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佛教的道德观

2018-10-09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弑亲灭门、轿车撞伤行人又挥刀捅死、官员集体奸污少女、女教师卖淫,各种坑蒙拐骗,毒奶粉、毒大米、地沟油,连过去最老实的农民也搞起毒韭菜、苏丹红鸡蛋,所谓的“绿色食品”“绿色蔬菜”,是真正没有使用农药、激素、化肥的 “绿色”,还是一张标签而已?……道德危机,道德底线突破,抑或是道德全面崩溃?

中国在今天面临的根本危机是道德危机,是与信仰与道德有关的精神危机。纵然是严刑峻法也已经无法改变这样一个最直观的现实――中国发生的没有道德底线的事情,目不暇接,信仰的缺失与道德的赤字正在转化成一桩桩人为的灾难,整个社会开始为多年累计的信仰危机和道德沦丧承受沉重的代价,而这仅仅是个开始。按照目前的趋势,中国人的道德状况还会进一步恶化。某种程度上,中华文明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从现在到未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人将继续生活在道德与信仰的废墟中,整个社会也因此陷入一种信仰崩溃和道德失范的混乱状态。

为什么许多国人无信仰无道德底线?因为有信仰要付出的成本太高;为什么不道德?因为讲道德的代价太大。问题是,如果没有信仰、没有道德,全民承受的代价将最大化。没有信仰即没有正义。没有信仰的社会,即是正义失落道德匮乏的社会。

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信仰,而其他动物没有。道德的源头是信仰。没有信仰就没有道德底线。信仰是一个人活着的精神寄托。没有真正的信仰,人们就没有正义感责任感,就会无所顾忌,无所敬畏,无有廉耻。信仰指向的是“意义”,并赋予人的生命以意义。因为人的存在是需要意义的。信仰不是现实的,而是超现实的;不是经验的,而是先验的。信仰是人对于无限、永恒、生命的终极价值与意义的追求。信仰涉及的是相对于经验科学而言的超验真理。信仰深深植根于人性之中。因为人在本性上总是在探寻意义,挣脱有限走向无限,趋向超越。信仰必须是由衷的、自觉自愿的、认可、相信、敬仰、崇拜和追求。依靠强迫、利诱、欺骗不能产生真正的信仰,也不能维持和改变信仰。信仰与道德的短缺,归根到底是自由的短缺。

所以,真正的信仰必须是自由选择的信仰,而不是强加的信仰。信仰是理性与信念的产物,而不是强制与暴力的产物。同样,强制与暴力也不可能阻止信仰。每个人去自由选择自己的信仰,寻找自己的精神锚地。唯有自由选择的信仰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信仰,中国人才有可能走出现在的精神废墟。

如果说获利是人类生存的物质支柱,信仰则是人类生存的精神支柱。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于其精神的根基与力量,没有精神与信仰的厚度,也难有物质财富的高度。即使有了,也会被压垮!

我国伦理学教科书上对道德的定义是:道德是一系列社会规范的总和。这种概述是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谈道德,未能触及道德深邃而本真的涵义。

道德的立论有两个特点:一是普遍性,普遍立法的原则,认为道德有阶级性的看法是错误的,道德是超时空价值的,如偷盗,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任何人群都会认为是不道德的;第二是自律性,道德是来自内心的一种自觉,是一种内心的认同,一种相应的情绪体验,一种自我调控系统。离开了自律,就不成其为道德。

而且,道德还有一个特性――它本身就是目的。不说谎就是不说谎,不说谎本身就是目的。道德如果有了另外的目的,就会从目的价值沦为工具价值。在一个以功利、以成功与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价值体系中,道德一定会沦落为工具价值。道德被嘲笑,“道德值几文钱?”笑贫不笑娼。当道德普遍不受尊重的时候,社会乱象就难免了。

道德的依据是什么?从社会、物质、经济关系中是难以找到的。只有从道德的内涵本身来考量,才能避免道德工具化的窠臼。在古代文献中,“道”与“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道为体,德为用。道是宇宙人生、法界的本体,是天道,是诸法的空性,用现代概念勉强说就是自然规律、客观真理,德则是契合本体的在社会生活当中的规范的显现,是道的应用,如光明正大、正直无私、襟怀坦荡、慈悲智慧。道与德有密切的关联,有道方有德,大道有大德,小道有小德,无道就缺德。

《周易》讲“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个道是形而上,就是物质形态之上的东西,无形无相的东西。虽然无形无相,但却是一切有形有相物质之本源,离开了这个无形无相的道,就不可能展示有形有相的德。

那么这个无形无相的道究竟是什么?道的本体就是空性,道的作用就是空性当中能够缘起的万有因果律。整个宇宙是一个因缘集起、生灭相续、因果相续的连环过程,同种性质的因,必生同种性质的果,种瓜的就得瓜,种豆的就得豆,自然界是这样,人生也是这样,做善事得善报,做恶事得恶报,善恶因果律这一自然之赏罚,保证了善恶行为回应的公正性。

物质在循环中,生命也在循环中,物质不灭,生命也不灭,物质在互相转化,如水的三态,如粪便与谷物,生命也在互相转化,“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六道轮回,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难以穷尽。贯穿这一切的,就是因果律,就是道。

现在社会道德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我们的道德依据中缺少因果与轮回这两个观念,现在所谓新的伦理学体系,只是一个政治意识形态的东西,无法约束人心,主流媒体再怎样宣传,只是政治教育,起不到作用,不道德行为日益泛滥成灾。

有因果、轮回的观念,人们才会有敬畏感,才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真正的佛教徒绝不会干违法乱纪的事情的原因,因为他害怕报应,害怕堕落到地狱受无穷尽之苦。阿罗汉有宿命通,一回忆起自己过去在地狱受的苦,就吓得流出血汗。

没有因果、轮回的观念,就什么都敢干,连杀六名亲人的北京大兴灭门案的凶犯就认为:人死了,烧了,只剩下一堆灰。这种观点就是断灭论,认为人只有这一辈子,生命只有这么一次,为了“潇洒”地活一回,就可以不择手段,抽象的道德能管得了么?法律还是有漏洞啊,中国大陆的破案率只有50%左右,现在探头遍布,天网工程大大提升了破案率。

所以道德教育最根本的举措应该是人心的净化,而人心的净化应当以树立善恶因果的信仰观念为根本。因为人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是支配行为的原动力,只有引导人们树立善恶有报的因果观念,作为指导人们行为的标准,才是从本源上治理的根本方法。

儒家文化的道德核心,就是一个“仁”,与佛教相对应的就是“慈悲”。“仁”展开来就是“忠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被称为道德的黄金律。再具体化,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孝顺父母、兄友弟恭、忠诚守信、遵守礼节、坚持正义、廉洁奉公、常省己过。践履好这八德,便能模铸健全的道德人格,否则便意味着人格的瓦解。佛教与之相对应的便是五戒、十善,升发上去,便是无我、利他,“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二十八、烦恼即疾病――佛教医学观

弗洛伊德在《一个幻觉的未来》中断言,“人是一个受本能愿望支配的低能弱智的生物。”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小孩子的病大部份都是由吃来的,贪吃,小孩子喜欢吃冰、吃垃圾食品、喝垃圾饮料,所以小孩子常患气喘,拉肚子,感冒,免疫力差。成年人的病,心理因素占有很重要的份量,大部份是心身症,尤其是各种慢性病,如肿瘤,都是长期心理上的“ 郁卒 ”而来,也就是郁闷、心胸不舒畅。

贪、、痴是人生三大烦恼。何谓贪?即是贪婪、贪得无厌、贪心不足、贪赃枉法、贪污腐化、贪小便宜、贪小失大。固然,贪之行为千变万化,根子却在心理。贪心确实是一种负面的、消极的、有害的心态,造假行骗是因为贪,受骗上当也是因为贪。圈套、陷阱、笼子皆为贪得无厌者而设。如果不加以适宜的引导和制约,小则害人害己,大则害国害民。医学家指出,贪得无厌者往往是极其虚伪的人,自欺欺人,使自己的精神处于紧张状态,处于焦虑不安和烦恼中,加重了身心的负担。长此以往,会造成机体生化代谢和神经调节功能的紊乱,造成内伤,损害健康,损福折寿。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试看巴西医生阿尼塞托・马丁斯的科研成果。他经过十年的研究,发现贪欲、腐败会引起激素分泌紊乱,因而引发疾病和衰亡。他曾对583名犯有贪污受贿罪的官员进行了调查,并与583名廉洁官员作对比,发现前者有60%的人生病,其中患癌症的占53%,患心脏病的占17%,患脑溢血等其它病的占30%,在16个月内死亡的占5/6。廉政官员583名中只有16%的人生病,无死亡。阿尼塞托・马丁斯说,贪欲、腐败者得病的原因在于心理问题,他们中70%的人心理状况极差,经常服镇静剂。其报告指出:“当人们违反伦理道德时,在精神和肉体上就会受到自体攻击,最终导致生病,甚至死亡。”

因此,“大”不可贪,“小”亦不可贪。贪小则失大。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开复劝告我们:不要贪小便宜,如用学校或公司的电话打私人长途,多报销车票等等。也许有人认为,这只是一些细节、小事,然而,正是这些所谓的“小事”,成为塑造人格和积累诚信的关键。贪小便宜、耍小聪明的行为,只会把自己定性为一个贪图小利、没有出息的人的形象,最终因小失大。目前,美国有些教授不愿理会部分中国学生的推荐信,因为他们知道,这些推荐信出自学生自己之手,已无参考性可言。这是诚信受到损害以后的必然结果。中国有“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很值得记取。(《一封写给中国学生的信》,载《光明日报》2000年7月31日)

因此, 应转贪欲、欺骗为诚信、布施, 方能自利利他。所谓施舍之手比乞求之手为贵;所谓好施舍的,必得丰裕,滋润人的,必得滋润。

何谓?即是怒目而视、咬牙切齿、怒火中烧、大发脾气、高声叫骂、恨之入骨、伺机报复。心也是一种负面的、消极的、有害的心态,是一种伤害身心的“火气”,是一种渗透到内心深处的对立情绪,他令人对微不足道的事情剑拔弩张。科学家们确信,正是这种对立情绪导致心血管病的爆发。列・乌伊尔扬姆斯医生的研究证明:经常生气、发火,会对人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还可能导致动脉甚至免疫系统受损。

