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严童子闻香气而成就圣道的过程
前面是讲总相,这以下讲到他个人在有为当中所选择的一个别相。
“我时辞佛,宴晦清斋。”我听到佛陀说,原来这个圣道的真理并没有离开有为相,我知道这个道理以后就知道怎么用功了。这个时候我就辞退于佛陀,干什么呢?“宴晦清斋。”“宴”就是安稳的意思。我就找一个地方静坐,叫作“宴”,让这个色身安稳地放下一些尘劳的世务,就静坐下来。这个“晦”指的是处在一个没有吵杂的寂静处所,叫“晦”。“清斋”指的是内心显现出一种清净而无杂念,禅定现前。就在一个寂静的地方安坐,内心屏除一切的杂念。
那么就在这一念寂静的心中,他观到什么事情呢?“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这个香严童子在寂静的心中突然间有一个所缘境现前,旁边的比丘烧沉水香来供佛。沉水香是一种世间的宝物,烧一小块就能够熏习整个南阎浮提这么大的范围,所以香气能够传播得很远。
香严童子在比丘不远的地方安坐的时候,香气就悄悄地……因为它是无形无相,所以说是寂静地、悄悄地飘来香严童子的鼻根,来当作他的所观境。这个是他过去的修学的一个过程。
我们看他遇到这样的香气他应该怎么去面对。看第二段,“即香悟道”。
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着,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明无漏。
香严童子是离开了大众,来到一个寂静的茅蓬,在那个地方打坐,禅定的心现前,没有任何杂念。那么突然之间,这个香气悄悄地来到他的鼻根。他这个明了的心跟香气一接触的时候,他突然间生起一个观照,说这个香气你从什么地方而来?他就生起一个回光返照的智慧,来探讨这个香气的根源。
说是“非木”,香气不应该说是从沉水木而来,因为你要是不去烧它,它是没有香气的,所以你不能够说它从木头而来。这个香气也“非空”,它也不是从虚空而来,因为虚空常存,而香气不常有,所以它不是从虚空而来。它也不是从烟而来,因为烟所飞的地方很有限,你看香严童子离比丘烧沉水香的地方有一段距离,这个烟根本没有飘过来,但是香气却过来了,所以它也不是从烟而来。它也不是从火而来,因为你用火去烧其他的木头就不会有香气。
所以他能够知道,这个香气只就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它只是一个因缘的假相。所以我们一定是先看到假相,先看到无我。那么假相当中,我们就看到一个没有实体的东西,一个如梦如幻的香气存在。
那么进一步再观察它的体性,“去无所着,来无所从”。
我们先看“来无所从”。那么这个因缘和合的假相是从什么地方而来?它没有一个来处,所以“来无所从”,这个地方表示它是不生。“去无所着”表示它不灭。那么从不生不灭当中他就能够知道,原来这个香气的假相只就是一念心性的一个循业发现而已。
所以这个时候“由是意销”。既然所缘的香气不可得,那么我能攀缘的心自然也觅之了不可得。因为我们这个能所是互相依靠的,所缘境破了,能缘的心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这个时候,由于前面的香气觅之了不可得,由此回光返照,我能分别的心也不可得。这个时候能所双亡,“发明无漏”。这个地方的“无漏”,是证得我空的真如而证得阿罗汉果。
这个地方是讲他的迹门,看第三段“蒙印命名”就清楚了。
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
我从这一次的修证经验以后,佛陀就印证我“香严”的名号,因为因香而成就圣道,叫香严。“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我刚开始是观察这个香气的本性是当体即空,是本自无生;从无生当中进一步探讨它的根源,最后知道它只就是我们一念心性本自具足而循业发现。
所以这个时候,从妙香当中而悟入了如来藏妙真如性的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体性。“我从香严,得阿罗汉。”“妙香密严”是指本门;“我从香严,得阿罗汉”,是讲他的迹门。
最后看总结,“结答圆通”。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香严为上。
现在佛陀问我所修证圆通的法门,正如我所修所证,我是以香尘来当所观境,是最为殊胜无上的。
这个地方讲到香严童子成就圣道的过程。
下一篇:修无常观,破除对今生的爱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