失人身万劫难再」,此生不珍惜,下一世是不是还能再来做人呢?不一定,要看我们造了什么样的业。所以,难得人身今已得,更有福的是难闻的佛法今已闻,生命是多么宝贵,「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既然有了生命,身体就是载道器,这个身体只有活着时才有用,要如何修福修慧,要如何踏上圣人之道去修行佛法,这也是很重要。常常说,生命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对于生命的价值观,应该要好好衡量,好好规画。

若是不为生命好好规画,就会杂乱无章,所造的都是杂乱的业。我们应该好好爱惜自己的生命,时日不断消逝,生命随着四季轮转,岁月推移,生命不断老化,但是,我们如果能将生命运用得当,慧命就会不断成长。

「身是载道器」,道,引领我们行在菩萨道上,向佛的境界迈进,这就要靠生命,好好运用才能成长慧命。人生无常,我们对生命真的没有所有权,却有使用权,修行就是要靠身体力行,我们对生命的观念正确,此即是正命。

第六是「正精进」,既然已经发心,而且思惟正确、观念不偏差,就要奋发精进的力量,不要原地踏步。原地踏步不能精进,我们永远都会流浪在凡夫地。因此,选择了正确的善事志业,或是学佛的道业,一定要赶快精进,方向对了,就要精进向前不退转,把握时间,分秒必争,累积我们的道业。所以我们一定要精进,不要懈怠。

第七是「正念」,念头十分重要,三十七道品一路说到这里,每一法都不离于念,念,要念念正确,选择正确的道路,观念要始终,我们要始终一贯,坚定意念。时时刻刻保持正念,以免一念偏差,就一生错误,所以要分分秒秒精进于修持「正念」。

最后是「正定」。我常常对大家说要把心照顾好,事事要多用心。这就是要大家时时顾好一念正确的念头,正确的念头抓得住,才能人于正定。正定,并不是整天打坐,坐得文风不动就叫正定,正定是能决定我们的心念,不受世间邪恶势力的影响。我们选择应该走的道路,精进于善业、菩萨道,这念心就不会受制在世间的种种名闻利养。

六度万行

人生几何?一颗心常常定不下来,时时在变迁,每件事一再重新来过,那有多辛苦啊!学道,从选择之后,必定要把握方向,精进坚定,专心一念向前迈进,所以定是很重要的。

在「三无漏学」中,戒为首,再来是定;有了定,才能产生慧,所以戒、定、慧,就是三无漏学。诸位,圣人的道路,离不开这八种正法,从正见开始,一直到正定,缺一不可,三十七助道品就是这么简单,没有离开我们生活中。

佛陀对前来听法的妇女们,讲说完四谛法及八正道法。佛陀再度告诉大家:这八种正念安定之后,就能力行菩萨道,人人都能修菩萨法,亦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人人都能成菩萨,人人都能成佛,这是人天共修的道路。

这就是佛陀慈悲的开示,佛陀的平等观,不分男女,不分贵贱,这就是佛性的清净。

学佛需要耐心、精进,老老实实,一步一脚印按部就班,这是我们学佛应该要有的态度。不管环境怎么样,人与事之间,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心调伏,不要受环境影响,我们如能心定,一切的道路就不难行,最重要的是需要「一念心定」。

心能定,就能按部就班,前后有序,让我们的心念专一。佛法其实不是很深,在我们身边的见闻中,就能印证佛陀的教育。但是,如果只是吸收而不去体会,更不想去应用,就算在文字上了解得再多,这些道理还是一无用处。所以,佛法一定要用在日常生活中,在人事物间磨练体会,懂得运用它,佛法就很简单。

八正道是圣人之道,人人如果能善用这八种法,就能达致圣人的境界,所以八正道还有一个名称,叫做「八圣道」。

从四念处的「观身不净」开始,一直到精神理念坚定,始终一贯,这就是修学菩萨道的境界,请大家要好好爱惜这片菩萨行者的净土。心与行时时要多用心,心念正,行为就正,这是圣人与凡夫共通的道理。