因此,近代高僧印光法师早就告诫我们:“心一起,于人无益,于己有损;轻亦心意烦躁,重则肝目受伤。须令心中常有一团太和元气,则疾病消灭,福寿增崇矣。”“今既知有损无益,宜一切事当前,皆以海阔天空之量容纳之”。孕妇尤需注意,“女人一受孕,不可生气,生大气则堕胎。兼以乖戾之气,过之于子,子之性情,当成凶恶。又喂儿奶时,必须心平气和,若生大气,奶则成毒,重则即死,……小气毒小,虽不死,也须生病。以故爱生气之女人的儿女,死的多,病的多。……生了大气,万不可喂儿奶,须当下就要放下,令心平气和,过半天再喂。喂时先把奶挤半茶盅,倒了,奶头擦过,再喂,就无祸殃。……此事古今医书均未发明,近以阅历,方知其祸。”(《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237页)

这是经验之谈,是否具有普遍性呢?美国科学家的实验证明:把妇女生气时的奶喂小鼠,小鼠当场死亡。医学和心理学家专门测量过,孕妇发怒时,血液中的激素水平会很快升高,体内的有害化学物质浓度在短时间内增多,这些物质会直接危害胎儿。孕妇发怒,还会使血液中的白细胞减少,减弱了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这不仅对自己的健康不利,也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而且孩子出生之后,抵抗疾病的能力比正常孩子差。因此,妇女在怀孕和哺乳期间,应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这样对自己和孩子都有益处。

医学研究还发现,发怒时,胃的出口处肌肉骤然收缩,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甚至造成器质性损伤。所以,生气时胃痛、胃胀,吃不下饭。时常发脾气,情绪不良,还会导致脱发、皮肤失去光泽、变黑。可见,美容、保健的关键,就在于宽宏大量,心中和悦,平和谦逊。所谓以一家人之心灯迎接所有的人们;所谓精诚和友爱必能征服憎恨。

嫉妒是的一个变种。何谓嫉?当别人超过自己时,油然而生一种酸溜溜的感觉,那就是嫉妒。别人长得比自己漂亮,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比自己健康,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比自己吃得好,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比自己穿得有品味,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住得比自己宽敞、舒适,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的成绩比自己的高,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的女朋友(或男朋友)比自己的靓、酷、帅,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比自己财大气粗,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的乌纱帽比自己的大,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开名车,自己却还骑着自行车,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出国留学,自己不能,心里会酸溜溜的。总之,只要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心里就难过。

嫉妒不仅是一种负面的、消极的、有害的心态,而且是一种心理疾病,德国就把它列入可以享受免费医疗的病。嫉妒心越强,说明其心理越脆弱。他不能确定自己的位置和目标,总是把自己同别人相比,无法从生活和工作中发现自己真正的价值。因此,常常处在压抑、焦虑不安、怨恨烦恼、患得患失的心境中,得不到片刻祥和、宁静。因此,嫉妒就像一把双刃刀,既使别人受到伤害和痛苦,也使自己处在频繁的心理刺激和压力下,造成神经系统失调,影响心血管及许多脏器的功能,进而导致心律不齐、高血压、冠心病、神经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严重的还将诱发某些精神病,出现早衰。

据美国一些专家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嫉妒程度低的人,只有2.3%的人患心脏病,死亡率仅2.2%;而嫉妒程度高的人,9%以上的人得过心脏病,死亡率高达13.4%。那么如何对治呢?人得如己得,随喜功德――恭喜、祝贺超过自己的人,进而见贤思齐,取长补短。这样,岂不皆大欢喜?关键是要有真诚的爱心。爱是不嫉妒,不作害人的事;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慈悲;爱是但愿你过得比我好,爱使灰冷的心田温暖,使无望的沙漠中开放出一片希望的绿洲;爱是付出,也是得到。爱护众生的人有福了,慈悲的人有福了。

医学研究发现,消极情绪能够损害心脏,促使身体分泌毒性很强的荷尔蒙肾上腺素和甲肾上腺素,导致血压升高,血管阻塞,加速血管老化。

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现代医学从旧的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的新模式。人生活在社会中,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外界变化的各种信息,引起情绪、认识、判断、行为等心身活动。大脑经下丘脑通过植物神经、内分泌、免疫和消化等系统的功能,从而产生各种脏器的生理变化。人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度。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因素或精神紧张因素引起人体一系列植物神经系统和内脏功能变化的一组疾病。当这些变化处于可逆状态时为心理生理反应,当这些变化处于持续的病理性状态时称为心身疾病,包括社会因素为重要病因所引起的疾病。

从病因来说,佛教认为几乎所有的疾病都是由精神引起的,我执、我见、我憎、我爱、三毒、四倒等烦恼习惯势力引起组成肉体的四大元素不调,形成疾病。

《佛为大医王论》强调人之患病,身病多先由心病引起。心病由何而来?横执我见,任性纵欲而已,用现代语言说,就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烦恼被认为是根本病因和主要病机。狭义的烦恼接近于中医的内伤七情及情志病机,是现代医学心理社会因素致病所表现出的心身不适症状。

心身疾病是指各种心理因素所导致的躯体疾病和躯体功能障碍的总称。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与情绪、性格、环境密切相关。心身疾病的范围相当广泛,如冠心病、高血压、脑溢血、脑梗塞、癫痫、胃炎、胃肠溃疡、慢性肝炎胆囊炎、糖尿病、类风湿、阳痿、食道癌、胃癌等。

日本有一个医学博士,八岁就会看病、会中医把脉,后来大学的时候念西医,他对人作过研究,当你感受到紧张压力的时候,比如夫妻子女、事业社会给你压力的时候,你动了一个念头:我好苦!我好难过!我好恨!我好讨厌!你的生理就分泌出一种有毒的物质出来,而且可以被检验出来;当你发出欢喜心,用积极乐观光明的念头说:啊!没关系!慢慢来!我欢喜!我接纳!我了解!冷静去研究解决方法时,脑部就不断的分泌B-endorphine,这种内分泌素会帮你治病,甚至癌症都可以对付。所以他现在所开的医院完全不用药物,就只用运动、冥想方法治病,教病人尽量去想那些很愉快的、很健康的情境,配合某些运动。很多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就靠这些运动以及快乐的想法让脑部不断分泌B-endorphine,居然病就好了。

他又对高中生作五种免疫测验。高三要考大学的高中生,在心理压力之下,免疫系统多半都很差,你看有些人要考试的时候就生病,感冒、肚子痛,什么花样都来。即将考大学的人应该这么想:没关系!没关系!我不懂的,别人也不一定懂,我考不上的学校,别人不见得考得上!没关系!我尽力好好考就好了!用这种冷静的心去接受考试,胜算反而较大;如果你先否定自己:糟糕,我没考上怎么办呢?啊!没面子!这辈子真是见不得人啊!你的免疫系统就随着你情绪的低落而破坏了,这时候你就容易感冒、头痛、头昏、消化不良,你当然就考不上了。所以每当考试的时候就会生病的人要特别小心。

日常生活当中,来自这个社会、家庭、夫妻、婚姻、事业的一切压力,造成了我们人类健康的恶化,按照人类脑部的发达以及生理构造、细胞的新陈代谢来讲,正常人应该活一百二十岁,七、八十岁算是夭寿。这位医学博士在他的著作里面赞美出家人,赞叹修道的人,修道的人吃的东西虽然这么简单,没有什么动物性的食物,只有青菜、豆类,似乎不够营养,可是不少人都活到一百多岁,像虚云老和尚就活了一百二十岁。他将这现象归功于修行人的明心见性――无我相,因为没有能所对立,所见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都能够被接纳,没有仇敌、没有怨恨;他不像我们经常动坏念头,不会感到这人可恶、这人可厌,难怪他的脑部不断在分泌B-endorphine,藉着这神奇的分泌,不断帮他修复损伤的组织,当然就健康长寿!佛法讲无我,还真有医学根据喔!因为无我之后,你就没有对立概念了,没有敌对观念,自然就满腔欢喜。

一进寺庙就是大肚子弥勒佛,满腔欢喜的招呼我们,要我们修欢喜法门,让我们的B-endorphine不断分泌出来,让我们身心健康。你平时要养成一个习惯:我要让我的B-endorphine不断分泌出来。

人体本身就有治病的能量,免疫系统就是万能的医生,但是因为我们不断的去戕害它,吃许多伤害它的食物,又时时刻刻动恶念,生活不规律,懒得运动,所以这个万能的医生被我们弄得遍体鳞伤,失去了自我修复的能力,只好靠打针吃药。这叫无明。这个身体的医生也可以通过断食方法发挥最大的治病功能,在某段时间内,什么都不要吃,让他充分的将体内废物排出,并且进行组织的修复工作。你要学习时时刻刻保持欢喜心,不要生敌对的心,不要见到什么事情都觉得可恨可恶可厌,你要把可厌可恨可恶从记忆体中清除掉,一切我都可以接受!一切一切我都以欢喜心来认识它、了解它!这样子经常生欢喜心的话,你的免疫系统也跟着你的心情起舞,当身体的良医。有一句话叫和气生财,我们看到和气生财这四个字,以为做生意的人才适用,因为生意人如果没有一个笑咪咪的脸,就不能赚钱,其实这和气生财也适用于各行各业,有健康的身心才能在事业上打拼。

佛教医学主张寻找疾病因果,防患于未然,做善事,不做恶,除烦恼,不杀生,素食戒烟酒,节欲,修心性,参禅打坐念佛拜佛,持咒,诵经等,对于心身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大有益处的。

