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佛教中常见的名相术语

2018-10-09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三、佛教中常见的名相术语

名相:名,名词、概念。相,意为相状,指心识对事物形象、状态、性质等的分别。眼耳鼻舌身五感官对境所得的色声香味触五种感觉经验,及意识所分别的“法尘”(概念),统称为相。即人通过感知器官所得的认识,这种认识由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组成。前五官所得色声香味触相,通常由第六意识所分别的“名”(名词概念)表示,与名密不可分。

佛教中专用的名相术语特多,使初涉足者头疼,如“南无”,要读成“那摩”,皈依顶礼之意,“般若”要读成“波惹”,智慧之意。

1、佛。

“佛”是古印度梵文“佛陀耶”音译的简称,意译为觉者。觉的意思是觉醒、明了、领悟、智慧,所知正确真实而无邪见妄执的错误。觉有觉察、觉悟二义。觉察指对其事注意,觉悟指对其事了然。先觉察而后觉悟。如先觉察烦恼,再对治烦恼,便不为烦恼所害。佛之觉含三方面的内容: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觉悟了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理,并能将此真理告诉更多的人,让大家都能觉悟,觉悟和践行都很圆满、万德具备的大觉悟者,就被称作佛。

佛,第一是智德圆满:佛陀的智慧――一切智智,对山河大地人事物、生死轮回业报等一切有正确的了解,这就是佛陀的智德;对诸法的如实相,诸法的如是性、如是相、如是果报、本末、因缘究竟等一切通达无碍,这就是佛陀破一切无明而具无上菩提的智慧。第二个是恩德,是佛陀用悲心救度一切众生的心。第三个是断德,是断一切烦恼而证无上菩提。所以我们用智德、恩德、断德――三德来说明佛陀的殊胜

当人的世间执著渐渐消泯的时候,当念清净而无牵挂的时候,当乐生之念消弥、惧死之念也消失的时候,清净的“识性”才会解脱自身,这个“净识”才能自由于天上人间,“佛”就是这个意义上的识性:“若爱恶之念已泯,即不受分段之身,自能易短为长,易粗为妙。若微细流注一切寂灭,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随机应现千百亿身,度有缘众生。名之为佛。”(《新纂续藏经》P65)

佛也是一种生命形态,是人格圆满、智慧圆满、慈悲圆满,是彻底净化、彻底圆满的生命体。诸佛大彻大悟,心无分别,普度众生,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平等利益一切众生,视众生犹如自己最宝贵的独子,从究竟上满足众生的一切愿望。《法华经》告诉我们:诸佛出现在世间的主要因缘,就是守护我们,要帮助我们开悟入佛陀的知见之中,让我们能够安住于生活中修持,最终如同他们一样圆满成佛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是两千五百多年前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人,他的出家完全是出于自身对现实悲惨生命的实在感触。他感受到了人生的大量束缚与困境,以及现实人生追求的内在矛盾性,因而,他渴望寻求一种全新的“涅”世界。

正是这种向往新生命的内在意向和冲动,使他在日后的修行中能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困苦,通过多年不懈追求和种种探索,最终通过禅定的修持,外不住相,内不动心,在对宇宙人生事物进行全面宏观认识和彻底微观深入的切身体验中,觉悟了自性,成为无上正等正觉者。

释迦反对偶像崇拜,容得下异端,宽容而富人情。佛者,即觉者,与多数主要依靠感情需要信赖神灵救赎的宗教不同,佛教始终以自我觉悟为本,否定外在的神而注重自身的净化。它既不主张神秘的偶像崇拜,也不建构虚无飘渺的神学大厦,佛陀在近五十年的说法中,始终未脱离实际生活而去建构理论体系,更不把人的心灵引向难以琢磨的天国彼岸,而是立足现世,以智慧究明自身为主旨,强调生命个体的自我觉悟与自我意识的高度作用,而非天启神谕的神秘力量。

这不仅使它“合乎理性与现实主义方面,优越于西方宗教”(弗洛姆《禅宗与精神分析》第97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版),而且也与追求个性解放、反对偶像崇拜的现代精神相契合。

“释迦”是族名,“牟尼”意译“寂默”,是当时人对在山林中修道而获得成就者的通称,释迦牟尼,意谓出身于释迦族的圣人或仙人。他姓乔答摩,一译“瞿昙”,名悉达多,意译“一切义成”,谓一切功德皆悉成就。

据佛典记载,释迦牟尼成道后自称“佛陀”或“如来”。如来,谓乘终极实在或真理――“真如”而来,或曰真理之现身。当时社会人士和其他宗教教徒,一般称他“沙门瞿昙”,意谓姓瞿昙的出家修道者,“沙门”是当时婆罗门以外的出家修道者的通称。佛教徒则多尊称释迦牟尼“世尊”(世间共尊的最伟大者),此外还有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等尊号,佛经中有时也称佛 “牟尼”、“大仙”、“天尊”。

现人身的释迦牟尼也有生身父母,也结过婚有过孩子,读书学习武艺,也会生病、会老会死,即使成了佛,生理上也免不了大自然的共同定律――缘起法,缘起法就是生灭法,生灭法一定要受无常的定律支配,只是当佛陀面对这无常生灭、生老病死变化时,他的心如如不动,在平凡当中显出他的不平凡,不像我们有点变化,马上感觉烦恼、痛苦。佛陀与众不同的就只是他有高明的智慧、远大的眼光和慈悲的心肠,而且喜欢研究问题。他夜睹名星而悟道,正确而透彻地觉悟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从此才称为佛,意即真理的觉醒者。佛的主要工作就是向能度众生施教。

他住世时有三不能:不能转众生的定业,不能度无缘众生,不能度尽众生界。佛不能改变众生的因果,而且成佛以后也要示现受报,以作为凡夫的榜样,表示佛由人成,凡夫也能成佛。并且,菩萨、独觉、声闻等圣人也有业必受。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心得解脱的佛,身体虽然跟一般的常人一样地感受到病、痛痒等种种反应,但是不会因此而生起喜、怒、哀、乐所带来的烦恼。所以佛的受报和常人的受报迥然不同,受报是对因果负责,解脱是从烦恼得到自在。如大乘罗汉、菩萨以及诸佛,也有生、死、衰、老、病痛等现象(方便示现),他们却未受到这些现象的困扰。

总之“佛”的含义也只是消除无明,获得最高智慧的境界而已,实际上是佛门教徒道德的理想尺度,并不是“神”和“造物主”(上帝)的同类语。众生与佛本来一体,众生的佛性与佛无二,只是在迷为众生,悟即为佛。众生是未来的佛,佛是已经觉悟的众生。佛的本身是遍满虚空而充塞法界的。佛代表的是一种脱离生死的精神境界,超感觉的理念境界,真正的佛指的是慈悲、智慧等思想境界,而并非一种凝固的、静止的、可见的物质形象。所以在《金刚经》中说:“不可以(凭)身相得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以及“佛性本空”、“理佛无相”等等。

释迦牟尼佛,佛教界称之为本师,佛教徒把他当作一个本缘导师、根本之教师。他作为现实娑婆世界佛教的创始人和教主,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先知先觉者,是恒河沙数宇宙生命中的一个,是恒河沙数三世诸佛中的一个。

释迦牟尼不仅是位大思想家、大哲学家,是位建立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宗教家,而且更是位力行证道、身教重于言教的人格楷模。作为一位历史人物,他的精神品格,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对他高尚人格的崇拜,成为古往今来无数佛教徒确立信仰的基石。他贵为太子,而藐视富贵权位,不染红尘,毅然辞亲割爱,出家苦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以生命做实验,为众生开辟超出生死的大道,树立了为道献身的榜样。

他集清澈冷峻的智慧与彻骨彻髓的慈悲于一体,为人谦和,待人平等,“不与世诤”,没有丝毫私心与骄慢,虽受国王豪贵与千百万徒众尊崇膜拜,而始终三衣一钵云游乞食,以僧团集体中的一员自居,反对把自己看作教主或僧团的领导者,他推崇民主,主张和平,从不以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而是心平气和地讨论、引导,使别人自作思考而接受真理,他还留下了自己建房洗衣、亲为亡父扶棺送葬、看护重病比丘、为盲比丘穿针补衣等佳话。

2、法。

在佛教里“法”这个字应用很广,修行的方法是法,万事万物也是法,成佛的方法、生天的方法、做人的方法都是法,我们看得到的、摸得到的,生理的、物理的、有情的、无情的,一切一切,佛法就用“法”这一个字来代表。简单的说,我们内在的身心世界、以及外在的宇宙山河大地,一切一切都称为法。此处特指佛法,修行的方法、成佛的方法。

觉者对宇宙人生事物真相和真谛的弘扬叫佛法。佛法是指成佛的方法与途径,即佛陀宣示的一切理论与实践方法,其中包括了一切能使众生觉悟的思想及修行方式。佛法分为四种:教法、理法、行法、果法。教法的教,指教典,就是佛教的全部典籍。理法的理,指道理,教典中所阐发的义理。行法的行,指修行和践行,就是依理法而进行的戒、定、慧三种实践。果法的果指结果,即修行圆满所证得的菩提、涅等圣果。“因教显理,依理起行,由行克果。”

与教、理、行、果相应,从学佛的角度来说,就有信、解、行、证四法。信是信顺教义,解是解悟义理,行是依教理而起的修行,证是指修行所得的圣果。全部佛教的学说,是论证人们如何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问题,也就是解脱论。一是达到解脱目的的方法、工夫、条件;二是解脱境界。前者是因,后者是果。佛法包括解脱的原因和结果。

佛法是一门大学问,是一门最高最深的学问,是跨越诸多学科的一门综合、复杂、庞大、完美、而且十分精致的学问。它是生命的真理,是人的真理,是人生的真理,是以人为本的生命科学,是关乎到我们人类每一个人的真理。

息灭现世痛苦,度众生、度自己出离苦海,获得永恒的幸福,是佛法的核心。

3、僧。

僧是印度原音“僧伽”的简称,僧伽义译为“和合众”,以六和敬的原则共住的出家人。依佛法出家四人和合共住者,曰住持僧;上有依法修证得三乘果位者,曰贤圣僧;更上有直依大乘法门而修而证者,曰菩萨僧。小乘证得须陀洹果以上、大乘初地菩萨以上,有时又合称为贤圣僧。

佛教的究极宗旨,原是超越了在家相,也超越了出家相的。

4、三宝

佛、法、僧合称三宝。宝是可贵可尊义。因为佛法僧三者不论是世间出世间都能利益众生,近能使人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远可助众生成就佛果,超生死轮回,得究竟解脱,它的功用超过诸有,稀有难得,故称之为宝。有自性三宝,有圣贤三宝,有住持三宝。

