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美国人选择靠近佛教

2019-03-14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着橙色僧袍的女禅师告诉我们,冥想时什么都不要做,只需在椅子上静静待着,闭上双眼,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呼气吸气。我从来没打过坐,不过鉴于以往教堂里的经验,我本能地低下头。然后我突然意识到,这个过程要持续至少15分钟,脖子还是应摆在一个比较舒适的角度为好。

我家住在弗吉尼亚州北部,家门不远处开了所禅修中心。第一次来这儿,很不幸又相当符合常理地,我并未达到涅的最高精神境界。因为我们身处大都市,外面时不时响起警报之声,且冥想地点就在教堂的地下室里,上面的人们一直在廊道里谈笑风生,更有好奇者一度打扰询问我们是不是戒酒协会。禅师说,精神越专注于呼吸,外界对身心的干扰就会越小。

15分钟的冥想体验结束了,禅师开始让我们讨论一个话题――“放下怨恨”。这才是我来此地的真正目的,不然自个儿在家跟着APP打坐得了。我想走进佛教,了解更多佛学教义,知晓其如何改善我们的精神状态,继而揭开当今美国人对佛教开始亲近追捧的疑团。

其实,不少学员并非为了追逐更深层次的精神涅,更多者希望能在认知上获得快速、有效的治疗。

通过冥想获得精神治疗

与我一起参加冥想的,有年轻人也有老者,但大部分都不是佛教徒。西方社会中患心理疾病者逐年增长,去教堂已证明不是个好选择,因为做礼拜的人现在越来越少;去专业机构接受治疗,虽有效但价格却不菲。也许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吧。很多人另辟蹊径,选择走进佛教、体验冥想,最起码价格还是公道的。比如我的冥想课一节下来才12美元。

女禅师说,心怀怨恨对身心无益,就如同手握一根火棍,最后还是会灼烧到自己。不过,被别人伤害了,心里的确难受啊。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应对呢?

这里,我突然想起很多遇到过的例子。

一个40岁的洛杉矶男子现正处于事业停滞期。此前他已实现了自己大部分职业目标,疯狂工作的背后是失去幸福婚姻、家庭的代价。他与妻子正闹离婚,平时跟子女也鲜少见面。

“简单来讲,我遭遇了中年危机,”他通过邮件告诉我。

去年他试着接受了几个月的传统心理疗法,效果并不那么尽如人意。不过好在心理医师给了他两本佛学书籍,这让他产生好奇。

后来他参加了好莱坞的一个冥想班,在那儿慢慢学会了如何控制情绪,改善人际关系。现在他感觉自己比以往更开朗,愿意卸下坚强的伪装,在家人朋友面前表现出真实、脆弱的自我。

虽是天主教徒,但并不妨碍他吸收采纳佛教的哲学思想和修习方法。他说,走进佛教就如同走进一个无垠的宇宙。

美国人越来越热衷于冥想

虽然佛教的欢迎程度很难用数字量化,但它在西方社会是真真切切地风生水起,尤其是美国。佛教类书籍一度霸占畅销榜宝座,冥想中心亦如雨后春笋,在美利坚土地上纷纷涌现。现在手机应用市场的冥想APP枚不胜举,10个成年人就有4个表示每周会至少打坐一次。

最近在华盛顿密集参加一个又一个会议,我突然发现,关于冥想的学术研究正呈现爆炸性的涨势。这个曾经嬉皮士们秘而不宣的修习,如今倒成了普罗大众们津津乐道的生活技巧。

现在很多社会名流和科技大拿亲近佛教,有心理寄托因素,更多是赶时髦。不过对普通老百姓来讲,佛教的主要吸引力在于改善心理健康状态。这个古老的宗教正帮助人们应对迎面而来的种种箭头、弹弓和推文。政府闹剧三天两头上演,不少人的工作已远远超过负荷。这时候,一种新颖的修习方式正指导人们坐下、静心,意识到凡事没什么大不了、没什么是永恒的。

佛教有四谛,即苦、集、灭、道,这第一条“苦”就被很多西方思想家阐述为接受苦难要好于规避苦难。

“佛教承认苦难无可避免,我们不应专注于如何躲开,而是如何应对,”24岁的新泽西人丹尼尔说。除了每天早晚各冥想一次,丹尼尔还会时常诵读《金刚经》和《心经》,聆听禅宗教义讲座。

说起来,佛教经典的内容与冥想中心的体验还是有些许差别,后者使人明白如何让自己快乐,而前者却阐明不得强迫自己获得舒适。

我的私人健身教练加伦?伯纳德说,一些佛教类书籍确实影响到了他,使他避免给生活盖上过度悲观的标签。如从前女友过度到朋友,简直如噩梦一般,但遵循着佛教教义,他学会慢慢放下了。