二十九、调心、修心――佛教养生观

现在社会,亚健康人群比例越来越大,2007年2月市科委开展的一项历时三年的调查显示:“北京地区56.7%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男女比例差不多,以‘白领’居多,真正健康的人群不足四分之一。” 为什么物质生活提高了,反而健康状况下降呢?其中的原因可以从生活方式、饮食、心理等各个方面找到答案。

道理很简单,好的生活习惯对应健康的身体状况、坏的生活习惯导致不健康乃至疾病,所以,要想身体好,还要从生活中找答案。很多病患,虽经中西医长期调治,收效甚微,其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患者不懂得保养元气。元气耗损有很多途径,如熬夜、暴饮暴食、心理压力大、情绪波动、缺乏适当运动等,但这里面泄漏元气最快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手淫、房事、邪淫等等丧失肾精的行为,特别是手淫和邪淫(与非自己夫妻的人发生关系),元气的耗损量非常大。所以古人治病,往往事先告诫病者需要节欲保精数月,等疾病痊愈也须保养一段时日,即使夫妻行房也要有所节制,否则万难痊愈!所以养生之道,在于节制房事,夫妇双方都要珍重护精,此可保健长寿。

年轻人正当生命力旺盛的时候,在目前社会媒体、网络、书刊杂志的诱惑下,很难把持心性,非常容易手淫甚至过早发生性行为,而导致元气衰败丧失,精神颓废猥琐,生命精华过早丧失,不但身体衰败,智力也受到严重的损伤。我国糖尿病、中风、癌症这些疾病已经有年轻化的趋向,二十多岁得糖尿病,三十多岁得中风,十几岁就得前列腺炎……类似病例在医院里面已经不是新鲜事了。这些疾病的低龄化,都与精华泄漏――“伤精”有着极为密切而直接的联系。

信佛学佛的人,一定要从自己的改变做起。中国儒家也是这种思想:自天子以至庶人,皆是以修身为本,身修而后才能谈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古代的圣贤、英雄所见大致相同。每一个人一定要有这种心性上的修养,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心中装不下自己,是没有智慧。心中装不下别人,是没有慈悲。”

一天到晚埋怨东埋怨西的、怨天尤人,不知去感恩图报,只会埋怨人家,只会想别人的坏处,你不得病谁得?人的情绪、行为及激素分泌皆受大脑支配。一个人的心境好坏,不仅影响各内脏的生理功能,而且直接影响到肤色和面部情绪。只要我们把握“看破、放下、自在”这一禅理,我们就能心无挂碍,就能体会到日日是好日,时时拥有快乐的心境,哪里还有什么烦恼、嫉妒、忿怒、悲哀和忧愁呢?

Don,t worry. be happy!――不要担心,快乐一点!人就不会紧张,不紧张,身体就能放松,放松就能让体内的内分泌系统、免疫机能、血液循环正常运行……

禅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静止的,它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所不包,走近它,你就会豁然开朗,就会有全新的感受。

无论在世界何地,散步健身都是一种人们所喜爱而又简便易行的健身方法。转经、转佛的人们用闲散和缓和的行走,四肢自然而协调的动作,使自己全身关节筋骨得到适度的运动,让周身气血调达平和、百脉流通,以此达到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之效;更何况转经、念佛时心态十分健康,对身心都大有裨益。

从运动学的角度来讲,磕长头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活动肢体,流通气血,打开脉结,有体操及动功强身之效,不但能够增加肺部摄氧量和心脏血液输出量,而且也可增强肌肉的力量和关节的灵活性,促进循环代谢,增加食欲,强健消化功能。这一运动同时也起到降低血脂和减肥的作用,能够预防动脉硬化、中风、冠心病、糖尿病和胃炎,达到强壮体格、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的效果。

我们信佛学佛的人要注意自己的观念,注意自己平时有没有很讨厌自己、讨厌世间、讨厌人生的思想观念,如果有,你很容易生病,比如一个人说:我讨厌人、讨厌事情、讨厌自己,我长得眼睛一只大一只小,我的上嘴唇大、下嘴唇小,不好看,或是我的脸型是怎样的不好看,这样经常讨厌自己、埋怨自己、讨厌别人、埋怨这世间、埋怨这社会,这种人气运一定不好,而且一定经常生病,为什么?因为你拒绝健康。

你有这观念、这种想法、这种心念的时候,这心理会影响到生理,你的生理会发出信号,身体立即产生肾上腺素来应变,你的免疫细胞也受到伤害。比如说,我们紧张的时候,心跳脉搏加快,全身肌肉紧绷,血压上升,脸色发青,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肾上腺会分泌出一种肾上腺皮质荷尔蒙,让你的周边血管收缩,卯足全身力量逃跑或避开危险,有人因此心脏病发作死了,血压过高而脑中风了,久而久之得了癌症,再不然就天天生病。

一个人整天埋怨自己长得不好看,觉得自己的遭遇很可怜,讨厌这世间的空气龌龊、交通堵塞、分配不公、治安不好以致生命安全有问题,你不断的埋怨又埋怨,病痛就会增加。这个很重要,我们先不谈修行不修行,单单有这种怨天尤人的心念,你的生理就先受伤害,更别谈修行了。

一个人通过宗教的薰修,产生悲天悯人的心念,面对人生的时候,能自我接纳,我的长相这样子没残缺,我很满意了,不必在鼻梁上垫一块什么让它高一点,这眼皮也不必割成双层,当你慢慢接纳自己、接纳这个社会、接纳这个人生、接纳这个家庭、接纳事业的时候,你将会时时充满欢喜心。当你有希圣希贤的健康心态的时候,你的心理会影响到生理,你的免疫系统会愈来愈健康,身体愈来愈强壮,不容易感冒,也不容易老化、不会痴呆。

日常生活当中,来自家庭、事业、婚姻的压力,很容易造成你生理上的种种疾病,所以现在癌症很多、肿瘤很多,当然跟饮食、环境有关系,最重要的还包括心理的压力,这个有医学实验做证明,日本做过一个实验:来自于食物、环境造成的癌症,只有百分之十,但是生活上压力的致癌率是百分之十五,也就是有百分之十五癌症来自心理的压力,百分之十才是来自于食物、环境的关系。所以我们信佛学佛的人,千万不要一直埋怨这肉身、臭皮囊,厌恶自己的生理,厌恶自己活在这世间没有意义,讨厌别人,这人我看不顺眼,巴不得他被车撞死,有这种心念是很糟糕的,不可以这样。如果你经常发善念,你的气运就会慢慢好转,你的事业也慢慢就会好转,你身体健康也慢慢会改善。

有智慧的人,所有人事物都是在增长他的智慧,没有智慧的人,任何人事物都是烦恼,而且动不动就对身心造成伤害。所以你看古代那些高僧大德个个都是长寿的,因为他看到的世间都是美好的,他不怨天尤人,他随时都是法喜充满的。甚至有些大开悟者、大修行者,已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已经消除了跟世界冲突的念头,人我众生等一切人事物,对他来讲都没有冲突矛盾,他已经化解了一切冲突矛盾,这个时候,他的身体里面就不会分泌那种不好的毒素出来,所以他的身体健康,不需要吃什么补药,寺庙里最多是青菜豆腐汤,吃了保平安、保健康。

修学佛法,一定要先肯定自我,肯定降生到这个世间、得到人身,是大富大贵、是很美的一件事情;要紧的是,你要改变你的观念,当你不能改变目前的环境、不能改变这社会、不能改变这世界时,最起码你要先改变自己的心态,你改变了自己的心态后,身体健全了,心安了,才有可能慢慢的让你的父母、家庭、妻子、儿女一起来分享你生命的喜悦。你本身都是处在矛盾冲突当中,活在烦恼痛苦当中,陷在怨天尤人当中,你说要带给他们什么好处,非常有限,了不起只是些物质上的方便而已。所以信佛学佛的人,一定要肯定人生、人间种种美事。

在佛教经典中,很早就有对养生理念的论述,历代的高僧大德亦是养生的典范。

人体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自组织巨系统,本身就具有自动康复功能,这种功能取决于人体经络的气机通畅,而气机通畅时时刻刻受到人的心态调控,所有的医疗保健措施只能为这种自动康复功能起到辅助作用。真正有效的养生,关键在于心态调控,好比抗旱救灾中的调节雨量。中医理论与佛学是相通的,都强调“形神一体”、“心身一元”, 心态调控不仅是通常所说的心理平衡,更重要的在于调整观念,改变习气,而这就是佛法所要求的,佛法修持的核心就是调心、修心。

如修持六度对人的养生就很有好处。布施,以慈悲心对别人施以福利。我们每个人都有布施的能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还可以以慈悲心,给人以心理上的帮助和安慰。布施作为一种善举,不仅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自己的内心也会感到无比的宽慰。佛教由于讲究因果报应,认为行善之人会得到善报,因此布施者内心会不断产生良性的心理暗示,天长日久,整个精神状态会趋向开朗乐观。即使遇到什么危险,也会想到,我曾经做了如此多的善事,必定会度过危险,化险为夷的。这样一来,人生态度也会趋于积极,对身心健康自然是有益处的。

持戒对人的身心健康很重要,特别是不邪淫戒。邪淫伤身伤心,欲火煎熬,心理难受,更使身体受损。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压力越来越大,许多人心神散乱、焦虑不安,着急上火。修学禅定,通过调心、调神,使身心整体的阴阳平衡,收到祛病养生的效果。

禅定的核心主静和专一,通过一步步驱除杂念,收摄心念,我们的内心便最终平静下来,不为外界的纷纷扰扰所动摇。中医十分强调静心对于健康的意义,《黄帝内经 . 素问》:“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说明一个人只要内心恬淡虚无,没有牵挂,真气就会产生,人只要精神能够自守一端,疾病便很难入侵。

这里的真气包括抵抗力和免疫力,也包括宁静的精神世界。通过禅定的修习,做到心境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专一,从而调动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再生能力和免疫能力,从而使人保持健康。

日本心身医学创始人、九州大学教授池见酉次郎在《自我分析》一书中说:“近年来,欧美的心理疗法学者和专家们关心重视东方宗教的祈祷、参禅等活动的医疗价值,把佛教的慈悲、智慧及‘无心’的锻炼引入心身疗法。”