5、佛教。

佛教,由佛、法、僧三者构成的宗教实体。佛是觉悟了宇宙人生实相、大慈大悲、人格最高超最圆满最伟大的人。佛的弟子叫僧伽。佛的言教称为佛学、佛法,彻底地揭示了宇宙万有的本性,被誉为博大精深的哲学。佛法是转识成智的观心法门,于是又被当成心理学。教主、教法、教团宗教三要素具足,就被当成宗教。其实它超宗教、超哲学、超心理学。

佛教,就是世尊根据自己证悟而施设的特殊教育,亦即佛学、佛法,是以佛的觉智对九法界众生的教育,着重教育人类向善向上向圣。佛立教为导众生离苦得乐、转迷为悟,佛法以道德实践为根据,以生命的大圆满、无上的幸福与智能为目的。人伦世界最完美的人格塑造就是成佛之道,人生的道德实践就是法尔道理的最高境界的呈现。

太虚大师言:“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消除自己内心的愚暗,智光闪耀,便是成佛。世尊的教诲向人们展示的是人类潜能的本质特点,人类思想的能力。

佛教是一种以实证经验为基础的思想信仰体系,它要求人们培养美德,开发真智,用自己的智慧抉择是非,认识对错,反对盲目迷信。佛曾对弟子们说:“众比丘,善知识,你们要像煅、切、磨、试黄金以鉴别真假那样对我的教言进行鉴别,不能因尊重我而盲目信从。”

在全世界的宗教中,只有佛教的教言与经典允许被教徒怀疑、讨论和追究的。佛教不认为怀疑是罪恶或愚蠢。并且如来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金刚经》)这说明,佛法如渡河之筏,是方便,度脱开悟后就应抛弃。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后,像过了河的船,都要丢掉。古往今来在各种宗教中,敢于要弟子们把自己的教化理论最终舍弃的,恐怕只有佛教吧!

6、三皈依。

学佛首先就要皈依佛、法、僧三宝,这好比小孩去上一年级,先须报到注册一样。皈依,从现世的角度来看,可以使我们的心境升华,身体调和,从而达到家庭与社会和谐;从尽未来际的角度讲,可以使我们脱离三恶道,终至达到解脱。

皈同归,“皈”的第一个意思就是“反黑为白”。黑,就是无明、愚痴、染污的意思;白,就是智慧、清净、纯粹的意思。皈依佛教,就是把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六根本烦恼,以及社会大染缸污染了的心性、泯灭了的佛性,让其重见天日,放大光明,让我们的心从无明、愚痴、染污返回到智慧、清净、纯粹,概括为“反黑为白”。

“皈”的第二个意思,从比喻方面讲。佛法难闻,在没有听到佛法以前,我们就如同在大漠、草原里迷失的羔羊,我们找不到归家的路,失去了灵魂的栖所,不知道自己的终点,不能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找回我们原来就具备的、真正的佛性,我们自己的觉悟性。所以“皈”的第二个意思就是回去、归家。

依,依靠、投靠、依存。“皈依”一词,就有返回、归投、仰仗、依托之义。如人落在水中,发现救生艇,即投托该船而得到救济。意谓如能归投其中,则此身得以安全,此心得以无忧,故云皈依。

佛教之皈依三宝,系指依三宝之功德威力,能使我们的心得到无限安慰,能脱离苦恼。当你真皈依之后,你的人生就有了依止。虽然你还在三界中轮转,但你已无有恐怖,心得安稳。

皈依的种子是什么?佛经上说恐惧与庇护是皈依的两颗种子。一切有情众生都或多或少具有恐惧本能。恐惧来自地水火风四大,来自疾病、灾祸,来自敌人、强盗、窃贼、野兽、天神、鬼怪等等。“人在自然的可怕力量面前的茫然和无助” “自然的恐怖” “痛苦和死亡之谜”“我们面对生活之危险时的焦虑”,以及“命运的各种巨大的必然性,在它面前没有回旋的余地”。

人最根本的恐惧是死亡,这一百多斤肉,潇洒不了几天,就会腐朽、死亡,变成一堆灰。人每活一天,离死亡就更近一天,人一生都在恐惧中挣扎,想寻求庇护。皈依佛法僧三宝就是得到了最好的庇护。

皈依是保持探索生命真相的意欲,皈依能祛除迷乱,构成生命快乐,使生命有意义,有指向,有目标,有动力。皈依三宝,如失巢之禽归投故林,如孩童之依恋慈母,回到慈母的怀抱。

佛教修行的第一步――三皈依,建议人了解佛教的内容和特质,观察佛陀人格的伟大及佛法的真理性、可验证性、佛陀圣弟子的清净品性,经过深入了解、思考、比较、抉择,认识到佛是无上的导师,认识到法是无上的真理,区分清楚它跟外道、跟世间的哲学、科学不一样的地方,明白它真正高明的地方在哪里,认识到这些以后的皈依,才是发自内心的皈依,才能自觉皈依佛法僧三宝。这种正皈依,能予人坚强的精神支柱,使人在茫茫宇宙、滔滔人海中找到可靠的归宿,心灵得以安顿。

第一是皈依佛:佛是将智慧和慈悲的能力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人,如教主释迦牟尼。我们皈依佛,便是皈依释迦牟尼佛,同时也即皈依了十方三世一切佛。皈依,是发出自心生命的全力,把精神意志力集中统一起来,无动摇地向着福智圆满完美的人格──佛陀,全体没入,恭敬、惭愧、欣慰、肃穆。

皈依佛,就要以佛陀为榜样,以正觉为榜样,学习佛陀的正知正觉,时时保有一颗拥有正念的心,对待一切事物真实而不虚妄,对一切善的行为与心理有着精勤不息的向往与追求;对于一些恶的、消极的、诌逛的力量,要加以抵制,这样我们才能在菩提之路上安住。

每个人都有觉悟、智慧和慈悲的能力,这种能力被称为佛性。当佛教徒说“皈依佛”时,他们是在表达对他们自身所具有的理解和觉醒能力的信任。所以皈依佛也叫皈依觉,觉而不迷。大乘佛法提倡 “皈依自性佛”,说明你的本性就是佛。

第二是皈依法:法即佛菩萨所说之法,即现今流传的大小乘经律论三藏十二部,即八万四千法门;佛所得之法,即无上之真理;佛所知之法,即一切诸法是。法,就像是一幅地图,它可以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最终到达解脱的彼岸。佛法可以使我们在身体上和心理上获得无上清凉,而这种清凉具有永恒性,无论是当下还是尽未来际,都是受用无穷的。因为佛是正觉遍知的大觉悟者,故他所说之法、所得之法、所知之法皆是无上正等正法,故皈依法又叫皈依正,正而不邪。

三皈依中,皈依法是最重要的。一切诸佛依法为师。佛所觉悟的便是法,佛所修持的也是法;到了成佛之后,为弟子开示自己所修所证的,便是此至高无上圆满境地的法门。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道德的实质,是人类获得终极快乐的精神家园,是佛弟子的理想境界,也是能切实体现人生价值的境地,为佛弟子究竟的归宿,如同流浪远方的游子回到安全、温暖、舒适的家。皈依法,即是应一心一意趋向这法门,作为自己修行之尺度和标准,全身没入这法门中。皈依佛法,就是信仰佛法,投靠佛法,归顺佛法,用佛法指导自己的一切身语意。

第三是皈依僧:主要指皈依“贤圣僧”或者叫做“第一义僧”,其最低标准是小乘证得须陀洹果以上、大乘初地菩萨以上,而且是皈依贤圣僧的全体,不是仅皈依某一个人。皈依,不是一般的恭敬礼拜,而是投靠依止,以作楷模,以为归宿。皈依贤圣僧,主要是皈依其正见,皈依其所见证的学、无学法,亦即真如自性或自心佛性,唯此不生不灭法,为究竟的皈依处,而贤圣僧为已证此法的实体故,值得皈依。

发心学佛的,一定要从理上认识到是皈依贤圣僧,而事相上一般就是皈依住持僧――依佛法严格出家之和合团体,不是皈依某个师父,这位出家师父只是为你皈依三宝作个见证。佛宝、法宝之能流布世间,佛之相能现起,佛之法能弘扬,悉由住持僧之能住持。皈依住持僧,则因之得闻佛所说之法,依法修行可以成佛。僧的特点是清净,修净梵行,像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故皈依僧又叫皈依净,净而不染。皈依僧,要以清净为修养。

皈依三宝,不能离却住持三宝,但从皈依的心情说,应把握皈依三宝的深义。三宝的根本是法,佛与僧是法的创觉者与奉行者,对于佛弟子是模范,是师友,是佛弟子景仰的对象。修学佛法,即为了要实现这样的正觉解脱。所以皈依佛与僧,是希贤希圣的憧憬,想从善知识的教导中,增进自己的福德智慧,使自己依人生正道而向上,向解脱。

初学者皈依三宝,虽依赖外在的三宝即住持三宝,引导自己,安慰自己,但如到达“真 ”──法的体悟,做到了佛与僧那样的正觉,就会明白:法是遍一切而彻内彻外的缘起性,本无内外差别而无所不在的。皈依法,即是倾向于自己当下的本来如此。佛与僧,虽说是外在的,实在是自己理想的模范。所以皈依佛与僧,也即是倾向于自己理想的客观化。从皈依的对象说,法是真理,佛与僧是真理的体现者。但从皈依的心情说,只是敬慕于理想的自己,即悲智和谐而实现真理的自在者。所以学者能自觉自证,三宝即从自己身心中实现。

皈依三宝,真正的意义是皈依自性三宝。我们以恭敬心去礼拜佛菩萨像,这仅仅是一种外在的形式,实际上我们恭敬礼拜的是自己本有的佛宝――自性、自己的佛性、自己的觉悟性。自己本有的对真理追求的一种精神,这样的一种正确的方法,就是法宝。能够在任何时候不被社会所污染,没有是非心,没有争斗心,永葆佛的自心,这就是僧宝。

皈依三宝,就是以正觉为依靠,以正见为导向,以清净为修养,具足正信,实践正行,在成佛的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皈依三宝后,就等于建立了自己的佛教信仰,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甚至审美观,以及对待家庭、人生、社会的态度都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找到了自己的法身慧命――以智慧为生命,对宇宙人生有了真切、清醒的认识。而没有真正信仰的人,他的人生目的是模糊的、错误的,没有精神支柱,思想是松散的、混乱的,在人生的大海中随波逐流,任凭命运的摆布。