加伦?伯纳德说:“我告诉自己,尽管很痛苦,但这是获得精神极乐的一种历练。”

佛教,承载着全球几亿人到达极乐世界的希冀。不过在美国,与基督教徒或天主教徒不同,很少人打小就是佛教徒。成年后,当他们接受新宗教理念、解放思想的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这种世俗宗教的实践往往与宗教原生教义有很大区别。我的采访对象们,都在阅读不同的书,遵循不同的理念,彼此对教义的阐述并不一致,且与经典原旨有些也大相径庭。

在富兰克林与马歇尔学院佛教专家大卫?麦克马汉的理论基础上,我加以延伸。确实,西方对佛教教义的阐述是很浅层面的,与博大精深的经典原意差之千里。佛教里的不少价值观、道德观对美国人来说,并非赖以生存。就如同“自助餐厅的天主教徒”一样,不少人仅仅关注于佛教的部分哲学、修行元素,但对其他如拜佛转世之说并不会苟同。

至于冥想实践,从佛教经典原义中脱离开来,现在就像个干巴巴的海绵,但凡有意义的价值观,就如各种颜色、口味的营养之水,皆可充盈其中。有一点不得不提,传统的僧人才不会拿冥想做生意嘞。

科罗拉多的酒吧服务生约翰逊说,佛教对那些把它当哲学或信仰其他宗教的人来说,理解起来要容易很多。实际上,不少冥想中心也在强调,不是佛教徒也可以练习冥想哦。

“自助餐”式佛教必定是非传统的,但它的灵活性却让参与者们更容易对抗抑郁等心理问题。美国的心理医生数量还不够可观,大多数县里就算有那么几个也是诊费高昂,走向佛教就成为心灵治疗的不错替代。

海边冥想

有些正在看心理医生的人,同时也会亲近佛教。

一家冥想中心的主管伯恩说,人们看心理医生和去冥想中心的出发点是相同的。不少心理医生甚至把冥想作为理疗的一部分。如德克萨斯的心理医师莱顿就常常鼓励病人坐下来,让各种思绪停一停,而不是继续陷入思想的怪圈。

其实,很多冥想师更像是心理医生,他们提供种种方案,带领学员走出精神的泥潭。

玛丽?利兹?奥斯汀是位冥想指导师,她常常对学员说:“对结果的过分依恋,是导致痛苦滋生的根源。”她还有个理论,即“万物皆可行”。意思是,即使有些事情看起来糟糕,但结果未必就坏。举例来讲,她的公公身患癌症,情况可以说相当糟糕。但另一方面,身边的每个亲朋好友都给予了病人相当多的关爱,这种时候就往往能看出很多人性中闪光的东西。

前面提到的冥想中心主管伯恩就出了这么一本书《正念改变习惯》。书中他提到,人需懂得“无常”。生活中的种种情绪、经历,包括极端的痛苦、焦虑,都是流动变幻的,结局只有一个,即结束。

万物无常

“无常”,在学员塞西莉亚?萨阿德眼里,是个相当迷人的概念。闺蜜三年前辈诊断出患有癌症,但她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镇定沉着让塞西莉亚?萨阿德印象深刻。“我们谈了很多,她总是引申到佛教的无常理念,”塞西莉亚?萨阿德说,“现在,当遇到喘不过气的时候,无常会让我在痛苦中相对平稳地挺过来。”

此刻,冥想课上,禅师开始用毫无抑扬顿挫的声音为我们朗读佛教书籍。书中提到,别人伤害我们无非处于两个原因:要么天性使然,要么形势所迫。无论哪种,对其发脾气都是徒劳无功的。就如同水本为湿,你不可能会因为一场倾盆大雨而去诅咒云彩。

然后,她让我们再次闭上双眼,让内心放下怨恨。因为很难集中注意力,我笨拙地挪了下身子,不情愿地睁开双眼。外面的温度高达30度,但不大的地下室却坐满了人,这种空间的饱满让人感觉有些振奋。居然有这么多人愿意跌跌撞撞穿越炎热、黑暗,获得如何减少悲伤的基本生活智慧

在主日学校里,当一个孩子祈祷时睁开双眼,其他孩子就会告发他,不过这也暗示他们都睁开了眼睛。仿佛也淡淡地影射一个道理,有时候伤害别人,终究会伤害自己。

不过我现在睁开眼睛,却没人告发我,我心里居然有些小确幸,还有些小同情。

来源:美国《大西洋月刊》

下一篇:变废为宝,心念也是可以转的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