修行如初——迦叶尊者的苦行

佛世时,在给孤独园这个环境,佛陀的弟子们都生活得非常安心自在,早上去托钵,下午听闻佛的教法,这是多么安定的境界!但是也有些弟子游化在外,其中的迦叶尊者更是长年如此。

虽然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现出了老态龙钟的形态,但是他的精神镂烁,仍然坚持过着游化诸方、平淡乞食的生活。有时宿在大树下,有时在坟墓边;时而在乡下,时而在聚落,不管是群居聚落或是很偏僻的乡下,甚至荒郊野外的坟墓、山林树下,对他来说完全一样,内心一点都不会起分别。

那些境界,对他面言都是优美的心灵境界,因此,他坚持这种生活方式。有一次,他来到距离给孤独园不远的地方,想到去向佛陀请安,就真的回到佛陀面前,向佛顶礼。佛陀看到弟子游化回来,也很高兴。

这么久不见了,佛陀看看迦叶尊者已经年老,身体衰迈,佛陀起了怜悯心,像是慈母见到游子归来,舍不得他长年流浪,以致身体衰弱。就赶快招呼他:「上前来,迦叶!这段时间在外头很辛苦吧!你已经年老了,不要再到外面流浪,以你的德行与修养,已经堪受长者们的供养,你不要再到外面托钵游化了。」

迦叶尊者听到佛陀的关怀,也很欢喜。但是他冷静地回答:「佛陀啊!我一向很感恩佛陀,因为佛陀出现人间,让我有机会通达道理,走入正确的道路修行。我知道走入正道,要了解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我也了解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些教法都是佛陀的智慧。我感受到这是佛陀出现人间所铺设的正道,我也依照这条路在走,现在内心安住,一切无所畏惧,我还是想过这种自然的人生。

尤其我很担心,心念一旦开放,接受别人的供养,恐怕会迷失。如果不是佛陀出现人间,我所修行的境界,再高也只不过是辟支佛的境界;今生得遇佛陀,我应该要超越,顾好我的身心。所以,只要我还能动的一天,体力能自如的时刻,希望还是能保持这种苦行,这可以让人人知道人生本来是苦,苦中能安住这念心,就不觉得什么是苦了。感恩佛陀的慈悲与关怀。」

我们从这段故事中,能体会当时修行者的生活形态,佛与弟子同样是人,跟常人一样有老病时。人老了,身体的气力会衰弱,形态看起来就老迈龙钟。佛陀虽然超脱一切,但是对弟子的感情,同样有一分关怀。这就是佛陀在世时,与弟子生活中的互动。

与佛同世——与佛同识

世俗人在世间往往只是追求享受,但是修行者所追求的,是那分清净的境界,生活中的享受,不是修行人所需要的。我们离佛世已经很远了,印度与台湾在地理上的距离也很远,但是在心理上,应该要永远与佛同世,与佛同识,要心中有佛,依照佛陀的教法,做到「修行如初」。

迦叶尊者就是坚持修行如初,当他发心修行时,佛陀的教法是游化人间,日中一食,三衣一钵,树下一宿,这都是他年轻时,佛陀的教育,他就一直坚持下去。所以,一心一念一志非常重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要好奸把心顾好,这就是修行。请大家守住一心,同时要护住一念,不要受到周围环境的感受,而摇动了我们的道心。

结语

在人世间「观受是苦」,很多佛教徒都说我们要修行,我要超脱六道,不要再来六道轮回。大家都不想来六道轮回,如果六道都消除了,那第自然就不用再来了,但是可能吗?目前还是不可能。所以说我们的世界是娑婆世界,娑婆就是堪忍,堪忍的世界。

来到这里在要学会忍耐,世间是苦,因为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此五都纠缠不休。浊,就是不干净,就是烦恼;劫是长时间,长时间充满烦恼,充满苦难,总是苦不堪言。