皈依三宝后,由于胜解心念生起,对三宝有决定的信心,有一种坚定心,任何外缘也不可转变,就像板上钉钉一样坚牢。

皈依三宝后,还有一种心:乐,有一种归家感、安全感、幸福感。

皈依三宝之后,有什么表现呢?你的心念会逐渐清净,这是三宝的功能。

皈依三宝之后,还有一个表现,即爱行善,不爱作恶。你真心皈依了三宝,世出世间一切善法,自然喜欢作,对于恶法,根本不愿作,这个也可以作为检验自己的标准。

皈依的利益:(1)皈依之后就是真正的佛教徒。(2)皈依是受其它戒的基础。(3)皈依之后,先前累积的恶业可以慢慢消除。(4) 皈依可以指引我们成就高贵的情操。 (5)皈依可以使我们逐渐累积功德。 (6)皈依之后,为开悟――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打下了基础。

佛法的中道行,不论浅深,必以皈、戒为根基。皈依、受戒,这才成为佛法的信徒──佛弟子。从此投身于佛法,直接间接的开始一种回邪向正、回迷向悟,革新向上的行程。

三皈依的核心,是树立正见,正见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人生旅途不可或缺的指南针和方向盘。通过学习佛法,确信一切无常、诸法无我而业果不虚,乃本然如是的真实而非佛陀所造作;人生的意义,应是在佛法真理的指导下,过好物质的、伦理的、精神的生活,报恩尽职,为众生、社会服务奉献,如实认识自心、净化自心,完善人格,获得现前、后世、究竟的安乐。这种正信正见,本身就具有提高精神境界的巨大作用。

7、菩萨

菩萨意思是“觉有情”,觉悟了的人,是佛的弟子以及协助佛弘扬佛法、度化众生的人,是学佛人的良师益友,是学佛的好榜样,一般现在家相。菩萨准备为任何众生、在任何时候作出自己的牺牲,从而解脱所有众生,并且给予他们真正的幸福。

发起誓愿成佛并度化一切苦难众生离苦得乐也都成佛的菩提心,此心一发,你就成为因地菩萨,积累无量无边的成佛资粮。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菩萨就在人世间的各阶层当中,他们从事士农工商各行业,或在政治界、或在学术界、有些在商业界、有些在工业界,从各个层面当中贡献他们的知识技能来利益众生、引导众生向善向上,修学佛道。

菩萨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发菩提心、具有大悲心,只要具有大悲心、大菩提心,随时展现出来的都是菩萨的行为,就可以被称为菩萨。菩萨是觉悟的众生,是实践菩提心的众生,认同自己的角色,肯定自己的才华,肯定自我的奉献去利益众生,那么你就是在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你就是菩萨了。只要将自己的角色扮演好,并且记住菩提心,使一切言行跟菩提心相应,那么你所做的一切事业都是菩萨救世的事业。

菩萨为了利益众生应该具备多种知识技能,特别是在家菩萨,对文字、算术、建筑、图画、音乐、舞蹈等都要了解,以现代来讲,天文地理,电脑网路,文学艺术种种知识都要具备,而且要懂得医药,所谓“善方药”是指医药卫生方面的常识。观世音菩萨不是有千手千眼吗?你看他手中拿着毛笔、笛子等,就是说明:做为一个菩萨,为了利益众生、为了度化众生,必须通达世间的种种知识,也要去精通世间的种种技能,才有办法利益众生。所以说菩萨“当于五明中求”,通达内明(佛法方面)、医方明(医药方面)、声明(语言文字方面)、工巧明(科技方面)、因明(逻辑学方面)。

汉传佛教有五位最著名的菩萨。

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意为妙德、妙吉祥。此菩萨具不可思议种种微妙智慧功德,最胜吉祥,智慧第一,辨才第一,为众菩萨之首,故称法王子。在道教中,文殊菩萨被称为文殊广法天尊。常见的文殊菩萨像,顶有五髻,表示五智无上无得之相。左手执莲花,花中安放《般若经》,表示般若一尘不染。右手执宝剑,表示大智,能断一切无明烦恼。菩萨常乘坐狮子座骑,表示智慧威猛无比;或以莲花为台座,代表清净无染;或驾乘金色孔雀,比喻飞扬自在。

大行普贤菩萨,普贤,本身就是意译,普为遍,贤为吉,此菩萨之身相及功德遍一切处,普现于一切佛刹,故称普贤、遍吉。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佛的辅弼,他们合称为“释家三尊”。文殊称大智,智慧第一;普贤称大行,行愿第一;二者共显佛之智行(智慧与修行)圆满。文殊、普贤,是华严会上辅佐毗卢遮那佛的两位大圣,又合称为“华严三圣”,文殊执掌佛的智慧宝藏,普贤推展佛的广大行愿。他们说法度众生的内容,无不是以念佛为基础,以净土为归宿。

大悲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有两大殊胜功能,一是上合诸佛妙心,一是下合众生之心,可以观世间之音而救众生之难。众生在危难之际,只要能与观世音菩萨念念相应,此菩萨就能施与无畏,使众生脱离苦海,脱离恐怖危难,并最终接引苦难众生往生西方净土。《法华经》曰:“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闻其声音,皆得解脱。”印光大师开示:“观音乃代佛垂慈救苦者”,“遇患难宜专念观音,以观音悲心甚切,与此方众生宿缘深故。”

有了生命就难免有痛苦,而一切生命都趋乐避苦,一切生命都渴望离苦得乐,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的象征。

大愿地藏王菩萨,此菩萨于释迦灭后,弥勒未降之前,济度众生,并发誓“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是一切众生心地广大,能生万法的象征,也是诸佛菩萨广大誓愿,普度众生的象征。

大势至菩萨。生命的存在永远是不断地精进,光明终将战胜黑暗,善良终将战胜罪恶,一切生命终将离苦得乐,终将获得觉悟,那就是大势至菩萨。此菩萨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众生离三恶道,得无上力。在众生临终之时,只要与大势至菩萨念念相应,也就是众生清净的善念、善意、善业超过了众生的恶,则必定往生另一个理想的佛国净土,这就是信念的重要性,临终一念若足够强大,就能够带业往生。大势至菩萨象征众生本性中的光明一面终究会战胜黑暗一面。因此,以现实人生来看,大势至菩萨也是宇宙、生命、人类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象征。

诸佛菩萨既是整体,其名号乃以德立名,是宇宙生命中大慈、大悲、大愿、大行、大智、大勇、大觉、大势、大权等等因行果德之象征。同时,诸佛菩萨也是个体,是如恒河沙一样存在于无穷无尽的广袤宇宙时空中的那些曾经觉悟了的、已经觉悟了的、未来必将觉悟的智慧生命,其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

一切生命都是一体,如同江河,源源不尽汇入不竭的大海,那就是“清净大海众菩萨”,那就是普度众生,那就是极乐世界、妙喜世界、密严净土等等一切生命的最终安稳究竟之处。

不到八地菩萨的境界,不能见到菩萨真身。

8、西方三圣

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之教主,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为胁侍,辅助阿弥陀佛教化众生,此一佛二菩萨,世称西方三圣。

阿弥陀,意为无量光、无量寿,即无穷无尽的光明与寿命,也就是永恒的存在,是一切存在的本来面目,是圆满的存在。众生自性即是弥陀,见自性时,自性光明照十方世界,无有障碍,便是无量光,众生自性不生不灭,便是无量寿。西方是日落之方位,象征死后的归宿,而众生生命的本质是不死的(轮回,某种意义也是一种不死),我们所谓的生与死只是表象。死亡不等于断灭,生命和宇宙的本原是无始无终的。

超越生死的表象,这是人类智慧最核心之处,也是佛教和一切宗教理念的指归。

9、未来佛

据佛经记载,弥勒菩萨与释迦牟尼是同时代人,后来随释迦牟尼佛出家,成为佛弟子,弥勒又名慈氏,因他修“慈心三昧” :处牢狱者令得出离,被系缚者使其解脱,有疾病者为其救疗,入邪径(邪道)做坏事的人,示其正道,成就了“无能胜”的慈悲心而得名。他在释迦入灭之前先行去世,神识住兜率宫内院,为大菩萨讲经说法。释迦牟尼佛授记弥勒菩萨于未来――五十六亿六千万年后,继承释迦牟尼在人间成佛,为未来佛,故亦称弥勒佛。

寺院第一殿正中供奉的便是弥勒菩萨,身宽体胖,满面笑容,是依照五代时期的高僧布袋和尚的形象塑造的。旁边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弥勒菩萨代表的是:一生平等心,呈喜悦相。启示佛弟子:要以清净平等的心对待一切众生,要有肚量,要能包容,要有慈悲心、欢喜心,以满面笑容接待一切大众,这才是入佛门必备的条件。

10、三身

诸佛菩萨,有三身,即法身、报身、化身。法身,透显法界真理之佛身。“报身”,指佛的果报身,酬报因行功德而显现相好庄严、万德圆满之身,是佛为大菩萨说法而现之身。法身与报身二者又称真佛身、真身。化身又作“应身”、应化身、分身等,指佛为利乐众生适应三界六道的不同状况和需要而变现之身。佛在其“法身”之外还拥有如恒河沙数众多的“变化身”。

佛教认为,佛菩萨为救度众生,须隐藏菩提之智慧光,以应化身权假方便,生于尘世,与众生结缘,并度化众生。释迦牟尼佛属于现身于秽土的应化身,即化身佛。释迦牟尼的觉悟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而是人类精神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出现的觉悟与超越。释迦牟尼佛别号能仁,也即“能作佛事,仁济众生。”又别号能忍,即指释迦牟尼出现于此五浊恶世之娑婆世界,行度众之难事,故以称之。而娑婆之义即堪忍。

佛子欲证得诸佛圆满的报身,需要经历三大无量劫的修证,证得一切种智和无量的禅定三昧,还须修积无量的福德资粮,至等觉位尚须百劫修集佛地的三十二相好,最终才能在色究竟天上,现起圆满的报身。诸佛的报身,乃是具足诸地之三种意生身,具足诸地之增上慧学、增上定学、增上戒学。诸佛报身成佛的时候都是在色究竟天,都是在色界,不是在欲界。释迦牟尼在欲界成佛,那是化身示现成佛,不是报身成佛。

大乘佛教的经典宣称,在佛陀灭度后,只要在修行时设置佛陀的形象,一心观想忆念佛的伟大庄严,那么佛的法身就会与修行者同在。法身圣凡同具,但唯进圣位之菩萨才能随缘显现。此法身非有形质的存在,只能寓存于报化身,亦即人的肉身中,才能显发其妙用。