在修习禅定之中,会体验到一种独特的喜悦――禅悦。它与满足世俗欲望的愉悦不同。当我们得到金钱、满足口腹之欲、消费之乐、得到异性、耽于床第之乐时,我们的快乐几乎都是生理上的,而且是短暂的。而修习禅定的目的,是想从欲望的罗网中解脱出来,示现清净涅的目标,因此,修禅定的过程正是价值观幸福感实现的过程,人得到禅悦是极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当人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得到满足了,心态就会变得很好,从而更加有利于身体健康。

许多营养专家通过大量实践证明,素食对人的健康很有好处,于是在很多高校成立了素食文化学会。素食的营养十分丰富。构建生命的基本物质如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等,都可以从不同的素食中得到。如常见的红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赖氨酸、维生素E和维生素C的含量较多。它还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能有效地消除人体内的自由基,抑制癌细胞。红薯是一种碱性食品,含有较多的钙、镁、钾等矿物质,可防止骨质疏松、高血压,预防中风。红薯能与肉蛋等食品中和,从而调节人体的酸碱平衡,对人体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素食的养生保健作用,很大程度体现在抗病功能上。如番茄内含的番茄红素,能够大幅减少乳腺癌的发病几率,在烹煮的过程中,番茄红素就会自然释放。生食番茄,是最佳的维生素C来源。菠菜富含铁质和维生素B,能有效防止血管方面的疾病,并能预防盲眼病。草莓拥有极高的抗氧化剂,可以预防心脏病、癌症,还能增进脑力。

素食具有美容的作用。要使皮肤健康美丽,多吸取植物性食物中的纤维素,促进排便畅通,将体内毒素及时排出,使肠胃清洁,自然可以减少皮肤疾病,甚至令皮肤娇嫩,美丽可爱。那些大吃大喝、大鱼大肉的人,动不动就是血管破裂、血管阻塞、得癌症,那些粗茶淡饭、青菜豆腐汤,吃了反而保平安,满健康的。

英国狂牛病流行,要扑杀三十万头的牛。牛吃草本来没事,人类偏偏想出怪招,用羊的骨头磨成粉给牛吃,希望牛能长得快一点,发育好一点,以便多泌乳,以便早日宰杀做成牛排,结果牛吃了羊骨头的饲料以后感染了狂牛病,人吃了狂牛病的肉以后,脑神经受伤,甚至化成血水。广州最近发生鸡瘟,十几万的鸡要扑杀,台湾的鸡瘟也是连年不断,只是不像口蹄疫那么轰动;最近又有狂犬病的病例出现了。

众生对健康的食物不懂得摄取,尽是要吃些容易造成疾病的食物,发展造成污染环境的养殖业,大量的鸡呀、猪呀、鸭呀,养这么多,这就叫做邪见执着、迷惑颠倒、愚痴无智。

三十、常、乐、我、净――最高的幸福

宝马香车、华屋豪宅、名衣美食、俊男靓女、地位名声……似乎拥有了这些就会拥有幸福。据相关资料显示,现代企业老总及富人和名人阶层,发生焦虑症的比例要比平常人群高出近2个百分点,他们既担心家人会被歹徒绑架,又担心自己被别人暗算,更要随时担心着市场投资上的风险,还要担心一些绯闻的攻击骚扰……而身居高位的人,既没有言行的自由,又没有随意支配的时间,还要担心别人的算计,担心权力地位的失去,甚至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本意和良心。身累则失去了幸福的载体,人忙则失去了幸福的时间。幸福,本无关乎名利地位,最重要的是心的感受,心的愉悦。

“通常,我们在通往痛苦的路上一路狂奔,而我们却自以为在奔向幸福。”“如果你的幸福感几分钟就消失了,或者几小时、几天、几个月就消失了,那么必定,你拥有的那些幸福全是‘假幸福’。”

继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后,在国际社会,又出现了GNH(国民幸福指数),旨在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指数。这昭示着“GDP”至上论正转向更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不仅注重经济发展、物质丰富,同时也增加了对心灵层次的关注。当今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国民的幸福感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幸福指数最早由南亚的不丹国王提出,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不丹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指标。国际社会对这一创举给予了高度评价:“如果说‘生产总值’体现的是物质为本、生产为本的话,‘幸福总值’体现的就是以人为本。”

要使人得到幸福是一件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公平与稳定,社会福利与保障机制进一步发展,甚至政府职能的转变等等,而且幸福是主观且多变的,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如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婚姻质量、人生观、价值观、个性特征、民主权利等等,并涉及到诸多层面,包括认知与情感、个体与群体、横向与纵向等等。如有人理解的幸福是锦衣玉食、汽车洋房;有人理解的幸福是内心的平静与祥和,美满知足;有人理解的幸福是为天下人谋福利……

值得注意的是,不丹是个佛教国家,佛教已深深地融入不丹的文化中。经济并不发达的不丹小国,其“国民幸福指数”却相当的高。这,是否值得我们深思呢?有着深厚佛教底蕴的不丹国王向全世界提出“国民幸福指数”,是顺理成章的。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说:“幸福是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德性是指人所独具的品质和特点。人的德性包括两部分,一是理智德性,如智慧、理解、明智等,这是由教导、培养而生成。二是伦理德性,即道德品性。这种德性是由社会的风俗习惯熏陶出来的。

伦理德性以中道为核心。理智是人类灵魂中最高贵的德性,理性是人的本质之所在,是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性标志。明智是一种同人的善相关的、求真的实践品质,一种实践智慧。“明智的人的特点就是善于考虑对于他自身是善的和有益的事情。”智慧本身就是目的,而且是最高的目的,是灵魂所要实现的最高和最终目标。

友爱是相互之间的善意。德性的力量在于实践。德性是人类追求幸福人生的始点。实践则是联结这个始点和终点的枢纽,同时也是德性和幸福的源泉,德性(做得好)与幸福(活得好)都是实践之树上的硕果。实践之树的根就是人作为有灵性的生命物所具有的本质属性。

幸福是人类所有思想与行为的最后目标。佛教探索了人类在世间的位置与意义,重视生命价值的实现。佛陀观察世间和生命的痛苦,思维痛苦的根源,经过生命的实践最后实现了生命的幸福。佛教是一门生命的幸福以及实现幸福的学问,是一种幸福观的教育。

幸福,从世俗意义上可以概括为:1、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2、乐观豁达的精神状态;3、文明高尚的社会行为;4、积极负责的人生理想。

幸福是种心灵的状态。幸福的人内心必然安详、平静。每个人都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向外发展的物质世界,一个是向内发展的精神世界。一切痛苦皆因心随外动而起,心灵中充斥着困惑、恐惧和希望。所谓的烦恼,其实都是自找的,没有人让你烦恼,除了你自己;没有人使你痛苦,除了你自己。

怎样消除心中的烦恼呢?星云法师告诉我们:要拥有1、不比较、不计较的平等观;2、不怨天、不尤人的因果观;3、不侵犯、不推诿的道德观;4、不贪求、不嗔怒的修养观;5、不自卑、不懊丧的战斗观;6、不邪见、不妄动的禅定观。这也是初步找到幸福的方法。

佛教强调,人必须掌握自己的命运,不能被外在的力量或神所控制。幸福,是个人努力和道德实践的结果。道德生活成为永恒、内在的幸福,这种幸福带有理智和神圣性的特色。

佛教的幸福观包含了从世间到出世间的所有幸福。佛教是一种生活方式,在佛教的教义中,经济福利、社会和政治对于人类的幸福是必需的,但是这些要依道德的途径而获得。佛教强调幸福、和平与完善的社会,是来自道德和精神的发展。

佛教不否定世俗生活的幸福,但是提倡合理有限制而非纵欲的中道生活。对于在家佛教徒来说,他们需要三方面的实践:正常的经济生活、合理的社会生活、超越的精神生活。

正常的经济生活:拥有各种技能而获得财富,守护财富而不致损失,具足善知识和善友,量入为出而正命具足。佛教强调金钱只有工具的价值,而且应该通过正确的途径而获得,依正确的方式而消费。

合理的社会生活:人在社会中,与人有相互的关系,应依彼此的关系,各尽各的义务,各负各的责任。如丈夫必须尊敬、礼貌、忠诚地对待他的妻子,将家务委托给她,而且要满足她的所需,如装饰品等。同时,妻子应该尽力于家务,善于管理,不浪费,处理好与邻居、同事等的关系,不给丈夫带来烦恼。此外,相互信任、道德、自我克制与节俭等伦理,皆有助于婚姻的幸福和成功。相互信任意味着可靠性,道德代表着品德的力量、感化的力量,自我否定或无私奉献给爱人体现了情感的成熟,节俭显示了理智的成熟。男人或女人为了爱情,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改变、自我牺牲,这种情感和理智的成熟亦是佛教徒的修行,不断地破除我执、法执,家庭也是修道的场所。

感官的享受是必需的,但并不是家庭生活的目标,道德是它的最终目标。如果夫妻能够遵守这些原则,家庭就会成为一个幸福、温馨的港湾。

超越的精神生活:在佛教幸福观中,般若或理智是导向幸福之路。般若是整个修行过程的指引,只有通过般若,人们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来面目。般若是理智的、道德的和宗教意识的统一体。般若能够破除作为烦恼与痛苦根源的概念建构,这就是涅或自由,最高的幸福,远离了执著和欲望,超越了所有形式包括幸福和痛苦的二元性与相对性。真正的幸福是涅,不是存在的本质,非原因而产生的。如果幸福能够被产生,它是现象的,而且是无常的,当然不是真正的幸福。幸福,作为佛教的终极目标,不是道德、智慧和慈悲的结果。幸福是幸福自身。只有在恐惧、担忧和愤怒都消失后,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怎样生活才能得到世俗的幸福、达到最高的幸福?