慈济是道场

慈济是一个道场,我们要福慧双修,首先要守好自己的戒律。慈济人要守十戒。前五戒是佛陀所制定,其他的五戒则是因应时代不同,学佛修行者所应遵循的方向。

现在的社会要如何使之祥和,就从守戒开始,要净化人心就是要心中无污染;要心中无污染,就要在行动中不犯错,不犯错才不会有污染,所以戒很重要。我们要学佛,不要当自了汉,记得要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志业」。

假如有出世的精神,就会与人无争,与事无争,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则人圆;与事无争,则事圆;与事无争,则事圆;与理无争,则理圆,人事都不争,就可以海阔天空,就可以做到及时造福。

福,在智慧中成;智慧,也要在福中求。所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我们要用开阔的心,与人无争,才能具备德行。

常说「功德无量」,功就是内能自谦,自己已经下了功夫,还要常常警惕自己,缩小自己。要缩小到进入别人的眼里、心里。占一个很重要的信置,这才是真功夫。外能礼让就是德,缩小自己,对人有礼有敬有让,就才是修学的根本。

我们的使命,就是佛陀的精神——净化人心。接引众生,要以爱让他感受到如沐春风。他就会跟着你一起行动,一起推动。

人我之间,有一念善起,要赶快让它增长;未生的,要尽量去启发,让这一颗善的种子,在我们的心田下种生根。还要做一个心田的农夫,不要让心田中的杂草丛生,杂草一生,好的种子就被破坏了。希望大家的这亩心田好好地耕耘之后,能很快收成。

收成后,不是放在仓库的布袋里,仓库里老鼠很多喔!

黑白二鼠

大家是否听过一个故事,有黑白二鼠,白鼠代表白天,黑鼠代表夜晚,白天与黑晚夜,黑白鼠都不断在啃咬我们的慧命,虽说观身不净,但是身体也是载道器,我们要赶快利用生命,去发挥人生的使用权。切莫有了福慧种子,却不及时播种耕耘,放在仓库里就被黑白咬光了,布袋破了,种子没了,这就很可惜了。

要记得四正勤,正就是不偏邪,人生的道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心中的正念要把握好,勤就是要精进认真。时间分分秒秒都不会为我们停留,因此要分秒不空过。

明天与无常谁先到?

不见得每个人都还有明天。

有一天,阎罗王感觉最近来到地狱的人愈来愈少!就邀集牛头马面小鬼等一起来想办法,让世间多一些人下地狱。牛头先提出建议,就说:「我去告诉世人做善事不会上天堂,因为根本没有天堂。」阎罗王听了,不是很满意。

接下来马面说:「那么,我去告诉世人为恶不会下地猝,所以不必有所惮。」阎罗王觉得这也不吸引人。于是狱卒们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提议。但是,阎罗王还是摇摇头,这些办法都不好。

这时,群体中窜出一个小鬼,脸上透着一股奸诈,就说:「报告阎罗王!我来告诉世间人说,『你还有明天』。世间人总是认为还有明天,所以就不积极,为善不积极不就会堕落了吗?」阎罗王听了抚掌大笑……。]…

这虽然是一个故事,却是深深令人警惕。所以,我们不要常常认为今天不做,明天再做,反正还有明天!明天还有明天的明天,但是都没有想到无常。到底是明天先到,还是无常先到,这都是不可预知的事。所以我们要把握当下,恒持刹那,在观念上真正多用一点心。

这个世间仍然充满希望,只要我们殷勤认真,朝着正确的方向精进不懈忌。这样的话,世间就有希望 。

慈济人啊!希望大家常常警惕自己。慈济的四大志业以悲喜舍为本怀,慈是慈善,悲是医疗,喜是文化,舍是教育,这是外在的行动。内心的精神则是诚正信实,学佛无非是要学习诚正信实的胸怀,我们的外在与内涵一定要内外合一。

诚正信实是内修,慈悲喜舍是外行,推动慈善、医疗、教育、文化,这是人间不可缺少的四件事情。请大家要多学习。佛陀曾经教示世人:「学我所说教,行我所行道,虽离我千里,亦如同一处室。」最后我们便以此共勉。

下一篇:因果明镜论(目录)(第一章 总说业因果)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