11、信佛

信仰佛教有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佛事之信行,二是佛理之信受。前者事相的信仰,后者是教理上的信受。后者在信仰层次上高于或深于前者。真正的佛教信仰,应该由信仰佛事而至信仰佛理。这种信仰程度的加深,必须籍助于对佛学的研究。从信佛与研佛的互动关系来看,由信佛而研佛,则由研佛可增信佛之行;如果信仰佛法而不研究佛学,则信仰的功德不巨。圆瑛法师曾明确主张:“若能从信仰而研究,由研究而解悟,因解悟而修持,依修持而证入,则信为道源功德母。”

佛的精神,绝非偏枯的理智体验,而是悲智融贯的实证。它既是绝对真理的体现,也是最高道德的完成,是慈悲与智慧的统一,或者说是“爱心中爆发的智慧”。

12、学佛

学佛乃追求人生真理、升华生命境界、解除烦恼痛苦、了脱人间生死、自利而利人的积极行为。从古到今,由于各人根性不同,有毁佛、谤佛者,真诚信仰认真学佛者更不少,“杰出人士学佛多”乃是一个基本的事实。学佛不是角色的改变,而是身心的净化升华,改变你的心态、改变你的行为,从身心改变中,让你的身心慢慢地跟“法”相应;这个与法相应的菩提心不退,就叫进步,就是智慧增长。

学佛,此指在家学佛,首先应把自己的世俗生活处理好,掌握谋生的知识技能,要有专长,要有正当的职业,要从事对社会有益的、佛教所允许的职业。先在社会上站稳脚跟,解决好生存问题,再将生活与信仰结合,使你的社会工作尽量有意义,使你的家庭生活和谐一些,生活安乐一些。佛法把这个叫做“现法安、现法乐”,就是现前人生的幸福与安乐。这是前提。

其次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根据自己的条件,莫以恶小而为,莫以善小而不为。

第三“自净其意”。学习佛法,其实就是“革命”,革我们自己的命,改造我们自己,改造我们生命体的结构。我们现在的生命体是被染污的,我们要想办法改造它,要使它成为善的,纯净的。改变生命体的结构,其实就是要对自己的行为、起心动念负责任,不受社会环境的坏影响,摆脱迷乱的状态,拥有宁静祥和的心态,保持清净、安定,至少要做到独善其身、独净其心。

第四普度众生。在工作、生活中贯彻大乘菩萨道精神,六度四摄,用自己的人格、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化身边的人,帮助他们向善向上,逐渐了解佛法、接受佛法,使生活更加美好,心灵更加健康

其实,这四项没有先后顺序,而是融合在一起的,学佛的行者必须随时随地将自己的身口意、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待人处世与佛法紧密结合,用佛法的智慧指导一切,在人事纷扰、喧嚣烦杂的红尘生活中,学佛就是生活的历练、精神的净化、人性的提升、觉性的开发。

父母给我们的这个肉体,只是借我们用个几十年而已,我们自己还有个无形的法体,它才是我们永久的如来本家。这个如来本家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不生不灭,我们学佛就是要找到这个。找到这个就好办,心就安,就无牵挂,来去自如。

13、成佛

从佛教教理上来看,凡夫从初发菩提心,要经五十二个阶位――“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等觉位、妙觉位”的修证,福德智慧圆满以后,才能究竟成佛。凡夫要满足五十二个阶位的修证,在时间跨度上,非经三个无量大劫的修证不能圆满。《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菩萨论著又将五十二个阶位概括为五个大的阶段,称为唯识五位:一、资粮位,二、加行位,三、见道位,四、修道位、五、成道位。

最后身菩萨(等觉位菩萨)住兜率天,观察世间时节因缘,当众生法缘成熟的时候,即降神母胎,人间受生,隐其威德神力,现如凡夫,方便善巧示现出家修行,终于菩提树下明心,大圆镜智、上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现前,睹明星而见佛性,成所作智现前,圆成佛道。诸佛如来,断尽烦恼障一切习气种子,断尽所知障一切随眠,永断分段生死种及变易生死无明,成就四种涅,四智圆明。人间舍寿后,报身常住色究竟天利乐十方地上菩萨,以诸化身利乐有情,永无尽期,成就究竟佛道,是名大慈大悲大力无上正等正觉――十号具足之人天导师。

众生皆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性,掌握闻思修慧,通过六度四摄的实践,我们就能成佛。

14、般若

般若的意思深奥,因汉字难尽其意,故用梵文音译,可以勉强翻译为智慧,这与一般人俗称的智慧不同,它是从深刻地体验真理所得到的特殊的智慧,专指佛法所示与真实相符契的智慧。般若智慧,是究竟的、完满的,佛教称之为胜义智或实相智。般若分为三类:能用智慧观察事物,叫观照般若;能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叫实相般若;能用语言文字善巧方便地表达观照、实相般若的,叫文字般若。

般若能起方便广度众生的时候叫“萨婆若”,能实用的智慧。“萨婆若境”就是智慧,一般称为般若,也就是般若智慧。

阿罗汉具有一切智,“一切智”就是通过无常无我去了解一切诸法的总相――空,证到无我的时候就得解脱,叫做一切智,或者称为“根本智”。

菩萨有“道种智”,菩萨得到根本智以后,为了利益众生,从事士农工商,种种不同的工作来教化众生,他必须起一种后得的智慧,一样样去修学,对世间林林总总差别万象的差别相的了解叫道种智。

佛陀圆满了一切智及道种智,就叫一切智智。

15、方便

意为权便、技巧,大乘佛典中专指度化、利乐众生的方法、技巧,为菩萨行六度中的施、戒、忍、进、定五度及四摄法等所修。般若修慧,方便修福,福慧二者庄严菩提道,缺一不可。以般若正智为导,在度化众生的方便行中圆满福慧,趋向佛果。般若为体,方便为用,用不离体,体不离用,体用不二,才是大乘般若智,才是自心佛性。

16、中道

中道,即不偏向任何极端、邪径的中正之道,它既是一种哲学观,又是一种方法,释迦牟尼及佛教诸宗诸派观察任何问题的根本立场。

般若、方便不二,即是见修不二、空有不二、体用不二。心与般若相应而修方便行,度化、利益众生时,即是趋向佛果时,是为因果不二。般若方便不二、见修不二、空有不二、体用不二、因果不二,是为大乘中道正旨。

17、第一义谛

第一义谛就是佛家空慧,就是般若智慧,就是实相。

18、不二法门

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从最基本的“多”――“二”开始:主体与客体、自我与他人、好与坏、明与暗、苦与乐等,从而衍生出矛盾、对立、斗争等一系列范畴。“二”指两端,如有与无、生与灭、好与坏等。“不二”是一种互即互入的平等。“不二法”是远离有无、生死等,超越一切相对的两端的绝对境地、最高真理。

19、无明

无明正好是般若的反面。人的五官感知、认识能力、语言文字、逻辑思维均有局限性,靠它们来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有障碍。我们肉眼能看到的,都在可见光波之内,超过可见光波,就看不到;耳朵能听到的,都在一定分贝之内,超过一定分贝,噪音我们受不了,超声波我们听不到……。对于不可思议的东西,我们的意识就是思议不上去,无法思考,不可想象。这都是无明把我们蒙蔽了,不仅把眼睛、耳朵……,最根本的是把我们的意识蒙蔽了。

20、空

修行达到初地菩萨以上的境界,才能见到空性,才能真正见到多维空间的现象,否则皆不究竟,所见之相多属幻相。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大乘空观,它是对骄傲与固执(我慢、我执),或自我中心的一种更彻底的治疗。

21、菩提

在佛教中,菩提即是指佛子所证的出世间的智慧,如《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曰:“菩提,秦言无上智慧。”佛教的智慧分为三种:一者声闻菩提,二者缘觉菩提,三者诸佛菩提。

22、菩提心

上成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大乘佛教以菩提心为旗帜,以菩提心作为佛教和外道、大乘和小乘的分界线,菩提心的修法涵养了全部佛法的内容。

真实地发起上成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必须要用自己的智慧深刻地去观察人生,观察现实社会,这样自觉地发起菩提心,才可能不退转。保证不退转最坚实的一条,就是看到“正法欲灭”,“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发起坚定护持正法、救度众生的强大愿力。此外,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应该并行,你这一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尽力去做哪些弘法利生的事,这样发起的菩提心才非常真实,而且也容易落实在行为当中。如果是这样真实发起的菩提心,必然得到诸佛菩萨和护法的护持。

23、福慧双修

修福就是修行菩萨六度里面的前五度,第六度“般若”是修慧。前五度的修福主要落实在生活当中,做你自己觉得对社会、对众生有益的工作,把菩萨道的精神贯彻到工作、生活中,就是修福了。修慧也同样,要非常切实地把般若正见用在指导自己的生活中,实际上这样福慧就是一回事了,这就叫福慧双修。

24、见道(见性)

大乘佛法之见道为证解阿赖耶识,如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卷二中说:“已入见道诸菩萨得真现观,名为胜者,彼能证解阿赖耶识,故我世尊正为开示。”大乘的见道其实就是禅宗之开悟明心――证得第八识阿赖耶识本心以后,般若正智现前,能够现观本心阿赖耶识具有的不生不灭、非断非常、非空非有等中道体性,从而得以发起大乘般若的根本智,因此产生般若智慧。放下我执,才能见性开悟。

25、解脱

从现实人生来看,死亡只是一期生命的终结,未觉悟的轮回众生“身烂还为土,魂魄随因缘。”觉悟的解脱者无论是“如鸟游虚空,踪迹不可得”,或者是“往生净土,乘愿再来“,或者说“度生死海,至涅岸”,然后“譬如船师,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住中流,而能运度此岸众生至于彼岸,以往返无休息故。”都意味着生命的永恒。

26、四谛

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谛说以人生多苦为出发点(苦谛),分析了产生痛苦的原因在于欲爱,有了欲爱便有行动――业,于是因果不断,生死轮回不已(集谛)。只有消除苦因(灭谛),才能达到理想的无苦境界――“涅”(道谛)。

27、真心、妄心

真心又名真如、实相、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圆觉、法身、涅……等等,名相虽多,而体则一,它是属于本有的,真净妙明,永不变异,当我们的心归于宁静,无念而又无想时,就是这一种心现前;妄心又名缘虑心,它是属于后天的,常起妄念,时生时灭,当我们的六根入了六尘,而起思虑和分别时,就是这一种心现前。真心就是清净心,妄心就是染污心、意识心。

