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不乱误导了多少人?
本文转自朱亚仲先生博客。
一心不乱,是让净业行人纠结了上千年的四个字,无数人死在这四个字上。这四个字,仅出现于鸠摩罗什译的《阿弥陀经》里,玄奘译本没有,《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里也没有,这种只出现一次的词语,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呢?
一来是由于鸠摩罗什译的《阿弥陀经》流传范围太广,普及率太高,二是一些祖师在此四字基础上,阐述了许多净土法门的教理,影响力也很大。
按照梵语原本,“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对应的梵语原文是:“avikiptacittomanasikariyanti”(翻译成汉语意思是:一心思维)。结合上下文的意思是:净业行人听到阿弥陀佛名号后,思维弥陀本愿和名号功德不可思议,通过闻思而生起往生的信愿心。所以,把这句话解释成持名念佛到事、理一心不乱,完全是不符合经文的,是错误的。
那一些祖师解释成持名念佛到事、理一心不乱,怎么办呢?这就看你怎么想了,你可以认为是祖师的方便说,你也可以认为祖师错了,祖师也是人,人难免会犯错,如果你认为祖师百分百是对的,只能说你是迷信没脑子的人。
最起码,善导大师和印光大师,没有强调持名念佛到一心不乱。所以,我为什么不赞成祖师教?因为祖师教就是在这些祖师里打转的,他们观点又不一样,张三依据A祖师这样说,李四根据B祖师那样说,然后互相PK,看谁的祖师厉害,教理PK不过,就PK谁头衔大,谁神迹感应多,这样做,实在是无聊之极。
我是依据经文原意来理解净土法门的。这些祖师的观点,我认为符合经文的,就吸收采纳,我认为不符合经文的,就搁置一边,不讨论,不争辩。
一心不乱从教理上解释,一般人很难做到,念佛功夫成片是伏住见思惑,事一心不乱是破除了见思惑,理一心不乱是开始破除无明惑。“念佛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乱,才能往生”的说法,是完全不合法义的,照这个标准,净土宗不是万人修、万人去,而是万人修、没人去。
但是念佛时,用自性念佛(字字清楚,句句不乱,耳听心入、自念自听的念佛)是非常好的,因为这是一种止观的修法,可以提升心力,一般预知时至的人,大多采用自性念佛的方法。
而且这种自性念佛,可以带来不错的宗教体验感,对增强信愿心,也是有一定帮助的。只不过,你不要刻意去追求一心不乱,因为你刻意追求,就南辕北辙了。
自性念佛时,一般会遇到两个困难:散乱和昏沉。这在念佛时,就表现为心里杂念多,注意力很难集中,念着也很容易犯困。尤其是散乱这一点,受“一心不乱”说法的影响,是念佛人最感到棘手的。实际上,人不可能没有杂念妄想,只有佛没有,菩萨还有一点呢,所以那些说自己念佛不打妄想的人,不是骗子就是傻子,傻到妄想是什么、在哪里,都没弄明白。
妄想和你的真如佛性,是一体不二的,妄想好比波浪,真如好比水,浪平静了就是水,没有水哪来的浪?所以妄想杂念,你不要执着于它,不被它牵着走就行了,你不在意它,它就是真如,你在意它,它就是妄想。要做到心常觉照,不随妄转。念佛时什么都别想,不用观想,不必参究,有妄想杂念时不要理它,把注意力聚集到念佛声音上,佛号的加持力将逐渐把你带向诸法实相。
按照古德的亲身实践,在自性念佛一段时间后,心会越来越静,反闻自性,可能会听到类似天籁的声音,这样渐渐进入空明无碍的境界,会感觉世界光如水月,身心皎若琉璃,水到渠成后,豁然开朗,本性现前,这就是明心见性,也就是“事一心不乱”。
所以“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念佛也可以开悟,禅宗修行的目的是“找过去”,找你出生前的本来面目,返妄归真,恢复我们的清净心;而净土宗是“看未来”,不管你过去如何,现在修行的目的,是将来去西方极乐。净土法门看未来的同时,实际上也可以找到过去,你求生极乐的同时,也可以明心见性。所以一心不乱,如果你把它当成努力的方向,也符合佛法的义理,但不要刻意追求,刻意追求也是虚妄心;但如果你把它当成往生的标准,那就错了,而且能够达到也是少数。
要知道,明心见性并不能了生死,所以你的重心还是要放在求生极乐那边。你往生的唯一要求和标准,就是信愿心是否坚固。虽然信愿心坚固这个标准,看上去好像很容易,其实要做到也绝非易事,它要求你的信心不能有丝毫的怀疑,愿心不能有点滴的犹豫,主要还是难在信心,真信必然切愿,但这与人的本性是不相符的,人都是眼见为实,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极乐和弥陀,有几个会百分百的相信呢?
所以无论你学习教理、念佛还是修净业三福,主要目的就是培育、建立和巩固你的信心,善导大师也把信心作为往生的正因,这是最重要的,一定要把握住,不要把方向弄错了,去追求什么功夫成片、一心不乱。你能否往生只靠信愿心,不靠别的,能明心见性当然好,见不着本性,对你能否往生没有任何影响。
至于念佛三昧,和我们绝大多数修行者更没关系了,明心见性是破除了见思惑,念佛三昧更进一步,开始破除无明惑,现证中道实相了,古来少有人能达到,印光大师写了一篇《念佛三昧摸象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拜读一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笔者简单总结一下,如果你只想往生,那有坚固的信愿心即可,持名念佛只是增强信愿心的方法之一而已;如果你不仅想往生,还想明心见性或证念佛三昧,那你就要精进念佛,正如《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言:“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不需要用其它的方便法门,念佛就可以明心见性);“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三摩地即是三昧)。(作者:朱亚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