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僧鞋要破六个洞?
大众去寺院礼佛,经常会遇到法师,有的人可能就注意到,部分僧人脚上的鞋是破了六个洞的,这是为什么呢?
这和佛教的“戒杀生”、“惜福”等理念有很大关系。出家人不穿皮制品,因为非杀生不足以取皮革;也不穿丝制品,因为一双丝鞋,可能需要辆牲一千条蚕的性命。所以他们穿草鞋和布鞋。
我国僧尼们所穿的鞋子,大致有三种类型:一种是“芒鞋”,“芒鞋”是用草类编织而成的,所以也叫做“草鞋”。从前居住在大陆的乡间或山林中的出家人,平时多半穿用这种鞋子。第二种是“罗汉鞋”,“罗汉鞋”是用布料做的。这种鞋子的鞋面――尖部,是用三片布条排列缝牢,鞋帮缝缀一些方孔,和“芒鞋”的式样差不多。第三种是“僧鞋”,这种“僧鞋”也是用布料做成的。这种鞋子全身无孔,只是在鞋面前端缝起一条硬梁可以了。这种“僧鞋”的式样,和世俗间的“便鞋”无异。
之所以在鞋上弄六个洞,是有深刻的含义的:希望出家人“低头看得破”。低头是虔诚有礼,看得破是要看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要看破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以及参破六道轮回,勘破贪、嗔、痴、慢、疑、恶见六大烦恼。甚至也要看破人生的短暂,个体的渺小。
从积极的意义来说,这六个破洞是“六法戒”,就是不淫、不盗、不杀、不妄语、不饮酒、不非时食;是“六正行”,就是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供养;以及是“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1936年,高僧弘一大师在南普陀寺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对众僧演讲“惜福”。弘一法师无论是棉被、毛巾、还是伞、鞋等生活用品,破了之后一律是缝补再接着用。有些东西一用就是十几年,他还特别惭愧的说:“我所穿的小衫裤和罗汉草鞋一类的东西,却须五六年一换……”你想想一双草鞋穿五六年,这是何等的惜福。
因为草鞋的轻便坚韧,所以也深受大众喜爱。苏轼曾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被贬后向当地的百姓学习了芒鞋的编织技艺,从此便芒鞋不离脚。得益于芒鞋的坚韧和实用,在黄州的数年,苏轼的田野生活到也是怡然自得。
浅探之后我们发现佛教的智慧无处不在,不仅仅在佛教经典中可以获得,就是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以感受到。
下一篇:修净土法门,并不妨碍世间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