28、涅

“涅”,其涵义具有消极与积极或否定与肯定两个方面。就消极或否定的一面来讲,涅具有止息、灭尽之意,指烦恼的灭尽,生死轮回之永息。

就积极或肯定的一面讲,涅具有不死、无生、无病、无恼、解脱、清净、彼岸等功德或异称。涅并非有些人根据称和尚之死“涅”而理解的“死亡”之美称,亦非空洞无物的可怕境界,而是一种在息灭了烦恼之后所达到的无生无死、无生无灭、永恒安乐的心灵或生命境界。

29、六根、六尘、六识

眼、耳、鼻、舌、身、意合称六根,它们的接触对象色、声、香、味、触、法(概念、想象等)就叫六尘,由此产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种识。人类的所有活动就是在六根、六尘和六识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30、五眼

凡夫的肉眼;天人的天眼,无论远近昼夜或阻碍,都能看见;慧眼是声闻的眼,能看破假相,识得真空;法眼是菩萨的眼,能彻了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法门;佛眼是如来的眼,无所不见。

31、六通三明

六通, 六种神通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漏尽通。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

佛教在二千五百年前,已具有不亚於今日科学时代之合理性与伦理性,佛教的宗教性在於空无我的实践,佛教徒之归依三宝与四不坏净,亦在於空无我的信仰实践。宗教乃以信为主,故由此点归依尊信三宝,更得四不坏净的绝对信,乃是佛教宗教性之最初亦是最后。八正道之最初正见亦以信为始,系得归依三宝等的信之后,方守戒修定的。依禅定而达到现法乐住之境地,乃是入於禅定,而体验离俗尘而清净的法悦法乐之意,所以这亦是显示佛教的宗教性之一面。

宗教之被许多人信仰,而弘扬出去,依神通奇迹之情形极多。因依所谓感应道交的宗教性奇迹,而有真正灵魂的救济的缘故。神通奇迹几乎是所有的宗教使用的教化手段,佛教亦不例外。佛陀具有的所谓三明六通之智慧力是不能否定的。又佛教各宗的祖师,亦一定或多或少具有超乎常人的不思议力的人。

那么佛教认为是神通奇迹的三明六通是什么呢?六通之中,只有第一通神足通(或神变通),含有违反自然现象的不可思议之奇迹。这是一种能在空中飞行,在水上步行,钻进土中,穿通壁岩,亦能把身体变大变小、或一身变成多身,多身变成一身,或可隐身的神通,亦被视为相当于所谓的隐身法。而且释尊本身与比丘们不用船或筏而渡过大河,或将一些人令他人看不见等事,在经典中亦有记载。

第二天耳通,是指能听普通耳所不能听的远声,或微小的声音之异常听力。

第三他心通,是知他人内心的智慧。对於宗教家与教育家,此种他心通亦是必要的,有他心通,即能察知对方的想法与心情,应对方之情况,而给予最适合的教训,并可发见引导对方之最好方法。引导他人的阿罗汉,应具有他心通,是当然之事。

第四宿命通,是了解他自己及他人过去之命运、状态的智慧。在经典上说,宿命通是了知生于此世以前之过去几代的一切命运的智慧,但此种事,是普通的经验不能做到的,亦不能做科学的、合理的说明。此种宿命通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所谓手相或人相,若非具有宿命通的人,也不能看得十分准确。若是极为熟练的人,从现在的状态,得以相当准确地察知过去的经验,因此有关过去的宿命通,由常人看来,就以为是神通奇迹。

第五天眼通,亦称有情死生通,是预知人之未来的智慧。这与知晓过去的宿命通相同,由於观察对方的现状,而预知其人今后有如何的行动倾向,将有何种的命运等等,对熟练者而言,可能有相当正确的推察。经典中有叙述释尊预言在家或出家弟子们的将来命运的经典,这是依天眼通而来的吧。尤其有关修行方面,修行及其报果之关系,已成为法则性的。因为弟子们就死后之命运,屡次质问佛陀,故佛陀曾将修何种行死后即得何种报果之事,作法则性的说明,而就以此为「法镜」,今后不必一一问我,应照此法镜,各自察知之。

上述种种神通奇迹之力,对指导教化他人者而言,皆是必要的,因此得最高悟果的阿罗汉,被认为必定具备神通,乃是理所当然的。如此,成阿罗汉者已得种种神通智,但佛陀告诫他们,除了将此神通用于指导救济世人以外,诸如对他人显耀,夸示自己的伟力,或依此博取他人的尊敬而获得很多供养施物等,此种法与义之饶益以外的场合,绝对不可行使神通,而严禁之。

第六漏尽通, 佛教所说的“漏”就是指三界有情存有的一切烦恼。漏尽,就是指三界的烦恼已经断尽了,因漏尽而引发的种种功德,名为漏尽通。漏尽通,唯有佛教中已经证得解脱的圣人阿罗汉、辟支佛以及佛菩萨才有的功德。

32、解(慧解)是一地和看法,智慧的了解、殊胜的理解。

33、三法印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寂静。”佛教看到了万物的瞬息生灭,故云“无常”;也看到了人自身的形成与万物一致,人的思维活动也属因缘促合,跟随众多因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并无永恒固定不变之“我”的存在,故“无我”;而发现众多的不实与流动变化,必然要有一个静止不动的存在作为参照物,否则“动”的概念将无法成立,故必有“寂静”。

34、五戒

在家居士应守的基本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35、三学

三学:又叫三增上学、三无漏学,就是戒学、定学、慧学。戒,是行为上的基本规范,是基本的修养方法。定,就是禅定,禅定入门法是静坐,但不限于静坐,目的是使心力能够集中统一,身心安定,然后能发生平常所没有的力量。因戒生定,使贪、嗔、痴制伏不起;再进而因定生慧,慧以戒、定之力,观察、透视宇宙间一切微细的变化和真相,识诸行之无常、诸法之无我,从而消灭三毒。

36、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叫六度。我们布施东西,要用清净的物品以及清净的心,才能成就布施波罗蜜。布施要有智慧,没有智慧的话,布施不能称为波罗蜜,只能叫同情心;同情心和波罗蜜是不同的,有智慧的布施波罗蜜,自己跟对方都会成就功德善事,如果仅仅是同情心,有时反而造成自己跟对方的烦恼、痛苦,不能成就这种布施波罗蜜。要证到无我慧时,一切内外布施才不会造成痛苦;当你被挖眼角膜、被挖什么器官时,肉身还是会痛苦,在未证无我慧时,学菩萨这样布施是不行的,勉强布施会造成痛苦,因这痛苦而产生恨心就不好了,你现在首要学的是欢喜布施及随喜功德。每一个微笑,每一句慰藉的话语,对于茫然当中的人们,对于正处在人生低谷和失败当中的人们,又何尝不是布施呢?我们布施了仁爱,别人也从中得到了快乐。“生活的意义在于给予。”人活着就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停止了对外界的给予,那样的人生便是空洞而无色的。悭贪的人内心不一定快乐,真正的洒脱在于奉献自己的所作所能。

戒律就是最好的行为规范。依止戒律摄受身心,将会是一个至善的人。戒律可以始终让身心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当中,生活的规律化,思想的健康化,行为的高尚化,都是美好幸福人生的基石。

忍辱就是可以包容人们的行为,也是高素质有涵养的体现。忍能去除我们的嗔心和妒忌心。一切修行中,忍是最重要的一个法门,有忍就有定,有定才发慧。只要心有定力,则万邪不侵。

精进,要在身体状况及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量力而行,通过健全而科学的方法作指导,掌握良好的用功方法,才会事半功倍。

禅定,说明了自己的心安住在一个善的所缘上,达到一种很稳定的状态。

般若就是智慧,是指对佛法的深入了解,从中获得的对宇宙人生的真实看法,对人生的透视,对善恶因果的深信等等。真正的智慧可以化解很多事业及生活中的冲突和误会。

般若经里面就强调要用般若来摄导万行,用般若智慧,使你的布施成为真正的布施波罗蜜,持戒也变成持戒波罗蜜,如果你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没有智慧作前导的话,一切都不成为波罗蜜――不能度彼岸,会变成跟世间的一般宗教差不多。为什么?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布施就不成为真正的布施,而是有相有漏有为有烦恼的布施,持戒也是如此。所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一定要有般若去摄导,然后要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来庄严般若。所以经上讲“般若摄导万行,万行庄严般若。”

般若跟万行,一个是深度,一个是广度;信佛学佛的人,有他的深度面,也有他的广度面,专修般若智慧或禅定并不能代表佛教,所以两个都很重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个项目是相摄相引,互相有关系的,少一个都不行。

从佛教缘起法来看,世间万事万物不仅有相依共存的联系,在缘起性空的法性海中,也是平等一如的,由此而形成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萨悲愿。

37、五明

声明,语言声韵之学;因明,逻辑辩论之学;医方明,医药学;工巧明,技术工艺;内明,专究自心的佛学。大乘佛教要求修菩萨道者勤习五明,便于度生。

38、“结使”

烦恼的异名。就是心有千千结的烦恼结,所有内心的烦恼,包括贪痴等种种恶念杂念邪念,都称为结使。“使”就是使你身心不得自在。烦恼会使你不得安宁,这叫结使。“使”还有奴隶的意思。某某人支使你做事,你就被束缚了,所以叫结使。结,意缠结,谓能缠结、系缚人流转于生死,不得解脱。《辩中边论》说众生:有爱、恚、慢、无明、见、取、疑嫉、悭九结。有情即是为自己结集的烦恼所系缚,而不得解脱。

使,意思是随逐系缚,如公差跟随、系缚罪犯,喻烦恼随逐生使不得出于三界;又驱役义,谓烦恼能驱役人流转于三界。《阿含经》多说十使,《本事经》卷一佛所举十使贪、、痴、覆(掩盖错误)、忿、嫉、悭(吝啬)、耽嗜、慢、害(害人之心)。

一说贪、、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取见。其中。十使之中,前五种根深难断,称“五钝使”,后五种浅而易断,称“五利使”。

身见,以身为实有“我”之邪见,执身为我。

边见,执着断、常等的片面、极端的见解,如断见,确认人死永灭、无因果报应;常见,确认身心等有常住不变者。

邪见,认无因果业报,无善恶报应。

见取见,执着某种错误、片面、下劣的见解殊胜。

戒取见,自作聪明,妄执邪戒以为正戒。

佛弟子通过观察五蕴无我,而断除结使,以解脱生死。

39、有为、无为

“无为”的相对叫做“有为”,什么叫有为?山河大地,人我是非,我们眼睛看得到、听得到、摸得到的一切都是有为法。无为又称无为法。不是由因缘、条件而形成的东西;超越乎生灭变化之上的东西。涅、真如、实性、实相的异名。