首先,佛教认为,人类存在于各种关系之中,这代表着一个人和另一个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幸福依靠其他人,如果离开所有人的幸福而去追求个人的幸福,幸福便是无根之树,容易被外在的力量所破坏。个体的幸福追求必须以众生的幸福为目标,以众生的欢乐为自己的欢乐,如此才能达到自己的欢乐。如果你能使一个朋友微笑,他的幸福也将滋润你,你若找到了通往平和、喜悦和幸福的道路,也就是替大家找到了通往平和、喜悦和幸福的道路。

妙法莲华经》说:“菩萨常乐,于清净地,安稳说法。慈心说法,昼夜常说,无上道教,以诸因缘,无量譬喻,开示众生,咸令欢喜。”修学佛法者,常居世间,不离世事,不离众生,以出世之心做人,以入世之心做事,以其净行而行一切行,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在关爱他人的幸福中,在从事慈善的工作中,得到自身心灵的安乐,施人玫瑰手留余香,同时获得自己的幸福,恢复法身慧命,净化自己,觉悟自己,以方便来达到圆满、究竟、解脱。

如果每个人都能在自己普通的奉献中为别人创造幸福,那么这个世界就将拥有无量的幸福,世界也就成为一个充满着快乐幸福的世界。一个人能够给予他人的快乐也许并不大,但却能影响他人的一生。真正的幸福在于奉献,人只有在奉献中,才能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感觉到生命之花的开放,感觉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没有众生的得救、没有社会的解放,个体就不能超越无明的束缚、达到价值的完整实现。个体只有参与对“世心”的社会改造,才能在改造过程中完善自己、在度人中实现自度,才能在解放一切众生的过程中完成自我的彻底解放,才能以自己的幸福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

华严经》说:“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个人必须在大众的滋养之下,才能使人生之花灿烂开放。仅有个人幸福的实现是不够的,要让社会一切大众都能达于佛国净土,这才是大乘佛教修行者的真正目的,即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修行即是修行服务众生之心,学佛正是学习安乐世间之道,不受染著,持守自性。在追求人生幸福的社会活动中,把心、佛、众生视为一体。若能随顺众生,能令众生欢喜,即是令如来欢喜。因为众生即是如来,要想成就佛的庄严和福德,那就必须视众生为如来,以归向崇敬之心对待众生。

其次,要认识到,佛教常常把人生形容为“苦海”,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二苦、三苦、四苦、五苦、八苦、一百一十种苦之说。佛陀极其重视“苦”对于反省人生所具有的意义,因此,在“四圣谛”中,详细地指出了“人生之苦”的含义,除了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等身心苦、环境苦外,特别强调以一定条件产生的快乐,其本质也都是“苦”。如天伦之乐,情爱之乐,美食、美色、美音之乐,身体之乐,心灵之乐,甚至禅定之乐,都是因缘所生,不能自主自在,无常变易,不能长保,与人所希望永恒快乐的本性相违背,所以,人生的本质就是“苦”。如财富、权势、名誉、地位,美色,本性都是空,如果以它们为人生的幸福,那就是把对人生幸福的理想架在了空中楼阁之上,没有可靠之基,转瞬即逝。

人在商业社会中无法保持平和的心态,更无法感受快乐和幸福。一个在国内投资的西方人也曾说过,即使在公园里看休假的中国人,他们大多显得满面焦虑,心事重重。幸福本无关乎金钱,放下贪执,钱多钱少一样幸福。“有求皆苦,无欲则刚。”

苦乐唯决定于人心之欣厌,不可能由任性纵欲、满足物质生活而达到极乐。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令人获得永恒安乐,还须走佛学以智慧自净其心的路线。

明白了什么是痛苦,人为什么会痛苦,我们自然就会知道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达到幸福。佛教并没有全然否定人生之乐,美好的自然环境、甘美的食物、幸福的生活、和谐的家庭……佛陀对于在家居士的教诲中,多次提到要得到“现法安、现法乐”,提倡要过好世俗生活。

佛教中所提倡的净土,正是应人们对于快乐、幸福追求,描述了一个永恒快乐、光明的世界。当代人间佛教思潮所提倡的建设美好的“人间净土”,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对于快乐与幸福的需求。

第三,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看透人生、万物的无常与虚妄,所谓幸福其实也是水中月镜中花,对于快乐与幸福本质的这一种透析,深刻地揭示了,其实苦乐皆空,无论是苦还是乐,都是自心的造作,能够看清楚世俗快乐与幸福的无常,从而激发对永恒幸福的追求,达到一种“常、乐、我、净”的完美境界。并且,不要让对快乐的追求超越自己的能力范围,从而产生过分的贪婪,导致人生的悲剧。

佛陀对人生苦难的根源产生了怀疑与思索,进而探究人生的真谛,探究幸福的本质,追求一种超越常人经验的永恒的幸福以及实现的方法。佛教精神就是要关注人类的终极幸福。佛教认为,从根本上说,最高之乐为涅寂静的无上妙乐,能离一切生灭之法,为最上的幸福境界。

佛教不仅从理论上关注,还特别注重从实际的操作方法入手,教给人们修行与获得最终幸福的种种方法。佛说:幸福就是自知其心、自净其心,就是“跳出轮回,解脱生死”的涅,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萨之行,就是“只知耕耘,不求收获”的奉献……

太虚大师在《佛陀学纲》中说:“学佛的第一步,在首先完成人格,好生地做一个人……完善物质的生活,增高知识的生活,完善道德的生活,再以此完成优美家庭,良善社会,和乐国家,安宁世界。”就是说,要从完善自身道德、建立和乐家庭,进而转变社会风俗等方面来创造幸福的生活。

现任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并受聘为苏州大学兼职教授、厦门大学客座教授的济群法师,对幸福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人的需要不仅仅是物质的,还有其他的需要,如家庭的需要、感情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被提升的需要等,各方面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他的生活才会比较圆满,才是真正的富有。幸福是一种感觉,一个人只有当自己觉得幸福时,才是幸福的。人类在无明驱使下,盲目追求幸福,最终却因方法不当而南辕北辙,非但不曾得到幸福,反而招致无尽痛苦。

现代人追求的发展有一定的盲目性,发展的意义是什么?发展的意义事实上是为了幸福,是为了大众的幸福。但是我们现在的民众幸福感没有增加,没有随着物质条件的提高而提高。所以现在的人比以往的人活得更累。这种发展带来的破坏,付出的代价也是满重的。

我们并不是要否定发展,关键是要健康地发展,现在政府在提倡和谐的发展观,而不是片面地追求经济的发展。现在市场饱和,我们生产任何东西就是在竞争,在制造一种更大的需求。而不是说你在给社会真正的提供一种需要。所以这样鼓动亿万人,过度地制造,过度地开发资源,实际上对人类整体的健康、社会的发展来说,它远远是弊大于利。不能光看眼前、短暂的利益。

三十一、拯救生态环境的法宝――佛教生态伦理

在人类与自然之间,数百年的工业化进程,已经彻底改变了以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田园牧歌式格局。人类所开发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这个进步,是以对环境的破坏作为代价的。工业社会 “ 文明化 ” 的过程,对万物和环境是一个赤裸裸的 “ 野蛮化 ” 过程。

人类所生存的地球,环境日益恶化、资源日益匮乏。每一秒有一公顷的雨林消失,每分钟有六十公顷,每一年有三千一百万公顷。

2003年的统计资料,中国淡水资源按人均占有量在全世界排109位,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中国是一个缺水大国,所以被联合国列为全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100多座城市严重缺水,日缺水1600万吨。我国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全国污水废水排放量为460亿吨,其中工业废水占46.2%,超过环境容量的80%以上。中国七大江河水系40.9%是 “ 丧失水功能 ” 的劣五类水质,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全国31个省市区中,人均耕地低于0.8亩警戒线的已有6个,根据国土资源部的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又将减少1/4。

以上数据表明中国的环境问题已迫在眉睫。一方面,资源过度开发,天灾不断,人类遭到自然界报复性惩罚,另一方面,消费主义又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人类毫无节制地贪婪愚昧,会直接威胁到我们的生存。据生态学家研究,假如全球的动物死亡半数,人类必然跟着死亡;如果植物死亡或砍伐掉三分之一,人类将发狂致死。

当今的环境问题,由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造成,说到底是一个哲学问题,源头都是我们对物的强化,人与人的关系,乃至文化生活,都被物欲异化了。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导致我们现在大量以消耗能源、资源,破坏环境为特点的生产方式。目前,环境污染不再只是“脏”的问题,更是我们存在性的问题,是“生与死”的问题。治本之道在于改变世人的思考模式及生活方式, (1)由过去的“万物之灵”到意识到我们仅仅是“万物的一支”。(2)由“人定胜天”到“天人合一”。(3)由“科技万能”到“科技有所不能”。(4)由“增长无限”至“增长有限”。

生态危机,已经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科学与经济发展的问题,它也涉及人的精神的生活。必须重视精神的力量,以对治过度重视物欲的弊病。佛教要为当代环境哲学和环保事业提供思想资源和实践经验,就必须提供最深层的理论支持。

1、佛教的“缘起论”思想为现代人类提供了一种“整体共生”的世界图景与生态关系。

佛教认为,世界上所有的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的相互依存关系中。这种“整体共生”的关系,为我们确立共生共荣的“整体生态观”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整体性的关系中,自然与自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是一种相互依存、互即互入的关系。

佛教华严宗强调“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构成世界万有的任何一个部分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与作用,不仅世界的构成不可缺少其中的一部分,而且其一部分就足以反映整个世界的特性。《华严经》常用“因陀罗网”来比喻宇宙万物的“相互包含、相互印证、相互依存”的关系。

佛教天台宗的整体、互摄的生态观在其“一念三千”、“法界互具”的思想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世界的各部分都互相交织、相互包含,形成了普遍关联的有机整体,非但如此,这些有机的整体都存于“一心”之中,与人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这些思想让人们更加深刻形象地认识到生态世界的复杂性、有机性与互动性。现代科学也揭示了生物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以及生态系统关系的有机性与互动性。看似无关的事物实际上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时空生态联系,砍一棵树,修一条路,就要想到水土流失、洪水泛滥、泥石流灾害、气候恶化,不能杀鸡取卵,只图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只图政绩,只图GDP。

