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是什么不知道
在一般大乘经上所说的五蕴,五蕴是一体,色是物质现象,这个色不管大小,决定有受想行识。我们过去读五蕴,都以为是人身体,现在知道了,不是的。物质跟精神是不能分开的,而且先有精神,后有物质。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我们看不懂,看了百遍、千遍,都没看懂。《心经》一天念好几遍,「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是什么不知道,总以为人身,身体是色;有感受;有思想,能想过去、想未来;这个思想一个一个接着一个,前念灭后念生,这叫行(行就是它相续,它不断);识,识就是阿赖耶,阿赖耶的种子,不断的在那里生灭,起现行,永远不会消失,就这么解释的。
到现在的量子力学家,把这个谜解开了。用的方法跟佛经上讲的一样,就是将这一个物质把它分裂,看它到底是怎么组成的,不断去分。一粒微尘,肉眼能看得见的,叫牛毛尘。把牛毛尘分成七分,七分之一是羊毛尘;再把羊毛尘分为七分,七分之一叫兔毛尘;兔毛尘再分七分之一,水尘,肉眼看不见了,这里很微细的物质现象,水有空隙,它在水里头活动没有障碍;水尘,再把它分成七分之一,叫金尘,金是金属,金属有空隙;金尘再分七分之一,叫微尘。在佛经上微尘很小,阿罗汉的天眼能看到微尘,比微尘更小的,阿罗汉看不到了。那个微尘还能分,再分成更小的,七分之一,七分之一,一直分下去,叫色聚极微;色聚极微再分七分之一,极微之微,真的是最小的,再不能分了,一分物质现象没有了,所以叫邻虚尘,它跟虚空好像做邻居,你这一分它就变成虚空。这个东西被科学家发现,科学家分到最后,这一分最后是微中子。微中子,就是佛经上讲的极微色,极微之微,邻虚尘。这个东西一分没有了,空了,物质没有了。
今天科学有方法掌握到微中子,把它一打破的时候物质现象没有了,发现的是什么?是念头波动的现象。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物质现象的生起,是念头波动产生的,没有念头就没有物质现象。所以色受想行识,那个受想行识在物质之先,有受想行识才现物质现象。受想行识它的根就是识,由根,这个波(波动),波动就是行,从行里面再产生想,想里面才有受,受是感受,它有想,所以它才形成色相,形成物质。这个被揭穿了,揭穿之后科学家告诉我们,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存在,物质全是假的,跟佛经上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个意思。得出的结论,佛三千年前说的,现代科学家证实了,佛讲的是真的,不是假的。佛又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科学家完全接受。所以科学家听到佛经上这些话,非常惊讶!科学到今天四百多年,一代接一代不断的努力,发现了,为什么佛在三千年前,什么科学仪器都没有,他知道得这么清楚,讲的比科学报告还要明了,这是什么?佛向内求,科学家向外求。外求,四百年,多少人接着努力才发现;内求不要,自己几年工夫你就发现了。向内求就是修定,先持戒,持戒帮助你得清净心,清净心就是定。得到清净心,不要放弃,把清净心加深,甚深的禅定,到一切法都不动了,最后跟自性融成一片,那就是自性本定。自性本定能照见一切法,因为一切法不离自性,一切法都是自性变的,所以你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它怎么变的过程很清楚,比科学的分析还要清楚。所以佛经里头有高等科学,有高等哲学。
我们要问:佛经讲的是什么?四个字就说明白了,「诸法实相」。诸法就是宇宙之间一切法,今天讲现象,一切物质现象,一切精神现象,一切自然现象,一样都不漏,真相是什么?见性的人完全见到一切法的真相。今天物质真相被人揭穿,念头真相还没揭穿,念头生物质。念头从哪里来的?念头怎么来的?科学家现在在猜测,认为宇宙之间有个能量,然后怎么样把它去证明,这个能量又从哪来的?一层一层的剥除,让它真相大白。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再过个二十年、三十年,佛教不是宗教了,佛教是什么?高等科学,高等哲学。几千年,我们迷在这些幻相里头,会被人揭穿。揭穿,他能不能成佛?不能。佛在大乘经上说的,第六识,就是思想,它的能量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因为它是妄心,它不是真心。真心是无限的,妄心是有限的,有 限的,它只能 限在阿赖耶之内,阿赖耶外面那是自性。就是说用第六意识,可以了解阿赖耶之内的,这个宇宙的奥 都能揭穿,阿赖耶之外的真如自性,完全不相干,不但成不了佛,连小乘须陀洹他都没分。这叫佛法跟世法的不一样,这叫佛法。
一定要守住老祖宗的话,「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天天读,从头到尾念一遍是修定;如果细心,每天就学完一小段,那是慧,那是修慧。所以修慧跟修定功德都通,没有两样,方法不一样,随着各人欢喜。戒完全在其中。戒是什么?心地清净,有法喜而没有执着。你今天领略到这里,再过几天领略更高了,又深了,又有奇妙东西被你看到了,才知道字字句句其味无穷,其深没有底,广没有边,这就是性德。它为什么会这样?世尊从大寂定里头流出来的, 密都告诉你了。如果不是大寂定,说出东西就没有这种效果。然后才知道古圣先贤东西高,我们今天跟人不能比,为什么?今天人心浮动,浮动到极处,他静不下来,而且都以为是对的,不相信在清净心当中会悟出道理,他不相信。一定要广学多闻,一定要通过辩论,跟古德所说的完全相反,就难了。我们也是走古人的道路,才得到一点甘露,尝到一点法味。要跟现在人学,得不到,得的是知识,不得受用。
下一篇:《寿康宝鉴》现代人交友及结婚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