40、四摄

布施摄,通过财、法等的布施,引导他人共同进步;爱语摄,通过随顺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语言对人,推进人际关系的亲和;利行摄,通过身、口、意三业所体现的德行公益,感化世间;同事摄,修菩萨道者,要深入到社会的各阶层,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触,契机契缘,裨益于社会的共同进步和人心的一致向善。

41、四食

段食、触食、意思食、识食。佛陀说一切众生皆依四种食而住。段食,物质性的饮食。触食,通过感官摄受外境刺激,如接受抚摸拥抱、嗅到香味、聆听音乐、欣赏美景等,其实质是“吃”悦意的感觉。意思食,第六意识的回忆、想象、思考等活动,可谓“吃”表象、概念。识食,内心深处的一种求生的欲望。离开这四种食,众生就无法生存。

42、是心是佛

我们的自性就是“佛”,众生的本性是相同的,皆有佛性,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学大家杨度这样阐释:“众生心迷自生烦恼,本无差别而生差别,失平等心;本无束缚而生束缚,失自由心。佛心无为而无不为,因此一心幻成万法……一切人事无非佛事,一切世法无非佛法,一旦豁然,我即是佛,死去活来,大彻大悟。”

“三界唯心”就是说三界都是由我们的心所创造的。“万法唯识”就是说一切事事物物、思想都是我们的识所变现的。一切事事物物、思想就是法,我们的分别心就是识。

我们人总是在分别这个好那个坏,这个大那个小,这就是识。所以一切事事物物、思想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只要我们能“舍染归净,转识成智”,就能成佛了。

只要能转识成智,就能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重现我们的妙明真心。这个妙明真心不是我们胸腔里的肉团心,而是我们能起见闻觉知的性能。这就是佛!所以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我们只要修心,时时处处不着相,就必定能成就。

43、净土

依佛的愿力和修为而成就的极其殊胜的地方,如西方极乐世界。按照天台宗的说法,依凡夫贤圣的境界不同,而有净土性质的差异。佛常居“常寂光净土”,大菩萨住“实报庄严土”,阿罗汉住“方便有余土”,皆为解脱者受用,其余为“凡圣同居土”。解脱者受用之净土,为涅之异称,圣者恒常享受“常、乐、我、净”之绝对无限的快乐(极乐)。

44、十法界

从物质和精神层面来分类,生命的层次共有十种,从高到低为:佛、菩萨、缘觉、阿罗汉;天人、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众生。前四者为圣,不再轮回,后六者为凡,在六道中轮回。

45、我执、法执

抓住自己不放,一切以“我”为中心,这就是人我执,简称“我执”。认为一切实有,把一种见解固定化,执着不放,这就是法我执,简称“法执”。二者都不宜执着,否则就是无明。

46、我慢

美国“基督教现实主义神学家”尼布尔在《人的本性与命运》一书中精彩地批判总结了存在于人类身上的痼疾:骄傲。在其名下,又区分了四种形式――权力的骄傲、知识的骄傲、道德的骄傲、精神的骄傲(含宗教的骄傲),几乎概括了知识、道德、意识形态、哲学、宗教各个领域占优势个人与群体以及渴望发展为优势力量的个人与群体以不同形式表现的共有病症。

然而在说明如何治疗这一痼疾的时候,西方的一神论宗教,以及一元论思想似乎总是回天乏术。原因在于,一元论克服骄傲的方法是外在的(不得已、被逼出的),而不是从心灵深处生发出来。而大乘空观建立在对无明的深入分析上,运用不二法门,转烦恼为菩提,从心灵深处、思想深处化敌为友。它是对骄傲与固执(我慢、我执),或自我中心的一种更彻底的治疗。

我慢、固执、自我中心,既可能以人所共知的烦恼习气的方式表现,更可能以善与正义,甚至慈悲、关怀的方式表现。前者易知,后者由于他以善的、人们所期待的面目出现,所以才隐藏更深,不易察觉,但危害可能更大。

家庭、团体乃至一切众生,都可能是自我的延伸。菩萨担当众生的苦难,但并不执于苦难,佛陀悲悯有情,但不粘着于悲悯。这表明自我的坚冰已经彻底融化。佛陀无限的慈悲,其实是藉由智慧的超越才得以完成的。

自我的彻底融化是每个佛教徒的终极目标而非当下的实际状况,努力和过程长远到几乎是无限的。这首先要求心灵的不断开放,你先得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而这绝非易事。每个人都是三千大千的缩影,真正了解自身,必须要真正理解身处其中的这个世界。世间一切皆是你生命的有机构成,不仅你崇敬的佛陀及众贤圣是你生命的一部分,而且那些你鄙视的、仇视的一切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

《维摩诘经》说“空”这种佛教特有的理念“当于六十二见中求”,诸佛解脱“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研究认识其他一切人、一切众生的心行,也就是研究认识你自己的心理,体悟到诸法性空是个标志性的胜利,但只有借助对缘起(整个世界)的深入透视才有可能。因此佛学向一切知识、思想开放。雅斯贝尔斯在《大哲学家》一书中这样描述佛教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对世界的完全超脱,使他对世界也是彻底的宽容。因为现实世界人类的一切心智均由无明而生,这无明是虚妄、是面纱,必须予以驱除,不执着于虚幻的世界便可以超越虚幻及虚幻的一切不同形式。因此佛教可以无条件地吸收它所遇到的一切宗教、哲学、生活方式。”

学佛的最大障碍就是我慢,学佛特别强调要虔诚恭敬。去掉了我慢,就通透了,念经、念佛就能直入心性了。任何人有我慢,就表明他没有成就。虚怀若谷,大智若愚,是我慢化尽的表徵。

47、烦恼

烦恼,扰乱人心令不得安宁之义,有“惑”、“漏”、“垢”、“缠”、 “结”、“使”、“缚”、 “随眠”、“杂染”、“尘劳”等异称和别名。造成诸苦的烦恼,《阿含经》所举有三毒、四倒、五盖、四漏、七结、八魔军、十使、十六心垢、二十一心秽等,以三毒最根本。

48、三毒

贪、嗔、痴三大根本烦恼被称为三毒,亦称“三垢”、“三火”、“三惑”,因其如毒药,能毒害生,令极痛苦,断其智慧生命,有如今海洛因等毒品之害人性命,故名毒。

贪,即贪欲、渴求、贪求,指向外追求某种东西、希图占有某种所喜欢的东西而获得满足的欲望,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以利己为目的,以不断占有为核心倾向的、特殊的心理行为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内在生理行为,导致形成一种相应的生命心身运行状态。

表现为贪财、贪色、贪嘴、贪权势、贪求名声地位,贪驾御他人,乃至贪霸占国土、称雄世界等,皆属贪欲所摄。甚至喜欢某种颜色,或偏爱某件衣裳,贪爱某种声音,喜欢某些言辞等等,凡是对事物有所爱着,就连多看某人或某事物几眼,只要是有所心动,都意味着“贪”的发生,与此同时,细微的烦恼也已经发生。《正法念处经》载佛言:“贪人于昼夜,常无有安乐,以其多乐欲,爱箭射其心。”

但对食物、睡眠、衣被等生活必须品的需求和对可意事物的感觉,尚不属于贪欲,由可意的感觉生起的贪占、想望、渴求等贪欲,才是属于烦恼的贪,百求无厌,欲壑难填。

嗔,即仇恨、愤怒、愤懑、嫉妒、毒害等心理活动。如果说贪的本质是对所喜欢的外物的占有欲,阴性的、翕纳性的心理活动,则正与之相反,其本质对不喜欢的外物之排斥、破坏欲,阳性的、拒辟性的心理活动。贪如水,如火,恨时怒火中烧,能使人失去理智,做出种种破坏性的、损害他人的行。嗔是忿怒之心,遇到一切有违自己情愿的情境,即起厌恶、愤怒、仇恨心、嫉妒心、损害心。

痴,愚痴,没有智慧,即痴暗,不明善恶因果、染净因果,缺乏明察生死因缘和合理地过好生活的智慧,或者是迷信、坚执与真理不相符的错误见解,愚昧无知,不明事理,对真实状况不能如实了知,特指对佛法的真理一无所知,无明、自性见――一种实存感,见到什么、听到什么、碰触到什么,总觉得有个主体、有个实体,这叫自性见,也叫愚痴。人们已习惯了“有”,而害怕“无”,也恐惧“空”。对于未知的事物,人们通常都是习惯于用警觉的眼光来对待,要么质疑否定,要么将其拒之门外。佛法里面的无明、愚痴与我们讲的“很笨”不同。

三毒烦恼中,贪、二者皆以痴根本,皆与痴同时生起,相伴不离。《法句经》载佛言:“贪淫致老,嗔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

49、五毒

贪、嗔、痴、慢、疑合称五毒。

慢,骄傲自大,心怀轻蔑,心高气傲,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疑,狐疑猜忌,犹豫不决,惶惑不安的心理状态。疑,多半伴随着以自我为中心的种种计较,无论表面是对人、对物、对理、对事,实际上牵扯自心的只是利害、得失、损益、宠辱之类的计较。疑,还特指对佛法的怀疑。《佛遗教经》云:“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又如善导(向导),导人正道,闻之不行,非导过也。”

50、四倒

四倒,具称“四倒见”、“四颠倒”,即四种颠倒是非的错误见解,属痴所摄。谓将实际上是无常、苦、无我、不净的世间,误认常、乐、有我、非不净。

51、四漏

这漏是指烦恼、习气、无明、尘沙惑。四漏,谓欲漏(欲界所有烦恼)、有漏(色界、无色界所有烦恼)、见漏(所有属见解方面的烦恼)、无明漏(痴)。漏漏泄、流出义,谓由这四种心理上的漏洞不断流出烦恼,或不断漏泄生命能量。无漏就是没有烦恼,断了一切的愚痴迷惑,这种人就能得自在。

52、五盖

五盖,谓五种遮盖心灵令其不得明净的东西:贪欲、恚、睡眠(指贪睡)、掉悔(散乱不定及后悔作了善事)、疑(对佛法僧的功德及善恶因果等狐疑不信)。它们主要针对障碍修禅定而言。《杂阿含经》卷二六佛言:“如是五种盖,增长诸烦恼,此五覆世间,深着难可度,障蔽于生,令不见正道。”

53、八魔军

魔军,谓魔王用以攻击求解脱者的八支军队,据《经集・ 精进经》说,爱欲、饥渴、贪欲、昏沉、怯懦、疑惑、虚自私。

54、十六心垢

十六心垢,十六种能污染自心的烦恼:不法欲(不合理的贪欲)、忿(暴怒)、恨(怨恨、仇恨)、覆(掩盖错误)、恼(恼怒)、嫉、悭(吝啬)、谄、诳、刚愎、报复心、慢、过慢(自认比实际上和自己同等者强)、(骄傲、自负)、放逸(不约束自己)。