整体共生的生态观让我们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有全球化的视野,需要不同国家的通力合作。日本的森林覆盖面指数很高,但内蒙的黄沙会吹到日本,重庆的工业酸雨会下到日本,“各人自扫门前雪”是行不通的。

以普遍联系的观念,如实地观照世界,要对天命对自然充满敬畏感,破除“人定胜天”的狂妄思想。当今人类所有的问题都是由于自我中心主义所导致。世界本来是环环相扣、由无尽的因缘而构成的世界,任何个人、族群、国家都只是网络中的环节。如果偏执于以我为中心、以我的家庭为中心、以我这个民族国家为中心,以人类为中心,都是“我执”的表现,就扭曲了这个网络,无数人的我执,就会导致这个网络的破裂,结果就形成种种冲突、痛苦、苦难,造成鱼死网破的局面。因此,必须去掉我执,才能真正回归到世界如实的状态。在本来相互缘起的世界中,只有无我论,才能破除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以如实的心态对待自我和世界。

2、佛教的“因果业报法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态责任伦理”。

在佛教看来,世界的关系不仅是密切联系、互即互入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密切相关的整体还受到“因果业报”的贯穿与支配,从而使得这个有机整体处在一个“动态联系”之中。

业力论推出的两个基本原理:依正不二和自他同体。

业,是有意志、有意识的行为,此行为能够带来相应的后果。也就是说,众生善恶染净的行为,按照因果律而产生相应的苦乐果报。正报,从天堂到地狱的六道众生,都是因为造了一定的业而形成相应的生命主体。依报,每一层级的生命主体所形成相应的生存环境。环境是由生命主体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命主体就会有相应的生存环境。

自,生命主体的行为,即别业。他,他人及社会群体共同所造的共业。生命不仅受个体别业的制约,还在更大范围内受到共业的制约。所以,佛教的社会责任感,就从共业与别业的辩证关系里推导出来。一个企业、一个学校、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地球,都是人类的共业所成,业由心起,“一切唯心造”,人心是造成今天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的根源。我们人类所生存其中的环境,并非机械的自然,也不只是生物的自然,它是同时反应出人的道德自觉与宗教实践的“人化自然”。佛门里“同体共生”“慈悲护生”“勤俭惜福”的观念,可以体现为具体的环保行为:保护林木、关爱生命、拒绝使用原木木浆生产的卫生纸、节约办公用纸、少用纸杯、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将因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而改变!

“自他同体”引出佛教的“平等”思想,为我们确立了“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生命价值原则。

佛教“众生平等”思想首先是“有情众生”之间的平等,每一个生命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没有高低之分,不能以强凌弱,不能搞“人类中心主义”,将其它的生命随意处置,任意宰杀,毫无顾忌。对于生态文明来说,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是维护生态平衡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保证。“众生平等”思想,能让人从观念的深处理解生命的价值,从而在内心深处养成尊重生命、善待生命、敬畏生命的文化价值观。

其次,佛教“无情有性”的思想则从生命体与非生命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着手,说明要最终维护生态的平衡,也必须顾及非生命的自然环境之物,因为它们不但与有情众生相互依存,甚至从终极的价值看,它们同样具有与有情众生平等的地位,忽视了它们的价值,有情众生价值最终也无法确立,当然人类生命价值也无法最终确立。

其三,“众生平等”、“无情有性”的思想,有助于培养一种“生命共同体”的共生生态的概念,有情众生也好,草木瓦石、山河大地也罢,它们都是地球“生命共同体”得以“共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4、佛教的“戒杀、护生”的戒律为我们确立了生态伦理实践准则。

基于佛教的缘起、业报、平等、慈悲、无我等思想,佛教将“戒杀”作为佛教戒律最根本、最重要的戒条和准则。“戒杀”就是不允许杀害一切生命,特别是人与动物,也包括不随意砍伐、攀折草木。戒杀不仅指不得有直接杀生的行为发生,也指不得有间接杀生的行为,甚至不能有杀生的意念。《大智度论》指出:“诸罪当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世间中惜命为第一。”

由戒杀延伸的则是放生、护生、素食的行动实践。它们是一种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相互补充的关系,它们不仅能够培养人们慈悲向善的爱心和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文化精神,也在客观上有效地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与生态的平衡。

戒杀、放生、素食均是与关爱生命、保护动物相关的生活方式。不杀生,不人为或故意断除有情众生的生命。放生,“赎取被捕之鱼、鸟等诸禽兽,再放于池沼、山野。”素食,不仅具有动物保护的意义,而且倡导素食对于缓解当前全球暖化、全球粮食危机及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畜牧业除了会生产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外,大量的禽畜粪便也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5、“心能转物”,这是佛教推行环保事业的实践基础。

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导致我们现在大量以消耗能源、资源,破坏环境为特点的生产方式。佛教要引领社会风气,改变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从人性的更深层次,把贪婪之心,把那种勾引人感觉欲望的乃至穷奢极欲的社会风气扭转过来,变成惜福节欲的良好社会风气,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这个危机四伏的环境和社会。

佛教提倡,在物质生活方面只求满足于最基本的生理需要,而将人的欲望降低到最低程度。佛教节俭惜福、少欲知足、勤俭简朴的生活方式对于节约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这对于纠正今天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缓解自然压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如果我们能减少一半以上不必要的浪费与消费的话,那么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会得到相当有效的扭转。然后靠我们人类自己的智慧,发展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科学手段来加速治理我们的环境,那么人类还是有救的。

6、“心净国土净”,这是佛教在人间创建净土的理想目标。

佛教积极介入社会生活,带动广大众生一起变革社会。要做到整个社会的清净,带动整个国土的清净,就要从现在、从自己、从心开始。创建人间净土,是佛教改变不合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社会变革的理想目标。我们都知道环保事业的紧迫性,但在物欲横流的现时代要完全改变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却是相当艰难。在“生存发展是硬道理”与“为子孙万代谋利益”之间,确实存在着紧张关系。如何化解,需要用佛教的中道智慧,指导我们在提高生活水平与保持长久利益间找到平衡。

《维摩经・佛国品》:“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这段经文提出“ 心净则国土净 ”的命题,不可简单地解释为:自心净,则净土“自成”。其实还有一个中间环节――“心净则行净”。即菩萨行者带领广大众生修各种度生的实践。众生是菩萨所成佛国净土的根基。菩萨依上述种种“净土之行”,令自“行净”,亦教化众生同自己一样“行净”。如是,同行众生聚集,在将正报“众生”净化成“菩萨”的同时,则作为依报的“器世间”,亦庄严成菩萨将来成佛之国土。

总之,佛教要以自己的批判功能,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从人心的深处来改变贪欲导向的生活方式。在宗教的终极关怀下,佛教的生态学有着积极的批判潜能和重建现代文化的力量。建立在缘起性空的哲学基础上,佛教的超越精神和广博视野,理应为现代生态学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石。

万法缘起的思想为生态关怀提供了佛教世界观的基石。由业力论引出的因缘果报理论为环保和护生提供了行为规范基础。境由心造、依正不二的观念解释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原因。污染的环境是由污染的心所造成,清净的环境是清净的心的结果。

自他同体、慈悲为怀的精神是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抉择。 “心能转物”,这是佛教推动环保和护生的实践动力。心是能动的,要改变我们这个世界,必须从心开始。“和谐世界,从心开始”,这是一个具有哲学革命意义上的口号,逻辑清楚,层层递进,具有实践的动力。

真俗不二的中道智慧,能够指导我们在发展与环保,即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与保持长久利益间找到平衡。我们说“发展是硬道理”,于是长期来片面追求利润、产值、政绩,从而导致了眼前利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紧张关系。现在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就是发展与环保并进,其中的紧张关系就需要佛教的中道智慧来处理。

这些思想明确指出: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人类施加于环境的影响,环境也会反过来还之于人类自身,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必然遭到大自然更加猛烈的报复,近年来频繁的自然灾害便是明证。

其次,“共业”、“共报”的思想,为我们确立“公共环保意识”提供了理论支持。今天环境污染、恶化,是人类的“共业”所造,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份责任来为生态环境的改变作出自己的努力,低碳生活应成为每一个人的习惯。

佛教生态伦理,可以在一定的意义上对治现代价值观的扭曲以及自我欲望的过度膨胀,从而培养一种善待自然、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的生态文明,倡导一种朴素、和平、和谐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从心开始”,就从当下的凡夫日用之心开始,展开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实践。在上求下化的过程中,改善我们生命的依报环境。这个心挑起了空有两轮(悲智两轮)。这是佛教哲学对于环境问题最具可操作性的实践依据。

如《杂阿含经》第267经所说:“当善思惟观察于心。所以者何?长夜心为贪欲所染,恚、愚痴所染故。比丘!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 “ 心净 ”,要净化什么?这就一直归结到我们人心中最阴暗的层面――贪嗔痴,这是生命痛苦和世界动荡不安的总根源。具体来说,贪欲是自私的根源,导致对他人和自然的掠夺;恚是仇恨的根源,导致冲突与战争;愚痴是认识不清宇宙人生的真相。

我们从佛教教义的两个基本点出发,推导出两组可以与环保思想相契的基本原理:普遍联系、性空无我和依正不二、自他同体。这两组基本原理,也就是智能与慈悲两轮。而连结悲智两轮的主轴,则是 “ 心 ”。如《华严经》所说:“ 应知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在本体意义上,心与物无所谓谁先谁后,佛法认为心物一元,心物不二。但是在我们实践的层面,则肯定心的能动作用。

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所造成,也必须通过人心的变革得以化解。佛陀当年把佛教托付给国王大臣和长者居士,就是希望最有能力变革社会的政治家和企业家,在佛教智慧的指引下,实现心能转物,在人间创建净土。佛法并不是坐而论道的玄学,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践的力量。复旦大学禅学会发起“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讨论,并把环保理念落实到企业的实践中。如会员所领导的一家印染厂,投放上千万元的污水处理工程,为“心能转物”作了有力的见证,被誉为当代“放生池”。(《人成则企业成,助人者必自助》,刊于《佛教观察》总第四期,2009年5月;博客:https://blog.sina.com.cn/buddhaeye09)