55、二十一心秽

二十一心秽或心结,见《中阿含》卷二三等,二十一种污染心灵的脏物:邪见、非法欲、恶贪(作恶的贪欲)、邪法、贪、害、睡眠、掉悔、疑惑、、覆、悭、嫉、欺诳、谄谀、无惭、无愧、慢、大慢、慢傲、放逸。〈增一阿含〉卷六说二十一心结:、恚害、睡眠、调戏、疑、怒、忌、恼、嫉、憎、无惭、无愧、幻、奸、、诤、、慢、妒、增上慢(未得言得)、贪。

56、“五浊恶世”

生当斯世,犹如身堕混浊的污水坑中,难免被污染。五浊是:一劫浊,谓时逢“减劫”,人寿渐减,有疾疫、饥荒、刀兵等全球性的灾难。二见浊,谓种种邪见流布增盛,遮蔽慧眼;三烦恼浊,谓生甚多贪欲、仇恨、谄曲、嫉妒、虚诳、傲慢等烦恼,人欲横流。四生浊,谓斯世生身心粗劣,道德水平低,不忠不孝,作恶者多,行善者少。五命浊,谓人们寿命短促,多夭少寿,至多不过百岁。

57、三界

三界,谓生生存的三大种类:一、欲界,此类生的共同特点是有男女、雌雄、牝牡或阴阳之别,有饮食、男女、睡眠三种最基本的需求,地球人和动物皆属此类。二、色界,虽有固定形状的物质身体(色),却无饮食、男女、睡眠等需要,常住于安乐恬静的禅定中,按禅定浅深分四禅十八天。三、无色界,没有固定形态的物质身体,寂定的心常住于甚深禅定之中,按禅定的浅深分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四重天。

58、五道或六道

五道或六道,谓生死后的五或六种去处。一天道,天有光明、自在、最胜等义,此类生生活于人间之上,分三界,共二十八重天。欲界、色界二天的生形貌似人而较人美貌庄严,其身体由微细的物质构成,非人的肉眼所能见。三界诸天的共同特点是纯乐无苦(或少苦)、寿命极长、道德高尚、神通自在。诸天的寿命,由低向高逐级倍增,寿命最短的四天王天,寿数也长达人间的九百多万年,寿命最长的非想非非想处天,寿长达八万大劫(宇宙从生成到毁灭一大劫),长得令地球人难以想象。《本事经》卷七佛言:诸天胜于人类者有三:长寿、端严、快乐,“天胜于人百千万倍,不可算计。”《长阿含经・世记经》佛言:天有飞来飞去无限数、来去无碍、其身无皮肤筋骨肉及大小便、无疲倦、不从胎生、目不眨、形貌随意而变等十种特点,比我等地球人是要自在高级多了。

人道,我等人类属之,佛世时的人寿约百岁。佛经中说我等人类仅我们所居一小世界四大部洲(四个有人住的地区)中南赡部洲人,其余三洲也有人类,其寿命要长些,最长的北洲人寿长千岁。

阿修罗道,阿修罗意译“非天”、“无酒”,一种近似于欲界下层天而受用和德行不如诸天的神道,以多嫉妒好战斗、常与诸天争权而著称。其寿命与欲界四天王天相当。

四鬼道,多称“饿鬼”,种类极多,按其贫富有多财、少财、无财之分,多财鬼享用近于人、天,略当于中国人所说的神,较少,多数饥寒交迫的饿鬼。其形色各异,多近似于人而较人丑陋,身体由微细物质构成,非肉眼所能见。其寿命从一万余岁长达一百八十余万岁。此类的共同特点是“他作自受”――依赖他人的施舍生活,不自己劳作。

畜生道,动物皆属此类,其种类极多,形色各异。佛经说此类生除了人肉眼能见者外,还有大量形体微小、肉眼不可见的微虫等,其数极多,寄居我人身中者也数以万计。此外还有身体由微细物质所构成、肉眼难见的龙、金翅鸟等。畜生类的基本特点是愚痴、不自在,或人类所奴役宰杀,或互相食啖,常怀怖畏。畜生与鬼类,总的说来都是苦多乐少。

地狱道,三界中最苦之处,其特色是纯苦无乐而且寿命特长,略等诸天。 其中生恒被拘系于黑暗之处,常受火烧、水煮、扒皮、抽筋、锯解、油炸、上刀山、下火海等种种苦刑,呼号悲啼,惨不忍睹。有八大地狱、十六小地狱、孤独地狱等处,佛经中对其情状描述甚多。其中生的形体,亦非肉眼所能见。

59、感应

佛经上说,只要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能即时得到解救,化险为夷。这就叫感应。那么感应之时那些灾难到哪里去了?火灾、水灾等一切灾难,无非都是妄相。《金刚经》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见性之际,一切妄相皆无,灾难又存何处?这是要亲身修持之人才有的体验,这就是佛法不能说,也无法说的难处。

并非人人遇到危难之际,口念观世音菩萨名号都能得救,问题就出在心上。念者若能万缘放下,真正做到“一心”称念,即时得救,这是真实不虚的。若是做不到这“一心”,杂念不断,一边念一边在思其他,或口念心不行,那就肯定无感应。“心诚则灵”,用在这里最为恰当。

感应是事实,感应是佛缘。因为我们本性是佛,所以我们与佛有感应;因为我们本心就是菩萨,所以我们与菩萨有感应。众生如果与菩萨身心相同,相一致,相通达,有如电视机调对了频道,就一定有感应。贪官污吏要想求佛菩萨保佑自己继续贪污受贿,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心不相应。因此,同样的危难处境,同称观世音菩萨,有感应无感应不在佛,也不在菩萨,而全在自己,要自己的心与行和佛菩萨相应。

60、五根

在唯识宗分为两类:一是扶尘根,一是胜义根,又名净色根。眼、耳、鼻、舌、身这五种外在器官属于扶尘根;而净色根则是肉眼看不到的(只有开了天眼才能看到,有人看到眼的净色根就是产生视觉的内在白色晶体)。五根在认识境界时,真正取境发识的是净色根,而扶尘根只起辅助的作用。

61、“十善”:

1)、不杀生,不杀害从人至微虫等一切有情识的生,积极的表现则是护生、放生

2)不偷盗,偷盗亦译“不与取”,不管以何种方式将属于别人(包括公)的东西不经物主许可而取己有,或予以破坏,皆属“不与取”,如今日常见不鲜的收受贿赂、贪污、挪用公款、借贷不还、勒索钱财、吃回扣等,按佛经的说法,都应看作偷盗行。不偷盗的反面或更积极的表现,是保护属于他人和公的东西,乃至布施。

3)不邪淫,即不发生不正当的性关系。佛经中认不正当的性行(邪淫),系据当时当地的国法民俗而判定,有非人、非处、非时三说。

4)不妄语,妄语即说假话骗人(诳言),诈骗、作证等,皆属妄语之列。不妄语的积极表现是常说“实语”。

5)不两舌,两舌亦作“离间语”,即挑拨离间,不两舌的积极表现是常作“和合语”。

6)不恶口,恶口亦作“粗言”,指以恶言粗语骂詈、中伤、诽谤别人,不恶口的积极表现是常作“柔软语”、“可意语”。

7)不绮语,绮语指矫饰乖巧、虚夸不实,使人听了不得好处的废话,及描摹色情、编造黄色故事等,有诲淫诲盗负面效果的言语文字,不绮语的积极表现是常作“义(如理)语”、“如法语”。

8)不贪欲,指不贪图属于别人的东西。

9)不恚,不暴怒、不发火,不嫉妒,不怨、恨别人。

10)不邪见,邪见指否认三宝功德、否认善恶因果、坚执人死断灭等不符真实,能导致错误行的错误见解,不邪见的积极表现是正见。

62、十恶

十恶业,略称“十恶”,指与十善业相反的十种业: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恚、邪见。恶,谓对自己和他人今生后世有害无益,或利己而损他,在伦理上属于恶、不善。饮酒(包括服用鸦片大麻等有害的麻醉品)也被看作一种重大恶业,因它能伤身并令人失去理智。

63、五逆

最重大的恶业,是所谓“五逆”,《增一阿含经》卷四六佛说五逆:杀母、杀父、杀阿罗汉、恶心出佛身血(以恶心伤害佛导致出血)、破增(破坏僧的团结)。这五种恶业极违逆天理,罪大恶极,故称五逆,又称“五无间业”。大乘的《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中,所说五逆罪:一、破坏佛教塔寺,烧毁经书佛像,夺占三宝之物;二、毁谤声闻、缘觉圣人及大乘佛法;三、杀害出家僧尼,或妨碍其修行。四、犯前小乘五逆罪之一。五、坚持善恶无报,肆意作十恶业。

64、莲花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品性高洁,故佛教常以莲花为象征。如众生的真如佛性,和莲花一样,虽埋于烦恼淤泥中,而不被烦恼淤泥所染污。故佛在说妙法时,常借莲花来作比喻,如《妙法莲花经》;在西方极乐世界,弥陀之净土,也以莲花为所居,故净土宗也称莲宗。

65、金刚杵

金刚杵原为印度的一种很坚硬的兵器,佛教中的护法韦陀菩萨手执此物,护卫佛弟子。在佛教里金刚杵还有一层意思,代表以坚利和智慧,破一切烦恼的意思。

66、甘露

甘露本是欲界天人的食物,极为纯净甘美。在佛教中,以佛陀的教导,能令人闻法修行以后,到达涅的彼岸,故将世尊的教法喻之为甘露,如《佛地经论》卷三说:“如来圣教,于诸外道一切世间邪劣教中,最为真实殊胜清净。犹如醍醐,亦如甘露,令得涅永不死故。”《佛说无常经》:“佛法如甘露,除热得清凉,一心应善听,能灭诸烦恼。”

67、大乐

佛教的《大般涅经》说佛的境界是“常、乐、我、净”。其中佛地的“乐”,是指佛地已经断尽烦恼障以及烦恼种子,断尽所知障,由于断除我执、法执的束缚,故所得的“乐”,是解脱乐,完全不同于通过五蕴而得的五欲之乐,是超越世间苦乐的――“无苦无乐,是名大乐。”

68、中阴身

中阴又译中有,意思是间隔或过渡,这一期生命死亡到下一期生命诞生之间的过渡时期,身体大小如五六岁孩童,形貌类似生前,没有血肉之躯,而只是细微的心识身,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能量形态。一般四十九天内中阴身就能找到父母缘,然后投胎