三十二、佛教女性观

佛教产生于印度,佛教的思想会带上印度社会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等各种烙印。在2500多年前的古印度,存在四种姓,尊卑等级十分严格。与种姓制度相伴随的就是男尊女卑,印度的《摩奴法典》明文规定:妻子要把丈夫当作天神一样尊崇,必须从一而终;丈夫可以任意殴打妻子、幽禁妻子;女子没有财产权。当时的统治阶级婆罗门规定:女性不准参加一切宗教活动。

佛陀在创立佛教时,提倡男女平等思想,诸多经论中都提出了女性应当具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佛陀并亲自为各种女性说法。尽管佛陀从各个方面来提高女性的地位,但由于当时印度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佛陀尊崇女性地位主张也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所以,佛陀在考虑女性出家问题时,对传统的思想也有所妥协,从最初的不同意女性出家,到最后同意成立女众僧团,但对女众制定了比男性严格得多的规定,如八敬法等。

《大爱道比丘尼经》中佛陀提出女人八十四态,认为女性存在多染、多欲、恋物、懦弱、善妒、烦恼重、依赖性强等多种障碍修道的本性,女性信佛者无法达到与男性完全的平等,因而,佛陀才对女性出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其实是佛陀对女性的关怀。

在小乘佛教的思想中,仍有许多婆罗门旧文化的思想残余,如说女人身有五障,女性要成佛,必须先转为男身,成大丈夫相。这是一种著相和重男轻女、男尊女卑、歧视女性的错误思想。

在大乘经中,“大丈夫相”并不是执著、拘泥于男女外表形相上的差别。即使是女性,如果得了道,具有大智慧和大慈悲,具有大丈夫气概,就是真正的大丈夫;否则,即使男性,也不是真正的大丈夫。佛碰到河上女、碰到胜夫人,她们都结过婚,生过孩子,却即身成佛。她们把佛当面说了一顿,佛说:“如是如是”(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夫人说得对,不可著相,没有什么分别相,女性也可成佛,而不需要转男身。这说明,佛陀也有一个不断修正、深化认识和开阔境界的过程,佛教和佛法也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是与时俱进的。我们要强调“四依法”中“依法不依人”“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的重要原则。

女性也有优越性,富有慈悲心,知道布施结缘、广求多福,女性苦难比男性深重,学佛的也比男性多。《维摩诘经》“观众生品”中,天女(代表大乘智慧)与舍利弗(声闻弟子中智慧第一)的一场对答,天女每占上风,乃至将舍利弗转为女身形象,进行角色互换,以说明大乘的女性观――男女相缘起幻化、自性空,以表达男女众生在终极层面的平等。

修学佛法是男女平等的,一切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何况是女性!若能止妄归真,即女子身,立地成佛,如龙女然。从本质上说,没有什么男女分别相。阿弥陀佛身旁的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不就是常现女身吗?

佛法生自般若智慧,不执人我法相,视万物法性平等,无净垢和美丑的执著,没有男尊女卑的分别见和世俗文化造成的偏见,完全是一种通达无碍的境界。《佛说转女身经》:“诸法悉如幻,但从分别生,于第一义中,无有男女相。”

其实大乘佛教的女性观是极富平等性、发展性的。

三十三、怎样识别善友、恶友――佛经中的交友之道

儒家提倡五伦,其中,朋友是非常重要的一伦。俗话说:出门靠朋友;一个好汉三个帮;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在我们的生命中,除了家人,恐怕最能够带给我们安慰的就是朋友了。甚至对家人不能说的种种烦恼、无奈,也能与友人肝胆相照,一吐为快。所以人常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但是知心朋友、能帮助自己向善、向上的朋友毕竟太少,而酒肉朋友、泛泛之交、当面是人背后捣鬼的邪友、奸友却常遇到。特别在青少年时代,朋友的影响力,往往大于老师和家长。许多沦为罪犯的青少年,其走上歧途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交了坏朋友,被坏人拉下了水。因此交友之道,在人生的旅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佛教典籍在交友方面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论述。

首先佛经介绍了几种不同类型的朋友,这对于我们慧眼识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佛说孛经抄》:“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秤;有友如山;有友如地。何谓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捐之,见富则附,贫贱则弃,是花友也。何谓如秤?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是秤友也。何谓如山?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是山友也。何谓如地?百谷财宝,一切仰之,施给养护,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有的朋友像花一样,有的朋友像秤,有的朋友像雄伟的高山,有的朋友则如同厚德载物的大地。什么是花一样的朋友呢?光鲜时就插在头上,枯萎时就会丢弃。这类朋友,在你富贵时就会巴结你,吹捧你,给你抬轿子,当你的走狗都愿意;贫贱时就会抛弃你,路遇时就像陌生人,甚至向你投来鄙视的目光。

像秤一样的朋友,物重就低头,物轻就仰头,你经常给予恩德,有财物送给他,他占到便宜了,他对你就尊敬;你如果不给他东西,他在你这里无利可图,他就会对你非常傲慢

什么叫做像山一样的朋友呢?就像那雄伟的金山,鸟兽集聚。这种人富贵时能够与朋友一起分享,共同荣耀。这种人就是山一样的朋友。

什么叫做大地一样的朋友呢?人所需要的饮食财物,都仰赖他给予、帮助,对人从来情深意厚,这种人就是大地一样的朋友。

所以交友要交山友、地友,而不能交花友、秤友。

其次,佛经介绍了交善友、良友对自己的好处,以及如何鉴别善友、良友。

《佛本行经》卷十六:“我略说友相,恶谏善劝行,厄难相救济,是名真善友。”

自己要做坏事的时候,真正的善友会竭力劝阻,给你讲清楚干坏事的严重危害、恶劣后果,想方设法阻挠你干坏事,挽救你,不让你堕落。自己要做好事、善事的时候,真正的善友会鼓励你,坚定你的决心,并帮助你完成善事,不让你半途而废。在你遇到危险、困难的时候,真正的善友会伸出热情的援救之手,一心救助直到你脱离危险、度过难关。一贯有上述这些表现的,才是真正的善友。

《诸法集要经》卷第十:“具足于正见,心安固不动,勇猛心调柔,此名为良友。”

《正法念处经》还具体介绍了善友的十项功德。真正的善友、良友,有正知正见,明辨是非,循循善诱,一直坚持对自己的教育帮助,能够防止自己非法的恶行,能够让自己远离恶友,能够帮助自己改正浮躁、猛浪等错误缺点,能够鼓励自己行孝、行善,能够指导自己树立正确的信仰,能够让自己懂得因果业报的规律,避免自己产生断见、邪见,能够教令自己布施,积累福德,能够指导自己受戒、持戒,避免犯戒堕落,从而走上人生正轨,能够增长自己的知识,增进自己的智慧,完善自己的人格,使自己具有正知正见,不会迷失人生的方向,在利人利己、度人度己的菩提道上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长阿含.善生经》详细阐述了什么是恶友及交恶友的害处,饮酒吃肉时、赌博游戏时、奢侈淫逸时交的朋友,对于你的过失从来不进行劝谏,而总是美言承顺,谄媚奉承,只要你给他吃喝玩乐,他就是你最“体贴”的朋友。还有更恶劣的朋友,当面笑脸相迎,骨子里心怀鬼胎,觊觎你的财产,馋涎你的美妻,挑拨离间,背后说你的坏话,暗施奸计,要将你置于死地。如《水浒传》中林冲的朋友、同事陆虞侯,巴结高太尉,设计陷害林冲。

所以识别朋友,交什么朋友是非常重要的。北京海淀区原区长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他总结的教训之一便是“没有过好交友关”,正是“世间不善及恶名闻,由恶友生”。那么交友之法是什么呢?怎样才能交到善友、良友呢?

大宝积经》卷八十八:“不以财利而作亲友,当以净心而作亲友。”佛教还有一些经典,阐述了这样一些交友的原则:真正的友情,是不会因为自己的权势、钱财的盛衰而改变的,自己贫贱、遭难时交的朋友,相对而言较自己富贵时交的朋友要可靠些;要交心清净、对名利权位看得淡的朋友,不要交势利心重的朋友;要交品德高尚、没有坏习惯的朋友,不要交缺乏道德观念、坏习气重的朋友;要交热爱学习、知识丰富的朋友,不要交不爱读书、知识贫乏的朋友;“知友不亲近”,朋友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淡淡的友情才会真正的长久,像蜜糖那么甜、粘腻的友谊,那是小人的交情,“亲而不节久必泄渎”,无节制的亲密,如经济上不分你我、把自己和家人的隐私告诉朋友等超过朋友界限的言行,这种过分亲密的友谊最终则会分崩离析,甚至给自己和家庭带来祸害。

《华严经》:“非众生请我发心。我自为众生。作不请之友。”

佛教中关于交友之道最具特色的就数此“不请之友”了。此不请之友,不是你有了权势后自己找上门来巴结你的势利眼朋友,而是大乘菩萨发扬大慈大悲精神,想尽种种办法来与众生作朋友,开启心光智慧的菩萨会主动为黑暗中的众生作明灯,帮助迷途的众生脱离贪嗔痴的烦恼,以种种的善巧方便引导众生走上正确的道路,惠予众生了生死成佛之究竟大利。菩萨不染不著,不求回报,平等一如,自觉承担起传承如来甚深法藏的重任。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或是在修学佛法中,我们总会有迷茫、无助的时候。此时,或许父母、亲属、同事也无能为力,“天不应,地不灵”之时,我们会非常地需要朋友,此时,作为“不请之友”的菩萨会为自己带来多大的安慰与帮助,只有自己去慢慢地体会了。

三十四、居家学佛之道

在家人奔驰于滚滚红尘之中,内有父母妻儿之累,外有声色财利的诱惑,社会时尚的影响,人际关系的纠缠,多种力量的挟迫,心思精力,大部分都用来维持生存,满足匮乏性需要,重重系缚,道道障碍,难得安闲自在,很难专精修习戒定慧。其进道、解脱之难,自多倍于出家人。经教中喻为牢狱之囚、火宅之客。