69、无我

众生所执为实常自主的我,并无实体可得,我的存在,只是身心合集的活动过程。身心皆具非自主性,身有我所不欲的病苦衰老死亡,心有我自感愧耻的粗劣情欲,身心皆念念生灭变迁,不可常保。故《金刚经》说:“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以为有实常自我,只不过是凡夫的错觉、妄执。

身心结构中最为重要的心识,更如猿猴躁动不停,如波浪起伏不已,终日逐境流转,随缘生灭,无有一念可以常住。心是一种念头不断生灭起落的活动过程,过去了的念头已永灭无踪,现在的一念即生即灭,未来之念未生,至生时即为现在心,又即为过去心。心念于过、现、未三世皆无实体可得。

70、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意译“无上正等正觉”,略译无上菩提,佛正遍知、至高无上的大觉。等觉:“无上正等正觉”之略。如实觉知一切、至高无上的觉悟。简而言之,即佛道,或最高智慧。

71、法住法界:真理常住谓法住,法界,谓常住不灭的终极实在。

72、如:与本来一模一样,意同如如、真如,指原本、真实。

73、无间等:与真理没有间隔,一般译“现观”、“证”,指见道(直觉到佛法的真理),真理直接呈现于心中。

74、法轮:轮,古印度的一种兵器,转轮圣王有“轮宝”,具有摧碎一切障碍的巨大力量,转法轮即说法,谓像转动轮宝一样,能摧碎一切邪见。转妙梵轮:喻美妙、清净之说法。

75、法际:究竟的真理。

76、无生法忍:对本来空、无生的真理完全接受,安住不动摇,一般说七地菩萨所得。

77、眼、智、明、觉:直觉亲见、决定、照了、大彻大悟,指亲见真理、获得觉悟的四进程。

78、法眼净:打开了直观佛法真理的智慧眼,指见道。

79、三法:教法(教理)、行法(修行道)、证法(所证果)。

80、方等:广义指大乘经,狭义指大乘中的一类经,如《维摩经》等。

81、十二部经:大乘对佛典的分类,契经、应颂、授记、讽颂、自说、因缘、譬喻、如是语、本生、方广、未曾有、议论。前九种小乘所谓“九分教”。

82、狮子吼:狮子百兽之王,一吼声振林野,群兽畏伏,比喻佛说法振动人间,摧灭一切邪说。

83、四净口、八音声:四净口,谓口业清净,不作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而作实语、谛语、柔软语、和合语。八音声,亦称八梵音、八种清净音,谓佛说法的声音美妙动听,具有极妙、和适、尊慧、不女、不误、深远、不竭等特点。

84、受职菩萨:十地菩萨,受佛灌顶,法王子,将绍继佛位。

85、后身菩萨:最后身菩萨,等觉菩萨最后一次下生于人间成佛者,如释迦牟尼。

86、四果:小乘初、二、三、四果,即须陀洹果(见道,初证圣果位)、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87、陀罗尼:意译总持,总摄之义,也指真言、咒语。

88、七圣财:能成就佛道、坚固不坏的七种财富:信(正信三宝)、戒、惭、愧、闻(多闻佛法)、施、慧。

89、波罗提木叉:意译“正顺解脱”、“别解脱”,戒律中防非止恶的内容。

90、阿若:善解佛法之义。

91、福田:能生长福报的田地,《阿含经》中主要说佛、法、圣僧,大乘经中有说八福田,包括父母、师长、病人、贫穷孤独之人等。

92、三昧:一作三摩地,梵语音译,意译定、正定、正受、等持,持续专注于一处的心境。

93、三摩钵地:意译“等至”,专注一境之意,比三摩地包括的范围更广,指一切定心。或说欲入定时名三摩钵地。

94、阿练若:一译阿兰那等,意译无诤,指寂静之处。

95、摩尼宝:一种能随意出生珍宝的如意宝珠,常喻佛性、佛法。

96、二道:有漏道(人天乘等世间善法)、无漏道(出世间法)。

97、知识:善知识,能指导人修学正法的良师益友。

98、清信士:梵语优婆塞(一作伊蒲塞),受三归五戒的男性在家佛教徒。

99、具寿:一译尊者、慧命、大德,对佛弟子的尊称。

100、檀越:梵语音译,意译施主,僧尼对向寺院布施者的称呼。

101、四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四种生活必需品的供给。

102、超渡:超出、渡过生死大流。

103、随喜:随顺欢喜,指对佛说的法赞同喜欢,对人做善事赞同喜欢。

104、梵志:即婆罗门教徒,一译梵士、净裔、净行者,谓志求清净而得生梵天者,也泛指一切外道出家修道者。婆罗门,四种姓之首,祭司。梵行:离欲清净之行。梵,清净之义。

105、外道:佛教以外的宗教、学派、思想体系。

106、增上欲:向上奋进的意欲。增上,特别殊胜之义。

107、性欲:指天性的欲望,各自所喜欢者。

108、增伺:多余的求取,即贪。

109、念:记忆,无念则遗忘。

110、行相:活动的状况。

111、二十五有:生轮回中的二十五种存在类型:阿修罗、地狱、畜生、饿鬼……

112、风刀:人临终时身中风大(略当于气)动摇,支解身体,犹如尖刀刺身,故名风刀。

113、恶慧:不正确的抉择、见解。慧,抉择的功能,其抉择有正有邪。佛法很注重胜解(慧解),智慧的了解、殊胜的理解。其实,对我们所信仰的佛法僧三宝、因果业报轮回、性空缘起、无常无我的道理,透过深思去理解以后,这胜解的力量跟慧解的力量,在日常生活当中很自然可以让你的烦恼慢慢地淡化、扭转。虽然你没有证悟,但是这胜解的力量,会使你的行为走向善的、光明的目标。

佛法讲的“解”,不单是一种理论的理解而已,当你深信以后,自然会离开恶的、走向光明。举个例子,我们讲三世因果啦、业报轮回啦,当我们透过佛法的理解研究,以及观察到这个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事物,发生在我们亲戚朋友间的种种事实,就会的确了解到因果报应的可怕,有了这种殊胜的理解以后,你就不敢为非作歹,因为你看到做坏事的人下场都很悲惨,而那日日行善、老实规矩的人,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他很平安、家庭很圆满;那些大吃大喝、大鱼大肉的人,动不动就是血管破裂、血管阻塞、得癌症,那些粗茶淡饭、青菜豆腐汤,吃了反而保平安,满健康的。透过这些殊胜的理解当中,你就会去选择:怎样才是最正确的生活方式,建立人生的价值观。所以我们不要轻视这种慧解、胜解,要加强对义学的探讨,义学的探讨在学佛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当然,如果我们只是为了研究而研究,只是作一种学问的研究,那就不是佛法所讲的这种研究啦!佛法讲的研究目的,是透过这种殊胜的理解,使我们的心性行为得到改变、升华净化。所以研究是为了让你的修行正确,而修行可以使你的研究更深入。

所以研究佛法,解行并重很重要。所谓一门深入就是说:佛法告诉我们三世因果、业报轮回、业感缘起等道理,一定要把它研究清楚,得到一种殊胜的理解,以便产生一种力量,让我们身心行为得到改善。

114、四魔:四种恼害生、夺人慧命的东西:烦恼魔(各种烦恼)、蕴魔(五蕴)、死魔(死亡)、天魔(破坏人学佛修行的鬼神、天神)。

115、三障:三种障碍解脱者:烦恼障、业障(业力)、报障(业报)。

116、五欲:对色、声、香、味、触的贪欲。

117、慢:因自己能行而骄傲自负。大慢:亦称过慢,自认比实际与自己同等者强。邪慢:实际无德而自认有德。慢慢:亦作慢过慢,自认胜过实际上比自己强者。

118、尘劳:烦恼之别称,六尘所染而身心劳乱。

119、那由他:梵语音译,意译垓,印度计量单位,千亿。

120、阿僧祗:梵语音译,意译无数、无央数,用表示极久远的时间单位。

121、五不思议:众生多少、业果报、禅定力、龙力、佛力。

122、六和敬

佛教建立僧团的六个原则:见和同解,僧团知见要相同,宗旨要统一,要达成共识;身和同住,要遵守共住规约,要随众;口和无诤,不争吵,存厚道,不要专门指责他人的不足;意和同悦,相互心生欢喜,一团和气;戒和同修,大众僧都奉行共同的戒律;利和同均,经济上平等。

123、功德:因为它净化个体的生命,所以称为功德,它协助圆满做功德者的愿望。

124、法与律:法,是能够保证实践法的人获得快乐的一种指引。律是净化或美化个人身行、言语的戒律、规范。法与律被称为“教养”或“教养的方法”。

125、着魔

修禅定的过程当中,会有种种的现象产生,例如生理的变化、心理的变化,这一切一切现象产生时,最好不理它,因为一切如幻如化,一切都是内心现出的假象。为什么会走火入魔?因为执着有一个相;所以相由心生,魔因境有,境由心生。着魔是因为有个境界出现,但是境界出现了,而你却不知道,硬去执着它,那叫着魔;看到幻象就害怕或产生喜好的心,也叫着魔。所以在你修禅定静坐前先要有防魔功夫,一切魔都是因境界而有,境界出现是由心生的,所以说魔因境有、境由心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是不着魔的原理。所以你想打坐的话,就要先了解打坐的正确过程,像“成佛之道”里面,就提到“九住心”,说明我们打坐的时候最先是怎么样的从散乱心之中将心静下来,以后又会产生什么现象,请你把这些先了解清楚再去学打坐入定,比较不会出毛病。其实严格说来,像摩诃止观、小止观、六妙门等都要研究清楚之后再打坐;楞严经中提到五十种阴魔,这些都要先了解清楚,以便在修定过程中对魔境有免疫力。修定有很多方法,过去从来没有修过的人,可以先从数息或念佛开始,这是比较容易伏住妄念的方法。

数息,随时注意自己的呼吸,注重呼气过程,我现在在吸气,我现在在吐气――,尽量把它吐干净。念佛,就念一句阿弥陀佛,或者是念观音菩萨。有些人是直接观心,观察心念的生灭,直接观这一念的起灭。

126、 四大、五大、六大

佛家认为物质世界的组成要素是地、水、火、风四大,“地大”表坚固之性,“水大”表湿性,“火大”表暖性、能量,“风大”表移动性。若再加上“无碍”的“空大”则称“五大”,五大是“非情”世界组成的要素,若再包括“认知”作用的“识大”则成“六大”,六大是有情与非情世界组成之要素。

下一篇:四、与现代科学不谋而合的宇宙观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