然而修行条件虽差,只要能将佛法与自己的工作、生活、待人处世结合,居家学佛,仍然能够解脱,能够证入小乘的前三果和大乘佛位以下的菩萨。并且也有出家学佛所不及的殊胜之处:不依靠他人供养为生,而从事生产,创造财富,可奉养亲眷,供养僧众,广兴布施,服务社会,利益人群,六度俱全。

而且不离家庭、社团,从事各项为社会服务的工作,较出家人更便于修深入世间而出世间的大乘道,达到世间、出世间两全,福德智慧双圆。身处人群之中,与大众同事,活动自由,接触面广,较出家人更便于用四摄法度化众生。

依大乘般若深义,菩提觉智,不离世间,佛性种子发于五蕴,烦恼尘劳,即是菩提,在家的种种系缚、烦恼、磨难,只要能以般若正智融归自性,都能转化为修道的殊胜助缘。而且从烦恼尘劳中磨炼出来的道,更为真实坚固。

佛法的究极处,与其说超越在家相,无宁说更超越出家相。

因此,就绝大多数人来讲,居家学佛,最为合适。先须由信而入,受持归戒,听闻、研读经典,树立正见。三学、八正道、六度四摄等,皆属应修,尤其是以五戒为定慧之基。

释尊所说的在家学佛之道,大略由人天道、解脱道、大乘道三级构成,以“一正命二布施三劝化”为正业,以人天乘善法为基础。

1、正命

正命,即如法地正确地生活,狭义的正命专指谋生,为八正道之一,广义的正命,可以包括物质生活、伦理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宗教生活等。此即如何正确地过好现实生活、好生做人的问题。首先是掌握知识技术,从事正当的职业,养活家小,尽职尽责,服务社会,尽到公民的义务。凡毁坏五戒,有害于众生的职业,如打猎、捕鱼、屠宰、造作贩卖烟酒毒品、卖淫、违法经商、宣扬邪见等,皆不应为,更不能以此谋生。

在家人还应敦伦尽分,孝养父母、和睦夫妻、教育子女、尊敬师长、关怀亲戚、交接良友,处理好家庭、社会的各种人际关系,过好伦理生活。

在家人还应进一步勤修人天善法,挣得后世的安乐。《杂阿含》九一经说:在家人欲得后世安后世乐,必须正信三宝,行三皈依;严持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多修布施,救济贫苦;如实知四圣谛等正法。

2、布施

这是获得今生后世福报之道,是天乘法的重要内容。在家人有余财富,应恭敬供养佛、僧二宝,悲悯同情救济贫穷孤弱疾病残疾等人。

佛教还特别提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如植树造林、种花种草、修桥筑路、便利行旅、招待远行人等。《杂阿含》第三六经云:

种植园果树,林树荫清凉,桥船以济度,造作福德舍;穿井供渴乏,客舍给行旅,如此之功德,日夜常增长。如法戒具中,缘是得生天。

大乘经中,亦多处教诫在家佛弟子从事此类善举。如《优婆塞戒经》教导在家菩萨应学习医学,设诊所治病救人;修治道路,除去石块坑坑洼洼;旷路凿井种树修治泉水;修客舍、设津渡、架桥梁,热情接待远行之客,为行路者示以正道等。

3、劝化

即自觉担负起社会教化的责任,以善法、佛法教诫、感化、劝导周围的人,行法布施,度化众生。这在《阿含经》中便多处倡导。如《善生经》说:亲友间有了过错,要及时帮助,“屏相谅呵”令其改正,要以惠施、爱语、利行、同事四种方法摄引众人,像御车人一样,率领大众共同修善修法,趋向佛道。大乘更以此四摄法为菩萨必修的摄引众生的方便。

大乘经中,也将随其所住教化众生列为在家菩萨修行的重要内容,要求在家菩萨随所度众生根机,教以人天善法乃至大乘佛法。若不如此,是为失职。

劝化众生,须先从自己的家庭成员做起。《优婆塞戒经》教诫在家菩萨以正法调伏妻子眷属,关心教导僮仆,为其治病,解决婚姻问题,先教以世事,然后教以佛法,令归信三宝。《大宝积经》云:

自得解脱,解脱眷属;自得调伏,调伏眷属;自得寂定,寂定眷属;自得度脱,度脱眷属。

若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教化不了,很难想象能教化别人。这里实际上提倡教化众生从家庭佛化做起,晚近太虚、印顺等大师据此提倡建设佛化家庭。

对于担任国主、长官的佛弟子来说,以正法治世,奖善惩恶,率导民众行善修福,是其职责,大小乘佛经中对此有多处开示。大乘还以惩治暴君、贪官污吏为在家菩萨应尽的职责。据此,关心政治,以天下事为己任,应该是在家菩萨的义务。

想要劝化众生,当然须先教化自己,精勤修持,完善人格,具足福德智慧。“己不被训,焉能训彼?”(《法句经》)教化,最有效的方法是自作表率,以德行和人格力量去感化。此外,还须以平等慈悲的态度,去关怀对方,掌握运用四摄法的技术。

教导劝化在家人,应以正命、布施等人天善法为首要内容。

总之,立足于家庭、社会,以正法为导过好人的生活,尽到伦理责任,勤作奉献,力行布施,担负起劝导众人向善向道的责任,即以好生做人、发达人生为本,可谓释尊所示在家学佛之道的根本立场。人间佛教的思想,在居家学佛之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仅仅做到上面三条还不够,真发信心的佛弟子还应在人天善法的基础上,修解脱道。要以出离心为本,先观察家庭、、五欲的过患,除贪爱执著,做到居尘不染,身在家而心出家。《法蕴中论》云:

身虽在俗,受用妻子,心常清净,不耽欲乐,是名身在家而心出家。

《大宝积经》云:

在家修道,当观女人,生厌离想、非长久想、不净洁想、臭秽恶想、罗刹恶鬼恒啖人想、贪色难饱无止足想、恶知识妨净行想……

若不观察家庭、妻儿、五欲的无常、苦、空,做到身在家而心出家,而以世俗爱着心居家,纵修善法,亦难免滋长烦恼,增益无明,令自己与眷属俱堕于生死海中,不得出离。

将人天道与解脱道结合为一体,并予以扩充升华者,为大乘道。大乘道以一如实般若智,一统人天善道与出世间解脱道,以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本,方便为究竟,立足世间生活而修出世间行,以离我法二执的出世间心修自利利他的善行,虽勤修诸善而不染不着,一方面在六度行中净除我法二执,圆满智慧,一方面以智慧为导而修积福德,利乐众生,庄严国土。

在家菩萨修大乘道,虽亦以一正命二布施三劝化为正业,然由有殊胜般若为首脑故,其精神境界与行为超然于人天乘、小乘行者:虽从事物质生产,与金钱打交道,“未曾暂舍一切智心”;不被得失成败所系缚,其真心恒超然于物外;虽精勤学习知识技术,“以少功力多集珍财”,但只把它作为利益众生的一种方便,并不贪着世间的物质文明;虽尽着父慈子孝、夫妻恩爱的伦理责任,却身在家而心出家,并能摄化眷属,同趋解脱之域。

以家庭为道场,以妻儿为法眷。在家菩萨尽管过着世俗的,乃至高等的物质、文化生活,却不贪不着,不改内心超越世俗的真常解脱之乐。在家菩萨虽广行布施,然不住于相,不图人天福报,不计还报,随时随地,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更以广大的愿力,深彻的智慧劝化众生,而心无所着,待人平等,态度谦虚,能“自舍己乐,为众生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而不倾动。”

在菩萨道的六度中,在家菩萨应首先修布施度。在今天,布施度的修行,应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全身心投入为民众谋利乐的工作,为两个文明建设作贡献,虽成绩显著,贡献突出,而不求名,不计报酬,任劳任怨,甘作无名英雄,便是行布施波罗蜜。六度中的其余五度,尤其是般若度,都应修,但皆应不离世事,在动用中修。

禅定一度,虽然为发智慧的必由之路,但在家人不断淫欲,俗务繁忙,应随宜而修,不能刻意追求四禅八定,发神通异能,宜修不离动用,从观心入手的定慧一体之禅。在生活、工作、待人接物中,随时观察自心,把握自心,不为烦恼所动,入自性大定。

在家菩萨虽然发心修行,然多数人毕竟道力未充,处于名利堆里,烦恼丛中,日受习染,彻底超脱,是为甚难。欲求即生永出生死,快速成佛度生,则有依佛陀果地功德建立的净土法门,最为稳妥可靠。发深信愿,在修积净业三福,做好人的基础上,随时勤修念佛禅,则生死问题可即生了结,世出世间功果双圆。这一法门对在家人来说,最为契机。

总之,无论依大乘还是小乘,在家学佛,按释尊的慈训,皆须以过好人的生活、做好人为本,以人天善法为基,以正命、布施、劝化为必修的重点,其发达人生的态度是至为积极的。

我们学佛、修行的人,必须把佛法利乐有情、庄严国土的精神完整地落实在生活中,落实在工作中、学习中,落实在做人的分分秒秒中;要使佛法的精神具体化,使自己的思想言行与自己的信仰原则融为一体,实现法的人格化,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而真正佛化生活的典范莫过于《华严经. 净行品》中所提倡的生活方式与修行方式。发起菩提心的在家菩萨,需要时时刻刻不忘失菩提心,时时刻刻忆念“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举足下足之处、若坐若行之中,无论是醒睡盥洗,吃饭喝水,还是端身正坐之时,都要时时提醒自己要不忘众生,当愿众生“获胜善根,至法彼岸。入第一位,得不动法。皆得妙法,究竟清净……”就是如厕之时,也要“当愿众生,弃贪嗔痴,蠲除罪法。”

如此精密细致的菩提之心,绵绵不绝,日久定能成为一个人的心理定式,成为一个人的行为习惯,菩提之心,也必然就如同金刚石一般坚不可摧了。

下一篇:三十五、佛教的生活智慧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